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舞蹈艺术论文

2022-05-06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庙会舞蹈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万荣花鼓是流传在山西南部黄河岸边的民间舞蹈艺术。花鼓是山西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其中万荣花鼓被冠于“花鼓之乡”的誉称,它是祭神同时又娱人的传统社火活动和在逢年过节、迎娶、丧葬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万荣花鼓在历史的演变中,集舞蹈、戏剧、民俗于一体,风格独特,有低鼓、高鼓、多鼓三种表演形式,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庙会舞蹈艺术论文 篇1:

浅析安塞腰鼓蕴含的文化形态

摘要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表现了安塞以及陕北人思想的变化过程,从初期表现黄土高原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逐渐发展成为全中国精神的象征,是一种对美好事物不断追求、不屈不挠、越挫越勇的标志。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来阐释安塞腰鼓的起源、发展、特征和功能,分析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形态,丰富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安塞腰鼓 黄土高原 淳朴

一 前言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表演形式,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重视之后,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从农村走向城市,从黄土高原遍及大江南北,从农家小院舞到天安门广场,从自娱自乐走向大屏幕,从贫瘠的黄土高原登上世界领奖台。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给黄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希望,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纯朴而飒爽的性格,张扬出独具一格的艺术个性。

二 腰鼓的由来

1 鼓的由来

鼓是精神的象征,早期的土鼓标志着农业时期农耕型文化舞蹈的开端。《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载了原始社会的族人们将石器作为乐器并做敲打发出声响,同时模仿各种兽类的形象和动作跳图腾之舞;《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说明鼓的出现,把鼓与舞蹈联系到了一起,成为农耕时代鼓舞文化的开端,成为了民族精神特点的一种表现形式。击鼓助阵用于战争,预示战争的开始。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树干包以羊皮,携于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到春秋战国时达到鼎盛,且以秦国为最。

2 安塞腰鼓的由来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其形成与发展,与当地的地理历史环境及风土民情是分不开的。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的北部,幅员辽阔,千沟万壑,延河蜿蜒崎岖而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安塞自古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是抵挡外族侵犯的重要边防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军事地位。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同刀枪、弓箭一样被驻防将士视为必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来袭,就击鼓明示,传递讯息;两军兵戎相见,击鼓助阵;征战得胜而回,士卒又击鼓庆贺。安塞,顾名思义为安定边塞,今天的安塞县,就是当年北宋与西夏国的边界。“安塞腰鼓”也因此得名,历经千年而不衰,逐渐成为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腰鼓渐渐转变为一种大众娱乐的工具,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庆祝丰收、欢度春节的一种民俗性舞蹈。据调查,安塞县12万人口中,约有1万户人家有腰鼓,会舞弄者达五六万之多。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长足性的发展,成为广大人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方式,并被誉为“胜利腰鼓”,传播于中华大地,载入了历史的光辉史册。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安塞冯家营村的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文工团传授了腰鼓技艺,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演出后,荣获特等奖,从此安塞腰鼓扬名海内外。安塞腰鼓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受到广泛的好评。

三 表演形式及特点

1 腰鼓的表演形式

安塞腰鼓以集体表演的形式为主,鼓手少则数十人,多则可达数百人。成百上千人同时进行,气势磅礴,松弛相间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在一些主要腰鼓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大致相同。稠密的击鼓声,健硕的步伐,多变的阵势,有力的呐喊,阳刚之美尽现其中。队伍包括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和“跑驴”、“水船”等各种小场节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舞队。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的突出,要求动作的整齐划一和队形变化的一致,主要通过鼓手们刚劲有力的舞姿和节奏可循的击鼓技巧表现,体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要打破贫困的生活条件和冲破思想上束缚阻碍的美好愿望。

安塞腰鼓有整套的表演模式和活动程式,多在喜庆节假日和庙会集会上表演。每年的初一至十五,是集中的活动时间。活动前先进行祭祀,俗称“谒庙”,随后挨家挨户拜年,接着邻村之间的腰鼓队相互交流,称之为“搭彩门”,正月十五时,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邻村之间的鼓队互比互赛,鼓手们精神抖擞,热情饱满,此时只见鼓槌齐舞,彩绸纷飞,鼓声震天,大地摇撼,声势浩大,极富感染力,一系列的活动表演令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

