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科技创新论文

2022-05-0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农科院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作为一所西部地区地方农业类院校,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狠抓研究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即紧抓入学教育、落实项目申报、完善实验保障和健全激励机制。在一系列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中取得一些成绩。

农科院科技创新论文 篇1:

行业和政府动态

第十五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交易17.98亿元

11月6日至9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总交易额17.98亿元,意向金额25.1亿元,比上一届分别增长30.3%和35.7%,其中外商签约额3 000万元,意向金额980万元。

据介绍,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粮集团协办,上海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上海农业展览馆共同承办的本届绿博会遵循务实节俭办展会的原则,围绕“展示成果、促进贸易、推动发展”的目标,以展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成果,树立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和培育绿色食品市场为宗旨,集中展示了33个参展团和1 084家企业的3 489个产品,涉及粮油、果蔬、畜禽、水产、乳制品、茶叶、饮料等,不仅吸引了一批国内大型超市、批发市场、星级酒店、餐饮企业、食品商店、行业商会到会洽谈订货,还为学校、政府机关、军队、国有大型企业等单位的食品集团采购提供了便利。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兆云告诉记者,近10年来我国绿色食品总量规模越来越大,质量水平越来越高,获得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和产品数每年分别以11.7%和12.7%的速度增长,截至10月31日,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8 679家,产品21191个,质量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全国有效用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13年底,农民专业合作社占绿色食品获证主体的1/4以上,达到2 162家,产品4 251个。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不仅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超过了80%,正日益成为日常食品消费的首选,而且创办于1990年的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已成为了宣传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展示绿色食品品牌形象的重要舞台,促进绿色食品厂商合作、产销对接的重要平台。

(摘编自:农业部网站 日期 2014-11-13)

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三批试点研究所选定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3批试点研究所遴选结果经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复,将于2015年启动实施。

据悉,中国农科院对第3批试点研究所的遴选工作非常重视。遴选工作开始前,院领导班子分别带队到相关研究所开展调研和指导,检查督促各研究所做好申报准备。按照院领导要求,第3批试点研究所遴选遵循严格把关、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初审、专业评审、学科审定和综合评审四个环节,确定了10个研究所、122个科研团队进入创新工程试点。至此,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研究所及科研团队遴选工作已全部结束,全院共有32个研究所及其315个科研团队进入试点。

2015年,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将重点开展试点期绩效考评工作,对各试点研究所和科研团队试点期的绩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初步形成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管理制度,推动科技创新工程进入调整推进期(2016-2020年)。同时,将进一步探索完善机制灵活、责权明确的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重大需求,组织跨学科集群、跨学科领域、跨研究所的优势力量,开展区域发展类、产业发展类和基础研究类协同创新试点,努力解决一些影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科学和技术问题,着力培育一批重大学术型和实用型成果,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经过近2年的试点探索,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各试点研究所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重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打破传统体制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引导科研与生产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力。中国农科院的国家公益性科研定位更加明确,发展方向更加清晰,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逐步破除,改革创新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改变,形成了想发展、谋创新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中国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4-11-15)

第二届北京国际宠物用品展在京举办

11月18日,第二届北京国际宠物用品展暨京沪流浪动物爱心救助公益大联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据悉,“第二届北京国际宠物用品展览会”将于2015年4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行,展出面积为20 000平方米,预计参展企业500家,参展品牌1 000余个,计划邀请30 000名观众的到会。

第二届北京国际宠物用品展将是一次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大聚会,欢迎国内外宠物用品代理商、批发市、零售商、网络零售商的关注、垂询及莅临展会现场。

(中国动物保健 日期 2014-11-19)

亚洲猪病防控项目研讨会在京召开

11月18-20日,农业部兽医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京联合举办“亚洲猪病防控项目研讨会”。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OIE科学技术部杰瑞欧(Gerorio)博士、FAO驻华代表处米西卡(Misika)博士出席会议并致辞。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动物疫病跨区域、大范围传播风险加大。为保护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2013年以来,我国通过OIE动物卫生与福利基金会资助并倡导OIE在亚洲地区开展猪病防控项目,旨在提高区域内猪病防控和诊断能力,了解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动物疫病情况,将防控关口前移,提高外来疫病应对能力。

