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发展范文

2023-11-12

中日关系发展范文第1篇

1.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识记)

辽(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916年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宋(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西夏(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史称西夏)、金(完颜阿骨打做了女真族首领后,率从抗辽,1115年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都城在临安。)

1141年宋金和议内容: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岳飞后来被秦桧杀害。

44页(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49页(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识记)

两宋时,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即经济重心南移。

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①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②“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太湖流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出现了占城稻和棉花由南往北、小麦由北往南推广的现象。③纺织业:民间丝织专业户;苏州、杭州、成都官营织锦院;棉纺织业南方逐渐普及。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商标。④陶瓷业: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⑤采煤业:采煤技术领先世界,煤已大量用于居民生活。⑥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在当时世界首屈一指,海船装有指南针。泉州、广州、明州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⑦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⑧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宋代城市,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⑨城市周围出现的集市,逐步发展为市镇。

54页(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识记)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全国。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立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1 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的正式行政区。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松江的黄道婆对棉纺织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的中心。 元朝时,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并写了《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59页(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4.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识记)

①元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②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③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④在元朝的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5.四大发明(运用)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司南,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64页(温故知新) 6.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是两宋之际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委婉《如梦令·昨夜雨蔬风骤》;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元曲是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元朝的赵孟頫是当时的画坛领袖,《秋郊饮马图》。

中日关系发展范文第2篇

品茶、品书、品历史,中国已经崛起,而茶叶到何时才能再现辉煌?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最新推出《茶叶战争——茶叶与的兴衰》一书,是国内第一部透过茶运看国运的权威著作,首次展现茶叶影响大国兴衰、改变世界格局的神奇力量。

本书以茶叶为主线,讨论了这样一个主要命题:为何英国以茶而富强,而晚清却因茶而走向衰亡。通过讲诉了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前后与1888年的英国入侵西藏前后的两段历史,全面展示茶运与国运的深刻纠葛。

透过本书,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衰败的王朝,还是日常生活中的那杯茶,是怎么样到了手中,又是怎么丢失的。中国茶叶在植物间谍无孔不入下无奈衰败、英国茶叶在坚船利炮护航下日渐兴起。小小茶叶所承载的,既是文化,也有屈辱。而所谓的全球化,在那个时间里,又是如何展开的呢?

茶叶一片,书香三分。读《茶叶战争》,看中国茶再度崛起。

精彩文摘

一个会穿补丁裤的皇帝,一群吸食鸦片的国民,一个器识远大的大臣,构成了1839年所有故事的核心。

龚自珍在这年完成的《己亥杂诗》里大声疾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希望借助天公的雷霆之气,冲破这层笼罩着中国的鸦片烟雾,让人存有些许安慰和希望。近代中国的序幕,从林则徐这个福建教师的儿子走出京城后,就正式拉开了。

是的,这是个只属于他们的年份。

这一年,曾国藩刚中进士一年,前途渺茫,只能在等待中空度时日;与曾国藩一样中了进士的人当中,有一个叫李文安,他是李鸿章的父亲,而李鸿章暂时还没有故事,他这年的年谱上,写满了林则徐的事迹;张之洞还在襁褓中等着喂奶;林则徐的师友、两江总督陶澍死了,饱读诗书的师爷左宗棠承担了教育其子的任务,陶澍曾想把女儿嫁给这位优秀的年轻人,只是他太不争气了,考了三次都没有进士及第;比左宗棠更失意的还有洪秀全,他考了三次,连乡试都过不了,这一年,他还深陷在绝望中,沉默寡言,举止异常,也有人说,他曾经的怪病,是吸食鸦片导致的,但宗教让他获得新生却是千真万确的事。

离京后,林则徐途经山东、安徽、江西等地,耗时约60天,于3月9日抵达广州,正式就任钦差大臣。美商威廉·亨德在珠江帆船上看到了林则徐的到来,他描述说:“他具有庄严的风度,表情略为严肃而坚决,身材肥大,须黑而浓,并有长髯,年龄约六十岁。”

在来广州的路上,林则徐就已经下令缉拿了不少鸦片走私者,让在鸦片问题上骑墙的官员、民众和鸦片商人都开始担心。许多禁烟措施在来时的路上已经思虑成熟,故林则徐到任第二天就开始了行动:发关防通告,拿包庇走私的都标副将,下速戒通示„„同时下令组织编译《澳门新闻纸》,了解当今世界形势。

内事之后,便是外事。

3月18日,林则徐传讯十三洋行商人,要他们给洋人传话。《谕洋商责令夷人呈缴烟土稿》和《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的主要内容,一是要求洋商造册收缴鸦片;二是要求夷商写保证书,不再夹带鸦片来华,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三是劝告英国与中国进行合法贸易;四是表达自己禁烟决心,鸦片一日不绝,林则徐一日不回。同时林则徐利用民情公愤警告英国,为禁鸦片,不惜武力。

