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护理论文

2022-05-07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肿瘤医院护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肿瘤医院介入科护理中护理人员面临的危险因素较多,除了护理人员本身的因素之外,与医院制度、环境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护理危险因素的出现对护理人员生命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为了有效减少介入科护理人员的危险因素,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必须要对肿瘤医院介入科护理人员面临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肿瘤医院护理论文 篇1:

提升管理理念,打造护理品牌四川省红十字肿瘤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四川省红十字肿瘤医院前身是原华西医科大学多位老专家发起组建的成都友谊医院,2008年变更为非营利医疗机构,2009年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四川省红十字肿瘤医院,同年通过四川省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

经过多年的努力,护理工作形成了先进和务实的管理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遵循“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强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对不同疾病和不同需求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为广大患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犹如春风吹进了医院。医院领导立即以此为契机,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全院动员会,认真部署,明确指出各部门要齐心协力支持护理工作,形成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服务流程;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加大护理质量监管力度;重视护理骨干培养,优化护理队伍;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目前,医院在不断的探索中總结经验,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率100%,使全院护理服务质量稳中有升,涌现出一批护理“服务之星”,为我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1重视队伍建设,强化分层管理

1.1广招护理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医院的发展,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护理部采用各种方式招聘人才,并根据我院的现状制定出护理人力的配制原则和标准,科学、合理的配置和调配护理人员。护理部还建立了储备护士20名,这些护士平时分散在各科室,遇到病人数增加或突发事件则服从护理部调配。

1.2实施分层管理,完善岗位职责。 各科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修订工作流程,完善各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根据患者病情轻重、技术操作难易程度,安排不同学历、年资、能力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分层使用;同时制定出适合本科的绩效分配方案,将护士薪酬分配向工作量大、风险较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各科护士长建立了“护士沟通园地”,让护士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倾述自己的心声,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和主人翁的意识稳定了医院护理队伍。

2坚持脚踏实地、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2.1从实际出发,制定工作方案。 医院深入调研,根据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方案,并有明确的进度安排。首先确定了“示范病房”,再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手术室、门急诊也积极行动,探索性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供应室提出“面向临床,提供优质服务”,采取多种形式下收下送,减轻临床负担。

2.2从健康教育入手,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 各科护士长制定了具有专科特色的《健康教育手册》,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从饮食到睡眠、从环境到安全等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护士们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卫生部有关活动的要求、规范,开展床旁优质基础护理,积极探索“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我的病人、我的护士”的护理行为,让护士深入病房,深化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履行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协助治疗、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及心理支持等护士职责。责任护士熟悉自己负责患者的病情、诊疗、护理措施等,使护理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医院还加大宣传力度,在院院报上开辟了“优质护理服务专刊”进行特别报道。各科护士长通过不断学习,修改工作流程,改变排班模式,取消功能制的排班,将原有的5次交接班缩减成3次,增加了中午及晚上等时间段的人员,减少了因交接班时人员不足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2.3从细节抓起,完善基础护理。 重视患者的晨晚间护理,加强了一级以上的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认真履行职责,对所负责的病人做到“八知道”,对危重患者做到“三短六洁”;加强了皮肤、口腔、会阴部的护理,严格床旁交接班,减少了危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长还坚持带领组长或责任护士到麻醉复苏室、监护室看望本科病员,指导护理工作,加强护患沟通,减少了护理投诉及纠纷的发生;护理部派专人对晨晚间护理、病区管理、健康教育等进行督导和检查,建立了“护士长检查记录本”,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指出改进;并在每周护士长会议上进行分析,好的科室提出表杨,不足之处及时指出以警示其他科室。在全体护士不懈努力下,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使满意率达95.6%。家属王老师在“住院患者出院测评表”上这样写道:父亲虽然去逝了,但我感到很安心。非常感谢监护病房的医生和护士,他们的付出让我父亲平静的渡过最后的十多天。

3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1强化护理法规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医院严格按照四川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采取集中讲座、分病区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方法,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由原来的87.2%上升至95.7%;护理部每月对各科护理文件的书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3.2加强目标考核,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护理部对各科护士长实施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不定期派护理部助理及资历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深入科室,督导检查;每月组织护士长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促进护士长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4加强督导检查,强化安全意识

