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

2023-09-16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一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发展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是拉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又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经济学理论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一般来说,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的转折点,如果这一时期的非农就业比率和城镇化率都超过了30%,则工业化和城镇化就会进入“双加速”时期。这一时期对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来说是如此关键,不同的发展模式带来的会是截然不同的发展后果。早在2007年辽宁省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到2012年已经接近9000美元,因此辽宁当前正处于“两化双加速”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将有助于缩小我省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重塑老工业基地雄风,提升辽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整体地位。

一、相关文献综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新型工业化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可见,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工业规模的扩大,而是更加注重工业化质的提升,强调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新型城镇化是指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城镇化”,改变当前存在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状,从而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化。“新”就是改变过去的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城镇化,而代之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打造城市文化内涵等为中心,使城镇真正适宜人居。新型工业化注重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城镇化注重的是空间结构的动态调整过程,因此二者的深度结合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要素集约高效利用的客观要求。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演进一直是互相伴随的,二者呈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从而产生乘数效应,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循环累积因果作用力”[1]。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城市得以加速发展。同时,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又可以为工业化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从而产生规模效应,使得工业化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钱纳里和赛尔坤在1988年的时候曾经提出了“发展模型”,用以阐述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在初始阶段,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当二者水平一致之后,城镇化将明显快于工业化,并且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对于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将逐渐减弱。[2]郭克莎(2002)对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分析,研究结论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对城镇化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主要来自于工业发展所形成的集聚效应,但是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之后,这种集聚效应的作用会被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所超过,因此,工业比重的上升不再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的发展更多的依靠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即当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开始起着更大的作用。[3]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程度存在地区差异

李国平(2008)采用农业劳动力变动与城镇人口变动的比值来反映我国各个地区的“两化”关系,结果表明“东北三省有类似过度城镇化的倾向;中西部一些省份显示出低度城镇化的倾向,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发展速度快于工业化,另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不低,但是速度慢于工业化。”[4]侯小卫(2011)采用I/U、N/U的国际标准值法测算我国四大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性,得出结论为:“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5]

(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的根本途径

工业化过程实际上是第二产业产生与发展进而引起第三产业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而城镇化过程从这一角度来理解实际上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区位选择与集聚过程。因此,由于集聚效应的存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必然选择向城镇区位集中,进而推动城镇的发展,反过来,城镇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会促进产业进一步集聚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的根本途径。叶裕民(2004)指出“发达地区主要是通过建立以现代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和装备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并推进劳动力转移,为城镇化奠定经济基础。”[6]徐维祥等(2005)指出“当前,工业园区建设仍然是我国实行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这不仅因为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能够提升地方工业化的质量,而且具有良好集聚效应的工业园区作为地方工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能从多方面、全方位地驱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驱动地方城镇化发展。”[7]

如上所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态势: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分析二者的关系时经常采用工业化率、非农化率和城镇化率几个指标,通过IU比和NU比来分析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协调程度。

二、辽宁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一)现状分析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IU比(0.5)和NU比(1.2)的标准值法分析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程度。IU比是指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NU比是指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这里工业化率采用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表示,非农化率采用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表示,城镇化率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当IU比约为0.5,NU比约为1.2时,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比较协调。若IU比明显低于0.5,NU比明显低于1.2,说明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即除了全部非农劳动人口外,大量的农业人口集中在城镇,容易出现过度城镇化态势。若IU比明显高于0.5,NU比明显高于1.2,则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集中在农村,未能向城镇集聚,城镇化发展不足。我们采用这两个指标,运用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来对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辽宁省工业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非农化率和城镇化率是呈现上升的趋势。IU比小于1表明辽宁省工业化率始终低于城镇化率,城镇里面存在着第一、三产业的劳动力。NU比大于1表明辽宁省的农村中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非农业劳动力。根据IU比和NU比的0.5和1.2的国际标准值法判断,2000年之前IU比大于0.5,NU比大于1.2。说明大量从事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不足。2000-2002年这几年,IU比接近0.5,NU比接近1.2,说明这一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与非农化发展相对较为协调。同时,这几年IU比和NU比在逐年缩小,辽宁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升高。而从2003年以后,也就是实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后,IU比开始低于0.5,NU比开始低于1.2,说明从振兴开始,相对于工业化与非农化的发展程度而言,城镇化开始超前发展,呈现过度城镇化态势。这主要是由于辽宁的工业化主要依赖的是体制下的重工业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缓慢、体制僵化、缺乏竞争力等问题越发凸显,产业结构失衡危机出现,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由于各地区实行鼓励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带来的情况下,由于相关政策的引导导致各地区出现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问题,大量农民虽然快速涌入城镇地区,但是城镇中产业发展不足,却难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非农就业岗位。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工业化与非农化速度远远赶不上城镇化发展速度,因此出现过度城镇化态势。可以看出,长期以来,辽宁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发展处于不良状态,两者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协调的功能出现了问题。

(二)辽宁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不合理。辽宁省产业结构表现为过分倚重重工业部门。众所周知,长期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辽宁省形成了资金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会降低工业化过程中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长期来看重工业部门就业效应不强,就业水平不高。城镇就业岗位缺乏降低了农民的迁移意愿,从而二元结构还会维持较长时间。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造成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几个有限的就业不充分的产业拉动,其结果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与此同时,财富向少数要素拥有者手中集中,贫富差距拉大,多数城镇居民的收入得不到提高,影响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因此,以辽宁当前的产业结构来说,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是重化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城镇中的就业岗位,进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即人的城镇化。

2.农村工业化进程较慢。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使得农业剩余较少,也就是意味着农村的工业积累少。工业资本的投入除了原始资本积累之外,还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实现。但是当前我省农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信用机制没有全面建立起来,因此融资渠道不顺畅。因为乡镇工业企业多属于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各个地区的问题,农村工业化发展比较缓慢。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农村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获取能力有限,同时乡镇政府级别的基层组织信息服务缺失,因此农村工业企业产品结构雷同性较高。农村工业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人力资本问题。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农村工业面对的较多为没有技术的大龄人员,因此,农村工业技术进步缓慢。

3.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的扩展不适应。产业园区是当前辽宁省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抓手,它是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产业园区的迅速发展能够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在地域上促使城镇范围扩大,因此产业园区也是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辽宁省在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与城市发展定位相互脱节的突出问题,产业园区规划提出伊始就与城镇化或者新城区建设相脱节,“两张皮”现象严重。辽宁省的产业园区在建设中缺乏城镇的基本功能,相关的公共服务体系等配套支撑体系缺失。产业园区作为链接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省存在着产业园区远离城区与新城新市镇建成“空城”并存的现象。从这一角度上说,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没有实现深度结合发展。

4.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城镇化的质量。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化工业的发展已经对我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工业园区周边城镇环境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也就是说这种粗放的工业化模式带来的是城镇化质量的下降,因此在今后两化融合的过程中要依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在加快中小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对于工业园区的产业选择要多加注意,应多引进生态产业、低碳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防止由于工业发展破坏城镇化质量现象的发生。