张仲秋在会上表示亚洲区域猪病防控项目的启动将为区域猪病防控提供新的契机,必将进一步加强亚太区各成员国的工作联系,促进各成员间的相互了解、沟通协调,推进亚太区域猪病防控工作,并为全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会上,FAO、OIE有关专家和各国代表就亚洲地区主要猪病流行状况、防控和科研进展内容进行了交流,并深入讨论了亚洲区域猪病防控项目的未来工作内容。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来自农业部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代表和FAO驻华代表处、亚太区代表处和OIE总部、亚太区代表处、东南亚次区域代表处,以及日本、韩国、东盟十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摘编自:农业部 日期 2014-11-21)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

2014年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4年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的通知 :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农业、农牧)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农垦总局畜牧兽医局:

按照《2014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加强培训,认真验收,按程序组织报送了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根据各地上报情况,共确定北京九鼎良种养殖有限公司等347家企业为2014年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具体名单见附件)。请各地按照要求颁发标牌,同时强化对标准化示范场的监管与指导,切实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

附件请到农业部网站下载http://www.moa.gov.cn/zwllm/tzgg/tfw/201411/t20141125_4251996.htm

(摘编自:农业部网站 日期 2014-11-26)

国家多部门召开会议 确保病死畜禽处理无害化

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今天联合召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区全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努力确保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的问题。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年饲养量在5 000万只以上的家禽养殖大县,原则上每个县都要建立专业无害化处理场。所有规模养殖场户,都要通过自建设施或委托处理纳入无害化处理体系。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促进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

(摘编自:经济日报 日期 2014-11-26)

农科院科技创新论文 篇2:

西部农科院校研究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作为一所西部地区地方农业类院校,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狠抓研究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即紧抓入学教育、落实项目申报、完善实验保障和健全激励机制。在一系列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中取得一些成绩。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地处西南的省属重点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食品学院)是该校一个建院时间不长、规模不大的中型学院,但历来都非常注重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系列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一些成绩。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在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追踪调查发现,与未参加过“研究生系列课外科技活动”的同学相比,参加者在获奖、就业、升学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也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其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相符[2]。为此,食品学院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

一、紧抓入学教育

对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教育,动手要早、影响要深、目标要有。作为一所西部地区地方农业类院校的二级学院,食品学院研究生生源多来自一些其他地方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且这些院校中“食品科学”类专业多不是传统或优势学科,故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就略显不足。因此,到校后学院-班级-导师三级科研(启蒙)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院要求,通过开学典礼、班会和师生见面会,学院领导、班主任和导师要分别从各自角度对学生开展科研(启蒙)教育,并要求在制定每一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同时,加入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不光要讲“大道理、大目标”,更要结合学院自身实际,通过周围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来影响新生。食品学院2002年才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故到目前为止,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毕业生并不多。在学院范围内,将上一年度获得过省级以上“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奖励项目和国家、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的材料展示出来,使得新生教育更接地气。近三年来,我院研究生获省政府奖学金以上奖项的研究生,100%都主持过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或获得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等校级以上奖励。

二、落实项目申报

目前食品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类项目申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生科研项目申报,通过申报、立项,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这类项目主要包括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0.5万元/项)、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项目(0.1万元/项/校团委)、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1.0万元/项/研究生处)和食品学院设立的企业革新小项目等。另一类是奖项申报,学生利用自己完成的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报奖,包括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各类学(协)会、部门和企业举办的比赛。学院在入学初就将上述项目分类及申报时段告知了学生。在项目落实过程中,学院有专门分管该项工作的老师提前通知并督促学生,学生也会向学院里的师兄师姐及导师请教,一些负责任的导师会和学生一起设计项目,并进行认真指导,效果自然也就更为明显。作为研究生,人人都会参与到导师的课题项目中去,做一些科研工作。但这和学生自身设计、申报、主持、完成一个项目的意义大有不同。虽然这类项目的深度、难度和经费都无法与导师的相比,但它是很多研究生第一次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开始,在项目设计、人员分配、经费使用、实验安排等方面都需要自己决定和协调,相对于在导师安排下“工作”,的确是一次很好的锻炼。由于能够申请到的官方资助项目有限(资助率约30%),为满足更多学生有锻炼机会,学院积极扩大项目来源。在与学院合作的一些企业中,为研究生设立科研课题,即企业提出一些生产小问题,通过课题招标,由学生负责完成,每项在2000元-5000元不等,并额外报销与课题相关的论文版面费。若科研成果获得专利或应用于企业生产,另行支付奖金。云南虽为西部边疆地区,但食物原料极为丰富,加之食品行业科研门槛不算太高,使一部分研究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已先后为企业开发出多款地方特色小食品,如鲜花饼(酱、果冻)、咖啡果饮料、野生菌调料包等。

