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艺术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语言与艺术范文

沟通与语言艺术

学号:114A1530 专业:微电子学 姓名:钟新平

在我小的时候,听过这么一则故事,是因主人讲话不当造成一场尴尬局面。故事发生在清朝,话说有一天,一个老财主庆祝60大寿,特设宴邀请了许多远近知名的绅士客人。开席时间到了,还有一位客人没到,这时就有客人问主人:“现已午时,可以开席了吧?”(当时的人又没电话)。主人答:“该来的还没来呢?”其中客人A不快,想言下之意我们是不该来了?起身便去,主人见状,脱口而出:“唉,这不该走的却走了。”其它众客更加不快,起身告退,不欢而散。由此得出个结论是:“这家主人太不会讲话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讨论的主题:语言的魅力,沟通的艺术。何谓沟通,沟通即与人谈话. 谈话亦即交谈,即说话双方有来有往的口头语言信息交流。交谈的过程既是人们借助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又是互相用各自的观点、情感影响对方的复杂的心理交流过程。这种说话形式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最基本的语言形式,使用起来方便、灵活,收效快。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聊天、谈心、座谈体会、切磋经验、洽谈工作、调查访问、来访接待、谈判、打电话等等,都要用到交谈这种说话形式。尽管人们几乎天天在运用交谈进行交际,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达于艺术境界。交谈的效果如何,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口语表达的水平。交谈时冗长拖沓,言不及义,颠三倒四,语无伦次,问话不明,答非所问,木讷寡言,平淡乏味,冷言恶语,庸俗失礼等各种观象并不少见。而成功的交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进说话双方的了解和友谊,同时还能使人提高思想水平、知识水平。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口语素养,培养交谈的能力,掌握好这个重要的交际手段。

沟通的三要素:文字语言,声音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言传达的是信息,声音语言传达的是一种感觉,肢体语言传达的是一种态度。

沟通是什么?沟通就是情绪的转移,沟通是管理的浓缩,沟通是信息的传递。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谁都有饭局的时候,有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不是沟通?中国人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搞定的,在家里沟通也是非常的重要,我们经常能听到或看到有些家属自己亲人的同事或朋友,你们的工作有那么忙?我老公经常不回家,到底是为什么?同事和朋友的猜想是“回家等于痛苦,在外面等于快乐!”果不其然,因为他老公说:“经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一天到晚都凶巴巴的,回到家里就感觉很压抑。”这是典型的夫妻之前沟通交流出现问题了,不然做老婆的怎么一点都感觉不到呢? 我们知道了沟通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呢?我们必须知道沟通能力、说服能力、演讲能力都是练出来的,如果这三种能力我们都具备了,那我们的影响力自然也就出来了。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可以合纵连横,无中生有,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可能为可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方无欲,大道无形,行者无疆,较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为黄金,和谐常存。为什么说沟通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有一个郑板桥咏诗退小偷的故事:“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篇,床头金银无半文,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既然是讲沟通,那就从心开始,就要表里如一,不能言不由衷,说一套做一套,经常撒谎,言而无信,这样的人做朋友也不合格,这叫做人不地道。但是说话太直,太冲,有话直说,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闹出些不愉快,是的。讲话是门艺术,要分场合、分寸、语气、语调、语言的内容等。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没用的。所以讲话要用心,要用脑子,要察言观色。沟通,不在乎你讲了多少,要看对方听进去了多少,理解了多少,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例如:宋代的寇准当上了宰相,他的昔日好友很想提醒他,以后要多加强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好宰相。可是他思前想后,不能就这样直言啊,如果直言会伤了感情,适得其反,怎么办?送了一本书以示祝贺。寇准心想朋友送书一定有用意,不妨好好拜读一下,其内容就是劝其多读书,做名相等内容。寇准大悟,他由衷感谢朋友的善意提醒,最后还是成为了一代名相。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朋友怎么交往?同事如何相处?异性怎么交往?领导怎么相处?里面大有学问。哪些话能讲?哪些话不能讲?哪些话是点到为止?哪些话是反复强调?要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尽管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在也应该与时俱进了,让良药不再苦口,让忠言不再逆耳可以吧!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做人是不是太虚伪了?错!这是语言艺术,中国人有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冲动是魔鬼;我们知道,良好的沟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事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愉悦的生活圈子。换言之,良好的沟通等于高效生产力 。包括职场、官场都是一样的。

在为人处事中我们不仅要说好每一句话,还要学会倾听别人,鼓励别人说话,不要以言语伤人;俗语说”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时也要做到不口是心非,避免失言,学会该表达什么不表达什么等. 无论生活、工作、学习,沟通无所不在,每一天,我们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和大量的人去接触、去沟通,但是很多人并不懂得怎样与别人沟通,或者是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沟通方式,不注意言行举止,往往取得与沟通前相反的结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

