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1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科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扬州大学学生为例,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分析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到农村就业意愿普遍偏低,性别、国家政策、农村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较大。

农科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研究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研究和探讨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以及创业促进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与意义和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实践中新型的创业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创业;模式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国家已迎来了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高峰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比2010年增加30万,其中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亦急剧上升,但社会对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幅却没有这么大,特别是农学、园艺专业需求量相对较低。并且将来的若干年内,毕业生总量将会持续增加,这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同时,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待遇较低,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进一步调整就业期望,更新就业观念,避免“毕业即失业”。自主创业是一部分有志青年的最佳选择,也是一部分就业期望值偏高的大学毕业生最好的出路。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急需大量的农业高级人才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农村去当农业企业家,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鼓励一部分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回家乡创业,既能充实农村的科技人才,又能带给农民新的思想观念,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正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与大学生创业的实务操作,涉及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较少。而在创业之初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在校学生因创业模式不对,影响学习或导致失败,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显得很重要。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涉及大学生在校学习、就业以及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等诸多障碍。解决大学生创业的模式问题既解决“大学生应以何种模式进行创业”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利于在社会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统一认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也会为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实践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提高大学生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

二、现行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及问题分析

创业模式指的是创业者为保障自身的创业理想与权益,而对各种创业要素的合理搭配。即创业的组织形式、创业的方式确定、创业的行业选择组成了创业模式。在创业之初第一个重要选择就是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对一个创业者来说,一个真正好的模式,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即其有能力操作而且能把现有的资源有效整合进入的。一个适合的创业模式,未必需要投资一大笔资金,未必需要具有很大的规模,甚至未必需要一间办公场所或店面。有志于创业的人没有必要被一些所谓的理论束缚自己的手脚。只有勇于创新开拓就能有所突破,形成质的飞跃。

根据对目前大学生参加的不同形式的自主创业模式的调查,按照其组织形式我们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四大类:个人独资(个体经营)和合伙制开个小店面或代理加盟创业,选择一些企业,凭借他们的品牌和质量开展业务;法人股份制的小型公司,多数由家长、亲戚作为后盾,出资支撑;依托一些公司凭借庞大的公司客户关系网进行创业,借助公司客源当作自己创业企业的客户壮大自己业务量;一些高新技术专业的大学生或者创业计划进驻创业园,以技术创业(包括高校有组织的集体创业)。

目前,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内创业成功的事例并不多见。植物生产类专业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农学、园艺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由于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缺乏自主创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因此他们往往缺乏创业的意识、知识、素质与能力。况且,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农学、园艺专业的学生,其家庭一般也不会支持子女去创业,都希望他(她)们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学生受过完整的专业理论教育,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会遇到挫折。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大多集中于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或者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方面,其前景一般不如高科技产业那么显著,虽说不一定需要太多的启动资金,但是所需的经费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农科大学生来说往往是一个可观数字。

三、实践中新型的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自主创业模式及探讨

根据调查,目前在校生自主创业比较多,虽说有零星的成功者,但更多的是面临失败,或中途夭折。究其原因,大学生不具备进入市场的经验,不能理顺各种人事关系与产权关系,大学生缺乏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为了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给大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让他们早日步入社会,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为贫困生开辟一条勤工俭学的道路,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

