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战略选择范文

2024-05-14

分析战略选择范文(精选12篇)

分析战略选择 第1篇

关键词:物流,战略,选择

0 引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物流中心成立于2004年11月12日, 承担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物资保障与物流服务业务, 在研究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基础作用。作为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一家实施改革的单位, 物流中心的成立改变了研究院长久以来的物资管理模式, 标志着研究院物资供应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物流中心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产业实现“好、快、省”的物资采购、检测与物流服务。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次工作会议提出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 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 确定了集团的四大主业, 这对集团内的物流系统无疑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要求, 使物流中心在保障科研生产、加强质量管理、减少资金占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物流中心需要科学的分析存在的问题, 紧跟行业发展的前沿, 理清思路, 做好后续发展战略规划。

1 物流中心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1 运营模式急需调整

运营模式未能发挥集聚效用。虽然经过两次组建, 扩大了物流中心的规模, 但存在各类人员仍按原单位模式工作的现象, 集而不合, 未能形成一体化的运营模式。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未能实现有序协调。问卷调查显示, 35.7%的调查对象认为物流中心当前应该“建立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有序协调统一的供应链体系” (最多的三项之一) 。实际工作中, 由于设计生产的不断变化、用户及物流中心未能及时掌握和反馈信息, 使得物资需求及需求变更的准确性未能得到有效、及时传递, 从而影响物资的保障供应;由于自有资金不足、用户货款时常拖延、库存占用资金较大等原因, 造成物流中心的资金紧张, 从而拖欠供应商货款, 影响物流的运行。物流的运行不均衡, 造成集中到货或集体缺货, 使得检测、仓储、配送资源的过渡性紧张, 加大了协调的难度。

1.2 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问卷调查显示, 80.7%的调查对象认为物流中心的运营效率比较低或非常低。通过深入分析, 运营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运营模式需要调整, 即如何设置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 如何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何构建一体化的采购模式。二是激励需要加强, 即明确什么样的绩效导向, 如何保障部门目标与中心一致, 如何保障岗位目标与部门一致。三是流程需要优化, 即如何优化流程, 如何实现流程制度化, 如何监督流程有效执行。四是信息化需要完善, 即目前信息化系统不能满足运营需要, 目前信息化系统与用户及供应商之间衔接不顺畅。除运营模式问题外, 物流中心应重点从绩效管理、流程优化、信息化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以绩效为导向、以流程优化为手段, 以信息化为工具, 加强精细化管理, 提升运营效率, 实现内部一体化。

1.3 客户管理还需改善

调研发现, 用户对于物流中心的满意度偏低, 最主要体现在对“供货不及时”和“价格偏高”的报怨。另外, 问卷调查显示物流中心应该加强用户管理,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加强对用户生产设计环节的服务, 如材料选型建议、合格供应商建议 (65.2%) ;信息沟通与及时反馈 (51.8%) ;用户需求管理 (51.8%) 。综合分析, 由于需求管理能力弱, 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沟通与反馈, 以及合理的价格机制, 最终导致用户管理能力偏低, 给型号供应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 由于物流中心与用户之间在某些方面存在利益冲突, 使得物流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对接难度加大, 制约了用户关系的改善。

1.4 供方管理面临挑战

物流中心供应商管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 相关环节缺失或弱化, 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在供应商选择方面, 由于供应商选择流程不完善, 某些环节存在缺失或弱化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设计师自主选定供应商现象;另外, 超出供应商目录的物资在采购过程中, 采购渠道单一, 大部分物资仅有一个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存在准备不足, 造成保障供应的潜在风险。其次, 在供应商评估方面, 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现有的评价机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现象。再次, 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 信息传递不及时, 共享信息能力和意识准备不充分, 难以获得对方有效信息, 不利于双方利益最大化, 无法达成共赢。另外, 对供应商的控制能力不足, 采购合同 (例如采购价格) 缺乏有效的流程和制度管理, 导致成本上升, 造成用户不满情绪提升。

1.5 人力结构必须优化

首先, 截止2010年8月底物流中心正式员工平均年龄43岁, 老龄化趋势严重。

其次, 从员工构成的基本情况来看, 物流中心员工由一院原物资部以及各厂、所的物资采购部门员工组成, 受原单位不同企业文化的影响, 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等存在一定差异, 物流中心的统一价值观还在形成之中,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第三, 从人才结构情况来看, 随着一院市场化转型的不断深入, 物流中心的作用将愈加突出, 需要视野开阔、精干高效的高层次经营管理团队来领导;同时, 业务的拓展需要高层次的营销管理人才;另外,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推进, 需要各类与之相关的专业化人才。相匹配的人才结构是物流中心实现自身价值与定位的基本保障。

2 行业趋势分析

2.1 集团化、战略性采购是大型科研生产制造集团采购职能的必然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公司制 (股份制) 、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等成为当前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在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化的过程中, 资源的整合利用是关键之一。集团化采购即是大型企业对于上游资源整合利用的关键举措。采购是企业通过购买、租赁或其他合法手段获得用于生产所需的设备、材料、物资和服务的一项职能。集团化采购的主要特征是实现采购活动在集团内外部的协调、统一。集团内部建立中央采购部门, 负责协调各个分部或分公司的采购活动, 制定统一的策略和目标;同时加强不同地区或国家的采购部门之间的沟通, 分享最佳供应商及服务协议。采购负责人需要较强的内部协调和沟通能力;向公司高级管理层汇报, 并且也是公司决策层的一员。集团化采购的重点是战略性采购, 其采购职能最终发展的趋势是:能积极参与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相关业务流程;紧密联系策略供应商, 使其融入公司的发展计划;采购策略与公司的发展策略紧密结合。

所谓战略性采购, 即透过跨部门商品行动小组的运作, 对不同供应商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方法、业务流程及决策规则, 以期降低公司采购的物料、商品及服务的总成本。并经由系统化的流程建立, 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战略性采购具体通常包括供应商管理、供应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制定降低成本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改善采购流程的计划和实施、制定采购战略和采购策略、制定标准合同、支持新产品开发等内容。

2.2 一体化、集成化供应链体系是现代物流服务模式发展的高级阶段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业务流、价值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在社会化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产品生产日趋全球化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其目标是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值, 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物流只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 从整体上看, 发展现代物流, 是适应供应链管理的新发展。

供应链一体化是基于核心优势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形态, 基于供应链而形成。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及信息流将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企业直至最后终端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是核心企业将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销售商和终端顾客作为战略联盟而联结起来的一种横向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模式。

要建设供应链一体化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即信息集成、组织联结和系统协调。信息集成是供应链实现一体化的技术前提和保障, 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软件, 保障供应链成员之间关于信息和知识以及资源共享的要求得以实现。在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 通过Internet/Intranet的标准化技术以更方便低廉的成本来集成各类信息系统, 使得数据库无缝连接;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使内外部信息环境集成融合为统一的平台。组织联结则将供应链中各个节点的成员虚拟联结, 节点成员可以通过信息集成共享虚拟组织中的资源, 如实现仓库共享, 库存集中等。系统协调即通过决策权以及整体运作等方式, 帮助资源向处于最需要的供应链节点转移, 弥补供应链中的最薄弱节点, 提升供应链一体化的效率。

2.3 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等是当前市场化物流服务的关键成功要素

从物流行业规模来看, 到2009年, 中国全社会物流的总成本达到60 826亿元, 占GDP的18.1%左右;从物流行业实际产值来看, 1992年, 中国物流业的实际产值为1 682亿元, 而1999年达到6 392亿元, 2001年增长到9 973亿元, 2010年预计达到12 000亿元。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批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 研究发现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专业化、并购和联盟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支撑体系统, 是当前市场化物流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信息化。使用信息技术是建立世界级供应链物流企业的关键。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 减少了管理层次, 提高了管理效率, 并以降低企业内部组织生产成本的方式大幅度地节约了交易成本。信息化的应用是物流从单一物流工作 (功能性服务) 发展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信息化的建设应注重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对接, 实现企业间的流程整合及客户供应链的优化, 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网络化。物流业务的内容和服务价值决定了网络化经营。扩大服务的地域覆盖面积, 形成全球网络或者国内网络。通常采取自己建立网络或者用并购和联盟的方式构建网络。信息化和网络化相互带动。

一体化与专业化。一体化指的是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一站式服务和整个供应链服务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专业化指的是改变过去哪里有客户就去哪里竞争的状态, 专注于某些行业客户, 提供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优质精细化服务。

并购与联盟。企业通过并购和联盟进军多种运输业务, 提高利润;通过并购扩大服务范围和完善网络。并购和联盟是近年来物流发展扩大的主要形式, 通过规模化的扩张, 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 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科学规范的管理支撑体系。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包括:运作管理系统、质量保证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所有这些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决定了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是企业的基础。

3 物流中心发展战略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 根据定位、使命、愿景及总体目标的要求, 物流中心制定并实施精细化、一体化两大发展战略。通过两大发展战略的实施, 打造物流中心核心能力, 即一体化能力, 具体包括用户管理能力、内部运营能力和供应商管理能力。

3.1 精细化战略

“精细化战略”的实施, 以一院新体系建设为契机, 以绩效管理为导向、以流程优化为手段、以信息化为平台, 构建物流中心管理新体系, 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每年度根据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 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 分解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要素, 制定反映关键成功要素的指标, 推行重点指标的量化与细化, 突出事中管理和过程控制, 将指标层层分解到部门和岗位, 明确绩效导向与责任落点, 保证中心目标实现, 提高管理效能。

二是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流程统一、控制集中、界面清晰、简洁高效, 推进管理的集约、统一和简化。特别是型号物资供应的需求与计划、采购、仓储、配送、检验检测、合同管理、财务核算、供应商管理等八大类流程, 通过对其梳理与优化, 明确各关键点的职责、职权、工作标准及风险控制事项, 做到运行高效、控制有力。

三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实施技术进步、管理提升的重要平台。当前要重点推进供应链 (SCM) 系统建设。运用通讯、网络、条码技术等技术支撑手段, 将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整合, 达到供应链协同、集成的高效运作。要加大供应链系统的培训学习, 让员工了解、理解、掌握供应链系统的功能, 并能熟练使用;并通过供应链系统的上线运行, 推动员工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工作行为。

3.2 一体化战略

“一体化战略”体现在与用户一体化、内部一体化和与供应商一体化三个方面, 最终目标是实现物流中心的“供应链一体化”。一体化战略是精细化战略的延伸与拓展, 精细化战略是一体化战略的基础, 精细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体化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是与用户一体化。 (1) 强化用户导向, 提升用户满意度。完善满意度调查, 针对性改进用户不满意点;建立用户档案, 加强用户关系管理。 (2) 创新需求模式, 紧密配合生产节奏。分离需求计划和采购执行职能, 强化需求计划管理, 适时成立独立的需求计划调度部门, 与用户无缝对接;建立计划、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供应链采购体系。 (3) 推行供应与设计、生产的并行工程。完善物资选用目录, 促进设计阶段物资选用规范化;完善元器件的标准, 规范制造与选用;建立物资信息员制度, 实时反馈设计、生产中的物资问题;强化设计阶段的物资选用会签与评审制度, 从源头规范物资需求;完善型号办人员派驻制度, 统筹协调型号供应链管理。

