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

2024-06-26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精选10篇)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 第1篇

一、拓展性学习“失真”现状分析

开展初中语文拓展性学习“回归”本真的路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是基于当前初中学生存在着为考而阅读的“功利化”“程式化”,为消遣而读的“碎片化”“快餐化”,为应试而写作的“空洞化”“教条化”,以及体验生活的“虚拟化”“空泛化”等种种倾向而进行的。 阅读、写作、体验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等重要内容因偏离了方向,导致了语文学习较大程度的“失真”,也丢失了语文教育的本义。

(一)阅读的“失真”

阅读的失真,一是受功利性考试的影响,阅读教学往往被考试所“绑架”,一堂堂教师口若悬河的阅读讲解课,一册册学生阅读真集练习本,其中虽不乏有美文经典文,却被设计好的“阅读题各类考点答题技巧”分解得支离破碎,实在有悖于阅读的本义。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拓展性学习过程中,许多教师并不重视学生阅读的真实体验过程,导致学生阅读文本犹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漠视文本,忽略语言咀嚼和反复吟咏;二是调查2000 后“新生代”的学生,其阅读环境令人担忧,没有质量的阅读怎会好?难怪作家麦家在成都西南书城签售时, 在人群中不小心撞倒一位买了不少书的女孩时由惊喜转为惊诧:人倒了,书撒了一地,麦家上前去扶、去拾,却发现这个女孩买的书是《鬼吹灯》《爱情花园》。为此,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青少年文学研究室主任、作家邱易东对充满着“三聚氰胺” 的阅读环境深表忧虑:“这样的书没有一点文学典型性, 其实就是地摊小说, 很容易腐蚀青少年。 ”而在经典名著的阅读调查中,我们的初中生名著阅读量少得可怜, 笔者在对九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 教材以外的中外名著阅读量占总阅读量不足13%。 阅读5~10 本名著的学生占53.7%,有73.5%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读是阅读名著少的原因,64.8%的学生在阅读时没有摘抄美文佳句的习惯,且在阅读时没有读书笔记,83.1%的学生没有做批注的习惯,71.4%的学生不会写读后感。

(二)体验的“失真”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现状也深感无奈:“作文难,难于无米之炊上;文乏味,乏在无病呻吟中”,使学生处在了“言不由衷”或“根本不能言”的困境之中,难怪学生也编出顺口溜:“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 ”空话套话一箩筐,一看便知缺体验。带有“功利性”的作文教学使学生的本真体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纵观语文教材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排,编者意图十分明显,为学生的“体验活动”而设计,故在每册语文教材单元教学编排中,都安排了4~5 课时语文综合拓展性学习, 意在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 运用的过程体验。 在现实教学中, 特别是农村初中往往只上1~2个课时,省略了实践体验,流于“纸上谈兵”。 不少教师, 将拓展性学习当作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仅做些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之类的工作,使拓展性学习成了“装饰”,失去了功能的“本真”。而体验本身就是涵盖着“感受、理解、表达”以及“建构并生成新意义”的一个内隐的综合过程。 体验以“活动”为载体,而实际教学中却不乏出现“活动”的狭隘化、非语文化、非体验化等等现象,导致了体验的“失真”。

(三)表达的“失真”

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思想,驱使当前的口头、书面表达教学更趋于技巧化,表面化。学生在反复操练的公式化布局中,迷失了“自我”,书面表达或“虚情假意”,或“无病呻吟”。学生在被动的学习氛围中,写“官样文章”,导致“‘新八股文’肆虐”。缺少真实表达的体验与内心感受,自然无法享受到表达的快乐。从多次对初中学生考场作文的调查中发现, 学生作文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仅有17.6%;能基本表达出真情实感的仅有18.3%, 而套背别人的作文或杜撰事情的却高达63.1%。 究其原因,为了所谓“带着镣铐跳舞”的“考场作文”的反复操练,导致“主体性”缺失,以致“自我”丢失,其所写的文章不是“假、大、空”,就是“陈、旧、玄”,令人扼腕叹息。 而口头表达上,在作文课中一言不发的竟高达74.2%,更甚者随着年级的增加,发言者比例每况愈下,个中原因可想而知。难怪作家邱易东在一次全国作文大赛中指出:“各种模式化复制出的垃圾多得让人痛心疾首”,因此,当前学生的作文表达“失真”现状令人堪忧。

二、拓展性学习本真教育路径和策略的实践

最早提出拓展性学习概念与理论的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将一个简单的观念拓展成为一个复杂的活动目标或者形成一种新的实践形式”。 维果茨基的活动理论,也强调了学习者所处的活动系统, 是作为共同体的学习者的文化转型和创新。因此基于本真教育理念的观照,初中语文拓展性学习本真教育的策略实践, 我们从以下路径开始了系列化的探索和实践。

(一)真切“裸读”:让感悟碰撞在“大家”的“思想火花”间

真切“裸读”,让经典阅读回归本真。本真教育的内涵要体现“人本性”,而人本主义也倡导“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理智的真诚”,去掉一切伪装面,真实地面对学生。 因此,我们尝试倡导教师和学生都不要盲从于考试的“指挥棒”,摒弃考试的“紧箍咒”,从人本性出发,进行不带任何“指令”的“裸读”名著作品。名著是人类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心灵交流,可以启迪智慧,增长见识,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认为,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才可以品味到经典中的感动、悲悯、雅致、美感、圣洁、庄重等宝贵品质,品味到人生的真谛和真正乐趣。

1.确定经典内容

按七至九年级,开列名著“阅读清单”,中外名著共计120 本左右。 参照上海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4000 万字,九年要阅读400 本书,平均每人每年要阅读45 本书左右。 我们确定阅读内容,因人制宜,安排好各自的阅读量。

2.编印自选读物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希贵说,“要从孩子的视角选择读物”。 为此,我们发动学生推荐自编了阅读读本《百草园》、文学校刊《白云书韵》,还编辑了各类班刊等。

3.保证阅读时间

我们借鉴了李希贵老师的成功经验, 每周从常规的语文课中至少抽出一节作为阅读课。周六、周日或假期自己阅读时间不少于120 课时。 为确保阅读时间,发放《阅读时间读书记载卡》。

4.指导阅读方法

对接“名士大家”,每篇文后,专设一栏“闪光台”供学生记录“感悟点”,进行“哲理的触碰,社会的评判,生命的诉求”,并摘录美文佳句到《摘抄本》。

5.创新激励机制

为达到李希贵老师所说的“要培养孩子阅读的成就感”,开展了诸如“阅读名著征文”“名著知识知多少”等竞赛活动,定期开展了《摘抄本》评比、阅读标兵、阅读达人评比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持久兴趣。

(二)真性“体验”:让语文素养浸润在活动的“源头活水”里

“真性体验”则是语文拓展性学习的本源,是学生融入到语文拓展性学习中, 通过各种语文综合性活动,主动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社会有机融合的一种真实体验而产生的愉悦过程。 诚如非常重视直接经验的卢梭所言:“没有呼吸到花的薰香, 见到枝叶的美丽,阔步于润湿和柔软的草坪上,哪里能使他的感觉欢悦啊!”。《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重情感体验, 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活动体验”的“活动”是载体,实践是关键。这里所说的“活动”实际上是语文的实践活动,如积累应用、感受领悟、审美鉴赏、发现探究、拓展创新等。 这一系列的活动讲究“经历”,强调“实践”,就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