(一)“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工作室—“专业合作校园公司”模式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2年成立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产业化”自主创业工作室,由农学专业2002级学生竹文坤担任总经理,农学、园艺、经管以及法律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的创业团队。该创业室依靠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由教授队伍作理论指导,并通过聘请知名企业的技术员与企业家为顾问给予实战经验的指导。在创业室内部成立了野生植物资源收集与评价部、野生植物资源繁殖与栽培部、野生植物资源贮藏与加工部等与专业相关的部门和市场拓展部、中介服务部、行政办公部等与专业不相关的部门,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与特长选择创业的内容。在管理上突破学生团队的管理模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实行业绩奖励与聘任制度,同时由指导老师监督制。九年来,有200多名学生参与了创业活动。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本土野生植物资源,自主创业工作室针对四川省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火棘、刺梨、树莓、半夏开发程度低、开发利用方式落后、资源保护性差的现状,通过咨询相关教师以及和科技企业合作,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开发前景,指出四川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应重点加强的工作。创业室的第一批成员中,有10人毕业后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也取得初步的成功。2004年11月9日,对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产业化”自主创业工作室来说,是一个充满成功和喜庆的日子: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他们的项目《野生植物火棘的开发与产业化》获得银奖。这一项目是经过校级、省级的严格考核后上交至全国竞赛专家组评审,最后从600余个项目中选出100件入围决赛。通过这种新形式的自主创业活动,让学生早日与企业亲密接触,融入市场,感受创业体验,培养大学生的市场意识,让更多有致于自主创业的同学在以后的创业道路上多几份经验,少走弯路。并且这种“专业互补,团队合作”的模式,可以集中不同专业大学生发挥互补优势,创业者中有懂财务、企划、管理、文案的,又有懂植物生产技术的,大家在专业上可以互补,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可能更加全面。同时大家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募集创业资金、疏通人际关系、获取商业情报等,有利于成功创业。

(二)“浪漫花果满屋”工作室—“产供销一体化”模式

“浪漫花果满屋”工作室成立于2005年3月,由学院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免费提供学校种质资源圃和农园基地0.66hm2土地等资源。工作室以种植鲜花和无公害水果蔬菜为主,工作室参与者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农学和园艺专业学生。在生产上,生产技术部成员通过咨询指导教师以及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紧密把握市场动向,把最有市场前景的鲜花、水果和蔬菜种植在基地上,并通过与本市内有实力的园艺科技企业合作,把名、特、优、新、稀的园艺产品引种到生产园内。在营销策略上,积极利用我校学生自建的两个学生论坛:酷谷和蚂蚁脚下以及QQ进行网络发布与宣传,同时利用学校广播站、报栏、宣传栏免费宣传并印刷宣传品,分宿舍发放,采取密集战略。在水果蔬菜的销售上,根据不同的水果蔬菜产品售给不同的顾客,如:草莓、香瓜﹑番茄﹑黄瓜等可生食产品,售给在宿舍区内的学生;必须熟食的产品则销往学校食堂、校内快餐店或饭店等,做到定单销售。在鲜花的销售上,则充分利用情人节、教师节、元旦节这些特殊的节日,开展现场售花与电话预约送花活动。这种新形式的自主创业活动,与植物生产类专业紧密挂钩,所有成员均全程参与从种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既充实了课堂理论知识,又强化了实践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弥补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所缺乏的市场意识以及市场竞争力方面的知识。“浪漫花果满屋”自主创业模式的出现,与传统创业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学校与社会两者间的契合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小规模做起,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在管理形式上也有所突破,是一個比较成熟的新的尝试,这是大学生创业的比较理想的过渡期,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跳板,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科技助农种子(苗)”工作室—“零起点全面参与”模式

2003年,“科技助农种子(苗)”自主创业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在运行前没有花一分钱的运作资金,学校为工作室提供一个50平方米的房子,优良的水稻、小麦、蔬菜和花卉种子以及各种果树苗木全是我院教师研制的良种,这些种子(苗)全部由学院赊给工作室,待其销售完毕后再结算,这样,工作室的运转就实现了零起步。“科技助农种子(苗)”工作室工作人员主要由农学和园艺专业学生构成,开展工作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寒假。过年回家带良种在我校已成传统,每年,学生都会自发地购买我校老师研制的良种。最初,学生们只尝试着买一点,但由于效果好,第二年便一两百、甚至四五百袋地做起了批发,正是看中了这一需求,“科技助农种子(苗)”工作室应时而生,并且逐渐壮大。学生们购置良种回家乡的风尚,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的科研热情,我校水稻研究所研究的B优827、B优811、红优527、C优多系1号、冈优2009等水稻新品种正在随工作室的辛勤工作而向全国适生区推广开来。“科技助农种子(苗)”工作室更加注重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坚持以“培养21世纪综合型人才、普及良种知识、推广新品种、涉足良种经营管理行业、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完善个人”为根本出发点,以“立足西科、走向社会”为指导方针,以“创新性、可靠性、高效性”为活动原则,实现了科研成果、大学生、农民三结合,使工作室成为了成员步入社会的一个平台。该种模式参与自主创业门槛低、风险小、参与面广、见效快。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度素质类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对培养植物生产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10xn0189)。