2 腰鼓的特点

安塞腰鼓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具特色而又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技巧非凡,节奏欢快,难度较大。安塞腰鼓主要由跑、跳、扭、转、闪、摇、舞、踢、打、跃、蹬、昂等多个动律要素构成,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豪放粗犷、气势磅礴、刚劲激昂、铿锵有力、浑厚雄壮、流畅飘逸、潇洒大方、有张有弛、变化多端等特点。群众称赞安塞腰鼓“式子慷慨码子硬,鼓手有股能劲,踢腿有股蛮劲,转身有股猛劲,跳跃有股虎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叫人鼓劲”。鼓手们跟着节奏情不自禁地晃头、晃肩、扭腰,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得到了有效的统一,达到形神兼备,精气合一。从这些技巧中,形象地表现了安塞人粗犷豪放、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性格特征,体现了陕北这块黄土上劳动人民的热烈情感,充分展现了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的人们的那种“能劲”、“蛮劲”和“虎劲”。安塞腰鼓融舞蹈、体操、武术、打击乐、吹奏乐、民谣为一体,突出表现了陕北人夺取胜利和丰收的欢乐心情。同时,安塞腰鼓以特有的风格、动人的魅力、多彩的动作和健硕的形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震撼,听了让人情绪激昂,看了让人精神焕发。它所反应的“美”与“力”的艺术形象,充分再现了时代精神和民族形象,是黄河流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追捧,而且在海外广受好评,堪称“中国一绝”。

四 安塞腰鼓现状

腰鼓运动是陕北土地上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以其风格独特、粗犷豪迈、强劲有力、气势恢宏而闻名天下,它巧妙地融合了田径和武术动作,将黄土地人民憨厚朴实、威猛彪悍而又开朗乐观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安塞腰鼓的发展命运却值得我们反思。腰鼓传授主要以师傅带徒弟、老人带新人等传播方式为主,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腰鼓的学习者也越来越少。这类情况的出现主要归因于腰鼓练功苦,耗时,报酬少,再加上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使得很多传统地道的腰鼓动作已经失传。而且,一些自发的民间腰鼓队也日趋衰败,安塞腰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享誉全世界的安塞腰鼓,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不仅局限于腰鼓,甚至是陕北民间文化,无论在创作上、艺术表现上,还是在影响力上,近些年都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在当下的国际文化大环境中,全世界不同地域的文化意识形态正在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趋同性,不同民族的传统思想和习俗正逐渐消亡,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面临着失传的困境。这其中自然有传统艺术和现代生活节奏不同步调、传统艺术很难与现代年轻人产生精神共鸣的原因,同时更是现代流行文化对于传统艺术的一种侵蚀。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时代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脱节。殊不知,文化形态与社会背景是紧密相连而且不可割裂的。另外,有型有质的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具有更明确的经济价值因而容易得到政府和民间投资者的重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因其精神层面的价值,因此容易被人忽略和轻视,很难得到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护和发展难以落到实处,这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一个共同困境。具体到安塞腰鼓,则表现在陕北文化发展步伐难以跟上陕北经济的前进速度,具体表现为:文化投入比例甚小,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艺术人才断层流失,文化辅导管理人才不足,营销人才严重短缺,骨干艺术团体难以维持甚至消失;农村文化活动站点有名无实,农民文化活动单一乏味;文化产业规模小,不成系统;缺乏有号召力的作品和领军人物,文化影响力不断降低。

五 安塞腰鼓的意识形态变化

陕北的乡间,腰鼓成为大众娱乐的一种形式,于浪漫中表现生命的激情,于热闹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动力。安塞腰鼓时刻激励着边疆勇士冲锋陷阵、誓死杀敌,同时也是迎接将士们征战归来的凯旋曲。它声势浩大,它破釜沉舟而后生,它充满活力与激情,它象征生命的渴望与坚韧……20世纪以来,“延安精神”广为传颂,“安塞腰鼓”也随之渐渐走进庙堂,进入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视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塞腰鼓”一度在亚非拉走红;20世纪80年代初,“第五代导演”陈凯歌一炮打响的《黄土地》中“安塞腰鼓”征服了西欧观众的心灵;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许多次大型的国家庆典,均有“安塞腰鼓”出场。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腰鼓宏大场面的表演展现了一种磅礴大气的美,象征着人应该像腰鼓表演一样有着酣畅淋漓的生活和热情奔放的态度。安塞腰鼓最初是作为黄土高原上人们发泄对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生活憧憬的一种形式,表现了高原男子的阳刚之气,以及坚韧不拔的勇气和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时代的变迁对安塞腰鼓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塞腰鼓从初期表现黄土高原人们坚韧精神逐渐发展成为了全中国精神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塞腰鼓”所展现出的魅力,不仅仅是陕北这块黄土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更是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矢志不移、勇于进取的精神象征。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个腰鼓,在更多时候,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符号,一种对美好事物不断追求、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标志。腰鼓把中国的精神气质全都囊括在内,它舞出了中国人的斗志,舞出了中国人的精神,舞出了中国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希冀。腰鼓给人以振奋人心的冲劲,使人感受到了鼓舞,感受到了希望。腰鼓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从这些变化的内涵中可以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日新月异,只有国家稳定繁荣了,这些传统元素的意识形态才会愈发地多彩。

