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

2024-05-03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该文论述了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路。

关键词:新农村 农民素质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与提高农民素质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2亿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多。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文盲率6.72%,其中城镇4.04%,农村8.25%,农村文盲率是城镇的2倍多。2004年,农村文盲率为10.7%,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7年,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9.1%,远低于城市人口65.4%的水平。这仅是全国农民的平均比例,但地区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不重视教育,越是不重视教育,农民的素质越低,从而形成可怕的恶性循环。同时,农民的科技素质也很低,据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具备科学素质的农民仅占0.4%,仅及城市居民3.1%的七分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给他们在接受新观念,索取新信息,提高职业技能,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极大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就缺乏根本的支撑。迅速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根本保证,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

二、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一)政策引导,完善农业经营方式

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限制了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条件下,活化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集中使用;积极发展家庭式农场以及积极培育土地要素市场等,逐步发展多种层次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实行优化组合,进而克服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对农业科研成果运用的制约。同时,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可以提高农业经营规模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应用农业科研成果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将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需求。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培训人员包括对推广人员和成果应用者的培训。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坚持终年培训,学员遍布世界,其中许多成了各国著名的水稻专家。国际水稻所因此赢得了“绿色革命摇篮”的赞誉。该所科技成果之所以能迅速扩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种培训计划。国际水稻所重视培训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培训计划包括学位培训、非学位培训和在职培训。学位培训:包括培养博士、硕士、学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我国从事农技推广的科技人员也需送到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大专院校,将其培养成以上不同层次的人才。院所、院校的专家和教授可当农技推广部门兼职教授和导师,教学科研相得益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加速人才培养,也势必加速科研成果的传播与转化。非学位培训:主要通过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使农技推广人员了解和掌握各种科研成果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可由院所、院校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各专业所及有关方面提供师资,编写教材。在职培训:农技推广人员在院所、院校进行在职培训,可在各有关实验室担任研究助手,并在专人指导下工作。通过参加实际操作,了解科研全过程并能熟练掌握成果的关键技术。综合性是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对生产者和应用者提出了综合素质的要求。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这种教育应体现多样性,要“软硬兼施”,“虚实结合”,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要在强调对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好农村科普工作。农业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应成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主要目标。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要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必须放眼长远,立足现在,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和培训机制。

(1)创新农村教育体制。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组织农村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事权,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彻底改变“义务教育不义务”、“农民教育农民办”的情况,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教9币的合理交流制度,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另外,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使农民也能有机会迈入管理者阶层。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无论是搞种植、养殖,还是进城打工,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国家应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2)创新农村教育模式。目前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虽然有新的发展,但远远不够,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大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样使广大没有考上高等学府的农村学生,因缺乏基本的生产技能,回乡后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转变单一的农村教育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使农村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为此,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切实将农村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为国家、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上来。在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上,要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学率来衡量,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理念。二是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要求的农村教育新模式。既要考虑“升学有望”,更要考虑“致富有路”。在保证一部分学生上大学的同时,还要承担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培训任务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任务。应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教育时间、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克服单一化、集中化等简单化的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讲求实效和高效,使农民都能有“学”可上,并“学”有所获。

(3)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一是领导重视,确定农村人才开发战略,各级领导要把开发农村人才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来抓。增强人才意识,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科学制定出培育农村人才的计划,既要全面提高素质,又要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带头人,同时要解决好农村人才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二是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第一位,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加大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民教育的投资力度,以公共财政支持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着重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工作,落实具体措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保证农民享有教育培训的各项权利,切实提高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在的路径选择,传统文化的积淀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农民也显得举足轻重。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主体所应具备的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精神与法律价值观念”,“是公民在现代生活中对权利和义务的价值判断及其规范化的认同,是公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心态”[1]。它是公民所拥有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和情绪态度的总和,属于社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我们可以把公民意识分为两个纬度:一个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包括公民作为政治主体所拥有的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等;另一个就是公共意识,包括公民面对社会环境时所产生的法律意识、协商意识和公德意识等。前者倾向于权利意识,后者倾向于义务意识,两者相辅相成。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显得越来越迫切。

一、培养农民公民意识的价值所在

(一)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农民公民意识形成的社会基础,市场是培育公民意识的最好课堂,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农民要进入市场,就必须学会自立、平等、合作和依法办事,而这些存在于市场交换中的自立、平等和合作精神,也是公民意识最核心的部分。在农民的这些公民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可以增强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农民所具有的自由平等观念可以增加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农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可以深化市场关系的法制性。