作者简介:

张猛(1978—),男,四川南充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园艺植物栽培。

周凌燕(1982—),女,四川遂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张猛 周凌燕

农科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摘要:在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扬州大学学生为例,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分析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到农村就业意愿普遍偏低,性别、国家政策、农村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较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消除社会偏见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龚晓琦(1990-),女,江苏南京人,扬州大学商学院本科生。(江苏 扬州 225009)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630万。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中绝大部分智力素质较低;为数不多的农村知识青年以及绝大部分有能力考入大学的农民子女,毕业之后大多流向城市;而中高考落榜回乡的青年队伍,虽然属于农民,但往往回乡不久后便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在国家各项政策和优惠待遇的扶持下,许多大学生选择去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就业,形成新的就业途径。

本文对大学生在农村就业问题上的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政府相关就业政策及现今农村发展经济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因素,以在扬州大学的实地调查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农村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这种结构性缺失问题,结合调查分析结果以及社会各界已有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依据,提出符合现今大学生实际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二、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描述

本次调查是以扬州大学为调查对象,共选取了10个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有效回收率达96.89%。

在被调查者中,从性别结构来看,男生227人,约占52.2%,女生208人,约占48.8%,男女生比例较为符合现实情况。从专业来看,经管类64人,约占14.7%,理工类56人,约占12.9%,农科类60人,约占13.8%,师范类76人,约占17.9%,医科类63人,约占14.5%,文史哲艺术类67人,约占15.4%,法学类49人,约占11.3%,各专业人数比例比较合理。

2.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45.6%的大学生不太愿意到农村就业,10.1%的大学生非常不愿意去农村就业,还有15.1%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要到农村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的总体趋势表明,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普遍比较低,这与实际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倾向一致。形成这一倾向是受到若干因素共同作用的,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大学生就业首选地是城市而非农村。从地域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图1中数据可以看出,95.0%的大学生的首选工作地点是城市,而选择乡镇或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仅有5.0%,这直接反映了农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中的主力军,势必会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毕业后的首选地。此外,户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影响超过了作为人口统计工具的作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尚未实现下,户籍象征了地区的吸引力。大城市户口在市场化过程中国家所有制和大集体所有制仍占有一定优势的时期下,带有了一定的价值。即便城市人才过剩,新农村建设人才告急,大学毕业生不选择农村,无疑是实现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巨大障碍。

(2)性别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性别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次调查中,选择愿意到农村工作的男生比例为31.14%,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女生比例为26.92%,表明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从生理角度看,男生在面对就业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能吃苦,更能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渠道。面对经济发展不及城市的农村,男生能更快地适应并且积极寻找自己施展能力的平台。女生较为传统保守,缺乏冒险精神,对家庭的依赖感强,更趋于稳定平淡的工作。到农村就业,女生缺乏勇气和信心,并且她们比男生更具有都市白领情节。女生往往心理承受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不及男生,加上女性生理的特殊性与生育问题,也使得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女生比例较少。

(3)所学专业的影响。被调查者中,经管类专业有35.4%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农科类专业有33.4%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工作,师范类专业有38.2%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其他专业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比例不足30%。

愿意到农村就业比例较高的是经管类、农科类以及师范专业类学生,但各个专业类别中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不到半数。以农学专业为例,从理论上讲,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其专业会与农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本次调查中,农科类专业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多,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农村没有适合其发展的职位。农学专业涵盖范围很广,其中,农村最欢迎的是农技专业的学生,但现实情况是这部分专业的学生特别少,这就造成农村特需人才长期不足和大学生在农村无法发挥才能的矛盾。在调查中有一种现象,由于有些与农村联系较为密切的专业在高招时为了吸引生源,专业分数门槛比较低,这些专业中不乏有些被调剂的学生,他们表示本身就不希望从事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更不可能去农村就业。

