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2022-05-05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中国特色农业发展40年的历程,可大致归为三个阶段:为“以粮为纲”让路而在夹缝中等待时机、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東风踏上规划发展之路、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契机全面发展。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1: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思考

摘要:为更好地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要从理论上来解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发展的“融合理论”、“微观理论”、“钻石理论”、“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并指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走出云南”,企业是发展的主体,产业集群发展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云南;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委政府审时度势,为了振兴和发展云南农业,提升云南农业产业竞争力所制定的农业发展战略规划。“高原特色农业”概念自提出来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议,但鲜有学者从理论视角来论述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来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和支撑。为丰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更好地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寻求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明确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理论性问题。第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是什么?第二,云南高原特色发展目标是什么?第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主要靠谁去发展?第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怎么去发展?理清这几个理论性问题,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内涵

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从产业纵横两个方向展开,形成了农业产业发展的“两维理论”:一是以农业产业链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产业纵向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理论”;二是以农业价值链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产业横向发展的“农业产业功能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主要是指“农工商、产供销”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而“农业产业功能理论”主要是指农业发展融入新技术、新产业、新理念,如农业产业发展融入生物技术,形成了生物农业。农业产业融入旅游业,形成旅游农业等,拓宽了农业产业边界,赋予了更多农业产业功能价值。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即产业结构融合化,又被称之为“产业结构重叠化”或“产业结构边界模糊化”,是指在知识分解和融合基础上,由于大量新生技术日益趋同,形成知识产业群,以及产业技术融合而导致的产业重叠加深,使产业边界具有了越来越来不清晰的趋势。随着知识资本向农业产业发展的不断渗透,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边界变得日益模糊,形成农业产业发展的“融合理论”。现代农业发展中纵向和横向产业融合最终目标是形成纵向上趋于延长,模向上趋于拓宽块状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产业的竞争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应以“融合理论”作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是跨越不同产业,融入科技,文化、生态、创意理念等生产要素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关键是如何诠释“高原特色”的内涵。笔者认为“高原特色”是云南农业产业与其他区域农业产业的本质差异所在,也是云南农业产业的竞争优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具有“五位一体”的特色内涵。

(一)环境特色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自然环境。云南地处高原,地形、气候类型多样化,立体气候显著,自然生态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较高。由于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环境,所以当提到“云南”两个字时,人们总是会联想到“无污染、原生态”美丽景象,也正是云南农业生产环境特色,造就了“生态环保、四季飘香”高原特色农产品。

(二)文化特色

云南省拥有26个少数民族,具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民族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民族传统加工工艺、民族农耕文化等,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民族文化具有唯一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提升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的消费及体验价值。

(三)资源特色

云南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动植物王国”,“生物基因库”的美誉,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种繁育、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高原特色农产品。

(四)产品特色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由于其独特的生产环境,丰富的种植资源,使云南农产品在营养成分、口感、滋味、外型、色泽等方面具有比较竞争优势,造就了“安全优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

(五)功能特色

云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为发展创意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创意理念,拓展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提升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功能附加值。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目标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竞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迈入中收入国家行列,依据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拐点”,突出的特征是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增强,产业竞争愈演愈烈,产业发展将面临优胜劣汰的惨酷现实。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同样会面临来自其他省份或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关键就是看准能在市场角逐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取最稀缺的顾客资源。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源于外部,顾客是企业存在唯一价值”,按此逻辑分析演绎,可以说“产业的价值源于市场,消费者是产业存在唯一理由”。综上分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提升云南农业产业竞争力,使更多的农产品“走出云南”,参与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持续提升云南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以来,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比较优势”竞争理论曾一度占据国家竞争理论的主导地位。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从产业发展视角研究提升国家竞争优势,并提出了打造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钻石理论”主要从四个维度来分析研究产业竞争优势,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是一个系统性的产业竞争理论。他曾指出像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并没有发展农业的资源禀赋优势,但并不妨碍它们成为世界农业强国。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可以借助波特的“钻石理论”,从四个维度系统分析研究,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传统产业研究往往以产业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或基点,实际上决定整个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关键价值要素是位于产业链终端的市场消费者,因此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需要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业分析体系,这和波特“钻石理论”的需求条件要素分析的观点是一致的。研究消费者,关键是分析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由于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具有隐蔽性特征,加之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在“柠檬市场”中具有“信号”显现机制的产品品牌效应会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能否“走出云南”,或是“走得更远”,关键在于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主体