沟通的语言艺术,不是我写的这几点浅薄的感想所能够领悟的,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实践总结,学习与应用,而后方能达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平衡。

第二篇:与下属沟通的语言艺术

6、与下属沟通的语言艺术

实际工作场景中,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与下属的沟通过程中,大多懂得春风化雨,用温暖得体的语言去感召自己的下属,在“润物细无声”的感情里达到管理的目的。这种境界会进一步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彼此共同的生活、工作创造出良好的人际环境,进而促成工作环境的良性运转。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与下属说话的基本特点

领导和员工的谈话主要有四种功能:监督功能,参与功能,指示功能,知人功能。具体来讲,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利用一切谈话机会,善于抓住主要问题。

谈话通常分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前者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后者在业余时间内进行。作为领导,不应放弃非正式谈话机会。在员工无戒备的心理状态下,哪怕是片言只语,有时也会有意外的信息,为今后的正确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

同时,谈话必须突出重点,扼要紧凑。一方面,领导本人要以身作则,在一般的关怀性问候之后,便迅速转入正题,阐明问题实质;另一方面,也要让员工养成这种谈话习惯。要知道,多言是对信息实质不理解的表现,是谈话效率的大敌。

(2)善于激发员工讲实话的愿望。

谈话是领导和员工的双边活动,所要交流的也是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员工若无沟通的愿望,谈话难免要陷入僵局。因此,领导首先应具有细腻的情感、分寸感,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以至语音、语调,旨在激发员工讲话的愿望,使谈话在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同时,领导一定要克服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式作风,代之以坦率、诚恳、求实的态度,并且尽可能让员工在谈话过程中了解到:自己所感兴趣的是真实情况,并不是奉承、文饰的话,消除对方的顾虑或各种迎合心理。

(3)善于表达对谈话的情趣和热情,掌握评论的分寸。

领导与员工谈话是一种双边活动,领导对员工一方的讲述予以积极、适当的反馈,才能使谈话者更津津乐道,从而使谈话愈加融洽、深入。因此,领导在听取员工讲述时,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表情、姿态、插话和感叹词等——来表达出自己对员工讲的内容的兴趣和对这次谈话的热情。同时,领导者在听取员工讲述时,也不应发表评论性意见。若非要作评论,措辞要有分寸,表达要谨慎。

(4)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利用谈话中的停顿。

员工在反映情况时,常会忽然批评、抱怨起某些事情,而这在客观上又正是在指责领导自己。这时领导都更要头脑冷静、清醒,不要一时激动,自己也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甚至为自己辩解。而如果员工在讲述中出现停顿,作为领导者也要善于加以利用。如果停顿是故意的,它是员工为探测一下领导对他讲话的反应、印象,领导者就有必要给予一般性的插话,以鼓励他进一步讲述。如果是员工的思维突然中断引起的,领导最好采用“反响提问法”来接通原来的思路。其方法就是用提问的形式重复员工刚才讲的话语。

(5)善于克服最初效应,切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所谓最初效应就是日常所说的“先入为主”,有的人很注意这种效应,并且也具有“造成某种初次印象”的能力。因此,领导在谈话中要持客观、批判性的态度,时刻警觉,善于把做给人看的东西,从真实情形中区分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切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否则,“专横跋扈”就会成为这类领导的代名词。历史上这类反面的事例实在太多。总之,作为领导不应该太专权,而应该考虑一下员工们的所思所想,别让自己的专权引起员工们的反感与报复。要给员工们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去自由自在地发展,要经常与员工们进行沟通,不要老靠权威去控制他们

第三篇:6、与下属沟通的语言艺术 

实际工作场景中,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与下属的沟通过程中,大多懂得春风化雨,用温暖得体的语言去感召自己的下属,在“润物细无声”的感情里达到管理的目的。这种境界会进一步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彼此共同的生活、工作创造出良好的人际环境,进而促成工作环境的良性运转。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与下属说话的基本特点

领导和员工的谈话主要有四种功能:监督功能,参与功能,指示功能,知人功能。具体来讲,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利用一切谈话机会,善于抓住主要问题。

谈话通常分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前者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后者在业余时间内进行。作为领导,不应放弃非正式谈话机会。在员工无戒备的心理状态下,哪怕是片言只语,有时也会有意外的信息,为今后的正确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

同时,谈话必须突出重点,扼要紧凑。一方面,领导本人要以身作则,在一般的关怀性问候之后,便迅速转入正题,阐明问题实质;另一方面,也要让员工养成这种谈话习惯。要知道,多言是对信息实质不理解的表现,是谈话效率的大敌。

