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概念隐喻范文

2024-06-05

情感概念隐喻范文(精选10篇)

情感概念隐喻 第1篇

一、概念的界定

(一) 合成空间理论

合成空间理论 (Blended Space Theory) 是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它揭示了自然语言意义建构过程中的概念整合认知过程合成空间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心理空间是指认知者联想时启动的想象空间。例如:

1) Shallw earrivethereat six?

2) Hesaw that movieyesterday.

3) M aybehew atchesTVeverynight.

4) If youhadcomeyesterday, youw ouldhave themeeting.

以上四个句子分别建立了四个心理空间。例1建立了将来时间空间, 例2建立了过去事件空间, 例3建立了可能性空间, 例4建立了虚拟性空间。合成空间是由四个心理空间构成, 即两个输入空间, 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四个空间彼此映射链接, 形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该网络中的任一空间都能随时得到调整, 输入空间可影响合成空间, 合成空间形成后也可影响并调整输入空间。

(二) 情感隐喻

很久以来, 人们就认识到了隐喻在人类交际和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用比喻的方法来表达情感, 分为情感明喻和情感隐喻。因此, 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的抽象情感, 人们经常把它们隐喻化。情感隐喻是隐喻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对情感隐喻概念形成和意义建构过程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情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空间合成理论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构隐喻过程的机制, 但它本身并没有提供一个分类的准则。现代隐喻理论认为情感隐喻属于实体隐喻。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跨感知域的情感隐喻化, 即通感隐喻;另一种是相对于通感隐喻而言的同一感知域中的情态物化。

(一) 通感隐喻

英语中的synaesthesia (也可以写作synesthesia) 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其定义为sensationfelt inonepart of the bodyw henanotherpart isstimulated.这一定义的意思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受到刺激在另一个器官上触发的感觉”。换言之, 即五官感觉相通, 即“通感”。在通感隐喻两域之间的映射过程中, 感官特征通常从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高级感官形式, 不同感官之间进行功能转换, 以达到视、听、嗅、味、触觉之间的交叉组合, 实现对情感概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情感隐喻化的实现是在合成空间中通过概念合成完成的。

英国诗人西蒙有一首诗, 是一个精彩的五官相通的英语通感范例, 如:

Soft musiclikeaperfumeandsw eet light,

Goldenw ithaudibleodorsexquisite,

Sw athemew ithcerementsforetemity.

诗人将听觉与触觉 (soft) 、嗅觉 (perfume) 、视觉 (light) 、味觉 (sweet) 都柔和在一起。绝妙的表达了听力肖邦乐曲之后的感觉。

(二) 实体隐喻

相对通感隐喻而言, 另一种情感隐喻是呈现在同一感知域中的, 这种情感隐喻属于实体隐喻, 是人类利用自身对现实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经验, 将已知概念系统映射到未知领域, 以获得对较为模糊抽象的情感这一新概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 其认知途径是将无形的情感、思想等进行情态物化, 表达理解为“实体”, 这种实体化过程有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人们借助自己熟知的身体实体描述并理解抽象的人类情感。1) 把情感引起的人体的不同生理反应隐喻为相应的情感, 如“眉开眼笑”。2) 用人体器官构成表达情感的词语, 实现隐喻化。如“满腹惆怅”、“心花怒放”等。

其次人们把抽象情感隐喻为人体以外的具体实物或特定概念, 以激发联想。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

最后人们利用空间方位帮助实现情感的隐喻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通过方向性来表述情感隐喻也是一种通过人体器官本身将抽象情感实体化的过程。这类表达方式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 直立的姿势往往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低垂的身体姿势往往与负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

三、结语

通过情感隐喻表达的语言形式, 我们发现在空间合成理论框架下所建立的相互映现的心理网络空间中, 这种整合包括了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 在此网络中各概念以各种形式整合成新的空间, 使我们获得对新概念新事物的认知。概念整合作为一个普遍的认知机制制约着情感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以该理论为分析框架, 情感隐喻可以解释为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部分结构的映射。通过与语言实例的紧密结合以及对情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初步探讨了空间合成理论与情感隐喻认知的关系, 显示出空间合成理论对情感隐喻的生成机制和意义建构的强大阐释力。

摘要:情感是人体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情感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Fauconnier的空间合成理论是能够解读情感隐喻等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模式。本文试从认知角度将情感隐喻分为通感隐喻和实体隐喻, 并利用空间合成理论进一步探讨两种类型的情感隐喻意义建构过程, 以期论证空间合成理论框架下情感隐喻认知阐释的可行性。

关键词:类属空间,合成空间,情感隐喻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0.

[2]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赵艳芳.认知的发展与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4]冯小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5]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喜悦”的概念隐喻 第2篇

【关键词】喜悦 概念隐喻 英汉对比

一、概念隐喻及其概念

1.概念隐喻的提出。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所著的 “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一种与传统隐喻观念迥然有别的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该观点认为,概念隐喻是用隐喻形式来表达概念,隐喻不光是语言问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人们赖以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大多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

2.概念隐喻及情感。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由于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对人类情感的研究构成了探索人类认知的基本部分之一。然而,情感是抽象的,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把它们隐喻化。

隐喻的实质是用一个范畴的认知域去建构或解释另一个范畴。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一些语言学家对英汉情感隐喻,尤其是表示“愤怒”和“喜悦”的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英汉存在一些相同的情感隐喻概念。

二、英汉关于“喜悦”的概念隐喻的共性分析

喜悦是一种人的基本情感。普通心理学中,喜悦是达到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

根據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1980)的研究,英语表示Happiness的隐喻大多跟空间方位有关,常用身体直立向上表示喜悦和快乐,并形成“喜悦是上”(HAPPY IS UP)的概念隐喻 (Lakoff &Johnson,1980:15),有许多具体的表达方式:

1.I’m feeling up.

2.That boosted my spirits.

3.My spirits rose.

在以上例子中up,boost,rise,high,lift这些词都和“向上”有关,被用来隐喻快乐和喜悦。在汉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

4.他们个个情绪高扬。

5.他正在兴头上。

6.这下提起了我的兴致。

当我们用这些词语表示喜悦时,已经意识不到它们是隐喻了。这些表达方式是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的,直立的姿势往往与正面的情感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相伴。英汉两种语言之所以都用“喜悦是上”的隐喻概念,是因为在人类的认知和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空间的感知比较容易,空间概念的形成得也就比较早。由于人类在空间概念的认知发展中的共性,再加上人类相同的生理体验,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喜悦是上”(HAPPY IS UP) 的隐喻概念。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一个共同的表示“喜悦”的概念隐喻,那就是“喜悦是容器中的液体”(HAPPINESS IS FLUID IN A CONTAINER)的概念隐喻。这个概念隐喻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方式:

7.We were full of joy.

8.He was bursting with joy.

9.My heart is filled joy.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容器这个意象图式被整体投射到感情范畴的表达上了。在汉语中也有许多这样的隐喻例子:

10.他满心欢喜。

11.喜悦之情如泉水涌入他心中。

12.他心中充满喜悦。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都把人体作为容器。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皮肤作为分界面把它与外界隔开。当人们高兴时,血液循环加速,人体这个容器就要满,强烈时情感就外溢(overflow),而当情感膨胀时,就得冲出来(burst)。因此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喜悦是容器里的液体”的概念隐喻。

三、英汉关于“喜悦”概念隐喻的个性分析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力量和文化模式,人们自幼习得了这种语言,也就把其中包含一切文化观念、价值、准则、习俗的文化符号深深地熔进了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中便体现出个性来。

在英语中,有“喜悦是离开地面”(BEING HAPPY IS BEING OFF THE GROUND)的隐喻概念,具体的表达方式如:

13.I was flying high.

14.I’m six feet off the ground.

15.We were in the clouds.

