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医学论文范文

2024-07-14

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药理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核心课,是药理学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药理学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药理学内容抽象、繁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提高高职药理学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教学在高职依赖性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分析高职药理学的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法,为提高高职药理学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药理学信息化教学完善。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高职;药理学

药理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核心课,主要内容包括各种药理学原理和基础性知识,对于学生后续学习个工作具有关键性影响。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课程内容,高职药理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适用症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药理学内容繁杂而且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大量内容。传统的药理学教学采用机械的课堂讲授和死记硬背等方法,学生难以对学习内容方式兴趣,实际教学效果较差,很多高职学生反映药理学难学、难懂、难记忆。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课程教学,因此其教学效果较差。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这种背景下,高职药理学教学要积极应用信息化教手段和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枷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教学内容以一个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最终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高职药理学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是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好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有效的指导信息化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分析

药理学课程内容较多,包括各种药物的适用症状、不良反应、药物间的互相作用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渐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这是学生开展后续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药理学教学内容也是药学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本次研究抗心绞痛药硝酸酯类药物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科学应用信息化工具。

二、信息化教学过程

1.课前导学。

课前,教师通过互联网通讯工具如QQ群在班级内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登录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本次教学主要设计了三个任务,首先要求学生熟悉心脏与冠状动脉的结构;其次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相关案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测试题。这一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个初步了解,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

2.课中实施。

(1)情境导入。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如幻灯片、视频播放器等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内容,并提高视频引出诺贝尔发明硝酸甘油炸药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硝酸甘油作为抗心绞痛药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将新生代入具体的历史环境,让学生对需要学习内容产生一个直观印象,从而有效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是课程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所在,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传统教学方法虽然使用了各种手段但是其收效不大,但是通过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老师可以提前根据教学内容在网上搜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对其进行科学加工,在课程导入环节,利用幻灯片或者视频播放器为学生播放,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枯燥乏味的课程转化为新鲜具体的事物和画面,这有助于大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

(2)知识探究。引导学生观看3D动画,将心绞痛和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直观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掌握疾病发病机制,这个过程将病理基础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图像,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掌握。①图片展示血管微观结构,运用动画揭示一氧化氮的扩血管作用,老师进一步解释总结硝酸甘油在相关药理作用中的机制原理。②设计硝酸甘油的扩血管作用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家兔给药前和给药后的变化,促使学生对血管扩张变粗形成一个直观感受。这个过程也可以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有助于课程开展。③动画演示使用硝酸甘油前后心绞痛患者冠脉血流的变化,引导学生掌握硝酸甘油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的药理作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甘油通过扩张血管治疗心绞痛历来是是一个教学难点,老师要多运用相关的视频、图片帮助学生理解。④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理学学习重点之一。老师组织学生观看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促使学生对硝酸甘油引起的不良反应产生一个直观印象,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其特点和变化。

3.课后提升。

课后,组织学生登录教学平台资源库进一步完成课后学习,可以根据其兴趣选取学习资源进行拓展学习。利用班课平台进行在线交流讨论。进入校企合作基地实践,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连线行业专家视频,由专家讲解工作中如何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课后提升环节对于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课余如果没有老师的严格规定,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去进行课余学习,这不利于学生的课后提升。但是通过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热情前所未有高涨,这就可以促使学生在课余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开展复习和温习,这个过程无疑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程教学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总整体上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三、小结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影響,在这种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突破传统教学的约束,是高职教学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相关研究指出,信息化教学在课程教学的应用发挥出强大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将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画面和图像,因此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应用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图片或者视频内容,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有助于大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顺利开展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将课程内容以动画、微课、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将教学内容里抽象及难以获得的直接体验以最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黄瑜.硫酸镁中毒与解救的药理学信息化实验教学设计[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2):181-182.

[2]刘玲,王晓情.高职护理药理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4):129-130.

[3]吴伟,任亚丽,顾健.校企合作背景下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02):87-89.

