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翻译策略

2024-06-24

隐喻的翻译策略(精选12篇)

隐喻的翻译策略 第1篇

历史上不少大文学家如但丁、雨果等都提出诗歌不可译的观点, 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做到修辞手法的完全对等。隐喻的翻译不仅要熟知其写作的背景知识, 更需要对源语 (source language) 文化有所了解, 而文化的缺省 (default) 恰恰也是造成隐喻翻译有难度的原因之一。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大漠、落日、古道等喻体很容易让中国人产生一种哀伤忧愁的情感体验, 甚至是思家的惆怅。但是对于译语 (target language) 读者来说则不尽然。究其根源, 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不甚了解, 他们不知道在中国的诗歌文化形式中赋予大漠、落日、古道等的深层语境 (context) 涵义及关联 (relevance) 意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诗歌翻译过程中对隐喻翻译的良好掌控。倘若能让译语读者对诗歌整体意境和基本意思有所领会, 隐喻的翻译就可谓踏上了成功路途的开端。

2 策略浅析

隐喻的核心就是用一个事物理解另一个事物。根据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研究, 隐喻的翻译方法可归结为七种: (Newmark, 1988:88—91)

1) 在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 中再造相同的意象 (image)

2) 使用标准的目标语替代源语文本中的意象

3) 用比喻 (similar) 译隐喻

4) 用比喻附加意义的形式翻译隐喻

5) 翻译隐喻的意义

6) 删除隐喻

7) 通过附加意义保留隐喻

其中关于省译 (delete translation) 本文不做举例, 因为每个喻体都有其特定的美学价值, 都或多或少的承载着一定的信息, 使用省略翻译法要慎之又慎。下面笔者将结合纽马克的理论对诗隐喻的翻译策略论述如下。

2.1 直译 (literal)

此种译法可与异化翻译法 (foreignization) 类比, 两者皆基于人类相同的形象感知和审美经验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色和文化精华, 但是经常使译语读者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直译时还可将隐喻转换为明喻, 此举直截了当, 清晰易懂。

直译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当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此小令全文仅28个字, 9个名词, 就堆叠出一幅凄凉晚秋, 旅人思家的图景。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枯藤, 老树, 昏鸦)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小桥, 流水, 人家)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古道, 西风, 瘦马)

The sun westering (夕阳西下)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断桥人在天涯)

奈达 (Nida) 提出了双语转换的质量和效果等级规范的最高等级:能传达原语审美及修辞立意, 包括原文的风格、神韵及形式美;既能达意, 又能传情。由此来看, 施文林的译本当属佳作, 不仅做到了与原文形式的对等 (equivalence) , 更将原文的神韵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即便是译语读者, 必也能读出诗中处处显露的哀伤。译作并没有将九个名词所代表的深层喻意做进一步的阐释, 但是同样达到了传情达意的效果。一组dry vine, old tree, cottages等直译名词使原文可观可感, 尤其是cottage一词, 将“人家”中蕴含的温馨感人的气氛一笔带出, 更有农家小屋予人的意境美。

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译为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And candles but when burned up have no tears to shed.但是此句诗暗喻含义为对恋人的至死不渝深入骨髓的思念, 虽然如此, 译语读者看到此直译的诗句其文化认知必也了解till its death and burned up所蕴含的深层语境意义。即便文化的根源不同, 对文化的认知不同, 但是此处的直译确实为最贴切的翻译方法。此外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一句不论是Burton Watson还是W.Bynner亦或是许渊冲先生都采用直译的方法来表达一个老人在苦寒的雪夜里独自于江边垂钓的孤独郁闷, 与以上举例有异曲同工之妙。

2.2 直译加注释 (annotation)

此种译法即可解决直译使译语读者不知所云的问题, 又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源语的文化精髓。

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中有“鸿雁不堪愁里听”诗句译为And the crying of the wild goose grieves my sad heart。鸿雁因每年秋季南迁, 长引起游子的思乡羁旅情怀。此处的译文将鸿雁译为wild goose——一种并不常见的鸟类, 译语读者定将不解其深意, 而后译者加入的grieves my sad heart与前面的and the crying相互呼应, 将思乡游子的那份哀伤的情怀释义出来, 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髓而且将诗歌的象征意义巧妙译出。另有古诗歌中常用的“牵牛织女”“捣衣砧声”等一般都直译为herdsman and weaver maid, sound of washing而后加注释。

在杜甫的《相逢歌赠严二别驾中》有“乌帽拂尘青螺粟, 紫衣将炙绯衣走”诗句, 其中“紫衣”和“绯衣”直接翻译为“purple robe”和“scarlet robe”可以直接将原诗句中很好的翻译出来。但是这儿紫衣和绯衣并不是单纯的指官袍的颜色区别, 而是暗喻着身份。所以在忠实原诗文化特色将“紫衣”和“绯衣”译为“purple robe”和“scarlet robe”的同时, 必须加注解释喻意。不然译语读者定会心生疑窦, 一个穿紫衣的人和一个穿红衣的人在干什么?所以注释就可加为At Tang dynasty.The third and higher level official wear purple robe, the fourth and fifth level official wear scarlet robe.Here the“purple robe”and“scarlet robe”represent official and people with noble identity.此种译法, 不仅传播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官服文化, 而且忠实原著, 也译出了此组由颜色组成的暗喻要传达的意义。此种翻译方法能将诗歌精准的翻译出来, 所以直译加注释的确不失为一种折中的译法。

2.3 意译 (liberal)

又可称为改译。即抛弃喻体, 直接阐述喻意。可以准确的向译语读者传达源语作者想表达的信息, 使译文地道, 但是舍弃了喻体, 一定程度上抹掉了原文的精华。

在中国诗歌的不朽著作中, 屈原的《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是为千古名句, 杨益宪、戴乃迭夫妇将其翻译为“The fallen flowers lay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the dusk might fall before my dream was found”.我们可以看出整句诗中除了“美人”一词译为dream外, 其余的全是直译的。美人一词在中国诗歌中是广为运用的暗喻, 代指才德高尚的人, 也可代指自己的一腔抱负和政治理想。杨益宪、戴乃迭夫妇将此词意译为dream, 直接阐述了美人所蕴含的喻意, 准确传达了诗文意思。如直译为beauty无疑会使译语读者误会其中真正含义。此句屈原以美人自喻, 正是点睛之笔。

李白《送友人》中“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 实际是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表面上是写马, 实际上是写离情。许渊冲先生将此句译为We wave as you start on your way;Our steeds still neigh, "Adieu, adieu!"将此处马鸣这一暗喻直接意译为两个叠加的adieu adieu.不仅把原文中暗喻的喻意直截了当的呈现在了译语读者的面前而且此处颇有象声词意味的adieu adieu叠加更增加了马鸣的厚重空旷辽远之感。

这种译法的确简洁明了,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掉了原诗的精华。所以也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保留此精彩, 不过意译略为简洁。

2.4 换译 (shift translation)

又可称为转译。即将源语隐喻转换为译语读者易于接受的隐喻。实行语言之间的平行转换, 使译文理解顺畅, 且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认知习惯。此种译法可与归化译法 (domestication) 类比, 两者皆为使用目的语替代源语文化的认知 (cognition) 方式, 缺点同样是失掉了源语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是解释换译的经典范例。其中比翼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名, 常比喻恩爱夫妻。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却并没有对此种暗喻的认知, 但是在他们的认知中lovebirds的喻义却与比翼鸟的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翻译这一暗喻时, 可直接将比翼鸟译为lovebirds, 不仅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认知习惯, 而且保留了原诗的文化精髓。许渊冲先生对这句的翻译为On high, we'd be two love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对比另外一个译本To fly together in the sky, two birds on the same wing.To grow together on the earth, two branches of one tree.我们可以一眼看出lovebirds比two birds更贴切, 传达效果更突出。

类似的例子如:《关雎》中的雎鸠也是一个暗喻, 喻指爱情, 如果翻译成osprey不仅是意境尽失, 连其基本的所指意义也没有翻出来, 而许渊冲先生翻译的turtledove不仅符合西方人的文化认知, turtledove也是一个暗喻指情人。

同样是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 有“六宫粉黛无颜色”诗句。此处所谓粉黛指皇帝后宫成千上万的美人佳丽, 与无颜色结合起来是一处绝妙的暗喻意指杨贵妃那无与伦比的美丽。Witter Bynner翻译成And the powder and pain t of the Six Palaces faded in to no thing, 译语读者一定不知所云, 许渊冲先生翻译为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比较两个译本不难发现第二个译本的outshone直接代替了原文中的暗喻部分, outshine也是一个英文中的暗喻, 用来喻指女子的美丽照人。

综上来看, 换译是通过将意象本土化使译语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民族文化, 与归化译法的过程与目基本上的是一样的

3 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经济息息相关的。今下,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越来越稳健的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联系到诗歌隐喻的翻译上来, 即更多人提出了以“异化为主, 归化为副”的翻译策略, 以期更大程度的保留诗歌源语文化的精华和独特色彩。但是笔者认为, 诗歌隐喻的翻译是没有一条最好的模式可供遵循的,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摘要:诗歌中充满了隐喻 (metaphor) , 因而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束定芳, 2000:120) 。隐喻作为诗歌的生命, 其转译的准确程度直接关乎着诗歌整体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的传达。隐喻翻译中需要了解诗歌写作的历史背景信息, 民族特定文化, 本体 (noumenon) 与喻体 (metaphor object) 的关联, 作者的写作风格等等, 这些都使隐喻的翻译颇具难度。该文将结合一些具体案例分析隐喻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诗歌,英译,隐喻,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 1998 (6) .