三、辽宁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辽宁省当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就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甚至超过第二产业而成为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的根本动力。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则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反过来,现代服务业会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为新型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更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现代服务业与城镇化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同时要求一定的集聚规模,因此决定其必须集中在大城市来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城镇规模的扩大会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需求。同时当前在辽宁的新型城镇化中主要应该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简单的说就是要为进入城镇的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就需要产业的支持。从当前辽宁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现代服务业是最好的选择,相对于工业制造业来说,现代服务业才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现代服务业属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绿色环保型产业,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的服务业目前还是经济的短板,2013年占GDP的比重仅为38.7%,在东部十一个省市中排在第十位。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当前辽宁省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拓展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过程,同时也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促进“两化”深度结合发展,就必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首先就是要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因为只有首先把城镇建设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才有转移的出路,才能实现在非农产业的就业。同时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农民工的问题。当前辽宁省农民工约有150万,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引起重视。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是由低要素价格推动的低价工业化模式,而廉价的流动人口和农民工就是这种低价模式的支撑,他们工资低,非工资性的成本低。而新型工业化就是要打破这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带动的模式,而建立起由技术和创新支撑的工业化模式,因此农民工的转移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他们完全退出农业很难,在城镇中找到稳定的非农就业岗位也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他们融入城镇的状况较差,这种情况决定我们传统的城镇化是一种半城镇化,也就是说大量农民工尽管统计上列入城镇人口,但是却仍属于弱势群体,并未真正进入城镇的保障体系当中。因此,合理引导农民工是当前以及今后辽宁省城镇化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做好的工作,一是要着力改善农民工的务工环境,二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让他们的就业范围更广。三是政府要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与实践部门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一问题无可厚非,关键是首先选择哪些项目为其提供保障。对于农民工而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工伤和大病,因此为农民工设立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应该放在首位。

(三)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新城发展

从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历程来看,园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传统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生态园区,如今已经进入了产业新城时代。如国际上的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国内的苏州工业园等都是这一模式的成功典范。产业新城不仅具有传统园区的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的功能,而且配套设施完善,是一个既具有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又集居住、办公、娱乐为一体的微型城市体。因此,对于辽宁省来说,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发展,就要抓住产业园区建设这一抓手,将产业园区的空间定位与城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建设产业新城。

(四)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从而为农村工业化提供基础和载体。农村工业化水平提高是新型工业化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一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辽宁省在促进“两化”结合发展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的工业化水平。加快发展乡镇企业、龙头企业是提升农村工业的有效途径。在产业选择上,应该根据各地区的既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辽宁省农产品种类众多,特色农业在很多地区已经形成,大米、河蟹、中药材等都是我省农村的拳头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多是初级产品外销,而深加工不足。因此,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华勇.我国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与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2).

[2]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思·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郭克莎.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4]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5).

[5]侯小卫.我国东、中、西及东北4大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0).

[6]叶裕民.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

[7]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6).

责任编辑 宫秀芬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大有可为的。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做大经济总量、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解决现实矛盾等意义。作为后发展地区,玉林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将思想大解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动力”;培养壮大产业集群,拉伸产业发展链条;确立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来推进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融入北部湾经济区。

关键词:广西玉林;后发展地区;新型工业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像广西玉林这样一个后发展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切实把新型工业化战略作为跨越发展的主导战略,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玉林经济的不断突破,至关重要。

一、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状分析

玉林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地处广西东南部,毗邻广东,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地区东向出海和粤港澳进入西部的重要便捷通道之一。玉林作为广西沿海城市群与区内经济腹地相互对接、协调发展的重要城市,处于多个经济合作区的相互重叠区和交叉点,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加工基地和东部通向东盟的重要陆路通道和跳板。在广西要构建的“两区一带”格局中,玉林既是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的一员,也是西江经济带的成员,有着重要的区位优势。但是,作为有着650多万人口的大市,2009年玉林全市生产总值只有682.0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2.4:40.6:37.0,全市财政收入只有54.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31元,属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的后发展地区。因此,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至少有两点认识需要明确。

(一) 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大有可为的

多年来,玉林市始终以工业化为核心战略和主导方向,坚持品牌引领、园区集聚、项目带动、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从2003年末起,玉林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大会战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掀起了标准化厂房建设和接纳产业转移的高潮。近年来,玉林立足于原有的中小企业基础,围绕打造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建设广西非公经济示范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目标,玉林深入开展了“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和“党组织服务年”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福绵裤子之都”、“北流陶瓷城”、“博白编织工艺品之都”等地域品牌和“玉柴机器”、“玉林制药”、“南方食品”、“三环陶瓷”等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辐射效应,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企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全市已形成了机械制造、水泥陶瓷、健康食品、皮革服装、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集群。2010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36.52亿元,同比增长15.7%,在全区排名第6,比上年同期前进了3位,增速比全国高5.1个百分点,比全区高1.8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同期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其中工业,增加值211.40亿元,增长22.7%,对GDP增长的拉动达到7.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贡献率达到49.8%。可以说玉林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二) 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不可忽视差距问题

近几年来,玉林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探索企业发展模式、优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离建设新型工业化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深入分析玉林市工业发展现状和经济结构等成因,我们发现,玉林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工业现代化水平偏低。2009年全市工业化率为,1.58。虽比上年提高0.23,但比全区平均水平的1.96低0.38,比工业发达城市柳州市的6.52低4.94。总的来说,玉林市在工业现代化水平5个发展阶段中处于第2阶段(即工业化初级阶段),而柳州市工业现代化水平已处于第4阶段(即工业化高级阶段)。玉林市实现工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全市规模工业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型企业的拉动。大型企业玉柴集团在全市规模工业中已经奠定了领头雁地位,其生产变化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市规模工业生产整体的变化,2005年以来玉柴集团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分别为51.9%、40.3%、29.1%、38.4%和33.6%,几乎均在30%以上。一个企业产值占了地方规模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足见全市工业结构相对不合理和抗风险能力低的弱点,规模工业整体运行态势呈现出“玉柴兴则兴、玉柴降则降”的局面。

3. 工业经济效益较低。玉林市2010年一季度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1.8,为全广西最低的三个市之一,仅比贺州市和河池市略高,比最高的防城港市低901.77个点,低于全区平均水平53.43个点。从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还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率、产销衔接等指标得分情况与全区均值对比来看,玉林市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明显偏低,这跟玉林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着很大的关系。

4. 粗放型发展模式还比较明显。玉林工业增加值虽然比重较高,但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粗加工、低加工度的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不足,体现世界发展潮流的高技术产品几乎没有。从总体上看,工业化进程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差距更大。按现行汇价计算,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这些指标在玉林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玉林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还相当艰巨。

5. 企业经营水平提高不快,人才缺乏。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玉林不少企业论条件不比其他地方企业差,但效益差距却很大。如服装、水泥、机械、陶瓷等等,装备条件和其他地方差不多,可是发挥的作用却不一样。一批有前景的产品,如服装、健康食品等,没有抓住机遇发展壮大,也和企业经营水平低有关。当然,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但企业管理薄弱,经营水平低,经营人才缺乏,主攻工业意识不强,没有花大力气去抓是主要原因。