六 结语

一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反应一定时期的意识形态,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表现了安塞以及陕北人思想的变化过程——从明示军情到欢庆喜悦,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是陕北人的魂,也是中华民族的魂,这些变化让我们后辈深刻体会到中国的发展变化。虽然今天的中国国富民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忘记过去,忘记那些曾经存在的民间文化及附属的意识形态,这些形态在传递一些故事,一些精神,是传统的延续,在借西学之风的同时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展示我们民族文化形态是很必要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所蕴含的文化形态也在扩充和发展,希望年轻一辈能把“安塞腰鼓”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以及意识形态世代传承下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吕静:《陕北文化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2] 史和平:《论黄土地安塞腰鼓》,《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

[3] 袁福堂、王毓华、樊俊成:《陕北民俗研究之十》,华夏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4] 郭志东:《安塞腰鼓》,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李雄梧:《陕北民间文化如何变为富民产业》,《西部大开发》,2008年第11期。

[7] 厚夫:《高原生命的火烈颂歌 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刘成章散文〈安塞腰鼓〉赏析》,《名作欣赏》,2001年第5期。

作者简介:党大伟,男,1977—,河南清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党大伟

庙会舞蹈艺术论文 篇2:

论在舞蹈生态学视野下万荣花鼓的艺术特征

[摘 要]万荣花鼓是流传在山西南部黄河岸边的民间舞蹈艺术。花鼓是山西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其中万荣花鼓被冠于“花鼓之乡”的誉称,它是祭神同时又娱人的传统社火活动和在逢年过节、迎娶、丧葬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万荣花鼓在历史的演变中,集舞蹈、戏剧、民俗于一体,风格独特,有低鼓、高鼓、多鼓三种表演形式,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本文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万荣花鼓的艺术形态进行宏观的、多维的分析,使人们更加深刻清晰地了解万荣花鼓艺术特征的形成。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万荣花鼓;藝术特征

一、万荣花鼓的历史源流

(一)花鼓的概述

人类制鼓的动因最初是为了某种生存需要,是先民们急于改变生存环境的带有目的性的需求,鼓以击打鼓面发出“咚咚”声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据此发明古人有两种解释:一是说“以象上帝之音”,一是说“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两种说法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先民们看来“咚咚”的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灌溉土地,滋润农作物的生长。依《礼记·明堂位》记载唐尧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鼓。而唐尧时期的《大章》是鼓舞结合的最早记载,因此鼓舞自唐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二)万荣花鼓的源流

花鼓是民间社火中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形式,因长期以来主要流传于晋南地区,故也叫“晋南花鼓”。万荣花鼓则是其中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鼓乐艺术,并被冠于“花鼓之乡”的誉称。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绕城西北东南走,处处皆闻花鼓声。”万荣花鼓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是来自北宋初年的民间传说。万荣花鼓一般都是老汉打鼓,三个姑娘打的锣,后人把老艺人陶红的女儿陶三春许配给武艺高强的郑恩的佳话编成了花鼓,在社火中表演。二是来自文物古迹的佐证。一首古老的花鼓歌词这样唱道:“唐王坐定长安城,黎明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得热烘烘。”据几位老者回忆,这首歌词曾刻在一块黑底金子牌匾上,下面还刻有“大唐贞观三年”的字样。可见最早在唐代晋南便有了花鼓这种形式。

中国汉族民间鼓舞基本源于两种:一种是古代戍边驻军所演奏的“助鼓”鼓乐,后逐渐发展、演变成军旅鼓舞,随着士兵的告老返乡将军旅鼓舞带回民间,后经不断添加地方民俗舞蹈内容发展变化为多种各有特色的鼓舞。第二种是来源于民间“祭祀”程式中的酬神类“鼓舞”。而万荣花鼓就是由民间祭祀活动所演发出的带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