[3]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 2002 (1) .

[4]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5]马振涛.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本看中国古诗英译的意境再现[J].Crazy English Teachers, 2009 (8) .

[6]黄国文.汉英语篇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尝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2) .

[7]曹丽英, 李娟.认知视角下诗歌隐喻的翻译研究[J].Writers Magazine, 2009 (12) .

[8]孙洪山.隐喻的翻译策略探析[J].外语教育教学, 2004 (4) .

[9]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New York, London, Toronto, Sydney and Tokyo:Prentice Hall, 1988.

谈汉译日过程中汉语隐喻的翻译 第2篇

谈汉译日过程中汉语隐喻的翻译

不论是在汉语还是在日语中,隐喻这一修辞手法都经常使用.但具体地来看,两种语言的隐喻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处,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句中隐喻的翻译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笔者将隐喻的翻译方式总结为:直译、借用、替换、添词、意译五大类别.本文将以一些译文为例,从汉译日的角度总结并探讨汉译日过程中隐喻的处理方式.

作 者:梁少逸 Liang Shaoyi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刊 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年,卷(期):“”(8)分类号:H059关键词:隐喻 翻译 喻义

隐喻的翻译策略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隐喻翻译;跨文化视角

隐喻作为修辞学的研究范畴,其存在于语言文化运用过程中以及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与此同时,隐喻这一文化现象同样也存在于英语文学作品当中,而且对于隐喻文化的解读与运用也会根据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逻辑方式、民族文化心理以及地域文化环境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隐喻文化在汉语文化环境下与在英语文化环境下必然大有不同,而这种巨大差异也成为了当前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隐喻的定义和分类

(一)隐喻定义

隐喻这一语用文化现象远在古希腊时期就已有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最早期的定义,例如,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诗学》中较为局限性是将隐喻的概念定义为一种将名词之间进行替换的文字游戏,而对隐喻所包含的语义内涵进行了消解。而在迈进20世纪以后,当代学者们对隐喻进行了更为开阔性的更为深化的进一步研究,使隐喻由修辞学研究范畴拓展为认知手段研究范畴,例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莱考夫根据其对隐喻的深入研究所得出结论指出,隐喻即暗喻,即指通过以某一事物暗指另一事物而使我们能够由一件事物而对另一件事物进行深刻理解的重要认知手段,因此他认为隐喻所需要实现的便是在喻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构建出某种关系[1]。

(二)隐喻分类

对隐喻的分类主要为以下四种:修饰隐喻、并列隐喻、复指隐喻,还有注释隐喻,其中修饰隐喻主要指存在于喻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一种修饰关系,即利用一件事物将另一件事物进行修饰从而达到人们对后者的认知得以加深的效果;而并列隐喻只要指存在于喻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一种并列关系,主要强调对称性与并列性;还有复指隐喻,只要指存在于喻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一种重复性的强调关系;最后,注释隐喻主要指存在于喻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一种注释关系,主要强调一件事物对于另一件事物的解释与解读关系。

二、跨时代因素对隐喻翻译所造成的影响

(一)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

由具有共同的语言、地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信仰的民族所展现出来的同质性文化特质便是所谓的民族文化心理,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化心理会由于民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特异性,以其对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这一现象尤为明显[2]。例如在西方国家,龙通常被认作为邪恶的猛兽,令人心生畏惧,而在我国文化历史中,龙一直被作为高贵吉祥之神物,广受人们爱戴,因此炎黄子孙亦将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再如,在西方国家通常以驴来形容人的愚蠢与无知,而在我国,通常以猪来对其进行比喻,由此见得,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使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言特点,而不同文化场域下的文化背景、文化继承、审美情趣以及自然联想使人们对修辞格式的使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的隐喻翻译实践中,要求译者对影响隐喻翻译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进行综合的考量,认清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在不同文化视角下的差异之处,并以合适的语言词汇、文化格式以及文化思维使隐喻信息得以准确的表达。

(二)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所谓文明的冲突,只要指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环境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而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文化现象的同时又属于社会文化特征的一种,如中西方的文化冲突导致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隐喻也不尽相同,因此,尽管在相同的喻源域之下人们也会联想到不相同的目标域。例如在对于“西风”一词的理解上,中国人通常将其理解为凄凉之意,而西方人则将其理解为温暖之意,这便是地域文化差异对于事物的理解、思维以及语言表达方式所造成的差异性,使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不同文化特质得以呈现。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的隐喻翻译实践中,要求译者从人类的认知共性出发,对不同文化场域之下的不同文化环境进行详尽的了解与区分,从而对隐喻中所想传达的信息进行准确的理解,将喻源域正确转化为目标域,进而使地域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隐喻翻译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得以有效的避免。

三、如何准确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的隐喻翻译

(一)实现信息的对等性

在汉语文学作品与英语文学作品当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不同表达方式对于事物所进行的描述,这便是所谓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多样性,也是文学作品真正的魅力所在。此见得,尽管中西方文化在地域环境、思维习惯以及民族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但二者之间仍存在共性成分,而这些共性成分便使得中西文作品中隐喻的表达具有相似之处,这也恰巧为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工作提供了一条便捷之路,使译者可以以汉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为蓝本来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翻译。

(二)实现信息的准确性

虽然中西方文学作品在修辞运用、语言表达甚至隐喻方法方面存在着共性部分,但是由于中西方之间所存在的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不同思维习惯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环境等因素,导致译者对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不能以直接的方式来进行翻译,其需要译者通过对目标语言中相应喻体形象的寻求来使英语文学作品所想表达的艺术形象得以充分体现,这便是隐喻翻译模式中的“喻体形象找回”模式[3]。通过此翻译模式对隐喻进行翻译可以使所翻译信息的准确性得以提升,使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更加明确,进而使原著作者的语言文学艺术得以完美的展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信息准确性以及信息对等性的实现,才能彰显作为不同文化场域之下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英语文学作品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不同民族之间所存在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思维习惯以及民族文化环境等因素所造成的对于隐喻翻译的梗阻,需要通过对隐喻翻译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不同民族文化共性的有机结合来使其得以消除,从而使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信息对等性以及信息准确性得以有效的确保。

【参考文献】

[1]武柏珍,沈荃柳.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2-13.

[2]郑薇巍.小议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9):24-25.

隐喻的翻译策略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新闻,隐喻,翻译

隐喻具有比较独特的修辞功能以及良好的表达效果。英语新闻中较多地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使新闻变得生动简洁。对英语新闻进行翻译时,需要跨越思维和文化的障碍,把隐喻恰当、合理地诠释出来。

一、隐喻概述

通常情况下,隐喻也可以被称为“暗喻”,主要表达的是喻体和本体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A来描述B,B可以在表达中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表面看来,隐喻是一种修饰性的附加成分,但实际上它还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帮助人们理解和认识世界。

二、英语新闻中隐喻的功能分析

(一)词语修饰功能

在新闻的篇幅中,作者要将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一种恰当的描述方式表现出来。运用隐喻润色过的英语新闻,比那些平铺直叙的语言多了一些美感,表达方式更加委婉,更能强调事件的重要性,进而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增加认知的功能

英语新闻应用隐喻来描述事件时,会使新闻中的句子更加简洁、生动,让阅读者印象深刻,使读者更加贴近现实,增加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现实社会。所以说,隐喻的理解是百科式的,也是互动式的,它源于一部分人的认知,作用于另一部人的认知。

(三)增加社会影响的功能

人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外界的消息来源丰富多样,其中,新闻算得上是最主要的消息来源了。如果新闻仅仅是对事件进行平铺直叙的描述,那么其读者会很少,但是在英语新闻中加入隐喻,能使新闻的语言更具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扩大新闻的收视率和传播率,促使新闻事件加大在社会上的影响范围和力度。[1]

三、英语新闻中隐喻的翻译原则

(一)保持原文的隐喻特征

保持原文的隐喻特征,是指在对英语新闻进行翻译时,汉英中的喻体特征要基本一致,使汉语译文的读者能够产生和英语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保持喻体特征就是保留隐喻所传递的信息。当隐喻失去喻体特征时,原文的内涵就必然会有损失。

