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翻译策略分析

2024-06-19

鲁迅翻译策略分析(精选4篇)

鲁迅翻译策略分析 第1篇

(1) 自我与他者

EVEN THOUGH NO ONE seems likely to deny that communication is the primary aim and function of a translated text, today we are far from thinking that translating is a simple communicative act. (Venuti, 2000)

如果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际行为, 那么是什么使翻译远非简单呢?Derrida的话会给我们一些帮助。

If the other were not recognized as a transcendental alter ego, it would be entirely in the world and not, as ego, the origin of the world.To refuse to see in it an ego in this sense is, with in the ethical order, the very gesture of all violence.If the Other was not recognized as ego, its entire alterity would collapse. (Derrida)

把Derrida的话作为一个公式, 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另一段话来, 补出他所暗示的东西。

If the Ego were not recognized as a transcendental alter other, it would be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and not, as other, entirely in the world.To refuse to see in it an other in this sense is, with in the ethical order, the very gesture of all violence.If the Ego was not recognized as other, its entire egoity would collapse.

这两段话表明了对于自我和他者, 一方的存在依赖于另一方的存在。

自我不能独自证明自己的存在, 它必须在自己和他者之间做比较以实现自我认知。他者是一面镜子, 自我在其中寻找自己。自我发现他者具有一些不同于自己之处。因为如果自我与他者完全相同, 那自我还有什么意义存在下去呢?自我也发现在自己与他者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 因为如果自我与他者完全不同, 自我又怎么能认识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它能得出的唯一结论是:“我存在, 因为我并非你, 但我又是什么呢?”

因此, 自我把他者看作一个异相自我, 因为自我不但要知道自己的存在是否具有意义, 而且还要认识这意义是什么。自我只有在同时把他者看作一个他者和一个异相自我时, 才能实现自我认知。它必须将自己同他者相比较, 在比较的过程中, 同时寻找自己与他者之间的异同, 当发现这异同的那一刻, 它自己的存在也就得到了证明。

(2) 翻译作为交际

以语言交际作为核心的交际是一个过程, 在这过程中自我在自己和他者之间做比较。交际并非一个简单的自我认识他者的过程, 交际是一个自我寻求实现自我认知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翻译是自我寻求实现自我认知的过程, 通过认识他者来认识自我是翻译的认知动机。翻译是一个自我与他者之间比较的过程, 在二者之间寻找异同的过程。

(3) 异与同

我们应该明白翻译的存在是基于异和同二者之上的。一方面, 如果自我与他者之间没有不同, 自我将不再存在, 也就不需要翻译, 另一方面, 如果自我与他者之间没有相同, 自我将无法视他者为一个异相自我, 它除了知道自己与他者不同之外一无所知, 也就不可能翻译。因此, 翻译的目的是既要存异又要求同。

鲁迅和Lawrence Venuti的翻译策略将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自我与他者间关系的分析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翻译策略。

2 Lawrence Venuti与鲁迅的翻译策略

(1) Lawrence Venuti的翻译策略

Lawrence Venuti 1995年提出了异化与归化这一对术语。

Foreignization designates the type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a target text deliberately breaks target conventions by retaining something of the foreignness of the original. (Venuti, 1995)

Domestication refers to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which a transparent, fl uent style is adopted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f the foreign text for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Venuti, 1995)

Venuti批评了翻译中归化的取向。归化的方法被作为利用外来文化而非引导文化交流的手段。Venuti“在翻译原则和方法上, 提创‘存异’而不是‘求同’” (郭建中, 2000) 。

1 9 9 8年Ve n u t i又提出了一对新概念:“e t h i c s o f difference”和“ethics of sameness”。好的翻译必须保存语言与文化中的差异。但Venuti又说:“翻译的功用不是别的什么, 就是对外异性的吸纳与同化, 是将外源文本根据本土的领会和兴趣加以铭写。 (Venuti, 1998) ”“甚至实行最彻底的归化策略的译者, 也不应该被贬斥为违背了翻译伦理。那些大大方方地对原文加以归化的译文完全值得我们崇敬。 (Venuti, 1998) ”

Venuti始于对“ethics of difference”的认可, 却终于对“ethics of location”的追求。翻译实践并非“单单关系到采用哪一种话语策略, 还应该包括翻译的意图和效果, 也就是通过翻译究竟是否达到了促进本土文化的更新和变化这一根本目的” (Venuti, 1998) 。

正如刘亚猛教授所指出:“韦努蒂的翻译伦理理论在构筑‘存异伦理’/‘化同伦理’这一对二元对立的同时对它进行了解构。这一做法表明他遵循的是后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议程, 采用的也是后结构主义‘分两步走’的基本话语策略, 即首先将翻译思想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二元对立颠倒过来, 然后通过新建对立的自我解构最终革除二元对立思维本身。” (刘亚猛, 2005)