我国农业产业化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宏观、微观和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个方向,宏观研究是以国家改造农业的现状,提高农业部门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为出发点。微观研究以农业综合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和战略方式,即以研究龙头企业经营活动方式为主要目标。第三种则是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涉及多个要素,包括企业、政府、农民合作组织及个体农民、社会服务中介组织、研究机构、消费者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主体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在产业政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路径及方向的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研究和明确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主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产业发展的突破点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分析该产业的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产生源于其权威性,因为其可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产生比市场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的调整或转型升级是通过企业组织变革现实的,产业的竞争力也是通过企业竞争力体现。农业产业链的前端是种植和养殖户,终端是农产品的市场消费者。由于农业土地及经营权的分散性,加之获取市场信息及科技能力的高成本性,使农户面临较高的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如果农户直接面向市场销售农产品,由于受到流通成本及产品质量保质期等因素制约,其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半径难于扩展。加之由于农业生产缺少专业化的管理能力及科技含量低,使农产品缺少附加值。但如果有产业企业介入,会极大改善农业产业链的运营效率,同时可以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拓展。农业产业链前端的农户与企业嫁接,实现企业技术及管理向农户直接或间接转移,提升了产业链前端的生产率。产业企业凭借自身人才、技术、管理和资本优势,对产品进行“二次”生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营销渠道建设、品牌运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对农产品进行“三次”加工,使农产品实现第三次升值。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通过产业链传导机制实现向前端农户转移,构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机制。终端产品实现的附加值越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产业的生命力越强,反之亦然。企业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资源吸收转化及输出功能,无论是政府资源投入或是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市场转化,通过农业产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转化,能实现“裂变”和“扩散”功能,即通过产业龙头企业吸收内化,再向农业产业输出和外溢,带动和引领农业产业发展。

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发展模式,通过选择科学的产业发展路径,更好地实现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标目标。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通过对国家竞争优势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国家产业竞争优势源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的角色是促使一个国家内部的“外行人”跳入产业内发展新型态竞争,经过这些加入者的刺激,这个国家的产业才不会在国际创新竞争中落后。产业发展“集群竞争优势理论”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农业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农业产业具有显著的区域和地域特点,更适宜选择集群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培育和提升生产要素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产业生产率,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如下功能促进产业发展:一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磁场”功能。有利于快速吸引企业、资本、人才、研究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及产业政策等相关生产和市场要素向产业聚集,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和壮大,实现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二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集体效率功能。产业集群发展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一方面,因为产业集群处于同一区域,由于其地缘性特点,容易产生文化趋同,使知识和技术产生较强的外溢性,形成集体学习机制,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各种产业生产要素及相关产业支持要素的聚集,形成整体协同效应,提升产业生产率,拓展了产业链和价值链。三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扩散功能。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形成管理高效的产业管理组织,如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管委会等,更易于执行政府相关产业政策,使政策产生更好的执行效果和效率。四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品牌效应功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产业集群发展是创建区域品牌的前提和基础,区域产品品牌能有效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涉及多个门类农业产业,如茶叶、花卉、咖啡等产业,可以结合各区域农业产业生产要素的竞争优势,运用产业集群发展理念,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起点,专业合作社、乡(镇)、县、州(市)、省五级联动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体系,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马云泽.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探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01).

[2]梁伟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分析:一个产业融合理论释框架[J].求实,2010(03).

[3]胡定寰.微观农业产业的理论及其运用——我国现代农业组织理论的初探[J].中国农村观察,1997(06).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向明生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2: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40年:历程、特征与经验

摘要:中国特色农业发展40年的历程,可大致归为三个阶段:为“以粮为纲”让路而在夹缝中等待时机、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東风踏上规划发展之路、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契机全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农业呈现出三个特征:在区域层面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本形成;在产业层面是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在主体层面是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合作模式多样化。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为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市场容量为边界、以保护开发为基石。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历程;特征;基本经验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同期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种植历史传统、生活消费习惯等在不同地区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成就了区域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内含于农业,但其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又因其“特”而有所不同,与整个农业的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从解决“吃饱”问题向解决“吃好”方向迅速迈进,以区域资源为基础的特色农业发展成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选择,成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方向,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的重要战场。