二是内部一体化。物流中心内部通过精细化战略的推行, 实现采购、检测、仓储、配送的一体化。

三是与供应商一体化。 (1) 强化供应商管理职能与组织建制, 明确责任落点; (2) 组织成立由物流中心、院技术部门、院质量部门、院生产单位构成的“优化分供方项目组”, 动态优化供应商; (3) 实现供应商的差别化管理, 落实差异化的采购策略和库存策略, 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 建立供应商快速、准确响应的供应体系; (4) 制定供应商发展策略, 培养和扶持有潜力的供应商; (5) 实现信息化系统与核心供应商信息系统的对接。

“一体化战略”以年度为周期, 其目标作为中心管理目标, 逐级分解到各单位和部门, 纳入统一的绩效管理体系, 循环推行5年。

4 总结

中小企业的战略分析与选择 第2篇

1 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基础上,对企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的途径所做的全局性策划。在进行企业战略决策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战略分析,也就是对影响战略制定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选择一个正确的战略方案打下基础。

中小企业在进行战略分析时,可采取SWOT矩阵分析法,即通过分析企业的内部资源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来为企业制定和选择战略。

①优势(Strength)

a.组织结构简单,决策效率高。中小企业往往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少,这样在进行决策时就避免了信息在层层传递中耽误时间甚至出现失真,从而减少了因缺乏时效性而导致决策滞后,甚至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b.管理和运营成本较低。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一般来说相对统一,这就减少了代理费用和决策成本,而组织结构简单化也减少了管理成本。

c. 技术创新时效性较高。中小企业在针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研究人员和生产销售人员联系紧密,因此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的时效性较高。

d.产品转换快速灵活。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机制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

②劣势(Weakness)

a.规模较小、资金缺乏。中小企业产业规模较小,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融资相对困难。这些条件的限制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可能造成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不足,难以将创新的积极性变为创新的实际成果。

b.竞争力较弱,经营风险较高。中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不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造成单位生产成本和研发费用较高,使得其竞争力较弱。另外,由于很难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中小企业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

③机会(Opporiunity)和威胁(Threat) 中小企业面对的机会和威胁要视其所在的行业具体分析。总体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技术市场获得,克服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瓶颈。而第三产业飞速发展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代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更给生产批量小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小企业面临的威胁主要是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公司的强力竞争,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竣的挑战。

2 战略选择

在战略分析之后,中小企业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下面为中小企业推荐几种行之有效的战略模式以供中小企业参考:

①集中化战略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比较弱。这种固有的特点一方面决定了中小企业不适宜进行多元化经营,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全力专注于一点来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首要目标应该是“做强”而不是“做大”,因此,实施集中化战略有利于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进而逐步发展。

集中化战略的实质在于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产品系列上,集中精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精品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选择这种集中化战略,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专注于某一特定产品来提高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并扩大生产产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获取经济效益的增加。同时,集中化战略为中小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方便,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形成了中小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集中化战略也是有一定风险的。由于集中化战略强调专注于某特定产品,一旦市场或者技术发生变化,企业就有可能面临极大的生存威胁。

②差异化战略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但其组织结构灵活因而比较容易接近顾客,因此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差异化战略通过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或其它方面的独特性,使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众不同来吸引目标客户,建立客户忠诚,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差异化的优势在于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价格敏感性的下降使中小企业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从而在不用必须追求低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利润。欲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中小企业应该注意这种差异必须是独特的,是创新的,而不是模仿别人的,否则难以成功。同时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即企业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住自己的经营特色,是否能够保证自己的独特性不被其他企业所成功模仿。

③市场空隙战略 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的“圆圈理论”认为,在无数的大圆圈(指大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与小圆圈(即小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空隙,即仍有一部分尚未被占领的市场,即利基市场。这种“空隙”市场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其产品服务面比较窄,市场容量不大,大企业因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而不愿涉足该领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顾客的需求在不断更新,当一种新的需求出现时,新的空隙市场也跟着产生了。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身机动灵活,适应性较强的优势,寻找并迅速挤占 “空隙”市场,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采取市场空隙战略的中小企业首先应该建立一套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系统,因为这种战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实力之后,实施市场空隙战略的中小企业就应该考虑战略转移,以便能够保持长远的经营优势,以摆脱总是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被动局面。

④纵向协作战略 纵向协作战略是指中小企业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订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或者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取得大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或品牌在特定范围内的经营权,形成一种紧密的纵向协作关系。

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与分析问题研究 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分析;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按不同方式划分的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经营品种单一,技术总体水平比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中小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和特点,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并进行高效的战略管理,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在战略管理方面面临的困惑更多,要求也更具体,更需要通过战略管理来积累竞争优势。在进行企业战略决策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战略分析,也就是对影响战略制定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选择一个正确的战略方案打下基础。

一、充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竞争者规模、技术经济情况、销售网络等。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包括:财务状况、产品线及竞争地位、设备情况、市场营销能力、研究和开发能力、人员的数量及质量、组织结构、企业过去确定的目标和曾经采用过的战略等。

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现自身的弱点和优势,以及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中小企业可以扩大自己的优势,利用竞争者的劣势,不断发展壮大。

二、坚持不断创新和发展特色

中小企业在进行战略分析,尤其是发现强者弱点的同时,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有特色,仅靠提供与别人一样的产品和服务是不够的,仅仅是用较低的价格或较好的服务去和已经占据领先地位者竞争是不够的。只有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当企业对其自身的今后发展做出分析后面临的将是对战略的选择,正确的战略选择可依另一个企业不断壮大,因此战略选择对企业,尤其使中小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在这过程中中小企业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中小企业在进行战略分析时,可采取SWOT矩阵分析法,即通过分析企业的内部资源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来为企业制定和选择战略。

1、优势(Strength)

组织结构简单,决策效率高。中小企业往往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少,这样在进行决策时就避免了信息在层层传递中耽误时间甚至出现失真,从而减少了因缺乏时效性而导致决策滞后,甚至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管理和运营成本较低。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一般来说相对统一,这就减少了代理费用和决策成本,而组织结构简单化也减少了管理成本。

技术创新时效性较高。中小企业在针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研究人员和生产销售人员联系紧密,因此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的时效性较高。

产品转换快速灵活。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机制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

2、劣势(Weakness)

规模较小、资金缺乏。中小企业产业规模较小,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融资相对困难。这些条件的限制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可能造成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不足,难以将创新的积极性变为创新的实际成果。

竞争力较弱,经营风险较高。中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不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造成单位生产成本和研发费用较高,使得其竞争力较弱。另外,由于很难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中小企业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

3、机会(Opporiunity)和威胁(Threat)

中小企业面对的机会和威胁要视其所在的行业具体分析。总体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技术市场获得,克服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瓶颈。而第三产业飞速发展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代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更给生产批量小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小企业面临的威胁主要是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公司的强力竞争,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竣的挑战。

三、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分析

1、先入为主的战略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己规模小,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进入那些目标市场狭小,市场容量小,大企业不便或不屑进入的行业或领域寻求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战略。中小企业可瞄准市场契机,抢先开发产品或者服务,捷足先登,率先进入有空隙的市场,努力取得成功,这就是先入为主的战略。

2、集中优势战略

集中优势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等特点制定的一种战略。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是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专注于一个或几个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领域。

选择这种战略的中小企业经营相对集中,管理也比较方便,有利于提高技术,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但是,取这种战略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为它们往往过分依赖于某种产品或技术,一旦市场发生变化,需求下降就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在选择集中战略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选准目标市场并做好市场营销。企业应该充分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尽量选择优势最多劣势最少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最大化的避免与大企业的直接竞争。在选择好目标市场后迅速开展市场营销,寻求目标顾客,建设合理的销售渠道,并制定出适当的价格策略。

(2)提高企业的产品、服务研发能力。创新是任何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谋求一席之地,更应该不断进行产品与服务创新,敏锐地观察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3、客户至上战略

这是根据中小企业容易接近客户而制定的一种竞争战略。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是灵活性大,易于更好的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也只有奉行客户至上的战略,中小企业才能最快的提供客户真正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4、缔结联盟战略

在如今合作竞争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单打独斗闯出一条成功大道来,是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缔结联盟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等特点而制定的一种战略。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积累资源,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共同开辟市场,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四、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怀锡.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曹智学.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成因及管理[J].中外企业家.2007(3).

中小企业战略分析与选择 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

0 引言

自1995年,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确定了“抓大放小”的政策后, 经过十多年的迅速发展, 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在这欣欣向荣的发展背后我们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寿命都非常短暂,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缺少合理的企业战略规划可以说是影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因此, 制定一个科学的战略已成为中小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

1 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生存与发展, 在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基础上, 对企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的途径所做的全局性策划。在进行企业战略决策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战略分析, 也就是对影响战略制定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为选择一个正确的战略方案打下基础。

中小企业在进行战略分析时, 可采取SWOT矩阵分析法, 即通过分析企业的内部资源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来为企业制定和选择战略。

1.1 优势 (Stre ngth)

1.1.1 组织结构简单, 决策效率高。

中小企业往往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管理层次少, 这样在进行决策时就避免了信息在层层传递中耽误时间甚至出现失真, 从而减少了因缺乏时效性而导致决策滞后, 甚至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1.1.2 管理和运营成本较低。

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一般来说相对统一, 这就减少了代理费用和决策成本, 而组织结构简单化也减少了管理成本。

1.1.3 技术创新时效性较高。

中小企业在针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 研究人员和生产销售人员联系紧密, 因此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的时效性较高。

1.1.4 产品转换快速灵活。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灵活, 适应性强,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机制灵活, 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

1.2 劣势 (We akne s s)

1.2.1 规模较小、资金缺乏。

中小企业产业规模较小,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融资相对困难。这些条件的限制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并可能造成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不足, 难以将创新的积极性变为创新的实际成果。

1.2.2 竞争力较弱, 经营风险较高。

中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 不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造成单位生产成本和研发费用较高, 使得其竞争力较弱。另外, 由于很难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 中小企业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 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

1.3 机会 (Opporiunity) 和威胁 (Thre at) 中小企业面对的机会和威胁要视其所在的行业具体分析。

总体来看,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 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技术市场获得, 克服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瓶颈。而第三产业飞速发展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代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更给生产批量小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小企业面临的威胁主要是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公司的强力竞争, 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竣的挑战。

2 战略选择

在战略分析之后, 中小企业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 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下面为中小企业推荐几种行之有效的战略模式以供中小企业参考:

2.1 集中化战略一般来说,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比较弱。

这种固有的特点一方面决定了中小企业不适宜进行多元化经

营, 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全力专注于一点来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其首要目标应该是“做强”而不是“做大”, 因此, 实施集中化战略有利于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进而逐步发展。

