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实践高师音乐教育论文

2022-04-28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音乐实践高师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音乐师资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各门专业课程的均衡发展。同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弹、唱、跳”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器乐重奏课程在高师音乐教学被设置为选修课程,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恰恰相反的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不断增强对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的重视,尤其是弦乐类教学更受许多中小学校的青睐。

音乐实践高师音乐教育论文 篇1:

章丘五音戏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戏曲艺术是在民间曲艺与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艺术形式。富于地域性鲜明特色的地方戏曲,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本文以章丘地方戏曲五音戏为例,对地方戏曲与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如何融合与实践进行了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五音戏;高师;音乐教育;融合创新;实践

[FQ(+27mm。82mm,ZX-W][CD10]

[收稿日期]2020-08-04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项目(18CCYJ53)。

[作者简介]窦曼莉(1967— ),女,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马金凤(1981— ),女,济南市章丘区文化馆助理馆员。(济南 250000)[ZK)][FQ)]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与《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章程》里明确指出“除了国家课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和民族文化传统,发展区域、民族和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特色。”这一政策的发布,使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有了明确的方向,但在教育观念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仅停留在表面的态势。如何更好地使我国优秀的地方民间音乐资源与高师音乐教育相融合,并在充实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得到传承与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一、章丘五音戏与高师音乐教育思维创新

(一)五音戏的历史渊源和音乐特征

在山东章丘的文祖镇,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进了青野庄,家家户户周姑子腔”。“周姑子腔”又名“秧歌腔”——五音戏的雏形[1],其发源地是章丘地区的青野村。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这种村民在田间地头干农活时低声吟唱的小曲,后经加工演绎逐渐流传于民间,打鼓为伴、说唱相间,内容多是邻里间的家长里短。后历经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演变为当今流传于章丘、淄博、济南、潍坊一带的五音戏。五音戏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可以说是国家对这一地方小戏价值的褒奖与肯定。近年来,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五音戏的传承人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创新板式及曲牌,创编了许多优秀剧目,极大地丰富了作品表现力,其戏曲美学特征更为鲜明。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曲牌剧目就有两百余首。那么,有着独特表演风格的五音戏,有着怎样的音乐特征呢?

1较为突出的地域本土化特征。文本内容多是讲述贴近百姓生活的故事,台词的方言念白风趣诙谐,以山东中部地区的方言为素材,通俗易懂,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强烈的地域性和娱乐性特点被看作是地方小戏,在历史的沿革发展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间特色和地方风格。

2音乐以板腔体为主,唱腔朴实简约、声情并茂;表演细腻传神、生动有趣;极其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平直的运腔声线下,由单皮鼓、檀板、大鑼、镲、小锣兼有唢呐穿插的锣鼓点的伴奏,逐步发展为加入弦乐的小型民乐队伴奏形式;在创编过门音乐和即兴伴奏中,尝试将文、武场无缝衔接,使各唱腔与伴奏之间交相呼应。

3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剧种的锣鼓点特征。像常用的起唱长(短)点、顶板长(短)点、鸡刨抓专用长(短)点、板后短点等;比如单本戏《拐磨子》中的专用长点及短点就颇具特色。同时还有“一滴锣”“鸭子嘴”“娃娃头”“一句一打”和“两句一打”的锣鼓节奏特征,烘托出整台戏的节奏和气氛。

4表演形式不拘泥程式化,有着说唱相间、歌舞并重的风格特征。演员完成剧情与人物的塑造,需要一系列唱、做、念、打等表演技巧。在音乐曲牌反复进行的表演中,和唱腔形象化的动作间起承转合,节奏鲜明、情绪热烈,惟妙惟肖中富有生活情趣,达到了戏曲艺术的虚拟性与生活真实性的完美结合,是艺术源自生活的真实写照。以上独特的表演风格被称为我国传统戏曲表演上的一绝。在我国百花争艳的戏曲艺苑里被誉为“一支清流,一朵姿色清丽的稀有之花”[2]。