(2)善于激发员工讲实话的愿望。

谈话是领导和员工的双边活动,所要交流的也是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员工若无沟通的愿望,谈话难免要陷入僵局。因此,领导首先应具有细腻的情感、分寸感,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以至语音、语调,旨在激发员工讲话的愿望,使谈话在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同时,领导一定要克服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式作风,代之以坦率、诚恳、求实的态度,并且尽可能让员工在谈话过程中了解到:自己所感兴趣的是真实情况,并不是奉承、文饰的话,消除对方的顾虑或各种迎合心理。

(3)善于表达对谈话的情趣和热情,掌握评论的分寸。

领导与员工谈话是一种双边活动,领导对员工一方的讲述予以积极、适当的反馈,才能使谈话者更津津乐道,从而使谈话愈加融洽、深入。因此,领导在听取员工讲述时,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表情、姿态、插话和感叹词等——来表达出自己对员工讲的内容的兴趣和对这次谈话的热情。同时,领导者在听取员工讲述时,也不应发表评论性意见。若非要作评论,措辞要有分寸,表达要谨慎。

(4)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利用谈话中的停顿。

员工在反映情况时,常会忽然批评、抱怨起某些事情,而这在客观上又正是在指责领导自己。这时领导都更要头脑冷静、清醒,不要一时激动,自己也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甚至为自己辩解。而如果员工在讲述中出现停顿,作为领导者也要善于加以利用。如果停顿是故意的,它是员工为探测一下领导对他讲话的反应、印象,领导者就有必要给予一般性的插话,以鼓励他进一步讲述。如果是员工的思维突然中断引起的,领导最好采用“反响提问法”来接通原来的思路。其方法就是用提问的形式重复员工刚才讲的话语。

(5)善于克服最初效应,切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所谓最初效应就是日常所说的“先入为主”,有的人很注意这种效应,并且也具有“造成某种初次印象”的能力。因此,领导在谈话中要持客观、批判性的态度,时刻警觉,善于把做给人看的东西,从真实情形中区分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切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否则,“专横跋扈”就会成为这类领导的代名词。历史上这类反面的事例实在太多。总之,作为领导不应该太专权,而应该考虑一下员工们的所思所想,别让自己的专权引起员工们的反感与报复。要给员工们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去自由自在地发展,要经常与员工们进行沟通,不要老靠权威去控制他们

第四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语言艺术

龙涤小学

刘喜平

班主任的工作充满了艺术性,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艺术也至关重要。优秀的班主任会跟家长有着和谐的关系,能带动家长一起来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抓好孩子的学习。个别的班主任,不注意做事的方法策略,不懂得语言的艺术,从而使家长跟班主任关系僵硬,严重的还会出现家长上告或网告班主任的现象。

如何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呢?让我们先来看个故事:一群基督教徒在教主的监督下做祷告。有两个教徒烟瘾发了想抽烟。一个说:“教主,作祷告的时候能抽烟吗?”教主严厉地说:“不行,这是对真主的极大不敬!”他只好忍住烟瘾而作祷告。另一个过了一会儿说:“教主,抽烟的时候能作祷告吗?”教主谦和地说:“完全可以,这是对真主的极大尊敬!”另一个开始抽烟。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同,其效果截然相反,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我曾成功地给我校班主任做了一次“更新理念,转变作风,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培训,其中对班主任跟家长的语言交流艺术做了重点的阐述。我认为,教师在跟家长交流或家访时,一定要掌握以下的艺术性,具体做到“八要八不要”。

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班主任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文明。班主任对学生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与家长谈话时要推心臵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与班主任真诚交流。相反,上门时,班主任果盛气凌人,好象是来传这“圣旨”的“钦差”,家长只是洗耳恭听的“臣民”,自己说一不二,家长必要的申诉一概不睬,以保持“严师”的尊严。这样,适得其反,这不仅给了家长主观武断,心理素质不佳的印象,还会让家长失去了对班主任的信任。

二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要诚恳地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取得家长的理解。切不可把责任全推给孩子,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还“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致使家长火冒三丈,打骂孩子。这样做,学生心里会满怀对班主任的怨恨,以后可能“变本加厉”不配合做班主任的工作。优秀的班主任会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孩子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理的教育意见,将大事化小。

三要坦然大方,不要懦弱求人。有些溺爱孩子的家长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就是老师也不得轻易去“碰”。再加上经济生活的优裕,不把老师看得很重,这就使班主任工作难上加难。即便如此,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家长交谈,班主任也要坦然大方,开诚布公地指出学生的缺点,不要说话吞吞吐吐,含糊其辞,生怕不给家长面子,好象班主任对学生无可奈何,有求于家长,只有请家长“帮帮忙”才能管住他似的。这样家长会觉得班主任性格懦弱,缺少经验,不可信赖,内心里瞧不起你。班主任要不卑不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交谈时,可以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坦然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家长找到教育的方向。

