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隐喻拓展的认知语言学论文

2022-04-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介词隐喻拓展的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框架,从概念化与语言生成的角度对被动概念以及被动句式的生成和扩展进行了研究。认为被动概念是事物之间被动关系的概念化,被动句是被动概念在语言层面上的隐喻投射和符号表征;伴随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进程,被动句式由原型向非原型进行扩展;被动句式是一个由原型和非原型构成的句法原型范畴;隐喻是原型被动向非原型被动扩展的认知理据。

介词隐喻拓展的认知语言学论文 篇1:

认知视角下《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研究

摘要:《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用法丰富。基于此,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的视角下探讨《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基本空间语义用法和空间隐喻用法,发现介词from具有多层次的空间隐喻意义。研究《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有利于理解和欣赏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新视角。

关键词:介词from;空间隐喻;意象图式;《麦克白》

中圖分类号:H314文献标志码:A

引言

语言表达像模型一样让我们从认知上接触世上万物,在此过程中,这些语言为我们展现世界的某些方面,隐喻使我们能改变这些模型,从而改变我们看事物和观察世界的方法[1]。空间隐喻作为隐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们运用具体的空间概念来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可以说人们对事物空间位置的感知是最直观、最熟悉的,因此空间隐喻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

Lakoff和Johnson认为,方位隐喻来自人们直接的身体体验[2]。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这一映射过程强迫大脑将所提及的两个事物在更高的层次上联系起来。空间概念是许多抽象概念的始源域,是人类认识世界,进行思维的基础。国内学者对空间隐喻的研究也不少,蓝纯从认知角度对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做了详细阐述[3]。董莉探讨了空间隐喻在表义时的规律性、 构建时的相对性、使用中的普遍性以及空间隐喻的文化内涵[4]。吴静、王瑞东对英、汉语的空间隐喻在“时间,范围,状态,地位和数量”五个概念域中从表达形式到概念意义的异同展开了研究[5]。岳好平、向友青在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对“from”的空间隐喻扩展进行了具体研究[6]。Lakoff首先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空间隐喻这一概念,他认为空间隐喻与人类身体体验息息相关,符合人类认知规律,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各学者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空间隐喻做了详细的研究论述,丰富发展了该理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各角度探讨空间隐喻,但以莎剧作为分析对象,对空间隐喻拓展展开具体研究的不多。除此之外,文献检索表明,尚无学者对《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进行研究。本文运用空间隐喻相关理论,以《麦克白》中介词“from”为考察对象,从认知角度分析《麦克白》中介词“from”与空间隐喻的关系。

1前人相关研究概述

1.1空间隐喻与意象图式

空间隐喻是以空间为始源域,映射到非空间概念的目标域上。空间方位是人们最先熟悉的,可清楚、具体感知到的,因此空间概念常被用来理解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如:“she is feeling up now”,up表示向上,隐喻人物的情绪高涨,以具体的方位来理解抽象的人物情感。

意象图式是由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Johnson将意象图式定义为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不断再现的动态结构,即相对简单的、在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结构,如容器、途径、联系、外力、平衡,或如某种空间方位或关系: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 之后,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意象图式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意象图式一般可以定义为空间关系和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7];简单来说,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再描写。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指出,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Trajector,TR)、界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三个部分组成,表现TR与LM之间某种不对称的关系,TR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物。TR经过的路径为PATH[8]。可见意象图式可以用来表示空间关系和空间运动,从而也有利于进一步探究和理解空间隐喻。

1.2介词FROM的原型意象图式及空间隐喻拓展

介词from从初始的空间概念拓展到非空间概念,在拓展过程中始终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隐喻为认知机制,逐步离开原型,形成from一系列新的语义项[9]。根据Oxford Advanced Lea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介词from的基本动态空间语义——表示某人或某物出发的地点或方向(indicating the place or direction from which somebody or something starts);基本静态空间语义——空间中两位置之间的距离(indic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particular place and another place used as a point of reference);介词from的其他不同意义则通过隐喻模式从空间域投射到其他目标域,从而获得不同的非空间意义,即它的空间隐喻意义。由基本空间语义拓展出来的目标域可大致分为:来源域、时间域、逻辑域、否定域、范围域等。其中来源域包含了两个子集意义: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来历,起源或开始的一点;逻辑域也同样包含两个子集意义:原因,判断/考虑。

1.1中提到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TR)、界标(LM)和路径(PATH)组成。意象图式可以呈现为静态与动态两种特性,几乎所有的意象图式都具有这两种特点。也就是说TR和LM之间既可以是动态的关系,也可以是静态的关系,由此借助意象图式中射体(TR)和界标(LM)之间的动静态关系可以更清楚地呈现介词from的基本动静态空间语义。朱晓静在探讨from所表示的基本动态空间语义时,提到介词from表示的是一种动态追溯关系,表示的是一种反方向并追溯到界标的移动关系。图1中,射体(TR)和界标(LM)之间为动态关系,LM为参照点,TR为动体,TR为这一关系结构中最显著的部分,箭头表示TR的位置向LM处移动,路径path大于零,直至追溯至界标(LM),介词from表示的是射体反方向追溯至界标的移动关系,凸显的是射体的起始点;图2中,射体(TR)和界标(LM)之间为静态关系,TR位置未发生移动,其相对于LM是静止的,路径path等于零,这里介词from表示的是TR与LM之间的距离关系,凸显的是空间中两位置之间的距离。

2《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分析

要对《麦克白》中的介词from做空间隐喻分析,首先要对介词from的意义进行分类。这里把介词from的意义分为两种:基本空间语义;由基本空间语义拓展而来的目标域意义(来源域、时间域、逻辑域、否定域、范围域)。

2.1《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语料统计与分析

对介词from的意义进行分类后,接下来对《麦克白》中的介词from进行统计与分析,经人工检索和统计,莎剧《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使用共计44处。其中介词from的基本空间语义用法共计4处;而空间隐喻用法高达40处,包括来源域意义24处、逻辑域意义3处、时间域意义6处、范围域意义2处、否定域5处。为使统计结果更直观,以下是介词from在《麦克白》中空间隐喻的使用次数统计图表:

从以上图表可以清晰发现:介词from在《麦克白》中的空间隐喻用法的使用次数要明显高于它的基本空间语义用法。空间隐喻用法中各意义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来源域>时间域意义>否定域意义>逻辑域意义>范围域意义。通过对比可进一步发现:从介词from的使用意义上来说,它的空间隐喻用法在丰富介词from的意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见隐喻对于丰富人类语言,特别是词汇的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

2.2《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拓展分析

以上以《麦克白》为语料,简略地对介词from的基本空间语义用法和空间隐喻用法进行了统计分类,接下来将结合空间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以《麦克白》中典型例子对介词from的基本空间语义用法和空间隐喻用法展开分析。

2.2.1基本空间语义

前面说到,介词from的基本动态空间语义——表示某人或某物出发的地点或方向;基本静态空间语义——空间中两位置之间的距离;如:

(1)From hence to Inverness,

And bind us further to you. (Macbeth, 1. 4. 42—43)[10]

我们到阴佛耐斯去吧,我还要再打搅你。(梁实秋)[11]

(2)The moment ont; fort must be done to-night,

and something from the palace;(Macbeth, 3. 1. 130—131)

因为这事一定要在今晚干成,并且要在离宫稍远的地方;(梁实秋)

以上两例子,(1)中是邓肯国王在麦克白凯旋后对麦克白说的话,为表示对麦克白的恩宠,邓肯国王亲往造访阴佛耐斯(麦克白当时的府邸所在处)。这里“我们”为射体,“这地儿”(hence意为here)为界标,我们从这地儿到阴佛耐斯去,在(1)句中介词from表示的空间原型意义如图3所示,“我们”为这一意象图式中最显著的图像,它的位置向界标发生移动,直至追溯到界标“这地儿”,其路径(PATH)是大于0的,介词from表示的是射体(TR)反方向追溯至界标(LM)处的移动关系,强调“我们”出发的地点为“这地儿”。例(2)是麦克白对刺客所说的话,交代刺客要在离宫稍远的地方除掉班柯。同理,“除掉班柯的地方”为射体,palace为界标,这里指的是在距离宫稍远的地方干成这事(除掉班柯),在这一例中,介词from表示射体(TR)与界标(LM)之间静态的距离关系,其路径(PATH)为零,强调的是两地之间的位置距离关系,这里指的是“除掉班柯的地方”离“宫”要有一定的距离。如图4。

2.2.2从空间域映射到范围域

空间隐喻就是常用一些人们较为熟悉的空间概念来理解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通过空间隐喻映射,介词from的基本空间语义可以映射到相对较为抽象的范围域,表示一定的视觉范围。

(3)Which neer shook hands, nor bade farewell to him,

Till he unseam’d him from the nave to thchops

And fixd his head upon our battlements. (Macbeth, 1. 2. 21—23)

他更不致禮,亦不话别,从脐至颚一刀把他豁开,削下他的首级挂在我们的雉堞上。(梁实秋)

(4)And fill me, from the crown to the toe, top-full

Of direst cruelty! (Macbeth, 1. 5. 42—43)

使我自顶至踵地充满了最刻毒的残忍!(梁实秋)

以上两例子中,介词from均与to搭配使用,意思是“从……到……”,这里可以看到介词from已经不是它的基本空间语义用法,而是表示范围(used to mention the two ends of a range),这里介词from的空间原型意义已经投射到范围域,但仍然可以用意象图式来理解,例(1)中说的是麦克白把国王Claudius从肚脐直达下颚撕成两半,这里射体为麦克白的刀,而界标变成了叛将麦唐纳的脐,射体反方向追溯至界标,凸显刀的出发点是肚脐,介词from与to搭配使用,表示刀由肚脐至颚划开这样一个移动范围,一个介词的小小使用突出麦克白面对敌人的英勇无畏,言辞之间透露着麦克白的勇气和行动力;例⑷中射体为抽象的“刻毒的残忍”,界标为“顶”——也就是麦克白夫人的头,射体反方向追溯至界标,突出“麦克白夫人刻毒的残忍”是从头而出直至脚底,这里表示麦克白夫人从头至脚都充斥着残忍的气息,绝妙地突出了麦克白夫人残忍毒辣的一面。

2.2.3从空间域映射到来源域

从空间域映射到来源域,表示动作、活动的发出者,或者事情或事物的来源。如:

(5)We are sent,

To give thee from our royal master thanks; (Macbeth, 1. 3. 100—101)

我们是奉命来宣达国王的慰劳之意。(梁实秋)

(6)He hath honourd me of late; and I have bought

Golden opinions from all sorts of people,

Which would be worn now in their newest gloss,

Not cast aside so soon. (Macbeth, 1. 7. 32—35)

他最近还给我荣衔;并且我从各色人等都博得了好评,正该乘这光彩鲜明的时候穿戴起来,岂可这样快地就给抛弃了呢?(梁实秋)

(7)Say from whence

You own this strange intelligence? (Macbeth, 1. 3. 75—76)

你们说,这奇异的消息是从何而来的?(梁实秋)

例(5)例(6)射体分别为“慰劳之意”“好评”,界标分别为“国王”“各色人等”,射体反方向追溯至界标,(5)中是贵族Ross奉旨来传达国王邓肯对麦克白的谢意,凸显的是来自“国王”的“慰劳之意”;(6)中是麦克白在即将要刺杀国王邓肯前的言语,“好评”是来源于“各色人等”,此时的麦克白想起自己不久前还被天性宽厚的邓肯王赐封爵位荣耀,且为此自己已赢得了来自“各色人等”的“好评”,介于来自天下人的关注,麦克白在反叛之前心生顾虑而犹豫彷徨;(7)中是麦克白在女巫那获得到预言后对女巫所说的话,“奇异的消息”指的是麦克白将会成为君王,射体是“奇异的消息”,界标是“哪儿”,强调“奇异的消息”的来源。