(二)高师音乐教育的理念创新

在教育理念日益更新的今天,面对处于瓶颈时期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笔者认为,高校更应积极面对,将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元素与文化传承融合创新,让音乐教育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树立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理念

“民族音乐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3]是民族民间特有的音乐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首先我们应该从理念上进行转换,认识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不同的地域体系,它是来源于点点滴滴的生活体味,以音乐的形式将一方水土的风土人情、文化语言等生活状态呈现出来,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几代人努力传承的民族音乐经典。在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学习了解身边的民间戏曲音乐,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感。

其次,在当今丰富多样的外来音乐文化冲击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固有的西方音乐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创建富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使我们的学生在深入学习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树立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2高师音乐教育的传承与责任

地方戏曲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是在民间曲艺与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艺术形式,在高师音乐教育体系中一直缺乏应有的地位。长期以来,我们高校的音乐教育,无论是音乐专业还是普通音乐教育,基本是以西方音乐教育为中心、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4]。这一现状不同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发展。

另一方面,在一切都趋于市场化的今天,民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已渐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五音戏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也正面临着文化空间的萎缩和变迁,以及观众的流失,特别是年轻一代。学生对西方音乐名家名作、流行歌手如数家珍,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了解的却少之又少,开设的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多以照本宣科的理论概念为主,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也多是流行歌曲、街舞、电声音乐等现代流行艺术,涉及传统戏曲的内容呈现空白状态,由此造成学生对民族音乐、地方戏曲认识和了解不足,欣赏、学习兴趣低下,更不要说去发展和传承了。

因此,教育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不容忽视,“对于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来说,首先是指专业音乐教育,同时也包括师范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5]将优秀的传统戏曲音乐文本运用到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之中,无疑是“弘扬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突显音乐地域教学特色,使高校音乐教育担负起传播音乐文化的重任”的必经之路,势必起到推进大学生音乐教育思想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章丘五音戏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实践

(一)民族民间音乐理论课程的延伸

地方戏曲作为集民歌、曲艺、地方小调为一体的唱腔表演艺术,是最具民族民间特色的一种音乐载体。目前在高师所开设的音乐史论课中,虽然这部分的内容或多或少有所涉及但却不成體系,而风俗浓郁的地方小戏更是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如何成为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一种延伸,而不仅仅是泛泛的点到为止,我们以章丘五音戏为例,可以从其形成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及艺术价值的角度,借助地域的优势,去研究其音乐构成的地理、人文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第一手资源,来丰富我们的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比如,利用当地五音戏剧团的名家名角作为师资资源,开设五音戏唱腔表演课程,将传统戏曲发展史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从唱腔表演课程演示的一招一式中,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传统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和其成为艺术瑰宝的根源所在;在后期的艺术实践环节,我们的师生可以走出校门,与当地文化馆、群众社区合作,开展惠民演出活动,丰富我们的第二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与学生们的舞台表演与创新能力。

将地方戏曲艺术和高校音乐科研立项相关联,逐步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热点课题。五音戏的学术研究虽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多集中于剧种本身,但近年来,在高校音乐研究领域,也频繁出现了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方面的课题文章及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项目,不胜枚举。比如“泰山学者”刘晓静教授的《五音戏的传承调查与研究》取得多项国家和省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围绕这个课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章丘地方文化馆与史志办的专项研究人员,也加强了对五音戏老艺人的采访及其艺术、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的力度,逐步完善了五音戏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艺术文本资料,依据传承的年限做好各个时期民间艺人的建档管理工作;他们还积极建立演出实践基地,与地方高校合作申报省级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等。因此,无论是高校领域的研究成果抑或地方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源,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充实教学、拓展民族民间理论课程及学术交流的有利资源。

