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定位论文范文

2024-05-15

职能定位论文范文(精选11篇)

职能定位论文 第1篇

一、职能选择———高校定位的基础

大学自诞生至今, 其生存与发展总是伴随着对社会需要的适应, 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世纪大学由进行知识探索的学生和教师自行组合而成, 是以学者行会的形式存在。虽然只是一种学者行会组织, 但它满足了当时社会职业人才如僧侣、政府官员、律师和医务人员的培养需求。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王权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关于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开始有人重新进行思考, 现实社会也要求大学在培养绅士的同时, 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810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 这标志着大学正式承担起科学研究的使命———实现学术繁荣, 通过探索纯粹的客观学问培养“完人”。洪堡的办学思想和柏林大学的改革为世界大学树立了成功的典范。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大学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使命被提上议事日程。美国的“赠地运动”催生了一批州立大学。州立大学自诞生之日起, 就将自己的重要职责定位在“服务社会”上, 只是不同的时期服务社会的内容有所区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威斯康星大学和加州大学。1904年范海斯校长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 赋予大学两项重大使命:帮助州政府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 以帮助本州公民提高素质和就业能力。这项计划明确提出: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光明和指引, 从此“服务社会”的使命成为第三项使命。

综上所述, 到目前为止, 培养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大学的三项职能, 而这也成了区别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标志。但是,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第一, 这三项职能并不是平行的。从逻辑上讲, 大学首先是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其次才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组织, 因为只有大学才能大规模持久性和群体性地、稳定地向大众传授高级知识。我国明确规定大学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要提供有关的专门知识, 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水平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技能。第二, 不是每所大学能同时在这三个职能方面都做得很好。一方面社会的需求是多样的, 多样的需求驱动多样的选择;另一方面自身的实力也不可能, 要在各个领域都领先需要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 只有很少的大学才具有这样广泛的资源和机会。每所学校都希望实现“三高”职能, 即所谓“抓科研, 带教学, 促服务”, 结果是科研上不去、教学质量低、服务跟不上, 最后落了个四不像。

美国教育学家欧内特斯·博耶指出:“决没有什么简单的好大学模式, 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方面肯定是大相径庭的。”其中, 最根本的是:“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的, 而且是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 所以它不可能是满足所有人、所有要求的大杂烩, 它需要在众多的要求下做出选择并确定哪些是应优先考虑的重点。”因此, 大学要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定位的前提是学校自身必须搞清楚我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不能够做什么。在这三项职能中, 毫无疑问育人是首要职能, 所以大学都只能在以培养人为基础的前提下, 再根据自身的特点侧重于研究、教学或是服务社会。现在许多学校面临的是一种目标危机, 许多学校不是自我确定目标, 而是追求名望, 即使一些以招收本科生为主、研究经费很少的学校也在寻求模仿名牌研究性大学。在这一过程中, 自己的办学方向模糊了, 研究水准受到了伤害, 教和学的质量令人不安地下降了。同样, 如果高等职业学校不注重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而刻意向本科院校看齐, 最终是“舍本求末”,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丧失其应有的竞争力。因此, 高校自我定位应突出高校在职能发挥上的特点,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突出本校特点和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应有的职能。例如,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定位是“服务当地社会”, 莱斯大学的定位是“最合算”, 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能, 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在这方面, 我们或许可以借鉴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规划中以功能分类的方法, 该方法由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于1958年提出, 主要特点就是对加州公立高等教育进行了功能分层, 将加州大学系统分为:加州大学 (以研究为主) 、加州州立大学 (以教学为主) 、加州社区学院系统 (以服务社会为主) 。不同层次的高校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满足社会和经济不同的发展需求。

二、合理定位———发展特色的前提

高等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前提是对学校定位有科学而正确的选择, 只有找准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了自己扮演的“角色”, 才可以使自己的学校办出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个性和特色来。如果一所大学能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大学的鲜明特色, 就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自身的准确定位。同样, 如果一所大学能够准确定位, 也就必然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建设。学校能不能生存, 能不能发展, 能不能出名, 靠的主要是特色, 而谈到特色, 必然涉及到定位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发展学校特色是一个大学内部各要素围绕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未来愿景, 不断前进、发展、提升的过程, 倘若你连自己的目标、职能都没有确定, 谈何发展特色?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前提。

鉴于上述原因, 如果学校在满足三大职能的同时定位侧重于科学研究, 就要力求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科技创新方面独树一帜;倘若以服务社会为重心, 就要尽力在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和实用性技术的传播中独领风骚。宁波大学是一所新建地方院校, 建校之初曾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为近期定位目标, 在实践中深感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之大, 后侧重于大学的服务职能, 紧密结合地方需要办学。学校重新定位:“面向浙江、紧贴宁波, 以为地方服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 以特色创一流, 把学校建成位居全国新建院校前列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事实证明他们是成功的。

上文谈到科学定位是办出特色的前提, 没有准确的定位就无法发展特色, 但发展特色不仅仅靠定位, 其核心要在定位基础上办出学科特色。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有许多表现形式:同样的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高校, 有的基础理论研究实力强劲, 有的应用研究优势明显, 有的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高校, 其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是各有不同, 诸如复合型、双语型、创新型等五花八门的培养模式。虽然办学特色具有多样性, 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出学科特色, 因为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学科特色在办出学校特色中起主导作用。不论是教学、研究, 还是服务社会都要围绕学科建设展开。因此, 抓住学科建设的特色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

学科建设的原则是, “你无我有, 你有我强, 你强我避”。当然, 要依托自身的资源和地方的需求, 比如陕西科技大学的特色就是造纸和皮革, 因为别的学校没有, 这就是学科特色, 就应该在这个方面做大做强。很多高校在资源不足, 实力有限的条件下追求“大而全”, “小而全”都是不明智的, 到头来五个手指伸出来一般长, 还谈什么特色。

综上所述, 大学的职能决定了大学的定位, 科学的定位才能发展出学校的个性, 只要认清办学理念, 找准合理定位, 突出重点学科的建设, 每所学校都可以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振天, 杨雅文.大学定位:观念的反思与秩序的重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6.

[2]亚伯拉罕·费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2.

[3][美]欧内特斯·博耶.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美国的大学——现状、经验、问题和对策 (后记)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农发行职能定位如何调整? 第2篇

农发行职能定位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是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必然很深很广,相应地,农发行的地位和作用就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趋完善,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逐步减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会明显减少,相应地,农发行的地位和作用将呈现下降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阶段,农发行在完成其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调节经济结构的使命后,其政策性色彩逐渐淡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区别越来越模糊,甚至完全转变为商业性金融机构。二是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梯级推进战略,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特别突出。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农发行在职能定位时应将区域发展原则贯穿始终,逐步探索选择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支持重点,在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农发行所追求的目标应是在成本(补贴)既定条件下的效益最大化(或说亏损最小化),并努力实现效益(或亏损)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农发行对支持对象的支持要坚持资金最小量原则,要用最少的资金融通覆盖最大的业务领域,将资金这种稀缺资源配置到效益最高的企业中去。

农发行职能定位要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一是要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适应。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信贷支持,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增加对农业生产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把农业国内信贷支持的重点转到生产环节。二是要具有全球视角。农发行职能定位的调整要考虑国际农业保护政策特别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政策的变化,要以其他国家和世界市场作为参照系,要以能够“中和”其他国家不合理的农业保护措施,提高本国农业的竞争力为基本目标之一。

农发行职能定位要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相符合。一是要立足于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以矫正市场的不完善,更好地发挥农发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是替代农村金融市场,取代商业性金融机构(包括合作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二是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要紧密互补。农发行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商业性金融“一身二任”问题,为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农发行兼营商业性业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替代商业性金融,而是为了形成农村市场的适度竞争;农发行在降低农业在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逐步培育市场并使其相对成熟后,其“市场出口”更需要商业性金融的参与。三是与其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分工要明确。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弱质性以及支农资金需求的巨大性,仅靠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无法满足农业发展和繁荣的需要的。因此,需要增设农业政策性保险、担保、投资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并使其分工明确,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层次的发展需要。