(二)隐喻的关联内涵

隐喻的失联内涵,是指翻译者要在翻译中掌握所表达的事物的关联内涵,使汉英的喻体和意象相互吻合,达到汉英都在描述同一个隐喻的目的。汉英两种语言中,隐喻都随处可见,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切记不能丢失对隐喻的翻译,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

(三)尽量弥补喻体的缺失

尽量弥补喻体的缺失,是指翻译者要从英语的角度设定汉语译文语境,尽量准确地将英语隐喻的意象在汉语译文中表现出来,弥补英译汉时喻体的缺失或者信息的错误传递,保证汉英中的信息基本一致。

四、影响英语新闻隐喻翻译的因素

隐喻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人类整体的思想进步水平,以及人们的经历和阅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所使用语言的不同,会使不同的人在进行语言活动时,所用的隐喻也不尽相同。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英语新闻中的隐喻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和思想的差异。还有就是一些比较特殊的英语隐喻,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隐喻。对于这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不对等,任何翻译方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原意的缺失,这时就要放弃对该隐喻的描述和表达,将其翻译成非隐喻的形式。

五、英语新闻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一)转换英语喻体

转换英语喻体,是指翻译人员在翻译英语新闻中的隐喻时,要从汉语中寻找到一个和英语隐喻喻体基本一致的喻体。其实,翻译人员对喻体的转换过程,就像原文作者编写隐喻的过程一样。当涉及比较大的喻体差异时,就需要转换英语喻体,然后再进行翻译工作。

(二)扩展英语隐喻,适当补充寓意

扩展英语隐喻,适当补充寓意是指翻译人员在翻译英语新闻中的隐喻时,首先要对英语隐喻进行扩展,适当补充寓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英转汉的工作。如果翻译人员不经历这种英语隐喻的思考过程,那么翻译后的汉语就不可能显现出原隐喻的意义。虽然各种语言都有隐喻,但是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隐喻,在对那些独特的隐喻进行翻译时,就要扩展隐喻以及适当地补充寓意,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2]

(三)直译英语喻体,增加隐喻的释义

直译英语喻体,增加隐喻的释义是指翻译人员在翻译英语新闻中的隐喻时,要把英语喻体直接翻译成汉语,意象表达不清楚的,就增加一些释义来进行弥补。隐喻简单来说,就是用A解释B,两者的信息相互传递。对英语中的隐喻进行翻译时,核心就是处理好汉英语言中意象的转换。

六、结语

隐喻在新闻文体中的广泛使用引起了新闻翻译工作者的关注。英语新闻使用隐喻后,新闻语言得到了一定的美化,阅读者的兴趣也得到了提升。本文简述了隐喻的概念,对英语新闻中隐喻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翻译人员在翻译英语新闻中的隐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影响翻译效果的因素,最后重点讲述了英语新闻中隐喻的翻译策略。翻译策略分为三种:转换英语喻体策略和扩展英语隐喻,适当补充寓意策略以及直译英语喻体,增加隐喻的释义策略。

参考文献

[1]林一枝.英语小说中的概念隐喻解读与翻译策略——以简·奥斯丁小说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3):79-84.

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 第5篇

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它产生于人类的语言审美活动并时时表现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信息功能与美学功能有机结合.本文试从语言的美学角度,分析隐喻在语用现象和修辞作用中的.美感因素,探讨翻译中再现隐喻美感的策略.

作 者:王娟娟 作者单位:安徽巢湖学院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隐喻 语言美学 翻译策略

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 第6篇

【关键词】隐喻 关联理论 跨文化交际 隐喻的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修辞手法是所有语言中最常见的用于增强表达效果、使表达更为生动活泼的手段之一。作为修辞方式之一的隐喻,以其简练、贴切、生动、含蓄的特征,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青睐,从文人墨客、政坛要人、演说家,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成语、谚语都经常能看到它的影子。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隐喻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反映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特征。英汉文化的异质性特征反映在隐喻上就形成了交际的障碍,国人喜欢用自己的思维习惯来理解外国的隐喻含义,故歧义和误解在所难免,交际失败是其必然。因此正确理解隐喻,恰当转达作者/说话人的意图则成了问题的关键。本文试图从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取得翻译等效。

1 隐喻 英汉隐喻比较

1.1 关于隐喻

由于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其定义就表现为不同的说法。余利三在他著的《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中说到:“隐喻是一种将以事物比喻成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两事物在某一方面具备相似点,比喻中不使用喻词,有时甚至省略本体。”亚历士多德说:“隐语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做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 韩礼德(1985)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提出隐喻是将一种常见的语法形式用另一种语法形式表现出来”。有研究者在其研究中习惯用“暗喻”一词,使之与“明喻”相对应。

同明喻一样,隐喻也是在两个不同类对象之间进行比喻。区别在于:明喻把本体和喻体说成是相似的,而隐喻则干脆把两者说成是一致的;明喻用“比喻词”,而隐喻中不用了。如,The news is as a dagger to his heart.(明喻) The news is a dagger to his heart..(隐喻) Joe fought like a lion.(明喻) Joe was a lion in the battle.(隐喻)。

由于它不直接提出本体与喻体相比,而是巧妙地通过人们熟悉的形象、特征、动作或哲理去暗示人们尚不熟悉或不易把握的对象,表面上看来不像比喻,实际上在暗中打了个比喻,而且往往是比明喻更近了一层的比喻,又被称为“压缩了的明喻”。其含义含蓄,需要根据上下文去领会。例如:J.T.Adams有句名言:Money is the lens in a camera. 为什么说金钱是一部照相机的镜头?很费解。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共同之处:照相机的镜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不同面貌,金钱则能检验出一个人的不同品质,故之。

1.2 英汉隐喻比较

人类共有的许多的生活经验,共同感受,造就了不同文化在修辞手法也有不少的重合之处。 同时,由于各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受其熏陶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其比喻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英汉语的隐喻的异同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喻体相同,含义相同。

隐喻心理基础是对世间万物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在英语和汉语的隐喻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都以绵羊比喻温顺,以钢铁比喻坚强,用狐狸比喻狡猾,用猴子比喻灵活,玫瑰比喻甜蜜。不少成语和习语中的比喻简直是不谋而合的,他们不但有相同的、极相类似的形象,并且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如,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泼冷水,pour cold water over; 肉中刺,a thorn in the flesh.等。

2)喻体相同,含义不同。

狗对于英国人来说,既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可使做人的伴侣和爱物,所以英国人对狗一般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lucky dog, top dog, dog tired, every dog has his day.中国民间虽然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却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例如:狗腿子,狗杂种,狗胆包天,狗急跳墙。中国人把猫头鹰当作不吉祥的象征,但英语中却说,as wise as an owl, 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作是光明的未来,“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还有这么一句话:像“中国是块肥肉,谁都想吃。”“肥肉”这个词在英语里也有,但英美仁是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比作肥肉,比瘦肉不更好些?

3)喻体不同,含义相同。

中国人常常用“老鼠”比喻胆小,而操英语的本族人将chicken,rabbit 比作“懦夫、胆小鬼”。“猪”在汉语里表示“愚蠢、笨拙”之意,但在英语里,“猪”的形象则被goose 所替代。操英语的本族人谈到某人身强力壮,就会使用 horse来形容;而我们在这个话题下决不会用horse, 而用牛来比喻。“牛毛”在汉语里比喻非常多的意思,按照英语民族的联想习惯,他们到是把众多事物形容为我们极不熟悉的事物---blackberriy(蓝莓)。英语中的Lion 与lioness和汉语中的老虎、母老虎的联想意义是一致的。 汉语用“一箭双雕”,英语用“一石双鸟”。汉语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英语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4)喻体空白,我有他无。

即所谓的文化上的空白。也就是说,有些说法或行为是一国所有,其他国家没有。中国有些说法外国没有:唱红脸、老油条、炒冷饭、瞎子吃汤圆、半路出家、跑龙套、拍马屁、三头六臂、对牛弹琴、班门弄斧、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等。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例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a green eye, Trojan horse, take French leave, a frog in the throat, a bee in one’s bonnet,black sheep等等。 再如:我们用“四面楚歌”来比喻处境孤立,而英语国人没有这个历史故事,也没有这个比喻。反之,英语里却有meet one’s Waterloo来形容遭到惨败,这样的比喻也不可能出现在汉语里,但汉语里有“走麦城”这一比喻。汉语里的更多例子:吃醋、破鞋、踢皮球、小广播、好好先生、红人等。

2 英汉隐喻翻译

2.1 关联理论

关于隐喻理解,Grice的认为是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让听话人从中推导出这样的隐含意义。而在会话含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由D.Sperber 和D.Wilson(1986)提出的关联理论描述了人们对话语的认知过程,它认为,话语本身和语境具有关联,这种关联是人们对说话人的意图作出合理的推论,从而对话语做出正确地反映。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理解自然语言,靠的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何)