二、万荣花鼓的艺术特征

(一)表演形式

舞者以明快强烈的节奏、矫健勇猛的舞蹈边击鼓边舞动,形成磅礴的气势,体现出山西人彪悍、雄壮、粗犷的气质特点。在舞蹈中,鼓不仅是舞蹈的音乐伴奏,而且是舞者的舞蹈道具,根据击鼓的不同方式以及不同的鼓点形成不同风格和特点的鼓舞。

从道具上来看,万荣花鼓的表演形式有低鼓、中鼓和多鼓,其中以低鼓见长。万荣花鼓的表演以花鼓手为主,而鼓手动作又由鼓点套路为依托,不同的鼓点,就显示出不同的动作。鼓点的衔接有一定的规律,每个套子有四个部分,即开场、流水、正尾、结尾。万荣的中鼓、多鼓还可以在桌子上击鼓表演:也可在二人抬的棍子上,单腿站立击鼓表演,还可以将腿钩在棍子上,倒挂着击鼓表演。从体裁上来看,有叙事舞和抒情舞之分。叙事舞多以民间流传的故事或者是神话传说为依据,以有始有终的、巧妙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来演绎。抒情舞多以祈求神灵能够滋润土地的酬神之情为主,将率直、奔腾、放纵的炽热情感用形体、动作、节奏直接体现出来。

(二)万荣花鼓的舞动及典型舞畴

万荣花鼓的表演形式以花鼓手为主,而花鼓的位置也分为低鼓、高鼓、多鼓的打法,但三种鼓都有一种基本打法,即均已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右手击上鼓面大前半拍“咚”,左手击下鼓面打半拍颤音“都儿”,两只手连起来敲打则为“咚都儿”,其中左手花样简单,右手花样繁多。敲击时,对大臂、小臂、手腕的力度掌控,击鼓的方向以及鼓槌敲在鼓面上用力的大小都是击鼓的基本技法。鼓手凭借不同的鼓点,显示出不同的动作,营造不同的氛围。按照鼓点的衔接规律以及每个不同的鼓点套路可分为四个部分,从演员准备上场开始算起,即开场、流水、正套、结尾。万荣花鼓每个鼓点所展示的内容也不同,例如演员出场时用“开场”;击“流水”时,演员可尽情地舞动,显示技能;“小收点”则是变换动作;“四槌”属于正套,因此鼓点上下句对称,动作也左右对称;“一点油”鼓点舒缓,动作节奏缓慢,舞姿优美;“紧三槌”突出了一个“紧”字,用于舞蹈结束之时,也是整个表演的高潮之处,最后结束在“大收点”。

三、影响万荣花鼓的艺术特征的生态因子项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因子影响表演的形式

晋南位于黄河之东,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处,历来为兵家必经之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下,军队乐舞与民间歌舞相互融合。人们将戍边驻军所演奏的“助鼓”鼓乐与民间祭祀类中的“酬神”鼓舞相结合,被民众吸收为当地民间舞蹈,称之为“花鼓”,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人们在其形式上进行各种艺术、文化的融合进行编创,形成了山西花鼓独具一格的打法,其中万荣县的花鼓被誉为花鼓之乡,万荣花鼓是山西省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2.环山地势促进地方舞蹈的繁荣发展

在古代,我国经济发展以田间农耕形式为主要生产方式,土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而山西位于我国华北西部,有巍峨的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恒山挺拔耸立,还有佛教圣地五台山,并且也因位于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黄土文化孕育着山西的民间舞蹈,由于地势所处产生了民间对土地崇拜的祭祀活动。人们击鼓而舞,通过类似雷电的“咚咚”声来祈求雨水的降落,保证农作物的雨水灌溉。由于地势的优势所致晋南成为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最早地区之一,也是音乐与舞蹈繁盛之乡。盛唐时期,晋南经济、文化大发展,人才涌现,晋南成为山西歌舞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晋南仍是山西歌舞的中心,在全省二百三十四种民间舞蹈中,晋南的舞蹈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在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舞蹈中,鼓舞成为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其特点为:气势磅礴,节奏热烈激昂,动作刚劲洒脱,情绪开朗风趣。而在众多的鼓舞中,花鼓独树别致,成为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

