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股工作总结

2022-09-24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就业促进股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就业促进股工作总结

就业股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就业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保民生、促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各项就业政策,现将2010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2010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完成新就业6032人,完成年目标的140% 。

2.城镇新增就业5197人,完成年目标的133%。

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886人,完成年目标的136%,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180人,完成年目标的174%。

4.全市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

二、具体工作实施情况:

1.宣传动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再就业活动

一是在春季,“以春风行动”为主题联合六家单位组织召开了大型招商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用工洽谈会,共有27个企业单位现场招聘,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437个,现场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冬季,我局组织召开了 “初冬送暖”招聘会,共有28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516个,招聘会现场人群簇拥,发放招聘宣传单1000余份。到现场参加招聘的各类人员达1000余人,达成用工协议103人。二是通过电视、广播等各种宣传媒介把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

基层单位。通过此次活动,使我们与用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用工

供求关系,为就业再就业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认真执行政策,积极做好社保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社保补贴已发放四年,今年是第五年。以前享受此政策的人

员可继续享受。为把此政策让每一位灵活就业人员知晓,我局利

用社区平台、电台等宣传媒体对此政策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截止现在共为1456人发放养老、医疗保险补贴,共

计215万元。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

险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参保的覆盖面。

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于8月份开始,先是社区申报,然后在栾

局长的带领下,利用半月时间进行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确定人

选。经过一系列的运作,现在已经为8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2

万,创办项目涉及商业、饮食、服务、维修、种植、养殖等行业,

带动了近2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在就业。

3.《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情况

为了建立健全我省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规范就业和失

业登记行为,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同时进行了就业、失

业登记。此项业务刚开始实施,确保办理工作准确无误,我们先

认真研究了省下发的文件,并到牡市局学习了相关业务知识,确

定了我局的实施方案、操作程序。同时举办了协理员业务学习班。

利用2天时间,让协理员理解了文件精神,完善了工作操作程序

及办理要领。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7939

本,其中就业登记4266人。

4、在全市行政村建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

为加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将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向农村延伸,推动全市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

事业的发展,我局根据黑人保(2010)284号精神,经市政府同

意,在全市127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首先,

对行政村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各行政村所处位置,办公设备、人

员素质等情况。然后由各乡镇确定了办公场所,办公室就设在各

行政村,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推荐人员。最后,经我局审核确定。

到现在为止,127个行政村服务站已经基本建成。

5、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工作。

为解决困难人员就业,我局加大了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一

年来,为困难人员开发了1400多个岗位,解决了就业难问题。

其中,有校园保安、环卫工、保洁、保绿、城管协理员。并且安

置了就业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中的大学生7人。

三、完善社区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劳动保障平台服务水平。

今年我们对全市社区的微机系统进行了重新安装,检测了

“金保工程”系统,并组织了协理员系统学习。为提高协理员的

工作能力、微机的操作水平,我局于3月份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微

机基础知识培训,并进行了测试。并在10月份组织28名协理员

参加了牡市级技能考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经过此次学习,每

位工作人员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在社区平台已建立了一支专业化

劳动保障服务队伍。我们并及时深入指导工作,按时发放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现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正有序开展。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加、人员不足,工作做得不够细、创新能力不强。

2.社区信息网络化建设薄弱,还没有真正运作起来,基础数字还不十分准确,没有形成动态管理。

五、明年的工作打算:

1、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的就业形势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及各类会议等多种形式,把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基层单位。

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3、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基础作用,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再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对象实施重点帮助。

就业股

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第二篇: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团总支

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一、就业见习的目的

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当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而我校校团委就业见习部就是将我校学生送入这个载体的媒介。通过组织在校学生见习,帮助我校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创业能力,提高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学生到企业参加见习,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了解见习人员的机会,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学生也能有一个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双向选择的成功率。

二、见习工作要求

按照团中央及团省委下发文件的相关要求及任务部署,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团委根据创建见习基地的条件和标准,并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本着“就近就便、服务青年、扎实推进、促进就业”的原则认真落实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工作的相关工作要求。