农发行职能定位要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协调。一是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受到货币政策的限制。农发行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同时受到货币政策的限制。当国家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农发行可从中央银行借入较多的借款,也可在金融市场上筹集更多的资金,其业务范围必然相应扩张。反之,其业务范围就会相对收缩。否则,必然受到政府的干预,成为中央银行下一步调控的对象。二是要与财政政策相协调。当政府财力比较雄厚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直接投入,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就会相应收缩。当政府囿于财力的限制对农业等特定领域的直接投入不足时,政府通过利息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农业政策性金融增加资金融通,其业务范围必然相应扩张。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政府组织增信原理时要以地方政府的信用承受能力为前提,防止地方政府信用过度透支,将风险向农发行体系转嫁。三是要与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相协调。农发行作为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也如前述两种改革一样,走的是一条渐进式道路。在此背景下,用行政手段对农发行业务范围进行界定和调整是一种明智的现实选择。随着人们对农发行特殊性认识的逐步加深,用立法来界定其业务范围及责、权、利关系以及与其它相关主体的经济关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水到渠成的。

中国财务总监职能定位研究 第3篇

一、中美财务总监的比较

1. 职责不同。

美国公司的CFO全盘管理公司的财务和会计事务。CFO的一项重要职责, 就是将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结算报告传达给投资人, 让投资人了解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监管司库和控制员两者的工作, 同时参与公司的财务政策的制定、资本预算过程、中长期财务规划、金融风险管理。在管理方面, 他也参与公司的新品开发决策及市场策略开发等。CFO负责财务、会计、投资、融资、投资关系和法律等事务。而就中国而言。实行财务总监制, 主要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的背离。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混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 穷庙富方丈不胜枚举。究其根本, 财务收支管理失控是主要原因。这个问题不尽快解决, 将极大地妨碍国有企业的改革。因此, 国家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建立财务总监制度, 在财务收支及管理标准上对企业的投资、筹资、收入分配以及日常经营收支在时间上、数量上实施监控。

2. 地位不同。

在西方发达国家, CFO是与CEO同等重要的关键角色, 其拥有的权力足以影响公司的发展方向。CFO代表出资者实施外部资本的管理控制, 并向董事会和股东负责, 其工作空间不受CEO的控制。CFO与CEO共同肩负股东的受托责任, 一起负责企业的财务报告责任和生产经营责任, CFO起到企业设计师的作用。在世通和安然丑闻后, 美国进一步强化了CFO的地位。

而中国的财务总监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工作的, 直接对董事会员责。他相对企业经营者是独立的, 相对于董事会是非独立的, 因此, 财务总监的财务审计报告只对董事会报告, 对社会是不公开发布的。财务总监对企业经营者的重大财务决策实行事前监督, 对其执行董事会决议的正确性、真实性进行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并提出改进意见, 供董事会决策时参考。当财务总监发现企业经营者的财务运作不符合董事会决议时, 需及时向董事会报告, 并由董事会决定是否需要纠正, 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按照董事会决议进行。

3. 要求的知识结构与素质能力不同。

CFO要想较好地履行其职责, 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与公司知识, 熟悉金融市场、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和税法等知识, 但这并不是成为一个CFO的全部条件。现在CFO的工作同样需要商业知识、市场意识、谈判的能力和沟通的技巧。未来的CFO更要同时在财务和经营中扮演多个角色, 因而CFO将由那些既懂得财务又能经营企业的人来担任。中国对CFO的要求、职责描述、立法上还没有一个正规的法规, 对其素质、能力上都无章可依。要对财务总监有一个总的门坎要求, 在素质上要跟上。

二、中国财务总监职能定位

财务总监通过直接参与重大的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收支的审批, 对企业总经理行为和企业行为实施监督和控制, 对所有者负责, 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总监的监督作用, 强化财务总监的工作责任心, 有必要认真研究财务总监的职能。

1. 全局管理职能。

财务总监一般是董事会成员, 在公司中的地位仅次于董事长和总经理。总经理是公司的总领导, 对整个公司的一切行为都负有责任。财务总监一般是由董事会派出的, 因此董事会就希望财务总监对财务及其控制负责, 以此形成良好的协作和监督体系。现今的财务总监已不仅仅只关注财务及相关领域, 而是越来越多地成为总经理的经营伙伴, 站在同一层面的不同角度关心企业的前途和发展, 负责战略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领导着诸多部门。财务总监以其非凡的财务技能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 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 参与企业决策, 落实资产所有者意图。

作为企业中主要领导成员的CFO, 必须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 包括参与企业的改革决策、经营决策、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分配决策;参与企业的改革决策, 就是参与企业改革全过程中的策划和决策;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就是参与企业经营战略和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参与企业筹资决策就是总会计师要领导企业理财人员, 认真预测企业资金需要的数量, 确定筹集资金的构成比例, 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筹资方案, 提交企业管理层决策。

3. 领导企业理财活动, 提高资本使用效益。

资金管理的要点是:融资成本要低, 现金存量要少。资金这一资源的配置使用要合理, 负债要适度。要营造良好的银企关系, 尽可能做到及时借入成本低的资金, 早日归还成本高的借款, 在集团公司内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统一信贷, 集中调度, 尽量减少现金存量, 降低资金成本, 同时应高度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 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 向资金管理要效益。

4. 预算及控制职能。

由于企业集团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 CFO的地位、作用增强, 从而使会计管理实务方面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即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 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 控制经营活动、提供经营效率和效益, 并参与决策。这样的转变势必要求CFO既要在事前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 做好事前预测;又要在事中通过预算控制做好监控, 事后通过绩效考核去作保障。财务总监一般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负责人, 是注册会计师首先要接触的人, 所以财务总监应该与注册会计师建立一种良好的、建议性的对话关系, 并确保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协调而客观地开展工作, 使之能高效率地完成审计任务。

5. 服务职能。

财务总监在对市场的服务方面可以将权力进行有效地下放, 让会计主管主动工作, 独立领导财务人员发挥本职作用。由于市场的快速发展, 经营环境、布局的不断变化, 人员结构的不断优化, 导致许多工作的衔接不得不依赖于财务去主动沟通和配合。财务总监作为最高财务负责人, 必须注意日常工作中的服务意识, 必须注意适当的放权, 必须注意服务也是财务总监的工作职责之一, 不能顾此失彼, 制约或影响业务的发展。

总之, CFO的职责和角色一直都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保证企业金融和财务的正常运行仍然是CFO工作的基石。同时CFO的职责正在进行着拓展, 在战略计划、财务计划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CFO同时也应该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负责, CFO将更加侧重于流程、整合和战略方面的决策分析。在满足上述要求下, 在工作中更加重视积累职业的优势能力这类软能力, 是CFO职业发展的更高要求。

摘要:财务总监制度是企业外部财务监督的一种形式, 是解决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乏力的有效措施。在对中美财务总监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财务总监的职能定位。

关键词: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制度,职能

参考文献

[1]陈普查.财务总监制度与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兼论财务总监的职权和责任[J].商场现代化, 2009, (5) .

[2]张华伦, 王磊, 刘慧.美国CFO制度及启示[J].经济纵横, 2006, (10) .