(二)可以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我们所说的政治参与,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以合法形式参与政治、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当前农民政治参与水平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公民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公民意识增强了,可以扩大农民政治参与主体的人数,可以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可以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层次,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强度,可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为农民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三)推动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该本身是制定良得良好的法律”[2]。法治社会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完备的法律体系;二是必须有守法的人。在中国农民占绝大多数,构建法治社会必须要有农民的积极配合,对法律的认可和接受要来源于农民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为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提供思想动力,也为法律制度的遵守提供现实基础,更有助于宪政制度的实现[3]。

(四)与努力构建公民社会不谋而合。公民社会是现代国家的社会基础,在公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公民意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公民社会是一种介与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公民自愿参加的,以自治为基础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建立必须要以增强公民意识为前提。因为到目前为止,尤其是在农村,村民自治还没有真正得到贯彻,需要我们努力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

(五)真正促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现代人是一个积极参与的公民;现代人具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现代人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现代人乐意接受新经验和新观念。显然这些都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养,有了现代的公民意识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构成,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

二、农民的公民意识培养之基础

第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奠定了经济基础。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的个体及私营经济也日渐显露头角,加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打破了“大一统”的格局,使出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有了流动的机会。中国的农民是勤劳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致力于建设小康社会,物质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为公民意识的培养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是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的法制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立法力度不断加强,普法教育日见成效,农村选举法实施村民自治等,提高了农民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第三,国家政策关于农民权利和义务的细化是农民公民意识提高的政治基础。农民有权选举和罢免村干部,平等地参与讨论村内公务,在各种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

第四,农民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农民提高公民意识有了社会基础。社会结构的变革,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农民工”的出现,以及他们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努力,政府为保护农民工的权益而采取的措施,都证明了农民的利益已经在政府决策中占了一席之地,农民越来越多的依靠法律来调整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民的公德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这一切都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理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强化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名副其实[4]。

三、培养农民公民意识的路径选择

前面我们把公民意识分成了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两个方面,要想搞好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的公民意识得到真正的提高,这两个方面都必须兼顾到,既要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又要培养农民的公共意识。

(一) 农民主体意识的增强

首先是要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性活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民出外参加各种志愿性活动很不方便,加上农民的主动意识不强,很少参加志愿性活动。村委会应该和乡镇政府一同努力,采取适当方法积极鼓励农民参加各种志愿性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可以培养农民的公德意识,也可以让农民在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意识。

其次是要让农民参加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为全村的重大事务投票表决,出谋划策。政治参与是提高农民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村庄事物管理,能极大地提高农民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也可以学会用法律来解决各种问题,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5]。

再次,就是要加强农民的教育,优化农民公民意识生成的启蒙手段,提升农民的道德品质,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学校是农民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提升农民的道德品质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达到效果。社会是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文娱活动,参加物质生产活动可以培养农民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农民的自由平等观念,更可以让自己的利益需求得以表达。而参加文娱活动可以让农民的道德文化意识得到提升。

(二) 农民公共意识的增强

1.培养农民的共同体意识。村委会要呼吁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活动,让农民意识到自己是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而不仅仅是在自己的那一个小家庭或家族之中[6]。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封建思想,“左”倾思想的影响,加之一些其他因素的限制,中国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共同体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各种活动自己参与或不参与影响都不大,所以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慢慢培养一种共同体意识是很重要的,要督促农民多参加公共活动,意识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2.要有互相帮扶的互助意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诚信友爱是为人之本,是人与人交往的核心原则,诚信友爱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7],对于农民来说更是不可或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够完成的,所以要培养农民的互助意识,鼓励农民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这样才能共同富裕,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3.要培养农民朴素的协商意识。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要鼓励农民打破原来的“小农”思想,在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时相互交流协商,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新农村的建设是全中国农民的共同目标,互相协商互相交流既是农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农民的一种责任。只有相互协商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

4.保证村委财务上的廉洁奉公也有助于农民公共意识的增强。农民有权利自主选举和罢免村干部,所以村干部应该为村民服务,除了村里的活动要呼吁农民共同参与之外,财务的公开也对农民公共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出个好干部,全村能致富”,村干部要确保村里的每一分开支透明化,要及时公布财务上的收支情况,让村民一目了然。这样会让农民对村委会充满信心,更有助于他们齐心协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8]。

总之,我们要努力为培养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要积极地引导农民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让他们真正品尝到“公民”的滋味。

参考文献:

[1] 王岩.公民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

[2] 叶飞.公民意识的内涵及其养成[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

[3] 江冰.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5).