(二)舞体影响万荣花鼓的演变

相传早期万荣花鼓是由当地民众吸收各个地方的元素与万荣的花鼓相融合,经过当地的民间艺人不断的加工和改编形成了拥有低鼓、高鼓打法,具有特色的万荣花鼓。明代中前期,安徽凤阳花鼓随着卖唱艺人或者是民间逃荒者传入万荣,经由当地艺人的加工改编,与万荣花鼓相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清末民初,社会萧条,万荣花鼓艺人为了生存背着花鼓四处逃荒,沿途依靠表演花鼓的节目来谋生,把万荣花鼓带到了各地。而艺人们在表演花鼓谋取生计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当地民间的优秀艺术元素,使万荣花鼓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與发展。

万荣花鼓是一种宗教性的舞蹈,封建时期万荣花鼓一般都是在神庙、社庙、家庙或社会等场所迎神祭祀而演出。凡参加庙会的各社、村都要表演节目,而且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各社、村之间相互暗地竞赛,表演得最好的社或村就会在四方有威望。人们为了荣誉,为了讨一个好彩头都各显身手。其中花鼓最为喜庆、热闹,也是人们最喜爱的节目。这种形式的竞赛,促进了人们在花鼓表演形式上创新性的发展,单鼓发展成为双鼓、多鼓,打法、音乐也越来越丰富。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迎神祭祀的目的慢慢淡化,花鼓在继承和发展上也发生了变化,观赏性大于祭祀性,因此万荣花鼓的舞蹈性更强,打法上花样更多。例如扭花鼓、立桩花鼓、群体花鼓等,成为融舞蹈、音乐、体育、民俗为一体的传统舞蹈形式,这些都是舞体为了吸引观赏者的眼球,与时俱进而进行创编的。常表演于每年春节或者是农民庆祝丰收时,以此来渲染气氛、传递老百姓的喜悦之情。

花鼓艺人之间也会互吸收和借鉴。田金川老艺人观看闻喜老艺人的表演,将他的钩鼓技法吸收到低鼓的打法中,这种打法可以加快击鼓的打法,并且可以做到点点不漏。除此之外,他还把双硬槌改为一硬一软,这样打起来使人看得眼花缭乱。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花鼓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从祭祀舞蹈慢慢转变成带有一种娱乐性的舞蹈,因此老艺人们不满足于现状,开始对花鼓进行创新,在美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技术性。于是老艺人们将武术和杂技里的技术性动作与万荣花鼓相结合,创新出具有特色的打法,并赋予优美、诗意的名字。例如名叫“珍珠倒卷帘”的动作就是将鼓夹于脚腕,边打鼓边做蹲起,接着做“前滚翻”或“后滚翻”。此动作还有一种叫法叫作“狮子滚绣球”,据说老艺人为了可以完美地演绎此动作里的翻滚,在自家院子里的地上打滚,时间一长后背腰处结出了像碗一样大的老茧,为了练鼓槌的功夫,在载粪吆车的时候花鼓也不离身,可见老艺人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看到如今万荣花鼓精湛的表演。除了增加多种多样的击鼓动作,花鼓还与杂技相结合,打鼓的空间不只局限于脚踩大地的形式上,老艺人们借用桌子、凳子等物品发明了桌上打鼓、凳上打鼓等技艺,使花鼓的表演空间丰富化,令观众拍手叫好。

无论是兼容、吸收还是创新,最终都要依靠人来完成,民间舞蹈如果没有老一辈的艺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凭借着对艺术的满腔热情四处发扬艺术之美,民间舞蹈将渐渐消失殆尽,走向衰亡。正是因为民间艺人的不断追求与发扬,民间舞蹈才能继承下去,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才能看到如今精彩绝伦的万荣花鼓。

(三)社会文化环境:习俗与信仰

1.花鼓中的地方习俗

民俗指的就是民间风俗,是指在一个国家和民族中人民所共同创造、遵守、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如服饰习惯、传统节日庆典等。它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所服务,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里不断形成和演变。山西省万荣县关于花鼓的服饰、道具以及演出时间也有着属于自己地方的习俗。他们有着适合自己的服饰、对花鼓有着独特的背法,在各种节庆里,对花鼓的表演时间也是有所讲究的。下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从服饰上来说,山西是农耕文化,花鼓的表演者大部分也是当地的民众,当劳动人民干完农活后,为了缓解一天的枯燥劳累,便集体创作,以跳舞的方式来缓解疲劳,表达他们的感情。因此他们的服装设计贴近生活,多采用短袖、长裤的形式,有时还会系一条方巾。后经不断发展花鼓已成为一种娱乐节目,为了能够更好地表演,为节日增添一份喜庆,女性服装会多采用红色、粉色等鲜明的颜色,衣服上会绣上不同的图案,大部分以绣花为主,设计上以展现女性柔动美、曲线美为主;男性的服装多采用绿色和蓝色,以宽松舒适为主,尽显男性的雄伟英姿。除此之外,身体不同部位背的花鼓也为表演者的外形增添了一份靓丽。有戴在胸前紧贴下颚的高鼓;有挎在腰间的低鼓;有挎在右肩上、胸前、后背、额前、大腿、脚背上的多鼓,其中戴在额前的花鼓的鼓身是凹进去的。

