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范文

2023-11-20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竞争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构建

1 核心竞争力的起源及特征 1.1 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能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他把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具体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的宝贵的战略资源。 1.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不仅能提供顾客看重的价值,也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

(2)延展性。核心竞争力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仅是当前的而且包括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往往是通过核心竞争力在新领域的积极运用得以实现,从而可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利润点。因此,核心竞争力更是一种“通用”的技术专长,而不是对应于某一两种产品本身;核心的胜利意义远超出单个产品的胜利。

(3)独特性。核心信念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具有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是基于企业独特的历史、文化、技能等产生的,具有稀有性。

(4)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价值和稀有,而且必须具有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或者一时具备不了的独特优势和能力,是企业的价值核心,它根植于良好的企业文化。这种不可模仿性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企业占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5)不可替代性。即使企业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能力,但如果竞争者能够找到替代能力,还是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一种能力是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认为, 核心竞争力能够适用于各种市场,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能对消费者利益做出重大贡献,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效仿,即使效仿, 也是公司最擅长的。

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消费趋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数量和质量消费型发展到品牌和文化消费型。消费者不再仅仅重视商品的质量优劣与价格的高低,而是对商品的售后服务、商品品牌的知名度、购物的环境等比较关注,也就是说消费者更注重商品核心功能以外的富有文化内涵的附加功能。由此决定了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百年企业。比如说海尔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 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发展之迅速并长期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状态,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售后服务相当好,消费者信得过,是同行业不可比拟的。它的品牌名言“真诚到永远”,也给消费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企业仅通过产品科技含量高、性能优、价位低廉,企业制度完善、拥有充足的高科技企业员工,它只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企业的技术、流程、制度是可以借鉴的,人员是具有流动性的,因此很难成为企业独有的持久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重点培育那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流不掉、无法模仿、无法复制、极为稀缺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即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才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能让企业拥有个性,惟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衡量一切事物对错好坏的标准体系,并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一旦把企业文化的个性转化为产品的个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自然就提高了。所以,文化是形成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文化管理比战略管理都重要。比如沃尔沃的核心竞争力是安全,宝马的核心竞争力是豪华,TOYOTA的核心竞争力则是经济实用。在沃而沃看来,产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它的企业文化首先就是要强调安全性;宝马的产品文化则侧重追求舒适和地位。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极其大。

(1)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比较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位员工,任何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为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企业的发展,科技含量的增高,员工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工作热情高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追求一种企业整体的优势和卓越良好的集体感受,把激励的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树立企业的整体共同价值观念上,着力塑造优秀的群体意识,因此必然有益于消解企业职工个体目标之间的差异,引导他们向同一目标迈进,从而在企业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引导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显现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引导企业去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使他们朝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努力工作。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它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

(4)约束作用。整洁有序的企业环境、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硬的约束、有形的约束,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等是软的约束、无形的约束。企业文化建设要达成的目标就是使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成为员工内心信念,表现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

一、有形约束和无形约束的统一。当员工的行为违背企业的信念时,其心理会有一种内疚感,并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 (5)塑造形象作用。海尔集团在我国企业中发展得比较好,有持续的竞争力。不但是产品质量优,售后服务好,更重要的是海尔集团的精神与文化,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竖立了一个信得过的品牌。因此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但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吸引顾客,而且能使企业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所以说技术是第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又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制度又是第一竞争力。认识到此还远未结束,这是因为,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企业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它们出类拔萃的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植根于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

附图模型揭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指出模型的外层组成元素指企业文化的功能,模型内因元素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其中,企业文化功能分别为指导力、推动力、改善力、导向力、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润滑力、开发力与感应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由诸多因素组成,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三个层面组成的要素,它们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1)第一层面为基础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的保障。包含: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等着力点。 (2)第二层面为载体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包括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等着力点。

(3)第三层面为转换层,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包括服务、质量、营销、技术和能力等着力点。

综上分析,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它和核心能力是一种互补关系。国内大部分学者重视技术、流程等核心能力的硬件部分的培养,企业文化等软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企业文化是维持企业核心能力持久性因素,它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在行业间与企业间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必须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使其企业处于久胜不衰的状态,成为百年企业。 参考文献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范文第2篇

一、海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背景

下面让我们来审视一下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在许多业内人看来,海尔有许多可以受人称赞的优点:管理上的日清日高,“斜坡球止”理论张瑞敏本人的优秀,还有优质的服务等等。也有人认为,海尔的成功显示的是,它在服务模式上的先行与品牌操作系统上配合,使它能够获得超额利润。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它通过服务来支撑品牌的那些经验,是技能与知识的综合能力。就从其竞争发展的历程看,或许后一种表述更能支撑海尔的发展。从深层次看,这也是对海尔在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上的综合描述。 探索海尔发展成功的轨迹,首先是其管理优势所在。青岛海尔公司建立22年来持续发展已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环境的企业管理模式。从84年开始的名牌战略阶段:中国冰箱第

