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2022-05-0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儿家庭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它正在不断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生活,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是如此。传统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效率较低,对于幼儿的启蒙只停留在幼儿园内,忽视幼儿的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摘 要】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成才的基础,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做好自身表率,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本文主要从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及幼儿不同的生活环境等几个方面浅析家庭教育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生活习惯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家庭无疑是幼儿的第一教育场所,一个温暖的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品质,生活习惯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不具有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但是家庭教育可以配合学校教育使幼儿比较顺利的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家庭教育观念对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成员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趋于淡化,家庭本体意识增加,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在家庭内有增大的趋势”。1有些家长为了家庭本身的荣誉,为了满足自身的情感而对孩子进行教育。而由于社会压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提高,加之计划生育的实行,使幼儿在家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长在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孩子思想品德,生活習惯的养成。现在的大部分家长思想变通、思想前卫,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以亲切、亲近的态度来教育孩子,使得孩子懂事、礼貌待人,促进幼儿的社会化,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适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而有一部分家长把孩子当做实现理想的工具孩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却失去了话语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刘晓东教授说:“传统儿童基本上是属于工具主义的,把儿童当做工具,而没有看到儿童自身也应当作目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只属于成人,围绕成人运转”。2由于对幼儿未来的过分期望,使得家长在幼儿的教育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幼儿缺少陪伴和理解,家长过分追求成绩而忽视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家长的教育以说教为主,某种程度上,这些家长以教育者自居,并不能很好的走进幼儿的内心。在宠爱背面,儿童实际上是成人教育的牺牲品。在这种教育观念下的一部分幼儿性格较功利主义,自私。

二、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

“每一个孩子要在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环境”。3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活泼的环境,使家庭符合幼儿活动,娱乐以及满足情感交流的需求。而在家庭中,家长是主要的部分,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素质,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家长要为幼儿提供生活中的习惯规范和导向。而良好的家庭关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保障,在幸福和睦的家庭中,幼儿通常积极向上、活泼乐观;反之幼儿则性格偏激、人格缺失。通常在良好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更加注重自身形象,对人礼貌、友爱,更容易融入学校生活中。

家长的行为在生活中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幼儿影响持久且深刻。家庭中存在一些不健康内容,如家长沉溺于赌博等不良行为中,家庭生活乌烟瘴气,幼儿处于自由放任中,让幼儿耳濡目染了声色暴力;而有的家长去、忙于赚钱,对幼儿疏于管教,对幼儿的需求用金钱代替;有的家长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等行为,这些不良的行为,模仿力强的幼儿会在言行举止中直接效仿,这些幼儿大部分都缺乏安全感,行为偏激,甚至毁坏公共财产。

三、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

在现代生活中,家庭教育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对幼儿的溺爱和专制式。由于计划生育的推行,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造成了家庭对幼儿的溺爱,衣食住行,大事小事均由家长包办,直接造成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目无尊长或者孤僻,胆小,缺乏应有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而有的家长则崇尚“不打不成才”,从小严格要求幼儿,甚至虐待。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认为幼儿没有独立人格或自尊心,对孩子进行专制式的教育,幼儿知识只是单纯的服从。在这样教育方式中,孩子多半性格自卑,心理不健康。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格,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对幼儿的鼓励的惩罚运用有度,幼儿在生活中通常自我生活能力强。

同时在生活中更多的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在生活中不但满足幼儿的物质需求,同时投入较多开发幼儿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在幼儿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制定了计划,学习大量知识,使得幼儿的学习压力过重,而疲惫不堪,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且过分注重智力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而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这样的孩子多半思想叛逆,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厌学。

家庭教育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及自信心,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做好自身的表率作用,为幼儿成长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林珂.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研究:1960-2006,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

[2]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51页.

[3]张凤琴.家庭教育环境建设的原则[J].中国社会福利,2003(2).