而汉语语言文化中,离开地面是骄傲自满的象征,中国人把谦虚和稳重看作是美德。因此汉语中有这样的说法:

16.他太飘飘然了。

17.他又在云里雾里了。

18.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是两个民族不同的价值观所致。价值观作为文化因素的核心内容之一,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并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渗透、积累的结果,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在语言中。汉民族比较含蓄、深沉,在中国,人们感情外露不值得称道,讲求委婉、含蓄。因此,在汉语中,“喜悦是离开地面”被认为是骄傲自满的象征。相反,英语民族更直率,讲求直截了当,感情外露受人赞许。因此,英语中存在“喜悦是离开地面”这个概念隐喻。

四、结语

通过对英汉“喜悦”隐喻的认知对比,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情感概念隐喻表达存在许多相同之处。这一共性支持了以下观点:人类的理解和思维都植根于人类基本的身体经验,而基本的身体经验应该是人类共有的,因此我们有理由假定普遍性的概念隐喻的存在。另一方面这些情感隐喻表达也存在各自的个性和差异,这是由于:身体经验又离不开特定的物理、社会和文化环境,而这些环境是各处不同的,因此我们同时也有理由预测不同文化的概念隱喻体系之间应当是存在差异的。

参考文献:

[1]陈家旭.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7:36-37.

[2]陈林.英汉喜悦情感隐喻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2009.

[3]许春香,赖祎华.英汉情感隐喻对比分析——以“喜悦”、“悲伤”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2:86-88.

[4]曲占祥.英汉“喜悦”情感概念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04:14-17.

[5]赵芳.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1:133-134.

[6]宋连香.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共性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102-103.

[7]巩秀秀.隐喻视角下英汉情感词汇“喜悦”和“悲伤”的对比研究[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199-201.

[8]张林影.从认知角度探究英汉情感隐喻[D].黑龙江大学,2007.

[9]胡玲玲.英汉“恐惧”情感隐喻对比分析[J].考试周刊,2013.

[10]周红.英汉情感隐喻共性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

[11]刘源佳.英汉情感隐喻“喜悦”,“愤怒”的认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2]钱立.英汉“愤怒”情感隐喻解析[J].科技信息,2014,01.

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 第3篇

就语言的透明度而言, 使用语言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对人类的各种经历进行白描式的描写, 这是一种无标记的体现形式。另一种方式是进行曲折方式的描写, 这是隐喻体现形式。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对隐喻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视角:它不仅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 也被看做一种直接参与人类认知过程的思维方式, 一种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隐喻研究就此被纳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随着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隐喻有了新的认识。通过研究表明, “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 不仅是语言的, 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 (胡壮麟:2004, 102) 。”而将隐喻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杰出成就当属“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Johnson 1980;Lakoff 1993) 。“该理论认为,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 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这些革命性的提法促进了认知语义学对概念结构的研究, 从而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整体发展。 (李福印:2006, 86) ”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它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Halliday为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对隐喻的观点是, 隐喻是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 (一致式) 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 (隐喻式) 。“语法隐喻理论为揭示隐喻的性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并进一步揭示了隐喻的认知价值。 (朱永生, 严世清:2000, 133) ”

虽然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都已经有了较充分的发展, 相关论述也呈几何基数增长。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甚少。本文将从二者的基本理论入手, 探讨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关系。

2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

2.1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atephors We Live By, Lakoff&Johnson 1980) 一书中首先被提出来的, 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1993) 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Lakoff认为人们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域, 即“源域” (如“建筑物”BUILDINGS) 中的词汇来描述另一个抽象的概念域, 即“目标域” (如“理论”THEORIES) 。见下例。

1) We need to buttress the theory with solid argument.

2) The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is shaky.

3) The argument collapsed.

在以上例子中, Lakoff认为词汇buttress, foundation, shaky, collapsed本来是用来描写“建筑物”的, 现在用于描写“理论”。因此, 我们是把“理论”当成了“建筑物”, 即“理论是建筑物” (THEORIES ARE BUILDINGS) 。以上词汇的用法实际上就是系统的一词多义, 词汇buttress, foundation, shaky, collapsed在“建筑物”语域有一个意义, 它们分别又在“理论”语域获得另外一个意义, 即隐喻意义。Lakoff认为诸如“理论是建筑物”这样的观念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称之为“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隐喻是跨概念域 (cross-domain) 的系统映射”。即, 概念隐喻能使我们用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和感知抽象的、难以直接理解的概念, 其方式就是把源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 这样的映射是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实现的。所以“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种事物。” (Lakoff&Johnson, 1980)

概念隐喻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隐喻。常规隐喻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 metaphor) 和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

2.1.1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建构另一种概念, 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 通常是用源域中具体的、已知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未知的或比较生疏的概念, 如TIME IS MONEY。而由这个隐喻由可以派生出很多相关的隐喻表达方式。如:

4) How do you spend your spare time?

5) You are running out of time.

6) Going shopping cost me half an hour.

2.1.2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人们将上下、前后、里外、深浅等具体的空间方位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 形成以方位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表达方式, 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

7) I am feeling up.

8) He is at the peak of health.

9) My spirit sank for the bad news.

方位隐喻及其相对应的语言有其物质的和文化的经验为基础:下垂无力的姿势代表消极的身体或情绪状况, 如悲哀和沮丧;而直立挺拔的姿势总和积极的身体或情绪状况相联系, 如愉快和活力。这同时也说明了人类思维及语言的进化过程。2.1.3本体隐喻

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 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派生出另一类隐喻———本体隐喻。人们将抽象、模糊的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视为具体有形的实体 (特别是人体本身) , 从而可以对其进行指称、量化、识别特征及原因等。最典型的本体隐喻是容器隐喻 (container metaphor) , 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 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分界面、里外等。例如以下表达方式:

10) He is out of poverty. (POVERTY AS CONTAINER)

11) She is deep in thought. (THOUGHT AS CONTAINER)

12) Marriage is the tomb of love. (MARRIAGE AS CON-TAINER)

这些语言形式已成为普普通通的表达, 人们已意识不到它们的隐喻性。这也说明人们的思维方式已不自觉地将两种事物相提并论, 并以具体的事物来思考和谈论抽象的事物。

2.2语法隐喻

Halliday认为语言是有层级的, 顺序为“语义层 (semantics) ———词汇语法层 (lexico-grammar) ———音系层 (phonology) ”。 (Halliday:2004, 24) 三个层次之间是体现关系, 即词汇语法体现语义, 音系体现词汇语法。Halliday着重讨论语义层与词汇语法层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 语言具有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大元功能决定了语言的基本形式, 导致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一致性, 即语义和语法形式之间存在着“自然”关系。当一个语义结构在词汇语法层表现一致时, 体现关系为“一致式 (congruent) ”, 不一致时, 就产生了语法隐喻, 体现关系为“隐喻式 (metaphorical) ”。

Halliday在《功能语法导论》的最后一章对语法隐喻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认为“隐喻中的变化发生在语法词汇层, 而不仅仅只在词汇层。……很多隐喻可在词汇表达中找到, 但经常有语法变化伴随其中。” (Halliday:2004, 342) 根据Halliday的划分, 语法隐喻主要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

2.2.1 Halliday的概念语法隐喻

在功能语言学中, 概念元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 (transitivity) 和语态 (voice) 得到体现。 (胡壮麟, 朱永生:2008) Halliday认为, 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1) 物质过程;2) 心理过程;3) 关系过程;4) 言语过程;5) 行为过程;6) 存在过程。而修辞学中的隐喻、转喻都是及物性过程的隐喻化。

在Halliday的概念隐喻中, 及物性过程中的各过程都可以隐喻化, 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 是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 即:一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过程;随着过程变化, 该过程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相应发生变化;随着功能角色变化, 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

如以下两组例句:

1a)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物质过程) →

1b) The past twenty years has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in China. (心理过程)

2a) He cried sadly. (行为过程) →

2b) He let out a sad cry. (物质过程)

在上述例句中, 由于a句中的过程发生了转化, 与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1a中,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承担表示时间的环境成分, 但在1b中, 这个成分却转喻成了心理过程的“感觉者”, 而1a中由动词“have taken place”所体现的物质过程则转化为了“great changes”, 成为了1b句中心理过程的“现象”。由此看出, 这类语法隐喻不是具体的事物间的比喻, 而是功能结构间的隐喻化。在1a, 1b中, 本来的物质过程, 隐喻为心理过程;在2a, 2b中, 本来的行为过程隐喻为物质过程。在由一种过程向另一种过程转化的过程中, 语义成分也随着功能和词类的变化而变化了。

在一致性关系中, 动词用来表示过程, 名词用来表示参与者, 形容词表示特征等。对上面的四个例句, 首先进行及物性系统中的语义分析, 然后按照语义确定各个相应的参加者所应该使用的语法, 根据语义语法的对应关系, 可以得出结论:1a, 2a这样的句子在性状中保持一致, 且比较贴近日常的口头表达习惯, 叫做“一致式 (the congruent form) ”;而在1b中, 本来应该做环境成分的介词短语隐喻后还含有其它语法成分;在2b中, 本来表示生理的“cry”隐喻后成为物质过程的目标。这两个句子中的成分在性状上没有保持一致, 这样的句式可判定为语法隐喻的句子, 叫做“隐喻式 (the metaphorica form) ”。

2.2.2 Halliday的人际语法隐喻

人际隐喻主要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语气隐喻表现为人际功能可以由多种语气来体现, 情态隐喻则指由小句来体现原来由情态动词、情态副词以及谓语的延伸部分来体现的情态意义。

语气系统的功能是表达言语功能, 即表达人们希望通过讲话所达到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言语交际的性质, 把各种各样的交际目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交换信息, 另一类是交换物品与服务。相应地产生了四种基本的言语功能, 即陈述、提问、命令和提供。这四种人际功能在词汇语法层面上分别由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意态化的疑问语气来体现。如下例:

(1) 陈述 (陈述语气) :I gave him an apple.

