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教育范文

2024-07-01

特色旅游教育范文(精选12篇)

特色旅游教育 第1篇

特色教育是学校的灵魂, 它蕴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教育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生活样式, 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品德学科教学要求和特色教育内涵二者关系我们不难看出,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新课程建设所需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开展特色教育所需课堂教学资源在方式、内容上是完全可以相互交融和相互充实利用的。

利用好学校特有教育资源, 让已经初具雏形的特色教育成果为品德教学服务, 让品德教学推进特色教育的开展, 其目的就是要借助品德这个学科所具有的特殊的德育教育性特点, 以现有的特色教育成果为载体, 按照“常态、有效、好操作;优质、高效可持续;相融、创新、有特色”的宗旨, 努力建构起品德学科教学特有的研修模式, 从而进一步提高品德学科教育实效, 达到教育目的,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真正实现特色教育创建和课堂教育创新的双赢。

一、挖掘地域资源, 找准校园特色融合品德教学

晋安区地域广阔, 城乡结合, 有优美的山水、悠久的文化, 不少学校因地制宜, 结合自身条件, 挖掘资源优势、地理优势, 人文优势, 积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 形成鲜明特色。引导学校借助已经形成的特色, 在品德教学中引导特色与教材中知识点融会贯通, 为品德教学提供实践、体验、感悟的空间和素材。同时, 也借助课堂主渠道作用, 拓展和提升特色创建成效, 可谓是一举多得。

如:晋安区是全国著名的国石寿山石之乡, 寿山石文化是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特色。红寮中心小学地处寿山石的故乡——寿山乡红寮村, 与寿山石文化的悠久历史有着不可分离的情缘。学校以此为契机, 以石为题, 以石为材, 对整个校园进行了合理美观的布置;设置了寿山石文化课程, 使用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寿石探源》、《田坑类》;建成开放了寿山石标本室和精品室。几十年来, 从学校走出的寿山石技师、名师代不乏人。每个红寮学子都为做一个寿山人而感到骄傲。

无独有偶, 鼓山镇樟林村是寿山石两大雕刻派系中“东门派”的发源地之一。樟林小学的学生中寿山石雕刻艺人的子女占75%。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樟林小学以“传承寿山石悠久文化, 感受寿山石雕刻艺术”为主题, 开展特色教育建设。学校充分重视和发挥校园环境布置的宣传教育功能, 特别开设寿山石雕作品欣赏和篆刻课程, 设立“寿山石”多功能教室, 让学生们在福建师大美术系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雕刻。

在教学品德教材中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过程中, 教师就有意识借助现有的寿山石探源和寿山石篆刻特色素材, 让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山水、人物来实践、体验、感悟, 进而激发学生从喜欢寿山石提升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样, 通过课堂教学, 学生对寿山石的认知又近一程, 对学校特色的拓展又提一步, 既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情感, 达到了“双赢”目的。

再如:晋安区西园中心小学, 处于有着全国著名民间艺术之乡的“软木画”的家乡, 其开展的“软木画”特色教育建设影响大至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处于福建著名木雕之乡的象园小学“木雕”, 位于全国著名腰鼓之乡的战坂小学的“校园腰鼓”等都给品德课程的学习带来了空间和素材, 产生较好较大的影响。2010年4月, 象园小学面向福州市公开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浓浓家乡情》, 就将象园小学的木雕艺术、红寮的寿山石、西园的软木画等等福州的各类乡艺融进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在鉴赏、学习交流中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 萌发对家乡文化的喜爱之情, 并懂得去爱护与传承家乡的文化遗产, 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成效。

二、把握课域特点, 借助学科特色服务品德教学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较之其他课程, 它的综合性更强, 并融入了各门学科的精粹, 淡化学科边缘。这些看似与品德学科无关的学科特色教育资源, 如果能用心去挖掘和把握, 从中寻找到有效的教学载体, 我们还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知识, 培养情感, 养成良好的对待学习、生活等态度, 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学校这一特殊的“加工厂”, 我们尝试通过对学科特色教育资源的研究, 采取了因校而宜、因学科而宜、因教师而宜的方式进行整合, 突出了以特色学科创建来服务品德教学, 以品德教学来推进特色学科创建。

如:晋安第三中心小学, 前身是铁路实验小学, 该校英语学科基础好, 师资力量强, 学校以“铁路”为载体, 将“双语” (英语和汉语) 与铁路有机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铁路与英语》学科特色校。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有《交通与生活》这个主题, 在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在交通服务中用上英语, 无疑会为现今的生活带来时代的气息。

鳝溪小学的教育特色“闽剧进校园”, 成功培育了新的一代闽剧传承人, 在国家组比赛中屡获大奖, 学校也被授予闽剧特色校。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乡音, 乡曲》的教学中, 闽剧的介入可以说是最好的素材了。

新店中心小学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校独创的“中宫六六格”书帖, 贴近小学生写字习贴, 获得国家专利。每年学校均有大批书法艺术特色生被福州写字书法特色校招走。每年春节, 学生书法义写春联, 无不让人感叹“后生可畏”, 焕发着书香之气的校园引来了北欧五国大使参观学习和赞叹。这么好的教育资源, 品德教育中的《追根寻源》《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教师让学生在畅谈中感受书画的魅力, 感受学习书法的艰辛与收获, 感受到国粹的骄傲, 更感受到传承与发扬书画艺术的责任。

三、立足德域范畴, 拓展活动特色提升品德教学

品德课是一门提高小学思想品德素质的学科, 但是,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 教师习惯于简单化的看书传授, 总是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学生则是接受道德知识的容器,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武装了嘴巴, 而与行为脱节, 导致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不强。为此, 只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在活动中感受德育、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德育, 利用好各种德育教材组织开展好各种德育实践活动, 借助特色德育活动提升品德教学实效, 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 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如:鼓山新区小学, 是一所创办不久位居城市中心的学校, 学生近2000人, 学校周边交通拥挤, 学生安全隐患多。学校结合现状, 开展平安校园活动, 自编平安歌, 自创平安操, 出版平安校本教材, 开设平安教育墙, 组织开展平安系列活动, 学校开展的平安校园特色活动在全国屡获大奖, 校长到人民大会堂领取奖杯。品德教学中有这样的主题《珍爱生命》《安全的生活》, 我们就可以指导学校充分运用学生在学校训练中所形成的技能技巧, 用于生活, 指导生活。我们更要引导学校充分合理的利用社会上的资源, 针对当前的一些安全隐患作出具有可操作的防范指导, 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的能力。

又如, 品德教学中有许多传统节日的认知, 我区鼓山苑小学的民俗文化特色教学就采取让学生在传统节日中动手、动脚、动脑中认识福州的民俗、民风, 培养学生知家乡, 爱家乡的感情, 效果显著。“方寸看世界”, 晋安区进修校附小的邮票带着激发学生爱国热忱的目的进入我们的品社课堂, 孩子们在收集和鉴赏邮票的同时, 感受到我们的《江山多娇》……在这些方面, 我们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通过课堂教学的呈现, 实现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优势互补。

特色旅游教育 第2篇

一、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方向划分过细

多年来我国旅游高等本科教育统一为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增补为目录外专业,设为正式本科专业。多年来,为了与我国旅游行业对口,旅游管理专业划分了细化的专业方向,涉及: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物业管理、旅游交通管理、商务旅游与会展等不同方向。每一个方向都设有专门的专业课程和知识技能培训方案,但又统归于旅游管理大专业[1]。由于目前我国旅游教育的综合水平、师资力量尚处于较低水平,且英语、政治等基础课程占用了大量的学时,少量的专业课程和实践学时用于分配到如此多的专业方向之中,人为地分散了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培养的学生往往对于每一个方向只能了解一点皮毛,无法深入,特别是技能,到企业就业必须从头学起。

(二)课程设置偏离行业需求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缺乏对旅游行业的深度的调研和分析,在讨论课程设置时也没有经验丰富的旅游业界人士参与。同时,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更改手续烦琐,可以更改的课程数量较少,且教学计划修订周期较长,使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课程的设置长期与业界的需求脱节。

此外,我国大约70%旅游高等教育是从相关专业转型而来[1]。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设置课程方面,受原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较大,因人设课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从地理专业转向旅游教育的,在课程设置中偏向地理类课程;从历史专业转向旅游教育的,则以史学课课程为主,导致教学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脱节。

(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高素质旅游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多数高校的旅游师资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实践经验有限。同时,我国本科高校教师岗位有限,教学评估对教师的学历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多为应届毕业生,缺乏旅游实践经验。有丰富旅游实践经验的旅游从业人士很难跨越学历限制,进入高校师资队伍。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二、国外高校旅游类专业教学、管理模式介绍

(一)专业设置

国外没有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而是设置了接待业管理、休闲学、酒店管理、会展专业、餐饮管理等专业。从专业名称来看,我国的旅游管理更偏向于培养旅游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人才,而国外则偏向培养高素质的服务类人才。

国外高校旅游类专业在大学前两年不确定专业,而是学习服务业的基本知识,实习后再进一步确定专业。这样可以先让学生在服务行业实践、体验后再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更有利于学生科学评估自己的优劣势,选择自己喜好、专长的专业方向。

(二)教学设施建设

国外旅游类高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教学酒店,且教室及教师办公地点按高星级酒店的标准来进行装修、布置,让学生和教师每天在实战的环境下工作、学习。习惯成自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养成了专业型的工作、生活习惯。教学酒店多采用双重管理,院长(老总)必须要对教学负责,同时要对教学酒店负责,且必须自负盈亏。

(三)课程教学

1.重视通识教育和沟通知识教育

美国的大学所有本科都是120学分且除专业课程外,强调通识教学模块和沟通基础模块。通识教学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类、管理的组织行为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财务会计类、参与管理类模块。近年来,通识教育逐步重视信息类、法律类的知识教育。沟通知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2.重视实践教学

国外教学计划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原则,深化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在时间分配上,其实习占整个教学时间的60%,教师现场指导,把理论贯穿到实习中去。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酒店管理学院的办学模式主要是以综合性大学为依托,根据旅游专业综合性很强的实际特征,在课程设置上、学时分配上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特色。他们要求其本科生在大学4年内必须完成800学时的实习,并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广泛选择,掌握一技之长,力求全面发展,把广泛精深的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3.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国外的课程很少采用考试的模式测验学生学习效果,而是多采用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学生论文要求非常高,要有第一手的数据,且必须是实地调研和认真思考的,多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学生首先自由选择组建团队,无法组建团队的同学要么重修课程,要么经任课教师同意剩余同学共同组建成一个团队。团队需要提交论文报告,并进行宣读、答疑,如不通过,整个团队成绩会受到影响,甚至全部重修课程。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特色旅游教育 第3篇

