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动物医学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关系及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

3、养殖场兽医职能及强化措施

4、新疆阿克苏市在新形势下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5、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难点与对策

6、动物卫生监督与动物防疫检疫探析

7、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监督设施加强建设必要性

8、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9、浅谈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的难点与亮点

10、我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11、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12、高职教育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13、新形势下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的思考

14、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难点与策略

15、浅析农村畜禽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6、认清形势、明确责任 做新时代合格的基层官方兽医

17、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18、浅谈如何做好乡镇基层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19、怒江州农村动物防疫现状分析

20、试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奉新县官方兽医监督巡查的现状分析

22、养护水生生物资源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3、民族地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改革刍议

24、黄牛改良工作推进策略探讨

25、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难点与对策

26、试论强化动物检疫监督与促进防疫工作的关系

27、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28、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探索

29、浅谈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我国病死猪肉利益链分析及监管对策研究

31、基于SPOC+交互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32、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3、浅谈机构改革后动物检疫工作如何开展

34、大关县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浅析动物检疫在畜产品安全中的作用

36、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羊肉产品处罚案的查处与评析

37、牧区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8、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探究

39、浅析基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40、展示防疫队伍形象 提升动物防疫水平

41、探路高校下篇 比艺揽才

42、武山县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3、关于乡镇基层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探讨

44、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

45、广东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46、关注民生加强肉食安全

47、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存在问题与完善措施

48、动物检验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49、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管理工作创新策略探讨

动物医学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奶奶家有只大花猫,它已经八岁了,相当于人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显然已经算老爷爷了。但手脚还是很灵活,上房、上树都不成问题。

这只猫长的非常胖,大概是奶奶总喂它好吃的吧!它的身子大部分是黄褐色,之间布满了灰色和黑色的条纹,一对棕色的耳朵警惕的竖立着,两只眼睛像灯泡一样亮,时圆、时细。

大花猫非常懒,我习惯叫它懒虫。每天它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又吃,到了晚上它也不去捉老鼠。有一天中午,我实在看不惯它那懒洋洋的样子,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拿着柳枝,冲进屋子训了它一顿,它好象听懂了,灰溜溜的出去了,我跟着它到了外面,满以为它已经痛改前非去辛勤工作了,谁知,它溜到草垛,晒着暖暖的太阳又呼呼大睡起来。

懒虫也非常调皮,一天我写作文的时候,要抄用一下门口的对联,就出去看了看,回来后,看见懒虫坐在我的位置上正在专心致志的啃我的笔,我火冒三丈,使劲把它往下推,嘿!它就是不下去!我给你来点厉害的,我把我大伯叫了过来,大伯一下子把懒虫赶到了地下,这一下子懒虫好象摔的不轻,它坐在地上半天才明白过来,我心理暗自高兴:哼!小样儿,跟我玩,你还嫩点!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忽然懒虫一个鲤鱼打挺嗖的一下钻入的柜下,还没有等我反映过来,柜下传来吱吱的惨叫,仔细一看,大花猫的嘴里多了一只肥大的老鼠。这时懒虫翻着眼睛看了我一眼,迈着平稳的步伐四平八稳的走了出去,示威似的。

动物医学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0引言

高等院校的使命就是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社会不同领域的人才引领和支撑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和发达程度。动物医学专业就担负着为畜牧业经济、社会公共卫生、环境保护、食品行业,及科研和管理等输送人才的任务。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报告中重点阐述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为了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畜牧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了配合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经济的转型与快速发展,作为辽宁省主力农业院校的沈阳农业大学,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为目标,对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进行了探索。

1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

动物医学专业属于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指在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解决工作和生活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知识的综合集成和运用能力,是指独立地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新问题、攻关新课题的创新能力[1]。一般来说,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信息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2]。实践能力是反映所培养学生个人素质及培养效果的综合性指标,同时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2007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该计划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3]。

2加强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均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世界各国在综合国力、生存空间、科技水平、国家战略发展空间等各个领域竞争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寻求发展、赢得主动,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所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把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定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所谓“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4],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2.2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发展畜牧业经济和加强公共卫生的必然要求

