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评价论文

2022-05-15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电大教育评价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职业能力如今已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如何在电大教育系统中开展职业教育更是当前电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电大始终坚持以多层次、多功能、多角度以及多形式办学,十分利于职业教育的开展。

第一篇:电大教育评价论文

社区教育在左,电大教育在右

【摘 要】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针对电大教育要想保生存,谋发展,选择转型社区教育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社区教育概念的剖析对照,从本质属性上揭示了社区教育与电大教育的关联性,从而对这一转型选择做出否定的判定。

【关键词】社区教育 电大教育 转型

在2016年6月的《开放教育研究》杂志上,笔者读到了吴遵民、陈玉明的《电大转型社区教育何以可能》文章,虽然笔者对电大转型和社区教育这样的名词以及电大开展社区教育这样的提法并不陌生,但这篇文章把它们放到一起,还是着实让人惊讶了。电大教育似乎需要社区教育的拯救。基于这种疑虑,笔者在详细查阅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厘清在社区教育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电大究竟会充当怎样的角色?更希望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电大也好,开放大学也好,能够坚守好自己的教育使命。

一、社区教育

(一)缘起

近年来,社会建设的加强,使得社区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日渐成为基层群众的生活空间。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社区教育的作用逐渐被认同。教育部、民政部等部门围绕社区教育的作用、社区教育的具体实施制定了规则。

199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强调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并首次引用了“终身教育”的概念。自此,社区教育开始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由青少年校外德育为主,继而向教师、家长、社区居民等群体组建辐射和拓展的社区教育,开辟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新路。(小林文人,末本诚,吴遵民,2003)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指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

200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实践证明,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可以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动、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并要求“加强对社区成员的社会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教育部决定开展社区教育实验。2004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随后,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了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目标、主要任务,提出了发展社区教育的保障措施,要求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同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推荐社区教育示范区,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形成基本完善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社区教育示范区要有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的机制;有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每个街道(乡镇)应有一名教师;重视开展社区教育的宣传与理论研究。自此,作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社区教育蓬勃发展起来。

(二)概念的界定

一般认为,我国的现代社区教育起源于中小学的校外德育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的社区教育委员会成立为标志。如今,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社区,因而以社区为载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运而生。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对于社区教育含义的界定显得十分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是:“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对“社区”及“社区教育”作了如下的补充规定:“社区又是指都市或农村的、被限定在一个区域内的住民,他们同属一个群体,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或对某一事物具有共同关心度的人群。而社区教育并不是仅仅指有关社区的教育,或为了社区发展的教育;它更重要的是社区的住民对教育拥有的决定权,以及为创造社区教育而负有的责任。”(吴遵民,2003)

华东师范大学吴遵民教授從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出发,做出这样的界定:“中国社区教育是由地区居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而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旨在以提高地区居民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他们自我完善的要求,以及切实保障地区居民自主学习权利为宗旨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吴慧涵,2015)

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1993)认为:“所谓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教育活动过程。”教育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文件对社区教育的描述是:“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它具备‘全员、全面、全程’的基本特征。”该定义是本文采用的定义。

通过对社区教育相关政策及定义的解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这些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界定虽然表述各异,但形成了以下几个共识。第一,社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与社会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社区教育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第三,教育范围是特定的区域;第四,受教育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第五,有一定的实施主体,包括管理组织和执行机构。

其次,在本文所采用的定义中,社区教育被赋予的终极意义是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通过社区教育,营造全民皆学的学习氛围,只有形成了学习氛围,社区居民才会在积极融洽的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进行学习,也才能够在彼此的交往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建成学习化的社区,社区才会拥有持久发展能力。

再次,从定义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定义是附着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上的,被赋予了时代的特征,更多地彰显了时代的需求。因而,社区教育兼具了教育、文化、服务及政治功能。社区教育所具备的功能,决定了社区教育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公民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文娱体育休闲教育。

