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谚语翻译范文

2024-05-06

中国谚语翻译范文(精选5篇)

中国谚语翻译 第1篇

1 谚语的定义和特点

(1) 谚语的定义

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 句子是由词汇构成, 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 它们都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包括词和熟语两大部分, 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固定的词的组合可能是固定词组, 也可能是固定句子。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句子, 作为熟语的一种, 也是语言的词汇单位 (1) 。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 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 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 表达完整的思想。谚语的最大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总之, 谚语是人民社会生活经验的结晶, 它具有诲人和劝解的功能。

(2) 谚语的特点

1) 谚语是语言的词汇单位, 是语言熟语的一种, 这一特点已如上述。2) 谚语的语言特点;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 有韵律, 用语通俗, 修辞生动, 言简意赅。3) 谚语的内容特点: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 人类智慧的闪光, 包含着特定的文化色彩。

2 翻译的定义及标准

(1) 翻译的定义

“翻”即翻版, 作为一个修饰词放在译字前面, 出现在西汉时期。现代学派对翻译从不同的角度下了定义:文艺学派认为翻译是作品文体风格的转换, 是译者的再创作;语言学派认为是两种语言的话语转换;交际学派认为是信息的转换;社会符号学派认为是社会文化的转换。从译者的立场出发, 翻译则是把原语话语变成另外一种语言话语的活动。广义的翻译定义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简言之, 即把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 (2) 。

(2) 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既是指导翻译活动的原则, 也是衡量翻译成果的尺度 (3) 。关于翻译标准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台湾作家林语堂提出:“翻译应遵循‘忠实的标准, 美的标准。’ (4) ”他把忠实和美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翻译的标准是化一种境界, 译文应与原文一样 (5)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近年来, 有人提出了“最佳近似度”的标准, 认为译文和原文不可能一模一样, 因此, 翻译的目标应是达到最佳近似度。主张翻译标准应该是一个系统, 其中, 翻译的绝对标准是原作, 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

综上所述, “忠实”、“通顺”就是翻译的标准。所谓忠实, 是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又要保持原文的风格, 即把原文的信息全部表达出来, 语气和文体风格与原文相一致;所谓通顺, 是指译文的语言符号规范, 通顺易懂, 还应断句恰当, 句式正确, 段落间连贯自然。如果是翻译文学作品, 或是较高层次的翻译要求, 还应当以“信、达、雅”为标准。也就是说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 力求做到语言地道、规范、优美。

3 英语谚语的翻译

(1) 英语谚语翻译与背景知识

我们在翻译的语际转换中要做到真正透彻地理解原文, 单纯了解语言是不够的, 还必须了解原语的文化及构成该文化的各种背景知识。现代语义学认为英语词具有三种属于不同范畴的意义:一是词汇意义;二是语法意义;三是社会文化意义。也就是说, 在不同的文化里, 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能否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的内容,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原文有关文化及其构成文化的各种背景知识的了解。一般来讲, 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把握的背景知识主要涉及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及文学艺术等六个方面。

(2) 英语谚语翻译的方法

1) 直译法。直译指翻译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内容, 同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 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如手段等等 (6) 。还要求语言流畅易懂。也就是说, 译文语言许可时, 按照字面进行翻译。但直译不是“死译”, 决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对号入座”, 逐字死译。直译与死译的区别在于直译对译文在译语 (target language) 方面做了必要的调整, 因而比较符合译语习惯。文字比较通顺, 读者能看得懂, 而且, 在大多数情况下, 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而死译则过于拘泥与原文的词句结构, 往往简单字句对照以此就彼。

2) 意译法。意译是指从意义出发, 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 不注意细节, 译文自然流畅即可 (7) 。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造成了两个民族所独有的语言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法。美国学者Stephen认为“我们都必须对语言文化有基本认识, 语言不能逐字翻译。凡语言都有习惯表达, 它们都有言外之意”。意译要求我们在深入领会原作精神实质的前提下, 不拘泥于原作的字面形式, 创造性地表达原作的思想, 但决不是“自由创作”。不可以添枝加叶, 改变原作的风格。否则就会造成主观臆想的“乱译”。

3) 直、意译相结合。直、意译相结合指翻译时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 又兼用意译略加以说明, 达到不拘泥于原作字面形式, 创造性地表达原作思想的一种方法 (8) 。