(二)音乐创作课程民族化元素的借鉴

如前所述,五音戏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其文本内容富有地方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生活气息浓郁,方言词汇丰富;音乐朴实简约、演唱技巧别具一格,先吐字后行腔,在口语化曲调中咬字清晰自然、旋律变化丰富。演唱时用本嗓,使得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再用假嗓翻高,极具技巧性与抒情性。此表演形式有着将地域方言与音乐旋律声线巧妙融为一体的典型风格特征,对人们的听觉极具感染力,深受当地民众的追捧和喜爱。

五音戏的伴奏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最初被誉为传统戏曲表演一绝的“锣鼓经”伴奏基础上,逐步发展成小型民乐队的伴奏形式并大胆尝试即兴伴奏,创编过门音乐,将文、武场在各类唱腔、运腔等演唱技巧、身段表演与伴奏音乐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逐步规范完善并趋于成熟,这些元素作为五音戏的主要音乐构成,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力,成为音乐背景和剧目语言之间音韵巧妙结合的艺术典范。因此,将五音戏音乐、文本的创作与高校的作曲专业、词曲创作课程相结合,鼓励作曲专业的师生与地方五音戏的创编人员积极合作,进行新的曲牌剧目的研究与创编,在创作与排练中积累新的剧目、曲牌,推陈出新丰富原始曲库,把地方戏曲的创新传承责任落到实处。对高师音乐创作体系中作曲技术专业民族化元素的提升,亦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章丘五音戏在高师音乐教育技术中的实践

(一)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转换

在教学规划与课程设计层面上,采用静态与动态并行的思维模式:即将静态的文本资源与动态的实践课程相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互相转换,在实践中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课程构建。

首先,高师教育作为师资培养与输出的唯一途径,要明确地方戏曲教学内容的融入,是意在对加强培养高素质音乐教师起到的不可替代作用。戏曲音乐有着不同于其他音乐门类传授的特殊性,在课程设计中,突破固有的教材理论讲授模式,将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学手段以点带面灵活丰富,结合地方留存文本和戏曲名家资料,让学生深切了解所在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渊源,意在启发大学生对地方戏曲产生浓厚的兴趣,慢慢地爱上我们的传统戏曲。其次,将我们已有的声乐教学(民族唱法)与地方戏曲唱腔技法相结合,开设戏曲表演课程,了解五音戏演出剧目的表演内涵,与伴奏乐器的配合以及舞台表演变化的多样性等,从其音乐与表演中深刻感悟地方戏曲的精髓之处,相信对提升学生在声乐演唱、歌剧表演以及音乐剧的舞台表现力等方面,会起到互补与借鉴的作用,同时使我们的师生真正感悟到,源远流长的传统戏曲才是我们民族声乐艺术的根和源。[BW(S(S,,)]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戏曲表演课程的结合

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的应用已成常态化趋势,是对国家教育部在《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执行与实施。遵从这一理念,将地方戏曲课程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课程资源的网络化、资源形式的立体化以及课程时空的灵活性等方面,打破固有而陈旧的课堂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

一是借助现代技术成果这一平台,丰富我们的授课模式。比如,五音戏有着数十集的专题片和每年近百场的演出实况,可以利用网络媒介渠道,将优良的五音戏文本资源、图片资源、声音效果、表演场景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程中,让学生们在欣赏中产生兴趣,进而深刻地了解戏曲艺术的来龙去脉。二是通过各类网络课程的建立,使课程的授课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比如通过建设网络课程,聘请五音戏艺术传承人开设戏曲知识讲座及著名唱段的演繹示范等。所有的讲授可由网络电视或手机视频直接下载的方式向学生开放,这也是一种便捷高效、不拘一格的授课途径。通过网络平台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戏曲剧目、唱腔选段内容进行学习,利用相关的音像资料,激发学生的感官知觉,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立体丰满,从而提升我们授课模式的趣味性与灵活性。