[4] 朱白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

[5] 陈幼华.提高农民公民意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J].经济师,2008,(2).

[6] 赵平.农民的公民意识培养: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6,(11).

[7] 靳志高.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J].求实,2005,(1).

[8] 刘圣中,周耀敏.乡村变革中的公民意识[J].南昌大学学报,2008,(2).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我国农村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素质偏低、设施落后、发展不够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落实在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上。新农村建设绝不能一哄而起、哗众取宠,应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不断向远大目标迈进。

一、解决三个问题,打好工作基础

1、班子领队。村级班子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村班子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战斗力强弱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党章》和法律规定,将会干事、能干事、肯干事、敢干事、懂经营、会管理、群众公认的能人选进村级班子,选准当家人和领头雁。并帮助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完善相应的目标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创优工作环境,搭建工作平台,发挥村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将新农村建设成效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作为衡量村级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和村组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

2、规划先行。农村情况纷繁多样,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体现创新,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把人文素质提高、乡土人情发展、村居面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文化繁荣、科学社会进步纳入规划的基本范畴,突出农村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有预而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3、文化推动。以乡风文明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文化产业、“文化中心户”为抓手,培育和推广一批集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扶贫帮建于一体的“文化人”,鼓励农村兴办文化产业,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宣传普及先进文化,开展“十佳农户”、“文明庭院”、“生态庭院”、“致富能手”创建活动,塑造文明新风尚,构建和谐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理顺三个关系,革清发展思路

1、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关系。新农村硬环境建设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展示规划科学、建设有序、文明清洁的良好态势。新农村软环境建设就是要注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自制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律观念和自治能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协调发展。硬环境为新农村构造框架,软环境为新农村增添灵魂,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2、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关系。近期发展的重点是繁荣农村经济,摆脱贫困状况,夯实小康社会建设基础,通过大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乡村经济,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在持续繁荣农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关键在政府。要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切实履行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全面的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依靠群众智慧,实现奋斗目标。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贫困乡村,由于底子薄、观念旧、条件差等原因,任务重,难度大,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复杂性,既不能望难兴叹、碌碌无为,更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条件好的可先行一步,条件差的积极工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年年有发展、年年有变化。

三、发挥三个效应,形成整体合力

1、典型示范效应。宏观上,通过办点示范,丰富内容,完善规划,创新模式,积累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微观上,要注重培养和发掘农民群众中的致富典型、建设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一人带出一户、一户带出一片、一片带动全村的建设目标。

2、分类指导效应。因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的异同,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注意乡镇与乡镇之间、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区别,在整体规划和发展模式上做到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在建设进度上做到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比学赶超。

3、部门服务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劳动保障、经济金融、农业水

利、广播电视等各个方面,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自觉担负起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职责,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整合资源,积极服务,广泛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千帆竞发、百舸争游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三个结合,务求建设实效

1、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寻找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点,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在规划上,融会贯通,大胆尝试规划建设小城镇型新农村;在建设中,合理布局,有效开发土地资源,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其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形成规模;在发展中,创新思路,在稳步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拓宽经济空间,适度适时培育农产品、工业品交易市场,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强后续力,将新农村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2、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能起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产业,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服务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创优投资环境,引进经营业主,利用民间资本,培育市场机制,整合农村资源,盘活一片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同时,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有效发挥交通区位、自然生态、政治经济、历史人文、林特土产、休闲娱乐、红色旅游等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打造品牌,培育亮点,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3、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把扶贫开发纳入新农村总体规划,加大对公路交通、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及产业基地的扶贫力度,重点实施一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项目,带动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场域,但目前我国农民市民化转身存在着习惯于农村生活方式、非农化就业转换艰难、对身份认同较模糊、市民人格的缺失等问题。社区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制度文化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短缺是影响农民市民化的文化因素。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制度文化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延伸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是助推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市民化;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公共服务