三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炫耀自己。班主任要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才能给人谦虚、诚实的形象,即使工作中有不足之处,家长也能体谅。班主任切记不要炫耀自己,什么“你的孩子连校长都不怕,就怕我这个班主任”啊,什么“他想什么坏主意,我一看就知道”,“我教育出来的孩子个个是好样的”,“我从来没遇到你家这样的孩子”等等。家长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这个班主任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五要褒奖科任,不要推卸责任。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同时肩负着融洽家长和全体科任教师关系的任务。班主任要力求褒奖科任老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对教学能力强、知名度高的老师要着意宣传他们的教学成果,对经验不足的新教师,着重介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使家长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说孩子某门功课不好就是科任教师的责任,发生某件不愉快的事,又是某老师的错等等,转嫁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想孩子转走。

六要胸有成竹,不要随意发挥。班主任家访前,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品行、爱好、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有胸有成竹,这样既能表现出你对他孩子的关心和了解,又可以掌握讲话的主动权,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使家长产生仰慕信服之心。不要胸中无数,随意发挥,一会儿说学生某方面好,一会儿又说不够好,模棱两可,使家长捉摸不透,会觉得你这个班主任太懒,无主见,工作责任心差,自相矛盾,从而失去对班主任的信赖。

七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全。把自己喜欢的学生说成一朵花,没有一点瑕疵,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孩子丧失信心,放任自流或导致棍棒教育,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敌视情绪。显然这样的沟通语言是失败的。

八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对他们的评价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死。不要轻易说“你的孩子将来考上好大学绝对没有”问题,也不要轻易断言某个学生“肯定不会升入高一级学校”,更不能说“你的孩子已无法教育”。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也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时,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家长对他的孩子会充满信心。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班主任教育好孩子。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它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家长,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班主任在与家长联系交流时,要“多报喜,巧报忧”,保持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难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5年3月25日

第五篇:农业推广的语言艺术与演讲稿撰写

宾士友

农业推广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是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信息及思想的传播普及活动,语言在农业推广中必然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美国学者戚尔弗雷德。凡克研究了几千名成功的男女,试图寻找某种共同的东西,结果发现,这些人所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使用语言。由于农业推广的对象、内容和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推广中的语言运用也有其特殊性。农业推广人员应该有适应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加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锻炼,提高演讲写作技能,是农业推广人员专业训练的重要方面。

一、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艺术

在农业推广活动中,语言是打开推广对象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推广成功的媒介。这就要求农业推广人员遵循农业推广语言的基本原则,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形成适合推广对象的语言风格。

(一)农业推广语言遵循的基本原则

农业推广语言要想深入人心,打动农民,使农民群众由农业科技的被动接受者,改变他们原来的行为变成自觉参与者,就必须根据农民的特点和演讲语言的特点,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朴实通俗的原则

朴实的语言,是增强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原则。朴实通俗的原则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语言要亲切,态度要诚恳,要尊重对方。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者与推广对象在人格上、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即使是技术交易、买卖过程中,也处于平等、自愿的同等地位。进一步说,农业推广者与推广对象存在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农业推广人员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是自己的责任。因此,在推广语言使用上要以礼相待,和蔼热情。第二,技术问题要尽量使用群众语言。群众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交往习惯,尊重群众习惯,学习群众语言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推广工作。第三,讲解科学技术问题要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接受。在某县山区,一位果树专家给农民现场讲授果树修剪技术,一位老农说:“见过人理发,没见过树剃头,没了树枝儿,桔结在哪儿?”专家说:“您锄地把谷苗间掉了,谷穗在哪结呢?剪枝和锄地一样,也要稀留密,密间稀,不稀不密留大的。稀谷结大穗,果树也一样。剪枝也是‘精兵简政’,要尽量减少那些‘脱产干部”’。在场的干部群众都鼓掌欢笑,剪枝的道理很容易地被群众接受。朴实,不等于土气、呆气,更不等于粗俗,而是实实在在,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打交道,可以使对方感觉到你不摆架子,平易近人,便于对方了解自己。

2.深入浅出的原则

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差的特点,要采用浅显易懂的通俗语言,向推广对象输送推广内容。在目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较低的情况下,普及现代科学技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会遇到不少困难。推广语言要深入浅出,在不违背科学规律的前提下,将科学语言变成群众可掌握的大众语言。如河池市为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知识,曾编成一段测土配方施肥的山歌:作物生长靠营养,营养要有氮、磷、钾,要想作物得高产,测土配方来施肥。这个短小的山歌把涉及测土配方施肥的内容基本包括了,再加上生动的表演,很受群众欢迎。推广人员必须做到熟悉业务,学会举一反三,勤于动脑、动手,多写,多说,如编一些顺口溜、打油诗、歇后语等。