二、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搞现代化,不走工业化道

路,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切实把新型工业化战略作为跨越发展的主导战略,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市经济的不断突破,这既是客观经济规律,更是玉林作为后发展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内外环境看,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大,国内经济在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从玉林来看,目前有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已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出台、自治区关于做优做强工业的决定出台等等,作为后发展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玉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发展要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的老路。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发展路子。

(二) 新型工业化是做大经济总量的强力手段

经济总量决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没有总量,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撑,经济本身的发展就会先天不足。从目前玉林做大经济总量的可选手段来看,非工业不行。玉柴集团是玉林做大经济总量的成功范例。玉柴集团在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后,于2006年提出“三年再造一个玉柴”的目标,到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玉柴,2010年又突破300亿元,2015年将向800亿元的目标迈进。“玉柴”的龙头带动效应,催生了玉林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了玉林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扩张和快速发展。

(三) 新型工业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的保障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现代经济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农业的产业化,一个地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也就不能从结构、效益和质量上得到保证。作为广西的农业大市,玉林的农业近年来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但客观地讲,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玉林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是很低的,还存在着很多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诸如生产不规模、结构不合理、效益不明显、人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玉林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农业产业本身对这些问题又无法实现自我消化,出路何在?必须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集聚资金反哺农业,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载体和发展空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机会,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为建设广西农业示范市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四) 新型工业化是解决现实发展矛盾的根本举措

玉林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当前,财政实力弱和群众就业难是困扰玉林的两大主要难题。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占全广西的比重仅为5.6%,人均财政收入只相当于全广西平均水平的48.2%、全国平均水平的18.3%,远远落在全国、全区的后面。650多万玉林人口80%以上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和吸纳,必将严重阻碍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归结起来,玉林财政实力弱,弱在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低;群众就业难,难在工业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少。解决这两大难题,工业化是绕不开的坎。

三、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对策与措施

作为广西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的玉林,在民营经济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人口素质、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坚持不懈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不断做大玉林的经济总量,实现玉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将思想大解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动力”

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必然会带来行动的大转变,必然推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作为后发展地区,玉林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将思想大解放作为“第一动力”。首先要多管齐下,进一步优化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狠抓城市建设和管理,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对工业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着力优化服务环境;搭建银企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优化金融环境;优化执法环境,规范执法行为。其次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这个核心,统筹各种资源,整合各种力量,形成一门心思抓工业的浓厚氛围。科学谋划工业强市的思路、目标和举措,建立部门领导协调联系制和督促检查制,以更高的要求、更强的阵容、更大的力度来抓工业,加快工业强市步伐。第三要坚持项目建设不放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投资、抓就业、抓发展”的理念,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这个平台,全力引进各种项目。对项目,尤其是大工业项目,在工作上优先安排,资金上倾斜扶持,资源上优先保障,毫不放松地抓好项目的包装、引进和建设,以引建大项目催生大产业,以集群规模化促进产业高端化。第四是坚持又好又快理念不含糊。围绕工业“提质提速提效”,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升市场竞争实力,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市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实施高起点、大投资准入制,重点抓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引导企业使用节能工艺、技术和设备,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 培养壮大产业集群,拉伸产业发展链条

国外经验证明,产业集群是经济效率的源泉,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和内生动力,其发展状况往往成为考察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玉林的乡镇企业就占据了广西“半壁江山”。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曾说:“玉林过去最活跃的是中小企业,现在经济增长点仍是中小企业,但要把分散的中小企业聚集起来,集中力量实施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战略。”经过多年的培育,玉林已初步形成了以玉柴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以海螺、三环为龙头的水泥陶瓷,以旺旺、燕京、黑五类为龙头的健康食品,以富英为龙头的服装皮革和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集群。这五大产业集群主导地位显著,对工业发展拉动明显,为推动全市规模工业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一季度,五大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9.64亿元,同比增长39.5%,对全市规模工业快速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6.82%。但玉林这五大产业大多属于高能耗、高投入的传统产业,并且除了机械制造产业外,其他产业的规模都较小,产业链条不完整。因此,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产业集群,拉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对玉林推进新型工业化,实

现跨越发展尤为关键。首先,要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作用,做大集群规模。2009年玉柴销售额271.97亿元,但是玉柴在本地的采购额还不足1/3;玉林有着全国第三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却没有聚集到大产业,在这方面应该好好反思。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要进行正确的规划和引导,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组织行业协会,整合产业资源,鼓励核心企业采取兼并重组、扩散配套等多种形式与中小企业合作,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拉伸产业链条,避免同质恶性竞争,发挥整体优势。第三,以提升区域形象为目标,打造区域乃至国际品牌。号称世界上10条牛仔裤里有6条是福绵产的“裤子之都”,却没有一个国内知名品牌,这是一个硬伤。因此,创造知名品牌、巩固老品牌、加大对品牌的奖励和保护力度,提升产业集群的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玉林的形象,是玉林作为后发展地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当务之急。第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培育发展新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延长产业增值链和就业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打造一批新型工业化的“旗舰”企业。

(三) 确立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来推进新型工业化

在2009年8月的中共玉林市委三届七次全会上,玉林率先在广西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为此,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确立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重新认识如何推进工业化的问题。首先,要在以工促农上求突破。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实现工农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玉林在农业方面的优势,扶持加快涉农企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要积极利用优势资源引进大型农业加工企业,促进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化生产,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其次,要统筹发展资源。如果靠大量占用耕地、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投入资金来实现工业的增长,不仅不利于工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拉大城乡的差距。因此,发展工业,不能无限的占用农业资源,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要处理好产业向园区集聚与向乡镇辐射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工业向园区集中,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仅要有集聚,还要注重辐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就是要结束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在城乡之间,按效率原则公平地配置资源。不能一味追求乡镇大企业向园区集中,而要促进乡镇企业为园区的优势产业配套成龙,使乡镇企业成为园区的延伸和扩展,将一些乡镇骨干企业留在农村,也有利于小集镇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要鼓励乡镇企业与工业园区的错位发展,乡镇企业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除了发展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制造产业外,还应把自身的发展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业机械化相结合。

(四)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根本上说,工业化过程就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作为后发展地区,玉林产业水平的多层次将长期并存,传统产业的作用并没有完结,因此要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提高传统产业的关系。当前,玉林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一方面要积极承接港澳台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其它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信息产业上,依托信息产业的高速成长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不断淘汰衰退产业,促进主导产业的合理转换,扶持和引导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协调化的有机统一。要加快技术创新,坚持以创新支撑发展,积极参与自治区重大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全力争取内燃机、日用瓷、中成药等自治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落户玉林。

(五)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既与制造业相关,又具有服务业的特性,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商品生产部门的飞轮”。随着玉林的交通、物流被列入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同时龙潭镇被纳入了五个功能组团之一的铁山港(龙潭)组团,这对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之一的玉林市实现跨越发展,尤其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这“千年等一回”的全新机遇,玉林要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中,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要切入点加快推进玉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全面主动地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浪潮中,实现玉林的跨越发展。当前,首先要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打造一大批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供应商。其次。要加快建设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中心,大力推进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建设,尤其是龙潭物流园区的建设,把龙潭打造成为玉林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参与多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及北部湾经济区沿海重大产业布局上下游产业链的服务中心。第三,围绕优势产业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联动发展新格局。要结合玉林实际,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与特色,重点扶持自治区物流试点企业广西玉柴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北流三环物流有限公司,培育催生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本土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助推玉林加快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和全面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玉林市统计局2009年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5-23)[2010-11-20].http://www.yulin.gov.cn/web/style/default/content.jsp?issueld=119634.