交际者的话语总是提供关联性的最大的信息,明白无误地示意;而交际对象则总是选择关联度最大的假设,即从交际用者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作逻辑推理,从而推导交际者的意图。话语的暗含,如隐喻及言外之意,要靠推理来认知。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找话语与语境关联的过程。

交际中每一个人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都是有三种信息组成: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很不相同,上述三种信息组成的认知环境,也就因人而异,对话语的推理自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为达到交际成功,“互明”就十分关键。“互明”表现在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能“彼此心照”,对认知环境中的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能做出共同的认知和推断。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认知自然语言意味着理解自然语言;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又有助于我们有效地使用语言来进行交际。

2.2 隐喻的翻译

英汉隐喻互译就是基于语用学话语理解的关联理论。译者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隐喻。

关于隐喻的翻译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直译法:直译不是一字对一字的死译,而是照字面翻译,不作太多的引申和注释,喻意自明。如,毛泽东主席曾对一切帝国主义的形象比喻,说他们都是“纸老虎”。我们可直接将其译作paper tiger即可。一来可以保存老虎形象,二来一个“纸”paper则可以反映出帝国主义所表示出来的凶相只是吓唬人而已。采用直译法一般可以保留原文的形象和色彩,引进的隐喻经过实践的考验,有些可以成为新的血液补充到汉语机体中去。在汉译英时,采用直译法,也可以把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喻的原来形象和色彩在一文中保留下来。

(2)借用法:英汉语都有丰富的隐喻。有的在内容的形式上都符合,他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并且有相同的极相类似的形象或比喻。在翻译时采取借用法。有些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虽然设喻不同,但喻义是一致的,也可用借用法。

I think he was married and had a lioness at home. 从语用学关联理论角度来看,a lioness 是指he 的妻子,而西方人往往用lion 或lioness 来形容处于主宰地位的人物。这样lioness 是作者用来形容一位在家中处于主宰地位、连丈夫也的顺从的主妇。这样的人物按照汉语的习惯,应该是“母老虎”。因此,a lioness at home 翻译应是:太太又是一个母老虎。(何,191)

(3)意译法:在直译和借用汉语成语都不当时,我们便只好牺牲原文隐喻的风格,配合上下文进行翻译,以便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性。隐喻的理解与话语的间接性有关。

例如:John is a lion 这句话可间接理解为John is very brave. 要理解话语的这种间接性,听话人必须要付出努力,当然要比单从字面上的John is very brave做直接努力多一分努力。从隐喻John is a lion那里获取语境效果的办法是努力寻找关联:有许多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勇敢,说话人要表达John 就像狮子那样勇敢。这样的语境效果时听话人付出努力经过推理思考换来的。译文:约翰勇如雄狮。

同样,“You Chicken!” 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操汉语的民族一般用chicken“鸡”谐音“妓”。但操英语的本族人将chicken 比作“懦夫、胆小鬼”,但因汉语里没有这种比喻,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对此感到困惑。 虽然汉语里用老鼠比喻胆小,但我们不能直接用替换的方式来进行翻译,将其译成“你这只老鼠”。因为老鼠除了比喻胆小外,还比喻成小偷等,容易误解,造成信息传递不畅。译文:“你这懦夫、胆小鬼!”

That guy’s got a Midas touch.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懂得Midas touch是什么。当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 touch值得是希腊国王Midas 的点金术(the Golden Touch),似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仍然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此句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的力气,就会像点物成金那样轻松赚钱。译文:那家伙会赚钱。

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his nature.这句话的译文为:他的本性及残暴又狡猾。因为老虎在英语国家文化历史凶残的象征,猿则是狡猾的代表。

(4)直译加意译:这主要是针对含有较明显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的隐喻而言。比如下段里有关中国的财经报道:Last month, Prime Minister Zhu Rongji devoted a chunk of his annual report to Parliament to corrup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promising to crack down on “beancurd projects,”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April 5, 1999) 此例中的“beancurd projects”显然是指时见中文报端的新词语“豆腐渣工程”。所谓“豆腐渣”工程,只偷工减料建成的、质量低劣得犹如“豆腐渣”一般的建筑工程。英语中较为接近的对应词为“jellybuilt project”,虽然有了原语的基本意思,但原语中的形象色彩荡然无存了。而且,对读者来说,这一词语未必十分通俗常用。这种把“豆腐渣工程”大胆的译为“beancurd projects,”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保形取义”的翻译方法,基本上做到了与原文的形象喻义相似,转换比较成功。

3 结语

只有通过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我们才敢于在翻译时不照原文的字面意义翻译,而直译出原文的用意;只有通过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我们才能保证原文与译文获得等效。(何自然,184)同时,只有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才能正确认知和理解隐喻,取得翻译等效。

参考文献

[1] 陈定安.(1998).英汉比较语翻译[J].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 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J].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黄任.(1996)英语修辞与写作[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隐喻的翻译策略 第7篇

林语堂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双语作家和翻译家, 他一生笔耕不辍, 所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达到了50多部, 其中代表作品包括《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 翻译的作品包括《东坡诗文选》、《老子的智慧》、浮生六记》等。在翻译理论方面, 他提出“忠实, 通顺, 美”的原则。在他翻译的中国文学经典中, 《浮生六记》被视为翻译的成功典范, 并被不少学者关注。《浮生六记》是由作家沈复创作的自传体散文, 生动地再现了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文笔大胆, 文辞绮艳。全书以作者夫妻生活为主线, 细腻地描述了他与妻子 (芸) 生死不渝的伉俪情深。但是, 他英译的《浮生六记》中隐喻的翻译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对其英译的《浮生六记》中第一章《闺房记乐》中的隐喻翻译策略进行归纳, 并对其译文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2 隐喻和隐喻翻译的认知观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但Lakoff和Johnson (1980)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理论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人们参照已知的, 熟悉的, 具体的概念去认识或思考未知的, 陌生的, 抽象的概念[1]。概念隐喻是抽象的思维与概念, 而隐喻表达则是将抽象的概念转为语言表达。隐喻可以理解为“从一个具体语域的源域 (source domain) 向另一个抽象语域的目的域 (target domain) 的映射”[7]。隐喻以人类的体验为基础[2];而隐喻翻译也是以体验为基础。隐喻翻译事实上是将原文隐喻体现的体验和认知转换到译文中, 而这种转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 译文与原文喻源域的映射意象一致;二) 译文与原文的“喻体公知性”一致[5]。汉语隐喻的喻体能够映射到英语译文的喻体中, 英语读者得到与汉语读者相同的认知, 那么隐喻翻译就达到了传递喻体意象的目标。如果选用的喻体对大部分读者来说并不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 那么这样只会增加读者对喻体的理解程度, 比喻的目的也就适得其反了。

3《闺房记乐》隐喻翻译策略研究

基于对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 发现林语堂采用五种方法翻译隐喻:直译, 替代法, 直译加注, 意译。

3.1 直译

直译是指在翻译时保留原文隐喻意象。如:

例1.事上以敬, 处下以和, 井井然未尝稍失。

She was respectful towards her superiors and kindly towards those under her.Whatever she did was done well, and it was difficult to find fault with her.[6]

在汉语中, 通常用“上”和“下”表示某人的社会地位, “上”表示长辈, 上级, 而“下”表示下级、晚辈。英语文化中也有森严的社会地位等级之分, 通常用“up”和“under”分别表达社会地位的高低。因此, 在译文中, 林语堂将“下”直译为“those under her”, 其与汉语中的下级、晚辈在文化意象上是一致的, 可以作为喻体对应转换。

例2.浮生六记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6]

“浮生 (Fu Sheng) ”一词引自于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浮”指漂浮不定, “浮生”暗指世事无常, 非常形象地概括了作者幼年富贵、中年丧妻失子、无家可归、寄居人下这样跌宕起伏的一生。在译文中, 林语堂将“浮生”直译为“a floating life”。根据《科林斯英汉高级词典》, “floating”指不断变化的 (continually changing especially as from one abode or occupation to another) 。在意义上, “浮”与“floating”表示一致, 表示人生不断变化, 世事无常, 从而使英语读者理解原隐喻。

3.2 替代法

替代法是指用译文读者熟悉的喻体替代原文隐喻的喻体, 从而使译文读者通过译文的喻体来理解原文隐喻蕴含的意义。

例3.非杜亚于李, 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 爱李心深。

I am not saying that Tu is second to Li;only personally I feel, not that I love Tu less, but that I love Li more.[6]

“深”“浅”的喻源域分别与“more”“less”的喻原域在表达爱的强度方面是一致的。用“more”和“less”分别替代“深”和“浅”作喻体。翻译出来的隐喻句能够让汉语读者理解原隐喻, 内涵没有变化。

例4.不禁毛骨皆栗, 急闭窗, 携酒归房。

...we shuddered all over.Quickly we shut the window and carried the wine pot back into the room.[6]

“毛骨皆栗”指汗毛和脊梁骨都在哆嗦颤抖, 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 “shudder”指因为害怕而颤抖。由此, 两者表达的隐喻意象是对应的。用“shudder”代替“毛骨皆栗”作喻体, 既满足隐喻意象一致的原则, 同时也可让英语读者理解原文隐喻。

3.3 直译加注

对于原文中体现文化个性的隐喻, 在翻译过程中, 可以保留原文喻体意象, 通过加注解释的方法再现其中蕴含的喻义, 帮助译文读者通过注解理解原文喻体的喻义。

例5.佛手乃香中君子, 只在有意无意间;茉莉是香中小人, 故须借人之势, 其香也如胁肩谄笑。

译文:The citron is the gentleman among the different fragrant plants because its fragrance is so slight that you can hardly select it;on the other hand, the jasmine is a common fellow because it borrows its fragrance partly from others.Therefore, the fragrance of the jasmine is like that of a smiling sycophant.