(4)就业薪酬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在农村就业月薪的要求较高,月薪1000~2000元的比例达到46.9%,月薪2000~3000元的比例达到34.4%,但据悉,现在的一般农村工作人员的月薪在1500元左右,而这个标准还是在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才能达到。在被调查者中有报考村官意向的同学也表明,希望能都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工作。面对可能到特困村工作的情况,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工资薪酬,在决定是否到农村就业时,工资和福利状况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导致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就业的原因。

(5)农村福利政策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考虑了工资薪酬待遇后,也会考虑福利待遇。61.7%的大学生认为农村福利对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有影响。对在农村就业希望从事的工作单位的选择中,分别有58.3%的大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39.4%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35.1%的大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而选择其他的单位或自主创业的学生较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或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拥有很好的福利,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当前,我国相关政策主要着眼于鼓励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而如何让大学生留在农村才是更为关键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待遇以及大学生农村就业保障等方面,相关政策仍不完善。

(6)自身长远发展状况的影响。个人自身长远发展的状况也是大学生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农村就业对其成家立业、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将对其是否在农村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在是否到农村就业的选择过程中,大学生通常会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问题。

由调查结果得知,58.4%的大学生认为在农村就业会对自己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只有1.4%的大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往往是家庭竭尽财力,经过高考好不容易跳出“农门”,他们身上有很高的教育培养成本。通过四年大学生活接受城市的新鲜事物,感知城市生活的优越,他们再次回到“农门”的可能性不大。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自身对农村了解不多,难以体会农村的生活实况,放弃相对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与待遇较好的就业机会成本也高,并且到农村就业后能否再回到城市,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7)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大学生对农村环境满意度普遍较低,只有12.4%的大学生对农村环境满意。农村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农村的科教文卫、交通住宿等硬件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素质也是农村工作环境的一个软条件。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由于农民认知有限带来的误解以及不公正的评价也是大学生需要克服的。以村官为例,一些村干部有着大学生村官会妨碍自己的领导地位的错误观点,因此,仅仅安排他们做一些端茶倒水的打杂事务,这种现象也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8)家庭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影响。调查中65.5%的受访者承认到农村就业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以及舆论的压力。由于我国传统“贫农贱民”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会对农村产生偏见。家庭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社会是以“伦理本位”为特征的“乡土社会”(费孝通,1998),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调查的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规划,往往乐于听从父母的建议和安排,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家庭集体的决策。特别是城市的大学生,家庭交往关系圈较广,人脉较多,往往可以在子女的就业上提供更好的机会和帮助,这也使得子女的就业意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父母在其身上的投资成本很高,很多父母都是希望子女能够走出农村。

三、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对策和建议

要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国家、地方政府、相关社会舆论力量共同努力。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包括以下三点。

1.深化高等农业教育改革,鼓励大学生树立农村就业观

(1)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成为高教改革中的痼疾,在农业类高校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专业不对口、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地在农村就业。由于实践基地不足等原因的制约,很多高校甚至难以保证学生最基本的实习过程。这种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农业人才肯定是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的。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农业人才能够真正学有所成,从而形成一批热衷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才队伍。

(2)改革招生制度,实行部分定向招生,培养面向农村的专业人才。韩国为培养出能够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大学生,在韩国农业大学实行免费培养的特殊政策,条件是学生毕业后必须到农业一线工作6年。这个做法很值得借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招生制度方面可以进行改革,对一部分学生实行定向招生制度,要求他们毕业后到指定的农村地区工作一定年限。同时,在费用上实行减免,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承担。这样既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又能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其实,类似的做法在中国一些地方已经有所尝试。例如,黑龙江省近年来通过实施“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人才。

(3)高校正确引导,树立广大学子的正确就业观。在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应当让即将或待业的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就业领域,不要仅限于城市的就业领域,也要让其了解农村的发展前景和现行的发展状况。通过志愿者活动、服务三农、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去广阔的农村中历练,在大地中汲取养分,在尊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基础上,大力转变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传统想法。