为促进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亟待深刻观念革命,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能取得如此良好的成就实属难能可贵。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深层次的观念制约和现实的尴尬挑战。在传统的文化观念中,很多人不愿做服务行业,众多消费者没有很好的树立服务有价值、真正尊重服务的观念,而且旅游职业教育面临收入低、职业声望低的困境。

一、推进五个先行突破

旅游职业教育有优势和条件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建议将旅游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产业,可以重点在五个方面先行突破。

(一)在集团化发展方面先行突破

发挥旅游产业发展快、投资吸引力强等优势,在推进旅游职业教育在市场化、集团化发展方面突破。在探索多元化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联盟、整合区域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等方面突破。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建立校企合作多元协调机制和职教集团理事会、董事会议事和决策机制。

率先加快实施校企联盟推进计划。以国家级示范旅游职业院校和全国旅游人才开发示范试点企业为龙头,联合相关中高职院校、旅游企业和行业组织,推动组建一批国家级示范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加快集团内部实行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培养,在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等方面深入探索、改革创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在重点骨干旅游企业建设国家级示范行业实习基地,构建接受教师、学生校外实践的常态化机制和有效管理模式,探索教师、学生实习实践与企业经营发展有机结合。

(二)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先行突破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出境旅游都分别超过1亿人次,我国旅游的国际交流和旅游外交功能日益凸显,旅游全方位国际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等战略,更为旅游业及旅游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广阔前景和前所未有的大平台。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先进课程标准和培养模式,加强本土转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丰富国际化办学模式,创新合作办学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拓展海外实习实训渠道。支持示范职业院校开办国际化专业,招收留学生,提高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国际化方面先行突破。

(三)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先行突破

旅游业与信息化技术天然耦合,旅游职业教育与信息化天然有机结合。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职业教育,大力推进旅游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工程。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快建设网络旅游培训平台、网络旅游大学;二是旅游职业院校提高信息化水平,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开展旅游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项工程。

(四)在社会化发展方面先行突破

旅游职业教育还应当加快社会化发展,推进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包括在校教育,应将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国民旅游素质教育等纳入其中。应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形成真正的大职业教育。需要建立行业自律管理、企业主体实施、院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旅游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远程、网络培训。引导企业提高岗位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员工提供在职学习、提升学历、提高专业技能的多种渠道和机会。应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建设培训学院,加强与旅游职业院校培训合作。以行业组织为管理机构,以大型企业和职业院校为实施主体,面向行业全体一线从业人员,建立旅游职业行业培训认证制度,对旅游业各职业依据从业年限、技能水平、岗位级别等划分培训等级,制定培训标准,大力开展旅游职业行业培训认证。加强对培训认证的监督检查,确保培训质量。将行业培训证书纳入职业院校师生“双证书”体系,发挥培训标准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师生顶岗实践中的引导作用。

(五)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方面先行突破

旅游职业教育还应成为推进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的摇篮。旅游业是特别适合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典型行业。应该引导旅游职业院校增强产业创新意识,培育产业创新文化,强化产业研发功能,提升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育20个产业研发中心,构建面向区域开放,集实习实训、产业研发、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培育各类产业创新研发项目。

扶持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产业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校产合作研发,增进学生参与产业创新的机会。加强就业创业辅导,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发挥学生社团在增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项目。

二、关注夯实六个基石

推进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更加关注关爱旅游职业教育主体建设,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石。

(一)旅游职业院校的建设

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建议实施示范院校建设计划。根据发展需要,在以旅游类专业为主体专业,以旅游职业教育为主要教育特色的职业院校中,可以重点支持建设10所国家级示范旅游职业院校和100个国家级示范旅游专业,发挥改革创新和引领带动作用。国家在扩大办学规模、增加一般和专项经费投入、专业、课程、师资建设、教学研究及相关改革示范项目中予以重点支持。

(二)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

高水平、称职的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关键,与普通高校教师不同,职业旅游教育教师要求“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要求既要有理论水平更要有实践经验和实操能力。因此,旅游职业教育特别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endprint

为此,需要大力推进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可以组织实施专业骨干教师培养“百千万”工程,重点培养一百名专业名师,培养一千名专业骨干教师,组织开展一万名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通过专项培训、选派进修、校际交流、企业实践、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突出、真正懂得产业实践的旅游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鼓励职业院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由教育管理部门联合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出台鼓励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院校任课的相关政策。建立“技能名师”和“企业专业教师库”。

为此,需要推进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将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职务评聘要求。需要鼓励、支持专业课教师在旅游企业兼职,制定教师兼职管理办法。支持有条件的院校独立或与企业联合举办酒店、旅行社、管理公司等形式的“校中店”,为教师提供企业经营管理“全真”环境。依托示范院校和重点骨干企业建设10所国家级示范性旅游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和一批省级培训基地,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三)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有了好的旅游职业院校、好的老师,好的教材和课题也非常重要。为此,迫切需要加强旅游职业教材的建设。支持建设适应旅游职业教育要求和行业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教材。为此,建议开展“十三五”旅游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评审工作,资助建设和出版一批全国旅游职业院校重点教材。

旅游职业教育使用性、创新性、时代性很强,教材建设需要更加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相关教材中融合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更要突出教材的针对性、适应性、实用性,参照行业资格证书、岗位标准等开发和编写教材。应充分利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数字化资源库,构建旅游类立体化系列教材体系,积极开展基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管理工作,实现旅游类教材建设多样化。支持开发一批体现产业发展前沿和岗位核心能力、适应培养新模式和教学新理念的课程和教材,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四) 调整旅游课程结构

推进教材建设的同时,调整旅游专业课程结构,逐步增加实操实践课程比例,提高兼职教师承担课时比例。更新课程理念,改革课程开发模式,学习借鉴国外院校和企业先进课程开发经验,构建由课程专家、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代表等多方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围绕岗位核心能力开发设计和评价课程,创新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探索课程双语教学。大力开发任务式、项目式、案例式和数字化课程,探索在线课程教学,强化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教学转化。

(五)优化专业结构

设置好与实际需求相对应的专业也很重要。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看,需要加快优化旅游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餐饮管理、旅游英语等基础性、宽口径专业,提高培养对象的综合适应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要加快发展会展、休闲、西餐工艺、国际邮轮等产业需求潜力较大的专业,探索举办与旅游新业态或地域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建立旅游类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根据旅游业发展实际撤并专业基础薄、招生规模小、行业就业面窄的专业。

为此,应该支持省级以上示范院校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自行设置专业。并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和行业人才信息监测机制,引导院校及时调整办学方向、优化专业设置。还需要加强行业对专业教学的指导,提高标准化水平,实现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标准与岗位能力标准有机对接。大力整合区域内专业教育资源,发挥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点的引领带动作用,缩小地域、院校间专业教学水平差距。

(六)建立标准体系和评估评价机制

该基础就是要建立起好的评价旅游职业教育的标准体系和评估评价机制。需要建立以专业设置标准、人才培养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旅游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需要建立起动态评估旅游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标准体系和机制。要严格职业资格考评,创新职业素质考评方式,提高职业实操性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依据旅游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最新要求加快制订和修订相关职业标准,完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和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强化旅游职业资格标准对旅游职业教育的引导、规范效力。

作为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界的一个品牌性高端交流平台,“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峰会暨‘百川论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始终受到国家旅游局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同时也受到每届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可和好评。

新常态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陈国忠

【讲者简介】陈国忠(1963- ),男,汉族,山东费县人,副教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旅游项目策划中心主任,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新常态”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整个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的宏观背景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的一个总体的判断,按照习总书记最早的阐述,新常态从经济上来讲就是三个方面,其一是高速放缓回归正常与科学的发展;其二是结构调整并不断优化国民经济;其三就是动力转型,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来自于创新和智力。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在新常态下旅游职业教育应当如何适应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作为旅游职业教育所服务的产业就是旅游产业,首先在新常态下整体发展是总体增速放缓,但是旅游业要加速发展是适应新常态的选择。山东省在确立“十三五规划”的时候预计经济发展不能低于百分之八,对旅游业的要求是不能低于百分之十,那就是说旅游不能减速,而是要加速发展。其二就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已经发生根本转换,旅游业实际上进入一个3.0版本到4.0版本这样的区间阶段,中国已经从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变成了重要的国际旅游来源地国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强烈要求旅游发展模式要超前,以往对旅游业的定位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型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当中,旅游业的定位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endprint

一、旅游业定位和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

首先是新业态的出现,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从小众产业成为大众产业,从满足部分人需求的产业成为满足大众需求的产业,从景区、度假区这种偏窄产业成为城市、乡村、所有的国家公园都作为旅游空间的泛化产业,所以围绕传统旅游的六大要素已经狭隘。山东省去年旅游业总产值突破六千亿元人民币,来自于景区的收入仅占六分之一左右,其它绝大部分来自于社会性收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旅游业定位在旅行社、饭店就太狭窄了,所以相对于传统产业,我们提出新的要素,这些要素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的,当旅游成为广泛社会需求的时候,原有的这种依托产业链配置已经不适合。

其次是互联网对传统旅游业带来的是巨大的冲击。第一个是生产模式的冲击,传统的旅游业有严格的层级分工,从要素生产到服务提供、到中介,是立体化的产业模式,而这种产业结构模式已经不适合,旅游已经脱离传统的资源、场所和设施,发展为线上旅游。第二个是旅游本身产业分工,互联网的出现使大量产业被扁平化,或者称之为“去中介化”,以山东省为例,2014年通过团队方式出游的游客不到7%,而超过93%的游客是自助游客,在这93%左右的游客当中,最近连续三年在网上消费和网上定制的游客从8%、15%,到去年接近30%,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已经以网络作为主要的中介完成自己的行程设计和旅游消费。

