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27

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广告会展经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缺乏充裕的人才供给和科学的培养体系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提出了高职广告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路径:明晰培养目标,确立规格定位;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创新培养方式。

[关键词]广告会展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郑丹(1958- ),男,江苏无锡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广告会展设计、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无锡 214153)

广告会展经济是一种智力经济。素质、学历、技能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是广告会展经济质量与效益的保证。高职广告会展专业是顺应广告会展经济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的产物,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体现了人才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然而,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与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高职广告会展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将对高职广告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探讨。

一、明晰培养目标,确立规格定位

广告会展设计是指在会议、展览会、博览会活动中,利用空间环境,采用建造、工程、视觉传达等手段,借助展具设施高科技产品,将所要传播的信息和内容呈现在公众面前。广告会展设计是一种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创造性设计活动。它以直观、形象、系统、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魅力,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交流的一种时空平台。广告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高级形态,属于第三产业,包括为广告会展提供展前服务的会展咨询、会展设计、场馆布置与搭建、会展广告、为会展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交通运输、商贸旅游、金融保险、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广告会展业作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新型的经济业态,以无污染、生态性、带动性、综合辐射性和文化创意特质被众多国内一、二线城市所青睐,成为重点发展行业和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广告会展业关联度较高,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众多国内一、二线会展城市已经突破单一会展业态的概念,会议、展览、节庆等齐驱并进,逐步打造多业态、综合性会展目的地。但是当前我国广告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较弱,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缺乏高质量的人才供给。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国际高等广告会展专业,目前已经成为高校最热门的招生专业之一,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关于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统计,全国高职广告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5.9%,排名高职所有专业第九位;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2466元,排名高职专业第十位;从事广告会展职业类的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平均为1.7次。由于近年来各高校急于求成,导致广告会展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专业性质特点与现行的教学模式不匹配。同时由于对专业内涵建设的认识不足,办学理念与定位不合理,造成教学与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普遍缺乏会展策划能力和新型会展项目的实施能力,设计缺乏原创性。教育产出与现实社会需求错位,从而制约了我国广告会展行业的办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担负培养广告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必须抓住机遇,改变传统办学方式,关注全球广告会展方式变化与发展,主动与国际广告会展行业接轨,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利用行业与企业在人力、物质、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共同构建稳定明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重点培养能胜任行业岗位需求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二、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广告会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思维方式的教育改革,改革不但要有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方式。要求教育者能以全球化的视野去选择知识与能力,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广告会展业企业一般具有“专业化、小型化、低耗能、高产值”的特点,结合泛文化、泛区域创意设计和“虚拟展会”技术应用已成为国际广告会展业发展的新趋势,应重点培养“知理念、善创意、精设计、通技术、能管理”的“创意策划师”“设计执行主管”“项目实施主管”三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探索与改革广告会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政、行、企、校”四方结合与联动、理论实践并重为途径,以专业能力教育、岗位能力教育、沟通能力教育、团队合作教育“四育并举”着力构建“四方联动、四育并举”的广告会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多元融合 特色集成 滚动发展”的发展思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掌握专业关键技术、增强专业艺术修养、遵守专业服务规范)、沟通能力(学会与人沟通与适应社会变化)、岗位能力(具有从事本岗位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工作方法)、团队合作能力(着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认同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课程管理和完善考核评价,全面推行课程标准行业化,实现课程载体多样化和时代化,依据就业岗位素能要求,构建素能模块化、课证融合化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教材、专业资源库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广告会展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广告会展人才的要求为出发点,以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以专任教师实践能力建设和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长效的兼职教师来源保障机制建设为重点,提升专任教师对社会广告会展行业的服务能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能精湛、结构优化、产学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三、注重实践教学,创新培养方式

广告会展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专业,如果不改变传统单一教室授课模式,是难以达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目的的。要鼓励学院通过自建、校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创意工坊、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广告会展文化产业园。坚持生产性、开放性、共享性、综合性、建设原则,营造真实“职业情境”。将国家广告会展设计师证书和地区性职业岗位证书制度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引进行业先进技术与工艺,强化学生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制定和完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大纲、考核标准、实践教学管理、评价、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实践教学内涵质量和实施效果,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形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和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内实训基地“建、用、管”方面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基地功能综合化,基地使用共享化,基地管理绩效化。在实践教学中要强调技术性与艺术性并存,重视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原创性,实现培养创意思维能力强、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有竞争力的人才。

1.项目化教学。通过在项目课程中引入仿真和真实生产性项目,让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完整掌握一个广告会展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运作环节,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实行与企业合作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授课,以确保项目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教师在项目课程教学中教设计、教工艺、教知识;学生在项目中学知识、学设计、学工艺,逐步完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按照虚拟项目认知先行、仿真项目实训体验、真实项目岗位评价的流程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由教师带队到企业参与广告会展设计课程相结合的实际项目设计,让学生进入展场接触实际会展材料器材,观摩搭建流程和效果,使学生对广告会展设计流程有清晰的感性认识。

3.“双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法。选择校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组建工作室并担任导师,全程介入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与专业实习。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且给予技术与工艺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提升其职业素质。明确“双导师”的分工与责任,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提升他们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目标,并为他们提高综合素质与拓展专业能力提出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建设性的意见;负责指导学生顶岗实践报告及毕业综合实践报告的撰写工作,带领学生进行专业调研并做好与校外导师的联络沟通工作。校外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管理能力,负责指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题进行毕业设计,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双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法要解决学校传统专业课程中出现的内容设置单一、课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使人才培养完全符合岗位能力需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有明显提升,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4.以课程群建设为中心,展开实践环节教学。保证广告会展专业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分的55%以上,除通识教育课程外,将实践环节分为综合艺术实践:民间艺术考察、中外设计展览考察、专业考察与社会实践等;广告会展基础实践:设计构成、装饰实践、造型基础实践、创意图像实践、设计表现实践、计算机设计实践、制图模型手工实践等;会展设计方向实践:会展视觉设计实践、会展信息设计实践、会展技术与设备实践、空间设计实践、网络会展实践等;整合实践——会展设计实习及报告、大型会展主题设计考察及报告、毕业设计及报告。由于广告会展专业具有的交叉性、应用性特点,实践环节课程体系要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结合社会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符合广告会展人才职业成长规律;以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数据公司的反馈意见作为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过程的依据,满足社会对广告会展岗位的工作要求。

广告会展专业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设计等专业,其专业跨学科特征非常凸显。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面临的是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处境:要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特色能够适应广告会展行业发展的专业,使专业设计教育的理念与方式能够和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相适应;要明确定位,合理规划,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创意工坊、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营造真实的“职业情境”,加快本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同时随着全球生态化设计发展趋势形成,要及时关注全球广告会展方式变化与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大力倡导绿色设计理念,高度重视广告会展行业标准化建设与研究,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广告会展设计与制作工作,确保设计与制作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加强学科的自身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广告会展职业教育落后于行业发展等问题,满足广告会展业发展与人才资源储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经济贸易展览会术语[M]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崔平.无锡会展经济发展研究[J] .中国商贸,2011(21).