一、多元化战略阶段:中国家电第

一、国际化战略阶段:美国建厂等一直到2006年的开始宣布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通过在战略、观念、人力资源、文化、技术、质量、市场、服务的创新,塑造了海尔今天的成就,使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得到成功,并创造用户的绝对忠诚度。在其辉煌发展过程中,海尔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是海尔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海尔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来看,其核心竞争力在产品方面,已经从单一的家电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计算机、手机、生物制药、家庭整体厨房)扩展,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产业经营的格局时代。主要经过了从寻找提供利润的核心业务(比如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到充满机会的新兴业务(计算机、手机、家庭整体厨房),再到创造未来的名星项目(生物制药等)之间的一种协调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海尔不仅保持原有产品的发展,同时还加大对第

二、三类型业务的投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产品和技术层面上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地位。 然而,海尔在产品多元化发展中承担了巨额损失。 海尔认为,全球化时代浪潮中,单一产业无法存活。因此,海尔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了保健品、餐饮、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然而,海尔药业至今依然亏损;海尔投资的‘海尔大嫂子面馆“连锁店,目前大多数已经关门;海尔在电脑行业就栽了一个不小跟头,电脑行业是一个高科技的行业,明显与现在的海尔品牌营销运营的理念和模式不符,海尔电脑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持续亏损。海尔手机在科键、波导、厦新等品牌面前也几乎一败涂地。可以说,海尔的多元化,把自己带入了一场迷失品牌的可怕危机当中,就像一场迷局,海尔陷入了困境。 在服务模式上海尔实现了先行与品牌操作系统,这种核心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影响着海尔的持续发展、发展的方向和范围。这种延伸更多的是在面上的延伸,即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相匹配的延伸。从海尔的企业理念来看,那种“对内实行以企业忠诚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对外实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的经营哲学更多的强化了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海尔将其“企业忠诚”的价值体系上升到“中国造”的位置,为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延伸架构了一个广阔的、高远的空间。

总之,海尔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中,以自身的企业文化为首,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多元化发展模式,以超前的服务理念赢得了自身的竞争优势,成为诸多企业学习的案例。

二、海尔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一)品牌核心竞争力 从1985年之后,海尔始终把名牌战略作为自己的基本战略之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包含的内容。海尔通过品牌外延变化:冰箱名牌——家电名牌——中国名牌——世界名牌和内涵变化:质量高——服务好——个性化——速度快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其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级企业。

海尔的发展无疑是个奇迹,海尔的品牌建设之路对于所有想建立品牌战略的企业来讲都有学不完的东西,我们选择海尔,是因为海尔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摸索出提高品牌核心境争力的成功经验,并且在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成功转换,对于此类经验的深入认识、总结无疑将提高我们对品牌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完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大有裨益。

纵观海尔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海尔的核心竞争力突出的表现为制度和企业文化,而这两点的核心是创新。这种创新实质是集体学习的能力。1995年海尔创造出了OEC管理模式,在实践的成功使其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在2001年4月22日上海举行的“企业家活动日”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向海尔集团颁发第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证书。海尔集团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获得特等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目标,员工主动参与为主体的企业文化指引企业发展壮大。

海尔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能力而不是外在资源的强大;是人的能力不是物或可以继承资产;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相比对手的优势,海尔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

1程,所有相关要素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学习之中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海尔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海尔品牌也因此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机制,使品牌的生命力得以连绵不断。

(二)战略创新核心竞争力

海尔今天能大步地迈向国际化之路,在于始终抓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的培育、构造、强化及其作用的发挥,战略创新是海尔核心竞争力机制之所以持续发展的主导性文化特质。何谓“战略创新”?实质上,所谓战略创新,亦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核心竞争力机制的创新。这种创新必能造成企业获得超越平均利率的利润,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

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理念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事实正是这样,海尔核心竞争力每一步的强化,莫不是通过其实施重大的战略创新而实现的,而这一战略创新思路的萌生、创意、设计和实施、推出,都是基于某一理念的领先而实现的。

在海尔长期经营中形成的“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第一”理念;“创造市场”即创造一个专属于“我”(不属于“人”)的“创新”市场理念; “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信誉第一”理念;“用户总是对的”的用户需求为“ 真理唯一标准”的理念;“高质量的产品是由高质量的人造出来的”“先造人后造产品”的理念等等。这一系列的理念均为作为核心竞争力之理念形式————海尔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部分,或者说是它在各个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上的具体转化形式。以“产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为导向的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巨大威力发挥,使海尔的业绩一再辉煌。

(三)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海尔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一一核心竞争力。海尔的企业文化主导着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挥。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海尔文化中各个具有其特色文化的概念,如:“要么不干,要么就争第一”的“第一”理念,“创造市场”即创造一个专属于“我”的“创新”市场理念,“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信誉第一“理念”:“用户总是对的”、以“客户需求为真理唯一标准”的理念;高质量产品是由高质量人造出来的“先选人后造产品”的理念:“精细化零缺陷”的只有一等品,没有