(2) 提问 (疑问语气) :Are you happy today?

(3) 命令 (祈使语气) :Please close the door.

(4) 提供 (意态化的疑问语气) :Would you like some bananas?

当人际功能没有由对应的语气来体现时, 就产生了语气隐喻。例如, (2) 除了可以用祈使语气体现外, 还可以用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来体现。

(2) Please close the door.→You should close the door.→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转化后的两种表达方式都是 (2) 的隐喻表达。这就是语气隐喻的体现方式。

情态系统是讲话者借以表达自己对事物持何种态度和看法的语义系统。在英语中, 它是通过各种情态成分来体现的。而当语义层面上的情态意义由词汇语法层上的其它形式体现时, 就产生了情态隐喻。情态隐喻的情态取向可分为4种: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明确客观和非明确客观。非明确情态取向是一致式的词汇表达形式, 而明确情态取向则是非一致式的。如:

(1) Perhaps it will rain tomorrow.

(2) I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

(3) It’s likely it will rain tomorrow.

在上例中, (1) 是一致式, (2) 和 (3) 是 (1) 的隐喻式。因为在 (1) 中由情态副词perhaps表示的情态意义分别由 (2) 和 (3) 中的小句“I think”, “It’s likely”来体现。尽管这两个小句主语、谓语都具备, 但在功能上体现的只是情态意义。而且“I think”和“It’s likely”包含的是两种不同的情态隐喻。因为“I think”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表现的是说话人本人的看法;而“It’s likely”则含有明显的客观性, 强调的是客观上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

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只是非常笼统的分法, 在有关语法隐喻综合讨论的基础上, Halliday将语篇功能也考虑在内, 对语法隐喻进行了重新归类, 共区分出13种语法隐喻。这种分类总的来说, 是“清楚的, 可操作的。” (朱永生, 严世清, 苗兴伟:2004, 234)

3结束语

人们通过隐喻认识世界, 通过隐喻建构人的认知, 不仅反映在词汇层面上, 还体现在语法层面上。因此, 虽然概念隐喻隶属认知语言学范畴, 它与语法隐喻的研究出发点和研究方法不同, 但二者具有共同的建构主义立场。更重要的是它们研究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 使得二者都从不同角度地揭示了隐喻的某些特征, 在阐释隐喻的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对隐喻进行研究, 从而使隐喻研究呈现多维发展的态势。把二者结合起来考察, 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和解释隐喻。

摘要:该文主要探讨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之间的关系。论文首先介绍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基本功能, 然后论述二者的工作机制及异同。最终得出结论, 二者具有互补性, 应共同认识, 以加深对隐喻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概念隐喻,语法隐喻,互补性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 1980.

[2]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Ortony 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4]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中外概念隐喻认知翻译分析 第4篇

本文以国内作品《红高粱》和国外《费城》对比,探索概念认知翻译的异同。红高粱家族是中国作家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中存在大量的概念隐喻,这是外国读者难以理解其文本的关键。小说中,作者运用丰富的寓意象征及隐喻性语言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惊天动地的爱情及战争年代高密东北祖先们英勇悲壮的故事。动植物的描写是《红高粱家族》重要的艺术特色,作者通过“人性化”了的动植物,升华了小说主题,提高了小说整体的艺术感染力。美国电影《费城》作为主要的语料来源,作者收集了条含有战争隐喻的英语对话,阐释了战争隐喻如何利用人们普遍熟知的具体的概念理解法律活动,并进一步探讨了战争隐喻思维在法律语言中的翻译策略。

认知语境对小说中的两种主要植物,“红高粱”和“睡莲”概念隐喻的意象图式进行了构建。“高粱”是禾本科植物,谷粒可供实用。高粱延续了高密东北乡世世代代的生命,因此“高粱”的隐喻意象图式之一是:高粱——延续生命——强大的生命力。成熟后的髙粱像火一般通红,当高粱大面积成熟后,遍地的高粱便容易让人联想起血海,因此,这里的隐喻意象图式是:大片成熟高粱——血海——日寇侵华的残忍。而高粱抗旱耐热,在广袤的平原上恣意生长,在蓝天下灿烂无比,让人不禁希望像高粱般自由自在地生活,并且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勇于同世俗斗争。因此,此处的隐喻意象图式是:广泰的红高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广袤的红高粱——挣脱世俗的束缚。

小说中“几株白睡莲”出现的上下文环境都颇为嘈杂:花脖子开枪、曹梦九命令将炸弹扔进湾子等。正是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下,“那几株白睡莲”却依然“雍容大度,仪态大方”,这种高贵的神态很容易就让读者联想到“我奶奶”在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同样不乱方寸,沉着冷静。此处隐喻意象图式是:白睡莲——高贵纯洁,仪态大方的人——我奶奶。

在《费城》中,这个词(versus)在字幕中出现过两次,并且指的是短期的对抗。通常它被用来表示战争的双方,但在诉讼中,它是用来联系诉讼的两个参与者,他是一个常规的隐喻。比如,两者都是由双方代表的不同利益参与其中。由于在诉讼中我们可以很频繁地看到这个词的使用,现在人们更多地认为这是一个诉讼术语,而不是战争的比喻。在汉语中,告和被告即使不用来比喻,但是它仍然可以表示诉讼的意义。因为在汉语中,这两个词可以清楚地表示双方之间的关系。冲突(conflict)的含义通常被用来描述一场打架,一场战斗或是一场竞争。

在法律案件中,它常常用来替换诉讼这个用词。在诉讼案件中,冲突这个词语频繁使用,以致人们都忽视了它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冲突的构成是在法律结构之上的系统地描述。在中国的文字中,并没有什么词汇表达战争或者诉讼,然而,中国读者仍然可以理解其含义。究其原因,人们对于深层次的认知结构有许多共享经验,这使得人们可以更容易理解。因此,翻译者通常会省略副标题。赢这个词在电影中出现三回,而且跟作者先前提到的一样,也是常规的隐喻。因为人们会使用隐喻的概念在诉讼中,正如部分结构化的诉讼途径,依据战争来说,他们可以轻松地理解诉讼的结果,就像理解战争的结果一样。为了成功翻译出这类型的隐喻,译者对战争一定会有足够的了解。诉讼就像战争,一定会有一个结果。当译者在翻译win这个单词时,他会翻译为得胜、胜利、赢,所有这些在中文中都是死板的隐喻。英语和中文都会有相似的战争的隐喻,所以作者在目标语中会努力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景。

译者能否正确把握原作者在文中传递的“红高粱”的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红”的解读。“费城”隐喻广泛存在于法律语篇当中,并提出翻译战争隐喻的四种方法,即保留源语隐喻形象、采用标准目标语形象、保留原文形象并解释和省略法。战争隐喻与翻译紧密相关,所以从认知角度谈法律语言中战争隐喻的翻译极具研究价值。从认知角度分析战争隐喻的翻译策略,有助于进行法律文献的翻译工作。

在英语方面,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以英语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概念隐喻理论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其他语言中得到验证和补充。只有这样,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遍性才能得到证明,而汉语能够为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和独特的例证。

概念隐喻简析 第5篇

隐喻该单词“metaphor”源于希腊单词“meta”和 “pherein”.“meta”的意思为“穿过,通过”,“pherein” 的意思为“改变”。从该词来看隐喻的功能是将某事物从一地点改变到另一地点。从句法学的观点,隐喻由三部分因素组成:喻题(tenor)、喻体(vehicle)、喻底(ground)。在一个比喻中并不是所有成分都要呈现,也就是说有个别因素缺失。 隐喻存在着众多的定义,如下:

1.隐喻:使用一个单词或短语来描述某事物,使之区别与字面意义。——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第四版

2 . 隐喻: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与其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而没有用“像”,“好像”一类的比喻词。——朗文当代高阶词典

3.隐喻即为转换实体词,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用其他的描述方式表述概念。——彼得·纽马克

4.隐喻:用一个事物理解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方式。用该词所附有的意义去描述其他事物。

二、隐喻的分类

1.彼得·纽马克的分类。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里将隐喻分为四类:“化石级;现存级;新创级和原创。化石级, 其名称本就是一种隐喻。从字面上理解为已经成为化石,实际指过时的比喻的应用。在某种意义上,和死去的隐喻差不多。 举一例,下倾盆大雨,用 “rain cats and dogs”(字面意义为下猫狗)来比喻。在现代社会,如果还采用这样比喻的人就如同生活在祖父之前的年代。 现存级隐喻即为现被收录在各种词典,被广泛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比喻。新创级,至少目前商未被收入词典,同时又让人接受,并感到新意扑面;原创,这种比喻并非随处可见,唾手可得。它是灵感思维的产物。这种比喻在词典上无踪影可觅,而且连参照物可能也没有。

2.乔治·莱考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到,隐喻根据不同的概念分类。关于隐喻的认知在此仅提三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是指用一个概念来说明或构成另一种概念。此外,组成结构隐喻需要两个因素或两种条件。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一定是不同的概念。实体隐喻要求两个不相似的概念之间需有某些共通之处,这种共通之处使喻体能够阐明和理解本体的概念。方位隐喻,是把某种空间关系或性状投射到非空间的关系和性状之中,从而把握非空间事物或概念的性质的方法。

3.死隐喻和活隐喻。从修辞效果上来说,隐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真隐喻,或者称为活隐喻;另一类为陈腐隐喻,或者死隐喻。众所周知,隐喻的基本功能是将某事物的一个具体特质转为更具体更形象更有深度的形象。有一些隐喻,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使用频率在慢慢减少,直至降低为零使用率,其隐喻的意义已经固定下来,不再与其他隐喻互动,失去创新能力。这就是我们所指的的死隐喻。从另一方面来说,活隐喻指的是具有独创性的,在整个语言的使用中未被固定下来,非常形象、鲜活、生动的隐喻。活隐喻更有研究价值。然而,该方式的分类也是存在很大的弊端, 该分类非常模糊,而且很难界定死隐喻和活隐喻的明确的界限。

三、隐喻的应用

1.隐喻的翻译。在翻译界,翻译标准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议,有奈达的形式对应功能对等理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等理论。所以翻译隐喻,更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标准。隐喻反映出了语言的美,同时翻译出说话者的教育、经历、修养以及对世界的态度。所以,在翻译隐喻时,保持说话者的语言特色以及语言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隐喻的翻译,要保持高度灵活的翻译技巧,在保证语言精确的前提下,准确转达源语言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2.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有丰富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连接两个不同的概念,更是连接多方面类别或认知概念。就像每一栋建筑物都有地基,还有墙体、门窗、楼顶,它们都很坚固,能够提供坚固安全的保护。然而,他们可能在建造过程中粗制滥造,就会造成墙体分裂,整栋倒塌。隐喻就如同建筑物,有基本的构成因素,同时又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整体。

比起科学界、哲学界,政界这一领域是我们应用隐喻表达较多的领域。事实上,政治演讲是我们公认的应用古典修辞的场合,隐喻就是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威尔逊,收集了众多此类的例子,他声称到:我们可能不会被这些隐喻的单个例子所影响,但是,如果他们被重复的次数足够多,我们就会接收其中的信息。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政治领域比科学和心理学更多的应用了隐喻表达法。事实上,政治讲演是公认的经典修辞之一,其中,隐喻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隐喻是语言繁盛的表现,是超出寻常语言更为精彩的表达。从典型意义上来讲,隐喻又不仅仅是语言的特征,更是思想和行为的体现。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影响着人类思维,展现人类智慧。 隐喻的概念构成了我们所追求的事物,我们所接触的世界,以及我们的人际关系。

摘要:隐喻在传统意义上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但是,认知语言学家眼中的隐喻是认知世界的强有力的认知工具。本文将陈述概念隐喻的基本研究和应用。文中第一部分从不同角度论述隐喻的定义以及起源。第二部分是隐喻的分类以及在翻译和认知领域中的应用。第三部分分析隐喻是一种思考方式,第四部分总结。

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 第6篇

国内隐喻研究关注隐喻系统, 同时也将隐喻研究与文化语境、外语教学等相联系。国内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的综述性研究可参见李美、彭建武[2]和张德禄、雷茜[3]。然而大多数隐喻研究都是对概念隐喻或是语法隐喻的单独研究, 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甚少。邹湘西[4]对比了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基本理论, 认为二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隐喻的特征, 在阐释隐喻的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王容花[5]进一步指出隐喻具有概念表征和词汇语法的双重性质, 且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在概念功能及形成机制上是融合的, 在其体现形式上是互补的。但是他们的研究仅仅是理论上的对比研究, 并没有具体分析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在语篇中是如何互动互补推动意义的表达。同时, 李战子和庞超伟[6]指出“国际关系学者都在大量使用一系列隐喻作为构建世界政治理论的手段, 而国际关系研究中对隐喻现象还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因此, 该文试图填补这一研究空缺, 对中英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类型进行归纳, 并分析两者在外交语篇中的互动方式。

1 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

Lakoff&Johnson[7]强调隐喻表达的认知价值, 认为隐喻不仅塑造我们的沟通方式, 也反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而概念隐喻的实质是以一类事物去理解或体验另一类事物。例如, 在“人生是旅行”这个隐喻中, 人们用较为熟悉或具体的概念 (旅行) , 即“源域”, 去描述和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 (人生) , 即“目标域”。因篇幅限制, 该文主要从结构隐喻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

结构隐喻是用源域概念的结构去理解目标域概念。尽管源域和目标域中的两个概念不一样, 但是它们各自的构成结构存在着规律性的相对应关系。仍以“人生是旅行”这一隐喻为例。表1列出了“旅行→人生”的结构隐喻映射。源域概念所提供的结构框映射到目标域后, 目标域概念所指代的实体和活动也有与之相对应的结构框架。

Halliday的语法隐喻则是基于其语言层次观而提出的, 认为隐喻变体不仅可以由词汇表达, 还可以由语法表达, 而语法隐喻则关注意义的不同表达方式[8]。张德禄和董娟[9]指出Halli day语法隐喻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将系统和功能结合起来, 突出逻辑语义关系对语法隐喻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扩展和投射这两大手段, 把人际隐喻重新置于与概念隐喻同等地位。

概念语法隐喻主要是通过及物系统的隐喻形式和名词化来实现。及物系统的每个过程都可以隐喻化为另一个过程, 例如:

(1a) They climbed the mountain on the fifth day.

(1b) 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scent on the mountain.

(1a) 的物质过程在 (1b) 中转化成了心理过程。Halliday将 (1a) 看作一致式, 而 (1b) 这样表达叫作隐喻式。由于隐喻式的使用, 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因子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 Hallida[12]指出名词化是概念语法隐喻最重要的来源。通过名词化, 一致式中表过程的动词、表性质的形容词等变成名词, 成为名词短语中的中心词, 隐喻式由此产生。朱永生[10]归纳了名词化的主要类别:过程→事物;性质→事物;评价→事物。例如:

(2a) The floods considerably eroded the land.

(2b) There was considerable erosion of the land from th floods.

根据人际意义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 Halliday将人际隐喻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语气系统用来表达言语功能, 而言语功能可分为陈述、提问、命令和提供, 它们在词汇语法层面则相应地由陈述、疑问、祈使和意态化的疑问语气来实现。当某种言语功能不是由对应的语气实现, 语气隐喻就产生了。例如, (3b) 就是 (3a) 的语气隐喻式, 因为 (3b) 并不是提出疑问, 而是用来委婉地表示请求。

(3a) Pass the sault!

(3b) Could you pass me the sault?

