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设置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29

教学情境设置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在新课改背景下,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创设情境教学法,利用视频、图片、实物以及问题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对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广大同仁参考。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而且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加灵活,需要培养学生形成具体而灵活的理解性思维。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在整体认知水平上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语文知识学习的难度。而创设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关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体验,促使他们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以加深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强化他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概述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有目的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探讨和学习,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一教学法的关键和核心就在于利用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并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及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创设情境教学法分为不同的教学类型,如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片或视频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作为教师,应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对于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首先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知识底蕴,以图片、视频、音乐等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这样融合了音乐、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情境,能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促使小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識的学习,而且,这样还能拓展小学生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并促进他们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促进学生的团结友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小学生以同桌为单位,或者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探讨或者是开展游戏活动,还能加强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促进他们的团结友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置完教学情境后,需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或者是开展游戏活动,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一来,就能帮助学生们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促使他们更加团结友爱。

(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课程,特别是部编版教材,选录的文章都比较优美,具有极高的人文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人文的熏陶,从而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这样一来,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三、创设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创设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语文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教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创设情境教学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创设的情境缺乏创新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其核心灵魂是“创新”,如果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创新,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活动失去活力,只能流于表面形式,无法真正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无法彰显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魅力。但就目前而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时,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而且选用的题材也较为老套,缺乏创新,因此导致这些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创设的情境不恰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但在具体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有时候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有时候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有时候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教学情境,导致创设的教学情境不恰当,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也无法发挥出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四、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从而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首先应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优化教学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以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12个生字所组成的词,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此外,还要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谈话激趣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有一个字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但不一定了解这个字。同学们信不信?这个字就是——雨。”同时用课件出示“雨”字。然后教师继续用谈话的方式激趣:“雨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边说边用课件出示不同季节的雨景)。请看,这几幅图各是哪一个季节的雨景呢?”通过图片和问题的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脑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感受作者的遣词用句。通过这样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优化教学的过程,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情境

小学生年纪较小,缺乏自制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还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强化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猫》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在开讲前设置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都养过宠物吧?现在家中养猫的同学请举一下手。”“这么多同学的家里都养着猫呢,那同学们你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仔细观察过猫吗?和它做过什么互动游戏吗?”这样的问题直接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会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于猫的理解,也使课文的讲解变得更加容易。

(三)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领域,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并辅以文字说明,同時还可以借助背景音乐等进行渲染,这样更能吸引小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为例,因为很多学生没有去过北京,没有到圆明园进行游览,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播放圆明园的相关视频,特别是被焚毁前的圆明园景象,以及焚毁后的景象,以此作为对比,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并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

(四)借助教育游戏创设情境

众所周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对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教育游戏来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并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课文中的人物性格进行揣摩,然后小组成员自行分配角色,并结合课文进行台词改编,然后进行汇演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名著中性格鲜活的人物特点,并走进名著精彩纷呈的故事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并能够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学游戏,恰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学情境设置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

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超越狭隘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活”起来。本课题的研究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课前预设情境,课内生成情境),作为支持和鼓励学生的源泉,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好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好奇、渴求、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欲望,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是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体性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数学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活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可以用传统的知识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要给学生以自由、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情境教学不仅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要优化课堂情境,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时,学生已学习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我们就从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为起点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点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有三种关系:圆内、圆上、圆外。

问题2:怎样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可以用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定: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

教师小结: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我们可以用圆心到点的距离d和半径r的数量关系来判定。

问题3:如果把一个点换成一条直线(用米尺表示一直线,与黑板上已画好的圆组合进行演示位置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同一平面内,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学生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启发下,通过教具的演示,很快就能得出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并得出其判定定理。以同样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的探究成功的体验将会更充分。

在这里,通过复习与新授知识相似的旧知识引入课题,既是情境的创设,又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有一个共同点的起点,这有利于全体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

例如,我在进行《多边形的外角和》这一课教学时,我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小敏在一个五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上按逆时针方向跑步,他每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多少?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推广到一般情形。

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幽默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的需要之中去,从而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情境教学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例如,在进行《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进行了真实的户外实际测量,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角色,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稳步提高。至此我似乎感觉在情境教学的领域中找到了如何将素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融入学校的各个层面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继续满怀信心地走下去。

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要求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尊重、赞赏、信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互相展示案例,改变了单向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真正形成了师生是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四、初步成效

1.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师生的思维量。由于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其中所含的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对数学认识发生改变,进而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精神”。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量。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引导好学生,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思维量。

