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2023-09-18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1篇

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或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市化的问题。包括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城市化类型的选择、城市化动力和实现机制的选择及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

在2013年11月12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其中有一条指出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现在,城镇化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所以什么是城镇化?什么是城镇化道路.? 在2001年3月时,“十五计划”第一次提出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2002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的城镇化道路经历了几个阶段。城镇化发展的启动阶段(1949—1957) 城镇化发展的波动阶段(1958—1965)城镇化发展的下滑与停滞阶段(1966—1978)城镇化的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93—至今) 2011年底,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2012年底,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为52.6%,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根本上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农业现代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必要性就愈发的凸显出来,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是中国国情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选择。

那么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特征是什么?双重经济转型背景,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紧密相联;双重城镇化方向,东部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和中西部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双重动力机制,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发展模式,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双重城镇化推动主体;双重要求,城镇发展方式多样化和科学化的城镇化道路; 双重目标,注重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同步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并举,逐渐形成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立体式的城镇化网络。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要实现中国梦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

国梦,中国的城镇化既不要片面地发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也不要片面地发展小城镇或中小城市。也就是说,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既不能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也不能同于许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而是要有“中国特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四城”并举。由于中国有着巨大的农村人口,单纯依靠哪种类型的城市或城镇都无法实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并制定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此后随着建制镇标准的降低和撤县改市的兴起,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数量大幅提高,目前我国有小城镇2万多个。小城镇规模小,不宜发挥聚集效应,工商服务业落后,许多小城镇还保持着农村的面貌,使城镇化进程表现出缺乏工业化和人口支持的过度城镇化倾向。30年来,这个政策的实施,使全国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在全部城市人口的比重有所降低,中、小城市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但平均规模有所下降。为了推动中国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这20字原则来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必须注意到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中国的城镇化,必须从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资源条件相对贫乏的实际出发,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为基本方向,建设以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为主体、广大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群体。

当然,我国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样,我们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如人口城镇化不彻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2篇

自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的“农村城镇化”思想萌芽近八十年以来,中国仍在探寻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从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再到新型城镇化,不同的战略举措对人口庞大的中国举足轻重,这不仅关乎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关乎亿万普通百姓的福祉。为此,当前很有必要对城市化、新农村和城镇化三种政策实践现状重新审视,进而寻求更加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笔者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两新”战略并行的复合型道路是符合当前的基本国情。

一、警惕“城市化陷阱”

目前,城市规模扩张是一些地方追求GDP增长的主导思想。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但城市化水平并非越高越好,必须符合国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大幅上升,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52.6%(城市化率和城镇化率在数据统计时往往含糊不清,没有明显区分)。然而,城镇化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但按照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仅在35%左右,我国的城市化总体质量并不高,主要表现为:

一是城市化GDP政绩取向强劲。城市化GDP是把城市面积扩张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化,过分注重土地城市化而忽视了人口城市化。当前,在近7亿城镇人口中,有近一半的人不是真正的城市市民,中国的城市化成为了“半城镇化”或“伪城镇化”。在2.6亿人口的农民工中,绝大部分也是“半城市化”,在城市并没有稳定的工作、住房和安稳的保障,在年老体弱或病残之后不得不选择返回农村,有些土地早先被征用或房屋被拆迁,甚至出现了无地可种或无家可归的现象。

二是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在当前土地实际国有的制度下,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面积急剧扩张,造成大量的良田村庄被城市吞噬。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一天之内就有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2011年初,仅国土资源部披露的全国闲置土地就有1497宗,面积达9772公顷,总市值达768亿元。这不仅导致大量的农田土地被侵占,而且对粮食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同时,由于不法拆迁和暴力强拆,严重损害了社会和谐和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并且对承载传统中国文化的许多古村落以及承载生态绿化的湖泊、池塘、河流致以毁灭,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

三是过度城市化威胁社会稳定。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拉美地区,由于过度城市化并没有为涌入城市的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医疗条件和居住场所,导致拉美地区城市陷入了被贫民窟包围的城市。面对社会贫富的巨大差距,城市因为有着人口集聚程度高、信息传递快的特点,在各类风险来临时,城市易成为暴力场。社会底层也往往会利用各类事件,比如简单的豪车撞人、城管执法都可作为自己“泄愤”的机会。城市扩张的主导思想易使更多的优势资源集聚于自身,却难以均衡分配给社会各阶层,使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对于人口庞大但人均资源短缺的中国来说,稍有不慎都可能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城市化率的提高要求城市的承载力相应提高,如果出现不均衡发展,拉美现象很有可能在中国重演。