[3]无锡市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会展业的若干意见(锡政办发[2011]118号)[Z].2011-05-04.

[4]陈燕.产业链视角下提高无锡会展产业延展效应的对策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5]余建星.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形成实践育人氛围[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

[6]马青,王宁.会展设计与布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徐刚.会展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7).

[8]狄野.当代中国会展设计发展的新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6).

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石嘴山市是国家级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全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撑起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石嘴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坚持以“优政策、建机制、搭平台、促改革、拓渠道”为抓手,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打通服务民营经济的“血脉”,跑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

优化政策引导支持,让金融机构“跑”起来。制定《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推动方案》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各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举措,截至2021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75%。用足用活货币政策工具,争取再贷款、再贴现和常备借贷便利限额,将再贴现支持对象由过去的小微企业放宽至所有民营企业。建立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年度考核机制,结合石嘴山市重点产业发展部署,把支持重点特色产业民营企业信贷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通过表彰、推荐重点优质项目、增加财政性存款、总结经验推广等方式给予鼓励。建立全面服务企业的“金融服务顾问”和帮助银行更好开展信贷决策的“产业发展顾问”的“双顾问”工作制度,以创新金融服务为突破口,为民营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产品对服务、服务对诉求的金融专业服务,提升银企对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建立健全服务机制,让金融服务“实”起来。一是建立金融工作局、人行、银保监等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服务联动机制,定期研判金融运行形势、风险监测和全市民营融资服务落实情况,安排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重点任务。面对民营企业的金融风险隐患,形成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良好局面。压实债权人委员会职责,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不起诉、不下调贷款分类,避免形成“踩踏”,给其“喘息”时间,恢复“造血能力”,确保风险平稳化解。二是建立政银企对接常态化机制,建成重点特色产业民营企业名录库,动态更新,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金融机构实施分级分类帮扶奠定基础;积极组织举办金融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特色产业推介会、政银企对接会等融资活动,2021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企业新增发放贷款、承兑、贴现等各类贷款111.3亿元。三是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企业精准帮扶模式,开展“金融+”融资需求调研活动,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定期走访调查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截至上半年,金融机构支持重点特色产业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2倍。四是加强信用信息共享,石嘴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全国“信易贷”平台),线上发布金融产品、信贷政策等,依托信用数据赋能,实现银行与民营企业实时在线精准对接促进融资意向达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搭建融资服务平台,让财政金融“联”起来。积极创新“政银担”产品,整合全市5支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建立“石时担”担保基金,采取多元化产品服务模式,施行政银担风险损失分担机制,资金放大达到3.6倍,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充分发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2020年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区)全覆盖,注册资本较上年同期增长20.3%,担保实力进一步壮大。发挥国有资本金融服务功能,整合国有资产组建2家投融资平台公司,通过投融资平台公司已累计对各类民营企业资金支持近10亿元。组建国资助贷机构,由国有企业出资发起成立2家助贷中心,累计为民营企业提供过桥资金239笔13.9亿元。力推贷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在确权颁证、抵押物评估和不良贷款处置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建立“政银保”风险缓释机制,截至上半年,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4.3万笔12.8亿元。形成了在全国叫得响的“平罗模式”,荣获宁夏金融服务创新二等奖,“农房”抵押贷款在中期评估中名列全国第六名。

深化地方金融改革,让金融市场“活”起来。2021年石嘴山市成功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资格,将5000万元试点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和风险补偿金,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坚持把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振市场信心、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之举,石嘴山市在2020年宁夏各地市营商环境测评中,获得信贷单项指标位列第二。截至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6.8万户。不断丰富全市金融业态,建成西北第一个科技金融众创空间,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小贷、大数据服务、融资担保、产业基金等金融业态集群发展的态势。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首发全区第一单“复工复产”专项可转债,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减费让利1103.4万元,新发放信用贷款48.9亿元,对市场主体融资担保费率最低降至0.5%。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模式。给予民营企业最快速的金融支持,推出“小微快贷”“云税贷”“善融贷”等17款线上线下融资产品,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推动企业多元融资,让融资渠道“宽”起来。鼓励企业利用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开展直接融资,累计实现各类企业直接融资96亿元,企业股权银行质押融资35亿元。强化上市培育,对启动在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程序的企业予以分阶段奖励,最高奖励1500万元,激发石嘴山市企业冲刺上市的积极性;筛选20余家企业作为上市“后备军”重点培育,形成企业上市阶梯式布局。积极引智借力,分类别分阶段举办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债发行实务培训讲座,积极邀请业界专家和有丰富资本市场服务经验的律师、会计师等为重点培育企业进行多对一辅导,为重点企业“会诊把脉”“传经送宝”。主动上门推介,组织重点培育企業赴深圳、上海、杭州举办石嘴山市企业、产业、项目专场路演等活动,积极向全国资本推介优质企业和项目,邀请区外资本赴石嘴山市考察投资,为企业直接融资“铺好路子”。强化制度保障,为企业上市破题解忧,健全上市工作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建立上市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一企一策”清单化管理制度,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借力资本市场融资扫清障碍。G

责任编辑:何青芳

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应用型技术人员的需要比例逐年增加,应用型院校现有课程体系急须改革,本文以金融学专业课程改革为例,进一步研究了\"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体系

随着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金融在中国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的地位和作用,在生产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应用型院校金融学专业需要培养的是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用型院校必须改变旧有的培养观念,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学生的技能培训构建必要的平台,金融学专业现有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出发,倾向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首岗胜任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型院校金融学专业“课·证·赛·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是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一、“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的内涵