Derrida也不赞同把异化与归化之间的对立极端化。翻译是在一个“自成一统的介域, 在绝对关联和最大限度的不相关之间获得定位” (Venuti, 2003) 。

(2) 鲁迅的翻译策略

鲁迅一直被看作是主张“直译”、“硬译”的翻译策略的, 是“异化”翻译的代表人物。但他的翻译策略是发展的。他早期的几篇译作受当时翻译风气的影响, 还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到了1909年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 才开始改变策略。

《域外小说集》为书, 词致朴讷, 不足方近世名人译本。特收录至审慎, 迻译亦期弗失文情。异域文术新宗, 自此始入华土。使有士卓特, 不为常俗所囿, 必当犁然有当于心, 按邦国时期, 籀读其心声, 以相度神思所在。则此虽大涛之微沤与, 而性解思维, 实寓于此。中国译界, 亦由是无迟莫之感矣。 (鲁迅, 1909)

1929年, 他正式提出了“硬译”的概念:

从译本看来, 卢那卡尔斯基的论说就已经很够明白、痛快了。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 译完一看, 晦涩, 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 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 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 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 所余的惟一希望, 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 (鲁迅, 1929)

但其实鲁迅也不满意于自己的硬译。他说:

倘有潜心研究者, 解散原来句法, 并将术语改浅, 意译为近于解释, 才好。 (鲁迅, 1929)

自然, 世间总会有较好的翻译者, 能够译成既不曲, 也不“硬”或“死”的文章的, 那时我的译本当然就被淘汰, 我就只要来填这从“无有”到“较好”的空间罢了。 (鲁迅, 1930)

这“既不曲”, 也不“硬”或“死”的翻译, 才是鲁迅理想的翻译。 (王宏志, 2007)

鲁迅先生在《“题未定”草·二》中写道:

还是翻译《死魂灵》的事情。……动笔之前, 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 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我的意见却两样的。只求易懂, 不如创作, 或者改作, 将事改为中国事, 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 那么, 首先的目的, 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 不但移情, 也要益智, 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 有这等事, 和旅行外国, 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 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 倘有, 就是貌合神离, 从严辨别起来, 它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面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但这保存, 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 当然谁也看不惯, 为比较的顺眼起见, 只能改换他的衣裳, 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 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 所以有的地方, 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 (鲁迅, 1935)

我们看到, 鲁迅的翻译主张, 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益智”, 与旅行外国相似, 必须有“异国情调”;二是为了“输入新的表现法”, 以改进中文的文法 (陈福康, 2000) 。我们只有懂得了他的这些思想, 才能理解他的翻译策略。

现在, 让我们回头看Derrida的那段话和从对它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翻译是自我寻求实现自我认知的过程, 通过认识他者来认识自我是翻译的认知动机。”这一结论与Venuti的结论是多么相似。“促进本土文化的更新和变化”正是一个自我实现自我认知的过程。翻译因此是一个自我 (一文化) 与他者 (另一文化) 之间比较的过程, 在二者之间寻找异同的过程。而鲁迅的“不但移情, 也要益智”不也是为了“促进本土文化的更新和变化”吗, 同样是为了“通过认识他者来认识自我”以实现自我认知。可以说, 无论是鲁迅还是Venuti, 他们都意识到了翻译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他们的翻译策略都旨在促进本土文化的更新和变化。而他们主张“异化”翻译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

然而鲁迅与Venuti又有一些不同之处。翻译是自我寻求实现自我认知的过程, 但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主体包括三个:源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这三者都在翻译中寻求实现自我的认知。Lawrence Venuti是注重实现译者的自我认知的, 而鲁迅并没有深入地探究这一问题。

3 结语

通过研究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懂得了翻译的认知动机是通过认识他者来认识自我, 而这也帮助了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鲁迅和Lawrence Venuti的翻译策略, 即他们的翻译策略都旨在促进本土文化的更新和变化。而主张“异化”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真正的翻译,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面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摘要:本文通过对自我与他者间关系的研究探索翻译的认知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比较鲁迅和Lawrence Venuti的翻译策略, 使我们摆脱存在于翻译中的二元对立思想。

鲁迅翻译策略分析 第2篇

削鼻剜眼与异国情调-鲁迅翻译策略选择的新视角

根据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在这一行为的过程中,译者面临很多的选择.其中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头等大事,对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的争论,一直是中西翻译史上的焦点.鲁迅先生为了达到他翻译的目的,坚持在翻译中尽量保持原文的”洋气“,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为此,他选择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正如他说的,”凡是翻译,只能改换它的衣服,却不该削低它的鼻子,剜掉它的眼睛."

