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教育论文

2022-05-0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青少年体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親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依旧存在“缺位”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认清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本研究主要围绕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探索,为更好地进行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提供有效对策。

青少年体育教育论文 篇1:

中西方青少年体育教育模式对比研究

摘要:体育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差别,我国体育教育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为了有效提升新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总体水平,应当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教育模式的合理之处,探索具有我国特点的青少年体育教育发展道路。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教育;中西方;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黄月(1990-),男,汉族,辽宁铁岭人,本科,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和身体机能的重要途径。我国具有开展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光荣传统,但是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的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西方国家在开展青少年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开展现状

在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具有完善的教学大纲以及详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各阶段学校教育中,青少年体育教育以体育课程教学和自由体育活动课为主。面对繁重的升学压力,体育教育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要为文化课教学无条件地进行“让路”,青少年身体素质严重不达标。加快推进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模式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二、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教育模式

(一)日本的体育教育。在日本,青少年体育教育是各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日本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增强身体素质,树立愉快的生活态度,并最终形成“终身运动”的理念。

在课程设置方面,日本青少年体育教育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其中实践课所占比例约为四分之三。实践课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田径、体操、相扑等等。理论课程主要的授课内容为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及爱好选择运动课程和项目,由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青少年体育教育课程并不会对学生设置运动标准和强度,完全由学生自行掌握。

(二)德国体育教育。德国的青少年体育教育大量吸收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及做法。德国的青少年体育教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创造力,将体育教育与社会学习充分融合。在德国,青少年体育教育没有统一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标准,都由学校自行安排。根据授课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竞技体育项目及健身体育项目两种。青少年自主选择课程项目,由教师进行授课指导,并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三)英国体育教育。英国的青少年体育教育具有固定的授课标准,并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特点统一进行,既重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又要满足共同要求,特别强调运动技术的培养。英国青少年体育教育课程包括田径、游泳、舞蹈等项目,低年龄段的学生体育教育主要采取必修制,根据制定教学内容授课,而高年龄段学生的体育教育则实行选修制,由教师控制教学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课程学习。

三、中西方青少年体育教育模式对比分析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1.具有国家层面的强力措施保障。日本的中小学阶段属于强迫式的义务教育,体育教育大纲由中央政府直接颁布,各地区必须按照大纲为基础开展体育教育。英国的青少年体育教育课程教学标准由政府统一制定,全国的体育教育在政府统一指导下按年龄段推行。美国联邦政府根据本国青少年体质状况监测报告,在各州实施强制性体育教育,设置必修课和授课参考书。正是在国家层面强力措施的保障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体育教育水平才能迅速提高。

2.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巨大。在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十分巨大,基本上可以达到教育总经费投入的10%以上。这些国家的学校都建有完备的体育运动设施和场地,供学生上课或日常运动使用。除了政府大量投入以外,社会团体和有识之士也加大了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捐赠体育设备和运动器材,社会运动场馆免费为青少年开放。

3.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科学的授课体系。在日本和美国等国家,体育教师必须通过国家认证资格考试后方可任教,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水平较高。教师还可以定期接受义务培训和教育,免费享受进修或学习待遇。

此外,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体育教育授课体系较为灵活,除了专业课程教学以外,校内各种体育俱乐部和社团都能带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方式更加灵活,时间更长,效果也更加理想。

(二)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借鉴意义

1.切实转变观念。国内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切实转变观念,引导学生树立体育运动终身制的理念,在完成授课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科学运动,强健体魄,实现对人的全面培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均衡发展。

2.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要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育教师的待遇水平,建立行业准入机制,定期安排教师接受业务培训,稳定教师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3.加大经费投入。要在政府加大青少年体育教育投入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资金来源和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教育活动,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韩国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走向[J].四川体育科学,2000(6).