集中化战略的实质在于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产品系列上, 集中精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精品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选择这种集中化战略,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专注于某一特定产品来提高专业化程度,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并扩大生产产量, 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最终获取经济效益的增加。同时, 集中化战略为中小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方便, 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 形成了中小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集中化战略也是有一定风险的。由于集中化战略强调专注于某特定产品, 一旦市场或者技术发生变化, 企业就有可能面临极大的生存威胁。

2.2 差异化战略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但其

组织结构灵活因而比较容易接近顾客, 因此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差异化战略通过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或其它方面的独特性, 使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众不同来吸引目标客户, 建立客户忠诚, 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差异化的优势在于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价格敏感性的下降使中小企业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 从而在不用必须追求低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利润。欲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中小企业应该注意这种差异必须是独特的, 是创新的, 而不是模仿别人的, 否则难以成功。同时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 即企业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住自己的经营特色, 是否能够保证自己的独特性不被其他企业所成功模仿。

2.3 市场空隙战略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的“圆圈理论”认

为, 在无数的大圆圈 (指大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 与小圆圈 (即小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 之间, 必然存在一些空隙, 即仍有一部分尚未被占领的市场, 即利基市场。这种“空隙”市场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其产品服务面比较窄, 市场容量不大, 大企业因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而不愿涉足该领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顾客的需求在不断更新, 当一种新的需求出现时, 新的空隙市场也跟着产生了。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身机动灵活, 适应性较强的优势, 寻找并迅速挤占“空隙”市场, 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采取市场空隙战略的中小企业首先应该建立一套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系统, 因为这种战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当发展到一定规模, 具有一定的实力之后, 实施市场空隙战略的中小企业就应该考虑战略转移, 以便能够保持长远的经营优势, 以摆脱总是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被动局面。

2.4 纵向协作战略纵向协作战略是指中小企业接受一个或几

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订货, 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或者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取得大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或品牌在特定范围内的经营权, 形成一种紧密的纵向协作关系。

随着社会分工程度不断加深, 大企业为了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势必要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或者销售渠道而求助于社会协作, 这在客观上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通过成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供货方, 或者特许权经营, 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开市场竞争的压力, 将中小企业的优势与大企业的专业能力和资源结合起来, 实现与大企业共享品牌、信息和客户资源, 共同获利, 从而使经营战略风险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杨怀锡.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曹智学.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成因及管理[J].中外企业家.2007 (3) .

[4]宋荗华.论我国中小企业战略选择———基于SWOT范式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 (5) .

分析战略选择 第5篇

SWOT分析法(自我诊断方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规避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文中借助这一方法,对海南旅游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适合海南旅游业实际的发展战略。

(-)优势(Strengths)分析

1.海南区位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国家旅游局编制的《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认为,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海南是唯„具备条件建成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地区。海南是我国唯 的热带岛屿省份,中国第一个生态省,位于东经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纬18度10分-20度10分之间,年平均气温23-25℃,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热的8月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长夏无冬、四季如春。海南具备国际旅游流行的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和洁净空气,在我国,能与世界著名的海岛度假胜地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相媲美的只有海南.在海南岛长达1528千米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

5。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热带海岛风情、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民族,造就了海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三亚万年人类遗址落笔洞表明,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海南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完整,有着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石山火山口及其火山溶洞,有一批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高的人文景点:五公祠、琼台书院、东坡书院、宋庆龄故居,及明代名臣邱浚和清官海瑞的墓陵等。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资源,点多面广、星罗棋布,海南旅游资源总体上表现为9大旅游景观系列:海岸带景观系列,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景观系列,不同类型共聚的湖泊水体景观系列,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系列,历史文化与遗存胜迹系列,民族风情系列,热带作物与田园风光系列,当代海南风貌系列,海南特产风味佳肴系列。

2.海南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

海南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自1996年提出“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后,海南旅游业由此进入了观光旅游的黄金发展时期,2000年旅游接待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2007年,接待海外游客75.31万人次,是1988年的3.7倍,全省旅游外汇收入3.02亿美元,是1988年的19.5倍:2007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国GDP的4.42%,海南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CDP的13.94%;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38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39.3%,旅游业 1

收入占第三产业收入的44.7%。2009年1-6月份,海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87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总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5.2%:,海南旅游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时期。

海南是我国八大重点旅游区之一,现有S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13家,2A级景区5家,1A级景区2家:现有五星级酒店20家,四星级酒店54家,三星级酒店116家,二星级酒店55家,一星级酒店14家:现有国际旅行社55家,国内旅行社148家,旅游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由此可见,海南旅游业已规模凸显,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为强大旅游经济奠定了基础。

3.交通网络发达

海南目前已建成海口美兰、三亚凤凰两个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国际定期航线156条和多条包机航线,可达世界五大洲61个城市。已建成环岛高速公路,开通了粤海铁路,投资过200亿元的东环快速铁路2010年完工后,从海口到三亚只需90分钟,海上交通便利,拥有万吨级深水码头31个,三亚已建成国内最好的邮轮专用码头,海口等城市港口正在修建新的邮轮码头,发展邮轮经济和海洋旅游潜力巨大。

(二)劣势分析

1.海南居民收入水平低,本省居民旅游消费不足

收入水平决定着居民家庭生活质量,也决定着旅游意识的形成和出游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省区相比,存在收入偏低等问题。2007年,海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996.87兀和3791.3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788.94元和348.99元,在全国3 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别居第24位和第18位,与发达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相比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低

12625.86元、10991.84兀、9576.95元和6702.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低6353.25元、5648.26元、4473.78兀和1832.67兀。

2.海南经济基础薄弱,对旅游业反哺支撑能力差

2007年,海南国内生产总值1223.28亿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居第28位,与发达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比较,分别低10965.57亿元、8130.04亿元、17557.16亿元和29861.12亿元。

虽然海南旅游收入占全省CDP的比重比较大,但海南旅游收入的绝对量与全国相比仍然偏低。以旅游外汇收入为例,2008年,海南旅游外汇收入31388万美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居20位,与发达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比较,分别低465784万美元、414525万美元、271020万美元和8861 10万美元。可见,旅游经济与某一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发达省份的旅游经济也十分发达,反映出地区经济对旅游经济的强大反哺支撑能力。

2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强

目前海南的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基本上以观光型产品为主,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产品:因此,在全国旅游观光型产品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海南缺乏明显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由于受旅游资源结构的影响,加之旅游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南旅游业淡旺季十分明显,旺季时旅游供给基本满足,淡季时旅游供给又相对过剩,既降低了旺季时的旅游服务质量,又抑制了淡季时的旅游经济效益。而且海南旅游企业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从而导致了海南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在全国旅游市场上所占份额较低。由此可见,要想从同质化的观光型产品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海南需要建立“人员自由进出、货物自由通关、货币自由兑换、免税品自由购买、旅游项目自由落户、国际旅游规则自由对接”的国际化、开放性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休闲度假产品。

4.旅游业对外开放程度低,投资力度不够。

现代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没有较高的投入,旅游业发展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海南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受经济容量的限制,加之旅游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旅游开发和建设资金短缺,旅游基础设施和海陆空立体交通模式未能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旅游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从而阳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发挥。

(三)机会分析

1.中国加入WTO的机遇。

旅游业作为世界经济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也是WTO关于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其开放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局部地区开放或全方位开放的旅游服务及其相关领域的自由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流。中国成功加入WTO,为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旅游业运营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扩大国际旅游客源和开辟广阔的资本来源渠道,开放的旅游市场无疑将为海南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提供长远的发展机遇。

2.海南经济特区建设的发展机遇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受出入境免签证和落地签证,是我国第一个部分航权开放的试点省份,发挥特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是海南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和“绿色工业”,其发展不仅有利于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且还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将是国家发展海南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海南有机会争取到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探索中国旅游业国际化之路。

3.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机遇,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自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来,旅游经济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出台。2006年5月13日,海南省政府第130次常务会议通过《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年4月,中共海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作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决策。2008年3月,国务院同意海南设立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同年4月,海南省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2009年初,为应对经济危机,海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旅游经济平稳增长的十项措施》。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海南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威胁分析

1.国内同行及市场的挑战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海南和其他省份都试图利用各种机会,发挥本地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本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加以培育和发展。由于我国旅游目的地产品非常丰富,大多为观光型产品,旅游产品结构大体趋同,虽然海南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但是在短期内,海南旅游业难以摆脱这一竞争格局。而且旅游后发地区与先发地区的差距非短期可以消除,竞争优势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塑造的。随着旅游目的地的日益增多,国内客源市场的争夺将日益加剧。

2.国际同行及市场的挑战

WTO规则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海南旅游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旅游业将加快、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国外旅游业将凭借其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服务理念进入中国市场,内忧外患的局面将更加严峻。而且在国际市场上,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将对海南岛构成最强有力的竞争威胁。海南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明显,这些给海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海南旅游业具有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的特点。如何保持和进一步发挥优势来弥补劣势,如何捕捉机遇并减缓威胁,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来考虑海南旅游业的未来发展。

(一)SO战略:增长性战略

海南旅游业必须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捕捉可能的机会,围绕国际旅游岛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扩大旅游产品的规模和品种,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逐步减少观光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主题活动的创新,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制订海南旅游营销战略规划,积极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同时要考虑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威胁,注意克服自身的劣势。

(二)WO战略:扭转性战略

利用机会改进自身劣势。利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机遇,加快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行更加开放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相关政策。在保持、稳定、发展和提高现有经营领域的同时,开展多元化经营,培养核心竞争力:积极增加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比如挖掘海南黎族、苗族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他特色文化遗产,开发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富有新意的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条黄金旅游线路,开设旅游公交专线;开发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并完善旅游纪念品销售网络,大力营造旅游城市的氛围;在旅游旺季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仅要举办大型的国际性活动,还应举办适宜市民和游客参与的活动;制订切实有效的营销组合方案,以海南特色为主旋律,全方位、多角度地营销海南旅游。

(三)ST战略:多元化战略

利用优势,回避威胁。海南旅游业资源与其他省份相比优势明显,但也存在雷同的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突出自身的优势,回避威胁,关键要准确定位,积极探索旅游开发管理新思路,整合旅游资源,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积极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

(四)WT战略:防御性战略

分析战略选择 第6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文化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413-01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社会,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求硬件改进,也要求软件的不断提升,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供电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既有文化业的共性,又具有供电行业自身的特点,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电网特征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作用

1、导向作用

良好的企业文化,像一面旗帜一样,使企业有了明确的目标,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参与其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参与文化的建设中,增加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建设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奉献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发挥。

2、表率作用

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群体价值观给员工带来归宿感和荣誉感,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饱满,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企业应该对那些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进行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在企业中树立一定的典型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能使企业有良好的风气,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对广大员工形成长久的激励和鼓动作用。

3、规范作用

文化作为根植于头脑的内在力量,像一个无形的手一样对员工的行为起到一种规范作用,这种道德的力量一旦浸入员工的内心,就会不自觉的贯穿自己的行为中,对其他人也会形成一种感染作用,以自己的行为树立企业的光辉形象,形成企业的一种品牌,高知名度的品牌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问题

