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音乐教育论文

2022-05-04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知行合一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该文从个人音乐教育经历出发,阐述音乐学习者的共性和特点,并结合一些名人案例,尝试分析音乐教育从价值观形成,情商培养和“知行合一”能力三个方面的对人的积极影响。并基于音乐教育的种种益处,立足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从基础教育,大学普及教育以及教育去功利化三个方面提出对音乐教育的建议。

知行合一音乐教育论文 篇1:

追求“知行合一”的园本教研模式与内涵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优秀的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南师大虞永平教授曾指出:“幼儿园课程具有传递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功能。”因此,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化音乐资源,发挥其功能,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青年教师对现有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了解甚少,通过怎样的途径帮助青年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与生成,从而使园本教研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真”教研?本文以大班奏乐活动“拔根芦柴花”为例,浅谈我园“知行合一”的园本教研实践做法。
一、“知行合一”的园本教研模式

(一)共情,活动前追溯作品背景

受当下外国音乐、流行音乐的影响,很多青年教师对我国传统音乐及其背景并不熟悉,想要充分挖掘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资源,首先要了解作品背景。如进行大班奏乐活动“拔根芦柴花”时,在师培开始前,教师要追溯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到该作品选用的音乐是一首著名的扬州民歌,其体裁是劳动号子,并且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乐曲中的芦柴花是芦苇的花,而芦柴根还具有药用价值。从而走近作品甚至作曲家,理解乐曲旋律表现的活泼欢快情绪及作品内涵,引发共情体验,一方面为师培中更好地用肢体表现作品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寻找作品本身值得挖掘的价值点。

(二)实践,教师在师培和体验中感悟

充分了解音乐背景后,我们请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开展或创新奏乐活动,然后借助幼儿园教研团队进行现场实践和研讨。这里的实践指的是执教教师当老师,其他参与教师当幼儿,亲历整个学习过程,并现场研讨和指导。在“拔根芦柴花”师培活动中,两位执教教师的活动程序如下。

执教教师甲:1.执教教师直接示范身体动作(拍手跺脚、拍腿、拍肩、拍头、跺脚拍手、跺脚拍手右手上举颤摇手腕、跺脚拍手);2.全体教师跟学身体动作;3.执教教师分配身体动作分组练习;4.执教教师指定分组配器方案,指挥全体教师进行乐器模仿动作演奏;5.执教教师指挥全体教师合乐演奏。

执教教师乙:1.执教教师讲述创编的情境性故事(芦柴根是一味中药,可以下火,治疗肺热咳嗽。小明嘴巴上火了,我们一起去拔芦柴根给他治病吧);2.执教教师示范情境化身体动作(拔根擦汗、捣药、放药、煎药、请~喝、身体健康);3.全体教师跟学情境化身体动作;4.全体教师共同商议情境化身体动作的分组并练习;5.全体教师尝试根据乐器的音色,设计合适的配器方案;6.全体教师共同商议分组配器方案,并按照商议好的方案进行乐器模仿动作演奏;7.执教教师指挥全体教师分组合乐演奏。

研讨现场:

专家:执教教师乙为“拔根芦柴花”匹配了有趣的故事情境,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执教教师乙:我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想加入情境故事,活动好玩了,我才有兴趣参与。然后我查了下芦柴花可以制成药材,就设计了先拔花再制药,制成药后喝了才能治病,就有了“请~喝”的动作和最后的身体健康。