2.扶持农村落后地区,完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

(1)继续实施优惠政策,加大对人才的财力支持。对于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现在各地普遍采取的扶持政策是减免助学贷款、发放安置费、在公务员及研究生的招考中择优录用等。考虑到农村的特殊性,建议由政府负责在农村就业和创业大学生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服务,提高一次性发放的安置费和生活补贴的金额。此外,为农业大学生到新农村创业免费提供咨询、技术、网络支持以及一定的资金赞助;开辟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服务。建立回访调查等工会机构,定期调查、关注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了解大学生在农村就业的实际状况,掌握大学生的工作信息。

(2)通过立法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提供保障。就业立法是西方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最为常见的政府措施,也是世界各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手段。在促进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方面,中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三支一扶”)。各地方政府按照这两个文件的指示,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的政策,而其他的就业渠道就微乎其微了。在鼓励大学生面向农村创业方面,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但也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由于没有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使很多优惠政策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导致的结果是优惠政策年年推出,受惠的学生却屈指可数,使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大受打击。只有加强这方面的法律保障,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才有法可依。

3.加强社会舆论支持,营造良好农村就业氛围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树立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在全体毕业生中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舆论导向。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毕业生到农村奉献才智,宣传优秀基层就业和创业典型,大力宣传政府对于基层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基层就业氛围。

参考文献:

[1]董洪亮.5万余大学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N].人民日报,2006-05-10(1).

[2]綦群高,王英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6):29-31.

[3]吴贻玉,颜剑英.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59-61.

[4]楼栋.运用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J].中国乡村发现,2007,(12):24-26.

[5]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3-85.

[6]孔沛球.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3):54-57.

[7]李文,刘彩生.双赢之举: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新农村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96-97.

[8]李黎明,張顺国.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考察[J].社会,2008,(2):162-180.

[9]杨元妍,邓娜.影响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的因素探求[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10):22-24.

[10]楼栋,郭红东.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7-131.

[11]孙庆斌.高校就业政策调整与就业观念转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6):107-111.

[12]邢建辉.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509-10510.

[13]刘林霞,陈善江,高霞.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陕西省富平县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07,(12):49-52.

[14]王俊刚.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7,(9):55-57.

[15]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4.

[16]Hillage Pollard E 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 work for policy analysis,1998.

[17]Kazushi Nishida Youth Employment Measures in Japan,ternational Affairs Division[J].Ministry of Health, Labor and Welfare,2002.

[18]Albert Bandur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J].Prentice-Hall,1985.

(责任编辑:李海静)

作者:龚晓琦

农科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摘 要:随着近年就业局势变化,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的畜牧类大学生,其就业呈现新变化。本文以扬州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大学生就业去向为研究,分析涉农专业院校就业特色,结合当前国家政策,提出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层次设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创新创业指导等可行措施建议。

关键词:涉农专业 大学生 就业

自2013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业,诸多理念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突显我国现代化新时期“三农”的地位角色,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化农业事业。涉农专业毕业生作为“三农”事业重要参与者,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苏省农委、江苏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全省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应届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方案>的通知 (苏农科[2015]2号)》。农科学子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而其就业质量是全社会共同关注问题。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存在一定数量农科专业学生学农而不爱农科,甚至有不愿意从事对口工作的想法,有可能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本文根据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2016年度就业数据及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旨在了解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教育培养过程与就业指导过程中可能问题,探讨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体系的可行方法,为提高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途径。

一、畜牧类毕业本科生就业基本情况分析

2014-2016届农科类毕业本科生共计359人次,升学128人次,出国(境)5人次,机关事业和科研单位8人次,企业218人次,毕业及创业0人次。该专业连续三年就业率100%。

1.畜牧类毕业本科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该院毕业生近三年具体就业去向数据显示:37.05%本科生毕业生签约至专业相关企业工作,35.65%的同学继续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仅1.39%的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或应征入伍,公务员事业单位考录人数较少,仍存在23.68%毕业生从事非专业相关工作。