基金项目:河南省2013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信阳市‘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对策研究”(132400410809)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厉有国(1966-),男,河南罗山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型农村社区是“现代化城镇体系的末端节点”。对农民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场域,对农民身份的影响意义重大。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有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上,而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农民市民化转身的影响研究则不足。因此,了解和考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居民身份转化的作用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我是谁”是一个涉及到人的社会身份与角色的问题。农民生活的最大特点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人住在楼房或独栋别墅里,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承包的方式脱离了与土地的联系,从事建筑、服务等非农工作,与城市居民一样,工资性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家庭支出构成也与城里人大致相同,其突出特点是正在“去农民式生活”,但其市民化转身仍然面临许多障碍。

1.习惯于农村生活方式。新型农村社区拥有全新的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既与城市社区不同,与传统村庄社区也不可同日而语。确切地说,它具有城市特质——高楼大厦、林荫大道和现代公共设施。从公共服务设施等器物上看,如建设规模和社区公共设施的品种和质量而言,新型农村社区都不是传统村庄社区的翻版,也不是旧村庄社区的再造,这类社区的硬件设施可以和城市社区相媲美。但由于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对成为城市市民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之习惯于自在自由的农村生活,这就使得散漫、规则意识缺失的农村生活习惯,在社区生活中随时表现出来,如占用公共绿地种植蔬菜、在公共场地乱堆乱放、在公共场所随意乱丢垃圾等等。这些不文明、不科学、不卫生的农村陈规陋习在新型农村社区随处可见,在管理缺失时表现得特别突出,这都是他们还没有适应新环境的表现。农村生活方式的惯性,是农民市民化转身的重要影响因素。

2.非农化就业转换艰难。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承包的方式脱离了土地,从事建筑、制造、加工、服务、修理等非农工作或成为农业工人,与城市居民一样工资性收入成为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大多学历低、年龄大,转岗能力差,导致他们的就业领域十分有限,且大多是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种。新型农村社区的许多居民由于就业困难,不得不选择设点摆摊,从事一些回报少、技术含量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有的甚至不得不又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巨大的城乡差距,高昂的生活成本,艰辛的就业历程,冷却了农民的“市民热情”,使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因此,很多人内心里并没有认同自己社会身份的转变。

3.市民身份认同比较模糊。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一般来说,从农民转变到市民是一个社会地位向上流动的过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同却并不一定如此。例如,他们对自己究竟是“市民”还是“农民”的看法就有疑问。尽管已经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镇化的最后一级的组成部分,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使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身份和社会权利,但由于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仍然游离于城市社会保障之外,与城市市民相比,他们的社会保障仍然是“低覆盖、低标准、低起点”。由于这种保障对于他们来说与农民并没有什么差异,因此,许多社区居民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种社会权利的“二元制”,在客观上强化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社会层面的失落感,使他们在内心深处难以认同自己新的社会身份。

4.市民人格精神缺失。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村庄整合等模式改变了居民的聚居模式,集中居住的生活模式打破了以往村与村、组与组,以及家族、宗族的传统居住格局,人口、家族结构异质化,形成了“大杂聚,小聚居”新的人际关系,并为人们提供了城市化的公共服务,目的是以城市性取代乡土性、以现代性取代传统性,逐步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行为习惯,使其拥有“城市性”,并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但是,村庄社区的“社会关系及其残余,不管是物质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都会对现今的社会关系产生约束”,[1]致使他们具有浓厚的农民情结,突出表现就是一些人拒交物业管理费,对城市文明生活难以适应,缺乏独立性、自主性、责任性、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等价值观和法治精神、自治精神。

二、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市民化的社区文化因素

文化具有“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功能,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缺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影响社区农民市民化转身的重要因素。

1.社区文化设施、组织和人才缺失,影响了农民对新生活的预期。基础设施是社区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没有这些硬件设施,社区文化就无从谈起。因为文化属于精神范畴,在一定的载体下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由于政府在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时标准低,准备不足,多将其定性为“安置社区”,没有将其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导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公共财政经费支持,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硬件设施不齐全,很多新型农村社区缺少居民图书室、公共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没有电影院、KTV、娱乐场所等,更缺乏群众性的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人才,导致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农民在闲暇之时主要以看电视、斗地主、打麻将等方式消遣时间,或者做“宅男”“宅女”。这样的文化氛围、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方式跟农村生活并无区别,社区的文化生活与城市文化生活的巨大差距,直接增加了农民心理层面的失落感,阻碍了社区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2.社区文化活动缺失,影响了社区凝聚力和农民归属感。公共文化活动,是人们增加彼此联系和了解,提高人们的公共精神和社区意识,培育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平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入住社区后,由于住房缺乏开放性,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而随意地相互串门,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断裂,以往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关系被解构。在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网络成员相互认识的可能降低,社会关系功能结构趋于开放、松散,其亲密程度大不如以前。同时,社区内的农民为维持生计,每天忙于奔波,缺乏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同时,人们也因为工作差异而缺少共处的时间和空间,人们交往频率变低,即使是前村后屯的邻里,也逐渐变得陌生,社区除了居住功能外,其情感、文化、精神的沟通功能都在弱化。但是,目前新型农村社区的体育活动、棋艺活动、演唱活动、科技教育、节庆文化等公共文化活动供给严重不足,更缺乏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庙会等“节场”文化。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不足,弱化了其情感、文化、精神的沟通功能,在客观上导致邻里互动和群体意识缺失,导致社区居民社区认同感不强。