为此,我们精心开展“五感”,即感恩父母、感怀自然、感谢社会、感触生活、感尊生命等系列活动。把教材中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和语文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真性体验“五大系列”活动。其内容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和生活色彩,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写作兴趣很有帮助。 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读懂母亲”“科海泛舟”“到民间采风”“走进木雕之都”“当地名人采访”等专题活动, 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为写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如王秋珍老师以《我爱我家》体验性实践活动为内容的写作群聊课,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表我心,抒真情”的感人情景,搭建了家长子女齐互动的平台,场面感人,现场不乏有泪光莹莹者,甚至还有人出现了感动而泣之状,“情到深处辞自发”。

由此可见,具有真性体验的活动教学,因与生活“接地”,与社会“接触”,与亲情“接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源头活水, 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大有裨益。

(三)真情“表达”:让本性之语流淌于生活的“汩汩清泉”中

“情感者,文学之灵魂。 ”胡适先生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就曾指出“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而所谓“物”,一指情感,二指思想。 为克服“虚情假意”和“人云亦云,言不由衷”的窘状,让言语回归本真,我们通过“四真”表达,即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会真趣等系列活动,搭建形式丰富的活动载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群星拱月”为一体

这种活动形式原先是按小组的座位或写作水平来组建,一般6~8 人为一个“星群”。 在写作水平较好组长(月)的组织下“众星”围绕一个话题、各抒己见,最后形成结论。 后以自选形式,学生根据自己欣赏的偶像(作者)而充当其“追星族”,组成“追星族”进行聊天。 如教师选了《班报》刊登同题作文《父亲,我读懂你了》的7 位小作者为“偶像”,让他们谈写作体会,由“追星族”提问。此法一则由于“偶像”的现身说法,“作者”与“读者”“零距离”接触;二则由于自选“偶像”“追星族”就有崇拜感,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唇枪舌剑”善论辩

本真语文所要求的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思、辩”等语言综合素养,锻炼其为文的能力。“唇枪舌剑”辩论赛则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特性。 辩论课的精髓不在于辩论的规则、流程,而在于这些“思想上的巅峰对决”。 如抛出“追星的利与弊”“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 ”“中学生是否在校园禁止使用手机?”等论题,确定两大阵营,分为正方和反方,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剖析入情入理,对决针锋相对,往往精彩迭出,妙语连珠。同时,想要进行辩驳就必须做好倾听、记录和气势蓄积,听、读、记、说全都包揽,一般做足准备的论题,辩论气氛非常热烈, 虽然有时候学生未能很好抓住对方辩友的破绽,但学生确是在进行思想上的交锋。有时辩论结束之后正反方互换位置继续辩论, 这样何愁学生议论文不会写呢? 当然辩题选择要具备思辩性、 有趣性、知识性,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更佳。 还可以推广至“法庭辩论”“模拟联合国”等,形式不一而足。

3.“媒介关联”巧运用

后现代课程的代表人物多尔把“关联性”作为他的课程理论核心要素之一,他认为课程中的观念、文本、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思想因素互动而形成的庞大网络,同时构成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相互融合。“纸张微博接龙”、博客现场聊天、班级公众号、好友微信群、QQ群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媒介的巧运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校“禁而不止”的尴尬。如博客现场聊天, 就是通过班级博客群进入学生各自开设的博客或教师的博客, 围绕同一话题或写作的某一问题,畅所欲言,即时交流,达成共识。其优越性显而易见,一则是适应现代社会之“高科技、快节奏、碎片化”的特点,为学生所喜欢的表达诉求;二则可多人同时聊,节省时间,自话自说,自主表达,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先上传一篇学生习作《这一刻,我好感动》。“楼主”(作者): 请大家就此文的描写是否生动真实展开讨论,并即时以跟贴的形式在文后发表各自的评论。 一节课学生跟贴达200 多个,其文字非常可观。由此延伸出另一种方便实用的“纸微博群聊法”,也颇受学生喜欢:在教室挂一个本子让学生“接龙式”续写,或开辟“纸微博平台”,确定一个话题,学生写好自行粘贴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抒己见,不亦乐乎。

4.“梦想舞台”显身手

《淮南子·记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体验本身与实践是分不开的,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绽放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素养的各种体验活动,让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多渠道、多方位地获取信息的过程,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表现。 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了每周四下午为拓展性活动时间,学校为有才艺的学生搭建了一个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的“梦想舞台”,其中的“国学讲坛”“评书快板”“道情相声”“课本短剧”“演讲家风采”等等,因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深受学生欢迎。 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等多种感官,又给学生增加了写作素材,学生写作怕的是无“米”可炊,如此创设多种情境则是造“米”的有效方法。

总之, 基于本真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拓展性学习的路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必将开启“生态”语文教学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徐洁.“本真教育”的特征与内涵解析[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af81b0102wdt2.html

[2]傅嘉德.语文“活动体验”教学的误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4).

[3]徐海金、陈树生.初中作文聊天课的实践与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小学语文拓展性课程教案 第2篇

——小学语文拓展性课程教学设计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何瀛

设计理念: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2016年,为深化杭州青少年学生人文历史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及海外宾朋了解杭州的秀美山水、人文历史和文化轶事,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爱家乡、爱西湖、爱杭州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作为峰会东道主的自豪感,杭州市教育局联合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日报等单位开展了“跟着诗词游杭州”杭州市诗词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征集活动。本课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诗词这一传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学会自编诗句。

2.明白自编诗句的基本规则。3.激发创编诗句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出诗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杭州不仅是一座世界文明的旅游城市,她的风光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停留,你知道哪些描写杭州的诗句呢?(学生汇报)2.在这里,何老师也找到了一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请看:“三苏评南曲,双雷断花柳”。3.解释:三苏,也就是苏洵苏辙苏轼这一门父子三词客,他们三个人,正在一起讨论一首词,突然天上打了两声响雷,把院子里的花柳都打折了。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二、激趣展开,拓展练写。

1.其实这句诗就是何老师自己写的,怎么样是不是有模有样?知道何老师为什么编这句诗吗?

2.因为当你有朋友来杭州,问你杭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句诗来回答他。出示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观察下,你发现了什么?

