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2024-06-29

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精选12篇)

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第1篇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壮大, 涉外金融业务也日益增加, 由此与对外金融业务密切相关的金融英语学科也呈蓬勃发展的态势。金融英语的翻译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探讨的话题,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对金融英语的翻译提出了一些翻译技法。本文尝试从翻译目的论着手, 探讨利用这一翻译理论, 为金融英语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一、翻译目的论的主要内容

德国学者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 (Skopostheory) 这一理论, 它彻底突破了以原文本为中心的结构主义等值翻译理论, 奠定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重要里程碑。Skopos在希腊语中意为“目的”。根据目的论, 无论何种翻译, 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法则”。根据目的法则, 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 即“目的决定手段” (张美芳, 2005)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 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受者,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 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境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张美芳, 王克非, 2005)

此外, “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的法则, 即目的法则、语际连贯和语内连贯。语际连贯指的是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 这种关系也常被称为对原文的“忠实”。语内连贯指的是译文在译入语文化及交际情景中应该有的意义, 它强调译入语文化以及交际情景。弗米尔认为, 语际连贯或忠实应从属于语内连贯, 同时二者又都从属于“目的法则” (文军, 2006) 。在弗米尔看来, 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 翻译的目的不同, 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综上所述, 翻译目的论把翻译从原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译入语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 它对翻译采取前瞻的态度, 使得译文在完成译语情境中交际功能的同时, 又符合各参与方的意愿。同时, 翻译目的论是以读者为中心或者以译入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理论, 因此对金融英语这种“信息型”功能文本的翻译特别适合。

二、金融英语的特征

金融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近几年逐步从商务英语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宏观经济运作、金融法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信贷、银行会计、外贸等诸多专业, 文字种类包括担保抵押、往来书信、债券发行、法律文件、通知、公告等, 语言表达具有独特的专业语言特点和风格。

1. 金融英语的词汇特征

金融英语最显著的特征是专业词汇丰富, 专业术语广泛。一是有不少通用英语中的词语出现在金融英语中具有特定的词义;二是有大量的金融英语特有的专业词汇;三是专有名词多;四是缩略语使用频繁;五是金融英语中许多核心词非常活跃, 搭配能力强, 既常以固定搭配出现, 具有搭配的独特性, 又频频出现于不同的语域, 具有使用的灵活性;六是金融英语中运用专业词语构词法派生的新词语很多 (冯长甫, 2007) 。

2. 金融英语的句式特征

金融英语中长句较多, 句中常常插入短语、从句等限定、说明成分, 形成冗长而复杂的句式结构, 有时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段落。这些结构复杂的长句在业务信函中不仅能表达复杂的意义, 使行文显得严谨, 而且使主要信息以词序的形式得到强调, 增强了行文的正式程度。例如:Over the whole of 2010, GDP in the OECD area expanded by2.9 percent, significantly up from the sharp decline of 3.5percent recorded in 2009, the OECD report showed, confirming what economists previously predicted that the recovery trend is sure ahead though uncertainties linger in an unbalanced way.这个句子既有宾语从句、主语从句, 又有让步状语从句, 还有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 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 结构非常复杂。

3. 金融英语的语法特征

总的说来, 金融英语的语法相对比较简单。时态通常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 语态则常用被动语态, 这是因为被动语态的使用具有结构紧密、语义准确、表达严密、逻辑性强等特点。在金融英语中使用被动语态, 不必指出行为发出者, 能够起到突出金融信息、提高论述的客观性、少带主观色彩和增强可信度等作用。因此, 被动语态的适宜运用是严肃性和庄重性具备的金融英语文体的需要。例如:

4. 金融英语的文体特征

金融英语文体风格独特, 专业文体特征明显。其文体主要包括:公文文体、论说文体和叙述说明文体三类 (冯长甫, 2007) 。金融英语公文文体的主要特征为:文本格式“尺牍”化, 业务用语专业化, 行文用字套式化, 公文内容实用化 (贾文波, 2004) 。比如, 以保函申请书为例, 它要包括一系列的内容:申请人同受益人之间所签合同编号及日期、受益人名称和详细地址、担保责任、货币金额、有效期限、保证责任、付款条件、开立和送达方式、申请单位、负责人、日期等 (陈仕彬, 2002) 。总之, 金融英语文体具有用词准确、格式规范、措辞礼貌、逻辑严谨、表达清晰、行文流畅等特点。

三、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金融英语翻译策略

如上所述, 目的论以目的为最高标准, 主要准则按其轻重可归纳为:译文由其目的所决定, 译文为译入语文化提供有关源语文化的信息, 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文信息的信息, 译文必须保持语内连贯, 译文必须保持语际连贯。金融英语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和其他文体的翻译, 它必须强调语义的对等或等效, 正如陈仕彬所指出, “金融英语翻译的基本标准是准确、规范化、贴切传神、词义的对应”。这样才能让读者有专业化的感受, 而不是一般的语言描述, 因此金融英语的翻译是有目的的选择过程。

1. 专业术语坚持对译

在汉语中有直接对应的专业术语则直接对译成相应的术语, 如:endorse在汉语中对应为背书, discount在汉语中对应为贴现。但是, 金融英语中也有很多一词多义的词汇。比如“credit”一词, 在“letter of credit” (信用证) 中译为“信用”;而在“international credit” (国际信贷) 中又译为“信贷”;而在“to credit the exporter's account” (贷记出口方账户) 中作动词用, 译为“贷记”;另在“sales on credit” (赊销) 中译为“赊账”;而在“circulating rate of receivable credit” (应收账款周转率) 中译为“账款”。对于这种情况, 译者必须有充足的专业知识积累, 结合上下文语境, 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给出合理的翻译。另外, 还有一些金融英语术语在汉语中的翻译并不统一, 对此, 应该从金融专业化角度, 依据汉语的语言习惯, 确定规范统一的翻译, 以免造成金融英语术语翻译混乱无序的状态。

2. 句式及语法翻译顺应译入语的语言风格

金融英语中经常出现的长句以及被动语态的翻译应该顺应译入语的语言风格。长句翻译应确定句子主次顺序, 适当调整语序, 分清句子层次, 作出合理翻译。如前面所举例句:Over the whole of 2010, GDP in the OECD area expanded by 2.9 percent, significantly up from the sharp decline of 3.5 percent recorded in 2009, the OECD report showed, confirming what economists previously predicted that the recovery trend is sure ahead though uncertainties linger in an unbalanced way.句中the OECD report showed, 是句子主干, 而其前面部分才是其宾语, 后面的分词短语结构为伴随状语。试翻译如下: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显示, 2010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地区的GDP增长了2.9个百分点, 相比2009年3.5个百分点的降幅有了显著提升, 这也证实了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测:虽然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但复苏趋势日趋明朗。通过提取主干句, 调整语序, 翻译简洁得体。

被动语态在译成汉语时经常用“由”、“为”、“受到”等词表示被动, 或者直接翻译成主动句、无主句, 这样翻译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例句:句中谓语动词有两个被动语态, 以及一个表示被动的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 翻译时应根据汉语的语言风格进行处理。其翻译如下:实行贷款证管理的地区, 须持有贷款证;申请外汇固定资产贷款, 两个被动句都翻译成了无主句, 过去分词短语也用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主谓短语翻译出来, 整句翻译非常自然贴切。

3. 专业文体翻译符合译入语文体格式及行文规范

金融英语公文文体特征明显, 其语气素正, 严整规范, “官腔”十足, 然而每到关键之处, 行文用字却又那么精细缜密, 明确到位, 甚至不惜咬文嚼字和繁文缛节, 加上大量熟语套语的使用, 公文特色及其明显, 充分体现了其在特定使用场合中的语用原则和特有的语域特征 (贾文波, 2004) 。这就意味着译者要在目的背景中为目的语境内的目的接受者制作一种文本。因此, 进行这类文体的文本翻译时, 译者应充分了解原语文本及译入语文本的文体特征, 尤其对译入语的对应文体格式及行文规范更应了然于心, 在确定翻译目的的基础上, 用规范地道的语言、准确严谨的格式实现文本在目的语环境下的交际功能。

结束语

金融英语翻译作为一种应用类型的翻译, 由于其涉猎金融、经济、贸易、法律等诸多内容, 翻译难度较大。金融英语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经济金融类知识的广博, 而且受到译入语语言和文化的影响。翻译目的论对金融英语翻译中所呈现出的复杂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金融英语翻译是一个有目的的选择过程, 故应当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 采取以目的文本为导向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83.

[2]张美芳, 王克非.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15.

[3]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 006:162.

[4]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 004:2552, 70.

[5]冯长甫.金融英语翻译探讨[J].上海翻译2, 007, (3) :40.

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第2篇

【摘要】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结合电影片名的特点,分析了其翻译的目的和原则,归纳总结了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

【关键词】目的论 电影片名翻译 翻译策略 翻译技巧

一、前言

电影片名不仅是电影凸显主题,向观众传递影片中心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具有特定的商业目标,保证票房收入,宣传、推广电影的一种商业名片。因此,它同时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两种特性,而通过电影片名翻译,不仅要实现其艺术价值,更要实现其商品价值。好的电影片名对电影而言,是点睛之笔,甚至比电影海报或广告宣传更为有效,能够快速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票房的收入,是一种强有力的商业宣传手段。

二、电影片名的特点

电影片名一般有三种特点,从语言层面上分析,电影片名首先要简洁凝练。它就像是透视电影的眼睛,对电影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反之,若是用比较长的句子作为电影片名,观众往往记不住,也丧失了其推广宣传的功能。其次,电影片名要通俗易懂。电影若要迎合这个观众群体的口味,必须要让这些千差万别的观众与电影之间产生共鸣,因此,电影片名要避免使用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尽可能地通俗一些、大众一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地气”。最后,电影片名要生动优美。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走进影院、买票观影,就要使电影片名既生动又优美。生动又富于美感的电影片名具有强烈的票房感召力,让人一看到电影片名就立刻产生买票入场的欲望。

三、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

1.直译法。根据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之一,即忠实原则,我们首先考虑对电影片名采用直译的方法。忠实原则就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要体现原文的风貌,而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可以决定译文对原文忠实的形式和程度。直译法恰恰就符合这一原则。有些电影片名其实就来源于影片的故事内容、情节或主人公,对这种类型的电影片名,译者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既保持原片名的内容,又能够与源语形式保持一致,同时也易于被目的语观众接受。如:E.T.《E.T.外星人》;Empire《帝国大厦》Duck Soup《鸭羹》;The Tempest《暴风雨》;North by Northwest《西北偏北》;Rules of the Game《游戏规则》;Rear Window《后窗》等。