关于监察职能定位的探讨 第4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纪检监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提出了“转思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新要求。深圳市监察局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没有与纪委合署的监察机关,一直积极探索发挥监察职能作用的路子。本文拟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部署精神,结合近年来行政监察工作的实践,对监察职能定位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地方行政监察的工作目标

职能定位首先取决于工作目标。推进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廉政、勤政建设,一直是行政监察工作的基本目标。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和《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笔者认为,可以把新形势下开展行政监察工作的目标细化为促进行政机关畅通施政、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廉洁从政。

(一)促进畅通施政。监察机关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监察对象的监督,维护行政纪律,保证政令畅通。而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入,越来越涉及深层次的利益调整,政策措施和改革措施的推行面临更多的阻碍,施政的难度加大,扫除施政障碍、保证政令畅通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监察机关更应把促进畅通施政作为自身的基本目标,积极主动加强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到位。

(二)促进依法行政。中央提出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方法反对腐败。依法行政作为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党委政府所有工作的基础性思维,同样也是监察机关工作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之一。要加强廉政法规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和公务员从政行为,实现有法可依;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有法必依;加强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行政行为的监督,纠正不当行政和违法行政,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促进高效勤政。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是监察机关的法定职责。监察机关要着眼于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优质、高效和低耗,抓住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服务等关键环节,加强政风和效能问题的专项监督检查,推动政府机关作风建设。

(四)促进廉洁从政。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紧紧抓住查办案件不放,强化行政问责,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严肃行政纪律,促使监察对象廉洁行政。

二、准确把握行政监察的基本职能

当前职责任务泛化已成为各级监察机关面临的突出问题,职能泛化导致监察机关核心职能虚化、弱化,严重影响了依法高效监察,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

(一)回归监督惩戒本职。监察职能泛化由体制环境、工作机制、目标任务、观念认识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监察机关缺乏依法履职独立性,一些职能部门过多借助监察机关的权威性、协调力和影响力,使监察机关“越位”代替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监察机关自身不断开拓创新,有时履职定位不准,承担许多超越法定职责的工作事项。从《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和行政监察工作目标看,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和惩戒。监察机关在职能定位上必须立足“专门监督、纪律保障”,回归“对监督的再监督、对检查的再检查、对执法的再执法”角色本位。在履职边界上,要严格区分专门监督和职能监督、层级监督、政务督查的职责边界;在履职方式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牵头不包办、督促不替代、协调不越位,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和惩戒职责。

(二)依法清理监察事项。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的参加领导小组多、会议多、监督检查考核多、配合工作多、临时任务多,各地监察机关应参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做法,对超出职能范围事项进行集中清理,出台相关文件予以规范,着力解决介入工作过多、精力过于分散、工作重点难以保证的突出困境。要清理牵头的工作事项,明确监察机关牵头的工作只能是法定的或者是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政府明确要求的。牵头重点是做好组织协调、落实责任和督促检查,牵头不包办。要清理参与的领导小组和监督检查考核工作事项,监察机关主要职责是围绕“遵守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对属于职能和层级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考核,监察机关一律不作为成员和联席单位,不参加相关会议。要清理参与现场监督的工作事项,回归“职能部门监督的再监督”本位,监察机关原则上不应参加职能部门现场监督工作。要清理与政务督查交叉的工作事项,明确监察与政务督查的职责边界,建立起与政务督查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联合监督机制。

三、探索增强监督实效的有力途径

监察机关要按照“对监管者的监督”的工作定位,全面履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能,充分行使各种法定权力,采取更加务实、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力争干一件成一件,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一)突出检查的优势。检查是《行政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重要权限和手段,也是监察机关履行职能的突出优势。检查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它不是坐等群众举报或领导批示才去查处案件,而是主动了解法律法规和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主动查找问题,发现线索,查办案件。检查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涉及的工作范围广,可以发现、研究和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监察机关在履行各项职能中,要注意用好检查这一手段。要抓住建筑、土地等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查处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案件,促进廉政建设。要针对机关作风和工作效率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提出监察建议,协助改善管理,改进工作。要围绕政令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违抗政令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和查处。

(二)实行办案与其他工作的有机结合。办案是监察机关最具威慑力的手段,必须充分运用到监察机关的各项监督活动中去。实行办案与检查相结合,廉政监察、效能监察、执法监察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中,要注意发现线索,增强查办案件的主动性和准确性;各项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中,要善于抓住典型,严肃查处,通过办案增强检查的威慑力和影响力。实行办案与廉政教育相结合,对查处的每一宗典型案件,要进行深入剖析和专题研讨,实行公开通报和新闻曝光,发挥警示作用,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实行办案与法规制度建设相结合,通过办案研究和发现违纪违法行为的新形式、新动向,加强立法建规,堵塞漏洞。

(三)发挥监察建议的作用。一些地方的经验表明,监察建议、监察决定运用得当,对作风建设、查办案件、执法和效能监督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强化监察机关再监督的重要手段。监察机关每查办一宗典型案件、每发现一个突出问题,要向有关单位提出监察建议,督促落实改进措施。要针对案件调查中发现而不宜直接作出处理的违纪违法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对责任人作出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发挥监察建议在维护行政纪律上的作用。针对监察工作中发现的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良现象提出监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加强整改,发挥监察建议在改善行政管理上的作用。针对一些领域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加强防范,发挥监察建议在预防腐败上的作用。在用好监察建议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制定《监察局建议制度实施办法》,把查办案件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措施,以《监察建议书》、《整改建议书》、《工作建议书》等形式书面反馈给发案单位,跟踪督促落实。近两年来,共向交通、公安消防、城管、工商、环保等发案单位发出各类建议文书20多份,督促发案单位根据我局的建议和要求,对照检查,落实整改,完善制度,效果明显。

(四)注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行政监察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自动、客观、刚性、高效等特点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对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深圳市监察局从行政审批领域起步创建和推行电子监察,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已逐步形成纵贯省、市、区、街道,横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11个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府主要行政行为实行实时监督。比如,“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将全市25家行政执法单位的1427项行政处罚事项纳入电子监察,已对36万多宗行政执法案件从受理、立案、调查、处罚到结案等环节实施了监督,以往普遍存在的处罚畸轻畸重、办案拖沓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四、优化与职能特点相适应的机构设置

近年来,随着行政监察工作领域越来越广,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各级监察机关内设机构不断调整增加,从而也出现了机构设置上下不统一、不规范、内部职责交叉等现象,机构整体效能有待提升。

(一)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调整内设机构。反腐倡廉是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构建、协同配合、整体推进。行政监察承担执法、廉政、效能三方面职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只有各项业务形成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才能凸显惩治和预防腐败、提高行政效能的整体合力。目前各地监察机关普遍存在履行监督检查的内设机构过多过杂、职能交叉的问题,比如大家都设置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电子监察、纠风等诸多部门,一些监督检查的职责交叉错位,与预防腐败部门的职责分工也不够明晰合理。监察机关内设机构越分越细,在强化专业性的同时,相对弱化了整合优势,亟待按照“切合实际、上下对口、有利履职”的要求,遵行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起监督检查、案件调查、预防治本、综合保障等“职责明晰、机构优化、运转高效”的内设机构。

东亚模式与政府职能的定位 第5篇

[关键词]东亚模式;政府;职能

一、“东亚模式”及其特点

“东亚模式”指的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有别于前苏联计划经济加公有制加集权型政府模式和西方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加私有制加民主政府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关于“东亚模式”许多学者都有过论述,大部分西方学者都予以肯定。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新作《亚洲大趋势》中对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崛起给予全面高度的赞颂。尽管这部著作有许多不足之处甚至近于粗糙,但它的基本观点却是可取的。它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1

关于对东亚模式具体特征,虽然没有一种权威的定义,但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经济优先主义。二战后,东亚各国都面临恢复经济,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目标,因此将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与西方的经济发展不同,东亚国家的经济要实现赶超西方、摆脱落后状态的目标必须在政府主导下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2.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东亚模式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与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结合起来。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全面的干预,以保证政府制定的战略目标,在政府的主导下促进经济的增长。

3.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东亚国家在现代化起步之初大都采取进口替代战略,但是这种战略很快就暴露出问题:一是市场很快趋于饱和,限制了生产的扩大;二是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不快,影响了竞争力的提升。所以,20世纪60、70年代,东亚国家和地区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战略转向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所谓出口导向战略,就是在政府产业政策指导下,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和出口,以外贸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种战略被看作是“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

4.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高经济增长率。东亚国家长期的高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这与东亚国家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密切相关,东亚国家的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其中“东亚模式”最本质的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与主导,这种经济模式的产生有着以下原因:

二、“东亚模式”强政府干预產生的原因

首先,从外部情况来看,东亚经济发展起步时西方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已经拥有雄厚的实力,基本垄断了国际市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采取纯粹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国家就会被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停留在落后状态,或者依靠单一的资源优势换取很少的比较利益。2东亚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民族经济,仅凭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这一任务,只有通过政府的力量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实现追赶目标。

其次,从现实情况看,二战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市场发育不成熟。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不健全,市场主体、企业家阶层都没有形成规模,还没有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不能推动经济迅速增长和促进工业化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因此,必须由政府代替市场行使资源配置的任务。

第三,在东亚经济发展之初,各国不存在拥有雄厚资本的资本家阶层,不能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和工业资本,农村也不存在地主阶层,也没有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工会运动。这样,东亚国家内部权力的核心掌握在官僚阶层手中,排除了其他利益集团的干扰,有利于在政府主导下,集中精力推动经济发展战略的执行。

第四,东亚国家普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要求中央集权,实行中央集权成为东亚国家政府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央集权的政府与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相结合,逐步演变为东亚“开明集权”的政府,“开明集权”的政府适合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提供了前提。

第五,国家干预主义经济理论的兴起。二战后,出于对自由市场经济弊端的反思,“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应运而生,主张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全面干预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标,为东亚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东亚模式”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

“东亚模式”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上也各有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政府指导型模式。日本经济被称之为典型的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日本的经济体制是以“官民协调”为特征的,由于政府能够对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企业界也愿意接受政府的指导。通过创建许多专门的机构,在公私双方之间展开合作关系,政府和民间企业建立了一种合作关系。当然,由于日本的投资大部分在民间,政府无法对企业实现资金和政策控制,所以政府不能通过行政命令而只能采用和企业协商的办法来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因此,政府和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关系,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适可而止,不对市场机制产生过度干扰。

2.政府主导型模式。韩国的经济体制是比较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体制,它具有如下特点:政府规划经济,政府指导经济,政府管理经济和政府调控经济。与日本的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相比韩国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在性质上表现得更广泛、更直接和更具强制性。韩国实行集中的宏观经济决策,并以此规定产业、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指示性计划控制经济参数,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以推动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实施。政府也借助经济立法,但更多的时候是采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行政府的经济决策。

3.“亲市场”型模式。新加坡政府对经济有着强烈的干涉倾向,但在形式上与日本、韩国不同,新加坡的政府干预通常是“亲市场”的,把市场机制视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国家干预只是一种补充。新加坡实行自由企业制度,只是在需要的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和干预。政府通过工资政策人为地影响产业结构,从而在塑造新加坡工业化模式过程中发挥了战略性作用。工资不由市场决定而由政府决定,说明新加坡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充分的,是典型的东亚经济模式。

4.“半管制”模式。印度经济模式被称为典型的“半管制”模式。首先是公有与私营混合。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如基础设施、重工业、军火工业、原料工业、金融业等,全部或大部分由公营部门拥有和经营。农业、轻工业、消费品工业和商业则由私营部门拥有和经营,后来也相互渗透。其次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公营部门属于计划经济范畴,指令性很强,私营部门属于自由经济范畴,国家只对他们规定指导性的生产和投资指标。但政府通过工业许可证制度、财政货币政策、进出口管制、外汇管理和价格政策等手段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引导、影响私营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其满足政府的战略目标。

四、“东亚模式”强政府干预的弊端

“东亚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这一模式虽然促进了东亚经济的增长,但强政府干预也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1.强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用,降低资源利用的效率。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会造成市场需求、价格等关系的扭曲,长期的扭曲就会对本国经济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2.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干预过多,容易形成垄断和社会的不公正。政府从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对大企业集团全面的支持,容易导致某些大企业集团在一些领域形成垄断,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3.政府对企业过度保护和扶植,减弱了企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东亚各国政府对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扶持,通过财、金融、补贴等手段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在政府的过度保护下,东亚一些企业缺乏自主性、创新性和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韩国一些大企业过分依赖政府的保护,不顾经济效益和市场风险,盲目扩张,最后由于缺乏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而被市场所淘汰就是典型的例子。

4.政府的过度干预容易带来腐败现象和寻租行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虽然在培育市场和弥补市场的缺陷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过度的政府干预也带来了官员的腐败和任人唯亲的“裙带资本主义”,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5.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强政府干预的有效性降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技术、信息在全球自由流动速度加快,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超越了国界,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一国政府利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有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干预的风险和成本大为增加,对于政府干预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东亚模式”对政府职能定位的启示

综上所述,政府干预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模式”的强政府干预是主要原因,“东亚模式”已经失败,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纵观东亚经济战后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在自民党长期执政,政府干预经济下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韩国经济在军政府的强干预下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在具有儒家传统思想的人民行动党领导下,通过政府积极的干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政府干预的典范。因此,简单的把东南亚金融危机完全归于政府过度干预,并因此彻底否定“东亚模式”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完全自由化的、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各国政府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区别只是干预的方式和干预的力度有所不同,政府干预是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完全自由化的药方,韩国政府并没有完全接受,而是坚持干预经济从而走出了危机。更不用说香港政府在危机期间动用大笔资金主动入市,打击了严重的投机活动,稳定了香港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使是号称经济最自由化的美国,其政府也经常干预经济。在“大萧条”期间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的干预就是典型的例子。纵观美国的发展历史,其经济发展不仅依靠市场自发的调节,而且也得益于政府对经济的适时的宏观调控,是政府干预与市场的结合创造了世界第一的美国经济。

由此可见,从实践来看,“东亚模式”虽有缺陷,但仍然有其成功之处。东亚仍然需要政府干预经济,不仅因为东亚相对西方国家属于次一级的市场,市场成熟程度比西方低一个层次,而且因为东亚的文化传统更倾向于一个强有力的集权的政府。

“东亚模式”对政府职能定位的启示为:

1.政府在一些经济领域然仍起主导作用。

(1)政府应制定发展战略和经济规划。纵观东亚各国,其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的、全面的、完整的信息指导,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国家的整體经济战略,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对经济的破坏作用,合理配置生产力结构和产业结构,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2)政府应制定产业政策,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升级速度的快慢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在长期的国际竞争面前获得竞争力。所以,东亚各国的经验是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促进经济的增长。在企业竞争力较弱,科研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应由政府出面组织科研机构提供科研资金,促进本国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3)政府应进行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促进经济平稳、有序增长。“东亚模式”表明,政府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是保持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的有力工具。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促进消费和投资,保持市场活力的条件。同时应注重社会分配,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维护社会公正和经济长远增长的保证。

2.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各有各的职责和范围,不能互相替代。在现代国民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凡是政府和市场结合的较为有效的国家,其经济就较为成功。“东亚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1)首先政府不能过度干预市场形成“政府越位”。东亚政府对于市场的全面干预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和政府本身对改革的紧迫性估计不足往往造成了政府的过度干预即“政府越位”,“政府越位”带来了一系列弊端影响了经济效率,甚至导致经济危机。韩国政府对一些大企业集团采取超常的支持,在贷款方面给予特殊待遇,导致这些企业集团不顾市场风险和经济效益,利用银行贷款盲目扩张企业规模,形成大量的剩余生产力,产生许多呆账、坏账,直接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因此,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企业力量薄弱,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直接配置部分生产资料,组织经济活动,并逐步培育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的发育成熟。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已基本成熟,政府则应当将资源配置的权力交与市场,政府不再直接介入微观的经济活动,而主要通过经济战略、经济规划、经济政策来间接的影响经济活动,主要发挥企业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主导作用。

(2)其次政府不能盲目相信市场形成“政府缺位”。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监管的缺位。东亚国家在自身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金融监管薄弱的情况下,盲目学习西方,实行金融自由化,造成了金融监管的缺位。这给国际投机资本利用监管漏洞进行大规模的投机活动带来了有利条件,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同时,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衰退严重,这也和政府干预缺位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仍然是必要的,尤其在金融领域,金融监管措施仍然需要完善,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3.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还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