2.2.4从空间域映射到时间域

空间是存在场所,存在状态与具体时间状态相关联,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两个场所之间的关系[12]。因此,具体的空间概念是可以用来表示抽象的时间概念的,也就有了从空间域到时间域的投射。如:

(8)And wakes it now, to look so green and pale

At what it did so freely? From this time,

Such I account thy love. (Macbeth, 1. 7. 37—39)

现在醒来,回忆以前的大胆的希冀,于是面色惨泪了么?从此我可知道你对我的情爱了。(梁实秋)

(9)From this moment,

The very firstlings of my heart shall be

The firstling of my hand. (Macbeth, 4. 2. 146—148)

就在如今,为使我的思想终于得到实行起见,我立刻就要下手。(梁实秋)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介词from投射到时间域的用法,例(8)例(9)中界标分别为“this time”“this moment”,射体反方向追溯至界标,分别表示从这时、这刻起,介词from的基本动态空间语义“某人或某物出发的地点”投射到时间域,利用空间中的地点与时间概念中的时间点的相似性,由空间域映射到时间域,由此使介词from拥有了表示“某事的起始时间点”这一概念。

2.2.5从空间域映射到逻辑域

介词from的基本动态空间语义映射到逻辑域可表示原因、判断、考虑。这是from非常重要的空间隐喻用法之一。如:

(10)When we hold rumour

From what we fear, yet know not what we fear,

But float upon a wild and violent sea. (Macbeth, 4. 2. 20—23)

有时我们因疑惧而附会谣言,可是不知道疑惧的究竟是什么,只是在汹涌的大海上漂来漂去。(梁实秋)

(11)But, peace! — for from broad words, andcause he faild

His presence at the tyrants feast, I hear,

Macduff lives in disgrace. (Macbeth, 3. 6. 21—23)

但是,别说了!我听说麦克德夫因为说话鲁莽,又因为没有赴席,遭了黜斥。(梁实秋)

例(10)中是贵族Ross回答麦克德夫夫人的话语,界标为“疑惧”,射体为“附会谣言”,射体反方向追溯至界标,凸显“附会谣言”的起源是“疑惧”,这与介词from的基本动态空间语义“表示某人或某物出发的地点或方向”是相似的,“附会谣言”的起点是“疑惧”,也就是說“附会谣言”是因为“疑惧”这一源头而开始的,表示因为害怕而暂时听信谣言;同样的,例(11)中“说话鲁莽”为界标,“遭了黜斥”为射体,表示“遭了黜斥”的起源点是“说话鲁莽”,麦克德夫因为说话鲁莽,又不出席宴会而遭到了黜斥,这里from明显表示的是逻辑域意义——表原因。可以看出,逻辑域意义原本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通过空间隐喻,介词from获得了它的逻辑域意义。

2.2.6从空间域映射到否定域

当介词from和一些表示妨碍、阻止之类的词连用时,它就具有了否定域意义。如:

(12)All that impedes thee from the golden round,

Which fate and metaphysical aid doth seem

To have thee crownd withal. (Macbeth. 1. 5. 28—30)

排除那妨碍你攫取金冠的一切,命运与鬼神都似乎是要暗助你带上金冠的。(梁实秋)

(13)Remove from her the means of all annoyance,

And still keep eyes upon her. (Macbeth, 5. 1. 73—74)

照护她;挪去一切她可以伤害她自己的东西,要时常地看着她。(梁实秋)

(14)Not so sick,my Lord,

As she is troubled with thick-coming fancies,

That keep her from her rest. (Macbeth, 5. 3. 36—38)

陛下,她的病倒不要紧的,可是她的精神错乱以致幻象丛生,不得安宁。(梁实秋)

例(12)是麦克白夫人的独白的一部分,“金冠”指的是王位,“你”指的是麦克白,麦克白夫人劝诫麦克白要破除一切阻止他登上王位的障碍,这里“金冠”为界标,“你”为射体,麦克白在获取王位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阻碍,没有得到王位;例(13)是医生叮嘱侍女把麦克白夫人身边有伤害性的东西都拿走,此处“她”为界标,“一切可以伤害她自己的东西”为射体;例(14)还是医生的话,麦克白夫人因被幻象所纠缠而得不到安宁,其中“安宁”为界标,“她”为射体。从空间概念上来理解,借助意象图式,三个例子都是属于射体反方向追溯至界标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从而产生了否定的意义。

结束语

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擅于通过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来认知其他抽象概念,这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介词的空间隐喻用法就是一个范例,本研究通过对《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分析发现:(1)介词from的基本空间语义是其空间隐喻意义的基础,本文讨论的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意义无论是来源域意义、时间域意义、否定域意义等都是在其基本空间语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映射获得的。(2)意象图式是一种解释力很强的理论,该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介词的空间隐喻用法。(3)以文学作品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展开分析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隐喻的运作机制,从而加深对介词from的理解,同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莎士比亚语言提供一个新视角。(4)空间隐喻思维对文学作品赏析不可或缺,对理解抽象的语言和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版本说明:本文所用例证皆出自阿登版莎士比亚(THE ARDEN SHAKESPEAR)的《麦克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各例中的“from”用下划线标出。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15.

[4]董莉.空间隐喻的辩证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31—33.

[5]吴静,王瑞東.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1(3):8—12.

[6]岳好平,向友青.原型范畴化理论视域下“from”的空间隐喻拓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94—98.

[7]Gibbs, Colst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image schema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 2009(6):4.

[8]Langacker R.W.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9]朱晓静.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其认知域投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82—84.

[10]Muir,K,( ed.). Macbeth[M].The Arden Shakespeare[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1]莎士比亚全集[M].梁实秋,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2]刘桂玲.英汉语空间范畴的语言表征及空间隐喻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7,27(1):38—41.