作者:刘媛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篇2:

“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与传统幼儿教育如何深度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它正在不断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生活,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是如此。传统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效率较低,对于幼儿的启蒙只停留在幼儿园内,忽视幼儿的家庭教育。现如今的“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正是将互联网家庭教育和传统的幼儿学校教育相结合,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幼儿教育的方式,同时让幼儿从学校和家庭中获得知识不断成长,引起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深化启蒙教学。本文将以“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和传统幼儿教育融合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互联网优势及创新性措施。
利用互联网+优势,
巧妙深化家庭教育

当代社会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互联网也从原来的仅和消费融合进步为与各个行业的对接,实现互相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的数据流通更加便利,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教育行业也是如此,教育理念的更新让家长更加关注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互聯网拓宽了幼儿教学资料的获取渠道,优质的教育资源唾手可得,家长在家里也能让孩子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例如,幼儿教师在学校教过小朋友如何剪纸训练动手能力后,往往会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要求小朋友回家完成,但在传统的校园教育中,一些家长可能在剪纸方面缺乏天赋,往往会对孩子的作业感到束手无措。但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家长可以直接搜索相关剪纸教学视频,指导幼儿完成作业。

通过使用互联网的优质教学资源极大程度上便利了幼儿在家中的学习,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家长可以通过下载视频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学校的教学内容,让幼儿接受正确的知识,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进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互联网+优势,
促进教师家长沟通

互联网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速度,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处理,互联网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基于这一特性传统幼儿校园教育中的家长和教师交流不及时这一难题就能攻破。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创建一个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

例如,在传统幼儿教育模式下,家长和教师每天能交流的时间可能十分短暂,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并不能有效地传递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有些教师在上学时可能会布置一些作业,幼儿园的学生对于作业的接受程度较低,可能不会主动完成,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然而传统教育导致的信息差让家长的监督这一环节变得薄弱。互联网+的幼儿教育就能补充这一环节,当教师在幼儿园布置作业后,可以创建一个微信群,每天通过群公告发布幼儿当天需要完成的作业内容,家长在监督完幼儿做完作业后再在群里打卡,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时间。

通过教师运用互联网创建学习群,主动构建和家长联系渠道的方式可以有效监督学生完成每天应该完成的任务,同时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双方的了解程度,达成两者共同的教育目标。
利用互联网+优势,
便捷家庭教育

互联网促进了直播这一功能的诞生和发展,那么幼儿教育也可以运用这一方式,让幼儿能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校园教育同样的教学水平。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面对这一突发的事件很多学校和学生都措手不及。这时互联网的用处就得以体现了,很多幼儿园都使用了网络授课这一方式让幼儿在家中隔离的期间也能学习新的知识,降低了学生和教师感染的风险。

通过互联网直播授课讲解作业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没有学会的部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及时得到解答,让他们养成有问题就要及时问老师的好习惯。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时间和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教育的发展,然而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幼儿教学的流动性。“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与传统幼儿教育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家长利用互联网可以通过视频帮助幼儿学习,还可以通过群聊打卡的方式监督幼儿完成任务,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做到实时上课或解答学生的课后作业,丰富了幼儿获取知识的方式,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作者:赵娜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篇3:

幼儿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研究

摘要:社区对提高幼儿家庭教育质量有着天然的优势。社区提供的支持有利于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充实家庭教育资源以及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当前,社区内居民的家庭教育观念滞后,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类型单一,社区支持资源有待开发整合等问题亟需解决。据此,在建立完备的政策法规及制度的基础上,社区应通过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有效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等途径,为幼儿家庭教育提供多元且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个体早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人在出生伊始最先接触到的教育,幼儿智能和品德的发展首先要受到家庭教育的引导。随着社会变迁,“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家庭形态的变化,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等问题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为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其中2015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因此,本文从社区支持视角出发,分析当前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社区对于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提供思路。

一、家庭教育与社区支持的内涵

家庭教育从狭义上看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1],从广义上看是指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学习与教育,本文中幼儿的家庭教育指幼儿父母在家中对其进行的教育。社区支持这一概念是从社会支持理论中来,关于社会支持并无统一的定义,总的来说社会支持是这样一些行为或行动,其功能在于帮助某个中心人物实现个人目标,或者是满足在某一特殊情况下的需要[2]。由此,社区支持则是指以社区为载体,发生在社区这个特定空间内,为支持对象提供的各种支持的综合[3]。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则是指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利用一定的物质、精神、心理手段,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社区支持网络对家庭教育进行帮助[4]。也就是说,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是以家庭为支持的主体,以家长为支持对象,以社区为支持的客体,通过社区为家庭提供物质、精神、信息等多种类型的支持,帮助其增强家庭教育功能。

二、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意义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家庭是对幼儿产生直接作用的微观系统,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社区是对幼儿成长产生影响的外系统,社区通过影响家庭环境从而影响幼儿。因此,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来看,相比于其他组织,社区对于改善家庭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优势。