情态系统分为情态化和意态化。当情态意义在词汇语法层面以不同的形式实现, 就产生了情态隐喻。情态系统的情态取向可分为明确/非明确主观和明确/非明确客观。表2列出了情态分类与情态取向相结合的情形。

Halliday[11]指出明确主观情态和明确客观情态都是情态系统的隐喻形式。

2 语料分析和讨论

本文选取2009——2014年6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 (以下简称“对话”) 开幕式中美代表致辞为研究语料。每轮对话开幕式上, 中美双方均有两名代表做开幕致辞。因此, 共收集语料24篇, 中英文语篇各12篇。

2.1 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

中美双方谈到中美关系所使用的概念隐喻基本一致, 认为:1) 中美两国应该并肩前行, 共同应对外部阻碍, 朝着和平发展目标努力 (旅行隐喻) ;2) 对话为中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为中美共同发展添砖加瓦 (建筑隐喻) ;3) 现阶段中美关系不再是以往零和游戏中的关系, 双方应合作共同对抗各种问题, 从而实现共赢 (游戏隐喻) 。

从这三类共有结构隐喻看出, 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认知范式基本一致。

A:中美关系的变化, 即从一个时空到另一个时空:

4) 中美关系同样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 我们刚刚跨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 (旅行隐喻)

5) President Hu and I both felt that it was important to get our relationship off to a good start. (旅行隐喻)

B:中美关系的现状, 即在某个空间域中:

6) ……中美两国在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肩负着重要责任, 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游戏隐喻)

7) It is a chance to expand the areas where we cooperate and narrow the areas where we diverge... (游戏隐喻)

C:遇到的困难, 即旅途中的困难或是游戏竞技中的挑战等:

8) 网络安全问题是各国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 (游戏隐喻)

9) This has enabled the (inaudible) of China—U.S.relationship to always forge ahead in the right direction against the surging waves and changes in a political, international, and economic landscape. (旅行隐喻)

然而, 表3显示, 英文语篇中, 建筑隐喻和游戏隐喻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旅行隐喻;而中文语篇中, 旅行隐喻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建筑隐喻和游戏隐喻。这表明, 中美双方在谈论中美关系时的侧重点不一样。中方强调中国会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且中美双方应沿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 为世界和平繁荣而努力。美方则强调中美双方不再是对抗的双方, 应坚持互助合作, 建立互信, 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而中美之间的对话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

2.3 外交语篇中的语法隐喻

从表4可以得出, 在中美双方代表的开幕致辞中, 人际隐喻中明确主观隐喻的使用较为频繁, 这是因为在外交话语中, 发言人不仅运用情态系统而且还运用各种隐喻来表达其观点和立场。

首先, 中英文语篇都出现了语气隐喻, 并且这些包含语气隐喻的小句在语篇中都是集中出现。发言人在致辞过程中使用疑问语气旨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例如 (12) , 发言人并不是想要知道谁预见了中美关系发展的现状, 而是陈述甚至是感叹中美关系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发展。

10) 谁能料到中美两国老一代领导人能够实现跨越大洋的握手?又有谁能料到中美建交仅仅31年后两国关系就取得如此巨大、全面、深入的发展?……

同样, 例句 (13) 中, 发言人使用一连串的疑问小句并不是希望与会者给出答案, 并且由于发言致辞的特殊性也不允许与会者在发言人提出问题后马上回答这些问题。例 (11) 每个句子都是由两个包含疑问语气的小句组成, 前后两小句所体现的是不同的中美关系不同的发展方式。通过疑问语气, 发言人实则向与会者传递了其对于中美关系发展的看法, 即中美合作共同应对世界发展问题是两国人民的最好选择。

11) Will growth be stalled by events like our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or will we cooperate to create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growth, lifting more people out of poverty and creating a broader prosperity around the world?...

其次, 在情态隐喻方面, 中英文语篇都使用了较多的明确主观隐喻。这些明确主观隐喻通常以think、believe、know等表心理过程的词引入主观主体, 使句子更具互动性, 例如:

12) I believe that history offers us both some lessons.

13) 我们认为, 广阔的太平洋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

然而, 由表5知, 中方发言人倾向于用“中方”作为明确主观隐喻的主观主体;而美方发言人更多使用“I”作为明确主观隐喻的主观主体。这表明, 中方发言人更多的是站在国家立场表达对中美关系的态度及展望;美方发言人则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和感想。

2.4 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的互动

由表6知, 游戏隐喻与明确主观情态隐喻结合较为紧密。这一特点在中文语篇中尤为突出, 降级成为“相信”“认为”“希望”等心理过程现象成分的句子多涉及游戏隐喻, 例如:

14) 我相信, 在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一定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 为促进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注入新活力, 作出新贡献。

15) I believe in a future where China is a strong, prosperous and successful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of nations;a future when our nations are partners out of necessity, but also out of opportunity.

游戏隐喻与明确主观隐喻的互动实际上是由情景语境和中美双方对其关系的认知范式所决定的。在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开幕致辞这类外交话语中, 发言人以自身立场或是国家立场对中美关系的现状做出评价。情态系统是观点/态度表达的途径之一, 而明确主观情态隐喻则因为引入了主观主体使观点/态度的承载者突显出来。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现状的认识都是以游戏隐喻来体现的。因此, 在对话的开幕致辞中, 游戏隐喻和明确主观情态隐喻的互动较为密切。

3 结束语

通过对中美对话开幕致辞分析, 发现旅行隐喻、游戏隐喻和建筑隐喻是中美语篇中共有的概念隐喻, 但是由于中英双方发言侧重点不一样, 其语篇中各个隐喻的使用频率也不一样。其次, 人际隐喻的频繁使用也是开幕致辞这一外交语篇类型较为突出的特点。开幕式致辞的情景语境决定了发言人在发言过程中不可能和与会者做出实时的互动, 但是发言人可以通过语气隐喻实现和与会者的互动, 同时也可表达自身的观点。同时, 开幕致辞中发言人代表的是国家, 因此通过明确主观情态隐喻引入主观主体, 使观点和态度的承载主体突显出来, 这也是外交话语的客观要求。第三, 开幕致辞中游戏隐喻与明确主观隐喻的互动较为密切, 这也是由语篇的情景语境以及中美双方对其关系的认知范式所决定的。然而,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 由于研究语料的数量较少, 并且研究涉及的外交语篇类型单一, 对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的互动研究无法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外交语篇。因此, 未来对于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的互动研究可以在语料数量和语料类型方面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2000.

[2]李美, 彭建武.国内概念隐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理论综述, 2014 (11) :10-14.

[3]张德禄, 雷茜.语法隐喻研究在中国[J].外语教学, 2013 (32) :1-6.

[4]邹湘西.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J].海外英语, 2011 (6) :326-334.

[5]王容花.隐喻的两只眼——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之融合与互补[J].当代外语研究, 2014 (9) :36-41.

[6]李战子, 庞超伟.外交评论话语中的语言学因素——以奥巴马访华的6篇评述为例[J].外语研究, 2011 (4) :15-22.

[7]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

[9]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2) :83-90.

[10]张德禄, 董娟.语法隐喻理论发展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14 (46) :32-44.

情感概念隐喻 第7篇

一.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写意菜名的分类

概念隐喻理论中, 源域相当于喻体, 目标域相当于本体, 例如“女人三十一朵花”, 这里女人是本体, 属于目标域, 而花为喻体, 属于源域。我们知道, 在菜名中, 本体相对来说单一确定, 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源域, 即喻体上。陆华芳认为菜肴命名主要有两种方法:写意命名法和写实命名法。写实命名法即由实指词汇组合构成菜名的方法。写意命名法大多不涉及菜肴的具体内容。[1]鉴于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写意菜名, 我们在中华美食网上, 调查了八大菜系的写意菜名。总体来看, 各菜系写意菜名所占百分比还是非常平衡的, 都在15%左右波动。这一点可能是因为人的隐喻思维是差不多的, 表现在菜名中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前面我们提到陆华芳的菜名分类法, 主要是为了借用他的这种主客观的分类思想。我们把源域分为客观源域和主观源域, 不管是客观源域还是主观源域, 他和目标域主要是基于经验的相似或相关关系, 是一种经验关系。通过对调查的171个写意菜名的分析, 我们从中归纳出如下结果:

(1) 客观源域主要包括4个方面, 其中基于颜色的有38条, 比如雪衣豆沙、白玉甘甜姜薯等, 隐喻菜色的喻体主要有玉、金、雪、珍珠、玻璃等, 其中以“玉”最为典型, 而代表的颜色主要是白色和金色。基于形状的有37条, 比如番茄松鼠鱼、绣球干贝等, 其中喻体为动物的最多, 主要是松鼠、蝴蝶、兔子、龙、凤、鸳鸯、蚂蚁等, 其中松鼠共出现了5次。基于作用的共有2例, 酒醉核桃仁、蒸香菇盒。基于结构的, 这类主要是就菜肴中的一个元素相对于另一个元素的关系而言, 比如蚂蚁上树, 其实映射的是瘦肉拌粉丝, 这类共有29条。

(2) 主观源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中基于历史故事的有18条, 比如东坡肉、诗礼银杏。基于神灵之类的共19条, 比如罗汉腐皮卷、龙王夜宴等。基于美好愿望的有28条, 比如吉祥干贝、金玉满堂等。

从上面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 主观源域的共65条, 而客观源域共106条, 也就是说如果从隐喻原型来讲的的话, 客观源域才是原型,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从客观实在来认识。另外, 从主观源域以及客观源域中的“玉”、“金”、“松鼠”等元素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文化取向, 小小的菜名当中其实包含了丰富的文化。

二.概念整合理论下的菜名分析

在进行具体的菜名分析之前, 我们要来了解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的联系及区别。先说联系, 首先, 笔者认为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是一体的, 二者并不矛盾, 它们线性共存于一个隐喻表达过程中, 隐喻的完成应该是在概念整合之后。其次, 李福印、田聪认为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2]从某种程度上说, 概念隐喻是概念合成的基础, 而一个语言隐喻的完成既需要概念隐喻, 也需要概念整合。相对于概念隐喻来说, 概念整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概念整合理论的映射没有严格的方向性, 因而它能够表达更加广泛的含义。另一方面, 概念整合理论是一个四维空间模式:两个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合成空间。[3]概念整合的合成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既小于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 同时又大于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 前者是就输入空间的单纯共性映射来讲, 后者是就输入空间共性提炼整合后产生的新创结构和新创意义来说的, [4]后者是概念整合不同于概念隐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如“Thesurgonisabutcher”这个例子, 只有当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时才能表达“这个外科医生很粗心”的意思。[5]对照这一点, 我们可以看出写意菜名中的任何一类都不能单纯归到概念隐喻里面, 而必须结合整合理论来解释, 因为写意菜名并不涉及菜的具体内容, 也就是说, 菜名所表达的意义是超越菜本身的新创结构和新创意义。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概念整合理论在菜名中的应用及其表达效果。以番茄松鼠鱼为例。

在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菜名时, 最重要是要把握好属性空间, 有的关系连通是非常容易辨认的, 有的则十分隐含, 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三.菜名隐喻原因

关于菜名隐喻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语用上要求委婉含蓄, 或者形象生动的需要。

(2) 认知心理学认为, 文化和人是相互作用的。文化制约人的认知。[6]从菜名的命名特点上, 我们就可以看出文化的深深印记, 特别是主观源域类的菜名总共只有3类, 历史故事、神灵、美好愿望都反映的其实是一种文化。

(3) 当人在受到刺激时, 对于人脑中许许多多重要的特征, 人们更倾向于把握最重要的特征。[7]商家在招揽顾客时, 要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 在菜名上就要突出重要的特征, 而这种突出特征还必须符合顾客心理、文化等因素,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一点说明

一方面, 菜名中的隐喻, 同其他隐喻不一样, 因为本体往往并不显现, 这就往往造成顾客顾名思义, 或不明其义, 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 笔者认为, 整合理论的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除了用来解释语言现象外, 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问题, 假如我们把整合空间发展成多元输入空间, 那么把古代文化看成是输入空间1, 把现代文化看成是输入空间2, 把外国文化看成是输入空间3, 类属空间就是三者相互投射到彼此的那一部分, 我们的教学就可以在这个类属空间基础上加工完成整合产生新的合成空间即新的多元文化结构。

参考文献

[1]陆华芳:《汉语菜肴艺术名称研究》, 湘潭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李福印、田聪:《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在意义构建中的优势和不足》,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罗晨洁:《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第3期。

[4]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王勤玲:《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的对比研究》, 《外语学刊》2005年第一期。

[6]何华:《新视野下的认知心理学》, 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汉语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 第8篇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还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手段。隐喻就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Lakoff, 1980:3) 。“人们往往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 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 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赵艳芳, 2001) 。空间是一种基本的本体论范畴, 空间关系在人类的认知中占据中心地位, 人们往往借助空间的概念去认知和建构其他抽象复杂的概念系统和事物。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人类也没有感知时间的具体器官, 所以时间必须借助其他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表述, 要借助事物运动、空间、方位等概念以隐喻的方式来认知。时间是基于空间概念发展起来的, 空间是时间的表征模式。人类语言学家格拉柏哥等人 (1992) 曾说:“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性, 甚至说, 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性, 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 (转引自周榕, 2001:89) 人们把长期反复感知所形成的关于空间及空间的意象或意象图式, 投射到时间这一概念域, 就形成了时间的空间隐喻, 用来认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

2. 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特征

根据Lakoff的隐喻理论, 隐喻就是将始源域B的框架结构投射到目标域A之上.这种投射有三个特点:一是单向性, 即只能将B的结构投射到A上, 而不能将A的结构投射到B上;二是部分的而并非是B的所有概念结构都投射到A上;三是映射前后的认知拓扑结构是恒定不变的, 也就是说目标域的结构与始源域的原有内部结构一致。因此汉语中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保留了空间范畴中维度、方向、位置和移动方式等因素。

3. 汉语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

3.1 时间维度的描述

时间概念保留了空间概念的一维结构特性, 因此在汉语里有“远古、最近、上周、下周、长期和短期”等说法, 却没有用宽度等二维属性的词来表示, 也没有用高低、方圆等三维属性的词来表示。而在一维属性的时间词汇里, 也没有与空间词相对应的表左右的时间词。因为时间是有方向性的, 具有不对称的属性, 所以描写时间的空间词语不能是表对称的“左、右”, 而是表不对称关系的“前、后”。

3.2 对时间形状的描述

汉语用来构造时间概念的主要都是直线, 即时间是沿着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何非典型的和不规则的形状在汉民族看来都不适合描述时间。汉语既采用水平坐标, 又采用垂直坐标的上下方向。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 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推崇“人之初, 性本善”的人性观, 主张“克己复礼”, 向善的本性复归。此外, 在中国文化中也颇有影响的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 回归自然, 回归过去, 因此人们习惯于面向过去。受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的影响, 汉语民族在用空间范畴中的前、后方位说明时间范畴时, 形成了“过去在前, 未来在后”的隐喻。这一隐喻概念在汉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长江后浪推前浪, 史无前例, 空前绝后,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前赴后继, 前车之鉴, 前所未闻, 前辈, 后辈, 后起之秀, 后继有人, 前无, 后天, 以前, 今后, 等等。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 在汉语文化中, 存在与上述时间隐喻概念相冲突的价值观念及隐喻结构, 这可以从“回首往事”、“前途无量”等汉语表达式中看出来。而两种隐喻概念的冲突反映出两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在同一社会中, 不同的价值观念分属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两种价值观念的矛盾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给予价值观念不同的优先权 (Lakoff、Johnson, 1980:24) 。在中国, 过去取向的价值观属于主流文化, 其影响远远超过未来取向的价值观念。

汉语中有用“上、下”这一纵向空间概念来喻指时间, 即时间较早为上如“上个月、上周”, 时间较迟为下如“下个月、下周”。蓝纯 (1999) 曾通过互联网收集到750个“上”的语句和434个“下”的语句, 发现其中喻指时间的语句分别占10.4%和32.27%。她认为这一隐喻的产生可能与太阳的运行有关系。太阳早晨从地平线上升起, 中午时达到最高点, 因此有“上午”一词, 而“上”也就表示前一段时间或早些的时间;午后太阳逐渐下降, 直到傍晚低于地平线, 因而有了“下午”一词, “下”即为较迟的或后一段时间。上午先于下午为早, 下午晚于上午为迟, 故而有了“时间较早为上, 时间较迟为下”这一对空间隐喻。把时间比作河流, 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比较固定的意象。河流自然是自上而下流动的, 时间之流先经上游, 后经下游, 所以我们在谈及历史时便用“追溯、上溯”等词。此外, 这一隐喻的形成可能与中国的特有文化传统有关。崇拜敬仰祖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祖先的牌位得供奉在祭坛之上, 在画家谱时, 人们将最早的先祖画在一页的最上方, 然后一代一代地往下画, 因而有“先人、上祖、后人、前辈、后辈”等称呼。在汉语文化中, 受过去取向的影响, 人们崇拜古代的人、事物、经验等, 而且人们以上为尊。基于这些价值观念, 汉民族在用上下方位说明时间范畴时, 便形成了“过去在上, 未来在下”的隐喻概念。