例如:To play dance music at a funeral is to put new wine into o1d bottles.在举行葬礼时演奏舞曲就像旧瓶里装新酒一样协调。He is shedding crocodile tears.他是鳄鱼掉眼泪, 假慈悲。He is sheep in wo1f’s clothing.他是披着狼皮的羊, 外强而中干。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是一种经常采用的方法, 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差别很大, 尤其是一些地方色彩很浓厚的谚语, 往往经常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4) 借用法。借用法是指在两种语言中, 有些谚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相符合, 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思或隐义, 而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9) 。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截了当地互相借用。

例如: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stones.如译成“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 不应扔石头”, 不如译成“责人必先责己”。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 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Murder Will 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 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如译成“愚者敢闯天使不敢去的地方”, 不如译成“初生牛犊不怕虎”。One can no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如译成“想吃煎蛋卷, 就得打鸡蛋”, 不如译成“不破不立”。

以上例子表明英语谚语意在言外, 语言含蓄, 寓意深刻。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 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 译文势必平淡无味。这样既不能表达意思, 又有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内涵。因此, 在翻译时, 应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义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 则会使译文形象、生动、准确。

4 结论

我们通过对英语谚语翻译作的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后发现, 汉英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各个方面均有同有异, 大同小异, 在研究和使用谚语时既要知其相同, 发挥其共同的优势, 又要辩其相异, 做到相互补充。在文化上, 谚语既反映人类共同的认识, 又体现民族文化的差异, 充分弘扬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 又能相互吸收异民族文化的精华, 是研究和使用谚语时应该兼顾的。我们还发现, 英语谚语记载和反映了西方人民大量生活经验, 在反映的经验中, 既有成功的经验, 又有失败的经验, 谚语内容, 有的正确, 有的错误, 有的新鲜, 有的陈旧, 在研究和使用谚语时, 要加以分辨, 区别对待, 对一些内容自相矛盾的谚语, 更要善于识别, 辩证处理。

总之, 英语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 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序上, 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 翻译英语谚语时, 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为前提, 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 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语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 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 宜于说理, 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摘要:谚语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一种语言, 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而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 英文著作中的谚语是最难翻译的内容, 译者能否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的内容,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原文有关文化及其构成文化的各种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 掌握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成为了影响翻译水平高低的关键。

关键词:英语谚语,翻译方法,概说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Huhehaote[M].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2]Oxford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Z].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中国谚语英文翻译 第2篇

1、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本末倒置。

2、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贪小便宜吃大亏。

3、Observation is the best teacher.

观察是最好的老师。

4、Pleasure comes through toil.

苦尽甘来。

5、Old sin makes new shame.

一失足成千古恨。

6、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

7、Out of office, out of danger.

无官一身轻。

8、One‘s words reflect one’s thinking.

言为心声。

9、Seek the truth from facts.

实事求是。

10、Promise is debt.

一诺千金。

11、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2、Prefer loss to unjust gain.

宁可吃亏,不贪便宜。

13、Reading enriches the mind.

开卷有益。

14、Old friends and old wines are best.

陈酒味醇,老友情深。

15、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s of daily experience.

谚语是日常经验的结晶。

16、Pride goes before, and shame comes after.

骄傲使人落后。

17、Short accounts make long friends.

好朋友勤算账。

18、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

一燕不成夏。

19、One eyewitness is better than ten hearsays.

百闻不如一见。

20、Pour water into a sieve.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21、Set a thief to catch a thief.

以贼捉贼。

22、Offense is the best defense.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23、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

预防胜于治疗。

24、Wet behind the ears.

乳臭未干。

25、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26、Praise is not pudding.

恭维话不能当饭吃。

27、The water that bears the boat is the same that swallows it up.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8、One cannot put back the clock.

时钟不能倒转。

29、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为静。

30、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1、Put your shoulder to the wheel.

鼎力相助。

32、Pull the chestnut out of fire.

火中取栗。

33、Respect yourself, or no one else will respect you.

要人尊敬,必须自重。

34、One never loses anything by politeness.

讲礼貌不吃亏。

35、Once a thief, always a thief.

偷盗一次,做贼一世。

36、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行善积德。

37、Send a wise man on an errand, and say nothing to him.

智者当差,不用交代。

38、Once bitten, twice shy.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9、Patience is the best remedy.

忍耐是良药。

40、Saying is one thing and doing another.

