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

2022-05-08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我国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鉴于其进一步发展中还面对一些难点问题和深层矛盾,还必须有的放矢地采取多种对策措施。

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 篇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分析

农业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对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发展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期业界观察邀请的嘉宾通过对广西南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存在着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农业保险需求迫切,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以及理财知识亟待普及等特征。同时调查还发现有许多因素严重制约着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结合广西实际,作者提出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担保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机制、加大农村金融宣传力度和普及农村金融知识等政策建议,以改善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主持人:刘艳鹏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其持续经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以更有效地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对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方面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广西是一个农业占比比较高的自治区,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剖析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问题,为政府部门和农村金融机构等更好地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情况,达到以更好的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实现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目的。

1 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的现状分析

1.1 数据来源及样本统计性描述

此次调查采用非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广西农业科技市场、南宁市农业科技市场、广西农科院、邕武路、广西农业厅科技楼、石埠奶场等地,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其他等产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中型企业及相关的农户,分别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为92.7%。其中养殖业占14.7%,种植业占27.4%,加工业占11.8%,服务业占27.5%,其他经营性质占18.6%;调查对象中男性占63.7%,女性占36.3%;年龄为30岁以下的占23.5%,30~40岁的占38.2%,40~50岁的占29.5%,50岁以上的占8.8%;学历为初中以下的占7.8%,初中的占12.7%,高中的占11.8%,高中以上的占67.7%。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的种类

表1显示,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金融需求较为旺盛,主要有借贷资金、农业保险、信贷担保、典当与租赁、信用卡、农产品期货、理财服务及其他等。对于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资金,102名受访主体中有73名有此需求,占受访经营主体总数的71.6%。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对借贷资金的依赖程度高,借贷资金需求旺盛。除此之外,经营主体还有其他金融需求,其中信用卡、信贷担保和农业保险的需求比较旺盛,分别占比31.4%、30.4%、13.7%,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实。此外,典当与租赁、农产品期货和理财服务等金融服务较少人问津,占比分别为3.9%、3.9%、5.9%,这说明了经营主体的金融意识较为薄弱。

1.3 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分析

调查发现,有53.9%的经营主体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的经历,也有46.1%的经营主体没有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没有借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达到信贷条件要求,或者没有借贷的必要,两者占比都为30.5%,其次是因为嫌手续繁、怕麻烦,占比23.7%,因为其他因素没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的占15.3%。这也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1.3.1 获取信贷资金的基本信息

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经营主体的生产资金来源于亲朋好友、商业银行(指的是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行的总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占比分别为26.1%、22.7%和21.0%,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占比为5.9%和3.4%,此外,也有一部分经营主体向民间金融组织借贷,占比达7.6%,见表2。说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较少从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农村信用社仍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最主要的借款对象,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在农村金融信贷供给渠道较少的情况下,不少经营主体转向高利率性质的民间金融组织借贷。

53.9%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资金,其中,44.8%的主体获得的资金是抵押贷款,37.5%是信用贷款,这两者是获得信贷种类的主体部分,保证贷款占据9.4%,其他种类有6.2%,而质押贷款仅有2.1%,见表2。说明质押贷款在广西的金融市场中应用较少,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对其认知程度和需求程度较低。此外,经营主体中没有人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票据贴现,以此获得资金,这足以说明在当前广西的金融市场中,票据贴现还没有较好地普及到农业市场,应用于农业市场的贷款种类较单一。

经营主体获得的信贷资金额度有32%是在10万~50万元之间,29%是在50万元以上,5万~10万元的占23%,这说明了经营主体的信贷资金金额较大,信贷需求旺盛。信贷资金金额在3万~5万元、1万~3万元之间、1万元以下的分别占7%、5%、4%,信贷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贷款主体较少,信贷金额不大的经营主体较少向银行等金额机构借贷。见表2。