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进行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心血管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whole-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in cardiovascular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120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and whole-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intervention respectively,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The scores of health behavi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whole-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can help patients develop good health behavior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whole process health education model;Cardiovascular nursing management;Application value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除有效的治疗措施外,科学、高效的护理模式也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1],此次研究我院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0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奇偶数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平衡性良好(P<0.05)。

1.2护理措施

常规组:心内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①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心理指导,消除患者焦虑、绝望等不良心理,坚定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②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运动计划,督促患者家坚持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巩固患者的病情。③提高患者营养支持能够增强患者体质,为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④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量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治疗期间严格戒烟戒酒。⑤加强对患者用药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准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剂量。⑥出院后继续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和完善健康教育计划。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行为比较

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根据患者不同病程阶段的特点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将健康教育从院内延伸至院外[2],提高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重视患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自我照护能力的增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3],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患者病情。

参考文献:

[1]谢美红.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185+193.

[2]刘会如.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19,033(010):71-72.

[3]要洁.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18,25(11):113-115.

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2、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临床与MRI序列诊断分析

3、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技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4、矩阵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心内大血管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

5、超声评价新疆地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病变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7、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对神经内科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诊断价值

8、超声SMI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应用价值

9、963例维吾尔族患者颈动脉血管超声分析

10、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非侵入性临床影像学诊断进展

11、体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12、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舒张功能与脑梗死相关性探讨

13、颈动脉硬化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14、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靶器官损害的预测价值

1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16、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

17、1例颈动脉蹼的临床分析

18、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19、超声技术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20、重症腹部术后患者的多模式镇痛研究现状

21、40例颈部血管超声检测临床分析及其预防价值探讨

22、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最新研究进展

23、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24、《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第30卷)主题索引

25、颈部血管超声对脑卒中功能早期改变的评估价值

26、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27、超声检查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

28、超声造影评估甲状腺良性肿瘤射频消融效果的价值探讨

2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30、心外膜脂肪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31、颈部超声可预测痴呆症、中风风险

32、颈部血管超声对脑卒中功能早期改变的评估价值探讨

33、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诊断究研进展

34、人到中年,给颈动脉做个超声检查

35、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36、外周血管超声的教学难点与规范化培训

37、舌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评估处理

38、超声与CT在喉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39、老年人为何要做血管超声检查

4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清扫方式

41、形体雕塑技术的新进展

42、超声刀在350例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43、超声诊断胰腺颈部后方脾动脉瘤临床分析

44、关于老年人腹泻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分析

45、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聚集率与冠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46、颈动脉粥样斑块的MRI诊断价值

47、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学、颈部血管超声改变及影像学的研究

48、老年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相关因素研究

49、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有患者1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在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心血管内科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心血管内科护理属于医院中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的康复将起到较大作用。本文将本院近一段时期以来收治的2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康复起到的具体效果,现将具体阐释实验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有患者120例。在对照组的120例患者中,男性有60例,女性有60例,年龄介于28~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6岁,体重介于57.26~85.52kg之间,平均体重为63.51kg;在研究组的120例患者中,男性有62例,女性有58例,年龄介于27~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6岁,体重介于57.31~86.24kg之间,平均体重为65.54k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针对于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方式,首先为心血管内科患者设置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其开展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护理工作,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得到令其满意的护理服务。①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日常管理时应加强对本职工作的正确认识,监督患者按照规定做好消毒工作,加强隔离效果,使感染发生率进一步降低。②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动态,与此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患者展开日常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自信心。③在对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方式之前,针对于护理人员开展强化培训,使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护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更加规范,从患者的客观需求出发,实现护理服务质量的切实提高,充分赢得患者内心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能够更加配合护理人员完成高质量的护理服务。④为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日常管理时,应严格遵守“看、听、说、坐、行”几方面护理方针,护理人员自身要端正工作态度,保持整洁的着装、端庄的仪表,亲切的话语,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应放低姿态,始终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构建和谐的关系,不断完善护理操作。