二、三等品的“最佳产品理念”;“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用工制度,“计点到位,绩效联酬”的分配原则,“联合舰队的组织机构,以及大中心构筑产品平台的企业国际制度创新”等等。这-系列的理念,仍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形式一一追求卓越的组成部分。海尔核心价值观、核心理念在其核心竞争力机制战略创新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三个层次:产业报国、追求卓越一一这一核心价值观同核心企业竞争力是等价的,这是第一层次,在核心价值观理念主导下的第二层次便是“第一即“唯一”的理念、“创造”市场理念等等,这是总价值观理念体系的子项;而由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各子项理念,表现为作为核心竞争力发散终端的末稍竞争力,这是第三层次。

(四)服务核心竞争力

综观海尔20多年的服务发展史,无论是对内“找茬”也好、对外“找乐”也罢,都源自“真诚到永远”的那份真诚。海尔服务的规定之细甚至已经达到了怎么敲用户的门,管理之细从服务规范、服务礼仪、服务用语、岗位衔接、互动制约、动态考核、政策激励、等级排序、星级升降等等都一一规范清楚并严格执行。它的背后则是一套庞大而高效的信息化组织保障,有管理学家称之为“闭环式服务体系”。

服务是海尔的产品质量监测器。 海尔每台产品的重要零部件上都有各自身份证一样不同的喷码,服务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刻可以“一追到底”,详细的售后征求意见能及时把用户对质量的投诉传递到设计、生产环节等。

服务是海尔的市场需求感应器。 在海尔科研部门墙上始终贴着这样一句话:“用户的难题就是海尔的课题”。这实际上是海尔研发一直在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写照。而“从群众中来”靠的正是海尔庞大的市场服务体系,是其服务介入产前环节的秘笈。在海尔服务人员眼里,抱怨的背后是需求,通过信息化筛选出的数据足可以物化出最受欢迎的产品。因此,海尔人当然会理所当然地给最终催生出成产品的抱怨人“发奖金”。

服务是海尔的人际情感交换器。 再回到开头的那个“替居民看孩子”的故事,海尔的服务站不会势利到只为用户看孩子,因为只要创造了感动,今天的求助者就会变成明天的潜在用户。海尔服务最基层创新的小智慧其实也藏着朴素的大道理。因此,诟病海尔最终会被庞大的服务成本拖跨的人不会明白,服务其实也在赚,它赚取的是企业的未来。

服务是海尔的品牌传播助推器。 通过优秀的服务,卖一件产品可以感动一家人甚至足可以形成邻里间的民间舆论场,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其实正是努力做大做强舆论引导力,品牌会因此而声名远扬,并逐渐赋有传奇色彩,客户口中的传奇故事又为公司设立了新的服务标准、用不断创新的服务创造顾客忠诚度、最终将获得令人望尘莫及的竞争优势。

海尔核心竞争力对其他家电企业的启示

海尔的成功得益于其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正确理解。核心竞争力对于海尔来说即不是指单纯的技术、人才、资金,也不是指暂时拥有的市场份额的优势,而是指企业能抓住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最终能够获得

2用户对企业的忠诚度。目前虽然各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同,但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或者至少要生存,就一定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每个企业的关注点会有所不同。但海尔的成功给了其它家电企业一个很好的启示:

(一)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大力开发核心产品1、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 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国际上家电行业的研究和开发密度一般在6%-7%之间,但是国内家用电器行业的研究和开发密度大约只是人家的一半,海尔的研发比例达到了3.8%,康佳只有2.17%。家电巨头尚且如此,其它中小型家电企业的低层次研发水平就可想而知。从资金的投入来看,国内家电企业的年销售额一般是10亿美元,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资金大约是3%左右;而外资企业的年销售额在百亿美元以上,其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大约是5%。

2、加快提升家电传统产线的技术改造,提升工艺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国际家电产品新标准的出台,传统产线的升级换代是家电制造的必然趋势。因此,家电产业需要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要加快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组织和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和推广,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共性技术的推广,如CAD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家电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3、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合研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尤其在目前家电企业的技术实力以及资本实力很难独自开展一些行业基础性的技术研究,而高校则拥有优秀的研究资源,和企业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可以和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研究。

4、中国家电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基础还比较薄弱,技术竞争力不高,单一的企业创新主体尚不能构成完整的创新体制。 同时,家电企业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分散,不可能自发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系完备、开放共享的基础公共平台。从国际普遍经验看,培育与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企业之间实现互动。有必要通过行业协会引导,加强家电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此外,标准的竞争将成为家电企业未来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单家企业是很难实施行业标准的制订。有必要通过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中国家电企业,共同参与行业标准的规范。推动家电标准的制定,并提供科技中介服务,引导和规范家电业的发展,逐步发展高端家电产品,使中国的家电企业具有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 实施归核战略巩固发展核心竞争力