“东亚模式”表明,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还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必须加强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使得政府行为受到人民的监督和法律的规范,要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以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的挑战,应加强制度创新,增強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有力、有效和灵活,以维护国家经济体系的安全。

注释

1陈峰君:“论东亚模式特征”,《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2期。2杨鲁慧:“东亚地区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因及面临的挑战”,《求索》,1999年第1期。

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 第6篇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出现于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 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93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青岛啤酒”开创了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先河。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16日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掀开了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新篇章。2005年修订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公司法》第123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独立董事制度。根据新《公司法》的要求, 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5月起草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条例 (草案) 》, 对独立董事的资格和任免、职权和义务、工作制度、监督管理做了具体的规定, 作为《公司法》的重要配套性法规, 并于当年提交给国务院法制办, 但至今尚未出台。专家、学者们对独立董事制度有不同的看法, 对我国多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实践也有不同的评价, 其中对独立董事职能定位的争议是《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条例》难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使独立董事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呢?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对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要恰当, 即将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为:咨询、监督还是决策?以前的理论研究太多将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为咨询和监督, 如:阎达五、谭劲松 (2003) 认为独立董事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技术咨询顾问作用, 二是对上市公司实施监督检查之职;彭真明、江华 (2003) 认为监督才是独立董事最主要和最具实质意义的职责;李海舰、魏恒 (2006) 认为监督职能是独立董事的基本职能;叶康涛、陆正飞、张志华 (2007) 认为从制度设计上来说, 独立董事的职能主要是监督和咨询, 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决策, 更非直接对公司业绩负责, 而是为了防范公司风险保护外部投资者的正当利益不受内部人侵害;王兵 (2007) 认为从我国独立董事的设置初衷来看, 更多是希望独立董事发挥监督作用。也有学者认为独立董事具有决策和监督双重职能, 如:郭强、蒋东生 (2003) 认为不论独立董事作为契约规则的监护人, 还是短期合约的裁定人或边际调整人, 其作用的有效性, 在逻辑上皆要求独立董事群体必须成为董事会决策行为的主体。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所有决策中必须起决定性作用, 是独立董事作用有效性的重要约束条件;李斌、张耀南 (2004) 认为独立董事在决策参与和监督制衡两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段从清 (2004) 认为独立董事有责任和义务在董事会决策过程中行使监督权力和决策权力;白华 (2005) 认为独立董事的职能绝不仅仅是监督职能、咨询职能, 更重要的是决策职能。

对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将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为咨询、监督还是咨询、监督、决策, 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

独立董事具有咨询、监督职能, 这一点已经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认可, 毋庸置疑。独立董事是否还具有决策职能呢?我们认为:决策是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能、是法律对独立董事的要求、是独立董事应尽的职责、是独立董事全面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

(一) 决策是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能

我国实行的是“双层董事会”模式, 即在股份公司中既设立董事会, 又设立监事会。我国《公司法》规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均具有监督职能, 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与监事会功能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 如果把独立董事的职能仅仅定位在“咨询+监督”上, 还不如通过聘请专业顾问和强化监事会职能的方式来解决,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公司对咨询的需求和达到监督经理行为的目的, 而且还可以降低公司治理的成本。为什么还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呢?这不是画蛇添足吗?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勤业在该所2006年第四期独立董事培训班上表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差异就在于一个是参与决策, 事中监督, 一个不参与决策, 事后监督。”参与决策是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能, 监督是监事会的主要职能, 是否参与决策是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最根本的区别。英美国家实行的是“单层董事会”模式, 因此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便显得特别突出, 但也并非只赋予独立董事监督职能, 强调的仍是独立董事的决策职能。

(二) 决策是法律对独立董事的要求

《指导意见》、《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公司法》中均提出:独立董事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独立董事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要求, 认真履行职责, 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指导意见》、《公司法》规定:重大关联交易应由独立董事认可后, 提交董事会讨论。赋予了独立董事对公司重大关联交易进行独立判断、事前认可的特别职权。《指导意见》、《公司法》还要求独立董事对提名、任免董事;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上市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企业对上市公司现有或新发生的总额高于3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借款或其他资金往来, 以及公司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回收欠款等重大事项向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发表独立意见。以上职权的有效实施均要求独立董事参与公司决策, 独立董事只有参与决策, 才能从源头上制止内部人、控股股东侵害公司利益和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 决策是独立董事应尽的职责, 也是全面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

2004年经合组织修订完成的《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中指出:“独立董事会成员可以在董事会的决策发挥显著作用。他们可以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业绩评价提供客观的看法。另外, 他们可以在管理层、公司和股东利益可能发生分歧的领域, 比如管理人员的薪酬、继任计划、公司控制的变更、反收购、大宗并购和审计职能, 扮演重要角色。”独立董事往往是某一领域的专家, 甚至本身就是其他公司的CEO, 或者是高级管理人员, 具有专门的知识或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另外, 独立董事超脱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以及那些有可能影响他们做出独立判断的事务之外, 有利于他们在公司战略、运作、资源、经营标准以及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独立董事能够以其专业知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及独立判断促进董事会决策科学化, 无偏化。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给公司带来损害、以及控股股东通过影响董事会决策侵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事实上, 独立董事就是董事。董事应尽的义务, 独立董事都要承担。既然如此, 那么, 独立董事就应该具有决策的职能。独立董事有能力也有义务参与公司决策。独立董事应发挥其专业优势, 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履行应尽的职责, 维护公司总体利益, 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独立董事一般由具有会计背景、技术背景、律师背景的专业人士担任, 有不少独立董事认为自己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对其他专业并不熟悉, 只能在某些方面为上市公司发展提供建议, 将自己当成咨询建议人和监督人, 缺乏参与决策的意识。然而在面对法律诉讼时, 法官并不会因独立董事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是全才, 而判决独立董事只承担与未履行专业应尽义务相关的部分责任。一旦出现问题, 不管是否与其专业相关, 独立董事都应承担全部责任, 所以独立董事应转变意识, 积极主动地参与决策, 以使自己能够全面履行职责, 降低法律风险。

三、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的发挥独立董事职能, 笔者对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外部环境

虽然我国在2005年10月27日已经将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写入《公司法》, 明确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地位, 但未就具体事宜做出详细的规定, 建议国务院尽快制定颁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条例》,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公司法》、《指导意见》有关独立董事的相关规定, 以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一项制度是否能有效发挥作用, 不仅取决于制度本身是否健全, 还取决于与该制度相关的其他制度安排。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这个复杂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功能的有效发挥还取决于其他配套制度的建设或其他公司治理问题的解决, 如监事会的改革、产权结构的改革、股权结构“一股独大”问题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等。只有综合推进这些制度建设或改革, 才能保证独立董事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真正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二) 设立独立董事协会

我们建议设立由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等进行监督指导的全国自律性组织——独立董事协会, 此协会的性质类似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已通过培训并获得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人员和在任的独立董事是其会员。独立董事协会主要负责独立董事的资格认证、培训、推荐、管理、监督、考核、信用记录等事宜, 并通过制定《独立董事执业准则》、《独立董事行为规范》等规范独立董事的执业行为, 促使独立董事客观、公正、独立、勤勉地行权。