1.3评价指标参照

本院针对于医护人员在为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工作态度、护理水平、健康教育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自制问卷调查表内容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中设置多个问题以此来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发放调查问卷共计达到240张,回收调查问卷240张,回收率达到100%,统计问卷调查中患者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评价,满意度调查结果体现三个标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率参照非常满意率以及基本满意率;患者生活质量体现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护理优良率参照优和良两项。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达到100.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达到85.83%,呈现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優良率分别为80.00%和66.67%,明显能够看出前者远远高于后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血管内科在医院中属于重要科室,该科室的患者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较高,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如果护理质量不高将推迟患者病情的恢复,导致患者病情恢复缓慢。优质护理从患者的客观需求出发,重视对患者的日常管理,在实施护理服务之前对护理人员开展更加专业性的技能提高培训,护理人员注重对患者实施心理方面护理,以上这些措施能够实现对患者的全面性护理,使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增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达到100.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达到85.83%,呈现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0.00%和66.67%,明显能够看出前者远远高于后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和程丽萍和徐丽辉的研究结果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产生的护理效果远远高于常规护理,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能够从内心获得尊重感,患者的隐私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护。优质护理模式可以实现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建议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红静,苑雨.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7,(12):116.

[2]程丽萍,徐丽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172-173.

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所收治的共计9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以平均且随机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5位,在护理过程当中应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共计45位,在护理过程当中应用风险管理方式对各类心血管内科所存在的安全隐隐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构建更加标准且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所具有的满意度以及相应的投诉率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研究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所具有的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低,并且患者所具有的满意度与对照度相对较高。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过程当中,充分的对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的应用,能够使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大幅度的降低,并且减少投诉的发生,使患者的满意程度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整体护理服务的质量得以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护理工作;心血管内科;护理处理;安全隐患

引言

心血管内科在临床中属于极为重要的现实科室,在心血管的发病过程当中,其整体发病速度相对较快,并且病情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同时患者为相应的老年人群。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所存在的现实特点,在护理过程当中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而在很大程度之上会对整体护理工作产生较为突出的现实影响,影响其自身所具有的护理质量。因此,为了使心血管护理内科所具有的工作质量得以大幅度的提升,需要进一步的对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所收治的共计9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以平均且随机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计45位,在患者所具有的平均年龄为61.34±3.52岁,观察组患者共计45位,患者所具有的平均年龄为61.35±3.18岁。两组患者就其年龄、性别等诸多一般治资料而言,并不存在着同一些差异,在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人员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对于观察组而言,在护理过程当中对风险进行综合性的管控,对各类不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在患者的照护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的对细节工作予以注重,并且提供更为恰当的照顾,在医护工作者护理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当中,习惯只对患者的名字进行记录,并无法将护士交班的书写进行工业标准化的构建,由此也使得诸多潜在问题容易产生。第二,患者自身健康程度相对较低,而陌生环境以及相应的不良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患者受到严重的身心伤害,如果相应的消极情绪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使患者感受到整体护理工作存在高度的消极特性,由此使护理的效果以及整体护理所具有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第三,无法应用更为多元化的防护措施,优质且完善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治治而言拥有诸多现实益处,然而诸多医院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无法对心血管病房所具有的护理工作予以关注,依照传统的概念而言,以及相应的管理系统,该项工作会具有一定程度的無效性,并且会对整体心脑血管患者治疗产生较为突出的负面影响。第四,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医护人员的指导工作极为重要,如若医护人员对相应的心血管内科工作无法进行行合性的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体护理进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此外,针对上述的诸多情况,在研究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制定,并且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施。首先,需要进一步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以大幅度的提升,护理人员能力会对整体护理服务所具有的质量以及满意程度予以有效的决定,为了使护理中所有的安全隐患得以降低。需要充分的对护理人员所具有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需要结合当前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所具有的现实特点,定期向相应的护理人员讲解各类法律知识是护理人员自身所具有的法律意识的提升,更为充分的帮助护理人员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避免存在各类法律问题。第二,从专业角度需要进行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工作积极性可以提升。第三,在护理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细节护理,需要进一步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具有的严谨性得以提升,由此从细节处防止各类问题的产生。

1.3观察指标

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所具有的投诉率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分高于90分则证明非常满意,得分在60~89分则证明为比较满意,得分在60分以下则证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应用SPSS24.0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如果P<0.05,则证明此次研究具备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投诉率进行分析,其结果表可由表1予以显示.

