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4-05-20

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精选11篇)

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1篇

从他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谋福的数以万计的中国基层村官的缩影。

沟通上下的“联系人”

在村里, 大家都亲切地称呼王敏伍为“伍哥”。5年前, 他毅然将红火的生意交由妻子打理, 在2000多名村民的热切期盼中, 出任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从此, 他将全部的身心交给了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和亲如家人的乡亲。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 底下一根针。村官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其“穿针引线”的角色作用, 王敏伍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最关键的就是为村民解决问题能“一竿子插到底”, 干部和村民之间的关系要由“窝心”变为“舒心”, 村委会的职能要向服务型转变。这样一来, 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在平时工作中, 王敏伍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平时多掌握村民的基本情况, 了解村里的就业、重点人员、困难群体、矛盾纠纷等情况, 对村民反映的社情民意、各种诉求及时解决。

以前都是村民到上面问政策、问规定, 是被动式的, 现在王敏伍要求工作人员经常性地开会和培训, 做到懂政策、懂法规、懂信息。做到主动上门入户开展各类宣传, 什么政策什么事, 只要村里知道了, 村民们大体也就了解了。

村子虽小, 但“五脏俱全”。村里许多公益事情如:垃圾回收清运、道路管护维修、防汛抗旱、水利兴修、森林防火、农业推广等, 每一项都要由村子牵头组织干, 基本上是吃喝拉撒睡、电路林农水等全包。

如何做好村民的服务工作, 这也是王敏伍最为看重的。村里打工出去多, 只剩留守老人和小孩, 他们又不懂政策, 跑腿又不便, 像办理新农合、新农保手续, 开翻建新房、计生证明等遇到情况特殊的, 村里都会上门服务。

说到这里, 王敏伍还开玩笑说:“我的电话现在都成了村民的服务热线, 24小时不关机。”有时候, 凌晨两三点钟还会接到村民的电话:谁家的老人不舒服想去医院, 他就赶紧开车接送;谁家的媳妇半夜肚子疼, 要生孩子的, 他也要开车接送;还有的村民晚上喝完酒, 就打电话想和他“谈谈心”的。从他上任开始, 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依赖安眠药或酒精才能入睡。

谈及这5年担任村子当家人的感受时, 王敏伍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好的村官就像一名好的演员。在这里, 每天上演着不同的戏, 我则需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为村民解决不同的问题;而村民就像是观众, 最有权力评价戏演得好坏。对于我的本色出演, 能得到他们的肯定, 便是我为之不断奋斗的源泉和动力。”

现在的小莲泡村已不再是当年有名的上访村和贫困村, 而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卫生村、省生态村、市先进单位;而王敏伍个人则先后获得了辽宁省功勋人物、大连市劳动模范、金州新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并担任金州新区人大代表。

致富道路的“领头人”

作为大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全市第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小莲泡村成立的大连金州为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其种植无公害蔬菜而闻名。走进村里,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连片的蔬菜大棚。进进出出大棚的村民, 脸上无不挂着丰收的喜悦。

目前, 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100户, 服务菜农1500户, 蔬菜种植面积达3800余亩, 有大小蔬菜种植棚2200余个, 年产新鲜蔬菜1800万公斤, 产值1300多万元, 主要生产黄瓜、西红柿、茭瓜、芸豆、茄子、辣椒、礼品西瓜等20余种蔬菜品种, 是大连地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

2014年, 大连地区遭受了多年不遇的旱灾, 很多蔬菜重要产区严重受灾,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整体绝收。然而, 小莲泡村的蔬菜基地却是生机盎然:黄瓜、茄子、豆角、辣椒等蔬菜长势喜人, 这都受益于基地整体的水利设施建设。

王敏伍说:“去年旱情严重, 村里投入大量资金抗旱救灾, 先后对蔬菜基地进行了整体规划, 对原有管网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 对11眼机井进行了维修排查, 更换了5套大功率的水泵, 设计修建了水渠道9448米, 充分满足了蔬菜基地灌溉用水, 确保了广大菜农不受灾不减产。”

为了确保老百姓蔬菜用苗的安全和方便, 小莲泡村还修建了一个大型蔬菜育苗基地。蔬菜育苗基地整体占地100多亩, 建有18栋蔬菜育苗暖窖及冷棚。现有12栋蔬菜育苗大棚已经破土动工, 将培育黄瓜、茄子、豆角、辣椒、西红柿等多个蔬菜品种, 充分满足老百姓蔬菜用苗需求, 在满足本村村民蔬菜用苗之外, 还将积极拓展蔬菜用苗销售市场, 供应其他地区菜农, 打造小莲泡村财政收入新增长点。

小莲泡村蔬菜资源十分丰富, 周围乡村也大多生产蔬菜。作为金州新区人大代表, 王敏伍还在区“两会”上提出建议:“以小莲泡村为中心, 筹建蔬菜集散市场。这是一个特大型综合项目, 相关投入将超过数千万元。这个项目建成后, 将直接带动周围街道、乡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金州新区生产的蔬菜会在短时间内销往全国, 相关蔬菜品种的销售价格由我们自己制定, 不会出现蔬菜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 老百姓的利益将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

为民服务的“牵头人”

建设美丽乡村, 不仅要发展生产, 富裕村民, 还要实现村民居住环境的全面改善和文化生活的全面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不但要改善外部环境, 关键还要通过整洁的环境改变群众的生活习惯, 提升文明素质, 促进乡风和谐。