[2]玉林市统计局2010年前三季度玉林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B/OL].(2010-11-10)[2010-11-20].http://www.yulin.gov.cn/info/136302.

[3]金湘军,广西玉林特色之路: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4/10/content_4406260.htm.

[4]中共玉林市委员会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N].玉林日报,2009-09-08.

[5]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及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1-2.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中国正处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阶段,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时刻,要依靠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后发优势发挥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的发挥关键在于创造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的创造又是以技术內生为核心的。必须建立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赶超”能力,发挥自主创新型后发优势,实施工业化反梯度推移战略,以达到经济“赶超”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后发优势战略;竞争优势;技术内生化;工业化反梯度推移

一、引言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经历了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时代后,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正取代工业经济而成为我们社会的主导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和科技的优先发展,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产业结构知识化、高级化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是由于知识经济形态的逐步形成,它呼唤一定的经济增长理论与其相适应并能提供政策导向。迄今为止能够比较全面解释知识经济形成以及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是“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或称为“新增长理论”(谭崇台,2001)。新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多数新增长理论家都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考察技术进步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如产品品种增加,产品质量升级,边干边学(Arrow,K.,1962),人力资本积累(Shultz,T.,1992),知识积累,技术模仿与创新等就成为新增长理论研究的一大特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正处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阶段,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发达国家进行赶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话题。在工业经济时代,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来推动经济增长,粗放式的规模经济在工业化的初期确实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知识、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中国平均每增加1亿元GDP就需要5亿元的投资,2004年,中国实现的GDP约占全世界的4%,但为此消耗的钢材占全球的28%,消耗的一次性能源占全球的12.1%,消耗的淡水占全球的15%,消耗的水泥占全球的50%。资源的消耗量大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而资源的产出效率却大大低于国际水平,同样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4到1/6。因此,内生增长理论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只有在其能够带来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这就从理论上说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我国要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和稳定增长,必须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上来。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自身的后发展地位实现跨越式的技术进步,即发挥技术型后发优势。由于拥有先进国家的已有技术存量,后进国家在技术演化过程中能够省略某些中间过程,以较低成本、较快速度实现技术进步,因此,我国要通过跨越式技术演化,创造竞争优势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甚至赶超。

二、后发优势的实质:创造竞争优势

后发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虽然是与落后性共生,而非人为创造,但要将这种自然存在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利益,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实现。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后发优势的发挥不仅仅是指后进国家具有的吸收先进国家技术的优势,资源禀赋方面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后进国家在自然资源、资本、劳动以及制度各生产要素的利用和配置方面所具有的有利形势的发挥,立足于技术、制度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和产品的差异性竞争的发展,建立以竞争优势为核心和基点的后发优势思路。

如何提高一国的国际竞争力,许多经济学家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cl E.Pon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在于该国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即在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兴衰的根本原因是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其主导产业拥有优势,而建立优势产业的基础则是提高生产效率、引入竞争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落后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但并不意味着其产品在国际市场就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中更具能动性的因素。一国竞争优势的创造离不开技术创新,后进国家在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包括:技术模仿型后发优势和技术创新型后发优势,二者的实质都是技术跨越。后进国家在领先国家长期积累的产业和技术基础上,通过引入或是自主创新的方式,发展最新的技术结构,可直接切人技术和产业前沿,从而避免在技术追赶过程中亦步亦趋,跨越技术演进过程中的某些阶段,甚至从更大的幅度上跨越若干个技术和产业层次,在高新技术的个别领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技术跨越赶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竞争优势,获得国际竞争力的过程。

1.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转型看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发展

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理论基石是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其核心内容是各国应按照各自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从事生产,并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各自的比较利益。我国在经济追赶的初期建立起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规模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随着世界经济趋势的变迁,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已不能正确指导我国的国际竞争策略。因为传统的比较优势是一种静态的天然的竞争力,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决定的,一国的要素禀赋是静态的、自然的,一般难以改变;而竞争优势是一种动态的竞争力,它不仅与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低级要素有关,而且更与知识、技术、管理、机制、制度、人力资本、产品品牌、技术创新等高级软要素相关,且高级软要素是动态的、可变的,来自于一国的后天积累,是先天禀赋+后天要素+企业行为形成的竞争力。所以,拥有竞争优势才真正拥有现实的竞争力。

从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部分经济发展迅速,贸易快速增长的国家都有这样一条发展轨迹:由比较优势起步,实现经济“起飞”以后,转向通过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实行引进外资或吸引外资直接投资,特别是寻求与

跨国公司合作,创造竞争优势。而失败的国家通常要么是仍然坚持传统的比较优势;要么是在比较优势战略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失误或是其他原因而未能成功转型。

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施的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型就较为成功。这其中根本性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传统比较优势产业初步资本积累后,及时调整,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实际上就是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而从传统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正是后发优势所主张的通过技术学习和制度学习,提升产品和产业的技术水平,来达到提高竞争力的目标。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中,后发优势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为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才有可能转化成为竞争优势。就一般意义上看,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在理论假说、政策主张上具有很大的差异。两者之间似乎很难协调。但在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后发优势之间,始终存在着联系的纽带。经济和贸易发展较为成功的后发国家大都能把三者结合或融合起来。而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国家,通常三者之间不能相互促进和转化,以至于单纯追求某一种发展战略而使得发展绩效和发展目标之间出现背离。所以,比较优势只是一种静态的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摆脱自然禀赋的束缚,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在发展和赶超过程中形成真正的竞争力,通过这种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市场中获得优势。