二、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人才需求与供给存在偏差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首先是产业功能要发展经济,其次是事业职能汇集民生,另外一个旅游业的发展还要具有行业功能就是贡献社会。旅游业已经不再是单一产业,它的事业属性越来越突出,养老、养生、健康、研修等都成为旅游的重要方面。国民经济转型是不是与职业教育无关?事实非如此,现在问题是大部分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都在低层次就业,硕士和博士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行业扎不下根,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学历等各方面遇到限制,所以这是我们旅游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要合力捅破职业教育就业的天花板,要培养全能型的人才,这是我们的责任。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当中,旅游本科、博士硕士教育层次几乎没有,实际上在中国职业教育结构中只有高职和中专这两个层次,所以旅游高职承担的是从博士、硕士到高职的人才培养的整个金字塔体系,我们必须跟上现代产业的需求,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所以课程改革和培养模式必须要突破。

产业快速成长对旅游管理经营人才的规模性、职业化和多层次的需求迅速膨胀,供不应求将是常态。有关机构测评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率低,实质上不是旅游教育失败,是旅游教育的层次设置上存在失误,产业需要的人才教育机构培养不出来,尤其是高端人才培养不出来。

(二)通识教育意义重大

新型社会的构建对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加强,台湾有很多高职院校培养了众多的大学校长和院士,培养了很多业内拔尖人才,这是为什么?他们的经验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通识教育,这种通识和成才教育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旅游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王字型人才”模式,“王”字最底下的一横是专业技术能力,合格的总经理要懂盘子怎么端,被子怎么叠,中间一横是管理才能,或称之为技术能力,一竖是人文素养,上面一横是创新能力。旅游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做事的能力培养,所以技能大赛的主旨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台湾职业教育界有一句话:“不会动扳手的人,领导不好一个工厂”,这是郭台铭的话,郭台铭就是职业中专毕业的,富士康成为台商当中崛起最快、最大最强的企业,一直占据着产业的中上游。

第二个方面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台湾的容继业校长讲他在职业教育领域做的很高兴,是因为看到其学生一批批成为行业掐尖的人才,他非常注重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常学校注重就业导向,注重社会需求,而我们需要考虑旅游产业的结构,按照产业结构来设定专业结构,按照产业结构设置专业结构最终给学生提供的是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我们过去常常是这样,哪个热销就多培养,而按照商业上的定律,热销的就容易走向衰败,所以人才培养也不应当模仿跟风。

(三)抓好职业教育的阶段培养

第一个就是入学阶段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第二个就是专业技能培养,这是终生受用的基础,实习实训阶段是人文精神、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个环节是学生养成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关键。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业以后大部分流失了,原因之一是旅游业现在就业的门槛太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普遍存在,再就是对服务业的社会认同,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薪金技术比较低,社会偏见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要突破六大要素的束缚培养一专多能的跨界旅游人才。我非常赞同“旅游产业无边界”,跨界是旅游行业成功的非常重要的桥梁和途径,我们在座各位很多是先前没有从事旅游行业,为什么进入这个行当且喜欢热爱这个行业,我认为首先是兴趣,脱离原来的专业进入新专业里面,需要有动力和足够的专业吸引力。

(四)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旅游创业教育

当我看到台湾大学生利用3D技术制作纪念品和旅游商品的时候,我颇有感慨,他们学会了把文化变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实际上就是谁能适应这个时代,谁就能利用这个时代给你提供的资源。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就是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创业创新的机会,互联网就在那里,用与不用、用的好、用的差取决于你的能力,最后能用到最好最优,取决于你最终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和对互联网的把握,互联网就像一匹烈马,无法驯服的烈马只能看着烈马奔跑,驯服后的烈马就可以驾驭奔跑,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所以今年4月份O2O泰山会盟凝聚山东省旅游业的力量,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所以现在各地已经推出了大量新的产品。

(五)推动国际化办学

国际化办学,不是把学生派到海外实习就是国际化,那是低层次的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是让世界来关注我们,我们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和培养模式,同时在我们的旅游职业教育之中应该培养出像洛桑学院那样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职业教育的品牌或者品牌联盟,才是真正中国的国际化。

特色旅游教育 第4篇

庐山是众所周知的人文圣山, 每到假日, 庐山便出现人山人海之现象, 但在庐山脚下却又有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旅游景点。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学府之一, 可是又有几个人亲身到过那参观, 又有多少人了解中国国学。中国现代的教育是应试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高突发袭击, 期末考试前, 死记硬背, 考完期末也全还给老师了, 这也就是那些学生天天说的“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的东西无处可用”。其实不是无处可用, 而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样运用上去。所以本文讨论的教育名山之旅, 主要从四个类别讨论:国学教育、贤母文化教育、清廉教育、生态教育。其代表地主要有:白鹿洞书院、中华贤母园、爱莲池、三叠泉等。通过教育旅游的开发设计, 不仅可以让游客学到课本上的知识, 也可以亲身实践, 最终达到一生难忘终身受益。

二、庐山“教育名山”特色旅游资源分析

1. 白鹿洞书院:国学教育基地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脚下, 位居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 对于中国书院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白鹿洞的改革教学成为古代书院模仿的典范。此后, 白鹿洞书院名声大噪, 成为我国书院文化的重要文化教育典范。

2. 中华贤母园:贤母教育基地

中华贤母园位于九江市九江县城中心, 占地总地面积1100亩。由于当前人们多样的文化的需要, 中华贤母园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彰显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文化气质, 贡献了非凡独特的文化精品, 达到改善宜居宜学宜业氛围的效果, 提高了城市的品位, 增强了城市影响力。而且九江与中华四大贤母有着深厚的缘分, 四位母亲均与九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岳母是抗金名将岳飞的母亲姚氏, 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的四个大字的典故深入人心。贤母文化也因为这样被人们永远学习并传承, 被我们所敬仰。

3. 三叠泉:生态教育基地

三叠泉位于星子县周边, 与白鹿洞遥相呼应, 大家都说“到了三叠泉才算庐山的客人”三叠泉之所以叫三叠泉是由于其分三级, 瀑布水飞泻到第一级大盘石上后, 然后又飞泻到第二级大盘石, 在“坠落”到第三级大盘石上, 形成三叠, 总路差将近155米, 是庐山瀑布的“第一奇观”。

4. 爱莲池:清廉教育基地

爱莲池是位于庐山脚下的一个景点, 风景优美, 是周敦颐赏莲、写莲的原始地。池呈正方形, 面积有170平方米。台面积约70平方米, 内填充“五色土”。池中分划十方池, 种植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爱莲池的建筑优雅新奇, 十分清新大方。

5. 其他相关景点

(1) 陶渊明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位于九江县境内, 馆内珍藏着《陶渊明生平事略陈列》, 充分介绍了东晋时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庐山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为后人学习其豁达的精神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2) 岳母墓

岳母墓同样位于九江县境内, 岳母姚氏, 在金兵入侵中原的时候, 送儿子参军, 报效祖国。其中, 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刻上精忠报国的故事, 被我们广为传诵, 岳母也因为这样, 被称做“千古母亲的典范”。

(3) 周瑜点将台

周瑜点将台位于星子县的县中心, 被鄱阳湖和庐山所包围, 它所代表的是三国时期的文化, 对于庐山来说, 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 在景点的门口, 写有长联, 气势非常磅礴。

三、庐山“教育名山之旅”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1. 庐山“教育名山之旅”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分类

(1) 国学教育的开发

白鹿洞书院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天下第一”书院, 对于我国古代书院文化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且其书院文化背景深厚, 对于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休闲旅游活动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基于以上的因素, 针对白鹿洞书院, 可以开发以下教育旅游产品:

(1) 修学度假:“修学度假”, 也叫修学旅行。在应试教育下, 为缓解学生压力, 在学习的同时放松心情, 同时扩展学生们的视野, 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可开发白鹿洞书院修学度假旅游产品。

(2) 游学旅游:开发白鹿洞书院游学旅游项目, 让学生和游客充分体验古代书院教育的过程, 穿越唐宋, 感受书院, 游中学, 寓教于乐。

(3) 亲子教育游:当今社会家庭问题也是屡屡出现, 什么不赡养父母、不教育孩子等, 这些都需要亲子教育。所以家长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到白鹿洞书院上书院课堂 (免费的课堂, 包括每周诵读国学的指定内容, 尤其是4-11月的旅游旺季, 类似其他景区的每日演出项目) ;在白鹿洞书院的朱子祠举行教育大讲堂。

(4) 开办国学教育班 (夏令营冬令营等) :主要针对那些暑假寒假的学生和家长们, 尤其是暑假。现在的孩子对于网游的迷恋尤其严重,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空闲时间太多, 自己的目标又不太清楚。整个人无所事事, 玩电脑, 看小说是他们唯一打发时间的方法。再加上父母没什么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因而开设国学教育班是必不可少的, 暑假很多家长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旅游, 而普通的旅游又费钱又不好玩, 如果能让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参加国学教育班, 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这个国学教育班开设的时间我们可以适当的开设一个半月左右, 这就有点类式于暑期培训班样的, 但又有不同于那些, 因为那是培养孩子和家长的素养, 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压力, 并且可以世界各地的朋友交友和沟通。在如此美丽又幽静的地方学习是多么惬意的事情。而且白鹿洞书院内有提供学生住宿的宾馆, 增加了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2) 贤母文化教育的开发

中华贤母文化所代表的贤母教育历史背景深厚, 通过依靠一定的现代设施设备, 结合最新的媒体手段和传统的宣传手段, 对贤母文化的旅游可行度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不仅如此, 园内大量的旅游休闲产品, 让贤母园成为了一座集旅游和休闲于一身的主题公园。

针对中华贤母园独具特色的贤母文化, 列举出开发贤母文化教育旅游的条件, 具体表现在以下可以开发的项目:

(1) 贤母文化教育体验游 (游园) :中华贤母园是一个全新的主题公园, 是环庐山游的必不可少之地, 是九江市区人名休闲的首选地, 是另九江市人民骄傲的休闲之地。不仅如此, 园内基础设施完善, 各式各样的餐厅、茶廊、公共卫生间等等, 停车位充裕, 这些条件使得贤母园方便进出, 也便于人们更好的观赏。相信游客肯定会满载而归。