所谓“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而“小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在作者看来, 佛手清丽淡雅, 如君子一般有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是花中君子;而茉莉沾油头粉面之气, 借人之势, 是花中小人。考虑到英语读者的认知程度, 译者在保留原文隐喻意象的基础上, 加以注解以再现其隐含的寓意。

3.4 意译

同时, 林语堂在翻译隐喻时还采用了意译的方法。意译是指舍去原文喻体, 通过解释的方法再现原文喻体的内涵意义, 使译文读者流畅地理解原文隐喻。如:

例6.虽叹其才思隽秀, 窃恐其福泽不深…

I was quite struck by her talent, but feared that she was too clever to be happy.[6]

“深”“浅”也可分别用来表示幸福与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女子应遵循“三从四德”, 当时社会普遍采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 芸的知书达理、才思敏捷, 在当时看来并不会给她带来幸福。由于这一背景带有独特的中国封建文化的烙印, 所以在译者处理时, 考虑到英文读者的认知, 采用了抛弃原文喻体的方式来翻译原文隐喻。

4 总结

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和隐喻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对《闺房记乐》中原文隐喻与林语堂翻译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林语堂采用四种方法翻译隐喻:直译, 替代法, 直译加注, 意译。从翻译的效果来看, 直译保留原文的喻体意象, 译文读者可通过译文相同的喻体意象理解原文的隐喻内涵意义;替代法用目的语熟悉的喻体意象替代原文的喻体, 即可以帮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获得相同的认知, 也可实现译文喻体到原文喻体的映射;直译加注, 保留原文喻体意象, 通过加注解释的方法再现其中蕴含的喻义, 以保留其语言特色和民族风味;而相比之下, 意译则抛弃了原文的喻体意象, 但也保全了译文读者对原文隐喻的认知, 在前面三种方法均行不通的情况下, 这也是不失为一个选择。

摘要:基于对《浮生六记》中第一章《闺房记乐》中原文隐喻与林语堂翻译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林语堂采用四种方法翻译隐喻:直译, 替代法, 直译加注, 意译。就翻译效果而言, 在采用直译, 替代法, 直译加注的译文中, 译文与原文喻源域的映射意象一致, 英语读者可以获得与汉语读者相同的认知;而意译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源语文化中特有的喻体意象, 但由于原文喻源域的意象在译文中缺失, 译文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林语堂,隐喻翻译,翻译策略,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eoff and Mark Johnsen, Metaphors We Live By[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2]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林太乙.林语堂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5]刘法公.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J].中国翻译, 2007 (6) .

[6]沈复著, 林语堂, 译.林太乙作序, 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7]唐瑞梁.概念隐喻映射制约机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3) :42-49.

浅析隐喻翻译的视角 第8篇

隐喻本属于语言学的范畴, 是语言学修辞的一种手法。隐喻作为语言学修辞的一种手法, 属于语言学的范畴, 其本义是指“意义转换”, 也就是指通过赋予一个词本来不具有的内涵或者是用另外一个词来表达它本身表达不了的涵义。隐喻一般并不直接把本体与喻体进行比较, 而是巧妙地通过人们熟悉的特征、形象、动作或哲理去暗示人们尚不熟悉或不易把握的对象。

二、隐喻翻译视角

为此, 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语言中隐喻的研究, 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可谓是源远流长, 并且主要分成三个传统:第一个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是语言隐喻研究的修辞学传统阶段;第二个传统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隐喻研究哲学传统阶段;第三个传统是以英国的乌尔曼和法国本旺尼斯特为代表的语言学研究传统阶段。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和认知视角。

1、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化, 他涵盖了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能力及习惯的复杂整体, 是被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人所获得, 在获得的过程中受到了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影响, 从而产生了文化的差异性。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 在不同的文化中, 隐喻随处可见, 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 造成思维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从而造成隐喻在使用方式上和表现形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隐喻翻译的认知视角

认知科学是由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 其建立是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问世。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实质在于通过另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这种观点代表了一种以认知为基础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趋势和方向。

三、隐喻翻译策略

因为翻译视角的不同, 在进行翻译的时候, 在遵循一定翻译原则和标注的基础上, 注意文化差异和语境, 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 正确表达隐喻的涵义。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 应该合理选择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的翻译方法。

1、直译或意译

虽然不同的语言文化存在着差异, 但是也会在相近的文化中产生共性和同质性, 在隐喻中也存在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例如英语中的Life is a journey可以被直接理解为人生是一种旅途。在此情况下, 直译就成了隐喻翻译所采用的主要手段, 译者的最大目标是尽可能在语言的形式上与作者相吻合, 采用直译的方式把原体的喻体形象直接移植传递给读者, 不仅可以做到保持对原文的形象和风格的保留, 更做到了翻译的“神形兼备”。

但是, 因为隐喻的异质性, 有的隐喻如果采取直译的话, 将会使读者不能很好理解, 此时, 应该采用意译的方式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例如, 在英语中, The ship is plowing the sea, 如果采取直译的话将是船正在犁着海, 此时读者将会不能正确理解这样的话, 但是, 如果翻译成船在乘风破浪地前进, 读者将会对原文的意思一目了然。正如世界著名口译理论家塞莱斯科维奇所说: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 而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的意。

2、归化或异化翻译

当原文与原文读者之间是在同一语言文化背景内的语内交际进行的话, 原文作者和读者之间将有着一种共同的认知心理图式, 读者也能够很轻松地运用双方共有的文化心理图式来理解原文中所省略的信息。但是, 当原文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语言文化相差甚远时, 译者应该依据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对原文进行归化翻译, 从而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期望达到语用等效。在此情况下, 译者要通过译文把自己形成的认知图式和读者进行交流, 并要在完成翻译交际过程中, 努力利用译语内的共同认知心理图式和语用假设以求最佳关联。例如, 英语中的That theory doesn’t’t hold water, 如果翻译成那个理论站不住脚将会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

异化翻译是指把源语文化作为归宿而进行的语际间篇章意义的互相转换, 并且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 异化翻译逐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语言中, 由于思维和认知方式的差异, 源语文化中的某些认知方式可能在目的语中是不存在的, 在此基础上, 如果采取异化翻译把目的语传递源语文化的时候, 将会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 如果我们把英语中的Summit meeting翻译成高峰会议将产生简洁明了的翻译效果。

四、总结

我们在进行隐喻翻译的时候, 不仅把隐喻当作一种修辞格式, 更是把隐喻当作是一种思维方式, 也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 并且, 隐喻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摘要:隐喻在不同的语言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它受到民族文化和译者的认知影响较深, 在进行实际翻译的过程中, 应该考虑到翻译的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 采用直译或意译、归化翻译或异化翻译等方法。

关键词:隐喻,直译,意译,归化翻译,异化翻译

参考文献

[1]徐张:《隐喻的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

浅谈中英翻译中的隐喻翻译原则 第9篇

伴随着全球化发展, 英语语言的国际地位已经不容置疑, 而从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政府对英语教育一直非常重视, 国人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展开更为广泛的领域合作。另外, 英语也在不断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英语文化逐渐为人熟知, 例如各种西方节日、饮食、人际交往方式等。中西文化交融为中英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英翻译迎来了新的高潮。与此同时, 中西文化的深入交流使我们更加关注不同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 其中的隐喻翻译成为语言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相关文献学习, 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的本质内涵, 随后阐述了中英隐喻的可译性及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 接下来重点阐述了当前所提出的中英翻译中的隐喻翻译原则, 最后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文献回顾

1. 隐喻的本质内涵

语言学上, 把因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似之处, 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事物的演变方式叫作隐喻 (Metaphor) 。如:

She has a heart of stone. (她铁石心肠。)