在林则徐的重压下,3月18日,外商与十三洋行商议后,上缴了1 037箱鸦片。这显然不能令林则徐满意。他决定拿下被禁烟派视为眼中钉的鸦片商人颠地来杀鸡儆猴,但未能遂愿。颠地后来上缴了1 700箱鸦片,而在另一个大鸦片商查顿处,缴获高达7 000箱鸦片,查顿在林则徐到达广州前便逃遁了。

浩浩荡荡的英国鸦片船3月24日,为了缉拿颠地及表达禁烟决心,林则徐下令武力封关封舱、停止贸易,撤回华工。这样致使商馆里的外国人完全与世隔绝,国际舆论哗然。这也是林则徐颇引人争议的地方,对“好商人”与“坏商人”一视同仁。

其后的效果也很显著,美国人率先投诚。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依旧不肯就范,并指责林则徐此举有点燃中英战争的危险。

其后,林则徐颁布《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作为对义律的最后通牒。3月28日,义律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着令英商交出所有鸦片共20 283箱。但义律仍然拒绝签署保证书,并向英商保证他们的损失一概由女皇负责。

英国人的抵抗让林则徐收缴鸦片的工作并不顺利。4月1日,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人到虎门布置收烟工作,带了许多标兵去壮声势,但效果不佳,仅仅收到了5箱鸦片。

4月2日,林则徐向朝廷建议以茶换鸦片,就是每收1箱鸦片,给予茶叶5斤。这个消息传出后,在第二天就收到了奇效,收到烟土1 150箱。截止到4月19日,禁烟工作成效尚佳,已经收缴到鸦片11 700箱。到5月2日,数目增加至20 283箱。清廷甚为高兴,同意林则徐的赏茶方案。

5月9日,清廷下令林则徐就地销毁鸦片。截止到5月12日,抓获人犯1 600名,收缴烟膏461 520多两、烟枪42 741只、烟锅212口。朝廷重赏了参与禁烟的官员。林则徐心情不错,写了一首诗:“蛮洋烟雨暗伶仃,忽捧雕盘颗颗星。十八娘来齐一笑,承恩真及荔枝情。”

晚清时,中国人认为抽鸦片是一种高档享受5月18日,收缴鸦片共21 306箱,比义律承诺的数目还多1 000多箱。禁烟阶段性任务完成。5月24日,颠地和义律等人离开广州,其后义律拒绝领取清廷赏给他的1 640箱补偿茶叶,为1840年鸦片战争埋下伏笔。

6月3日,虎门销烟开始,历时23天。

林则徐胜利了,但道光和他的却失败了。

从林则徐迈出京城开始,刚好半年时间。虎门销烟过后半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自此跌入了大半个世纪的衰退之中。一场拯救国民于水深火热的运动,拉开了近代中国的序幕,那个一度高高在上的上国,由此崩溃。

龚自珍说:“将萎之华,惨于槁木。”

中日关系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创新;评价机制

一、研究教育科學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弄清教育科研对教学实践有何意义等观念问题是理清标题二者系关系的逻辑起点。不得不说马哲的价值观决定方法论的理论是普遍真理,只有观念上的问题解决了才会更好地指导行动。

(一)促进教师职业专门化

从17世纪近代教育科学促使教师职业走出“经验化”和“随意化”,到18世纪力求教育科学“心理学化”,为教师的专门训练提供了科学内容和理论依据。如今教师作为专门性职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教师应当是一门专门性职业,不是服务业。这和学校开设的另一门教师政策法规中的知识产生了联系,学习这些知识有点像空中楼阁,不太容易理解,但因为它的复现率太高了,也慢慢能理解了。

(二)促进学科教学体系创新

教学和科研是有机的统一体。正如布鲁贝克所言,“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只能兼顾一方面的两难说是虚设的”,一个好的教师也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科研工作者。作者提出了“创新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的观点,认为教师如果一直重复已有知识而没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这样的教学时平淡无奇、没有创造力的。在实际生活中,一位老教师可能会教同样的教材很多年,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所创新,有所改变。

(三)促进教师角色定位发展

角色定位对个人的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认识你自己,不给自己设限,不能自负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这很难,不能让这些问题成为一句无望的叹息。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中,“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必将为提升自己的主体精神、追寻自己的发展价值而选择。

二、影响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因素辨析

(一)教育学科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育理论支撑,更需要教育实践检验。专业知识不能与专业经验分离,因此引导中小学教师掌握学科背景前沿和思想方法知识,重视教育研究方法与能力训练是非常重要。

(二)学校内部

在“中小学教师认为影响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有以下主要因素:“教学任务繁忙,无力兼任研究任务”,“因照顾家庭事务,没有时间从事研究”,“因社会风气懒散,无心从事科学研究”,“因自己能力有限,不会开展科学研究”,我看到这个调查结果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转念一想其实从事教学实践的人有更合适的环境和资源进行科研,我们的环境土壤更丰富。

(三)评价机制

当下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的教学和教研都与教育科学理论相悖,教师因无奈的短近功利性目标而舍弃研究科学精神,使得教师研究教育科学不能不受制约于这种现实。

三、促进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条件支持

(一)加强职前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技能训练

(二)创设以校本教研为平台的教育教学研究环境

(三)促进教师教育行动研究中的专业引领和项目合作

(四)培养教师反思教学和从事科研创新的主体精神

(五)养成研究教育科学的专业情意态度和价值观

未了解,或许教育科学研究有点高深和难以入手,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入手,在这之前需要进行调查研究,阅读大量文献,选题和构思也是一大难题,论文的构思也很重要,要有一个整体框架。平时在生活中多积累,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有研究问题的意识,这样既能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也能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辉.教育科研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于福建省三市(区、县)的调查[J].教育研究,2015,第36卷(7):150-158.