借款期限的长短可以反映出借款者的信贷需求强弱程度。经营主体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的资金中,53.4%的期限是在6个月~1年之间,属于短期贷款,1~3年之间的占27.5%,3~5年之间、5年以上、6个月以下的分别占1.7%、6.9%、10.3%,见表2。由此可以看出,经营主体的借贷资金大部分是中短期贷款,说明经营主体的资金周转速度较快,也从侧面反映出经营主体想获得长期信贷资金较难。

借贷资金的利率高低可以反映出金融机构对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及经营主体获得借贷资金的成本高低。经营主体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的资金中,分别有29.1%、25.5%的经营主体的信贷资金利率是在8%~10%之间和10%以上,一半以上的主体获得资金的成本偏高;利率为5%以下,5%~6%,6%~8%的分别占10.9%、16.4%、18.2%,经营主体能获得低利率的信贷资金较少。见表2。

1.3.2 经营主体信贷融资的目的

不同的经营主体借贷资金有不同的目的,由表3可直观地看出,资金周转是经营主体借贷资金最主要的目的,占55.8%,此外,用于购置农机,购买农资,发展养殖业,发展种植业,其他目的的分别占8.1%、12.8%、11.6%、7.0%、4.7%。

1.3.3 经营主体获得信贷融资的条件及满足程度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所需要条件的多少,可以反映经营主体获取信贷资金的难易程度。从表4可以看出,42.2%的经营主体表示非常困难获取信贷资金。有偿还能力是获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最主要条件,占38.1%,这也是经营主体获得的信贷资金大部分是以抵押贷款形式获得的原因,因为有抵押物证明借款者有偿还能力,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也是一个重要条件,29.5%的经营主体表示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需要与银行交易形成良好的信用记录,25.7%的主体表示要有社会关系才能获取信贷资金,3.8%的主体表示要请客送礼,2.9%的主体表示说不清,这说明了当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想要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除了要有偿还能力以及良好的信用记录外,还需要一些社会关系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的经营主体较难获得信贷资金。此外,72.7%的经营主体觉得借贷融资不能满足其金融需求,说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旺盛,从侧面反映出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

2 影响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的实证分析

2.1 各解释变量的调查数据统计

文中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存在其他金融需求概率的解释变量有5个,分别为年龄、经营收入、学历、性别、产业性质。其中,男士占63.7%,女士占36.3%;年龄为30岁以下的占23.5%,30~40岁的占38.2%,40~50岁的占29.5%,50岁以上的占8.8%;学历为初中以下的占7.8%,初中的占12.7%,高中的占11.8%,高中以上的占67.7%。养殖业的占13.7%,种植业的占27.5%,加工业的占12.7%,服务业的占25.5%,其他经营性质的占20.6%;经营收入在3万元以下、3万~5万元、5万~10万元、10万~50万元、50万~10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分别占12.7%、12.7%、22.5%、21.6%、13.7%、16.7%。见表5。

2.2 分析方法

从矩阵分析结果来看,解释变量X3与X4、X5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见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信息上的重叠,这无疑给数据分析带来一定的干扰。为了用更少互不相关的解释变量综合系统地反映经营主体的真实金融需求情况,这里先对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存在其他金融需求的5项解释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用更少的因子描述解释变量间的联系。进行因子分析后,选出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其他金融需求的主要解释变量,然后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存在其他金融需求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而分析出两者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以上5个解释变量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以及Bartlett(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球形检验,据此判断该解释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显示:KMO的值为0.522,Bartlett球度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5,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因此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根据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结果得知,提取前3个公共因子X1,X2和X3可以反映解释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将X1,X2,X3这3个主要解释变量和经营主体存在其他金融需求分别作为自变量X及因变量Y,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表达式如下:

Y=136.937+4.510X1+9.677X2+13.382X3

根据回归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水平与其年龄、经营收入、学历水平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年龄与金融需求程度呈正相关;学历越高的经营主体存在着更多的金融需求;此外,经营收入越高的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水平也越高,信贷融资远远不能满足其金融需求。