四、章丘五音戏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今天的五音戏在“立足自身特色、敢于求新求变、借助新媒体传播、重视人才培养、政府加大扶持”[6]等诸多方面尚亟待重视与构建。其融入高师教育教学课程的实践也尚属起步阶段。其实是与当地政府支持、社会关注以及学校教育课程设置、科研投入是分不开的,是一种多方合作的产物:首先是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以学术为支撑,学以致用;其次,正视地方戏曲面临观众流失、生存困难和传承发展瓶颈的现状,政府在加大经费资金力度的同时,关注拓宽五音戏演出的市场环境;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在维护五音戏自身特色和知识产权的同时,加大五音戏专业传承人才的培养力度等;最后,积极与高校合作,构建数字化应用教学体系,在戏曲实践传播与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

课题梯队成员经过调研,了解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章丘五音戏,在其发源地文祖镇的青野村建成了五音戏传承保护“乡村博物馆”,挂牌成立了“济南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章丘五音戏剧团已在部分中小学开展“五音戏进校园”的培训试点工作。通过将五音戏引入音乐课堂和课外活动这一形式,在培养孩子们热爱传统音乐的同时,也为戏曲的传承发现好苗子,进一步为传承地方戏曲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地方高校也已开始尝试把地方戏曲与传统音乐纳入音乐课堂和艺术教育中。比如:山东省理工大学,借助地处淄博地区的优势,与当地五音戏剧院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戏曲文艺研究所”,在暑期开办了第一期五音戏培训班,招生人数过百;还有一些高校相继举办了民族音乐、地方戏曲、京剧国粹等一系列的交流演出与名家讲座活动,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注入了民族艺术的营养。

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的地方戏曲五音戏,以它独有的艺术形式,通过一系列的舞台人物形象、地道的方言和贴近百姓生活的戏剧情节,使我们的学生在欣赏、参与戏曲艺术表演、创作的同时,得到思想认知的启发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彰显出其独有的教育功能。亦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言:“振兴民族与民风离不开文化教育的根基,而大学肩负着重要使命,民族的生存是以学术做基础的”[7]。地处文化资源丰富的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的思维体系中,打开思路不舍本求外,充分利用现有优良的学术空间和课程资源,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戏曲艺术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去,在融合、实践中担负起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从而实现高校音乐教育创新与传统音乐艺术传承发展的双赢。

(责任编辑:张洪全)

作者:窦曼莉 马金凤

音乐实践高师音乐教育论文 篇2:

高师音乐教育器乐重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音乐师资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各门专业课程的均衡发展。同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弹、唱、跳”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器乐重奏课程在高师音乐教学被设置为选修课程,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恰恰相反的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不断增强对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的重视,尤其是弦乐类教学更受许多中小学校的青睐。所以,依据高师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和人才需求的要求,我们反观当前高师音乐教育对器乐重奏课程的地位摆放,值得我们用适时宜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这种目光和态度是带有研究式的,且不仅要重置其地位,更要探讨器乐重奏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器乐重奏;教学模式;研究;实践

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师资为教育教学的目标,这么多年来,所取得教学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师资力量在自己的岗位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体现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人生价值。在“反哺”理论的关照下,从已有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和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学的需求来看,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不仅是办学者教育理念领域的问题,更是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领域的革新。就课程设置来说,对照传统的音乐技能的要求,器乐重奏一直被放置于次要地位。从适用性角度来看说,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对组建民乐团、管乐团等能体现校园文化丰富多样、能为学校获得良好社会声誉的学生音乐团体层出不穷,故而对这方面的师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显然,供求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所以,作为培养师资人才的高等师范学院,应该重视并且要有所作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方面,以及相关教师在教学模式和实践路径的选择和实施上需要有更多地思考,要有创新思维和挑战精神。

一、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

受传统音乐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遵循着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始终把“弹、唱、跳”即弹琴、唱歌、跳舞作为一名合格音乐教师应有的技能。围绕这一教学目标,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主要安排《声乐》课程(7学期)、《钢琴》课程(7学期)、《形体舞蹈》课程(2-4学期)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它附之于相关理论课程和基本素质课程,例如,《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西音乐史》《中外民族音乐》《基础和声学》等。上述课程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是音乐教育课程的主体,另外还有部分选修课程,比如《音乐论文写作》《电子音乐制作》《器乐重奏》等。虽然选修课程也是学生毕业所需学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這类课程给予学生选择的主导性。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其中几门课程的学习,不带有全部学习的强制性。