1、文化建设脱离市场

电力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长期以来,需求远大于供给,再加上具有的行政和自然垄断地位,被人们群众称为“电老虎”。供电也不用关心市场,市场经济中的垄断地位使其远离市场的竞争,不担心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市场经济脱轨。员工们普遍没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企业文化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2、文化建设观念薄弱

许多供电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文化作为软实力,看不见摸不着。电力业的领导者只重视制度建设,认为加强制度,加强管理,就可以把企业搞好。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有的认为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多搞一些文体活动就是文化建设,把文化理解为表面的东西。

3、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许多供电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和框架,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步骤,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往往得不到具体有效的实施,变成了一纸空文,员工只知道一些简单的口号,对口号的内涵没有透彻的了解,不可能把要求落到实际的工作中。在供电企业容易见到各种各样的口号和标语,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雷声大,雨点小”,上下缺乏有效的沟通,企业的优秀理念“高高在上”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

三、对策

1、以人文本为中心

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是一切行为的主体。首先,要建立一套本企业发展的完整的信念,树立人才兴企,人才的选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不以人划界限,不论资排辈,不拘一格的选用人才。建立选人用人的宽松氛围和激励制度,确保人才发展的土壤和条件。[2]其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精神,对员工党组织要做到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尽力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对一些因病、工伤等原因的特殊困难员工要給于提别的慰问和关照,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同时起到凝聚人心,形成团结互助,互相关爱的企业文化。要加强员工之间的学习、交流、沟通,鼓励职工在业余时间充电,提高个人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实现人生价值,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也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内部动力。

2、以与时俱进为特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行业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融入市场经济,构建具有建设性的企业文化,不断开拓创新,学习国际上先进企业的文化管理经验,采用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创新,包括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策略。通过各方面的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机制,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保持企业文化的竞争力。

3、以社会责任为目标

电力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把社会责任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

首先,树立责任主体意识,企业管理者要把对企业职工和消费者的责任统一起来,依法诚信经营,照章纳税,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企业利润的增长,不断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同时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各项利益,确立“客户第一”的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业务,不断开拓电力市场,开发业务新功能,进行技术革新,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其次,管理者和员工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开展节约降耗,节能减排的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再次,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要关心和支持各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成为一个有责任的“社会活动家”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增强社会感召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束语

供电企业文化主要指,企业在长期的电力经营、生产、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的群体意识,在这个群体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观念、思维形态、价值体系等各种形式的综合。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的软实力的标志。供电行业由于处于国家的垄断地位,各种利益交织繁杂,不同矛盾重叠,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供电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的成果,供电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立足于长远的未来,从当前入手,持之以恒的长期投入、长期积累,加强领导,上下沟通及时,注重细节,全面构建,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力。

参考文献:

[1]侯春郁.浅谈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中国电子商务.2012(6).

[2]宋军.试论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构建[C].新西部.2011(3).

中国虚拟耕地贸易分析及战略选择 第7篇

一、虚拟耕地、虚拟耕地战略的概念、内涵

虚拟土地的概念源于虚拟水和虚拟土概念。“虚拟水”最初由英格兰学者Tony Allan于1993年提出, 它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消费的所有水资源。国内学者程国栋于2003年首先将虚拟水的概念引入, 紧接着龙爱华、徐中民等人开展了一些后续研究。2004年国内学者罗贞礼借鉴虚拟水的概念, 首次提出了虚拟土及虚拟土战略的概念[1]。

虚拟耕地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资源数量。虚拟在耕地并非真实意义上的耕地, 是指以“虚拟”的形式隐形于产品中。虚拟耕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非真实性、社会交易性、便捷性、资源分布广泛性、资源含量的差异性、价值隐含性和市场性、超常规性[2]。

二、虚拟耕地计算

㈠土地足迹的内涵生态足迹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及其博士生wackem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基于土地面积量算的由一系列易于量化和理解的指标组成的一种分析方法。生态足迹是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 并同国家或区域范围所能提供的这种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 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 提供了定量的依据。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和分析, 能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比较自然资产的产出和人类的消费情况。类似于生态足迹, 土地足迹是指任何已知人口 (某个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全球) 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的生态足迹或生态容量, 实质上是“虚拟土地”, 具全球 (或区域) 的可比性, 可直接量化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㈡虚拟耕地贸易量国家 (地区) 间的虚拟土地贸易量可通过商品的贸易量及其虚拟土地含量共同确定。虚拟耕地贸易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当年本国各种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数量分别除以当年本国该种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所得到的耕地面积之和, 即当年本国虚拟耕地贸易量等于当年本国虚拟耕地进口量的绝对值加上当年本国虚拟耕地出口量的绝对值[3]。

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虚拟耕地贸易量计算

考虑到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可获得性, 本文选取1996年~2008年在中国粮食贸易中占较大比重的四种产品, 即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 核算了这四种粮食类产品贸易中的虚拟耕地贸易量见 (表1) 。

1996年~2008年13年间, 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进口量从1996年的304.57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2226.76万公顷, 年均增长4.85%。虚拟耕地进口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但存在波动现象, 其中主要有:虚拟耕地进口量从1996年的304.57万公顷下降到1997年的214.13万公顷;2001~2002年期间, 由于大豆进口的下降, 虚拟耕地进口量下降至2002年的654.21万公顷。与进口量相比较, 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出口量总体上比较小, 波动幅度也比较小。1996~1997年, 主要由于玉米出口的波动, 虚拟耕地出口量到1997年达到188.02万公顷, 之后略有回落, 之后, 伴随着玉米和大米出口的波动, 虚拟耕地出口量经历了几次波动, 2003年创历史新高, 达到464.10万公顷, 之后再次经历小幅波动, 到2007年增长到182.79万公顷, 2008年又再度下降到72.63万公顷。

此外, 从具体产品品种分类上来看, 由于单产不同以及本身在贸易中所占比重不同, 四种粮食类产品贸易中的虚拟耕地贸易量在虚拟耕地贸易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有较大的差别。就进口而言, 大豆和小麦是中国粮食贸易中的主要进口品种, 小麦进口量则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因此, 大豆和小麦贸易中的虚拟耕地进口量占据了虚拟耕地进口总量的99.38%。从出口来看, 作为中国粮食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品种, 玉米贸易中的虚拟耕地出口量占据了虚拟耕地出口总量的接近65.19%。

㈠贸易规模分析1996年~2008年间我国虚拟耕地贸易相对稳定的发展状况, 持续稳定增长, 虽然中间有小幅回落, 但不影响整体趋势。其中,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口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导致虚拟耕地的净进口量曾持续增长的态势。

㈡产品结构分析从贸易结构上来看, 由于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的差异及其本身在贸易结构中所占比重的不同, 各门类产品在整体虚拟耕地贸易量中所占的份额有着较大的差别。整体而言, 大豆在虚拟水贸易量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1996年~2008年间大豆虚拟耕地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39%, 而进口份额也占84.88%。其次是玉米, 1996年~2008年间大豆虚拟耕地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65.26%, 而进口份额也占10.81%。

㈢贸易平衡分析如前所述, 就贸易总量而言, 我国一直保持较大的虚拟耕地进口量。这部分虚拟耕地进口有效地保障了部分地区的粮食安全, 相当于缓解了我国耕地资源短缺量。鉴于我国日益严峻的耕地紧张形势, 本文认为, 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可适当增加玉米和小麦的虚拟耕地进口, 限制大米的虚拟耕地进出口量。

四、虚拟耕地贸易在解决耕地紧缺问题方面的贡献

㈠虚拟耕地贸易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意义

第一, 通过虚拟耕地贸易, 填补国内短缺粮食品种供应缺口。适当增加虚拟耕地进口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的、经济的、有效的选择广泛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 合理进口一定数量的资源短缺型食物, 降低粮食安全的资源供给成本, 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 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4]。

第二, 通过虚拟耕地贸易, 增加优质粮市场供给, 提高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我国各品种的粮食收益都不高, 受种植惯性影响, 农民对劣质粮种植进行替代的积极性不大, 国内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速度缓慢, 居民消费的粮源总体质量不高。因此在居民消费能力承受范围内适当增加优质粮进口优化国内粮食供应品种结构, 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

第三, 通过虚拟耕地贸易形成对农户种植优质粮的利益诱导, 以需求拉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对健康饮食的关注程度迅速提高, 如能进口一定规模的优质粮, 建立不同质量粮食的价差机制, 鼓励居民消费优质粮, 一定程度上形成优质粮对劣质粮的替代效应, 将有助于以需求拉动的方式促进国内粮食种植结构调整。

㈡虚拟耕地贸易的战略选择

粮食产品的虚拟耕地含量最为明显, 鉴于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形势, 及部分地区出现的耕地紧张和粮食安全问题, 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仍可放宽对粮食进口总量的控制, 通过倡导循环经济, 将虚拟耕地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更好地运用虚拟耕地战略, 提高粮食安全性[5]。由于不同粮食产品的虚拟耕地含量也不同, 所以在进口农产品时应选择那些虚拟耕地含量较低的粮食产品。我国粮食产品虚拟耕地贸易的进口结构比较稳定但相对单一, 而过于单一的结构对保障耕地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会产生影响, 因此在扩大贸易总量的同时, 应根据产品的虚拟耕地含量进一步丰富进口品种, 使贸易结构趋向虚拟耕地, 保障资源安全。应该把虚拟耕地贸易理论应用到我国国内耕地资源的配置上来。我国应对那种按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调用耕地资源来维持或扩大高耗粮食产业的区域耕地资源配置的思想, 予以重新审视。我国应对那些耕地资源紧缺的地区, 特别在制定解决建设占用耕地较大的地区, 更有必要借鉴采用“虚拟耕地”贸易战略, 这将对我国耕地资源紧张地区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虚拟耕地战略不仅适用于国家之间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同样适用于国内省级区域之间解决粮食供求不平衡的问题。中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不同, 粮食品种及其生产效益区域差异大。从长期看, 可以利用虚拟耕地战略, 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调整粮食品种结构, 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传统的耕地资源, 一般研究耕地资源的自身特征、运动规律及相关关系, 对“看不见”的虚拟耕地毫无了解。虚拟耕地战略理论给耕地资源安全研究提供了创新领域。

综上所述, 虚拟耕地战略作为一项新举措, 将耕地资源问题引人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对外贸易领域, 拓展了解决耕地资源短缺问题的选择范围, 对虚拟耕地贸易量的定量统计将有助于认清我国耕地资源多方位的利用情况, 对如何更好地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虚拟耕地贸易提供了一种替代供应方式, 能够在不产生恶劣环境后果的前提下, 有效地减轻耕地资源紧张的压力, 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四种主要粮食类产品1996年~2008年虚拟耕地进出口量, 提出了虚拟耕地战略在缓解中国耕地资源紧张、确保粮食安全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虚拟耕地,粮食贸易,耕地资源,虚拟耕地战略

参考文献

[1]严志强, 颜章雄, 胡宝清, 等.虚拟土地、虚拟土地战略与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的理论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 2007, ⑽.