Study on Spatial Metaphor of Preposition “from” in Macbeth

XIE Shi-jian, CHEN Yuan-y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0, China)

Key words:preposition “from”; spatial metaphor; image schema; Macbeth

作者:谢世坚 陈缘缘

介词隐喻拓展的认知语言学论文 篇2:

被动概念与被动句式的生成与扩展

摘要: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框架,从概念化与语言生成的角度对被动概念以及被动句式的生成和扩展进行了研究。认为被动概念是事物之间被动关系的概念化,被动句是被动概念在语言层面上的隐喻投射和符号表征;伴随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进程,被动句式由原型向非原型进行扩展;被动句式是一个由原型和非原型构成的句法原型范畴;隐喻是原型被动向非原型被动扩展的认知理据。

关键词:被动概念;被动句式;生成;扩展;隐喻

一、引言

英语中的被动句历来是各语法流派讨论的热点之一。传统语法流派中,Granger (1983) 认为,被动就是在语义上与其主动对等的be +-ed结构。(The passive is be +ed participle structures which stand in alternation with a semantically equivalent active structure.);Leech(1975)认为被动一是包含be+ed分词结构的句子类型;二是有动词被动形式出现的句子。这些观点从现代语法看来有失偏颇。传统语法中对动词语态的经典解释当属夸克,夸克从动词层面和句子层面将动词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并将被动分成了真被动、半被动和假被动三种类型。夸克的双语态论是合理的,但他对被动句的类型划分存在不足之处,既然半被动和假被动不属于真被动,那它们在被动态这个语法范畴中的地位如何界定?有些边缘范畴如系表结构与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在夸克的描述中并没有明确说明。

近年来,已有一些语言学家和学者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过被动句式。Croft提出了用动词来表示事件的理想化认知模式(EICM),即动词可以代表三种事件观,即:使成性事件观、自发性事件观和状态性事件观。这三种事件观分别代表了主动、中动和被动三种语 态 [1](48?73)。王志军等人在Croft的研究基础上,认为被动的原型产生于把过程化的事件表达成状态化的事件,它表达的是受事者受外力的影响而形成的状态,因而无施事出现的表状态性的被动是被动句式的原 型 [2](1?6)[3](19?23)。以上的观点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也留下了重新思考的余地。例如,仅用动词表示事件的观点是否过于局限?被动句式的原型产生于表示状态性的被动是否符合人们对被动这一概念范畴的认知规律?

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从“认知—概念化—语言形式”这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试图对被动概念以及被动句式的生成与扩展进行研究,以求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概念、概念化与语言形式的生成

语言的基本功能在于传达意义,而意义即概念,它对语言的描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任何概念结构都是客观世界的经验结构在主观世界的映射。人们认知客观世界就是认知构成客观世界的事物和关系。概念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产物,它对事物和关系进行概括,反映事物和关系的本质。而概念化是人们认知世界形成概念的过程。

人们在认知世界时所形成的概念通过隐喻投射和符号表征就形成了语言中不同的语言单位和形式。大小不同的语言单位和形式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不同客体认知所形成的概念的隐喻投射和符号表征。

三、被动概念与被动句式的生成

(一)被动概念

被动概念是相对于主动概念而言的。它是人类语言中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之一,它来自于人类对自然界中被动事件的直接经验。客观世界中含有被动关系的事件被人类感知和概念化后就形成了被动概念。被动概念是事物间的一种关系概念,是人们对事物之间被动关系进行概念化的结果。被动概念指的是受事由于受到施事所施加的外来力量的作用而处于施事的控制之中从而发生状态改变的概念。被动概念包含某种表达致使性事件的致使概念,这一概念包含几个成分:受事,施事和外力。

对被动关系的概念化来源于人们对事物之间能量传递现象的认知。能量传递是世间万物发生联系的方式。Langacker认为,世界万物在宇宙中运动并相互接触,由此而产生了能量传递。当含有能量的某个物体接触到另外一个物体时,就将能量传递给了对方。接收到能量的物体又将能量传递给第三个物体,以此类推,直至能量被最后到达的物体所吸收, 并发生状态的改变。物体在相互作用中传递能量的过程被称为“动作链”或“行为链”(action chain) [4](209?210)。这种能量传递的过程是人们最先认知的经验之一,在能量传递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凸显受事而形成了被动概念。

(二)被动句式的生成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本质上是有关世界的知识固化于语言符号;语言结构反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也就是说,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语言结构映照经验结构,语言结构与经验结构之间具有象似性。被动句是语言中表达被动概念的句式,它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被动关系在语言中的反映,它与被动概念的概念结构具有象似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和语法密不可分,语法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语义结构是人们概念化的过程,不同的句法结构体现了不同的概念化过程[5](403?411)。概念决定句子的生成,被动概念生成被动句式。

隐喻投射在句式结构的生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是我们对各种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映射,即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被动概念这一概念结构通过隐喻映射到其对应的语言结构上,从而生成了表达被动概念的句式——被动句式。

被动概念中包括受事,施事和外力等概念成分,随着被动概念向被动句式的映射,这些概念成分就表征为被动句中的各个句子成分。受事被概念化为名词,因其突显度较高,在被动句中被表征为主语。施事也被概念化为名词,在句中被表征为介词宾语,因其突显度较低,在许多情况下不需要表征,可以隐去。外力是施事施加给受事的动力,通过可感知的方式由施事直接或者间接传递给受事,因而被概念化为及物动词,它与be+v-en被动形式标记相结合,作为一个整体被表征为谓语。

被动概念经过隐喻投射以及各概念成分的语言表征,就生成了各种被动句。例如:

(1) John was beaten by Tom.

(2) That passage was read loudly.

(3) The tree was uprooted by the wind.

(4) The house is surrounded by that huge wall.

(5) The wall is painted, so it looks nice.