(三) 改革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灵魂, 独立董事失去独立性, 再完善的配套制度建设都只能徒劳无功。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是确保独立董事人格独立性与行权独立性的关键性环节, 因为独立董事候选人由谁来提名、如何选举产生, 决定着他们将代表谁的利益, 以何种立场去作出判断和行事。《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 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董事会主要由控股股东和企业高管等内部人把持, 监事会缺少必要的独立性, 社会公众股东股权比例少, 因而独立董事的提名和选拔实际控制在企业的内部人手中, 使独立董事只是形式上的独立, 而没有实质上的独立。因此应从根本上对独立董事的产生办法进行改革, 为独立董事独立性提供基础性保证。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思路:由独董协会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 (由具备独立董事资格的人员组成) , 并对人才库进行分专业、分类别管理。上市公司必须从人才库中选择独立董事, 选择方法是:独董协会根据上市公司的具体要求, 从独立董事人才库中随机抽取3倍 (或数倍) 数量的独立董事, 然后由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选举决定最终人选。比如某上市公司需要聘请一名具有会计背景的本地区的独立董事, 向独董协会提出具体要求后, 独董协会随机抽取三名 (或更多) 符合条件的独立董事候选人, 再由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从这三名独立董事候选人中选举确定最终人选。这样的选聘方式即降低了大股东与独立董事合谋的可能, 保证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市公司的自主选择权。

(四) 加强宣传和培训, 提高独立董事参与决策的主动性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知, 决策是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能、是法律对独立董事的要求、是独立董事应尽的职责、也是独立董事全面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但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认识误区, 大多认为独立董事只具有咨询和监督职能, 不具有决策职能, 甚至连独立董事自身都没有参与决策的意识。为了改变人们对独立董事职能的错误认识, 增强独立董事参与决策的意识, 使独立董事积极主动地参与决策, 更加勤勉尽责地履行好自身职责, 必须加强宣传和培训, 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能。

(五) 增加独董中经理人员的比例

西方国家的独立董事绝大多数是由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的在职或退休的企业家以及有过多年执业经历的注册会计师和注册律师担任, 其他上市公司的总裁、退休的总裁是最受欢迎的独立董事人选。而我国独立董事大多由大学教授和技术专家担任, 大学教授虽然拥有渊博的理论知识, 但大都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 缺乏对上市公司的实际了解, 容易造成他们看问题、做决策过于片面;技术专家虽然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权威, 但他们对经济、法律等了解不多, 难以完全胜任独立董事的工作要求。而由职业经理人员担任独立董事, 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和经验使其能够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判断、更有效地参与决策、识别管理层的利己和欺诈行为。同时在经理市场和独立董事市场的约束下, 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上市公司应增加独立董事中职业经理人员的比例, 以提高董事会决策水平, 有效监督管理层的利己和欺诈行为。

(六) 提高独立董事的薪酬水平, 实施股权激励措施

Fortune 500的公司每年支付给外部董事的报酬一般从2.5万美元到5万美元不等, 小公司支付的少一些, 大公司支付的报酬可以达到10万美元 (Boyajian, 1996) , 我国目前独立董事的平均薪酬水平 (4.4万元/每年) 还远不足Fortune 500公司1996年之前的水平, 薪酬过低则激励不足, 难与其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相匹配。只有让独立董事获取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匹配的收益, 才能激发独立董事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积极参加董事事务。我们认为提高独立董事薪酬, 充分调动独立董事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赋予独立董事一定数量的股票, 既可以避免独立董事谋求短期利益的行为, 又能激发独立董事的主人翁意识。但持股必须有一个量的界限, 完全不持股或持股量太少不足以调动他们代表和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积极性;所持股份太多, 可能背离中小股东的利益, 与其他大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

(七) 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致使决策难度越来越大, 独立董事也并非全才, 且存在信息不对称, 从而使独立董事面临较大的决策风险。虽然独立董事与普通懂事面临着同样的风险, 但他们所获取的报酬一般都远低于普通董事。为此应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责时可能引致的风险, 否则将会造成独立董事人才的流失。但是责任保险的范围通常排除独立董事因故意行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我国《指导意见》及《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必要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责可能引致的风险。”,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可以建立”也“可以不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我们建议将该条规定修改成为强制性条款, 以解除独立董事的后顾之忧。

(八) 加强独立董事与公司其他人员之间的沟通

独立董事属于外部董事, 不参与执行公司事务, 每年的总工作日只有15天左右, 所掌握的公司信息量远不如内部执行董事。虽然《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应当保证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凡须经董事会决策的事项, 上市公司必须按法定的时间提前通知独立董事并同时提供足够的资料, 独立董事认为资料不充分的, 可以要求补充。有些上市公司会存在执行董事、经理排斥独立董事的现象, 未必会向独立董事提供详实的资料, 因此独立董事应积极主动地与公司其他人员 (包括其他董事、经理、员工、中小股东等) 进行沟通, 以为其做出正确决策获得足够的信息支持。此外, 独立董事还应与董事会秘书保持良好的关系, 一方面可以从董事会秘书那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另一方面确保自己的意见被董事会秘书正确记录。

(九) 加强有关独立董事信息的披露

《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将独立懂事的意见予以公告, 独立董事出现意见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时, 董事会应将各独立董事的意见分别披露。仅仅披露独立董事的意见并不能反映独立董事工作的真实面貌, 我们认为还应当披露独立董事参加公司董事会会议的情况 (亲自出席、委托出席、缺席, 若是委托出席或缺席必须详细说明原因) 、对重大决策的表态和投票情况 (每位独立董事对公司的每一项决议持何种态度, 发表了何种言论) , 将独立董事的工作情况完全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

参考文献

[1]阎达五、谭劲松.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与改进——一个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 2003, (11) :3-9.

[2]彭真明、江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德国监事会制度之比较—也论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J].法学评论, 2003, (1) :36-42.

[3]李海舰、魏恒.重构独立董事制度[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4) :88-97.

[4]叶康涛、陆正飞、张志华.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J].经济研究, 2007, (4) :101-111.

[5]王兵.独立董事监督了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视角[J].金融研究, 2007, (1) :109-121.

[6]郭强、蒋东生.不完全契约与独立董事作用的本质及有效性分析——从传统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论起[J].管理世界, 2003, (2) :78-89.

[7]李斌、张耀南.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数设置[J].世界经济, 2004, (10) :66-72.

[8]段从清.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目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6) :107-112.

[9]白华.独立董事——首选职业经理人员[J].会计之友, 2005, (5) :70-71.

[10]曾咏梅.中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职能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 2003, (3) :176-178.

档案工作服务职能的目标定位 第7篇

一、服务方向的政治定位

档案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服务职能的履行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 新时期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原则, 深入开展档案利用工作, 履行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 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在实际工作中, 档案服务工作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档案开放、开发、公布与利用的方针、政策、法规, 实现档案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统一, 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 维护安定团结, 确保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定位。

二、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突出地表现在档案利用工作这个环节上, 提供档案的服务形式, 包括档案检索及编研开发档案信息等。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就是使档案检索及档案信息的传递开发最有效、最便捷。目前, 虽然有的档案部门编制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 但实践证明, 有一些检索工具是交叉重复的或者是不科学、不方便的, 影响了检索效果。同时, 在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了求“多”不求“精”的现象, 误认为编制的检索工具越多, 档案工作服务质量就会越高。正是因为这些因素, 影响和限制了利用工作的开展, 降低了服务质量。此外, 在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上也存在着选题不典型、盲目性大等问题, 致使编研产品层次低、质量差、实用性不大、利用价值不大, 影响了档案工作服务职能的发挥。

针对这种情况, 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 在服务形式上树立精品意识, 编制一些必要的、方便利用的手工检索工具, 并作为向机检过渡的基础工具。检索形式要在计算机检索上多做文章, 不断研究探索计算机检索的有效途径。开发编制标准统一、利用者易操作、高质量、全方位的计算机检索并逐步取代手工检索, 为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档案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在信息开发及编研工作上, 要根据利用规律及社会各项工作发展的趋势、目标, 提前作出预测, 有目的地进行选题, 突出重点, 使开发的信息及编研的成果具有特色。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开发手段, 加快开发的进度, 缩短编研的时间, 多出精品, 通过最快捷的检索途径, 把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利用者,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服务人员的素质定位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 人是决定因素。档案工作服务质量的好坏, 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在档案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 档案工作服务人员的素质定位应主要以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时代意识为主。

1. 政治素质指档案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态

度及职业道德等。这就要求档案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做到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要加强政治纪律, 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在涉及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恪守档案工作纪律, 贯彻执行《档案法》, 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要热爱档案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甘当无名英雄;要具有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2. 业务素质是指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