首先,社区支持有利于拓展家庭教育资源。当代家庭形态多为核心家庭,人力和物力资源有限,而社区中的人力、物力等物质资源和心理、文化氛围等精神资源能够丰富家庭教育资源。例如社区中的自然环境、幼儿园、早期教育机构、娱乐设施、儿童图书馆等,能够为父母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其次,社区支持有利于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和形式。社区中开办的科普活动、聚会活动、节日主题活动等不仅有利于亲子互动,还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此外,社区中开办的家长学校、专家开办的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则有利于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更新其家庭教育理念。

再次,社区支持有利于弥补家庭教育的时间投入。随着双职工家庭数量的增长,许多父母面临着幼儿教养时间投入不足的问题。社区中设置的托育服务中心、早教中心、社区咨询中心等机构能够通过提供照护服务和专业支持为家庭提供支持。

最后,社区支持有利于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能力。社区能通过网络平台、教育手册、互助小组、心理咨询中心等多种途径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支持服务,这不仅有利于向家长传达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还能在实践中为家长提供指导,帮助其提升家庭教育技能。

三、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观念滞后

从家庭教育观来说,由于受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一方面许多家长持保守封闭的家庭观,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内部事务,很少会主动寻求外界力量的支持与指导,另一方面多数家长并未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忽视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仍认为孩子的教育职责主要在于学校。此外,“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家長过于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忽视家庭教育在幼儿的道德教育、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观念来说,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区中都存在着社区支持观念滞后的情况。对于幼儿家庭来说,由于社区支持教育的观念尚未普及,因此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面临困惑时,较少会想到借助社区工作者的力量解决问题。对于社区来说,目前我国大多数社区工作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对于教育事务尤其是家庭教育事务的参与程度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并且一些居民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这不仅不利于发挥社区的优势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还影响了社区中家庭教育服务活动的开展。

(二)政策法规及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近些年,我国依次出台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9)》等一系列关于家庭教育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均对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指导,肯定了社区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家庭教育的相关立法,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也缺乏对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规定,例如对社区中家庭教育指导者资质的筛选、社区用于支持家庭教育的经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权责等细化内容进行规定。另外,我国社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仍较为传统,社区的工作受行政部门指导和部署,社区发挥自主权的余地较小,所以工作事务也多为行政而非教育事务。因此,会出现社区中的家庭教育服务缺乏经费支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难以具体落实、社区的家庭教育支持功能缺失等情况。

(三)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方式较为单一,多为信息性支持即家庭教育知识的科普宣传,较少有指导家庭教育技能的相关活动或家长的心理辅导,无法满足家长多元化的支持需求。在一项关于某社区家庭教育方式多元化满意度的调查中,有46.16%的人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38.46%的人表示一般,表示很不满意的占15.38%[5]。另外,针对幼儿的年龄阶段以及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社区应为幼儿家庭提供不同侧重点的支持,例如胎儿期家庭教育和0-3岁幼儿的家庭教育更多侧重于为家长提供幼儿保教知识、托育服务等多方面的帮助,针对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社区应在与幼儿园协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

(四)社区家庭教育资源需开发整合

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状况会影响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支持能力。首先,从人力资源来说,大多数社区中的早期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社区教育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员缺乏,再加之目前有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社区中,家庭教育服务队伍多由社区志愿者、兼职教师、离退休老干部、优秀家庭家长等组成[6],因而亟须建立专业的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其次,从场所和硬件设施等物力资源来说,社区中是否有可供家长讨论交流的网络平台,是否有家庭教育管理机构、家庭教育咨询中心、托育服务中心等可供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场所以及幼儿园、早教中心、儿童图书馆等机构,都影响着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状况。最后,从文化资源来说,社区中的历史遗迹、文物等物质文化以及本社区中互帮互助、爱护幼小的精神文化其本身的价值并未得到很好地挖掘以及发扬。所以目前,我国社区中存在着人力资源缺乏、物力资源利用不充分、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等问题,限制了社区对于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

四、社区支持幼儿家庭教育的策略探究

(一)完善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社区管理体制及相关制度。首先,要通过家庭教育立法对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体系进行具体详尽的规定。既要明确社区用于指导家庭教育活动经费来源的渠道,例如官方组织、非官方组织、民办志愿组织、社区民众的筹资等,还要明确社区用于家庭教育指导的经费数量,做到资金的高效利用。除了明确支持经费,还需要对社区中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进行规范。一方面应规定社区家庭教育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业标准,另一方面要增加社区中家庭教育专业工作的骨干人员,组建社区家庭教育工作者团队。另外,还要通过政策法规确立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监督评估机制,对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的情况进行考核,保证家长对社区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能得到及时反馈。其次,要建立协调统一、权责明确的社区管理体制。应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监管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统筹利用主管部门及其他各部门的力量为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提供人力或物力资源的支持。此外,应在区、街道、居委会的领导下,建立社区内部家庭教育社区支持制度或家庭教育委员会制度,针对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发展目标及规划,合理安排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活动内容。

