建设拙见范文

2024-06-29

建设拙见范文(精选9篇)

建设拙见 第1篇

一、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界定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为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 有效地开展各项教学质量管理活动, 而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合本校特点的、具有科学管理教学质量方法和手段的系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教学质量方针、目标以及教学质量策划、教学质量控制、教学质量保证和教学质量改进等活动内容, 从而实现对整个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因此, 此系统具有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规范性、动态性等特点。

二、创建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实意义

1.证实学校具有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以及学校自身要求的教学质量的能力。

2.通过体系的创建使教学质量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为学校教学质量督导工作提供具有可行性的管理文件, 通过文件的落实, 规范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提高学校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3.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与持续改进, 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增加市场竞争力。

4.通过创建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教学服务意识与教学能力, 增强企业用工和社会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5.奖勤罚懒, 激励教工学习风气, 锤炼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增进教学效益。

三、创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原则

1.坚持科学管理原则。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教学规律, 坚持科学管理原则。一切从校本实际出发, 借助他山经验, 创建具有校本特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体系动态调整机制, 随同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变化, 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质量的要求。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要高度关注教师的内在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尊重人的本质, 正确认识人的利益需求、重视人的价值取向。

3.坚持全员管理原则。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 必须树立全员参与管理的理念, 和运行体系中的每名教师、管理人员、学生都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 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其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坚持创新发展原则。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要在继承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质量理念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相结合, 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持续发展, 激励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

5.坚持可操作性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建设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注重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 要做到以校为本、相互配套、简便易行、注重实效。

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教学质量体系创建准备与组织建设。这一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夯实基础阶段。第一项工作是组织动员、教育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所以, 学习必须是第一位的, 只有学习, 才能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因此, 此阶段应当分层进行。一是由主要领导构成的决策层, 起决策、主导作用。主要学习任务是:明确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质量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保证机制的建设。二是由一般管理人员构成的管理层,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习教学质量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 明确其在管理体系中承担的监督、管理责任与任务。三是由教师队伍构成的执行层, 是教学质量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作业人员。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习保障和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相关的措施方法内容, 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与责任等。第二项工作任务是组织落实、确定目标、拟定计划。俗语说:“火车跑的快, 全靠车头带”。所以, 确立一个精干、务实的教学质量管理班子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需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 教学校长为副组长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规划及任务分解等工作。成立由教务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由教研处、督导处以及系部实习场等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 明确与落实部门所承担的质量体系要素目标;按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落实任务, 组织实施。成立由教研组长牵头, 由教师组成的实施工作小组:具体任务一是明确教学任务目标, 及时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二是控制教学进程, 明确学科、专业教师的职责分工及相互协作关系;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质量体系文件制度的编制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应基于学校教学质量贯彻执行情况的分析基础上, 以免造成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校情实际脱离, 缺乏针对性, 整体性等弊病。二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应符合本学校的职能部门及学科专业所展开为各项教学质量活动, 将教学质量指标分配落实到各职能部门或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之中。三是编制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关键是以实用、实效为目标。既要从总体上和原则上满足教学质量管理实施标准, 又要在教师落实教学质量活动过程中, 经过努力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目标。

3.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调整。在经过每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或修改完成后, 该体系将进入运行阶段。因此, 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力度, 认真落实体系文件精神。在执行中要让每名教职员工都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只有在教学质量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质量体系文件内容要求、完成自身学科或专业教学质量指标, 才能确保学校整体质量目标的完成和实现;才能长期有效地增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力, 促进学校发展。二是各司其职, 做好教学质量督查工作。一般而言, 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曲线起伏的, 不可能是一条直线。因此, 要想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处于可控起伏平行线以内, 就要做好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层组织逐层检查督导工作。具体做法是:首先, 利用理论“鲶鱼效应”, 这将会不断刺激教师绷紧教学质量这根线;其次, 可以建议各层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状态, 这对是否能确保体系有效运行起到自身检验作用;最后, 通过检查督导, 可以不断强化落实质量目标。三是加强信息管理, 学会反思调整。在贯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标的同时, 教学、教研、督导等主管部门以及所有教职工都要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处理等工作;为不断修正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奠定基础;这是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

