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技政策分析论文范文

2024-05-19

国外科技政策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作为本真性旅游的实践代表,旅游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以 CNKI 数据库中 1996—2019 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期刊论文为基础,对筛选出的2359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借助Citespace工具,采用共词分析法、共被引分析以及可视化技术,梳理和归纳相应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虽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尚未形成紧密而系统的体系,学者之间以及机构之间的独立性过强;1996—2006年,对可持续旅游的文献研究增加较快,初步形成了核心刊物群,2006—2010年是旅游业发展研究的高峰期,但多集中在宏观层面上,2010—2019年间出现了可持续旅游的细化分支研究,但却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可持续旅游本身。因此,应加强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本身定义、框架、结构等的剖析。生态文明、乡村旅游和低碳旅游等方面研究是近年来的主要热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以促进旅游可持續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应加强微观层面的研究,如新型旅游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旅游科技融入等。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Citespace;研究前沿;中国

引言

旅游业是综合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风向标,对于关联产业动态研究极其敏感。近年来,旅游供需拥挤度显著变化,旅游业供不应求的状况层出不穷,生态病态化现象严重,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热点。早在1990年“可持续旅游”一词便应运而生了,此后世界旅游组织陆续设立了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中国16个旅游热门景区均被选为观测点,其中阳朔、张家界最为出名,这为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以往国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针对性的定量统计分析,对于文献的梳理较少。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知识,回顾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并找出了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以期为今后学者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CNKI 数据库,通过高级检索功能,检索“篇名”中含有“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期刊论文,筛选出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论文,使其更具有代表性。本文将检索时间限定为 1996—2019 年,且排除掉不相关的会议等文献干扰,得到 2 626 篇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另剔除掉不含关键词以及部分重复的文献267篇,最终得到2 359 篇有效文献,将其作为共现可视化分析的样本数据库。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文献计量学中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5.4软件,对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状况进行直观的分析。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做出有效的判读、搜索、决策、预测等,且综合应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学知识[1],因此自提出以来,一直广受关注。

二、文献计量分析

(一)研究进程概述

从检索结果来看,1996年1月至 2019 年 7 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关论文数量共计2 359 篇,整体上呈现缓慢波动上升再缓慢波动下降的趋势。根据文献总量特征,发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发展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以 2002年、2011年为界,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具体来讲,第一阶段,1996—2002 年,该阶段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增长较为平稳,属于萌芽期,年均期刊论文 46.6 篇;第二阶段,2003—2011 年,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迅速成长阶段,发文量迅速增长,年均期刊论文 153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6%;第三阶段,2012—2019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趋于成熟,论文数量逐年递减(此处2019年为预测值),总数为 690篇,占总发文量的 29.25%。

(二)文献作者、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功能,得到作者之间合作的相关图谱,发现中国学者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没有统一的体系,大部分都各成一派,且发文量都相对较少,仅明庆忠一人发文量达10篇以上,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学者仅占发文数量2篇以上所有学者的5.7%,且学者之间合作较少,导致差距过大。影响力较大的作者有明庆忠、甄翌、廖军华、唐承财、陈文捷、熊礼明等,图谱中均有明显的突现点。从半衰期来看,明庆忠影响期限最大,为10年,2000年以后杨桂华的影响逐渐变大,2008年以后廖军华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影响力较大,其他学者的半衰期均不超过1年,影响较为短暂。由此可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较强的领军人物及团队。学者之间目前这种百家争鸣的状态,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支较多,但就旅游可持续发展本身的研究,却缺乏专业性,权威性。同理,对文献发文单位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得到关系图谱,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节点最大,表示其发文数量以及影响力最大[1]。除此之外,发文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机构仅占发文数量在2篇以上所有机构的2.4%。可见,我国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比较欠缺。从发文机构的地理位置来看,影响力较大的发文机构域分布较广,涉及我国东南西北各大区域,说明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广,基本是全国各地区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且东部地区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较发达地区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却较为欠缺,西部地区以及东部较发达地区应加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对1996—2018年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趋势图的描绘,可以发现,1996开始,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词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8年达到高峰,2006—2009年间,我国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向;2011—2013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骤降,其间新多数学者围绕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来进行研究[2~3];2013—2018年,共现词数逐渐波动上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将进入新的热潮。

为了更加清晰地探寻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相关热点,利用关键词统计功能,整理出高频关键词见表1。引用频次可以体现一个研究领域关注的内容着重点,由表1可知,除了检索词“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以外,引用频次最多的是“生态旅游”,共计326次,其次是“乡村旅游”,在文献中出现了159次。

2.关键词聚类分析。点击聚类按钮,对关键词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得,网络模块化(Modularity)评价指标 Q值为0.8205,大于0.3,且网络同质性平均值Mean Silhouette=0.5473,在0.5以上,表示聚类是合理且有效的。根据轮廓值排序,得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五大热点主题见表1。

第一,热点研究理念:可持续发展。聚类#4的标题是“可持续发展”,包括“旅游扶贫”“都市旅游”“智慧旅游”等关键词。旅游业作为综合性极强的产业,经济效益波及面广,社会带动能力强,因此旅游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延申出以旅游扶贫为方法,促进贫困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徐虹、王彩彩认为,乡村旅游扶贫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应当被大力提倡[4]。此外,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旅游目的地与环境之间要协同发展[5]。另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智慧旅游的支持[6]。

第二,热点研究对象:游客、民族地区。聚类#1的标题是“游客”,包括“道德保障”“大旅游”“休闲行为”等关键词。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之一,游客的心理需求决定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游客的活动及行为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反馈效应。冯庆旭对于游客生态道德对于旅游影响做了剖析[7];尹罡、甄峰、汪侠认为,旅游作为陶冶情操的人类活动,也是游客休闲行为的代表[8];杨钦钦、谢朝武分析了游客在大旅游的环境下外部感知以及内部感受,对其旅游活动的影响[9]。聚类#13的标题是“民族地区”,包括“生态旅游地”“民族文化”“保护性开发”等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地域,主要是具有旅游特色的民族地区,以及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但旅游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10~12]。

第三,热点研究视角:生态文明。聚类#11的标题是“生态文明”,包括“农村旅游”“休闲旅游”“低碳社会”等关键词。生态文明最早源于国外,生态文明一直是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热门视角,生态文明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也是学术界的关注热点,王昆欣等对于农村作为旅游场地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作为生态文明的发源地,旅游潜力巨大[13];“休闲旅游”一词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生态文明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性作用;生态文明的研究逐渐增多,出现了许多细分领域。

第四,主要框架措施:整合。聚类#9的标题是“整合”,包括“民营企业”“环境保护”“乡村生态旅游”等关键词。乡村保护以及乡村开发使得休闲旅游逐渐盛行;张晓明、孙春晓认为,民营企业作为景区的投资者,对于景区的整改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李雄华、何平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整合为统一的综合体,认为旅游资源永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制度的科学合理正相关;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乡村旅游作为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迅速成长。由此可见,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集中在对于旅游投资者的旅游素质以及规划能力培养,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整合,以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有效利用。

3.阶段性研究前沿分析。根据突现度大小,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依次是:可持续性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乡村旅游、低碳旅游、旅游资源、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红色旅游。从时间维度看,2006年以前的突现词主要是以政策性为导向的宏观词汇,例如“旅游规划”“旅游产业”等;2006—2010年间出现了较为细分的词汇,主要突现词有“红色旅游”“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生态文明”;2010年之后“低碳旅游”“低碳经济”“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相继成为热点。从关键词的影响周期来看,“生态文明”自2009年开始持续至今,影响时间最长,达11年,“可持续性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均为8年,“旅游产业”“旅游业”为7年,“红色旅游”“循环经济”“乡村旅游”为6年,其余大多均在5年以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滋生出相关方向的研究,更加丰富了本领域的内容,而乡村旅游作为近年来的热点词汇,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最佳实践物,也是脱贫攻坚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成为了学者研究前沿。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的历年的发文数量及发文状况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展开。从文献知识图谱的结果来看,“生态文明”的半衰期最长,为11年,且一直延伸到2019年,未来极有可能继续延伸;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热点词汇可以看出,许多词汇都与生态环境相关,如“循環经济”“低碳旅游”“低碳经济”“乡村旅游”等,说明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学者主要是以生态文明为研究视角,而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也主要是从生态保护方面来提出的。

2.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缺乏凝聚力。无论从发文作者分布,还是从发文机构分布来看,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都较为分散,该领域缺乏核心人物及核心团队,虽然该领域研究作者与机构的分布范围较广,但分布层次普遍偏低,缺乏权威性。

3.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以宏观为主。根据热点词汇以及影响力排名靠前的相关文献可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有文献主要是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宏观的分析,学者仅仅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大致方向,而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落实到个体的具体操作鲜少有人研究。

(二)建议

1.关注不同视角,全方位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不仅限于生态环境保护一个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更多关注其他视角,对于地貌特殊的地区,如喀斯特地貌地区,应该加强景观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另外,随着游客品质的提升,文化底蕴逐渐成为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之一,文化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发展与旅游体验关联度高,也应加强对科技与旅游融合的相关研究。

2.關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又较少,旅游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地理学与生物学,对于综合学科的掌握较为困难,应加强各学科、各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关注微观层面,从旅游业内部开始研究。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层面,但可持续发展并不限于宏观层面,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以小到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言谈举止对于个体人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旅游业本身通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每一个要素当中涉及许多企业和个人,应加强对于这些微观个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2]  李悦铮,李鹏升,黄丹.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资源科学,2013,(2):304-311.