畜牧业经济是衡量国民经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非典”、禽流感、疯牛病流行之后,与动植物有关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这些都提升了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地位。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层次已上升,人们不仅关心动植物产品的营养口味,更关心其是否卫生和安全,而且对产品深层质量问题、营养价值以及生活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限制,必须培养一批熟悉动物防、检疫工作,掌握农畜产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有害生物等的污染来源、危害、监测、检疫及其控制手段,同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监督方法的应用技术性高级人才。

2.3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社会竞争能力的途径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虽然聘用单位和应聘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参与公开、公平的竞争,但如果想选择一个理想的工作,决定权还是掌握在用人单位。目前畜牧行业企、事业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凭和学历已不再是用人的唯一依据,更加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活跃、拥有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经历的应聘者备受青睐。加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就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更好地融合,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择业竞争力,同时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3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践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案

3.1产、学、研结合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动物医学方向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中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所谓产、学、研培养的本质要求是高校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5-6]。调动畜牧行业企事业单位参与本科学生的培养,使企事业单位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事业单位所具备的良好生产环境和完备的实践条件优势,以便为充分锻炼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将企业单位引入实践教学中,采用“校内+校外”的实习模式[7-8]。如在生物制品制造课程实习中,学生不但要设计完成实验室的实习项目,而且还可以去辽阳益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参观实习和实践,即强化了实践与创新能力,又能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企业文化。而且在临床实践训练中,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三年级下学期就可以进入校内实习基地—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实践动物诊疗工作,学习和锻炼宠物和畜禽疾病的诊断方法、如何用药、外科手术等技术,部分病例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诊疗方法。同时为了实现产、学、研合作,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同一些设备和技术较先进的大中型企业或防检疫部门签订实习协议,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在四年级下学期就会安排18周生产实习,参与生产各个环节,熟悉畜牧养殖、防检疫技术、畜禽疾病治疗等,在实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他们的创造性思维[9]。

3.2鼓励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完成,利用专业教育来打基础,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行为;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来促进本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10-11],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科技大赛、科技创新研究或者专业学术讲座、科研培训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这种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相互融合来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12-13]。

在培养过程中积极鼓励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学校科技创新学分的申请,把学生组成研究小组,针对于其感兴趣的领域展开研究,如学生申请的《磺胺喹噁啉(SQ)对雄性小鼠睾丸的毒性作用研究》等,项目选题依据就是部分学生对毒理学评价感兴趣,从项目设计到实施都需要学生做出大量工作。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参加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食品知识技能竞赛、大学生化学课程竞赛、大学生环境生态保护科技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在竞赛中提升学生个性化的创新能力。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3个类别,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3.3加强毕业论文环节中对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14-15],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和当今社会兽医行业发展的情况,将毕业论文的方向分为5种类型:(1)结合科研、生产单位实际的题目;(2)结合教师科研的题目;(3)结合实验室建设的题目;(4)推广开发项目的题目;(5)其他题目。学生兴趣不同、就业方向不同,选择的题目类型就不同,再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来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增加学生在专业的不同领域就业的机会和从事畜牧业或科研等相关工作能力。根据题目的类型把学生组织成研究小组,引导学生针对所研究的题目广泛查阅资料、集思广益,制定不同的培养模式。

在培养过程中欲从事诊疗和畜牧业管理的学生就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毕业实习,选择(1)或(4)型题目作为论文的实施方向,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制定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案,形成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践技能、专业创新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预考研或以后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就选择(2)、(3)型题目作为论文的实施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探索性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合作和分工协调能力。在毕业论文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协同配合,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研究目标。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只是从旁协助,及时予以引导和帮助,并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上[16]。

3.4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营造学术氛围,以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作为辅助手段

为了完善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从课程到专业多次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从2009年,畜牧兽医学院承担了沈阳农业大学教学研究“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课题开始,即从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临床实习、实验室利用及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估等全面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又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入手不断完善课堂实验教学体系,如实施了“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开放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任务驱动法在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中的研究”等,2011年又进一步开展了“动物医学专业基础课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的建设”,力求逐步探索和完善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高校要培养实践能力强,同时具有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营造学术氛围,使培养变“被动”为“主动”[17-18]。“沈农大讲堂”每周聘请著名的学者、专家来学校讲座,该院也定期邀请国内外畜牧行业专家、研究人员或企业成功人士来院里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作学术报告,甚至某些专业课程在安排固定的学时请企业管理者来讲授。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实践创新教育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

4结语

全面推进畜牧兽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现状显示,不同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还需借鉴国内外其它专业培养成功模式的经验,为推进学生创新意识、实践技能、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马怀宇,吕德国,杜国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1):102-104.