3.其实,何老师这里出现的西湖十景,是老十景,是南宋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现在啊,西湖还有新十景。请看

出示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4.分四人小组讨论,学着何老师的样子,给这十景编一句诗。5.小组编写好后,上台汇报诗句及解释。

三、互动评议,发现规则。

1.请同学评价一下刚才展示的诗句。2.引导观察何老师的诗句,谈发现。

3.总结:能够把诗句的意思讲通顺了,这就是一句成功的诗了,而如果你的两句诗中的词语能够一一对应,那就更加工整了。

四、实地考察,激发热情。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拓展性课程;基础课程;经典阅读;综合素质

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改进课程实施,是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作为义务教育课程重要“一翼”的拓展性课程,在引人关注的同时,却也让学校管理者和多数教师感到茫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校和语文教师因对拓展性课程理解上的欠缺,而导致课程开发不甚合理,课程实施不够规范,育人目标也终将难以达成。

基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培养目标,拓展性课程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追求不同学科联合开发课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它强化了学科间的关联性。这对于当前学科意识非常强烈的学校和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充满着现实的挑战。从当前教学的基本状况出发,结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着眼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开发拓展性课程至少应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与基础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推进经典作品的阅读;三是怎样设置基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课程。拓展性课程若能处理好这三方面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就能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以深化基础课程为基石

基础性课程是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是根本性课程。落实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知识拓展类课程,《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它“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应用和整合”。“延伸”“应用”和“整合”三位一体,清晰地表明了知识拓展类课程和基础性课程的关系。

拓展性课程更讲求知识的整合性,事实上,具有整合性的知识系统才能作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认知科学的研究就表明:真正有意义且能应用的知识是有组织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纷繁复杂,彼此孤立、缺乏联系的单一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往往无法应对。即使是一次活动中的主题介绍,也涉及准确、得体、连贯等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个知识“组织”中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会造成任务完成的不圆满。以此观照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只看到静态知识的重要性,简单地将“知识”定为目标,只是要求学生记住这些低层次的零散的知识点,而不是把目光放在培养学生建构解决复杂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上。最终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提升,那些零散的知识也因未经历实践性任务、无法达到持久理解而忘记得一干二净。

因此,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实践和应用,要着眼于运用有“组织”的知识来解决复杂的任务。在开发语文拓展性课程时,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学科领域中作为组织中心的概念或原理,以及围绕它们组织起来的相关知识,开发出相应的任务或活动,这些任务或活动需要借助前面找出的各个知识要素,且只有在理解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才能完成。比如开设“古诗欣赏”的拓展性课程,有教师根据古诗的基本特质,分解出意象、语言、艺术表现(含音乐、美术)、作品风格等知识要素,按一定课时引导学生结合已学诗歌,分项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任务,要求学生将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于课外古诗欣赏,并适时指导点拨。这一课程的开发中,知识要素的分解把握了古诗的文体特质,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学生在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中,对知识的体系有了较强的认识,在应用中能逐渐形成古诗欣赏的基本能力。

拓展性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己储备的关联性知识来创造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此表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学生对学习目标才能做到持久性的理解。这种“持久性”,将跟随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至个人的终身学习;这样的“理解”,与考试中机械地输出知识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超越教材、融进学生身体的魔力。十年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基于此的“三维目标”的全新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对忽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反对过于注重死记硬背与题海训练。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要将拓展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结合起来,以拓展性课程去深化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而其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的一环。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者在两个星期后,“聆听”和“阅读”的学习效率在20%以下,而“讨论”“体验”和“实践”的学习效率达到70%以上。就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课堂观察看来,“以讲代教、以听代学、以练补学”仍是部分学校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常态。显然,将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转向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课堂,在当前来讲的确迫在眉睫。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就很赞成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他说:“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合作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1]“任务”是学生思维的着力点,没有“任务”,就失却了思维发展的基点;“合作”是思维触发的催化剂,没有合作,自主学习就难以突破;“活动”是学生展现思维成果的舞台,没有活动,就没有学习过程的归属感,就缺少课堂“活”的灵魂。对以实践性、综合性更强的拓展性课程来说,具有具体“任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活动展现,是其天然的属性。

对于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我们往往多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施等角度去思考,却忽略了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重要意义。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然有力推动学教方式的变革,促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普及。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如何让学生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中主动学习,如何常态化地组织学生开展应用性、体验性、探究性的深度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回归到体现语文课程本质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nlc202309030228

二、以注重经典阅读为策略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以注重经典阅读为策略,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决定的,也是与拓展性课程面向的育人目标一致的。

阅读是一个输入和吸收的过程,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赖于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显然指向经典阅读。经典,昭示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具有超越个人价值的普世意义。经典阅读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学生在少年时代通过经典阅读打下的精神底子,会让他们在今后人生中面对社会阴暗面自然产生一种“抗体”,具有“免疫”的功能,从而始终保持着正能量。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美国的斯蒂芬·克拉生教授通过大量实践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高中生比一般学生更常阅读,“研究‘善于思考’的学生使我们相信阅读能使人更聪明。因此,善于思考的人可以被定义成爱阅读并且已经阅读过许多书的人”[2]。阅读理解能力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没有在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其理解能力也自然受到限制。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研究发现,语文教学中注重名著阅读的学校或班级,两年后学生的学业质量监测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的成绩,要明显好于不太注重名著阅读的学校或班级。相类似的研究在国外进行了多次,结论也大体一致。当前的教育教学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考试分数的比较导致教师忽视了课程的研究,而专注于眼前的学生成绩。于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静态知识的积累,而看不到阅读发展学生思维后带来的效益。因此,在各次质量监测中总能发现,学生积累部分表现较好,阅读部分却总不尽如人意。同时,写作主要是信息输出行为,没有阅读输入的信息量,没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写作的质量自然受到影响。

因此,经典名著阅读处于语文学习的核心位置,开发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的拓展性课程,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发挥教师特长,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拓展性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倡导课程之间的整合。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开发了《瓦尔登湖》(美国作家梭罗的作品)的拓展性课程,其中不仅有同作家作品介入后的比较、诠释,更引入了英语文本《论公民权力》的对应性阅读,还开展了“带本书去美国”的团队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在瓦尔登湖边进行双语朗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美国文化和环境问题的实践研究,最后每个学生都形成了阅读和实践研究报告。该课程有序规划,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在阅读内容、学科整合、能力范畴等方面都作出了努力的探索,堪称初中语文阅读类拓展性课程的范例。

构建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的拓展性课程,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兴趣。在对学生的阅读监控和阅读评价中,我们很多教师往往采用纸笔检测、以分数评价的方式,这种不关注阅读过程、只注重阅读结果的方式往往将阅读导向识记的泥淖,因而无法检测出学生的真实阅读情况,多次使用反而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经典名著阅读类拓展性课程,要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要努力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来监控并促进学生的阅读。某教师在八年级开设“水浒”拓展性课程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趣味性,有意将该学期的写作教学内容与《水浒》课程内容整合,如要求学生阅读第二至八回关于鲁智深的内容,选择部分情节写一则新闻;又如以写信的方式给贵州山区小朋友讲讲“杨志”这个人物,等等。这样,阅读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阅读的主体自始至终活跃于名著内容中。还有教师在开设拓展性课程“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时,引入了课本剧表演、歌词创作、演讲等多种表现形式,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三至四篇小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向全班汇报。学生的表现性汇报,就是学生阅读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生动活泼,指向学生的阅读过程,能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和兴趣。

可见,我们倡导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考,引导学生阅读策略的养成,同时在阅读与其他课程要素的整合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