(2) 贤母教育游戏游:因为贤母园是一个刚开发的主题公园, 主要面向对象还是本地和周边城市的居民, 只有把他们吸引过来, 才能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所以我们可以在贤母园内举行下列游戏活动来吸引这些旅游者。可开发的项目有:

a.“超级妈妈大赛”活动--通过举办此活动, 充分展示“妈妈的绝活, 妈妈的智慧、妈妈的才华、妈妈的风采”。

b.贤母教育课堂--给广大母亲讲解一些成功的案例, 希望能给更多的人一些启发。

(3) 现代贤母教育展示:成功的本地及周边甚至全国的感人的母亲教育成功的案例展示和经验借鉴 (多数家庭会喜欢, 免费的教子方法) , 并希望成功举办成一个小型的世界吉尼斯纪录中的母亲之最。

讲出我身边的好母亲--通过一些自己周边成功母亲的案例, 启发你身边的人。

(4) 贤母教育主题纪录片--通过更形象的表现, 更贴切的表现给广大受众。

可每年每月举办贤母文化教育节。主要是让更多人知道了解中华贤母园, 把它以文化活动的形式推向世界, 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如“母亲讲坛”--每周或每月举办母亲大讲堂。

(3) 生态教育的开发

有一句这样的话:“不到三叠泉, 不算庐山客”。三叠泉作为庐山瀑布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面临很严重的环境问题, 在2010年7月20号在三叠泉举办过“大学生环保天使, 走近庐山三叠泉”的活动, 我们可以学习这次活动, 为庐山也为三叠泉打造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旅游活动路线, 丰富旅游活动, 使旅游者乐于参与其中。为打造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旅游活动路线, 在登上三叠泉的同时, 我们可以设置一些以环保教育为目的的活动, 让旅游者亲自参与, 体验其中, 感受到自己留下的那片美。

(4) 清廉教育的开发

庐山自古名人辈出, 关于清廉的代表人物当属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宋熙宁四年, 他来到星子县任南康将军, 并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爱莲说》, 篇中一句“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成为了千古名句, 并且一直成为后人当官为人高尚品德的比照。因而爱莲池是九江乃至江西省的廉政教育基地。

针对这项特色的旅游资源, 爱莲池可以开发的项目有:

(1) 书本教育游

《爱莲说》作为千古名篇, 人们耳熟能详, 在爱莲池进行赏莲花的活动, 让旅游者身临其境, 感受“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意境。

(2) 游园墙, 讲故事

在爱莲池园的后面有一座园墙, 墙上讲诉了周敦颐一生的经历, 旅游者通过学习, 可以更加了解清廉文化的意义。

主要典故有:分宁决狱、安徽救囚、感动洪州、周济宗族、仗义葬友、洗冤广东、知难康军、做爱莲说、结青松社、绘太极图、廉溪讲学、隐逝莲峰等。

2. 庐山“教育名山之旅”特色旅游线路开发设计

(1) 一日游线路:亲子国学教育之旅

亲子国学教育之旅是一条寓教于乐的游学教育线路, 集白鹿洞书院国学教育与中华贤母园贤孝感天地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主题旅游专线。它既有庐山的奇秀美景, 又有中华教育的博大精深。在此次旅行中, 不仅可以参观宋代时期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 学习中国古代教育文化, 还可受到中国古代四大贤母文化的熏陶。

一日游之线路:白鹿洞书院-中华贤母园-陶渊明纪念馆-岳母墓。

(2) 二日游线路:中华教育文化之旅

中华教育文化之旅是一条以心灵感知为主的教育体验线路, 集国学教育、贤母教育、生态教育、清廉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主题旅游专线。它既有庐山的奇秀美景, 又有中华教育的博大精深。在此次旅行中, 不仅可以参观宋代时期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 学习中国古代教育文化, 还可受到中国古代四大贤母文化的熏陶, 还可以观看古人称“匡庐瀑布, 首推三叠”, 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

二日游之线路:周瑜点将台-爱莲池-白鹿洞书院-三叠泉-中华贤母园-陶渊明纪念馆-岳母墓。

(3) 三日游线路:文化教育修学之旅

文化教育修学之旅是一条以学习为主的教育体验修学线路, 集国学教育、贤母教育、生态教育、清廉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主题旅游专线。它既有庐山的奇秀美景, 又有中华教育的博大精深。在此次旅行中, 不仅可以参观宋代时期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文化, 还可受到中国古代四大贤母文化的熏陶, 还可以观看古人称“匡庐瀑布, 首推三叠”, 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

实施优质教育 创建教育特色 第5篇

创建教育特色

为推进学校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我校本着“发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局面”的要求,以创新促动发展,以务实获取成效。本学期我校将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县教育局2012年工作会议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抓好教学监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创建特色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德育工作

(一)强化德育管理——管理育人 1.建立德育管理常规,严密德育管理过程

建立起一整套切实可行、符合学校实际的德育管理常规。主要包括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完善制度、组织实施、精选人员、检查评价等若干相互作用的环节。

2.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1)在管理工作中,重视采取措施使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建立师生值日制度,通过值日使教师、学生参与德育考评管理。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形式强化执行《五中学生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使学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值日检查的结果,作为对班集体考核及学生行为表现考核的重要依据。学校每月进行一次先进班级评选,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凸显校园文化,——环境育人

上学期,我校从有限的经费里挤出资金改造了学校大门、新建了学生车棚、不锈钢宣传橱窗等设施,并对二道门进行了设计装饰,使得校园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校园里的板报、宣传橱窗内容丰富多彩,每间教室张贴有名人画像、风格各异的班级园地„„无不充满浓郁的

文化氛围,这些,无疑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得以发挥。本学期,我们计划将进一步增加投入,对教室及教师办公室进行设计装修,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育人

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1、继续把涟城镇敬老院作为校外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劳动,让学生接受爱老敬老教育。

2、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德育内容的系列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1)、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聆听国旗下讲话,让谆谆教诲像甘甜的雨露滋润每一位学生。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国旗下讲话,不但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教育,而且教育了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和观看的群众,使之成为我校对外展示的窗口。

(2)、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

(3)、密切家校联系,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教师和家长共商学是,互通情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开学初,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求真务实地制订了我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制度,并且组织教师进行了学习、讨论、修订,使各项计划和制度更完善、更全面,可操作性更强。

2、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按课程计划编排好课表,开足开齐课程,合理安排各类活动课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按照课表上好两操,上好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做到时间、地点、教师、场地、内容、设施“六落实”,每天保证一小时有质量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知识、扬个性、砺意志。

3、强化教育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管理与评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严谨教学管理,严格教学工作各个环节过程和质量的监控和评

价,追求有效教学。有效实施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尽情精心地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讲评好作业,辅导好潜能生和特长生,创新作业评价和批阅方法,实行家长签字制,形成家校共育氛围。

4、教学质量分析:以单元测试行为为契机,紧紧地扣牢教学工作,每个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都及时进行单元测试、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并装订成册,教导处定时检查,夯实教学效果。找出主要成绩和所存在的问题,剖析具体实例,写明改进措施,把学困生的转化列为重点。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实行家长把关签字制,每次测试后,学生的试卷都要面对家长,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存在哪些问题,共同研究出今后改进的措施,让家长提出他们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或建议,这样,家长也积极参与到了我们的教学改革中,促进我们的教学成绩的提高。

5、严格“教学七认真”检查制度。为准确掌握教学状况,及时了解教学信息,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对教师教学“七认真”工作的检查采取平时不定期抽查和每月定期的“校内月视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次检查做好记录并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严格对照《五中(小学部)教学七认真要求暨考评细则》和《五中(小学部)各科作业规范化要求》的标准,一月一总结,并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6、质量监测常态化。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为切实把好教学质量关,我校定期组织校内质量调研,并组织参加“区域联盟校”质量统测,每次考后要认真组织召开考试质量分析会议,找不足、思改进、求提高;并对品学兼优、学科标兵等各类学生进行表彰,在校园橱窗里张贴照片,树立榜样,进行正面教育,推动学风建设。

7、强化教师备课管理。要求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定期的检查教案都要保证提前进度2课时,检查到无教案进课堂的视为旷课处理。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和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得失,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便于今后教学中不断的总

结、改进和提高。

8、建立“教学常规日巡查”制度。为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规范课程实施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校教学一条线,成立教学常规日巡查小组,明确分工。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人专门负责对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检查,从早读课开始到放晚学,一节课不漏的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行全程、全面的监督检查。每天检查如实记录,一周一总结,检查结果和教学绩效挂钩。这项制度的实施,有效保证了我校教学秩序的正常化。

9、积极开展校内教研活动。开学初即制定校内教研活动计划,经精心安排,保障教师每周都能听到优质的公开课。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为校内公开课,授课教师精心准备,认真钻研,课后认真反思、总结。全校教师听课后坐下来一起评课,互补短长,达到共同提高。对于每周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记录,教研组长认真做好每次教研记录,教导处负责点名,保证按时出勤。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对出勤情况都有详细记录,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对评课表述及时整理,使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改进,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三、抓特色教育,注重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写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真”习惯。学生为了把字练好,为了使自己的书写整洁美观,就必须要求自己自觉地反复练习,掌握字的结构特点。这种保持页面整洁,不写错别字,把字写美观的意识,自然会形成一种做事认真,力求完美的好习惯、好作风。因此我校从去年开始就把学生书写规范字当成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学校统一印发“五中学生午间习字作业纸”要求学生每天中午课前拿出20分钟的时间来认真完成“规范字作业”。每天学生中午练字的20分钟,按正常课堂的标准要求,由值周老师负责检查课堂秩序,纳入班级考评。学生每天的习字作业由语文老师按天收取、装订、保存,对写得不认真的要求重新补写,学校不定期对学生的写字资料进行检查。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我校在去年11月份专门组织了一次“规范字”竞赛,并在校会上对获奖的同学

进行表扬、颁奖,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练字热情。经过一阶段的运行,此项工作已经初见成效:(1)、减少了学生课前嬉戏、打闹的时间,让学生有效的把中午这段时间用好。(2)、经过一阶段的认真练习,很多学生的写字水平进步很大,字写得认真了,写得规范了,既培养了学生认真的态度和刻苦的精神,也提高了做作业的质量。

这项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做细做实,请专职教师有计划的开展写字辅导,教会学生写字的要领,掌握写字的技巧,在练字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端正“两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严格坐姿:在“三个一”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头正、身直、肩开、足安”。同时规范执笔姿势,养成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习惯。值日老师检查各班“两姿”情况,记入值日记载册,列入班级常规管理考核。