2.畜牧类毕业本科生毕业就业地域分布。按照全国行政区域统计,近三年毕业生(不包括升学、出国(境)、应征入伍)在江苏省就业164人;其次,上海市23人;广东省12人;浙江省7人,北京市3人,全国其他地区共有毕业生17人。不难看出,大多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在经济较发达离家近的长三角地区。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及用人需求分析。用人单位对该校畜牧类毕业生在思想、知识、能力和工作四方面素质的平均满意度超过75%。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基本满意,但在知识素质上对学生提出进一步期望,需强化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畜牧类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1.学生择业观念不够进步。党中央统一部署,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近年农林牧渔业企业绝大部分发展胎势良好,故用工需求较多。前文提及的扩招情况,直接导致农科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攀升,但即便如此学校提供应届毕业生人数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要求。数据显示,仍存在的超20%同学选择非农科专业岗位为第一份工作。采访这类学生了解到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压力大、工作地理位置环境差以及薪资待遇低等。尽管学习四年畜牧知识,家庭不愿意孩子从事农场等基层工作,更倾向于一份“体面活”;择业地点选择上倾向于一二线城市,远离农村,极少数人愿意到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看重工作环境和起始薪酬待遇,忽视当代畜牧人责任和个人理想追求,呈现出功利化特点和盲目从众心理。

2.毕业生自身能力与企业要求时代需求不完全匹配。每到转专业时期,畜牧类农科学生大多提交转专业申请,其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积累好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训练往往找机会躲角落“围观”,直接导致其专业知识匮乏、动手能力较差。部分毕业生未得到招聘企业的要求,如对外进出口贸易需要掌握英语阅读写作能力、现代化辦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熟练度、农牧场日常牛直肠检查技术以及创新能力全局视角等等。

3.深造出国及创新创业理念不够突出。三年毕业生中,出国(境)屈指可数,无人毕业后直接创业。一方面,受家庭教育及经济条件制约,毕业生大多来自于农村,难以支付出国费用,创业过程中家庭也很难给予大量经济支持;另一方面,畜牧类学生思想相对比较保守,其培养过程中国际化视野短缺,对于雅思、托福等英语等级考试热情度不高,对创新创业各级政府支持政策了解不够,且创业意愿不强烈。

三、对策及建议

1.重视引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面向基层就业。择业观,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反应,其择业观的形成受多种要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环境要素、学校教学要素和个人要素等。学校层面,加强舆论引导,使学生了解国家相关农业政策以及现代化农业发展真实情况和未来前景。分年级阶段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一年级形势政策课解读历年国家一号文件、二年级利用软件测试性格与职业匹配度分析、三年级进行我的畜牧梦想展示等等,不断修正择业观念,从了解到熟悉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农且爱农,认识到现代化农业可以大有作为,提升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立足自身,拓展生产实践活动,优化个人就业能力。基于院校办学特色,立足学生个人特点,加强个体与专业导师、职业指导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全程以竞赛、讲座、论坛、实训为辅助的“四位一体”的教育培养模式。最后,逐渐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水平与就业竞争能力。如二年级进行科创实验走近现代化实验室、三年级进行试就业进入企业一线,结合举行动物科学技能大赛和举办实践归来话感受,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在比赛中培养竞争与团队意识,在实验室中夯实实践动手能力,为高层次就业完成核心就业竞争力提升。

3.开拓视野,完善创新创业指导,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与出国交流、创新创业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织职业测评、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全面创新创业指导。聘请校友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为应届毕业生开展主题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与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及创业素质培养等内容进行培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设立大学生创业苗圃,通过遴选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举办创客嘉年华、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创业项目评比等活动,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项目孵化支持,“以赛促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市场化运营能力,并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科学管理持续跟踪服务创客学子。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农委、江苏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全省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应届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方案>的通知 (苏农科[2015]2号).

[2]陈碧芬. 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动力机制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农科专业大学生为案例[J].台湾农业探索,2016(01).

[3]赵晓川,张忠寿,陆玉梅.应用型经管类本科院校创业心理教育的问题与策略[J].德育与心理,2016,(35).

作者:李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