所谓归核战略,就是要求企业通过剥离非主营业务来强化主营业务的竞争力,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内部归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挖掘阶段,即通过层层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现有的技术和非技术优势,将之培育核心竞争力。(2)开发运用阶段,积极利用现有的知识积累、人才资源、管理能力,将核心竞争力或其生长点运用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获得竞争优势。(3)保持创新阶段,充分利用已形成

(三) 创造满足顾客需求的独特的企业价值链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通过对顾客价值链施加影响,并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为顾客创造价值时,企业应做到:首先,企业与顾客之间应达成互利的共识。其次,为顾客创造价值,降低顾客的消费成本(包括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三是增加顾客利益,包括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四) 加强组织与管理能力, 培育适合自身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组织与管理能力,对于企业获取持久优势和较好的赢利都是必不可少的。家电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适应企业战略的组织架构。不但要加强组织内部由决策层到执行机构的纵向管理力度,更要解决部门之间信息不畅的横向管理问题,破除战略的神秘性,距离感,让员工理解战略目的,发挥集群力量,让“火车头”变为“联合舰队”。同时要 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激励机制等等。 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企业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进行重塑创新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五) 文化创新发展持续核心竞争力围绕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家电企业必须客观科学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 用新的价值观,新的视野来谋划和构建新的企业文化, 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基于发展持续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在于:1、塑造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它由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

将企业按学习型组织进行塑造,进行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一方面使得企业时时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增强危机感、凝聚力和创造力,可打破科层化结构形态,避免“温水效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实现个人与工作的融合,促使人们树立共同的愿望,形成动力,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拓展自己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2、培养团队精神。 工作团队是现代化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将技术和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基本运作单位,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是调动每位成员的能动性,增加协调性,降低内耗,获得1+1> 2的团队竞争力,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总之, 良好的, 持续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家电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 使企业永保竞争优势地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不断发展。 实践证明:不管家电产业的中心在何处,要想成为世界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就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失去的将是一系列的市场和商机;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迟早会面临被模仿与被超赶的危险;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将意味着企业没有核心产品,只能在末端产品市场上竞争搏杀,拼得你死我活。面对当今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家电企业想拥有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机会以及创造出世界一流品牌, 那么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可能避免恶性竞争,减少不正当降价的损失;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控制价值链,加强企业的品牌受益;也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家电行业的企业才能在整个行业内推行最优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使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达到最优化,并以此带来利润的大幅上升;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家电业才能真正称得上取得巨大的发展, 真正成为世界级的家电制造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平.培养核心竞争力:我国名牌企业迎接WTO的战略选择.决策借鉴,2000,13(5):14-16,.

2.周永亮.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0..

3.孙健.海尔的企业战略.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4.孙健.海尔的管理模式.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5.曹明新.学海尔该学什么?.中外管理,2001,(9):18-21,.

6.苏文.向国际化迈进的海尔.中国乡镇企业,2000,(10):45-47,.

7.蒋运通 韩荑.

企业竞争战略优势的创建及评价.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4(3):3-6,.

8.胡斌 李旭红.[N].市场报,2002-01-17.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范文第3篇

那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以LED显示屏企业为例。

在近几年里,LED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兴的LED企业也不断的成长,市场上的产品也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一。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核心技术:这是一个企业进入市场的前提。只有通过自己的核心科技技术才可以获得市场的先机与占有大的市场份额。核心技术的建立需要一个较强的研发团队以及公司全体人员的绝对支持。比如在LED显示屏中,日本,德国,美国拥有LED芯片的核心技术,那么它在LED行业中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占有市场的关键:一个企业希望持续的占有一个市场,那么创新就是这个企业的源泉。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在制度,管理也需要不断的创新。这可以不断的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维护市场的根本。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一种无形且强大的力量。一旦企业文化的建立,那么在行业中可以获得认可,获得信任。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而非易事,这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气,每个人都要认可企业的精神与文化。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范文第4篇

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说过:“企业是人,文化是魂”。我个人对企业文化定义是:“对员工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知识”;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基因。如果企业有一个好基因,那么这个企业就可以代代传承。就好比是一个人一样,如果这个人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能不会长久。企业也是这样,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兴旺、可持续的关键。世界百年老店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基因。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

企业文化需要什么?一句话,就是“要使企业的每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也就是自主管理,建立“以人为本,以诚立信”为基石的企业文化;从构建文化核心理念体系入手,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员工的参与,把企业文化的根深植于全体员工中,既形成了企业文化的自身特色,又使企业文化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融合进了员工的心中,为企业文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如何将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呢?