要将“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尤其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更应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字。学期末,则分科进行好作业评比。在全面练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加书法兴趣组,加强特长生的培养。定期开展写字比赛,努力实施写字特色工程。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举办硬笔书法赛,评出团体奖和个人奖,评委老师及时对比赛情况作出分析,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下阶段的练字要求。通过比赛,评出校十佳书法能手和一个书法特色班,使之成为我校创建特色教育的一项重点项目。

四、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1、制定严格的门卫制度和来访人员的登记、验证制度。保卫人员夜间值班消防安全巡查制度,保卫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和来访人员登记记录。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对食堂管理非常重视,实行学校亲自经营,要求食堂服务人员、厨师必须持有健康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制度,严把“病从口入”关。

3、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预防溺水、预防违法犯罪等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竞赛、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印发安全知识手册,《关于安全工作告家长一封信》等发分给师生,不断加强师生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能力。严格禁止学生乘坐违规校车。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保护,让家长放心。

“文萃教育特色” 第6篇

【关键词】校长办学思想 文萃教育特色 师生幸福 个性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改革与构建特色学校实验研究”(牛国喜为课题负责人,编号为PL2015_328)R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0-02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教育挑战,真正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我以“文萃”为思想方向,打造以独特的“文萃教育”为目的新的教育思想。结合多年执任经验和当前的办学实际,提出了以“重视文化教育,重视人文素养,重视文明传承,注重在学校教育中的文以化人”为内涵的“文萃特色教育”。

1.“文萃教育特色”的思想内涵及特点

文萃一词,文者,至精文化、文华词采、文明礼仪、人文关怀;萃者,萃集、聚合,融会贯通。文萃,既体现成纪故地尚智好学、文德双修、人文荟萃的优良传统,更彰显的是文明重德,谦和思诚的和谐创新的现代新风,寓意学校将承古拓今、继往开来,传承文化、倡导文明,在素质教育下以“文”为导向,以“萃”为途径,引领学校教育不断向前。作为一种引领学校长远发展的思想理念,“文萃教育特色”有以下特点:首先,文以化人,萃集智慧——基于“谦和、思诚”的教育精神的创新。其次,文化立校——致力于师生双向幸福成长的时代理念。第三,关注学生人文素养、致力学生个性成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学校核心价值的践行理念。

2.“文萃教育特色”办学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办学过程是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实践过程。在办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校长的理论实践体系是校长的指导思想,即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它包括一个校长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反映了校长对学校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和主张。办学思想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校长的教育思想。

3.“文萃教育特色”校长办学思想在学校工作领域中的实践

3.1开发校本课程,构建特色学校实践体系

校本课程是有学校参照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课程。学校以营造氛围来推动特色建设,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特点以及学校办学经验成果,以教育科研来支撑特色建设;以师资建设来保障特色建设;以课堂教学来彰显特色建设;以兴趣活动来丰富特色建设;以独特的文化形式彰显学校内涵。

3.2丰富学校课程建设,推行实施“361学本研学稿”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寻上,学校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本校教情和学情的“361”学本研学稿教学新模式。针对不同年级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目标,学校正在进行“两稿一本”的开发实施,实施成果主要有:复习讲义稿、新课标解读稿、培优研学稿。高一年级旨在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学校汲取各大教研组的智慧,修订了高一年级学科补弱纠错本。

3.3以“文萃”思想引领,序列化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在活动中促进,在活动中提高。通过各种积极阳光的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促进师生全面健康发展。

3.3.1以书香校园的打造来引领、丰富学校“崇文教育”的内涵。学校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促进师生双向成长的重要活动。

3.3.2开展家校牵手共建幸福的“感恩教育成就幸福家庭”系列活动大型家长会。

3.3.3举办科技节、艺体节,让师生在动手动脑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3.4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校的课程研究和教学发展能力。因此,学校开展“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研究,进行“教师的幸福与专业化发展”交流体会等活动;激励教师参与各种专业化培训;通过校内评比进行优秀论文创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3.5搭建平台,挖掘师生潜力,促进师生成长

学校依托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搭建文化、宣传、情感、成长四个平台,让师生有空间展示精彩,超越自我。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旨在让每个文萃人都能得到锻炼与成长。

校长思想的凝练和实践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合力协助,全体学生的认真践行。“崇文”是我们的奋斗方向,未来,希望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尽可能为师生提供一个能够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独立、自由、自强、自律、合作、宽容的主体性素质的平台。我们将一直践行“崇文”的思想:执信若真;执心若水,执行若修;执志若坚,执思若涌。

参考文献:

[1]董宏华,尤春发,甄金凤.教育家型校长办学思想研究[J].成人教育,2012年第10期.

特色旅游教育 第7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教育,特色旅游教育,旅游专业

旅游业是以游客作为服务对象,为其游览活动及所需商品提供便利条件与服务的综合型产业。当前旅游业的竞争更明显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上的各个旅游大国为了提高本国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并使其达到国际一流标准,都十分重视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业人才。澳大利亚作为著名的旅游强国,更是把旅游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将其称之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并建立起了极富特色的旅游教育模式。

一、澳大利亚旅游教育的特色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独特,自然风貌奇异,发达的经济与对比强烈的多元文化造就了该国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发达的旅游业。二战之后,澳大利亚的旅游业保持了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中的旅游业比重稳步提升,现已成为澳洲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量境外旅游者的进入,一方面澳大利亚旅游得到了极大促进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其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澳大利亚旅游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澳洲政府及时吸收了欧洲的先进理念与高素质管理人员,并加强了本国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同时澳洲众多大学也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开设了众多针对性强的旅游类专业,并逐渐形成了其相应的教育特色。

(一)专业多样,针对性强

目前,澳大利亚各类学校已开设了旅游类专业10余种。大旅游类专业,主要涵盖了旅游管理、酒店业管理,休闲管理,餐饮管理,会展管理,休闲体育管理等。同时已设置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实用性强。例如,澳大利亚的酒店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全面掌握酒店的经营管理,并熟悉旅游业务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大多数开设此专业澳洲院校还与众多当地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回报,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二)新颖的课程设置与授课方式

澳大利亚旅游院校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领域包括了旅游业经济发展,游客管理,会展餐饮食品设计等。而在教学方面,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加大了授课方式的创新。例如,采用专业学术研讨会,或给学生提供专业相关自我实践课程。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密切围绕就业,例如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政府旅游部门,餐饮,娱乐服务,主题公园和旅游景点,旅游产品零售等。因此,澳洲的旅游专业主要在本科阶段开设了旅游风景名胜区管理、旅游商品营销、会展营销管理、旅游餐饮管理、会展营销与客户服务、旅游服务学、旅游心理学等相应课程。

(三)利用旅游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目前,澳洲的主要旅游行业协会都积极参与旅游人才的培养,在旅游教育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澳大利亚旅游企业中的最高行业协会—澳洲旅游理事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助的澳州旅游研究局、澳大利亚旅游研究理事会等。澳大利亚旅游协会广泛参与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制定与教师培训等方面,有力的推动了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业研究,实现了旅游院校与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的合作效益

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本国的旅游教育,对旅游教育的引导和旅游院校的经费支持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澳大利亚政府现已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政策,旨在保障和落实各项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借以实现澳洲旅游业从业人员业务素养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澳洲的旅游企业也纷纷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企业通过在高校建立旅游研究机构,与高校联合研究旅游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并通过校企人才交流,精心挑选研究专家,整合双方的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样化、网络型、交叉式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有力的保障了澳大利亚旅游业管理的专业水平。

(五)旅游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也是由最初的提供旅游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发展而来。从1974年设立第一个旅游专业至今,逐步形成了旅游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的格局[1]。在如今的澳洲50多所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实践与职业技能认定,一般高校都将实习期设定到1-1.5年,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认证的旅游专业技能鉴定,通过建立国际职业技能认定制度来推进旅游人才的职业化进程。

(六)鼓励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澳大利亚旅游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国际水准,离不开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澳大利亚通过广泛开展与欧美旅游大国合作,联合培养澳洲旅游从业人员。同时注重提升学员分析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规范与谈判、沟通技巧。澳洲旅游企业也极为重视人员的继续教育,视之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澳大利亚的每年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招生,生源要求必须来自通过相关中级培训,并拥有数年行业工作经历的人。并且想要成为行业中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要脱离现有岗位,并返回学校进行继续教育或培训[2]。

二、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旅游教育开展的较晚,目前主要依靠大专院校,没有形成如澳大利亚式的,据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由旅游企业自发组织起来的相关旅游行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大都具有政府机构性质,行政意识较强且效率低下,无法推动中国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开设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数量迅速增长,现已形成较为稳定的规模。据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10年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是1 968所,在校生总数达1 086 000人,平均在校生552人[3]。这些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已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为未来复合型,专业化的旅游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不断扩大的旅游产业与日益激烈的国际旅游竞争,我国的旅游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旅游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设置旅游专业是为了满足旅游业对行业人才的需求,而我国的旅游专业大多在诸如管理、经济、地理、历史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新建、组建而成的旅游系或旅游专业,主要是从为了这些学科寻找发展的出来而强行将本学科嫁接在旅游上形成的。因此,通过这样外延式形成的旅游专业,造成了我国的旅游院校众多,但是整体质量较低,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旅游专业要求。同时,这些旅游院校只是照搬其他学科固有的教学方式,习惯性的沿袭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使中国旅游教育缺乏特色、专业与活力[4]。

(二)缺乏清晰的教育目标

当前的中国旅游教育,往往是旅游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混淆,中专、大专与本科教育定位不清。很多高校的旅游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开设的课程类似或一致,有些本应发展特色旅游职业教育的的高职院校更是完全照搬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教学方法与教材,甚至对培养人才的定位也无法突破本科教育的条条框框,极大的束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实用化发展,偏离了原有职业教育要求的轨道。造成了我国旅游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层次上的区分度,也不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缺乏特色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相脱节[5]。

(三)缺乏实践教学

旅游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决定了旅游专业设置要以应用性为核心。而我国的旅游教育重视培养旅游研究型人才而忽视技能型人才,重视专业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技能教学[6]。因此造成我国的旅游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同时由于培养目标的混乱、实践教学经费不足,没有实践教学基地,实际操作经验的师资缺乏等问题使当前的旅游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实践课程或组织学生前往行业一线实习,往往只是开设几门如导游业务、酒店实务、茶艺等技能课程或是将毕业前实习作为本专业的实践课程,使得实践课程无法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相补充,造成学生无法掌握实用技能,最终导致了我国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低。