(二)树立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科学观念

重视家庭教育并树立开放包容的家庭观,是改善当前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现状的关键。第一,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人员要通过宣传和活动的形式,宣扬科学开放的家庭观,不仅要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还要使其懂得如何及时寻求社区人员的帮助。第二,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入户指导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育儿观,在重视幼儿智力发展的同时,发挥社区的优势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公民教育和品德教育。例如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时,社区可以组织幼儿及家长慰问社区中独居老人的活动。第三,社区居民应树立参与社区家庭教育事务的观念。我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并不高涨,因此应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将居民自身的家庭教育支持诉求和社区的帮助结合起来,既解决了居民的问题又能使其广泛参与,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而这也有利于家庭在社区范围内建立社交网络、获得人际关系支持。科学观念的树立离不开家庭教育理念和相关知识的科普:从线下宣传方式来说,社区中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可以为家长发放家庭教育宣传手册、邀请专家到社区中开座谈会、邀请幼儿园教师到社区中进行家庭教育宣传等方式向家长传递信息;从线上宣传方式来说,据前所述,社区工作者可搭建家庭教育网络平台,例如建立家庭资源社交网站供家长进行交流,并及时推送育儿科学知识。另外,社区还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博客等平台及时推送家庭教育最新政策文件及家庭教育知识供家长学习。

(三)兼顾幼儿家庭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和多样化

为满足不同家庭的家庭教育支持需求,社区应当提供包括物质、精神、信息等类型在内的多样化的支持。社区工作者通过了解居民现有的家庭教育服务需求,为其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例如社区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团体访谈和个别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社区内幼儿家庭的基本情况。一方面,社区应以家庭为中心,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和不同家庭教育需求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服务。比如为0-3岁幼儿家庭提供侧重于婴幼儿照护技能的指导服务,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特殊儿童指导服务、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服务等。另一方面,社区提供的家庭教育支持内容和形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从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内容上来说,除了对家长宣传科学、全面的家庭教育内容,还应为家长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家庭教育技巧指导,并为亲子互动提供指导。为实现这一点,社区既可以采取建立家庭互助小组、建立定期家访制度等措施,还可以采取设立社区家庭联络员、召开家庭教育讨论会议等策略。除此之外,常被忽视的一点是,社区应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开通家长服务热线电话或组建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团队,缓解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

(四)挖掘为幼儿家庭提供支持的社区服务资源

挖掘和整合社区中的服务资源,才能够为家庭提供广泛的社区支持服务。在人力资源方面,要优化与扩大社区家庭教育服务队伍。第一,要建立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志愿者为主的家庭教育社区支持队伍。在队伍中既应有家庭教育专家、社区工作人员等,也应该有离退休干部、幼儿家长、离退休幼儿园教师等人员的参与,组成多样化、经验丰富的服务团队。第二,要提升社区的家庭教育支持能力。社区应与幼儿园、高校合作成为培育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基地,建立校地共建共同体。一方面,幼儿园和高校可以社区为实践平台,进行家庭教育和家园合作的相关课题研究。另一方面,社区可以请高校专家或幼儿园教师来社区做家庭教育讲座,丰富社区工作者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增强其服务能力。在物力资源方面,既要在社区内建立儿童中心或亲子活动场所,又要合理利用社区内的儿童娱乐场所、绘本馆、体育馆等公共机构组织多样化的亲子活动,还要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卫生中心、老年人中心等机构的作用。除此之外,社区应建立对家庭有用的当地组织或儿童保育和咨询机构的资源清单,并不断更新以供家长使用。

参考文献:

[1]辞海编委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780.

[2]李松涛.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4:13.

[3]Caplan,G.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J].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1974,25(10):564-568.

[4]李曉巍,刘倩倩,王梦柯.幼儿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教育学报, 2019(2):66.

[5]凌泱.兰州市M社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6:26.

[6]李欣玥.社区支持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辽宁省盘锦市的调查[D].锦州:渤海大学, 2018:18.

责任编辑:李韦

作者:邢思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特色农业发展论文下一篇:小街农村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