教师A:确实如此,加入了故事情境线索后,我才理清了动作顺序,记忆难度降低了。

教师B:我也查了,但不是芦柴花而是芦柴的根才有药用的价值。

执教教师乙:怪不得要拔,根深,要用力才能拔上来,才会出汗,所以才要擦汗。

教师C:可以想一个生病需要帮助的情节,故事贯穿始终,幼儿在一节活动中始终能在情景中学习更好。

专家:群策群力之后,创编的故事情节更合逻辑,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

分析: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一致认为单纯动作学习枯燥、无趣味,且不利于记忆;调整后加入情境线索,改变为情境动作,更具游戏性,更易于理解、记忆。为乐曲匹配有趣的故事情境,不管是对幼儿还是对教师都更易于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境,记忆乐曲的节奏型,且使得活动更具逻辑性、游戏性,同时也便于倾听、解读音乐,让整个活动更加的舒适、合理,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学习特点。这种互动式的研讨,让在场每一位参与教师都亲历过程,在角色换位中更好地了解幼儿学习特点,久而久之,教师基于幼儿经验设计活动的能力便会增强。这样的教研,使参与教师完全走出“旁观”行列,成为教研主人。

(三)优化,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调整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优秀的传统音乐资源也不会一次就设计成功。在落实到幼儿的第一次活动实施后,通过园本教研我们发现活动设计还存在问题:

1.身体动作及预令

教师在实践后,发现孩子在每个乐段前有对于教师清晰提示的预令需要。三个乐段的身体动作分别有不同的情境含义,对应不同的语令提示。为了帮助幼儿掌握乐段的衔接,教师进行了三个乐段更加细致的语令思考。第一乐段之前为拔根准备;第二乐段之前为“制药三个步骤”的语令,分别是“捣药准备”“放药准备”“煎药准备”;第三乐段富有情境性地說“请~喝”。在进入指挥环节,制药三个步骤,预令还需要念对应的乐器名称“圆舞板准备”“小铃准备”“铃鼓准备”。

2.故事的逻辑线索

原来的故事:有一种花(出示花的图片)生长在水边,看上去像狗尾巴草,它是什么花呀?它叫作芦柴花,芦柴花还能治疗上火呢。小明(出示小明图片)最近上火了,你们知道什么叫上火吗?就是头晕,眼花,还会长口腔溃疡。妈妈用一个锅(出示锅的图片),煎药给小明喝,治疗上火。

修改后的故事:小明最近上火了,头晕眼花,还长了口腔溃疡。有一种植物的根,有清热解毒治疗上火的功能,它是什么植物(出示芦柴花),让我们一起来拔出芦柴花的根,帮助小明吧。修改后的语句更加精炼,有指向性,如指向芦柴花的根和幼儿要做的任务。去掉了会引起幼儿发散更多与主题无关的多余的故事成分。

3.结果的反馈

活动中,虽然让幼儿在活动中以选择芦柴花的各种照片的方式来寻找芦柴花,并且拔了有药用价值的芦柴根,渗透了科学领域的植物特征知识。但是没有说明每次小明喝完药后有什么反应,我们应该让幼儿看得见自己的努力成果,这样他们更容易有成就感。第二次活动,我们调整了故事、教师预令,加入了情境图片的运用——小明每次喝药后都有变化,让幼儿看得见自己努力的成果,在找花游戏中增强趣味性,让幼儿有目的地主动参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传承,幼儿在传统和现实中成长

在整个教研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都参与其中。幼儿在活动中利用各种资源收集有关的信息,在收集的过程中了解了传统音乐资源的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如在科学区将真实的芦柴根放到区域让幼儿观察,或在美工区了解各种花的结构,制作花等,将集体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使传统音乐资源得到了传承,让音乐的教育变成以音乐为载体的通过音乐的教育。另外,传统音乐资源审美性、愉悦性及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等也有很好的教育价值,“知行合一”的园本教研形式,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手段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在传承传统音乐资源的同时促进了幼儿的能力提升。

(五)梳理,经验的归纳与总结

一个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经验进行及时梳理,再次的研训。“研”研究的是教师个性的问题,“训”是通过园本教研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让全体教师做到“知行合一”。如“拔根芦柴花”活动中,教师及时归纳每次活动的同类问题与经验,总结出情境的游戏化、指挥及预令的使用、人际互动的方法等策略,便于其他奏乐活动借鉴。
二、“知行合一”的园本教研内涵