最后,从教育部文件的定义来看,我国的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活动,突出教育与社会的融合,教育定位平民化,教育资源多样化,教育内容广泛化、动态化,教育形式及成果多元化,从而使社区教育具有独特性。

综上,无论我们认同哪种定义,但对于社区教育的理解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第一,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与社区的发展需求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社区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及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社区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公民的公共事业,具有非功利性,它强调公民的自主参与。

第三,社区教育是一种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类型。所谓正规教育,是指各级各类学历教育;非正规教育,则包括青少年校外教育、成人校外继续教育、职业证书培训、老年教育等;非正式教育,则主要指的是通过非正式形式进行的教育,如通过各种媒体、图书馆、展会、展板等方式使人们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厉以贤,2007)

第四,社区教育需要社区及社区成员的支持。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要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必须利用开发社区内的一切教育设施及资源。因此,社区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另外,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一般把社区教育重点定位在区、街道和居委会三级。

二、电大教育、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

(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

终身教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它源自成人教育理论,演化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广为人知的教育理念了。对于终身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一是它强调人的一生都应该接受教育,不同的年龄段接受不同的教育,而且这些教育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二是强调教育要渗透到生活中,要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起来,并因此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所以终身教育理论更侧重强调教育机构的整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所构建起来的教育体系就应该是通过对社会各种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原本各自独立的教育形态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相互连接,最终形成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建成有赖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学习型社会(也称学习化社会)强调社会对人们接受教育的条件的创设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这样的社会不在于要求人们接受什么教育,而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为先决条件,是终身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及学习社会化成为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两个文件对终身教育在我国开展的目标和要求做出了政策层面的明确规定。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对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表明党和国家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连续性和坚定性。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是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将现存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形态、教育资源及教育领域进行重新整合和再构建,使其能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还能衔接有序的体系,使各种教育之间能衔接有序相互连接和贯通。只有这样,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学习型社会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何齐宗,2008)

(二)电大教育和社区教育

首先,通过对上述基本概念的辨析,我们可以发现本文所引用的社区教育的概念正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糅合体。社区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目的也是终身教育所倡导的,其终极目标是学习型社会所描述的。终身教育为社区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是社区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社区教育为终身教育的实现奠定现实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切入点。因此,社区教育可以理解为社区内的全民终身教育。

众所周知,终身教育起源于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关键是培植和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电大作为我国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民族边远地区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其广泛的社会性、全民性、多样性是其他类型教育无法替代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国家宏观教育发展的决策对电大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明确定位,充分地肯定了电大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由此可以断定,电大教育和社区教育都是“为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服务”的重要办学形式,它们统一在终身教育体系框架下,为相互之间的融通衔接提供了空间。

其次,在中央电大召开的社区教育研讨会上,葛道凯校长认为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是一种价值回归,是电大发展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方面。阮智勇副校长认为社区教育是电大为社会服务的又一新平台。事实上,同普通高校相比,电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在职成人,因而与社会有更紧密的融合,再加上电大一直坚持的“四个面向”(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其教育触角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城乡的基层社区了。而社区教育从诞生起,其目标就是满足民众需求。所以,二者所追求的教育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再次,社区教育是区域性大教育,是对区域内全体成员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教育,既有知识的更新与积累,也有基本素質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是社区成员为适应社区生活需要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开展有赖于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统筹下,对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其中应该包括电大教育的资源。正如教育部前副部长鲁昕2010年12月在杭州召开“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讲到的:“电大资源是社区教育资源库的重要来源,各地电大要在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断,电大作为社区内的教育机构,应该为社区教育提供服务。

最后,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一个机构都不可能在社区教育领域包打天下,关键是要恰当确立定位和分工,在社区教育中发挥各自优势和形成特色。对于电大而言,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共同目标把电大教育和社区教育联系在一起。电大介入社区教育,其系统优势究竟如何有效发挥?电大与其他相关机构、部门在社区教育中的角色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依托电大建设的多种中心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究竟仍是电大还是变成另外一类的教育机构了?这些问题没有完全理清之前,讨论电大教育转型社区教育尚为时过早。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对照终身教育的理念,社区教育可以界定为区域内的终身教育,而电大教育只能是学校教育,这个属性当下来说无从改变。只有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框架下,社区教育与电大教育方可以教育形态的名义平等对话。因此,电大的未来若要明媚,排除政策因素,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来说,那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参考文献】

[1]小林文人,末本诚,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9.