小学阅读教学拙见 第2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是语言理解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要素,同时阅读还是培养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一、目标确立,引领发展

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三个维度提出的。三个维度缺一不可,只有这三个维度的目标都达到了,才算是有效的教学。

2.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文实际确立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想取得成效,一定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必须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否则,教学目标定得高,脱离实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定得低,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定位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要让他们易于接受。

二、兴趣引领学习,氛围铸就成效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有趣的谜语、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课,上课前我就把这篇课文以表演(一人分饰两角)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成功的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主动得多。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则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的共同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语言多积累,语感领悟多

小学生是记忆力的最好时期,因此,积累语言应该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要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精彩又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一些语言,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然而背诵积累,绝不是“死记硬背”的邻居,我们须要的是“灵活记忆,快乐积累”。认读和深情朗读为背诵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训练,使学生对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那么学生背诵课文时水到渠成,轻松地便可完成任务。另外根据文本的特点,不但可以通过讲故事或当导游也可以演课本剧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

四、时间有保证,质量有提高

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这种自我理解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学生的阅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和质量。一堂语文课不可能有较长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这就需要学生们在课外自主阅读。但是学生读了吗?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我们就应该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去阅读。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东西,学生都可以去自己查阅相关的内容的。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讲的是波兰音乐家肖邦因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不得不离开家乡,最终因劳累成疾客死异乡,临死他嘱托自己的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在上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们去查阅肖邦的生平经历。学生们去查阅后,对肖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领悟到肖邦的爱国之情。这样有教师引导性的阅读,在阅读的质量上能得到保障,并且能及时检验他们的所得,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值得一试的方法。

五、要浇一碗水须有一桶水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语文素养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感悟和把握文本,依靠的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力和感悟力。语文教师的感悟力和理解力不是自然天成的,也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具备的。但要想获得较高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途径就是终身学习,热爱阅读。经常性阅读和积累,爱读书爱思考是语文教师能够胜任阅读教学的“本钱”。

以上是我在小学阅读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措施和看法。总之,小学阅读教学的探讨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建设拙见 第3篇

弱势群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多么富裕,总有一部分人的收入较低,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幸福指数不高,这部分群体的人被称之为“弱势群体”。

农村弱势群体从家庭规模上看都比较小,劳动力少导致收入低;年龄结构有明显的老龄化倾向,文化水平低,新知识、 新技能、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有文化水平低导致这类家庭成员的就业质量不高,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种植以及小规模的养殖业,这类职业的劳动强度大且收入低;文化知识的匮乏使得他们思想观念落后,没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赖以谋生的手段低,就业难收入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2农村弱势群体家庭的经济特征

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弱势群体原来的家底薄,除了住房几乎没有其他的固定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更是捉襟见肘; 据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弱势群体,也就是低收入家庭大多数在家务农,从事简单的农作物种植,有一部分劳动力在农闲的时候外出打零工,常年在外打工的只有不到10%,而从事农产品加工,开工厂办企业的更是寥寥无几;以上因素就决定了这些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第一产业和外出打工收入,2012年,潍坊地区低收入家庭的全年纯收入平均是3045元,人均收入1340元。

3农村弱势群体家庭致贫原因

潍坊地区造成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当地经济发展基础的局限,也有各个家庭自身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差,家庭收入单一。潍坊地区有部分县市地处山区,而大多低收入家庭所处的地区是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道路不畅,通信受阻,信息闭塞,人的思想也相对落后,当地的企业是凤毛麟角。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地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经济给予大力支持,情况略有改善,但总体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

2)生产要素匮乏。潍坊地区农村弱势群体贫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要素的缺乏,其中以劳动力匮乏最为严重。 由于劳动力的匮乏,这些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中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加入了就业队伍,他们的收入是相对较低的。除此之外,低收入家庭还普遍缺乏相应的资金在发展非农产业,和扩大生产,技术也是薄弱环节,故,越是低收入家庭,他们摆脱困境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就越弱。