2.意译法。根据翻译目的论的目的法则,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译文可以灵活地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因此,在处理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电影片名时,如果直译法不能准确地传递影片信息,译者往往倾向于采用意译的方法。意译法在使用时还需要综合分析影片的类型、主题、风格以及故事情节等因素。译者在运用意译法翻译电影片名时,可以不拘泥于源语片名的形式,仅部分保留或者完全摆脱源语片名的内容,结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进行翻译,最大限度地传达源语片名的文化内涵,实现译名的信息功能。类似的例子如下:Suspicion《深闺疑云》;Sleep《沉睡》;The Player 《幕后玩家》;Family Plot 《大巧局》;Singin’ in the Rain《雨中曲》;Vertigo《迷魂记》;High Anxiety《紧张大师》;Haunted Castle《古堡惊魂》;Haunted Hotel《鬼店》;The Band Wagon《龙国香车》等。

3.音译法。利用人名或地名命名也是电影片名的特点之一。一般来说,作为片名的专有名词对目的语观众而言也并不陌生,因此,在不影响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基础上,译者往往采用音译的方法。这也遵循了目的论所强调的译文应从其预期功能出发,根据不同的语境,采用最佳处理方案的原则。通过对片名的音译,不仅可以保留源语片名的韵律,还能使电影译名呈现出一种异域风情。如:Young Mr Lincoln 《青年林肯》;Last Year at Marienbad《去年在马里昂巴德》;Nanook of the North《北方的纳努克》;Avatar 《阿凡达》;Battleship Potemkin《战舰波将金号》;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Carrie《魔女嘉莉》等。

4.重命名。在对电影片名进行翻译时,有些译名并不是译者直译、音译或意译出的,而是将其重新命名,使得电影原名与译名的意思完全不同,这种翻译现象在处理名称翻译时非常常见,因此,我们也应当把它作为一种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一般来说,重命名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在源语片名直译后信息表达不充分的前提下,通过概括影片内容对电影片名进行重命名。依此法重命的影片译名不仅能够充分地表达出影片的内容,而且要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如:Way Down East《赖婚》;Goodfellas《盗亦有道》;Carrie《凶灵》;等;另一种模式就是通过分析英汉两种文化的相似点,通过文化类属移植对电影片名进行重命名。因其文化属性相似,故重命名的译名与原名的风格和功能基本可以保持一致。如: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Touch of Evil 《历劫佳人》等。总之,重命名不同于意译法,意译一般是译出源语片名的隐含之意,而重命名则会采用源语片名完全无关的另类说法。

总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在充分了解电影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审美功能和广告功能,最终实现其艺术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第3篇

【关键词】翻译策略 功能目的论 丰乳肥臀英译本

一、功能翻译理论与翻译策略

在功能翻译理论提出前,翻译家们围绕直译和意译问题争论了几十年。某种意义上,归化相当于意译法,异化相当于直译法,而归化和异化是翻译实践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则。21世纪以来,以德国Reiss为代表的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策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是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著作者、译者和目标读者多变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归化和异化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为达到目的可采用不拘泥形式的策略。于是,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实施基于一个明确的标准——为翻译目的服务。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称,“你可以不读我所有的书,但不能不读《丰乳肥臀》”,可见该作品的代表性和重要性。BigBreasts & WideHips[3]是唯一在版发行的英译本,出自翻译名家葛浩文之手,并获得了欧美主流媒体和中国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赏。《丰乳肥臀》成功进入海外市场,译者葛浩文功不可没,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更是值得弘扬和推广。

二、文化承载词的翻译策略

由于英汉之间文化和语言迥异,《丰乳肥臀》内容丰富篇幅饱满,加之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译者必须区分、克服中外文化差异,才能实现大量文化承载词对等、准确的翻译。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社会、物质、宗教、语言四类[4],译本在处理这四类承载词时,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

1. 社会文化

(1)有节奏地敲击着表彰着丁翰林嘉言懿行的青石墓碑。(p247:原著页数)

Rhythmically pounding the tombstone over the grave of Scholar Ding, … (p292:译本页数)

(2)这是马童的爷爷,清朝时中过举人,文化水平很高。(p103)

It was Ma Tong’s grandfather, a highly educated onetime official during the Manchu dynasty. (p176)

(3)我家璇儿,非嫁个状元不可的!(p402)

OurXuan’erwillmarryazhuangyuan,topscholarattheImperial Examination. (p492)

例(1)~(3)中的“翰林”译作scholar,“举人”译作official,“状元”译作zhuangyuan。古代官衔体系冗繁复杂,详解体系非原著目的,因此译者采用了归化策略,减小了目标读者的阅读困难。而例(3)中的文化承载过于重要,则采取了拼音异化策略,附加解释也未增加读者负担。

2.物质文化

(4)八仙桌——a rectangular table

(5)千层底布鞋——thick-soled cloth shoes

(6)炕——the brick-and-tamped-earth sleeping platform, his kang.

(7)灵芝——medicinal pore fungus called lingzhi.

例(4)中的“八仙桌”译为正方形桌子,契合了西方形合思维目标。例(5)中的千层底本位一种夸张修辞手法,不宜直译,归化译为“厚的布鞋”,生动形象。例(4)(5)采用归化策略,例(6)(7)则采取了异化策略。炕是指中国北方农村常见的取暖用的床,灵芝则是稀有中药,这二者与西方文化差异较大,故采用了与例(3)相同的拼音策略。一个简要的解释和音译相结合,不仅给目标读者基本的意象,也提醒读者此乃独特之物,起强调交流作用。

3.宗教文化

(8)所有的神、所有的鬼,你们都保佑我吧、饶恕我吧,让我生个全毛全翅的男孩吧。(p6)

Gods and demons everywhere, protect me, spare me, let me deliver a healthy baby boy.(P21)

(9)老天爷爷,主上帝,圣母玛利亚,南海观世音菩萨,保佑我的念弟吧,保佑我的孩子们吧。(p240)

Old Man in Heaven, Dear Lord, Blessed Virgin Mary, Guanyin bodhisattva of the southern sea, please protect our Niandi and all the children.(p281)

中西宗教信仰有很大不同,欧美基督教占主流,而中国则是佛教和道教。例(8)中将中国普遍认为佛教的神译为god,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地位,但这种归化译法更易为欧美读者接受。例(9)中除译作lord,heaven,god外,还出现了guanyin拼音异化策略,该策略目的主要是为了再现中国宗教国情。

4.语言文化

中国语言文化丰富多彩,除了常见的比喻句、典故、成语、谚语和双关语外,一些人名也具有文化与语言功能。

(10)儿女就是一群鸟,该飞的时候,留也留不住。(p94)

Sons and daughters are like birds, when it’s time for them to fly, you can’t hold them back.(p132)

nlc202309011918

(11)初出茅庐第一功。(p94)

You’ve tasted success.(P124)

(12)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做梦去吧!(p60)

Like the toad who wants to feast on a swan, you can just dream on!(p113)

例(10)是比喻,较容易理解,直译。例(11)是典故,意思是崭露头角,直译则必晦涩难懂,故采取了意译,达到了理想效果。例(12)是成语,欧美读者可能不完全理解“蛤蟆”和“天鹅”之间的关系,但通过认知和生活经历及上下文意思,也容易理解,直译异化策略也能达到目的。

(13)上官家的七个女儿——来弟、招弟、领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p13)

ThesevendaughtersoftheShangguanfamily--Laidi(BrotherComing),Zhaodi (Brother Hailed), Lingdi (Brother Ushered),Xiangdi (Brother Desired), Pandi (BrotherAnticipated),Niandi(BrotherWanted),andQiudi(Brother Sought)…(p17)

例(13)中的人名含有特殊的含义,中国旧社会妇女必须生出儿子的想法根深蒂固,若只采取拼音人名,则是忽视了这种旧观念,导致源文传送失真,因此译者又添加了归化翻译策略作为必要补充。小说中重要角色孙不言被译作Speechless Sun,采用了相同的策略,显然,包含了他生理特性的名称会更加深刻地打动读者。

三、结论

归化策略使阅读顺畅,有助于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必须保留源语言民族文化特色以开阔目标读者的视野来融合文化差异时,则采用异化策略来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译本采用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目标为基准”的翻译策略,以“提供可读性强、受市场青睐的译本”为目的。BigBreasts & WideHips的成功,表明功能目的翻译论对文学翻译策略具有强大驱动力,可为中国文学作品外译提供借鉴,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24(1).

[2]Goldblatt.Big Breasts & Wide Hips[M].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2004.

[3]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4]Fascinated by Languages[M].Amsterdam :John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3.

浅谈目的论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第4篇

1 目的论及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论 (skopostheorie) 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Hans Vermeer在行为理论 (Aetio Theory) 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时代翻译理论模式。关于翻译目的性的讨论, 最早源于《翻译的科学探索》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一书中提出的“动态对等”, 要求“接受者和讯息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来的接受者和讯息间所存在的关系保持相当程度的一致”, 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使译文表达形式完全自然。20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了功能派翻译理论, 该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安·诺德 (Christiane Nord) 、莱斯 (K.Reiss) 、费米尔 (H.J.Vermeer) 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就是“目的论”, 其中指出译文预期目标或功能目标决定着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在行为学背景下提出的翻译目的论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在目的论的前提下译文因行为发生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的不同又相对应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风俗习惯。翻译并非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 因此简单的了解语言学不能成为真正的翻译, 也解决不了翻译存在的问题。根据“目的论”观点, 目的原则是所有翻译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即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 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约束和指引下, 尽量把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考虑周全, 从而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翻译目的决定, 即“目的决定手段”, 动机最终决定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 从而影响最终的译文效果。而翻译目的论的最高准则就是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策略。在该理论框架下, Vermeer还区分了翻译领域中三种主要目的:

l) 翻译行为的一般性目的 (如谋生) ;

2) 在特定环境中要达到的交际目的 (如产品说明) ;

3) 特定的翻译策略下要达到的目的 (如为了显示源语结构特征而进行的直译) 。

以上表明, 影响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因素来自多方面。

2 常见翻译策略

选择怎样的翻译策略来使译文满足具体的翻译要求呢?常见的翻译策略有以下几种:

1) 直译法———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例如英语中的“It is my duty”直译成“这是我的义务”;“走狗”译成为“running dog”;“学英语”直译为“Study English”;丢脸”也被直译为“lose face”。由于中国功夫热而大受外国人欢迎的“功夫”音译成“kung fu”等也是直译法的一种。

2) 意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进行翻译, 由于文化背景和风俗习俗的缘故, 部分谚语、成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成语的特点是较浅显的字面下隐含寓意较深, 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 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 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更恰当。例如汉语中的“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 译成英文便是“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天有不测风云”便是“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

pen any time”。

3) 同义习语借用法———习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种语言中有些同义习语无论在形式、色彩和内容上都符合, 不但意思或隐义相同, 并且有类似的或极为相似的形象或比喻。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 不妨直载了当地互相借用。比方说汉语中有一句习语“龙生龙, 凤生凤”, 英语中却有“Like begets like”, 两句话字、义两合, 无懈可击;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英语则说“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两者也完全一样。