[2]罗贞礼.基于虚拟土视角下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探讨[J].国土资源导刊, 2006, (2) .

[3]瞿商, 杨祖义.粮食安全与中国耕地关系的动态调整[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9, ⑵.

[4]褚庆全, 李立军, 马红波.实现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粮食贸易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⑵.

分析战略选择 第8篇

一、企业初创期财务战略选择

初创期, 企业战略重点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但此时企业资本实力弱, 生产规模小, 产品品种少, 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形象尚未树立, 市场陌生, 销售渠道窄不通畅, 顾客群不稳定, 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也不稳定, 市场份额小, 外部筹资能力弱。企业的这些弱势条件决定了初创期经营风险很大。因此, 企业只能通过低财务风险与高经营风险相匹配, 从而降低总风险。同时, 企业充分优化有限资源, 集中资源投资于核心业务, 从而实现财务战略上的稳步成长, 使企业顺利生存下来。具体表现在:

(一) 筹资战略

企业应选择以权益资金为主的筹资战略。初创期, 企业弱势条件决定了企业缺乏通畅的融资渠道, 资金来源主要靠权益资金, 更多的吸引资本投资。这样既防止企业在初创期由于筹资而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 也避免使企业刚起步就出现财务危机而走向衰亡的危险。因此, 初创期, 企业主要采取以权益资金为主, 债务资金为辅的筹资战略, 从而优化资本结构, 降低财务风险来弥补较高的经营风险, 在财务战略上保持稳步发展。

(二) 投资战略

企业应适宜采取集中化投资战略, 根据有限的资源优化组合, 选择所能达到的投资规模, 集中投资于核心业务, 而不能盲目初始投资。初始投资对于初创期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其集中化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完全决定企业的初始生命, 这也是初创期企业选择稳步战略的主要原因。在可行性投资战略上, 企业应对投资项目的选择进行科学充分的论证, 从技术、经济和效益、生态以及战略的长远性、前詹性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进而确定其可行性, 再通过实施有限资源集中优化, 重点投资于特定目标, 主攻某个特定的细分市场, 以更高的效率为稳步战略对象服务, 避免产生创业风险, 使企业获得稳步发展。

(三) 收益分配

初创期企业应采用零现金股利分配战略, 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应该是无任何分配。此阶段企业有大量的初始投资, 其净现金流量通常是高负值, 同时又需要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所必须的营运资金, 需要投资者不断注入急需的新资金, 这意味着, 即便企业有微薄的利润, 有一定的现金流入, 但为了企业初始正常运转, 降低企业创业风险, 实现的税后利润应尽可能的沉淀在企业内部, 充实资本, 而不是用于分配, 所以应采取零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二、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选择

企业艰难渡过创业期后, 开始进入成长期。成长期, 企业已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 产品销售量大幅增加, 销售利润迅速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增加, 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此时, 企业有了进一步扩张的实力和条件, 企业会充分把握良好机会快速扩张, 通过拓展拳头产品, 形成一体化投资, 从而迅速营销市场, 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但由于一体化投资需要企业不断注入新的资金, 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因此, 此阶段企业不但通过资本集聚, 还要进行大量的外部筹资, 筹资成为此时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

(一) 筹资战略

虽然市场随着企业的成长已变大,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大大增加, 但企业有大量的成长资金投出, 对资金的需求仍然非常大。当然, 成长期, 企业有高速发展的良好预期, 融资渠道相对变宽, 外部融资相对容易。此时, 企业在利用留存收益的同时进行大量外部融资, 更多地利用债务资金筹资来弥补企业快速扩张的一体化投资所需资金。因此, 成长期, 企业采用以债务资金筹资为主, 权益资金为辅的筹资战略。

(二) 投资战略

企业宜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成长期, 虽然企业相对初创期来讲, 有了一定的市场, 有了经济增长, 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预期, 此时企业不会仅满足于生存, 而会抓住发展机会迅速扩张。在扩张过程中, 企业重点注意与拳头产品相关的有发展前途的产品, 在原培育了核心业务和稳步成长的基础上, 集中资金在拳头产品上进行扩大投资, 拓展拳头产品深度, 即一体化投资。同时, 企业也应注意对快速扩张业务所需要的相关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如格兰仕的一体化投资战略就是如此, 先做专单一产品微波炉。2009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 然后再扩展到空调、电风扇、电饭煲等多种家电产品, 结果, 格兰仕做得非常成功。格兰仕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 首先集中投资于拳头产品微波炉, 再投资于不离开自身专业技术优势的其他家电产品, 在现有业务基础上不断向深度拓展, 获取一体化投资战略利益, 实现企业快速扩张。

(三) 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虽然现金流入量增加, 但为了把握发展机会, 实现企业快速扩张, 实现一体化投资, 企业必须把产生的现金流入再次进行有效投放, 最终导致净现金流量仍然不充足。此时, 企业只有采取少分配现金股利的政策, 更多地将留存收益再次有效投放到扩张业务上。当然, 企业可在定期分配少量现金股利的同时, 结合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 一方面可以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 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本积聚, 为企业一体化投资积累资金。

三、企业成熟期财务战略选择

企业进入成熟期后, 种种迹象都呈现出合理态势。企业规模得以扩大、资源得到优化、资本结构合理、市场知名度高、企业形象好、净现金流量充足。这一时期是企业的“黄金”时期, 任何一个企业虽然不能做到“长生不老”, 但也都在努力“永葆青春”, 通过相对多元化经营、不断创新变革等尽最大可能延长企业能够在这一“黄金”阶段的停留时间。因此, 企业在此阶段把如何延长企业寿命的财务谋划作为此阶段财务战略的主要内容, 通过采用既保持稳步健康, 又实现发展的财务战略, 即稳健发展的财务战略。

(一) 筹资战略

企业由于此阶段有了较大的稳定市场, 净现金流量充足稳定, 大量的留存收益可以沉淀在企业内部, 所以对外部资金的需求逐渐下降。当然, 企业为实现稳步发展, 需要开辟新的市场, 甚至是跨行业多角化投资经营, 仍需要资金投入。因此, 此阶段在资金筹集上主要考虑的是内部权益资金, 这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产生的净现金流, 提高企业权益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资金成本, 又防止过重的财务负担引起企业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 影响正在成熟发展的企业。

(二) 投资战略

企业为了避免进入成熟阶段后行业对其发展速度的制约, 避免资源全部集中在一个行业可能产生的行业风险, 企业采取多角化投资战略, 即企业将集聚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释放, 不但拓展核心业务的深度, 还要拓展其广度, 实现跨行业发展, 规避行业风险。具体来讲, 企业通过实施多角化投资战略, 选择进入新的与原有核心业务存在根本差别的业务活动领域, 开拓新市场, 突破单一生命周期的制约, 寻找继续成长成熟发展的路径。此时, 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要结合自身优势, 寻找出最具有发展空间的行业和核心业务, 匹配相应的人力资源和核心技术, 把握发展新空间, 适时实现规模的再扩大, 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三) 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成熟期对原来的核心业务已不需投入新的大量资金, 而企业有了稳定的顾客群, 净现金流量充足, 资金积累较大, 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 可以把税后利润较多的用作分配, 满足投资者强烈收益回报期望。因此, 企业成熟期适宜采用稳定的高比率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

四、企业衰退期财务战略选择

从总体上看, 企业在衰退期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尽管企业尽可能延长成熟期的时间, 但企业会因为逐渐老化进入衰退期。进入衰退阶段后, 企业面临着两种可能:一是直接死亡, 退出市场。由于企业缺乏创新等遭受市场竞争, 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完全丧失, 市场出现萎缩, 现金流被阻断, 最终导致企业“血液”终止, 直接死亡。二是蜕变。虽然企业出现市场萎缩, 销售利润大幅下降, 甚至出现财务危机等, 但如果企业及时调整战略, 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 如及时更新改进设备、削减分布和精简机构, 迅速调整产业结构, 盘活资源, 回笼资金, 集中所有盘活资源重新整合或孕育新的核心能力, 等待新的投资机会, 开辟新的市场, 使企业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因此, 防御不是消极防守, 全面退缩, 而是通过合理迅速的财务战略调整, 使企业起死回生, 开始另一个新的生命周期过程。

(一) 筹资战略

由于企业处于衰退阶段, 企业形象欠佳, 收益急剧下降, 很难再从投资者身上筹集权益资金。从企业财务偿债能力信息角度分析, 债务融资也变得非常困难。不仅如此, 债权人甚至会因为担心企业破产清算而要求提前偿还债务, 要求资产保全等, 使企业资金周转更加困难。因此, 此阶段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不可能靠吸收权益资金和债务融资, 只能依赖于前期的资本积累即留存收益。

(二) 投资战略

收缩型财务战略的特点往往表现为战略转移。在衰退期, 企业首先应正确分析各项投资产业的经济效益状况, 处于企业“夕阳”产业的, 企业应从中剥离, 同时应以尽快的速度寻找新的投资目标, 实现战略转移。企业对于那些市场急剧下降不盈利而又占用大量资金的投资项目, 企业可以采取剥离或清算等退出战略, 再加上通过盘活现有存量资产, 节约成本支出等手段, 为新的投资机会储备资源, 以增强新投资领域或项目建立优势竞争资源, 延长其退出市场的时间。同时, 企业积极孕育新的核心能力, 着手进入新的产业。此时, 企业可行性投资又显得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谨慎的资本运作, 科学有效的投资才能规避风险。这样, 企业可能重获新生, 再次显示出企业初创期甚至成长期的特征。

(三) 收益分配战略

衰退期企业的获利能力开始下降, 但企业已停止投资, 现金流出量大大减少, 甚至通过种种措施来回笼资金, 净现金流量仍然较多, 可以采用较高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当然, 较高的现金股利分配应以不影响企业未来寻找新发展机会所需资金为限。

总之, 企业随着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的不同财务特征和变化, 其财务战略的具体内容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筹资、投资、分配等具体战略上也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选择。在财务战略的安排上, 充分考虑企业核心能力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集中优化资源, 平衡内外发展, 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 为企业经营战略提供财务战略支持。在初创期, 企业主要靠吸引权益资本, 集中投资于核心业务, 采取零现金股利政策。在成长期, 企业在获取权益资本的同时适度举债融资, 进行拳头产品一体化投资, 支付较低的股利。在成熟期, 充分利用债务资本和留存收益, 进行多角化投资, 在稳定原有核心业务、拳头产品投资的基础上, 寻找新的市场来把握发展新空间, 同时满足投资者收益期望, 采用比较高的股利支付政策。在衰退阶段, 运用前期资本积累即前期留存收益融资, 收回或积极转移投资, 降低资金成本。同时根据企业彻底退出市场的情况, 削减分部, 收缩生产线, 回笼资金, 此时企业净现金流量充足, 可以采用较高的股利分配政策。