3)因病致贫。由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在农村看病的费用大部分是由个人支付的,所以低收入家庭中一旦有人得病,时常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有的得了大病只能等、靠、挨,甚至听天由命, 因为高额的医疗费用一般的农户也可能负担不起,更不用说弱势群体家庭了,所以我的贫困家庭成员因为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致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有的个人生活也无法自理,在各种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是非常普遍而且严重的。

4)教育致贫。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在中小学阶段的费用勉强能够承受,但是高中和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高昂,一年下来动辄五六千, 甚至上万,所以受教育的费用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是无力承担的,很多家庭为了给子女争取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惜举债借款,进一步加剧了家庭的贫困程度。

5)因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致贫。大多数的低收入家庭已经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基本被纳入社会救助的范畴,但除此之外因为没有能力缴费未能参加其他形式的医疗及养老保险,导致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意外事故,天灾人祸返贫的现象还屡屡发生。

4几点建议

农村弱势群体家庭的低收入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潍坊市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总体进程。但是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以及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党的指引下,广泛动员全社会可以动员的力量,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层层落实,稳步解决。从当前形势来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4.1 “可造血型”弱势群体是指家庭中有适龄劳动力,若对他们在就业、创业方面加以扶持的话有能力脱贫

1)项目扶持。对于当地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更多的优惠,进一步曾强他们对当地低收入家庭的就业帮扶的积极性,让弱势群体家庭在当地的企业中劳动付出并且得到较为稳定的生活收入来源。这样, 一方面让弱势群体家庭通过自身的劳动努力增加了收入,有助于解决贫困问题, 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工作劳动中掌握一到两门生存的实用技术,为将来的创业打下基础。

2)加强科学文化技术、技能的培训。 对于我市低收入家庭来说当务之急是快速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这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大主题。那么,对弱势群体进行科学文化,技术技能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然后帮助他们进行劳务输出, 这样,一个家庭解决一人就业,就有可能使一户家庭摆脱贫困。

3)创造就业机会,增强其自身增收能力。对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就业要优先照顾,并适当的给予补贴,一定程度上保证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4.2 “需输血型”农村弱势群体家庭是指家庭中缺乏或没有适龄的劳动力的家庭。他们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有力的经济来源,对他们帮扶应着重在政策层面上

1)建立完善长效救助机制。对于农村弱势群体家庭贫困的原因有因病致贫, 天灾致贫,也有的家庭是因为缺乏适龄的劳动力,以及科学文化水平低下,严重缺乏技术,技能,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因而政府和社会在对他们进京帮扶的时候要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不能“一个药方”,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如,对他们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改变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加强技术技能的培训等方式,来增加这类家庭的经济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不断完善这种救助机制,使其长期发挥作用。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是农业大国,超过8亿是农民,所以农村社保体系的完善与否对于我国整个的社保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这里我们建议今后要不断扩大全市农村低收入家庭的保障范围,让更多的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农村的低保待遇,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做好宣传,让更多的农户参保,让更多的农户受益,从而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3)继续加大教育扶助力度。更多的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上学受教育的问题,尤其是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 生活费的补助问题。

做好人物采访之拙见 第4篇

一个没有经验的记者做人物报道, 一般会花很长时间采访一个人物, 听他讲经历、故事, 然后将其串成一篇报道, 这种报道一般以时间为顺序, 或顺叙或倒叙, 写出来之后的报道像是人物传记, 特别是采访那种比较有阅历的人, 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没有神, 自然无法吸引观众。

为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笔者认为做人物采访首先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访之前必须做一些充分的准备工作, 案头准备甚至比采访本身还要重要。俗话说,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在实际采访中, 记者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 所以必须提前制定相应的采访提问策略, 灵活应对。采访前, 我们要想方设法对被采访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 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性格、谈话方式、喜好等, 避免问一些无效问题, 浪费宝贵的采访时间。总之, 了解的越全面细致采访的效果就会越理想。