[2]陈茜伊,赖秀龙.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构思需要“小题大作”*[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9,(5):65-67.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中日关系发展范文第4篇

前不久,也就是11月7日下午,举世瞩目的“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台湾方面的领导人马英九以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彼此互称先生的方式,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了会晤。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的关头,为巩固两岸和平、维持两岸的现状所做出的重大举措。它向海内外传递出一个清晰而强有力的一个信号,那就是两岸各方应该全力维护在“九二共识”、两岸反对“台独”基础上所建构出的和平发展的大格局,全力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定位与合作基石,绝不允许岛内外任何势力去破坏、阻碍这一现状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程。

因为“习马会”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分治66年的第一次领导人会谈,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会议举行之后,海内外都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说,“习马会”的消息刊登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所以今天,我想讲四个问题:第一个是“习马会”基本情况的介绍;第二个是“习马会”的成因;第三个是“习马会”的影响;第四个是“习马会”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与大陆的对台政策。

一、“习马会”的主要内容 首先,这次“习马会”为什么那么引起关注?我觉得不仅仅因为它是66年来的第一次握手,具有里程碑式的象征意义和指标意义。同时,从“习马会”所谈的内容来看,它对下一步的两岸关系发展也具有实质的意义。在这次谈话里面,总书记提了四点意见,主要是四个坚持。

第一个是坚持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不动摇。就是强调“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是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告诉台湾,无论什么党派,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的意涵,大陆都愿意同它交往,反之,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大陆绝不答应。

第二个坚持是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这里,大陆方面提出了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努力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框架。在这里面,大陆方面提出来,双方的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现在主要是指国台办张志军主任和台湾方面陆委会的主委,他们之间可以先设立两岸热线,去管控矛盾、管控分歧。同时,双方都能够尊重两岸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避免这种分歧干扰两岸的感情。对于台湾方面所关心的国际空间的问题,只要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双方都可以进行务实合作,合情合理的安排。

第三个坚持是坚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习总书记再次强调的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要是有利于台湾民众福祉、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有利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事,大陆都积极去做,好事办实。对台湾方面关心的,比如说两岸的货物贸易协商,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乃至大陆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台湾加入“亚投行”,大陆方面都释放出了积极的善意。其实从现在来看,“亚投行”刚刚成立,“亚投行”的侯任行长金立群也代表大陆政府表示欢迎台湾以适当的名义尽早加入“亚投行”。在这次“习马会”中,习近平先生还提到加强两岸青年工作,强调要为两岸青年的学习、就业、创业、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特别强调两岸一家亲。

第四个坚持是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习总书记对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同时,马英九也提了五点建议,这五点建议虽然跟习近平先生表述有差异,但是基本上达成的意涵是一样的。主要强调双方共同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反对“台独”。强调两岸要和平交流,不要冲突、隔绝、对抗。同时强调深化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人民是一家人,双方要致力于民族的复兴。所以从表述来看这次“习马会”,习近平先生跟马英九先生以互称先生的方式,达成了没有共识的共识。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路径、发展的目标,其实是达成了广泛的一致。虽然这次“习马会”最后没有以联合声明的方式表述出来,但它实际上是以领导人共识的这种权威的表达方式,对下一步的两岸关系发展做了一个定调,指明了一个方向。所以我觉得,这是这次“习马会”双方谈的主要内容,确确实实都是有关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些重大的基础性、原则性问题。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习马会”的基本的内容。

当然,海内外舆论都很关注这个会议本身的历史意义以及一些花絮。比如说双方为了实现这66年的握手握了长达2分钟,一些海外舆论评价说,这是叫“手握九了,心更近了”,这个“九”是九马英九的九,这个“近”是习近平的近。有人采访马英九先生,你当时握手的感觉是什么?马英九说,我感觉到我们双方都很用力。这就表明了两岸领导人对历史使命和责任的担当。

此次“习马会”受到了海内外媒体舆论的高度关注,有几百名海内外记者去现场报道,各方面的评价和反应都非常积极正面。总的来看,主要有这几点。

从大陆方面的反应来看,张志军主任在会后的记者会上做了详细的说明,大陆非常肯定这次会议对于推进下一步两岸发展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