三、以提升综合素质为宗旨

拓展性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这是对当前过于注重分数的普通文化课程中应试教育的强力矫正。拓展性课程将聚焦点从知识、分数等客体转移到学生这一“人”的因素上,把教育的落点置于“人”在现实生活中整体素质的提升上。这是课程改革的本质性进步。那么,在新时代里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的研究,该组织将21世纪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整合,确定了21世纪成功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认为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包括学习和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获取并判断信息、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生活和职业技能(适应不同角色、展示领导能力并承担责任、表现创造性、社交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3]

基于此,我们要注重开发面向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语文拓展性课程,在评价上则要开发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指导意见》指出:“拓展性课程学习评价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段特点,采用书面测试、口头表达、才艺展示、模拟表演、实验操作、探究记录、调查报告、作品展示、小论文撰写、特长认定等多种方法。”这些评价方法中大部分都能应用到语文学科中,它们都将学生置于具体情境中,并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与)结果作出判断。这种表现性的评价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认可,它能够检测传统纸笔测试难以检测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非认知因素,如情感态度、与人合作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等。

nlc202309030228

因此,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应从语文的课程本质出发,围绕着语文学习能力,整合语文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相关资源,培养能适应未来复杂社会、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本着这样一种思路,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除了直接从作品阅读本身来设计外,还可以借其他领域如戏剧、电影、音乐、演讲等的表现形式,根据语文学科特性和学生能力发展要求来开发课程。以下是某教师开发的课本剧课程(16课时)的结构安排:

1.经典模仿阶段(3课时):观看经典影片片段;选择角色进行模仿;师生共同制订课本剧表演的评价规则。

2.表演尝试阶段(3课时):自由组织剧组;选择喜欢的剧本作尝试性表演;根据表演评价规则对各剧组表演逐一评价。

3.课文改编阶段(3课时):学生选择课本相关内容改编剧本并进行表演。教材范围可以拓展到其他学科或领域。师生依据评价规则讨论和修改剧本,并评选优秀演员、剧组。

4.名作改编阶段(3课时):阅读课外经典作品并改编剧本;依据评价规则修改剧本并进行表演;根据评分规则评选优秀。

5.生活创作阶段(4课时):从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件来创作剧本并进行表演;依据评价规则评选优秀剧本、优秀导演、优秀演员、优秀剧组等;成果展示中邀请家长和学校老师、领导参加。

这是课本剧课程的大致内容。整个课程设计的五个阶段按照由易而难的学习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它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语文能力培养。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融合了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四种学习要素。第二阶段的选择剧本、第四阶段的筛选课外经典作品,都是阅读的过程,因为有筛选的任务,阅读过程的体验和思考价值更能凸显。第二、四阶段中阅读之后要把作品改编成剧本,第三、五阶段要分别把课文内容和生活事件改编成剧本,这是写的要素。剧本改编完成后的排练、表演,以及对照评分规则交流讨论、修改完善,都是学生之间倾听和口头表达的过程。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过程。

第二,突出统筹协调能力。分工、编排、表演和评价等过程,都需要编剧、演员、导演、后勤等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时可能还要向其他剧组人员以及老师寻求帮助。在这样一个联系紧密的团队中,不论学生处于怎样的角色,必定要与其他人员产生密切的相关性,比如导演,就需要组织人员开展训练和演出活动,要及时处理演员的情绪,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体现自我管理和责任意识。初中学生还处在青春期,心智发育都还不完全,大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也不强。在课本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才能使该剧组的工作顺利进行,比如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学会思考和分析如何才能提高排练的效率,要研究如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演练,等等。在这样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中,他们的责任意识也会慢慢增强。

第四,渗透创意表现能力。剧本的改编和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意表现,比如如何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使人物更受同学(观众)喜欢,如何使情节发展更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学生想象力丰富,同时其阅读会带有自己生活经验的烙印,二者作用于原著,会使剧本有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另外,表演过程也是学生的再创造过程,对于网络时代的学生来说,将从前的小说人物冠之以合理的现代卡通、网络元素,会赋予传统小说新鲜的活力。

第五,深化生活认知能力。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语言在舞台上演绎经典作品,本质上就是揣摩现实生活,观察世态万象。第五阶段选取身边典型生活创作剧本,把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改编剧本并搬上舞台,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始终带着语文学科的印记,因此,它的开发和开设会更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同时,它又是超学科的,它培养的目标直接指向的是人的综合素养,关注的是人在现实中的成长过程,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因此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和生生的感情,而这又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开发,要引导学生构建有“组织”、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系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深化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要强化经典名著阅读意识,借鉴其他领域的表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要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进程中,同时培养学生适应新世界的生存和生活技能。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3.

[2][美]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36.

[3][美]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4.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 第4篇

1.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释,为学生的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文本指导学生反复的阅读揣摩,体味其中的思想灵魂奥妙之处。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学课文或有关知识点时,学生往往能够理解其意思,但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因由、这种解释有什么深刻含义等深层问题,学生往往不能透彻理解,甚至造成对文本的曲解。

《陋室铭》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解,是能够了解“白丁”的意思的:“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呢?这就需要进行文本拓展———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刘禹锡那高雅的情趣,更是学生有意识地对古文化常识的一种有效积累途径。

2. 借助文本相似点进行比较类推,鼓励学生进行适当延伸

新课程语文教材往往依据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情况而进行编写,如在“咏物抒情”单元中,我们可通过《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等篇章来进行比较,深入细致地体味“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不同。再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可把它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前者师生用心上课,无限依恋;后者内心悲伤,以至不上课,但都表现出了国土沦陷时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样的比较阅读,拓宽了思路,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学生思维的热度得到了有效激发和培养。

比较类推是学生进行延伸的前提。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时,我们可以联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加深主旨的理解:一则主张“舍生取义”,一则表明要有顽强求生的意志。在比较中,我们领悟到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是同具体的情境相关联的。《热爱生命》一文是作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命受到威胁时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渴望和热情,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后者是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需要做出抉择时,人们选择大义舍弃生命,这是一个人拥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是更高层次的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学生长于异中求同,善于同中求异,就能活学活用,有效提高迁移思维能力,使知识得到迁移拓展和创新运用。

3. 依托文本发挥想象,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想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鲜活生命。只有想象,我们才能走近作者,走进作品,才能与作者交流,与作品对话,才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一览课文的无穷意趣。读古人的山水游记,可以想象他们感悟的山水之乐;读古人的抒怀之作,可以想象他们的遭际和忧愤;读外国作品,可以想象异地风情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总之,只有想象,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文本,实现文本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我们知道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简短童话。教学时可让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要求学生“挖空心思”地改编课文:发挥想象力,去掉课文中间部分,自己另写一种思路。学生在沉思了几秒钟后激动欢呼,跃跃欲试。于是课堂里有了各种各样的《七颗钻石》:有的设置了一个小男孩也去找水的情节;有的虚构了小姑娘昏死过去又被神仙救活的内容;有的想象了七个孩子甘愿现身战胜妖魔求得大雨的故事……看看作家的文章,读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对童话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感受得更加深刻了。如此紧扣教材特点想象改编课文,能促进学生思索探究,深化课文的理解,而且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尝到了“我们编课文”的成功感,促使教材“活”起来,“厚”起来。