We nosed our way through the dense forest. (我们摸索着从密林中穿过。)

事实上, 隐喻性表达普遍存在于语言交际中。Weekley认为:“除了那些与最基本的物体和行为有关的表达外, 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个表达都是隐喻。” (转引自蔡龙权, 2005) 而Richards也说道:“在日常流畅的话语中, 我们三句话少不了一个隐喻。” (同上) 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不仅证明了“隐喻是生活的必需” (同上) , 而且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该理论“完全革新了传统修辞学把隐喻仅仅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的观点” (刘法公, 2007) , 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李福印, 2005) , “是一种思维方式, 使人们参照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或思考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的认知方式” (刘法公, 2007) 。

2. 汉英隐喻的可译性与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

2000年以来, 隐喻研究在我国迅猛发展, 进入了多元角度的研究领域, 如从语言认知 (程琪龙, 2002) 、语用意义 (匡方涛, 文旭, 2002) 、文化比较 (王文斌, 姚俊, 2004) 、应用语言学 (庞继贤, 丁展平, 2002) 等多视角探讨隐喻表达。而在汉英翻译方面, 2004年以来, 国内外的外语研究刊物上也出现了几十篇论述英语与翻译的文章。

刘法公在其所著《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一书中提到了汉英翻译的可译性。首先,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 这是它的本质, 是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方式。因此, 他认为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决定了汉英隐喻存在共性, 从而决定了汉英隐喻的可译性。其次, 通过建立起中英语言与文化间表现隐喻时的某种同质或相似与相近的寓意关系, 中英隐喻翻译也存在其可译性, “可以使原文与译文的喻体不但形式吻合, 比喻意义也聚合, 从而可以达到译文与原文都是用一个已知概念来阐释一个未知概念的修辞效果”。

在汉语文化中, 隐喻俯拾皆是, 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丰富了语言表达及人们的思想。例如:

国庆节期间, 全国各大景点人山人海, 热闹非凡。

泰山就是一部书, 一部厚重的历史书。

此外, 近几年兴起的网络流行语既生动有趣, 又具有深刻的隐喻寓意。例如:蚁族、蜗居、剩斗士、表哥、微信乞丐等。

同样的, 隐喻在英语中也十分普遍。例如: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I sleep in the basement during the dog days of August. (在炎热的八月份里, 我就睡在地下室)

Truth and oil are ever above. (真理和水里的油一样, 总是显而易见的)

中英隐喻的共性和普遍性决定了中英互译必然涉及隐喻的翻译。正如刘法公所说:“任何从事翻译的人都必须经受翻译隐喻的折磨……”隐喻现象是历史文化的烙印, 普遍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文化之中, 任何翻译活动都无法避免隐喻翻译, 可以说, 隐喻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了翻译的成败。因此, 中英互译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随着西方隐喻理论在国内的兴盛, 国内语言学者开始将隐喻理论用于汉英隐喻比较。2002年, 张光明在其所著《英汉修辞思维比较与翻译》的第七章“隐喻”中探讨了西方隐喻及其思维方式, 在第九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和翻译隐喻”中也专门研究了隐喻的认知理论问题。2004年以来, 许多文章都论述了隐喻与翻译问题及方法, 包括“直译法”、“意译法”、“注释法”等。2008年, 刘法公在其所著《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中首次提出了隐喻汉英翻译的三个原则。

三、中英翻译中的隐喻翻译原则及其内涵

根据刘法公的观点, 中英翻译中的隐喻翻译原则: (1) 保持隐喻特征; (2) 接通汉英隐喻的关联文化内涵; (3) 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 (刘法公, 2008) 。

1. 保持隐喻特征

刘法公认为, 汉语隐喻原文在翻译之后应能在英语译文中保持其喻体特征及寓意, 从而使英语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与汉语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和意象感受。如:

原文:豆腐渣工程

译文:bean-dregs project;jerry-built project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其中, bean-dregs作为英语译文喻体, 虽然有一定的联想力, 但仍会使译文读者理解起来较为费力, 因为我们必须要考虑这样一个事实, 即英语母语者的文化思维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比喻意象, 英语中比喻“工程项目粗制滥造, 质量低劣”可用jerry-built这个喻词。其中, jerry源自人名Jerry, 有“王老五”之意, 暗指“低劣;简易”。显然, 上述后者译文很好地体现了英语译文中隐喻特征保持这一原则。

原文:烫手山芋

译文:hot potato

“烫手山芋”在中文里指的是“麻烦事”、“棘手的问题”或“难对付的人”。而“potato”一词在英文里特别有意思, 常可以用以指人, 例如“small potatoes”表示“小人物”、“微不足道的人”。“hot potato”则有中文“烫手山芋”之含义, 同时喻体“山芋”与“potato”同属植物类, 形式上更为对应。此译文也体现了隐喻特征保持的原则。

2. 接通汉英隐喻的关联文化内涵

其内涵为:在掌握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 汉英隐喻的译者应寻找原文和译文喻体所表达的事物或概念间的关联内涵, “建立起某种同质或相似与相近的寓意关系, 使原文与译文的喻体形式与喻指都吻合, 达到译文与原文都是传递同一个隐喻” (刘法公, 2008) 。隐喻是历史文化的烙印, 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 从这个角度来看, 译者肩负着传递中英多元文化的重大职责, 必须掌握熟悉中英文化的异同点, 在“保持隐喻特征”的基础上, “接通汉英隐喻的关联文化内涵”, 力求中英文化的成功转换。试从隐喻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如下译文:

原文:过河拆桥

(1)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619.

译文A:burn one’s bridge behind one;

译文B:spurn one’s benefactor after fulfilling an objective;

(2) 曾宪灵, 强瑞春主编, 《迷你汉英分类词典》,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5:748

译文A:remove the bridge after crossing the river;

译文B:discard one’s helpers after their help is made use of

上面所列举两组译文中, 译文A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 译文B则采用了意译的方法, 意思都很清晰。然而对于译文A, 我们需要在这里打个问号, 即英语文化中也有“过河拆桥”的典故吗?直译能否让他们产生共鸣呢?译文B虽然解释了“过河拆桥”的文化内涵, 却失去了喻体的形象性, 在一定程度上未能较好地体现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思想智慧的凝练。

试比较如下译文:

译文A:cast dirt into the well that has given you the water. (由英语谚语cast no dirt into the well that has given you the water改写而来)

译文B:the danger past and god forgotten. (《海词词典》APP)

其中译文A的喻体dirt及water与中文的“桥”、“河”相对应, 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与该中文成语相近, 因此, 是符合上述两点原则的更为英语母语读者易于接受理解的译文。译文B采用了意译, 其喻体danger, god间存在相关联的寓意, 其中god更是毫无歧义, 很好地体现了保持喻体特征及接通语言文化内涵的中英隐喻翻译原则。

3. 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

此即从跨文化交际角度, 根据中文文化寓意设定英语译文语境。该语境在文化内涵方面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使中文表达的思维意象能够在英语译文中既保持一致, 又能保障其深刻寓意。在翻译过程中, 文化隐喻意象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 该原则可以将此缺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保证基本文化意象的传递。事实上, 该原则涉及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一直以来, 中外翻译研究者在该问题解决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汉英隐喻方面多用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 注释法进行处理, 但刘法公认为, “收效甚微, 译文缺失依旧”, “……汉语隐喻喻体的生动意象在译文中消失, 原文富含的寓意被‘浅薄’化, 译文读者不能领略原文文化”。他受汉语歇后语结构的启发, 创立了“文化喻体直译+内涵‘解’译”的翻译方法, 认为该方法“既能把汉语的文化喻体在译文中保持下来, 让英语读者分享汉语文化喻体丰富物象, 又能领悟汉语文化喻体的深邃意象”。以下为其运用此方法翻译的几个例句:

(1) 逼上梁山:be forced onto Mount Liang———cornered but desperate for a way out

(2) 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Staying near link, you will get stained black———very careful in choosing your company.

(3) 树倒猢狲散:Once the tree fall, monkeys on it will dis perse———no more power to depend on.

四、结语

随着西方隐喻理论的兴起, 隐喻研究也在我国语言学界有了蓬勃发展, 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 涉及语言修辞、认知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等。其中, 中英隐喻翻译研究将隐喻与翻译理论相结合, 刘法公更是提出了汉英隐喻翻译的三个原则, 其研究成果对中英翻译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中英文化的相互交流。然而, 该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较少关注隐喻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归化及异化处理, 以及其中归化、异化对跨文化交际所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 在翻译过程中强调隐喻的喻体特征保留及文化内涵接通往往易造成归化趋势, 从而影响到不同文化间更为灵活、自由、广泛地交流。文化交流需要共通, 也需要外来新鲜血液的加入以寻求发展, 我国英语文化教育的目的于此, 汉语文化的输出同样如此, 即使中国元素融入更为广阔的英语世界。因此,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 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中英隐喻翻译归化及异化处理问题, 以更好地将浩瀚广博的中国文化有效地输出至全世界。

摘要:通过相关文献学习, 本文首先介绍隐喻的本质内涵, 然后阐述中英隐喻的可译性及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 接着重点阐述中英翻译中的隐喻翻译原则, 最后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英翻译,隐喻翻译,翻译原则

参考文献

[1]蔡龙权.关于把隐喻性表达作为外语交际能力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6:21-25.