台湾方面,我用马英九自己的评价来说,他说“习马会”是在外界“意外但期待”的气氛中进行的,过程非常顺利,这是两岸66年来第一次领导人的会谈,具有历史的里程碑的象征意义,具体的内容和结论,涵盖了两岸的关键议题,也有实质意义。那么国民党的主席,下一届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参选人朱立伦的评价是什么呢?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它的意义远远要大于一场选举。当然,因为岛内面临着2016年1月16日的选举,所以民进党从选举的角度,对这次“习马会”还是大肆的攻击抹黑。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民进党蔡英文对“习马会”的评价是把“习马会”与两岸领导人的会晤区别开来的。重点是“打马”,但是很尊重我们总书记,没有对大陆进行多少批评,主要是批评马英九,这也是民进党一贯的制式反应。因为这次“习马会”对民进党的选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会让很多台湾的老百姓,中间选民也好,泛绿选民也好,泛蓝选民也好,认真地从“习马会”共识里思考,怎么样才能去维护现在的这种两岸关系发展良好的势头。所以我觉得,民进党的这种气急败坏的反应正说明了“习马会”所起的正面作用,真正地戳到了民进党的痛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

美方的评价。我们知道,美国是影响台湾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次两岸领导人在会晤前,都通知了美方,无论是在会前还是会后,美方对“习马会”都非常肯定,这也显示了目前中美关系,以及现在大陆、美国、台湾三方的沟通,还是比较顺畅的。美方也肯定,“习马会”其实是一个三赢的结果。所以我们从美国白宫和发言人的表态里看,他们是非常欢迎和鼓励两岸建设性对话的,都乐意看到“习马会”改善两岸关系,这对于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是非常有意义的。美方也表示,“习马会”这种做法,其实是符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义的。

我们从会上所讲话的内容,以及海内外各方的反应里看,这次“习马会”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仅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成果,同时,也是两岸关系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新起点。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介绍一下“习马会”的一些情况。

二、“习马会”的成因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举行“习马会”?外界感到很突然,但是又非常期待。“习马会”的议题在两年前就提出来了。大陆一直对举行两岸领导人会晤持开放态度,20年前即有此议题。这个议题最近两年比较热,可能因为马英九在2013年12月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一反过去的态度,首度明确表示希望参加北京APEC会议,以实现“习马会”的意愿,但限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2013年以后,两岸围绕领导人会晤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经过各方的努力,终于在2015年的11月7日成功举行。

“习马会”的成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双方都有意愿。大陆希望举行两岸领导人会晤,台湾方面也愿意。所以,只要是想解决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这次“习马会”能够成功举行,同习总书记个人的对台新思维、意志力、决断力非常有关系,这也得到海外舆论的高度评价。当然,马英九也是值得称赞的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家。从个人理念来看,自2008年上台以来,他一直强调自己是中国人,要振兴中华,两岸是一家,同是中华民族。所以,马英九有很深的民族情怀。同时,他的任期(至2016年5月20日结束)就要结束了,为了延续他2008年以来推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为继任者留下政治遗产,马英九也非常愿意将这些遗产通过两岸领导人会晤的形式固定下来。

当然,也有岛内舆论评价说,马英九是为了得什么诺贝尔奖。这可能小看了马英九。马英九总的意思是,希望他下台之后,给下一任留下可以接受的两岸现状,两岸领导人见面以后,还可以往前走,大家都有机会上桥渡海,但是要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在2015年的选举还剩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在马英九的任期剩余半年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要积极争取实现两岸领导人会晤。这是第一个原因,双方都有意愿。 第二,两岸携手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自2008年以来,两岸推动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出现了大合作、大交流、大发展的喜人局面。这些丰硕成果,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了积极条件。

第三,双方有政治互信。这是根本原因。大陆方面经过这7年半的两岸和平发展的实践,同国民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方面形成了共识,这成为双方交流、合作的基础。也就是说,七年多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了不断的累积和深化。所以,“习马会”其实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如果没有此前7年多的开渠引水,没有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就不可能有“习马会”。从这个意义上讲,“蔡习会”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蔡英文和民进党有鲜明的“台独”立场,特别是民进党还有“台独”的党纲,为民共党际关系的正常化设置了关键性障碍。目前,大陆同民进党没有任何党建的交流,遑论同民进党领导人会面。我想强调一点:两岸领导人会面的前提,首先是两岸同属于一个国家。有“九二共识”的互信,两岸才有可能以互称先生的方式在新加坡举行会晤。这也是两岸政治互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大家可能想,为什么会选择新加坡?首先,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在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中也曾作出独特、积极的贡献。1993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的负责人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迈出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其次,新加坡跟两岸关系都比较好。另外,此次“习马会”选择在新加坡,没有任何国际元素,新加坡不介入、不参与、不干预,只是提供一个地点。这也符合大陆方面强调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有办法来解决自己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两岸政治分歧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以新加坡模式来处理两岸问题,反映了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两岸互信的程度。这是我讲的“习马会”的三个成因。