4.1加强细节管理,预防不良事件。 在完善了《护理应急预案》、修订了《护理安全管理手册》的同时,还加强了压疮、坠床、跌倒等高危病人管理;建立了高危病人评估表和警示牌,将原入院的一次评估改为每周一次的动态评估,并加强了对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宣教;加强了化疗药物外渗、管路意外脱落、中心静脉置管等护理管理,制作了药物过敏标签、管路标签等;规范了麻醉药品、高危药品、抢救药品、抢救器材的管理,做到了标示明显、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量、定数,班班交接;抢救设备做到了及时维修、保养、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部建立了非惩罚性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取消了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当事人的处罚,加强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归因分析,对每起护理不良事件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提出详尽的改进措施。

建立并完善了总值班护士长查房制度,对节假日、夜间、中午等重点时段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新入、转入、手术前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的护理工作落实;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护理工作达到了24小时不间断的管理。

4.2加强重点护理单元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医院修订了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门急诊、血液透析科、内镜室、重症监护病房、麻醉复苏室等科室管理细则;制定了门急诊-监护室一体化管理办法,使门急诊护士在监护室能学到危重病人的救治、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及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监护室护士通过培训,充分掌握了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提高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能力。建立了供应室、手术室互帮互学的方法,让供应室每一位护士到手术室跟台,了解每一个器械的名称、用途及手术包的质量。手术室探索性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入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减轻患者的恐惧和不安;术后访视由护士长亲自完成,详细了解患者术中感受和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各级护士认真执行三方核查制度,多次杜绝不安全的隐患,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麻醉复苏室和内外科监护病房是医院的示范科室,她们脚踏实地,不断改进,用自己的爱心和辛勤的劳动,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解决了家属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减轻了病区医生、护士的压力。

5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5.1制定计划,规范培训。 护理部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有計划有目的的组织在职护士培训。各科护士长结合卫生部下发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及本专科的特点,通过业务查房、讲课、考试等方式,学习本专业的专科理论与技能,每月组织操作、理论考核,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医院还充分利用监护室、麻醉复苏室的教学资源安排临床护士轮转进修学习来提高基础护理水平及抢救技能,回科后受到科室医护人员的肯定。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业务讲座及护理业务查房;对疑难病例、新开展的手术组织病例讨论,对临床护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护理会诊;每年组织护理基础理论考核2次,基本技能考核2次,护理人员“三基”培训率达100%。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较大的提高了新护士在进入临床前的业务能力。

5.2提高人员素质,优化护理队伍。 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护理部积极选派护理骨干及管理人员参加各种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培训班;派护理骨干到华西医院进修临床护理和专科护士培训;积极参加成都市卫生局举办的“5.12护理技能大练兵”竞赛和“成都市第三届医疗急救知识技能大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护理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专业理论及技能,加强了与外界交流,开阔了眼界,培养了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带动了医院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5.3严格带教,培养护理后备人才。 我院每年教学任务较重,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保证临床安全,护理部合理的分配教学资源,制定了《护理教学培训计划》及《实习护士管理规定》,增加了岗前培训内容,使她们能迅速了解医院的管理规定,熟悉医院的环境,了解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规范护理基础操作,规范着装、语言等;实施“全程导师培养教学模式”,既由科室护士长选出4-5名经验丰富、具有带教资格的护士与1-2名护生构成“一对一”“一对二”的带教,实习护士进入临床科室第一位带教老师为该护生在我院实习期间的“全程导师”。 “全程导师”不仅负责实习护士的工作、学习,还要经常与实习生沟通、交流,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了解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困难;在临床实习中加强了操作前对患者的评估,避免患者的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护理部经常组织座谈会,征求学生意见,指出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鼓励先进,还制定了“评选优秀实习护士的相关规定”和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活动,不但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四川省红十字肿瘤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明显成绩,在赢得患者广泛的赞誉的同时,也获得同行的高度认可。但我们深知:优质护理不是形式或阶段性活动,而是提升护理岗位价值、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过程,我们将进一步建立优质护理的长效机制,持之以恒,让患者就医感受更好、得到实惠;同时也让护士体验到职业的荣誉、护理工作的价值,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赵丽君 谢国太 高德华