在元宵节的夜晚,为了充实春节期间人们的生活,将过节的气氛推向热潮,各个花鼓队都会去小更庙前连打好几晚。表演虽在夜间,但人们以一种特殊而巧妙的方式既可以为花鼓队照明又从整体上为表演增加了画面感。每当夜晚表演时,花鼓队里不打鼓的人,会将鼓队围在一个大圆圈里,十多人手里高举着华丽的花鼓灯,俗称“高照”。表演时也会时不时地交错、变换队形,像一条龙似的在夜晚的高空中盘旋舞动,为节日增添一份欢快且浪漫的气氛。一般情况下,在正月初五人们就开始准备表演,初十的时候一切节目、服装、道具等都准备完毕。正月十四、十五是最热闹的两天,所有的花鼓队都走街串巷地表演,庆祝节日,正月十六的时候就回到院子里,在固定的场所里开始表演,正月十七的时候大部分花鼓队就结束表演,解散。

2.花鼓中的宗教信仰

万荣花鼓是一种祭祀舞蹈,对土地有着敬重之情,对自然有着敬畏之情。晋南四面环山,土地决定着民众以农耕的生活方式为主。农耕生产取决于土地,因此对其依赖性也十分强。耕作不仅需要土地,还需要天时;农作物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这种天然的能量给予,不仅如此,还需要没有干旱和洪涝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破坏才会在秋季获得大丰收,人们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农民的生产活动不仅离不开自然,也需要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战事、疾病等社会动荡也会影响农耕的正常活动,影响人们的生活。为此人们对自然有着敬畏之情,对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有着祈盼之情。而鼓舞的产生正是人们对其心理的种种祈盼之情的寄托,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一切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动荡,以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定的生活。人们利用这种特定的仪式来祈求神灵能够为他们祛除灾祸与邪恶,保佑他们一生平安、幸福。在晋南,几乎各村各巷都有小庙,庙里大多供奉着土地神、关公、山神、祖先神等神灵。人们经常在小庙里举行歌舞表演,庙会里的欢声笑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表达出生活的幸福安定,人们利用这种热闹、喜庆的方式祭神,以此传达内心的祈盼与寄托。万荣花鼓是所有庙会艺术中最为喜庆、最受人们喜爱的节目,眼花缭乱的打法,清脆响亮的“咚咚”声将热闹的场面推到最高潮。

万荣花鼓有着丰富的队形变化,在远古时期,士兵打仗时会通过打鼓的形式来鼓舞士兵的士气。交战前击鼓是一种礼节,所谓先礼后兵,不仅如此击鼓也是为了方便与调度调整,是一种信号指示,每当士兵听到不同的鼓声指示便会相应摆出不同的作战方阵。战争胜利后,士兵们返回家乡,与此同时将这种听鼓变队形的方法与当地的民间艺术万荣花鼓相融合,于是万荣花鼓除了拥有多样的打法,对应的鼓点有着相对应的队形变化,使整个舞蹈丰富多样、画面感十足。古时人们常常通过击鼓传达出“咚咚”的声音驱赶走猛兽、除邪;士兵作战时利用它高涨军心,燃起士兵的熊熊斗志;类似雷电的“咚咚”声寄托着人们的祈盼,希望可以带来充足的雨水来灌溉土地。万荣花鼓是一种祭祀舞蹈,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 论

万荣花鼓是中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共同影响、融合并且吸收了历史成分所产生的艺术形式。万荣花鼓在古时是人们祈求神灵能够风调雨顺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们迎娶、丧葬、过节时烘托气氛、释放民众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文运用舞蹈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阐述了生态因子项对万荣花鼓的艺术特征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其中包括地理环境、舞体的不稳定性以及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分析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掌握万荣花鼓艺术特征,对其历史背景更加明晰。由此我们得出,万荣花鼓在汲取历史成分的同时,在中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观念上的宗教性、技艺上的兼容性以及观看时的娱乐性三大文化特征,艺术特征通过不断地吸收、融合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简易性到难度性,在背鼓的数量、打法上的花样性、动作技术上的复杂性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参 考 文 献]

[1]中国民间民族舞蹈集成(山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3.