“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理论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提倡教师指导下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 指导者、 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1)“课”。应用型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是仿真课程的研发与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以任务驱动型为主的“项目化”仿真实训课程体系,创建仿真实训中心。

(2)“证”。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对金融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加强学生考证,改革学生评价体系,采取考证与课程捆绑教学模式。

(3)“赛”。研究课程与专业赛事对接,达到“以赛促竞,以赛促练”的目标。加大投入,组织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4)“信”。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优势,搭建网络技术平台,运用“三螺旋”理论,实现政府、产业、学校的对接,“将企业项目带入课堂,将企业项目伸延课后”,真正实现了教学服务社会的教学目标。

“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强调了“情境”(载体) 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

二、“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全面改革教学体系

理论课和专业考证相结合,理论课做到让金融学专业学生掌握合理利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加大实践课的学时和力度,严格按照银行、保险、证券行业岗位群的要求,分类别、分模块进行实训。开发了任务驱动型“项目化”仿真实训课程内容,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仿真实训课程实施模式,建立了“企业主导”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了仿真实训课程管理体系,健全仿真实训课程教学保障体系。这些必将有利于培养出与市场和企业需求“零对接”的高素质的金融技能型人才。

(二)建立课程教学与考证相捆绑机制

实施“考证成绩=课程成绩”的新型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考证,采取考证与课程捆绑教学模式。随着国家对考证的不断规范和完善,证书也会与持证者的素质和能力成对应关系,资格证书成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因此,考证使应用型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找到了有效平衡点,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让高职生为自己的将来加上一个厚重的“砝码”,使学生们适应多重性的就业形势的需要。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上岗后需要的证书有很多,比如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等等,而学生们在校期间也学习相关的课程,例如,学生如果考下了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可以相关的免去学生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商业银行管理学相关课程的学习,直接根据考证的成绩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增加了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而与课程相捆绑之后,能够更好对考证进行监控及管理。

(三)建立培优工程机制

课程教学中实训训练项目以各类专业赛事对接, 实现课堂作业与参赛作品的二合一,在大赛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竞”的目标。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每年定期组织金融专业技能大赛,主要是證券投资大赛,点钞、小键盘等金融专业技能大赛。通过改革,以实战实训为核心,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素养教学,突出能力强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口才、技能、沟通等综合素质。并建立培优工程机制,筛选出优秀的学生,重点进行培养,推荐其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相关竞赛,比如全国的大智慧模拟炒股大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校在社会及行业内的美誉度。在大赛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竞”的目标。

(四)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依托互联网建立,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真正实现了教学服务社会的教学目标。

1、资源利用最大化

应用型院校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传播,跨越了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各个专业乃至全社会,使学生们实现跨学校,跨专业、跨时间的学习。

2、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3、学习形式交互化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更新变化的更快,这种学习方式更适合,优势更加明显。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本职责使命。它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它侧重于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构建工作过程的“课·证·赛·信”课程体系,就是在探索“课?证?赛?信”等职业环境平台的嵌入建构,这将加大了对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面,丰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环境下课程体系的内涵,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成为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改革研究的有益补充。

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上海自贸区的主要方向在于要探索金融市场改革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道路,促进改革发展与不断创新,成为转变政府机构在金融改革中地位和作用的加速器。计划在两到三年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成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模板”,为全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金融市场;改革;深化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于2013年9月正式成立,作为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其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意义不言而喻,广阔而深远。本文将浅谈上海自贸区的基本政策,中国金融市场的基本状况,以及上海自贸区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意义。

一、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和作用

1.成立上海自贸区的目的。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而第一批入驻的企业与金融机构也获得牌照。首批入驻的36家机构中,金融机构占到11家,除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外,还有招商银行、浦发和上海银行等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包括花旗等,还有交银金融租赁公司。如此大量的金融机构入驻昭示着此次以金融改革为导向的上海自贸区正式拉开大幕。

上海自贸区的主要特点:第一,国际贸易政策优惠。在自贸区注册的企业可享受多种政策优惠,如国际贸易、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这极大地方便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调拨,也势必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在自贸区注册营业。第二,金融市场改革力度大。上海自贸区不同于其他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简称FTZ,传统自贸区仅指商业服务等贸易项目,而中国上海自贸区侧重于金融市场改革,并且是新一轮政府职能定位的改革试点。在期货保税交割、扩大保税船舶登记、融资租赁等试点、研究建立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等多项特点的先行试点,其中最引人关注也是难度最大的便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逐段实现在上海自贸区企业法人可自由兑换人民币,个人则可以在试点效果良好后再开放;也有人称可能会分步骤推进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2.成立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更多的是一种国家战略,是一种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非凡。上海自贸区侧重金融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基点,提升国际贸易和金融的竞争力,顺应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实行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

一方面,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在金融市场改革的道路上是一项重大变革。人民币自由兑换,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使人民币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清算货币,这意味着将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肩负着开放市场的使命,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为中国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化战略,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金融制度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二、上海自贸区同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关系

1.中国金融市场现状。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依赖中不断成长,金融主体日趋丰富,金融市场不断同世界接轨,金融同业间的经验与范围逐步融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电子商务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宝”的出现可以说是金融市场一种新兴的主体,刺激商业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思考经营方式,挽留和争取客户群。消费者们已经可以自由选择各项金融产品,金融创新成为日后发展的主题。但是,总体上来讲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金融各项监管依然较为严格,市场竞争没有完全放开,几大金融主体依然把握着市场的主流,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依然处于绝对优势。未来,金融市场的改革应该更加大胆,放开竞争,让更多的金融创新理念得以实现。金融市场作为一个“市场”要具备市场的特点才能深入发展,而市场的重要特点就是“自由”对于金融这一特殊行业而言就更需要自由。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依然较难突破几家独大的现状,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也是如此,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率先入驻,当然,大型商业银行市场经营丰富,业务种类健全,有利于自贸区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展开,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吸引外资银行加入,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上海自贸区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入驻,这些外资企业合作的银行大多是外资银行,如果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势必对国际业务迅速开展更加有力。其二,在国际业务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可以说是落后的,通过上海自贸区可以更多地和外资银行进行学习,拓展国际业务的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