三、“习马会”的影响

这次“习马会”举行之后,海内外反响非常大,即使到今天,“习马会”的影响和它所产生的政治效应还在岛内持续地发酵。马英九方面为了驳斥民进党所讲的“黑箱作业”,想到台湾的立法机构去报告,但是民进党担心这一报告进一步在党内社会炒热了“习马会”,所以没有同意。但是马英九当局准备以全民开讲的方式,以电视等形式进一步直接地面对岛内社会来宣讲“习马会”到底是不是黑箱作业,“习马会”历史意义到底在哪里。现在各方也都有评论,我个人的观察来说,对“习马会”的评价不仅仅要从岛内的局势看,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是从岛内的局势来看,也不能仅仅只看到选前,更重要的是看2016年选后对岛内政局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习马会”的影响,我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突破、巩固、开创,这六个字。

所谓突破,就是这次“习马会”是两岸1949年以来66年的第一次,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我们知道,从1949年以来到现在,两岸关系发展大体经历过几个阶段,1949年到1987年,基本上两岸处在老死不相往来,政治上的对立、对峙、对抗的阶段。1987年以后两岸民众开始交流,从1987年到1993年成立了海基会、海协会,1993年实现了汪辜会谈,两岸事务部门的负责人在新加坡会晤,就事务性、功能性、经济性的议题举行了会面,迈出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此后,到了2005年,实现了“胡连会”,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见了面。到了2014年,负责两岸事务的负责人,主要是国台办与陆委会首先见了面,并且达成了一个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也就是主管两岸事务部门的负责人见了面。那么这次是最高层次的两岸领导人会面,所以它实际上是把两岸的交往、互动、交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最高层级,把两岸关系的发展推向了两岸领导人政治对话的历史高度。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而且是以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的方式来见面,我觉得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是历史性的突破。

第二个词是巩固。这次“习马会”,我觉得有两个巩固,第一个巩固是巩固了和平发展道路。从习近平先生跟马英九先生谈话的内容来看,都充分肯定了过去7年多两岸关系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巩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下一步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两岸和平发展道路。第二个巩固是巩固了“九二共识”。是以两岸领导人共识的表达方式,一种权威的方式,对“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再确认。所以它巩固了两岸共属一个中国的和平发展框架,使之成为两岸现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蔡英文不是说要维持现状吗?你上台之后能维持得了这样的现状,能够跟我们的习近平先生见面吗?所以我觉得,巩固了“九二共识”为中心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所以两岸领导人会面实际上成为了两岸一种新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三个,我觉得是开创。开创是什么呢?“习马会”开辟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开辟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可以向世人表明,两岸的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面上看,两岸关系在向深水区迈进的时候,两岸领导人会晤,会面临身份的问题、民意的问题、会谈的成果问题、地点问题等等。但这次,习总书记没有称总书记,马英九也没有称他的职务,都称先生,以这种方式实现了会晤,并且达成了很多关键性的共识。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在下一步的两岸关系中,让人们脑洞大开,想象力大开。只要两岸关系在承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础上,两岸没有办不成的事,所以习总书记讲两岸一家亲嘛,只要两岸互信足,对于两岸老百姓来说,特别是对台湾民众来说,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我说的开创就是开辟了两岸关系的未来前景,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要具体地谈,从战略层面上来讲,是登高望远,着眼未来,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关系面临新的十字路口的基础上,为了两岸民众的福祉,为了民族的发展,体现出一种历史责任、历史担当。所以我觉得,在战略层面上,肯定过去,就是肯定过去所走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巩固成果,就是对“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于一个国家的再确认;还有提前划线,给可能上台的蔡英文民进党提前划线,发出警讯,搞“台独”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马英九国民党这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是走的通的,而且越走越光明。还有一句话是开创未来。这是从战略层面上看,我们不能够仅仅从党内政局的角度看,这样有可能贬低了“习马会”所应有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影响。

从战术层面来看,两岸双方是立足现实,是要应对挑战的。 “习马会”当然会对即将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和台湾立法机构选举产生影响,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明年这两项选举将给岛内政局带来很大的影响,两岸关系在这样的十字路口上,我觉得“习马会”所达成的这种共识,可以促使党内民众认真地去思考,究竟应该怎么样去维护现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这种大好局面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怎么样才能维持现状,维持这种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的发展大局?我觉得这会促使选民脑力激荡,使他去思考。这对于国民党的选情,客观上我觉得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效应,有助于国民党打“两岸牌”,或者说进一步凸显国民党在两岸的优势,凸显它是有能力去处理两岸关系的。那么这给民进党当然会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刚才说了,民进党恼羞成怒,两次用“很失望”表明对“习马会”的一些看法。这就说明,它对台湾、对中间选民、对绿营都会产生影响。应该说,“习马会”凸显了民进党“台独”的荒谬性,凸显了民进党缺乏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那么“习马会”也为蔡英文可能的上台执政提前划了线,框住了台湾的领导人未来走“台独”的任何机会。这是我讲的“习马会”的影响。