4. 鼓励学生融入现实生活,为他们的拓展延伸探寻实践

我们学习文本,不能固守教材,而应该把教学视点从课文中迁移出来,引向与课文有丰富联系的学生的生活,从而将课文内容融入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感受,达到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源头活水,语文学习和鲜活的生活接轨,才会充满生机。例1:在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时,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一边展示去黄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迎客松的雄姿、仙人靴的奇石、烟云的意趣、日出的壮观……照片的展示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黄山的距离,增进了文本的亲近感,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使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体验。例2:教学《环球城市,风行绿墙》一文时,从课堂向生活延伸拓展: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学校围墙。学生兴趣高涨,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这一设计绿墙的创意大大调动了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使学生既巩固文本,又增进了环保概念,较好地达到了“从课堂延伸、向生活拓展”的目标。实践证明,注重联系生活,注重用生活的事例来诠释语文,这样的语文学习探究便有了深层的意义。

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第5篇

一、活动目的:

通过编织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编织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编织班。

3、编织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编织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编织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编织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编织常识知识(钩针的基本编织方法和技巧)。

2、以钩针编织主,以自己创作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编织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有工作能力、纪律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三下午组织一次。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编织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编织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活动安排 第一周: 认识编织工具 第二周:学习短针的钩织方法。第三周:学习中长针的钩织方法。第四周:学习长针、长长针的钩织方法。第五周:学钩圆形小花。第六周:学钩圆形小花。第六、七、八周:钩线袋子。第九——十六周:钩包包、小饰品。

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实施途径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读写结合生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08

拓展性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宗旨、以教材为出发点的多样指向性教学活动。拓展性教学的“拓展性”主要体现教学内容从语文学科朝其他学科延伸,教学时空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习资源由课本延伸至生活和网络。拓展性教学有效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语文拓展性教学理论研究和实施也成为语文教学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简要探讨一下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实施途径。

一、立足于文本进行拓展教学

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离开文本谈拓展性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观。拓展性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文本原则,即以文本为教学载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有利于学生文本学习、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教学。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结合文本材料找出有利于开展拓展性教学的知识点,然后由此进行文本内在价值取向引导、文本背景拓展阅读等拓展性教学活动。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紧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拓展延伸,切忌过度拓展;其次,课堂拓展的内容要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学中,教师在课文朗读、知识归纳结束后,可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他的无处不在起到了什么作用?”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拓展活动,如运用多媒体展示国内外名家对于莫泊桑本人及其作品的评价;推荐学生阅读《项链》《两个朋友》等莫泊桑的其他作品,加深学生对莫泊桑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描述第二天于勒出现在菲利普一家面前的景象,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打破教材、教室对语文课堂的束缚,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通过读写结合进行拓展教学

新课标提倡通过读写结合来拓展语文课堂空间。所谓读写结合,指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渗透性写作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中,读写结合中的“读”和“写”分别指典范性文本阅读、品赏和创新性写作训练。读写结合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整合、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创造性应用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拓展性教学的过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读写结合进行拓展性教学。如在《春》(朱自清)教学中,教师可先将自己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资料拿出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然后通过播放录音、学生自读、妙词佳句品析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春之烂漫,弄清楚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描写春之特点的,并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谈一下感受。接着,让学生仿照课文,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结合相关描写春的名言名句,以“家乡的春天”或“校园的春天”为题目进行仿写训练。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还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中的生活体验拓展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前要做好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方法应用策略考虑各方面的准备,这也是拓展性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不过,在拓展性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打破原有教学计划的束缚,及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弹性灵活的成分,使课堂教学活起来。许多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生活为起点为学生构筑一个体验生活、内化知识的通道,让学生在生活化场景和知识的生活化淬炼中感悟语文学习的真谛与魅力。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合上书本,跟随课文录音去想象那个种有桑葚树、皂角树、木莲、何首乌的百草园的模样,想象春天到来之际百草园生机勃发的景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冬天雪地捕鸟的画面,让大家想象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时老私塾先生严肃的表情,运用想象、通过观察去感悟生活,加深对作品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鲁迅来介绍自己的菜园,或组织学生进行“三味书屋教学”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了解封建私塾对儿童天性的束缚,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是新课标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文本进行拓展性教学,并积极探索拓展性教学的策略和路径,以切实提高拓展性教学的有效性,使语文教学更加精彩。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 第7篇

近年来, 各省区中考试题, 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 以各种形式设计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题目, 这些题目有利于考察考生视野的拓宽度。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蕴涵量, 为他们的未来学习研究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定活动方案式

突出考察学生的计划组织能力, 教学中围绕主题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

1.1 中考例题回顾

知晓考查题型, 明确教学方向。

武汉市2006年中考题目:长江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以“魅力语文”为主题的活动, 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 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1) 如果你来策划, 你准备设计哪些项目, 请列举三例项。

(2) 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三个项目中选一项, 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 并陈述设计该环节的理由。

1.2 解题策略设想

依据考察要求, 作实践演练。

解答这类题目, 要联系个人的生活体会, 从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去理解、把握和解读。其次, 要多学科地对同一问题进行感悟、分析、思考、联想、探究和拓展, 以求解得全面和完整。比如此道题目, 考生平时就关注生活中与语文相关的各种活动。再者, 应让学生依据平日教学的实践, 总结归纳出一定共性的解题步骤方法, 能够让学生得心应手地作答此类型的考试。这样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便掌握了考试的技巧。

我们通过上述中考题例的展现, 不难发现中考中的考试题型完全源与教材文本, 甚至能够从中找到素材。这样, 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讲解演练, 还应多多选取各省市中考题例作实战练习, 这样一来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实际掌握情况;二来也可以为学生的练习提供一种标准化的题例样本。学生在这样的实践练习中定能够找到一些解题灵感, 对考试自然也就不会再感到恐惧了。

1.3 教学启示

围绕学习主题, 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

活动策划类考题考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 给学生一个活动主题, 提出一些活动要求, 来让学生来策划这次活动的具体过程, 或者部分过程。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组织计划活动能力。对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可依据学习主题, 设计多种方案, 并进行归纳总结, 寻出彼此间具有个性的特征以应付各类考试。学生的心中便会有了许多的素材, 解题时自然也会定心了许多。

我们还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亲自参加这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以积累一定的实践运用能力。比如学校里曾经举办过此类的哪些活动, 报刊、电视台等又搞过类似的哪些活动等等, 这样你就能联想到“对联知识讲座”、“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竞猜灯谜”、“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名著推介会”、“走近鲁迅”、“辩论会”等等。“综合性学习”命题的中心是“活动”。试题大多会设置特定的情境, 考查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

2. 设计活动主题式

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准确表达能力, 教学中应依据文本内容、理解感悟、综合概括,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2.1 中考例题回顾

突出了考查的目标性,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试题:母亲节到了, 班级要举行“感谢母亲”主题班会。你作为组织者, 需要拟两句话, 写在黑板上, 以突出主题。要求: (1) 每句话只能写5个字; (2) 两句话的结构要一致。