2.3 分析结论

2.3.1 经营主体的年龄、学历及经营收入是影响其是否存在其他金融需求的主要因素,与其存在其他金融需求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2.3.2 3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学历是影响作用最强的一个因素,其次是经营收入,最后是年龄。文化水平高的经营主体有较强的新鲜事物接受能力,通过融资途径用于扩大生产的积极性较高,因而有较强的金融需求。一般来说,经营收入高的经营主体生产规模较大,对金融的需求也较大。年龄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营主体的社会阅历及财富积累,所以,在一定年龄阶段中,年龄大的经营主体比年龄小的经营主体有更大的金融需求。

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一系列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广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十分旺盛,且在金融服务品种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说明了广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对金融服务的依赖性逐渐增强,金融服务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所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3.1 有效性需求不足

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旺盛,但针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性需求却不足。一方面,广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较落后的阶段,经营规模大的主体并不多,对金融服务需求量大的主体却很普遍。另一方面,为了防范风险,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和控制成本,金融机构弱化支农力度,并提高金融服务门槛,提高放贷标准,要求经营主体提供有效抵押品和担保人等,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说,很大一部分的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是无效的[1]。此外,正规金融机构的手续繁琐,特别是办理贷款业务,流程长且时间跨度大,而民间金融组织的门槛相对较低,放贷效率高,因此不少经营主体选择向民间金融组织进行融资。

3.2 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弱

在众多农村金融机构中,经营主体主要是从农村信用合作社获得信贷资金,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的信贷力度远远低于农村信用社[2]。这说明了当前广西的农村金融机构很多没有真正做到支农扶农,而单靠农村信用合作社独自支撑,难以长久满足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3.3 农业保险品种少,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事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主体,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是较为迫切的。但因为广西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保险理赔概率很高,很多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承保农业保险。目前广西农业保险主要是甘蔗火灾险、母猪养殖险以及水产品养殖险,保险品种非常少,供需严重不平衡,经营主体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3.4 经营主体金融意识淡薄

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意识较为淡薄,对金融服务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存款和贷款等一些传统金融业务层面上,对于其他较为有效的金融服务,比如典当与租赁、理财服务、农业产品期货等金融服务,很多经营主体都未曾接触过。另外对于农业保险,不少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也表示没听说过,或是对其存在误解和偏见。除了借贷融资,经营主体认知程度较高的金融服务是信贷担保以及信用卡服务,这说明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意识有待提高。

3.5 农村金融宣传力度弱

经营主体金融意识淡薄,除了受其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限制之外,很大程度上受金融机构宣传力度的影响。经营主体对典当与租赁、理财服务、农业产品期货等金融服务的认知程度足以证明当前广西的农业金融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宣传,经营主体的金融知识远远落后于其生产经营发展水平。

4 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

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旺盛,但缺少外在环境的有效支持,使得其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政策性金融无疑是满足经营主体金融需求最快速且急需的方式。针对当前经营主体融资难的现状,政府应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力度,例如可以加大财政投入,贴息放贷,降低经营主体借贷资金的利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优惠贷款政策等;此外,降低金融机构对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门槛,尽量使更多的中小型农业产业化企业能满足其金融需求[3]。

4.2 完善农业保险担保体系,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需求

农业保险是当前保险领域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非常重要的一项金融服务。然而农业保险营利性低限制了其普及率,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广西。因此,要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仍然要靠政策的支持,尽可能多地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降低经营主体投保的标准,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设计出多种担保方案,例如订单担保、仓单质押等[4]。此外,探索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开发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并逐步进行完善,尽最大限度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求。

4.3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各金融机构在自身的职能范围内,针对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特点及需求,从金融产品的申请程序、期限与利率搭配、使用场合与形式上进行创新,为经营主体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机构应着重在信贷抵押担保方式上进行创新[5]。首先这是因为信贷融资是经营主体目前最需要的一种金融产品,其次是因为信贷融资所需要的抵押担保是经营主体最主要的融资障碍,往往因为抵押担保不到位而丧失信贷融资的机会。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探索运用农作机械、养殖物、种植物的收获权以及产品订单质押等担保形式,有效创新地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6]。