1.将企业文化策略化、制度化;

完善的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是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的成果。其一,把企业文化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目标或制度;其二,对企业价值理念的文化道德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完善的基础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制度约束是基本保证,只有实现从无序管理向制度管理迈进,并逐渐向自主管理过渡,才能使企业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优秀的领导者是领导员工的思维,员工思维受领导行为所影响,领导的行为最终受到企业文化所影响。因此,如果要管好员工行为,先管好员工思维,要管好员工思维,先管理自己行为,管好自己行为,首先要改变自己思维。

2.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

- 1 -

公司规模不论大小,其本质都应该是简单的,复杂只是人为所致,企业应该倡导简单的风气,就是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从做好最简单的小事开始累积,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总希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另一种人则总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人一般是做事的人。因为要干活的人没有谁愿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相反,总是想着把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当把这些问题一一分解,也许你就不会再觉得这些问题是一些不能处理的大问题了。自己做事情也是一样,对于一个复杂的事物,慢慢的把它分解出来,把每一步做好,结果自然好起来了。

宝洁公司的制度具有人员精简、结构简单的特点,并且该制度能与公司的行政风格相吻合。宝洁公司制度的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该公司倡导的“一页备忘录”里。有人质疑,如果报告只有一页长,那么宝洁公司是如何将其处理得如此切中要害、一目了然的呢?有人经过调查,揭露了这个谜底。宝洁公司是在大量支持性数据以及依据事实分析的基础上,不惜耗费精力与时间而将报告尽量缩减,目的是尽量减少领导者或其他人的阅读报告时所需的时间。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非常精细,并且趋于完美。一页报告的威力在于,它的要点鲜明集中,比主旨散布在十多页的分散式、复杂式的报告要简洁清楚。

3.把简单的工作标准化,把标准的工作工具化;

凡是精细的管理,一定是标准化的管理,建立制度或规范,进行标准化推行、实施,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效果。首先,责任明晰化:工作中的每环节都制定了一套明确的标准。执行人可以通过工作标准化很快掌握在此环节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在多长时间内做完等。对于刚接手工作的人员来说,在短期培训后,可以根据标准化很快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需要。其次,执行规范化:在操作中,可以通过借助标准化工具来确保执行人的工作、方式、内容、程序等尽量标准化和规范化。无论是操作内容、操作时间、操作形式都进行严格规定,充分体现责任明确、时限清楚、程序合理、便于操作等原则,确保整个工作不以物换、不以时移、不以人替。并将标准变成适合自己工作的一种工具,执行下去。

4.把工具练成一种习惯,持续贯彻下去;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把工具变成一种习惯,持续贯彻执行下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尔核心竞争力研发创新物流模式企业文化

提起海尔,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所了解。海尔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短短二十几年,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发展为今天销售收入1000多亿元的大跨国公司,创造了“双动力洗衣机”、“防电墙”等独特的产品和技术,令世界瞩目。那究竟是什么推动了海尔的发展?海尔是怎么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海尔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那就是海尔全方位的创新能力。

海尔人的创新三原则即创新的目标、本质和途径分别是:创新的目标就是创造有价值的订单,创新的本质就是创造性的破坏,创新的途径就是创造性的借鉴。说到创新,可能没有一个企业可以比得上海尔,海尔从各个方面寻求创新之路,从产品技术的研发,物流模式的创新,到企业文化的创新,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

[1]方面。下面就从几个最主要的方面来了解一下海尔的创新之道。

一.海尔的创新表现在海尔的研发战略上

要想成为世界公认的名牌企业,技术是最重要的,技术是名牌的脊梁,世界上所有的名牌均已独创技术闻名于世,而这技术主要是靠企业和实验室的研发,而最重要、最基础的就在于企业自己的研发,尤其对市场的把握,惟有市场才能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海尔提出“卖点开发先于市场开发,市场开发先于产品开发”,这是他们自主创新的诀窍。

(一)企业家是海尔创新的发动机和灵魂。企业家设计并指挥着海尔的技术创新。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以张瑞敏为代表的海尔领导人制定了海尔的技术创新目标:创世界名牌。而质量是名牌的保证,只有质量过硬,性价比合适,才能够赢得市场,创立名牌。

(二)海尔创新的主要制度——市场链。企业的创新和创造要以员工为载体,对于海尔这样一个大企业,必须要有一套制度,促进全体员工自觉进行创新,而海尔以市场链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就充分体现了这点。海尔市场链的宗旨是使员工成为经营者和创新者,海尔的市场链就是在集团的宏观调控下,把原来单纯的

1行政机制转变为平等的买卖关系和契约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把外部市场订单转变为一系列内部市场订单,形成以订单为中心,上下工序和左右岗位之间互相咬合,

[2]自行调节运行的业务链也就是“市场链”。

(三)市场工资是市场链的支点。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把整个地球翘起来。海尔的市场链中把全体员工变为经营者和创新者的支点就是利益,海尔在利益方面处理的恰到好处,使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是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学习的样板。