三、澳大利亚旅游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我国旅游行业协会要拜托固有理念,树立多元化融资和多渠道投资的新理念,打除仅仅依靠政府提供资金和拨款的陈旧观念,积极以市场为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组织、协调、监管的作用,同时与企业、学校积极合作,共同研究未来中国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我国旅游教育发展。

(二)人才培养多元化、规范化

继续完善从中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梯次模式,改变重视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现状,努力建立相应的职业认证制度,推动旅游人才培养的职业化运作。旅游企业应建立起完善可行的岗前培训、上岗培训及轮岗培训等基本培训制度,使行业技能培训朝着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政府也需构建一套高效、系统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各型旅游人才在数量、素质和结构方面的供给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三)合理设置课程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一种旅游教育模式就是以能力为前提的模式。我国的旅游教育可通过聘请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管、专家和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从旅游企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明确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高校可以此来制定培养计划,调整相应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选择与之相配的教材,避免旅游教育的盲目性,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四)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旅游行业的实用性要求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因此我国旅游院校应当针对旅游业岗位群的职业要求来确定技能性、实效性的实践培养内容。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专业的教学场所。目前实训基地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校内实训基地,如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茶艺室等,进行实际的案例教学,通过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准确把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第二类是校外实训基地,即高校与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餐饮企业等签订协议,由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各个旅游高校未来都应建立以上两类实训基地来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

(五)提升师资质量

从旅游教育的特点和性质出发,不仅要求旅游专业教师具备高职称与高学历,还应当掌握丰富的从业经验,从而更好地把握旅游行业职位的知识及技能要求,并且能够敏锐地捕捉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活泼并贴近实际。因此,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应当一方面引进或聘请旅游业资深从业人士任教;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要加强对现有师资的业务培训,理应假期深入旅游企业上岗实习,掌握行业最新动态。

四、结语

特色旅游教育 第8篇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思想和目标, 创建省级一流特色学校

1.办学思想:以“德育为首, 教学为主, 全面育人, 发展特色”为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以“润育潜质, 培养习惯, 发展个性, 奠基未来”为办学理念, 建立以德育为核心、以“艺术教育为龙头”的先导体系,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让每一个农村孩子的艺术潜力都得到全面发展。

2.办学目标:我校以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积极推进“规范化”、“品牌化”、“ 特色化”、“现代化”进程,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升办学品位, 把崖城中学建设成“志存高远, 人格健全, 基础扎实, 特长凸显”的省级一流乡镇中学, 把崖城中学打造成“农村中的特色中学”。

二、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规范管理

艺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构成。我校一向把艺术教育放在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上, 构建了由校长直接领导、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具体负责、艺术组具体实施、政教处、团委、各年级组共同参与实施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从教学设施、师资培训、教学教研、活动开展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规划与指导, 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学校每年都开展元旦文艺晚会、校园歌手、相声小品、主持人选拔赛等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每学期都组织美术书法大赛和作品展览, 每逢重大节日都会进行墙报评比, 为艺术特长生开设了专业课辅导班, 促使他们充分发挥潜能, 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为艺术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搭建良好的平台

我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更离不开学校为之创造的良好条件和搭建的交流发展平台。学校加大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 且逐年递增。为提升舞蹈队的训练水平, 学校建设了两个标准练功室, 每年都更新一批舞蹈服装和道具, 逐年完善一套设备齐全的音响, 每年投入10万左右举办元旦文艺晚会;建设了一个宽大明亮的美术书法展览室, 还配有一个专门的书法室和一个美术室供学生使用。

四、加强艺术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艺术教师是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 并且专业水准、工作能力要求高, 因此,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是实施艺术教育的根本保证。我校现有艺术教师9人, 科班出身, 学历全部达标, 他们各自承担着相关的教研工作及训练辅导任务。同时, 还要指导和组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工作任务相当繁重。为了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一是为他们创造外出进修学习条件;二是定期聘请校外著名艺术专家对艺术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提高艺术教师业务水平;三是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级专业比赛。

五、开辟艺术第二课堂, 发展特色教育

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办学模式, 凸显了其独特的办学魅力。音乐班、美术班、器乐班定期在校内举行各类文艺活动比赛, 使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生机勃勃、丰富多彩, 不仅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得到美的启迪, 艺术的熏陶, 而且扶植了有特长的苗子,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推动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艺术教育服务社区, 展现社区文化风采

学校文艺队利用节假日与课余时间, 到社区、部队等地举行会演。每年国庆节期间, 我校师生的书画优秀作品都在校外举办展览, 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通过精心组织和策划, 我校的文艺节目质量高, 一台学校文艺晚会水平相当于市级文艺晚会水平, 三亚市电视台经常报道和转播。校文艺队曾多次代表崖州区文艺队到大东海广场等地演出, 热情讴歌崖州区人民的幸福生活, 讴歌社会和谐和祖国美好。

我校抓住均衡教育发展的有利时机, 树立科学的办学思想和目标, 狠抓艺术教育, 以打造农村特色学校为切入点, 成功创建出了省级一流特色学校。我校的老师和学生在各级各类文艺比赛中屡获大奖。吴多翠老师的演唱、李环老师的舞蹈、秦爱萍老师的绘画、蔡亲锋老师的美术教学案例在三亚市教育系统的各种比赛中多次荣获第一名、一等奖。吴多翠、李环等老师还共同编写了一本《崖州歌舞》校本课程, 书中详细叙写了崖州歌舞的起源、传承和发展, 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崖州人民能歌善舞的民族风情。在每年三亚市校园艺术节的舞蹈、合唱等专场比赛中我校文艺队荣获一、二等奖;在书画、征文、演讲、数理化等竞赛中, 我校多名学生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一、二、三等奖;在三亚市首届中学生男子篮球赛中荣获初中组冠军。省市领导对我校这种以艺术教育为手段, 发展农村学校特色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通识教育——旅游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9篇

关键词:全面发展,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品行教育

一、学生品行教育的缺失

通过交流发现, 在自己与社会要求的差距问题上, 大学生们更多看到的是自己能力水平与社会要求的差距, 却很少注意自己的品行与社会要求的差距。

为什么大学生普遍关注自身能力和发展而忽略自我品行呢?

其一, 对社会现实的错误认识。市场经济所谓的发展和能力, 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发展和能力的内容即包括有形的物质发展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也包含了品行的发展和品行能力。经济社会视角下, 人们的关注点由以往对发展和能力的忽略, 转为只关注能力的价值而忽略品行的意义。而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学生, 往往受此观念影响颇深。

其二, 畸形教育发展的结果。目前, 学生把考试看作是决定命运的本事, 造成了单方面的追求考试成绩追求能力的发展, 而忽略发展和能力中的品德品行。旅游专业的学生也一味的加入背书、考证的行列, 而忽略了自己的天性发展。

其三, 急功近利的突出表现。目前, 旅游行业的发展集中在对利润的追求上, 整个行业没有很好的规划和组织。而大多数企业只关注他们要招聘的学生是否掌握某项技能而忽略了学生是否适合所应聘的岗位, 是否具有从事某项工作的行业品行。例如:大多数旅行社在招聘导游员的时候, 会让应聘的学生讲一段导游词, 而能背出导游词的学生, 其中大部分人却因为性格缺陷、道德操守的问题而很快就脱离了旅游行业。

针对上述情况,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提出要进行教育改革。可是怎么改,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改革后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这些问题迫使我们不断的去进行新的尝试。

二、通识教育是旅游专业学生品行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梅贻琦对通时教育的精辟论述值得我们深刻思考:“通识, 一般生活之准备也, 专识, 特种事业之准备也, 通识之用, 不止润身而已, 亦所以自通于人也, 信如此论, 则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 社会所需要者, 通才为大, 而专家次之, 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 其结果不为新民, 而为扰民。此通专并重未为恰当之说也。”【1】

从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出, 相对专业教育而言, 通识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多方面的能力和品性, 更注重完整人格和品质的培养。

在人一生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 会经常用到几种最基本的能力, 这些能力如果被熟练掌握而形成习惯, 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面临社会变化、面临知识增长时, 都能保持较好的适应状态并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 旅游教育引入通识教育概念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的自我扩展能力;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肯定能力;能够客观、公正地知觉现实并能实事求是地接受现实;能够着眼于未来, 有长期的奋斗目标、真诚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及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旅游教育者不仅仅要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做准备, 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培养学生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培育健全的人格和品行, 提高学生智力、情感、伦理等多方面的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相结合是构成现代旅游教育的主要内容, 专业教育注重的是才, 通时教育则注重品行的塑造。也只有通时教育才是造就旅游人才品行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实施通识教育的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行业正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旅游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那么, 如何针对现有的问题找到可行的对策和途径, 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 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教育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2】

当前人们对旅游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 阻碍了通识教育的顺利实施。通识教育不但是一种教育思想, 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 要做到有效地实施通识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学校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 教学活动也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而通识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化。旅游教育中的通时教育着眼于“人”的培养, 这是一般专业教育所不能及的。

因此, 我们只需要使旅游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明确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提升道德品行、提升情感的品位, 进而达到身心和谐发展。我们的教育既应培养学生成为通识的专家, 又培养其成为有教养的人, 不仅学会“做事”, 更要学会“做人”, 只有这样, 才能在旅游行业的道路中越走越远。

2、提高多样化教学方式

目前, 旅游专业采取的教学方式多为传统的课堂讲授, 教育过程呆板, 课堂教学更偏重知识教学, 与现代社会重视实践操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能让学生记住很多知识, 但是却没有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品行。

品行教育重在行为,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是最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模式。其次还应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及时形象地了解旅游行业中正在发生的各类事件,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人格、吸取知识, 让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素质。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这里所谓的教师素质不仅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讲课艺术, 还包括教师的个人品质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程度, 这点在旅游教育中尤为重要的。