三、完善实验保障

完善实验室(针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机制,满足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需要。学院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主要用于本科生课程教学实验和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但为了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院专门开辟出两间实验室,用于学生的食品加工类实验和基础科学类实验。从安全管理角度考虑,两间实验室分别位于不同楼层,并配备了相应的基本实验器具和设备。因该实验室主要承担的是一些基本食品实验,配备的仪器设备也是学生常用和熟悉的,所以实验室日常管理主要由高年级研究生具体负责,老师只进行监督、指导。对于个别科学实验确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时,则可通过导师申请、分管仪器的老师指导使用。以上举措基本保障了学生的实验要求。

四、健全激励机制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自然也离不开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获得立项和奖励的学生,将其成果作为参评条件纳入学生各类荣誉和奖学金评比中;对于指导教师,建立相应工作激励机制,即对在学生课外课科技活动中积极指导申报、立项、获奖的,给予发放一定指导工作量、增加其在职称及各类荣誉评比中的倾斜度。由此,学院师生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和保持。

有了以上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学院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方面较为顺利。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近三年来我院获得了以“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为代表的一系列优异成绩,如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研究生先后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4项,并帮助学院获得校团体金奖3项、银奖和铜奖各1项;在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行动基金项目立项40余项;省教育厅研究生项目立项6项等。同时通过追踪调查发现,与未参加过“研究生系列课外科技活动”的同学相比,参加者在入党、就业、升学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娜.大学生创新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07,(2):117-118.

[2]劉晔.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版),2014,(1):163-165.

作者:冯励,谭超,龚加顺,高斌

农科院科技创新论文 篇3:

中国农科院在东北地区探索玉米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农民最忙碌的时节。有“玉米之乡”美誉的辽宁省铁岭县,却有一番不同的景象。大型农机轰鸣过后,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籽粒通过传送带落入并排行驶的收获车中,秸秆通过农机后部粉碎还田。过去,六七个人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通过两名农机手的配合一会儿工夫就已完成。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团队一系列围绕机械化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的应用正在这片黑土地上展开。

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超过5亿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长期以来,我国玉米产业发展始终面临着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籽粒直收机械化水平低;缺乏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籽粒烘干设备不足;秸秆综合利用率低;化肥农药使用量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我国玉米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国际竞争力弱。因此,为解决东北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农科院集合院内外优势力量对玉米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在辽宁铁岭县对技术集成的模式进行示范,为提高东北地区玉米生产质量、增加效益,提供技術支撑。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新海介绍,我国玉米竞争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力成本较高,围绕全程机械化重塑技术供给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据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黄长玲介绍,该套技术以直收籽粒为核心集成了玉米密植群体调控栽培、玉米减肥增效与免耕、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玉米大豆减肥增效轮作、玉米籽粒收获与烘干、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玉米生产信息化管理八项技术。

铁岭县蔡牛镇张庄玉米合作社有3万亩地,今年成为了项目示范田。“每亩地连种带收,能够节约成本120元。”据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介绍,今年应用了集成技术后,每亩地增产大概200斤,节约化肥15元。最大的收获在于,国家取消玉米臨储后,通过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生产的张庄合作社玉米走向市场,经过包装后到网络平台销售,通过绿色增产增效技术产出的玉米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赵玉国今年可以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与其他技术相比,东北地区玉米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为玉米秸秆利用提供了多条路径。当地农机人员说,玉米全量秸秆粉碎翻压直接还田对培肥地力效果显著,2~10年的地块,每公斤土壤增加有机质1~10克、有效磷增加2~11毫克,水分利用率提高15%~25%。未还田的秸秆,通过专用的打捆机打捆,打好捆的秸秆可以拉回家做生物质燃料,也可以拉去电厂发电,还可以作为牛羊的青贮饲料使用。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对东北地区玉米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农科院明年将在几个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把技术集成模式进行提升,延伸到全产业链。二是加大示范工作力度,创新示范推广机制。三是加大组织工作的创新力度,确保专家“落地”并将对专家进行考核。

(来源:农民日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双语教学经济法论文下一篇:小学德育生活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