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两微一端”的运营推广研究

2022-09-10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视频、直播、网文等行业规模分别达到725.9、440.6、117.3亿元, 知识服务、短视频、泛娱乐直播等行业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87.9%、183.9%、92.8%。视频、阅读等网络服务占据用户大量时间。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微传播方式, 通过其多元化互动交融方式、多层次分众传播策略以及多角度消息整合推广等突出优势开辟出新媒体高速、高效、多能的信息传播途径[1]。

新媒体传播介质的兴起, 使得信息传播不再是大篇幅, 而是碎片式;不再是单向性, 而是互动式;不再是标准化, 而是个性化;不是文字阅读, 而是影像互动;不是灌输式, 而是分享式;不再是被动接收者, 而是主动传播者。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媒体途径, 宣传运营推广平台方式, 从生产方式、推广内容、运营渠道和传播关系等方面, 进行海量信息推送、跨平台传播、互动体验式交流等, 分析高职院校青年获取信息的习惯, 研究大学生微传播推广的有效方法, 高效促进新媒体平台传播速率, 将高职院校思想引领工作和新媒体的微传播融合在一起, 发出响亮的新媒体微传播主流声音。

(1) 抢占舆论阵地, 扩大宣传影响力。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需求为中心, 运用青年学生微传播中特有的话语、思维规律, 从单纯的信息发布转变成信息产生“共鸣”, 在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交流信息的同时, 不断生产出贴近大学生喜好的高品质信息产品和优质的传播内容, 填满其碎片时间, 进一步掌控网络舆情, 扩大传播力度, 明确信息动态, 实现有效传播, 营造高水准、高质量的新媒体微传播文化。

(2) 互动体验式, 激发“二次传播”。传播的目的更倾向于强化和提升受众的个性体验及信息流动, 传播的过程是全方位、直接、立体的“多对多”“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多方互动[2]。重视受众的阅读体验, 减少冗长的篇幅内容, 设立专门栏目, 提供深度服务, 体验互动升级, 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宣传特色, 进行多形式、多角度的深度推广, 完成集体联动和同频共振。采用组合方式与传播对象进行互动。例如:关键词回复, 留言点赞, 分享抽奖等等。用户参与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二次传播”的产生, 从单一传播演变为交互传播, 传播的范围更广、效率更高[3]。以内容吸引目光, 在互动中发生传播, 在分享中得到提高, 让受众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驱动者。

(3) 跨平台运营, 媒体整合推广。改变以往单一宣传模式, 减少呆板的推广形式, 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发布中心、自媒体等媒介平台联合统筹, 官方和非官方平台进行统一发声, 整合传播渠道, 聚集宣传媒介, 凸显形象策略, 提高话题热度, 形成微传播合力和效应。实现一次采集, 多媒体编发, 多介质推送, 全时段呈现。全方位多平台的报道, 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 使宣传功能得到全面提升[4]。

(4) 提升新技术产品, 打造立体式传播。采取“手机+直播”、“手机+网络”等线上线下并行模式, 拓展技术应用, 利用延时摄影、全景视频、现场直播、H5交互等新媒体技术, 将多样化的新技术与“接地气”的传播内容融合交汇, 实现跨媒体、多渠道深度结合, 有效扩大了主流声音传播覆盖面, 提升了传播效率。

(5) 搭建“矩阵群”, 成立新媒体联盟。完善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建设, 整合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各类自媒体平台、权威部门资源, 管理运营创新, 增设各级相关部门、组织的宣传骨干成为联盟的委员, 组建一支高效团结, 权威发布的宣传队伍, 使“两微一端”的新媒体微传播平台成为了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宣传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高职院校微传播的运营推广有效拓展了学校与老师、学生、校友和大众的沟通互动方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 打造一个集精确、高效、创新、有趣、有深度、有情怀的新媒体互动传播平台, 营造一个良好的新媒体文化氛围, 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摘要:校园新媒体平台是展示高职院校的名片。高职院校借助先进的微传播技术, 利用微传播工具和平台, 及时发布最新、最前沿的资讯, 关注大学生的精神文化诉求, 尊重其个性发展, 把握其成长规律, 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运用青年特有的网络语言, 加强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利用微传播的特色, 倡导传播主旋律, 使微传播在高职院校新媒体引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传播,新媒体,运营推广,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 谢瑾.“两微一端”传播路径下地方城市形象推广策略研究——以宜春市为例[J].美与时代 (城市版) , 2017 (10) :83.

[2] 张海斌.“微传播”视角下高校新媒体工作的发展策略[J].应用新闻研究, 2017 (9) :84-86.

[3] 邓晓斌.大众传播学视域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J].高校传媒与教育, 2017 (10) :117-118.

[4] 李加禾.高校官方微信平台运营创新建设——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官方微信为例[J].新媒体研究, 2017.2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的空中楼阁》中的审美教育下一篇:提高小学课堂导入技能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