[2]吴慧涵.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27.

[3]厉以贤.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7(05):5-12,48.

[4]何齐宗.教育的新时代——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9.

作者:肖凌峰

第二篇:电大系统如何发展职业教育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职业能力如今已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如何在电大教育系统中开展职业教育更是当前电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电大始终坚持以多层次、多功能、多角度以及多形式办学,十分利于职业教育的开展。本文从对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出发,探讨了电大系统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在电大教育系统中开展职业教育,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大系统;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型人才;开发式教学

G719.2

电大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中证明了电大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教学模式【1】。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历如今只是衡量人才的一项标准,用人单位更需要的是职业技能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电大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发展职业教育,力求树立电大式教学品牌,得到社会的认可。基于此,本文针对电大教学系统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一. 电大系统中开展职业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现代社会要想持续发展离不开职业技能型人才,因此开展职业教育是当前发展的需要,电大教学系统应当及时抓住这一契机,以此提高自身竞争力【2】。改革开放为我国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大职业教育需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化开展职业教育,如此一来不但能保证为社会提供技能型实用人才,还能在当前高校扩招的教育环境下树立自己的品牌,提升竞争力。

二. 电大系统中实施职业教育的策略

(一)改变以往教学观念

电大系统中开展职业教育是以社会变革为背景的,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中,教学观念包括教师的教育观以及学生的学习观都需要进行重新塑造【3】。电大如今已经不是仅重视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场所,还要以职业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方向。所以要想将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在电大教学中,就必须先对以往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电大应强化宣传,使师生明确职业技能型人才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师生的认识,为开展职业教育做好良好的铺垫。

(二)强化师资队伍的构建

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执行者,教师的职业素质对于电大职业教育的开展情况有着直接影响。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当前很多电大教师都不具备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这也是开展职业教育必须先解决的重要问题【4】。要想有效开展职业教育,应先进行教师再教育,可组织教师培训,到高职中职的职业院校学习职业教学经验,再结合电大自身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力争构建出一支具备职业教育素质的高素质电大教师队伍,以此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化开展。

(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在远程教学领域中,电大已经具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但在远程职业教育中,电大系统还是个新兵。这方面经验还需向高职院校学习,电大可利用网络技术与周边优秀的高职院校进行校校联合,并创建网络学习平台,这样不但能够借鉴优秀院校的职业教学经验,还增强了自身的办学实力,为学生提供了职业教学学习平台,增强了职业教学实效。

(三)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

以化学专业教学为例,化学专业中的理论与概念大多比较抽象,仅凭书本上的理论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职业教育重视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实践【5】。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是现阶段培养化工技能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重复教师演示的被动实践教学法,而是先教授学生对于实验器材以及设备的基本掌握,之后给予课堂内容相关的课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化学方法及理论,来解决所遇到的各类化学问题,而教师在这一阶段可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演示,主要课题应由学生自主完成。

(四)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当地实际加大招生力度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电大生源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6】。面对此种情况,电大要想增加生源,提高竞争力,可和企业合作,实施企业“订单式”招生计划,以就业为导向吸引生源。所谓企业“订单式”招生,就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量进行招生,电大系统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时,主要以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开展职业和学历并重的教学模式,学生可在企业实习,毕业时通过企业考核则可到企业正式就业。

