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2024-06-10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精选9篇)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第1篇

隐喻的认知及翻译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从认知的`角度来理解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并根据隐喻的心理运作机制来确定具体的翻译策略.

作 者:林爱华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7;长江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重庆,408100刊 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年,卷(期):19(3)分类号:H04关键词:隐喻 认知 翻译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第2篇

【摘 要】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来看,隐喻是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不同语言在隐喻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给隐喻的翻译带来困难。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探讨隐喻的认知性、可翻译性及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隐喻 认知 翻译

1、引言

人们大量的使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活跃,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到具体的策略全面探讨隐喻的翻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2、隐喻的认知性

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的着作是Lakoff & 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也使得人类对大部分抽象思维的解释成为可能。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 前者往往是已知或熟悉的具体事物, 后者是陌生或不太熟悉的抽象事物。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隐喻是中介,它帮助我们在来源于我们切身的经历和体验形成的概念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理解和经历新事物。

我们知道隐喻的基础就是概念,人们常用隐喻将许多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或者熟悉的形象组织起来。许多重要的概念多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人们使用隐喻一是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二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人们选择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

3、隐喻的可翻译性

以认知科学为依托的认知语言学是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其论点是: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知事物的反应,是与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吻合的。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包括隐喻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有据的,即可以从人们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的产生是有生理基础的,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即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

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自然语言中必然会出现众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如:castle in the air 在中文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但是,由于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处于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在使用隐喻时有相似也有差异,读者对隐喻的理解就是通过源语隐喻中包含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能否实现认知上的对等是成功翻译映射的关键,这就要求译者选择恰如其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4、 隐喻翻译的策略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基于隐喻的认知性,为了做到译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策略:

4.1 对等策略――英汉隐喻中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而且各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人类在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经验很大一部分相似,从而产生的认知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上必然会出现许多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例如:基于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隐喻概念,英语中出现了很多基于这一结构的隐喻表达式:You are wasting my time(你在浪费我的时间),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金钱”) 的认知域到表示抽象概念(“时间”) 的认知域的映射而实现的。中华民族也十分珍惜时间,在汉语中有“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概念及许多隐喻表达形式,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如金”等。

对等翻译的策略适应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完全对应的隐喻。它既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保留了源语隐喻的民族、文化色彩,又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的.文化特色。

4.2 转换策略

如果不能用对等的策略保留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那么可以在汉语中寻找合适的相应隐喻加以转换,把英语中隐喻的含义表达出来,这种翻译策略叫做转换策略。转换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4.2.1 将英汉隐喻分别改变源域中的形象映射到对等的目标域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的互相作用。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那么他们在使用隐喻时就有可能使用不同源域的形象,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这就要求译者改变原文隐喻源域中形象,以达到意义对等。

4.2.2 将英汉隐喻中源域中的形象去掉,译出其映射的目标域意义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翻译信息内容,即译出原文的意思。当隐喻中源域的形象对目的语读者非常陌生,移入译文显得晦涩难懂,或者其形象移入会引起不同联想,而且其形象在上下文中无足轻重,那就只要推导出其映射的意义,将其概略化译出。

4.3 异化策略――移植原文中隐喻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

翻译的功能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遇到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由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的隐喻概念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又无法做到在目的语中改变其原文隐喻源域形象,因为改变的话,会造成意义的损耗,那么译者就可以把这种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去。移植满足人们求异的心理,是文化交流的具体形式。

在汉语中有很多移植来的隐喻。如,特洛伊木马( Trojan horse )等。英语中也有从汉语移植过去的隐喻,如,paper tiger (纸老虎)等。随着不同民族交流的日趋频繁,不同认知呈趋同的特点,这种隐喻移植翻译可能性越来越大。采用这种策略丰富了目的语语言表达形式,更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5、结语

总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即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是一种跨域活动。为了使原文和译文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Lakoff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陈道明.隐喻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9).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第3篇

本文即从人类对颜色词的隐喻形成机制出发论述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并通过对比研究在翻译颜色词时找到隐喻认知的不同之处,做到更准确地翻译。