一、特色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演变的整个历程。40年间的特色农业发展历程,按照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及相应农业政策作大致区分,可以归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1978—2001年:为“以粮为纲”让路而在夹缝中等待时机

农村改革之初,口粮食物短缺是当时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尽管1978年农村开始了改革,但农业生产仍以大宗主要粮食生产为主,“以粮为纲”的政策口号深入人心并影响着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1981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都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提出“将本来不宜于种粮食,而适宜种其他作物的耕地逐步改为合理种植;在适宜的地区,发展国家急需的原料如棉花、糖料等生产”,但文件同时也强调“必须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地增长”。1983—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基本都贯彻着“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九五”计划期间,政府把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板块化”特点。1998年底,国家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认为经过改革以来20年的发展,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在此背景下,21世纪初我国的农业政策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主线展开,力求把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的工作重心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优化农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轨道上来。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服务于“以粮为纲”,直到20世纪末政府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21世纪初启动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

(二)2002—2011年: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东风踏上规划发展之路

2002年12月26日,原农业部下发《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以此为标志,我国迎来了特色农业发展的春天。2003年1月29日农业部颁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指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重点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优化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在此基础上,农业部选择地域性强、品质优和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并对特色品种保护与开发、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此后,2006—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重视特色农业发展,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要求、政策着力点更加具体和细化。

2007年7月19日,原农业部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具体规划了10 大类 114 种特色农产品,系统指导各地特色农业发展,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从2003年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聚焦到2007年的特色农产品,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两个区域布局规划,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化到产品选择、主攻方向、优势区选择和发展目标,特色农业走上了规划发展的道路。经过几年的努力,特色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已成为区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三)2012年至今: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契机全面发展

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粮食总产量连年增产势头延续至2015年,实现了“十二连增”。在粮食总产量连增的背景下,三大主粮中尤以玉米呈现出的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现象最为突出。考虑到资源、环境和需求等多种因素,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早在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一年,2014年4月22日,原农业部就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重点发展10类144种特色农产品,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要求,规划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并细化到县。

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此,原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3号),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联合印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鼓励地方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把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2017年8月,原农业部等九部门启动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和遴选工作,经过公开竞争选拔出6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无独有偶,2015年11月29日,我国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贫困地区农民产业脱贫的重要渠道。也正是从2015年起,特色农业肩负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的双重任务。随后,云南、贵州、福建、重庆等地纷纷立足当地实际,科学编制了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规划,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

二、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当大致把握了40年来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轨迹后,需要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以便因势利导促进特色农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区域层面: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本形成

2002年以前,各地自主发展区域特色农业,2002年以后,随着农业部在2003年、2007年和2014年连续三次发布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指导各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有计划有组织有方向地发展特色农业,我国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已显著提升,特色农业的区域分布格局已基本形成。据《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四川省已初步形成川西“稻菜”、“稻菇”轮作产业带、川西南茶叶产业带、龙门山脉优质红心猕猴桃集中发展区;重庆市初步形成了以涪陵、黔江为主的蚕桑产业区,以永川、荣昌为主的笋竹产业带,以九龙坡、北碚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区;安徽省形成以皖南和皖西为主的蚕茧产业区。部分地区更是细化到同一个特色产业的不同功能区。据笔者调查,云南省对其花卉产业按功能划分为“六大核心区”,包括以嵩明、红塔、通海等为重点的花卉种业核心区,以呈贡、晋宁、泸西等为重点的鲜切花核心区,以楚雄、大理、保山等为重点的地方特色花卉核心区,以沾益、安宁、宜威等为重点的加工用花卉核心区,以宜良、开远、弥勒等为重点的绿化观赏苗木核心区,以大理、丽江、腾冲等为重点的花卉旅游核心区。可以说,特色农业发展已从产业间省际区域布局逐渐具体化到省域内产业分工布局。