为了更好地加强小莲泡村里的环境卫生工作整治力度, 村里投入资金18万元新建一座占地面积80平方米公共厕所;又投资40多万元为村民新安装垃圾箱100余个, 增加卫生车、叉车等相关清扫用车6台, 实现村里卫生清理全部机械化。

总投资上千万元、面积8800多平方米的5个高标准村民娱乐健身广场, 实现一屯两个休闲广场, 全村还有大型娱乐广场。现在每天晚上, 新建的休闲广场上都非常热闹, 跳健身舞的、休闲散步的、还有一些青年人打羽毛球。老老少少汇聚在一起, 一派和谐。村民看到王敏伍总是夸他“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儿”。

每逢传统佳节, 村民都会领到米, 面, 油, 蛋, 水果等福利;70岁以上的老人, 每年还能领到1000—2000元不等的福利补贴;一些重大疾病, 还有福利补助。目前, 小莲泡村正在构建村民福利体系, 为村民健全了农村养老保险档案资料;按政策为低保户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对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实施专项救助;为多个贫困家庭修建和修缮了房屋;还特别为老年人修建了养老健康服务中心。

为了让广大村民在生产生活上有保障, 今年小莲泡村还为全村村民粮田农作物投保了保险, 费用4万多元;又为村民住房投保了房屋保险, 费用5万多元, 极大地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在田野上行走散文 第2篇

我在冬天的田野上行走的时候,一方面观察着这时田野的空旷,另一方面还想到这里夏天时会布满庄稼。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村外的田野上年年夏天都是应该布满庄稼的,仿佛那些庄稼就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恰恰忽略了是居住在这个村庄里的人们使那些庄稼诞生出来的,是通过他们的劳动,一次次播种和培育才使这里布满庄稼的。他们是这块土地的创造奇迹者,也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我应该对他们保持足够的敬畏之心。所以每次在路上遇到这里的村人的时候,在他们面前,我都表现出一种谦卑之态,但愿我的谦卑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因为当我在田野上行走的时候,我想象那些庄稼就是从它的播种者内心里生长出来的。

我对这里的清晨和黄昏同样关注,日出总是要来得缓慢些,你要耐心等待,看那红太阳慢慢爬上来,爬过远处的树梢,爬过人家的屋顶,爬过那屋顶上的炊烟,要爬过那一片更辽远的空间,才可能到达你的眼里。地平线总是灰蒙蒙的,总是模糊而不确定的。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要穿过挂满露水的草地,青草绿油油的,看起来像是在夜晚新生出来的,有着扑扑的新鲜的草叶的气息。我一边穿过草地,一边抬起头来等待日出,不觉得裤脚就已被露水湿透了,用手拧就能拧出水来。布鞋也湿漉漉的,脚丫子就在鞋帮子里边走路边打滑,发出一种啪叽啪叽的声音。太阳终于还是爬到了那棵大柳树的树杈上,看起来就像是挂在那树杈上一个大红的圆盘,这个时候太阳的光辉还没有发散出来,大地还是清凉湿润的,但我知道太阳的光辉迟早要发散出来,但我更喜欢这清晨清凉的时刻,这个时候我的心灵里就有一种静谧,仿佛田野在向我打开一扇发现之窗,而我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它内在的秘密的。

同样,这里的黄昏也是隆重的,为我所热爱的,在这片土地上燃烧了一天的太阳渐渐落下,缓缓下沉,远山如黛,苍穹静穆,田野远望之中无限而深广。落日像是在完成一场告别,一场告别演出,直至谢幕。那时整个大地就被一件黑色的外衣笼罩了。

不能不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只虫子,从空中飞过的每一只鸟,它们所给予我的快乐是超出你的想象的。我并不因为曾经熟悉它们,而能在今天无视它们。我关注它们往往胜过关注自己。我想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它们烘托的结果,在这个世界上,是它们培养了我的情感和心灵,让我活着的每一天都不再感到贫瘠和苍白。这里的每一片绿色我都喜欢,每一只虫鸟我都爱看,那些虫鸣鸟叫就是上天赐予我的最好最高贵的礼物。那草叶上的花朵总是在向我发出召唤,希望我到跟前来,仔细看看它们。我在这里的每一个花瓣上都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那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花朵,就像是大地上的一个个小喇叭,在对着天空歌唱,而天空回报大地的就是它的一张笑脸。

我在田野上行走的时候,看见一只云雀,它不停地在空中向上跃升,在我的耳朵里播下它那灿烂、悦耳的叫声。这块土地上,云雀是不多见的,只能偶尔遇见,而每一次相遇都是一个惊喜。我愿意自己融化在它那灿烂、悦耳的叫声里。大地上的绿色此时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绿毯,云雀在天空中一定看到了这块绿毯,而且它看到的肯定比我所见的广大、辽阔。它就是为此而激动、兴奋吗?为此而不停地在天空中跃进吗?