言行不一。

41、One false move may lose the game.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42、Please the eye and plague the heart.

贪图一时快活,必然留下隐祸。

43、Reading is to the mind while exercise to the body.

读书健脑,运动强身。

44、One man‘s fault is other man’s lesson.

前车之鉴。

45、Out of debt, out of danger.

无债一身轻。()

46、Once a man and twice a child.

一次老,两次小。

47、One hour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

论英语谚语翻译技巧 第3篇

关键词:英语谚语;翻译;技巧

1引言

谚语民俗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火花。英语是一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欧洲多个民族语言的精髓。英语谚语更是博采众长,特别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化及《圣经》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英语国家的作家、思想家如培根、莎士比亚、蒲柏和富兰克林等更是为这座宝库增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英语谚语的主体还是来自民间。那些无从考证出处而又家喻户晓的谚语是一代代普通民众长期积累、流传下来的思想火花与语言经典。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谚语可以浏览英语国家思想与文化的精华,领略英语语言的精悍与传神。优美的译文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谚语的含义,而且会带您走进一座智慧的殿堂、语言的宝库。

2英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由于英语谚语具有这些特点,翻译时就应当尽量保持这些特点。英语谚语不仅大量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政治和科学论文中也同样经常遇到。英语谚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英语谚语是翻译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译者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想象、修辞效果及其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英语谚语的语的英译汉有三种主要方法。

2.1直译法

直译法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例如:

After a storm comes a calm.风暴之后是宁静。

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雨过天晴。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万事开头难。

As you sow, so shall you reap.自作自受。

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2意译法

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而读者无法理解时,一般应采用意译法。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英语谚语A horse stumbles that has four legs,若将其直译成“有四条腿的马会失蹄”,这自然会给听者的理解带来困难,甚至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对于这类谚语的翻译,应采取意译法,以完全不同的词语将甲方语句的寓意准确地传达给乙方。如果我们将上例A horse stumbles that has four legs译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失为成功的处理方法,汉译后,其形虽变,然其意依存。以下各例谚语的翻译均体现了“形相远而意相近”的翻译的原则:

Beggars cant be choosers.饥不择食。

The best fish are(或swim)near the bottom.好鱼居水底。/有价值的东西不能轻易得到。

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再好的鱼三天也要变臭。/久住招人嫌。

Butter to butter is no relish.千篇一律的东西令人生厌。

Care killed a cat.忧虑伤身。

The child is father of(或to)the man.三岁看到老。

2.3同义谚语套用法

有的英语谚语和汉语同义谚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并且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对于此类谚语可采用“同义谚语套用法”。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Diamond cut diamond.强中更有强中手。

Gifts blind the eyes.拿了手短,吃了嘴软。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

3结语

谚语作为一种以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深刻道理的语句,常为人们所引用。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喜欢引用本国或外国的谚语。例如美国前总统里根1984年4月访华时充满深情地说:Since we arrived the graciousness with which we have been received has been heart warming.A Chinese proverb best describes my feeling:“When the visitor arrives, it is as if returning home.(宾至如归)。因此,译者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应用恰当的翻译技巧准确无误传达原文的含义意义重大。当然,掌握了以上四种谚语的翻译方法并不等于找到了一把可以翻译所有谚语的万能钥匙。有些谚语的翻译需要译员“转形解意”,而有些谚语的翻译宜“以不变应万变”,以保其“原汁原味”。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许渊冲.翻译论集[J].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陆谷孙.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4]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赵盛,男,1983年10月19日, 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助教。

小议中英谚语差异及谚语翻译技巧 第4篇

上传: 邹金平 更新时间:2013-4-23 8:32:54

中国和英国都有大量的谚语,在我具体论述之前,请让我们弄清“谚语”一词的含义和概念。《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是这样界定其含义的: short well-known saying that states a general truth or gives advice;《当代英语朗文词典》却是这样定义的:a brief familiar maxim of folk wisdom ,usually compressed in form , often involving a bold image and frequently a jingle that catches the memory ;而《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说的: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特点:(1)它们是整齐固定的并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句子;(2)它们是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经验的总结,目的是为人民阐明事理或总结经验教训;(3)它们常包含简练的话语、大胆的想像、丰富的修辞而便于人们记诵。虽然英语和汉语谚语都有以上特点,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它们仍有许多的不同点。