3.3 对时间运动方式的描述

根据已有的研究 (Clark, 1973;Lakoff、Johnson, 1980;Lakoff、Turner, 1989) , 时间都是通过总隐喻“时间流逝是运动 (Time Passing is Motion) ”概念化的。该隐喻涵盖了“时间在动”和“观察者在动”两个隐喻类型。

3.3.1“时间在动”的隐喻。

观察者的位置固定, 时间则是运动着的, 它面向运动的方向。若时间A跟在时间B后, 则时间A相对于时间B而言是处于未来, 时间运动到观察者的位置时便是现在;对观察者而言, 时间是有速度的。汉语里“到、过、来、来临、之前”等词语的时间含义也正是通过这种隐喻方式形成的。

3.3.2“观察者在动”的隐喻。

时间的位置是固定的, 而观察者在运动。时间和空间一样是一个有边界的区域, 可以计算观察者和某一时间之间的距离。汉语中的“前景”、“前途”、“向前看”、“近来”等都是通过这种隐喻方式形成的。

3.4 时间单位的排列

多个时间单位的排列顺序也反映出特有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 体现了不同的隐喻表征。汉语里时间单位的排序遵循着整体放在部分前面的原则, 即由大到小的原则, 如:“事情发生在1999年4月8日上午3点50分。”汉语对时空的表述采用的隐喻是“我们走向客体”。因客体位于一个比一个更大的客体中, 我们得先走近较大的客体, 再接近较小的, 即我们在经历部分之前先经历整体。

4. 结语

以上用大量例证说明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手段, 它允许我们用一个概念域的事物或关系去认识另一个概念域的事物或关系。我们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就是通过空间概念用隐喻的方式来实现的。汉语中关于时间的空间隐喻说明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和方式有普遍性, 也说明民族的认知活动根植于文化和社会中。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2]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by.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GeorgeLakoff, Turner.MorethanCoolReason:AFieldGuid to Poetic Metapho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89.

[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1.

[6]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周榕.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现代外语, 2000, (1) :58-66.

论德语中的概念语法隐喻 第9篇

关键词:概念语法隐喻;原型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

一、引言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隐喻被认为只是一种运用在诗歌中的修辞手段。Lakoff(莱考夫)与Johnson(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开始从传统的修辞学和语义学方向转入认知语言学方向。他们提出了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把熟悉和具体的范畴概念投射于抽象的概念范畴而形成的隐喻表征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

语法隐喻是发生在语法层面的隐喻现象,也是隐喻研究中的重要一支。这一概念是由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Halliday(韩礼德)在其著作《功能语法导论》(1985)中首先提出的,并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本文主要论述概念语法隐喻。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时常被人质疑缺乏对认知领域的关注。受隐喻学整体研究的认知转向影响,单纯从语言结构层面研究语法隐喻的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王寅(2005)认为,从人类识解经验的机制这一方面来考察就不难发现,韩礼德的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识解观有极大的通约性和兼容性:两者都承认人类识解经验的灵活性、创造性,同样关注语言、思维和现实的关系。由于认知和隐喻的密切关系,从认知角度研究语法隐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国内外的概念隐喻研究及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隐喻研究较为完善,但从认知角度对语法隐喻现象的研究尚不够充分。国内德语界语法隐喻的研究基本为空白。本文将重点分析德语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包括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词汇和句子语法层次的隐喻化现象。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语法隐喻

一般情况下,人们以一个常见的形式表达事物,即适合表达。同一语言过程可以有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除了这种适合表达外,还可能由于交际者不同的交际目的,使用其他表达方式,即隐喻表达。Halliday(1985)明确区分了这两个概念,将合乎自然地典型表达称作一致式(Kongruenz),其他表达称作隐喻式(Metaphorizit?t)。

语言的一大功能是表现人类活动经历的概念功能,及物性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述(胡壮麟1996)。Halliday & Matthiessen的及物性理论把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经历分为六个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概念语法隐喻则被定义为及物系统中各种过程以及词汇语法层次之间的转移(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近年来,随着语用范式转向和认知范式转向,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跳出了表面的结构,肯定了隐喻的深层内涵。从认识论层面讲,这种转换体现了人类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认知过程,不仅仅停留在传统句法学意义上的转换。从语用层面讲,是交际者为了一定的交际意图,为了表达超过字面意思之外的意义或是抒发某种情感而换一种说法。范文芳(2007)在总结国外学者语法隐喻观的基础上,指出应将语法隐喻视为语义复合体。当出现语法隐喻现象时,会伴随两种语法域范畴的语义结合,是体现在词汇语法层次上的表达复合语义选择结果的一个形式兼意义的变体。

但是,从系统功能层面无法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会在交际中产生这种语法的转移,因为以是否“典型”、是否“合乎自然”为标准,是与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息息相关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流中的主观性,这就需要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

三、从认知角度看概念语法隐喻

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范畴划分的理论,为语法隐喻从认知语义学视角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理论现实依据,有利于揭示语法隐喻的本质。原型是一类范畴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人们进行认知的参照点。Lakoff(1987)和Taylor(2002)的语言范畴理论为进一步讨论一致式和隐喻式的判断标准提供了新的可能。一致式与隐喻式并行存在,說明两者之间肯定有内在的联系——一种认知机制促使一致式向隐喻式转化。一致式是隐喻式的认知参照点,也就是认知原型,一致式的表达形式更具体,更熟悉,更接近对事物的描述。隐喻式是在一致式的基础上,通过语义范畴的扩展而产生的相对抽象和含有主观色彩的表达形式。按照原型理论的基本范式,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体现了一种范畴原型与边缘的关系。

说话者使用的常规表达就是语法隐喻中的一致式,也是该语法结构范畴内的原型用法,是较典型、较常见的。当常规表达无法满足交际意图时,说话者可以选择将已有的语法表达进行改变,比如将语法结构从一个语法域转移到另一个语法域进行使用,通过对这种语法结构的转域使用,即通过语法隐喻,来实现说话者的交际意图。隐喻式就是该语法结构范畴内的边缘用法,具有较高的主观化程度。

四、德语中的概念语法隐喻

1.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

Halliday(1985)认为,通过借助及物性系统,语言可以反映人类各种活动过程、过程的参与者以及与过程相关的环境因素。这里的一致式,是指通过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的动态,用形容词体描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说明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而隐喻式现象就是打破常规语法结构, 通过用名词体现过程、用名词体现特征等等方式,实现不同语法域之间的转移,形成概念语法隐喻现象。

请看以下例句:

1a) Wir erreichen den Gipfel an dem fünften Tag.

1b) Der fünfte Tag sieht uns auf dem Gipfel.

在上面这一例子中,1a)表现了一个物质过程,是一致式表达,即人们通常会采用的方式,与之相对的1a)是语法隐喻。该句的隐喻程度较复杂,1a)中的物质过程转化为1b)中的心理过程,与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本来是物质过程,被隐喻化为心理过程。1a)为概念语法隐喻表达,在活动过程、参与者、环境因素三个步骤的选择上与1a)都不相同。1a)的物质过程变成了1b)的心理过程;wir变为uns,由爬山这一动作的施为者变成了眼睛看到的现象;Der fünfte Tag则由时间状语转換成一个感知者。Der fünfte Tag 具有双重语义特性,它既体现参与,同时又体现环境因素,是将源语法域中的环境因素隐喻化为目标语法域中参与者的结果。一致式表达客观描述了一个物质过程及结果,而隐喻式除了表达这层事实义之外,还用拟人的修辞传达了一种主观情感,让人更加感受到说话者终于登顶的喜悦之情。一致式的表达形式更具体、更常用,一致式是该语法结构的认知原型,理解隐喻式要以一致式作为认知参照点。通过这一例子可以看出,系统功能语法与认知相结合的综合视角,可以很好地解释语法隐喻现象的机制和语用功能。

2.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在词汇语法层次上也有概念隐喻化现象,本文将主要列举德语中的名词化、动词化现象。名词化是概念语法隐喻的常见形式,是指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式为动词)、事物特性(一致式为形容词)、逻辑关系(一致式为连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句中的过程或修饰成分,而是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体现的参与者(朱永生,2006)。例如:

2a) Der Fahrer fuhr mit dem Bus sehr schnell den Berg hinunter, so dass die Bremsen versagten.