每一次季节的变迁都可以在自己的脚步中感应到,有时候我就想,当我走在田野上的时候,闭上眼睛,我都能说出这季节已经走到了哪里,距离它的结束还有多远。然而每一次季节的转变又几乎出乎我意料,它们总是在你不知不觉中完成的。等你醒悟过来的时候,季节就已经走在你的前面了。所以我想,即使我经常走在这里,以为自己就明白这里一切的时候,其实总还是有我所不能了解的部分,而那部分也许正在我闭眼之间发生。这正是这块大地一种对我保持神奇魅力的原因所在。

某个时候,为了能让自己看得更远,我会爬到一棵树上,多数是杨树,偶尔也会去爬一棵柳树,但杨树总是要比柳树显得高。爬在树上的感觉真好,一爬上树我就不想再下来了,我想如果能一直在树上就好了,若是能居住在树上就好了,从这棵树转到那棵树,而下面的田野总是让你看不够的。我在树上的时候就想,这些树木向上向远处伸展,就是在给予我一双翅膀,是在鼓励我飞翔。人在大地上行走,对于高度的渴想几乎就是人的本能。后来我才明白,我不能总是呆在树上的,我还得下来,还得在地上走。只是为了加快速度,我学会了奔跑,跑累了,就歇一歇。望着那棵被自己跑远了的杨树,好像是我已经在此飞翔了一段。

过了一些年,我已经意识到,这片田野是我走不尽的,它在我一天天的行走中并没有缩小,相反是变得更为广大了,以致我在内心里都说不出它的边际。那些边际缭绕在我心头,总是给我一种更为辽远的感觉。秋天结束了还有下一个秋天呢,冬天过去了还有下一个冬天呢,季节这样循环轮回,无始无终,就像这块田野在循环不已,轮回不停。秋收以后,看着干干净净,空空旷旷的田野,我曾以为这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了。想不到秋天的`结束只是另一个季节的开端,落叶悲壮的告别意味着有一日雪花会纷纷扬扬落在这里,落在这里的每一寸地方。当雪花完全覆盖这里的时候,我想它就已经掩埋了这里曾有过的一切,谁能想到那一切的记忆正在土地下面冬眠,一切的告别并没有告别,一切的结束并没有结束,那些埋在土地下面的草根和草粒有一天就会醒来,向你庄严宣告又一个季节的到来,而那个季节我们已经习惯命名它为春天。季节叫什么名字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这里经历,经历我们所要经历的一切。

走在田野上,与一棵草,一只虫子相遇,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是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来,是否就会在心上若有所失呢?觉得有点空虚呢?尤其是遇到那些动人的花朵时,我会因为自己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而觉到心灵疼痛。这种感觉我是不止一次经历。至今有些草虫我都叫不上它们的名字,而这个时候我就想这片田野依然让我陌生,那陌生的部分依然是陌生的,一次次的行走并不就能缩小那陌生的部分。田野还有未向我开放的部分,或者说,我在这里还有未能深入的领地。这些年来,我或许只是停留在这片田野的表面上,而并没有能够深入到它的内里。从这个意义上说,行走不是一次、几次能够完成的,也许它是需要我们终生行走。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3篇

爱岗敬业,苦干实干,

岗位上建功立业

于瀛洲具有从事公路建设的丰富经验,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工程技术人才。多年来,为了朝阳县农村公路建设,为了服务百姓,作为管理、提供交通局工程建设用的各种机械和工程建设材料的设备股长,他常年坚持在一线,检修设备、维修公路。

他妻子在医院工作,经常上夜班,女儿初中毕业现在正读高一,但他从没因此耽误和影响工作,妻子夜班时孩子寄放在母亲和朋友家中。中考结束后,为了补偿作为父亲的亏欠,他曾答应女儿中考后休干部假,领妻女到外地游玩,但每年的夏季,都是公路工程热火朝天建设的时期,于瀛洲一直吃住在工地,顶烈日,战酷暑,夜以继日地施工,端午节、中秋节几乎都是在工地过的节。他无法离开工地,更不能延误工期,因此他不得不对女儿食言。他说,对工作,我问心无愧,但我却欠妻子和女儿一份情。

于瀛洲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工作之余不忘学习,不管工程建设无论多忙,他都会把没时间学的东西补上,在机关,他的学习笔记记得最认真、最全面,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也正因他深厚的思想政治修养、岗位无私奉献、苦干干实的作风,2014年在全县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经局党委推荐、组织部选拔,被派到七道岭镇羊山沟任职第一书记。

抓组织建设,

在田野上树起鲜艳的旗帜,

于瀛洲深知,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开展好村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重点。刚到羊山沟村任职第一书记,他就召开村委会,语重心长地和他们讲村委会应该担起的责任和义务,赢得了村委会全体人员的信任。特别是村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与村委班子人员一起,认真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在活动开展期间,经常组织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学习近期以来的重要文件以及优秀村官的先进事迹,规范党内生活。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村班子提高了整体素质,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所有这些,于瀛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心血。他的付出,换来了羊山沟村这片土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倾情奉献,

让爱心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能够做好第一书记的人,首先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于瀛洲这位交通行业的机关干部,他用一颗火热的赤子之情和拳拳爱心,把一切都献给了良图沟村那片田野。羊山沟村有7个村民组,248户1100口人,党员21人,有耕地1500亩。村里有低保户6户。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在机关工作的于瀛洲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如何把组织交给的新工作,全身心融入到后进村去,是他上任伊始就苦苦思索的问题。他克服了在局设备股任股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征求他们对村委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到贫困户和低保户家中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其贫困的原因,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鼓励其发家致富。通过走访、调查,基本了解了羊山沟村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第一书记工作开好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开展工作中,积极向局党委汇报羊山沟村的公路交通情况,取得局党委的支持。对羊山沟村内的一条4公里村级油路破损路面进行了维修;投资2万多元,对该路的小桥桥墩投入1万多元进行了维修;并为羊山沟村提供水泥管21根,铺设在村内几条河套路段,以利于村民通行,折合资金1万多元。

他还根据羊山沟村的实际情况,在交通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10万元为羊山沟村修建了1000平米的文化广场,硬化广场水泥面。