(五)加强与企业间的联合

职业教育的教学初衷就是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使用人才,这也表明了电大的职业教育必须以当地经济所需为培养导向,这样就需要及时掌握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然则很难使职业教育满足当地经济需要。由此可看出,企业的参与是电大开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保障,因此电大应积极构建校企联合办学,由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基地,或者由企业制定教学培养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校企联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此种模式,并得到了院校和企业的高度认可,已然成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所以电大系统也应积极引入校企联合机制,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入实施。

三.结束语: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技能实用型人才,以往的教育模式也就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显露其教育弊端。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职业技能型人才,各大高校都纷纷开展了职业教育,面对当前形式,电大也应当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在教学中开展职業教育,树立电大式教学品牌,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郭志强.广东番禹电大教育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3).

[2]魏顺平; 张少刚.电大高等教育学生数量变化特点与预测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02).

[3] 魏顺平; 袁亚兴.电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与学生构成变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01).

[4] 江红艳; 孙配贞; 余祖伟.电大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01).

[5]王锋.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与远程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 2012(03).

[6]韦盛奇; 乔兴媚.广播电视大学推进社区教育的路径探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作者:刘仁江

第三篇:略论电大继续教育发展动力

进入21世纪,随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民对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国远程教育也正在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由于我国在继续教育方面还没有立法,在国内的培训市场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即社会的广泛需求)在拉动并调节着培训市场的跌荡起伏,继续教育领域的竞争在日趋激烈。这些都为电大的继续教育发展产生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也是继续教育大发展的原动力。笔者将就这些问题加以简单分析,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电大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发展继续教育

国家教育部近期对电大的明确定位是:争取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上争取更大更好的发展方向。党和国家希望电大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我们作些回顾,就会看到电大从创建那一天起,不论是起步艰难,逐步改善和创造条件的办学初期。还是发展至今日的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的巨型办学系统的形成。全国电大已经拥有几百万的在校学生,全国电大所做的工作都是在继续教育的范畴,因为服务领域的主体始终是在职的人群。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逐步实现,教学条件和办学环境也得到相当大的改善。然而培养对象的总目标并没有改变。应该说电大远程继续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教育发展目标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国民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给电大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大继续教育,正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中国正在或已经进入能力抗衡的时代,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分析,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的时代。经济改革步伐加快,人才结构在进行重新调整。国内教育市场对外开放带来新的冲击等,电大教育的发展也正处在关键时期。

(一)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电大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联系

终身教育:其目标是构建国家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党和国家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重视给电大带来的新的机遇。张尧学校长在今年的全国电大党委书记、校长会上提出:电大系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力量。严格地说,从离开校门那一天起,人们就自然而然转入了继续教育的行列。从一个现代人的生物年龄来看,继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更长,也更具选择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近期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的活动,已经将初步取得成功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作为典型,在大力推广。中央电大在这个项目的策划中担负了重要责任,由此引发的诸多思考需要作为继续教育改革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研究。

远程教育:国家把发展远程教育作为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开放教育的成果大家都已经亲身体验了。我们需要重点研究如何保持和强化电大自身特色,而不能与普通高校攀比,应该注重研究培养对象的实际需求。要研究电大的继续教育如何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学习者(在职的成人)、贴近大众,以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服务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优势。

电大教育:开创26年的中国开放大学,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教学条件、各类人才和覆盖全国城乡的教育网络,使得电大具备组织实施继续教育的多方面优势,作为远程教育的主力军,电大的品牌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逐步扩大。在远程继续教育的大市场中,电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值得研究的是怎样发挥优势,从而扩大开放教育的成果。

继续教育:电大教育已经定位在继续教育上。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提出:电大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从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她反复强调: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局,来认识和解决电大的定位问题。其实继续教育是大教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单纯指非学历,电大发展继续教育是如何统筹的问题,各类教育如何互通并协调发展的问题。电大人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以战略眼光来看待继续教育的定位问题。