[2] 刘兴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6):597-599.

[3] 陈洋,闫达远,明道福.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93-96.

[4] 王洁.中原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2(5):3.

[5] 王永利,史国栋,龚方红.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57-58.

[6] 刘玉玲.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J].临沂师范学院学,2002,24(1):125-127.

[7] 董事尔,姚安林,张天军,等.产、学、研相结合,创建校企共赢的实习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9):15-16,22.

[8] 王红亮,樊太亮,邓宏文,周乐耘.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3):43-45.

[9] 潘柳燕.加强毕业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J].高教论坛,2004(1):139-142.

[10] 王平祥,唐铁军.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6(1):102-105.

[11] 涂静萍.推进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10(4):34-36.

[12] 张艳.论思想政治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2):92-95.

[13] 戚甫峰,陈世夏.课内课外教育联动 培养学员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45-47.

[14] 陈友华,丁远坤,高华,等.提高认识强化管理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1):42-43

[15] 王小雪.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质量与绩效评价[J].教育探索,2004(8):63-64.

[16] 黄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192-193.

[17] 冯瑞胜,冯亮波.营造学术氛围,树立竞争意识,点面结合加强学风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225-225.

[18] 刘世刚.浅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5(12):12-13.

[19] 赵维武.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83-85.

[20] 郑秀英,张进明,白守礼,等.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2):47-49.

动物医学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结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多年教学工作,阐述了从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增强人民教师的使命感等几方面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关键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思考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关于水产动物营养原理和水产饲料学的课程,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大类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能量的营养原理和营养需求量,同时还讲授水产饲料原料的化学组成、分类、成分特性、饲用价值、品质判别、原料标准、配方技术、加工工艺、饲料法规与质量管理等内容。其最终目的则是阐明各类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特性及如何用适宜的饲料满足水产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解决水产动物的营养供给问题。饲料占水产养殖生产成本的50—80%,是水产动物养殖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对现代水产养殖生产和饲料工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推动和技术储备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营养学的理论知识及使用饲料原料设计出科学、实用的高性价比的水产配合饲料产品。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或就业奠定专业基础。本人自2006年来上海海洋大学任教以后,就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初是辅助陈乃松教授承担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主要是蛋白质营养和糖类营养等的教学。后面相继承担动物科学专业必修课《动物营养学》、《饲料卫生学》和《饲料行业调查实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研究生课程《分子营养学》、水产养殖专业必修课《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和《饲料产业综合调查》、水生动物医学专业选修课《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和水族科学专业必修课《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部分章节的授课工作,并参加了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的编写工作。在十多年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授课过程遇到很多教学的瓶颈和考验,在周洪琪、陈乃松和成永旭等老教授的悉心帮助和耐心指导及自己的不断努力下逐一攻克并逐渐提升教学质量,对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不断思索,现总结如下。