四、原型被动概念与原型被动句的生成

(一)原型被动概念

人类从事物特征出发对世界中的事物进行分类和定位的心理过程被称为范畴化。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人类形成概念和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基础。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概念范畴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任何范畴都有一个原型,原型就是指这一类概念中最典型的代表成员,它是人们在理解这一类概念和区别于其他类似概念时的一个认知参照点,原型最先进入人的认知领域并最频繁被人们所接触。范畴成员有原型和非原型之分,且原型和非原型之间是个连续体,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Langacker认为,句法结构来自人类概念化了的“典型事件模式”,而典型事件模式又来自于人们对许多场合下各种类型的身体经验的概括认识,它包括两个典型的参与者:施事和受事。施事和受事通过能量的传递而产生联系 [6](67?69)。不同的概念内容通常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知和识解。主动概念和被动概念分别代表了人们对事件识解的两种不同角度。主动概念从施动者的视角来识解事件的全过程,而被动概念则从受动者的视角来识解事件的全过程。被动概念作为人类对经验的感知也有它的原型:原型被动概念指的是受事完全被动地受到施事者的外力控制从而发生状态或性质改变的概念。这样的概念成为原型是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的。从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来看,人总是先认知自身再认知外界事物;在认知外界事物时,总是先认知具体事物再认知抽象事物;在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时总是先发现简单的客观联系然后再发现复杂的主观联系。

1. 受事者原型

作为典型事件模式中的参与者之一以及被动概念中最突显的部分,受事者可以是人或事物。关于受事者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受事是否被施事完全控制,二是受事由于受到施事的控制是否发生了状态或性质的变化。根据人的认知规律,人和物都可以是原型,受事者原型的最大特点就是受事者完全被动地置于施事者的控制之中从而发生状态或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可以是物体存在形式发生改变,也可以是物体产生或消失。这种状态或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显性的结果,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

2. 施事者原型

施事者的原型是有生命并能进行意愿性活动的参与者,而且必须是能够推动动作链发生的参与者。从被动概念产生的角度来说,人体自身的行为引起的事物变化是最先被人们所感知的;人的有意识的行为与结果间的联系是最易察觉的和最为确定的。作为施动者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施某一行为,并且对受事产生影响并使之发生变化。另外,在被动概念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受事,由于施事不是突显的部分,因而表现在句法层面上,施事可以隐去。

3. 力的原型(动作链)

因为被动概念包含某种致使概念,Croft(1993)认为,致使结构蕴含“变化”和“状态”两种派生结构,在被动概念中涉及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事者所处状态的改变。状态改变必然涉及到能量的传递和吸收。在动作链中,能被最先感知到的是真实的,物体之间直接接触的有能量传递的力。所以其原型是真实的传递能量的力。

施事和受事通过能量传递或动作链而产生联系,而且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原型的被动概念。

被动概念是一个原型语义范畴。通过探讨该范畴中各种概念的原型特征,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个范畴,并且在语言层面上更好地把握原型被动句式的生成。

(二)原型被动句式的生成

在被动概念的三个概念成分中,外力是核心,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句子的性质,并对施事和受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要把握原型被动句式的生成,关键在于研究外力的性质和特征。在被动概念中,外力由施事者发出并作用于受事,使得受事发生状态变化。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式和对受事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将外力分为两类:真实的物理力和非真实的虚拟力。真实的物理力是指由于物体接触和传递能量使受事发生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力量。非真实的力是一种抽象的力,它不传递真实的能量,而是作用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认知活动对受事造成影响,是一种主观的力量。真实的物理力经过隐喻投射表征在词汇层面上就是动作动词或是使役动词。使役动词可以用来描述在外力的作用下,受事发生变化或受到影响的行为。一般来说,被动句式中动词所进入的语义结构是一种致使语义结构。致使就是力。

(6) a. John broke the window.

b.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John.

例(6)是典型事件模式的句法化表征,体现了能量传递的过程和结果。施事John和受事the window分别位于能量的源头和能量的尽头。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John通过身体(物理)接触将能量传递给了the window,the window吸收了能量,并且发生了状态的改变。在(6)a中,人们是从施动者的角度来认知“是谁打破了玻璃”这一事件的,而在(6)b中,人们是从受事者的角度来认知“玻璃破碎”这一事件的过程的,受事者the window作为被突显的部分被提升到了主语的位置从而生成了被动句。

在(6)b中,the window作为受事者,完全被施事所控制,并且由于受到施事者所施加的外力影响而使自身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原型的受事者;而John是有生命的能够进行意愿活动的人,因而是原型的施事者。break体现的是一种真实的,最直接的物理力。它所传递的外力使得玻璃由完好变为破碎,其性质和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外,break集施力的过程和结果于一身,不仅体现施力的过程,也体现施力之后的受事所处的状态和结果。因此,(6)b表达的是原型的被动概念,其概念成分经过语言表征后生成了原型的被动句。原型被动概念在句法层面上有较强的认知操作性,概括性和表达的简洁性。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我们将原型被动句式的特征归纳如下:

1. 受事:受事完全受到力的作用和行为的影响,并产生变化

2. 力的作用和行为:既体现作用过程,又是作用的结果;行为是已完成的,实现的,瞬间的,现实的或肯定的(而非未完成的,未实现的,持续的,潜在的或否定的)

3. 施事: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可隐去)

根据以上描述,典型的被动句式可表征为N+BE+ V-en(使役动词)+by+施事。Svartvik(1966)的统计研究表明,英语中无施事出现的被动句占到了在所有不同类型语篇中出现的被动句的80%左右。

五、被动概念的隐喻化与被动句式的

扩展

(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

被动概念的形成既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又为人类认知新的事物关系创造了条件。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各种各样的被动关系进行概念化。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原有的语法符号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人们会借助已知事物的特征去认知未知的新鲜事物,这就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遵循的省力原则。人们能够参照已有的范畴并运用各种手段来认知新鲜事物。已知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了解并已形成概念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新的事物关系与已知的事物关系如果存在某种相似性,人们就通过将已知的概念投射到新事物之间来认知新的事物关系。这就是已有概念的隐喻化。

被动概念是一个原型的语义范畴,其原型来自于对世界上具有物理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被动关系的认知和概念化。隐喻化是语义范畴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的主要机制。原型被动概念作为被动概念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就成为了人们认知事物之间其它被动关系的参照点。被动概念范畴就是以原型被动概念为中心的包含非原型被动概念的范畴。