2014年国庆节和今年二月份春节期间,他从自己生活费中拿出2000多元,购买了米、面、油,走访看望了10户贫困户。他让人世间的爱,遍洒在羊山沟村的田野上。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4篇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该县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勤奋工作、精心组织, 使该县的农机化事业蓬勃发展, 农机总动力以每年12%以上的增幅递增, 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38万千瓦。10年来, 安福县农机局始终把农民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坚持“有求必应, 急农民之所急;有问必答, 想农民之所想”的服务宗旨, 在满足农户需求中开拓服务市场, 拓展服务领域, 每年都要组织“万台铁牛闹春耕”、“万台农机战双抢”、“农机秋收、冬种大会战”等大规模农事活动。积极组织农机抗御各种自然灾害, 在农业生产的急、难、重、险中充分发挥农机“中流砥柱”的作用, 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创下了不可磨灭的战绩。据统计, 2009年该县农机推广服务产值达6064、21万元以上, 成为全县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由于农村劳动力匮乏, 出现了大量的农田摞荒或双季改单季现象, 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 维护粮食生产安全, 该县积极扶持组建村级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及农机互助组, 组织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瓜畲乡对江村集合村里的15台手扶拖拉机、2台耕整机、1台插秧机及3台收割机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 承包村里130多公顷农田, 实行统一耕地、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收割的“四统一”管理办法, 赢得了农时, 花钱少、收效大, 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如果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大部队”作战, 那么农机互助组就犹如“小分队”出击, 灵活机动。这些小分队3、5户组成1个互助组, 联户配齐农机具, 优势互补, 搭配使用, 既克服了单个农户无力置备“小而全”的农机设备的弊端, 又使农户们能有效地配套使用农机具。严田镇土桥村左于松等4户农民, 合资8万元购买了2台联合收割机、2台手扶拖拉机、1台插秧机, 给当地农民提供机耕、机插、机收、机械植保等全套农机化服务, 从今年初至目前, 每人累计作业时间不到50天, 共完成机收面积80公顷、机耕面积53公顷, 创服务收入14.4万元, 除去油料、维修、务工等正常开支, 每户分得纯利润2.5万元。他们说“往年一年的收入比不上今年50天的收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几年来, 安福县农机局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和示范活动, 培植了4个村级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20个村级农机互助组, 建立了100个农机科技应用示范户, 也救活了一些濒临倒闭的乡镇农机站。严田镇农机站在近5年的农机推广服务实践中, 始终坚持“围绕服务促推广, 搞好推广促销售”的指导思想, 积极从外地引进一批当地适用的先进农机具, 并通过一系列的现场演示等试验、示范活动, 对当地农民进行帮教, 引导他们用活农机, 用好农机, 农忙季节主动把农民急需的易损零配件、燃油等设备物资送上门, 把维修服务送上门。热情周到的服务不仅树立了农机部门的良好形象, 赢得了良好的口啤, 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数额可观的经济效益, 稳定了乡镇一级的农机推广服务队伍, 该站今年还盖起了农机站综合服务大楼。

安福县农机局在实施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 十分注重对各乡村农机专业户的培养, 规定每个农机技术干部每年必须帮扶1名农机专业户, 并将帮扶效果纳入个人业绩考核。严田镇南村吴俊华经过培训和扶持, 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种烟大户, 受到了县政府的表彰;农机女能手韩金英, 在县农机局的帮扶下, 创办了安福第一个农机化种草养畜基地, 年创收近5万元, 开创了该县农机产业化的先河, 成为农民学习的典范。像这样的农机专业户, 在安福县已达280家。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文 第5篇

刚下车,我们就看见一排排整齐的菜棚,里面都种了些什么呢?一起去看看吧。哇!这边的菜棚里,有许多圆圆的小南瓜,看上去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球球。“小球球”挂在弯弯曲曲的绿藤上,真逗人喜欢。我正看得出神,弟弟突然兴奋地叫起来:“姐姐,姐姐,你快来看呀!这里有葫芦娃!”我循着声音,跑到了弟弟所在的菜棚。只见一个个8字形的小葫芦,还真的挺像“葫芦娃”呢!后来,我们又在“葫芦娃”家发现了很多“邻居”:碧绿的生菜,紫色的茄子,火红的西红柿……再过几天,这些“小球球”、“葫芦娃”以及它们的邻居们,就都成熟啦。菜棚里长势良好的蔬菜瓜果,是菜农的希望!

菜棚的旁边,就是一丘丘的农田,只见很多农民伯伯在那里忙活着。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围在一起。有的在播种,有的在施肥,有的在锄草……突然,有位独自一人在干农活的大爷,引起了我们姐弟俩的兴趣。只见他赤着双脚,席地而坐,手里挥着小锄头,用力地挖着土,挖了几下后,就在泥土里捡起一颗颗小东西。弟弟走过去好奇地问:“爷爷,你在挖什么呀?是在寻宝吗?”爷爷不紧不慢地笑呵呵地告诉我们:“这是中药材,叫贝母。它还真是宝呢!你要是咳嗽了,泡一点喝喝,就不咳了。今年年成好,丰收啦!”“哇,太好了!”弟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我暗自思量:农民伯伯在农田里播种、施肥、锄草、收获……哪一样不蕴含着农民伯伯对丰收的希望呢?!