一、优化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优良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学内容提供的可靠保证,教学内容的优化始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研室的老师积极参与麦康森院士修订主编的新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材的编写,以新版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并结合水产养殖的新发展和饲料行业的新特色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总结水族科学专业“水产动物营养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研室的老师们广泛查阅国内外观赏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相关文献,集体编著教材《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该教材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观赏水族動物着色的内容,并在饲料原料、饲料加工等方面突出了与普通水产饲料的不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鲜明水族科学特色。在不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水产养殖、动物科学、水族科学专业、水生动物医学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在注重“动物营养学”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以“动物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讲述为主,结合专业特色,特别强调“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在水产养殖、动物科学、水族科学或水生动物医学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使学生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课堂教学学时压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使得课堂信息量巨增。因此,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整体把握“动物营养学”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某些内容进行取舍、扩充、合并或转移,优化教学内容,制定适合各专业特色的教学大纲。对水产养殖专业,突出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相关内容的讲解并增加授课学时至48学时,以便对重点、难点内容,在学时安排上给予充足保障;对水族专业,也增加授课学时至48学时且应用实例尽可能选择观赏鱼、观赏龟或观赏虾等观赏动物;对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增加了营养与水产动物健康章节的授课时间,在营养学原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强调了营养缺乏症和营养过剩产生的营养代谢疾病的典型缺乏症和应对的营养预防干预措施;对动物科学专业,合并“水产动物营养学”内容到“动物营养学”一门课中,增加授课学时至48学时,在教学大纲的设置中,对与动物科学后续课程及养殖生产实践联系又不十分紧密的内容予以删减,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做到“精、简、少”。由于“配合饲料”和“饲料加工工艺”这两部分内容对于营养与饲料方向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特别重要,在“动物营养学”授课中不再讲述这些内容,而把他们分别开设为2门独立的课;对于水产养殖和水族科学专业,这两部分内容仍然保留在“动物营养学”的授课内容中,且结合各自行业特色作重点讲述,以适应饲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水产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能力的培养一般是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或科学实验来实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水产养殖、水族科学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该课程仅设置有理论课,没有实验课时安排。为了使《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有效结合,我们拟把这3个专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授课安排在短学期实习的两头。即讲授完“动物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后,同学们去生产单位参加短学期实习,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结合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动物营养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实习结束后,我们接着再讲授“动物营养学”基本原理在养殖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同学们带着实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听课,授课效果和质量明显提高。对于水产养殖专业营养与饲料方向的学生,“饲料分析和检测”是必须掌握的实用技能,为此,我们单独开设这门实验课程。并且在安排实验时,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数目。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往往包含课程中多个章节知识的贯穿与联系,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会自学,会利用信息,善于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达到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的作用,且较高难度的实验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和成功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了适应饲料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我们拟在常规饲料分析检测的基本实验基础上,分批次开设氨基酸分析、气相或液相维生素和脂肪酸分析、微量元素的原子吸收分析、电泳和层析等实验项目。结合学校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实验室和创新项目等,我们还充分利用各任课老师实验室的条件,让部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大二甚至大一就参与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性实验设计和选择性开展有关实验,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们对营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必须增强人民教师的使命感

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上好每节课,但如果要上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却不是那么简单。特别对于我而言,由于缺乏在水产养殖基地或饲料生产单位长期实践的经历,在教学中难免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如按照营养学原则和方法设计的饲料配方,在实际生产中因缺乏某种原料或生产成本过高而没有应用价值。为了授课内容能与时俱进,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水产养殖和饲料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及时追踪和了解国外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的新进展,及时更新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基本理论的讲解,又关注近期的生产实践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与课本内容的有机融合。牢记一个教师的圣神使命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上好每节课,十年如一日地精心备课和悉心授课,千方百计地不断提升自我的授课水平,争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全力以赴为上海海洋大学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贡献自己菲薄的力量。

动物医学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训课程 创新能力 细胞 生物技术

【基金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基于动物细胞生物技术实训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

生物技术的应用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科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发展前沿。动物细胞生物技术实训课程以细胞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等进行培养。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是该课程的核心任务之一。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創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根据国家、社会行业领域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创业/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我校于2019年开设了本课程。课程开设2年来,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以下对基于该课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初步总结和探索。

1.立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设计

实训类课程通常是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部分专业如工业工程、医学、药学和师范专业等的必修课程,在本科院校大部分理科专业如生物技术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南京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较早开设了《生物发酵制品技术实训》和《植物生物技术生产实训》两门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典的生物技术部分[1]。鉴于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和生物医药技术中的重要地位,我校于2018年开始组织教师进行本门课程的筹建,2019年春季学期正式开课。据我们了解,在国内师范院校中, 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立足于细胞生物学的实训课不多。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实训课较早,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和研发训练、企业实训和综合论文等[2]。本课程基本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首先确定了“立足我校教学科研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创业/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并确定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能力培养特色。

课程内容举例:

高等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为理科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院校相比有显著的区别。

高职院校人才侧重于高技能、应用性;而高等院校理科生则要求专业知识深厚,有一定创新能力,毕业生能够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3]。课程内容必须服务于本专业这一培养目标。