鉴于上述分析是否可以说电大教育就是继续教育,电大的继续教育是大教育,包括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包括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地方到军队,包括特殊人群(如残疾人),只要对远程教育有需求的地方和人群,就是电大远程继续教育的服务领域,这个领域很宽,要实施有效服务,我们还会面对许多需要实践和探讨的问题。诸如要适应社会需求强调有针对性,真正服务到位,就一定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的设计、运行机制及运行模式方面,也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否则电大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会随着远程教育发展而显现出来。应该说电大教学改革的任务还相当重。

1999年11月30日世界银行发表的《21世纪中国教育战略目标》的报告中指出:“2l世纪的标志是科技的迅速变化,经济开发与竞争和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这一环境下,稳定的国家加上受到良好教育和健康的人民,将使高速进步成为现实。电大目前应该也已经有实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持续有效的继续教育支持服务。现在需要重点研究的是如何进行质量评价,如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升温

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居民家庭消费排序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第二的达到68.8%: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市场发展统计报告中提到,家庭教育文化支出达到收入的11.3%。目前,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大批在职人员需要选择继续教育的形式获得知识。1998年在法国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宣传和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根据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社会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最大的选择和进出自由这一体系的灵活性。电大教育正在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在2004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电大占到2%。今年启动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中,第一轮培训就受到首都各大企业的广泛欢迎,参加学习的职工已经超过万人。学习结束的抽样调查表明,职工们十分欢迎电大组织的此类培训,此项目作为典型案例说明电大继续教育还有许多待开发的新领域。项目的运作成功也表明电大在中国的培训市场中可以担当继续教育主力军、

正规军的重任。

(三)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是发展继续教育

教育法中提出:“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1999年4月第一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是:“全民的终身教育与培训——通往未来的桥梁”。即人才培训关系兴国战略。

随着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过渡,知识已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成为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农业社会靠土地,工业社会靠资本,而当代信息社会则靠知识。有专家提出昨天的文盲:不识字;今天的文盲:不会用电脑:明天的文盲:不会主动寻求新知识。

社会的竞争与发展最终都归结到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发展到学习力竞争、创新力竞争,在人才市场上的人才标准:高学历?高职称?结论是:需要你发挥作用的时候,你能够胜任,你就是人才。有关人士已将当代世界描述为“能力主义时代”,一贯看重学历和资历的日本最近在人事改革中开始取消学历统计,在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大纲中明确提出:“能力主义”。企业的稳定取决于稳定的竞争实力,电大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一定要始终关注社会变化,关注市场变化,因为继续教育市场是动态的,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模式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即提高电大自身的适应能力。  社会产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职业流动的速度也在加快,个体的发展要与时代同步。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知识状态或知识更新跟不上变化和竞争的节奏,那是很容易被边缘化的。人们的职业生涯相对缩短,工作压力在普遍增大:业余时间相对延长;休闲时间在增多:据统计365天中有114天休息,包括各种假期加双休日。应对上述变化,电大继续教育要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符合职业需求和生活需求的培训。

人们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把不断学习变成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断的充电,不断的学习,“如果学习的速度赶不上变化的速度,将有可能被淘汰(比德定律);鼓励人们学会终生学习(受教育越多的人越想受教育,知识的马太效应)。电大开展的师范教育、士官教育、一村一个大学生教育、残疾人教育、职工素质教育等,都是在各个领域组织实施的成人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社会人群学会学习,学会终生学习。

就业竞争激烈正在不断激活培训市场(大学生:200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340万、下岗职工、失去土地的农民、30—50岁的外来人员、海外学子等号称五路就业大军)。电大继续教育要在需求和变化中研究如何服务,如何分担社会压力。