二.物流创新模式

海尔的成功不是凭借侥幸,靠的是多种竞争优势铸就的核心竞争力,而海尔的物流创新模式是海尔制胜的最强大武器,也是海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一)就海尔的物流创新来说。国际水准的产品质量是这一模式的基础,业务流程再造是主体,技术创新是先导,管理信息系统创新是神经,供应链管理创新是保证,观念创新是前提,海尔将这一系列的创新经过科学的组合创新,才取得了近日的辉煌。海尔物流最重要的就是它从不随波逐流,时刻根据自己的企业内外部环境打造竞争优势。海尔最出名的就是它的“一流三网”。“一流”是指订单信息流,“三网”是指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用户资源网和计算机信息网。海尔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为企业商流、物流、信息流服务,实现了三者的精巧结合。

(二)“购运存”的重要性。当前的市场情况,企业最难做的是销售,最难管的是采购,过去的企业由于体制等原因,一般只重视生产和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忽

[3]视了“购运存”。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物流已经变成企业营销的最重

要环节,海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客户管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物流创新结合起来,它能够引领海尔客户关系不断改进,成倍增效应的扩大着海尔产品的销售量,价高了海尔的无形资产。

(三)这种物流模式的实现的条件。比如业务流程再造、质量战略、组建供应链、供应链的管理、互联网支撑的物流信息管理等等多个方面。海尔的这种物流创新模式已经成为海尔战略竞争优势的主要支撑力量,成为海尔各方面创新的开路先

[4]锋。

三.企业文化的创新

张瑞敏认为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文化,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这正说明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真诚到永远”正是海尔文化的体现,海尔让人的精神最大限度的解放和企业管理最大程度的严格十分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这正是海尔文化的精髓所在。

(一)企业的灵魂。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制度文化和规章制度。海尔的价值观是什么?只

有两个字:创新。多年来,海尔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海尔文化中包含了某些很关键的信念,它们包括几个最为重要的方面:一是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二是持续进步和不断创新的可能性;三是对客户需求的满足。

(二)企业文化建设。海尔从创业至今,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海尔中很重要的一个管理部门就是企业文化中心,这个部门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在海尔兼并红星电器时,派去的第一批人就是来自企业文化中心,先去宣讲企业文化。因为兼并之后,把其他的企业扭亏为盈不是靠大量的资金注入,否则不如建立一家新的企业,主要还是利用自己的无形资产,即所谓品牌运营,并输入文化和管理。海尔的做法是,在被兼并企业把海尔的模式进行复制,可以形象的总结为吃“休克鱼”的方法。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从而积累企业竞争实力,

[5]是海尔的一大法宝。

结束语:海尔的目标是要成为国际品牌运营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纵观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都是把研发、设计、销售、技术服务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环节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而把制造环节向低劳动成本国家转移,逐步从产品经营向技术经营和技术服务经营转变。海尔在中国大多数企业尚没有技术经营、技术服务经营和品牌经营的概念时,先知先觉,提出要做“国际品牌服务商”,这是可喜的,但是它的定位似乎在动摇。想要始终保持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明确发展定位。海尔做国际品牌运营商基础较好,可比性也比较大,但是何去何从,一定要尽早作出定夺,其次要适度强化中长期研发,为海尔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储备。惟有如此,才能够继续创造世界名牌,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领航。

参考文献:

〔1〕刘进先.自主创新——海尔之道.知识产权出版社

〔2〕胡泳.张瑞敏如是说.浙江人民出版社

〔3〕孙健.海尔物流.广东经济出版社

〔4〕邵振廷.海尔物流创新模式.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意义]对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创新软环境建设提供新的思路,理论依据和方法建议,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开拓新形态和新的应用领域。[方法/過程]通过研究竞争情报的过程与竞争情报活动,创新软环境的主体构成要素与环境构成要素,在它们的关系之间探索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建设的可能途径,并搭建其作用原理图,以此为依据详细阐述了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具体作用途径。[结果/结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作用途径:竞争情报过程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创新软环境水平;竞争情报活动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的环境构成要素从而实现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这两种方式形成了一个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统一系统,为创新软环境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

[关键词]竞争情报;创新软环境;作用机制

进行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期为创新软环境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同时能够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建议。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开拓新形态和新的应用领域。刘小琳将竞争情报应用于提升区域创新软环境并提出了建设区域竞争情报的新思路研究,但是对于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具体途径并没有进行探讨。本文在此思路下,对竞争情报和创新软环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并且探索出可能的影响途径与方法。

1竞争情报的主要内容

1.1竞争情报概述

竞争情报简称CI(Competition Information),是竞争主体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自身、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选取、分析和整合,从而制定科学的竞争策略,形成相关的情报产品,从而为竞争主体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单位的持续性发展的过程。