根据课程内容我们首先确定了本课程的开课时间定于大三下学期。本专业的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动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实践等课程,系统掌握了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能力。因此,学生具备了综合应用相关理论和研究技术进行科研项目实践的初步能力。其次,确定课程项目研究内容。我们确立了“依赖我院成熟的科研平台,设计适合学生的科研项目”的基本思路。此外,本课程的科研项目需“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并适时动态调整”。课程团队首先设计的研究项目是:利用骨骼肌前体细胞系C2C12为模型,研究中药单体成分对于该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研究。基于以下原因:(1)干细胞临床应用广泛,是当前再生医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2)成年骨骼肌组织中存在干细胞,肌肉受损后可利用该类细胞进行修复;(3)骨骼肌干细胞是研究机体干细胞功能调节的良好模型,其研究结果对于机体其他组织干细胞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而C2C12是常用的具有骨骼肌干细胞特征的模型细胞[4],其增殖、分化的研究方法较简单,研究试剂材料价格相对较低,适合本科生操作;(4)C2C12细胞分化过程本身设计凋亡、细胞融合等细胞生物学过程;(5)中医药是祖国医学的宝库,中医药研究是医药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6)任课教师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成熟的科研平台[5-7],容易转接到本科教学中。

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1)中药单体对C2C12增殖的调节作用研究;(2)中药单体对于C2C12肌分化的作用研究。首先选择了应用广泛、药理作用清楚的抗肿瘤、抗炎中药单体,如大黄素、苦参碱、粉防己等6种。对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包括药物处理24小时和48小时后细胞的活力测定,采用MTT法和CCK8试剂盒检测;肌分化诱导1天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学生在光镜下观察,在肌分化诱导3天和5天后观察肌管的变化,采用显微镜明场拍照和细胞固定后进行化学染色、荧光染色再拍照[8]。课程进行中,要求学生查阅文献了解该中药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等相关背景知识;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并完成实验,整理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研究总结,撰写论文;课程最后,同学们在课堂上将研究结果进行口头交流,老师进行现场点评。

2.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目前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有开放模式、线下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等[9-11]。根据课程特点,本课程全部采用线下模式,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程不设置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根据课程需要灵活安排讲授内容。课程的项目研究部分除了少量的集中讲授外,学生的实验操作时间不少于36学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程内外全程互动,互动内容可以是生物学研究热点、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课堂内面对面交流,课堂外通过微信群无限沟通。

根据项目特点,本课程的实验研究部分集中在一个月内完成,实验连续进行。在项目开始前,要求学生了解课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案等;查阅相关资料,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方法、课题的背景知识、将要采用的研究技术等。针对目前的课题,学生需要复习或查阅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骨骼肌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药单体的来源、化学结构、提取方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等。这样,在正式开始实验研究前,学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开课后教师先讲解重点和难点,从C2C12细胞的培养方法开始。研究过程仍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药物浓度和处理时间。从溶剂的选择、药物储存液和工作液的配制到细胞的加药,细胞活力测定、肌管的分化诱导、细胞的固定、染色和拍照、图像及数据的处理等全部过程,均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实验结束后,学生以研究论文的形式提交研究总结,包括前言、研究的材料方法和结果、讨论等。课程最后,还要在全班进行课题研究汇报。

3.过程性考核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本课程是专业主干课,必须进行严格考核。项目研究部分考核的依据主要包括三方面:(1)研究过程的整体表现包括课程讨论的参与度、研究结果、操作能力等;(2)论文撰写的质量;(3)研究口头汇报的质量。

综上,本课程的课题研究部分基本模拟了科研工作的实际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了创新能力。

4.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基本分为高等文理、高等工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三种,三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3]。实训课程是职业教育和高等工科学生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对于医学、师范等理科专业,实训课程也承担了崗位能力(如临床能力、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功能,是其培养计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虽然我国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等理科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没有明确要求开设实训课程,但是,近年来,为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对于人才的创业/创新能力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师范院校生物技术陆续开设了实训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早在本世纪初就开设了“生物技术产业化”,西北大学开设了“综合实验”“创业实践”等实训课程或实训课程类似的大实验等[2, 12]。我校近年开设的“生物发酵制品技术实训”“植物生物技术生产实训”,取得了较显著的育人成效,培养了学生的创业/创新、沟通等能力,扩展了学生就业渠道,受到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1]。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发展前沿学科,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研究技术和方法在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动物细胞生物技术实训》课程应运而生。该课程在我校开设两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的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今后将继续丰富,更多的细胞模型将用于课程教学,例如肿瘤细胞模型、平滑肌细胞模型等,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魏华,梅艳珍,戴亦军等.生物发酵制品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酿酒.2018,45(2):11-15.

[2]骆静,向本琼,尹燕霞等.生物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11,(4):132-135.