3.社区民主管理缺失,影响了农民市民身份的转换。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村庄整合等模式改变了居民的聚居模式,一般规模比较大,多者上万人,少者也几千人,异质化的社区人口和家族结构,导致了复杂的利益格局和多元的利益诉求,增加了社区管理的难度,并对社区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新型农村社区或委托于物业管理,或是由传统农村社区管理者继续管理。前者,只是对物业管理负责,注重的是经济利益。后者,由于缺乏协商等现代社区治理思想和技能,在实践中仍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缺乏推进社区群众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措施和行为。如此以来,导致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方式陈旧混乱,造成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的冲突时有发生,这种冲突在婚丧嫁娶、利益分割、人情往来、社区治理活动中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些冲突造成社区居民心理上的不适,阻碍了他们市民人格的形成。

4.社区制度文化教育缺失,影响了农民市民化转身的进程。制度是文化的重要形态,表现为一系列影响人类行为的规则或规范。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而言,社区管理无疑被注入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新“要求”,目的是再造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心理等,促使社区里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民向市民转化。但目前制度文化建设也存在着缺失的问题,既没有把城市化的规则和制度纳入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对社区群众的消费观、时间观、娱乐观、价值观和信仰观等进行集中培训,也缺乏将遵章守纪等意识渗透到社区文化活动、学习活动之中,更缺乏处罚措施。一些新型农村社区虽然制定了新的规范,但往往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缺乏硬性规定和处罚措施。因为社区的人们大多是前村后屯的,因此,对于一些违反市民生活准则、文明规则等行为,也大多因为是熟人,不愿得罪人而熟视无睹,制度制定的初衷并不能够完整实现,结果导致社区内许多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如乱牵乱拉、乱挖乱建等随处可见。制度文化教育不足,影响了农民市民化转身的进程。

5.公共文化服务缺失,影响了农民对新市民角色的认同。物化的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当他们共同趋向某一类文化实物、器用时,他们直接就被相同的习惯选择和文化认同所联系起来。新型农村社区一般规模较大,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购物等公共服务不足,特别是学校、医院较少,更缺乏酒吧、电影院、咖啡厅、KTV和非营利的公共文化机构等具有城市生活标志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资源的短缺,就造成城市生活方式缺乏对农民的引领。公共文化服务缺失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制约了社区居民城市生活习惯、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据统计,有超过65%以上的受访居民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表示很不满意,认为他们是“二等”市民,没有享受到城市市民的待遇,这阻碍了他们对新市民身份的认同。

三、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助推农民市民化的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民的“新型社会空间”。[2]它的建设宗旨在于对接城市社区、消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应当积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向市民“华丽转身”。

1.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设施、组织和人才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是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前提。首先,地方政府要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规划管理,把居民图书室、公共活动室、活动场地、体育健身、托幼教育设施等基本设施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其二,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预算,安排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预算经费,社区文化管理部门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社区与企业的联合,争取企业支持。其三,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基于共同爱好和兴趣的社区文化团体,积极组织人员申请文化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带动的形式支持群众性的文化组织建设,培植业余文化队伍;采取多种途径培训文艺骨干,开发社区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提高社区文化人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储备文化力量。

2.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帮助农民构筑市民价值观。“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看,当下社区发展的目标主要在人,在于人精神层面的满意度、归属感、凝聚力。”[3]为此,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帮助农民构筑市民价值观。首先,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如各种体育比赛、棋艺比赛、演唱比赛等活动,引导兴趣爱好相同的人聚集起来,减少他们在社区生活中的失落感,使他们在享受到文化活动乐趣的同时,也不断地积累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消费观念。其次,开展多种类型的文化交流学习活动。如社区科技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高)校(社)区联合等文化交流活动等,传播居民精神风貌和城市生活方式,彰显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功能,营造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引导社区农民逐步构筑市民价值观。