2.2 解题技巧

抓住题眼, 寻文中的关键词语。

上述中考题例的题眼就是:字数与话语, 关键词则是:“母亲节”、“感谢母亲”, 我们在通读答题要求后, 可依据题眼与关键词, 联想到平时所学过的赞母诗句、名言警句等, 比如:“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儿行千里母担忧, 母行千里儿不愁”等。这样, 考生心中有了作答的选材内容, 语句的准确性也有了一定的系数, 就便于解答题目了。

根据题目要求, 我们还应该不断地理解感悟, 强化记忆, 理解题目要求大意, 记住题眼与关键词, 做到心中有纲。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根据平常所学内容, 选取一定的语句, 修改润色再进行作答, 相信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3 教学设想

多训练主题概括题型, 教学生作答技巧。

主题设计类考题考查学生确立主题并用关键词或句子准确表达主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 这类考题的针对性很强, 是在特定环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的。

主题设计类考题不仅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即使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仍要求考生在答题中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因此, 平时关注社会思想主流, 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文明素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在问题情境中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可多角度切入, 尽可能有创意地设计和表达。

3. 解决问题应用式

强调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本领, 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求异思维, 多角度思考。

3.1 中考题型回顾

依据考题要求, 选最佳活动方案。

2006年济宁中考考题:初中生活即将结束, 请你给语文老师就教学方法提一条建议。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2 解题技巧

变换题目的形式, 作异中求同。

我们针对上述题目要求, 可以设想, 不仅仅是给语文老师提建议, 还可以给其他老师甚至班主任提一些建议, 这样作答的视野就开阔了许多, 思维自然就发散开了。

我们在解答过程还应该注意语句的概括与中肯性, 切不可要言不顺, 既浪费时间又不够简明, 同时应该注意要与“批评”相区别, 不可混为一谈, 不作实际地乱言一番。

3.3 教学设想

尊重学生的个性, 鼓励他们综合思考。

提出问题或提出建议类题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并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是对语文基本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的考查。注重语文能力, 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也就需要考生在解题中充分体现个人的语文综合素质。

有效实施拓展性课程的思考 第8篇

一、厘清三组关系,建构拓展性课程体系

(一)课程与素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当下教育部推出的中国学生“九大核心素养”,进一步回答了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素养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教育以学校为组织形式,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学活动为平台,培养人,塑造人。所以,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其根本任务是提供服务产品———课程。因为什么样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素养,而什么样的素养即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所以,课程与素养是一一对应关系:课程为素养服务,反过来素养需要课程体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与素养也是一一对应关系,即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素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笔者以为这个所谓的“剩下的东西”就是素养。

同时,课程提供的知识不等于素养,而是需要内化为整体的外显言行。龙应台认为“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龙应台《别把知识当素养》)。

因此,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明确自己学生的核心素养,架构自己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与课程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拓展性课程指学校自主开发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显然,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或载体,教学是实施课程的具体行动。

一般认为,拓展性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性行为活动,所以拓展性教学也叫课堂拓展性教学。课堂拓展性教学是指教师需要发掘教材的拓展点、空白处,让学生围绕着某一主题、知识,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包含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注重课内外结合,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变单纯的教材学习为把用教材作为“用件”,积极拓宽教学内容;二是可以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三是课堂学习方式的变化。它可以有比较式拓展、联想式拓展、因果式拓展等多种途径。但它一个根本性的原则就是不脱离现有教材开展教学,其本质是一种教学方式。所以,拓展性课程是一门课程,是学校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拓展性教学(课堂拓展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

(三)社团活动与课程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社团,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计划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活动虽然也有拓展知识、培养素养、促进个性发展的功能,但其与拓展性课程还是有区别的。一是目的、要求不同,拓展性课程是为了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站位高,要求高;而学生社团活动尽管也有此类功能与要求,但主要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指向相对比较低一些。二是组织实施不同,拓展性课程实施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严密,实施规范;而学生社团活动虽有计划实施,但相对比较松散,不那么严谨。三是活动时间不同,拓展性课程必须在规定的总课时内(周课时数34课时)完成,而学生社团活动一般在学校课程教学之外;而且拓展性课程有课时规定,学生社团活动则没有课时规定。

社团活动可以发展成为拓展性课程,提高其课程意识,不仅能丰富学校的课程建设,而且能提高学生素养培养的力度。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社团活动都可以发展为拓展性课程。社团活动与课程,可以相互依存,共同存在。

二、明晰要素,理解拓展性课程内涵

新一轮课改进一步强化了“学为中心”的改革理念,重视按学生需要出发,因而突出了四大核心要素:课程体系建设、选择性思想、总课时控制、差异化教学。

课程体系建设,就是将学校所有课程分成两类,即将“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换言之,除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即现行教材外,其余纳入学校教学的都是拓展性课程,这个拓展性课程内容包罗万象,不一而足,视学校而各有差异。以往课程实施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国家课程中的部分内容,都可以建设为拓展性课程。但是,反过来,它们并不是都可以建设为拓展性课程。所以,规划规范两类课程建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学校未来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选择性思想,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自主性;二是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课程有自主的选择权。基础性课程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有其选择性;拓展性课程更是其核心思想精髓,文件明确规定“拓展性课程指学校自主开发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因此,选择性思想就其课程内容而言,是不尽相同的,是有层次有梯度性的;就其学习对象而言,是面向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统一授课;就其学习方式而言,是灵活多样的,分层走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等;就其学习评价而言,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学生都是有其个体差异,其学习成长的过程、结果是不一样的。丰富、实施课程思想,是教师未来专业成长的核心内容。

总课时控制,就是全面执行省厅规定的周课时数,即初中阶段34课时。“课时安排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不减少品德、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和活动的平均周课时数。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努力增加拓展性课程课时。”“拓展性课程应列入课程安排表,在规定的周总课时内安排教学。”“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小学15%左右,初中20%左右。”其中,初中“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得超过30%”。一句话,两大类课程都必须在34周课时内实施完成。同时,国家课程内容课时严格规定“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不减少”“平均周课时数”;并且对学科拓展的课时也作了明确限制,“不得超过30%”的课时。当然,课外实施、课内成果展示这样的形式,也是在课时内的。所以,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策略是学校未来课改的关键要素。

差异化教学,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推进因材施教原则。差异化教学,简言之,就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课程表,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指导教师,都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个性发展。学为中心,生本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持续成长。因此,转变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是学校未来课堂改革的显性要素。

三、勇于创新,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模式

基于上述理解,根据不同的标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可以有多种探索模式。

(一)课时维度的探索模式

1.“6+1”模式

“6+1”模式,就是每天“6+1”节课。根据规定,初中每天7节课,每周34课时(周五6节)。其中6节课是基础性课程,1节是拓展性课程,这样每周就有不少于5节的拓展性课程。这样的运行模式,就是每天下午第三节开始,拓展性课程登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上课,分层分类学习。这种模式,类似于国外的走班教学,或者是下午的学生体育活动时间。

2.“4+1”模式

“4+1”模式,就是每周4天教学基础性课程,1天开展拓展性课程的教学。这样,一周有27或28节基础性课程教学课时,6或7节拓展性课程教学课时。这其中的一天,可以根据学校学情的不同,任意选择。在这天里,学生基于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拓展知识,或培育兴趣,或促进特长。一句话,促进个性发展。