二、发挥新型城镇化多重正功能

新型城镇化绕不开早期“小城镇”建设的思想。三十年来,苏南地区从“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镇工业逐步发展成以开发区为载体的外向型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即早期乡镇工业化、产业化凝聚吸纳了大量的本地和外来人口,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均衡,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健全,工业化实现了农民收入方式非农化,造就了县级财政收入大幅上升,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协同推进的城镇化格局。不过,苏南乃至沿海发达地区在城镇化早期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瓶颈:一是外来人口压力较大,原有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等承载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土地保护压力较大,例如苏州全市土地开发强度已达28%,接近江苏省规定的30%的极限水平;三是城乡之间仍然存在制度上的鸿沟,虽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已经逐步并轨,其它领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也逐年提升,但诸如户籍、土地、金融和财政分配等制度在城乡之间的区隔亟待从本质上加以突破。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区域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尚面临上述难题,中西部地区将会面临更多困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当前,把实施“新型城镇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其原因在于:

一是国内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扭转。中国经济面临投资与出口后劲不足、内需不足等问题,投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已形成基本共识,寻找新的驱动,调整投资结构已经迫在眉睫。传统城镇化模式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城镇化转型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以此破解日益突出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进而扩大内需调结构,形成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尽管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达52.6%,但存在结构失衡、资源粗放、效能低下等问题。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及其人口数量决定了实施城镇化而非城市化政策的可行性。城市化过程本应是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与扩散,最终达到城乡共享的过程。这一“同化”过程的本质是城乡差别缩小,城乡文明共享,而不是由城市的肆意扩张来“消灭”农村。

第三,小城镇有机融合了城乡的利与弊。小城镇既有着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融合,又有利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是连结城乡的桥梁,起着传播城市文明,诱导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双重作用。

当然,尽管城镇化具有多重正功能,但也应看到“城镇化”理论经验和承载功能的局限性。从区域发展程度来看,中国“城镇化”实践及理论思想最早发轫于苏南地区。中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与该地区自然条件、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及地方政府多年的制度积累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从城市与农村各自承载功能来看,城镇是非农业劳动的生产生活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在现代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然而,城镇的生产经营和产品消费不可能是孤立的封闭系统,还需要从外界输入基本原料,离开农村,城镇难以自给自足。

三、应继续完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政策

2005年10月,党中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早在2003年,国家就已开始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出力度,总支出2237亿元,2012年达12286.6亿元。2003年,农村人均年纯收入2622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是2003年的2.6倍。10年来,农村基础设施逐渐改善,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教育公平扎实推进,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从深层次看,城乡之间差距仍未根本好转,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导致农村“空心化”和家庭“空巢化”现象普遍,新农村建设效果在短期内难以快速显现。当前,新农村建设政策推进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促进农村发展资源过度分散。以农村水泥道路建设为例,截至2010年底,全国仍有1200个乡镇、12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其中90%集中在西部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然而,中西部地区大多是地广人稀,山高沟深,如果要求每个建制村通水、通电、通路,投资成本相当高,而且难以从根本上对农村发展起到有力支撑。各种惠农资金采取专项形式下方,如同毛毛雨洒向广大农村地区,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二是农业基础性地位难以维护。农产品种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原产品深加工不够,农民获得附加值较低,单纯依赖农业种植难以获得较多收益,导致农民对农业生产经营致富信心不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依赖于在城市的短期务工等非农收入。这对于农村的长远发展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是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一些地方单纯为经济增长,在引进一些能耗高、污染强的企业时,忽视了农村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严重危害了农民的身心健康和当地生态环境,农村并没有成为农民安居乐业和国家纵深发展的生活空间和战略空间。

四是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无力。以“管理民主”为指向的农村基层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最高要求。在当前农村与市场化、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背景下,建构以基层自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制效果却并不理想。在土地流失、生态破坏等事件发生时,农村基层自治组织难以发挥维护自身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

根据人口变迁规律和当前城镇化现状,即使中国城市化率提高到60%,仍将有6亿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农村不仅承载着平衡生态的功能,还传承着数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世界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中也不忽视农业的重要地位。例如,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如今仍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农田,发挥着教育市民、亲近自然、平衡生态的重要作用。对于人口庞大的中国来说,农村社会的蓄水池作用还可以避免人口过度涌向城市而导致的“城市化陷阱”。