2.上海自贸区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业逐渐成为一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要份额。1980—2008年间,世界金融行业总额从30.8万亿美元增长到近65万亿美元。1980—2006年间,全球贸易总额中金融业的占比从15.7%上升到27.7%增长的速度之快是其他行业望尘莫及的。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依据相关要求,中国需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规模,向着多功能、多层次发展。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证券期货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形成的多元化主体的发展,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已基本完善。同时,人民银行的市场主导地位不断巩固,货币政策的预见性、有效性、科学性不断提高,能够基本实现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与变化趋势进行适当、适时地调整货币政策,运用各项宏观调控的手段调整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2008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些措施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和金融问题,使中国金融市场更加完善。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促进作用,即中国金融业的变革,对人们生活方式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截至2013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145.33万亿元人民币,金融业对人们的理财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柜面经营方式逐渐被网银、手机银行取代,资金逐渐从传统的储蓄存款转向其他各种投资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理财购买、资金划拨、金融投资等活动。

综上,中国金融市场已经搭建完成,市场主体也十分丰富,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依然相对落后,主要问题是与国际贸易组织合作少,金融市场成熟程度低,市场环境相对封闭等。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依托上海国际贸易大都市的优势,加之此次自贸区注重金融市场改革,各项政策有利于金融机构大展拳脚,金融机构应利用好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契机,更多地参与国际合作,改变自身经营发展方式,加速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

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及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等新建金融市场交易平台不断涌现。

3.上海自贸区对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借鉴意义。上海自贸区作为区域性的开放区,很多金融改革政策其实并不适用于全国统一的监管模式,个人认为,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金融中心的监管方式,结合自贸区特点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制度。以迪拜为例,2004年9月迪拜政府成立了迪拜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监管主体是迪拜金融服务局,简称DFSA。DFSA的主要职责是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内进行金融机构执照的授予及其金融活动的持续性监管。DFSA的监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银行、证券、信托服务、保险、基金、期货、资产管理、伊斯兰金融、证券交易所等不同属性的金融机构,甚至包括国际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所。同时,DFSA还负责涉及反洗钱、反恐融资和金融从业人员的监管。在监管理念方面,DFSA的定位是立足于风险控制,这样可以有效地促使金融机构履行合规义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监管负担。DFSA以其独立高效的特点闻名世界。至今为止,DFSA吸引了90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金融机构占比45%DFSA将金融产业打造成仅次于旅游业的重点开放产业。

中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监管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不适合上海自贸区的。如果能够在自贸区推行特色的混业监管模式,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虽然中国整体的金融市场尚不适合混业经营,但是在自贸区这种模式会更加有效。中国大可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区域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局,借鉴DFSA模式,实行混业监管,降低区内企业的监管负担,提升金融业运行效率,从而从政策上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入驻,发挥自贸区应有的招商引资作用。但是,在中国这种模式受到多方阻碍,最大的阻碍在于立法方面,所以需要从法律层面确定金融监管局的地位,并赋予其职责和权利,使其有利于自贸区的发展和建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上海自贸区建立相对独立的金融服务局也是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契机。目前,中国金融业在无形之中已经向混业经营逼近,不仅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不断融合,而且第三方小额支付企业也加入其中,利用其客户资源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从金融市场中分一杯羹,并快速向各个领域渗透。目前来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出现不能搞“一刀切”性的禁止,因为他们的存在是金融市场自由发展的产物,有利于广大消费者。另外,其存在和发展也证明了目前的监管机制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迅速扩张,对中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监管模式需要发生重要转变,从规则性向风险控制型监管转变,而是风险控制型监管也是国际主流的监管模式;其二,应该逐转变为混业监管模式,对金融市场上各类投资主体进行一致性的监管,更加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现状,同时使金融监管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马玉荣,王艺璇.上海自贸区:来历和去向[J].中国经济报告,2013,(10).

[2]宋恩荣.上海自贸区—落实的困难及对香港的影响[J].中国经济报告,2013,(11).

[3]賈甫.上海自贸区—中国金融改革的支点[J].新财经,2013,(10).

[4]青云.上海自贸区的基础与发展方向[J].国企,2013,(9).

[5]上海自贸区的使命和未来前景[J].国际融资,2013,(10).

[6]吴思.上海自贸区的挑战[J].中国经济报告,2013,(9).

[7]丁吉林.深化金融市场改革的契机已经到来[J].中国货币,2013,(11).

[8]武剑.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展望[J].新金融,2013,(11).

[责任编辑 王晓燕]

收稿日期:2014-03-26

作者简介:龚传悦(1986-),男,北京人,经理二级,从事金融工程研究。

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当然,构建新经济生态,获得新发展机遇,不是一个单兵作战、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涉及到养老金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的方方面面,需要摆脱线性发展观、经济动力观,树立经济生态观、经济整体观,算小账只能各自为战、画地为牢,算大账则海阔天空、四通八达。

我国人口结构、养老金结构、金融结构的现状与挑战

人口结构失衡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则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则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7.1%)。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临近深度老龄化社会(13.5%)。

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0~14岁的少儿人口占比,由2010年的22.9%下降到2020年的19.95%,10年间下降了4.95%(见图1)。人口出生率降低即少子化趋势,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即长寿化趋势。未来,由于少子化趋势和长寿化趋势的叠加,我国人口结构失衡将更加显著。据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养老服务的政策选择:建设高效可持续的中国养老服务体系》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会达到26%,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8%。

与人口结构变迁密切相关的指标是人口抚养比,可以区分为少儿抚养比(15岁以下)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本文按照世界银行定义进行测算,以65岁及以上为老年抚养人口)。人口抚养比是劳动人口(15~64岁)和非劳动人口的比例关系,代表人口红利。202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达到45.88%,临近“人口机遇窗口”即人口红利的上限(50%)。从人口抚养比结构变迁来看,由“养小”转向“养老”的趋势明显。比较2010年与2020年,虽然人口抚养比总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结构失衡的特点十分显著,标志着我国由“人口红利时代”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如果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不能尽快扭转,我国将快速进入“人口负债时代”(见图2)。

人口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从一般意义上讲,人口结构变迁将导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結构、财税结构等方面的连锁反应,将产生储蓄下降、投资下降、资产价格下降、经济增速下降等一系列不利影响。人口结构变迁对养老金体系的影响尤为显著,对养老金第一支柱的冲击特别关键,将显著增加养老金负债,即扩大养老金缺口。