[3]  程晓丽,黄国萍.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J].人文地理,2012,(6):145-150.

[4]  徐虹,王彩彩.包容性发展视域下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机制研究——陕西省袁家村的案例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9,(6):59-70.

[5]  郑树旺,边小涵.旅游业与环境污染治理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J].生态经济,2016,(9):122-125.

[6]  张秀英.信息生态视角下智慧旅游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18,(5):124-128.

[7]  冯庆旭.生态旅游的伦理意蕴[J].思想战线,2003,(4):73-75+138.

[8]  尹罡,甄峰,汪侠.信息技术影响下休闲研究动态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17,(3):167-176.

[9]  杨钦钦,谢朝武.冲突情景下旅游安全感知的作用机制:好客度的前因影响与旅游经验的调节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9,(3):148-158.

[10]  梁亚琴,李燕.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两个并重”——云南省大理周城村新农村建设调查[J].生态经济,2010,(6):97-99+107.

[11]  陈丽琴.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土地流转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7,(10):114-119.

[12]  秦兆祥.内蒙古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J].贵州民族研究,2017,(11):181-184.

[13]  王昆欣,徐云松,阎纲,陈宝珠.一个值得去大力开发的旅游市场——关于浙江省农村旅游市场情况的调查报告[J].旅游学刊,2000,(6):45-51.

Key words: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Citespace;research frontiers;China

国外科技政策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自核危机爆发以来,伊朗政府以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为政策和舆论导向,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压力,坚持不懈地发展核技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伊朗政府为何有着如此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伊朗为何毅然继续开展核计划?本文从伊朗辉煌历史所铸就的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其所具有的大国意识,认为这是驱动其实施核计划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伊朗外交;核问题;大国意识;中东大国;和平利用核能

作者简介:丁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2009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91)。

盘点当今世界因核而引起的国际热点问题,无疑只有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最具爆炸性。虽然伊朗和朝鲜一样都单独挑战现行的西方主导的核扩散机制,都以处于弱势的地位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挑战,甚至要面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压力。在东北亚,由于周边大国云集,大国利益在朝鲜半岛交汇的有利地缘政治形势,朝鲜能够采取借力打力的外交政策而得以周旋于大国之间,有效减小国际因素对发展核计划的阻力;与朝鲜不同,伊朗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独自承受着国际社会要求其弃核的巨大压力以及周边严峻的安全环境,同时也在承受着美国以核问题为由对伊朗可能进行的军事打击和政权更迭的威胁。从实力对比看,相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两者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伊朗以一地区强国,对抗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承担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但自核问题出现以来,伊朗虽从未明确表示放弃和谈,却在高调宣称拥有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这一口号指引下,坚定不移地开展其核计划,近年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峙。面对压力,伊朗在实施核计划过程中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周旋,表现出令人瞩目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艺术,是何种动力驱使伊朗面对日渐增大的外部威胁和压力,动用自己全部资源积极应对各方挑战,谋求逆境突破?

一、中东的地区大国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接壤,濒临里海;西接土耳其、伊拉克;南部和东南部濒临波斯湾、阿拉伯海,扼霍尔木兹海峡;东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正所谓“濒两海、连亚欧”,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伊朗是拥有悠久灿烂文明的国家,自古代就是西亚中东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早在公元前6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时的波斯帝国曾盛极一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不仅有显赫一时的实力,而且在文化艺术、政治制度、宗教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也相当发达,对后来东西方的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波斯帝国在希波战争中逐渐衰落,在公元前330年为亚历山大所征服,伊朗历史走向一段低谷,其再次复兴则在500年之后。

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二战后伊朗与美国的关系发展迅速,成为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和战略支点。20世纪六十年代末,当英国宣布将从海湾撤出后,伊朗便成为尼克松时期美国在中东地区“双柱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Twin Pillars Policy,即伊朗和沙特)。“巴列维时期的伊朗是美国在世界上最重要、最忠实的朋友。”伊朗也因此得到大量美援,加上石油收入带来的巨大财富,伊朗国力剧增,控制地区事务的意识再次强烈,一度被称为“海湾宪兵”。巴列维国王曾多次公开表示:“我要将伊朗建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的世界第五强国,同时我们的军队也将发展壮大成世界第五大军事力量”。但好景不长,由于巴列维的激进经济政策,导致阶级矛盾激化,1979年爆发伊斯兰革命并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朗面对美苏两强争夺世界霸权的国际形势,毅然选择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宣布“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过激的革命政策使伊朗内政外交遭受重大打击,同伊拉克长达八年的战争更使伊朗元气大伤。霍梅尼去世后,伊朗新领导人开始调整过激政策,进行经济改革,国力逐渐恢复。

总体来看,现在的伊朗具备扮演地区大国角色的实力。伊朗拥有7260万人口(是西亚北非地区仅次于埃及的第二人口大国),国土面积达164.5万平方公里。2009年伊朗的GDP达到385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6位。伊朗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大国,油气工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外汇收入多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世界第5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2位。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日产能力可达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伊朗作为世界第二大油气资源国,随着世界能源消费的增加,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军事方面,伊朗武装力量由国家军队、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三部分组成,总兵力达90万人左右。此外,伊朗部队装备完整,其中不乏先进武器。陆军装备各种类型的坦克约2000辆,包括比较先进的T-72型和“酋长”等主战坦克,特别是伊朗自行生产的“佐勒菲卡尔”系列坦克,吸收西方先进技术,成为伊朗地面装甲力量的骨干。伊朗陆军还装备有装甲车1200多辆,各式火炮2300多门,直升机600多架,据美国国防部评估,伊朗陆军的实力在全球可排名前10位;海军方面拥有潜艇5艘(基洛级3艘),各种水面舰艇200余艘,并具有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特殊军种。空军拥有F-14“熊猫”、米格29、“幻影”等各类较先进的第三代作战飞机300余架。此外,伊朗具有独立研制生产生物、化学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其核潜力也相当可观,更引人注目的是,伊朗从铀矿开采、提炼到浓缩等技术,都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获得的,再加上核反应堆燃料的后处理技术,呈现出伊朗铀、钚核燃料双管齐下的发展前景。伊朗在导弹技术方面具备较强的实力,目前拥有250-300枚“流星-1”(Shahab-1)导弹,基于“飞毛腿-B”(Scub-B)导弹基础上改进,射程为285~330公里;还有200~450枚“流星-2”导弹,基于“飞毛腿-C”导弹基础上改进,射程为500~700公里。这些导弹现在都是在伊朗本土生产,可以打击大部分伊拉克领土和海湾周围的各类目标。近期正在发展的是“流星-3”(Zelzal-3)导弹,这种导弹可以公路机动,射程为1350公里,具有携带非常规弹头的能力。下一个十年的后半期,伊朗可能试验具有携带核弹头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可能是“流星-5”的后继型“流星-6或7”型导弹,但目前仅处于概念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经营,伊朗现已拥有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导弹库,其射程范围能有效覆盖整个阿拉伯半岛。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装备技术含量上来看,伊朗都是名副其实的中东地区军事强国。作为成功进行过伊斯兰革命的什叶派穆斯林大国,伊朗对中东

什叶派政治力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所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也成为许多伊斯兰国家内部的原教旨主义者所纷纷推崇和效仿的榜样。