一、中英谚语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语言与一个国家的文化紧密联系。而谚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总与一

个国家的文化、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经济和地域条件紧密相关。尽管谚语反映的自然和社会规则是客观无国界的,但不同的民族往往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时一些谚语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却采用了不同的形象和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地域环境特色

谚语出自人们的生活和劳动,英国是个岛国,英国人民非常热爱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大海。因此,英国有许多谚语都涉及到了海、鱼和制船工业。例如: No fish would exist without fishbones , No man would be without faults.(没有不带刺的鱼,同样也没有不带缺点的人。)We sail in the ocean of life ,by taking reason as compass, emotion as strong wind.(我们航行在生活的海洋,理智是罗盘,感情是大风。)

Happiness is a creditor ,it lends you a quarter‟s joy ,but ask you to pay back a boat of misforture.(幸福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叫你付上一船的不幸。)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在平静的海面,人人都能当海员。)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水手。)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要识好海员,须凭坏天气。)The sea refuses no river.(大海不择细流。)He that forecasts all perils will never sail the sea.(预卜一切危险的人,将永远不会航行大海。)He that will not sail till all dangers are over ,must never put to the sea.(谁若是想什么危险都

没有了再航行,就永远出不了海。)The winds and waves are always on the side of ablest navigat ors.(风浪总是帮助最能干的航海家。)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没有目标的生活,如同没有罗盘的航行。)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below.(欲寻珍珠,必潜水底。)Any port in a storm.(在暴风雨中能停船的就是好港口。)Every tide hath its ebb.(潮涨必有潮落。)然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曾是个农业大国,中国大部分人都以农业为生。因此,中国有许多的谚语都涉及农业或在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例如: 打铁看火色,种田抢季节。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插秧要抢前,割麦要抢天。

二月清明且莫慌,三月清明早下秧。水是庄稼命,肥是庄稼粮。春雨足,谷满屋。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勤锄八月草,烧灰成为宝 麦好在种,稻好在秧。田里多管,仓里谷满。多锄半天草,三天吃不了。庄稼有了草,好比毒蛇咬。要使庄稼好,多除几遍草。种田地不养猪,好比秀才不读书。

2、社会风俗习惯特色

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可以体现人们对某种事物态度的截然不同,例如英国人认为狗是人们忠实的朋友,因而他们常用“狗”这个词来形容普通的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它很少包含否定和蔑视的态度。然而在中国,“狗”这个词却常含否定和贬损的态度。

English proverbs: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

He who has a mind to bear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欲加之罪,何患无辞。)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一旦恶名加身,实在难以洗清。)The scalded dog fears cold water.(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Old dogs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Chinese proverbs : 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好狗不挡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疯狗咬太阳——不知天高地厚。狗坐轿子——不识抬举。狗头军师——尽出歪主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词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这些词在一个国家往往有某种特定的含义和象征作用。例如:

不到长城非好汉。(He who doesn‟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a not a true man.)(长城在中国代表雄伟有气概,战胜困难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Though death befalls all man alike ,it may be heavier than Mount Tai or lighter than a feather.)(泰山在中国意味着份量重,有意义等。)

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盼星星,盼月亮。天上的月亮——可望不可及(月亮在中国代表圣洁,美好,团圆,和谐,美满等。)

3、宗教特色

许多谚语都涉及到宗教,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大部分西方国家都信仰基督教,因此有许多英国谚语都涉及到上帝和魔鬼(God and Devil)。然而,中国深受佛教的影响,有许多中国人都信仰佛教,他们常提到寺庙、和尚、和佛主。例如:.English proverbs : The devil is good to his own..(魔鬼自对魔鬼好。)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He that serves God for money will serve the devil for the better wages.(为钱替上帝做事者,为更多钱也可能为恶魔驱使。)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上帝送美食,恶魔送厨师。)(厨师常把美食煮坏。)Chinese proverbs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和尚头上找虱子——明摆着。

和尚抬花轿——一场空欢喜。和尚念经——自念自听 和尚的念珠——串通好的

和尚起立——突(秃)起(成语:借花献佛)

4、传说和典故特色 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不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传说和典故是这些文化中的瑰宝。在西方,大家对希腊传说和神话非常熟悉,所以有许多英国谚语都吸收了这些神话和传说。下面有几例: I fears the Greeks ,even when brighting gifts.(即使希腊人带礼物来,我也担心。)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希腊人 遭遇希腊人,必有一场好战。)