2.对不同的采访对象, 要用不同的采访方式。比如对那些不善表达的人, 我们在提问时就不要问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要从细节入手, 让他的谈话具体化, 谈他所亲历的事件, 或者通过采访他身边人的方式挖掘人物的所思所想及内心世界。记得有一次, 笔者在采访一位菜农时, 尽管事先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她的材料, 但没想到她竟然是一个特别不善谈的人, 我所问的大部分问题她都是以“是”或“否”来回答, 对有的问题甚至答非所问, 采访很不成功。后来, 笔者改用了跟踪记录的采访方式, 跟随她采访这一天的经历, 并随之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 这样采访到的内容就充实得多也生动得多, 她也没有了尴尬之感。

3.采访中避免提概念性的问题, 而应着重于细节。从记者多年采访经验看, 尽量不要问“你感觉怎么样?”、“你对某某事怎么看?”这样的问题。很多人物在你采访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 他的经历大家基本已有了解, 这时你就不要花篇幅讲他的经历, 而应该着重写那些人们见不到或无从了解的事情。比如采访企业界成功人士, 可以让他说说他是如何获得第一桶金的, 最难忘的一笔生意是哪笔等等, 这些细节对于那些正在创业或想创业的人也许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采访氛围力求和谐融洽, 在采访过程中要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即使面对那些地位高、阅历深的采访对象, 也不要一味听他滔滔不绝地去说, 被他牵着鼻子走, 应根据自己的采访主题, 自然给予转承, 将谈话引向深入, 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记者也要有一定的阅历, 这对于年轻记者来说有点困难。当然了, 对那些不被关注的社会底层人物或弱势群体, 我们在采方时也要有足够的关怀之心, 要让他从你的态度里感觉到和蔼可亲, 从而愿意对你敞开心扉。总之, 不论对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我们都应一视同仁, 给予同样的理解和尊重。

其次, 约采访对象是人物采访的重要环节, 直接关系采访的成败, 因此必须学会约采访对象。

1.当记者的第一要务就是预约采访, 假如对方不接受采访, 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但也是记者必须面对的事情, 无论再大牌的记者, 都同样遇到过被拒绝的情况, 如果对方不接受采访我们就放弃, 那一定当不了好记者。我们与其他无关的人和不了解情况的采访对象谈5天, 也不如和当事人说5句话,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 为什么在一个会场内常常会有很多记者同时围住一个采访对象, 因为他是当事人, 是我们采访人物中最有价值的人。

2.构思好采访提纲, 提纲不能写得太尖锐, 太尖锐会让被采访者对你产生戒心, 约谈失败;也不能写得太详细, 太详细会失去新鲜感, 大概用一百字左右简单表达采访意图。另外, 问题面不要太窄, 否则对方只要简单回答“是”与“不是”就完事, 应该是指定一个方向, 给他发挥的空间, 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可延伸的。再次,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报道, 提问是关键, 记者应尽量掌握采访技巧, 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完成采访。

在见到采访对象之后不要马上进行采访, 应进行一下采访前的沟通, 让被采访者真切感受到记者的真诚可信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 拉近彼此的距离。有很多被采访对象都有晕镜头的现象, 你看平时说话侃侃而谈、妙语连珠, 但是一面对话筒就非常紧张, 支支吾吾、不知所云,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进行不同程度的沟通交流, 用轻松聊天的方式消除他们的紧张感。与陌生人接触, 刚开始都比较尴尬, 很难进入主题, 这时我们可以让被采访者讲自己的历史, 大部分人在回忆的时候心态都相对放松, 很容易建立沟通。之后, 再围绕主题展开采访, 问得越细越好, 这样自然会将所采访对象写得生活鲜活。