我们坐在田坎上,耳边突然传来了“哞~”“咩~”的声音。原来,不远处的山坡上来了几位新伙伴。你看,这边的一头小牛,一会儿跟在牛妈妈后面到草坡上吃草,一会儿独自去空地里撒欢。几只小羊也来凑热闹了,它们东瞧瞧、西望望,时而互相舔来舔去,时而玩起顶角游戏。这几只牛儿和羊儿,在田野里无忧无虑地成长着。我想,一年半载后,这些牛羊又该添丁进口了吧?那时,它们的主人该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吧?!

让学困生在希望的田野上成长 第6篇

学困生的形成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智力因素, 即本身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差;二是非智力因素, 即无心学习而导致的。对于由智力因素而导致成绩差的学生, 往往都存在有较强的自尊心, 心灵特别脆弱, 经受不住刺激, 渴望老师能对自己关怀, 不歧视, 不讽刺。而对于由非智力因素而导致成绩差的学生, 往往是受外界环境影响或沉迷游戏、小说而造成的, 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 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这部分学生需要老师对他们耐心地引导, 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另外, 学困生还有一个共同心理, 那就是怕遭冷落。由此, 教师就应对他们多关心, 多做思想工作, 对他们的学习也同样充满希望。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呢?结合教学实践, 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激起学生的强烈欲望, 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由于学困生认识前提、思维能力差, 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 教法上要不拘一格, 灵活多变, 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尽量降低学习坡度, 分散难点, 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 另外, 应特别加强直观教学, 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

其次, 要不断鼓励, 用亮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困生”往往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更缺乏学习的信心, 认定“努力也学不会”。因此, 在教学中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 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功和成绩, 要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 逐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树立起学习信心。

再次, 要学生互助, 共同进步。在日常教学中,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 采取个别教学很难。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或课上讨论的机会, 采用编组的方法把学困生与优等生按同一特征或不同特征编成一组。如把逻辑思维能力弱的学生与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优秀生编成一组, 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或把运算比较困难但解题细心、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与那些头脑聪明但运算粗心、操作能力弱的学生编成一组, 这样组合互助, 既增强了学困生的自信, 又教育了其他学生。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河无以成江河。”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他们这边失一点数学概念, 那边丢一个定理、公式, 从而越来越跟不上, 越来越厌烦学习, 成绩也就越来越差。只要教师从兴趣上引导他们, 从亮点处点亮他们, 从学习上帮助他们, 满足他们的自尊, 创造一个“学困生”与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心意相通、融洽相处的学习环境。学困生这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 在教师的细心浇灌, 及时翻土、施肥、修剪之下, 他们也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摘要:数学在学科教学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何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要转化学困生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不断鼓励, 用亮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还要让学生互助, 共同进步。

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7篇

管理民主:理思路、抓规划

一年来,暴马村新农村建设从村子实际出发,积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组织其大量实地调研,按照“一年新起步,三年大突破、五年见成效”的总体思想,凝集力量抓重点搞建设。全村整体面貌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由山西天晨工程有限公司为暴马村规划编制的“五图一书”新农村建设规划,正在专家审评中。

生活宽裕:办实事、顺民心

办学条件改善,农村孩子融入多媒体时代。2009年经多方协调,暴马村投资30余万新购电脑30台,新建电教室、多媒体教室及阅览室、仪器室、图书室并全部投入使用。

暴马村卫生所新增输液床等医疗器械设备服务全体村民,并大力开展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有效解决了村民因病贫困、困病返贫的问题。

村民的福利、救助以及计划生育也都逐渐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村容整洁:抓民生、创环境

暴马村隶属长治市,距市区约7.5公里,都是一些古老的村落,还保留多处明清民居建筑。村庄本身风光优美,却也存在北方农村普遍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该村努力开展了以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为重点的生态建设。

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8篇

《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当时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象。为了反映农村这一深刻变化, 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于1982年写下了这首中国改革开放事业颂歌。这首作品简单纯朴, 字里行间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旋律流畅优美。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 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叹, 歌颂了新生活, 歌颂了新时代。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音乐风格特点

(一) 结构严谨且富有逻辑性

这首作品的音乐发展建立在两个基本主题上, 前半部分是鼓式节奏动机, 后半部分是豪迈宽广的歌调。两者共同勾勒出那个年代青年人焕发出的青春光芒和创造力。作品结构是以大型“通节歌”的形式来进行, 即全曲以A、B、C、“间奏”A、尾声这几个段落所组成。这里的B和C的音乐仿佛是与A不同的新材料, 其实它们都是A的变形和发展。这就使整个作品的结构成为一个带有展开部的复三部曲式原则的结构。施光南就是根据自己的艺术构思将这两个素材精密地、有逻辑地结合成一个新的、完整的艺术整体。

(二) 浓郁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施光南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纵览他百余首声乐作品, 都或多或少的运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 并形成他鲜明的创作风格。如《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曲中就运用了多种民间元素。

首先在旋律方面, 音乐主题中带有梆子腔的特色,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广东音乐的婉约秀丽, “炊烟、小河、冬麦、高粱”几句旋律中带有山东民歌、皖北民歌和南方戏曲等韵味;其次在节奏方面, 采用了中国北方民间吹打乐中的锣鼓节奏, 这种节奏前紧后松, 前疏后密, 有力的推动了旋律上的热情洋溢和朝气蓬勃;再次是衬词方面, 施光南遵循中国语言艺术的传统习惯, 从衬词中挖掘民间语言的韵味和生活情调, 为歌曲创作增添新意。《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曲中在衬词的运用上多选用大众口味的单音节语气衬词“哟”、双音节指代类衬词“那个”以及多音节混合类衬词“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嘿”, 并按其表现功能把它们巧妙地安排在歌曲中, 是作品演唱起来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号召性。如“一片 (那个) 高梁”中 (那个) 起到填充音节、连接正词的作用。“十里 (哟) 荷塘”中的衬词“哟”起到垫衬音节、完整乐句、润饰旋律的作用。衬词的拖腔, 则呈现出苗族飞歌、华北汉族民歌等不同地区民间音调揉合的风味。