[3]冯杰.也谈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区别及其应对建议[J].物理与工程.2018,28(1):89-95.

[4]Yaffe D,Saxel O.A myogenic cell line with altered serum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iation.Differentiation 1977(7):159-166.

[5]Wang L,Chen X, Zheng YY. et al. MiR-23a inhibits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down regulation of fast myosin heavy chain isoforms[J].Exp Cell Res.2012,318(18):2324-2334.

[6]许艳华,刘津,陈华群.雷公藤红素抑制C2C12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3):93-96.

[7]李粉,王丽,郑艳艳等.C2C12成肌细胞诱导肌性分化过程中miR-101a的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12(1):116-119.

[8]Veli?a P, Bunce CM. A quick, simple and unbiased method to quantify C2C12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J]. Muscle Nerve. 2011, 44(3):366-370.

[9]刘允涛,刘悦.高职计算机公共实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6):243-245.

[10]魏岩岩.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食品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开发[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6):79-80.

[11]韩丽,褚文凤.高职院校轨道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6):79-81.

[12]王卫卫,赵桂仿,苏晓红.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4):4-6.

作者简介:

陈华群(1968年2月-),女,四川人,研究生学历,教授,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

动物医学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动物医学专业;专升本;函授;毕业论文;调查与分析

提高大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快速发展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现今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明确要求。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随着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导致函授生生源市场的不断萎缩,也使函授生生源的对象发生了大的变化,函授生生源的主体由高中生转变为技校、中专和高职的毕业生及单位强制规定文凭而未获得合格学历的部分在岗职工,这些变化给函授专升本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1-3]。文章对南京农业大学函授专升本动物医学专业近六年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相关内容和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参考意义的分析结果,期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水平有所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动物医学专业函授专升本2007~2012届,共6届171名本科毕业生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2.研究方法。①统计分析法,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性质、毕业论文的内容、毕业论文的成绩、毕业论文的引文等方面对171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②问卷调查法,为了了解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的个人看法,对近3届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对回收的6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毕业论文成绩的统计分析。作为评价论文质量好坏最直接的数据,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是评价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南京农业大学函授专升本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评定成绩由论文选题的价值与合理性(占15%),论文的难度、工作量大小和创新性(占30%),数据资料分析、归纳、概括及运算的能力(占20%),文字表达水平、文章的逻辑性(占15%),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占20%)五个部分组成。我们将2007~2012届的毕业论文成绩依次按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近六届毕业论文获得优秀的比例为13.04%~20.00%,良好的比例为66.67%~73.91%,中等的比例为8.33%~12.00%,及格的比例为2.70%~4.35%。这组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近6年来函授专升本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基本情况,同时说明指导老师也较好地把握了毕业论文的评分标准。

注:( )表示该分数段成绩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2.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对象和引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1)毕业论文的选题性质,表2给出了2007~2012届函授专升本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性质和学生所在单位的统计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选题性质与其所在单位的性质有较强的相关性。由于学生“边工边读”的特殊身份和科研能力的限制,其选题更偏向于相对易出结果的应用研究(86.67%~94.59%),而仅有少量在科研院所工作的学生(5.41%~13.33%)借助自身单位的科研课题在项目组中从事基础研究的前期工作。

注:( )表示该类选题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表示的生产单位包括兽医站、防疫站、卫生监督所、动物医院、动物园、畜牧场、动物药业及生物制品企业等。

(2)毕业论文的类型和研究对象,171篇毕业论文的类型主要涉及试验研究(36/171,21.05%)、临床病例研究(113/171,66.08%)、动物疾病调查报告(13/171,7.60%)、文献综述(4/171,2.34%)等。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中以猪、家禽(鸡)和犬为主体,且犬的研究有稳步上升的趋势,而一些传统家畜(如牛、羊)下降趋势明显,详细结果见表3。这些变化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内容及相应课程的调整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3)毕业论文的引文数量、类型及引文年代的分布。171篇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引文总量为1927篇,单篇论文最高引文量36篇,平均引文量为11.27篇,平均外文文献引文量为1.98篇。参考文献引文的类型主要涉及期刊(1411/1927,59.21%)、图书(223/1927,11.57%)、教材(131/1927,5.86%)、会议论文(87/1927,4.51%)、学位论文(61/1927,3.17%)、国家标准(8/1927,0.42%)等。参考文献引文的年代分布为近5年(732/1927,37.99%)、近6~10年(906/1927,47.02%)、近11~15年(249/1927,12.92%)、近15年以上(40/1927,2.08%)。