Homer sometimes nods.(荷马也有出错时骏马也有失蹄时。)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许多古典名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自从《三国演义》这部书问世以来,“三国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许多有关三国的传说及三国中的人物家喻户晓,并且有许多已融入了谚语中。例如: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2、几点注意事项

1)、不要运用译入国具有强烈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语言。例如,把英语译成汉语时一般不要把英国谚语译成带有中国人名或地名的谚语,反之亦然。例如: “ Isn‟t Susan beautiful?” asked Mrs.Taft.“She is anything but beautiful,” replied Mr.Taft.“How could our silly John fall in love with such a girl?” Mrs.Taft surprised.“Why not? „Beauty lie in the lover‟s eyes‟ , as the saying goes ,” Mr.Taft answered with a gentle smile.“苏珊漂亮吗?”塔夫脱太太问道。“一点也不漂亮。”塔夫脱先生答道。

塔夫脱太太感到惊讶:“我们的傻约翰怎么会爱上这样一个女孩子呢?” 塔夫脱先生温和地笑道:“有啥大惊小怪的?俗话说得好„情人眼里出西施‟。”(注1)

当中国读者读到此时就会纳闷,西方国家的人们也知道中国古代美女西施吗?还是塔斯社夫脱夫妇知识如此渊博而知晓中国古代美女西施?为避免这些问题我们最好译为“情人眼里出美人”。There is another example.大伯笑呵呵地对我说:“我们北方人都喜欢睡炕,你也将就点吧。俗话说„入乡随俗‟嘛。”

Uncle said to me smilingly, “We northerners like to sleep on our Kang.You‟ll have to put up with it.As the proverb goes , „Do as the Romans do‟.”(注2)如此翻译,西方朋友就会疑惑:中国的农民会这么有文化,他们竟知道西方谚语?因此最好翻译为“Do as the local people do”为妙。

2)、与成语、俗语等固定短语比较,谚语显得更普通更易于理解和记诵,翻译时必须注意谚语口语化的特点。例如:

Waste not ,want not.(不浪费,不愁缺。)(Better than俭以防匮。)A good beginning making a good ending.(有了好开始,才有好结果。)(Better than欲善其终必善其始。)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ne.(半块面包强于一无所有。)(Better than聊胜于无。)Bad workman quarrel with their tools.(拙匠常怨工具差。)(Better than拙工咎具。)

3)、翻译时文字组织必须讲究匀称优美。一方面,语句要简明紧凑;另一方面,表达要对称和谐。太随意的口语化语言不能准确传达出原始谚语的含义。例如: Men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山和山无法聚头,人和人总会相遇.)(Better than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不会.)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 ,knows not what is sweet.(不尝黄莲苦,怎知蜂蜜甜.)(Better than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牵马河边易,逼它饮水难.)(Better than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难以叫它饮水.)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井干方知水可贵.)

4)、人们常会用谚语的缩略形式,例如“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you will catch neither ” 常缩略为 “To run after two hares”,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缩略为“To cry over spilt milk”。当翻译这些谚语时,我们必须弄清它的简略形式能否被人们理解,如果会影响到人们的理解,我们就要用其完整形式。例如: A、when he dined with his sister that that evening ,Madeline helped herself to a cigarette from his pack on the table ,and lit and smoked it inexpertly.He defiant self-satisfied ,somewhat pathetic air made Warren laugh.“when the cat‟s away ,hey?” he said.她跟她妹妹那天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梅德琳从桌子上他的烟盒里取了根香烟,点了火,不太在行地抽了起来.她那种倔强的、自满的、有点惹人爱怜的神气引得华伦哈哈大笑.。“猫不在了,嘿!”他说。

这里原文 When the cat‟s away 是习语When the cat‟s away , the mice will play(猫儿不在,鼠儿成精;大王外出,小鬼跳梁)的缩略形式。译文“猫儿不在了”保持原文的缩略,因为读者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其含义的。根据上下文,华伦和梅琳是兄妹,华伦说“猫儿不在了”是取笑妹妹背着管教严肃的父亲而在偷偷地抽纸烟。(注3)B、“…I think ,and I certainly hope ,those stories are terribly exaggerated.Our Intelligence says they are.Still ,where there‟s smoke——”