1.2竞争情报过程分析

不同竞争主体的竞争情报活动的内容不尽相同,这主要由不同的行业特征而决定。再加上竞争情报的动态性特征,使得竞争活动的流程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一般情况下,竞争情报的生产流程大致可分为竞争情报分析阶段、竞争情报采集阶段、竞争情报处理阶段、竞争情报整合阶段、竞争情报产品形成阶段以及用户反馈这六个阶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首先通过用户的要求进行情报的需求分析;再根据具体的计划进行情报的采集,在情报的采集过程中如果遇到无法获取的情报再返回情报需求分析环节重新设定合适的计划;当完成情报的采集后,就应对情报进行处理和分析。在这一环节会发现一些失真的情报或者样本量不能满足情报分析要求,则返回情报的采集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报采集;当情报的处理分析完成后,则对所获取的情报和情报分析结果进行有序的整合,剔除掉无用情报。在整合的过程中若发现分析结果与预期结果有误,则应返回情报分析处理阶段检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整合过程结束后即形成情报产品,在产品的形成过程中使得情报分分类更为清晰,这时可回到整合环节进行修正和优化;情报产品应提交用户,用户的反馈可以促使情报产品的不断优化。

1.2.1竞争情报需求分析

竞争情报生产流程的首要阶段就是进行需求分析。其主要内容是选定竞争情报服务主体,确定竞争情报的主要工作目标,确定情报采集和处理的重点,制定与各个时期对应的工作计划。在整个的竞争情报过程中,是否实现用户需求决定了情报活动是否具有有效性。情报的需求分析过程实际上是为情报过程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蓝图:了解哪个主体需要哪方面的情报?用什么样的方法处理这些情报?需要重点采集和分析哪些情报?最后要得到的情报产品是什么?除此之外,情报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以及应对措施在这个环节也是必要考虑的。

1.2.2竞争情报的采集

竞争情报采集环节是整个竞争情报流程中耗时最多,也是最具备行业特征的一个环节。同时情报的采集也是情报分析的基础环节。情报的采集方法分为多种,分类也不尽相同。首先要明确需要采集的情报分类,包括:竞争主体内部情报、竞争对手情报、竞争环境情报。本文将情报的采集方法分为公开资源采集法和非公开资源采集法。公开资源采集方法主要包括搜索引擎检索法、爬虫软件跟踪法、广告提取法、公开数据库查询法;非公开资源采集方法包括数据挖掘法、内部员工询问法、逆向工程法、文献资料查询法。针对不同类别的情报有相适应的情报采集方法。竞争情报采集方法与采集内容匹配图如图2所示。

1.2.3竞争情报的处理分析

情报处理分析是最能体现情报价值的环节。首先要对原始情报进行预处理。原始情报经过过滤处理可以筛选掉和竞争主体无关的甚至是失真的情报,从而得到相关竞争情报;对相关竞争情报进行可靠性分析,从情报获取来源、情报获取动机、情报获取成本三个方面判断具有可靠性的情报,形成可信竞争情报;情报分析就是通过科学的数据手段或者是逻辑分类手段将看似毫无联系的零散情报变成有规律的、有意义的、有联系的情报,为决策者提供清晰有力的决策依据。情报处理分析过程如图3所示。

1.2.4竞争情报的整合

情报的整合实际上贯穿于整个竞争情报流程,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整合不同的信息。在情报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整合用户的需求以及决策人员对情报的需求;在情报采集阶段,需要整合情报采集的范围、方法和内容。在情报处理分析阶段,则是对竞争主体本身、竞争对手以及竞争环境的情报进行整合。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加强,很多竞争主体引入了动态的网络管理模式。建立以Intranet为基础的统一信息沟通、处理、分析、整合平台为形成更为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1.2.5形成情报产品

情报产品的最终形成是竞争情报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模拟的方式测试情报的可靠性和实际价值是情报产品形成的主要方法。再通过口头、书面等方式提交情报产品。情报产品主要包括情报通讯、CIS(竞争情报系统)、情报预警、情报报告等产品或服务。

1.3竞争情报活动

竞争情报活动包括竞争文化传播、竞争策略制定、竞争规则规范、情报的采集发布和竞争情报对科研成果的影响五个部分,本文罗列了这五种情报活动及其对应的内涵。如表1所示。

2创新软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

2.1创新软环境的主体构成要素

高等院校、市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五大主体构成了创新软环境的主体要素,其中,企业作为创新软环境的首要主体,在提高技术创新以及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政府是创新软环境建设的驱动力,高等院校是创新软环境的助力器,科研院所是创新软环境的先导,市场是创新软环境的风向标。

创新软环境的主体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如图4所示,政府作为创新环境建设的驱动力,对其他主体有着最基本的驱动作用,它通过政策和规则对市场进行驱动。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份额的变化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资金来源。企业和高等院校之间是互利的关系:高等院校向企业输送知识和人才,而企业为高等院校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高等院校同时向科研院所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