专业的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本科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也有所不同,但大体相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虽然沿用多年,也取得了很大的教学效果,但是,从研究者“客位”的角度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适时宜的问题。以《器乐重奏》课程为例,课程相对于主要的音乐技能课来说,一直处于次要地位。虽然,也有学校将该课程放置于专业核心课程目录,但是由于师资的力量、教学硬件实施等不足的原因,没有较好的开设。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将《器乐重奏》课程列入选修课程目录,从开设情况来看,受到该课程对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选修的学生不多,教师配备也不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从办学者角度来看,该课程并不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且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又偏高,列入选修课程是合适的,也是一贯以来的做法。但是,从用人单位即各级各类学校来讲,当前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提升学校综合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社会声誉的主要途径。在音乐方面,能建设一个有水准的学生民乐团或者管乐团或者合唱团都是实现这一效果的方式。故而,许多学校对音乐师资的需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能排练乐队、能排练合唱、教师自身有各种弦乐演奏的基础等等。这些条件的加码对音乐师资培养者来说不能一味的遵循传统,要根据人才需求方的要求创新传统的培养模式。就民乐团排练来说,作为教师,要有这方面的亲身学习经历,也就是在学校要有《器乐重奏》等相关课程的学习,还需要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即教师有参加过器乐重奏的排练、演出等。因而,当前高师音乐教育遵循传统不变的现状不是一个定论了,办学者需要站到人才需求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做到高师音乐教育真正为需求来服务。

二、高师音乐教育器乐重奏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上文所提到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始终将《器乐重奏》课程置于从属的地位,这虽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但是,作为办学者和任课教师来说,以当下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在遵循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有所改革和创新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注重调动学生的集体协作性。参与《器乐重奏》课程的学生首先要有器乐演奏中等以上水平,比如中国民族弦乐、西洋弦乐等。因弦乐演奏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习中多为独奏,且学生在平时上课或者练习中与其它乐器交流不多,而个性较强,所以教师在实施《器乐重奏》课程时,首要的问题是让学生摆正自己在重奏中的位置,懂得重奏离不开每一个人,但不是在特殊要求下不要突出个性,加强自身演奏与其他同学演奏互相协调、互为关照的理念。器乐重奏这一演奏形式与合唱相似,注重声音的和谐美,任意一名演奏员过于突出都将破坏重奏的演奏效果,这一点也正是每一名学校乐器学生的薄弱之处,所以,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地、正确地引导非常重要。

课程实施中参与人数及乐器机动灵活。传统的《器乐重奏》课程都设置为2人及以上参与才能开设,且为单一的乐器重奏较多。比如小提琴二重奏、三重奏;二胡二重奏、四重奏等。为了能更好的顺应人才需求的适用性,任课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继续安排单一乐器的重奏,也可以多开设弦乐类乐器的多重奏演奏形式,比如弦乐四重奏、民乐五重奏等,还可以伴之事先录制好的现代电声伴奏或者电子音乐效果,增强重奏演奏效果,也是提高学生参与该课程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也能为学生后到中小学校开展演出辅导找到较新颖的方式。

自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如今手机作为社会人主要的交流工具,已经相当普及。借助手机这一自媒体工具,通过QQ、微信、陌陌等APP软件来进行音、视频播放,音、视频交流也是现代人最为熟悉且常用的方式。任课教师可以将名师的演出和教学视频通过交流APP软件转发,让学生能及时获得最新的专业学习资料。慕课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借助自媒体这些交流手段,首先,任课教师可以组建学习群,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发布,上课的微视频也在課后进行上传,学生在课余可以不断得回顾上课内容。其次,可以通过自媒体设备与教师随时交流,起到教师时时在身边,处处能答疑的作用。