3.科学规范的原则

坚持推广语言的科学规范原则,就是该通俗的一定要通俗,该规范的一定要规范。科学不能有半点疏忽,否则就会出现错误,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甚至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在一些具体事物上,例如在一些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等物品使用上,用量要准确,不能“大概是”、“一瓶盖”、“一酒杯”之类模糊的量词;在效益指标问题上,要实事求是并留有余地,不能任意夸大欺骗群众,也不能没有具体指标使群众心里没底。

4.事实教育的原则

推广事业不是简单的经营行业,推广行为也不是单纯的经营行为,推广人员担负着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责任,必须坚持事实教育的原则:①事实教育原则必须符合规律,在哲学上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百闻不如一见”;②事实教育的原则符合农业推广科学技术传播的规律。农业科学技术的适应与否,受水、气、热、土、肥、种等多种因素制约,需要进行试验、示范,才能确定在某时某地能否推广,离开了试验、示范为依据的推广,语言越好听,欺骗性越大,越容易造成不良后果:③农民在掌握信息,阅读资料方面受到条件的限制,只能更加相信眼前的事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农业推广人员应尽量创造条件进行试验、示范、或亲自指导农民试验。

在目前,农业技术更新发展快、传播快的情况下,农业推广人员不可能事事亲自操作,还需要把大量的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出来,传播到群众中去,启发群众思考。在介绍别人的材料时,仍需要坚持事实教育原则,要交待具体时间、地点、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方法。

(二)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技巧

在与人交谈或讨论中,总要有问有答,如何才能问好、答好,这就是语言的技巧问题。

1.管理沟通的技巧

推广人员与推广对象交往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一样,首先是双方心理的相互沟通,消除陌生感,破除心理障碍,顺利建立正常交往的关系。推广人员的沟通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礼相待,情感靠拢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与他人交谈时,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态度.或称心理定势。推广对象的心理定势影响着他们与推广者的合作,推广者就要主动冲破对方的心理定势,使他们相信自己。这就要求推广人员要尊重对方,以礼相待,用信任交换信任,实现情感上的靠拢。

(2)善于心理换位,从对方的角度解释问题

根据推广对象的条件,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帮助推广对象排忧解难,保证对方的利益不受损失。

(3)求新求异,引起兴趣

要善于运用对方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推出新内容,使对方产生新的兴奋点,使新知识、新技术增加吸引力。

(4)利用业缘、地缘、血缘等关系,年龄、性别等条件,缩短自己同推广对象的距离,使对方相信推广者,进而相信推广内容。

2.问的技巧

在农业推广中经常要向别人发问,有时是出于内心的疑问,有时是了解情况的询问,有时是为检查群众推广内容掌握情况的提问,有时是为了找话说而问。为了得到满意而有效的回答,应该讲究问的艺术。

(1)根据场合、对象有针对性的提问

①提问题要看场合,要注意在场的人员组成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意见是否一致等因素,尽量避免引起对方的矛盾,或使某些人陷于尴尬难堪的局面。比如推广人员曾与某人达成了某些意向,而此人不能作主被其家人或领导否定,再次询问时就应找机会与原当事人单独接触,妥善解决,相反,当着其家人或领导的面,势必出现不愉快的局面;②提问题要看对象,例如对方的年龄、身份、民族、文化修养、性格等因素;③要体验对方心理。提问人要根据对方的情绪状况、心理特点提问,并根据对方反应及时调整问话内容,不要故意揭对方的伤疤与痛处,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另外,还要考虑提问人与被提问人的关系,掌握提问的分寸。

(2)提问也是控制,要有目的地提问

提问可使提问者在交往中处于主动地位。一个问题提出来,就决定了对方说不说,怎么说,决定了双方交谈的程序和气氛。所以“问”具有一种控制力。在技术交易、技术合同的鉴定和纠纷处理等问题中,语言的控制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3)掌握语言的技巧,讲究提问方式

首先要注意词语的选择。有经验的推广员对顾客说: “您试试这种肥料吧,它会使您的瓜果更甜”而不会说: “您试试这种肥料吧,它会使你不甜的瓜果变甜!”后一种说法显然是揭示顾客的痛处,会引起顾客的反感:其次,要注意选择问句的方式。比如某推广员很热情地为一位瓜农选了两个西瓜新品种,而瓜农是因为钱的问题而犹豫,但又由于推广人员的热情不好意思拒绝.如果这时推广员问:“您要不要?”老农得到了台阶下,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交易可能告吹。假如推广员问:“您要这个还是要那个?”瓜农可能下决心买下一种。