一、隐喻认知的发展

传统的观点把隐喻仅仅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是明喻的一种,随着隐喻学的发展,隐喻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人们更多地把研究指向认知领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艺术活动甚至科学等其他活动领域中,总是将其在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理解或阐释另一领域的经验,这种认知成了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也可以说,人类的思维就是隐喻的,比如,我们说“桌子腿”,“腿”本身就是人或动物的身体的一部分,支撑人体重量,因此支撑桌子的这条木棍就被形象地称为“腿”,再比如,“干细胞”中的“干”本是大树的树干,可以分支发叉,这里比喻细胞的这种特征时用“干”既形象又合理。“隐喻涉及两个事物,一个是出发点,一个是目的地,即一个是‘本体’,一个是‘喻体’,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即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称作目标领域(target domain),说明的领域被称作源领域(source domain or donor domain)。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达到从新认识目标领域特征的目的”。隐喻意义转移的基础就是相似性。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联想,当我们把颜色领域的这一特征映射到其他领域,就形成了颜色的隐喻认知。颜色在我们的头脑里形成的心理意象与被映射的事物激发的心理意象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二、基本颜色词

人类语言学家Berlin和Kay调查了98种语言,详细研究了其中的20种后,得出结论认为世界上有11个颜色组(color cater gory),相应地英语中就有11个基本颜色词,即black, white, red, green, yellow, blue, brown, purple, pink, orange和gray。并且他们把所调查语言的颜色词翻译后与英语颜色词进行跨文化比较,发现基本颜色词的发展是进化式和有序的:黑&白〈红〈黄&绿〈蓝〈褐〈紫&粉&橙&灰,即所有语言都包含“黑”和“白”,如果语言有三种颜色那就是“黑”、“白”和“红”,如果有四种颜色那就是“黑”、“白”、“红”和“绿”或者“黄”,依次类推。

汉语中颜色词亦丰富多彩,英语中的11个基本颜色词在汉语中均有相应的表达,而《简明类语词典》中列出6个基本颜色词:黑、白、红、绿、黄、蓝。此六种颜色语与Berlin和Kay假说提出的前六种吻合,本文即从这六种颜色出发对比研究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异同。

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

上文已经提到,隐喻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思维方式,就自然地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自然环境等相关,而这诸方面的差异造成不同民族对不同颜色在视觉和心理上引发的联想、象征意义和蕴含意义也不完全相同,在利用基本颜色词隐喻认知其他事物时,就会形成差异。

1. 黑色(black)

黑色容易使人想到黑夜,内心就会感到恐惧、神秘感。英汉语言文化中都有黑色这一联想义形成的隐喻认知,比如,汉语中的“黑心肠”、“黑白不分”等,英语中有“黑钱”(black money)、“黑市”(black market)、“黑名单”(black list)等,从而使人们对这些神秘、非法或阴险的事物有更真实、形象的认识,但由于英汉文化的不同,黑色形成的隐喻又有所不同。比如,在西方,黑色是与死亡、葬礼有关的,因此西方人的丧服是黑色的,而中国受佛教“超度”之说的影响,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称“白喜事”,因此在葬礼上,人们必须穿白衣,戴白帽,系白腰带以表示悼念,这是中国的民风民俗,因此翻译时,“红白喜事”就不能按字面直译,而应该译作“weddings and funerals”。

2. 白色(white)

在英汉语中都有纯洁、清白的联想义,但汉语中许多由白色构成的隐喻在英语中都不存在,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有些与white无关,而是另有寓意。如,“白事”指丧事(funerals),“白菜”(Chinese cabbage),“白卷”(unanswered examination paper),“白开水”(plain boiled water)。“白”还表示徒劳(in vain)或无代价(without cost)之意。如:“白费事”(all in vain, 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白搭”(no use, no good.),“白送”(to give away free of charge)。而英语中有些词组中“white”并不表示汉语中“白”的意思,如,white lie,翻译时千万不能译成“白色的谎言”,而是“无恶意的谎言”,white elephant不译作“白象”,而是“大而无用的东西”,因此有些广告商用white elephant作商标名,岂不弄巧成拙?white coffee不是“白咖啡”,而是“加了牛奶的咖啡”。

还有一种是英汉语中都有但是隐喻意不同的,如英语中white hand与汉语中的“白手”并不是对应的翻译,前者指清白的、纯洁的,而后者指空手,如“白手起家”(to build up from nothing)。