胶东红色文化传承拙见 第5篇

一、必须进一步挖掘胶东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中国革命的历史波澜壮阔, 红色文化在我国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文化形态, 许多典型的红色文化为国人甚至国际友人所熟知, 如众口能详的延安文化、井冈山文化。在山东, 较为知名的是沂蒙红色文化, 相比之下, 胶东红色文化则名不见经传。胶东红色文化是以烟台为发源地, 也是以烟台为核心区域发展起来的。但长期以来, 外地人对烟台的印象:一是烟台的自然景观, 如大海;二是烟台的传统历史文化, 如八仙、全真教、秦皇东游;三是经济发展层面, 如: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比较发达, 盛产苹果、葡萄酒和海参、对虾等海珍品, 等等。而对胶东红色文化, 外部却知之不多, 甚至本地人对胶东红色文化也只是东鳞西爪, 一知半解。直至今天, 我们学术界对胶东红色文化中的一些问题也仍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什么对这样一种底蕴深厚、价值极高的文化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却熟视无睹, 几至将其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笔者认为, 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从来没有抓住胶东红色文化的特质, 没有提纲挈领地将段落式的、零散的文化资源用一根主线给串联起来。这条主线就是胶东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文化是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综合。一种文化, 无论其是传统的, 还是现代的, 无论是民族的, 还是外来的, 它要为人关注、被人接受, 它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有自己内在的价值属性和外在的表现形式, 比如延安文化就以其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为党内外和国内外人士所称道。“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胶东红色文化要想走出胶东, 立足当代, 必须深入挖掘其独特的精神实质。自烟台市委首倡打造胶东红色文化高地以来, 烟台文化界对胶东红色文化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提炼。如, 烟台市社会学会秘书长张霖将胶东红色文化凝结为四大精神——苦菜花精神、铁军精神、支前精神、地雷战精神;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王海鹏将胶东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概括为:胸怀大局, 敢于担当, 自我牺牲, 勇往直前……这些归纳和总结能全面地体现胶东红色文化的地域特色和胶东革命斗争的历史史实, 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已经臻于完美, 但在内在价值属性方面, 则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延安精神为例, 我们提到自力更生, 就想到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周总理的纺车;提到艰苦奋斗, 就想到了毛主席穿的补丁衣服, 住的土窑;提到实事求是, 就想到了三三制、精兵简政;提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就想到了烧炭牺牲的张思德。这其中文化的价值属性, 其发展的内生动力, 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延安文化中对延安精神的这种凝练的总结相比, 我们提到胶东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时, 还远远不能触发我们的浅表思维, 更遑及理性思考。回到问题的起点, 如果我们不能对胶东红色文化做更深入的总结和提炼, 则胶东红色文化的结局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 传承胶东红色文化必须进一步挖掘胶东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这是时代赋予烟台文化界的一个重任。

二、必须强调胶东红色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时至今日, 烟台政界在弘扬胶东红色文化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民间的力量也得到很好的发动, 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已结出了累累硕果。但是, 勿需讳言, 对胶东红色文化建设这一战略部署, 有些领导干部和群众还是心存疑虑的。所疑者, 一是目前搞得轰轰烈烈的红色文化建设是不是当政者为了获取政绩而搞的一场政治秀;二是文化建设的规律实际上如同做学问, 讲究厚积薄发, 循序渐进, 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而目前的人事体制, 能否保证红色文化建设在干部换届之后继续推进;三是胶东红色文化建设能否与烟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体现成效。面对这样一些疑问, 需要我们在弘扬和传承胶东红色文化时, 要反复不断地对领导干部和群众宣传、强调红色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首先, 从最基础的层面, 要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强调红色文化建设的经济意义。红色文化建设是烟台在继开埠文化之后对外打造的另一张文化名片, 在全国, 我们很难再找到像烟台这样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生活富足、民风热情淳朴的革命老区。烟台在革命年代为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改革开放年代同样处于全国领先之列。近几年, 烟台获得了“中国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宜居城市”等一系列靓丽的称号。这种“始终玩得转, 永远是一流”的现象, 本身就蕴涵着非凡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烟台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它与烟台今天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相得益彰, 更好地展现了烟台的历史风貌和胶东文化坚强、坚韧、向上的特质。如果我们能把烟台打造成胶东文化建设高地, 对于胶东红色文化走出胶东, 对于全国和世界认识烟台, 对于带动烟台经济的发展, 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 从社会层面, 要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强调红色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传承胶东红色文化, 能够让我们牢记历史, 以史为鉴。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 以烟台为核心的胶东抗战是全中国抗战的重要构成部分, 也是胶东红色文化里具有辉煌意义的伟大篇章。传承胶东红色文化对群众民族意识的凝聚、民族复兴责任感的形成, 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和唤起人民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 都会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只有不断地强调胶东红色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红色文化建设工程才能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 才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开展, 才能保持永久的生机与活力, 才能始终如一传承下去。