能力。档案人员应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 掌握档案学理论知识及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 具备在档案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丰富和发展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能力。

3. 时代意识是指档案人员应具备与时代步伐相一

浅谈会计职能的定位 第8篇

从会计产生的历史来看, 无论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 或是后来在地中海兴起的复式记账, 还是发展到今天的会计电算化, 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都归溯为人类记述经济活动的需要, "客观反映经济活动"是会计产生至今一直没有改变过的最基本的职能, 这一点不容置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 通过政府的代表直接行使企业财产的经营权, 同时也直接插手企业会计工作, 实行统一的、而且多是为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设计的会计制度。会计工作仅限于记账、算账、报账, 为宏观管理提供设定的各项财务指标和数据, 会计作为国家财政、计划在企业的延伸, 理所当然就代表国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这一点人们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予以认可。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会计职能如何准确定位, 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 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任何一个经营者都必须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谋求经济效益, 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机制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 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 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现代化管理,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筹集、投放、运用、收回和分配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基本都是通过会计来完成, 处于这一个核心的位置, 如何发挥其在一个管理组织中的工作效能, 确保微观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信息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满足相关利益团体各方面的需要, 同时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使企业能够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基于实现这些目标的需要, 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职能需要强化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要强化核算职能, 规范会计行为, 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客观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与经营成果, 提供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 在财务指标的构建、信息的分类与报告等方面, 要充分满足考核投资者对经营者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资本保值和增值情况的需要, 同时满足社会广泛的利益团体对企业了解的需要。

2会计要强化管理职能, 从企业经营看, 随着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 各种市场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的调节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 其经营行为、经营业绩等无疑要受到这些机制的调节和约束。对于任何企业,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经营目标, 必须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劳动耗费。为适应这一要求, 会计除及时提供完整、可靠的核算信息外, 更要充分发挥其对经营的预测、决策职能。进而言之, 会计应在做好核算的同时, 参与市场调研, 广泛搜集环境信息, 并根据这些信息, 运用特定方法, 对市场供求趋势、价格变化趋势等进行合理预测, 提出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的备选方案。在此基础上, 运用现代决策方法 (如价值工程法、量本利分析法、现值指数法、概率分析法等) , 对各备选方案的经济性、周期性进行分析论证, 编制决策会计报告, 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为企业管理提供多方面服务。

3会计要强化监督职能, 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其监督体系构成分为两个层次,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即自我约束和监督, 着重对单位经济过程的会计监督;外部会计监督, 着重对单位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会计监督, 包括行政监督即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的监督。社会监督, 主要是社会中介机构的会计以及个人检举制度的监督。由内而外形成经济行为-会计监督-内审监督-企业外部监督的监督体系。更加完善和强化了会计监督体系, 加大了会计监督的力度。会计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全方位的改革和调整。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监督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确立, 其目标由维护国家的财政财务利益转向微观主体利益和信息真实;监督主体由单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转变为企业内外结合的多元主体;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并通过加大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使会计监督更具有现实性。

会计监督的内容与其目标和要求相联系。在计划体制下监督的内容着重合法性监督, 即企业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 符合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要求。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使监督的内容和目标发生改变, 会计监督不仅要符合国家而且要符合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和要求, 同时由于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会计政策成为监督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具体的监督内容构成上, 包括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 通过这些会计监督体系的有效实施达到严格控制、有效监管, 保证企业健康、长远地持续发展。作为企业会计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保证作用。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 会计人员利用其反映、核算的职能为各方面提供其相关的经济信息, 同时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对经济过程实施必要的监督和控制, 在经济效益观念和宏观管理观念的共同驱动下, 提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优化会计管理, 提高会计管理效率和效益。随着人们会计观念的转变以及对会计职能作用认识的深化, 会计的管理职能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职能是内在的, 其能否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规范的会计行为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但却不一定能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因为各企业的行业性质不同, 经营特点不同, 其管理要求也就不同。因此, 企业会计人员应在确保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同时, 从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出, 建立、健全与企业经营特点相适应的会计管理制度、程序和方法, 并自觉执行和积极运用这些制度、程序和方法, 参与企业的经营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以充分发挥会计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中的应有作用。

综上所述, 现代会计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门, 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 以期实现对既定目标的关键性管理工作, 其职能定位, 由单纯的反映和监督经济业务走向全面的综合管理, 是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与经营管理双重目标的要求, 同时也是实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互协调和统一的必然要求。

摘要:现代会计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门, 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 以期实现对既定目标的关键性管理工作, 其职能定位, 由单纯的反映和监督经济业务走向全面的综合管理, 是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与经营管理双重目标的要求, 同时也是实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互协调和统一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教科室的职能定位 第9篇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础在学校, 广大教师是群众性教育科研的主体, 学校教科室承担着带领他们走上教育科研发展的快速路、推动教育科研蓬勃发展的重要责任, 不仅应该存在, 而且要明确职能定位, 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制定学校教育发展规划。伴随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到来, 学校教科室要对学校未来一个阶段的改革与发展做出制度性或政策性设计安排, 包括办学特色、文化建设、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校园安全等方面, 以引领学校发展, 提高办学质量。

二是进行学校文化设计。随着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达标验收工作的推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落实, 今后学校的竞争核心是学校文化和品牌特色。教育科研要在学校文化设计、特色创建上提出方案。

三是开展科研培训。学校教科室要聘请专家搞讲座, 课程改革需要专家的引领;要组织校内培训, 如指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要组织教师外出学访, 到兄弟学校、外省市教育先进地区学访, 开阔视野, 借鉴经验。

四是负责课题研究。组织学校干部、教师申报国家、市、区、县级课题, 管理各级课题的过程研究、结题和成果评奖、推广工作。编辑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编辑课题研究专辑以及校刊、校报等。

五是培养名师。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建立教师成长记录簿, 按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 与教师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确定最近发展区, 制定个人成长规划, 梯次培养教师骨干队伍, 促进优秀教师迅速成长;尝试成立名师工作室, 使之成为名师孵化器。

六是推进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的主阵地在课堂, 何况课改本身就是一项实验研究, 要本着“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 收获即成果”的思路,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用科研引领教研, 使校本研究活动有主题、系列化, 让教师从“说教材”、“同课异构”、“课例反思”中提升专业水平, 提炼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 要完成以上任务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如建立学校科研工作网络, 由校长、主任、学科组长组成的组织网络和主课题、子课题、小专题课题网络;建立一套科研管理制度, 如课题管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绩效工资科研考核办法;设立教育科研专项经费等。

职能定位论文 第10篇

摘 要:高校肩负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支撑这些职能的是高校的众多基层学术组织。基层学术组织兼顾学习与创新,为整个国家的科技和产业进步提供动力。因此,如何最大化发挥基层学术组织的作用非常重要。当下,基层学术组织普遍存在组织形式松散、结构单一、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本文旨在就如何优化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形式,科学确定职能定位的角度作一些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基层学术组织;组织结构;职能定位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是一个学者的集合,是高校学术系统的最小组织单位,也是构成整个国家科学研究事业的细胞。对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形式研究是一个管理学的命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管理学也经历了多次突破和变革,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但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形式却鲜有改变和提高。我国的高校起步较晚,其组织架构大多借鉴前苏联的体系和模式,且缺乏创新,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绝大多数高校都是沿用“院─系─教研室”的三级结构。基层学术组织是创新创意和重大科技进步的孵化器,良好的組织结构、运行规则能够“让智慧擦出更多的火花”。基层学术组织要追求专业、高效和高质,而不能一味追求数量。每一所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科的优势科学地确定一个目标,给基层学术组织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有利于最大化地发挥和释放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热情,让他们沿着适合自己的道路不断探索。关于定位,要多一点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少一点盲目跟风、不切实际。