[2]陈东.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教育与我国体育教育的比较分析[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作者:黄月

青少年体育教育论文 篇2:

青少年体育教育现状及其对策探究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親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依旧存在“缺位”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认清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本研究主要围绕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探索,为更好地进行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提供有效对策。

1 青少年体育教育现状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健康的意义

法国医学家蒂素曾就运动的意义做过表述:运动可以替代药物的影响。当前,很多人开始明白加强体育锻炼和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2 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教育问题高度重视

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来自国家卫健委和每年体质监测的数据来看,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呈下降趋势。青少年是人一生中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青少年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少了休闲娱乐的时间,因此,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而言是非常必要的。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提出重要指示: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开齐开足体育课,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益处。

与青少年体质下滑相对应的,是我国体育教育方面的短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弥补。面对体育教育现状和青少年体质下滑的严峻现实,在2020年两会上有多名代表发声,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切实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直言:体育是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他认为,围绕体教融合的各类顶层设计、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应当以学生为本,促进广大青少年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格塑造。

2 影响青少年接受体育教育的因素

2.1 社会因素

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就包括目前教育对于体育科目重视不够。“目前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政策投入力度很大,但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明显短板,学生身体素质仍然是学校综合素质里最薄弱的环节。”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王宗平教授认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育评价导向亟待改变,并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

2.2 学校因素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如果学校方面只看中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了学校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一大障碍。在面对体育中考时,是否只是在进入初三时花几个月时间去进行考试前的突击训练,体育中考完即对体育学科进行停课,把本该上体育课的课堂转交给其他文化课老师。这不仅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学科的重要地位和充分尊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无法让体育教师设计与实施学生受欢迎的体育活动,很难使学生喜欢上体育,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如果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是新课改没有落到实处,美国和日本的体育指导思想,都强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否了解学生有哪些运动需要和学习动机,然后在充分尊重学生运动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有没有做到灵活多变,选择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学习内容,以促进运动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体育教师有没有对体育教材进行精心钻研,针对学生的年龄、身体等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这些都是青少年接受体育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2.3 家庭因素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都觉得体育课和文化课的学习是有矛盾的,总认为上体育课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与其有上体育课的时间,不如用来多上些文化课更好。最近网络上一则消息则彻底地颠覆了这些家长的认知:云南中考体育与语数英同列为100分必考的主课科目。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体育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还任重道远。

2.4 学生自身因素

体育锻炼不仅需要付出体力,还需付出毅力,一个动作有时需要练习多次才能够掌握,所以有的学生会出现畏难心理,不愿主动去学,对体育运动提不起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运动提不起兴趣,便掌握不了课堂上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也不会主动参与相关的体育活动。

3 提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对策

(1)建立多元考评体系,全面提高体育权重,尤其是将体育科目纳入中高考考试科目范围。在加强和完善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体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以学校为基础的体育教育。建立科学的督查抽查和公告制度,将青少年体质问题纳入绩效考核,实施必要的行政问责。

(2)学校要充分支持和肯定体育学科的地位,支持和保证体育教师能够上足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角色参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体育教师要开发各种体育教育资源,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体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设计教学活动。体育教师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创设优良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营造积极气氛,开展激励性评价,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审视,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使体育教育落到实处。

(3)家长也要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学科成为主科早已是大势所趋。科学实验证明,人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等物质,特别是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是和学习有关的。长期接受体育教育和学生自觉进行体育练习,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还会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和发展智力两者密不可分,良好的身体条件是进行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增强了就能精力充沛地学习,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

(4)学生自身要认识到体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并能做到持续地坚持体育锻炼,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即使在体育运动中受到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力,使自己能够进行终身体育的能力。如果学生运动兴趣不稳定,体育学习就难以坚持下去。稳定的运动兴趣对于完成复杂而又艰巨的体育活动任务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稳定的运动兴趣往往使人能够获得别人难以掌握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而不是体育教师或迫于体育中考压力才去参与。