2.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得到提高,问题的设计逐步科学,教学板块清晰,情境设计能力逐步明显提高。通过研究,我们的教师不再“以本为本”,不再拘于课本上的情境,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教内容创设出合理的、有效的情境,能借助于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的问题更具有层次性、针对性,使得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3.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数学学习的方式不断地多元化。由于教师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明确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有意义的”,课后我们教师布置的一系列的实习作业使学生既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五、主要成果

通过前期的研究,我们课题组开设了20多堂研究课,课题组教学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六、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重点研究的问题

通过前阶段的研究,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下阶段着重要解决的是:

1.教师对情境设计的科学性判断与评析、情境创设的原则掌握不准确方面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情境的研究与把握。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个性化设置情境;如何针对学生原知进行情境设计。

七、几点想法

1.学校课题的研究,只要立足于课堂主阵地,研究就一定有生命力。

2.学校课题研究的目标,应立足于师生两个方面——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

我们是年轻的,因此我们的做法和想法还比较肤浅;课题研究是年轻的,因此我们的失败和挫折都可能存在。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相信最终成功属于我们!

教学情境设置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理论;实践;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理论知识和情境化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应用能力。教师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在英语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注重趣味性和生活化,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发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营造高效英语教学课堂。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需求,创设和教学内容相互关联的氛围和情境,也可以称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情境教学的主要特征有情境性、自主性、参与性,教师要把教學信息资源作为素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情境活动中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效率。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建一个英语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环境、语言中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具备较强的感染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学氛围较为枯燥,而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积极研究、探寻、了解,能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中。

3.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导致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无法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而开展情境教学能够把英语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创建多种教学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提高初中英语情境教学质量的方法

1.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知识,并且得到一定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例如,在学习“There be...”句型时,教师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组学生书包里的东西进行猜测,猜对的学生可以继续参加游戏,而猜错的要进行旁观,这样学生既感受到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充分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学好英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How can I get to...”这个句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来举例子,教师可以提问:“学校到你家的路应该如何走?”这样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把答案说出来,通过此句型的练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其实很简单,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

3.情境教学法不能局限在课堂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中,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知识,也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其他同学互通电话,用所学的英语交流,以此总结自身英语的不足,然后针对不足的地方加以巩固。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拓宽自身的英语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QQ群,课下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一些优秀的英语素材让学生学习。

在初中英语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英语教学有浓厚的兴趣,愿意积极、自主地投入到教学中,师生之间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艳.发挥信息辅助作用 夯实情境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88-89.

[2]邹华.初中英语讨论式教学初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S1):75-77.

教学情境设置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是我国教育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以英语音乐情境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音乐情境

在当今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和改革并处于关键时期,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中各行各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随之提高。基于此情况和社会背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也是我国教育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以英语音乐情境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1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实现音乐情境教学的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生年龄阶段,正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和爱表现的特征,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感受不同风格的英语歌曲,引导学生养成英语思维,进而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英语。

1.2 有利于学生记忆力的增强

在实际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及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就会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但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诸多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只需要将教师讲解的知识死记硬背,进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慢慢地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应用音乐情境教学模式,能够让初中英语教学有效地融入情感体验和形象记忆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情境学习英语,提升自身的英语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并让学生锻炼提高自身的记忆力。与此同时,还会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英语思维模式。在实际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外国人使用英语的方法和习惯,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听力材料让学生欣赏。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对英语知识内容提高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而能够在生活中灵活学习英语。

2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实现音乐情境教学的措施

2.1 在英语阅读中加入背景音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很多的英语阅读内容。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英文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如此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还可以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宗旨和情境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并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并让阅读的正确率也大幅度提高。例如,在进行“圣诞节”相关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播放圣诞节的节日歌曲,进而在圣诞节歌曲的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感受到歌曲给身心带来的愉悦感受,进而促使学生在此环境下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 在学生积极性不高时播放音乐

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根据课本的需要播放相应的音乐来营造音乐情境,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状态、心情有实时的掌握和了解。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仔细留意每个学生的情绪、状态变化,从而利用英语歌曲来调整学生的状态,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效率。例如,在初中教学课堂中,教师如果发现某个学生情绪较为低落,学习的积极性低下,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临时为学生播放一些节奏欢快的歌曲来调整学生的情绪,诸如《水迹》等歌曲,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节奏的感染迅速地提起精神,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3 在学生记忆词汇过程中应用音乐情境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是整个初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初中英语教师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通过带领学生认识相关词汇后,就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和理解词汇,如此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率。但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音乐教学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轻松地进行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可供教师选择的英语歌曲丰富多样,相应词汇在其中的应用也非常简单明了,因此教师可以在其中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单词,再进行词汇的记忆教学。例如,在讲解“spring”这个单词的过程中,在英语歌曲中就有spring这首歌,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引入这首歌曲供学生欣赏,从而在学生欣赏和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让他们轻松记住单词。因此,在初中英语词汇记忆学习过程中,如果应用音乐情境教学模式就会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并提高学生词汇的积累速度和记忆深度,提高学生对相应词汇的应用能力。

3 结语

在科技、社会、经济、网络等诸多方面飞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等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当今时代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作为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深入研究创新性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語学习效率和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良好的音乐情境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杜静.英语音乐性教学手段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 刘琳.音乐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4(12):186.