3讨论

为了使整体患者所具有的护理质量得以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进一步的保证患者所具有的护理安全,需要充分的使护患关系得以大幅度的优化,心脑血管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对护理中所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予以认知,并且应用更为优质的针对性安全防护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对各类心脑血管安全护理的预案进行有效的构建,有效的对各类意外事件发生进行预防。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充分的对心脑血管内科进行有效的安全隐患防护护理工作,能够进一步使各类意外发生率的有效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患者的满意度得以提升,并且降低患者的投诉率,需要在临床中进行有效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桂珍.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养生保健指南,2021(26):184.

[2]王丽娜,赵洋.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健康之友,2020(22):208.

[3]杨洪倩.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0):143-144. DOI:10.3969/j.issn.1004-6763.2020.10.077.

血管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目的 观察研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8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对实验组患者在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单纯的进行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的心电、胆固醇和血压明显比对照组取得了更优的改变,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数据也显示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7.83%。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心血管;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

心绞痛在心血管内科是一种常见病,病因主要是因为患者心肌缺血,如患者劳累过度、情绪过度激动等也可能加重或诱发心绞痛[1]。因此,在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时,医护人员对患者在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4例,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4例,其中男44例,女40例,患者年龄为45-88岁,平均年龄为61.4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对实验组患者在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单纯的进行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療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的药物进行必要的常规治疗,治疗方案以改善血液循环、扩宽心脏冠脉以及降脂降压等为主,其中,对照组患者要求持续进行药物治疗。

1.2.2 心理护理干预 在进行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实验组46患者进行心理状况统计,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开导患者的负面情绪,令患者保持积极良好的健朗心态,以更好的配合治疗[2]

1.2.3 综合护理 除了心理护理干预外,还要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首先要保持病房的干净舒适,使患者有舒适的心情。除此之外,为了患者在手术后身体能更好的恢复,还要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饮食问题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尤为重要,这类应进食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食物,食物不宜过冷或者过热,以免加重患者心脏的负担,导致病情加重。还可以建议患者多食新鲜果蔬,以便保证体内新陈代谢,保证大小便的通畅[3]。为了让患者可以有更放松的心态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可以每天帮助患者每天进行一次15至20分钟的肌肉放松训练。还应该告诉患者尽量平躺或者静坐,这种舒适的体位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全身心的放松。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得到缓解,且心电图示ST-T段恢复正常,ST段上抬幅度超过原来的0.1mV以上;有效:心电图示ST-T段明显好转,ST段上移幅度在原有基础的0.05mV以上,患者心绞痛较少发作;无效:心电图示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患者心绞痛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2 结 果

2.1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46例患者在治疗前,心电为103±15,胆固醇为166±18,血压为4.76±0.53;治疗后心电为73±12,胆固醇为135±16,血压为3.42±0.35。对照组38例患者在治疗前,心电为102±14,胆固醇为160±17,血压为4.78±0.49;治疗后心电为80±11,胆固醇为143±15,血压为3.99±0.40。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比较数据显示,在进行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的46例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只进行了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疗的38例对照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疗效,见表1。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因多是患者心肌缺血,患者过于激动或起伏较大的情绪,容易导致患者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这些都会加重患者病情[4]。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6例,并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达到97.83%,临床疗效远远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时,在进行必要的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护理干预,有利于更好的调节患者的内脏和血管,从而稳定病情,这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秀云,刘咏梅,张小丽.带状疱疹误诊心绞痛1例护理体会.中国民间疗法,2013,21(3):64.

[2] 曹仙丽,关于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中国卫生产业,2013,10(6):25.

[3] 洪俊华,心绞痛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1.

[4] 朱胜芳.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海峡药学,2013(2):124-126.

上一篇:秘书工作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户农业技术推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