四、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之路

1970年代后,西方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证明,“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以大城市为引领,以中小城市为核心,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之路应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其中,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新型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应解决当前社会发展非均衡的问题,而不仅为刺激经济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和目的。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时需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城则城,避免“一哄而上”的一刀切政策。

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中央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平实稳健,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为此,结合中国实际,笔者认为,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之路取决于国家治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完善,需要顶层制度的设计理念的转变,具体应从这几点做起:

一是以国家长远规划和法治保障为基础。在地方领导惯有的政绩追求的动机下,国家至上而下需要做到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层面的法治规范。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既有的法治规范,结合本地情况如何保持和打造自身特色,避免无法治、无规划的“运动式”做法。在这方面,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都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二是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中的基础性地位。应自觉对公权的边界进行规范,党委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而不是具体操作。同时,应优化我国行政层级结构,继续完善省管县体制,严格控制县改区,避免地级市因权力过大形成的囤积土地、征地造城、吞噬农村和城镇的盲目政绩追求。

三是改变以GDP论英雄的评价选拔干部的传统做法。中央应自上而下打破惟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晋升标准,倡树绿色增长、服务民生的政绩考核导向,形成以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内容,以求真、务实、改革为基本原则的选人用人机制。

四是践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产业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同权共享”,使人口健康有序流动,自主选择城市或乡村,减少大城市承载压力和区域交通运输压力。

五是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形成国家与基层群众合力对地方官员的双向监督模式。严惩非法随意侵害农民权益的地方主要领导干部,让农村土地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生态平衡、粮食供给的战略作用。完善当前的财政分税分权机制,以地方财权事权相对等原则为出发点,调整中央与地方财税分成比例,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合理结构,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结束语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仅取决于高端产业和大城市的引领,还需要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体系。处于改革开放后第二个三十年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可谓是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起着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作用。二者有着统一的目标,即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地方特色、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扩大内需市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人民居住有房、就业有岗、医疗有保。同时“两新”战略的选择还可以避免拉美地区“城市化陷阱”,避免城市病和“逆城市化”带来的城市人口和经济大起大落,让农村、城镇和城市和谐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3篇

摘要:在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下,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因此,应从政府职能、服务理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完善,促进新型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朝着一体化目标迈进。

关键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体制机制;群众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步骤,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农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发展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1]新型城镇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城镇的规模扩张,也不仅仅是让农民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是要让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城市化,能够和大中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高层次的精神文明。[2]因此,文化的发展是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层次的重要标识和检验标尺,而公共文化的发展水平则决定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区域总体发展的层次与高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的体现。在这样的战略格局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共文化服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公共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化,它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所形成的综合性文化现象。主要社会功能是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大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在此基础上,作为政府监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还要为全社会提供文化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等的服务。相对于其他文化服务来说(如市场方式的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等基本特征。[3]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一种使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全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基本服务方式。

新型城镇化大格局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完善程度决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政府是否注重公共文化設施建设,是否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是否注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否注重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都直接关系到这个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成败。

二、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是个农业大省,也是个文化大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河北省提出了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型的奋斗目标。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按照公共文化建设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性文件,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推进和长足发展。但目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4]

(一)政府服务理念存在偏差

在通常意义上看,城镇化建设的最显著表征是工业化程度,最主要的衡量指标是经济的增长值。但新型城镇化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还包括社会的和谐、政治的昌明、文化的繁荣、文明程度的提高等。在这个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人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一些政府部门却忽视了公共文化服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经济增长依然是各级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这一理念的偏差,导致政府官员过度看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不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再加上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服务态度不到位,从而导致河北省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浙江、山东等文化建设强省,与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与要求极不适应。因此河北省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改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跟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时代脚步。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配套

文化设施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保证,但河北省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总体上比较落后。在现有的11个设区市中,至今还有一个市没有图书馆,2个市没有群艺馆,172个县(市、区)中,还有11个没有文化馆,18个没有公共图书馆,而现有的“两馆”评定级别偏低,不能为民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设备陈旧老化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文化馆舍年久失修,或者被挤占挪用,都严重影响了河北省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现有的文化场馆和设施设备使用率低下,许多政府高额投入的文化设施设备在验收达标后,由于后续管理与服务不到位,致使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脱节与冲突。