归纳以上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选择的不同财务战略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刘斐:《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选择》, 《管理观察》2009年第5期。[1]刘斐:《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选择》, 《管理观察》2009年第5期。

企业运营管理战略选择与实施分析 第9篇

1.1 运营战略决策

所谓运营管理战略就是指根据企业所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产品特点, 为企业的发展制定运营管理方案。企业制定运营管理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从而保证企业实现长远经营的目标。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是总成本领先战略。所谓总成本领先战略就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和对手相比在生产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比于对手而言, 自己的成本是最低的, 以此获得产品市场份额。这种运营管理战略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价格优势获得市场。总成本领先战略具有生产规模大、生产数量多的优势。但采用这种运营管理战略必须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 这样才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第二种是差异化战略。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创新, 即生产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 利用和其它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占领市场。采用这种运营管理战略时也要控制产品的成本。为了实现差异化运营管理战略, 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必须共同努力, 从而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其它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可以在某一方面有优势也可以是多方面都有优势, 例如, 产品的功能比较强、质量比较好、设计比较独特等。但是采用差异化战略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前期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多, 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但是产品的独特性也会使得消费者愿意花高价钱购买;第三种是目标集聚战略。所谓目标集聚战略就是通过大量的调研将市场进行细分, 然后确定企业针对的消费群。即企业只针对市场中具有某些特点的特殊消费者生产产品。企业在采用这种运营管理战略后, 相比于竞争对手而言, 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采用这种运行管理战略对企业本身的要求比较高, 通常情况下企业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后才能采用目标集聚战略。在实施目标集聚运营管理战略的过程中也需要涉及到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采用目标集聚运营管理战略时侧重点有所不同[1]。例如, 如果企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 就应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目标集聚运营管理战略, 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如果企业是以生产制造产品为主的, 则应将重心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 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 运营战略决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 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企业无论处于哪一阶段, 其资源都是有限的, 如果不做好资源配置工作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资源不足的情况, 就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 这一问题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 会对现有的经济效益不满, 会继续寻找新的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但此时企业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 没有人力、物力、资金的支持, 企业的发展就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就需要对自己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 将资源用于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项目中。企业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时, 需要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 即企业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有运营管理战略的支持。由此可见, 运营管理战略对企业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 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有人曾经说过, 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决策过程。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还是对外投资过程都是企业不断决策的过程。由此可见, 决策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所有的决策都应以企业的运营管理战略为标准进行。只有符合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决策才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 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运营管理战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同时也和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制定主要就是为了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2]。如果企业实现了长远, 企业员工的生活也得到了保证。即制定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可以将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统一起来, 让所有员工都有了共同奋斗的目标, 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

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中的, 它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周围的环境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 同时也会限制企业的发展。通过实践可以证明, 企业所处的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某个组织对企业的影响。而企业自身又无法改变环境, 相比于环境而言, 企业是渺小的。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让客观存在的环境条件为我所用。大量的理论研究证明, 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往往要比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的影响大, 但是这种影响可能是间接, 并且是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现的。因此, 企业选择和实施运营管理战略前应对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政治与法律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即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政府的行为将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很多政策的变化都比较大, 还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经营是需要面临着一定的政治风险。为了降低企业经营中的政治风险, 企业应采取一定的措施。第一, 要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 在进行某项投资前要根据国家的规定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第二,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应随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避免出现违法行为。例如, 我国在2009 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加大了对食品卫生的监管, 规定了禁止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 这些对于从事食品加工的企业而言就是比较大的政治环境变化, 企业需要根据相关政策的变化进行生产内容调整。

2.2 经济环境

企业在研究经济环境时应从两方面入手, 分别为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微观经济环境。其中, 进行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和研究应主要分析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情况, 例如,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国民收入变化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能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这为企业制定运营管理战略提供了大的方向。进行微观经济环境分析和研究应主要分析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企业所在地区消费能力、消费者的偏好、产品销售情况等。通过研究这些指标, 企业可以判断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大小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2.3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企业所在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企业所在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将决定居民的需求层次, 从而为企业生产产品提供参考依据。企业所在地区的宗教信仰习惯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例如, 在回民聚集的地区则不适宜从事与猪肉加工相关的行业。企业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可能会使居民养成固定的消费习惯,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居民的消费习惯相符, 则有助于企业占领市场。

2.4 技术环境

企业对技术环境的分析也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第一, 要分析宏观技术环境。即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情况如何, 技术水平是否达到国际水平, 国家是否支持该领域技术的发展。研究宏观技术环境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 要分析微观技术环境。即要分析企业所在地区相关技术发展的情况, 该地区是否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研究企业所处地区的技术环境对于企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 是要进行企业内部资源分析。企业是由资源组成的, 不同类型的资源具有的作用不同, 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看作是企业资源的竞争。所谓企业资源就是指企业所拥有的, 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企业的资源可以分成三种, 分别为无形资产、有形资产、组织能力。企业应在制定运营管理战略前明确企业拥有的资源数量, 主要清点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其中,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发明、驰名商标等。而有形资产则指实物资产和财务资产。此外, 企业还应对自己现有的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效率和企业管理的水平。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 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节奏[3]。

其次, 是企业组织能力分析。第一, 要判断企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不同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 产品生产周期以及产品质量都会有比较大的区别。企业应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对此进行判断;第二, 要判断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是否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是单一的,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需要的原材料种类以及数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 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能满足生产的需求;第三, 要判断企业的运营能力是否能满足销售需求。这就涉及到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如果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比较高, 则应根据销售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但现在很多企业仍采用经验式的管理模式, 没有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

最后, 是对企业市场份额以及市场地位进行分析。企业应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其他同类产品的销售情况, 判断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 这对企业制定运营管理战略具有一定的帮助。

4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选择和实施

4.1 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选择

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选择是建立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 即需要根据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制定运营管理战略方案, 再利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对所有的运营管理战略方案进行评价, 选出其中最优的方案。这是企业进行运营管理战略选择的步骤, 但因为不同的企业所面临的情况不同, 在具体使用时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2 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实施

第一, 完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现有的企业组织机构, 使其更加完善是保证运营管理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性条件。首先, 要改变组织结构的形式, 使其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其次, 要明确各个职位的权责范围, 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后, 还应建立严格的考评和监督制度, 加强对员工的管理。

第二, 加强财力保障。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产投入, 如果在运营管理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资产投入不足的情况将严重影响运营管理战略实施的效果。因此, 企业应增加融筹资的渠道, 为运营管理战略的实施提供财力保障。

第三, 加强人力资源保障。首先, 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为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从而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自愿为企业长期服务。其次, 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运营管理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 企业发展的过程同样是企业成长的过程, 这就需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最后, 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要对员工的表现进行量化的考核, 准确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 并给予物质奖励, 促使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

第四, 要加强对运营管理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战略控制的方法主要是预算、审计、现场控制等。战略控制过程包括确定评价标准、评价工作绩效、评价信息反馈以及纠偏等几个环节。

5结语

企业运营管理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不仅会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 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制定运营管理战略的重要性, 也没有实质性的运营管理战略,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 我们应加大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力度, 为企业制定运营管理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悦.ERP信息管理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J].通讯世界, 2013 (13) :40-41.

[2]田利军, 郑晓红.奥凯航空公司财务战略选择分析[J].财会通讯, 2015 (5) :78-80.

分析战略选择 第10篇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间·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 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 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协议, 包括合资、研究与开发协议、定牌生产、特许经营、相互持股等形式。相对于企业组织而言, 战略联盟是一种边界模糊、关系松散、灵活机动、运作高效的网络组织。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适应“超竞争”要求的复杂组织形式, 不仅能使企业迅速取得生存发展的市场空间, 同时因其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创新、刺激新型市场或业务的出现而加速了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组织的不断进化。此后, 战略联盟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关注, 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战略之一, 它可以是不同的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共享资源、获取知识、进入新市场。

二、战略联盟的特点

1. 边界模糊。

战略联盟一般是由具有某种共同利益的企业之间以一定的契约或资产联结起来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不像传统的企业有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实现了“柔性竞争”, 使各方都能成为竞争的胜利者。

2. 关系松散。

战略联盟中各合作企业之间通过契约联结, 通过协商机制解决各种问题, 因而关系相当松散。

3. 机动灵活。

战略联盟无需大量投资, 组织松散, 而且往往都有存续时间, 因此, 当外部出现发展机会时, 可以迅速组建, 而当战略联盟不适应外界条件变化或者当合作协议中规定的任务完成后, 即可迅速将其解散。

4. 运作高效。

战略联盟组建时, 合作各方都把自己最核心的资源运用到联盟中, 战略联盟的实力是单个企业很难达到的。联盟可以高效运作, 完成难度较大的复杂工作。

三、战略联盟动因分析

1. 增强自身实力。

在战略联盟中, 企业之间是“竞合”关系 (既竞争又合作) , 竞争对手之间可能通过彼此的合作, 整合联盟中分散的公司资源凝聚成一股力量, 可以帮助联盟的各自企业增强资本实力, 提高业务数量和业务能力, 实现人才和客户之间的互补, 共享品牌和客户等其他资源。

2. 扩大市场份额。

有的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扩大市场份额, 双方可以利用彼此的网络进入新的地区市场, 加强合作后来扩大影响。组成联盟可以给双方带来市场信息, 使他们对于新技术变革能够做出更快速的调整和适应;加强合作者之间的技术交流, 使他们在各自独立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通过联盟可获得重要的市场情报, 顺利地进入新市场, 与新客户搞好关系, 这些都有助于销售的增长;通过联盟可以使企业得到发展个性化特点或是特征性品牌的机会, 减少直接竞争。

3. 迅速获取新的技术。

目前, 技术创新和推广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个企业如果不能紧跟技术前进的步伐, 就很可能被市场淘汰, 即使很大的企业也存在着这方面的压力。而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有很强的实力和充分的信息, 否则很难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 这就要求具备各种专业特长的企业进行配合, 而企业正好可以通过企业战略联盟实现技术合作, 这样可以发挥自己企业的基础实力, 弥补弱点, 并能提高生产能力, 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4. 进入国际市场。

中国加入WTO不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可借鉴的管理理念, 外国建筑企业进驻我国的同时, 我们也正积极地走出去, 尤其是项目总承包给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仅靠走出单干的方式占领国际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因为国外的环境与国内有很大的区别, 而且由于各国法规的限制, 对企业发展有极大制约。通过与进入国建立战略联盟, 用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5. 降低风险。

现在市场竞争千变万化、瞬息万变, 因此, 企业经营存在着巨大风险, 而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可以分担风险, 从而使企业经营风险大大降低。联盟不仅能降低研究与开发成本, 分散研究开发风险, 而且通过拓展企业边界, 共享资源、技术和信息渠道, 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例如, 在科技投入方面, 由于研究开发费用很大, 而成功率很低, 即使开发成功, 也很可能迅速被更先进的技术所代替, 因此研究开发存在很大的风险。而通过几个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共同开发, 不仅可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而且可以使费用得到分担, 迅速回收, 这就大大降低了风险。