但旅游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很多教师自己深受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 对以品行教育的通时教育模式不够重视和理解, 认为技能和才干的掌握高于道德与行为培养。而且旅游技能的培养是可以很快就见到成效的, 品行和道德的培养却是长期而复杂的教育路程, 不能轻松地体现出教育者的成果。因此, 对于旅游教师素质的培训和心理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必须认清自身所承担的历史职责和重任,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三、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社会对旅游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虽然强调综合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 在旅游教育中尚处于摸索阶段,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把品行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树立“先育人再授业”的思想, 学生的素质必定不断的提高, 专业技能的掌握也必定逐渐增强。因此, 通时教育作为旅游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行业选择的结果, 更是旅游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延复、刘述理: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2】丛慧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M],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3】曹影:关注大学生的品行教育[M], 光明日报, 2005, 6

【4】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3)

【5】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3)

【6】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3)

特色旅游教育 第10篇

百色是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把旅游业培育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科学定位,促使百色旅游产业地位明显提升和发展空间迅速扩大。市旅游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部署,起草了《百色市旅游业赶超跨越3年(2013~2015年)行动计划》。要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创建“文化大市,旅游强市”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旅游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旅游人才,而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旅游教育。因此,对百色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旅游教育发展状况进行认真研究,进一步探索加快旅游教育发展措施,切实改进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对促进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一、百色旅游业发展概况

百色属旅游业后发展地区,真正起步是改革开放以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百色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品初成体系,产业地位初步确立,旅游产业实现了健康较快发展,旅游业成为百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百色地处珠江水系上游,是国家确定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地带,是滇、黔、桂三省(区)边缘交通枢纽、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是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是广西新工业基地、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对接基地。百色与越南有360.5公里的边境线,目前百色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区位优势明显,进行跨区域旅游合作和开展中越边境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百色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潜力很大,发展旅游业前景非常广阔。近几年来,百色根据山青、水秀、瀑雄、湖美、洞幽、坑神、崖悬、谷深和人文佳境等特点,大力开发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并形成广西西部旅游联盟,联手开发,联合促销,形成产品组合,与周边地区及其城市优势互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拓宽了客源市场。

(二)旅游产品体系和服务设施体系日趋完善

百色旅游在2000年之前一直处于打基础的阶段,之后百色通过把特色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3年,百色正式推出邓小平足迹之旅并大力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2004年底,百色被中央确定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2007年,百色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挖掘百色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潜力,截至目前,百色拥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50多个,A级景区13个,其中8个国家4A级景区;5个国家3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13个,国家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1个。拥有各类旅游行政、企事业单位150多家,其中旅行社21家,星级饭店19家,广西汽车旅游营地1个,旅游车船公司1家。目前,百色市旅游直接、间接从业人员总人数已达到了3万人次,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和规范。

多年的旅游发展,百色成功推出了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之旅、天坑群之旅、峡谷群之旅、遗址群之旅、民族风情之旅、边关跨国之旅等七大特色旅游主题精品和一大批旅游项目,2012年,又成功将“神奇的桂西,美丽百色——中国第一条世界级养生旅游线路”推向全国和海外,使“桂西山水,养生福地”的旅游品牌逐步唱响全国。形成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近年来,由于旅游市场需求不断深化,百色旅游产品种类正趋于多样化,产品内涵不断丰富,不仅有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传统旅游产品,一些新的旅游产品如城市休闲观光、攀岩探险、工农业观光等正在形成规模,并不断发展壮大,产品内容不断增多,产品文化含量显著提高。据统计,从2000年至今,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6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70多亿元,每年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2012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361.45万人次,同比增长21.15%,旅游综合收入9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2%,其中,国内旅游游客1356.30万人次,同比增长21.12%;国内旅游收入9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3%;入境游客5.15万人次,同比增长28.4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934.59万美元,同比增长26.71%。旅游接待人数和增幅均排在广西前列。百色旅游成为国民经济主要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

二、百色旅游人才需求现状与特点

随着百色旅游的发展迅速,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据调查,目前百色旅游人才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需要旅游开发利用的规划人才。百色旅游的发展相对滞后,2001年才开始全面进行景区景点和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眼下处在旅游产业规模扩大和整合产品开发阶段。根据旅游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思路,需要大量对地区旅游资源调研、评价及进行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人才。如百色虽然拥有像大石围天坑群这样的世界级旅游资源,但因人才缺乏,导致很多资源尚不能得到开发。

2.百色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地区性、民族性突出,许多资源属世界级旅游吸引物,同时还是不可再生的原始生态型,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高起点、高品位、高文化内涵,因此,必须是拥有旅游经济与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来承担这种开发研究任务。

3.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除需要高级研究开发人才之外,更需要大量经过严格训练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人员。由于一些旅游服务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不高,还出现了“一流的服务设施,三流的服务质量”,“上等的绝美佳景,等外的服务态度”之怪状。一些高品位、高等级的人文自然资源,在一些水平不高的导游员的解说下黯然失色。因此旅游教育和培训师资,显得尤为重要。

4.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旅游业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需要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外,还需掌握微电子、通讯、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即对人才的需求由原来的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要满足这样的发展要求,关键在于培养一支既懂旅游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百色旅游教育发展状况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百色旅游业蓬勃发展,百色旅游教育应运而生。旅游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专门人才。人才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了旅游服务的质量,也关系到旅游行业和部门甚至是区域旅游形象。百色现代旅游教育始于百色学院于2001年设立旅游管理专业,2006年设立经济与旅游管理系,同时百色农业学校、百色财经学校等中专、职业学校均开设有旅游专业,目前已开设了旅游经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导游基础、导游政策法规、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规划等10多门专业课程。百色市民族旅游学校、百色市旅游人才培训中心亦挂牌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百色旅游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基本形成了拥有本科、专科、中专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旅游教育体系。为旅游业输送了不少专业人才,对促进百色旅游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已有不少毕业生走上了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成为百色旅游行业的一支生力军。但百色旅游教育与相对成熟的省份相比,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远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一)旅游教育定位较为模糊,不切实际

随着现代人们旅游消费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旅游产业发展进入休闲旅游、商务旅游、主题旅游、深度旅游时代,对于人才需求也出现一些新变化、新要求。目前,百色多数院校所设的旅游专业主要依据现行的行业结构,设有旅游管理、饭店管理等专业,开设课程雷同,特色不鲜明。大多数旅游院校都将专业设置集中在眼下比较热门的导游或酒店管理方向,不能对旅游行业需求和新业态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对旅游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不十分明确,人才结构不合理,忽略了地方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百色旅游教育虽然以培养技能型的服务人才为主要目标,但培养模式仍沿袭传统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设置仍然过于“大学化”,而不够“企业化”,旅游教育模式不灵活,缺乏与旅游企业之间密切联系,研产学一体化程度低。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必然是理论知识强而操作技能较差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对旅游复合型人才需求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错位较严重

目前,百色旅游行业存在着旅游发展急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又较难的矛盾局面。据统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在本行业内的就业意愿较低,只有20%左右的学生首选在本行业内就业,而旅游大批人才却悄然流向其它领域,造成了旅游行业的低就业率。除受企业用人观影响外,还与毕业生的就业观在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旅游企业认为大学生大多没有业务实践经验,培养周期太长等实际因素,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的质量也让人担忧,部分招聘入行的学生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因而选择“跳槽”去往其他行业,致使旅游企业的大学生员工流动率极高。可见毕业生职业精神的缺乏、实践能力的薄弱等因素,亦使旅游专业毕业生得不到市场的认同。所以,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更应该切实改进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质量。

(四)师资力量的薄弱制约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办好旅游专业的关键。旅游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殊专业,它既需要任课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但众多学校的旅游专业属于新建学科,部分教师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理论准备不足,在实践上又缺乏磨练机会,在教学时往往不能将知识讲透。虽然有一些教师是导游专业毕业,可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尽管理论知识结构较为系统扎实,但缺乏旅游业的实际锻炼和旅游阅历,缺乏开阔的知识视野和解决旅游实证问题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生动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此外,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旅游教育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学术带头人少,整体力量不强,“双师型”教师缺乏,已成为制约旅游实践教学的重要瓶颈,制约着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四、改进和提高百色旅游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否扎实推进,能否有所创新的前提和关键。要树立开放的教育观。要针对旅游教育应用型很强、行业指向性很明确的显著特点,将总体目标定位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合作办旅游教育的格局,构建旅游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在岗培训、国外研修相结合的旅游教育立交桥。但不同层次要有所不同,旅游高职和旅游专科主要是培养旅游市场所需要的高技能的从业人员,旅游本科主要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旅游硕士主要是培养旅游业界所需的高级学者型、研究型人才以及更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二)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1. 实现课程体系的多样化

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由目前的“单一技术型”向多样性的方向发展,传统的课程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各部门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旅游教育教学模式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要求课程模式须从单一性走向多样化,从封闭走向开放;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根据职业岗位、专业、任务群的能力培养要求,确立针对性、适用性、可行性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多样化;要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同时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使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应用型的特色。

2. 优化教学组织,突出实践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课堂教学必须贯彻“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人才培养理念,必须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材选用、教学内容设计都要结合实际,教学中对项目课程、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适合与学生的实训方式、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尝试,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注重能力提高。

(三)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实施校企合作办学

充分利用校内旅游导游实训室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型导游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

首先,建立突出专业特色并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在校内实习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导游讲解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和旅游企业软件使用能力。

其次,应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条件,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邀请专家进校做专题讲座,兼职教师到旅游景点讲解导游知识、培训导游技能,参与实践教学考核。在实践教学中,教学基地对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给予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帮助。课程组成员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岗位培训、指导服务工作。努力推进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产学合作和国际合作,引导校企合作由以往设立的低层次、松散型的实习基地向建设高层次、稳定型的就业基地转化,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四)以技能竞赛为契机促进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低,而企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较高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个集中的展现,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是广大师生、学校、企业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学校必须坚持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更新办学理念,重视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通过大力开展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在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有所创新,在课程设置时做到“理”、“实”并行,从低年级起就开设专业技能课程,将学、练、赛融为一体,搭建各种创新实践平台,以技能大赛为重要载体,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使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与技能大赛实行直接对接,使学生变厌学为易学,由此自觉地投入到掌握知识,练就本领之中。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旅游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那些基础厚、知识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才是未来旅游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合格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旅游人才的关键,学校的教师必须要具备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是既懂专业理论,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就必须通过多种手段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