四、“习马会”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以及下一步大陆对台政策 2016年1月16日,台湾将举行地区领导人选举和台湾立法机构的改选两项选举,对于下一步台湾政局的走向乃至两岸关系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目前看,国民党的竞选形势不是很好,民进党的形势在走上升通道,所以大家都很关心:倘若是民进党蔡英文上台,两岸关系会走什么样的道路?我觉得在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上将考验当政者的智慧、远见、耐心和信心。

在这里,我们首先讲第一个大问题,2016年之后两岸关系面临的主要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两岸关系的发展可能会面临着岛内党政轮替所带来的倒退、停滞的风险。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蔡英文民进党有鲜明的“台独”立场,也不会轻易放弃,特别是这次选情是国民党比较差的情况下,民进党拣了一个便宜,顺风顺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担心,蔡英文上台之后,两岸能够达成某种共识吗?能够进行某种政治合作吗?能够像现在“习马会”那样实现“习蔡会”吗?这是大家比较担心的,如果不能这样,那蔡英文会走什么样的道路?我觉得从蔡英文个人政治理念上来看,多数人都认为蔡英文是一个理念型的“台独”,对“台独”有很深的坚持。而且这次选举,一旦是在没有调整“台独”政策的情况下上了台,蔡英文就会产生一种盲目的自信,她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和幻想:我不调整“台独”政策也上了台,我干嘛还要调整“台独”政策?而对大陆来讲,大陆13亿老百姓不可能容许与主张国家分裂的政党打交道,大陆不可能在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同民进党妥协。所以,现在看来,民共之间很难找到一种模糊的空间,找到一种像我们跟国民党合作的“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这一点是大家比较担心的,也是海内外观察家都很关注的一点,民共之间能不能有共识?目前看没有答案。

另一方面,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蔡英文将来会去搞“台独”吗?我的观察是:她不会轻易放弃“台独”立场,一定会去搞“台独”。当然,可能也不会搞陈水扁式碰撞、对抗的那种“激进式台独”,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蔡英文当选之后面临一大堆问题,两岸关系也没有出现转圜余地和突破空间,岛内经济又很差,也不排除她为了转移视线,通过搞“激进台独”去安抚绿营的一些群众。当然现在看,这种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她会做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台独”,也就是说,蔡英文未来会推行一条“和平的„台独‟路线”,表面上不说搞“台独”,但也不会放弃“台独”,暗地里去搞“台独”,还表明愿意跟你(大陆)交流。在这种状况下,会出现两岸关系新的复杂局面。所以,现在大家都很关心,一旦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上台,她的第一步怎么走?因为她要到5月20日才正式就职。中国有一句话是“万事起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中间这四个月其实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机会之窗,就看蔡英文对形势怎样判断,是不是错误评估了形势,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大陆?总的来讲,蔡英文如果上台,这四年对大陆的对台工作来说是一个挑战,绝对不会像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挑战那样,而会很复杂,有时候也会比较尖锐。这是两岸关系面临挑战的第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岛内政治可能会面临着民进党权力过大、缺乏制衡的风险。从岛内政治发展趋势上看,民粹当道了,这种社会的气氛使得国民党现在在走下坡路,倘若国民党在选举中落败,而且是败得比较惨的话,那么国民党既有的、固有的矛盾会爆发出来,也不排除国民党会出现内部一些人出走等各种各样的局面。所以,一方面,国民党在走下坡路,有可能立场倒退;另一方面,蔡英文民进党有可能在“立法院”起一种主导的地位。从现在的“立法委员”的选情来看,形势不乐观,民进党有可能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即使不过半,也可能通过执政权力与时代力量甚至与亲民党等组成绿色的联盟,去组织“立法院”,届时民进党既掌握了行政权,又掌握了立法权,也掌握了地方的执政权,面对这样一个权力膨胀的蔡英文民进党,在缺乏制衡的情况下,这对两岸关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岛内民意面临着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两岸政治认同混乱加剧的风险。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在两岸认同问题上、在民族国家认同问题上,出现了种种混乱、异化的现象,使得他们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对大陆台湾的前途都有很多不正确的认识。一旦民进党上台,刚才讲了,它虽然不敢去搞“激进的„台独‟”,但会搞加大“去中国化”的教育,走“去中国化”路线,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所以我觉得,再经过4年这样的发展,对台湾的民意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当然了,我们还得要充满信心。我刚才讲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大陆为台湾提供了发展巨大的空间,特别是为年轻人。这次“习马会”上,习总书记一再强调,为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的就学、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条件。所以,通过两岸融合,年轻人在逐步成熟的时候,我想也是会逐步改变它对两岸关系、台湾前途的看法。