三、高师音乐教育器乐重奏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音乐技能的熟练需要依靠不断的舞台实践才能实现。《器乐重奏》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学习演奏的理论知识和架构重奏的演奏模式,能让学生懂得重奏所需要的协作精神已经需要达到声音效果。实践教学会从另一个层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打磨和锤炼,目的在于让学生能熟练驾驭重奏这一演奏形式,和亲身体验重奏的排练过程已经需要达到的演出效果,为以后走上教学岗位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

第一,举办季度音乐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课堂学习效果和课后练习的成果通过每季度定期举办沙龙或者小型音乐会的形式展示,这既是对教师教学的监督,也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一种激励。

第二,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类演出和比赛。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每年排练一定量的曲目,这些曲目的选择适宜各类比赛或者演出。通过课堂的打磨,季度音乐会的磨练,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类演出,也可以参加各级比赛,让学生得到不同舞台的锻炼,也是教师在教学上的一次次检验。

第三,由学生主导开展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能适应乐队排练、重奏排队的工作,任课教师可以在《器乐重奏》教学中选取几个课时交给学生自主开展,大家分别当一回任课教师,切身体验一下如何驾驭一堂重奏课程,如何协调这些乐器来演奏好一首作品。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对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的分析,来重新审视高师音乐教育器乐重奏课程的地位与实施,我们不难发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曾一度忽视的重奏课程事实上是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培养。从“求”的一方来反观“供”方的“产品生产的合格性”,改革和创新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迫在眉睫。不仅是器乐重奏课程需要重新摆对位置,其它一系列音乐的实践课程,比如《小型乐队排练与指挥》、《铜管乐队训练》等中下学校急需的技能也应当果断的列入专业课程中。“弹、唱、跳”是基础的核心课程,那么,如何在这三类基础课程之上再提升一下基本技能,变化一下展示模式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不断去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侯小林,张俊婷.民族器乐“重奏训练”的应用于研究[J].大舞台,2012(04).

[2]徐菲菲.高师器乐重奏课中协作能力的培养及其训练[J].艺术教育,2012(09).

[3]周楼胜.高师器乐重奏教学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

作者简介:李睿浦(1990—),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大提琴演奏与教学。

作者:李睿浦

音乐实践高师音乐教育论文 篇3:

民族特色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实践

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特色也迥然不同,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各具自己独特的魅力。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国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广西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教育本科专业自2005年以来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努力构建和实施《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方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人材培养方案

人材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人材培养的有关要求,按专业对人材培养做出整体设计和规划安排的教育文件,是学校实现人材培养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下称《民族特色课程建设》项目)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践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制订出的既符合教育部对音乐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具有广西区域民族特色的、便于操作的可行性方案。

在教育部《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下称《课程方案》)中,对授课课时结构、学时、学分都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对地方和学校课程做出这样界定:地方和学校课程约180学时,10学分。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如民族音乐历史文化,区域音乐历史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等。这为制订人材培养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本地区民族音乐资源优势,结合教育部《课程方案》的要求,制订出具有本校、本区域的办学特色的人材培养方案。

1.根据教育部《课程方案》的各项目标要求,修订我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总体人材培养方案。

在教育部新《课程方案》所设置的十一门专业必修课中,声乐等八门专业课程与我校原课程设计基本相同,在授课课时和学分稍调整后保持原课程方案。与我校原课程方案有较大不同的两门课程分别是“乐理与视唱练耳”及“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前者是将原课程的乐理、视唱练耳合二为一,后者是将原课程歌曲写作、和声、复调、作品分析等课综合为一门课。我校针对这两门课目前全国还没有相应的教材的情况,克服在教学实践中内容多、任务重的困难,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上尽可能进行有机地融合,参考上海中师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将其中的两部分内容有机融合、互补借鉴,把高师乐理课和视唱练耳课合为一个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课程也在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的基础上,精编适于我校课堂实施的教材。此外,本校根据我区的实际社会需要继续保留开设舞蹈课,在器乐演奏课中则突出民族器乐类的选课率(指导学生任选一件民乐器),其它选修课程中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设置与我校原人材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大体上吻合,美育、教育和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尚需补充,在总体的学时、学分设置有些出入,稍作一些细部调整。