3. 长短课模式

所谓长短课模式,就是课时时间可长可短,关键看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针对一些学生感兴趣,学科本身技术性强、实践性和前后逻辑性高的课程,我们可以整合课程内容,用一段集中的时间,完成该课程的授课任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和技术,也学完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内容。比如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课程,我们完全可以在七年级集中某个时段,统一安排学习,一次性修完整个初中的学习内容。而因此产生的另一部分完不成的基础性课程内容放到八年级或九年级来修学,比如把科学中的物理放在八年级、八年级的化学放在九年级等。

在这三种模式中,前两种模式需要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随心所欲”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以切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后一种模式需要教师具有科学而强悍的课程整合能力。

(二)课程内容维度的探索模式

1. 必选修模式

必选修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两大类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课,一般而言,基础性课程是必修课,拓展性课程是选修课。当然,这里的必选修课,不是简单的人为设置,而是根据校情学情的需要,以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校本课程等形式呈现。比如我们可以整合国家课程语文,将语文三年6本教材,根据教师实际、学生需要,在保证国家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重新梳理、整合成符合我们实际的4册或5册或6册教材,这些教材也可以设置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可以开发影视欣赏、戏剧表演、演讲与口才、微型写作、古诗诵读、影视配音等拓展性课程,以丰富语文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卓越课程模式

所谓卓越课程模式,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开设不同程度的课程,其中包括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内容。比如基础性课程中的数学学科,我们可以开设荣誉课程和合格课程。荣誉课程主要针对学有余力、具有浓厚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而合格课程主要针对那些数学底子薄、习惯不好、态度不正等原因造成的学习后进生,通过该课程让他们达到初中合格标准,更为重要的是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哪怕是拓展性课程,也可以有仅仅是为培养兴趣的课程,或是为增加知识面的课程,抑或是为有促进个性特长的课程。

(三)学习方式维度的探索模式

1. 导师模式

建立类似大学里的导师制,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教师不仅指导学生的思想、人格、学习与生活,而且更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尤为强调的是,学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探讨相关问题、解决问题。

2. 同伴模式

同伴模式即合作学习,也即任务型学习。因为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组成同伴互助组,一起学习、探究、解决问题(任务)。比如根据不同学科或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学习,完成任务,以此获得学习能力的锻炼。当然,这些学习小组是随机的、松散性的组织,会根据任务的变动而变动。

3. 自学模式

自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学习,获得满足。随着微课、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的发展,泛在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学习资源,完成自学、自我评价的工作。学校课程改革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此次深化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次结构性改革,我们要改变以往思维定势下的课程设置体系、课表设置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教学管理体系,一切按照学生的需要而开设课程,一切按照学生的学习活动而管理。从本质上说,这是一次教育供给侧改革。无论什么样的改革,我们的指导思想不能变,即“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摘要:有效实施拓展性课程,须厘清课程与素养、教学与课程、社团与课程等三组关系,明晰课程体系建设、选择性思想、总课时控制、差异化教学等四个关键要素,并从课时、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等维度探索不同的实施模式。

名著导读拓展性活动课程刍议 第9篇

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如何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适应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设计了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名著导读拓展性课程———课本剧编写,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和批判思维训练的活动课程,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选秀形式实施名著导读的拓展性课程活动,等等。希望通过这些参与度高,生动活泼,带有自省和实时评价性的语文文学名著导读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展现不一样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对经典名著阅读产生兴趣。

名著导读拓展性活动课程建立在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集阅读、思考、写作、语言训练和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语文活动。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而且使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多元立体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名著导读拓展性课程———课本剧的编写

在我们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奇怪现象,看外国名著的学生多,喜欢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因为外国名著都是近现代著名翻译家用白话文翻译,形式上没有语言隔阂,而原版的明清小说的古代白话文特别是带有方言性质的古白话文,是阻碍学生顺利理解小说内容的重要因素,让学生难以充满热情地阅读下去。经典的名著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开始读,学生没有什么兴趣,可是一旦读进去了,就会被吸引。我们在学生刚接触名著不久还没有被情节完全吸引时候就要调动他们的兴趣,让课外名著导读拓展性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又不失语文味,我们设计采用课本剧编写的形式。之所以选择课本剧编写的形式,是因为戏剧表演是一种全面表达内心复杂情感的综合性艺术,潜台词作为戏剧表演中经常使用的重要语言表现方法之一,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如果要想让人物传神,就要把自己阅读到人物内心的想法通过表演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将小说改成剧本然后才能表演,这本身就需要学生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导演”陈述环节,“导演”还需要将创作意图、构思和对演员要求等方面向全班进行陈述,这就将写作教学、口语综合性交际等内容与名著阅读联系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这样的名著导读拓展性活动,可以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思维层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有更加灵活的实施,甚至可以达到语文能力的第二次拓展。

以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为例,这部小说是九年级课外要求必读书目,语言是元明时期的白话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我们选择了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论英雄》作为课本剧编写的开发资源。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原著在此回目有很精彩的心理和神态描写。通过“青梅煮酒论英雄”表现了刘备能做大事、大智若愚,策划大动作、谨慎缜密,耐力很强的性格特点,曹操的豪爽进取、竞争力强、敢作敢为,有大将之风的魅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适合让学生表演。

以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形式,6人小组进行自主阅读前二十回,然后各小组合作探究评价曹操和刘备。在对二人性格已有的评价基础上,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课本剧的编写和排练工作,其间涉及“编剧”“导演”“演员”道具“剧务”,等等。小组在人尽其才的情况下,组织分配、合作开展这次课程活动。每组选出一个语文鉴赏能力较强的学生做评委,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合理的评判标准。

评判标准:

第一部分,评委评分

编写的课本剧语言得体(1-10分)

编写的剧情能够忠实于原著(1-10分)

演员表演对原著人物的还原度(1-10分)

服装道具的设计和运用(1-10分)

在不改变原著基础上的创意表演和情节安排(1-10分)

第二部分,学生观众评分(1-20分)

第三部分,教师评分(10-30分)

最后三部分相加合计分数就是该小组表演剧目的最后得分。

在多媒体技术的适当引入下,课本剧的背景和环境转换都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的多媒体投影仪。在学习九年级(上册)古文单元《隆中对》后,同学们纷纷要求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作为素材来进行本学期最后一次课本剧比赛。班级里有位同学在ppt制作环节上煞费苦心,特意在周末早上到暂住房所在的附近村子里录制了自然环境的声音,他录制的声音中特意带着狗叫。后来在陈述小组创作意图的时候,他说“亮躬耕陇亩”在乡下种地应该在农村,所以农村就要有“柴门闻犬吠”的声音。我们都为这位同学能够在阅读中联想到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而鼓掌。我们的学生在读中思索、在思索中品味、在品味中总结,再进行课本剧创作,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不知不觉就把名著阅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升到了文学素养的提高,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理想中的“大语文”境界。