1.搭建教師理论到实践的相互转换支架

“知行合一”的园本教研让教师亲身经历、真实感受,把握核心内容、创新适宜方法,每一步都会促发教师主动思考,发掘自身的潜力,让教师不仅明白为什么,还明白怎么做,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为教师搭建每一步理论到实践的相互转换支架,让教师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行中有思考。

2.注重研训过程中的生发和运用

“知行合一”的园本教研注重研训过程中教师根据作品情况、幼儿经验生成创新,注重教师的理念融合。鼓励教师基于幼儿经验、问题,大胆创新生发出更加适宜的活动情境、适宜的教学手段,更关注教学过程情境性、趣味性、经验与延伸。

3.强调研训过程的支撑

每颗种子都渴望成长,只要有适合的土壤和环境,就会凭借内驱力破土而出。教师就像这颗种子,需要激活内驱力,提供成长支持。这样的教研形式强调全体教师在研训活动中积极参与、深度卷入,而不是作为局外人在旁边听一听、看一看,让研修成了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在研训的过程中,鼓励教师思考在前,激发专业自觉,并创设条件支持教师动手尝试。若教师遇到困难,幼儿园则会通过团队支持、专家支持为教师及时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困难。

4.资源有效利用的需要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很多都是教师的创新课,并没有完全成熟。且幼儿园规模有限,尤其规模小的幼儿园,没有太多的班级、幼儿资源让教师用来反复实践,需要我们的教学相对成熟,因此采用先师培再在幼儿身上实践的教研形式是比较适宜的。师培过程看似成人对着成人上课,执教者通过这样的平台,一方面通过同伴互助能获得更多基于幼儿经验的经验,另一方面锻炼了自身的现场调控能力,提升了个人素养。

作者:付海霞

知行合一音乐教育论文 篇2:

也谈对音乐教育的建议

摘 要:该文从个人音乐教育经历出发,阐述音乐学习者的共性和特点,并结合一些名人案例,尝试分析音乐教育从价值观形成,情商培养和“知行合一”能力三个方面的对人的积极影响。并基于音乐教育的种种益处,立足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从基础教育,大学普及教育以及教育去功利化三个方面提出对音乐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音乐 教育 大学 情商 知行合一 去功利化

音乐是一种美好又神秘的特殊语言,它传达情感,讲述故事,具有变幻莫测的力量。不同风格特点的音乐能带给人不同的情绪和感受,比如西欧的古典音乐往往带给人平静和思索,摇滚或重金属音乐使人充满激情。在心理学,生物学乃至社会学上都有对音乐的研究,而本文以本人教学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和思考,尝试分析音乐学习的益处,并提出对现今音乐教育的一些建议。

1 长期教学过程中了解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音乐教育日臻普及和完善。本人作为长期从事大学生音乐教育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并由此得出了一些规律。

身处一个综合性高校,接触到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习不同专业。但我们发现,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们的一个共性,也就是对美有着十分积极的追求。比如说,学校各类社团以及艺术学院举办的一些音乐会,音乐讲座,话剧专场活动往往能获得学生的广泛支持,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而且在此类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保持十分优秀的秩序,展现了较高的素质和欣赏水平。就本人开设的全校通选课钢琴基础而言,在每学期的报名过程中都属于最热门选修课之一,在上课过程中发现,能够幸运选上的学生都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在课堂上虚心求教,认真练习。还有一些未选上的同学专程过来旁听以期学到一些知识。这足以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从主观上都有对高雅音乐的向往,对艺术的热情是非常高的。不论之前是否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都对音乐之美主动追求。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也让我由此对大学音乐普及教育有一些思考。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接触到了一些有着艺术特长的非艺术专业学生,并与他们进行了比较深入地交流和沟通,由此了解了一些由非艺术专业学生组成的艺术社团。总体来看,这些社团中的孩子都对音乐充满热情。他们在各自的专业学习之余,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音乐上的分享与切磋。比如在一些艺术团的器乐队中,擅长不同器乐的孩子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许多作品,与此同时也获得了纯洁无暇的友谊。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了一个“玩音乐”的态度。音乐对于他们,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成为彼此感情的纽带。与此同时,我了解到,这些有着音乐特长的孩子们在其他领域也有一些令人惊讶的天赋。比如说,在专业学习上,他们一般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就比较好地能掌握知识;在课外活动中,他们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生活有强烈的热情和好奇心等等。于是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有意识地询问这些孩子,音乐对于他们有什么影响。他们则无一例外地表示音乐的学习对自己产生了诸多积极的作用。这也让我不断地思考,音乐的学习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他们的优秀在哪些方面与从小接受音乐教育产生联系呢。