2.《课程方案》中的地方和学校课程是突出学校办学特点的课程,是实施《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重要依据。

高等教育是文化的,因而是民族的,是生而禀承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素有“歌海”之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开展《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我校在编写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力求最大程度地体现广西的民族性与地域特色,在原器乐演奏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少数民族乐器课(马骨胡、独弦琴、芦笙等),多声部民歌(马山三声部民歌、三江侗族大歌)合唱课,广西民族舞课等,此外,在声乐课中选入经典少数民族民歌内容,在理论课中开设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有计划地安排介绍广西民族音乐的历史与现状的专题讲座等。在《课程方案》中做出突出地方民族特色课程的设置和规划,为实现凸显民族音乐文化特性的人材培养目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民族特色课程的设置,对于广西区内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许多教学内容是自己身边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甚至有的学生从小在耳闻目染中就已经积累有相关的基础和经验,民族情感和课程广泛的实用性促使他们渴望能对民族特色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掌握和深入学习,以满足日后教学和工作的需要。对于广西区内汉族地区和区外的学生而言,新颖的学习内容,极大地刺激他们的求知心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民族特色课程,以学习和体验与自己“母文化”相异的地方民族音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广西师范学院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着全区最优秀的艺术人才(特别是民族艺术方面的高级人才)。大学自主办学为人才的引进和教师的聘用提供了较大便利,学院根据《课程方案》计划的课程安排需要,加大高级人才引进力度,与驻邕其它高校和自治区多个艺术团体共享人才资源,进行科研合作和教学合作。同时,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以请进来、送出去、脱产读博和在职进修相结合,用多种形式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2005年以来,在学院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艺术类教师脱产进修(一年以上)七人次,脱产读博一人,脱产读硕四人,在职读硕七人,短期进修则更多。由于得到学院财力支持,高级职称的外聘教师队伍比较稳定(特别是广西特有的民族器乐演奏家、广西民族乐团团长、广西合唱协会会长等专家长期担任有关课程授课),建立起长效稳定教师队伍的用人机制,建设起高水平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民族特色课程的实施提供师资保证。

三、少数民族音乐教材建设应坚持独创性和长期性

教材,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本载体,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本概括,整个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都体现在教材之中。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体系的定位,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说,教材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没有统编教材,大多采用音乐学院传统教材或部分自编教材,而目前国家正式出版少数民族音乐方面的教材数量不多,完整的具有地方民族音乐体系的音乐教材很少,特别是具有广西独特民族音乐特色的、阐释丰富思想文化内涵的声乐、器乐和理论教材更少。如器乐类:壮族马骨胡演奏教程、波咧演奏教程、苗族芦笙演奏教程、壮族天琴演奏教材等尚未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曾出版由广西艺术学院陈坤鹏副教授编著的《独弦琴教程》,但此类教材不多见。合唱方面如马山三声部民歌、黑衣壮多声部民歌、三江侗族多声部民歌以及广西多年来参加国际合唱节获奖的优秀民歌合唱作品等,虽在刊物上有零散刊登,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一本比较完整的、能囊括广西十二个民族的合唱曲集。据此,整理、出版这类民族音乐教材理应是民族特色课程教学实践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针对该项目成立了教材编写科研组,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专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编写补白式的民族特色课程教材,另一方面对已出版的具有基础性、代表性、作品内容涵盖面广和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部分优秀作品进行选编,对所选的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可实践性进行合理的编排,所编教材经试用、修改之后,经过学院教材委员会专家的评审、认定,成为学院正式教材,如近期出版《花山的早晨——广西民歌合唱教程》教材。此外,还计划编撰一些声、像、多媒体教材,以及数字化环境下的民族音乐应用软件方面的教材。通过长期的坚持,努力建立一个能实施民族特色课程的系统的民族音乐教材体系,并不断地将其丰富和完善。