(二)产业层面: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

只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离不开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产业化和供给市场化。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均有所提高,各地很多传统特色农产品生产已演变成地方农业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例如2016年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10个重点特色产业中,蔬菜、水果、茶叶、咖啡、花卉、中药材、生猪、牛羊等8个重点产业的农业总产值达到2788.3亿元,农业增加值1574.7亿元,分别占全省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76.7%和70.2%。在全国范围内,云南的咖啡、花卉产业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茶产业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重庆2015年重点推进柑橘、榨菜、生态渔业、草食牲畜、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力争到2020年,成功打造1000万亩产业链基地,每个特色产业链培育2—3家加工龙头企业。随着产业化市场化的提升,特色农业发展的品牌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例如,“十二五”期间,云南省蔬菜“三品一标”累计认证产品442个、面积达392万亩。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963个、472个和308个。品牌化建设显著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主体层面: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合作模式多样化

特色农业的经营主体从改革之初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转变为如今的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百花争鸣的格局。以云南省的花卉产业为例,2016年云南省有花卉企业2136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余家)、花农合作组织489家、花农21.6万户、花卉从业人员80余万人。特色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多种合作经营模式促进了特色农业快速发展。除了各经营主体独自经营外,各地还涌现出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园区+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内蒙古自治区更是依托地理标志农产品去培育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探索出“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户”、“地理标志+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营店”的经营模式,以地理标志为纽带,将分散的农户与农业企业有效联结起来。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各有其適用性和生存空间,与不同经营主体因资源拥有量、风险承受能力、利益诉求等差异引发的不同合作需求相适应,一方面保障了各方合作共赢,另一方面确保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在最适宜的生产方式下持续发展。

三、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40年来,我国特色农业发展从地区独自探寻出路的多点分散发展走向了区域整体布局规划的集中开发式发展,有一些基本经验是40年来一以贯之所奉行的,甚至几近成为客观规律。

(一)特色资源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

任何生产活动都以一定的资源为基础,特色农业的产业基础是本地的特殊资源,包括区域独特的地理地貌、物种、气候、生态条件等自然特殊性以及人文历史、种植传统、生活习惯、消费倾向等群体特殊性。区域内的自然特殊和群体特殊分别从供给支撑和需求拉动两方面共同推动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演变成特色产业。因此,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先天条件,但并非先天形成,而是长久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是先天基础和后天努力的结晶。物与人缺一不可,这也正是区域“特色”之所在,不是所有地区都能通过学习就能发展出特定的农业产业。

(二)市场容量是特色农业发展的边界

无市场不成产业,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和该特色产品的市场容量相适应。市场容量太小,特色农产品流通范围受限,成不了产业。市场容量太大,农产品质量差异的灵敏度就会很小,该类产品的产业就无所谓是否特色。选择哪一类特色农产品去发展成为一个特色产业,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更要考虑特色产业的产品去向,考虑消费群体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人人都能生产的产品不是特色产品,同样,人人都能获得的产品更不是特色产品。

(三)保护开发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石

发展特色农业要防止过度开发,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中谋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要素的引入应客观看待,科技要素可以活化传统特色产业,但也可能将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成现代大众产业。一个地区如何保护和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应以保护为底线,不必过于急切去改造特色农业。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凌玉

作者:何安华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篇3:

荔浦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及展望

摘要: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荔浦市大力发展以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并制定了2025年荔浦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荔浦市应依托优势区创建,大力建设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推动三大主导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特色农业;科技;品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自治区的“10+3”行动,荔浦市以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为基础、经济效益为中心、农民增收为目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特色产业品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来抓实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等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全市特色产业调优做强,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l 荔浦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目标

荔浦市以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为主导特色产业,利用以荔浦砂糖橘产区创建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契机,在特优区内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效应强的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一批荔浦特色产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将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这三个特色产业培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和重要战略产业,提升荔浦特色产业的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促进荔浦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25年,结合荔浦市良好生态环境和荔浦砂糖橘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改善优势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推进优势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使荔浦砂糖橘产区发展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设施设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生产方式绿色、体制机制完善、经济效益显著、组织管理健全的特优区。