伊朗历史上多次成为当时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作为波斯文明的代表曾分别与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相抗衡。持续几个世纪同希腊、罗马的战争,长期同奥斯曼进行对美索不达米亚的争夺,足以体现波斯人的强悍和波斯文明的实力。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伊朗在对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中屡战屡败,民族失落感逐渐加深。但伊朗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自豪感,对历史上辉煌时期的向往,注定伊朗人不甘沦落,不易屈服,对民族再次复兴进行着不懈追求。历史的辉煌成为伊朗民族自豪感的基础,同时也是伊朗民族梦想再创辉煌的思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光辉的古代历史使伊朗人民始终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大国心态,不满足于被压抑、被排斥的境遇,发展核武器正反映了伊朗追求大国地位的心态。伊朗精英阶层认为,“伊朗不仅需要有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军备,更需要核武器,拥有核武器伊朗才能进入大国俱乐部,才能真正威慑以色列,才能区别于其他阿拉伯大国和伊斯兰大国,才能实现振兴波斯、使伊朗重新实现强国之梦。”当今时代,核国家地位已成为大国的重要标志,对核技术的追求反映伊朗谋求大国地位的心态,发展核技术已成为伊朗领导人一贯延续的传统。伊朗前总统哈塔米更是直接表示:“我们想变得强大,强大就意味着拥有先进的技术,而核技术则是所有技术中最先进的。”

二、伊朗核问题的由来

伊朗核问题是冷战后核扩散的表现,而其实质则是美国这一全球性力量同伊朗这一地区性力量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斗争。伊朗核计划最初是在美国资助下发展起来的,美国是第一个与伊朗开展核合作的国家。早在五十年代后期,伊朗即开始着手自己的核计划,而其核技术主要从当时与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此时核问题并未凸显。巴列维政权时期的伊朗有着宏大的核计划,并且明确表示其核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拥有核武器,可以说如果不是伊朗政权由亲西方到敌视西方的转变,伊朗在西方国家帮助下早已成为核国家。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亲西方的巴列维政权垮台,而敌视西方的霍梅尼派掌握了政权,美伊关系发生逆转,伊朗核活动开始问题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伊朗核问题的出现是伊朗由亲美政权到抗美政权更迭的结果,也是美国在核扩散问题上持双重标准的体现,而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成功则是伊朗核活动问题化的开始。革命后伊朗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迅速恶化,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伊朗一直声称,其外汇收入和财政大部分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随着伊朗人口的增长,国内能源消费大幅增加,这对伊朗的能源出口带来巨大压力,发展核技术增加核能份额是能源供给多元化,避免对石油和天然气过度依赖的重要举措,其发展核技术是为了和平开发核能,不会用于发展核武器。而美方则认为伊朗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完全能满足其经济和社会需要,完全没有必要斥巨资发展核能。美国对伊朗核计划非常敏感,“军核”还是“民核”的问题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伊朗对外一直宣称其核计划和核活动的和平性质,而美国则一口咬定伊朗核活动是为了制造核武器,从而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及美国在中东安全利益构成威胁。

20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对伊进行过两次核查,虽未发现伊朗有发展核武器的迹象,但美情报机构始终认为伊朗在秘密从事核武器的研发,其建造核电站的真实目的是为获取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技术和原料。虽然伊朗的核计划一直引起美国的高度警觉,并且美多次向俄施压,希望其停止同伊朗的核合作,但鉴于当时的核活动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违反相关条约,伊朗核问题还未完全浮出水面。“9·11”之后,美国外交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开始将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恐怖主义和支持恐怖主义并试图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邪恶国家”成为美重点打击对象,如伊朗被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伊朗核问题浮出水面,加剧了美伊之间的矛盾。2002年12月,美国军事卫星发现伊朗两个军事基地有进行核开发的迹象,以此判定伊朗正在秘密研制核武器,从而引发近年高烧不退的伊朗核危机。2003年2月,伊朗位于纳坦兹的地下核设施曝光以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2003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在法德英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然而,伊朗核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此后美伊围绕伊朗核问题的较量仍是一波三折。伊朗坚称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字国,拥有掌握包括浓缩铀在内的整套核循环技术的权利,并表示自己的核活动完全出于和平目的。此外,伊方多次指责美在核问题上持双重标准,一方面支持以色列秘密从事核活动,甚至默许其拥有核武器,对于印度公然违反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行为采取消极制裁措施,并与其签署民用核合作协议;另一方面,美国却以伊朗民用核能背后有军事目的为借口,千方百计妄图剥夺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005年,伊朗重启铀浓缩活动,特别是随着对西方持强硬立场的保守派总统内贾德上台,伊朗就浓缩铀问题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对峙进一步加剧,由核问题引起的地区紧张局势全面升级。伊朗核问题的久拖不决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有关各方就伊核问题展开积极斡旋,2006年1月,安理会五常加德国在伦敦举行闭门会谈,就伊核问题进行磋商。由于伊朗对六国方案反应消极,在美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于2006年7月31日通过制裁伊朗的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立即暂停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12月23日,安理会又一致通过1737号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一切与铀浓缩和重水反应堆有关的活动,对伊朗的核计划和导弹计划实施材料和技术禁运,冻结伊朗相关机构和人员资产,限制相关人员旅行。此举意味着伊核问题已由原来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层面。此后围绕伊朗核问题,伊朗与主要世界大国展开多轮谈判。虽然各方都强调以外交谈判途径解决问题,但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仍不断加剧,美国和伊朗都开始陈兵海湾,并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地区局势日益紧张。

三、伊朗核计划的历程和现状

伊朗自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涉足核领域,其核计划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的巴列维时期,为核计划的发展起步阶段。当时伊朗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关系密切,核技术的引进大部分依赖于这些国家。1957年美国与伊朗签订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协议。1967年,美国首先为德黑兰大学提供了一个5兆瓦研究反应堆,德黑兰核研究中心(TNRC)负责运行。据西方情报机构报道,核技术的军事应用也在德黑兰核研究中心中成立的一个小组内

开展。1970年,伊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4年,伊朗原子能组织(AEOI)成立,专门负责核燃料循环的研发。西德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造的两个1300兆瓦轻水反应堆(LWR)也于1974年开始动工。七十年代中期,伊朗在伊斯法罕成立核技术研究中心。在西方盟国的支持下,伊朗的核计划初具规模,并迅速朝拥有核武方向发展,彼时巴列维国王就曾宣称:“毫无疑问,伊朗将很快拥有核武器。”此阶段虽是伊朗核活动的初创时期,但在西方盟友的帮助下进展迅速,并制定了由“民”向“军”转变的宏远规划。

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的霍梅尼时期,为核计划的暂时停滞阶段。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同西方国家关系迅速恶化,西方国家随之逐步断绝了与伊朗的核合作,其核能专案陷于停滞状态。西德已经开始建造的两个轻水反应堆停止后,伊朗开始和苏联磋商以获取核反应堆,后因选址问题不能达成一致而终止。随后西德帮助伊朗建造的两座反应堆在1987~1988年又遭伊拉克轰炸而被破坏,使伊朗的核电建设陷于瘫痪。两伊战争期间,伊朗核设施7次遭到伊拉克的轰炸,致使巴列维时期留下来的核设施所剩无几,加之战争期间无暇顾及核活动,此阶段伊朗核计划的发展处于暂时停顿状态。

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初至2003年从拉夫桑贾尼开始到哈塔米时期,为核计划的恢复重建并全面启动阶段。进入九十年代,伊朗国力逐渐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政局日益稳定,拉夫桑贾尼新政府开始重新启动搁置已久的核计划。在此期间伊朗先后同印度、中国、阿根廷、乌克兰以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开展核合作,其中俄罗斯和中国是重点合作对象,并签订了一些协议,但中国为了表明支持核不扩散的态度,于1997年终止了为伊朗提供核帮助的大部分协议。俄罗斯于1992年同伊朗签订《和平利用核能协议》后,双方在核燃料循环处理、核废料再处理、生产供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同位素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先后签署建造4座商业用轻水核反应堆的合同,以及俄罗斯为伊朗核电站运转提供核燃料协议。此外俄罗斯还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设两座核电站。根据西方情报部门的资料显示,经过这一阶段的对外核合作,伊朗在核电站建设、铀矿的开采和核燃料循环技术开发,以及核武器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都已全面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