3 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

3.1 文本类型

文本类型理论是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与德国翻译学家赖斯根据语言功能对文本进行功能划分的理论, 它为翻译过程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的方法。不同的文本类型, 针对该类型特点有各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信息型文本主要有产品说明、参考用书、操作指南等, 逻辑性强、文字简朴, 所述事实包括信息、观点等, 交际的集结点是内容或话题, 翻译着重看译语是否如实并流畅地传递了原文信息, 主张做到真实、准确、完整、简洁明了;表达型文本主要有诗歌、官方讲话、戏剧等, 主要指“创作性作品”, 主要表达情感语言, 形式特别, 语言具有美学特点, 翻译方法不限, 一般采用直译, 忠实原作者的思想;祈使型主要是有竞选演说、广告等, 用来感染和呼吁接受者, 引起读者共鸣, 并使其采取某种行动, 通常是对话性的语言的形式, 翻译方法可以是编译, 祈使型文体应达到与原文等效的目的;视听型文本包括歌曲、广告、电视或电影等等有特定的翻译语境。翻译策略因文本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但这不是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的惟一因素, 文本类型强调翻译的交际中的功能。

3.2 译者意图

在翻译行为中, 意图包括作者和译者的双重意图, 作者的意图需要译者的主观挖掘, 一般融会在原作之中, 译者对自已角色进行正确定位有深刻影响, 因此翻译过程中翻译意图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 译者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和传递, 译者的主观意图, 这两方面都将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取舍。在翻译前, 译者要解决好两个问题“译者如何定位自已角色来传递文本?”“作者要通过文本表达出什么意图?”。作者的意图和译者的意图发生偏差时, 要求译者在原作意图和“不悖本文”的基础之上, 优先选择译者的翻译目的, 因此, 制约译者翻译策略是在考虑原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以译者意图为方向的一种综合性目的。

3.3 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

不同的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的差异所形成的语言、思维方式、人生观、风俗习惯等都不同, 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见面打招呼都习惯问“去哪?”、“吃饭了没?”但西方国家一般会以谈论天气开始。翻译目的在文化因素影响前提下让读者折服原文世界, 而与读者自己的文化环境一致时, 译者在翻译时, 选择的翻译策略尽可能地再现原作者的意图, 传递原作的意图, 在翻译时采取各种变通手段改变原文世界风貌。

4 翻译策略的选择

翻译工作在正试翻译之前译者应该做好翻译策略的选择,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选择怎样的翻译策略来满足不同翻译作品的具体要求?译者需从多方面考虑。首先, 可以根据文本类型、外部环境因素、作者意图等方面进行分类;还要分析这项翻译任务的可行性;然后再相应的选择恰当的翻译手法, 采用何种翻译单位等, 在这之后才决定选用哪种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双语言、双文化的交际过程, 译者必须围绕作品内容、作者意图、作品背景、受众和表达手段等各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 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单纯是字、词、句的简单组合, 而是包括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心理、哲学等多方面的沉淀, 只有做好前期工作后, 在正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 翻译出能起类似与原文交际作用的译文, 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根据功能理论的观点, 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其特定目的, 目的决定手段, 所以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特定的目的选择相对应的翻译策略。

5 结束语

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弄清自己的翻译目的, 灵活大胆地进行翻译实践。在翻译目的论的理念中, 有什么样的翻译目的就在这个基础之上选择可行的翻译策略, 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因此, 译者对翻译策略的取舍应该从翻译的动机和制约因素入手, 并且将因素尽量多的考虑周全, 在整个翻译行为目的中, 各种关联因素之间也存在优先选取原则, 最终译者选择的翻译策略都是以翻译的整体目的为依据, 包容在整体翻译行为目的之中, 各因素相互影响, 既有内部因素, 也有外部因素, 视最终影响力的大小来决定其在整体目的中的地位。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有主观自身的因素, 也有客体的作用, 因素多种多样, 评价一篇译文好与不好, 关键是看它能否成功达到预期翻译目的。其中,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体现翻译目的。在利用目的论来探讨翻译策略的同时, 也应该探究、认识到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局限性。

摘要:翻译是一种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威密尔借助行为理论将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目的原则是总体性原则, 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重大作用, 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翻译过程。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会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因此, 对于同一源文的翻译, 不同的翻译目的可能有多个不同的译文, 原文和译文也不完全对等。目的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突破了西方翻译研究泽者对原作的视角, 原作不再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和有其确定的意义, 而只是被看成是信息的提供者, 译文被看作是语言交流的手段, 译者可跟据目的相应的进行分析和处理。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策略,策略选择,功能翻译论

参考文献

[1]李玉婷.从目的论看翻译策略的选择[J].教学实践研究, 2011 (6) .

[2]方圆.关联理论和目的论指导下官方记者招待[D].湖北工业大学, 2011.

[3]张艳.目的论:古诗英译中的功能翻译路径初探[D].湖北工业大学, 2011.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第5篇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探讨了广告语言的特征,广告翻译的原则,以及目的性理论(skopos theories)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对广告翻译的指导.

作 者:黄仕会 HUANG Shi-hui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江苏,210095 刊 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3(1)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目的论   广告翻译   功能对等  

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第6篇

一、目的论简介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威米尔(Hans J. 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目的论的形成以行为理论为基础。行为理论认为,人类所进行的所有行为都有其各自的目的。据此,翻译作为人类的行为活动之一,也是有目的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的发起者为了达到某一或某些目的而发起一项翻译任务,而这项翻译任务需要一位译者来完成。这位译者为达到翻译的目的就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对源语文本进行加工。根据威米尔(Vermeer,1996)的观点,译者设计某一翻译文本的目的就是“目的论”中所指出的“目的”(Skopos),且这一目的与翻译发起者的目的一致。从目的论视角看,翻译活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对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再现活动,而是译者可以根据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目的以及读者需求对源语文本进行不同加工的过程。由此看来,翻译的目的可以让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源语文本的束缚,从而在译文中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加工。从这一方面看,目的论的提出使翻译从一个强调对等的、相对静止的层面上升到了一个强调目的语社会文化因素的、相对动态的层面上来。

当然,威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不仅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为我们认识不同的翻译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珍妮姑娘》中运用的翻译策略

翻译中常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有两种,即归化和异化。根据许钧教授的观点,“所谓‘归化’与‘异化’,实际上是以译者所选择的文化立场为基本点来加以区分的”。当译者选择以目的语文化为立场进行翻译时,他就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反之,当译者选择以源语文化为立场进行翻译时,他就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当然,对于一部长篇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不可能极端化地只采取某一种翻译策略进行翻译,而是以沟通目的语文化与源语文化为出发点,根据翻译的目的适当调整两种策略在译文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完成整个翻译活动。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可以推断,傅东华对于《珍妮姑娘》的翻译必然也会同时运用到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下面,笔者就来分别说明这两种翻译策略在译文中的使用情况。

(一)归化的翻译策略

在阅读傅东华《珍妮姑娘》的译本过程中,笔者发现傅先生在整部译著中大量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的策略首先体现在对Jennie Gerhardt名称的翻译上。傅先生没有采取“珍妮·葛哈德”这样的直接音译,而是将其译为“珍妮姑娘”。这既说明作品的主角是一位名叫“珍妮”的女性,也能反映出作品内容中“珍妮一生没有结婚”这一事实。此外,傅东华先生还在译文的许多方面都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1.称谓语的中式化。除了作品名称的翻译外,译著中称谓语的翻译也能充分体现译者归化策略的选用。如“Mrs. Gerhardt”“Mr. Gerhardt”“Old Archibald Kane”“Mrs. Kane”及“Mrs. Bracebridge”这样的称谓语,傅先生分别将它们译成了“葛婆子”“葛老头”“甘老太爷”“甘老夫人”“联桥夫人”。在译文里这些典型的中国式称谓语中,尽管有的词我们现在并不是太常用了,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读者们是非常熟悉的,且这样的翻译也能使读者非常容易从中看出人物在社会上地位的差异。

2.陌生词汇的熟悉化。陌生词汇的熟悉化是傅译《珍妮姑娘》中归化翻译策略使用的又一方面。这其中较为显著的是一些表示职业的词的汉译,如,“housekeeper”被译为“管事”,“servitor”被译为“家人”,“watchman”被译为“守更的”,“expressman”被译为“脚夫”,“lord”被译为“东家”,“teacher”被译为“先生”,等等。除这些表示职业的词汇以外,傅先生还将“treasure-trove”译为“摇钱树”,“wareroom”译为“堆栈”,“Kriss Kringle”译为“圣诞老公公”。译文中的这种熟悉化尽管不一定能在意义上完全对应源语中的相应词汇,但对于当时的读者而言,这种归化策略的使用有助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尽量避免加注释的麻烦。

3.口头语言的个性化。另外,能充分体现归化策略的还有译文的语言风格。译本中,傅东华先生在人物对话的汉译上认真推敲,除了令口语表达更加生活化以外,还充分考虑人物的个性及社会地位,力图准确再现说话人的口吻、心态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人物形象。例如,傅先生将原文中女主角珍妮的一句话“I wish we were rich”译为“我巴不得咱们也有钱”。“巴不得”是汉语口语中表达愿望常用的一个词,而这个词的使用不但体现出珍妮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女孩,讲话不是斟字酌句,而是自然纯朴的口语风格,同时也体现出了珍妮在目睹了上流人士的奢侈生活后迫切地希望自己家也能有钱的羡慕的心态。又如:

nlc202309081515

原文:”She shall get out”, reiterated Gerhardt. “I don’t want her under my roof. If she wants to be a street-walker, let her be one, but she shall not stay here. Pack your things’, he added, staring at her.