2 荔浦市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1 荔浦芋产业

荔浦芋是荔浦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种植范围遍及全市各个乡、镇、村,2020年种植面积已达近4万亩,以青山镇、新坪镇、杜莫镇、东吕镇种植居多。亩产平均达到2000千克,总产量达8万吨,按每千克8元计,实现亩产值16000元以上,总产值约6.4亿元,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修仁镇荔浦芋种植基地通过土壤改良實现三年连种,改变了荔浦芋隔年种植的传统轮作种植模式。通过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制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荔浦芋》等广西地方标准,推广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等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严格按照《无公害荔浦芋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种植,采用诱捕器、杀虫灯和“三避”技术进行主要的物理防治,并且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杀虫治病,从而达到生产无公害荔浦芋产品的标准。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地膜履盖栽培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推广使用二维码身份识别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积极按照《关于规范使用“荔浦芋”证明商标和地理标识的通告》要求,只有通过规定程序获得“荔浦芋”证明商标和地理标识后才能进入市场。一系列的技术和政策支撑,为荔浦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2 荔浦马蹄产业

荔浦市大力实施主导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战略,推进马蹄产业生产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把“小马蹄”做成了“大产业”,建立了双江镇马蹄产业示范基地等,形成了以马蹄为主导产业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格局,摸索出了一条把优质农产品做成强势产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新路子。目前,荔浦市马蹄种植面积约8万亩,年产量达20万吨,年产值约6亿元。为提升荔浦市马蹄产业发展质量,荔浦市积极推广马蹄组培苗、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根据马蹄种植户的需求,采取“配餐式”的形式进行指导培训,开展关于无公害马蹄种植技术、不同时期水肥管理、马蹄储存管理、市场销售、精深加工等专题的培训班。充分发挥马蹄协会在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上的作用,为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做好全程的技术和信息服务。还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促进产品深加工和产品销售,帮助农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更多收益。

2.3 荔浦砂糖橘产业

荔浦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积极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以砂糖橘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农民种植以砂糖橘为主的柑橘类优质水果的热情空前高涨。砂糖橘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发展,迅速扩张,从几户辐射带动一个村屯,再从一个村屯向整个镇、整个市辐射覆盖,并向周边县市迅速扩张。荔浦砂糖橘白1995年从广东引种试种成功以来,至2020年底全市种植面积为30.2万亩,挂果面积为28万亩,年产量53万吨,年产值近20亿元,该品种占全市水果面积的85.71%,成为荔浦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荔浦市砂糖橘产业紧紧依托产业示范区,示范区牢牢把握“优化结构、主攻质量、创建品牌、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突出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五化”建设。多方筹集资金重点支持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示范区内全部道路硬化以及路网;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5.03%;通过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标准示范园建设,示范带动主导产业由核心区向拓展区、辐射区延伸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面推广“三诱”“三避”技术,全市“三避”技术推广率达100%;在示范区推广“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辐射带动全市“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技术推广。推广柑橘黄龙病统防统治技术,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黄龙病“可防可控”意识,落实常态化工作机制,扎实抓好“管好一棵苗”“防好一只虫”“落实一把刀”的“三个一”技术措施,实现全市柑橘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2%以内,示范点控制在1%以内,确保了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 实现荔浦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目标的具体举措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实现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后,荔浦市将紧紧围绕现代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依托优势区创建,将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紧紧连接起来,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推动三大主导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全面健康发展。

3.1 大力建设特色产业生产基地

3.1.1 筹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荔浦砂糖橘品种资源保护力度。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应在柑橘种质资源和科研技术力量方面,加大对荔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荔浦砂糖橘品种资源保护基地,加强荔浦砂糖橘资源保护,为荔浦砂糖橘育种提供种质资源。计划以马岭镇为中心建立一个柑橘苗木繁育基地、优新品種展示、高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保障荔浦市柑橘无病苗木用苗需求,促进荔浦市砂糖橘产业可持续发展。

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为监管标准,推进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生产过程、终端产品的高标准化。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推广使用物联网远程监控和二维码等身份识别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和农产品可追溯,强化生产档案编制管理。与有影响力的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结,为农产品加工提供原料产地。重点打造修仁、青山、茶城、大塘等镇。

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目前,砂糖橘市场趋于饱和,为保证“十四五”期间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荔浦市引进了2个早熟砂糖橘新品种(金秋砂糖橘、金葵砂糖橘),新品种的选育还在观察试验阶段。为了使优良品种和新品种得以广泛推广,计划在双江、茶城、马岭、大塘等建设荔浦砂糖橘新品种培育基地,加强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保证荔浦市砂糖橘种苗安全、供需平衡、高产和高效。积极推广马蹄组培苗、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对荔浦马蹄“桂蹄l号”“桂蹄2号”“GT3号”等新品种进行培育和技术创新研究,目前已在双江镇、马岭镇得以推广。