一是可采取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实践、支持教师挂职锻炼,培养学科带头人等方式,了解企业运行动态,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政府、学校、企业等有关部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旅游教育,实施一系列优惠措施培养、引进、吸收各类旅游高级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邀请旅游界的专家、企业家到学校举办学术讲座,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旅游社会实践。第三,采取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在职进修、脱产深造等方式完善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组建一支既能在讲台上高谈论阔又能在实际操作中有熟练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再教育

发展旅游专业教育和加强旅游培训是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两条重要途径。培训也是培养旅游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旅游从业人员极少有机会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进修,导致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素质得不到持续提高,能力得不到进一步增强。旅游教育机构要会同旅游企业一起,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完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人才培养合理协调的培训体系。坚持抓好员工岗位培训工作,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加强饭店、旅行社、景区接待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搞好旅游人才对接。

立足高职教育特色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第11篇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紧迫性

目前,在我国开展创业教育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可。但因起步晚,认识不到位,总体情况并不乐观。日前,一项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披露: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1.94%,与发达国家20%左右的大学生创业率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大学生创业率低,并不能简单归咎为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高校的创业教育严重滞后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调查发现,有12.54%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几乎没有任何创业教育,有8.07%的学生不了解自己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高达39.5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的创业教育“很一般”,只有12.23%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的创业教育还不错。数字表明,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调查还发现,尽管创业大学生的百分比连2%都不到,但是有60.85%的大学生认为有机会就要创业,有14.37%的大学生认定自己一定要创业。创业的大学生比例较前两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说明创业的想法正在大学生中逐渐得到认可。有关人士认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营造大学生创业氛围的意义,并不是要在短期内就看到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成效,但创业教育无疑起到了播撒创业种子的作用。事实证明,在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开展创业教育

进入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高职院校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业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全新理念和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就域,必然促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新的探索与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文件指出,在“学位=工资”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候,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首先,创业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办学理念上必须尊重人格自由,尊重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育目标上突出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在教育摸式上注重产教结合。其次,创业教育要求受教育者要主动从传统的、封闭的、死记硬背的、应试的教育体制中挣脱出来,摒弃等、靠、要的被动就业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弘扬企业家精神,真正成为创业教育的主体和参与者。再次,转变社会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观念重知识轻技能,认为大学生毕业后理所当然进机关(做公务员)、进大公司、大企业(做白领)、考研、出国,结果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缺乏创业的胆识和能力。同时,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致使一些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啃老族”。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营造浓郁的创业教育氛围,才能使现有的以就业教育为培养目标的单一教育模式迅速转变为以创业教育为主要培养目标、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

2.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的高职院校来说,积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成功经验,避免在研究、探索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和弯路是非常有益的。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其创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以迅速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育研究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了2200余门创业课程。据统计,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老板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普遍在职业教育领域开设了创业课程。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末,距今时间较短。1997年,由清华大学发起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在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下,逐渐发展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商业计划大赛,创业教育也迅速在全国高校中展开。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从此,高校创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适应创新创造的时代要求,满足青年创业就业的现实需要,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自2005年8月起在中国大学中开展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以上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高职院校应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3.立足高职教育特色,开展创业教育

要立足高职教育特色开展创业教育。

(1)高职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性质不同的另一类型的高等教育,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它的本质特征不是“学科本位”,而是“能力本位”,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更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2)高职教育特色之二是地方性和行业性。地方性与行业性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职业教育的布局、规模、办学形式、专业设置等进行统筹规划,以服务地方经济并推动学校发展,求得互利双赢的效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是一所以现代商务、食品科技和现代制造业教育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山东省烟台粮食学校, 2006年2月5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正式成立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地处沿海开放的前沿——烟台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与大连,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南与青岛毗邻。独有的地理优势和发达的经济为学院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以来,学院根据烟台经济快速发展和更加开放的需要,相继增设了商务日语、应用韩语、商务经纪与代理、连锁经营与管理、物流管理等新专业。高职教育本身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特色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今年7月初,学院总就业率达到98.10%。

(3)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也为开展创业教育并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先天条件。总之,高职教育与创业教育无论在产学合作(又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是在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及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都有着高度一致性,应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实效性。

4.完善课程设置,优化知识结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是学生创业的必备武器。针对目高校创业教育普遍不理想、学生创业知识贫乏的实际情况,要对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为他们自主创业或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机会型创业做好准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为指导思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在开课形式上可根据系部或专业不同采取必修、选修或讲座,也可采取跨专业、跨系部学习的灵活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5.拓宽实践渠道,提高实战能力

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而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学校要千方百计拓宽实践渠道,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锻炼能力,提高技能,摔打成长。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主要做法有: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寒暑期)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求职大赛等活动,激发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积极性。

(2)邀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母校做创业经验交流报告,以砥砺学生创业的雄心和意志。

(3)聘请有关单位的业务主管或部门经理做专业学术报告和知识讲座,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

(4)实训课进现场。如经济管理系将连锁专业的实训课搬进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烟台)商场,让学生实地参观考察,聆听商场经理的经营管理之道,可谓别开生面、事半功倍。

(5)完善实践性教学设施。学院建有3万多平方米的实验实训中心,包括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和制粉工艺实训中心两个现代化实训基地,设有隶属国家粮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12个技能鉴定站,建有高标准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室79个。

(6)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院借助行业办学优势,与业务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有2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了10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

总之,创业教育利国利民,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是大势所趋。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立足高职教育特色,扎实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

特色旅游教育 第12篇

关键词:张家界地区,旅游经济,旅游教育,发展关系

张家界地区旅游经济与该地区的旅游教育是共生发展的, 发展张家界地区旅游经济需要旅游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来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旅游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以地方经济实力为基础, 科研与社会经济的结合是旅游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一、张家界地区旅游经济的现状

张家界建市以来, 大力推进和深化对外开放, 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使其旅游业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呈现出稳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989年张家界建市之初, 全市各景点接待的旅游人数为56.49万人次, 其中境外游客为1.68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为2491万元,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0万元。到“九五”时期的头一年 (1996) , 全市接待的旅游总人次达到182.58万人次, 境外旅客达到2.23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0356万元, 实现旅游创汇192万美元。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到“十五”末 (2005) , 全市接待的旅游总人次飙升到1453.36万人次, 境外旅客骤增到128.79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了64.35亿元, 实现旅游创汇2.57亿美元。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 2008年, 尽管受到冰雪灾害、5·12大地震和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 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持续升增, 全市的旅游接待量达到了1878万人次, 境外游客也达到了125.9万人次, 较上年下降1.2%;实现旅游收入91.25亿元, 其中门票收入11.12亿元, 比上年分别增长15%和15.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39亿美元, 增长1.8%。同时, 还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9.62亿元, 比上年增长23.5%。新批三资企业13家, 实际利用外资1908万美元, 增长54.8%, 其经济发展水平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

二、张家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张家界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欠发达地区,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 缺乏发展经济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视角, 同时,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二元结构问题突出, 因此, 通过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 更新观念, 借鉴经验, 引进新方法、新策略、新技术, 促使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旅游产业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高速度、高水准发展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相关作用, 但旅游业没有对张家界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发挥显著的双拉动作用, 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 旅游业高度依赖外部市场, 对灾害疫情和时局动荡十分敏感, 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 1998年的洪灾、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冰灾、地震和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巨大冲击, 就是有力的例证;二是, 经过20多年的迅速扩张, 全市旅游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 今后依靠数量扩张而获得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长期依靠单一旅游业支撑全市经济是不现实的。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 如旅游业在产品结构上以观光型为主, 游客消费水平整体偏低;在客源结构上以国内为主, 境外市场局限于东亚地区且过分依赖韩国市场;三是, 旅游业“一业独大”, 对工业、农业的带动作用不大, 造成张家界经济缺乏足够的多产业支撑, 今后发展动力不足, 也缺乏稳定性, 缺少龙头工业企业的带动, 农产品难以通过深加工而实现增值, 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农产品自给能力不足, 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城市和旅游市场需求, 导致近几年食品类价格持续走高, CPI涨幅明显高于全省和全国;四是, 游客消费升级步伐不够快, 游客的消费增长比较滞后旅游收入总额的增幅。虽然近几年, 旅游收入构成中, 关于游客对“游、购、娱”的消费需求有所增加, 但游客的消费环境还不够好, 旅游消费市场还不够规范, 游客消费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 “吃、住、行”三要素, 仍是张家界旅游顾客的主要消费构成。由于张家界旅游商品特色、文化底蕴、科技含量、营销包装等问题, 游客消费信心与热情明显不足。

三、提出发展张家界地区旅游教育的方法

张家界地区旅游教育立足当地旅游经济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 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1. 旅游教育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方略

(1) 转变观念, 确立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思想

旅游教育是对旅游行业的专业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旅游教育要面向产业群,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为地方旅游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 在办学思想上, 要转变以往等教上门的观念, 主动置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 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 确立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全方位服务的思想, 肩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 成为所在地区旅游教育与技术培训基地、信息咨询中心。为承担社会职责, 旅游教育必须改变在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内组织教学的传统观念, 走出校园, 进人旅游经济建设一线, 及时发现并解决游客、旅行社、景点部门的问题, 研究并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层次及职业技术培训等问题。“服务地方, 突出特色, 做优做强”的办学定位, 必将受到社会和政府的欢迎。

(2) 增强服务意识, 建立有地方特点的教学体系

旅游教育不仅具有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学历教育职责, 而且还具有为地区劳动者素质提高的继续教育、技术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的职责。在学历教育中, 培养目标是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 旅游学历教育应以职业需要为基准, 以技能培训为主线。专业设置上, 坚持以地方旅游经济需要为依据, 采取灵活办学方式, 开设旅游人才市场急需的专业, 多开设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上, 坚持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线, 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知识传授上, 强调所授学科知识的宽度及应用, 淡化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学生要求上, 强调学懂会用, 不求学深学透;教学计划上,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考试制度上, 减少呆板的闭卷考试, 增加灵活多样的开卷、现场操作等考试, 重点测试所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和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宗范.西部地方高校融入地方区域创新体系[J].陕西教育, 2008, (2) :34

[2]李宗范.湘鄂渝黔边区高校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J].陕西教育, 2008, (1) :15

[3]侯永康.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572) :217-218

[4]石培华.中国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数量测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 2003, (6) :43-46

上一篇:城市农场建设下一篇:民国时期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