(三)公共文化投入不足

公共文化建设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目前河北省的公共文化建设事业费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上海、广东、浙江等文化强省,甚至落后于青海、宁夏、西藏等偏远省份。2010年上海的人均文化事业费96.8元,河北省只有9.6元,虽然自2012年开始河北省人均文化事业费猛增到24元,但其他各省也都在实现着跨越式发展,河北省的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文化建设强省。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三馆”免费开放配套资金和设备更新、运行维护、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等经费无法保障,公共文化活动手段和方法无法创新,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一批专职和专业人才队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十分匮乏。一是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高职称高学历专业人才大多聚集在省市级文化事业单位,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站专业人才奇缺并严重老龄化;二是由于用人机制不完善,在河北省各个公共文化单位尤其是基层文化单位普遍存在着人员随意性和流动性大、专业不专职、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尽责等现象;三是奖惩激励措施普遍缺失,一方面“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观念致使一些人的服务缺位或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难以调动人员积极性。另外,河北省比邻京、津,在京津冀一体化的今天,这既是河北省的区位优势也是河北省的区位劣势,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河北省文化建设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公共文化专职专业人才结构性匮乏,基层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又造成人才存量难以激活,严重影响河北省公共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公共文化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受经济社会发展和认识水平的制约,长期困扰河北省文化改革的因素并未消除,一些基础性问题依然存在。对标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执行标准,河北省的文化达标执行力与国家标准存在着较大差距,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下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公共文化需求也极不相符。正是这些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步伐。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河北省是个文化大省,但却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下,河北省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文化公益性与社会化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二是处理好公共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三是处理好文化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上,对已经普及的地方,重点提升文化发展内涵;四是处理好区域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充分考虑与新城镇发展趋势和特色相适应的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切实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交付、同步使用,确保新型城镇民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同步提升。

(一)明确新型城镇化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

在新型城鎮化发展的大格局下,河北省各级政府必须将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才能保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和谐进行。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须突出强化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规划设计、指导协调、机制体制、资源配置、监督管理等环节都要求政府不能缺位。

1. 树立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政府的事情,因此新型服务理念要求政府明确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含义和发展内涵,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核心概念,以人为本,自上而下全方位树立起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努力缩小城镇化发展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才能正确发挥政府职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2. 明确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注重文化事业发展,并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文化发展政策法规,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公共文化建设标准,建立健全合理的组织领导机制、服务协调机制、政策法规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理论研究机制,等等,通过民主决策、科学管理,自上而下地实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下公共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与机制基础。

3.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倡者、主导者和推进者。面对目前河北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政府必须明确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及推进职能,并充分利用政府对相关部门的号召力和行政约束力,配合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政策,创造促进公共文化发展的投资环境,吸引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在社区、校园、乡镇、企业、军营等范围内搭建公益文化活动平台,鼓励盈利性质的文艺院团以微利向民众提供各类文化产品,指导各级各类文艺文化团体因地制宜地展开各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共享精神文明成果,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和必要的设备物资。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必须建设和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因而政府必须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城镇建设合理布局,以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为阵地,建设起真正惠民利民的公共文化空间,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 继续实施市、县两级公共文化馆舍建设、维修和升级改造工程。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可设立专项资金分年度对那些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有能力扩建的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给予适当补贴,用以维修、扩建或升级改造。

2.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工程。对全省尚无图书馆和群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市、县(区)、乡(镇)、村(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统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力争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实现公共文化全覆盖,形成完备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3. 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工程。按照国家标准,河北省图书馆和群艺馆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部达到国家评估定级的最低标准,并力求提高达到最高标准的比例。同时大力推进各级标准文化广场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4.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按照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电影院推广工程、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文化精品工程等的要求,结合河北省实际,推进“河北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建设,使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5. 实施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程。在秦皇岛市和廊坊市完成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其他9个设区市继续申报示范区,并在每个市重点扶持2~3个基础较好的县(市、区),争取在两年内在全省建成20~30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市、区),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6.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资源配置方式。全省要从政策层面保证公共文化设施设备惠及百姓。将公共文化设施建在群众活动密集的区域,方便群众识别和参与活动;在建设用地、建设税费等方面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给予优惠;根据各地区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建设基础文化设施设备,不搞“一刀切”;同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资源的管理和监督,让公共文化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满足民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三)加强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创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必须改革创新,实行“政府掌舵、市场划桨”的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发包人”,可采取建立专项资金、定向资助、项目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在发展中彰显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作用。在社会力量与政府文化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政府的公共服务将各种投入产出关系理顺,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建设为辅,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财政扶持、政策引导的管理链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来源,激励和培育社会文化力量,让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都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政府则在其中做好管理和服务,并逐步完成从以管理为主到以服务为主的职能转变。同时在文化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让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多渠道投入,全民参与,在市场和公共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并建立起共荣共享的合作关系,不断完善激励奖励措施,积极引导第三方群体以办实体、捐赠、赞助等各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務体系不断完善。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专职专业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的软实力。