3.答的技巧

答是对问的回复和反应,是一个被动的形式。一个头脑灵活善于交往的人,回答问题就会巧妙、精彩,还会变被动为主动。

(1)认清问题所在,使回答具有针对性

推广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提出各种古怪问题。对那些不必回答或根本没法回答的问题,学会巧妙地摆脱,是一种交际处事本领。

(2)突破问句的控制,使回答具有灵活性

有一位技术员宣传配方施肥可施用的几种肥料,有25%、30%、35%、40%、45%等品种,并详细介绍了用法、用量及效果。突然一位农民站起来问:“你讲了这么多复混肥,要是你自己用,该用哪种呢?”意思是要技术员说哪一种最好。技术员回答: “这几种肥有什么我就用什么”,以自信的态度表明自己的宣传是科学的,没有虚假,摆脱了问话人的控制。

(三)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人们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风貌、格调。农业推广人员因各自的年龄、经历、性格、气质不同,语言风格也有自己的特点。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风格可以从这几方面加以培养:简洁精炼、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朴实无华。

1.简洁精炼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说话办事讲究痛快,简练的语言能使人感到麻利,哆哆嗦嗦使人反感,不耐烦。精练的语言,能让朴实的农民容易理解。曾有一位农业推广人员讲水稻配方施肥技术,他从配方施肥技术原理、水稻需肥规律、需要多少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如何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等讲了一通,讲完后大家还是似懂非懂。而当地一位乡镇领导走上去补充说:“配方施肥就是施配方肥,水稻配方施肥就是施水稻配方肥,25%含量的大约用两袋子”。三句话大家听后连连点头。可见简练的语言,效果要比长篇报告好得多。

2.形象生动

群众的语言本来就非常生动,我们到那里去咬文嚼宇,没有人会喜欢的。人们之所以喜欢形象生动的语言,这是因为这些话把事物的形状、特征、色彩都具体展现给群众,如睹其物,似见其人。一位种子公司的农业推广人员去检查玉米制种质量,许多农民向他询问什么是杂株?什么是劣株?什么是回交苗?他说:“杂株就是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的鹤,媳妇群里的棒小伙;劣株就是矮个子又窝脖,豆芽菜细又长,出苗晚,霜打相;回交苗是看着像,又不像,总归要比亲本壮”。几个形象描述,将问题回答得很直观,其效果不言而喻。

3.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一种润滑剂的作用,具体说来有三种:①幽默是自信的表现,是能力的闪光,它综合反映着说话人的思想、能力、气质、心境等,使语言独具艺术魅力。如某技术推广员到诊断施肥重点县指导配肥站建设,每个县都想让他多去几次。有人问他:“这么多县你究竟愿到哪?”他风趣地说;“下边一根针,上边千条线.哪边拽得紧,就向哪边转。”人们哄堂大笑,用这种幽默的语言来摆脱困境,避免僵局,使人听了又感到舒服:②幽默是对方的降压灵、镇静剂。在推广工作中,难免有时会发生争论,双方有时相持不下,为使交谈不至于陷入困境,一句笑话,就可以使双方解除“警戒”形成和谐的气氛;⑧幽默是交往气氛的缓和剂。有时,人们在交往中,会碰到一些人提出一些没有多少道理,不必要回答的问题,最好用幽默来对付,让那些故意出难题的人碰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可见,幽默既是说话论辩的艺术,也是生活中的“调味品”。练习风趣幽默的语言会大有用处。

4.朴实无华

朴实的语言,在农业推广中既是一种语言原则,也是一种表现风格。要使人们了解推广人员,了解推广人员的事业,对推广人员发生兴趣,朴实的语言风格与待人平等的谦和态度,会使推广人员得到更多的合作者与崇拜者。如区土肥站张皆禄站长把“肥料业”比作农作物的“饮食业”,作物需要营养就跟人需要营养一样,在苍梧讲授测土配方施肥时把测土配方合理施用氮磷钾的复杂过程,简单的比喻为煮三黄鸡的鸡肉、盐、味精要合理搭配,如果搭配不好,比如放盐过多或过少,味道就不好,吃的就少,就会造成浪费。语言朴实,贴近生活,农民听了就明白。

二、农业推广人员演讲稿撰写技巧

演讲,是演讲者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姿势语言的艺术手段,面对广大群众发表意见、抒发感情,从而达到感召听众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演讲要有演讲者(主体)、听众(客体)及主体客体同处一起的时境(时间、环境)。演讲主要借助于有声语言(讲),又要借助于姿势语言(演)这种艺术手段。演讲的目的是通过发表意见,抒发感情来感召听众。作为农业推广人员,学习演讲的目的不是从哲学或其他别的角度去探讨演讲,而是在实践的意义上来提高自身素质,扩大自身影响,以利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以下我们着重讨论演讲稿的撰写技巧。