三、见习活动的实施

1、为了更好的组织我校毕业生到用人单位见习,选拔适合见习基地岗位要求的毕业生到见习岗位,首先进行毕业生见习报名工作。报名后将对毕业生进行初步筛选和培训工作,同时根据企业要求时限和毕业生情况输送到企业见习。

(1)准备工作

①高校须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荐优秀见习基地创建单位,激活一批见习岗位。

②高校应逐步展开见习生的动员工作,优先动员和选拔见习志愿强,见习时间有保障的同学,做好见习生人才储备工作。

③我校应积极响应省团委部署,尽快完成见习计划岗位人才对接工作,正式将见习计划投入运作。

(2)宣传工作。

①根据见习岗位所需专业,下发宣传单,做好各学院宣传工作。

②通过校园公告栏张贴海报,校网站发布公告,电台广播等途径。 ③开展就业见习动员大会。

注:① 宣传时应明确注明见习单位和报名条件。

②报名方式要具体明确。

③见习实质与待遇要明确给出。

(3)报名工作。

通过各学院团委和校团委办公室下发报名表,有意报名且符合条件者均可填写报名表。

(4)选拔工作

①根据各见习单位的报名条件与报名者报名表内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

②对符合条件者进行面试,择优录取。

2、实习基地协议书的签订

① 实习基地共建双方有合作意向,在符合建立实习基地条件的基础上,经协商可由学校教务处或院系与基地所在单位签订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书,协议双方及主管部门各一份。

② 实习基地协议合作年限根据双方需要协商确定。

③ 协议书应包括双方合作目的、承担义务、合作年限等内容。

四、见习工作计划

(1)编制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2)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的规章制度,完善实习大纲等教学文件,规范校外实习基地的工作流程,严格实习基地工作日志制度,及时准确填报各种报表。

(3)提供为完成实习教学内容所必须的场所和条件,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机会。

(4)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环境管理以及实习师生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的发展再次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稳定生源市场,拓展就业基地是招生就业科的工作重点。2009年的招生就业工作将以教育部的《规划纲要》为导向,围绕学校发展,争创国家、省示范性学校这个主题,狠抓学校形象宣传、稳定生源规模、开拓就业渠道,全面开创我校招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1、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和湖南省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发展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扩大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规模,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

2、认清教育体制改革新形势,把握“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等新政策”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在招生工作中,着眼生源求规模;在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上,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把我校招生就业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精细化管理”细节中去。

二、奋斗目标

2009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国家新的教育政策更有利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充分筹备、准确把握、学校才能迎来飞速发展;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我国返乡农民工高达2800万人,高校毕业生达700余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性调整力度加大,民办教育得到较快发展,高中大量扩招,对中专学校冲击加大,2009年全市有效生源急骤下降。因此,2009年招生就业科的工作中心:一是抓好形象宣传,理顺关系,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全方位发动,步步为营,巩固现有生源基地,生源市场;三是转变观念,广开就业门路,

走校企联合的路子,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四是把握机遇,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进程,增加办学层次,抢占学校发展的制高点。

(一)强化日常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树立敬业意识,加强责任考核,确保各项日常工作无差错,力争科室目标考核优秀。

(二)积极组织招生宣传,制定各类各层次招生方案及配套的招生奖励办法,搞好2009年招生计划的申报和衔接工作,开展切实有效的招生宣传活动。确保2009年招生计划顺利完成,同时做好新生注册工作。

(三)认真搞好2010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讲座,加强就业准备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强化就业管理,实行多渠道衔接,多方式推荐,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确保我校毕业生基本得到妥善安置,力争一次性就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并加大就业、创业指导力度,加快实验进程,及时总结,完成阶段性实验任务。