根据复旦大学研究组的测算,如果不对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做进一步的改革,养老金缺口占GDP的比重在2020年、2030年

和2050年将分别突破5%、15%和75%。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的测算,到2050年,当年的养老金缺口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8%~8.24%,累积的资金缺口占GDP的比重将达到95%~122%,与希腊债务危机前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110%相差不多。面对人口结构失衡,迫切需要我国进行养老金改革和金融改革。

养老金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金,包括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以及作为养老资金储备的全国社保基金。第二支柱为补充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养老金,目前以2018年开始试点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为代表,2020年人社部和银保监会正在推动税收递延型养老金第三支柱也纳入个人养老金范畴。

2018年,全国基本养老金结余金额为5.8万亿元,全国社保基金规模为2.2万亿元,第二支柱养老金资产规模为1.97万亿元(企业年金为1.48万亿元,职业年金为0.49万亿元),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刚刚起步。2020年,全国基本养老金结余金额为6.13万亿元,全国社保基金为2.45万亿元,第二支柱养老金资产规模为3万亿元(企业年金为2.2万亿元,职业年金为0.8万亿元),第三支柱养老金规模很小。

养老金资产规模较小。根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的数据(引自张忆东、张博《中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及资产配置研究》,下同),2018年,我国养老金资产规模总量为9.9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0.8%。同期,美国的养老金资产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78万亿美元和135.6%(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在计算我国养老金规模的时候,没有将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计算在内,本文在计算的时候,已经考虑全国社保基金规模)。2018年,中美养老金资产规模之比为1∶20,人均养老金之比为1∶70。

养老金结构失衡。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的研究数据,2018年,我国第一、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占比分别为74.7%、25.3%和0;美国则为10.2%、58.1%和31.75%。从我国养老金结构来看,第一支柱承担的责任过高、过大,第二、第三支柱承担的责任过低、过小。人口结构失衡与养老金结构失衡的叠加,使得我国养老金改革势在必行(见表1)。

养老金体系的充足性、可持续性、完整性均不达标。“2019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覆盖37个国家或地区)显示,我国以48.7位列总分第30名,低于59.3的平均水平。从分项的数值看,我国养老金的充足性、可持续性和完整性分别为60.5、36.7和46.5,低于37个国家或地区的均值60.6、50.4和69.7。其中,充足性略低于均值,是因为我国目前处于后人口红利时代的初期;可持续性和完整性的拖累明显,是因为第一支柱的偿付压力大、第二支柱的规模小、第三支柱缺位。

金融结构失衡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打开了人口红利释放的通道,计划生育加速了人口红利释放的速度。从国际经验和国际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人口红利时代是建立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人口机遇窗口期”。由于我国未能及时进行养老金结构化改革,未能及时建立结构合理的养老金体系,庞大的人口红利没有及时转换成养老金积累,而是转变为了庞大的居民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85年的17.95%穩步提升,在2003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76.65%和76.35%。1980~2000年,每年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基本上保持在10%左右。2005年之后,由于居民按揭贷款的购房需求增加,增速开始放缓。

2018年,我国广义货币(M2)规模达到183万亿元,与美国私人养老金资产规模基本相当。2018年,我国银行业总资产(境内)达到261万亿元,证券、期货和基金行业的监管规模为50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为18万亿元,银行业在金融资产中的占比达到80%。可见,改革开放40年后,商业银行仍然占据金融结构的主体地位,间接融资方式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从2008年到2018年,直接融资占比不升反降。正如经济学家易纲教授在《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一文中所写,2018年末,包括股票和债券在内的证券资产与GDP之比为135.5%,较2007年末下降31.4个百分点。1991~2007年,中国直接融资占比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带动作用。2008年后,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股票融资占比下降。2018年末,股票市值与GDP之比为44.6%,较2007年末降低了75.5个百分点。

国际经济学家采用M2/GNP、金融资产/GDP、类别资产/金融资产等指标来衡量货币化、金融深化,区分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凸显直接融资方式在金融效率方面的优势。经济学家易纲教授认为,直接融资方式对于分散风险同样具有优势,我国需要推动融资方式转变。他在《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中指出:“中国居民金融资产投资选择较少,主要依赖银行储蓄,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中国高M2/GNP表面上是经济主体的主动选择,实际上则是在体制和政策约束下的自然结果。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导致国有企业行为扭曲、负债率高、风险增大等,这反映出发展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养老需求是我国居民储蓄的重要动机,我国因此积累起庞大的储蓄规模。从居民存款的期限结构来看,同样存在结构失衡。2019年底,我国住户存款余额为82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为21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2/3以上都是一年期以内的存款,4/5的理财产品是一年期以内的产品,这些短期储蓄、理财不具备真正的养老特征,养老属性较弱。

一年期以内的活期存款的收益率,既低于银行定期存款,也低于银行理财产品,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居民储蓄的期限结构失衡,既不利于提升存款收益,又不利于金融资产配置。

概括而言,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指向养老金改革。养老金结构失衡,指向个人养老金发展。金融结构失衡,指向养老金改革,即将一年期以内的居民储蓄转变为个人养老金积累。这样,实现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互动,不但可以推动养老金融发展,推动直接融资方式发展,分散和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而且有利于发展养老金投资,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科技创新。

全球人口结构、养老金结构、金融结构变迁的历史与经验

1945年二战结束后,人口发展迎来“婴儿潮”,社会发展朝向“福利化”。但是,好景不长。欧洲落入“福利主义陷阱”,工业化国家大多遭遇“老龄化困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开启了养老金改革和发展的新浪潮。全球养老金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在于:一是应对人口结构变迁压力,推动养老金改革。二是探索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的互动,开辟金融结构变迁的新通道。

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的一致性

从改革内用来看,人口结构变迁与养老金结构变迁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参数式改革。改革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养老金第一支柱,核心是实现代际之间的收支平衡和精算平衡,实现财务可持续。主要措施包括提高退休金缴费率、降低退休金替代率、延迟退休年龄、制定宽松的移民政策等。