[2]中华舞蹈志(山西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4]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民俗方言)[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7.

[5]孙 淼,卫艳蕾.万荣花鼓的动作符号与舞蹈语言特征[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

[6]杨 云.万荣花鼓及溯源[J].音乐生活,2008.

[7]李英娜.试论万荣花鼓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

[8]严昌洪,蒲享强.中国鼓文化研究[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9]冯宝志.三晋文化[M].沈陽: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0]田彩凤.山西舞蹈史话[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露心)

作者:逯超智

庙会舞蹈艺术论文 篇3:

晋东南地区九莲灯艺术的发展现状及传承路径

摘要:九莲灯艺术作为晋东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民间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舞蹈表演形式多变、内容丰富,不仅具有浓厚的宫廷韵味,同时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舞蹈艺术中的奇葩。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不仅能够推动晋东南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对此,本文通过对晋东南地区九莲灯艺术发展与保护现状的分析,分别从舞蹈动作、音乐节奏、舞蹈队形三个维度,提出了传承九莲灯艺术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促进九莲灯艺术的改革与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晋东南地区   九莲灯艺术   发展现状   传承路径

九莲灯民间舞蹈艺术历史文化悠久,是我国传统舞蹈藝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表演风格与众不同,表演形式多种多样,表演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当前,九莲灯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完整的将古代宫廷意韵的九莲灯艺术风格保留了下来,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改革与进步,九莲灯舞蹈及民间其他传统艺术之间实现了融合发展,构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舞蹈艺术。在晋东南地区,每年在元宵节都能见到九莲灯艺术的身影,几百年来,九莲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保护与传承九莲灯艺术对晋东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及我国人文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价值。纵观当前九莲灯艺术发展现状,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晋东南地区九莲灯艺术的发展形势愈发艰难,高度重视并加强九莲灯艺术的传承及创新发展,是晋东南地区有关部门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晋东南地区九莲灯艺术的发展保护现状

(一)九莲灯艺术的发展

九莲灯的传统舞蹈艺术的表演机制对挖掘其自身发展规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九莲灯舞蹈演出,从宫廷乐舞当中的女性表演,到清代嘉庆年间九莲灯逐渐传入到晋东南地区的高平等地。九莲灯由宫廷乐舞蹈表演转变成民间乐曲舞蹈表演,从艺术审美的角度上看,九莲灯的观赏性逐渐降低被削弱,融入了更多传统民间元素。如果从表演体系的层面分析,九莲没有严格的场地要求,在保护与传承发展过程中,民间艺人对于九莲灯艺术的外在形态、舞蹈动作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使其更加适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这些变革让九莲灯这一传统舞蹈艺术的表演更加简洁,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难度。现今,在高平的每个县里都已建立了专门的演出团队,将其命名为九莲队,演出队伍对舞蹈演员的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演员大部分都来自民间,并不是职业化。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物质条件的需求的逐步提升,晋东南地区各地的九莲队表演人员相继选择了外出务工,因此,九莲灯舞蹈艺术表演团队在演出人员的文化层次上并为设定具体要求,几乎人人都可胜任。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当代人生活物质条件的提升,从过去传统舞蹈九莲灯艺术的传承谱系和表演体系上能够明显看出,九莲灯艺术的历史文化悠久,当前九莲灯之所以能够完整保存,主要是因为九莲灯传承人的不断努力,但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对传统民间舞蹈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来说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带来了诸多困难。从九莲灯表演技术上来说,由于传承人逐渐出现老龄化趋势,加上传承人的突然离世,致使九莲灯众多宝贵技艺失传。如果从传承上看,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建设与发展,经济多元化的市场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物质需求的日益提升,晋东南区域当中大多数年轻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村内的传承人都面临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九莲灯的众多舞蹈技艺和经典的曲牌等,并没有真正得以传承,如果不及时探索、整理,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问题,导致失传的局面的出现。而从经费角度看,九莲灯演出由于整体规模宏大,晋东南地区因为缺乏有利的经济支持,村内大部分年轻人外出赚钱,只依靠单薄的资助和参与人员自己筹备的资金,无法确保九莲灯的后续的顺利发展。随着社会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外来文化对国内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人们的审美理念发生了巨大改变,许多年轻人觉得九莲灯应是老年人的艺术,并不愿意更多的接触与学习。这些原因为九莲灯的现代化发展造成严重困扰,需要各地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二)九莲灯艺术的保护