3. 红色(red)

两种语言文化中,“红”都有喜庆、高兴、幸福之意,在中国,过年要贴红对联,新娘要穿红袍子。西方把节日称为“redletter days”。而不同语言文化中,红色又有自己独特的隐喻色彩,如,汉语中“红人”比喻人受欢迎,受重用,英译时常译成“popular”,而与英语中red无关。再比如,“红娘”(go-between),“红榜”(honor roll),“红茶”(black tea),“红豆”(love pea),而英语中,red ruin(火灾),red activities(左派活动),red sky不是红天,而是指天空中出现的“红霞”。

4. 黄色(yellow)

在中国汉民族的观念里,黄色是尊贵的颜色,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因此皇帝登基称“黄袍加身”,黄河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里的土地也是黄色的,所以黄色与汉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汉语中有许多由黄色构成的隐喻,如,“黄道吉日”,俗称易于办事的好日子,人们把宝贵的时间称为“黄金周、黄金日、一刻千金、黄金时代”等。另外,黄色还有“色情”的隐喻,黄色书刊、黄色电影中的“黄”在英语中的相应表达是pornographic, obscene等。

5. 蓝色(blue)

汉语中,蓝色构成的隐喻较少,英语文化中却有很多,蓝色构成的隐喻在英语文化中有“忧郁”、“沮丧”之意,如:to be in the blues指“怏怏不乐或心情沮丧”,本来心情(mood)是无色彩而言的,这个短语的隐喻意即由始源域“blue”引起令人沮丧的色彩投射到目标域“人的心情”上产生的。另如,blue laws,指严格的法律,尤指周日禁止跳舞宴会等,始于美国殖民地时期清教徒颁行的法律。

6. 绿色(green)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使人想起春天、树叶、草地等,有青春、活泼、有活力的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绿色都可象征安全和平,如,green revolution, green peace。但绿在汉语言中还有独特的隐喻,如,“戴绿帽子”,指某人的妻子与他人私通,如果直译成to wear a green hat,西方人估计就理解为有人戴着绿色的帽子,不能理解它隐含的意义,应翻译成“to be a cuckold”。

人们使用颜色词进行隐喻认知是人类对颜色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颜色词的联想意义是一种思维活动和文化价值的体现,因此英汉语文化中颜色词的联想意和各自文化模型密切相关。本文对两种语言文化中基本颜色词的隐喻意义进行了对比,发现基本颜色词的一些隐喻在两种文化中有相似之处,但受各自文化价值、传统习俗、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呈现了不同的个性与差异,尽管同中有异,但用基本颜色词进行隐喻认知时,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真实和生动了,从而使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更加丰富了。

摘要:本文从隐喻认知领域探讨了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隐喻的差异和相似之处。颜色词的隐喻使我们认识事物更加真实和生动。隐喻认知是一种思维活动, 因此受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隐喻的差异, 达到在翻译过程中不望文生义, 进行更准确的翻译的目的。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对比,翻译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C].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3]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第4篇

关键词:认知隐喻 翻译策略 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虽然隐喻研究自古有之,但是仅归类于修辞学之列。隐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隐喻翻译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语境,还应熟捻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本文认知对隐喻进行了全面介绍,研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七种策略。

二.认知隐喻

1.定义

Lackoff和Johnson站在认知的角度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对认知隐喻的定义加以阐释。从功能上看,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另一事物;从结构上看,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2.认知隐喻的语义特征

隐喻意义是基本意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束定芳指出认知隐喻具有如下十种隐喻特征:矛盾性、临时性、模糊性、隐喻程度性、系统性、语义映射的选择性、方向性、不可穷尽性、多样性和回复性。

3.认知隐喻的分类

Peter Newmark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类: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形隐喻和复杂的隐喻。简易隐喻指那些格式明显的隐喻;半隐性隐喻专指篇章中出现的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的隐喻;隐性隐喻专指那些喻体不明显,喻义隐晦含蓄的隐喻;复杂的隐喻,指形式和喻义均颇为复杂的隐喻。

4.认知隐喻的功能

隐喻是一种文化反映,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它富有表现力,可以通俗易懂地表达复杂的认知。

三.认知隐喻的翻译

本章研究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

1.保留喻体的策略

如果在同一喻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喻义,而喻体又不宜代替,那就应该采用保留喻体的翻译策略。此时,应采用保留喻体,辅以意译补偿的翻译方法。

(1)Because of flash marriage and lacking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John and his wife led a cat and dog life together after the wedding.