第四阶段是2003年初至今,即从哈塔米执政后期到现在内贾德时期,为核计划的加速推进阶段。此阶段伊朗已成功从铀矿中提炼出纯度为4.8%的浓缩铀,并将用于提炼浓缩铀的离心机数量大幅增加至3000台。目前,伊朗已经在中部地区发现了铀矿资源,并具备从中提取低浓度浓缩铀的能力,而位于其南部的由俄罗斯帮助建设的布什尔核电站也已完工。据有关资料显示,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从技术角度看,对于伊朗这样一个拥有铀矿的国家,如果能够自产和回收处理核燃料,意味着掌握了制造核武器或建设核电站的关键环节,不再受外部左右。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目前伊朗已初具提炼核燃料的能力,且在这方面呈现铀钚双管齐下的局面。伊朗正在发展离心浓缩技术和(铀钚)乏燃料回收处理技术,意味着伊朗在短期内将掌握核燃料循环的全部技术。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在核电站建设和核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四、伊朗核计划与中东战略格局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以来,伊朗的国家安全环境一直比较恶劣,无论在地区层面还是在国际范围,都是处于一种被孤立、受排挤的境地,甚至同部分国家始终保持紧张对峙的关系。造成伊朗目前国际环境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地缘因素、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民族宗教等多种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自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长期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导致其游离于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社会之外。而在动荡的中东地区,伊朗以波斯国家的继承者自居,同该地区绝大多数的阿拉伯人占主体的国家就争夺地区主导权而长期不睦,两伊战争期间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倒向伊拉克一边。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伊斯兰教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要形成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教派,并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演化成伊朗信奉什叶派而阿拉伯各国掌权的几乎全是逊尼派。一千多年来两派纷争不断,积怨甚深,具体到伊朗的什叶派和阿拉伯国家的逊尼派矛盾更是尖锐。伊朗历史上就是伊斯兰什叶派的大本营,曾和当时信奉逊尼派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长期作战,并一直寻求扩大什叶派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使什叶派成为伊斯兰教的主导派别。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新政府采取“向外输出革命”的理念,全力支持邻国的什叶派力量,使周围阿拉伯国家深刻感受到伊朗的扩张压力。伊朗和阿拉伯国家民族、教派的差异以及伊朗大国意识和民族优越感所形成的对地区领袖的野心,造成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对伊朗抱有极深的疑虑,严重影响双方关系的改善。伊朗同美国的地区盟友以色列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以方曾多次扬言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而伊朗也多次声称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此外,伊朗与中东地区另一个穆斯林大国土耳其由于政治体制(土耳其是世俗主义国家、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意识形态(土耳其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伊朗属伊斯兰教什叶派)、对外政策(土耳其亲美结盟西方、伊朗反美敌视西方)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以及为扩大地区影响力而竞争等因素,导致两国关系长期冷淡。遍观中东地区国家间关系,伊朗可谓是敌多友少,除叙利亚等少数反美盟友外,几乎是独自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

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民族、宗教、文明冲突和融合的舞台,在冷战时期美苏主导下,中东本土的阿拉伯、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四个代表不同民族、宗教、文化的力量大致维持着一种相对的均衡。冷战后,美国作为影响扩及全球的超级大国开始单独主导中东事务,并将在中东地区建立新秩序的构想纳入其全球战略的实施之中,因此,美伊近年来围绕核问题展开的冲突实质是对地区安全秩序领导权的争夺。2003年伊拉克战争给伊朗扩大地区影响力带来难得机遇,伊朗利用战后伊拉克什叶派在国内的崛起提升其在伊拉克的影响力,并通过加强与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协调与合作,逐渐在中东地区形成一个西起黎巴嫩、中跨伊拉克、东至伊朗的“什叶派新月地带”。伊战后什叶派力量的增强致使伊朗在该地区坐大,实力对比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而此时伊朗的核计划又再次加速推进,无疑使中东各方势力深感恐惧。逐渐呈崛起态势的伊朗如果再跨过核门槛,甚至拥有了核武器,将使经过八次战争洗礼而相对稳定的中东战略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种相对稳定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新的冲突可能就会席卷整个地区,直至形成新的平衡。可以说,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一方面是促使伊朗寻求发展核技术的动因,另一方面其核计划的开展也在影响着中东战略格局的走势。因此,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伊核计划的发展必然牵动美、以、阿、土各方神经,而各方也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不同的对策:

(一)伊核问题的实质是美伊关系,美国是最不愿意看到伊朗跨过核门槛的国家。美伊矛盾由来已久,最近的“核危机”不过是两国紧张关系的“新一波”,是在反对核扩散幌子下,遏制与反遏制矛盾冲突的反映。美国认为伊朗煽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反对阿以和平进程、支持恐怖主义组织和活动、谋求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企图在中东地区取得主导地位从而在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反恐战略等方面对美国的中东利益构成威胁。因此,美国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伊朗,更不能容忍敢于挑战美国利益的“无赖国家”拥有核能力和核武器。

(二)以色列是目前中东地区唯一事实上的有核国家,也是被伊朗视为死敌的国家,以方认为伊朗掌握核技术一方面打破了自己在该地区核垄断的地位,使以色列同伊斯兰国家的力量对比向伊斯兰国家倾斜;另一方面伊朗掌握核武器也会对以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以色列坚决反对伊朗的核计划,其高官曾警告说:

“以色列绝不会容忍伊朗制造出核武器……会将伊朗炸回到石器时代。”而伊朗认为犹太复国主义者是反对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人的异教徒,犹太复国主义者与恐怖主义者一样犯下极大罪行。伊朗坚决不承认以色列国家的存在,内贾德总统甚至公开质疑纳粹大屠杀的真实性,并一直宣称要消灭以色列政权,而发展核技术能够有效对抗穆斯林世界的夙敌——以色列。

(三)对于伊朗的核崛起,阿拉伯国家也绝对不会接受,在阿拉伯人看来拥核的伊朗将再次打破地区力量平衡。2500年前波斯帝国时期的伊朗曾经统治现在阿拉伯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而1300多年前波斯臣服阿拉伯人并皈依伊斯兰教,自此伊朗人同阿拉伯人的冲突不仅是中东地区两大主体民族争夺生存和势力范围的问题,还具有教派冲突的鲜明特征。最近的两伊战争就是逊尼派的阿拉伯人和什叶派的伊朗人之间的一场血腥的较量,而这场战争后所形成的势力均衡也极有可能随着伊朗的崛起,尤其是拥有核威慑的伊朗崛起而瓦解,因此,阿拉伯人绝对不会面对可能拥有核威慑力的伊朗而无动于衷。以中东地区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为例,埃及认为一旦伊朗跨入核国家行列,就会对目前中东地区脆弱的平衡格局产生严重冲击,即伊朗凭借能源大国地位再加上地区核优势会严重削弱埃及在国际和地区政治中以“三环”(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和非洲大陆)为基础的外交资源和经济利益,并动摇埃及作为世俗阿拉伯国家领导者和中东地区第二大经济受援国的地位,目前埃及已公开表示对伊朗铀浓缩进程的严重关切。阿拉伯世界另一个传统大国沙特对伊朗的核进程更为忧虑。面对伊拉克战争后海湾曾经的三足鼎立(伊朗、伊拉克、沙特)格局的消失以及美军将要从伊拉克撤出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处于伊朗地缘性前沿阵地的沙特不得不直接承受伊朗崛起的压力。虽然近年伊朗积极改善和发展同海湾国家的关系,并多次向海湾合作委员会表示其核计划的民用目的,声称不会对海湾安全构成威胁,但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伊朗抱有很深的戒心。阿联酋海湾研究中心主席强调:“海湾国家是想表明,如果伊朗核技术继续的话,将迫使我们也成为具有核能力的国家”。身居海合会首席位置的沙特甚至告诫美国:“要么阻止伊朗,否则我们也要拥核。”面对伊核计划咄咄逼人的姿态,阿拉伯国家采取两条路策略,一方面继续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遏制核扩散,争取以和平手段妥善解决伊朗核危机;另一方面努力挤入核俱乐部的大门,即一旦国际社会制止伊朗核计划失败,就启动第二套方案,以满足自身的安全需求。

(四)土耳其在伊朗核问题上既有担忧,又与美国保持距离。毫无疑问,土耳其不希望伊朗成为核大国,伊朗成为核国家意味着其军事实力的无限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其地区影响力的持续增强,这不符合土耳其的利益。土耳其也是最担心由伊核问题引发中东地区危机的国家之一,土伊双方在能源方面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无论是国际社会的制裁还是美以可能的军事打击都会使土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伊朗核危机爆发后,土耳其明确表示不会允许美国使用土耳其领土打击伊朗,并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而且积极参与伊核问题的多方斡旋。土耳其的立场赢得了伊方的赞赏和信任,2010年5月,伊朗、土耳其和巴西达成一项核燃料交换协议:“伊朗将把1200千克纯度为3.5%的浓缩铀运往土耳其,以换取有关国家为伊朗提供120千克浓度为20%的浓缩铀,交换过程中如出现违约情况,土耳其将应伊朗的要求,迅速和无条件地将低纯度浓缩铀运回伊朗。”此项协议的达成打破了伊朗核问题先前面临的僵局,伊朗展现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姿态,随后土耳其外长表示:“伊朗表现出走上建设性轨道的意愿,已经没有必要考虑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可以说,伊朗核问题大大提升了土伊两国的关系水平,是拉动双边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有西方学者担心可能会出现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三方结盟。当然在土伊迅速接近的同时,土耳其也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因为伊朗的核突破不仅意味着波斯帝国有复苏的希望,也意味着曾经统治整个阿拉伯世界长达4个世纪之久的突厥人合理启动核突破的可能。