(四)现代化信息网络教学手段促进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国家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并将现代远程教育的重点定位在继续教育上。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服务,为社会各界的终生学习提供服务,我们大家都在继续教育领域,开展现代远程继续教育,在不断探索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新模式,这是电大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26年来远程教育的发展在起伏中前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也是在不断的调整中步入市场的,应该看到在远程继续教育领域近些年的发展变化。

二,远程继续教育市场的发展变化对电大的激励

我们面对变化的市场,要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学会理性思考。继续教育市场是动态的,我们不能沿用固有的工作模式,要不断创新,要强调变革,要不断调整办学方针,要学会适应社会变化产生的新需求。在分析变化时找准电大的定位。

1、远程继续教育已经不是电大独有,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远程继续教育领域已经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新格局。这样的实际案例有很多,新格局的形成又使电大增加了新的合作伙伴。

2、面对学历教育的强大需求在近年的持续升温,在校生接近400万(开放教育在校生接近300万,国家政策及人事制度决定的);仍需要冷静的思考电大的办学方向,有领导评价,电大学历教育今年已经达到峰顶了,是否需要进一步探讨新的办学模式。

3、非学历教育的受众对优秀教育资源的需求加大,对职业认证的要求在提高,证书的含金量与就业需求相关:每年会增加几十种新证书,应该说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很大。

4、各类培训市场的不规范给继续教育带来的困扰,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培训市场,电大要學会主动适应充满变化的培训市场。

5、激烈的竞争,机会的增多。资源共享,力量的重新整合,各种培训的多种形式的合作是新的发展趋势。

6、远程继续教育服务领域在拓宽:农村、军队、残疾人、老年人群、社区教育开始引起关注,社区大学在电大成立,特殊地区西藏也成立了电大等。

7、国外教育团体的涌入,都希望能获取中国继续教育市场的份额,电大一定要抓住机会,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协力开发新的项目。

8、电大系统内部的区域性合作交流在进一步扩展,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地区相继成立地区继续教育协作组织,工作十分活跃,中央电大应担当起组织协调的作用,积极引导各地开展项目协作。

三、探讨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

以社会强大需求为动力不断探索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策略,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l、转变观念:创新观念是战略问题,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电大继续教育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有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大局观念、全局思想,电大系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团队力量。系统优势的发挥不应因变化被忽略,几十年营造的成果要珍惜。

2、教育资源:坚持远程教育的特色,开发并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创造电大自己的名牌产品,多开发广泛适合社会需求的项目,适合推向全国电大的项目资源。

3、产品推广:继续教育需要采用市场化运做方式推广成熟的培训项目,学会按经济规律、市场规则来办学,逐步学会用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等科学有效的方法运筹规模较大的继续教育项目。这其中捕捉信息、项目策划、科学论证、宣传推广、教学支持服务、考核认证等各个环节都要考虑有利于市场推广,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

4、建立培训网:保持并发扬电大优势,珍惜电大的培训网重要作用,开展相互间的协作,这个力量是多年实践形成的,电大独有的,要提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靠单兵独进大不了打仗。因为远程继续教育是大教育、大舞台。在这个大平台上我们应该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断创作出继续教育新剧目。

5、管理的规范化:逐步提高竞争能力,逐步试行对继续教育的项目管理,以最小的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去管理继续教育,在管理中永远要强调信誉和质量。我们也要注意探讨这方面的管理经验。

6、队伍建设:继续教育发展之本是建设一支有高水平的继续教育队伍,队伍建设取决于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和高效能的管理。

7、讲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要考虑,讲究投入产出,学会成本核算。不讲效益的继续教育难以持续发展。

8、加强学习: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为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工作水平,继续教育工作者要首先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的需要。在21世纪,各方面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应变,每个人都要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来自于不断的学习。

21世纪的继续教育发展正从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与发展同步的新形势。电大远程继续教育的发展动力来自于社会,社会的发展变化会促进继续教育实现新的工作目标。新的工作成果又为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电大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电大继续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中央电大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李震]

作者:孙美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数学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