(四)继续推行”内引外联”战略,开展校企联合办学试点,促进学校办学格局向多元化发展。

三、工作举措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紧跟教育部《规划纲要》,联系我校实际,谋全局、想大事,为把我校建成国家级示范性学校而奋斗。“示范性学校”要靠精品专业,精品专业要有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育出精品学生,精品学生反响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就得就业。招生就业科肩负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任,外部环境要理顺,招生局面要稳定,就业渠道要疏通。为此,本我们摒旧观念,树新思维,走创新之路,坚持虚实并举,立足本市抓生源,放眼省外促就业,主要工作举措如下:

(一)健全制度,严格考核,日常管理精细化

第一 完善各项招生就业工作制度,根据今年学校形势发展确定奋斗目标,制定2009科室个人岗位目标及相关考核办法,做到目标到人,工作到人,责任到人,对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检查,充分调动积极性,增加工作上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 规范招生就业工作程序,对外树立“窗口”形象。招生就业工作不仅政策性强,而且各项工作均与外部有关单位接触较多,涉及面广,影响大,要积极组织科内人员加强业务学习,选派代表参加课题实验研究,强调规范服务,做到服务态度好,政策掌握准,业务操作熟,协调衔接好。

第三 坚持科务会议制度,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做到工作有思路,月度工作有计划,周工作有要点,增加工作中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第四坚持科务日志制度,科室每天安排人员值班,填写工作记录处理突发事件。

(二)全方位发展,立体式发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第一 抓形象宣传,创学校品牌,树学校声誉,一是协同有关科室组织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树学校质量品牌。二是搞好学校形象设计,印学校招生手册和宣传图片手册,采用墙体广告扩大宣传面,把学校的校容校貌,更好推介出去。三是利用深入各区、县、市及周边地区进行生源发动时,通过各类招生指南报刊、电台、电视台、学校网站等传媒工具进行大力宣传,重点生源地印发专题宣传册,争取把工作做到乡镇一级中学,真正使“常德财校”家喻户晓,树学校整体形象,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生源组织的“辐射力”。

第二积极协调,争取支持,努力改善学校与各类各级主管部门的关系,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切实加强与省市教委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

第三立足本市,着眼周边,建立较为稳固的生源输送基地,学校完善招生方案,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一是,要依靠本校招生骨干,通过他们带动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招生工作。二是,要深入各乡镇初级中学组织宣传,建立较为巩固的生源输送协作关系,要深入乡村农户,组织优质生源。三是,要瞄准周边地市(如湘西、张家界、益阳等),使其成为我校生源地。

第四做好春季招生工作,保证插班生生源质量。春季招生作为我校生源的补充应得到重视,我们制定了转插班学生就读《试读协议》,由此保证了春季招生的生源质量。

第五修定招生奖励政策,完善生源组织激励机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兄弟学校的招生经验,及时归纳总结,向校领导献计献策,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关心学校发展,共同参与组织生源的积极性。

(三)加强就业指导,分步实施,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观念根本转变

第一转封建观念,继续强化就业准备教育。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教育的需要,并针对校内毕业生在个人就业问题上存在的“等”“靠”“高”思想,让科室成员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铺垫。

第二宏观看市场,继续搞好人才和专业需求调查,建立中专毕业生人才交流信息网络,增强招生就业工作的前瞻性。对内认真搞好毕业生及往届生的就业意向摸底调查,对外及时将人才库信息向用人单位输送,推行网上快速就业机制。

第三走出校门,放眼省外,加快就业基地建设进程。一是积极参与各类人才市场的招聘会,摸清就业市场行情,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二是巩固现有就业基地,拓展新的就业市场。三是准确把握就业时机,努力将我校本届毕业生及时输送出去。

第四改进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加强学生学籍管理,进一步推行实习一就业一体化工程。联合相关科室加强实习学生跟踪服务管理。

(四)迎各级就业评估,创就业先进典型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中专职业院校的就业工作,每年组织就业评估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做好就业评估工作不仅是就业工作成绩的体现,更能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评估工作要求完善就业推荐流程,收集好每个环节的资料要克服工作量大,工作繁琐等困难将评估工作做好,力保就业先进单位荣誉。