“核武必然衍生核武,只要还有一些国家坚持拥有核武器才能确保自己的国家安全,那么其他的国家也会跟着要得到核武器。”伊朗核计划的加快发展已在中东引起连锁反应,长期以来实施核模糊政策的以色列近年近乎公开承认其核国家身份,而一直致力于中东无核区的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也纷纷出台核计划。2006年3月,阿盟秘书长穆萨呼吁阿拉伯国家致力于“迈入核俱乐部”,同年12月,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首脑会议决定将启动研发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核计划已中断多年的埃及、土耳其宣布重新恢复核电开发,随后中东其他国家也纷纷宣布了各自的核研发计划。尽管这些国家绝大多数宣称是民用核开发,但仍不能消除外界对其真实意图的疑虑,事实上促使这些国家突然做出核开发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当前日益恶化的中东地缘政治和战略安全环境造成的。可以肯定中东核竞赛的局面已经形成,本已十分脆弱的中东安全环境将愈加复杂、险恶。有分析预测,2015年后中东有可能出现埃及、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土耳其、沙特和伊朗等六个核大国,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将再次面临重组。

五、结论

伊朗高调坚持“和平开发核技术”权利,凭借独特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利用大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博弈所产生的掣肘空隙,多年来面对险恶的周边和国际环境,在核问题上与美欧等国展开了一场“与虎谋皮”的战略游戏。伊朗的核强硬政策是伊朗独立自主建国理念的体现,是伊朗发展独立国防、寻求大国地位的尝试,反映的是一种民族性格,因而不会轻易妥协。伊朗在历史上长期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强国,它有过辉煌的历史,建立过第一个横跨亚、非、欧的波斯帝国,创立了影响巨大的琐罗亚斯德教和摩尼教,有过居鲁士、大流士、琐罗亚斯德和摩尼这样的伟大人物。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悠久的文化底蕴造就伊朗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国意识深深熔注于伊朗人的文化血液中,而誓死捍卫核技术发展权利则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民族性格。正是这种自豪感、这种大国文化使伊朗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支撑起伊朗人顽强的抵抗意志和不屈的民族性格。追求大国地位、傲立世界民族之林、再现历史上的辉煌,己成为伊朗历代掌权者及民众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核国家地位已成为伊朗重振雄风的重要标志,开发和利用核技术更是事关伊朗民族荣誉和尊严及历史抱负的重大问题,“民族自豪感将鼓励伊朗成为一个核大国。”

(责任编辑:孙德刚)

国外科技政策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幼儿园园本课程广泛兴起于本世纪初,特别是2003年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推进之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还将园本课程建设纳入对幼儿园考核评估和园长个人资格晋升评定的内容中。2015年颁布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要求园长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园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强调园长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社区)资源,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于是,近年来,深入挖掘利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日益增多;而与此同时,一些有影响的国外学前教育模式和方法也进入幼儿园,融入课程实践。多种复杂的因素形成了当今园本课程建设十分活跃、园本课程实践形态特别多样的局面。实地走访和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当今园本课程随意性大、简单化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且普遍化甚至成人化的现象也很明显,其科学性及质量保证堪忧。

为了广泛深入了解园本课程实践的现实状况,“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突出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课题组近期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园长、教师的有效问卷21603份,覆盖全国除青海、西藏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从一线实践者的视角较好地反映了园本课程的结构比例、课程编制、课程来源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现实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了令人鼓舞的新形势,也发现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园本课程实践的基本状况

调查发现,在实践层面幼儿园园本课程占比高,自由度大,有自由创造的空间,幼儿园自主开发了多种来源的园本课程,除少部分借助外援,更多的是由园长和教师自行开发、自主决策。园本课程建设空前活跃和自由,但园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良莠不齐。

● 園本课程占比高,自由度大

调查结果显示,97.0%的幼儿园设置了自己的园本课程,极少数幼儿园没有自己的园本课程。可以说,如今园本课程在幼儿园已经“普及”,几乎是园园尽有。从园本课程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占比在一半以上的幼儿园占74.1%,其中,有6.3%的幼儿园其课程全部为园本课程,有22.1%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占比在80%~90%,有18.1%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占比在60%~70%,可见,园本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比之高,可以说是想有多少有多少。

在调查中,请园长和教师回答“你园园本课程的比例大吗”这个问题时,有39.2%的园长和教师认为自己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比例比较大或特别大,而有60.8%的园长和教师认为自己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比例一般、比较少或很少。由此可见,虽然园本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比已经很高,但仍然有相当多(六成多)的园长和教师认为比例不高,这种课程认知将会使园本课程的比例越来越高,园本课程比例继续增大的趋势依然持续。

● 园本课程以园长和教师自行开发为主,随意性大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是园本课程建设的主体,这是园本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如今,在课程实践中园长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使用的课程资源中园长和教师自编的园本课程占比59.7%,请外援专家的幼儿园占23%。这主要受经费影响和署名影响。一部分幼儿园经费有限,很难请到专家支持;也有相当多的幼儿园考虑的是园长的独立成果、教师的独立成果在职称评定和各种荣誉获得中的作用、评价标准等。

相关结果显示,相当多的园本课程存在简单模仿(占比81.6%)、盲目架构(占比68.3%)、随意拼凑(占比67.5%),形式主义和盲目跟风的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文本可以看到,大多数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并不是按照课程研制和开发的程序进行的,而是将教师的教案、案例、经验文章等汇集成册,缺少系统的思考,更谈不上按课程的逻辑研制园本课程。

● 特色活动是园本课程的实践载体和主要形式

调查发现,高达95.0%的幼儿园开展了特色活动,并将其作为载体实施园本课程,因此可以说,特色活动是园本课程的实践载体和主要形式。从特色活动所占的比例来看,占比100%的幼儿园有4.3%,即幼儿园园本课程全部是特色活动;特色活动占比80%~90%的幼儿园占18.4%,特色活动占比60%~70%的幼儿园占18.9%,特色活动在园本课程中约占一半的幼儿园占比最多,达到30.0%。综合考查特色活动在园本课程中占比一半以上的幼儿园比例大约占到71.6%。可见,特色活动在幼儿园中不仅普遍,而且大多数幼儿园特色活动占比都比较高。

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多种多样,包括艺术、体育、阅读、文化等多种类别。其中,体育类占比64.6%,美术类占比59.1%,音乐类占比48.6%,传统文化类占比50.8%,绘本阅读类占比63.0%,数学类占比32.6%,科学类占比40.5%,其他类为18.9%。从幼儿园特色活动的来源看,依托园本文化和历史传承占比57.9%,依托当地文化和自然资源占比58.0%,来源于园所课题研究的占比56.8%,依托引进园外课程资源的特色活动占比34.7%,其他来源的占比15.0%。可见,幼儿园特色活动的种类和来源多种多样。

● 园本课程的实践效果和质量不够理想

从园本课程的效果来看,有61.4%的园长和教师认为自己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比较好或特别好,有38.7%的园长和教师认为自己园的园本课程效果一般或不好。从特色活动的效果来看,66.9%的园长和教师认为比较好和特别好,有33.1%的园长和教师认为效果一般或不好。应该说,园长和教师付出很多努力研发和编写的园本课程、设计实施的特色活动,在评价时或多或少会带有积极肯定的感情色彩,一定程度的高估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三成多近四成的一般或消极评价,值得警醒和反思。

透视园本课程的内部质量,存在着明显的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甚至“成人化”的现象。研究结果也显示,园本课程内容忽视儿童兴趣的占69.3%,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的占64.4%,违背儿童年龄特点的占56.6%。园本课程的质量亟待提高。

园本课程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国家文件对园本课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专家们对园本课程的界定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园长和教师对园本课程的理解和实践更是差别巨大。鉴于本次调查所反映的现实状况,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深入思考,一些基本观点需要再次明确和强调。