名义账户改革。在第一支柱内部进行结构化改革,通过记账方式减少当期的养老金负债,减轻当期的财政支出压力。如1994年,瑞典实施名义账户制度,被称为“瑞典模式”。

筹资模式改革。核心是从DB模式(defined benefit,收益确定型)向DC模式(defined contribution,缴费确定型)转变,从待遇确定型向缴费确定型转变,强调参与者“多缴多得”的正向激励。对“福利主义”“民粹主义”的政策进行纠正,凸显个人责任和政府责任的再次平衡。

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的协同性

从改革举措来看,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的协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结构化改革。20世纪80年代,智利的账户积累制、英国的结构化改革以及美国的结构化发展,成为养老金改革和发展的代名词。结构化改革的出发点是为第一支柱减压减负,落脚点在于发展第二、第三支柱,积累养老金资产,开展长期投资,发展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

EET税制引导。为了鼓励雇主发起和个人参与,国家对私人养老金计划即第二、第三支柱,采取税收递延的EET税制,替代传统的TTE、TEE税制。于是,EET税制成为养老金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基金投资和股票投资。国际上普遍采取基金投资和股票投资的方式开展养老金投资,积极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全球投资。这样,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就实现了互动,国际学术界称之为“养老金革命”或“金融大爆炸”,如智利的“养老金革命”,英国的“伦敦金融大爆炸”,美国的“华尔街革命”等。

美国养老金发展与金融发展互动的经验

养老金改革推动资本形成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尝试建立人口结构、资本形成、税制改革、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经济学框架。到20世纪70年代,费尔德斯坦成为一名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的实证研究显示,1929~1971年,美国社会保障大约挤出了30%~50%的个人储蓄,即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陷入“滞胀”。对此,费尔德斯坦作出的解释是:美国国民储蓄率太低、资本形成困难;提出的对策是:进行养老金改革,建立基金积累制养老金计划,即第二、第三支柱,提升国民储蓄率,可以提升美国GDP增长率2%。

费尔德斯坦的新发展经济学、养老金融学思想,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球养老金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为美国乃至全球养老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养老金发展推动金融结构变迁

从里根总统时代(1981~1989年)开始,养老基金就已经成为美国金融体系的基石,成为美国国债市场、纽约股票市场、纳斯达克市场、风险资本市场以及私募股权市场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从美国养老金资产规模来看,1980年为0.85万亿美元,2009年为15.96万亿美元,2018年为27.78万亿美元。1980年到2009年的30年间,资产规模增长近20倍;1980年到2018年的39年间,资产规模增长近35倍。从1999年開始,美国养老基金资产规模超过商业银行,成为美国金融体系的主体。

推动金融结构变迁。从金融结构来看,2018年美国养老金资产规模为27.78万亿美元,不仅超过美国GDP(20万亿美元),而且超过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五国GDP的总和。2018年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为18万亿美元,共同基金为18万亿美元,商业保险为10万亿美元。养老金在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接近40%,成为美国金融结构的主体。

推动债市发展和长期利率下行。庞大的养老金资产积累和开展长期投资,降低了社会资金成本和长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受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1982年10月最高时超过14%,下降到2018年的1.8%左右。债券市场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持续下行和债券牛市。

推动股市发展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由于超过50%的美国私人养老金投资于权益市场,自1982年开始,道琼斯指数的上涨幅度与养老金资产规模的增长幅度高度一致。从道琼斯指数的变化过程来看,1964~1982年,道琼斯指数一直徘徊在1000点左右,长达18年之久。随着里根时代(1981~1989年)养老金改革和金融改革的开启,美国股市出现了近40年的牛市,2021年3月份最高突破33000点。虽然此间(1982~2021年)曾受到1999年美国科技股泡沫、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其整体趋势没有改变。1974年,由于限制养老金投资于纳斯达克,纳斯达克指数最低跌到54.87点。随着1978年养老金投资法案的修正,允许养老金投资于纳斯达克,于是纳斯达克指数与道琼斯指数一样,迎来长期牛市,最高突破21000点。

根据股票市场的资金期限,资金来源可划分为七个层级:一是养老基金,二是保险资金,三是信托基金,四是共同基金,五是产业资本,六是银行资金,七是其他短期资金。其中,养老基金是美国股票市场的基石。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1980年,养老基金投资占风险资本总额的比重为29%,成为第一大资金来源。1998年,该比例最高达到60%,此后逐渐下降,至今仍然保持着30%~40%的比重。养老金投资于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投资于创新企业和科技企业,推动了美国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

相关研究表明,1970~1990年,美国不同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资本占28%、劳动力占19%、技术进步占53%,而同期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三项指标分别为73%、7%和10%。

全球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互动的启示

人口、养老金、金融、财政、经济结构变迁的共振。一是人口结构的变迁导致养老金结构的变迁,从以现收现付制、DB模式的公共养老金为主,转向以基金积累制、DC模式的私人养老金为主,即从以第一支柱为主转向以第二、第三支柱为主。二是在EET税制的引导下,养老金成为家庭财富结构的主体,推动了消费和财富的增长。三是养老金推动资本形成,推动金融发展,养老金资产成为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石,导致金融结构发生变迁。四是养老金财富和养老金信心推动社会消费增长,推动全球金融投资,致使消费、投资、进出口的经济结构发生变迁。

养老金发展改变金融体系、金融格局。1980年,商业银行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美国为62.7%,英国为52.08%(1984年),德国为89.7%,日本为63.7%。可见,当时金融结构的主体皆为商业银行。但是,到2009年,美国为33.9%,英国为55.3%(2005年),德国为77.9%,日本为51.8%。可以发现,由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所代表的两种金融结构(英美模式以直接融资为主,发展以债市、股市、风险投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德日模式以间接融资为主,发展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其背后存在着养老金制度的巨大差异,其中英美两国的私人养老金占据主导地位,德日两国的公共养老金占据主导地位,养老金制度差异成为金融结构差异的重要“分水岭”。

养老金改革发展塑造国家竞争力。结合资本形成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理论),研究G7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养老金发展改革,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G7成员国的经济特点是“英国病,美国滞,日本热”。自1981年开始,美国获得了强大的养老金、金融、科技以及美元,进而收获了强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实现了资本形成和金融深化,受益最显著。同样自1981年开始,英国实现了养老金改革发展与金融改革发展的互动互益,确保资本形成和金融发展,成效显著。2001年,日本和德国滞后英国20年推动结构化改革,收益逐渐显现。法国和意大利至今尚未有效地推行结构化改革,政治经济发展明显受到拖累,处于“改不动”境地。