4.4 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机制

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使得金融机构处于卖方市场,对经营主体的服务要求多且高,支农力度弱,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鉴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的准入机制,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引导农村民间金融资本走向合法化,并将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中,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获取金融服务开辟更多渠道,增加现有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相互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7]。

4.5 加大农村金融宣传力度,普及农村金融知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对很多金融产品缺乏认知度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金融宣传做得不到位。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经营主体的需求,给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经营主体的金融知识水平[8-10]。首先,金融机构应加强征信教育,提高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其次,加大经营主体对金融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再次,进一步加大力度宣传农业保险,提高经营主体的保险意识,纠正其对农业保险的误解[11];最后,加强理财知识的宣传和咨询工作,并循序渐进地普及其他新颖的金融知识,增强经营主体的理财意识,提高其金融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韦耀莹.广西农村金融需求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99-101.

[2] 段艳平.广西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24):279-280.

[3] 欧文权,陈品坚,柯明英,等.解决广西农民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J].三农探索,2009(11):43-45.

[4] 孙志军.农村金融需求变化特征与金融产品创新策略[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5):107-109.

[5] 聂勇.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193-198.

[6] 孙运锋.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98-100.

[7] 聂勇.过度竞争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退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4(6):54-59.

[8] 刘锋.浅议农村金融宣传教育[N].金融时报,2013-2-4.

[9] 赵燕.农村金融宣传教育亟待加强[N].金融时报,2013-7-11.

[10] 刘锋.当前农村金融宣传教育存软肋[EB/OL].(2012-12-18)[2014-2-11].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dfjr/201212/t20121213_22355.html.

[11] 曹卫芳.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作者:聂勇 刘泽明

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 篇2:

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浅探

摘要:我国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鉴于其进一步发展中还面对一些难点问题和深层矛盾,还必须有的放矢地采取多种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银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政策性金融

文献标识码:A

一、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经验

我国农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后,成为以农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银行。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后,加快了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多年以来,各地农业银行都将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作为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这是农业银行向商业性银行转轨,以及进一步为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新贡献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拓展服务领域,提高经营层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农业银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重要内容。总起来看,各地农业银行已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探索和积累了一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

(一)在选准重点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指导,长短结合找准突破口

各地农业银行通常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效益第一,择优扶持”等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的规划与经营。比如: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和组织,重点扶持其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对只具备农业产业化经营某个环节的地区,重点支持、培育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萌芽阶段、经济基础还比较差的地区,重点支持培育主导产业,建立和发展商品基地。同时,还注意抓好不同层次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典型示范,起到了“培养一个,带动一方,推动一片”的作用。

(二)在多方筹资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靠严格管理提高效率

各地农业银行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通常是一手抓存款增长,增强信贷实力;一手抓存量调整,优化贷款结构。为确保贷款投向准,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一方面坚持贷款条件,择优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另一方面,为加强风险防范,对贷款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实行了派驻企业代表制度,实施全程管理,及时发现、化解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贷款风险,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三)在发挥整体优势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协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各地农业银行通常是协助各级政府围绕资源优势制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帮助地方选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项目,帮助企业和农户开发市场和扩大生产规模,以承诺方式综合运用现金、汇票、承兑、信用证等金融工具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同时,为了保证各项服务措施及时到位,有些地方的农业银行还从上到下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界定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运作机制,从而加快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

二、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和深层矛盾

多年的实践业已证明,各地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有裨益,不仅社会效益显著,而且经济效益可观,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但在操作实践中,也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化解,还有一些深层矛盾需要克服。

(一)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难点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缺乏坚实的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想基础。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关范畴不了解,或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心中无数,既不能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导致了行为上的某些随意性或盲目性。

二是仍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机制的影响和束缚,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缺乏应有的调控力度。信贷资金计划管理僵化的局面始终没有彻底打破,层层砍指标、分规模,而且项目、科目之间界定过严,造成系统调控功能薄弱,经营层次多,信贷资金分散使用,平均用力,重点难以突出,不能形成“拳头”,致使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好的企业“吃不饱”,差企业又“扔不了”。