● 园本课程之“本”应在儿童

在理论层面,园本课程较多被解释为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强调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和家长及社区人士的共同参与,重视各种资源的充分调动和利用;同时,园本课程建设亦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然而,这些只是园本课程特点和作用的一个方面。追溯校本课程的起源和园本课程的初衷,建构有利于儿童良好发展的课程或者说建构更适宜于儿童良好发展的课程才是园本课程之根本目的。园本课程之本应在儿童,园本课程建设必须确立儿童本位的目标宗旨。

在实践层面,有的园长和教师对园本课程的理解与学界类似,或者说他们比较关注学界的概念界定,能从中抽取一致的看法作为自己实践园本课程的依据;而相当多的园长和教师是自定义自己的园本课程,比较普遍的是把特色活动定义为园本课程,还有些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把本园引进的外来课程也认定为园本课程。更有甚者,园本课程的开发、汇集、编制和出版,首先不是从教育质量和幼儿发展出发,而是从园长、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功利性和外部性极强。

曾几何时,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在园本课程实践中已经模糊;充满视野的是园园都有的园本课程文本、比比皆是的特色活动、人人都有的课程研究成果,儿童在这些园本课程的实践和成果中几乎成了配角,形象几乎模糊不清。当下,还有相当多的幼儿园园长、教师认为“本园课程”(本园所做的课程)就是“园本课程”。这种背离儿童本位、儿童立场的理解上的偏差必定带来实践上的误区,路会走偏,而且会越走越远。

● 园本课程应有适宜的结构比例

如前文所述,园本课程在全国各地幼儿园中已经特别普遍,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比已经很高,但鉴于园长和教师当前的认知和需求,仍有扩大的趋势。因此,确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园本课程三者的适宜结构比例成为必须。调查中,有52.9%的园长和教师对此也有疑惑,也希望国家确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园本课程三者的结构比例,可谓呼声高,要求强烈。

根据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现状,特别是园长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能力现状,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之间、办园历史长短不同的幼儿园之间、新教师和经验教师之间等等差距巨大,必须停止对园本课程高比例的盲目追求,立足本园的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真实现状,做自己能做的而且能做好的园本课程,不要更多,而要更好。

建议各级各类幼儿园,将确保幼儿的基本学习和发展放在首位,在现行的受到业界普遍认可的优质课程资源中选择更适合本园的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以保证幼儿均衡的学习、全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研制适当适量的具有地方特点和园所特点、更适合和有利于幼儿良好发展的园本课程。相对而言,那些基础好、教师队伍强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比例可以大些;而那些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的新建园、农村园、民办园必须优先保证幼儿的基本学习和良好发展,而不是该做的还没做,该有的还没有,盲目地搞园本课程。

● 尊重幼儿年龄特点,优化园本课程内容

在许多年前,我们曾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而不懈努力,如今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仍然任务艰巨,而幼儿园教育“成人化”似乎已经远去,但深入研究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园本课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园本课程的“成人化”随处可见。

如前文所述,特色活动是园本课程的实践载体和主要形式,七成多的幼儿园依托特色活动来实施园本课程。从园本课程和特色活动的来源看,近年来依托园本文化和历史传承、依托當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园本课程建设的幼儿园比较多。幼儿园对当地的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收集和系统的梳理,一些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对搜集到的资源进行了判断、取舍和转化,从而使这些内容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而有些幼儿园则不加选择和转化,或选择和转化不当地用于园本课程,偏、难、深的情况很多,作为教师学习的内容可以,但不适合幼儿学习,从内容到形式“成人化”明显。

在2020年底发布的《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强调,幼儿园应当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取经验的需要,促进儿童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幼儿园推行使用的课程教学类资源应当依法进行审定;幼儿园应当充分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儿童生活和学习空间。因此,园本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兴趣和经验水平,是幼儿感兴趣、乐学能学、可感知可体验的内容。

● 着力提高园长和教师的园本课程建设能力

园本课程是以园长、教师为主体建构的课程,园本课程建设与园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园本课程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园本课程的质量也取决于园长和教师的专业水平,高水平、有经验的优秀园长和教师能够研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是课程的一种类型,园本课程建设能力实际上就是课程建设能力。园长和教师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园本课程,深化对课程内涵的理解,夯实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掌握课程建设的方法和技术,按照园本课程的理念、特点和程序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特别是在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时,要确立儿童立场,凸显儿童本位,立足儿童发展,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让园本课程助力儿童的童年幸福和终身发展。

注:本文系刘占兰主持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突出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项目批准文号:GYJ2020006)的终结性成果之一。

国外科技政策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搜集大量文献材料,综述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概念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内涵、特征等基本信息,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现状,运用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理论与原则知识,提出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研究思路,并展望了其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园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种新型产业,它将农业产业未来的发展与生态休闲旅游结合起来。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景观的生态设计,提供了参与玩赏、休闲娱乐、度假等游憩类功能,不但提升了园区自身的景观效果,满足了市民迫切希望回归自然生态环境的心理需要,同时还净化了环境状况,充当生态庇护的屏障,对维系自然生态平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1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概念

随着农业产业化高速发展,其生产性功能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在发展,要求把发展粮食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进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与乡土农业文化,其渠道是人工生态设计工程,将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能源资源的有效合理运用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形成有利于经济与生态关系之间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统一。

观光农业的本质理论是指在完全发掘具有旅游价值意义的农业资源和当地乡土农产品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原理、农业产业生产、艺术手法加工综合运用并使游客参与且融于其内的一种观光旅游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旅游活动。

生态环保意识为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核心理论,其建设无论从景观规划、农业资源还是农产品开发等任一角度入手,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环保意识均为其首要前提。

由丰富的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理论与农业发展生态原理所组成的生态性是农业生态观光园迄今为止最大的特征。果林园蔬、动物植物所赖以生存的方寸土地、水域均与其共同维护着区域内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护意识被贯穿于园区内的游客们的观光旅行的始终,这也为实现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多样性、动植物的丰富多样性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最终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

农业观光园为达到景观多样性,必须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以满足其本质要求。置身于农业观光园中,游客不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憩活动,更可以亲自置身于农业劳作活动中,比如品尝自主采摘的新鲜水果,与农业劳作者进行农业技术交流,还可以于旅行途中欣赏乡土文化、体验风俗民情等。

2国内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研究

2.1国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研究 发展农业观光功能最早的区域是欧洲,如家庭农作园、休闲度假农场、农业生态参观园等多种类型。国外对观光农业的旅游研究探讨中主要有以下2种看法:一是认为观光农业产业归根结底就是属于乡土村落旅游的一个奇特分支,认为其本质为附属于乡土村落旅游的;二是认为观光农业产业就等同于乡土村落旅游产业一。然而大多数群众与学者较为认同第一类观点,所以乡村产业研究领域及大部分涵盖了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研究。

2.2国内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研究 生态农业观光园主要是以自主开发性为主导,在市场先行、管理落后的國情状态下,农业生态观光产业整体规划建设依然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即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部分资源环境、生态物种多样性来达到既定目标的经济效益。并且由于对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物种保护所下达的文件缺乏科学指导且没有按照规划效益下落到具体实处,所以多数农业观光产业依然为农民在没有整体科学规划与合理地管理、制约与指导的状态下所进行自主随意开发。由此可得,生态资源破坏严重、农村地域文化特色流失、科学规划和理性缺失以及景观规划形式严重不合理等有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于我国多数农业生态观光产业中。

3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理论与原则

3.1生态规划的理论

3.1.1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景观的格局、功能作用和动态特性以及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结构包括廊道和机制以及在不同尺度上这些机构结构组成部分的不同分配,如数量、空间、大小、边缘带及版块以表达其各式各样的结构体系特质。

3.1.2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深入保护、综合开发、高效利用为前提,以提高农业园中对于生态观光的各行各业生态系统稳定性,通过降低成本中维护设施费用部分且对于园区环境进行整体提升来带动其生态效益与生产效益为目的,且实现农业园中的生态可持续增长政策为生态观光农业园的最终本质。

3.2生态规划的原则

3.2.1突出地域性原则。大力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模式,对创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充分发扬其地域特色文化以对游客造成巨大吸引力,从而延长游客游览兴趣与驻足观赏时间,是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形成开放包容且与时俱进同力发展的旅游模式。

3.2.2景观多元化原则。园区自身为游客提供亲自感受劳作快乐的娱乐项目,对远道而来的城市游客提供设施,满足城市游客放松身心的精神需求,是大众旅游和游乐园娱乐的两大不同之处。同时生态农业园内拥有丰富的四季景观,景观与体验活动也富有不同的主题和变化,发展应时时蔬花果产业以满足生产、示范、观光等多种多样的农业生态产业园的功能设施建设。