根据当前九莲灯艺术发展现状分析来看,加强对其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异常迫切。由于第四代传承人的病故,让许多九莲灯艺术中的重要技能失传,对其加以保护与继承,应对让它的表演形式进行深入探索与挖掘,利用保护与传承,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当前,晋东南地区群众会利用休闲时间的经常练习九莲灯舞蹈,过去的组织者为九莲灯艺术的有效传承人,他们多维村支书或当地村委会干部,积极组织九莲灯参加各种传统节日演出,推动了九莲灯艺术与其他艺术间的融合与发展。而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抢修工程的建设,并且从过去项目性保护,发展成了全面性、系统性的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九莲灯艺术,晋东南地区的也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速度,并于2007年真正将九莲灯艺术纳入到了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当中。

二、晋东南地区九莲灯艺术的传承路径探究

清朝年间到上世纪80年代,九莲灯民间舞蹈艺术在群众日常娱乐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让九莲灯艺术的表演形式及其内容已无法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与精神需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九莲灯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使其更好地顺应现今舞蹈艺术的发展形势,就应在充分尊重其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创新与改革,大力传承九莲灯艺术。

(一)舞蹈动作创新

由于晋东南地区政府及文化部门对于九莲灯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与传承高度重视,传统民间舞蹈不仅要积极参与到各地每年重大传统节日当中,同时也要主动参加各市组织开闸的舞蹈大赛、省市文化汇报演出及庙会等活动。传统民间舞蹈九莲灯艺术作为文字类的舞蹈,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舞蹈审美要求,九莲灯艺术自身的舞蹈动作表演形态必须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动作难度,提高对舞蹈表演者专业水平的要求。在实际表演的整个过程中,加入了现代小调,与此同时,在舞蹈步伐行进时,舞蹈表演者身体上半身应加入优美的舞蹈字条,这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需要,同时也更好的烘托了整个现场的氛围,调动现场气氛。

(二)音乐节奏变化

传统民间舞蹈九莲灯艺术在各地每年的中秋节、元宵节以及庙会的表演当中,通常其舞蹈伴奏音乐团队都是现场演奏。但为了能够顺应当代舞蹈表演艺术的发展形势与需求,九莲灯舞蹈民间表演的音乐伴奏应积极加入现代化元素,让整体节奏更加欢快、动感十足,同时添加现代音乐技巧可在特殊场景选择与现场氛围相符的音乐伴奏成品。此外,有时也可让伴奏团队设立在舞台前方或是侧面进行演奏。

(三)舞蹈队形转变

九莲灯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属于文字舞蹈形式,从古至今,表演队形多种多样、复杂多变,但为顺应当代大众审美需求,九莲灯舞蹈的表演队形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应融入相应的卡农,相对于民间表演形式的舞蹈排列队形要更加复杂一些,要在基础的对等排列形式上,添加互换及交叉等队伍形式,并在舞蹈步伐中的加入适当的变换动作,在行走与跳跃中进行动作上的自如切换。这种形式的舞蹈变化,不单纯是提高整个表演的难度,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九莲灯当前的传承发展及创新有各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能够让传统民间舞蹈九莲灯艺术的众多宝贵的舞蹈队形、表演曲目等以音像的形式将其长期保存;一方面也让九莲灯这一传统舞蹈艺术更加符合当代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并且还对九莲灯过去经典剧目加以保存与创新,真正将传统与当代元素有机融合到一起,比如2016年在晋东南地区广为众人皆知的经典优秀剧目“马上大财”。此外,要想传承九莲灯艺术,还需要积极转变其精神面貌,最大限度的展现出传统民间舞蹈九莲灯艺术的表演道具、演出服装等方面的革新及创造。这些改革的措施可以确保九莲灯艺术受到更多当代人的欢迎与喜爱,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进而为九莲灯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參考文献:

[1]刘一心,金亚菲.河南省新安县“九莲灯”的艺术特征与现状调查[J].武术研究,2016,1(06):88-91.

[2]吴英荣.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九莲灯》的起源与发展[J].才智,2016,(25):217-218.

[3]王晏.河南镇平九莲灯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J].黄河之声,2012,(06):92-93.

作者:张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毕业论文下一篇:茭白栽培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