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特色产业+田园综合体(核心示范区)+文旅”,打造具有荔浦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注重建设生态保护和休闲采摘功能的农业产业基地主题公园,实现基地变公园,生产基地变景区。挖掘和宣传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文化,讲好荔浦特色农业故事,积极培育特色农业特色乡(镇)、村,举办荔浦芋、荔浦砂糖橘采摘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发展生态型、参与型、体验型的特色产业旅游,创建生态观光橘园、芋园,将荔浦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资源纳入大桂林市国际旅游胜地的旅游资源。

3.1.2 打造采后处理及仓储物流基地完善产地采后处理设施。根据农业产业丰收时节的不同,就近建设及完善产地采后处理设施。在充分利用现有采后处理设备的基础上,在产地就近建设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完善收购网点,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冷链设施。鼓励各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地建设电商服务站点。重点打造修仁、青山、新坪等砂糖橘主产区仓储物流基地。

创建冷链物流体系。在以荔浦砂糖橘为主产区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能力。发展保温、冷藏运输,稳定商品质量、减少损耗。完善冷链配送设施,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配送中心。建设市、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举办农产品电子商务专项培训,将砂糖橘产业所有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各家各户,力争电商销售特色农产品占荔浦特色农产品总销量的20%以上。

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对荔浦砂糖橘现有批发市场进行完善,推动修仁、青山产地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完善标准化交易专区、集配中心、冷藏仓储、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处理、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

3.2 打造三大体系

3.2.1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新品种培育与良种繁育。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库的建设及其品种资源基因保护,收集名、特、优、稀农产品品种资源。持续培育特色农产品新品种,进行品种提纯、复壮,保持和改良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特性,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加强柑橘黄龙病防控。加强对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将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本级预算。通过各种渠道,搞宣传,抓培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发群众白觉“防控黄龙病”,真正实现群防群治。多方式、多层次同步进行宣传培训,通过不断宣传柑橘黄龙病防控的重要性、必要性、可控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反复培训田间识别、统防统治、无病苗木等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广大果农的思想认识和防控水平。

加强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技术推广普及。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与培训,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荔浦砂糖橘》等标准规范要求,开展荔浦砂糖橘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规范使用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农产品地理标志,提高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生产综合能力和品质。集成推广产业升级改造、宽行稀植、大枝修剪、疏花疏果、长枝挂果技术、“三避”技术、大苗种植、完熟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生草栽培、省力化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一批精品生产基地,引领荔浦特色农产品向高品质转型发展。

3.2.2 加强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推进荔浦三大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参加各种地理标志专题展览,加强对荔浦三大地理标志农产品宣传;通过融合项目资金、政府拨款和引入企业投资,持续开展荔浦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加大荔浦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通过电视宣传及在区内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城市大道、广场等场所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牌,全方位、多渠道宣传荔浦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荔浦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强化荔浦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荔浦特色农产品品牌维护和品质提升,加强对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橘市场的检查工作,维护荔浦特色农产品市场良好的秩序。重点查处不符合标准、冒充荔浦特色农产品经营等行为,维护荔浦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

培养种植、销售大户特色农产品产销联合体。选取有一定规模和一定销售量的大户,通过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服务指导,培养种植大户、销售大户精品意识。组织种植大户和销售企业参加各种水果交易会、推介会,通过意识培养、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措施培育高品质特色农产品产销联合体。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形式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在市外设立实体专营店,促进荔浦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3.2.3 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打造生产和产品标准体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完善荔浦砂糖橘产品标准体系,形成从生产、采后处理、仓储、物流等系列标准。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一品一码”制度,推行“一品一码”占特优区的60%以上;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管。

打造投入品和产品检测体系。加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验室、检验检测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加强荔浦特色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监控,做到风险可评估,事件能处置。定期对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资料开展监督检查,确保特色农产品生产投入品安全。加强特色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在有农产品质检机构的区域增加特色农产品检测业务,重点加强检测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打造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体系。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信息化追溯平台,统一追溯模式、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实现对特色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陈代昌,男,现为中共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委书记,曾任中共桂林市下辖荔浦市委书记。

作者:陈代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企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