作者简介:刘密(1986—),女,吉林舒兰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英语。

教学情境设置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顺应了大脑的生物特点,并利用了认识的直观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创设情境,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通过语境还原,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实现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史发展的“过程”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总体来看,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立足学科性,关注教学内容的鲜活度;渗透教育性,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情境教学 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采纳“情境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国著名教育家John D.Bransford等人认为,社会情境是指“熟悉的任务情境”和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又是活动的意识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1]

将“情境”引入教学的优长有如下两点:其一,“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顺应了人的生物特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单项练习主要调动大脑左半球,引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境教学”着力调动右半脑,使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情境教学”,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具体的形象、鲜活的细节等易于留存在人的记忆中。从教学实践上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教师可吸纳“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大量增补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回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情境,体会具体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更形象、更真切也更深刻地学习、感知、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再现过往时空,构建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情境教学”通过有效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时空隧道,走进古代文学现象发生的现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完全同化新知识,则指导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丰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述元代戏曲《西厢记》时,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三:关于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的艺术特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则补充讲授“关于《西厢记》的续作及其评价”一节。《西厢记》问世后,出现了大量续作,不少续作有意颠覆《西厢记》原有的风格。如盱江韵客的《续西厢升仙记》,将莺莺写成心胸狭隘的妒妇,将张生写成恶人;张生与莺莺结成夫妻,又要纳红娘为妾;红娘更被写成与莺莺争风吃醋的小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进入明清两代“满地皆话《西厢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当代文化界的“恶搞”之风,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古今相似的文学、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对当下“恶搞”等文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水平。

(二)把握主体,强化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由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阅读必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并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内外充分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接纳、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寻找、筛选信息要素,提取已有的知识,通过自我建构、自我发现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如在明代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小说的评点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掌握故事情节,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形式、接受和传播方式,了解时人对这些小说的具体评价。之后,要求学生以评点的形式,写出回评、总批、侧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状态。这样,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古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效地打通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三)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情境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怎样”,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学生的感情、信念、愿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历史语境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关于读什么、怎样读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比如,阅读明清小说的评点本,学生可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中任选一部,在阅读并做大量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分成学习小组,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强化场景意识,并最终建立个性化的、自觉的自主学习模式。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展开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富于策略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恰恰是对教师业务素质、教学功底、科研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就是要整合学习者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以及系统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之间的互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进入“历史语境”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进入“历史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家、自主学习、用之于实践。

(一)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的要点。

1.立足学科性。学科性是“情境教学”根本。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社会史、哲学史、政治史、文化史内容。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这是首要原则。

2.关注鲜活性。经过时间的沉淀,留存在文学史教材中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经典化。经典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性,这些作家、作品往往被抽离出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成为某个时代的标签,失去了其鲜活性和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作家、作品,重构古人的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作家、作品的生命力。

3.渗透教育性。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中小学阶段了解、习得知识点转向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着眼发展性。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情境教学”模式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培养本科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献资料时的现场感。在古代文学学科治学与中学古文教学中,这种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建构历史语境的意识,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动力。

(二)实施“情境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1.描述法——建构基本的历史语境。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与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思想潮流、历史细节,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地描述历史的全貌。当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对场景的把握不够时,应结合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对比、比较,以激发他们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如讲到《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为例,探讨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贞观长歌》与《还珠格格》在语言风格层面上的差异:《贞观长歌》的编导试图把观众引入历史场景之中,所以遵循“讲述历史”的严肃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语体对文学文本的巨大影响力。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省古代乃至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令学习者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文化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择业方向,在教学中,时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如,明清小说、戏曲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家、特别地方文化官员禁止小说刊行、限制戏剧搬演,但结果却是屡禁不止。在谈到这一现象时,提醒学生思考古代为何禁止小说、戏剧,禁令下达后为何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对当代有何启示。结合“百家讲坛”“超女”等文学事件、商业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将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中学生形成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保持高尚的文化品位。这样,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互动,学生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2.阅读法——全面感受历史情境。把握历史场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应注重学生课外的学习。学生除阅读作品选、背诵经典篇目,还需要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提交读书报告,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不断强化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阅读的版本提出要求。如明清文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小说、忽略诗文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文学家诗文集,并要求学生阅读线装书或影印本。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对古人的写作方式会有直观的了解,理解古人创作的物质环境。通过阅读线装书,学生会充分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而且是有必要的、特定的物质承载体,这对学生进入具体语境也有极大的帮助。

