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

2022-09-12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近年来国家为促进城镇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其与以往的城镇化不同,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1]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2] ,需要正确分析和处理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利用结构带来的影响及变化,如新型城镇化中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各种因素,城镇化率与各类土地变化之间的关系等。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结构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3] ,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能更好地开展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指导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贵州省安顺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样本,目前在全国尚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安顺市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契机。通过理论研究,能够为安顺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利用的意见,指导安顺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加强安顺市新型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尤其是城镇化率与各类土地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安顺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科学具体的方案,为决策部门制订有关计划、规划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采用的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结构在某一时段内的变化贡献率、变化强度指数来进行的[4,5] 。

变化贡献率是指某类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占同期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百分比,公式为:

(1)式中,Bi——研究时段内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贡献率;Uci——研究期末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Udi——研究期初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变化强度指数是指某空间单元在研究时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公式为:

(2)式中,Ti——研究时段内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强度;Uci——研究期末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Udi——研究期初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B——研究期末土地总面积。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反映的是某一研究区域一定时期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公式为:

(3)式中,K——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Ub——研究期末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Ua——研究期初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研究时段长,该文研究时段设定为2010—2015年,T=5(当T的时间段设定为年时,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动态指数)。

2 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统计出安顺市的土地利用数据(见表1)。

把表1的有关数据代入公式(1)及公式(2)中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表2的数据。

数据来源:安顺市国土局2015年土地调查。

从表2中看出,在安顺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城乡建设用地、林地、水域、交通用地、园地的面积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的幅度依次为城乡建设用地(18896 hm2)、林地(10900 hm2)、水域(1304 hm2)、交通用地(1096 hm2)、园地(800 hm2);变化贡献率依次为城乡建设用地(36.3%)、林地(20.9%)、水域(2.5%)、交通用地(2.1%)、园地(1.5%);变化强度指数依次为城乡建设用地(2.042%)、林地(1.178%)、水域(0.141%)、交通用地(0.118%)、园地(0.086%)。而其他用地、耕地、牧草地的面积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下降的幅度依次为其他用地(11180 hm2)、耕地(6400 hm2)、牧草地(1500 hm2);变化强度指数依次为其他用地(0.121%)、耕地(0.692%)、牧草地(0.162%);变化贡献率依次为其他用地(21.5%)、耕地(12.3%)、牧草地(2.9%)。

上述结果反映出新型城镇化对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大幅增加和其他用地的大幅减少,可见安顺市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主要占用的是未利用地,对耕地的占用较少。

根据单一土地利用动态指数研究把表1有关数据代入公式(3)中进行计算分析,得出2010—2015年安顺市土地利用动态指数表(表3)。

由表3可见,安顺市的耕地、牧草地、其他用地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年动态指数分别为-0.439%、-0.273%和-0.961%。结合表2可知,在这5年间安顺市的耕地减少了6400 hm2,牧草地减少了1500 hm2,其他用地减少了11180 hm2。耕地和牧草地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为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的城镇化对耕地和牧草地的减少起着不小的作用。耕地和牧草地减少除了与建设用地的占用有关以外,还与安顺市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关,生态用地对耕地和牧草地的占用则必然引起这2种用地的减少。而其他用地的减少则主要是由于新型城镇化中建设用地的占用。同时,安顺市的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园地、林地面积呈增加的趋势,年动态指数分别为16.219%、4.644%、5.827%、2.388%和1.070%。结合表2可知,在这5年间安顺市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了18896hm2,交通用地、水域、林地、园地分别增加了1096hm2、1304 hm2、10900 hm2、800 hm2。其中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园地和林地面积上升除了与农业结构调整相关,也与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关。近年来,安顺开展了一些生态果园示范基地,种植果树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由此造成林地和园地面积增加也是必然的。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比安顺市新型城镇化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农用地面积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其中耕地和牧草地的用地面积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园地和林地的用地面积呈小幅度上升趋势,林地用地面积上升的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建设用地的面积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建设用地下的所有二级地类都呈上升趋势;其他用地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从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时间变化指数来看,自安顺新型城镇化实施后,在安顺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园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的面积呈上升的趋势,耕地、牧草地、其他用地的面积呈下降的趋势,变化最明显的是城乡建设用地。反映了新型城镇化对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城乡建设用地。当然,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农业技术因素等对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到多方面,更是一个综合繁琐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可以使整个安顺市的土地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但是现在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新型城镇化中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新路径的探索: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简化建设用地审批制度,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展低效土地的再开发。

摘要: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土地利用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及变化。以西部欠发达地区贵州省安顺市为例,分析比较新型城镇化前后各类土地的面积变化,并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贡献率、变化强度2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测度,从而探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贵州省安顺市

参考文献

[1] 方创林,马海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社会科学社,2013(7):10-11.

[2] 王新越,秦素贞.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3] 谢婧华.西安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利用研究[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1(5):46-48.

[4] 何丹,刁承泰.重庆江津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25-27.

[5] 王晓峰,任志远.近14年榆林北六县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40-4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下一篇: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