1.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人才的合理选拔、任用、交流、晋升,努力建立一支稳定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职专业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与国内外省内外高校及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联合,通过进修深造、定向培养、专题培训等方式,分批分期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进行专业培养、全员培训,激活人才存量,提升现有人才的能力水平。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引进或软引进、短期讲学、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人才引进或智力引进,为全面提升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人才保证。

2.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人员编制。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为各级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文化服务工作实现专人专任,专职专业,落实专职公共服务人才的编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稳定有序。

3. 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人才合力,共同提高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借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经验,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借助企业人力资源,用更专业的手段提升服务质量;[5]利用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动员企事业单位、高校等与公共文化服务部门挂钩结对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形成互利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行文化志愿者服务新模式,成立文化志愿者管理组织,建立各级文化志愿者人才库,把志愿者服务作为专业人才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公共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才能保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所以政府必须从政策法规、制度机制、服务理念、财政投入、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将公共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中,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统筹规划、同步设计、合理布局,才能使河北省无论在经济硬实力还是文化软实力上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重光.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12,(11):38.

[2]张贵凯.在人本思想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D].西安:西安财经大学,2014.

[3]荣跃明.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及其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3):24.

[4]边际云.河北省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6.

[5]沈泉生.公共文化服务重在社会效益[N].中国文化报,2013-07-21.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new urbanization, 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 govern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the masses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4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培育特色小镇的必要性分析

1.1、培育特色小镇是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创新探索

所以这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 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建设过程中, 充分结合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状况, 体育出新的发展战略, 这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到该阶段实现转型升级的一种有效战略。和以往传统的城镇化相比较而言, 新型城镇化具有公平共享, 以人文本, 统筹城乡, 集约高效, 文化传承, 强调四化同步, 绿色低碳, 生态文明, 彰显特色, 政府引导, 坚持市场主导以及政府引导等特色。在此大环境下, 建设特色小镇也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完全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 将会成为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动力。

1.2、以往城镇化的遗留问题迫切需要寻求解决路径

我国城镇化建设历经30多年, 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其是由于各种资源自发向城市集中, 还有有小城镇粗放发展而来等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所以国家在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时候, 必须要以全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注重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对质量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引起足够的重视, 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各种中小型城市, 而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刚好与之相吻合。由此可以看出, 无论是对以往传统城镇化遗留问题的解决, 还是对新型城镇的建设, 特色小镇的培育都是一种非常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2、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2.1、侧重于市场化主导, 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

以往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市场化都主导作用依赖性都特别强, 从而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受各种体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城乡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城市发展就比较快, 小镇也比较多, 但是西部区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用地规模都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二, 以往建设的城市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每个地区由于政治资源还有经济资源差距比较大, 所以各个地方城镇化建设速度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成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地区, 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也就相对比较快。但是随之而来的很多问题也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例如, 环境污染问题和住房紧张问题, 不仅会增加居民的生存压力, 而且还会大大降低城市的吸引力;三, 产业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城镇当中某些产业布局存在问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产能过剩以及高能耗现象, 大大降低了产业的创新能力, 严重阻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2.2、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在以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总是过于注重对GDP的追求, 而并没有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引起足够的重视, 再加上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更是把经济效益看得高于一切, 这就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引发了众多的环境问题, 例如水资源、大气以及土地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而且还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噪音污染, 严重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社会运营成本, 而且对城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弱化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特色小镇的建议

3.1、坚持因地制宜, 中西部小城镇要量力而行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在建设发展特色小镇的过程中, 应该严格按照自然可观发展规律, 对小镇的独特魅力进行充分地彰显, 充分体现出其形态的多样性。尽可能避免出现一哄而上、照搬照抄以及盲目拆旧城盖高楼现象的发生。我国东南区域是特色小镇的试验基地, 由于这里产业资源比较丰富, 所以还应该不断创新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 将现代化各种新型技术充分引入到对小镇的建设过程中。而西部地区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则应该量力而行, 充分结合当地的一、产业条件和能力对特色小镇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引导特色小镇实现特色化发展, 不断培育我国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吸引更多的人才。

3.2、推进体制创新, 强化金融和基础设施保障

在对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 还应该不断创新其相应的体制,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以及多元体的充分参与。逐渐采用创建制度来代替以往传统的审批制, 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还应该不断提升融资效率、扶持政策有奖有罚。并对特色小镇当中的水电、道路、污水垃圾以及通信等各项基础设施进行不断地完善, 对医疗设施和教育环境也要进行不断地优化, 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保障, 有效推动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