3.2.3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维持维续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成为其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前提。如采取高低错落种植植被、选用四季植物、采用轮作方法对园区内农业作物进行耕种,以及运用防护林来确保景色丰富、四季常青、拓宽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研究

4.1生态农业观光园植物设计的研究

4.1.1植物种类的选择。通过整体结合景观园区内景观设计生态设施的要求,调查植物种类、种植情况以及生长发展等趋势,确定需长期种植保留的植物,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方式,对农业生态农业园景观规划中植物规划进行适当调整、设计与改造,因地制宜,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出台严格景观规划设计条例,以最大程度地维护植物周边环境的整体性。

4.1.2植物的生态设计研究。水生植物的种类选择列为首要解决问题,例如应强烈避免水葫芦这类水生植物的形成与繁衍,虽其具有强大去污作用,但其繁殖能力巨大,极易导致水面封闭,水体含氧量急剧下降,从而衍生生态失衡这种重大棘手问题。而位于沿街道路两侧的植物,在对其景观设计上应以绿色生态功能设计与丰富观赏效果两者相结合的设计为主。并且为了构成合理适当的植物种植景观结构,在创造良好丰富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满足游客强烈的视觉享受,因此,在植物种植种类选择中应首先考虑具有较强耐破坏、耐践踏、韧性较高且适宜粗放管理的草种植物种类。

4.2生态农业观光园地形设计的研究

4.2.1对原有地形的合理利用。尊重原場地自然历史发展轨迹,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充分资源利用与保护,使其与人为设计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最合理、科学、具有规划意义的整体和谐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园区的自然风貌。

4.2.2地形的景观生态设计研究。应注意地形对导游与游客游览路线与交通速度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因此在对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设计的同时,应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势对旅行线路进行合理规划,整合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和园区小汀步的和谐与合理度,并针对不同类型游客的游览需求,进行更为人性化的道路设计,在满足游客视觉享受的同时,使游客行驶过程更为顺畅,给游客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受与亲切感。

同时,对地形地势的创造还应利用不同的结构方式与规划线外的合理空间。例如,缓面地形设计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游客带来强烈的认同感与舒适度,陡而险峭的地形则可以为游客带来强劲的刺激感,以增加景观环境游览中所带来的丰富娱乐性。通过对地形地势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最大程度地还原大自然所应带给游客的娱乐性。

4.3生态农业观光园道路设计的研究

4.3.1合理的道路体系。在最大限度上,尊重市民游客,尊重绿色自然,进行最为人性化、规划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最大程度服务于人民群众。

4.3.2生态道路的设计研究。

4.3.2.1透水性混凝土路面。透水性的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的铺装原料,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它具有透气、透水、抗压能力强等特点,不仅有利于降雨之后水资源的下渗,而且可以增加地表的透水透气性,对于调节都市地表的温度和湿度也具有一定的效果,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环保的高质量园林需求,又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条件。

4.3.2.2铺鹅卵石/碎石路面。一般公园小路多铺设鹅卵石和碎石,其透气性较强,不生长杂乱的野草,比较适宜使用在人行道边很难绿化的裸露地面、房屋周边等,这种鹅卵石碎石路面能让人们感受到天然朴实的村落气息,非常适合农业生态观光园区的景观气氛。

4.4生态农业观光园水体设计的研究

4.4.1景观水体的生态设计研究。在园区的景观水体设计中,硬式驳岸是最普遍的样式,然而这种硬式驳岸透气透水性不够好,它硬生生地分开了水中的植物和岸上的环境,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景观效果也没有发挥出作用。与此相反,由于具有高强度的通透性,以绿色环保原料为基础的生态驳岸不仅具有丰富的产业形势,同时具备打造水体景观的前提条件,以实现水陆合一的生态要求。

4.4.2农业用水的生态研究。目前,国内农业产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浇灌方式主要是漫灌。高效生态的浇灌技术是节水灌溉技术,浇灌用水可以得到有效合理的运用,并能充分地节约水资源和生产成本,对生态、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农业生态观光园区中泥土的营养元素的缺失不仅致使泥土的肥力下降,更可能引发地下用水的破坏与污染,还可能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5展望

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项综合了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生态发展样式,具有广阔的前景,且生态农业观光园研究领域综合了生态、农业产业、景观、观光等多个学科范围。总体来讲,生态观光农业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社会以及新理论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园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承载,许多方面有待深入探讨。随着绿色农业生态产业园在我国的强势发展,其势必带动我国与生态农业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形成更为丰富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生产力及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国外科技政策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1、集成化数据库、系统模拟、人工智能、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单项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但是,现代农业对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的综合开发利用需求却日趋迫切,单项信息技术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多种信息技术的结合与集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较流行的是GIS与作物模型技术、遥感与GIS技术、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的集成以及作物模型、专家系统、信息系统三者的结合等。

2、专业化

即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某一种具体作物,或某一项具体农艺措施,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以进行生产管理。如美国研制成功的棉花集成管理系统COTMAN,在提高棉花产量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另外,专业化的农业应用软件还具有可适用于不同生产级别(如地块级和农场级)生产管理的特点,更能经济、有效地确保农业生产。

3、网络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不但能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而且能降低农业信息的获取成本。基于INTERNET,处于不同地域的生产者可以使用农业专家决策支持模型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浏览WEB多媒体文档,还可以随意连接其他农业信息网站。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制定有序的农业信息分类标准,采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子网于一身的高速、宽带和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农业信息广域网络。

4、多媒体化

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手段传递文本、图形艺术、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的交织组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农业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及农业实用技术等多媒体产品开发应运而生,它将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以极为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具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形象逼真、易于操作等特点。

5、实用化

目前,农业系统软件的研制及应用大多还只局限于科研院所及示范基点,其潜在作用远没有被充分发挥,因此,农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及推广将成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当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生物性、地域性、季节性和持续性决定了农业信息开发的复杂性,因此,对这类软件的开发必须通过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专家的协同攻关,才能确保软件结构、功能、界面、程序的规范化,才能提高软件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应性,最终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6、普及化

国外科技政策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科技翻译在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科技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详细阐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及在其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标准,尝试依据他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标准来指导科技翻译实践(从词汇层、句法层和修辞层分析),并提出解决不同层面的翻译方法或技巧。

关键词: 科技英语    科技翻译    交际翻译理论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科技翻译作为信息和通信的载体,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阻碍着科技翻译的发展:第一,针对文学翻译提出的传统翻译理论难以指导科技翻译。第二,科技翻译译文可读性较差,常伴有语句不通顺、冗长甚至歧义现象。因此,科技翻译实践需要特定的翻译理论模式来指导。

二、科技翻译的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翻译的特点

科技文章文体的特点是:清晰、准确、精练、严密。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广泛使用被动语句、非限定动词、后置定语、长句、复合词与缩略词。科技英语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科技翻译的特点,如专业性、客观性、精确性、创造性,有效性、时效性、标准性及可接受性等。

(二)科技翻译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科技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技翻译的典型问题是在翻译中常出现语义错误,即语言使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使用出现了错误,在专业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常用词汇往往更容易出现误译;语法错误,科技英语的特征要求译者必须重视语法在科技翻译中的作用;逻辑错误,由于英语和汉语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性,译者要在理解原文、表达及校验时重视逻辑错误。

三、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标准

(一)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

作为英国著名的翻译教育家和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1981年的《翻译入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概念。1991年,他在《论翻译》(About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翻译法”(a correl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强调“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展开翻译”。根据纽马克的观点,交际翻译以认知翻译为基础。交际翻译强调忠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以目的语为中心,重视翻译效果,翻译的重点在于把原文的信息真实客观地传递给译文读者,翻译以段落为翻译单位,译文以长取胜。

(二)科技英语翻译标准

1988年,纽马克在他的《翻译教程》中指出,翻译的标准必须能够衡量某种翻译方法是否准确,是否最大限度地重现了原文的意义。他提出的翻译标准为准确和简洁,认为可以通过交际翻译法达到这个目的。纽马克突出翻译文本的类型差异和文本功能差异,认为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因此在具体的科技翻译实践中,要运用交际翻译理论,灵活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四、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方法与技巧

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及翻译标准的指导下,我们从以下三个层面使用具体的翻译技巧来处理科技翻译中的特定问题,即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修辞层面。

(一)词汇层面的翻译

对于一名译者来说,了解各行业的术语是很重要的。当一名译者在翻译一些他并熟悉的某一领域的文本时,不应逐字翻译,这是因为,许多术语有其惯用的翻译,译者应该经常查阅专业字典以获取这些术语的准确翻译。