4 结语

一张在高铁上坐着闭目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民感动,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还有如此精力为国为民,得益于他年轻时热爱体育锻炼所打下的强健体质。钟南山院士的例子完美诠释了,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要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就热爱上体育锻炼,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更长久的为祖国做贡献。中国近代体育的积极倡导者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理论,强调体育发展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教合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体育教育存在“缺位”的问题。

(作者单位:滁州市天长市桥湾九年制学校)

作者:赵仕芳

青少年体育教育论文 篇3: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下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摘  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毛泽东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典型代表。体育教育是在追求“精神”和“体魄”中共同提升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等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国民身体素质提升造成一些阻碍。本文综合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现状系统分析其原因,并跟随毛泽东体育思想的指导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相结合,提出相关能够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教育;精神

“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我对毛泽东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的这段话是这样理解的:最近有人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话是正确的。想要让人们的精神变得文明,应该先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健。如果一个人体魄强健了,那么他的精神也会变得文明。强壮健康的身体,是创造文明、改变世界的前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智能机器不断出现带来了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等社会变革,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与便利,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买菜不用出门等众多现象。产生便利的背后则是出现一些不利于人们身体素质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当前我们的青少年群体深受高科技生活带来的便利。因此,在此时体育在改变人们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异常突出,坚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体育思想指导我们当下青少年体育教育,以期待能改进青少年体质的现状。

一、体育思想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认为体育能“强筋骨”、“调感情”、“强意志”,展示了早期的毛泽东“健身强国”的体育思想。

在1953年毛泽东同志接毛泽东同志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对青年们说:“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

1957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苏联接见中国留学生以及其后在多个场合,都是祝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始终把“身体好”放在首位。

强健的身体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习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调研时对孩子们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堪忧

超重等肥胖现象仍突出;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生长没有跟上;耐力素质处于低谷;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青少年整个身体机能不良较普遍。根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报告得出,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低龄化近视趋多;肥胖率持续上升。因此,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仍然突出。据报道,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从 20% 增长到 31%,肥胖率增长近 50%,城市男学生约25% 为胖墩儿。

三、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质现状堪忧的原因

(一)“主科、副科”倾向仍然存在

在许多中国人的学生时代回忆里,体育课大部分都被语数外等主科占据,同时也会听到“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等相关调侃。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较小。但随着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导向,众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我们能做到就是体育课不仅是跑跑跳跳、和同学之间的打打闹闹,而是掌握运动技能,以求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体育课也不仅仅是课上的45分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也是比不可少的。

(二)缺乏终身体育意识的青少年

在常规观念中,青少体质下降的“真凶”习惯性扣在应试教育的头上,其实不然。如果将其归结于学校、归结于应试教育,作为学生第一任教师、作为青少年的另一辅导员的社会则不能认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责任。

一个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衡量,家长对其传输的观念可能会影响学生、青少年终身。但由于老龄化的日渐严重,中青年人的生存压力巨大使其无法更多顾及子女,单从陪伴其参与体育活动这一项,则没有完全尽到责任。加之“成绩至上”观念的深入人心,家长没有在改善和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从而直接造成青少年在体质问题上的先天“营养不良”。

四、“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思想指导青少年体育教育,切实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

(一)注重健身意识的培养

三方“统一战线”学校、家庭、社会都得尽责。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学校、家庭、社会统一战线,家庭是前提,學校是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桥梁,社会是学校和家庭的延伸。将体育融入各个环节,学校的纪律、家庭的观念、社会的责任统一起来,切实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从源头扭转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的势头。

(二)注重人文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体育教学不受重视,与其他文化科目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体育教师应当有责任改变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不断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人性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是教师人本教育理念的一个直接体现。

五、结语

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优秀的人才。精神与体魄,是青少年成长路上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要做到既“文明其精神”、又“野蛮其体魄”,才能为新时代培养出更多人格健全、精神饱满、能力全面的新时代有用之才,让新时代更加充满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吴佩玲,王好.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当代价值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9).

[2]程文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健康中国的体育思想:释义、源起与意义[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09).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638000

作者:王小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研究型法学教学论文下一篇:教育理论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