作 者:王小兵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甘肃高师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年,卷(期):200712(1)分类号:G0关键词:目的论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鲁迅与茅盾互任翻译 第3篇

鲁迅自定居上海后,与比自己小15岁的茅盾结成了莫逆之交,他们常常互任翻译。

当茅盾会见日本友人或日本杂志社来信约他撰稿时,鲁迅总是热情地担任翻译。茅盾或他的家人患病时,鲁迅就陪他们到福田诊所或须藤医生那里看病,由他译话。

鲁迅不懂英语,会见用英语的外国朋友,他就请茅盾做翻译。如,史沫特莱有事找鲁迅,茅盾就任翻译。史沫特莱曾应鲁迅之请,用英文给鲁迅翻印的《珂勒惠支木刻集》写序言,就是由茅盾译成中文后交给鲁迅的。与伊罗生来往,也由茅盾当译员。伊罗生,美国人,1930年到中国,任上海两家英文报纸《大美晚报》和《大陆报》记者,1932年创办英文刊物《中国论坛》。他和史沫特莱一样,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1936年5月底,鲁迅的病情日益恶化,史沫特莱请他的朋友、当时在上海行医的美国肺病专家D医生为鲁迅诊断。为了不让鲁迅自己知道病情的严重,决定用英语诊断,由茅盾担任翻译。他把许广平介绍的鲁迅病史及治疗经过译成英语,然后由D医生仔细为鲁迅听诊检查。约摸二十分钟后,D医生用英语对史沫特莱及茅盾说:“病情很严重,恐怕过不了年。”史沫特莱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鲁迅虽然听不懂医生的诊断,但见到史沫特莱在流泪,就意识到自己的病势不轻。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动物隐喻翻译 第4篇

【关键词】鲁迅小说 动物隐喻 翻译策略

一、认知隐喻与翻译

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 认知语言学建立标志是认知语言学奠基人Lakoff and Johnson合著的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的出版。从此隐喻的研究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不同于传统隐喻理论,该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 而且是重要的思维方式。认知语言学从译者思维层面入手,为隐喻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译本对比分析

例1)主妇是前头的头发始终烫的蓬蓬松松像一个麻雀窝,牙齿是始终雪白的露着,但衣服确是中国装,……(《幸福的家庭》《彷徨》P94)

杨译:His wifes hair is always curled up like a sparrows nest in front, her pearly white teeth are always peeping out, but she wears Chinese dress…

蓝译:The wifes hair is perfectly permed and set, her perfect white teeth permanently arranged into a perfect smile. But she dresses in the Chinese style—

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广泛分布在中国和欧亚大陆。麻雀以谷物,昆蟲为食,因此常栖息在居民点和田野附近。它们用草、树叶、枯枝、羽毛筑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为人们所熟悉。杨译本中运用了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文动物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与杨译本不同,蓝诗玲认为直译可能会引起读者对原文中主妇的形象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蓝译本中删掉了麻雀的意象,把主妇的发型描述为烫过后的样子。

例2)伙计本来是势利鬼,眼睛生在额角上的,早就撅着狗嘴的了;(《肥皂》《彷徨》P126)

杨译: The assistant was one of these supercilious young fellows with eyes on the tops of his head, so he pulled a long dogs face.

蓝译:The shop assistant was one of those snotty imps with eyes in the top of their heads—hed been sneering at me all the white.(P 199)

狗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非常驯服,忠实于自己的主人。大多数与狗有关的成语都是带有轻蔑的意思,如“狗头军师,狗胆包天,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等”。在汉语中,狗也可以叫做犬,如“愿效犬马之劳,犬子”,这些短语多指地位较低或者自我贬低的意思。相反,在西方,狗被视作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所以大多数与狗相关的谚语多为褒义词。比如,幸运儿在英语里叫做“a lucky dog”; 女孩会会对自己的男朋友说“love me, love my dog”; 今天运气很好,可以说成“Every dog has his day”。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英汉文化的差异,蓝译本运用了意译的方法省略了“狗”这个动物的意象,避免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例3)还是“杳如黄鹤”。你去簿子上补画一个“到”就是了。(《弟兄》《彷徨》P376)

杨译:No, still not a sign—“gone like the yellow stork.” Go and sign the register and that will that.

蓝译:Ha! Does he ever? Just mark yourself down as present in the logbook.

“杳如黄鹤”来源于唐代诗人崔浩的诗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它原意指的是仙人乘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在小说中指的是没有出现,消失的无影无踪。由于文化的差异,加上西方读者缺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因此蓝译本中佘略了“黄鹤”这个意象。而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因此保留了该意象的翻译。

三、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杨译本及蓝译本均能够根据不同的认知结果,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手法。但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杨译本运用直译及加注的翻译方法明显高于蓝诗玲,译本有效地传递了原著的微妙信息,成功地再现了原语的民族文化,使目的语读者最大限度地欣赏到了原文中那些趣味横生的隐喻之美。通过对文学作品不同译本间隐喻翻译的对比分析,深化了读者对鲁迅作品的整体认识,加快了鲁迅作品的传播和译本的接受。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鲁迅.杨宪益,戴乃迭译.彷徨[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汪珍,杨思慧,胡东平.框架理论视角下鲁迅小说中阴郁的英译策略——以《狂人日记》和药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上一篇:人际障碍下一篇:传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