三、必须结合时代特点打造胶东红色文化传承的平台

总结胶东红色文化建设的前期工作, 烟台通过影视、戏曲、报刊、书籍、报告会、党校讲堂、场馆建设等各种载体,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对弘扬和传承胶东红色文化产生了显著效果。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 目前胶东红色文化的传承主要还是通过灌输, 接受文化熏陶者基本上是被动的, 其主动地与红色文化对接的意识还严重缺乏。这与我们的平台建设缺乏时代感、不能推陈出新有关。任何一种文化在传承的形式上都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更有审美意义, 更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比如, 韩国就是通过韩剧这种平台成功地将韩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推向全世界, 当我们看韩剧看得热泪盈眶时, 它所隐含的价值观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心灵。再如, 2013年,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传承汉字文化, 结果该频道收视率成倍增长。该节目播出后, 关于“汉听”的微博话题, 一度超越《中国好声音》等热播娱乐节目。这说明, 许多我们通常熟视无睹、觉得了无趣味的文化形态, 如果赋予它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 它就会成为文化热点, 并引发全民的追潮。形式虽然不是主要的, 但它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回到胶东红色文化的传承这一主题上, 烟台也必须结合时代特点打造红色文化传承的平台, 才能使其如装到新瓶的老酒, 不仅香气弥远, 而且观感宜眼。比如, 我们在场馆建设方面, 面对简单的文字说明和冰冷的实物, 是否能考虑将现代的声光电技术应用进去, 使历史场景复现, 让参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使展出更有震撼力。再如, 是否可以考虑举办故事会比赛或知识问答之类的形式传承胶东红色文化, 是否可以用电脑、手机游戏或COSPLAY等更新颖的方式传承胶东红色文化。这些在胶东红色文化的传承中必须重点考虑。

参考文献

[1]张霖.胶东红色文化蕴含四大精神[N].烟台日报, 2013, 6 (19) .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拙见 第6篇

教师在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济南的冬天》后, 问:济南冬天总的特征是什么?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回答。学生回答:“响晴!”教师:“还有不同意见吗?”学生沉默。教师:“应该是温晴!”

很明显, 教师备教时, 预先设定好的问题是:济南冬天总的特征是什么?答案是:温晴!课堂上的学生的回答“响晴”却让教师始料不及。而教师的“引而未导”, 学生的“默然无语”, 更让教师尴尬, 无所适从。于是, 只好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答案“温晴”抛出来。造成这种冷场, 责任不在学生。因为在文本中, “响晴”是摆在明处的, 学生看得见。既然看得见, 为什么不能说呢?教师的处理是有问题的。过分的注重“预设”, 而没有照顾到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这种课堂的处理方法, 很明显, 教师没有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思考, 只一味生硬地让课前的“预设”主宰教学, 以教的效率来代替学的效率。凸显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让“预设”主宰教学过程, 或者说教学过程就是如何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的过程, 没有课堂的生成, 没有思想碰撞的火花, 没有学生异彩纷呈的个性阅读展示。与新课程理念大相径庭。

类似的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前的预设已成为整个过程的起点和归宿。虽然可以使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但却容易使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按部就班, 毫无生气, 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容易丧失主体地位, 学生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这是预设性目标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从文章开头所举的例子, 我们也不难感到这一缺陷带来的负面作用。

如何解决这一课堂教学问题?首先要课前预设, 要把课前预设做得更充分、合理。科学、合理的课前预设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要课前预设, 更要课堂生成。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随时有学习的疑点和异点。若出现这种情况, 施教者还一味守着预设, 那将会扑灭学生的求知烈火, 课堂将会一片死寂。我们正确的做法是正确面对课堂的意外生成, 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此时, 教师要做好积极引导和点拨工作, 不可贪图省事, 一下全抹掉。就如文章开头的一例, 教师只需耐心引导学生细读文章第一段, 帮助学生区别“响晴”与“温晴”的含义, 再回过头, 学生自然明白个中意味。问题解决得轻松、自然, 学生理解得明明白白。