[2]刘法公.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意象转换[J].中国翻译, 2007, 6:47-51.

[3]李福印.概念隐喻的理论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外语, 2005, 4:21-28.

[4]程琪龙.语言认知和隐喻[J].外国语, 2002, 1:46-52.

[5]匡方涛, 文旭.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 2002, 4:42-45.

[6]王文斌, 姚俊.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的认知对比考察:以汉语的四字格隐喻习语为基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5:36-40.

[7]庞继贤, 丁展平.隐喻的应用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6:9-12.

[8]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9]张光明.英汉修辞思维比较与翻译[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2.

[10]惠宇, 主编.新世纪汉英大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11]曾宪灵, 强瑞春, 主编.迷你汉英分类词典[Z].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5.

英语隐喻修辞的翻译技巧 第10篇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广泛运用于各种英文报刊杂志的文章当中, 在各类英语教材及试题中也屡见不鲜。然而, 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上有一种想法:只要掌握足够的词汇量, 英语就算学好了, 对隐喻等修辞方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进而影响了对文章内容的消化理解。隐喻不像明喻那样运用as (如) 、like (像) 、seem (似乎) 等比喻词, 这往往使得学生没有想到作者是在比喻, 这是一难。另外, 隐喻的含义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教育程度, 不同的理解能力以及不同生活经验都可能造成意义上的偏差, 此为二难。因此, 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忽略一些本为英语的隐喻。文化背景及生活经验等诸多差异固然对英文隐喻修辞的理解有影响, 但随着资讯手段的便捷, 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 文化差异有望日渐趋微, 重要的还是方法问题。本文就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进行一些探讨。

一、隐喻辨析

(一) 隐喻有本体 (tenor) 和喻体 (vehicle) , 有些句子的隐喻属判断暗喻, 本体和喻体之间用like或as这类词连用, 其句子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隐喻体可以在句中作主语、谓语、表语、定语、同位语、宾语或状语。

例如:1.Chairman Mao is like the Sun.2.John Smith has a heart of stone.例1的chairman Mao是本体, the Sun是喻体, 把人比作太阳。例2中heart是本体, stone是喻体, 本喻体同时出现。

(二) 隐喻有同位型、修饰型、并列型、移用型等形式

1. 同位语:主体和喻体在结构上是一种同位关系。She was a lady born, a jewel, though probadly.She could do no more than just read write! (尽管她不太懂文墨, 她是个贵妇人。) 句中的a jewel作a lady born的同位语, 此句为“同位型”。2.修饰型:此型中, 主体和喻体系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Be careful of that thief he is a slippery customer. (当心那个小偷, 他是一个狡猾的顾客。) 此句为“修饰型”的隐喻。3.并列型:主体和喻体各自成句, 通常前句为主体, 后句为喻体。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one of the greatest virtue is to grasp”now”.此句为“并列型”隐喻。 (手中一只鸟胜过人间的两只鸟, 最好的美德是把握“现在”。) 4.移用型:主体出现, 但喻体不直接出现, 而是以适用于喻体的词充当喻体的隐喻, 称为“移用型”。此型中适用于喻体的词通常为动词 (或动词短语)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把读书比作“eating吃饭”, 但喻体未出现, 而移“eating”的各种“吃法”来充当:taste, swallow, chew, digest。

二、翻译技巧

隐喻可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把某事物或动作原有的含义转嫁到另一事物或动作, 借以提高语言的表达力。

(一) 直译法与明喻 (simile) 通常使用like, as等比喻词相比, 隐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使用喻词, 因此其主体和喻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紧密, 以至于在形式上成了相合的关系。当英语中有些表达法与对应的汉语表达法的隐喻意义基本一致时, 我们在翻译中通常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 做到形神皆似。

举例如下:

1. Tom is a donkey.汤姆简直是头驴。 (隐喻:汤姆是一个像驴一般的人, 指愚蠢的人。) 2.Mark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 (用镜子比喻美国的现实, 很贴切。) 3.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这句俗语, 时间就像金钱一样, 为隐喻。)

(二) 意译法在许多情况下, 因为东西方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差异, 大量英语词汇的隐喻意义是英语文化中所独有的, 以至对于某些英语当中常用而汉语中不用或罕用的隐喻手法, 需要采取意译的办法, 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精神。例如:

1. 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his nature.他的本性及残暴又狡猾。 (老虎在英语文化中是凶残的象征, 猿猴则是狡猾的代表) 2.We suggest that you break the ice by some words of less weight.此句中, “break the ice”是英语里特有的, 而汉语里并没有这样的表达, 此处应译为“打破或缓解僵局”。

(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很多隐喻的意思, 像汉语一样一词多意, 因而在翻译处理时, 英与汉的衔接要吻合、恰到好处。以knock一词为例:

1. 敲掉;打掉

He knocked the nail out.他把钉子敲了出来。

2. 使昏迷

The drug knocked him out.麻醉药使他昏迷了。

3. 击倒

Joe knocked his opponent out in the first round of the contest.乔在比赛第一回合中就把对方击倒了。

4. 淘汰

He has now knocked out most of the other competitors.现在他已击败了大多数的其他竞赛者。

5. 使不能使用;毁坏

The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were knocked out by the storm.风暴使电话通讯中断了。

6. 粗略地[匆匆地]创作[完成]

He knocked out five letters in two hours last night.

昨晚, 他只花了两小时就写了五封信。

7. 使震惊

The news of the tragedy really knocked us out.

关于这一惨案的消息确实使我们感到震惊。

8. 引起共鸣

That book really knocks me out.

那本书确实引起了我的共鸣。

中医术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第11篇

【关键词】认知 隐喻 中医术语 翻译

一、前言

长期以来,随着我国的中医药对外交流工作的逐步加深,其包含的知识产权优势和经济利益使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中医学中的诸多医学概念是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实践,是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在中医术语存在大量的隐喻现象。近年来,中医术语的隐喻的英译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中医术语的英译,对于解决中医英译理论中一些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二、隐喻的概念及其作用

隐喻在过去被看成一种普遍的修辞方法,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隐喻更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式,是人们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Lakoff G 和Johnson M 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明确指出“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是隐喻的性质。”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时,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系统,并将其映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取新知识和创造新概念。在隐喻的话语中,来自两个具有类比关系的不同概念域——始源域S与目标域T组合在一起,目标域中的概念是由始源域的概念进行定义的,并最终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概念。由此可见,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通过某一概念领域的经验来认知另一陌生概念领域的经验。

三、中医命名中的隐喻现象

在中医语言中存在隐喻现象。中医语言隐喻性特征通过“取象比类”来体现。它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方法,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导在其它方面的相似或相同。古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来描述复杂抽象的医理。隐喻不仅是中医语言形象生动的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古人用所熟悉的事物和规律来阐释陌生、深奥的医学理论的一种认知手段。例如,《黄帝内经》云:“风者,善行而数变”。用自然界风“善行而数变”来喻指风邪具有流动、多变等特点。又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用将军来喻指肝,旨在说明“肝主谋虑”的功能。“取象比类”把抽象医理寓于具体物象之中,使艰涩难懂的学术概念成为可眼观手触的身边物。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陌生、以简单喻复杂、以具體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为思维手段的隐喻是中医语言的特征[4]。

四、中医名词术语的隐喻英译

从语言的认知角度上来讲,一个文本和言语的形成是说话者在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认知世界的过程,在一定的语言语法的规约下,经过一定认知能力的运作而产生的。译文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目标读者是否能够通过认知运作,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体验。在中医英译的过程中,译者要探索目标读者对译文语言的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具体来说,当原文中存在A到B的隐喻时,在目的语中,译文A'到B'的隐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1.隐喻概念域的对等映射。中医语言的隐喻性离不开古人对客观世界,生活体验,自然气候等的认知体验。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相同心理基础,在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不同民族所获得体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能够产生类似的概念结构。在原文读者认知中存在A到B的隐喻,在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中,同样也存在译文A'到B'的隐喻。此时,将原文中的隐喻表达照直移植入目的语中,采用隐喻移植式的翻译,保留原文中的意向结构图式,不仅可以原汁原味传递中医的思维方式,也可使读者产生共鸣。“弦脉”:属脉象异常。指端直而长搏指有力,如按琴弦的脉象。原文中存在A(琴弦)到B(弦脉)的映射,在原始域A中存在细,直,紧绷,应指等概念,经过投射以及认知加工,目标域B中则出现绷得较紧,端直而长,经脉紧,肝胆病等概念。在翻译时,将原文中的隐喻表达移植入目的语中,将“弦脉”直译为wiry pulse,可以传递中医的诊断思维方式,使读者产生共鸣。在译文原始域A中存在“wire,thin,strong,straight”。投射到译文目标域“wiry pause”则会形成“thin,strong,tight,pause,liver”等概念。用“wiry”来解释“wiry pause”更容易被接受。