信息工程系团总支

2010-11-10

第三篇:总结抓好扶贫培训,促进转移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全面抓好扶贫培训

——世纪职专2010年度扶贫培训工作总结

扶贫培训工作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配置优秀的教育资源,认真贯彻落实固扶组织2010[4]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开展扶贫转移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2010年1月到2010年10月共招收培训扶贫学员1402人,其中三个月制:办公自动化570人

六个月制:

1、电脑组装与维修135人

2、平面设计师205人

3、化妆20人

4、汽车维修125人

5、服装制作93人 二年制:

1、计算机应用138人

2、汽车维修62人

3、高级图形设计50人

经有关部门验收三个月570人合格。其中安置就业546人,自主择业24人。六个月582人合格,其中安置就业564人,自主择业18人,转移就业率达到100%;其他学员正在培训中。为提高我县农民素质,发展高效劳务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学校高度重视。扶贫培训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改变农村贫困家庭面貌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把扶贫培训工作作为科技培训的重中之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钱蕊为组长的扶贫培训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了从开设专业,培训管理到转移就业的详细方案。并派专人到广东、北京、浙江沿海等地进行考察,先后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定委培协议,从而保证“订单式”教育,建成扶贫培训学员转移就业的绿色通道。

二、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扶贫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发展高效劳务经济的重要途径,学校联系教学实际,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扶贫培训做到“四优”,即:优秀的专业教师、优质的教学设施、优化的学员管理、优先的就业安置。使扶贫培训工作有声有色,成效突出。

三、保证培训质量,促进转岗就业

1、严把招生关。按照上级要求,严把招生政策关、质量关,招收学员必须年龄在16-40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农村户口,身体健康,无违法记录的青壮年农民。

2、严抓培训管理。学校实行封闭式、准军事化、寄宿制管理,每天实行“三点名一查房”,树立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在制度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把教学质量关。学校实行严格的教学责任制,教学质量与教师工资挂勾,对学员考核包括考勤、作业、笔试和实践

考试,学员某一方面课程不达标,可申请重学,真正做到包教包会,因此,学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4、确保学员就业。由于培训学员专业技能过硬,敬业精神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员供不应求。不少单位直接到学校宣传自己的企业,吸引学员,争抢学员。

世纪职专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科技扶贫政策,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真正让农民通过扶贫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由体力型务工向智力型务工转变。培训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让更多的人通过扶贫培训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世纪职业中专

2010年12月30日

第四篇: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各类高级的专家,而且需要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初级专门人才、技术工人和熟练劳动者。目前,我国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直接影响企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的提高。

特别是目前,我国劳动就业的矛盾之所以比较突出,固然有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原因,但同职业教育不够发达也有密切关系;社会上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成长的劳动力由于缺乏职业能力而不能就业,而许多企事业单位又往往补充不上合格的人员。于是,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十分迫切的问题。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来解决。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就更充分地说明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使广大青年在就业前接受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具备就业的必要条件,这对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直接的意义。同时,对下岗和失业人员进行的职业培训,也为他们重新就业创造了条件。

海明健康文化研究所“海明职业培训说明会”主要针对这类群体的特点和求职择业要求,从环境分析到择业技巧,从形势政策到有关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对大学生予以全面系统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帮助他们的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在广西南宁,一家专门为社会无业、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兼职等职业培训指导的公益性机构——海明健康文化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务院提出的“要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号召,联合了国内外的高级专家和有成就的学者一起主办了“海明职业培训说明会”,主要针对那些待业、下岗、想创业群体的特点和求职择业要求,从环境分析到择业技巧,从形势政策到有关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对他们予以全面系统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就业创业意识,帮助他们的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

据了解,海明健康文化研究所“海明职业培训说明会”经过近10年的无私奉献,先后在广西、福建和海南省培养了100多名成功老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指导了3000多个人每月增加了3000元的收入;帮助了10000多名儿童入学或重返校园学习,为社会做了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第五篇:人社局就业促进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今年,就业促进科在局党委、行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和区政府实事项目为工作重点,认真履行职责,有效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积极促进青年就业,为稳定和促进我区就业形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今年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目标完成情况