2b) Die schnelle Bergabfahrt des Fahrers verursachte Bremsversagen.

2a) 这个句子由两个小句组成,客观描述了两个过程,分别由动词fuhr和versagten提现驾驶和失灵的物质过程,其中三个参与者分别由名词der Fahrer, Bus和Bremsen,环境因素由sehr schnell来表示速度极快,连词so dass体现了因果关系的逻辑意义并引出结果。该句的表达与客观事实相符,属于常规的一致性表达。在这一源语法域的部分蕴涵投射到2b)中的目标语法域,使之赋予新的意义。2b)是2a)的语法隐喻表达。一致式中的三个参与者和环境因素都变成了名词词组die Bergabfahrt中的修饰成分,so dass体现的逻辑意义变成了过程本身,由动词verursachten体现,而原本的过程却通过名词化的使用变成了参与者。按照一致式的要求,过程应由动词体现。而在隐喻式中,通过用名词体现过程。在2b)这一隐喻式中,讲话者把过程当作事物来看待,达到说话者意图强调原因的效果。该句中隐喻式也是在一致式的基础上,通过语义范畴的扩展而产生的相对抽象和含有主观色彩的表达形式。

3.句子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被动态也可以看作语法隐喻现象。例如:

3a) Der Hausarzt untersuchte den Patienten.

3b) Der Patient wurde untersucht.

在上述例子中,3a)主动态描述了客观事实,即“医生诊断病人”这一事件,属于一致式表达。3b)的被动态是通过动作链的转移实现了隐喻化的表达。在主动态中,句子动作由家庭医生发起,将能量通过动词转移到病人身上,强调一个直线的过程。在被动态一句中,若不加括号内的补充,则句子强调一种病人已经被治疗的状态,是静止的。在源语法域中,全部蕴涵是“医生诊断病人”,而投射到目标语法域的只有部分蕴涵“诊断病人”,隐喻式中还结合了目标域的新义素“已经被诊断的状态”。可以看出,隐喻式的表达结合了两个语法域中的部分语义,具有较高的主观性,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weil,也有客观描述转移到主观认识的隐喻用法。如:

4a) Er ist nach Hause gegangen, weil er Kopfweh hatte.

4b) Er ist nach Hause gegang en, weil er hatte Kopfweh.

乍一看,似乎两个句子是同义句。其实不然,通过预设分析中的否定测试,分别否定上述两个句子,可以看出两者语义的区别(Keller 1995)。4a)是说明“他犯了头疼”是“他已经回家了”的原因,这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是weil的事实义用法,也是weil的原型用法。与之不同,4b)中的“他犯了头疼”不是“他已经回家了”的原因,而只是一种预设,不论前一句命题“他已经回家了”的真假,预设都是成立的。4b)在表达因果关系之外,还包含了说话人根据自己的判断而作出一种主观推测,即“我推测他已经回家了,因为我知道他犯了头疼”。因此隐喻式表达4b)中,伴随着语法域的转移,句子层面的隐喻式也是根据一致式演变而来的,weil在这里同时具备表示因果和表示推测的双重语义。

五、小结

本文虽然沿用了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的分类和重要概念,但并未将重点放在句子的功能成分方面,而是结合了系统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中的相关内容,对德语中概念语法隐喻的几种常见形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一致式用法和隐喻式用法的特点。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语法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体现了词汇语法层面上的转移;由于隐喻的本质决定了语法隐喻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从认知角度研究语法隐喻是可行的;按照原型理论的基本范式,一种认知机制促使一致式向隐喻式转化,它们之间体现了一种范畴原型与边缘的关系;与一致式相比,隐喻式表达的主观化程度较高,且结合源语法域和目标语法域的双重语义形成了体现说话者主观性的语义复合体。

参考文献:

[1]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2007(4):12-15.

[2]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88-94.

[3]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Press, 1985.

[5]Halliday, M.A.K. & C.M.LM Matthiessen: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ition)[M]. London: Edward Arnold Press, 2004.

[6]Keller, Rudi Zeichentheorie. Zu einer Theorie semiotischen Wissens[M]. Tübingen/Basel: Francke Verlag Tübingen und Basek, 1995.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 第10篇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不但存在于语言里, 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 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 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 (source domain) 和目的域 (target domain) 。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 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 (mapping) 到目的域上, 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 “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 (conceptual metaphor) 和隐喻语言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 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 例如:

例1.We are at a crossroad.

例2.The relationship isn’t going anywhere.

例3.Our relationship is of the track.

例4.Thei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 概念隐喻与词汇学习

在写作中, 词汇居于核心地位。传统词汇学习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 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 忽视了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词汇表层意义与其深层内涵都是语言认知的产物。通过概念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词汇, 不仅有利于词语的理解, 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利用该词语的隐喻意义,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 我们借助方位隐喻来理解介词的学习。人们可以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 前—后, 高—低, 深—浅, 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时间、情绪、身体状况、数量、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方位隐喻中, “updown”概念的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最初, “上”概念 (up) 和“下”概念 (down) 都是纯空间概念。up的基本意义最“向上, 由低往高”;down的基本意义为“向下, 由高往低”。英汉语言经过反复的运用与发展, 在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丰富的隐喻表达式, 进一步深化对“up”概念和“down”概念的隐喻理解,

如:“I am feeling up.”“Prices are going up.”“The temperature has gone down.”“Be nice to people on your way up, because you will meet them on your way down.”等。由此可见, 通过概念隐喻理论

来理解介词, 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意义, 增强学生隐喻能力, 提高写作的多样性。其次, 由于隐喻是一种映射, 其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 因此人们总是会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词汇表达上, 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例如:提到概念“argument”, 我们有概念隐喻“Argument is a building;Argument is war.”, “argument”为较抽象的概念, 而“building”, “war”是人们较熟悉的概念。在讲“building”这个概念时, 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建筑物”有关的词汇:solid building, framework of a building, construct a building, collapse, the groundwork;而在谈到“war”这个概念时, 又可以联想到跟“战争”有关的词汇:the fierce war, at tack the enemy, win the War, be defeated in the War。在这两个概念隐喻中, 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的内涵。用于谈论“building”, “war”的词汇大部分都可以用来谈论“argument”, 因而可以创造出如下句子:

例5.We’ve got the framework for a solid argument.

例6.If you don’t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solid facts, the whole thing will collapse.

例7.Within the groundwork you’ve got, you call construct a pretty strong argument.

例8.He attacked my argument fiercely.

例9.Joe spared no pains to defend his argument.

例10.Joe won the argument with her.

例11.Joe was defeated in the argument.

又如:“Ideas are food.”这一概念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 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 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 但是关于“food”我们可以表达如下:

例12.Food can be digested.

例13.Food can be swallowed or devoured.

例14.Food can be nourishing.

例15.Food can be spoon-fed.

(二) 概念隐喻与句式表达的多样性

“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 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没有明显的进步”, 这句话说明了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对句法运用的多样性程度是需要训练的, 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多维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和思维同步进行的, 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Lakof的概念隐喻理论恰恰是从思维的角度认知世界, 以人的已知的具体经验去映射未知的抽象的领域, 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 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此外, 概念隐喻为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有着重要的认知作用, 它为我们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 赋予我们一种灵敏的触觉, 使我们感知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征的联系。因而, 根据创新度, 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 例如:

例16.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The stakes were high.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take her chances and have the operation.

例17.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She could lose it all.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ante up and have the operation.

(三) 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 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 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 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 因此它可以帮助实现连贯。概念隐喻在内容上的连贯既可以通过一个隐喻, 也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隐喻来实现。在语言实践中, 由一个概念隐喻帮助构建语篇连贯的情况经常出现。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 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从这个概念隐喻的角度看, 整个语篇应该是连贯的。在写作中, 如果能够把握语篇连贯的这个特点, 对某些语段结构或语篇意义的构建就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2][3]Lako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3, 26, 26.

[4]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 2001, (4) :28.

上一篇:自主管理的前提和策略下一篇:高三政治备考模拟试题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