四、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

教学实践是整个教育最重要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靠各门教学课程来完成,各门教学课程计划的完成靠教学实践来体现。

1.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主导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以及课程的横向拓展等,突出教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观念、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决定着教的水平高低。因此,实施地方民族特色课程项目,教师除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之外,还必须对实施地方民族特色课程项目的教学理念有深入的了解,明白自己所授课程在本项目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编写好教学纲要,明确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了解教学对象,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课堂教学。

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尤其是技术课程教学,以声乐课为例,每个人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不完全相同,声乐按声部区分一般都可以分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低音四个声部,但对每位学生不可能完全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所使用的教材曲目也不可能一样。实施《民族特色课程建设》项目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选修课项目,教师根据各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兴趣、爱好和可发展性等因素建议学生选修,有效防止盲选和盲从,特别是考虑到选修一门课程最长只能修两年,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课如学生没有一定基础则建议学生一定要慎重选择(如马骨胡、二胡等拉弦乐器,在较短时间内是很难学好的)。在教学方法上,艺术类课程强调因材施教,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既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又要针对不同的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兴趣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参与教学法等进行教学,积极探索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由于艺术类选修课的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选课率很高。据统计,目前2004、2005级在校的223名学生中,已全部参加民族特色课程的选修,选修率达100%。其中选修独弦琴的学生16名;选修二胡(马骨胡)的学生23名;选修古筝的学生39名;选修笛子的学生9名;选修琵琶的学生11名;选修扬琴的学生2名;选修芦笙的学生2名;选修唢呐的学生1名;选修民乐合奏课的学生30名;选修广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学生56名;选修壮族多声部民歌合唱课程的学生223名。这充分说明,学生学习的动力源自自身的需要,通过民族特色课程的开设,优化高师音教专业的课程结构,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动内在的学习动机,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2.艺术实践

艺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艺术实践又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教育部颁布的对艺术实践课程的学时与学分做出了明确分配,教育实习课程6—8周,计6学分,社会实践第3学期—第8学期利用假期或其它业余时间完成,计6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能把学到音乐知识和技术转化为自己实际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教学能力,并服务社会,又能从社会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进一步进行合理的自我调整,更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课程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教育实习(包括见习),一般用整块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二是参加校内外各类文艺演出活动。这类文艺演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学层面的:如每周末举办的教学汇报演唱会、民乐选修课程教学汇报演奏会等;有学生社团层面的:如艺术系金凤凰艺术团舞蹈队的专场演出、合唱队的专场演出、民乐队的汇报演出等;有学校学工部门组织的:如暑假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文艺演出活动,国庆、元旦等节日举办的庆祝晚会演出活动等。

通过近两年的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实施,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相当踊跃,仅艺术系举办的两届艺术节演出活动,就安排了二十多场演出,其中有声乐、器乐、小品、舞蹈、演讲、画展、书展和说课等项目的比赛,再加上平时安排的星期音乐会、三下乡演出、兄弟单位的联谊演出以及节日联欢演出,艺术实践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据统计,2005年12月至2007年,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五十多场次,广大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进步。通过对2004级同学进行的调查,28%的学生对此课程的开设持“非常赞同”态度,56%学生持“普通赞同”态度;21%学生对教学效果持“非常满意”态度,59%学生持“基本满意”态度。

结束语

通过科学地制订专业人材培养方案,合理地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长期坚持民族音乐教育教材建设,加强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等具体措施,探索一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之路,逐步构建起一套符合我民族地区区情的民族特色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的民乐传承人才,传播和弘扬我国的国乐精粹,对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是非常需要和必要的。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非常需要一支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掌握具有本土音乐艺术技能的、有一定音乐理论的复合型专业音乐教师队伍,发展本土音乐事业,把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带到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年龄的人们当中去,拓展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和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民族特色课程,把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以人为本,增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活力,满足民族地区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无疑会起到积极而良好的社会效益。

韦华峰 广西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作者:韦华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