第四个挑战,是从涉外事务上来说,面临着民进党一旦上台,会冲击国际上一个中国框架的风险。因为一旦民进党上台,由于民共之间没有共事,两岸之间也没有沟通渠道,那么民进党可能会进一步从内政需要的考虑,从争取民心的角度,在国际舞台上去频频冲撞、挑战国际上一个中国的框架。另外一方面,民进党也有可能推行更加亲美、媚日的政策,这样在客观上也为美、日的右翼政治势力插手干涉台湾问题提供了空间和机会。我们注意,对“习马会”的评价,虽然美方也表示欢迎、鼓励两岸的建设性对话,但是我觉得,从美国的对华战略、美国的两岸政策本质上来讲,它是希望两岸维持一个合而不统的局面的。任何两岸关系的过近、过快的发展,或者是过远的发展,都是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过去陈水扁搞“激进„台独‟”,两岸关系过远,打破了两岸的这种现状,所以美国人也出来反对“激进„台独‟”。像马英九方面,如果两岸关系这7年多大发展,美方认为过快、过近,也会出来阻碍。美国人希望两岸关系是合而不统的局面,保持一种和平、合作的状态就好了。如果是蔡英文上台的话,我觉得,民进党的亲美政策以及美国重回亚太的战略,它们的进一步推进就找到了某种空间和支撑点,届时台湾问题,两岸关系发展的外部干扰将会增加,我觉得值得重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大问题,2016年一旦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将面临的诸多的挑战,主要是四大挑战。 第二个大问题,保持战略定义与战略自信,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如同刚才所说,大陆方面所面临的在台湾问题上展现出的复杂性以及民进党上台而带来的挑战等,都是在大陆发展越来越好,蒸蒸日上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大陆并不担心。因为大陆有办法、有能力、有决心,也就是说,大陆现在的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中国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势不可当。两岸的实力对比所显现出的差距越来越大,总体表现出大陆强、台湾弱,并且这种发展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强化。也就是说,时与势都不站在台湾这一边,如果台湾愿意去内斗,愿意去搞“台独”,只能是自己的筹码越来越少,只能是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泡沫化,这对台湾的经济和对台湾老百姓而言,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陆有充分的自信、包容心和耐心,来应对一切挑战。而这种自信、包容心和耐心,主要是来自大陆实力的快速增长,这也是我们能够主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支撑点。这就是我讲的,特别强调实力和力量的对比是最具实质意义的,所以我们对岛内形势的看法是“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当然我们在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坚持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的同时,还要根据台湾党内新的情况、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我们的政策、策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台湾民心。因此对于两岸关系在未来的发展变数,我们的基本想法是,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因为现在时与势都站在大陆这边,形势的发展也是朝着有利于统

一、有利于大陆的方面发展的。这就是第二个观点,保持战略自信与战略的定力,坚持原则不动摇,同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策略。

第三,坚持道路自信,努力推动各方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其实大陆方面并不关心台湾的选举,也不会介入台湾的选举,我们关心的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因此“习马会”关心的都是一些重大的战略问题,比如,台湾向何处去?两岸关系向何处去?中华民族向何处去?而要实现民族的振兴,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它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是因为这条道路已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民众的认可、欢迎以及受到国际社会欢迎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同时也可以维护、促进两岸同胞的利益,去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尊重了历史和现实的,也可以说是围绕台湾问题的各个利益攸关方的最大公约数,同时也是可以携手各方朝前走的一个最佳选择。所以大陆方面,特别强调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这种道路的自信,排除万难,排除一切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然这种自信不是盲信,我们也不会说一个“习马会”,就解决了岛内的一切问题、解决了两岸关系的一切问题,但是它毕竟是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因为两岸关系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实两岸关系的发展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或者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是我们坚定正确的方向,并且每一步都是前进的脚步。这是两岸各方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的一点,而至于“台独”之路,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台独”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道而驰,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李登辉如此,陈水扁更是如此。如果说陈水扁对两岸关系有“贡献”的话,那主要是对“台独”进行了证伪,他证明了“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台独”是没有任何前途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台独”之路走不通就不去重视它,其实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的现实威胁还是岛内的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所以对于民进党上台的可能性,两岸各方都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以上主要是从“习马会”的角度,分析了“习马会”的基本内容、成因以及影响,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也分析了下一步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基本意思就是要坚持道路的自信,坚持中央的对台大政方针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日关系发展范文第5篇

【摘要】在农村基层村民自治进程中,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难以做到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权力博弈导致了“强势政府、弱势村委”和“弱势政府、强势村委”现象。我们应对相关法律与制度进行全面的审视,进一步理顺乡村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构建和谐的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关键词】村委会 乡镇政府 村民自治 和谐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载体,是农村基层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至今,村民自治的运行在法律的保障下,在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合力作用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实践的发展,村民自治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中。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础政权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本文以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卷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村调查,分析相关原因以期探寻构建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和谐关系的路径。

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表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2012年5~8月,我们先后对四川省雅安市多营镇、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 、成都市双流县兴隆镇、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成都市新津县花桥镇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实地调研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950份,其中有效问卷1890份,问卷有效率为94.5%。问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如何看待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被调查人群主要集中在36~55岁之间,占样本的60%,这一年龄段的人具有较丰富的阅历和实际的工作经验;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3%,小学文化程度的仅占7%;从政治面貌上看,中共党员占21.50%,非党群众占78.50%。这些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答卷情况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当前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相互关系的基本状况。