2.隐喻概念域的完全不对等映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文化上的差异,隐喻的含义有时并不完全相同,不能产生完全相同的隐喻概念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原文中由A到B的映射,在译文中缺少A'到B'的映射。在这种情况下,目标读者很难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认知。在翻译此类术语时,要考虑到目的语使用者的认知情况,应将喻体省去不译,采用隐喻归化的方法可使读者一目了然。“金破不鸣”,由于肺肾阴气亏损使得肺部燥热,阴津无法上承润喉而出现声音沙哑的一种病症。其声音酷似敲打破钟发出的声响。如果翻译成a broken bell does not sound /cannot ring,目标读者可以理解其意思,但很难联想到任何医学概念。所以应采用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hoarseness due to impairment of qi and yin of the lung。文化意象的缺少常出现在中医翻译中,可以隐去原文中的隐喻,将其直译成目标语中的对应概念。

3.隐喻概念域的部分对等映射。对于另外一些中医术语的隐喻现象,虽然在目的语文化中缺少对应的概念域映射,但目标语读者可通过认知推理,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认知体验。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可采取以上两种相结合的方法。“鹅掌风”:病名,指生于手掌的一种皮肤病,包括手癣和掌部湿疹。中医学认为多由风毒凝滞而致,以症状和病因命名。原文中由“鹅掌”到“鹅掌风”的映射,可使读者在目标域中产生“手,掌,疾病,风邪”等概念。采用双译法,将其译为goose-web wind(tinea manuum)亦可使译文读者产生“hand,disease,wind pathogenic,tinea”等概念。采用双译法既可传递中医病因、症状特征,wind表明病因由风毒凝滞引起,亦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五、结语

中医术语中存在大量的隐喻现象。准确达意的译文能够对中医的对外交流产生积极影响。而有效的译文取决于是否能够引起目标语读者的认知共鸣。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几例中医术语的译文,认为中医术语隐喻的英译应以读者认知为取向,以期对今后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5.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55.

[3]王洪图.内经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80-281.

[4]闫舒瑶.从认知的角度谈中医隐喻翻译[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75.

[5]王寅.认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04:17-23.

生态翻译学照应下的隐喻式翻译 第12篇

生态翻译学概念兴起于2001年, 其代表人物胡庚申教授借鉴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将其适应选择论引入翻译理论研究。此理论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 译者要适应整个生态翻译环境就要进行选择”。而“翻译生态环境”是作品、原语和译语交织作用所呈现的世界, 是社会、文化、语言、交际以及作者、读者等互动的生态群落, 是制约译文优选和最佳适应性的多要素集合。

翻译选择适应论对翻译本体的阐释中将“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作为翻译的原则, 将“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三围转换作为翻译的方法, 将从“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角度出发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作为翻译的评判标准。

胡庚申 (2011) 认为翻译生态系统内部各相关要素间存在着内在的双向关联互动和交叉重叠现象, 使其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各个翻译生态系统之间必须相互适应。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要掌握源语和目的语的形式、意义和隐喻特点。除此之外, 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生态环境”进行平衡, 包括原文和译文的文化意境、审美特点、交际效果等。包含于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影响译者和译文读者意义建构过程。

(一) 意象图式

“意象 (image) ”这一概念来自心理学, 多指一种心理表征, 是认知主体根据来自信息来源的表象, 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在意识里留下的具体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意象”和“图式 (schema) ”结合而形成“意象图式”这一概念, 并将这个概念运用到隐喻分析中。人们在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和体验中获得主要起抽象结构的功能的意象图式, 处于抽象层面的意象图式可以通过隐喻来建构我们的非身体经验。Carrel (1984) 认为, 背景知识是一种图式, 任何语篇本身不能承载意义, 只不过通过语篇的符号系统引导信息接收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主动建构语篇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 翻译要帮助译文读者构建和原文读者相似的语篇意义, 尽管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具有不同的意象图式结构。

(二) 认知模型

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形成了意象图式, 从而形成了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 。认知模型是人们在理解世界和认识事体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 是相对确定的心智结构, 由概念之间相对固定的关联构成。人们在此基础上建立范畴, 进行范畴化, 概念与范畴对应获得了概念, 从而获得意义。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型是理解隐喻的关键。王寅 (2007: 204) 认为体验性是认知模型的重要特征, 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模型具有完整性, 它不仅具有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 而且被视为一个具有完形结构的整体;认知模型还具有内在性, 是人类在心智世界中认识事体的内在方式。

认知模型是一组相关情景和语境, 存储于人类的大脑中的某一领域中所有相关知识的表征, 他是形成范畴和概念的基础。一个概念范畴可在其认知模型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对等物。认知模型具有开放性, 会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同时认知模型具有普遍性, 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 必须通过它来认识世界、进行推理、理解意义。

(三) 隐喻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 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活动的基础, 是人类的生存方式。隐喻允许在不同的概念域之间运作 (whorf, 1939:146) 。洛克认为我们的心智概念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生活、思维、体验和获取知识的方式。正是因为人们隐喻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概念之间的联系, 从而产生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投射, 这种投射并不依赖客观性, 而是更多关乎人类思维的某种相似性。这也使得隐喻式的翻译具有了存在的价值和完成的可能。

Sapir和Whorf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划分自然与确定范畴的方式不同, 某种语言的内部结构会影响其使用者的思维习惯。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概念结构不尽相同, 这会影响他们的习惯性思维。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范畴化的方式和结构不同, 即便在同一个文化中, 人们对外界的认识仍然是通过隐喻实现的, 人们通常用熟悉的东西做比喻在解释陌生现象, 而且其解释方式通常是非同类类比。翻译存在的意义主要是译语文化中需要原语文化相对应的成分, 或者就是在相对应的领域里原语的成分在译语中缺失, 所以通过翻译来引入。

译者的目标之一是尽可能在语言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译者要尽量忠实原文而不是通过译出语来解释译入语。理解原文, 在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型的照应下, 译者构建概念结构, 尽量与原作者意图表达的事件结构保持一致。这种方式给译者带来的认知心理运算压力最小, 译者不必在译出语中寻找对等的隐喻范式和语言表达。但这种方式其实是把心理运算的压力转嫁给了译文读者。译文读者需要在阅读译文时不断将译文中的语言表达通过背景知识映射到自身的认知模式下来获得意义。

翻译应将原文的概念及隐喻结构映射给译文读者, 使译文读者通过译文概念隐喻结构产生与原文读者尽量相同的心理意象。从这个角度理解隐喻翻译的一致性应体现为超越表层形式结构的心理意象和隐喻概念结构, 而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则更多的是一种对原文的结构和重构, 以及译文读者基于自己世界知识的隐喻建构。译者、译文读者的心理图式和背景知识介入整个流程, 使得这一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和主观性。Langacker认为理解活动具有创造性, 翻译包含了理解活动也必然具有创造性。从这个角度看, 翻译必然是一个既主观又客观, 既模仿又创造的过程。

隐喻式翻译可使人们不熟悉的东西通过人们熟悉的交际模式或概念范畴得到解释, 而且容易被译语文化背景的人接受。被表达事件的概念结构由译者从源语中解读获得并作为输入空间与译语语法相整合, 从而生成该事件在译语中的概念表达结构即译文。整个翻译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过程就是基于认知模型和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过程, 其中翻译生态环境及意义建构主体间的多维互动遵循适应选择原则。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研究从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尤其是译者、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平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借鉴了意象图式、认知模型和隐喻相关的理论, 揭示翻译过程中上述诸要素之间的流动性和动态性, 以及隐喻式翻译在交际机制上的合理性。不过, 隐喻式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相关概念范畴在目的语中存在缺省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 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理论线索和研究思路。

摘要: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出发, 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各要素和认知主体的意义构建关联过程。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认知模型和隐喻探讨隐喻式翻译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要素关联, 论证隐喻式翻译的合理性。

关键词:生态翻译,意象图式,认知模型,隐喻式翻译

参考文献

[1]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 2009, (2) .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机器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 2011, (8) :6.

[3]刘珊珊.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3) .

[4]王斌.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J].中国翻译, 2002, 3, (23) :2.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6]Warren, R.The Art of Translation:Voices from the Field[M].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9.

上一篇:形象思维与诗歌下一篇:高校档案服务利用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