由原型概念向非原型概念的扩展是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们通过运用各种主观化的手段来实现对范畴的扩展。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人类要认知世界离不开对隐喻这种手段的运用。它被广泛运用于被动概念的扩展过程当中。隐喻又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帮助人们认知各种关系并进行分类,使人类的认知过程更有秩序更有条理。隐喻揭示的是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的相似关系,它的功能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拓展人们的思维,借助具体事物去把握抽象事物。其中运用最为普遍的就是概念隐喻,它能够帮助人们表达各种被动概念。概念隐喻映射的基础是语义结构的相似性。

(二)被动概念的隐喻方式与被动句式的扩展

被动句是一个原型的句法范畴,伴随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扩展,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被动概念的隐喻化和被动句的扩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主语由直接受事扩展到间接受事

(7) a. He was killed by the robber.

b. My dream was killed by their laughter.

(8) a. The glass is now broken.

b. The monotony is now broken.

(7)a和(8)a中体现的是原型的被动概念,其被动关系是通过真实的动作链而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原型受事者,“He”和 “the glass”受到施事所施加的真实的物理力的直接影响,这种力是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传递给受事的,是最直接的力,是使受事发生变化的直接的能量来源。在这种外力的作用之下,受事都发生了显性的状态的根本性变化:人从活着到死亡,玻璃由完好到破碎是一种显性的根本性的变化。(7)b和(8)b中my dream和monotony是抽象的实体,是间接受事。间接受事不是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而受到施事的直接影响,而是受到施事的间接影响而形成的被动关系。 这种影响导致的结果是受事者发生隐性的非状态性的变化:梦想被扼杀,沉闷打破是隐性的非状态性的改变。直接受事受到直接影响,间接受事受到间接影响。通过概念隐喻机制,被动句的源域向目的域进行映射,直接受事主语就扩展到非直接受事主语。又如:

(9) The knife was cut with.(刀用来切过东西了。)

(10) The match was rained off twice. ( 比赛因下雨而被迫两次改期。)

(9)中,“刀”不是被切的对象而是用于切这个动作的工具,(10)中“比赛”也不是被淋湿的直接对象,通过概念隐喻,转为间接受事,突显受影响的语 义。

2. 谓语由动作动词扩展到静态动词

(11)Caesar was killed by Brutus.

(12)I was hit (by him) .

(13)Jack is loved /admired/ adored by many people.

(11)和(12)是原型的被动概念,施事传递给受事的是一种有直接接触的真实的具体的物理力,而(13)是非原型被动概念,因为施事与受事之间不产生直接的物理接触和能量传递,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13)中施事和受事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两者在精神或情感领域里的抽象接触。与(8)b不同的是,(13)中传递是主观的心理力。心理力的发出者一般是具有生命力的具体的主体,换句话说,只有具有主观情感的人才能够传递心理力。另外,心理力虽然并不一定隐含动作对受事所导致的变化,但却能对受事产生一定的影响力。(13)中,受人爱戴和仰慕虽然没有给Jack带来任何变化,但是却在情感上给他带来了有利的影响。

(14) One dog was killed by its own master.

(15) Sally is liked by Jerry.

(16) *Nigel is resembled by Paul.

(14)传递的是真实的物理力,而(15)传递的是主观的心理力。(16)则不能成立,因为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客观的或者主观的力的传递,Paul也没有给Nigel留下好的或坏的影响。再比较:

(17) a. Marsha was rushed to by Fred, who needed advice.

*b. The countryside was rushed to by Fred, who needed advice.

(18) a. The page was turned by John.

*b. The corner was turned by John.

从客观的物理力到性质力再到主观的心理力,通过概念隐喻,被动概念的范围得以扩大,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

3. 由施力过程扩展到施力后的结果

在原型被动概念中,人们感知的是能量传递或外力作用的整个过程,力作用后带来了一定的后果,导致受事发生变化,既体现过程,又体现结果。随着人们感知的不断深入,被动概念的隐喻范围不断被扩大,人们不仅通过被动概念中的隐喻引申认识到不同的力的大小和强弱导致不同的被动关系的强弱,而且还能够将被动概念中施力的过程投射到施力后的结果,从而认知另一种被动关系。如:

(19) That watch you bought is probably stolen.

(20) The cathedral is totally destroyed.

(21) This slipper is all chewed up.

(22) These are just borrowed.

(19)~(22)是我们通常所俗称的系表结构。从力的角度来看,以上的句子展现的是外力作用于受事后受事所处的状态和结果而不是施力的过程。受事所处的状态是施事者的施力所导致的,它与施事者的施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被动概念就由施力的过程向施力后所导致的结果投射,经语言表征后,生成了表示状态性的被动句,由动作过程到施动后的结果,使得原型被动向非原型被动扩展。需要指出的是,因为状态性的被动概念凸显的是受事所处的状态,所以不能由by引入施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种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消除。

(23) a. My arm was burned (as soon as I reached into the fire).

b. My arm was (so) burned (I could hardly move it).

(24) a. The town was destroyed (house by house).

b. The town was (already) destroyed (when we got there).

(23) a和 (24) a是原型被动句,可以引入施事;而(23)b和(24)b是非原型被动,不能加入施事。

4. 由be-型被动句扩展到get-型被动句

上面提到,原型被动句形式表征为N+BE+V-en,原型意义为受事主语完全被动地接受外力施加给主语的动作或行为,对整个过程中的动作和行为没有任何作为。如:

(25) Sue was appointed to the governing board.

(26) Ralph was fired again.

Sue并没有施加任何影响力而使得她获得任命。而Ralph是因为公司大裁员而被解雇,与他自身的能力和缺点并没有关系。他们都是受影响的主体。

(27) Sue got (herself) appointed to the governing board.

(28) Ralph got fired again.