一、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形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沿用“院─系─教研室”的三级结构,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学术组织,从最初的以教学为主要任务逐渐发展为教学科研并重。组织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教研室,而进一步发展出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甚至更高的国家实验室等形式。虽然形式多样化了,但是从始至今,高校学术组织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层级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大多数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遵循自上而下数级的管理体制,这一点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术组织创新的积极性和效率,过度的行政化使得学术组织的前进和发展方向变得模糊。所以,基层学术组织要想发展、要想突破,首先要解决的是“权利”归属的问题。目前高校的掌权者,或者说实际决策者可能并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即便是专家学者,其所决策的也并不全是其所擅长的领域。这就造成了广大的基层学术组织虽然是最贴近研究领域的主体却无法决定其发展什么的问题。大学的过度行政化,管理层级的繁杂使得“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时有发生。去行政化,把科研的自主权交给基层学术组织本身是非常迫切的问题。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由各自领域的专家来决定各基层组织和基层研究机构的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在获得了自主权之后,至少可以带来两点优势:(1)减少了管理的层级,使得决策能够更加高效、及时和准确。(2)改变了以往一条线的多层结构,使得管理层级扁平化,有利于各专业的交叉,各领域的交流,形成一个教学科研的网状结构。结构和组织形式的优化是学术组织发展壮大、做出成果的关键前提。

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设立目前还存在着过于独立和单一的问题,这当然是一个历史问题,却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目前的组织形式基本以最简单的本科专业来划分,某组织内的学者也多有相似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背景,而此种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学发展多学科深度交叉的特点。在学术组织的组织形式发展改革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也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的以单位或者以专业的组织形式,多发展发展以研究课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导向、跨专业建立学术组织呢?以课题或者以项目为导向,可以集合各专业的科研力量,对某一课题进行集中公关,该组织的生命周期与项目相同。对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形式没有必要标准化和量化,以项目为导向,或者以人为导向,能够极大地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组织可以是因某一课题而成,也可以由某一位学者召集。形式的多样扫除了科研本身的制度障碍,交流顺畅了,带来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研景象。

高校的过度行政化对科研的发展是一种戕害。几千年来,我国社会的官本位思想严重,且根深蒂固,校园这方净土也不能幸免。高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搞明白一个问题:行政管理是要建立一套规章制度,一套运行规范,让高校的所有活动在规范下运行,而不是为了行政而行政。行政管理者要管好自己的手,要理解自身的职能,行政管理的本质是服务,为高校的各组织的运行服务,并监督运行情况,而并不是去干预、去替大家做决定。国外的高校许多学术组织拥有非常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决定人事任免,根据组织内的级别和分工拥有各自范围内的权限;他们还有财政自主权,可以编制自己的科研预算并决定如何使用。更多的自主权让基层学术组织在科研当中具有跟大的选择性和灵活性,这也是我国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方向。

此外,长期的计划经济思想使得我们在高校建设方面也受到影响,基层学术组织追求大而全,追求教学与科研并重。实际上,教学和科研是对立统一的,基层学术组织要有所侧重,有所区分。学术组织是偏向教学还是偏向科研,应该有个侧重,两者的科研方式、组织形式及发展方向都是有区别的。

二、基层学术组织的定位

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定位,前文已有所提及。定位首先要与高校的定位相统一,同时兼顾各学科发展情况,突出特色学科的特点。我国的大学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技术教学型大学,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主要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第二类是教学型的大学,以培养本科生为根本任务的高校为代表,其中许多是近几年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第三类是教学科研型大学或称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技术的高层次开发人才;第四类是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与此对应,高校在发展基层学术组织的时候要结合学校特点。所谓术业有专攻,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并且能够促进高校发展的科研道路,这也是各基层学术组织建立的初衷。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校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学以致用;基层学术组织一定是学习型的,并应该非常关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教学型的大学同样要将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对于自身的优势专业也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基层科研组织的设置以学习型为主,重点和优势学科要加强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注重产学研的结合,这个层次的学校接近生产实际同时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划分基层学术组织的职能;研究型大学是科学进步和突破的主要力量,需要承担许多科技发展重大课题,专业、学科深度交叉,这个层次的大学需要更为灵活的组织形式,赋予基层学术组织更大的自主权。围绕某一专家或某一课题都可以设置学术组织,各学术组织相互介入,相互合作。

高校对整个国家科教文化的推动,决定了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改革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其次要有改革的勇气,更要有改革的决心。对于高校行政管理者来说,革命是革的自己的命,他们要能够释放出手中的权利,赋予基层学术组织自主权,并为其做好服务和监督是改革成功的最大红利。需要看到的是,在具备了改革的眼光和决心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关的规范以及规章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基层学术组织的运行能否焕发活力,能否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向前,需要我们的制度指引、规范约束。高校基层组织的发展和进步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希望所在,广大的高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因该对此给予广泛的关注和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苑梅.辽宁省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2013(1)

[2]苏君阳.我国学校内部组织管理:科层化与扁平化的冲突和协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吴培群.日本国立大学的讲座制及其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8(12)

[4]朱博群,冯景新.美国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

[5]胡成功.五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演进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5(5)

浅谈档案工作服务职能的定位 第11篇

一、在服务方向上把握好政治定位

档案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履行其服务职能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践证明, 档案工作只有在党的领导下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一宗旨, 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才能在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坚持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因此, 新时期的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深入开展档案利用工作, 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探索新时期档案工作新模式、采取新举措的改革过程中, 既要积极又要慎重, 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邓小平同志指示的“三个有利于”为前提, 无条件地执行党关于档案开放、开发、公布与利用的方针、政策、法规, 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原则, 实现档案工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使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定位。

二、在服务形式上把握好精品定位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突出表现在档案利用这一环节上。提供档案服务的形式包括档案的检索、开发、编研等。档案工作的精品定位就是使档案检索及传递的档案信息最有效、最快捷、最有特色。

档案检索方式有手工检索和自动化检索两种。目前, 传统的手工检索仍占有很大比重。各档案部门在手工检索的渠道和方式上做了大量工作, 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但实践证明, 其中一些检索工具是重复的, 或者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在编制检索工具的过程中, 也常常出现求“多”不求“精”的现象, 甚至出现了认为编制的检索工具越多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越高的误区。但事实恰恰相反, 正是这些不科学、不易操作的检索工具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影响和限制了其他工作的开展, 降低了服务质量。目前, 档案工作在信息开发和编研上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如选题不典型、盲目性大等, 使编研产品层次低、质量差、实用性不大、利用价值更小。有的选题虽好, 但因编研时间过长而失去了时效性, 影响了最终的效果。面对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技术的应用, 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 在服务形式上树立“精品”意识。在档案检索方面, 编制一些必要的、方便利用的手工检索工具, 并作为向机检过渡的基础工具;要在计算机检索上多做文章, 不断研究探索计算机检索的有效途径, 开发编制出标准统一、利用者易操作、高质量、全方位的计算机检索途径, 为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档案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在档案信息开发及编研方面, 要根据利用规律及社会各项工作发展的趋势及目标, 提前作出预测, 有目的地进行选题, 突出重点, 使开发的信息及编研的成果具有特色;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开发编研手段, 加快开发编研的进度, 缩短开发编研的时间, 多出“精品”, 通过最快捷的信息检索途径, 开发出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传递给个体。

三、在服务人员上把握好素质定位

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 人是决定因素。档案工作服务质量的好坏, 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键。在档案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 应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时代意识三个方面丰富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内涵。

政治素质是指档案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态度及职业道德等, 要求档案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做到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要在涉及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恪守档案工作纪律, 贯彻执行《档案法》, 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热爱档案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业务素质是指档案人员履行职责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档案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相应的专业知识, 即不仅学习掌握档案学理论知识, 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 比如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情报学、统计学、心理学、传播学知识及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术, 特别是从事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博”或“通”取胜。档案人员不但要有继承传统档案工作理论的观念, 还要有研究探索档案工作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意识, 利用先进技术解决新问题, 不断丰富和发展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上一篇:吸收稳定下一篇:危急重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