新课程理念关注个性差异, 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课堂教学着眼于发挥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具体要求有: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意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都肯定学生在课堂中独特的阅读感受, 并要求施教者尊重这种独特的个性阅读体验。而学生的阅读感受往往是呈多样性的, 与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不可能都步调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一味地囿于课前的“预设”, 要让多变的课堂主宰我们的课堂教学, 尊重学生课堂阅读体验, 注重课堂的意外生成。

对小学素质教育之拙见 第7篇

以农村小学为例, 这些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孩子, 父母也大多没有受过什么教育, 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甚至有些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经常扮演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角色, 他们喜欢在家里打牌、玩麻将, 喜欢粗声大气地说脏话等等。这一切使本来是素质教育最好平台———家庭变成了素质教育的反而角色。所以学校里老师对孩子们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摸索和实践, 总结出了一些针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经验。

一、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一个人小时候的理想是很重要的, 往往能够决定他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在英国, 有位女教师做了一个有名的试验, 她在学生们小的时候要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写出来, 然后封在一个邮包里面。30 年之后, 她打开了那个封存学生们理想的邮包, 他们有的想成为律师、教师、医生、甚至是王妃。教师把他们的理想和实际情况做了对比, 发现理想和现实有着惊人的相似, 他们大多数人都圆了儿时的梦, 把梦变成了现实。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们树立高尚、有意义的理想, 并结合实例, 让他们感受到理想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比如在今年5 月4 日新闻中播出的:“星球大战中这些科幻不遥远———超光速旅行”, 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这些新闻, 在做了热爱星球教育的同时, 也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一个科研的种子。然后老师可以适时地引导他们说:星球大战的电影对美国人是很有影响力而且很崇拜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电影才使更多的人投身于科技领域中, 因此美国人更有创新、发展力等等。我们不再局限在课本里面的几个老例子, 要把握现实中每一个新的让他们树立崇高理想的机会, 言传身教, 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勾勒出一片美好的前景。

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很重要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都各有不同程度的自尊心, 只是有些人表现的强, 有些人表现的弱, 不管强弱, 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在他们小的时候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因为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素质、有能力、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旦他们从小自尊心就受挫, 难免会在性格甚至欠格上有所扭曲, 那样就很难成为一个重心健康的人, 更谈不上素质教育了。在农村的小学里还有一些家庭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学生, 更多的还是留守儿童, 对待他们更要小心翼翼了。表面上我们不要把他们区别对待, 但是实际上要处处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 比如冬天的时候他们衣服好久没有换了, 不要指责他们不讲卫生, 不要勉强他们换衣服, 因为他们之中有可能有人家里穷, 没有多余的衣服换洗, 更有可能没人帮他们洗漱……例子只是从一个很小的侧面来反映问题, 其实现实中要注意的小细节多的很, 这要老师们自己好好的去把握, 争取让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心里是温暖的。

三、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创新能力

纵观人类近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每一次社会大发展或大变革, 都离不开科技和思想的创新。瓦特发明了蒸气机, 引发了英国的工业大革命。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计算机的发明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见创新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啊!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灵魂和希望的。我们几千年文化底蕴是我们创新的摇篮, 四大发明、地动仪等等, 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逆向思维是创新能力的一个推动点, 因为对每一个事物、每一件事情从逆向去看、去思考, 都是一个新的东西。所以在小学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块。课堂上众多学生聚在一起, 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激发, 再加上老师适当的引导和促进, 使课堂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圣地。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么好的地方浪费掉。在课堂上, 老师不宜一味地讲自己的讲义, 同时要观察学生们的反应, 要鼓励学生多发言, 即使错了也要从他所说的话中找出有价值、有新意的地方加以赞许, 这样学生们就会踊跃发言, 新思想、新观点就会层出不穷。同时我们也会从他们的观点中受到启发, 总结出其中有价值的反馈给学生, 引导他们进入一扇开启创新能力的窗口。

现在的蚕蛹未必会变成未来蝴蝶, 现在的小学生也未必成为将来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化蛹成蝶, 把他们引导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这些园丁们要不断地把新的、好的、有效的教育理论投到实践中去检验, 在检验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好的要保持, 不好的要扬弃, 在实践和理论的循环中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素质教育。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成为有素质、对祖国的未来建设有用的人才,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艳丽.管研结合, 探索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0年01期