3.加强社区民主管理和制度文化教育,增强农民市民意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要使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也要加强社区个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育。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要高标准高起点,制定社区居民道德规范、文明规则,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广告栏大力宣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市民化生活方式教育和培训。其次,要把市民道德规范、文明规则、环保意识、法律制度、权利意识等渗透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引导农民树立市民生活理念,遵守市民生活准则,再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再次,要加大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文化素质,提高其合作、对话、协商等现代社区管理的基本技能和服务水平。最后,加强社区管理力度,对于不文明的各种陋习坚决制止,并进行必要处罚,着力营造社区群众讲文明、革陋习、树新风的社区氛围,使他们习惯于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规范表达诉求和履行职责。

4.延伸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激发农民主动市民化的热情。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华丽转身”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新型农村社区有形和无形公共服务的建设水平。只要新型农村社区的水、电、路、气硬件服务都与城市社区相同,只要新型农村社区的社区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软件服务也与城市社区相同,新型农村社区就会有魅力和吸引力,农民就会主动市民化。因此,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城乡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理念,[4]无条件地使农民与城市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增加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进一步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实现社区物业、保安、保洁、绿化、治安等公共服务供给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通过“等值”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让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行为方式逐步与市民接轨。

参考文献:

[1]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33.

[2]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3]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

[4]卢璐,许远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与方向[J].社会主义研究,2012,(3).

【责任编辑:闫生金】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1 农民自组织学习的必要性

1.1 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 必须要有可持续性。确立农民的主导地位、满足农民的需求, 固然对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十分重要, 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 农民有了很强的发展能力, 那么不管他们在农村还是在城市, 他们都会有能力去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农村会保持常新状态。

1.2 农民自组织学习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最佳载体

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有很多途径, 但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农民合作组织是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最有效、最方便的载体。西方各国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 都很重视农业的技术推广和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农民自组织对农民的教育作用远远不止于农业技术方面, 农民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如在农民自组织过程中, 首先可以培养农民的合作和互助精神, 有助于改变传统农民那种孤立和封闭状态;农民组织还可以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 锻炼他们参与市场的能力。

1.3 农民自组织学习能够给农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差别非常悬殊, 在教育竞争上农村孩子显然不能与城市孩子比。同时, 现在的升学考试竞争、市场竞争并没有因为农村教育质量差而惠顾农民。在这样的竞争中, 农民的孩子自然会处于劣势。这种局面固然不是一下子所能改变, 但是,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和体制调整, 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2 农民自组织学习的可能性

2.1 制度支持

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 这些规划和举措都为农民自组织学习提供了制度上及政策上的支持。例如实施新一轮“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和“新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工程”、“星火富民科技培训工程”, 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示范村活动”,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 促进各类实用人才合理流动。

2.2 非制度支持

非制度支持主要表现在第三部门对农民自组织学习的支持和帮助。农村社区教育中的第三部门是指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起着中介作用的组织。从政府的角色来看, 需要建立一种非政府的、具有民间色彩的组织, 去代为处理政府与民众的某些事务和关系, 承担联系政府与民众的职能。主要有:农村社区公益组织 (教育类公益组织、文化娱乐类公益组织、公共卫生类公益组织) 农村实体性社会服务机构 (为农民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组织) 。

2.3 现有载体

2.3.1 社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培育新型农民, 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 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并在实践中逐步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3.2 松散的农民组织形式

区别于社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 社区内存在的松散的农民组织形式也是推行农民自组织学习的重要载体。农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舞龙队、秧歌队、篮球队等组织丰富了农民的生活。这些农民自主成立、自主发展的文娱组织对农村社区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民自组织学习进程。

3 农民自组织学习推行的障碍

3.1 新型农村社区整体教育意识不强

新型农村社区教育的意识受传统农村、农业观念的影响, 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是领导层面, 二是农村社区成员层面。只有这两个层面都充分认识到农民自组织学习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双向影响 (推动社区经济、文化发展) , 才能有利于形成人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和谐统一。但是, 目前的农村社区两个层面都没有完全认识到自组织学习的重要性。