译文:由于闪婚和缺乏相互了解,约翰和他妻子在婚后过着狗和猫一样不和的生活。

2.隐喻替代策略

在英汉互译中,对于文化重叠的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直接用目标语文化中相同意象来进行替代。

(2)同舟共济,译文:to be in the same boat.

3.隐喻转换策略

由于中西方在物质、文化、社会及宗教等方面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也就不一致,因而我们可以采取转换成目的语文化中相近的意象。

(3)说曹操,曹操就到,译文: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4.隐喻舍弃策略

由于中英文化中有许多文化空缺现象,翻译时在目标语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此时,为了不失翻译的根本,可舍弃原文的喻体,保留喻义即可。

(4)a wet blanket,译文: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5.直译与意译策略

为了保留原文的特色,我们应该尽量采取直译;由于文化和认知背景不同时,我们可以采取意译。

(5)as busy as a bee, 译文:像蜜蜂一样忙碌。(直译)

(6)higher flyer,译文:好高骛远的人。(意译)

6.解释与加注策略

由于语言及语言中的隐喻现象非常复杂,在译出喻体字面意义时,给出必要的解释与加注。

(7)济公劫富济贫,深受贫苦人民的爱戴。

译文:Ji 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四.结论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翻译是将源语言文化中的认知方式传递到目标中,而隐喻翻译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对隐喻进行了全面介绍,研究分析了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希望本文对以后翻译实践中的隐喻翻译有所启发和帮助。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第5篇

从认知的角度看隐喻及其对英语词汇的解释力

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语言教学是当今隐喻研究的七大主题之一.隐喻的认知观和语言的隐喻性使得隐喻研究的各种成果应用于语言教学成为可能.本文在简要阐述隐喻的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从词的理据、一词多义、词义变化、词义的`理解等方面讨论了隐喻的认知观对英语词汇的解释力.

作 者:孙红梅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273165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2)分类号:H3关键词:隐喻 认知观 英语词汇教学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第6篇

导读: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角度,对英汉两种语中典型和特殊的被动句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认为,射体和界标的理论也可用于分析英语被动句式。最后讨论了英语被动句式的认知翻译观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基本原理,被动句,典型,特殊,认知翻译观

一、引言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教学与研究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故无语态概念的错觉。其实,语态概念表示的是关键词形态仅从属于主谓关系。因此,汉英两种语言在主被动语态上的概念,理论上应该是基本一致的[1]。英汉被动句的表现形式迥异,两者的系统比较难度较大。本文采纳不受具体语言形式束缚的、以人类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语义分析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根据Croft的研究,被动句原型产生于事件的状态观,表达的是一个自足的(即没有外因出现的)理想化状态性事件,否则便属于特殊形式范畴[2]。下面我们先观察英汉被动句的原型和特殊形式,然后用事件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of Events,以下简称为ICM)来概括解释。

二、英汉被动句的原型和特殊形式比较

1.英语被动句的原型和特殊形式根据“被动句原型表达的应是自足的状态性事件”这一EICM观点特殊,下列句型应是英语被动句的原型(A型):

A. 主语(受事)+ BE + V- EN分词

①The team was defeated.

相比之下,偏离事件状态观的被动句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一是引入施事者,二是把动词所表达的事件重新及物化,三是加入“情态”(如may)、“主动性”(如get)等因素。据此,我们可以把下列英语中的被动句型归入被动句的特殊形式状态性(B型)。

B1. 主语+BE+ - EN分词+介词+名词短语(施事者)

②The piano was made by my father.

③I was a bit surprised at her words.

B2. 主语+情态动词+BE+ - EN分词+介词+名词短语(施事者)

主语+BE+being+ - EN分词+介词+名词短语(施事者)

④He is being scoffed.

B3. 主语(受事)+其他系动词+ - EN分词+介词+名词短语(施事者)

⑤The bridge is getting rebuilt.