3.3、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突出“特”字

我国的职能部门应当摒弃过往直接开展建设规划的想法, 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展开学习。再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本区域发展规律与人文特色的特色小镇规划。只有因地制宜地规划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 才能更好凸显特色小镇的“特”字, 各职能部门必须利用好当地的客观条件, 如当地的历史背景、当地的人文特色、当地的文化习惯等, 在我国嵩山即可建设一定少林功夫的文化特色小镇, 在我国南京可建设一些关于六朝古都的文化特色小镇等。只有高度结合地方性特色, 才能更好杜绝千篇一律的特色小镇出现。

3.4、坚持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体现“活”字

为保证特色小镇的质量, 地方政府应当避免过多无意义的小镇建设, 其建设工作应当以社会需求、国家需求为基准, 联动社会各企业采取经济效益大、建筑成本小的方式, 开展有价值的特色小镇建设。各区域政府应当尽量避免无意义的成本支出, 使用政府提供区域与土地, 由企业注资开展建设的模式, 力争更好进行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

3.5、加强特色小镇的统筹规划, 强化“保”字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开展不利的重要因素是, 即使部分职能工作者进行完善的建设规划, 但由于缺乏应有的维护监督工作, 导致其建设效果差强人意,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各职能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 力求开展好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工作。首先, 定期对建设队伍开展检查工作, 确保其工作过程中的合理有序。其次, 职能部门还需要不定期对建设工程队伍展开抽查, 保证其工程建设符合相关规定, 力求建设出符合规范与要求的特色小镇。

4、实例分析

以阿克苏温宿县托甫汗特色小镇建设为例-------稻香小镇创业乐园

2017年新疆将启动南疆四地州特色小城镇建设, 首批试点建设的特色小城镇主要集中在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这些特色小城镇建设既是推动南疆发展的重要引擎,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

托甫汗镇位于阿克苏地区“阿温同城化城市群”之间, 区位优势明显, 历史悠久。温宿自古就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之美称。清朝时温宿的香稻即进贡朝廷。清朝在温宿建立的种植水稻军屯组织, 也是清政府在新疆南疆地区唯一的稻屯。

温宿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 水资源丰富、水网众多、地下水位较高。加之温宿地处阿克苏河流域上游, 农业生产用水来自天山雪水, 对生产有机水稻等优质农产品提供了保障, 因而也被命名为“中国温宿大米之乡”。

温宿县托甫汗特色小城镇建设目标:将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特色旅游等内容相结合, 集聚各种要素资源, 推动托甫汗城镇周边村庄整合归并, 优化行政区划和空间布局, 推动土地、资金、外部帮扶的资源要素向托甫汗集聚。

规划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强调了工贸和农旅联动, 延伸了产业链, 以期形成托甫汗“种养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休闲农业和双创产业”三大基地。

总而言之,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应从各方面挖掘城镇特色, 充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对产业进行精细化包装升级, 逐渐形成特色化的城镇, 这样才能在众多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特色小镇建设热潮逐步形成, 逐渐从区域范围扩展到全国范围内, 在这种大背景环境下, 对特色小镇的培育其实也是县区域范围内科学发展的新动力源泉。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认知和了解, 只有一科学合理的建设, 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不断提升全县区域范围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晶.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 2016 (31) :4-6.

[2] 陈立旭.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 32 (05) :14-20.

[3] 贾淑军.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N].河北日报, 2016-09-07 (007) .

[4] 吴生锋.积极探索精心打造一批特色小镇[N].扬州日报, 2016-08-30 (A01) .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5篇

四问:建设目标是什么?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从47.5%提高到51.5%。 相关数据显示,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提前完成规划任务。《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中称,未来十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将形成40万亿的投资规模,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近期,一系列智慧城市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据悉,住建部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正在积极展开,预计会有不少于50个城市(区、镇)参与申报,试点名单也将在3个月内公布。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应该如何规划?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郭理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并就相关疑问予以了解答。

《经济》:在此之前,工信部曾先后在扬州、常州进行试点建设,科技部也牵头成立了中国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之相比,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侧重点在哪里?