3.2 农民自组织掌握的资源有限

农民自组织掌握的社会资源有限也可能成为推进农民自组织学习的障碍之一。农民通过自组织的形式进行学习, 势必要处理好和社会“他组织”的关系, “他组织”集中表现为政府、非政府组织等组织形式。虽然在制度上、非制度上, 都存在着对农民自组织学习的相应支持, 但是如何将这些制度上、非制度上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真正发挥其作用也是我们应该把握和思考的。

3.3 农民进行自组织学习的动力不足

农民更为关心的是自己物质方面的收益, 因而对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缺乏应有的重视, 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够, 更不用说自身组织起来进行学习。农民进行自组织学习的动力不足是阻碍农民自组织学习推行的最大障碍, 可以通过将提高农民物质收益和农民自组织学习结合起来, 让农民看到自组织学习的切实收益, 来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 从完善社区教育入手, 探索更为有效的社区教育方式, 提高农民自身发展能力, 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地方政府、第三部门发挥各自积极作用, 形成多方良性活动的合作模式, 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断推向前进。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因此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如何通过农民自组织学习的方式提高农民素质, 及农民自组织学习的形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农民,自组织学习

参考文献

[1] 沈小峰, 等.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2] 王瑞华.政府在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 .

[3] 张晓山.中国乡村社区组织的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1) .

[4] 杨中柱.村民自治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J].北京:中国合作经济, 2006 (4) .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当前,柯坪县正处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加快农民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柯坪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将人多地少的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柯坪县农民素质现状

柯坪县现有农村人口3.33万人,劳动力总数量为1.7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3.56%,其中男性9113人,女性8189人。劳动力知识结构为:小学文化程度8579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49.6%,初中文化程度5070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29.3%,中专(高中)文化程度3225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18.6%,大专文化程度428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2.5%,农村劳动力现无本科以上学历人员。

随着近年来柯坪县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信息渠道的畅通,农民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农民群众中逐渐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再者柯坪县在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上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农民素质已有显著提高,但是由于柯坪县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劳动力都没有受过系统的、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培训,所以很多农民在种植、养殖、经营等方面的技能仍有所欠缺,农民素质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飞跃。一是总体素质较低。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不足,多数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涉足非农产业普遍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二是就业观念陈旧。相当数量的农民缺乏对自身素质和就业形势的把握,培训主观意愿不强,主动转移就业能力弱,不少农民对于技术要求高的工种干不了,对收入低、体力型的工种又不愿干。三是从培训组织看,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整合还不够,整体上还未形成合力共抓的局面。同时,现有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不少乡镇培训基地设施落后,师资缺乏,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受补助资金、培训条件局限及农民择业观念的影响,目前农民培训总体上处于应急适应性阶段,表现在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技术含量高的培训相对少。

二、柯坪县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培训状况

柯坪县多年来农民培训主要以科技之冬培训为主,由农、林、牧、水利、农机等农口部门选派骨干担任讲师,并从县外聘请专家进行授课。2002年全县通过开展“科技之冬”和“三下乡”等农民培训活动,完成各级各类培训225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共2.8万人次,出动宣传车24次,发放科技宣传单1500余份,发放科技材料630余份,张贴科技宣传标语300余条。2003年全县完成各类培训259场(次),培训农民共4.9万人次,出动宣传车9辆(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2004年“科技之冬”等农民培训活动共举办78场(次),培训人数18097人(次),五天以上的农民技术培训8649人(次),获得农业技术培训证书人员8649人,发放棉花种植明白卡3500份。2005年,柯坪县组织农、林、牧、计生、科技等部门的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编写了38份涵盖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等不同内容的教材,印制了4.5万份发放给农民。该年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236期,培训人数88867人(次),获得农业技术培训资格证书人员8746人,发放培训证书3569人。2006年“科技之冬”活动培训共组织各级、各类培训班225期,36710人(次)。其中培训1-3天的59期,28726人(次),培训3天以上的72期,7984人(次),县级培训班4期,3222人(次);乡级培训班34期,2633人(次);村级培训班187期,30855人(次);组织县、乡科技下乡活动66次,参加科技人员212人,出动科普车70辆(次)。

近年来,柯坪县特别注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了工作力度,在提高了农民素质的同时,也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仅2005年,柯坪县就利用县劳动就业保障局、妇联、扶贫办等部门的培训设施和师资力量举办了美容美发、餐饮服务、缝纫裁剪、地毯编制、计算机技术等内容的十余期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班,近500位农民从中受益。2005年,全县劳务输出创收1030万元,人均309.15元,占全部人均收入2010.2元的15.4%,劳务输出已成为柯坪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三、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农村干部,不重视科技的培训,自己本身也不懂,带领群众有较大的困难。