译文:“我要她滚出去”,葛哈德重复地说。“我不要她在我门里。她如果要去当婊子,我也不管,只不许呆在这里。去把东西理来”,他眼睛盯着她加上这句。

译文中的“滚出去”“门里”“婊子”“呆”“理”等口语化的字词,不仅表现了珍妮父亲极其愤怒的口吻和心情,同时也能进一步反映出葛哈德严肃、古板而不留情面的人物性格。

同时,译者还通过对不同人物语言的翻译来体现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傅译《珍妮姑娘》的译本中,人物的语言就如同标签一样被贴在了不同人物身上。例如,小说中的参议员白兰德属于上流社会的人士,他使用的语言就往往比较正式和庄重。与之相比,珍妮的母亲处于社会底层,她的语言则朴实无华,并且她在称呼参议员白兰德时,总是使用“您”来表示尊敬。同样,富家子雷斯脱在谈论珍妮父亲时用了“the old gentleman”,傅东华先生将此处译为“他老人家”,这里的归化策略让读者更容易体会到雷斯脱作为一个上层阶级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用词考究和素养文明。总而言之,这种口语的个性化使小说中不同人物的阶级和社会地位差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4.书面语言的正式化。当然,归化的翻译策略不仅仅体现在口语的语言风格上。一部分书面语中,归化策略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比如,傅先生在翻译雷斯脱父亲的遗嘱时,使用了几乎是文言文的说法:“缘吾子雷斯脱之事发生某种纠纷,余认为余之其余财产不得不在某种条件之下分配之,……凡吾子女,皆须同心协力,悉听罗伯脱之指挥,至罗伯脱自愿放弃管理权或认有改组必要之时止,此亦余之意旨也”。与之类似的还有对报纸上的新闻报道以及讣告的翻译。例如,傅先生对小说中某报纸上的报道是这样翻译的:“XX夫人之身世未详,但悉曾在克利夫兰某巨邸为侍女,更前则在俄亥俄州之科伦坡为女工。吾人见此烂漫之恋爱事件竟出在高等社会中,孰谓传奇故事已绝迹于今世耶”。对于白兰德逝世的讣告的翻译,傅先生则使用了中文讣告中常用的说法和形式,如,“溘然长逝”,“殁于……”,“氏近患伤寒,医生方以为逐渐痊复,乃竟不起”等。译者这样翻译既显示出了诸如遗嘱、新闻报道、讣告等文体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同时又向大众读者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学和语言的魅力。

(二)异化的翻译策略

尽管整部翻译作品中归化策略占主导地位,但译著中也多多少少会涉及异化的翻译策略,如对人名(如威廉·葛哈德、西巴轩、珍妮妃甫、乔其、马大、味罗尼加、乔其·雪尔佛斯脱·白兰德、雷斯脱甘、罗伯脱等)、地名(如科伦坡、克利夫兰等)、主要节日(如圣诞节)以及宗教及其仪式(如基督教、洗礼等)等的翻译。这些方面之所以采用异化策略,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当时人们对西方的一些基本文化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再使用归化的策略加以意译或解释,不仅会令文章变得生硬、不自然,也会令读者感到冗余、枯燥。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方面上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也并不会影响或破坏译者翻译作品的目的。

三、傅东华翻译《珍妮姑娘》的目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傅东华在《珍妮姑娘》的翻译中采取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根据文章第二部分的目的论简介,我们知道,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主要是为其翻译目的服务的。下面,从政治和文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傅东华翻译《珍妮姑娘》的目的。

(一)政治目的

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构建。为此,除大力发展本民族文学之外,翻译文学也是参与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1949年10月25日,《人民文学》创刊,首刊的发刊词中指出:“我们的最大的要求是苏联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文艺理论,群众性文艺运动的宝贵经验,以及卓越的短篇作品”。在这样的号召下,我国翻译界对前苏联文学作品的译介占据了20世纪50年代文学翻译的主导地位;而对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文学作品的翻译则主要局限在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中,目的是让我国人民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苦,进而坚定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西奥多·德莱赛(1871-1945)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珍妮姑娘》揭露了资产阶级上层人士生活的腐朽和道德的败坏,并且肯定了一位来自社会底层的善良姑娘的高尚品格和纯洁情怀,这样的主旨有助于读者看清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因此,《珍妮姑娘》被译介的政治目的是翻译的发起人和译者达成一致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傅先生通过归化的翻译策略翻译人物的语言、称谓等,并以此来体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奉有余而损不足”的社会状况,以及上层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残酷压迫的现象。

(二)文学目的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处处以苏联为楷模,文学方面也不例外。对于这种失当的现象,毛主席曾经指出:“什么都学习俄国,当成教条,结果是大失败,我们应该创造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这样道理才能讲通,也才不会丧失民族信心”。

为实现这样的文学目的,傅东华先生在《珍妮姑娘》的译本中大量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从而使用词更加容易被读者理解、口语更加贴近人民大众、书面语更加郑重古雅。总之,傅译《珍妮姑娘》的文学语言风格符合当时读者的审美要求和语言习惯,既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又保留了民族特色,传承了民族文化,增强了民族的信心。

四、结语

从傅译《珍妮姑娘》的出版情况看,这本译著是颇为成功的。傅东华先生充分考虑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背景下国家意识形态上的迫切需要以及目的语文化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读者的需求和期待,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来实现他的翻译目的。从目的论视角看,傅先生的翻译策略是十分有效的,这也使1959年傅译《珍妮姑娘》成为我国译介的世界经典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译著,被广泛流传,直至今日。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第7篇

旅游其实是文化游, 旅游翻译与文化密不可分, 旅游信息的传递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外国游客不仅能够满足感官上的需求, 放松心灵, 更希望陶冶情操, 了解异域文化中独特的信息, 感受异国他乡的历史传统。

众所周知, 汉语难学, 许多表达方式甚至本国人都生疏, 而一涉及到需要历史文化背景的翻译, 一些缺乏经验的译员通常也会紧张, 需再三思忖。

地理, 历史, 宗教, 社会的种种差异造成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和冲突。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便产生了词汇空缺, 造成非对应现象, 难以在两国人间产生共鸣。这些词汇大量存在, 称为“文化负载词” (cuhure—loaded or cuhure—bound words) 。像“阴阳”, “八卦”, “漏窗”, “藻井”, “仰景”, “俯景”, 中药里的“延胡索, 当归”等词, 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还有许多“表同质异”的现象词, 如, 狗, 龙, 猪, 喜鹊等在中西两种文化中意思截然不同。因此, 旅游翻译的过程, 克服的不仅是语言障碍, 更多的是文化障碍。事实上, 旅游英语对旅游译员的双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何在向游客介绍的时候解释清楚, 至少先把意思传达出去, 这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目的论与旅游翻译的原则

怎样翻译, 采取何种策略来初步解决旅游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提出的目的论可以给予我们一定启示。目的论最早由汉斯·威密尔 (H-J.Vermeer) 提出, 来源于希腊词Skopos, 意为“目的、动机、功能”,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威密尔认为翻译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译文接受者, 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期待和实际需求, 因此翻译是在一定语境中为某种目的, 以及目标接受者而产生的语篇, 原文只是为译文接受者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

“翻译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 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 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 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即译者必须能够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

从文本类型和功能方面来讲, 旅游文本属于“信息文本 (informative text) 、表情文本 (expressive text) 和召唤型文本 (vocative text) 的结合体。旅游翻译的目的是把景点信息清晰, 愉悦, 生动, 深刻地传达给外国游客, 从而推动中国旅游业发展, 传播中国文化。有了明确目的, 旅游翻译也就有了应该遵循的原则。旅游翻译应该是“文化的使者”, 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 以旅游者为导向。因此, 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应该“以中国文化为方向, 以译文为输出, 尽可能多的保留, 宣传文化信息, 目的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在翻译时, 要从接受者角度出发, 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 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 使之好读好懂。简而言之, 旅游翻译最根本的原则是传意性和可接受性。

二、旅游翻译的策略

既然旅游翻译作为“文化使者”旨在传播中国文化, 吸引八方游客, 旅游资料翻译不能依葫芦画瓢, 而是运用一系列策略对原文进行调整, 力求达到语言简洁传神。文化旅游翻译的主要方法有直译、音译、意译、仿拟, 以及各种翻译方法的结合等

1.直译法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 在形态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异。然而, 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大量资料显示, 大多数旅游翻译还是可以选择直译法, 举例故宫中轴线上六大宫殿, 无一例外采用了直译法, 外朝的三大宫殿太和殿, 中和保, 和殿殿分别译成th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the Hall of Complete Harmony, 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 内廷三大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译为the 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 the Hall of Union and Peace, the Palace of Earthly Tranquility, 包括东西六宫的翻译更多采取了直译的手法, 比如储秀宫很好的译为the Palace of Gathering Excllence, 承乾宫为the Hall of Passing down Celestial Favour。故宫各大宫殿之所以比较适合直译法, 作为明清的国家权力核心, 宫殿起名大概也遵循大气, 直白, 言简意赅的表达。故宫作为我国旅游翻译的范本, 很好地提出了直译的广泛操作性。颐和园长廊上著名的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 留佳、寄澜、秋水、清遥, 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分别直译为:the Pavilion of Retaining the good, the Pavilion of Living with ripples, the Pavilion of Autumn water, the Pavilion of Clear and distant。笔者认为直译在此起到了较强的达意性, 很好地保持了原语内容形象。

2.音译法

旅游翻译牵涉到许多历史名人, 古迹, 具有一定特殊性, 所以人名和地名常常采用音译法, 另外民族色彩很浓的词汇, 比如:乐器, 舞蹈, 度量单位等, 翻译时为保持其民族特色, 也最好使用拼音译法, 否则将失去韵味。

翻译的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我国汉语中的外来词主要也是通过英语来引进的。所以, 作为中国文化引入海外的再现, 我们也可以使用类似方法。

例如, 紫禁城取名来源于紫微垣, 怎样把这个文化信息传达给外国游客呢?紫微垣号称斗数之主, 汉族命理学紫微斗数中的主星之一。五行属土, 主管官位、威权, 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 所以命宫主星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鉴于此文化内涵, 许多旅游资料直接译成Ziwei Yuan, 此外天文学中, 紫微星又称北极星, 所以在用括号注释 (the North Star) , 便于游客理解。门海的翻译也是颇为令人头疼的, 它意为置于宫殿门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用的水缸。中国古代建筑多木质结构, 例如始建于明朝的故宫三大殿由于雷击而多次烧毁, 由于避雷针当时未引入中国, 可谓屡烧屡建。所以古人称之为“门海”, 以比喻缸中的水似海般多, 可以扑灭火灾。采用直译难免翻成, the sea outside the door, 达意, 但未免笨拙;参考故宫旅游手册上译为water vats, 取它蝙蝠形把手, 在括号内加以解释:门海:water vats (the brozen vats for storing water to fight fires) 。有些词条牵涉到解释过长, 不宜在后加括号, 以轩辕镜为例, 古代皇帝金銮宝座正上方由水银制成的圆球称作“轩辕镜”。故宫的龙椅正上方皆有“盘龙藻井”, 藻井上刻有盘龙, 龙嘴下叼着一个晶亮的圆球, 称为“轩辕镜”。传说它是中国古代祖先“轩辕氏”制造的, 可以分辨真假天子。轩辕镜解释为an intricate caisson decorated with a coiled dragon, from the mouth of which issues a chandelier-like set of metal balls, set into the ceiling at the centre of the hall, 由于解释过长, 可在旅游介绍中直接译为Xuanyuan Mirror即可。

与此相类似的是宜芸馆的翻译, 宜芸馆始建于乾隆年间, 原是乾隆的书房。其冠名源于《续博物志》:“芸香辟纸鱼蠹, 故藏书台称芸台。”芸是一种香草, 可以防书中蛀虫, 作为藏书之处宜芸馆, 故直接取其中文植物名:Yiyun Hall。