我国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互动的政策取向

从福利改革转向经济改革,从财政改革转向金融改革,实现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财政改革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福利增进与长期经济增长的持续协调,是全球养老金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和历史贡献。

在少子化和长寿化趋势之下,实现养老金改革和金融改革互动,政策取向在于养老金的金融化、基金化和投资化,在于重塑金融体系、金融结构和金融格局。

实现第一支柱的可持续发展

发行长期限的特别国债,做实个人账户。1997年开始的个人账户制度,代表第一支柱内部的结构化改革,其改革目标在于建立激励机制和分担养老责任。个人账户可以通过资金账户和名义账户两种方式来建立,我国做实个人账户即建立资金账户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013年之后开始转向名义账户,每年按照8.31%的利率水平进行计息。

采取名义账户的这种做法,虽然没有侵害个人账户利益,并且减轻了当前的财政压力。但是,根据经济学所谓的“艾伦条件”,一旦不能超过8.31%,则付息压力由财政来承担,财政压力依然存在,只不过往后推移时间而已。

对此,建议发行30年期的特别国债来做实个人账户,然后通过构建投资组合来管理个人账户投资,当投资收益扣除特别国债利息后能够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则建立个人账户的改革初衷就可以实现,而且个人账户投资还具有推动资本形成和资金积累的长期经济效应。

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的划转比例。国有资本的划转比例可由目前实际划转比例15%逐步提高到20%,进一步动态调整划转比例至30%,不断充实全国社保基金,坚定养老金信心。

在中央层面设立第二家类似于全国社保的投资管理机构,暂且称之为全国社保基金Ⅱ,对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结余资金实施集中统一的投资管理。全国社保基金II主要投资于国债市场和债券市场,允许适当开展长期股权投资,构建一个与全国社保基金有差异的风险—收益组合,可以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精细化的投资管理。

目前,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结余资金基本上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这是我国近年来养老金投资管理方面的重要举措。但是,这种委托投资方式存在较大问题:一是全国社保基金定位于养老储备基金,与全国基本保险结余基金的定位不同,因而投资理念会有差异和冲突。二是随着国有资本划转比例的提高,全国社保基金的資产规模会增长,本身需要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三是如果将养老储备资金与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结余资金统一管理,资产规模将十分庞大,虽然可以通过委托投资来分散投资压力,但是投资风格十分接近,不利于资本市场发展。四是通过全国社保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基金II分列,凸显风险—收益偏好、投资风格、投资文化方面的差异,既有利于适当竞争,又有利于体现差异。

推动第二支柱的长期投资

推动企业年金基金、职业年金基金的考核激励机制改革,促进长期投资、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道德投资发展,避免投资管理人追求短期收益和市场排名。

支持计划参与者个人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自主开展养老金投资选择,切实建立市场化、自主化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

发展第三支柱是突破口

完善配套政策,尽快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由局部试点推广到全国。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明确提出:“研究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2018年,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财税〔2018〕22号),并在上海等地开展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和完善配套政策的基础上,应尽快向全国推广。

比照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类似于美国个人退休账户(IRAs)制度的养老金制度,即发展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养老金。针对不同收入人群,采用税收递延、政府补贴等多种激励方式,提高个人参加第三支柱养老金计划的积极性。符合条件的养老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可根据各自的特长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见表2)。

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一体化养老金机制

目前,粤港澳三地经济合作密切,人口流动频繁,但是三地养老金制度存在差异,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借鉴欧盟建立统一养老金制度的经验,建立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养老金机制,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

粤港澳现有人口结构存在优势,探索建立创新型、可转换的一体化养老金机制,有利于截留人口红利,积累长期资本,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开放型经济发展。

实现对养老金发展的统筹管理

实现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的互动,旨在推动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长期经济增长,可以称之为“长期资本战略”。

建议成立“国务院养老金发展改革办公室”,统筹养老金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资本市场建设等工作,对我国养老金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以及资本市场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顶层设计。同时,组织研究《退休收入保障法》《养老金监管法》,适时成立“中国养老金监管委员会”(见表3)。

我国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互动的发展机遇

国际养老金改革发展的经验表明,第二、第三养老金制度的本质是财税制度,在于实施税收递延型的EET税制。EET税制改变了金融产品的税收待遇,体现了对养老产品的税收激励,旨在鼓励国民参加养老金计划的积极性。就当前而言,实施EET税制将明显减少税收收入,但是就长远而言,税收收入可以因为养老金改革、融资方式改变、长期经济增长而增加。对财税部门而言,税收减少的影响会在当下体现,显而易见,但是改革和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收益则将会滞后体现,多方呈现。因此,需要财税部门计算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账,计算长期经济发展的大账,成为有远见的“好管家”。

养老金改革和金融改革互动的关键,是养老金投资于资本市场。一方面,养老金投资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另一方面,养老金投资需要资本市场发展。因此,需要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建设出一个有股权文化、法治文化、价值文化奠基的“好的资本市场”。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养老金融将会有爆炸式的增长。通过发展税收递延型养老金第三支柱,可以将100万亿元规模的银行活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的一部分,逐步地分流和转化为个人养老金;通过发行长期限的特别国债,做实个人账户;提高国有资本划转比例,不断充实全国社保基金。总之,所有国家养老金改革的重大举措,都将推动养老金融的大发展。养老金融发展,有利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产业的发展,同时需要有“好的投资管理人”“好的投资机构”。

当前,养老金改革与金融改革互动的突破口在于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和个人养老金的发展。我们需要在银行账户管理、养老金账户管理的基础上,借鉴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账户管理经验和托管经验,为个人养老金发展建立“好的基础实施”“好的金融教育”,确保养老金发展的长治久安。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兼职教授)

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的利率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通过对两个典型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一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影响,得出我国目前从宏观经济环境上对利率市场化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时机选择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利率是金融市场资金的价格,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反映了市场对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使利率成为金融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国债发行采用市场化招标形式,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1999年,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4年,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2014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可见,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有序推行,在十八届大三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未来要加速利率市场化。日韩作为和我国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国家,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对我国选择合适时机放开存贷款利率限制,实现完全利率市场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 利率市场化研究简述