2 从名人生涯看音乐对人的影响

从身边接触到的现象推广开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几乎任何一个领域的顶尖人物中都有音乐家。比如,我国的多位领导人都曾系统而专业地学习过音乐,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曾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著名电影导演伍迪·艾伦是一名单簧管演奏者,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是一位专业的单簧管和萨克斯风演奏家,爱因斯坦拉得一手好小提琴,并且曾说,“我的很多科学成就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这一切足以证明,音乐的学习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推进作用。许多功成名就之人都认为音乐为他们开启了创造性思维的大门,而他们的经历也表明,音乐也磨砺了他们其他的品质。所以,下文将从音乐对人的价值观形成,情商和“知行合一”的能力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从价值观形成来看,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审美能力上,音乐教育对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说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够大大提高听众的审美。当今社会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发展阶段,任何事物都充满了选择和变化,这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审美鉴赏能力,才能选择一些美的事物,不至于迷失。而从小接受音乐教育并了解一些美的音乐,能够让人辨明美丑的能力提高。其次,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就以高速摄影技术观察水的结晶并以此来判断能量的性质。他的实验结果《水知道答案》一书中就证明,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信息,比如赞扬的话语,优美的音乐,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讯息则会使水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这从侧面说明,优美的音乐对事物总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从小接触学习音乐的人,也往往能拥有比较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再加上他们的审美能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地加强,在生活中会有选择地选择美的东西,这样的人更倾向于乐观积极的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开朗。

从情商培养来说。按照情商创始人耶鲁大学彼得·萨洛维教授的界定,情商是指一种理解,调控和运用情绪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做出合乎智慧的表现。德国科学家马泰松致力于音乐疗法几十年,在对爱好音乐的家庭进行调查后注意到,常常聆听舒缓的古典音乐的家庭成员大都举止文雅,性情温和;相互之间能够做到和睦谦让彬彬有礼;同时都比较健康长寿。此类研究还有很多,有科学家从神经学和人体结构角度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解释。而从音乐本身的特性出发,我认为,因为音乐是不具象的抽象表达手段,作曲者本人的情感需要他人进行还原。聆听音乐者只有尽力地体察音乐才能感知到音乐的美感,并且,这些感知本身并没有标准答案和对错之分。由此,在学习音乐者的潜意识中,就养成了关注身边细腻情感的习惯。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难以体察他人的思想。而从小学习音乐让人敏锐地发现他人的情感变化。这样的人往往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力更强。在情感的控制方面,音乐表演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将不同的情感精确地控制并且表现出来,这就需要随时调动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又提高了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简而言之,音乐的学习使人对情绪的了解与控制能力都一定的提高,进而对情商的培养起到推进作用。