四、战略联盟的模式分析

1. 合资。

这是企业进入新领域的一种选择形式。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形成的企业。通过合资的方式, 合作各方可以以各自的优势资源投入到合资企业中, 从而使其发挥单独一家企业所不能发挥的效益。

2. 研究与开发协议。

这种联盟的组建方式适合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合作的各方可以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联盟各方分别以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投入, 进行联合开发, 开发成果按协议各方分享。这种方式由于汇集了各方的优势, 因此, 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 加快了开发的速度, 另外, 由于各方共担开发费用, 降低了各方的开发成本与风险。不过这种联盟需要联盟各方处于相同的市场领域, 最好是生产相同的产品, 而且最好在科研技术、设备、人力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3. 定牌生产。

这种联盟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优势互补。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 由于生产力不足, 往往会选择一个具有剩余生产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通过联盟, 使后者为其生产产品, 并冠以知名品牌进行销售。不过在这种联盟模式中, 拥有品牌的一方往往处于主动地位, 尤其对于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 因此在战略联盟的组建过程中会出现不平等的现象。

4. 特许经营。

如果企业拥有重要的无形资产, 例如商标、专利或专有技术等, 可以通过特许的形式, 让合作方使用自己的无形资产。特许方可以通过特许权获取利益, 同时利用规模优势加强无形资产的维护, 而授许方可利用无形资产扩大销售, 使双方受益。

5. 相互持股。

相互持股是合作方为加强相互联系而持有对方一定数量的股份, 这种战略联盟中双方的关系相对而言较为紧密, 合作时间也相对长久。

五、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

1. 选择合适的盟友。

战略联盟中合作方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 其内部存在着市场和行政的双重机制, 而不是像并购中主要靠行政方式来管理, 因此必须选择真正有诚意的伙伴。同时, 对于合作伙伴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性也必须考虑。

2. 联盟各方保持必要的弹性。

弹性是指参与联盟的各方必须随时能对市场和合作伙伴的变化做出反应, 特别是在联盟建立的初期。战略联盟需要明确的规则和目标, 但也需要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包括对改变方向的考虑。

3. 建立新型的组织设计关系。

要减少联盟各方之间的摩擦, 必须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组织关系, 并对各方的责任、义务、权利加以明确界定。经过精心设计的联盟组织将大大减小冲突的发生率。

4. 创造合作的文化氛围。

分析战略选择 第11篇

1 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以及19个省市第二次对口援疆政策给处于“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新疆西与八国接壤,作为联接中亚、西亚、南亚及东欧的重要通道,特殊的区位优势使新疆既承接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作用,又担负着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既是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重要舞台,又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资源的重要阵地。新疆周边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油气、矿产及棉花、皮革等能源、原材料产品的生产上颇具优势,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工业体系不健全,不具有较为独立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能力,国内物资相对匮乏,其从我国进口的商品中服装、鞋帽及机电产品占了较大比重。周边国家的资源状况和经济状况,为新疆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良好条件。发展加工贸易不仅可以促进就业、实现贸易平衡、改进产业结构等,对新疆经济发展、外贸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等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于新疆加工贸易的研究,为数甚少,仅有原帼力、程云洁、李慧萍、贺峥等从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出口加工区等方面对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还缺乏立足于特殊的战略背景、区位条件对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现实基础等进行深入剖析。因此,本文将通过SWOT矩阵对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以期为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战略选择。

2 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

2.1 区位优势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西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也是我国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最为便捷的陆路通道。目前,新疆拥有17个一类对外开放口岸,10个二类对外开放口岸,并建成了15个国家级园区,49个自治区级园区。其中,6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个出口加工区以及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喀什经济特区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作为新疆首个综合保税区的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已建成。新疆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

2.2 自然资源优势

新疆地域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陆上安全通道。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资源预测储量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煤层气预测资源量占全国的26%。其他矿产如铁、铜、金等,储量大,品位高,在全国名列前茅。除此之外,丰富的风能、光能资源,使新疆的电力成本与内地相比,较为低廉,工业用电价格低于内地价格的50%左右。

2.3 产业基础优势

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发展,新疆的三次产业现已具备一定规模。在农业生产方面,个别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开发技术等已由单项技术逐步向综合配套、规范化及模式化方向发展。在工业生产方面,新疆以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依托,已形成了一批以石油、电力、冶金、煤炭、机械、建材为支撑,以皮革、化工、印刷、塑料制品等为分支的工业体系。以内地为依托,新疆的石油化工业较为发达,轻工、纺织、机电产品价廉物美。在经济发展上,与中亚、西亚、南亚国家的互补性较强,互利性较好。

3 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的劣势分析

3.1 缺乏龙头项目,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条件大体相同的地域在相互竞争吸引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产业配套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和条件。提高产业配套实力的一个基本形式是发展产业集群,尤其是创新型的产业集群。由于新疆的加工贸易起步比较晚,其发展的程度就相应的较低,又没有完备齐全的产业链,故而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也少,由此具有带动性强的企业和具有配套协作的企业十分缺乏。使得新疆本地的产业竞争力降低,制约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类型和规模。

3.2 缺乏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新疆的加工贸易生产规模小,从事的企业数量少,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研发的能力,产品的档次比较偏低,并且没有自己的独创品牌,许多企业所加工的产品大多都采取贴牌生产,所以其加工的贸易获利很小。虽然有些企业拥有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但是在国际营销能力方面又相当缺乏,所以只能选择跨国公司贴牌生产,这就使得加工贸易企业缺乏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生产链中,新疆的加工贸易水平仍处于低端位置。而且新疆开展的加工贸易,规模较小,加工的层次低,利润微薄,加工的订单很少,大多数企业更多的倾向于边境贸易或一般贸易。

3.3 运输时间长,物流成本高

因为新疆地理环境的特殊和物流运行效率低的缘故,致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成本是新疆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的困难之一,2011年中国社会物流平均成本占比18%,而新疆社会物流成本占比则为29.7%,比全国平均值高出11.7%。尤其在与中亚、西亚、南亚进行加工贸易时,更缺乏区域性便利化的多边运输条件。

4 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的机遇分析

4.1 国家在政策方面对新疆的大力支持

2003年,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准许建立,落户企业不仅能够享用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享用开发区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的补助,这将广泛吸引国内外的外商投资与企业的安家落户;2010年5月在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用全国人民的力量来“反哺”新疆,在对新疆投资方面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并提出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了设立中巴经济走廊,同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必将拉近中国与南亚,中亚之间的贸易往来关系。这一系列陆续出台的优惠政策,使新疆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拥有无穷的潜力。

4.2 东部地区对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

自1997年以来,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出现饱和状态,资本增值的需求在本地市场难以得到满足与此同时,本地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都相继的上升,使得东部地区丧失了一些产业的竞争优势。在劳动力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和能源价格上,西部地区都要优于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需要加快步伐向中西部蔓延。当前,已经有大量的能源工业、加工制造业和重化工企业不断向中西部渐渐转移,新疆正在面临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的历史性机遇。

4.3 中国—亚欧博览会为新疆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从2011年开始,中国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将升格为中国-亚欧展览会,其意义也在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的步伐,加快将新疆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同时,它将突出新疆的地域特点,发挥新疆的资源优势,广泛吸引国内外的外商投资和产业集聚。2014年9月3日记者从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了解到:乌鲁木齐市交易团在本届博览会上签约项目合同已达96个,外贸进出口合同和内联项目签约总数1807.65亿元,较上一届增加了20.03%,可谓硕果累累,给新疆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也为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5 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的威胁分析

5.1 中西部其他省市的竞争

目前,中西部地区的其他省市,如贵州省,它的交通设施建设在日益的完善,从公路建设上来看,贵州形成了“一横一纵四连线”公路交通网络,从省会贵阳到其他8个市州全部通有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包括铁路、水路、航空建设都有很大的改善,加强了贵州与外界的联系,增强了贵州商品的流量和竞争力。这些省市早已做好准备,积极主动的筹备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加工贸易产业的可贵的机会。而这些省市与新疆相比,都具有自身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虽然新疆的资源,区位优势稍具有竞争,但是在经济的发展方面和他们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5.2 沿海地区的“内地”竞争

在转移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上,东部沿海的欠发达地区与西部西江相比有很便利的交通,经济也更为发达。因此,对于转移的加工贸易产业也更具有吸引力。许多欠发达省市,都在尽力为本地区创造良好的环境,想办法招商引资。因此,就目前转移的情况看来省内转移占上风,出现从省内的沿海地区向省内的“陆地”地区转移的模式。而从东部向西部的跨省转移还未大面积的出现。

表1 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表

5.3 生态环境的挑战

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出来的加工贸易产业,大部分都是一些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和一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加工贸易产业不仅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而且会大量的消耗本地区的资源。如果新疆不能够理性的承接,盲目的引进,那么必然会给新疆整体的经济带来不利,更加有损于新疆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想长远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疆应正确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6 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与战略选择

基于以上分析,列出相应的SWOT分析表,如表1。

通过SWOT分析法,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威胁,也可以分析出自身的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并根据分析选择相应的战略。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相结合,通常可选择的战略有S-O战略,即发挥优势—利用机会的战略,为增长型战略;S-T战略,即发挥优势—消除威胁的战略,为多种经营型战略;W-O战略,即克服弱点—利用机会的战略,为扭转型战略;W-T战略,即克服弱点—消除威胁的战略,为防御型战略。

根据新疆整体的经济发展,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看,虽然新疆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并且存在外部环境的制约和挑战,但在区位、资源和政策方面存在优势,面临多重机遇,因此,应选择S-O战略,即增长型战略。根据此种战略,新疆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时应把新疆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放在首位,例如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烟草加工业等。新疆应加大投资并招商引资,在利用这些优势的同时应针对自身存在的弱点进行改善,不仅要对基础设施和加工贸易产业的配套设施加大力度,更要培养高科技人才,以提升对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采纳和吸取转化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新疆要致力于本土企业的创新和技术研发,培育并建立一批创新型企业,特别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产业配套能力。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已经是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所以,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产业配套实力的强化,是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的当务之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为了摆脱新疆因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带来的物流运行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优化产业承接的环境。

[1] 戚晓曜,邱志珊.中国加工贸易研究[M].第一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43-152.

[2] 原帼力.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必要性与对策[J].特区经济,2012,(8):52.

[3] 张焕裕,万尚钦.SWOT分析方法在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科学,2010,(2):1-5.