2.汉语被动句的原型及特殊形式

由于汉语的语态无动词形式变化,因此我们采取与英语表述形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述汉语被动句的原型(C型)。

C1. N(无生命)受事+V

(1)你要的那支笔买了。

C2. N受事+V1 V2

(2)我的鞋穿破了。

C3. N(有生命)受事+V

(3)鸡杀了。

C4. N受事+被+V

(4)她被碰伤了。

可不用“被”字而使用“被”字,是汉语被动句的特殊形式(D型)

D1. N受事+被+V

(5)棉袄被脱了。

D2. N受事+ {被}+N施事+V

(6)栗子{被}哥哥吃了论文网站。

D3. N受事2+{被}+N施事+V+N受事1

(7)树{被}我浇了水了。

D4. N受事+{被}+N施事+V1V2;N受事+{被}+V1 V2

(8)菜{被}吃完了。

D5. N受事+{被}+N施事+V1+得+V2

(9)姐姐被他逼得无路可走。

D6. N受事+情态动词+V

(10)那支笔一定要买。

D7. N受事+表进行的时间副词+V

(11)大厦正在建设之中。

3.英汉被动句的比较分析

3.1 英汉被动句原型的异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英汉被动句的认知语义结构是一致的,即英汉被动句的原型都产生于表状态的EICM,表达的是一个自足的、没有外因出现的状态性事件。从句型3来讲,两者都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受事+状态,其中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例如:

你要的那本书?买了。

The enemy ? was defeated.

这个问题? 讨论过。

The cap ? was blown away.

但两者在表现方法上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英语对被动概念采用的语法化手段包括变换语序、动词的形态变化及使用半独立的虚词。汉语对表达被动概念采用的语法化手段主要是变化语序,在有的情况下使用虚词。戴浩一(1984)指出这是因为英语从施事的观点看使成动词的终点,汉语则从受事的角度观察[3]。换句话说,在同样情景下,英语更关心谁做什么,汉语更关心发生了什么。(b)英语有形态的变化(包括格的变化等),所以在表被动的概念时,不需要区分受事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也无需区分受事与动作之间的关系是有标关联还是无标关联。由于汉语动词没有形态的变化特殊,所以必须用其他手段来进行区分,如“被”字的使用。

3.2 英汉被动句特殊形式的异同

英汉被动句特殊形式的认知语义结构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对表状态的事件理想化模式的背离,表达的是过程而非状态。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他们在表达同一语义结构时采取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其区别主要表现在:英语被动句的特殊形式主要通过使用介词by来引入施动者,且放在动词之后。而汉语的施动者往往放在动词之前,受事之后。这是因为汉语是表意型语言,而英语是形态性语言。英语如果把施动者放到动词之前,就会影响被动概念的表达。另外汉语在引入施动者时情况比较复杂。汉语在引入施动者时有时是不能有标记的,有时是必须有标记的,有时则可有可无,具体看受事与动作之间的认知关联情况。

三、英语被动句式的翻译

1.英语被动句式的翻译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第7篇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第8篇

中医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中医学上的“阴阳”和“五行” 学说原本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后来被中医学用来阐述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大量的哲学用词进入了中医语言,同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中医学形成了自己特别的表述方式,即“取象思维”。该思维是通过表面的“象”来把握内在的本质,这种“象”是具有一定内涵或表示一定意义的形象,通过这种“象”来推测未知领域。根据认知语言学,中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这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手段就是隐喻,它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陌生、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中医学重要的认知方法和手段,体现了中医学对人体、疾病和治疗的独特认知,并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反映了其特有的社会体验和文化认知。

二、隐喻认知理论

21世纪科学发展的特征是“学科的交叉与综合”。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和人的一般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的产物。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隐喻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和人类重要的抽象思维方式。美国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和MarkJohnson划时代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从认知科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来研究探讨隐喻问题,把语言隐喻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建立隐喻认知理论,使隐喻研究从此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认知科学这一新的领域。

中医学理论使人类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形成并得到理解,人们通过对身体以及社会功能、关系、活动等一系列的体验,与外部的客观世界相互发生作用,建立中医学“取象比类”的隐喻逻辑思维方式,经常运用多种隐喻语言等认知手段去描述、表达一些病因病机抽象概念,使得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得到理解和解释。