2.利用信息化的外部效应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竞争优势,实现后发优势的提升

当领先经济已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信息化加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跨越的有利形势。信息化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为发展中国家获取、利用和传播知识与信息提供了空前的机遇。第一,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其重要作用与日俱增。信息化及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分析、使用实现了便捷化、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第二,信息化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前更容易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技术开发成果,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实现跨越式的技术进步。例如,移动通讯技术在发达国家从模拟式发展到数字式,大概经历了1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不到5年的时间;印度由于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目前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爱尔兰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出口国之一。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信息化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的产业、产品正在向高新、高效、高质、更加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密集的程度不断提高,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导致世界市场上在人才、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同时,国际社会在技术转移和扩散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一,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法律的完善使许多先进技术无法通过引进获取;其二,单纯的技术模仿容易导致“依附性”发展模式,陷入“技术引进陷阱”,导致永远处于技术落后境地;其三,仅仅为适应技术模仿(引进)而构建和形成的制度结构以及人才结构具有内在缺陷,不利于一国形成自主性持续增长。因此,信息经济时代,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仅仅依靠技术模仿没有办法实现经济的赶超,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建立差异性竞争优势才能具备“赶超”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只有依靠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后发优势的发挥,才能实现经济的“起飞”和持续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也强调了持续的增长要求持续的创新来维持。罗斯托在他的“起飞”理论中认为,经济起飞是一国经济突破传统停滞状态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起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高的资本积累;二是有一种或多种增长效率很高的实质性制造部门作为起飞的主导部门;三是有一种使经济成长具有不断前进性质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他在回答众多学者关于“起飞”概念的质疑时说到:“一个社会要维持较高的平均增长速度,必须不断地进行反减速斗争,现代科学技术的流动也许会提供这种潜力,它抵抗着李嘉图的收益递减律……在这个意义上,持续的增长要求起飞过程的重复;持续的增长要求围绕着新的技术建立起新的充满活力的管理组织,要求新型的工人、新型的融资和销售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的“起飞”和持续增长过程中,罗斯托强调了持续的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对于后进经济来说,持续的经济增长要求持续的后发优势来维持,而持续的后发优势的得到要靠建立在竞争优势上的“赶超”能力的提升。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是充分利用外部经济效应发挥后发优势,使经济“起飞”。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20年中,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持续增长率,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的模仿创新。日本的钢铁工业在1957-1961年,每花一美元引进新技术就要花2-3美元进行消化研究,开展技术的模仿创新。在汽车工业上,日本先后从美国、英国、意大利引进405项先进汽车技术,进行大量模仿创新,使日本汽车工业在生产工艺和性能方面迅速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便赶上甚至超过英国、美国。

从日本的经济赶超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追赶过程中,只有以竞争优势为核心,以“超越”为目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进行追赶,才能最终实现超越目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因此以“自主创新性后发优势”为根本动力的“赶超模式”必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赶超不仅要注重利用后发优势,而且要注重提升后发优势,而利用和提升后发优势的根本目标是构建和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使技术内生化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竞争优势的根本:技术的内生化

技术内生化主要是将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内生主变量来考虑的。通过将技术内生,以克服要素递减规律作用的影响,达到要素回报的递增。而后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获得竞争优势,其根本就在于技术的自主创新。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赶超同时进行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信息技术的特点迫使发展中国家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在经济追赶初期不仅要注重利用技术模仿型后发优势,而且更要注重构筑和利用技术创新型后发优势。

技术的创新可以分为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两大类。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模仿创新是指国家或企业通过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构想和创新行为,吸收率先创新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自主创新则是指国家或企业主要通过自身努力,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

动创新的进一步进行,完成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的创新活动。技术能力(侯高岚,2003)可表示为:T=ωM+I,T表示技术能力,M表示技术模仿能力,I表示技术创新能力,两种技术能力都包括传统制造业技术的模仿与创新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模仿与创新能力,ω表示技术创新能力所产生的对技术模仿能力的增强效应(ω≥1),这说明了通过信息技术向制造业的渗透,工业化赶超进程将大为加快。相对于单一的技术模仿实施工业化赶超的技术能力T0=M,复合的技术创新对技术能力的增强效应为T-T0=ωM+I-M=(ω-1)M+I。这样,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赶超过程中,由于技术能力增强,使经济赶超进程得以加快。而且,在工业化赶超完成后,不会由于技术能力的缺失而导致经济停滞。

因此,企业或者产业要在其经营领域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自己独有的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这通常只能依靠自主创新来获得。而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即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要从体制改革人手,激活现有科技资源,加强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使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由技术创新带动的新兴产业。

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以日本为例,其发展经验是值得重视的。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20年中,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持续增长率,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的模仿创新。日本的钢铁工业在1957-1961年,每花一美元引进新技术就要花2-3美元进行消化研究,开展技术的模仿创新。在汽车工业上,日本先后从美国、英国、意大利引进405项先进汽车技术,进行大量模仿创新,使日本汽车工业在生产工艺和性能方面迅速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便赶上甚至超过英国、美国。因此,日本学者在总结经验时把它归功于日本人对技术极其深刻的理解。他们把技术看成是5M:“(1)原料及材料(包括各种能源),即Materials,简称Ml。(2)工具及机械设备,即Machines,简称M2。(3)技术工人及技术人员,即Manpower,简称M3。(4)经营(技术管理和管理技术的总称),即Management,简称M4。(5)对技术及技术产品的需求,即Markets,简称M5。”(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2004)从技术的发展阶段看,一个技术落后民族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自立必须经过5个阶段:“(1)掌握操作技术阶段。(2)对引进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阶段。(3)修理和一系列小改进阶段。(4)设计及规划阶段。(5)国产化阶段。”因此,“如果某个民族的目标是要达到技术自立,则上述五个阶段中任何一个大概也不能省略或缺少。”从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推进技术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看,政府在掌握技术的5M和技术自立的5个阶段的前提下,“把对于开发所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在较短的时期内可以实现的技术目标(F,即feasibility),有选择地(S,即selective)确定,按照这种战略(S,即strategic),制定计划(P,即plan),有明确的先后顺序(P,即priority),有阶段地(S,即stagewise),不失时机地(T,即timely)移植和补充移植技术,这将是有成效的。”这就是FPPSS7原则。正是坚持这样的理念和原则,日本才得以成功地进入现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并在经济全球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有物质资本才能产生积累,物质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惟一因素。而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由于知识、技术和劳动力智能存在着异质性,因而可以作为资本一样来进行投资经营,并在这种经营中产生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正是这异质性,使人力资本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技术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超过50%,目前已经达到70%。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化使得知识与技术的投入已经成为生产力各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更为突出,同时知识与技术也成为决定劳动力素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物质与能源开发及利用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使得经济发展面貌发生了彻底改观。

四、后发优势的发挥:工业化反梯度推移

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发展中国家要获得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就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后发优势的发挥,获得持续的内生性的动力,创造产业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实现“赶超”。那么,也要相应的转变传统梯度推移发展的工业化思路(刘茂松,2004),我们认为,发展中地区应该在接受发达地区经济技术推移的同时,创造条件,利用外力,实施工业化反梯度推移发展战略。

工业化反梯度发展理论是指在承认和接受高新技术、资本和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梯度转移扩散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改变被动地被辐射被牵引发展的态势,改变三次产业渐次发展的顺序,跨越某些中间发展阶段,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自身具有优势的高端产业,形成相对较高的产业分工梯度,成为新的“次极化”经济核,将周边地区的要素资源聚集到“区”内,形成自身积累优势,向原“中心”区方向反向推移辐射,推动“中间”地带快速发展。

反梯度推移应该看作边缘区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愿长期处于被动、依附和永远落后的地位,而抓住机遇运用有利的外部条件,实现赶超的战略安排。如上所述,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梯度推移不仅不可能缩小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别,反而在一定时期扩大这种差别。因为处于高梯度的核心区所扩散的技术和产业,主要是核心区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时所淘汰出来的已进入衰退状态的技术和产业,或者是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梯度推移只能形成核心区集中发展高技术产业,而边缘区主要发展低技术产业的“部门一空间”分工,使得边缘区长期处于落后状况,而且差距会越拉越大。