关于旅游词汇的拼音译法, “行什”的翻译也颇值得借鉴的。古代建筑飞檐上常常会装饰小兽, 象征着消灾灭祸, 逢凶化吉, 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在故宫几大殿的飞檐上都有九只, 因为“九”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然而在太和殿上一共有十只, 那最后一个就是行什。行什是一个背生双翼的小人, 手握金刚宝杵, 具有降魔的功效, 是压尾兽。因排行第十, 故名“行什”。到底是翻译成the tenth animal on the flying eaves, 还是直接译成Hangshi, 多数旅游资料上, 还是采取了Hangshi的译法。

3.意译法

意译指不拘泥源语言结构, 一字一句对应翻译。在源语言与译语有较大文化差异情况下可以使用, 强调不同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差异性。意译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体现本名族语言特色。

旅游翻译中, 比较典型的例子之一是关于义和团的译法, 义和团运动, 望文生义可直接翻译成the Yihe Movement, 然而义和团运动的翻译正解应为the Boxer Rebellion。先说说movement, 在英语中它是褒义词, 比如Lib Movement妇女解放运动, apatriotic movement爱国运动, temperance movement禁酒运动, 戒酒运动, 等等。而义和团为何意译为the Boxer Rebellion与它的历史内涵紧密相关。义和团原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 (今河北) 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 清朝人们认为义和团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 这一观点流传至今。在清代有许多传播武术的民间团体, 如义和拳、梅花拳等, 特别是义和拳在长期发展中蒙上了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 其中掺杂有大量教授信众“刀枪不入”的愚昧成分, 被认为是义和团的前身。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 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对帝国主义列强有一定打击作用, 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但其笼统排外, 愚昧残暴等缺陷性和盲目性被清政府利用, 走向了失败, 成为八国联军入侵的导火索。

中国史学家把这次事件称为“庚子国变”, 日本则有人称为“北清事变”, 西方国家使用“拳乱”的名称 (Boxer Rebellion) 。The Boxer Rebellion的译本就此流传下来了。

此外戊戌变法的翻译也采用了意译。它原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 提倡科学文化, 改革政治、教育制度, 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 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 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 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促进了思想解放, 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为了强调其时间短, 代价惨重, 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所以取其时限, 译为the Hundred Day Reform。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青芝岫的译法。青芝岫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 位于北京颐和园乐寿堂前的庭院里。明朝有个叫米万钟的官员, 爱石成癖, 发现这块石头之后, 耗尽家财也未能将其运回家里, 运至良乡, 只能丢弃路边, 当时人们称之“败家石”;清朝乾隆路过, 看上此石, 将其运至颐和园。官员投其所好, 以青石外形酷像灵芝, 乾隆赐名“青芝岫”。关于青芝岫的译法有两种, 一则取其官方名the Blue Iris Hill, 另则取其the Stone of Black sheep, 不难看出第二种译法更易为西方游客理解, 因为the black sheep是害群之马的意思, 赋予了这块奇石特殊涵义。

科举考试的翻译也跳出了其字面“分科举人”的意思, 译成了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皇家考试;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其字面意义就很好的说明了此词, 故直译为the county and prefectual level;会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由于第一名叫会元, 取其“会”字, 在翻译中不具代表性, 而仿效乡试翻译, 以地方为切入点调整为the provincial level, 传神达意;殿试的翻译, 译者更是大胆撇开了“殿”字表层意思, 使之与前二者在翻译上达到了统一, 自然the national level。笔者认为科举考试翻译调整思路很有借鉴意义, 乃神来之笔。

4.仿拟法

仿拟法又称套译法, 是指借用译入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方法, 替换相应成分而生成的译文问。例如, 月下老人, 可套用英语cupid, 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 译为Chinese Cupid;西施可译为Chinese Cleopatra, Cleopatra是举世闻名, 才貌出众的埃及艳后。此外, 济公 (Chinses Robin Hood) , 孔子 (Chinese Aristotle) , 苏州 (Chinese Venice) , 澳门 (Eastern Las Vegas) , 青岛 (Switzerland of Orient) , 观音 (Goddess of Mercy) , 旅游圣地 (a tourist Mecca) , 皆仿拟了西方文化里耳熟能详的名词。

5.添词法

中国许多景点历史悠久, 除了观赏价值外, 更多的是丰富的文化内容, 如果不添加背景知识, 外国游客只是走马观花, 看看热闹。增添理解原文内容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尤为重要:例如牵涉到历史名人身份, 事迹;历史事件所发生的年代, 名胜的具体位置等, 有的须在译文中加以说明。

林边有一个洞, 叫白龙洞。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

Near the forest is the White Dragon Cave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白娘子这里不加说明, 游客会摸不着头脑。

刘备彰武三年病死于白帝城永安宫, 八月葬于此地。

Liu Bei died of illness in 223at present-day Fengjie county of Sichuan Provice and was buried here the same year.此处译文加以说明白帝城即今天四川奉节县。

6.改写法

汉英在修辞上风格也不同。汉语讲究辞藻华丽, 喜用四字结构, 突出音韵, 渲染气氛。英文重实际, 相应的翻译应进行改写, 调整结构, 留下重要信息, 使之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使外国游客易于理解接受。

这里有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气袭人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各种桂花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林公园, 阵阵桂香扑鼻而来。

The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中文喜用步步深入, 而英语习惯开门见山, 所以译文做了调整, 开头即概括了公园桂花的整体状况。而各种不同花型不一一例举, 也用了“different”一词, 省去了许多主观性的描写。

西湖在杭州市区的中部, 面积约6.03平方公里。沿湖四周, 花木繁茂;群山之中, 溪泉竞流;亭台楼阁, 交相辉映;湖光山色, 千古风情, 令多少人留连忘返。“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的赞语真是恰如其分。

Situated to the west ofHangzhou, the West lake area covers 6.03square kilometers.The causeways, bridges, pavilions, springs, trees and flowers in and around the West Lake make it a paradise on earth, where one cannot tear himself away.

汉语用四字结构的排列, 描绘出西湖之美。译文对原文信息进行了处理, 去除了那些华丽辞藻, 保留主要内容, 使得译文简洁生动易懂。

三、总结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决定着旅游翻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 而旅游翻译牵涉到历史, 文化, 宗教, 甚至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甚至包含原语读者尚不易理解的事物, 难度不言而喻。中国有着5000多年光辉历史, 作为博大精深文明的传播载体, 如何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最大程度理解旅游信息, 听得舒服, 不仅需要翻译中的策略, 更需要译者广博的背景知识, 多年经验, 应变能力, 以及孜孜不倦的线下努力;在言辞达意, 有效交际的前提下, 做到音美、形美、意美, 是旅游翻译工作者的更高目标。目前旅游行业心气浮躁, 鱼龙混杂, 优秀旅游翻译工作者不可随波逐流, 急功近利, 仍应注重斟酌推敲, 咬文嚼字, 以做出优秀文化翻译作品为责任。

摘要:英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难, 因此, 本文以功能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 文化差异给汉派翻译理论核心——“目的论”为背景, 通过探讨中国旅游翻译的部分实例, 提出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例如:直译、音译、替换、仿拟、添词、改写, 以及其他翻译方法, 从而准确、生动、形象地理解和分析翻译旅游资料, 实现文化翻译的根本任务, 即景点的对外宣传, 从而更健康地开辟并拓展国际旅游市场, 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5, (3) .

[2]陈刚.跨文化意识——导游词译者之必备[J].中国翻译, 2002, (2) .

[3]蒲元明.谈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几个问题[A].中译英技巧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4]陈刚.旅游英汉互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5]闵大勇.旅游翻译初探[A].中译英技巧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与策略 第8篇

1 翻译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由维米尔引入翻译理论, 表示译作或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 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 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其理论包括五个基本“规则”:1) 译文由其目的决定;2) 译文在目的语文化和语言中传达信息, 该信息与原文化和语言中传达的信息相关;3) 译文传达的信息, 不可以清晰地译回原文;4) 译文内部必须连贯;5) 译文必须与原文连贯。因此, 目的语文本能否达到原文的目的, 是目的论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关键。

2 旅游与文化

旅游自古就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旅游者自身是本国文化的示范与传播者, 目的地的人们可以观照和吸取。同时, 旅游目的地所展示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现实的文化生存状态, 也让游客获得直接的观照。游客可以从旅游资料中获得真切的感受。旅游地的产生追溯起来势必与当地的特色文化有关, 毫无疑问, 旅游翻译资料中也应该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因此, 当外国游客阅读到这些具有我国民族气息的旅游资料时, 能带动他们强烈的探索心去观赏我国的大好河山, 进而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兴趣, 这就是旅游所带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

3 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

旅游业的核心是文化旅游。思维模式、文字语言、价值观和各地习俗等都是文化旅游所能体验到的该民族的特色, 这种民族性也给旅游翻译增加了极大的困难。具体如以下两点:

3.1 物质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给翻译带来的困难

物质在不同的地区活动中所带来的实际用途各异, 当然, 不同的物品由于客观的原因, 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用途。例如“元宵节”一词, 常被译作Lantern Festival, 外国朋友由字面意思至多理解为这是“这是灯节, 关于灯的传统节日”, 至于过元宵时家家户户吃汤圆、猜灯谜、孩子们挑花灯赏灯等更带有民族传统特点的这层信息却丢失了。在另一方面, 汉英两种语言同样的物质却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和隐含意义。还是以元宵节为例, 外国人不明白赏灯, 吃元宵还有个节日。这是因为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明帝提倡佛教, 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 点灯敬佛的做法, 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 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而吃元宵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在翻译这些民俗时, 我们不妨采用意译加注释的方法, 给外国游客传递出这层文化信息和内涵。但是有些词汇可以直接音译, 如阴阳 (yinyang) 、观音 (guan yin) 和风水 (fengshui) 。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 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

3.2 语篇层面和修辞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的语言特点差异巨大, 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观念, 思维模式所引起。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是主张“天人合一”, 体现在写作上喜欢托物言志、由景抒情, 散文上讲究“形散神不散”, 辞藻华美、音韵和谐、讲究对仗, 营造出简隽空灵的风格。语言上多呈松散句式, 注重意合而非形合, 语法呈隐性。下面是关于桂林山水的简介:桂林的山, 平地拔起, 千姿百态;漓江的水, 蜿蜒曲折, 明洁如镜;山多有洞, 洞幽景奇;洞中怪石, 鬼斧神工, 琳琅满目, 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 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汉语介绍中使用了较多主观意向的词汇, 如“千姿百态”“蜿蜒曲折”游客如身临其境。但若直译此段, 外国游客读来必感罗嗦。究其原因乃西方美学的鲜明认知性、思辨性和逻辑性使然。因此, 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避免这样的差异, 使译文达到更原汁原味的效果。

4 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

诺德指出, “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 是每个专业翻译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陈小慰, 2000) 。即译者必须有意识并一以贯之地、按照与预期的目的语文本相关的某种原则来翻译;该理论并没有说明这种原则是什么:这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别决定。换言之, 如果译文满足了

功能和交际的目的, 该译文就是充分的。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些翻译策略, 如改写和适当的删减提高译文的预期功能, 为译文增色起到积极作用。

德国的功能主义目的论由于该理论局限性使之不能成为一种可以普遍适用的原则, 但是在该文中, 在旅游资料的翻译这一非文学样式中, 是可以遵守的原则。因为其具有感染、劝诱的社会功能, 旅游翻译资料的目的就是让外国游客看懂, 进而激发旅游兴趣。由于这类语篇的语言和形式受特定文化的制约, 译者应该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 迁就目标语的形式规范和问题惯例, 采用改写等策略处理由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障碍, 使译文更具有感染力、影响力, 让游客更自然的接受。现就“改写”这种翻译策略做出如下阐述:

4.1 对原文句子结构的改写

思维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中西方写作方法不同, 在翻译旅游资料中尤为常见。中国人在表达观点、描述事件时, 往往含蓄曲折, 先一一分说, 再做概括;西方人则直白演绎, 开门见山, 先概括, 再具体描述。因此在翻译时应该对原文结构做适当调整, 使之吻合英文表达习惯。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 塔高468米, 三面环水, 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 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

The Oriental Pearl Radio and Television Tower stands onthe Huangpu River and at the point of Lujiazui.Surrounded bywaters on three sides and facing a row of buildings of variegatedWestern architectures in the Bund across the river, the 468-me-ter-high tower ranks first in Asia and third in the world.