郭理桥:无论是科技部、工信部,还是其他部门,都会从自身职能角度来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建设小康社会、美丽中国,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科技部多侧重于科技、技术问题,探究这一过程中需要攻克的、符合目前历史阶段需求的关键技术。对工信部而言,其主要承担产业的推进任务,侧重于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来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使其从先导产业变成主导产业乃至支柱产业。

作为承担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住建部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和发展的科学方式,从而智慧地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城镇化建设新模式,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从方法论上说,我们既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城市的整体系统地看问题,也要讲绩效、讲实效,确保所有工作都能经得住检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住建部发布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中,包含了57个3级指标,基本涵盖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着重于城市整体层面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从管理服务上讲,围绕试点的政策理论、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应用体系和投融资模式等方面,我们深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受住建部的委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具体的研究支撑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支撑服务作用。从试点审批过程来看,我们设立了试点申报、过程管理、专家评估等流程,有步骤、有规划地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总结、纠偏,以保证试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质量。从责任主体来看,我们构建了住建部主管、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主导、地方试点政府一把手推进的智慧城市行政责任架构。从智慧城市建设本身来讲,确立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建设方针。

总体来说,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立体化地推进,不以试点本身为目标,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以试点工作的开展来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和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

《经济》: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如何应对?

郭理桥: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从国家部委来看,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都在积极推进;就地方城市而言,所有一线城市、绝大部分二线城市,也有很多三线城市都明确提出了自身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从企业角度看,国内许多企业提出了智慧城市运营的规划,并积极进行智慧城市业务的开发,比如软通动力、中国安防、东方道迩、东蓝数码等等。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千差万别、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各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各成体系等,为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顶层设计或顶层设计不清晰。没有从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出发,以及从城市整体和区域发展角度,制定目标明确、步骤清楚、保障可靠的顶层设计。二是对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理解不够。部分城市偏重信息技术本身的应用,使建设目标沦为信息化发展规划;有的甚至演变成房地产开发或工程项目建设。这些都是很不智慧的做法。三是对城市具体需求和现状的认识不足。没有系统性地考虑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产业、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问题。四是缺乏建设资金。过度依赖于地产开发商或通信运营商的资金投入,致使智慧城市建设走样。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住建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第一,发挥政、产、学、研、用、资的合力。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就智慧城市理论政策、标准技术及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与专家、各部委、地方城市、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并拟成立智慧城市研究院,以便更充分地集聚各方力量,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二,加强省厅和省级专家的主力作用。省建设厅和省级专家对地方城市的具体情况清楚,发挥省厅的主力作用来加强对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和监督,能够尽量避免其走偏路、走错路。第三,进行投融资模式创新。1月14日国开行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在“十二五”后3年提供不低于800亿元投融资规模,重点支持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区、镇)建设。同时我们也正与各商业银行、社会资本、国外资本等进行会谈协商,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中来。第四,成立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各企业的产业技术优势,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共同为地方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此外,我们还建议,在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基础上,建立由住建部和相关部委组成的智慧城市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建立相应标准体系,完善智慧城市评估办法,进一步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及示范工作。

《经济》:现在有很多人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深表担忧,害怕会出现“高投资,低回报”的问题,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郭理桥:任何投资都要讲求回报。投入回报主要有三种,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把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的优势,实现公益性项目由政府主导,民生类等可以市场化和社会运营的项目由市场处理,调动民众和各类团体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智慧城市建设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同时,也要充分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防范。首先,注意城镇化建设风险。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理念,避免出现房地产化、摊大饼发展等情况。其次,防范信息技术风险。不仅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更应注重方法论的指导。智慧城市要立足于信息技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用更智慧的方法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及管理的水平,其目标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的总体战略保持一致。第三,重视投入和产出的核算及规划。在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参与的运营商的资金投入会非常大,因此,必须要保证合理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只有当社会各类投资方都能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回报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化才能真正迈开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四,注重科学化、智慧化发展。我们应该引进社会的监督机制、市场机制,来防范风险、不断纠正错误。

《经济》:通过随机调查我们发现,市民对智慧城市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高。您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对此,相关部门应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

郭理桥:的确,现在市民对智慧城市的理解还不够广泛和深入。智慧城市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仍属新生事物,各部委、科研机构对其的认识和看法也存在不一致性。有人形象地将其理解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人”,由此可以看出,智慧城市是对传统数字城市、数字地球、数字城管等概念的升级和扩展,是对城市信息化更高层次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智慧运行的理念。目前,现代智慧技术已经深入民众,在娱乐消费领域也有了广泛应用,如智能终端应用等。但对于智慧城市关注的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企业服务等方面,我们认为在广大民众层面做得还不够好。

要改变这个现状,各级政府要继续深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企业的终端应用服务与感知,从教育、交通、医疗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为大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智慧服务,让人们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好处。