截至10月底,全区新增就业岗位32110个,完成全年区府重点工作项目指标任务(30000个)的107.03%。其中,非农就业岗位7319个,完成全年指标任务(5000个)的146.38%。

(二)重点工作、常规工作完成情况

1、制定促进就业政策

在《XX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XX区促进就业若干意见的通知》(闵府发2013]19号)文件基础上,制定《XX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就业援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发2013]23号),配套创业、见习、培训、中介等相关文件,形成“1+5”就业政策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网站、宣传册和各种传统宣传方式,力争将政策宣传至各企业、街镇村(居)委会。今年共印制、发放《XX区促进就业“1+5”政策汇编》宣传11000册,《XX区促进就业政策汇编》500册,政策咨询会等集中宣传26次。

2、有序开展失业预警监测工作

今年上半年将失业预警监测企业样本数由原先的30家扩容至70家,样本企业涵盖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8个行业,既有小型企业,也有员工数超过3000人的世界500强企业。结合劳动监察、劳动力资源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对辖区内企业的招退工情况和用工趋势进行整体把握,按季度推出失业预警监测报告。同时建立飞信、qq群,对样本企业每月的用工情况进行动态掌握,一旦出现用工异常第一时间介入,为单位提供政策指导、咨询答疑等服务。

3、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费补贴审核

根据闵府发(2011)15号文件精神,完成对2012本区吸纳安置本区户籍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审核。经核定,全区2012XX区享受吸纳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费补贴单位总户数159户,补贴总人数1374人,补贴总月数12954个月,实际补贴总额1578.708万元。

4、征地镇保人员促进就业补贴审核

根据《XX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征地镇保人员就业援助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发2009]21号)文件精神,完成对2012本区征地镇保人员促进就业补贴审核,经核定,全区享受征地镇保人员就业补贴总人数27909人,补贴月数308650个月,共计补贴金额6173万元。

5、深入开展社区就业“双创建”活动

在巩固充分就业社区三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深入推进社区就业工作,开展“双创建”活动:

(1)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根据《关于开展2011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及评估工作的通知》(沪人社就2011]248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推动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健全社区就业服务功能,着力提升社区充分就业率。确保今年充分就业社区市级创建达标数量不低于2012年水平。

(2)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创建。根据《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推进本区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办发2011]21号)文件精神,在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落实就业责任,突出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和征地人员就业安置工作,不断提高社区总体就业率。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评估指标体系,在达到市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提高基层社区创建积极性。

6、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审批年检 (1)行政许可审批

截至10月底,受理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申请,6家机构符合法定条件予以变更许可并制发《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其中人才中介机构5家,职业中介机构1家。接受人才中介、职业中介、家庭劳务中介三类机构咨询28人次。 (2)服务机构年检

组织全区4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加2012年检工作,其中,人才中介33家,通过年检27家,暂予通过年检2家,放弃年检2家,不予通过年检2家;职业中介6家,通过年检3家,放弃年检3家;家庭劳务中介8家,通过年检8家。

7、商贸(服务型)企业税收优惠清算

组织全区6家商贸(服务型)企业参加2012年检,均通过年检。完成6家商贸(服务型)企业2012年税收清算工作。

8、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审核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13届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沪人社就发2013]39号)对区内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进行审核。截至10月底,审核补贴人数35人,补贴金额28000元。

今年,就业促进科在局党委、行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和区政府实事项目为工作重点,认真履行职责,有效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积极促进青年就业,为稳定和促进我区就业形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今年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目标完成情况

截至10月底,全区新增就业岗位32110个,完成全年区府重点工作项目指标任务(30000个)的107.03%。其中,非农就业岗位7319个,完成全年指标任务(5000个)的146.38%。

