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美丽的“凤头”——语文课堂导入艺术初探

2022-11-29

导入, “犹如文章的‘凤头’, 小巧玲珑, 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 安定学生的情绪, 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以巧妙的导入吸引学生的耳目, 触动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巧设导语, 为语文课亮出美丽的“凤头”。

导入的艺术性, 就是要求导语设计的方式和内容必须独辟蹊径, 不落窠臼, 也就是说, 首先能吸引学生, 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 为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在导入新课上多花一些心思, 让导入成为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 让学生爱上每一节语文课。

导入的方法很多, 形式也多种多样, 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关理论对导入方式作了一些探讨, 以为可将导入艺术归结为以下几种方式。

1 解题导入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透过标题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构思。从标题导入课文, 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抓住文章的要旨, 把握文章的结构, 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然后可以比较顺利地逐步深入地掌握课文的内容。

比如学习《师说》, 可以这样导入: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先叙后议, 也可以夹叙夹议, 议论色彩较浓, 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是讲讲关于从师学习的道理。通过解题, 学生可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初步扫清理解障碍。再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题为“梦游”, 说明这首诗记的是梦;天姥, 山名, 古代相传为三座仙山之一;吟, 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类似于“行”、“歌”;留别, 表明写诗目的是“别”。了解题目, 对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很有帮助。

解题式导语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典型词语, 通过这些词语的分析与挖掘, 把学生的思路引进题目的中心和课文内容中去,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背景导入法

所谓“知人论世”, 阅读诗文, 应该了解诗文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社会等。没有哪一篇诗文, 不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没有哪一位作家的成长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想要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这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 也可丰富学生知识, 开阔学生视野。背景导入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特别是有时代隔阂的文章) 内容很有帮助。

3 名人逸事导入法

对于名人, 我们通常讲给学生的大约是其生平、成就、人格……而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逸闻趣事却避而不谈。其实这些鲜为人知的逸事更能逗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搜寻几则相关的作者逸事, 带到语文课上, 定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比如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 我就以白居易的逸事导入:顾况是唐朝的大文豪。一天, 一位16岁的少年来到顾况府上恭敬地递上自己的诗稿, 等待赐教。顾况问少年:“你叫什么?”少年答道:“白居易。”“长安柴米这么贵, 白居谈何容易!”顾况打趣道。他开始翻阅白居易的诗, 当看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时, 拍案叫绝, 并欣喜地对白居易说:“如此诗才, 白居长安容易呀!”在此后的10年间, 白居易“三登科第”, 被拜为翰林学士, 升任左拾遗。可是后来他因直言上书, 被政敌排挤出朝廷, 贬到江州做司马。从“天才少年”到被贬做小小的江州司马, 白居易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他被贬时写下的千古名篇——《琵琶行》。结果学生兴致盎然, 对课文内容充满期待。

4 音乐导入法

“哪里有人类的足迹, 哪里就有音乐。”新课开始时可借助音乐尤其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流行歌曲来吸引学生, 使他们置身于乐曲营造的特殊氛围中, 让他们迅速地置身于所讲授文本的情境之中, 产生了解文本内容的迫切心理。

比如我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课时, 首先播放屠洪刚的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恋爱万种柔情, 相思成灰, ……”让缠绵悱恻, 韵味悠长的歌声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凄美婉转的故事氛围。

5 悬念导入法

悬念, 就是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渴求和期待。悬念式导入也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和渴求, 诱导他们急于了解作品内容, 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使之在紧张的学习和思考中体验到问题得以解决的快感和愉悦。

比如讲授《鸿门宴》可以这样开头:项羽号称“西楚霸王”, 曾带领义军破釜沉舟在巨鹿一战中以少胜多, 令诸侯畏服, 可谓叱咤风云的人物;刘邦则更像是一个小混混, 与一帮“兄弟”吃吃喝喝, 破秦入咸阳更像是“运气”。这样的两个人一个只落得兵败垓下, 乌江自刎, 另一个却开创帝业, 君临天下。这戏剧性的结局在鸿门宴中已初露端倪, 你想一探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鸿门宴》, 走进历史。

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样的悬念设计,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撞击着他们的心灵, , 使之进入“愤、悱”的状态, 产生急于了解文章内容的强烈渴望, “启、发”的状态生成就呼之欲出了。

6 比较导入法

所谓比较, 就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与不同点, 采用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比如讲授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可这样设计导入: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我们领略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曲, 在韩愈《听颖师弹琴》中, 我们聆听了“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的琴音, 今天我们再一起去品味李凭箜篌的妙处!

总之,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 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的使用导语, 对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都不无裨益, 因此,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语文课打造美丽的“凤头”!

摘要: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的第一招, 因此导语的设计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本文从解题、背景、逸事、音乐、悬念、比较等多个角度尝试设计导入, 力求达到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 希望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关键词:艺术性,典型词语,知人论世,逸事,悬念设计,新旧,类比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 卢家楣, 等.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 钱威[主编].语文教学艺术导论[M].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7.

[4] 刘国显.开讲艺术[M].四川科技出版社, 1989.

[5] 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6] 张全祥.教师如何引领课堂[M].语文教学通讯, 20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美称谓用语的文化视角比较论文下一篇:关于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分析与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