2.1 国外经验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借鉴

利率由管制向市场化发展是各国的普遍趋势,张帅(2003)分析了韩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得出了对我国适用的政策建议。蒋海涛,王丹(2013)研究了日韩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原因,认为我国应该加强金融监管,避免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风险。

2.2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一是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对金融系统的影响,盛朝晖(2010)比较了美日等国的经验,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运行产生的影响;

二是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朱玲玲等(2012)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差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

2.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及模式

王平安(2003)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时机已经成熟,应该实行渐进化的模式推荐利率市场化改革;卢瑾,肖汉(2013)通过对典型国家的经验分析,认为我国应该采取主动、渐进的模式,在目前国内外较有利的环境下,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3 从韩国经验看利率市场化的国内宏观环境选择

韩国的利率改革经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88年到1990年,韩国政府在经过了前期的准备,放开了包括除部分政策性贷款以外的所有贷款利率、期限在2年以上的存款利率,以及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票据和公司债的利率等,这次的利率改革直接而彻底。

此次的改革建立在韩国经济从1985年的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宏观经济表现为投资大幅增长,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繁荣,特别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房地产价格空前上涨;经济出现需求拉动的通胀,1987—1989年温和通胀在6%的水平波动;1990—1991年11月通胀开始恶化,并进一步上升,一度超过10%,韩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胀,连续提高贷款利率,并压缩信贷,M2增速在1988年底出现急剧下降。央行还大量发行“货币稳定债券”进行对冲操作,将存款准备率从1986年以前的不到5%提高到1989年的10%以上。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劳资纠纷的增加,使得韩国经济出现出口不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宏观经济的恶化使得韩国银行不得不在1989年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干预业已宣布放开的利率,使得之前的利率市场化措施最终成为有名无实,第一次放开利率管制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1年到1997年,韩国政府再次提出利率市场化措施,于1991年公布了一项分四阶段的“利率自由化计划”,开始分阶段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是放开了短期存贷款利率和期限在3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即先对实际利率接近自由化后的预期利率,或者实行自由化后变动比较小,对经济影响小的利率放开,这一时期,非银行金融机构25%信贷商品和45%存款商品,银行总信贷及存款商品的10%实现了自由化。其次是从1993年11月起,放开了除政策性金融以外几乎所有贷款的利率,以及长期存款的利率。这被认为是韩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再次是从1994年12月起开始,除活期存款以外的所有存贷款和金融产品利率均实现放开。到1995年11月,基本完成了第三阶段自由化的遗留部分。实行了《第三阶段利率自由化措施》,结果到1995年全面实现了除部分政策金融利率外的大部分贷款利率的自由化,贷款利率自由化比率达95%,至此,事实上韩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宣告利率自由竞争时代的到来。截止到1996年底,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利率实行了100%自由化,而存款利率的自由化比例达到81.6%。最后是从1997年开始,逐步放开活期存款利率,从而实现了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4 从日本经验看利率市场化的国外宏观环境选择

经过二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1974年之后,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发展,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其经济结构和资金供需结构也开始发生改变,战后日本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政府在贷款的去向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经济增速的放缓后,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增加,政府成为当时社会资金最主要的需求者。1975年,日本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发行赤字国债。此后,国债发行规模愈来愈大。1977年4月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允许国债的自由上市流通。第二年开始了以招标方式来发行中期国债。这样,国债的发行和交易便首先从中期国债开了利率自由化的先河。

1977年,日本开始放宽对金融机构所持国债的管制,允许商业银行承购的国债自由上市流通。1978年日本银行允许银行拆借利率的市场化,其后又放开了银行间票据利率,1979年批准商业银行发行了利率不受限制的大额可转让存单(CD)。1984年日本大藏省发表了《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及展望》,正式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1991年7月日本银行停止利率窗口指导,1993年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利率先后实现市场化,并于1994年实现了除活期存款利率以外的完全利率市场化。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一方面由于政府融资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欧美的推动。利率市场化后,日本宏观经济增长震荡下跌,放松利率管制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从长期来看造成了GDP增速的下移;也没有带来有效投资上升和产业转型,而是资金的投机性转移引发的非持续性的泡沫经济。由于实际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均出现负增长。

5 从日韩经验看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时机选择

从日韩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一国的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好坏对其利率市场化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一,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金由政府配置效率的作用逐渐显现,对利率长期实行直接管制,就必然导致限制竞争、降低市场效率,最终影响金融创新,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因而,利率最终都要从国家干预逐步过渡到交由市场供需双方来决定。

第二,利率市场化需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切忌一步到位的思想。从韩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可以看出循序渐进改革的重要性,利率改革是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必须结合当时的经济实际情况,分步骤放开。

第三,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是利率市场化顺利实施的关键。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其变化走势对宏观经济走向影响巨大。一国利率市场化的时机选择不对,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大幅波动,提高企业融资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增加,进而导致宏观经济的恶化,致使政府不得不加强对利率的管制。

第四,全面的金融体制改革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没有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很难单独实施并成功。因为只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创造一个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提高效率,分散风险。因此利率市场化需要金融改革的支持,包括深化市场准入改革、汇率制度改革等在内的全面金融改革。

6 总结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我国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必须有一个好的国内外宏观环境,目前我国面临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一方面实体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并且由于国内利率管理体制,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融资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经营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地下钱庄盛行,其融资利率远高于正常融资渠道,在正常渠道无法获得融资机会的前提下,企业不得不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加重了企业经营难度,破坏了正常的经营环境,为我国经济的深化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因此,从现在就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既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减少地下钱庄的发展,恢复我国实体经济的活力,有可以逐步改革银行业的经营结构,优化银行经营模式,降低其经营风险。这样我国不但可以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可以培育出优质的实体企业和强大健康的金融业,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张帅.韩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3,(10):3940.

[2]蒋海涛,王丹.利率市场化:日本和韩国带来的启示[J].西南金融,2013,(7):3639.

[3]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7):4145.

[4]朱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2,(1):5357.

[5]王平安.中国利率市场化时机与模式选择[J].经济师,2003,(4):2223.

[6]卢瑾,肖汉.利率市场化的时机选择[J].金融发展评论,2013,(4):95102.

[7]吕超群.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文献综述[J].企业研究,2013,(10):1011.

上一篇:教育的生命意义浅析论文范文下一篇:音乐教育下哲学基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