三是信贷管理手段落后,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必要的应变措施。信贷资金常规走路,手段弱化,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一些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借转制和破产之机逃避贷款债务的行为,以及少数集团企业统一承贷、子公司或农户分割用款的运作方式。

四是信贷风险相对加大,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比如:贷款企业由于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贷款行无法事先控制,企业破产贷款债权遭受损失等。

(二)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深层矛盾

一是集约性与粗放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集约化经营方式。信贷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应该集中信贷资金。而农业银行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以计划配置资源,管理意识相对淡薄,信贷投入量散而小,经营的粗放导致难以有充裕的资金进行集约性投资。

二是综合性与单一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将贸、工、农三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需要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服务和全方位服务。目前农业银行仅给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支持,而且贷款门槛大有越来越高之嫌。大多还没有以投资者身份主动寻找、联合有关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多角度、全方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是完全商业性和准商业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利益驱动为联结、合作机制,以效益为目标,是一种完全商业性的经营过程。而农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认清业已变化了的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性质,仍不断加大行政干预力度,片面追求信贷投放,使农业银行的经营不能自主,难以无法按照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运作。

四是低效性与高效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期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因产品尚未完全成熟、市场正在开拓,一般只有较低的效益。而农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必然要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注重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在这种经营前提下,便难以保障产品开发阶段的资金投放,从而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三、农业银行进一步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有可为,任重而不能道远。农业银行要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切实采取如下一些对策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农业银行植根于农村,其优势和潜力仍在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为农业银行的贷款经

营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各级农业银行一定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从“小富即安”和传统农业的圈子里跳出来,适应大农业、市场农业和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树立学习农业产业化经营、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观念。从农贷方面讲,要达到“三破除三树立”:一是破除单纯为农户贷款的“小农贷”观念,树立为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多层次、多元化贷款的“大农贷”观念;二是破除只发放农业生产费用贷款的“老农贷”观念,树立信贷支持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农贷”观念;三是破除信贷支持自给半自给基础农业的“狭隘信贷”观念,树立信贷支持集约化现代农业的“产业农贷”观念。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完善的农村机构、多年的支农经验等优势,增强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感和使命感,迅速调整经营战略,把农村业务重点转移到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投入。

(二)研究市场,抓住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载体的培育

从长远的情况看,农业银行仅在农村吸储而不主动放贷,将会严重影响到其声誉和经营。各级农业银行一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与农业产业化部门建立起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围绕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等目标,坚持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原则,突出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支持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农户面广、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尤其是,要着力支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长远来看,农业银行也只有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出击”,优先占领广阔的农村阵地,才能获得声誉和经营的“双赢”。而目前需要做好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支持当地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二是重点培植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三是支持商品基地建设,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四是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五是支持提高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六是支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明确“航向”。

(三)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亚

各级农业银行要根据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发展的新要求,稳步增加贷款投放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比如说,重点支持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附加值高、技术和市场比较成熟、政策扶持的企业和项目,优先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知识产权、节能环保的企业和项目。尤其是,对于农业产业化部门推荐的、符合本行信贷规定的龙头企业和项目,可及时纳入营销和信贷支持范围,按照择优扶持、控制风险的原则,优先受理、优先调查评估、优先安排资金规模。同时,各级农业银行可根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特点,积极推广季节性收购贷款、龙头企业集群客户融信保业务等特色产品;可努力创新担保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大型农机具抵押、林权抵押等新型抵质押方式的适用范围;可加强与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的合作,拓宽担保渠道,解决龙头企业担保难问题。对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还可采取信用贷款方式;对重点企业的优质贷款,还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下浮利率,优化期限结构,积极探索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信贷支持的新模式。

(四)加强银企合作,促成“联姻”和“结盟”,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

各级农业银行要把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与农业产业化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高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共同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为此,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与国家农业部已经建立起了行部联席会议制度,正在重点做好政策研究、信息交流、重大项目协调以及监督检查等工作。省级以下农业银行也可仿效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与国家农业部的做法,切实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部门的沟通,共同确定重点支持的企业和项目。一方面,要迅速促成各级农业银行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的“联姻”和“结盟”,以至于形成“难舍难分”的一体化经营格局,最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另一方面,各级农业银行要与农业产业化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级农业产业化部门要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及时向农业银行通报农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及龙头企业动态监测情况;各级农业银行要将相关金融服务情况向农业产业化部门及时通报,加强对龙头企业使用贷款的指导。