(二)重点工作、常规工作完成情况

1、制定促进就业政策

在《XX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XX区促进就业若干意见的通知》(闵府发2013]19号)文件基础上,制定《XX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就业援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发2013]23号),配套创业、见习、培训、中介等相关文件,形成“1+5”就业政策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网站、宣传册和各种传统宣传方式,力争将政策宣传至各企业、街镇村(居)委会。今年共印制、发放《XX区促进就业“1+5”政策汇编》宣传11000册,《XX区促进就业政策汇编》500册,政策咨询会等集中宣传26次。

2、有序开展失业预警监测工作

今年上半年将失业预警监测企业样本数由原先的30家扩容至70家,样本企业涵盖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8个行业,既有小型企业,也有员工数超过3000人的世界500强企业。结合劳动监察、劳动力资源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对辖区内企业的招退工情况和用工趋势进行整体把握,按季度推出失业预警监测报告。同时建立飞信、qq群,对样本企业每月的用工情况进行动态掌握,一旦出现用工异常第一时间介入,为单位提供政策指导、咨询答疑等服务。

3、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费补贴审核

根据闵府发(2011)15号文件精神,完成对2012本区吸纳安置本区户籍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审核。经核定,全区2012XX区享受吸纳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费补贴单位总户数159户,补贴总人数1374人,补贴总月数12954个月,实际补贴总额1578.708万元。

4、征地镇保人员促进就业补贴审核

根据《XX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征地镇保人员就业援助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发2009]21号)文件精神,完成对2012本区征地镇保人员促进就业补贴审核,经核定,全区享受征地镇保人员就业补贴总人数27909人,补贴月数308650个月,共计补贴金额6173万元。

5、深入开展社区就业“双创建”活动

在巩固充分就业社区三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深入推进社区就业工作,开展“双创建”活动:

(1)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根据《关于开展2011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及评估工作的通知》(沪人社就2011]248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推动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健全社区就业服务功能,着力提升社区充分就业率。确保今年充分就业社区市级创建达标数量不低于2012年水平。

(2)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创建。根据《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推进本区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办发2011]21号)文件精神,在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落实就业责任,突出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和征地人员就业安置工作,不断提高社区总体就业率。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评估指标体系,在达到市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提高基层社区创建积极性。

6、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审批年检 (1)行政许可审批

截至10月底,受理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申请,6家机构符合法定条件予以变更许可并制发《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其中人才中介机构5家,职业中介机构1家。接受人才中介、职业中介、家庭劳务中介三类机构咨询28人次。 (2)服务机构年检

组织全区4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加2012年检工作,其中,人才中介33家,通过年检27家,暂予通过年检2家,放弃年检2家,不予通过年检2家;职业中介6家,通过年检3家,放弃年检3家;家庭劳务中介8家,通过年检8家。

7、商贸(服务型)企业税收优惠清算

组织全区6家商贸(服务型)企业参加2012年检,均通过年检。完成6家商贸(服务型)企业2012年税收清算工作。

8、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审核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13届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沪人社就发2013]39号)对区内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进行审核。截至10月底,审核补贴人数35人,补贴金额28000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完善就业政策扶持

一是扩大援助覆盖面。在市级关于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本区实际,将就业确有困难的其他人员(如长期失业大龄低学历人员、长期未就业青年等)纳入区级政策扶持范畴,通过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吸纳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二是扩大重点人群援助。根据就业困难程度的不同,将就业困难人员分为“市级”、“区级”和“一般”三个类别,将原先未纳入就业困难人员但确有困难的其他人员(如长期失业大龄低学历人员、长期未就业青年等)纳入区级政策扶持范畴,通过梯次化的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吸纳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三是注重政策执行实效。通过就业困难人员编号管理、信息化认定审核、简化补贴拨付流程、加强政策制定执行科学评估等方式,有效提高就业援助服务水平、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兑现、提升政策执行的绩效原则。 (一是扩大就业援助覆盖面。基于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的市级政策,结合本区实际,将就业确有困难的其他人员(如长期失业大龄低学历人员、长期未就业青年等)纳入区级政策扶持对象范围,并根据困难程度的不同将就业困难人员分为市级、区级、一般等三类,通过梯次化的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吸纳安置更多就业困难人员。二是提升政策执行实效。通过就业困难人员编号管理、信息化认定审核、简化补贴拨付流程、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科学评估等方式,有效提高就业援助服务水平,提升政策执行的绩效。)