如果不对汉语句子作分解, 改写, 而是按原句各部分的前后顺序一一照译, 会造成译文的松散拖沓。进行改写后, 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需要。

4.2 对原文诗词的改写

在旅游资料中常引用诗词, 此时可用改写手段, 传达出诗词的本意即可。如:西湖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 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来赞誉西湖。

As the West Lake is beautiful all the year round in its ownsetting, Su Dongpo, a celebrated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 wrotea poem in praise of it, claiming that the Lake always looks charm-ing no matter how people try to add beauty to it.

译文没有纠结于那首古诗, 而是采用明白直观的解释性话语精炼地表达出原诗的意思, 而不失赞美西湖之意味。

4.3 对原文行文风格的改写

在行文风格和修辞上, 中西方的表达方式各异。我们常常在中文的旅游资料文本中发现许多华丽辞藻的美轮美奂及四字词语带来的音韵和谐, 无不给游客营造了美妙的意境, 渲染了氛围。但是在翻译这些无实际意思的词语时, 应该调整措辞,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旅游者读懂即可, 在组织语言时要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特别像一些主观性的描述语言, 如蜿蜒崎岖、碧波荡漾、鬼斧神工等, 要做出改写, 明白晓畅的表达意思。

再如:她 (黄河) 奔腾不息, 勇往直前, 忽而惊涛裂岸, 势不可挡, 使群山动容;忽而安如处子, 风平浪静, 波光潋滟, 气象万千。

It tears and boils a long turbulently through the mountainsand at some places, flow s on quietly with a sedate appearanceand glistening ripples.

中文文本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 这是由于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和四字词组;然而英语译文中用直观凝练的词语代替了那些主观色彩鲜明的词语, 同样也表现出了黄河的特点, 有异曲同工之妙。

5 结束语

本文着重阐述了改写这种翻译策略, 如:对原文句子结构的改写, 对原文诗词的改写, 对原文行文风格的改写。改写这种翻译策略有助于从某种程度上减少由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障碍, 使优秀的翻译资料更好的服务于旅游业的发展, 促进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 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 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11.

[2]Vermeer, Hans J.Translation Theory and Linguistics[M].Freiburg:Rombach, 1983 (a) :20.

[3]何自然.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王志华.旅游翻译中文化的差异和处理策略[J].大学英语, 2006 (9) .

[5]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6]张安德,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7]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探讨 第9篇

翻译不但是一门技术, 还是一门艺术。翻译英语时, 不仅要求翻译者能够熟练应用各类翻译技巧, 还需要翻译者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融入翻译艺术 (田昌景2012)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艺术与翻译技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考虑, 分别从受众以及译入语文化两个角度出发, 对翻译理论进行阐述, 且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翻译策略。

一、目的论的概述

目的论指的是在进行翻译时, 把翻译的目的放在首要位置, 并以此来确定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与翻译过程。通常情况下, 是为了达到翻译目的而决定使用哪种翻译过程。所以在目的论视角下, 在进行翻译时, 翻译者必须对其翻译目的予以明确, 因为翻译方式以及翻译结果均会随着翻译目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目的论的提出大大转变了以往翻译过程中把翻译的准确性与翻译效果放在首要位置的情况, 以往在评价翻译过程时, 通常是以翻译目的是否达成为标准。而在翻译论视角下, 在开始翻译前翻译者必须清楚掌握翻译目的, 并参考翻译目的达成所需采用的翻译方式与方法, 从而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原则

(一) 目的性原则

英语翻译工作和其他工作相类似, 都有一定的目的性, 而其目的主要在于达到特定的翻译效果。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 行业不同其英语专用词汇与语法特点也相差甚远。所以在翻译过程中, 必须要对受众的文化背景、接受程度及其语言习惯进行全面考虑, 让受众能够快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语言环境中, 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框架与内容。除此之外, 还应当根据具体受众来选择相应的翻译技巧 (谭静2013) 。例如, 对于商务类、科技类的英语文献, 应当一字一句仔细翻译, 以确保翻译的完整性;对于日常交际方面的英语, 应尽可能运用当地习惯使用的表达方式, 防止对英语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 让受众产生生硬的感觉。当前, 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 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阅读到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 因此, 翻译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确保翻译效果良好, 才能让文化作品流传得更为久远。

(二) 忠诚性原则

英语翻译的忠诚性指的是尽可能采用受众所擅长的语言将原文内容完整地翻译过来, 以确保能够将原文构架内容系统、全面地呈现给受众。然而, 要想有效融合两种文化, 且运用同一语言将其完整地表述出来具有较大难度, 需要翻译者能够全面掌握两种文化, 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技巧。在英语翻译过程中, 要确保翻译内容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确保在原有知识结构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完整地将文本呈现给受众。如若译文出现严重错误, 或是严重改变了原文的意思, 那么翻译将毫无意义。所以, 忠诚性原则是英语翻译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三) 连贯性原则

英语翻译的本质是用目的语文字将源语文字转述给读者。但是语言需要遵循特定的表述技巧, 无论是译文还是原文, 均有完整的体系, 均是由一定的语法以及语言结构衔接而成的。所以, 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微观结构以及宏观结构进行分析与掌握, 重视各个环节以及内部知识结构的衔接, 让翻译出来的作品能够与受众语言运行习惯相符。

三、现阶段英语翻译现状分析

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 由于受英汉思维差别、生活习俗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英语翻译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将我国传统美食“四喜丸子”翻译成Four glad meat balls, 不但无法准确表达原意, 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致使外国人无法理解。从实际情况来看, 现阶段我国英语翻译中主要存在着没有尊重译入语文化与风俗、翻译顺序错误以及未合理结合受众需求等问题。对此,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基于目的论, 就如何解决现阶段我国英语翻译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策略。

四、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

(一) 了解受众需求, 明确翻译目的

在目的论视角下, 翻译时首先要明确翻译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翻译手段与方法, 以确保能够与受众需求相符。在翻译英语时, 由于翻译活动不同, 受众有所差别, 决定了对英语翻译有了多样化需求 (李燕凌2014) 。所以,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合理划分受众, 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与层次, 并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不同级别与层次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目的的翻译。

(二) 充分尊重译入语的文化

首先, 在进行英语翻译时, 翻译者应当结合具体翻译目的和文本接受者的特点来进行文本的制作。如翻译文学文本时, 应当侧重于语句的感染力和艺术性;翻译科技文本时, 应当侧重语句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保证文本的科技含量;翻译公文文本时, 应当侧重于语句的缜密与精细, 做到语气素正。总体来说, 就是根据具体文本来进行有目的的翻译, 并且应当结合目的语情境下的目的与受众来合理调整翻译方法。其次, 应当充分尊重译入语文化。全面理解译入语文化能够帮助翻译者将原文精准地翻译为容易被受众所理解、可用于交际的文本。如若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不尊重译入语文化或是不能准确理解译入语文化的情况, 那么所翻译出来的文本就无法达到特定翻译目的或交际目的的作用。如three-day weekend不可直接译为“三天的周末”, 而应当对美国文化进行全面了解, 认识到在美国, 人们将周六、周日以及周一连在一起的假日称为“总统日”。

(三) 英语语法与句式二者翻译顺序上需严格遵照原文语言风格

为了确保英语翻译后文意不发生改变, 我们应在英语语法与句式二者翻译顺序中严格遵照原文语言风格 (闫佳馨2013) 。首先, 在英语语法翻译顺序上, 以被动语态为例。笔者研究发现, 要想将英语被动语态这一语法顺序翻译得符合汉语使用习惯, 其技巧在于可以使用“为”“由”将句子翻译成主动句。如Since desire and will are damaged by the presence of thoughts that do not accord with desire, he conclude:“We do attract what we want, but what we are.”这一英语长句使用了被动语态, 要想将其翻译得符合汉语使用习惯, 只需将其译成主动句———和欲望不匹配的想法会导致我们毁灭, 以此他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不能过分地期望更多,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我们自己。”通过将其翻译成主动句可以让人明确掌握句意。其次, 在英语句式翻译上, 以较为常见的长句为例。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良好的翻译质量, 其核心在于长句中必须注重主次顺序, 这样一来, 可以使人们在准确掌握长句基础上很好地理解原句意思。比如在However, Allen believed that the unconscious mind generates as the conscious mind, and while we may be able to sustain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through the conscious mind alone, in reality we are continually faced with a question:“Why cannor I make myself do this or achieve that?”长句翻译中, 其关键在于将句子所有主次顺序, 即主谓宾这三个要素准确找出。

(四) 重视专业术语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 英语文章类型多样, 翻译时难免涉及较多的专业术语, 所以在进行英语翻译时, 务必要对专业语言进行准确把握, 防止出现纰漏。如在翻译商务英语At present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 New York is very weak while the stock market is very strong.时, 可以运用有关专业术语将其译为“当前纽约外汇市场较为疲软, 但股市仍旧非常坚挺。”

(五) 根据语言风格确定句式翻译顺序

中文语言语法和英语语法有着巨大的差别, 不但句子结构具有较大差异, 而且语言语序也有所不同 (李晓梅2011) 。在翻译长句子时, 务必将句子顺序的特点进行全面考虑, 将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确定下来。在翻译被动语态时, 还可合理运用“为”“由”等词语将译文准确地翻译出来, 把被动语态转变为主动语态, 从而提升翻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六) 严格按照译语文体进行翻译

现阶段我国英语翻译中的文体主要涉及商业、科技、文化艺术以及文学等方面, 而结合实践来看, 受表达严谨性、语言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它们在翻译中有着极大的差异。比如国际贸易中商务翻译强调的是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做到严谨准确 (安萍2015) ;文化艺术中外文电影翻译上, 根据影片不同其翻译要求又分为强调原著艺术性和通俗幽默性。例如, 在美国电影动画《狮子王》中Everything you see exists together in a delicate balance一句的翻译上, 我们需要充分结合影片中辛巴父亲对辛巴讲出这句话时所处的背景, 并根据狮子作为大草原中王者的背景展开翻译, 译成:“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不但能够体现出老狮王对辛巴的教诲, 也为影片后续情节中辛巴具备良好的性格做了铺垫。

结束语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不但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翻译中存在的不足, 还能够大幅提升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所以, 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翻译者应当明确受众的实际需求, 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翻译目的, 从而对翻译过程起指导作用。不仅如此, 翻译者还应当充分了解与掌握译入语的文化、语文文化背景等内容, 严格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 以不断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 提高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安萍.2015.新时期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 :143.