[4] 陈国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探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分析战略选择 第12篇

中央政府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 “十二五”时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在 《国家 “十二五”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专门制定了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国发 〔2010〕32号) 》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在国家层面确定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前提下, 我国沿海各省份纷纷提出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对于我国抢占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往往直接公布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结果, 学术界则开始研究选择依据和分析方法, 期望从学术层面确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规范性。

国内外直接研究海洋战略性产业选择的文献相对稀缺。但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子集, 发展必然趋势是成为海洋主导产业, 同时有具有海洋新兴产业的部分特性, 所以综述主导产业、海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分析技术来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可能性和可行性。 本文基于现有的主要文献, 综述国内关于主导产业、 海洋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 重点从定性和定量两大分析层面分析各种具体选择分析技术的应用及特点, 并据此简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分析技术的基本状况。

2主导产业选择分析技术综述

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经典理论依据, 罗斯托[1]基准采用宏观的产业发展历史分析和微观的产业关联分析; 赫希曼[2]基准运用投入- 产出分析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作为 “筱原两基准”的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基准分别使用了弹性分析和成本- 收益分析[3]; 后来扩充的 “国际比较需求增长率标准” 和 “比较技术进步率标准”基于比较分析[4]。经典理论使用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中。

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大致划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技术包括理论规范分析、案例分析。理论规范分析中王应明等[5]构建了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描述了主导产业评价流程; 张圣祖[6]进行了选择准则的理论定性分析并介绍了基于威弗- 托马斯组合指数模型的综合打分排序法; 李宝顺[7]在系统归纳基础上提出综合基准系数对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规范分析; 宋继承[8]则在梳理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发展基础上, 运用SWOT分析模型阐述区域主导产业筛选; 杨歌等[9]则对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从基准、条件和原则3个维度进行了归纳; 李飞[10]则在定性描述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案例分析中史先虎[11]、陈韶华[12]通过对日本主导产业选择的历史分析归纳, 提出了我国选择主导产业的建议。定性分析探讨了理论的内容、评价指标和选择方法, 介绍了国际经验, 为进一步研究做了基础性研究和理论铺垫。但是由于理论研究缺乏深层次的解构和中国本土化实际的构建, 分析容易流于空泛, 缺乏创新性和说服力, 加上产业经济学科特点和经济分析内在要求, 以及计量分析技术的发展, 定量分析成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主流。

主导产业选择定量分析技术主要有投入产出分析、多指标评价、AHP分析、因子分析法和灰色聚类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中董逢谷[13]运用投入- 产出分析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确定上海支柱产业, 程莉等[14]运用投入- 产出分析结合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坐标图判定重庆主导产业; 数据包络分析 ( DEA) 作为投入- 产出分析的前沿技术也开始运用于主导产业选择, 如邵红梅等[15]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来确定广州重点产业。投入产出分析能够较全面地在众多产业中筛选主导产业, 但是筛选结果依据评价指标不同存在差异, 这就涉及到多指标评价的研究。多指标评价中, 许光洪等[16]通过区位商、产业贡献率、新产品生产能力以及产业关联效应等指标值测算选择重庆工业主导产业; 郭克莎[17]运用统计数据描述选择基准指标来选择主导产业; 刘宇[18]运用假设抽取法计算Leontief需求乘数 ( LDM) 和Ghosh供给乘数 ( GSM) 来选择重点产业。多指标评价往往基于产业选择理论确定评价指标, 结合统计资料计算指标值来选择主导产业; 评价指标种类不断扩展完善, 然而由于多指标缺乏整体的系统关联, 选择主导产业可能存在偏差, 而层次分析法 ( AHP) 能够较为系统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所以成为主导产业选择评价使用最广泛的分析技术。此类实证研究中, 往往通过层次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运用专家意见法如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通过赋值计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来确定主导产业, 区别仅在于研究理论和视角差异导致的评价指标不同, 如王敏[19]、贺海强[20]、 赵玉林等[21]和张国新[22]以及刘颖琦等[23]经由波特钻石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线性加权法确定权重进行赋值评价是此类研究中较为独特的。与AHP分析相反,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是通过选择最主要的影响指标, 降低指标维度来选择主导产业。此类研究往往在确定评价指标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或主成分分析确定重要指标, 然后进行赋值评价选择主导产业, 其区别在于规范分子中一类理论基准对指标确定仅有一般指导意义, 如李北伟[24], 另一类则是理论基准作为确定评价指标的直接来源, 如刘克利等[25]、邢军伟等[26]。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作为产业选择实证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分析技术, 有其使用价值, 但也存在各自局限: 层次分析法往往缺乏充足的统计数据支撑, 而且由于专家意见法导致构建指标体系存在差异, 不同研究分析结果存在偏差和普适性不足的问题;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筛选的产业选择指标往往无法体现现阶段我国产业选择的政府战略因素, 而且偏重于静态分析。王洪涛[27]通过静态和动态来选择中部区域的战略性产业。比较分析灰色关联度作为系统发展变化趋势的动态分析技术, 也被用于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如张宁[28]运用灰色关联法选择新疆主导产业, 初钊鹏等[29]运用灰色系统关联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各部门区域指标值灰色关联度来确定国内各城市群主导性高技术产业领域, 罗明[30]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测算各行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和产业间关联效应来确定内蒙古土右旗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尽管灰色关联度存在广泛应用空间, 但获取作为判断依据的理想参考序列缺乏客观判断标准, 主观性较重容易导致分析结果存在误差。信息熵法作为一种客观综合评价技术, 基于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客观数据来对指标赋权, 存在较强的客观性, 如张英涛等[31]运用基于vague集的熵值权重分析, 给各指标赋权得到指标权重向量, 再利用矩阵乘法得到产业加权综合得分, 依据得分排序选择云南省主导产业。信息熵法单独使用仍然存在评价因子不够全面的局限。由于各类分析技术存在各自特点和局限性, 近年来学界开始综合使用分析技术来深化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 如刘冰[32]应用灰色聚类评估模型结合投入- 产出分析定量选择黑龙江主导产业, 灰色聚类法存在较强的客观性、针对性和综合性, 结合投入- 产出分析能较好地测算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 祁杭峰[33]综合使用DEA和因子分析选择无锡市主导产业; 马冀勋等[34]运用比较分析、财务指标评价和成本- 收益分析以天津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区为例研究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 郑坤法等[35]运用主成分分析筛选综合指标, 采用AHP法对指标赋权, 然后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 TOPSIS) 对方案进行排序, 分析结果客观性和准确度较高; 赵元笃等[36]综合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选择广东省主导产业。梳理主导产业选择分析技术可以发现, 其研究发展呈现理论规范结合实证检验, 评价指标不断拓展完善, 多种分析技术综合使用的趋势。

3海洋产业选择分析技术综述

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相关的海洋产业选择包括海洋主导产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特色产业。由于海洋经济基础性理论研究并未成熟, 海洋产业选择定性分析较为稀缺, 有如梁雄伟[37]通过选取新加坡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提出广东省海洋产业选择的对策。定量研究则取得一定成果, 大致分为现状分析和实证检验。现状分析是运用统计数据描述海洋产业发展现状来选择海洋主导产业, 海洋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仍然来源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经典理论依据和选择基准, 如张月锐[38]和姚铁明[39]; 实证检验则基于计量分析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测算来选择海洋相关产业, 主要产业选择的计量分析技术也被广泛运用。韩玲冰[40]在描述现状基础上通过投入- 产出分析产业关联度指标选择江苏海洋支柱产业; 房帅等[41]采用因子分析法选择环渤海地区海洋支柱产业; 王广凤等[42]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并通过德尔菲法指标赋权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唐山市海洋主导产业; 张博[43]运用熵值法定量研究选择滨海新区海洋循环经济产业; 刘波等[44]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产业关联度来确定江苏海洋特色产业; 张耀光等[45]综合使用偏离- 份额分析法 ( Shift—Share Method) 、主成份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通过偏离- 份额分析法分析海洋产业的优势增长和竞争力, 通过主成份分析法海洋产业整体实力, 并综合层次分析法选择辽宁省主导产业。梳理海洋产业选择分析技术可以发现, 海洋产业选择技术处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技术框架内, 理论规范分析存在拓展的空间, 计量分析技术运用逐渐成熟, 综合使用多种量化分析技术开始出现。

4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分析技术综述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实践而兴起, 理论基础性研究取得相当成果, 实证分析成果也不断涌现, 其中理论基础性研究主要使用定性分析。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依据并不完全一致,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46]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 从科技进步与创新、持续高速增长率和较强的扩散效应来系统规范分析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欧阳佳妮[47 - 48]从生态经济学视角, 规范分析了选择还原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选择基准上也有所扩充, 政府意志作为必要因素被纳入选择基准, 刘洪昌[49]从国家战略、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产业关联基准定性分析选择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定性分析中也涉及到方法论探讨, 赫明丽[50]的理论分析运用AHP选取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流程。理论规范分析有益于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依据和选择基准, 但是作为产业选择, 运用量化分析技术的实证研究是主流研究方向。

实证研究中层次分析法依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通过层次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专家意见对指标赋以权重, 然后进行综合评价, 与主导产业选择分析基本一致, 如贺正楚等[51]、孙文清[52]和赵西君[53]的研究。也有通过层次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四分象限图来进行选择的, 如乔芳丽等[54]。因子分析法也开始应用于相关研究, 胡莺等[55]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流分析技术的综合使用也开始出现, 胡振华等[56]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 结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 PCA) 及信息熵法 ( IE) 求解出客观权重, 形成组合权重, 通过综合评价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地方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纷纷出台,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合理性也开始研究, 刘铁等[57]主要采用分层次多指标综合法, 以东北三省为例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中的趋同问题, 深化了研究内容, 分析技术仍然是分层设计指标并赋以权重。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技术发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技术整体处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过渡, 通过构建选择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成为主流分析凸显的阶段。 产业经济理论是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主要理论依据, 而生态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流派也能提供有益的分析视角和选择维度, 选择的量化分析技术则与主导产业选择的量化分析技术大体一致。

5简评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还未起步, 相关文献非常稀少, 但通过主导产业、海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技术的综述,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1) 从定性分析角度来看, 作为评价指标和判定基准来源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依据, 应该建立产业选择的经典理论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与外延特征结合的基础上。产业选择主流理论中静态分析层面使用波特钻石竞争模型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另外生态经济学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技术革命理论也能提供有益的分析维度, 而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还要综合考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特点、政府主导因素、地域产业经济特点和产业周期的现实约束条件。

( 2) 从定量分析角度来看,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和构建计量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属于该研究领域前沿, 另外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比较国内沿海区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结果则更具有创新性和研究空间。

( 3) 从计量分析技术来看, 层次分析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 都会被广泛用于产业选择评价。鉴于海洋产业统计资料存在较大缺失, 问卷调查和专家意见法也会被用来获取分析数据, 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也都有其分析使用的空间, 单独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聚类法、 信息熵法来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较好地克服统计资料不全的问题, 分析技术也存在足够的创新性; 而综合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技术能够产生更具可信度和学术价值的选择分析结果, 同时计量结果的图示分析如雷达图、象限图也具有新颖性。

摘要:梳理产业选择方法有利于地方政府科学选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综述主导产业、海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文献基础上, 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两大层面归纳产业选择研究分析技术并评述各类具体分析技术特点, 以此为依据简评并展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可能使用的分析技术。

上一篇:单纯西药对比观察下一篇:影响与建议论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