肿瘤医院护理论文 篇2:

肿瘤医院介入科护理人员的危险因素

【摘要】在肿瘤医院介入科护理中护理人员面临的危险因素较多,除了护理人员本身的因素之外,与医院制度、环境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护理危险因素的出现对护理人员生命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为了有效减少介入科护理人员的危险因素,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必须要对肿瘤医院介入科护理人员面临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本文在对肿瘤医院介入科护理人員危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了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危险因素;防护措施;安全事故;职业防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42

1.1针刺伤及感染针刺伤是肿瘤科最常见的伤害,也是感染最常见的因素。在肿瘤介入科中针刺伤主要发生在以下环节中:抽吸药物的时候;处理污染注射器的时候;收集一次性医疗用品时;传递器具时;病人配合度不高导致刺伤的发生。感染主要在如下情况中较为常见:备皮中被污染的刀片划伤;在治疗中被污染的导管刺伤;术后被绷带拆除中被剪刀划伤;接触到污染的血液;接触患者的体液、粪便等。

1.2心理压力因素在当前医院发展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实施优胜劣汰。医院为了降低成本削减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大,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护理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增加。另外,对于在介入科工作的护理人员来说,他们的护理对象是肿瘤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容易被感染上乙肝、丙肝等疾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非常小心,导致精神压力增加。

1.3防护意识较差在介入科护理中存在很多的疾病传播因素,但是部分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在护理中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了解不够,导致院内感染的出现。例如,很多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后不注重洗手,部分护理人员洗手后习惯性的用工作服擦手[1]。这些危险因素会直接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

1.4职业安全管理不到位虽然针对当前医院感染严重的问题,医院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部分与职业安全相关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并不全面,对针刺伤、血液性传播等没有硬性规定。对于预防感染没有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导致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问题严重。2肿瘤医院介入科护理人员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2.1针刺及意外伤害的防护介入科护理工作繁重、紧张,针刺及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较为频繁,为了减少此类伤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处理污染锐器的时候应该谨慎、小心,禁止用手直接去掉注射器的针头,污染的一次性器具要集中收集和处理[2]。如出现刺伤应该及时采取如下措施:①从近心端开始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冲洗伤口后用碘伏消毒液浸泡,擦干后包扎。②如接触到乙肝患者体液和血液,需要按规定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③详细填写意外事故报告,上报给医院感染科。

2.2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要有效规避护理危险因素,护理人员自身要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护理工作中树立预防观念,对护理的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重视。例如,采集血液标本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血液。手术中护理人员皮肤创伤的时候不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另外,在介入科护理中洗手是最基本的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在护理前后要认真洗手,对手部各个部位都要认真清洗,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使用消毒剂[3]。

2.3保持健康心态良好的心态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失误的出现,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护理人员要学会缓解自己的心理负担,在护理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工作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医院方面要尽量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自身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来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放松身心,从而以更好的状态完成护理任务。

2.4重视职业防护管理肿瘤医院要完善护理职业防护制度,站在护理人员的角度对当前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安全防护知识讲座,通过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医院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加强监督,规范操作流程,减少疾病的传播机会。另外,整个社会也要加强对护理职业的危险因素研究,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护理人员的权益。3结语

总之,在肿瘤医院介入科护理中护理人员面临的危险因素较多,除了护理人员本身的因素之外,与医院制度、环境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作为感染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应该对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全面的了解,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重视自我保护,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医院要完善护理危险防范制度,通过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出现。参考文献

[1]王冰梅.肿瘤专科医院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06z):68-70.

[2]吴华凤.肿瘤科护士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2):131-132.

[3]宋红荣,白凤枝,霍海燕,李小青,师艳平.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与防护[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7):852-854.