李晓梅.2011.浅谈目的论与翻译策略的选择[J].海外英语, (13) :188-189.

李燕凌.2014.利用翻译目的论来提升英语翻译的质量[J].学子:教育新理念, (13) :92.

谭静.2013.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琼州学院学报, (1) :94-95.

田昌景.2012.基于目的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 (4) :62-64.

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第10篇

1 功能主义目的论与电影字幕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是由一批德国学者提出并具有很强影响力的翻译理论, 其代表人物有赖斯、弗米尔、曼塔莉和诺德, 主张采用“目的原则”结合文本功能和语言特点, 适当采用翻译策略、手段和技巧。传统的“等值观”强调译文是否忠于原文, 而功能主义目的论主张翻译方法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 从而实现预期功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结合翻译的预期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 以某个接受群体为对象, 使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具有某种功能[3], 为实现翻译的目的而选用特定的翻译方法。

影视字幕翻译的主要功能是译者为目标语观众提供必要的语言及文化信息, 帮助观众通过阅读字幕理解和欣赏外文影视作品。作为文学翻译分支的影视字幕翻译有别于文学翻译, 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影视媒体本身的特点将字幕译者的操作置于种种制约之下。具体到字幕翻译主要涉及两个制约因素:时间和空间[2]。影视字幕语言的特点主要包括口语化、时空性以及文化性, 译文不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制约, 译者更应结合目标语观众的文化背景, 向观众提供必要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从而帮助观众深入理解和欣赏外文影视作品。

针对影视字幕翻译的独特性, 翻译功能主义目的论不仅能够为译者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并且能够帮助译者选择恰当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提供实践意义。鉴于电影字幕独特的文体特点, 功能主义目的论为电影字幕翻译缩减法、增译法、归化法和省略法等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些翻译方法的使用实现了电影的交际目的, 尽可能地将电影想表达的信息情感等传递给目标语观众。

2 影视字幕的翻译原则和策略: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

字幕的语言功能在于为观众提供必要的信息, 影视字幕翻译的目的在于通过向译入语观众提供必要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外文影视作品。以功能主义目的论为指导, 译者在翻译时应结合字幕翻译的特殊性, 遵循简洁化和易懂性两个基本原则。此外, 影视字幕译员只有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技巧和手段, 才能真正实现影视字幕翻译的目的[1]。下文将分析《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翻译所遵循的原则, 并通过对比探讨译者是如何恰当地采用缩减法、增译法、归化法以及省略法等翻译策略, 向观众准确传递语言和文化信息, 从而帮助观众身临其境体会影片的意境。

2.1 缩减法

字幕翻译主要受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的限制, 译文必须和源语言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信息传递, 由于时空因素的制约, 字幕译者常常要采用缩减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需要译出原文信息的精髓内容, 或者用较为简单的语句翻译原话。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I am known to locate certain things from time to time.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例2:Ye that followeth me shall have the light of life.跟着我, 就会得到生命的光芒。

以上例子成功运用了缩减式翻译策略。视听媒体文本本身的特点将字幕译者的操作置于种种制约之下, 要求译者在有限的时空里提供最有效最相关的信息。运用缩减法后的译文简单直白, 既能使译入语和源语言几乎同步实现语言信息的传递, 还能使目标语观众通过屏幕上停留时间足够的字幕对影片进行认知和解读。

2.2 增译法

针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字和文化背景存在的巨大差异, 译者可以使用增译式翻译策略。对于与源语言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内容, 译者可以通过增加原文省略的词语, 将源语言中隐含的意义表达出来。原作对于源语言观众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障碍, 而译文观众对于西方的许多历史文化知识等了解不够, 在将其进行翻译的时候, 就必须加入一定的信息, 把影视字幕中隐含的意思增补出来。增译的目的就是使译文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同时要注意译文要符合其母语的表达习惯及语法规则等[4]。影视翻译中, 增词法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使用:一是把隐含的或者上下文意思清楚而没有写出来的词在译文中体现;二是一些文化词语的翻译。

例1:It’s Brooks.布鲁克斯出事了。

Brooks是一个在肖申克监狱呆了50年的图书管理员, 当他的假释被批准了, 他却发狂地拿刀挟持狱友, 因为他不想出狱。出狱后, 他茫然不知所措, 监狱外面的生活他一无所知, 无从适应, 出狱后不久就自杀了。为了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台词和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译者在译文中加上了“出事了”这几个字。

例2:When I’m back, this is all gone, right?等我回来之前, 一定要把这些书清理掉。

书在这部影片中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是追求自由的象征, 这也是译者使用增译法将“书”译出来的主要原因。安迪入狱后, 他用六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写信给州议会请求资金援助, 最终迫使州议会拨款, 建立了监狱图书馆。书本使犯人们身处绝境却对生命和自由保持希望, 书本使犯人再次获知了生命的意义, 在图书馆读书象征了作为人的自由和尊严。

2.3 归化法

在准确传递语言信息的基础上, 影视字幕翻译还承担着传播大众文化以及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翻译实践中, 当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碰撞时, 译者应主要考虑目标语观众的文化背景, 选择与目标语更加接近的文化信息, 对源语言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进行适当取舍。译者应在尽量不改变影片艺术风格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 选择更加符合目标语观众认知能力和艺术鉴赏力的语言。在处理影片中出现的习语、俚语以及双关语等文化元素时, 基于影视字幕翻译的目的, 不应使它们成为观众理解源语和欣赏故事情节的绊脚石, 应采用归化的翻译手段, 实现文化意象的转换[1]。

例1:I am not gonna count to three, I am not even gonna count to one.我不会再警告你的。

如果我们把这句台词直译成“我不会数到三, 我更不会数到一”, 观众就会花较长的时间阅读字幕, 影响其欣赏精彩剧情。译者将其翻译为“我不会再警告你的”, 符合中国狱警训斥嫌犯的习惯, 中国观众很容易就能理解达成共鸣, 另外, 这个译文短小精干, 简洁自然。

例2:

Red:That doesn't make you a murderer.Bad husband, maybe.Feel bad about it if you want.But you didn't pull the trigger.

那你可不是凶手, 顶多是个不好的丈夫。你可以为此难过, 但杀她的不是你。

Andy:No.I didn't.Someone else did, and I wound up here.Bad luck, I guess.

对, 我没杀她。别人杀的。而我却做了替死鬼。我运气不好。

这段对话是安迪入狱后跟瑞德聊天时说的。划线部分译者译成了中国观众很熟悉的“替死鬼”, “替死鬼”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有很浓厚的文化意象, 同时中国人在口头交流中经常使用这个词, 这个译文非常的形象传神, 又符合当时聊天的场景, 准确地表达了安迪蒙冤入狱的现实。

以上两例划线部分的词语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用译入语中文化意象浓厚、译入语观众耳熟能详的词语生动形象地传递了原文的意思, 这些词语和译入语观众有很强的认知相关性, 深深扎根于译入语观众的认知结构中, 观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全明白意思。

2.4 省略法

省略翻译方法也叫阻断式翻译策略。省略翻译策略对于受时空限制的影视字幕翻译尤为具有实用性。译者在保持源语言和影片风格的前提下, 可以用言简意赅的方式对源语言重复、多余的语言进行删减, 帮助观众更有效的理解影片内容。对信息接受者在有限时空中的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甚至毫不相关的信息可进行删减节略, 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3]。

例1:District Attorney:Glen Quentin, golf pro at the Snowde Hills Country Club.

The man you had recently discovered was your wife’s lover.Did you follow her?

格兰·昆丁, 职业高尔夫球手, 你知道他是你妻子的情人。你跟踪她了吗?

格兰·昆丁是一名职业高尔夫球手, 是安迪妻子的情人。在法庭上律师的提问非常详细, 任何一点确凿的信息都不能错过, 因此, 原台词提到了格兰·昆丁所效力的俱乐部的名字, 但译者将其省略不译。这是因为这个俱乐部的名字对中国观众欣赏电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对整个电影的内容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例2:You strike me as a particularly icy and remorseless man, Mr.Dufresne.It chills my blood just to look at you.By the power vested in me by the State of Maine, I hereby order you to serve two life sentences, back to back, one for each of your victims.So be it.

杜弗雷先生, 你竟是一个如此冷血的人。看着你都令我毛骨悚然。我以本州赋予我的权利判处你两项终身监禁, 各为你的两位受害者服刑一次。退庭。

在本段字幕中, “back to back”的本来意思是“接二连三地”, 法官这样宣判是符合英语语言的习惯, 但如果把其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 就显得繁缛啰嗦, 同时受字幕空间和观众认知解读的时间限制, 译者索性将其省略不译, “判处你两项终身监禁, 各为你的两位受害者服刑一次”已经能够明确地表明法官的真实意图, 观众也能充分理解安迪将面临终身监禁的法律判决。

3 结束语

鉴于影视字幕翻译的独特性, 译者需要使用简洁明了的目标语言, 向观众提供必要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帮助其能够在有限的时空内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外文影视作品。功能主义目的论对字幕翻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译者应以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为标准, 恰当使用缩减法、增译法、归化法、省略法等翻译策略。随着近期大量外语影片被引进中国市场, 影视翻译将是一个愈来愈重要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高彬.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和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

[2]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 2001 (4) .

[3]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2) .