可见,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协调发展。这种战略有三个好处:一是挖掘“边缘区”的优势,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快速追赶发达地区。因为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只要有市场的需要,在开放的条件下,就可形成具有反梯度推移能力的优势产业;二是以优势产业来聚集生产要素,即能构筑反回程效应的“抗力场”,又能形成吸纳扩展效应的“拉力场”;三是通过学习、引进、借鉴,充分运用知识经济的成果,用比较短的时间和比较低的成本实现由传统技术向现代先进技术的跨越,建设现代工业化。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的实质是产业革命,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实行非连续性的产业转换,以打破目前“落后的增长”的陷阱。主要表现在充分利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外部经济效应,在工业化成长阶段的秩序上,利用“边缘区”的后发优势,超越某些传统阶段,大规模开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产业,甚至优先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向现代工业化阶段的跨越。此外,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把外部效应同自身的优势条件结合起来,加快经济结构高度化的进程,例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梯次,以及优先发展第三次产业等。所有这些,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工业化反梯度推移,是产业倾斜战略。其基本思路都是集中地、充分利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外部效应,建立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赶超”能力,发挥自主创新型后发优势使技术创新内生化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选择某些先进产业、优势产业或带动力强的产业进行突进,以求在较短的时间里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并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和高效发展。

(责任编校:文 心)

作者简介:刘茂松(1946-),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 瑾(1978-),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 剑(1982-),男,湖南郴州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4篇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两个多月以来,全市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严肃认真、积极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大讨论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原创:wenmi114.com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市委于2005年12月6日召开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并对大讨论活动作了具体要求和部署,会议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以及具体要求。为加强对大讨论活动的领导,成立了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的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制订了具体方案,召开了动员会,做到领导、方案、时间、责任、措施“五落实”,保证大讨论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

二、强势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大讨论活动的宣传方案,确定宣传重点;二是及时组织开展了电视专题采访、板报展、优秀论文展评等活动,包括市领导、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企业负责人、离退休老干部共12人接受了电视专题采访,有37个单位共37块板报参加了板报展评,有各单位共50篇论文参加论文评选,不断把大讨论活动引向深入;三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栏、广告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发动,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四是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城区各主要街道、办公楼悬挂横幅和喷绘标语,并印发大讨论活动简报25期,及时刊发各单位大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和具体做法;五是全方位、多形式、高密度、大容量地进行大讨论活动宣传报道,市广电局通过电视及时播报各单位开展大讨论活动情况;六是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也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大讨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工业发展,事事以工业发展为重”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学习,提高认识

通过对省、市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等内容的学习,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了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均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表,认真开展集中学习,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一是把大讨论活动与思想实际相结合。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结合部分干部对我市工业能否快速发展产生怀疑,对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认识不足的思想实际,从解决干部的发展信心不足、争先意识不强等问题入手,展开深入讨论,使广大干部群众在精神状态上得到洗礼、思想认识上得到飞跃,让所有的积极因素迸发出来。北大渠乡讨论过程中做到有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学习体会、学习考勤、学习小结等。二是把大讨论活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在大讨论过程中,查找自身问题及原因,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市人大、政协机关以“为什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怎样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如何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好服务?开展大讨论活动有何重大意义?”为主题展开大讨论。三是把大讨论活动与推动重点工业项目相结合,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都注意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讨论活动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载体来狠抓落实。

四、认真查摆,发现问题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查找问题不走过场,真正收到实效。发展计划局在认真查找自身不足的同时,还认真组织好下属单位的自查工作,班子成员对联系点的讨论活动亲自动员,具体指导,直接帮助解决突出问题,确保讨论不清楚不放过,查摆问题不深入不放过,思路不清晰不放过,使大讨论工作步步深入,做到务实、求实、落实。二是查摆形式多种多样。各部门、各单位都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下属单位、服务对象和群众的意见。经贸局向社会各届群众征求意见近千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2次,深入走访基层3次,发放并回收征求意见表70多份,有力地促进了存在问题的查找。三是问题查找准确到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组织干部认真查找自身在发展速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服

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认真查找个人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思路、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撰写剖析材料,敢于追根究底,敢于触及灵魂。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上查与下找相结合,查找问题公开化,集体和个人查找出来

的问题通过政务公开栏、会议等方式予以公示。乡镇在机关门口专门开辟了大讨论活动专栏,将党委、政府查找出来的问题以及领导班子个人剖析材料全部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查摆问题促整改提高。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把大讨论活动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在查找问题过程中,能够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整改,切实使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林业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努力做到“四个强化”: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干部考核,强化创新意识,强化作风建设,教育职工切实改进作风,不务虚,真抓实干,把心思用到事业上,把时间用到工作上,把精力用到尽职尽责上。

五、认真整改,狠抓落实

全市各单位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1)思想解放不够,在观念转变上有差距,遇事还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在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指导工作、管理项目、促进发展方面还做的不够;(2)抓大项目的能力方面还显得不足;(3)对全市经济发展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调查研究的深度不够。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首先从解决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入手,结合大讨论活动,对本单位干部职工进行深入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纪律作风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二是进一步减少了办事程序,统一办事程序;三是健全和完善了公务公开制度,继续坚持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纪律,本单位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保持了紧张有序、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六、加强督查,有效推动

为防止大讨论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确保大讨论活动的质量,市委建立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按照自己所联系的单位,开展学习动员,实行面对面指导,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全市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推动了全市面上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带头学习,带头查找问题,既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大讨论,又统筹兼顾,抓紧抓实当前的各项工作,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在大讨论活动中,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充分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协调各方、推动全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收集了大量信息材料,及时了解和把握全市大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认真履行“指导、督促、检查”的职责,加大督查力度,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自查,确保大讨论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

七、结合实际,建立长效机制

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大讨论活动过程中,都能结合自身实际,把大讨论活动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编制“十一五”规划结合起来,与搞好当前各项工作、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全市广大干部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找准了位置,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开拓创新,作风上求真务实。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全市上下努力营造一种一切为了发,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为发展让路的全方位服务意识,努力亲商、助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环境。

八、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个别部门领导不重视,甚至在本单位未动员、未安排大讨论活动;二是个别部门的大讨论活动流于形式;三是部分干部的观念仍然不够解放;四是原计划请专家授课,但由于客观原因未落实,近日仍要补上。原创:wenmi114.com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5篇

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看, 工业化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而职业教育却又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器”, 许多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依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我国所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工业化和我国传统工业化根本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其最根本的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而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问题。因此,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必然需要大量的适需对路的人才支持, 这为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如何凸显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助推作用”却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急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 就高职教育如何促进新型工业化提出四条对策。

1 准确把握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和培养模式与途径的选择, 是高职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教高[2000]2号) 文件明确了“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把“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同时阐明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这一定位之所以能够在第一轮高职理论大讨论之后被广泛认同, 是因为它强调高职教育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而又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使高职人才处于人才金字塔的中间层, 即“银领 (高级蓝领) ”阶层。