1.主题的选择

演讲的主题,就是演讲所要分析论证的主要问题,尤如人的“灵魂”,军队的统帅,好的主题是演讲成功的一半。要想使演讲获得成功,选好主题十分重要。农业推广人员演讲的主题选择范围小,但是,农业推广演讲活动,仍然要认真选择主题,突出主题。

(1)每场演讲,主题只选一个

在众多的科学技术成果、信息中,各有其优点和特点,一会儿说这个好,一会儿说那个也不错,人家就要问;“哪一个最适合我们?”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要突出一个主题。主题所阐述的内容,一定要适合当地农民的文化基础和心理需要,考虑到农民的接受能力;二是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技术;三要根据当地经济条件,选用当时经济上能负担得起的技术,不能光图快、新、洋而不顾经济实力,否则,任何技术都推广不开。

(2)演讲者要占有充分的材料

①演讲者必须掌握有关主题的理论依据,能够向听众说明依据,能够进行科学论证;②还要有典型经验材料作依据,能够向听众说明采取一项新的技术能带来多少益处,用已取得良好效益的例子来消除听众的疑虑;③要有成套的完备的技术资料,详细具体,讲了能懂,懂了可以操作。切不可没有可供借鉴的第一手资料,盲目宣传。农民想采用,又得不到具体指导,那样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3)演讲者对演讲宣传的技术必须熟练掌握

演讲者是技术的掌握者,并且要求技术必须过硬,否则,其结果必然是一害群众,二害自己。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能说能干,实事求是,这不仅是演讲技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问题。

2.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演讲当中所涉及到的一切用以说明主题的事实根据和现象,其中包括事例、知识、言论、数字等。演讲主题要靠材料来保证。就好像一棵大树.主题只是树干,材料就是枝叶,没有枝叶的树是干枯的、没有生命的。只有枝繁叶茂,大树才有生机和活力。农业推广演讲材料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真实性

这是由农业推广的性质决定的。演讲使用的材料必须有事实根据,就是说材料要有出处,有据可查。或是推广人员亲自实践过的,或是别人实践过的有全套资料能再次实验的,而且应当是经反复证明是正确的。

(2)典型性

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有代表性,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材料的选择在精不在多,以能够说明问题、产生使人信服的效果为目的。材料繁杂、冗长、零乱都不利于主题的表达,还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3)吸引性

就是说材料要生动,能吸引群众。农业推广材料要以真实为前提,同时注意发现那些新鲜的、带有大量新的信息材料和与现场密切相关的材料。那些老生常谈的材料或与群众没有什么关系的材料都不能吸引群众,对表达主题也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4)佐证性

就是说材料的选择要利于主题的论证及说明,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生拉硬拽、离题万里,不仅不会表现主题,而且会冲淡主题,再丰富的材料也没有用。

3.结构安排

确定了主题,选好了材料,怎样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主题得以最好的表达,这就是演讲的结构,也是演讲稿的技巧所在,这跟写文章是一样的道理。有些演讲者,主题、材料、语言都很好,但结构没有安排好,讲得混乱纷杂,影响效果。因此必须注意演讲结构的设计。常见的基本结构设计有议论式和叙述式两种。

(1)议论式演讲稿结构

这类演讲结构有总分法、深入法、排列法、比较法等。

①总分法。这种方法是先提出观点和主张,然后分开论述,第一部分与最后若干部分是总分关系。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汤玉玮有一篇演讲稿,叫做《棉花稳产高产的关键—科学施肥》就是运用总分法。开头简要地提出观点:“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只要做好科学施肥为中心的几项栽培措施„„就可以达到单产皮棉900~1125kg的水平”。接着以下各部分是:蕾钤脱落的原因,棉花生长发育的条件,产量要素,肥料的作用,施肥方法。最后仍归结到总观点上去~科学施肥是高产的关键。这种方法开门见山,开始就抓住了群众,然后再一一分析,听众能听进去,效果较好。

②深入法。又叫递进法,其特点是:各层意思之间是一层深入一层,环环紧扣,最后水到渠成。倪万华写的《人·森林·生物圈》是一篇科普文章,可以作为一篇很好的演讲稿。作者为了呼吁人们爱护生态环境一连串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多大年龄?说明无论多大年龄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第二个问题: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什么职业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第三个问题:你生活在什么地点?说明不管在什么地方,也离不开生态环境。这三个问题,犹如步步紧逼,使听众不能不被演讲所感动。