“我觉得,我当然也希望,这些报导是可怕地夸大了。我们的情报人员说是这样。不过,有烟必有火——”

这里原文where there‟s smoke 是习语where there‟s smoke , there is fire(=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有烟就有火;无火不起烟)的简化。如果拘泥于原文的简化形式而译成 “只要有烟”或“有烟的地方”,许多读者将不知所云。比较可取的办法就是摆脱原文的简化形式,按原型习语直译成“有烟必有火”或“无火不起烟”,或索性套用汉语同义习语“无风不起浪”来表达(注4)。

口译中称谓和谚语的翻译 第5篇

关键词:口译 称谓 谚语 难点

一、口译中的称谓翻译

在外事接待中,译员首先面临的一道难题是称谓的翻译。称谓代表了一个人的职位、职衔或学衔,体现了一个人的资历和地位。称谓的误译不仅是对有关人员的不尊重,而且也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称谓的准确翻译关键在于译员对有关人员的身份及其称谓的表达是否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尤其是对称谓词语指义的认识。一个称谓词很可能表示多种身份,例如,英语的头衔词president,译成汉语时可视具体情况分别译作共和国的总统、国家主席、大学的校长、学院的院长、学会或协会的会长或主席、公司的总裁或董事长等等。同样,当介绍中国各类机构或组织的首长时,不可千篇一律的将他们的头衔译作head,而应该使用相应的、规范的称谓语。一般说来,首席长官的汉语称谓常以“总……”表示,而表示首席长官的英语称谓则常带有chief,general,head,managing这类词,因此当翻译冠以“总”字的头衔时,须遵循英语头衔的表达习惯,例如:

总工程师 chief engineer

总经理 general manager; managing director

总教练 head coach

总干事 secretary-general

有些部门或机构的首长或主管的英译,可以用一些通用的头衔来表示,例如下列机构负责人可以用director,head或chief来表示:

局长 director of the bureau,head of the bureau,bureau chief

汉语中表示副职的头衔一般都冠以“副”字,英译时需视词语的固定搭配或表达习惯等情况,选择vice,associate,assistant,deputy等词。相对而言,vice使用面较广,例如:

副总统 vice president

副省长 vice governor

学术头衔的“副”之称谓往往用不同的词表达,最为常用的英语词是associate,例如: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副研究员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有一些行业的职称或职务系列中,最高级别的职位冠以“首席”一词,英语常用chief来表示,例如:

首席执行官 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

首席法官 chief judge

二、口译中的谚语翻译

谚语作为一种以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深刻道理的语句,常为人们所引用。千百年来各国之间或多或少的文化交流,往往会使一个民族的谚语跨越疆界,广为流传于其他民族。许多谚语流传甚广,早已为我们所熟知。因此,谚语的口译并非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谚语的口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形同义合”的口译,第二种是“形似义合”的口译,第三种是“形异义合”的口译。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都有许多“形同义不合”的谚语,例如:

A fall in pit,a gain in your wit与汉语的“吃一堑长一智”,其形其义可谓“形同义合”。

All shall be well,Jack shall have Jill有情人终成眷属。

英语语言中有许多谚语虽然“形”有所不同,但表意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

英语中有Love me,love my dog一语,汉语里也有“爱屋及乌”之说。

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至于第三类谚语,通常会“因形生义”造成误译。例如:

英语谚语A house stumble that has four legs,若我们将其译为“有四条腿的马会失蹄”,这自然会给听者带来困难。如果我们将其译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失为成功的处理方法。例如: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Money can’t buy time寸金难买寸光阴。

但是,掌握以上三种谚语的翻译方法并不等于找到了一把可以翻译所有谚语的万能钥匙,有些谚语的翻译则需要“转形解义”,而有些谚语的翻译宜“以不变应万变”,也确保其“原汁原味”。例如: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译成“一燕不成夏”即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口译是一项很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也是一门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虽然粗通两国语言的人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口译工作,但是他们无法承担正式的口译任务。而上面所说的口译中的称谓和谚语则是很难把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口译人员的难度。因此,口译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悉翻译中常遇到的问题。此外,口译人员还应该了解各种文化或语体风格和语用功能,掌握一定数量的称谓语、谚语、习语、诗句等词语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梅德明中级口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

2弘恢沟通英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5

3宋宏伟英汉对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4

上一篇:模拟煤层论文下一篇:外国诗歌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