最后从“知行合一”的能力来看。明代的王守仁创立的“心学”讲究知行合一,即所知的客观道理与个人的实践进行结合,才能称得上“善”,也就是完善的发展。放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就是要能够同时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两者相互平衡,才有助于人的综合发展。反观音乐学习,同时需要思维情感上的创造和技术上的表达。比如说,器乐或者声乐学习者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对某一个乐段或者乐章的反复练习直到令人满意。这种练习不仅仅是技巧上的训练,而是要加上自己本身的情感和理解,对乐曲进行再创造。而且音乐作为一种不具象的表达形式,允许各种不同理解的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往往鼓励这些不同的理解。这就在不断地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当然,如果没有娴熟的技巧,又无法将心里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为了表达心中所想,需要尽可能多地进行练习。音乐的表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所以学习音乐的孩子更容易养成“知行合一”的良好习惯。相比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一般较强。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的现象屡见不鲜,音乐教育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现状。培养年轻人“知行合一”的能力,让他们兼具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基于当今社会发展状况浅谈对音乐教育的建议

3.1 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音乐的学习

基于音乐学习的种种特性,一般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开展比较正规的音乐教育对孩子益处很大。但是基于现在社会的发展状况,基础教育阶段音乐的学习还不能够完全普及。在一些有能力的地区和学校中,应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更加重视音乐的教育。比如,一些中小学虽然有比较专业的音乐老师,但音乐课还不够正规,老师上课的课时得不到保障甚至被文化课时间侵占,学校对音乐课的要求也并不严格。这是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种种益处而产生的。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音乐艺术人生》一书中说,欣赏古典音乐能够提高人的审美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近年来国家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当然,令人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学习音乐的益处,学习音乐的孩子越来越多。但由于现在许多音乐教育机构的非专业性,并不能保证音乐教育的质量,需要家长仔细地挑选。基于这些现状,我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应该提高,对音乐教育者的选择应该更加慎重,使得音乐教育的益处尽可能多地发挥出来。

3.2 大学音乐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音乐教育拥有各种益处,但就我国现在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状况而言,大范围地普及基础音乐教育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大学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音乐教育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而作为高校,往往拥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只要对音乐教育足够重视,就能给学生比较好的音乐教育,从而减小这些差异,让音乐教育更加公平化。比如一些高校艺术学院就在全校开设了多门通选课,包括乐器基础,音乐鉴赏,音乐分析等等。研究表明,音乐教育起作用的时间是不分年龄的,虽不能否认从小接受音乐教育能更好的感受音乐带来的益处,但在青少年时期学习音乐也能对对人的各个方面进行提升。比如是在欣赏音乐这一部分,引导大学生们欣赏古典音乐既契合了他们对美的积极追求,又能通过音乐的熏陶使他们的心理状况得到较好地发展。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本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学校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继续学习,同时为艺术社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艺术活动蓬勃发展。国家教育部举办大学生艺术展演时强调,鼓励非艺术专业学生参与,也正是符合了这一点。要让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发挥艺术带来的好处,不浪费教育资源,将来这些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又能为社会艺术普及贡献自己的力量。

3.3 “去功利化”地学习音乐

在香港作家梁文道的文章《新生指南》中写道,香港很多孩子从小弹钢琴,其中当然有不愿坚持的,这时他们的爸妈会说,坚持一下,等你弹到八级就不用弹了。梁文道感慨道,这就好像学开车是为了以后再也不开车,学习某项东西目的是为了以后再也不用做它,是不是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呢。有些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级别和进度,以这些作为衡量音乐教育的标准,而忽视了孩子学习音乐的真正目的,是本末倒置的。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现象,就是在孩子文化课成绩不佳时,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有些家长会选择音乐这条路,以求得孩子考上一个好学校。这无疑是功利化的,也难以起到前文所述的种种效果。而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也曾询问过一些孩子,对音乐如此热爱,本身的天赋也很不错,为什么没有选择音乐专业。得到的答案令人惊讶,他们说,文化课的成绩本身不错,而现在身边人的看法是,学音乐等于成绩不够好,所以在这些压力下,还是选择学习其他专业。这样的现状虽然令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难堪,但是也需要正确面对。我认为,音乐的学习应该是普及的,自主的并且基于兴趣之上的。过于功利化的音乐学习,甚至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要真正让音乐教育对学习者产生好处,必须要使其往去功利化的方向发展。而就现在来看,教育观念已经逐渐进步,我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绝大部分比较有素质的家长都认为,让孩子坚持学习音乐不是为了考取高校,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说明,去功利化的音乐学习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相信在推广之后,去功利化的音乐学习将使更多的学习者真正从音乐学习中获取益处。

