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道德教育思考论文

2022-04-24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孝敬道德教育思考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我国的历史上,人们把孝敬父母作为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可谓“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如何将这种美德传扬光大,建设和谐社会,这成为如今教师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关键词】孝敬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国统治阶层一直非常重视道德的力量,把它等同于法律,于是有了礼法一说。

孝敬道德教育思考论文 篇1:

爱祖国首先要孝敬父母

当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强,思考问题和做事,皆从自己出发,不太考虑别人和别人的感受,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学生加强孝敬父母的教育。几年来,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在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方面抓三点:

一、教育学生谨身节用。懂得体贴父母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是说,当子女的自己要节约一些,省俭一点,这样就能有足够的物力赡养自己的父母。虽然,现在的父母绝大多数都不需要上初中的子女赡养,但需要子女对父母体贴与理解。

如今的一些初中生,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电视广告最新推出什么,他们就攀比着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们就穿什么;什么最高档,他们便用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为自己买面子,给同学点歌、庆贺生日、无限上网、盲目追星……一些工薪阶层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欲望只得勒紧裤腰带,那些亏损企业提前下岗的学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针对这些现象,我先是布置学生开展了一次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让班干部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论节俭的警句和名人故事。接着,请部分家长给我写信——亮家底、讲苦衷、提希望。再后来,就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当场宣读家长来信,并请学生谈体会。这次班会,使学生触动很大,纷纷表示,要做到生活节俭,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

二、引导学生仿效榜样,学会尊敬父母

“敬”是“孝”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大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父母,不仅要“养”,还要“敬”,否则与大马无异。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他们对父母缺乏应有的尊敬和礼貌。家访时,一位因企业亏损而又身体不好而下岗在家的家长曾声泪俱下地讲述了她的孩子嫌她不会赚钱,没本事,穷酸,害得他在外面丢人现眼,低人一等,因而经常与父母争吵,怄气,摔东西。并出口伤人。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在全班开展了收集名人孝敬的故事活动,利用板报、班队课请学生刊登并分别上讲台讲述各自收集到的故事。如,房玄龄为继母尽孝,陈毅亲手为病母洗尿布等古今名人孝亲敬母的故事,极大地震撼了这位学生(也包括其他学生)的心灵。同时,又利用身边的榜样对他进行教育:我班班长是一位女孩子,她的家境也不富裕,但她从不与别人比吃穿,生活朴素,对人有礼貌,非常孝敬父母,在家里尽量多做家务,能让父母多休息,同时又刻苦认真学习,成绩由班级中等一跃位居年级第一,受到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区“小孝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次次的教育,让这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此,他在家能孝敬父母,学习成绩也大有提高,令他父母感到欣慰。

三、激励学生多做家务。学会关心父母

古人云:情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现在的家长为了子女更专心于读书学习,包揽了一切家务,以至于大多数中学生“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自理能力差。有些学生习惯于父母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却很少关心整日为自己操劳的父母。为了促使学生将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转变为关心父母的道德行为,能让“孝”和“敬”真正落到实处,我设计了一份学生在家操行“一日规”。其中包括每天早起必须自己叠被,自己收拾房间,自己烧早餐,还有必须自己动手刷鞋、洗袜子和内衣裤,双休日在家帮父母买菜、打扫卫生。暑假里我精心设计的假期作文,如“我给妈妈当帮手”、“我学会了……”、“今天,自己也露一手”,目的在于让学生写自己亲手做的事、亲身经历与感受。新学期开学时,一些家长对我说他们的孩子变得懂事了,在家没事找事干,有事抢着干。

几年来。我从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人手,让学生亲其亲,长其长,进而形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好品德,同时为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打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家长、学校的一致好评。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对中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还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这方面,我会积极探索,尽量做得更完美些。

(责编 覃亮生)

作者:陈建裕

孝敬道德教育思考论文 篇2:

简议孝敬教育

【摘 要】在我国的历史上,人们把孝敬父母作为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可谓“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如何将这种美德传扬光大,建设和谐社会,这成为如今教师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孝敬 教育 思想道德建设

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国统治阶层一直非常重视道德的力量,把它等同于法律,于是有了礼法一说。在学校建设的规定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古道德的基础是三纲五常,其中固然有许多被视为泯灭人性的糟粕,但也包含了中国5000年祖宗们的智慧思想;如事国以忠,事长以孝,事友以恭等等。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班固在《孝经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下的大经大法”。为此,古人专门编写了《孝》。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孝经》,以强调孝的地位和作用。