3.辅助法——不断强化情境意识。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语境。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时,由于戏曲已经退出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必须让学生观赏、了解戏剧,他们才会对戏曲有直观的感受。在讲授《牡丹亭》之前,课间,可反复播放经典片段,如《游园》等,使学生对昆曲有直观的印象;在讲授过程中,可让学生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使他们进一步从声音、画面等综合效果上理解中国古代戏曲。在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关唱词,还要给学生补充古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如《牡丹亭》中有“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一句,教师可放映看杜鹃花、荼蘼等的图片,提醒学生“荼蘼”这种花与玫瑰花同一科属,攀延性很好,颜色纷繁,古人常用来作蓠芭墙。通过这种方式接通古今时空,学生能全面感受古人生活与当下的融会之处。

常规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讲授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对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给予定性式的评价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学生仅仅将古代文学作品、作家视为抽象的逻辑符号,无法对古代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作出“同情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反对或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型教学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情境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师将学界最新的科研动态、教研方法应用于实践,作为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推动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以“情境教学”为手段展开研究型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对作家活动场景、生活细节等的描述,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切实存在,古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样,通过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文学事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研究能力。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展开“情境教学”,可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拓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系统知识、学术方法、教学方法等尽可能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建立适合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知识就可以成功转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之中,也可以使形象再建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丰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体验、知识点融会合一,使学生在情境还原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体来看,“情境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建构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情境教学”,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就能够了解和习得前沿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法论,为迅速融入职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对非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动态、最新观念和观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贺定修.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育探索,2004,(6).

本文系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构建文化语境——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教学情境设置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各类教学方法当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可行性,尤其是以优化情境为空间,按照教材特点和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打造出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可有机投入学科知识中。由此可见,高中数学中情境的创设对于教师、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意义;问题理解

情境教学是一种在新课标下的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环境的限制下,将模仿数学家活动、内在的联系和知识产生以及发展情节作为主线。将一些带有形象及色彩性的场景带入课堂当中,帮学生去理解教材中的概念、重难点,激发起他们对数学的喜爱。

一、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意义所在

1.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基础,也是对他们最好的刺激外在条件。

2.明白数学的应用内含

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同时也是生活让数学得以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价值,以热情的精神投入数学的学习生活。

3.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教师所打造的故事、实物、问题等情境中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力求改变传统教学由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促使每一个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与个性的发展。

4.打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高中数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造成了数学的难明白、难教学、难学习的情况,为了打破这种情况,就要求重演要经历并感受和体验及思考的过程,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构建起数学理解力的时候,才可以真正明白数学并掌握好数学。

5.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情境教学的创建,可打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情境下快乐的学习,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与想象。

二、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分析

1.提出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單指的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同样学生遇到具体数学问题情境时,也可发现并且提出一些有问题,和教师、同学一起创造并解决。同时在数据收集、整理当中,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讲解、激发、指导,让他们可取得更多知识和问题,增加他们的发现欲望,让学生可以提出更多问题并解决。

2.改进思维方式

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现出来的。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是内心内化的过程,打造出适合的思维场景,可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活动,突破思维方面的障碍,让其思维走上成熟的道路。

3.实际操作

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而言,特定情景下的操作情境是不能缺少的。特别是几何的教学过程当中,度量、拼图、折纸等都中引导学生的新思路,推设出新的结论。教师应该为学生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新知识的魅力,引起学生的探索心,

让他们可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当中,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4.与实际联系,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时,学生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生活知识以及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展开教学,引导其将生活经验联系到数学概念及方法

上,同时还可得到新知识,增加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打造数学的情境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基础,根据他们的特点、知识水平设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让情境的创建可从教学内容与目标出发,服务到教学的活动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刘远长.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的分析[J].理论创新,2008(10).

[2]肖杉,章海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的研究[J].时代教育,2009(1).

[3]叶明葱,高旭灿.论情景教学中情景的创设[J].和田师范学校学报,2007(6).

(作者单位 贵州省赤水市第一中学)

编辑 温雪莲

上一篇:体育教学风险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