(三) 紧扣时代的前瞻性

施光南声乐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紧跟时代脉搏和时代精神, 不仅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因素, 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线紧紧相连, 歌曲的思想内容折射出人民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首作品创作于文革后的一个新时期, 选择富有时代性的农村题材作为创作的基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唤起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并激励着有志青年奋发图强。施光南说:“我力图用歌声和音乐概括出中国大地这一派生机、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奋发、向上、乐观、自豪, 就是我想在这首歌曲中体现的时代气息。”[1]

三、《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音乐美学特征

(一) 自律性和他律性的体现。

xxxx x▕xxxx x▕特定节奏的重复, 强调了音乐的律动性。《在希望的田野上》采用赋予跳动的舞蹈性前奏和单音节及双音节的衬字衬词及热情明快的风格加强音乐的自律性特征, 同时充分展现出人们内心的喜悦和欢乐的情感。此曲的创作将民族性音调与进行曲的节奏相结合, 加深了歌曲的民族韵味, 进行曲的节奏赋予了歌曲浓厚的时代气息。这种创作手法体现了他律性的美学特征。

(二) 乡土美的体现。

施光南独唱歌曲的旋律常常带有一种泥土的芳香, 能展现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在希望的田野上》正表现了新时期中国农村生机勃勃的气氛。这种乡土美使歌曲的旋律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泥土气息, 打动人心。因此他曾说过:“搞音乐创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作曲方面的音乐感, 这就是说, 要善于把自己的创作激情化为音乐, 而且要化的好、化的感人”, “主要是写出和自己的激情相符合的旋律。音乐艺术最打动人心的东西是旋律, 旋律是一首曲子的灵魂。这是因为旋律是创作中个性最鲜明、最有创新余地的东西。”[2]

(三) 奔放美的体现。

《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作品中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秀美画卷, 呈现出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旋律, 鲜明的节奏, 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副歌部分“哎咳哟嗬呀儿唯儿哟”, 一、二段歌曲的结尾“为她兴旺”这种高八度的结束方式, 音乐的旋律走向表现出催人奋进和热火朝天的的景象。

四、《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艺术价值

施光南在新中国党的培养下创作了诸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其声乐作品风格迥异,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研究。他创作的歌曲具有独唱性、抒情性, 浓郁的民族风格、独特的创作手法, 优美流畅的旋律等特点。《在希望的田野上》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有利于声乐学习者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其民族特色, 准确把握这一时期声乐作品的时代精神风貌, 把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展得异常广阔和丰富。对声乐演唱技术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演唱的声韵到神韵, 演唱的艺术化处理等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如各种衬词在唱腔上的运用不能含糊, 要做到真正的民族化的风味和唱法的结合。《在希望的田野上》歌颂了家乡一派丰收的景象, 民族特色音调和旋律使得我们演唱时要偏重于明亮、欢快的音色, 在演唱技巧上应以民族性的演唱技巧要求和审美需要为基础, 音色要集中、明亮。这首颂歌体裁的声乐作品在中国民族音乐的民族化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意义和作用, 它代表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颂歌体裁的创新思路, 探索出民族化音乐风格创作的基本能力, 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周畅著.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9月第l版, 第267页.

[2]李方平.民族化:一个战略性的口号.光明日报, 1987年4月7日.

[3]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

[4]王次熠.施光南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2, 3.

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9篇

孕育创业土壤夯实服务能力

土壤的肥瘦是庄稼生长的根本。网络平台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 中国电信南通分公司以“信息惠农”和“光网乡村”为抓手, 以网络“双百兆”为引领, 加快农村光网和4G网络的有效覆盖, 支撑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如皋是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也是远近闻名的苗木之乡、长寿之乡。南通分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 协力支撑如皋花木大世界网、长寿密码两大平台运营B2B模式, 打造一站式服务的垂直电商平台, 方便花卉苗木、有机农产品的交易。花木大世界网拥有28, 600 余家注册用户, 其中企业用户8600 余家, 网络交易额达16亿元, 被江苏省质监局授予花木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协同如皋市农委升级“寿都密码”上线京东、天猫、1 号店商城, 如皋的香肠、萝卜条、白蒲茶干等代表性长寿食品完成产品上架。未来更多服务平台将引导市场、提供服务, 把科技研发与产品推广相结合, 点亮智慧农业。

席兰兰是如皋电子商务产业园副总经理, 近日, 她策划的“农村电商精英班”培训结束, 有35 名村官积极参与, 他们回乡后立即付诸实践。席兰兰这一批“80 后”公务人员, 能迅速掌握电信新技术应用, 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她介绍, 如皋有电子商务企业1300 余家, 从业人员超5.6 万人。中国电信力推的电子商务全天候、全方位和零距离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 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政府在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方面不遗余力, 出台了《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激励暂行办法》, 协助农村电商企业招贤纳士, 购买网络服务等提供一系列配套支撑。电信在如皋现代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协助举办农产品网上商务销售培训, 200 多农民参加学习培训, 通过网上平台销售有机大米30多万元。在电信牵头组织的互联网行业协会活动中, 席兰兰等越来越多的政府“服务员”加盟, 农村电子商务的信息公路越来越畅快爽朗。