2.2创新软环境的环境构成要素

创新软环境的环境构成要素很多,并且是动态变化的。根据创新软环境的主体构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市场),本文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五个环境构成要素,分别是教育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环境、信息服务环境、商业市场规则。

3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

竞争情报主要通过两个环节提升创新软环境。其一是竞争情报过程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其二是竞争情报活动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的环境构成要素从而到达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流程。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原理如图5所示:

3.1竞争情报过程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

竞争情报过程主要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来实现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创新软环境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与创新软环境的主体的素质,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于创新软环境的整体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创新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需要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现状、受众的需求、产品需具备的性能等信息,众多的信息形成系统的集合后,才可能找到创新的突破口,而这个过程是和竞争情报的过程是相吻合的。

3.1.1情报的需求分析阶段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

竞争情报的需求分析阶段提升创新软环境主体的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对企业而言,选择研发的产品种类非常重要。即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需求分析可以使得企业了解当前用户的需求以及市场的需求,从而为制定正确的产品计划提供决策依据;对政府而言,政府服务模式的制定取决于民众的需求,而服务水平的提高則代表着政策环境的有效提高。因此竞争情报的需求分析阶段对于政府改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对高等院校而言,学生的培养计划是重中之重。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相关政策的颁布、各个学科的发展趋势对于高等院校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培养计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市场而言,调控生产要素的供应程度需要对市场的供给关系进行需求分析;对科研院所而言,确定适应企业发展的研究方向对于科技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具有直接的作用,竞争情报的需求分析阶段可为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的决定或者调整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由此可以看出,情报的需求分析对于各个主体的初始工作阶段以及最重要的方向确定阶段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竞争情报的需求分析阶段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如图6所示。

3.1.2情报的采集阶段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

竞争情报的采集对于创新软环境中的任一主体都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创新主体要开展创新活动就必须要有信息的支持。对于企业而言,需要采集内部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以及竞争环境的信息;对于政府而言,需要采集基层民众的需求信息以及群众的满意度;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需要采集企业需求信息以制定面向就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市场而言,需要采集顾客和供应商的信息;对科研院所而言,需要采集企业需求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情报的采集是为了分析环节做准备,也是创新主体进行决策所需要的来源依据。一切的决策都需建立在具有可信性和有效性的信息上。竞争情报的情报采集阶段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如图7所示。

3.1.3情报的处理分析阶段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

在情报的采集环节中采集到的大量零散信息对创新主体而言并没有直接用处,同时收集的信息还会伴随有一部分的冗余信息和失真信息,因此情报的处理分析阶段对于创新主体而言意义重大。企业需要分析本企业的主流技术所具备的竞争力与可替代性、用户规模和用户分类、不同级别的用户偏向的服务和产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政府需要分析自身的管理体制是否合理、政府的廉洁性水平和执政力度;高等院校需要分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和政策的方向;市场需分析供给关系是否平衡、金融市场与人才市场的饱和程度和稀缺口、市场秩序是否稳定;科研院所需分析技术在市场上的应用情况等。对于任一创新主体而言,情报的处理分析阶段是最具备价值的环节,这一过程也是创新软环境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竞争情报的处理分析阶段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如图8所示。

3.2竞争情报活动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

竞争情报活动主要对创新软环境的环境构成要素进行作用。竞争情报的采集发布要求情报来源可靠、情报获取渠道合法,同时要求所采集的情报必须具备一定级别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这样的活动过程对于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和信息服务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竞争情报的竞争规则的制定要求竞争主体在合理的、合法的规则下进行竞争活动。对创新主体来说,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势必会限制主体的发展,从而阻遏创新主体的科技开发和创新投入。因此,竞争情报的竞争规则的制定对于商业市场规则的完善和创新水平的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竞争情报过程中制定的宏观竞争策略,如政治策略、经济策略、社会环境策略等对于政策环境的完善和提高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竞争情报的竞争文化要求竞争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即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竞争的存在使得各个主体能够随时保持警惕感和危机感,从而促进自身的创新建设。合作的存在使得竞争者之间的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培养良好的竞争文化有助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提升;竞争情报通过对科研成果的影响从而促进教育科技环境的提升。竞争情报手段通过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统计,使得各个同类高校之间的可比性更强,对于高校自身加强创新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动力。竞争情报活动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如图9所示。

4结论

竞争情报通过两个方面提升创新软环境。首先是竞争情报过程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主体的技术创新力从而提升创新软环境。竞争情报需求分析阶段、竞争情报采集阶段、竞争情报处理分析阶段,这三个阶段作为竞争情报过程的主要环节,对创新软环境中的每一创新主体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行为的规范是创新软环境得到提升的有力证据。其次是竞争情报活动通过对创新软环境环境构成要素的作用从而达到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情报的采集发布、竞争规则的制定、竞争文化的传播以及科研成果竞争情报这些竞争情报活动为创新软环境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上一篇:环卫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化妆品公司彩妆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