1.新词的翻译

一般来说,对技术术语的翻译,我们经常使用以下四种翻译技巧:直译、音译、音译加直译、形译法。

(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指基于源文本的愿意在目标文本中找到相应的词汇,按词典里所给的词义将词的各个词素的意义依次译出。这种方法多用于派生词和复合词,并广泛应用于科技术语的翻译中。如:software软件,palm+computer掌上电脑,Linear-induction motor线性感应马达。

(2)音译(Transliteration),指根据单词在源文本中的发音将科技术语翻译成相应的术语。音译是传统的科技术语的翻译方法。有些词在汉语中没有确切的对等译词,按照意译又比较费劲时,通常需要借助于音译法。这些词有新材料、药名、缩略词、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等。如:AIDS艾滋病,clone克隆,hacker黑客,aspirin阿司匹林,radar雷达。

(3)音译加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这种翻译法是音译和直译的结合,在翻译成汉语时,可采用音译加直译处理方法,以求得在功能、形式、文化上的等同。英语人名的翻译除遵从名从主人、标准汉音及约定俗成三个原则外,在许多场合还应作一些变通处理,使人名的真实内涵得到体现,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阅读原文一样的感受。如:microfarad微法(电量单位),Noble prizes诺贝尔奖奖金,Brinell hardness布氏硬度。

(4)形译(morphological translation),英语字母或单词的术语用来描述一个物体的形状。在翻译时,我们可以选择汉语表达法,这种表达法表達源文本的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有时译者保留英文字母以达到与源文本相同的效果。如:cross pipe十字管,A-frame A形架,L-electronL层电子,γ-ray,γ射线。

2.数值型数据和单位的翻译

纽马克将数值型数据和单位的翻译理解为“公制单位的翻译,其余的翻译则依赖于它们的相關背景和读者”。他提出三条建议:首先,在翻译特殊的文章、专业杂志等时,使用转移法(即保留测量系统)。其次,当源文本中出现近似数据时,翻译时应使用相应的近似数据。最后,所有的科技翻译都应使用SI单位,如果合适的话,也可用于其他的翻译中,这里SI指国际单位制。这些具体的规范清楚地表明纽马克的观点,即所有的数值型数据的翻译应该都使用直译,以确保翻译中相同数据的准确翻译。如:

Because radio and light waves travel at the same limited speed of 186,000 miles a second.

译文:无线电波和光波的速度一样都是有限的,即每分钟186000英里。

在这个翻译中,由于文章是针对在学术研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的,文本中的公制单位基本得以保留,但是英制距离单位也没有改变,如186,000 miles。至于计量单位,将交际翻译理论应用于测量系统的翻译是可取的,因为国际上公认的计量单位是清晰易懂的,能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接受和理解。

总之,在翻译数值型数据时,无论是使用直译还是交际翻译理论,对源文本进行准确翻译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句法层的翻译

英语是一门主从结构的语言,强调从句的内部句法结构和从句间的结合;而汉语属于并列语言,句法结构松散,强调从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1.长句的翻译

长句经常出现在科技翻译中。当翻译这些长句时,首先,我们不应顾忌这些长句的复杂性。我们可以逐步处理这些长句中的基本成分组成,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其次,我们应该对这些基本成分进行分析并得出句子的基本意思,区分语法和从句及从句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汉语的习惯翻译和表达这些长句,而不必受源语言的限制。

译者应该掌握英汉结构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在科技英语中对长句的复杂结构进行翻译时,我们应采用交际翻译理论的翻译技巧和标准,以使复杂的句子为读者所理解。如: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tailed decomposition gas might become the cause of reducing the purity of the metal oxide coating adhered to the ribbon glass in the case the aforementioned decomposition gas is not thoroughly removed from the spraying locate.

这是一个复合句,主句为:主语(the detained decomposition gas)+系词(might become)+表语(the cause of reducing ...ribbon glass)结构,case后边为省略了that的同位语从句。该句有两层意思,in the case以前为第一层意思,表示可能产生的结果;in the case以后为第二层意思,表示产生结果的前提条件。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应是条件在先,结果在后。所以,该句翻译采用逆译法。

译文: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上面提到的分解气体在喷射处没有被彻底地清除掉的话,那么,留下来的分解气体就会使黏附在带玻璃表面上的金属氧化膜的纯度降低。

2.“Be+Past Participles”结构的翻译技巧

在科技翻译中,有三分之一的限定动词可能用于被動语态。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被动语态的特点,并讨论相应的翻译方法来解决。为了强调动作、特定的情况、使内容集中及语义一致性,我们把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被动句。当翻译这些句子时,我们通常保持原文的主语,并在原文动词前添加符合汉语表达的词,如:用“把、将、由、给、让、受、受到、加以、予以、为、得到”等来表达英语的被动语态。

Mechanical energy can be changed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a generator.

译文:发电机可以把机械能变为电能。

If the scheme is approved,work on the project will start immediately.

译文:如果方案得到批准,这项工程将立即动工。

基于汉语表达习惯,许多主动语态的句子能用来表达被动语义。因此,在翻译被动语态的句子时,我们应该灵活处理句子的被动结构,而不必严格遵守原句的被动结构。否则,译文会晦涩不流畅。

(三)修辞层的翻译

如果目标文本语法正确但语言不通顺,也会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和质量。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这取决于修辞。修辞分为两类:消极修辞技巧和积极修辞技巧。消极修辞与语法、语言结构和词汇密切相关,注重词汇准确、流畅、句子结构平衡、话语连贯性和逻辑性。积极修辞技巧强调语言形象,即修辞格的使用。科技文章中经常使用消极的修辞技巧,与语法、语言结构和词汇密切相关。

1.精确处理不准确

科技翻译需要严谨的翻译。精确指的是理解和表达要忠实于源文本;同时,译文应符合科技文章的语言规范。精确翻译要求译文必须从词汇层面贯穿整个科技文本。如:

Jigang will fix this problem during the recent shut down of the finishing mill.

翻译1:济钢会在最近的精轧机停产时固定这一问题。

翻译2:济钢会在最近的精轧机停产时解决这一问题。

“fix”字典意思为“固定、修理”,这里引申译为“解决、处理”。因此,在科技翻译中,译者应严格遵循科技英语特点及翻译标准,对原文进行精确翻译,力求严谨周密,概念准确。

2.清晰处理歧义

清晰,意味着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惯用表达,阅读起来流畅自然,没有逻辑歧义。这就是为什么在翻译中我们重组句子结构而不是忠于原文的句式。另外,我们还應该全方位地处理歧义。

英语是一种模糊的语言,语法结构不紧凑。歧义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的自然语言中的普遍语言学现象。歧义也存在于科技翻译中,给翻译造成很大的困难。在彼得·纽马克看来,消除歧义最有用的方法是找到逻辑关系。彼得·纽马克认为:逻辑研究对于界定句子的真正含义非常重要。如果句子意义模糊,则译者必须检查句子的先决条件来确定单词、句子和语法的意义。如:

Large amoun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cause global warming and human has taken many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threat.

翻译1: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人类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控制这种威胁。

翻译2:尽管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但是人类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控制这种威胁。

在上面的句子翻译中,“and”连接两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关系或因果关系,这就导致歧义。基于逻辑分析,第一个翻译是不合逻辑的,读起来晦涩难懂,意义模糊。因此,第二个翻译是可以接受的。

总之,因为科技翻译是一个分析、解释和找到一个逻辑解决方案的过程,所以应使用逻辑分析解决模糊性问题。

五、结语

本文通過探讨科技翻译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及其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标准。通过实例,从词汇层、句法层和修辞层三个层次,运用交际翻译理论及翻译标准来指导科技翻译实践,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或技巧。纽马克翻译理论要求译者既要尊重原文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又要重视读者,力求译文准确、流畅、清晰、简洁且符合目的语习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适用于科技翻译实践,并且为科技翻译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白莹.科技英语翻译理论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159-161.

[2]方梦之.翻译策略的理想、要素與特征[J].上海翻译,2013(2):1-5.

[3]范武邱.科技翻译能力拓展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123-150.

[4]傅勇林,唐跃勤.科技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84-185.

[5]韩孟奇.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结构歧义及应对措施[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报(社科版),2012.(5):187-190.

[6]吕俊,侯向群.翻译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40-145.

[7]冷冰冰.科技翻译典型翻译症之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2012:(8):8-11.

[8]穆雷.翻译研究方法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49-180.

[9]王卫平,潘丽蓉.科技英语翻译之要义与技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52-160.

[10]余高峰.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技巧探析[J].中国科技翻译,2012(8):1-3.

校级课题编号:SRC2016429。

名称: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上一篇:加工炮制的中药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医学人才培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