(二)农民素质培训由于缺少培训经费,教学设备欠缺、师资力量薄弱,导致部分农民素质培训效果不理想。

(二)培训内容设计不合理,培训内容较单一,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而且实践内容较少,致使部分农民在课堂上的“素质”提高了,但实际运用能力仍然缺乏,农民素质并没有全面提高,没有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培训时间短,但培训内容却很庞杂,农民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所学内容。

(四)农民技术员数量少,不能带动大范围的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整体快速提升。

四、几点建议

(一)完善农民教育体系,从制度上确保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的开展

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是一项浩大而又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证。要建立统一的高效率的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工作机构,逐步完善农民素质培训体系。在预算中,专门安排一块资金,集中用于农民素质培训。根据“分级负责、分层管理、明确责任”的原则,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相互协调、适应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素质教育体系。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已有教育资源优势,做到统筹兼顾、资源共享、集中投入、紧密配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服务。

(二)针对农民的不同层次,加大培训力度

农民素质培训应针对农民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文化层次,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不能一律以印发资料,上理论课这种形式,要采用播放录像带、VCD等形式,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操作,把课堂办在农户的田间地头,解决农民学不会之忧;对有一定基础的农民要有针对性的培训,不能搞形式主义,在课堂上泛泛而谈。要教他们新技术、新工艺,让他们真正感受学到知识,学有所用;对有文化基础的年轻农民要鼓励他们参加农广校、党校等学历教育,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根据群众的要求,组织科技下乡,由政府牵头,组织农业局、科技局、畜牧局、农机局专业技术人员送科技到乡(镇)、到村、到田间地头,让老百姓得到“短、平、快”的科技信息,力争科技致富。

(三)培训内容要与农民增收的需要相适应

开展农民培训,首先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来考虑,农民参加培训不是图虚名,而是讲求培训的实用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致富本领。通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问卷调查来看,柯坪县有85.7%的农民对当前农村教育中的技能培训最关心,有71.4%的农民希望得到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方面的培训,而这些方面也正是影响农民收入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科目内容设计上,各农口单位调配的骨干要充分发挥自身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多讲授与农民增收相关的技术技能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授课方式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四)、农忙时做到系统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农民反映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印象不够深刻,课后容易遗忘,在实际生产中还是无所适从。因此建议在如棉花化控、果树整枝等关键农业生产时期,相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对农民进行短期技术措施的讲授,并现场具体操作,就地培训,就地转移,做到培训和就业同步进行。这样农民就能够直观地、深刻地接受在课堂上难以掌握的技术要领。在农忙时对农民进行短期面授,既不会耽误农时,影响农事,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五)积极发挥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

目前,柯坪县共有山羊绒、棉花销售、恰马古销售、农产品销售等5个农村专业合作协会,42户科技示范户和60户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协会要在健全章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用,把骨干农民和一般农民都网络进来,共享培训资源和成果。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养殖)大户要起到示范作用,把自身掌握的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积极传授给其他农民,共同提高。

(六)加强农民技术员培训工作,快速提升农民素质

目前,柯坪县各乡(镇)由于农业技术干部缺乏,现有的技术干部不能满足农民的技术指导需求,而且全县农民技术员数量也匮乏,农民缺少自己的技术人员,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缺乏指导,影响了产量,更影响了农民素质的快速提高。县委、政府应把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到农民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培训经费可以采取政府拨一点,农民自己出一点的办法解决;受训人员由各乡(镇)从每个村选出3-5名年纪轻,有文化,责任心强的农民在县里统一安排下对农、林、畜牧等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这些农民技术员学成回乡后能够起到技术指导和科技示范的做用,以点带面,推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七)充分发挥电视等媒体的优势,提高培训效果

若条件允许,可组织农、林、牧各部门与广播电视局联合组成摄制组,由技术人员亲自演示各项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并拍摄下来,再配以技术人员的详细讲解,制成科技光盘,发放到各乡(镇)基层电教室,组织农民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学习,广播电视局还可每周定期分段播放。通过这种方式,农民在观看电教片的同时,能够结合自身实践查漏补缺,迅速使生产技能得到提高。

(八)加强调研,做好农民技能培训的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

上一篇:语文记叙文教学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专用变频器供水装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