[2]曲鲲鹏, 张传军.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 2002年21期

小学英语教学方式自我拙见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方式;拙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较好的语言情境,提供良好的语言交流机会,让学生有充分体验、展示、表达、投入、交流的机会,有尝试的过程。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努力探究英语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潜能得以释放,这样英语学习效果才能显著。

一、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的模式要新,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积极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空间去充分感知语言,使学生领略一种比较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发自内心乐于接受英语教学,并投入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里扮演主角,主宰自己参与的过程,使英语学习的兴致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真真正正地接受英语的学习。

二、注重具体的教学情境,熏陶感染学生

學生学习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影响极大。英语语言的学习氛围应该选择一种比较具体的教学环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充分让学生关注语言、感知语言,从感知的环节里去领悟语言的真谛。小学的英语教学极其需要具体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就会自主地投入学习中,加深了解语言的实质,不必教师解释多少,学生就会了解。日常用语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较大的位置,教学必须注重。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去感知语言,掌握学习方法,接受英语知识的传输。

三、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运用英语的好习惯

对于学生而言,给学生创造英语的学习环境极为重要。不管是在校园的任何一个地方,同学相见,师生相见,打招呼时采用比较简单的话语:“Hi!girl,How are you?”……一段时间之后,学生遇见我就会抢着用英语招呼,用英语交际的习惯逐步养成,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幅度较大。

新课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获取直接经验作为主要学习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大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快快乐乐地获取英语知识,轻轻松松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吴欣.有效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1(01).

对几个生物实验的改进拙见 第9篇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之所以取得成功, 准确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 原因之一就是他选对了实验材料, 使实验排除了干扰, 又容易操作, 从而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又容易分析。由此看来, 实验的效果如何, 与所选择的实验器材 (器具、材料) 密切相关。若材料合适, 又容易得到, 实验的难度就大大降低, 实验效果又好;同样, 实验器具选择恰当, 实验操作就简便, 干扰小, 就容易得到理想而正确的结果。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 观察叶片的结构, 书上说用蚕豆、菠菜叶作实验材料, 虽然效果好, 但要获得蚕豆叶, 准备的时间较长 (从栽种到长出足够的叶片) , 难度大;菠菜叶又比较宽, 切取的材料易断、不完整, 观察的效果不是很好, 若改用空心莲子草 (又名革命草) 就能解决这些不足。空心莲子草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不管哪个季节, 只要随便在池塘边、荒地上甚至石缝里丢一段茎, 它就会长得满地都是, 冬谢春生, 年年不息, 它既可以绿化环境又可以做猪饲料, 用作观察叶片的结构的材料最好。首先获取材料容易, 只要种一次, 年年都可以随时摘取;第二, 叶型较小, 切取材料不易断, 很完整, 显微镜下叶的结构 (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 十分清楚。

观察气孔时, 书上说用菠菜, 但我在实践后觉得用藤苋菜更好。原因:一是它极易撕取表皮, 实验效果很好;二是材料容易获取, 也是种一次, 以后每年都有, 因为它的种子成熟后掉到土壤中进入休眠期, 来年春天不需要播种, 种子打破休眠, 自动萌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这一实验, 教材上说用活小鱼作实验材料, 这样做可以, 但有些地方在教此内容时很难买到活小鱼, 并且鱼特别容易死亡, 因此我就试着用泥鳅来代替小鱼, 一试发现问题都解决了。一是做此实验时, 正是泥鳅上市的旺季, 很容易买到;二是泥鳅比小鱼生命力强多了, 一条泥鳅可做几天实验 (只要不故意弄死它) , 大大节约了经费;三是泥鳅的体形较小, 用湿纱布包好放到培养皿中正合适。后来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开始时我担心泥鳅的色素太深, 观察效果不好, 但通过作实验时将泥鳅养在透明的水槽中后, 发现泥鳅的体色会变浅, 在透明水槽里时间越长, 色素沉着越少, 体色越淡, 观察的效果越好。

上一篇: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下一篇:企业边界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