在(27)和(28)中,受事既是事件中受影响的客体,又是动作的主动控制者或参与者。(27) 中主语Sue作为一个自愿的主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带来了“被任命”的结果,同时,也享受了这个行为带来的好处。(28)中,Ralph显然并没有施加某种影响力而导致他丢掉工作。但是Ralph对自己被解雇是负有责任的:他被解雇也许是因为他做了傻事或蠢事,比如说对老板不敬;又或是因为老板认为他有不好的品质等。总之,是由于Ralph本身的行为而导致了他被开除这个结果。从语言层面上来看,作为被动形式标记的be是静止的,它与受事完全地被动接受这一概念相对应。而在(27)和(28)中,为了与受事的主动参与这一动态的概念相对应,体现同构的象似性,[7](345?347)受事的这种主动参与的因素则通过get来体现。因为在get-passive中,形式标记get来自于实义动词,表达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Langacker(1990)指出,“在get-passive中,主语往往暗含较大的行动”。由此看来,get-passive因其获得了新的语义特征而向非原型扩展。

通过隐喻投射,被动概念的范围不断向外扩展,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进行扩展。我们可以对一些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我们可以将所谓的半被动和假被动,形容词性被动,get-passive等纳入到被动句式这一原型范畴中去,它们都是被动句式在扩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非典型成员,都属于被动句这一原型范畴。

六、结语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对被动概念以及被动句式的生成与扩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认为,被动句式是一个原型的句法范畴。随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进行扩展。原型与非原型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连续体。我们对被动句式的分析符合人们对被动概念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Croft,W. Possible verbs and the structure of events [A]. In Tsohatzidis (ed.). Meanings and prototypes: Studies on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48?73.

[2] 熊学亮, 王志军. 英汉被动句的认知对比分析[J]. 外语学刊, 2001 (3):1?6.

[3] 熊学亮, 王志军. 被动句式的原型研究[J]. 外语研究, 2002 (1):19?23.

[4] Langacker R W.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M]. Berlin/New York: Monton de Gruyter, 1990: 209?210.

[5] 石毓智. 英语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动词表达的影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6): 403?411.

[6] 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67?69.

[7] Fischer, Olga. On the role played by iconicity in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es [A]. In Marx Nanny and Olga Fischer. Form Miming Meaning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9: 345?347.

On the Passive Concept and the Generation &

Expansion of the Passive Sentence

XU Fang

(College English Department,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编辑:汪晓]

收稿日期:2012?03?23;修回日期:2012?11?1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英语被动语态的原型范畴研究”(09C665)

作者简介:许芳(1973?),女,湖南津市人,湖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文艺理论,认知语言学.

作者:许芳

介词隐喻拓展的认知语言学论文 篇3:

从隐喻角度分析英汉学习词典介词义项的编排

摘要:综观国内外语界,从词典介词义项的角度去研究介词的文章较少。基于此,文章尝试性地把隐喻理论与词典义项编纂结合起来研究,欲通过对比分析几部英汉学习词典来谈谈空间介词义项的编排,希望能找到介词义项编排的规律,从而为我国词典介词编纂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隐喻;介词义项;英汉学习词典

一、引言

词汇义项的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也就是说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的义项和已有的义项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词汇的意义框架。通过向学习者提供具体、熟知的义项有助于他们发现词典义项排列的规律,还可以在新旧义项之间建立起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建立起新旧义项之间的联系,只是根据词典义项排序的顺序,逐个记住每一个义项的意思,则是一个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这样不仅效率不高,而且不容易在学习者头脑中建立一个合理、有逻辑的词义系统。

二、隐喻理论

莱考夫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其中空间方位是我们生活中最先感受到的,是其他抽象概念产生的起源,把它应用在如原因、时间等抽象概念上时,就会产生空间隐喻。所以空间隐喻可以定义为以空间为始源域,映射到非空间概念的目标域上的一种隐喻方式。王寅2005年认为人类认识是基于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之上沿着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由身体和空间到其他语义域的道路逐步发展起来的。

1) 从空间域拓展到时间域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事件总是占据着一定的时间,就像物体总是要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一样,事件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物体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2) 从空间域拓展到状态域

方位主义认为获得某种性质或进入某种状态可以用从一个处所到达另一个处所这样的观点来解释(Lyons 1977)。

3)从空间域拓展到范围域

人类最初是把抽象的范围想象为一个空间实体,而空间范畴里的点、线、面和体、域等概念就可以用来喻指范围的大小和宽广(1989)。

4) 从空间域拓展到原因域

事件结构所包含的各个方面,如状态、变化、过程、活动、原因、目的、手段等,在认知上都是通过空间(space)、运动(motion)和施力(force)的隐喻来实现(吴云 2003)。

5) 从空间域拓展到其他域

介词从空间原始意义拓展到其他深层隐喻含义是与我们的物理经验和文化经验密不可分,他们来源于我们的物理经验和文化观验,相反物理经验和文化经验又为空间隐喻的表达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三、ECLD中介词义项的编排

1.通过对三本词典的研究调查,整理出的三个最常用的介词(in, on, over)的第一释义义项:

多义词总有一个原型意义,这是其他意义形成的前提,介词大都是多义词,而介词的原型意义多是空间意义,所以空间介词的第一义项都应该是表示空间意义的。根据突显原则,原型空间意义应该放在第一位。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几本词典大都遵循了这个原则,只有英华大词典把over 表示空间意义的义项放到了第二位,而把“越过…;越过…向外(向下);…对过的”义项放在了首位。

2.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在思想和行动中也是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可翻看国内外的双语词典,很少有词典专门列出了日常常用词条的隐喻义。对于我们耳熟能详的隐喻“life is a journey”,其中始发域“旅行”中的“起点”、“路途”和“终点”可以分别映射到目标域“人生”中的“出生”、“达到目的方式”和“死亡”上去。可是我们发现在英汉学习词典中连最常用的隐喻都很少的能找到其踪迹,就别提以这些为基础引申得来的隐喻。因此给介词提供隐喻栏是十分必要的。

3. ECLD对Over义项的处理:

英华大词典是这样处理over 的义项的:

Over prep. 1.越过…;越过…向外(向下);…对过的;2. 在…的上面,…上的;蒙在…上,悬挂在…,支配,统治;管制;(职位)在…之上;3. ……

Adv. 1. 在上,在高处;从上向下;突出,倚靠;越过;2. 在那边,向那边,(越过马路、河、海等)到那边,从一处到另一处;3.……

牛津是按如下处理的:

Over Adv. 1. downwards and outwards from an upright position…… 2. from oneside to another side…… 3. across a street, an open space, etc…… 4.……

Prep. 1. resting on the surface of sb/sth and partly or completely covering

them/it…… 2. in or to a position higher than but not touching sb/sth; above sb/sth…… 3. from one side of sth to the other; across sth……

两本词典对Over义项的处理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最明显的不同在于英华大词典把作为介词词性的Over放在了作为副词词性的义项之前,而牛津对此的处理则刚好相反。他们的相似点在于义项排列的大致顺序是一致的,尽管其中有一些微小的区别,比如哪一个义项的位置更应该在前,而两本词典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似乎都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

4.ECLD对In义项的处理

在牛津里,介词in的义项是如此安排的:

In prep. 1. at a point within an area or a space…… 2. within the shape of sth; surrounded by sth…… 3. into sth…… 4.……

现代英汉词典这样处理介词In的:

In prep.1.(表示地点、位置、场所等)在…里,在…中;2.(表示时间)在…期间;在…之内(或之后);3.(表示领域、范围等)在…方面;关于…;4……

英华大词典的处理如下:

In prep. 1.(表示地点、场所、位置)在…中,在…内,在…上;2. (表示时间)在…之内,在…之后,过…后;(美)…中,…来;3. (表示状态、情况)处在…中,在…状态中;4.……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三本词典都对介词in的义项有了充分的描述,它们义项的排列顺序也都是基于使用频率来排列的,但是在义项划分和义项排列顺序上还是有某种程度的不同,牛津词典似乎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好,但它对义项的划分太过细化。总之,三本词典都没有在认知上给出满意的解释,他们对义项的生生划分,没有尝试重建义项之间的联系,这不但让义项之间没有规律可寻,而且也增加了学习者学习和记忆单词义项的难度。

四、学习词典介词义项编排的几点建议

1.语言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只要是有表示方式、状态等意义的介词基本上都能表示空间意义。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论出空间意义繁殖力极强,能很容易产生出多样的隐喻引申义。人类通过自身对于外界事物(包括各种空间关系)的体验认知,形成隐喻概念。介词就是人类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甚至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隐喻投射,从而形成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最终形成介词的多义性网络。因此笔者认为把介词的空间义项放在首位是有必要的。

2.《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是第一部尝试把隐喻理论和词典学结合起来的词典,它在其义项中设置了隐喻栏。词典以隐喻专栏的形式出现,把40多个最常见的隐喻分别放在40个词目之下,它不仅列出了隐喻,而且在隐喻基础上扩展出来的意义也得到了体现。这些词目词有idea, enthusiasm等,不过不足之处在于所列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名词,其他词性基本还没涉及到,如果以后能继续朝着这个方面努力,相信对提高学习者单词学习将会有很大帮助。在《麦克米伦》里所有的隐喻栏都是采用了相似的形式,即先解释始发域和目的域之间的映射,然后给出使用包含该隐喻例子。如:

enthusiasm…noun★★[U] the feeling of being very interested in something or excited by it…

此外《麦克米伦》还有两页是专门用来讨论隐喻的,这个专题不但简单介绍了隐喻的有关知识,还描述了词典中的隐喻栏的分布,并且列举出了隐喻栏所处的词目词,并且给出了一些词汇练习的建议。由在此可见《麦克米伦》正试图将其融入其自身体系,同时表现对出其对隐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重视。因此笔者认为隐喻栏的设置是学习词典值得考虑的地方。

3.2008年梅冰专门统计了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当中介词in的使用情况:

通过翻阅《英华大词典》,我们看到其对介词义项的处理,其中表示穿着意义的义项放置在了过程意义之前,而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表示过程义项的频率和频数分别为11和5.04,而表示穿着义项的分别为3和1.4,我们可以很明显得出穿着义项较过程义项使用频率更高,更为常用,而在以频率作为义项编排标准的英华大词典中,我们却发现其把穿着意义放置在过程意义前,未遵循in语义的引申规律。可能有人认为穿着义项更接近我们生活,更为具体,可通过事实分析我们发现过程意义较穿着意义更接近in的原始意义,与in的原始意义的纵向联系因而更紧密。穿着意义需要更多的心理联想才能由in的空间意义推导出来。in作过程意义讲时,翻译过来的中文是“在……过程中”,in仍是介词;in作穿着意义解时,翻译过来的中文却是动词,in的词性发生改变。由in的过程意义可以推出它所涉及的事物正在进行、发展、运动,如in crossing the river (《英华大词典》p763),而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之一就是三维空间。这样,in的过程意义与其空间意义的距离就拉近。in的穿着意义因其中文释义词的词性改变,在寻究它与空间意义的关系时,就多了一道工序,所以是in的“深层隐喻”(陶文好, 2001)。介词in的多义本来就使英语学习者迷惑,如果义项的排列顺序不是由浅入深、由具体至抽象,查阅词典自然会增加理解in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介词义项的设置应该遵循隐喻的认知方式。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介词的语义也在不断丰富。将隐喻理论应用到这词典编纂中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理解了介词隐喻化的认知过程,对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英语介词的认知,从而形成相关的介词隐喻概念,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指导学生的介词学习与运用,无疑是一条捷径,在介词的学习和理解中,才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27~114

[2]Lakoff G.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le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3]Lyons, J. Seman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4]陶文好.论隐喻的三个层次[J].外语教学,2001(6).

[5]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6]吴云.认知框架下的空间隐喻研究[J].修辞学习, 2003(4).

[7]梅冰.In的空间概念和隐喻意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方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会计核心课程电算化研讨论文下一篇: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