③排列法。这是演讲经常使用的方法。它是把所要演讲的主题的几个方面排列起来,有时可以相互联系,一环扣一环地阐述演讲内容;有时则是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从各个方面来阐述演讲的主题。山东省蒙阴县的冯德文的演讲稿《为什么老鼠会越来越多》就是这样组织材料的。讲稿一开始,出现了一连串的数字:“据科学推算,全世界老鼠有?5亿只,每只老鼠除吃15公斤粮食外,还糟蹋75公斤粮食,就是说老鼠每年从人们手中夺走7亿吨粮食。可以说每6个农民就有一个为老鼠干活”。接下去,讲一个乡在半个月药死老鼠6万多只,而时间没多久,老鼠不仅没少,反而多了。第三步分析原因,一是老鼠繁殖力强;二是毒死老鼠的同时也毒死了老鼠的天敌。表达的主题是器械灭鼠和天敌灭鼠结合是最好的灭鼠方法。而这三部分之间虽是并列关系,但它们之间又有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④对比法。这种方法是将两件或多件事例或材料加以正反对比,通过鲜明的对照,使听众从对比的结果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做法,这种方法给人印象深刻,说服力强。

(2)记叙式演讲稿结构

在记叙式演讲稿结构中,有时间法、空间法、因果法、问题法。 ①时间法。它就是按照时间的自然排列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方法。从某一事件的开始、发展过程到结束,脉络清楚,井然有序,听众容易理解和记忆,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

②空间法。它就是根据客观事物的空间位置,依照一定的层次来安排结构的方法。比如要宣传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可以用空间法。从已推广这项技术的地方开始,然后向相似类型的地区推广,用典型事例、统计数字逐次详细介绍,通过空间位置的移动,表明这项技术在这些地方都取得了成果,是一项可信可行的技术。

③因果法。它就是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逻辑来安排结构的方法。可以根据当前的某一情况“果”去寻找“因”,也可以根据当前的“因”推断以后的“果”,分析事例的利害关系,提醒、呼吁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如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认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等主题,都可以用因果法。

④问题法。就是以问题为序来安排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较利于记忆和理解。以湖南邵阳石旭初的《土壤的色彩》讲稿为例,首先提出问题:“北京的中山公园里有个社稷坛,是明清帝王们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在坛的正中筑有五色土台,它的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央是黄土,正中一石柱即‘社主石’,以示‘普天之上,莫非王土’和江山永固”。

“如果你打开中国土壤图就会惊奇地发现,五色土的配置,与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致相同,这是偶然的巧合吗?”这一问题提出后,接着便叙述我国古代土壤分布的记载,土壤风化形成过程,人的农事活动对土壤颜色的影响,揭示了“谁挥画笔绘彩田”之真谛,构思新颖,引人入胜。

使用上述记叙文结构方法应注意:第一,交代要明白,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要说清楚;第二,线索层次要清楚;第三,要详略得当;第四,上述各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

4.语言修辞

一是要注意词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在选择词语上要恰当、准确、巧妙,不能任意夸大、自相矛盾。农业推广演讲的结果,是广大听众的实践操作,用词的偏差可能导致群众操作的错误,会造成人、财、物的损失。二是要注意词语运用的技巧性。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对象,选用恰当的词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位推广专家讲果树的打药部位时,用了“转圈打尖,下翻上扣,内外打透,防治病虫,保证丰收”的顺口溜,群众易记易做,很受欢迎。在讲果树剪枝时,群众不理解究竟剪到什么程度才算好,这位专家说“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有型不死,无型不乱,这就是最好的效果。”这段话词语搭配巧妙,生动逼真,表现了推广人员的语言技巧水平。

5.演讲的开头与结尾

(1)演讲的开头

演讲是一个吸引人、鼓舞人、说服人的活动。一个好的开头就如同在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对整个演讲的成功至关重要。一般说来,常见的演讲开头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情感沟通,与听众产生心理共鸣;第二类,提出问题,吸引听众,让听众的思想听演讲者调动;第三类,阐明宗旨,引起下文。演讲者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性地开好演讲的开头。

(2)演讲的结尾

俗语说:

“头难起,尾难落”。演讲开头难,结尾也难,好的结尾应比开头更精彩,使演讲在高潮中结束。演讲的结尾,可从四方面努力;第一,揭示主题,加深认识。要用简要的语言,将主题概括与升华,有不可动摇之意;第二,收拢全篇,统一完整,使结论自圆其说,令人坚信不移;第三,鼓起激情,促进行动,激励群众树立坚定的信心并为之而奋斗;第四,使人深思,耐人寻味,让听众在实践中去探索、证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场正能量范文下一篇:中国种植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