从教多年,愈发深深感慨,音乐的学习是快乐的,音乐的教育也是快乐的。因为音乐的美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净化着我们。在美妙音乐的指引下,我们对世界、对生活充满憧憬与期待。希望音乐的种子能够播撒得更远,给更多的人带来启迪与快乐。

参考文献

[1] 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 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花城出版社,2005.

[4] 深圳市专家工作联合会.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 幼儿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深圳学知文化教育机构,联合推出《音乐改变人生》.

[5] 梁文道.新生指南意林文摘,2012.

作者:郭岩 夏暐曈

知行合一音乐教育论文 篇3:

知行合一的中国教育学

张康桥,男,高级教师,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张“教育就是服务生长的过程”,致力于小学语文课程与重建儿童课程的研究,有《儿童语文课堂》《为什么做教师》《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等专著,其中关于“儿童语文课程”与“儿童课程整体重建”的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贵州教育出版社在2009年4月首次出版了《王阳明的五百年》,作者余怀彦力求在大视野、全球观下讨论王阳明的思想及其影响。2009年12月7日,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电视栏目也对这一著作进行了介绍并高度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本哲学著作,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们应该有当代的中国教育学,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建构是需要汲取传统哲学精髓的。当然,建构当代中国教育学更多的是大专家们的事儿,我只是尝试用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视角来读一读,谈点不成熟的感悟。

一、让教育回归实践哲学

曾听某位学者讲到这样一个教学案例:美国某小学的数学课,老师请学生回答,一加一等于几?为什么?一学生说一加一等于三,并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老师给予该名学生B的等第,相当于我们的良好;另一学生的答案是一加一在不同情况下可以等于一到四的任何数,同时列举了很多例子,老师也给予B的等第;还有一位学生说一加一就等于二,虽然他承认刚才两位同学列举的情况都存在,但是大多数情况是等于二,教师给予这名学生A的等第,当然随后老师也解释了给予A等第的原因,并说明通常把一加一的答案规定为二的原因。

这样的评价和我们的教学截然不同,我们更关注知识的准确性,他们更关注学生对生活实践的解释能力。与此同时,作为实践的教学,我们更关注知识,美国教师更关注人本身。这个案例启示我思考,让教育回归实践哲学。

今天的教育,我们更多的不是基于实践探讨问题,而是基于理论研究问题。但王阳明的教育哲学再次表明,教育学是实践智慧之学。

16世纪初,因阉党刘瑾专权,迫害忠良,王阳明义愤填膺,首先上折子救援,得罪权臣。刘瑾勃然大怒,让王阳明入狱,廷杖四十大板,打得死去活来;还被指为“奸党”,罚跪于金水桥南。随后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也就是去龙场做那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无奈之下,王阳明来到中国西南山区,在万山丛中,在经历生死磨难后,他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也就是说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任职期间,王阳明开始办学授课,有一教学片段,主题为“训龙场诸生”:

众弟子问:“王老师啊,这‘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什么意思啊?”