二、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和批判思维训练的活动课程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面对学生,我们深感在名著导读拓展阅读中,教师承担着积极引导的重要责任。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把徘徊在经典名著门外的学生带入艺术殿堂,潜移默化,给学生以心灵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增强学生对阅读名著的渴望,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操美、品味语言美、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让学生不断地发现美、领悟美、欣赏美。如教师教学《杨修之死》,只了解曹操阴险、奸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来说不难。为了使学生了解得更为全面,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假期阅读《简明三国演义》,结合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了解曹操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以及文学方面的成就,试为曹操写“人物评论”。相信学生不仅能有理有据地对曹操作出客观评价,还有可能颇有兴趣地为刘备、孙权及杨修写出较为中肯的评论。在这样一个从课内到课外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认识历史人物的思维训练。

钱学森曾说,他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美国受到的大学教育———那里的教育鼓励挑战权威,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创见。名著导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例如《水浒传》中一些情节或者说主人公的所作所为,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具有无可厚非的正义元素。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今天新的眼光来审视里面的事件,未必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在任何时代都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相反,名著中有一些消极的甚至是与核心价值观相反的东西,这些就需要我们来辩证地阅读。因为我们课外阅读没有规定固定的版本,大多数教师规定学生看的也是原版。比如说对潘金莲的认识,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的话,学生很可能在思考不全面的情况下对她进行“定格”式的贴上了“荡妇”的标签。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的情节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这时候教师就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正是那种封建社会暴政下的封建礼教把本该善良美丽的女性变成了人神共愤的“坏女人”。究其根本原因应该是那个社会造成的。以此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名著阅读的拓展写作,比如《给潘金莲的一封信》或者《红颜何须多薄命》等等,当学生阅读到武松等重要人物的时候可以以书信的形式给武松也写一封信《你是我心中的大英雄》等等,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批评性思维。

三、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选秀形式实施名著导读的拓展性课程活动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增厚语文功底、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形成一种无形的积累。这种无形积累是阅读经历的初级阶段,能对学生的人格、各方面修养起着良好的熏陶作用。这就迫切需要阅读的主体在无形积累的基础上加强有形的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世上真正能过目不忘的人毕竟少之又少。所以,进入阅读的精读阶段就要学会摘抄、记录、点评、质疑。笔者并不赞同对待每本书都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态度,因为书海无涯,开卷即兴笔墨对于大部分中学生都有些严谨过头了,反而阻碍了阅读的开拓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不过,阅读主体在博览群书之时,也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动笔摘抄自己欣赏的、需要的语段,学习领悟作者的思想与审美情趣;归类收集文字信息,充实自己的写作资源;积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拓宽自己的文化涵养和储备自己的口语交际材料。

现在的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地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每一个人都或强或弱的有好胜心理,总是不甘落后于人;很多人都喜欢跟着潮流走,快乐地融入团队共奏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可以在基于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的前提下,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选秀形式实施名著导读的拓展性课程活动,让学生乐于动笔。例如,我们曾经在《红楼梦》名著导读拓展性活动中开展过一个“大观园选美”活动。

《红楼梦》里的人物是随着情节的深入不断丰满、立体起来的。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需要学生给自己推荐的大观园里的“美女”选手写推荐词,推荐的时候要求脱稿并且用ppt辅助展示人物形象。这个活动分成几个阶段,在前二十回进行海选,再过几十回复赛,最后进行决赛。这就要求每个小组为了推选自己的选手而不断地加深阅读来挖掘人物特点,这样的活动将审美教育在名著导读的拓展性活动中渗透,体现了新课标中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语文多功能性的指导思想。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名著导读的拓展性活动中的“渔”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教师应避免名著导读的拓展性活动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构建一个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第一,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读书,关键要去“读”。“读”了才知道名著中的人物事情理趣,“读”了才能感觉到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读”了才能品尝到名著的深透与空灵,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钻进去,去感受名著的精华。

第二,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作者或主人公的时代前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文学性作品理解性阅读的方法之一。理解性阅读着力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以致用的阅读途径。

第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名著阅读拓展性活动课程在实施的时候要根据年级的不同进行选择性开发。七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还没有完全从小学生蜕变,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生动的内容,不擅长做过深的思考。建议以《伊索寓言》《西游记》或者童话作为材料,进行课本剧编写活动。经过了七年级的语文学习积累,学生逐渐对不同文体的作品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已经接触到现代诗歌,可以模仿类似央视《新年新诗会》的形式组织综合性朗读比赛。到了九年级就可以进行改编课本剧《三国演义》里有关的回目,这时候的学生思考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有些成熟的同学已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做一些有深度的思辨和表达。

名著导读的拓展性活动课程,我们也只是初步探索,希望通过这类拓展课程的实施,提升语文阅读的魅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对我们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开展和不断深入,传统语文课堂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离不开阅读和积累。可是,我们部分学生习惯于当今“快餐”式的“碎片阅读”,对阅读经典名著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阅读障碍,没有兴趣汲取那些人类最具文明的文化营养。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展正好为我们的名著阅读教学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名著阅读,拓展性,课本剧,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拓展性教学

所谓拓展性教学,就是指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然后对语文课堂做出弹性的调整,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但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拓展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拓展活动陈旧单一等。这些问题影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故以下笔者就对当前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进行一些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延伸教学内容,提升情感体验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通常大部分教师将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唯一文本,没有意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学生情感体验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改善这一情况,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提升。

事实上,丰富的拓展性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加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如《孔乙己》,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借助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分析并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的一篇经典作品。为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回忆孔乙己的形象与事件,然后根据课文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续写孔乙己的故事。续写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认为孔乙己可能饥寒过度、暴尸荒野;而有些学生则认为孔乙己生命顽强就这样游荡漂泊在其他地方;甚至有学生认为孔乙己没死反而后来成就一番事业。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延伸,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借助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时常认为教材中教学资源不足,于是借助各种教学资料、历史文献进行补充,没有考虑所补充的教学资源与原本的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是否符合初中生的学习发展特点,导致延伸内容质量不高。事实上,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今作品各有千秋且作品中蕴含的教学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在延伸性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资源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作品为例,曲中写到“枯藤老树昏鸦”,而这个“昏”字似乎学生并不陌生,在古诗词、文言文中经常看到,如:李煜的“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古诗词中常出现的黄昏意象,让学生了解诗人如何借助黄昏来表达自己的日暮情思。另外,教学内容讲完之后,教师可以以“黄昏”为题,鼓励学生查阅书籍资料或网络资源创作一首小诗,古今不限、字数不限。通过这样的延伸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度,同时学生在资料的查询中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充自身的知识量,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组织拓展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在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为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相关的拓展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是宋濂(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他以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文中的谆谆教诲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因此,为深化学生的理解,课下教师可以抽时间组织学生以“顺境更易成才”“逆境更易成才”为话题进行一场辩论。比赛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提示学生做好资料查询、准备好辩论稿等,然后鼓励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发言,激情而理性。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思维能力得到强化,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总结

总而言之,拓展性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可以推进学生学习效率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反思自身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拓展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然后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拓展方式,利用好各方面的教学资源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待军.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8):155-156.

[2]李振忠.文本拓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75):43.

[3]王隆昆.拓展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6(23):24-25.

上一篇:喷墨打印机下一篇:化学定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