(二)加强失业预警监测

一是扩大样本数量。上半年将失业预警监测企业样本数由原先的30家扩容至70家,同时优化样本质量,结合劳动监察、劳动力资源等部门的数据信息,继续对辖区内企业的招退工情况和用工趋势进行整体把握,按季度推出失业预警监测报告。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企业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经办人员培训会议,日常通过qq群平台交流,实现与样本企业的及时互动联系。三是提供主动服务。对用工数据发生较大波动的企业进行主动联络,针对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及时作出预警方案,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把最近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一时间传达。

(三)完善政策性补贴拨付渠道

加强与区财政部门的沟通,明确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征地镇保人员就业补贴等不同政策性补贴的拨付途径。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由区财政局将补贴资金全额直拨用人单位社保账户后与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进行财力结算,确保补贴资金的及时兑现。

三、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信息共享有待加强

就业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往往要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分析基础上,但由于操作权限等原因,区层面无法及时从市局数据库或其他部门数据库获得需要的信息。若区层面自行开发系统,又容易产生信息对接是否准确、维护更新是否及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基层自主信息化建设项目或多或少都存在成果回报不如投入预期的问题。上下级和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渠道不畅对政策的制定执行、绩效评估带来较大困难。

(二)政策执行效果难以量化

在政策绩效评估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大部分民生政策都面临制定前评估、过程评估、绩效评估等环节,无论哪个阶段的评估,都需要对政策目标进行标准量化,但由于基础数据收集在准确性、及时性方面都存在难度,使得评估过程显得较为漫长,且因政策内容本身的复杂性和政策对象情况的多样性,政策最终的执行效果仍难以精确评估。

四、明年工作设想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局,结合本区实际,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负面影响,着力做好就业形势监测、鼓励创业、重点群体就业和公共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确保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二)主要指标

就业方面的工作指标主要是3个,一是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二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4万以内,三是帮助成功创业人数600人。其中新增就业岗位作为区政府的实事项目,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和帮助成功创业人数作为对各街镇的考核指标。

(三)重点工作

1、发挥政策帮扶,加大就业援助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关于鼓励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在部分特点行业就业的试点意见》(沪人社就发2013]50号)文件精神,落实好“双特”试点政策,鼓励困难人员在特点行业实行就业,进一步拓宽困难人员的就业渠道。

根据《XX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就业援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发2013]23号)文件精神,重点做好本区大龄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征地人员和长期未就业青年等困难就业群体的就业安置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的沟通交流,形成合力,全面贯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促就业的作用,扩大就业容量,增强就业稳定性。

2、加强数据分析,构建失业预警

继续做好失业预警工作,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关注样本监测企业用工情况变化。结合样本监测企业实际用工数较上同期,或者较上月同期发生较大波动的,进行主动了解。切实掌握行业和单位真实的用工变化趋势。同时,结合全区招退工情况和失业登记控制情况,通过就业数据分析,对下阶段就业形势进行预判,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

3、开展前期调研,听取政策建议 《XX区人民政府批转关于进一步推进XX区青年职业见习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发2012]10号)、《XX区人民政府批转关于进一步推进XX区自主创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发2012]11号)、《XX区购买职业中介成果实施细则》(闵人保发2012]21号)这三个文件都将于明年年底到期。在制定新一轮政策前,明年将进行前期调研。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引入社会第三方对现行政策的执行过程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听取各方建议,积累客观数据和社会反馈,结合自身掌握的信息数据,调整完善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

4、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就业服务

首先积极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按照人社部及市局的工作布置,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春风行动、大学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同时针对XX区实际,开展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征地人员就业的专题活动。

其次加强与劳动监察部门的沟通,探索建立制度化的事后监督程序,通过加大两部门间的合作、联合,切实维护我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和税务部门沟通,做好各项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育教学与知识能力下一篇:教育局意识形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