孵化创业种子守望圆梦田园

信息化应用如同深埋于土壤的种子, 遍布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电信南通分公司利用“农技宝”等信息化手段, 提升基层农技推广的服务效率, 先试点, 再扎根、有效推进“农技宝”规模复制, 信息化服务惠及更多农民, 开创农技推广新局面。

如东是江苏省智能农业示范县, 近年来, 电信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如东农业、渔业的每一个角落, 用智能农业装备武装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 智慧农业之花正在希望的田野怒放, 今年, 电信行业信息化服务助农增收2 亿多元。

如东县万福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生养虾1080 亩, 靠物联网站岗放哨, 探头沉在水里, 从虾苗投放后到成虾起塘, 养殖全程监测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 每年及时发现、及时排除险情30 多起, 避免养殖经济损失200 多万元。电信以智能化、数字化应用为主, 提供物联网监控技术, 将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运用到对虾养殖管理全过程, 带动如东养虾产业迅猛发展, 年养殖面积达到14 万亩, 中国水产流动与加工协会授予如东“中国南美白对虾第一县”称号。

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的村民季彬, 用人工饲料养蚕, 借助物联网技术, 创造了一年四季养8 批蚕的新记录。过去增温都是靠地火龙、增湿靠人工洒水, 现在蚕室里安装电热网、红外感应仪、室温湿度控制仪等设备, 通过终端处理器与手机和电脑联网, 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及上传仪器, 每两分钟将所有指标数据上传到桑蚕养殖智能监控系统上, 再由监控系统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等。中国电信助力如东推广“物联网+人工饲料技术”, 每年给蚕农带来1000 多万元的收入。

凝聚新动力点亮新未来

如果说信息化网络建设为农村电子商务铺设高速通道, 那么数据中心云平台则为智慧农业添加不断拓展的大脑。近日, 南通分公司与南通信息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约, 携手打造智慧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平台, 专注提供智慧产业服务。

农业经营向网络化转型要智慧引导, 南通分公司通过信息化手段协助构建智能平台, 创新“渔信通”等适应如东滩涂农业特点的应用, 赢得了一片赞誉。分公司协助如东县各乡镇构建农产品销售信息化平台, 在知名网站投放链接, 实现一定销售额给予奖励。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在促进产销衔接、倒逼标准化和追溯质量安全等方面显出明显优势。

如东县华叶牧业有限公司借助畜禽养殖智能化监测控仪器实时采集养殖区资源信息, 通过养殖环境因素远程调控, 实现畜禽饲喂、繁育、选种的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控制。老板出差在外, 每天打开手机, 就可看到饲养员是否执行标准化养殖管理。物联网技术引入生猪饲养管理, 形成精细喂养、疾病预测及诊断和商品可追溯, 形成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有效降低养殖风险, 提高养殖效益。

南通小市大县, 广袤的农村占据多数, 中国电信南通分公司不仅直接结对帮扶启东北新镇, 提供资金扶贫济困农村困难家庭, 而且更多地发挥智慧服务优势, 协助农委培育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 加快平台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探索实行农产品质量等级管理制度,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 推进包装、储运等农产品物流技术应用, 逐步实现农产品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布局, 因地制宜, 加快推进县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 放大优势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为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产业支撑。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10篇

回到学校,他踌躇满志,当即筹集了5万元钱,直接来到河南商水县的一位领导的办公室,一张口就要流转200亩土地。那位领导并没有急于给他泼凉水,而是向他询问了有关资金、种子、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他这才发现,自己只是心血来潮,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方方面面的难题和挑战。

他再次返回学校,认真查阅了各类资料,咨询了各方专家,对土地流转中必须考虑的各种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为此,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策划书,考虑到每个细节,并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

2010年5月,他在漯河承租了200亩耕地,并一下子欠了几十万的债,而且又是单枪匹马,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父母亲担心他一旦赔了,所有家底搭上也无法还清。一到晚上,面对偌大的田地,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壮感。但无论怎样,认准的事,就要坚持做下去。

他生来并没干过农活,不会使用机械设备。于是,他主动向农民学习,因为年轻,学技术很快。他更不怕吃苦。每天天不亮,他就来到田地里除草。太阳落山了,他还在地里施肥。从小麦收获到玉米播种,从收割、运输、浇水、施肥、打药,一天到晚,几乎一刻不歇。到了农活季节,晚上睡在拖拉机车斗里,睡在玉米堆上。

干活苦点累点,他不怕,关键是村民的不信任。村民们感觉把几百亩地交到一个年轻人手里,担心连地租都无法收回。因此,每年交地租的时候,麦子还没打下来,他只能靠东挪西借交清地租。他的口袋里有时连买一把青菜都要去赊账。

但一想到收获的快乐,他的心中就充满了希望。因为心态摆正了,什么样的苦难,他都可以忍受。为了用事实说话,这年,他把200亩田一分为二,100亩按传统方法种植,另外100亩用新品种、新方法种植。到了收获季节,平均亩产1300多斤,使用新技术,产量明显高出很多,一下子多打了1万多斤优质小麦。

农户亲眼看到了效果,口耳相传。合作社规模逐渐扩大,运用新技术的土地突破万亩。不少从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的农民工都感觉农业市场大、前景大、潜力大,纷纷过来加盟,他的团队一下子发展到25人。就这样,他和另外6位20出头的年轻人成立的合作社更是拥有16000亩的种植面积。