王阳明没有回答,只是说你们再想想。

一弟子若有所悟,问:“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

火候到了,王阳明的回答意思大致是这样的:你没有看到这些花的时候,这些花和你的心一样都是沉寂的,约等于没有;你看到这些花时,就知道了这些花的颜色,此时,这些花已经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心即理”,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他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悟到了这一层道理,王阳明很开心,常常和自己的学生兴奋地交流心得,人也精神大振,乃至秉烛讲习,通宵达旦。有这样的老师在,附近的居民就把孩子送来读书,王阳明还建起了龙岗书院。王阳明在龙场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教育。此后,他就和教育彻底分不开了,走到哪儿就教到哪儿。

思想的凝结不仅是学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人生实践的感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就没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思想。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是什么呢?实践哲学是探讨人的行动的,它强调人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彻底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实践如王阳明心学体悟过程,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审慎地自由选择的行为,是以自身为目的行为,无论是上书直言,还是创办龙岗书院,王阳明的选择都是自由选择的行为;二是以人事为对象的行为,是关涉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行为,王阳明的行为都与求善成圣的人生价值密切相关。

当今的教育更多地用别人的思想,几乎从来不问自己有没有思想,也不指向培育自己的思想。这或许就是当代中国没能产生大家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心学思想是王守仁自己人生实践的体悟,所以他十分坚定,由理论上升为思想,由思想上升为信仰,是教育信仰,更是人生信仰。没有自己的人生信仰,没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怎么可能有教育家、思想家呢?教育家主要意义不在于方法,而在于信仰,而信仰、思想扎根于实践。

1509年,王守仁38岁,在讲学中正式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这在教育学意义上,等于明确提出教育回归实践哲学。

此时的王阳明已名声大震,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前来拜访,请求赐教以辨朱熹与陆九渊学说的异同。结果王阳明不谈朱与陆的学问,几乎答非所问,只谈他自己的心学。席书莫名其妙,但觉得王阳明所说有点道理,所以,第二天又来请教,结果他讲“知行合一”,抛出了与朱熹和陆九渊均不同的知行观,席书略有所悟,最后往返数日,终于明白:探求自己的本性就明白圣人之学了,朱熹与陆九渊的学说,各有得失,根本不需要辨别异同。席书被“心学”彻底征服了。

这一年十一月,席书聘请王阳明到贵阳书院讲学,自己亲率州县诸生拜王阳明为师。王阳明在贵阳书院首次公开讲论“知行合一”之说,引起了轰动,但遭到了主流朱子学说势力的攻击。后来,王阳明著《传习录》,他又平定江西,受到皇帝的嘉奖,朱学势力的攻击才逐渐平息。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之乱。这场仗,王阳明“阴谋诡计”迭出,攻心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火攻等等。前后35天,宁王之乱全面平息,并且宁王等人被生擒活捉。

胜利在望时,明武宗以“威武大将军”化名出征,宦官示意王阳明释放宁王,让武宗与宁王打一仗并亲自俘获,借此讨好皇上。王阳明对宦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这样做会死更多人。最后协调结果是:让明武宗到了南京,再放出宁王让皇帝俘虏,高兴一下。

而此举得罪了小人,也有一些幸臣对王守仁擒获宁王的功劳十分忌恨,又担心他揭发诸人与宁王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罪恶行径,于是编造流言,诬蔑王阳明曾与宁王通谋,因虑事不成才被迫起兵。武宗因受到幸臣的挑唆,亦对王阳明极为不满,幸亏有提督军务的太监张永从中调护,才使王阳明得以免祸。可是,他的弟子冀元亨却被张忠、许泰非法逮捕,重加炮烙毒刑,企图逼其诬陷王阳明曾与宁王私通谋反。冀元亨坚贞不屈,后入狱,直到世宗即位,才得以昭雪其冤。

亲身经历了宁王之乱和不幸遭受幸臣陷害,王阳明深刻体验到“良知”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启发他在一年以后正式提出了“致良知”的重要哲学命题。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王阳明常对学生强调:“人是可以成圣的,关键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狠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王阳明的话叫“随物而格”。

自身的经历告诉王阳明,人的生存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实现和超越自我,只有在具体的选择和挑战中才能成就自我,才能享受充实而又美好的人生。由此,王阳明强调实践智慧,强调实践是致良知的关键,成为圣人不能只靠学习书本和模仿圣人,而要落实到行动中来。与此同时,实践与价值是统一在一起的。教育亦如此,教育的价值不是为了政治,也不是为了经济,而是为了人本身,真实的教育实践是人本身价值的起点和归宿,真实的教育实践,是以师生自身成善或趋善为目的活动,是尊重并发展师生自主选择能力的活动,是一个引导师生探问并过一种美好生活的活动,因此,教育应全面回归实践哲学!