(五)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质量与效益

一方面,搞好组织机构的配置和信贷结构的配置,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布局找好信贷支持的结合点,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选准信贷倾斜的切入点,集中信贷资金配置信贷效益的增长点,掌握好信贷支持的力度和节奏,优化贷款投量投向。另一方面,通过严格掌握贷款条件,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实行贷款管理责任制,确定贷款最高限额,实行驻厂(公司)信贷员(组)管理办法,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等措施,完善信贷风险防范,弱化贷款风险,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及其良性循环。

作者:李铜山

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 篇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融资瓶颈与金融支持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发展结构不断升级。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内容也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到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的农业也迫切需要进行优化升级,实现从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向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进的转变。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农业产业化经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融资困难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村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瓶颈;金融支持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了“三农问题”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丁农业产业化经营来说,首先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融资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融资问题等方面不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想实现农村产业化经营,首先就需要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难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农业产业化较低,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少

日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农业方式与传统条件相比,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是,由于发展观念的落后,农村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比较低。因此,对资金的需求量也相对比较少。除此之外,现阶段农村的发展观念比较落后,甚至一些领导十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也比较落后,由于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相应的认识,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没有激起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村的普及率并不高。此外,在目前的农村中,农村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而且产品大多都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所以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综上所述,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比较低,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资金的需求量不足。

2.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一些不足

在日前我国的金融发展中,虽然我国在形式上设立了四大金融体系,并根据金融体系的内容,把金融主要分为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个主要的金融板块,但是,这四个金融板块的金融并没有发挥其规定的相应的职能,而且各个金融部门的服务也没有达到相应的完善标准。除此之外,在农村的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这就使农村的金融体系面临的竞争压力比较小,所以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往往会存在服务水平比较低的现象。此外,由于不愿意承担太多的风险,所以农村的金融部门也不太愿意为农村的产业化经营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

3.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供应相对缺乏

对丁农业来说,与工业不同的是,农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气候紧密相连,如果气候不好,自然灾害频发,那么农业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丁农业产业化经营来说,农业牛产者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改变原来“自给自足”的牛产模式,把众多的家庭牛产单位集中起来,对农业实行统一的种植,统一的管理。在传统条件下,农业牛产时采取一家一户的形式,因此,农业发展的风险就会被划分成不同的小风险,这种小风险是在人们的承受能力之内的。然而,如果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那么农业的风险就会被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风险,这就需要农村的金融系统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相应的保险业务,但是在日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风险投资少而甚少。

4.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城市地区的金融体系十分完善,金融服务水平也比较高,然而,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农村的金融体系发展非常落后,所以,与城市金融体系不同,农村比较多的是高利贷,这些部门是被排除在银行体系之外的。因此,这就造成了城市金融融资的资源比较丰富,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融资成本却非常高,不利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

二、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难的问题

1.建立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

为了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首先摆在眼前的任务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经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国家就应该将城市过剩的资金转移到农村去,在农村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保证农村金融融资的安全性,同时还要确保农村融资成本的水平,降低农村融资的利率,通过货币于段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

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寻求农村金融服务的新领域

由于农村的金融领域比较有限,所以,为了吸引更多的银行落户农村,就需要对农村的金融市场进行开发,为农村的产业化经营提供相应的风险投资业务,开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险新领域,为农村进行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更多保障,减少农业产业化经营者的后顾之忧,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难的问题。

3.设立农村信贷的引导机制,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更多资金

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为城市经济的转型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各大银行向农村流转更多针对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难的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改变发展的潮流,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就需要我国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难的问题,在金融上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驾护航。参考文献:

[1]李祥.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16):283 284

[2]张远志.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J].时代金融(下旬),2013(6):169-172

作者:管洪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接触网轨道交通论文下一篇:大学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