作者:王凤艳

肿瘤医院护理论文 篇3:

“两岸和平统一是我的理想”

“我是台湾的中国人,也是中国的台湾人”,62岁的王津平这样介绍自己。出身于台北的王津平,自1975年从美国留学返台后,先后任教于淡江大学、台湾世界新闻大学。

2008年,大概是王津平往来海峡两岸最频繁的一年,从四川赈灾、观看奥运会、到北京参加国庆59年招待会,大陆发生的一切都令他感同身受。

想到北京过退休生活

“早在1979年,大陆发出《告台湾同胞书》之后,我就开始踏上祖国大陆,应该是较早到大陆的台湾人”。

王津平津津有味地回忆起最初到北京时的印象。“那次,我住在北京西边的西苑饭店。在我走进饭店顶层上的旋转餐厅时,左边听到乡音,是台湾来的一堆儿人,再走一步,右边又是讲闽南话的人。好亲切啊。用闽南话讲,就像是走自家的厨房一样。”

北京的一切让他感到新鲜和欢喜。街上汽车稀少,在城乡接合的地方有“嘚、嘚”的马车不时驶过。长安街上特有的宁静氛围,道路两旁树荫下,老人们谈天说笑、含饴弄孙的情景,竞让王津平不由得产生了退休后到北京颐养天年的念头。

“没有想到,这才过多少年,北京就换了新面貌了,车子多到拥挤堵塞的地步,长安街也变成了花园大道。”王津平说自己见证了北京的变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让王津平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国际化,“那些志愿者讲着流利的英语,落落大方,充满了自信,真的体现出了泱泱大国的气度。”其中,最让王津平感慨的是“和谐无所不在”。

与《中国建设》的一段渊源

“人嘛,从感性的开始才会理性的思考。”王津平说,1972年,他去美国留学,专门研究当代美国文学。“这期间发生了影响我一生的事情,那就是,看到了大陆的《中国建设》杂志(本刊的前身——作者注)”,说到这儿,王津平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杂志的图片和文章很吸引人。我从《中国建设》了解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当我看到杂志的创办人是宋庆龄时,更是爱不释手。”

“我非常崇敬宋庆龄女士,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抗战时期,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在重庆播音的故事。她们一边抱着儿童,走过正在被轰炸的重庆的瓦砾堆,一边告诉听众,‘您们听,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机,他们残杀我们的儿童’。”王津平激动地说:“这声音,足以让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动容!宋庆龄如此爱护中国的孩子,实在太伟大了!”

怀着这样的敬仰,年轻的王津平几乎每月都迫不及待地等着新杂志的到来。只要有一期看不到,他就会到处找,到处问,“谁拿去了,怎么不见了?”从1972年到1975年的三年留美生涯,王津平整整看了3年《中国建设》。“看这本杂志,让我看出感受和心得。这本杂志赋予了我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对祖国大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海峡两岸有了思考。”

闯进张学良的生活

1975年,被王津平认为是自己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在美国,他从英文以及英文原版的大百科全书中看到了中国现代的历史,以及百年中国落后的原因。“因此留美结束后,我决定回台湾,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些事情。”

1988年,王津平与人一同发起成立的“中国统一联盟”,简称“统联”。在这个团体内,集合着不同政治背景和身份的人士,但大家有一个共识: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反对分裂。

在反对“台独”的活动中,王津平曾经被“台独”分子打伤。但是,这并没有动摇王津平的追求。“这条路走下来,大概与我的家庭背景和小时的经历有关系”。

“古人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没有国,哪有家?”王津平不会忘记年少时的情景:父亲带他到海边玩,在沙滩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中国地图,然后,父亲抓住王津平的小手,指着地图,一遍遍地教他“这里是北平、这里是天津,我给你起的名字就是天津的‘津’、北平的‘平’,你要记住这个地方。”王津平说,也就是在那时,西安、泉州等地名,以及整个中国的地理概念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而一件奇人奇事,也给王津平留下永恒的记忆。

一天,在王津平家的花园,他看到隔壁的房子里,有一个英俊潇洒的人捧读一本书,他好奇地走过去,问那人看的是什么书,那人拿起他的小手,在手心里一边写。一边说:“是《明史》。明是日、月、明。日,是太阳。月,是月亮。”还画出一个月亮,王津平一下子看懂了。说着,王津平下意识地看了看手,“我现在的手上还有暖和和的感觉。当时我只有5岁。”