二、光明需要实践去开启

幸福是什么?简单点说,幸福就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实现的愉悦。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中,实践是体,自我满足与愉悦是用,体用合一,知行合一乃是幸福之道。因此,教育实践的目的在于幸福。

实践哲学告诉我们,教育基本原则在于“做”。这表现在语文学科,要强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数学学科,要倡导做中学等等。就素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学科而言,美国学者戴维·埃里奥特博士也认为实践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主张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倡导教师应在学生参与表演和欣赏活动中教音乐,音乐教师必须扮演一种或多种角色,如教练、导师、顾问、协调员、指挥、领导等,同样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而在于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实现自我。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下,不同的学科就是人类不同的文化实践,学科本身也是为人自身幸福而建构的。

学科如此,教育也如此,基于实践哲学的教育就是为了人自身心灵与精神的安顿。如果人的心灵与精神找到了回家的路,此心就光明了。

1522年,王阳明父亲亡故,回浙江余姚守孝。守孝期间,王阳明继续从事教育,传播心学。他的学说很快风行海内甚至席卷了明朝的知识界,以致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批判理学思潮。面对批评以及人身攻击,王阳明已不再媚俗,专心宁为“狂者”,有诗《月夜二首(与诸生歌于天泉桥)》为证。在诗中,王阳明自比孔子,贬斥宋代理学家朱熹和汉代经学家郑玄。这充分显示了王阳明大力倡导“心学”的“狂妄立场”,得意之情仿佛让他回到了年少的纯真时代。为什么王阳明如此“自大”呢?这是一份确信与坚定,因为这源自实践,也因为在实践中王阳明找到了让心灵与精神可以安顿的家园。

1527年9月,王阳明又上了著名的一课——史称“天泉证道”:

(钱德洪和王畿访张元冲于舟中,一起谈论为学宗旨。)

王:先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话恐怕还是没说清楚。

钱:怎么讲?

王: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也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若说意有善有恶,那么心也不是无善无恶啊!(言外之意为善去恶的重点还得花功夫知善恶、致良知。)

钱:心体原本无善无恶,是后来沾染上了善恶,所以心体上见有善恶在,为善去恶,正是回归本来无善无恶的心体。倘若见到了原来无善无恶的心体,恐怕就不要再花什么格物功夫了,为善去恶只是发现本心罢了。

(当晚,钱德洪与王畿便把他们论辩的问题请王阳明教正。)

王阳明(面露喜色):你们问得好,很多人都没有想得这么深。你们两人正好相互取长补短,王同学要用钱同学致良知的功夫,钱同学必须看透本心,如果你们两个人相得益彰,以后传我的学说就没问题了。

王阳明(叮嘱):以后二位和其他学者讲,要依据此宗旨: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王阳明把他一生的学说就概括为这四句话,原话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后来,王阳明病情恶化,临死前,当时在南安做官的门人周积入见,王阳明睁开眼睛说:“吾去矣!”周积泪如雨下,忙问:“何遗言?”王守仁微微一笑,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过了片刻工夫,他便瞑目而逝。

不幸福,往往就是因为自己的精神生命无处安顿,而不在于苦难与成就。当一个人实践着自己思想,这个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知行合一的幸福者,生也“兴奋”,死亦“微微一笑”。“此心光明”的遗言,如箴言般告诉世人,告诉教育工作者——光明需要知行合一的实践去开启!

作者:张康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层单位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企业改革物业管理论文

热门文章

知行合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