隐喻的认知理论被称为“映射论”,即认为隐喻是一种心理映射,是人们把对此事物的认识映射到彼事物上,从而形成了源域向目标域的跨越。通过映射,人们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创立关联以达到认知的目的。隐喻翻译的任务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化中已经建立的隐喻关联最大限度地映射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之中,毕竟翻译的目的就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三、基于认知的中医隐喻翻译

当前中医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接受,人们迫切想了解中医,想理解中医语言和中国传统医学的文化内涵。中医隐喻翻译需要切实可行的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角度寻求相异文化间共享概念的重叠,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

1. 化隐喻为明喻法

例1: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译例: The heart is just like a kingorgan from which spirit emerges.

分析: 此句为判断句,“君主之官”是一种隐喻,意即“好像君主一样的器官”,这里把心脏比喻成国王,强调其重要性。译文采用化隐喻 ( 君主之官)为明喻 ( just like a king organ) 的手法,使语义更具体化,表述明白易懂。

2. 化隐喻为直译法

例2: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象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译例: Yin and Yang serve as the Dao( law) of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the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all things, theparents of change,the beginning of birthand death and the storehouse of Shenming.

分析: 此句为排比式, “道”“天地”“父母”“本始”等都是一些广泛哲学意义的词汇,很难用英文来进行转换或替代。根据翻译学理论,翻译时译意而非译字,最重要的是要传神,能够保留原文特征,同时转达原文信息。当英文难以正确表达出中医的思想内容时,可采取化隐喻为直接翻译,使英文的表达形式服从原文隐喻的信息内涵,这样的直译就能忠于原文,不会导致为了意译而却变成误译。

3. 补偿隐喻法

例3: 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译例: The mouth and nose are thegateways for going in and coming out of qi.

分析: 此句言简意赅,中医典籍中有很多这种凝练性很强的语言,往往一个词蕴含着丰富的含义,翻译时如若不增加补偿必要信息,读者很难领会句子的医学内涵。补偿隐喻法能够努力再现原句语义功能,使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读懂中医,理解句子表面下所蕴含的医学信息。此句把“口鼻”隐喻为“气 之门户”,其中“going in andcoming out”的增补补充说明气的运行方式,避免读者理解上的障碍。

4. 省略隐喻法

例4: 气者,人之根本也; 根绝则茎叶枯矣。

译例: Qi is the origin of the humanbody.

分析: 此句没有用直译法,没有把整个句子翻译出来,因为有时隐喻概念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医理的理解。翻译时可以考虑省去隐喻,只译医理概念。此句主要意思位于前半句,后半句隐喻只是着重说明其重要性,所以“Qi is theorigin of the human body. ”足可以表达原句的意思。

四、结语

浅谈隐喻认知及隐喻翻译 第9篇

关键词:隐喻;认知;翻译策略

一、 引言

隐喻,产生于人类的语言审美活动并时时表现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曾说过,隐喻可以使风格有所提高而不流于平凡。这体现了语言的信息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然而,隐喻长期以来只是被视为一种“装饰”和“美化”语言的修辞手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重新进行认识和解释。英国修辞学家I·A·Richards曾经说过:“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隐喻,几乎每三句话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隐喻。”。Lakoff·G·和Johnson·M认为: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他们在合著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正式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活跃,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到具体的策略全面探讨隐喻的翻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二、隐喻的认知性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语言符号与客观外部世界不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人们只有通过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总结经验,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才能进而形成隐喻,完成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隐喻的英语等同词metaphor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的意思是“传达、传送”,二者合一意为用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换言之,隐喻涉及两种事物,一个是出发点,另一个是目的地。

也就是说,一个概念域是可以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其方向是,用熟悉的事物映射不熟悉的事物,用具体的概念映射抽象的概念。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亲身感知世界,并对所获的经验进行组织的过程。隐喻就是在这种向陌生概念(和抽象)的映射过程中发挥作用,拓宽意域,升华认识。所以隐喻的认知特征在隐喻和隐喻翻译的研究中显得至关重要。