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专有项 目的论 翻译策略 鲁迅小说选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由于各国文化在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审美情操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各国语言中包含着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即文化专有项。文化差异是造成文化专有项翻译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交流。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将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专有项翻译成适当的英语,对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论简述

以人类行动理论、现代交际理论、接受美学、语篇语用学为理论来源,历经赖斯、弗米尔、曼塔莉和诺德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而翻译目的论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核心理论,因此功能派翻译理论常被称为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弗米尔把翻译界定为一种有目的的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它既涉及语言又涉及文化的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循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都从属于目的原则,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诺德将译文按其交际功能分为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文献型翻译是对源文作者和源语文本读者间在源语文化中的交际所作的“文献记录”,源语文化特色在译文中保持不变,翻译方式无需根据目的语境作出调整。工具型翻译的目的是在译语文化中实现新的交际功能,即译文要在译语文化里的一次新的交际行动中充当独立的信息传递工具,译文根据自身目的对源文作出调整。这两种翻译模式更为全面,更为包容,更为开放,为译者提供了更为实用的翻译策略指导。[1]

三、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思想

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作翻译了《红楼梦》、《儒林外史》、《离骚》等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及巴金、鲁迅等现当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同时也将许多西方优秀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1982年,杨宪益发起并主持了旨在弥补西方对中国文学了解空白的“熊猫丛书”系列,重新打开了中国文学对外沟通的窗口。杨氏夫妇的译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对中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

从杨氏夫妇的翻译实践不难看出,他们的翻译目的就是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译介到西方,向西方传输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杨宪益曾在《略谈我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与体会》中提到,翻译的标准就是“信、达、雅”,“信”和“達”则是缺一不可,对原作的内容不许增减。由此可见,杨宪益坚持“忠实”是翻译的第一要义,翻译的时候不能做过多的解释,以忠实的翻译“信”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文明的精神。[3]

基于以上的翻译目的和翻译原则,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中国文化专有项时,采用了文献型翻译为主,工具型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

四、《鲁迅小说选》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其中包含了大量中国文化专有项,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鲁迅小说选》中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堪称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为达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杨氏夫妇在翻译《鲁迅小说选》中的文化专有项时,主要采用了文献型翻译的方法,如音译、直译、解释,从形式和内容上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做到形神兼备,同时用意译和替代等工具型翻译方法作为必要的补充,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一)文献型翻译

1.音译

音译指用目的语中与源语内容发音接近的表达方式来翻译,能完整地保留源语的语音形式,通常用于人名、地名、专有名词、专业技术术语等的翻译。随着越来越频繁和深入的跨文化交流,许多音译词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的语言。

2.直译

直译指译者在翻译时不仅保留源文的内容和神韵,并且尽可能地保留源文的形式和风格,做到传神达意,形神合一,这是翻译文化专有项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丰富语言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杨氏夫妇在翻译《鲁迅小说选》时大量采用了直译的方法。

3.解释

由于“文化缺省”的存在,有时单独的音译或直译可能会造成外国读者的误解,若在其后加注释,既能体现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让外国读者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以增长见闻,同时可以弥补文化空缺,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化专有项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内涵以促进文化交流。

(二)工具型翻译

1.意译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死板的逐字翻译可能会导致“中国式英语”。为避免这种情况,可采用意译,即在忠实于源文意义的前提下,译者不再拘泥于源文的形式结构,以简洁的翻译使外国读者更容易理解源文的内涵。 如:丁举人 Mr. Ding, the provincial-grade scholar, 子曰诗云 the Confucian classics,中状元 come first in the official examinations。[4]

2.替代

考虑到译文的可接受性,可以用英语中一些与中国文化专有项具有相似文化意义的表达方式来替代,这样的翻译很容易被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如:四文铜钱 four coppers, 六斤五两 six pounds five ounces, 六尺多长 over six feet long。[4]

五、不足

作者认为,杨氏夫妇的翻译也存在一些瑕疵。有些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没有表达出其隐含的文化意义,对于那些缺乏相应背景知识的外国读者来说,就会造成理解困难,甚至误解。如“清明”一词,即使是威廉·莱尔也把它翻译成了“Clear-and-Bright Festival”,很明显,他误解了清明节的天气状况和其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更不用说其他普通的外国读者。而杨宪益可能出于对译文流畅性的考虑,仅仅把“清明”音译为the Qing Ming Festival,应在其后加上注释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另一个例子是杨宪益把“豆腐西施”意译为“Beancurd Beauty”,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外国读者就很难理解西施和beauty 之间的关系,若加上注释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文化空缺。

六、结语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指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行为的目的与意图,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鲁迅小说选》中的文化专有项时,采用文献型翻译为主,工具型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又考虑到了译文的可接受性,实现了他们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目的。语

参考文献

[1]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付智茜,杨小刚.对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思想的描述性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8):153-155.

[3]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1993(4):33-35.

目的论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第12篇

汉斯·弗米尔( Hans Vermeer) 和卡塔琳娜·莱思 ( Katherina Reiss) 是德国著名的功能派翻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创立了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翻译目的论与哲学中的目的论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翻译目的论认为,任何翻译都是一种行为,任何一种行为都有一个目的,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范围内考察翻译,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在目的中传递源文化,而不是简单地以原文本为基础进行转换。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活动的进行。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必须满足三个原则: 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作为翻译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是指在明确翻译目的的前提下,运用翻译方法,既可以逐词逐句地直译,也可以完全采用意译,或者将二者穿插起来使用。目的原则强调翻译行为要适合,而不是完全等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发挥功能的作用, 保证译文在符合使用者的要求并按使用者的意愿发动其功能,作为译本对象的读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读者角度来看,翻译行为的目的是满足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某种或某些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翻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需要等多种因素影响翻译行为的进行。翻译目的论的第二条原则是指包括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在内的连贯法则,语内连贯指的是译者应该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情况和实际情况,译文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读者读完后能够理解译文,并在目的语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翻译目的论的第三条原则是忠实法则,是指译文文本和原文文本之间应存在某种对等关系,克里丝汀·诺德认为,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对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翻译目的论的三大法则之间的关系是忠实法则从属于连贯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二者都服从于目的法则。翻译目的论是对翻译的一个突破,它考虑了译作的发起者、译者和读者的需求,对翻译有补充含义,把翻译理论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很多方面,范围很广,知识性强, 要求综合运用金融、电子商务以及外贸等知识,文体和语言具有特殊性、专业性和严谨性。商务英语有很多商务规范,它们服务于特定的业务。

(一)专业性强

商务英语词汇量大,有很多专业术语,在翻译中要精确地运用词汇。如国际贸易术语有EXW、FCA,水运贸易术语FAS、FOB,询盘、发盘、跟单信用证涉及到开证申请人、开证行、通知行、受益人以及汇票等。总之,商务英语在翻译时不仅要注意常用语的表达,还要注意文章的文风,最重要的是准确翻译每一个专业术语。

(二)用词礼貌

礼貌在人类交往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礼貌使人感觉受到尊重。无论何时,必要的时候都要说“thank you” ( 谢谢) ,“Would you please?”( 请您?) ,“We would appreciate it?”( 我们很感激?) 之类的语句,以表现尊重对方。 为对方考虑,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各种愿望、要求、兴趣和困难,以第二人称“您”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礼貌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商务信息的传递和商务谈判的成功完成。试比较:

a. We allow 3% discount for cash payment. ( we - attitude: 如付现金,我们给你3% 的折扣。)

b. You earn 3% discount when you pay cash. ( you attitude: 若贵方支付现金,则可获得3% 的折扣。)

c. We follow this policy because? ( we - attitude: 我们遵循这个政策,因为??)

d. You will benefit from this policy because? ( you attitude: 你们将从这个政策中获益,因为??)

从以上例子中可看出: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导致商务沟通的成功与失败。作为职业英语的一种,商务英语是一门专门用途英语,具有其独自的语言特点、文风特点和与众不同的读者群。必须把握商务英语的特点,了解国际国内的经济贸易信息,才能圆满地完成商务沟通的任务,语言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三)文化差异大

汉语词汇繁多,词藻华丽,语言繁杂,汉语文章用字宜双而不宜单,声律对仗符合中国人的语言审美习惯。 西方国家人士强调理性思维,英语句式构造严谨、表达思维缜密,重逻辑性,语言简洁自然是英语国家人士的审美习惯。各国家之间除语言本身之外还有文化差异,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剔除文化差异,在目的语中找到准确的对等词汇,体现英语国家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同时又承载着文化,语言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际翻译是双语双文化的翻译,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做好翻译工作必须在掌握两种语言的基础上再掌握两种文化。

三、目的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有较强的针对性,有特定的内容也有特定的读者群体,在对外经贸合作的过程当中双方可以通过传真、商务信函以及电子邮件的形式来洽淡生意或者签署合同等。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出现任何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对外贸易的失败或洽谈的失败,故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商务英语的翻译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译文要有号召功能和信息功能,能够吸引潜在客户; 信息功能就是任何有关公司简介、产品介绍、公务或公务的通知提醒等信息要在商务文本中体现出来; 其次是商务英语翻译在信息上要具有完整性、清晰性和简洁性; 第三是商务英语翻译要符合目的语的文化标准,因为译文读者的文化以及社会背景方面的知识可能有限,因此翻译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适当地调整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主要服务于公司或企业之间的国际贸易往来,译者想准确翻译原文,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现象不断出现,语言反应社会生活,新词新语不断涌现。译者需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抓住时代脉膊,及时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同时,专业英语翻译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并且不断积累、更新自己的商务专业知识。

(二)以目的论为指导,灵活选择直译或意译

为了使译文充分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选择翻译策略。

比如: All inspections are carried out conscientiously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and ability. This certificate does not in any respect absolve the seller and other related parties from his contractual and legal obligations especially when product quantity is concerned. 参考译文: 我们已尽所知和最大能力实施上述检验,不能因我方签发本证书而免除卖方或其他方面根据合同和法律所承担的产品数量责任和其他责任。

基于以上原文的文风是正式的商务单证说明,在翻译时也要采用正式的文体,语言要行文简单且概括全面。

在翻译报刊标题时,译者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恰当使用潮流词汇,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比如: 金融时报上刊登一篇文章,题目为 “Online Business Model Dressed to Kill”,主要内容是介绍一家经营时装等奢侈品的网店的成功发展模式。这一标题如果直译的话,难以翻译,只能意译为“网上时装王国打造时尚魅力”,这样既有原标题的特色,又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

此外翻译商务英语中言简意赅的句子时,译者应多次通读原文,正确理解原文之后,流畅地表达这些句子。

四、结语

21世纪经济日趋全球化,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与各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迫切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灵活运用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且善于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型和综合型商务人才。商务英语翻译与其他翻译不同,它影响着商务活动的进行和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在翻译中应该注意措辞,误译会影响商务活动的进行也会给双方带来经济损失。翻译目的论对商务英语翻译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要不断加强学习,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创新翻译策略,并将它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中,促进商务活动顺利开展。

摘要:基于阐述翻译目的论的内容和翻译要求,认为翻译目的是指导一切翻译行为的宗旨和原则,并决定翻译手段。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性强、用词礼貌严谨、在翻译时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特点,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可灵活选择直译或意译。

关键词:目的论,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Daniel Weissbort,Astradur Eysteinsson.Translation-Theory and Practice:A Historical Reader[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陈艳辉.英文国际贸易单证的使用与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财务管理重要性下一篇:建设拙见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