在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 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进而在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教高[2006]16号文件) 中进一步强调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这又引发国内职教界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的讨论, 至今仍有一些院校并没有完全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统一到教高[2006]16号文件的提法上来, 其主要原因是不认同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本文认为, 从我国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方向看, 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定位是完全正确的, 也是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对这类教育的定性描述的。但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践证明, 工业化是有阶段性的, 在工业化的不同时期对人才规格和层次的要求是不同的, 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对技能型劳动者有着巨大的需求, 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目前我国正好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 就现阶段而言, 如果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上, 显然是不太符合我国当前工业化的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而且这样的目标定位显得过于宽泛, 不够明确、具体, 容易造成目标定位模糊。把“主要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作为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突出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 这既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明确目标定位、深化教学改革、办出专业特色、迎接新形势挑战的迫切需要。

2 不断拓展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服务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同于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类高等教育, 在高等院校的定位分类中, 高职院校既不属于“研究型”或者“研究教学型”高校, 也不属于“教学研究型”或者纯“教学型”高校, 而是属于“教学培训型”高校, 它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人才支持为宗旨, 与普通教育相比, 其服务社会的功能的更为突出。

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高职院校往往更加重视全日制学历教育, 而忽略或是轻视其它应有的服务功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 既需要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 同时又对人才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单一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另一方面, 具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人群不仅仅是传统的“适龄学生”, 还包括:在职职工、转岗人员、失业人员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显著特点的新型工业化应以信息化的充分实现为前提, 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建成“谁都可以学, 什么都可以学 (any person any study) ”的大学, 而且还要建成“什么时候都能学, 什么地方都能学 (any time any place) ”的大学。

因此, 职业院校要不断更新观念, 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在高质量地办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 要不断开辟并扩大成人继续教育的办学空间, 大力开展对社会各类人员的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 特别是针对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 积极发挥面向城市和社区的智力服务、文化引领和文明建设示范作用。概括起来, 高职教育要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服务功能。

(1) 全日制学历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通过全日制学历教育,培养取得大学专科及其以上文凭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能够适应岗位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是高职院校首要和主要的社会功能,也是培养新型工业化人才的主渠道。

(2) 成人继续教育。

此类教育是面向社会各类人员实施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教育, 这是我国今后“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继续教育形式。

(3) 职业技术培训。

这是针对职业或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 以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是属于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教育。目前, 我国各行各业的培训需求十分旺盛, 包括各种职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新型工业化要求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高职教育的培训功能更应得到充分的发挥。

(4) 社区综合服务。

学校常常是社区教育的文化中心、活动中心、教育中心, 在开放的系统中, 高职院校当凭借自己的知识、技术、人才、信息以及文化优势, 为社区建设发挥其服务功能和文化引领作用, 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向学习化社会迈进的客观要求, 也是提高社区人员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 高职院校要突破学历教育的单一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优质资源, 开拓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服务为一体, 实现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一体化。

3 积极创新与新型工业化相融合的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 新型工业化的推进, 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人才市场需求空间;另一方面, 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 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是不争的事实, 而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充分的说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高职人才的培养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要担负起“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 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解决好“数量”和“质量”两个问题。

产学研结合是被发达国家证明了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 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高[2006]16号文件强调:“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也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因此,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也当前高职院校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基本模式, 同时也是加快培养社会急需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模式。德国的“双元制” (German Dual System) 模式、英国的“三明治” (Sandwich Program) 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 (Co—operative Educa-lion) 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都是工学结合的成功典范。但由于我国国情不同, 不能照搬国外经验, 如何以观念转变为先导, 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 探索工学结合的多种实现形式, 努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不断提高人才“产量”和“质量”仍是当前各高职院校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4 努力推进与新型工业化相对接的教学改革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 是一种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 它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技发展的实际要求。高职教育要真正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就要求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好地社会适应性, 这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二是高职毕业生的数量满职业岗位的需要。因此, 高职人才的培养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必须根据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 “能力本位”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观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或传统专科的重要特点。高职人才要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推进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改革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 要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 从职业分析入手, 在明确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按照“能力逐级细化”的观点开发新的课程体系, 要充分体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学方法上,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 突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填鸭式”的单调的教学形式, 拓展堂的涵义, 积极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训设施尝试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积极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践行黄炎培先生“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职教思想。在考试方法上, 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以知识为主的考核向以能力主的考核转变;以校内 (教师) 考核为主向社会 (用人单位) 评价为主转变。要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成绩考核体系, 不断推行社会化考核, 促进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的一致性。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 要继续做好教师观念的转变工作, 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 (特别是实施能力教育的能力) 的提高。要广泛从生产一线聘请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充实专业教学团队。

总之, 新型工业化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高职教育要在自身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 有效促进新型工业化, 使工业化水平与高职教育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高职院校就必须与时俱进, 大胆改革, 以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支持。

摘要:工业化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而职业教育却又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器”。高职教育如何凸显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助推作用”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急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 就高职教育如何促进新型工业化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型工业化,高技能人才,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范唯, 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5) .

[2] 翟向阳.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J].职教论坛, 2005 (6s) .

[3] 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J].西北职教, 2006 (9) .

[4] 翟轰.对办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和认识[J].机械职业教育, 2005 (9) .

[5] 肖化移.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4 (1) .

[6] 孙芳仲, 林若红.对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5) .

[7] 周明星, 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4) .

[8] 廖显满.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与核心战略[J].求索, 2003 (6) .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文第6篇

新型工业化时代, 要采用大量先进设备和数字信息装备改造传统机械产业, 对国内外先进装备和数字信息设备等需求巨大。同时, 随着国内机械制造行业本身的壮大发展, 生产所需而引进的国际先进加工制造设备和生产线也越来越多。这些设备绝大部分采用国际语言——英语作为标准说明语言及数控、信息管理程序内核, 需要大量擅长专业外语的机械人才来解读、操作和应用。作为制造大国, 我国机械行业的产品和技术出口、国际技术交流非常广泛, 机械行业采购、制造、销售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活动中对机械专业外语的应用无处不在, 从而促使企业提高了对所需人才的专业外语水平要求, 对高校的专业外语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很多大学的机械专业外语教学方式却仍然承袭上个世纪的作法, 采用的教材、教学方式都已无法满足目前新型工业化下的制造行业对机械专业外语方面需求, 因而必须对机械工程的专业外语教学方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认真的探索。

2 目前机械类专业外语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理念不新

目前很多高校专业英语教学仍旧是认识普通机械专业词汇, 阅读简单的传统机械专业文献, 没有把学习专业英语与职业目标联系起来。尤其是机械设计之类的传统机械专业, 教学习惯沿用时间长, 这个问题更突出。大部分学校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科普性的、基础性的机械文献。至于学生对新型设备使用、新技术的吸收和了解、日后工作中的应用与涉外交流等与职业目标息息相关的内容则大部分由学生自学完成, 并且没有具体的考核要求。这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学生专业英语成绩很好, 但一到工作岗位, 面对新引进设备说明书、操作规范就傻眼的情况, 使得毕业生进步较慢, 影响了其职业目标的实现。