三、 隐喻的可翻译性

由于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翻译是一种人的思维活动,隐喻和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有许多共同点: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使用喻体是要把喻体或者载体上的某些特征转移到本体上;翻译则必须涉及两种语言,进行翻译时要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隐喻作为一种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方式总是产生于人们言语交际活动中,并与整体的言语交际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语言角度看,隐喻是一种比较“奇特”的语言方式。所谓“奇特”,指有缺陷的表达方式,为违反会话原则的结果,它能把表面上看似超出常规甚至荒唐的事物联系起来。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包括隐喻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有据的,即可以从人们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

从文化角度看,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中必然会出现众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如:castle in the air 在中文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但是,由于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处于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在使用隐喻时有相似也有差异,读者对隐喻的理解就是通过源语隐喻中包含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能否实现认知上的对等是成功翻译映射的关键,这就要求译者选择恰如其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四、隐喻翻译的策略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基于隐喻的认知性,为了做到译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策略:

(一) 对等策略

对等翻译策略指的是汉隐喻中始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而且各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人类在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经验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似的,从而产生的认知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许多隐喻词语具有相似的喻义,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上必然会出现许多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我们很容易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隐喻用法。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采用直译,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再现原文隐喻的喻义,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如:(1)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 making preparation for the festival.

译文: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像蜜蜂一样。

本例中译语中和原语中的相似点是对等的,即在于孩子们的忙碌与蜜蜂的忙碌相似。句中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蜜蜂忙碌”) 的始源域的认知到表示抽象概念(“孩子忙碌”) 的,目标域的映射而实现喻义的再现。

(2)Time is money.

译文:时间就是金钱。

本例中隐喻的喻义是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金钱”) 的始源认知域到表示抽象概念(“時间”) 的目标域的映射而实现的,喻指时间的可贵。

可见,对等翻译的策略适应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完全对应的隐喻。它既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保留了源语隐喻的民族、文化色彩,又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的文化特色。这种译法既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相融性,又达到了神形兼备的效果。

(二) 转换策略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那么他们在使用隐喻时就有可能使用不同始源域的形象,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如果不能用对等的策略保留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那么译者可以在汉语中寻找合适的相应隐喻加以转换,把英语中隐喻的含义表达出来,这种翻译策略叫做转换策略。

1. 换喻法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受制于各种文化。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形式、审美情趣等因素使得人们在不同的语言中表达同一概念往往会运用不同的喻体。在翻译时,译者可以适当地变换原语隐喻的喻体,使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比喻形象,以达到“神似”的效果而又不失原语中的美感。

(1)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以上例句中的译法均是通过将原语中的隐喻转换为译语中的隐喻,充分表达出其蕴涵的喻义。

2. 意译法

由于一些隐喻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带有强烈的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隐喻表达方式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当原语隐喻在译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时,恰当地使用意译的翻译策略,既能形象地保留原文的隐喻意味,又可丰富译语中的隐喻表达。具体地说,隐喻意译的方法是通过对原语中词语表层结构的理解,以译文的习惯表达方式把原隐喻的喻义与深层蕴意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审美效果上的动态对等。

例如:(1)The ship is plowing the sea.船在乘风破浪地前进。

(2)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五、隐喻翻译的跨文化语境

翻译的功能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交流。语言根植于文化,不同语言折射不同民族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在许多词语和句法表达上的差异都是源于英汉民族在认知上的差异。因此,在隐喻解读过程中文化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遇到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由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又无法做到在目的语中改变其原文隐喻始源域形象,那么译者就可以把这种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去。

在汉语中有很多移植来的隐喻。如,特洛伊木马( Trojan horse )等。英语中也有从汉语移植过去的隐喻,如,paper tiger (纸老虎)等。随着不同民族交流的日趋频繁,隐喻移植翻译可能性越来越大。采用这种策略丰富了目的语语言表达形式,更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六、 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从一个新的高度和视角解释隐喻,为许多语言规则和现象提供了理据。隐喻就其本质而言,是两个域(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是一种跨域跨文化活动。隐喻翻译也因认知语言学对隐喻认知性的深入研究和认知理论的不断完善获得一个更科学、更完善的理论基础。为了力求做到原语与译语中隐喻喻义的对等再现,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陈道明.隐喻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3]束定芳.隱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上一篇:教科室研修简报第一期下一篇:区财务审计工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