那个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大陆出版的一本张学良的传记中写道,‘在他(张学良)幽闭的日子里,隔壁的小孩儿闯进他的生活’。而那个小孩就是我。”

“就这么巧,我童年的时候,无意中就接触到了这些东西。”王津平坚持认为,他比一般人幸运,尽管小时候并不晓得海峡两岸是怎么回事,但是这些经历促成他日后坚持为祖国统一而努力。

让年轻人了解祖国大陆

在王津平看来,海峡两岸交流中有三个浪潮是谁都挡不住的。

第一个,是台湾老兵返乡探亲。那时,从大陆来台湾的老兵们经常眼巴巴地眺望海峡对面,“我的家在对面,但是回不去”。老兵们“我要回家”的呼唤,让他下决心推动这件事。

很快,台商能够到大陆办厂,寻找到了企业的第二春。

第三个,是台湾的学生到大陆念书。大陆成了台湾同胞寻找发展的地方。

1998年,王津平首次带领40多个台湾青年学生到大陆踏上了“闽南文化寻根之旅”。他们走访了北京、西安、洛阳、泉州、厦门等地。一路上,教授们在摇摇晃晃的车子上当场讲课,学生们个个听得全神贯注。在时空交错中,大家仿佛走进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隧道中。一切显得那样陌生而熟悉。

“我告诉你一个镜头,我们在黄帝陵轩辕庙举行了庄重的祭祖仪式,几乎所有的人泪洒黄陵,我写了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诗《祭黄陵》。那次,中央电视台分四次才把节目播放完。”在王津平看来,这一趟探源寻根之旅,意义深远,“我们获益匪浅——学到了不少东西,更感到祖国的伟大。我们寻到了自己的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属于这里!”

在这之后,王津平及他所在的中国统一联盟,展开了一系列推动台湾年轻人了解祖国大陆的活动,开创了两岸交流的许多个第一。例如,为使中小学教师教授巴蜀文化储备必要的知识背景,组织了第一个台湾教师访问团,第一次去看熊猫,参观兵马俑、三星堆、都江堰、九寨沟等;举办大陆西部歌王王洛宾在台湾的第一场演出等。

王津平说他喜欢抗战时候的一首诗:“假如把自己当作一颗珍珠,就有被埋没的痛苦,何不把自己演化为泥土,让众人踩出一条道路。”在他看来,路要越走越宽,自己这一代的努力,要成为下一代的沃土和养料。

惦记灾区的女儿

四川地震让远在台湾的王津平异常揪心。2008年7月8日,王津平带领“2008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重庆分营”来到重庆肿瘤医院护理来自地震灾区的伤员。

伤口上还打着钢钉的灾民,见到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高兴地与他们聊天。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的勇气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震撼着王津平。当听说隔壁有个“微笑天使”时,王津平急切地过去,原来是个眼睛大大的微笑着的女孩子。听医生介绍,她的双腿在地震中被砸伤,必须截肢。为了不让爸爸妈妈伤心,她反而说服他们同意截肢。在做手术的时候,她没有掉一滴眼泪。“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微笑天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当得知女孩子的名字叫王丽时,王津平不禁大呼一声“啊,跟我女儿一样!”全场的人赶紧说,赶快叫“干爹!”王丽很自然地叫王津平“干爹!”“我忍不住就把她抱起来了。干爹会照顾你一辈子!”恰巧王津平的儿子王正也是营员,在一旁马上说:“我年纪比你大,你就是我的干妹妹了,我就是你的干哥哥了”。王津平告诉王正,要好好跟妹妹学习,她能微笑着面对灾难,说明她灵魂美好。“我希望如此美丽的笑容不仅要奉献给父母和亲人,也要奉献给社会。”

离开四川灾区以后,王津平心里开始酝酿一个计划,“通过中华基金会,想办法在四川办个农业基地,鼓励愿意来四川的台商投资。”

本文责编 张 桦

作者:张 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乡村债务探析论文下一篇:黑色电影创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