2.2 教材选择不当

虽然近年来, 公开出版的工科机械类专业英语教材开始不断增多, 但很多学校的机械专业教学老师还是固步自封, 多年来使用同一本教材而不及时更新, 使得教材内容与目前机械制造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差较远。同时, 教材出版的时滞性与部分教材编写的目的性, 使得好的教材非常少, 雷同的内容很多, 不能及时反映机械设计制造工业发展的实时性。虽然现在可选择的教材多了, 但大部分教材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呆板, 在这个声、光、电、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 原有的那种教学方式下, 这些教材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设置不妥

很多学校对开设专业外语不很重视, 很多是作为选修课, 并且一般开设在毕业前、正处于学生就业高峰或忙于考研的第七学期, 对学生的考勤和作业、考试督查放得比较松, 很多学生仅仅将作为毕业学分不够而选择的一门普通选修课, 作为毕业班, 这种专业外语的教学、考核往往流于形式。除此之外, 绝大部分学校的专业外语学时设置仅仅32个课时, 使得教学时间严重不够, 教学质量非常不理想。很多毕业论文摘要的英文翻译质量极其糟糕, 就是这种敷衍式的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

2.4 教学手段不多

目前教学仍然比较单一, 大部分是教师讲解专业词汇、翻译原文、分析复杂语句为主, 并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即使有部分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 也不过是在讲解中穿插了部分图片和少量视频。究其原因, 一是教本身水平不是很高, 很多应用本科院校的机械专业外语教师本身就没有国外工作和学习经历, 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 外语交流能力不强;另一个原因是国内有志于提高本科学生机械专业外语水平的老师和科研人员很少, 能用于常规教学方式的素材——如采用英语讲解的机械视频或英语标注的机械工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太少, 或者有部分人不愿共享, 使得教学手段很单一。

2.5 教学评价不严

大部分高校把专业英语开设成选修课, 课时较少, 考核简单, 学生投入的精力与基础英语相比甚少, 不能保证持久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3 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

新型工业化, 就是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微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 提升自主研发和造血能力, 增强竞争力。作为新型工业化应用到的自动控制、微电子技术和现代网络通讯技术, 我们除了自主开发之外, 更多的还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因而, 新型工业化对我们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和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但要熟悉和熟练运用本专业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材料热处理等知识, 还要能熟练阅读大量外文文献, 轻松与国外企业和员工用英文交流, 具有较高的专业外语读说听写能力。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 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对机械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

1) 研究了适应当前机械行业发展需要的机械专业外语教学理念和主体教学内容。

2) 研究了多种适应网络化和全球化环境的专业外语教学手段。

3) 建立了更有实际价值和对学生能产生长久影响力的教学评价体系。

形成的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 课堂上,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 先按照机械专业外语教学团队和课题组确定的、机械专业外语所应该包含的12个基本主题, 进行多媒体音视频播放与课文学习。然后根据主题与关键词, 采用纯英文搜索引擎实时访问互联网络, 搜索合适的文献和音视频资料, 然后现场讲解所搜索到的文章、机械专业视频, 对其中出现的疑难句式及单词现场实时翻译、讲解;部分最新机械知识和内容留作学生课后作业。这样实时访问网络, 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机械专业发展动态和知识, 又可以学习国外文献的严谨及英语语言在机械专业文献和交流中的原汁原味的灵活运用之道。

2) 为提高对专业外语的日常应用, 对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将课堂搜索到的各类机械专业视频和文献资料分发给各小组, 要求分组课外专业视频译配音和文档互译, 然后在课堂随机抽查课外作业效果。一般一个学期完成大约四项作业, 每项作业每次抽检小组内的不同成员。通过这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并督促其加强平时的课外学习。

3) 在期中和期末, 课题组两次综合考查学生对专业外语的即时读、听、译、说、写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是采用一次卷面笔试或者交一文献翻译的简单考核方式, 采用期中和期末两次考核, 由多名教师与每一个小组成员进行约45分钟左右的即时读、听、译、对话交流的考核。每次全班的考核约一天内完成, 学生个人成绩以教研组或教学团队成员所打平均分作为一次成绩。两次考核+加多名教师平均分, 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地反应学生学习成果, 也便于调整后续教学内容和方式。

4) 建立机械专业外语资源网站, 为学生将专业外语融入日常学习提供资源和便利。通过互联网搜索多媒体及文献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并下载、教师自我提供专业英语素材方式, 建立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几乎涵盖整个机械工程学科体系的外文资料网站, 便于学生及老师们业余时间访问及学习。网站还设计有专业外语词汇通关游戏、机械装备及零部件等方面的英文标注通关游戏、综合应用游戏等, 让学生们在快乐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大量机械、机电等方面的专业外语词汇、应用技巧。

5) 严格灵活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方式。日常教学中, 除了严格要求老师正常教学外, 对学生上课方式采取比较灵活的管理, 允许学生以课外学习方式替代课堂学习。比如学生有其他安排而不能来课堂上课, 则可以采用翻译一篇专业文献、或者交上来一段自己参与的专业对话视频来替代考勤, 然后教师可以在下一堂课根据学生所交材料对其进行提问等, 以考查该材料是否是该学生自己所做, 但不能连续三次以交个人作业方式代替课堂学习。这种方式保证了学生灵活利用时间, 同时又严格控制学生不能连续三次缺席, 保证其思想不松弦!在考核评价中, 平时的四个小组大作业占40%, 日常课堂问答交流等表现占10%, 两次集中的读说听写考核占40%, 最后结束课堂教学后递交的一份英文总结占10%。这种考核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督促其连续主动学习, 效果较好!

4 结论

通过反复论证和探索,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上述教学方式,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在自动化专业进行了两年的专业外语教学试点, 取得了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明显增强, 获得指导教师的好评。其中一届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 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用人单位除了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肯定之外, 还具体例举了其参与引进设备学习使用中的突出表现, 赞扬了其英语水平很高, 甚至比某些名牌大学研究生还好, 也造成了该单位今年追加我校机械专业毕业生的招聘名额的举动。对此, 还将继续探索完善, 尽量更多地引入当今远程教育中的热浪——MOOC平台的内容, 以便进一步提高本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当然, 该教学方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是教师工作量大为增加, 造成部分教师需要付出比平时同课时量多三倍以上的努力和劳动之苦。该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有教改补贴而不明显, 但一旦进入常规运行, 如何补贴教师和获得教师认同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我们今后将继续研究解决该问题。

摘要:通过分析现有外语教学方式中不适用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各种弊端, 探索一种适用的新型专业外语教学方案, 包括教学核心内容动态更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考核方式的实用化等多个方面。该教学改革方案充分利用互联网络, 拓展学生该专业的先进专业知识, 既能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实时性和实用性, 又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式, 提高了本专业学生对专业外语学习的兴趣持久性与积极性。

上一篇: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下一篇:毕业设计工业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