同时,智慧城市还要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参与度。引导市民广泛参与并进行体验和反馈,以民众的感受作为检验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最高标准,通过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建设,形成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只有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使人民受益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6篇

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构建有着两个层面的涵义, 一个是适应城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轨迹, 促进城乡之间的互动;另一个是优化城市发展资源配置, 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循环, 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不仅仅是扩大城市规模, 进行农村人口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合理分配城乡各类资源, 使农村有序、稳定、科学地转变为城镇化。在新的城市化进程中, 不仅关系到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利用, 更直接影响了工业、就业、社会福利以及其他方面的结构, 传统村庄的许多要素将会转化, 升级和进化。

1.2 财政政策的功能理论

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角度能够很明显的看出, 财政政策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效用。财政政策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水平, 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水平, 它们彼此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一方面, 财政收入和支出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另外一方面, 城市和城镇的经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财政的政策。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正向关系将为推动城市化提供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 城市化水平、城市辐射效应以及集聚效应对增加财政收入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2 城镇化建设与税收政策彼此间的联系

2.1 现行财税政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互动

我国城镇化建设和税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的建设直接带动着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的消费水平, 推动城市进程对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 经济结构和分配功能的运行会给税收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城镇化的建设在当前的形势下, 首先要保障的就是在城镇建设的金融产业, 其主要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方面的支持, 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中, 财政政策的科学运用可以有效地加快城镇化建设。其次, 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投资的加速, 并能有效促进税收的增长。

2.2 财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关键性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较为繁杂的项目。庞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巨大的影响将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此同时, 也应该对社会实行改革。 (1) 税收与城市化建设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新的城镇化也有新的改革目标, 它非常重视提高中国的质量和解决人口问题。 (2) 税收是基于城镇化的建设。众所周知, 金融给城镇化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一方面, 财税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 还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 许多新的服务产业已经产生, 税收来源也在不断扩大。这极大地促进了税收的增长。税收将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 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促进财政收入。

3 财政政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3.1 应该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制度

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来加速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够的。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政策引导各类投资者参与,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确保城镇化设施的顺利发展, 并为其提供财政激励和支持。政府应该为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制定不同的财政政策, 对于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报低的项目, 我们可以适当降低投资企业的税费, 或者在投资其他项目时给予企业财政补贴和财政补贴。同时, 政府应从直接投资者的身份转变为引导者, 发挥其经济调节作用, 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城镇化项目, 降低投资门槛,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投资环境。

3.2 应该构建优化基本的财力保障体系

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城镇化的财政支持力度, 建立合理的财政和税收分配方式, 支持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乡财政分配比例和地方税收划分标准。例如, 应将税收种类 (土地收入、维护和建设税等等) 分配给城市和城镇, 这有利于城市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例如, 地方政府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将用于鼓励城市经济建设, 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适当增加退税款比例, 特别是土地租赁费用等专项费用, 增加返还比例。地方政府不占用土地资金, 除了上缴部分, 我们还应确保剩余部分的80%用于城镇化。同时, 城镇化要积极发展地方经济, 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大力发展适合地方经济条件的特色产业, 形成产业链, 更好地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

3.3 应该优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支出制度

从优化城镇社会保险方面这一点考虑, 政府应当制定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方式, 结合个人捐款、政府财政给予适当的补贴, 与此同时, 城乡应该达到全部覆盖率, 并与其他土地禀赋相结合, 发展农村居民。有必要建立一个可自由兑换为城乡社会保险制度, 农村居民可以参加社会保险可以改变参与城市社会保险, 并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角度看, 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卫生和医疗的投入, 制定倾斜的财政政策, 支持城市卫生设施建设, 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如果政府想要筹集资金来改善医疗保险, 我们就应该不断完善投资和金融管理机制,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 加快城市化进程。

结束语:综上所述,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必须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特点, 充分利用优势,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金融保障;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 继续创新和完善金融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税收分配, 完善基本保障和基础设施支出制度, 加大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政府应该改变融资方式, 拓宽投资渠道单一, 逐步构建多元化金融资本投融资体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 财政政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 也是参与城市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具。但在改革初期, 存在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财政和税收制度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体制, 这给新型城镇化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 完善财税政策的关键在于对城镇建设税收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财政政策,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彭朱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宁波实践[J].中国经贸导刊, 2018 (01) :43-45.

[2] 陈鹤松.以人民为中心视角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与路径重构[J].改革与战略, 2017, 33 (01) :113-116.

上一篇:高中毕业班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公司工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