近些年,为了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和社会无限加强了“生产工具”的教育,学校也变成了大批量“加工人才的流水线”,社会上也逐渐形成了以考生成绩来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因此放松了道德教育。而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发展,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才的首要标准就是道德达标,道德的底线就是孝敬,就是感恩。否则,纵然培养了广大的留洋人才,也远远不像钱学森等前辈们主动的回国效力。

何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30多年了,我国的人口比例已经失调,呈现出421的倒金字塔结构;家中无所事事的4位老人们照看着一个孩子,百般怜爱。致使现在的孩子们不知礼,不守礼;体现在家中不知长辈之尊,在旅途道路上常见孩子打骂老人而老人却引以为喜的现象。在学校中也常见学生对老师视若未见,不服管教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反映了现在的大多数孩子对孝敬的无意识,即不知孝敬。我们不能强令他们插草卖身以埋父、卧冰求鲤以伺母;但是处在对礼仪要求越来越严格的社会中,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尊敬

想必会让长上们心里格外的舒服;当然也会让我们的学子们的人生旅途格外的舒坦。而这,正是家长们送孩子来学校学习的理由。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前文化建设特別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差距很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而在我国的历史上,人们把孝敬父母作为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可谓“百善孝为先”。古语云:“爱由亲始,亲亲而仁民”,一个人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必须是从爱父母、爱亲人开始的。加强青少年“孝敬”的文明修养,树立由爱父母始,进而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孝敬教育,实现爱的传递,把学生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把在孝敬教育中培养的爱心和责任感迁移到其他道德领域,一步一步完成从基础道德修养到崇高理想信念的飞跃。所以,千里之路,始于孝。

参考文献:

[1]许挺. 认真做好青少年的孝敬教育工作[J]. 中州大学学报, 1997, (01) .

[2] 王世杰. “孝敬教育”沉思录[J]. 现代家教, 1996, (03) .

[3] 余育楠. 孝敬教育需要家校合作[J]. 教书育人, 2006, (12) .

[4] 田发银,李子明. 孝敬教育“七个一”系列活动设计[J]. 中国德育, 2006, (08) .

作者:陈胜利

孝敬道德教育思考论文 篇3:

通过孝道文化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德行之根本,是中国人最基础的道德,学会做人从孝敬父母开始。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孝道文化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现在学生孝道状况令人担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价值观逐渐多元化,身处城乡结合部的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三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家长为孩子竭尽全力,呕心沥血,孩子却无视父母的劳动和艰辛,回到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走出家门毫无节俭之心;甚至有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学校,对教师说:您替我管管孩子吧,我实在管不了。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个共性的问题:不少学生缺少“孝道”这一最基本的情感。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的人,很难说他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善行,给其他人带来什么善德。

二、弘扬孝道文化的意义

(1)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知恩图报、孝亲敬长的道德品质。知恩图报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法律义务,更是我们的道德责任。

(2)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现今学生思考问题多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我感受,很少在意他人的想法;交往过程中功利心明显,人际关系中缺乏宽容和谅解、尊重与互爱。而按照孝德的精意,应该由孝及悌,将对父母之敬爱,对兄长之尊重推及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3)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激励学生励志读书、成才报国。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将对父母的孝内化为发奋努力、立志成才的动力,以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而且推而广之,为天下父母尽孝,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祖国尽忠,为民族尽孝。

三、从中国传统文化学孝道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古代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并世代相袭、贯穿百代。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作为道德的根本,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孔子思想,以“人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20世纪初,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目的道德规范,重新解释并赋予其民主主义新内容。

可见,孝道贯穿百代,承袭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与道德规范。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学习孝道,从而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改变自己做人做事的方式。

四、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孝道教育

(1)开设孝敬课、感恩课等孝道文化校本课程,品读《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古今孝道经典,使学生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了解孝道思想以及名人行孝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2)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专题教育活动。如办孝道黑板报,悬挂行孝名人名言,国旗下讲话,召开孝道主题班会,给父母亲梳头或洗脚,给孤寡老人送温暖,评选孝敬父母好孩子,推荐孝亲敬老的好爸爸、好妈妈,为自己父母过生日。

(3)利用节日组织活动。充分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开展“孝”教育活动。

孝心教育实践研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考,我们的孝道教育也只是一种尝试,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作者:胡晓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颈椎关节解剖学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