如今,正值隆冬时节,一年中难得的农闲时段,又黑又瘦的他,仍旧戴着眼镜,到自己的田间地头逛荡。尽管寒氣逼人,但小麦的绿意已经爬满了地面。他恨不得一天往地里跑三遍,看着庄稼一天天成长。

他叫王灵光,一个刚毕业25岁的大学生,因为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开始在庄稼地里种植梦想,最终获得了成功。

编辑 张金余

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11篇

一、基本情况

幸勤农机合作社位于七琴镇东郭村, 该村80%的青壮年劳力在福建水头从事石材企业。以前由于劳力严重不足, 该村不少土地只种一季稻, 甚至撂荒。2009年, 合作社理事长邓冬孙和邓牛根等人瞄准时机, 承包了这些土地, 依靠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扶持, 购买了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 成立合作社, 当年就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带动了很多人种粮、购机的积极性, 土地也得到升值。

该社按照《合作社法》要求, 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 办全了组织机构代码、工商、税务等三证照, 建立了工作和财务管理等制度, 并全部张贴上墙。目前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现有社员63人, 均以实物形式入股, 现有联合收割机25台、插秧机11台、手拖38台、耕整机143台及其他设备, 固定资产原值达192.44万元。该社2011年开展农机作业面积30600亩, 其中机耕10000亩、机插1800亩、机收16500亩, 植保作业2300亩, 总收入274万元, 实现利润121.86万元。因成效显著, 2009年被县农机局评为“先进农机合作社”, 2010年被市农机局评为“标兵农机合作社”, 喜获插秧机一台。

二、运作模式

实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工资与效益挂钩的原则, 把所有的社员分成五个组:机耕组、机收组、机插组、维修组、财务组。各组指派了负责人, 明确了业务。

(一) 坚持六统一, 规范高效运转

一是统一联系业务。合作社与缺机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机耕、插秧、收割全过程承包。农忙时节, 合作社还派出专人到周边地区跨村跨镇联系业务, 再分派给社员。

二是统一采购农机物资。合作社根据现有农机具的情况以及社员的需求, 统一采购柴油、配件, 供应本社社员, 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便了社员。

三是统一作业价格。由合作社统一制订机耕、机插、机收等作业价格, 统一标准核算成本, 大家严格遵守。

四是统一调配。由于农户种植水稻品种不同, 栽插等作业进度不一, 造成机具作业“忙闲”不均, 合作社就及时掌握各地作业信息, 合理调配各种机械, 抢占了农时, 提高了机具使用效率, 增加了收入。

五是统一培训。东郭村是县农机局的一个科技示范基地。考虑到合作社新机手较多, 操作水平低, 合作社在县农机局的支持下, 依托阳光工程培训项目, 每年都至少要举办两期培训, 由农机局技术专家传授农机驾驶维修知识, 大大提高了机手的实际操作技能。

六是统一维修。社员的农机一旦出现故障, 维修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免费上门维修, 极大地节约了修理时间和成本, 方便了广大社员。

(二) 增强安全意识, 创建平安农机合作社

幸勤合作社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的理念, 积极创建“平安”农机合作社。平时在每期培训时, 都要请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的同志上一堂安全知识课, 新机手一定要经过培训方可下田操作。

(三) 严格财务管理, 坚持公平公正

在财务管理上, 严格按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核算。合作社统一收取作业收入后, 先提取10%作为管理费后, 剩余部分60%按社员作业量返还, 40%按注册份额股金返还社员。及时公布财务状况, 虚心接受社员的质询, 真正坚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使广大社员放心。

(四) 拓宽服务领域, 扩大社会影响力

一是提升服务质量。合作社要求机手在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机耕时尽量把土块打细打碎, 收割时尽量减少稻谷损耗, 小秧田和偏远田也一样收割, 赢得农户的认可, 拓宽了业务范围。精湛的技术, 良好的服务, 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农户也主动上门联系业务。特别是机插技术, 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劳动力, 增产效果明显, 更是得到广大农户的亲睐。今年该村基本上采用机械化育插秧。

二是济危救困, 赢得社会赞誉。该合作社成立二年来, 始终心系群众。对于孤寡老人、特困户家庭或种粮大户, 他们或免费提供技术、秧盘或减收免收作业费用。累计免费提供秧盘2万只, 减免费用近2万元。2010年6月, 该镇遭遇特大洪涝灾害, 合作社迅速出动, 义务为农户检修农机具, 免费为特困户家庭翻耕绝收稻田, 赢得了政府部门和农户的高度称赞, 同时也扩大了影响力, 增加了经营收入。周边农户只要遇到农机故障或购买农机具等问题, 都会首先想到幸勤合作社, 找邓冬孙理事长帮忙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一个大型的机具库棚和维修中心。目前, 幸勤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 机具逐年增加, 没有仓库, 机具只能散放在社员家中, 有的露天存放, 日晒雨淋, 缩短了机具寿命。维修场地也狭窄, 设备不够先进, 零配件不多。

二是缺维修人才。现有的机具品种多复杂, 仅依靠农机部门的技术培训, 发生故障后社员还不能完全应付。而厂家的三包维修人才又因路途远无法及时赶到, 农忙季节影响很大。

三是缺资金扶持。这几年, 尽管县农机局安排了一些项目资金对该合作社予以扶持, 但资金缺口太大, 难以扩大生产。

四、几点建议

为推动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更好地促进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设列入全县新农村建设内容中, 规划出部分场地给合作社兴建机具库棚和维修中心。

上一篇:牵引性能试验下一篇: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