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层气象台站预报服务的几点认识

2022-09-11

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立业之本。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各行各业对气象预报产品的需求更加精细化。很多县级气象台站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在气象服务工作中面临着比地级和省级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当前形势, 找到工作的突破口, 是基层气象台站当前预报服务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县级气象台站预报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缺乏是首要问题

人才问题是气象科技服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基层气象台站工作人员少, 缺乏从事预报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 往往一人身兼数职, 任务繁杂, 钻研业务的时间相对较少, 精力严重不足, 导致预报服务内容技术含量较少, 提供给用户的天气预报技术含量低, 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1.2 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相对较低

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和预报服务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 天气预报准确率尚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基层气象服务, 要求比上级气象台站有更加精准的天气预报产品, 使基层气象服务的难度大大增加。

1.3 天气预报产品形式单一, 服务水平被弱化

很多基层气象台站的服务产品多年沿袭着同一的预报模式, 缺乏创新意识, 格式千篇一律, 只是改改数字, 没有特色和针对性, 有些基层台站以公益服务产品代替专业服务, 让人看后兴趣索然。加之基层台站接受上级的指导预报, 有些时候, 可能基层预报服务产品还未加工出来, 上级政府部门已将重要天气报告下转到本级政府领导手中, 从而无法彰显基层气象台站的作用, 弱化了基层台站的预报服务水平。

1.4 为农服务信息进村入户尚有难度

当前农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 尤其是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 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容量影响, 加之气象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很强, 短时临近预警不能及时传递到农村因此“最后一公里”预警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解决。

2 做好基层气象台站预报服务的建议

2.1 建立有利于基层气象台站预报服务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 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事业发展的保证, 人才不足是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议上级部门建立有利于基层台站引进人才的机制, 再有就是发挥现有人员的潜力, 用好现有人才。根据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培训, 培养一批在基层从事预报服务工作的业务骨干。只有人才技术素质提高, 生产出高准确率的产品, 才是搞好气象服务工作的保证。

2.2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就是要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提供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天气预报, 特别是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等灾害天气的预报服务水平, 力求预报精细、准确, 服务及时、主动。始终做到“一年四季不放松, 每个过程不放过”,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并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

2.3 围绕地方经济, 深化、细化服务工作

把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千方百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在各个领域主动切入, 积极参与气候资源的调查评估工作, 与其他部门联合, 做好气象农业分析、评价工作, 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 促进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2.4 改进服务手段, 扩大气象预报服务的覆盖面

2.4.1 做好重大天气的预警、预报工作

在重大和突发性天气发生前, 加密监测, 及时发布预警、预报, 增加气象信息产品的频次, 扩大社会影响, 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让社会各界全面提高对气象服务重要性的认识。

2.4.2 多形式、多渠道发布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充分利用电视、电话、手机、电子显示屏、兴农网、农村大喇叭广播等手段, 及时发布各种气象服务信息, 建议普及农村大喇叭广播系统,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大力推广兴农网的开发和使用, 提高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使用效率。

2.4.3 进一步做好农村气象信息宣传工作

建议建立乡、村气象服务站, 确定专职气象员, 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负责气象服务信息的传达, 及时收集气象灾情, 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传递的问题。

3 结语

总之, 预报服务工作是基层气象台站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是基层气象台站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要依靠科技进步, 努力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气象预报服务在生产、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摘要:分析基层气象台站预报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提高预报服务水平有效途径, 提出进一步做好基层台站预报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预报服务,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 郑国光.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

[2] 施虹.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 200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