3.学生对毕业论文态度的抽样调查结果。为了更直接地了解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的个人想法,对近3届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对回收的66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见表4。从调查的结果来看:①部分学生完成论文所花费的时间不够,一部分原因可能与未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有关;另一部分可能与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更有极小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即将毕业,老师不会为难他们,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毕业。②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是试验等条件不完善,这与学生所在单位的原有的试验基础及经费投入有关。③学生在毕业论文完成期间与指导老师沟通不够,这与动物医学院作为研究型学院近年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加之指导教师均承担有繁重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的教学任务,使得投入到函授专升本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中的精力受到限制。④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不足、系统化的写作训练不够和拥有的可检索的最新资料资源不足,这与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学生所在的生产单位有一定的关系。

三、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由于我院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毕业论文的规章制度,制订了较为详细的工作计划,加上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实施和撰写过程中的细心指导,充分调动了毕业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论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统计结果看,毕业论文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毕业论文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激励创新。具体体现在要对学生严格管理、对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和对毕业论文严格把关三个方面。学院应对学生毕业论文实行“清单式管理”,不仅要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关键节点加以明确,还应细化各环节的工作要点并提供适当的范例,在写论文之前应通过会议、邮件、QQ群等方式让参与毕业论文的每一个人做到心里有数,在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通过学院的网络系统定时做好提醒和督促,并将学生通过留言簿反映的情况反馈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选题,而且应与学生所在单位根据选题要求商定合理的试验实施进度计划,在计划中合理将试验与学生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指导老师平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论文的进程。对毕业论文严格把关,做到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鼓励学生不断创新[4],对有创新思想的毕业论文在评定过程中应更注重过程,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建议进行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以鼓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及论文写作的能力。

2.建立稳定的校企关系,做好校外指导老师的评聘工作。学院可组织相关的专家走进学生的工作单位,以学院的名义调研其所在单位实际需求,需要解决的生产问题,以解决单位需求的方式与其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这样既为学生完成论文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可缓解学生试验经费的不足。同时学院可委托学生所在单位中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并向其颁发聘书,这样既增强了指导老师的荣誉感,也增加其责任感,这种方式使双方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加深了学生所在单位与学院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加了研究的连续性,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也为学院发掘更多的生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3.完善课堂内容,加强学生自身实践资料的收集。应根据学生在毕业论文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引导教师对现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如涉及宠物的内容可适当增加),在一些必修课的教学环节中增加其内涵(如在学生日常教学环节中的部分作业可试用小论文的形式,让他们逐渐熟悉论文的写作)。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毕业论文试验设计时遇到的问题,应要求或鼓励学生从进校后的每学期必须做好一定数量的临床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后期论文的选题和实施奠定基础,已有的调查结果显示此法可有效提高论文的质量[5]。同时建议每年院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答辩时可安排下一届的毕业生旁听,这既引起下一届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4.增加投入,做好论文资源检索服务。从前面的论文引文的统计结果看,函授专升本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的引文量虽然有一定的数量,但引用的外文文献资料较少,引文的文献资料较陈旧。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如下:①学院可投入一定的经费建立网络教室,在学员来学校参加面授期间向他们开放,以解决他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接触到科技文献资料不足的现状。②在学员不在学校期间,利用学校的“文献传递”服务为学员及时提供所需要的科技文献。③制作或购买与文献检索与利用、论文写作相关的网络课程或课件放在学院网站上,在发挥我院远程教育优势的同时,让学生在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吴其光,汪立琼.本科毕业设计及论文调查与分析[J].科教导刊,2012,(3):121-123.

[2]罗丽华,王翔辉,崔国贤.农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调查报告[J].高教论坛,2011,(6):58-59.

[3]袁亚云,姚民乐.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毕业论文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9):126-127.

[4]李瑞兰.专升本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64-65,69.

[5]周全立,罗诗超,李二岭,等.函授牧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0(3):207-209.

作者简介:张玮,女,科员,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通讯作者:孙卫东(1969-),男,博士,教授。

上一篇:历年来俄语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中级政工师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