构建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和谐关系的现实困境

从理论上讲,我国农村基层的村民自治属于国家权力向社会权利的回归,本质上是权力和利益在国家和社会的重新分配。自治必然要求乡镇政府让渡部分权力给乡村社会形成自治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在农村建立了乡镇基层政权和村民委员会群众性自治组织,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体制中最基层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政权的最末梢,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基层组织,自上而下管理农村。村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权力是本村村民赋予的,自下而上地对本村进行自我管理。这一治理模式由于权力来源、运转体制机制的不同而产生了结构性矛盾。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权力博弈导致了“强势政府、弱势村委”和“强势村委、弱势政府”两种局面。乡镇政府职能和村委会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和农村的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国家对城市的发展有政策支持,农村大多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由此导致了乡镇政府的行政权力渗透到农村,将村民委员会当做乡镇政府的下属办事机构,将“指导”变“领导”,干预了村委会的决策权、人事权,干预了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同时,农村长期以来的管理模式,使得相当一部分村民不能准确定位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在被调查的1890位村民中,认为村民委员会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占39.6%,认为村民委员会为“乡镇政府的下属行政机构”的占43.8%(见表2)。由此可见,在农村社会,村民委员会缺乏村民的政治身份认同,导致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缺乏自主性,不能有效地组织广大村民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而代之以完成乡镇政府下达的任务为主。村民委员会俯首听命于乡镇政府,丧失了代表广大村民管理本村事务的主动权。而村民委员会如果不能代表村民的实际利益,无视村民的意见,反过来又会影响其在农村社会的威信,更加让村民认为村民委员会就是乡镇政府的下属单位,从而不能得到广大村民正确的心理认同。村民委员会想顺利开展工作,就不得不依靠乡镇政府,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村民委员会沦为乡镇政府的附属机构,形成“强势政府、弱势村委”的局面。

表2 村民对村民委员会性质的定位

另一方面,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社会广大村民民主权利的制度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萌芽至今,在国家的强力推行下,不断增强了村民的民主意识,部分地区的村民委员会出现了抵制乡镇行政向村一级渗透的局面。村民自治权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村民委员会出于保障和实现村民自治权的需要而抗拒乡镇政府不合理行政干预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应该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但同时村民委员会也应协助乡镇政府完成宣传党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工作。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村民委员会出于本村利益的需要,往往拒绝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相当一部分村民认为,自治就是绝对的高度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政府部门管不着。因此,他们不愿接受乡镇政府管理,出现了村民委员会的职能相对过强、乡镇政府的职能相对弱化的现象,即“强势村委、弱势政府”。

村民自治权利的异化以及村民自治主体的转移。伴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实践,村民自治不仅是一种制度而且内化为广大村民不可转让的民主权利。村民自治权是广大农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只有有效地保障村民自治权的实现,村民自治制度才有存在的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广大村民直接感受到的是村民委员会的管理,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混淆了村民自治权和村民委员会的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常设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凡一切涉及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村民委员会都必须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民委员会对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汇报工作。相关法律明确了村民自治权是全体村民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有些地方因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几乎不能照常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科学规范的召开更少。这样一来,在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务的决策上,缺乏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有效监督,不能有效表达村民的意见,导致民主决策常常演变为村委会的几个组成人员擅自决定。村民的自治权利实际上就异化为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自治权力。村民自治也就变成了村官的自治,村民自治的主体已悄然转移到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偏离了村民自治的本质目的。

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冲突的原因分析

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冲突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乡镇政府职能的实现,而且削减了广大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导致这些矛盾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对于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相关法律规定较为模糊。村民自治实施以来,农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双方的权力职能更需要法律明确界定,才能保障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构建和谐关系。在现行情况下,关于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在法律制度上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此项立法仅明确了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是指导而不是领导,至于指导的内容、方式等,却无明确说明。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乡镇政府容易出现侵权现象;同时,由于法律仅仅规定村民委员会对乡镇政府的工作是协助作用,没有清晰规定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导致在实际情况下,村民委员会的工作难以有效地跟乡镇政府工作相衔接。村民委员会不明确哪项工作需要乡镇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只能擅自做决定,出现了不被指导的现象。由此可见,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应制度的缺位,使得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难以协调,导致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在村民自治这一民主实践中时有产生冲突。

传统行政习惯的影响。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阻力之一是乡镇干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固有的行政方式。在农村,广大村民长期受到行政权力的管辖和约束,乡镇政府对于村级政务一直处于强势地位,这几乎成为了一个传统。表现为乡镇政府在官本位意识支配下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介入过度,违背了政府对村民自治的指导和帮助的原则。另外,乡镇政府服务意识不强,管制意识过剩。这缘于部分乡镇干部受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权力就意味着利益、意味着能掌握更多的资源,从而对村民委员会的事务横加干涉,不断引起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利益冲突。这不仅打击了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而且也造成了村民对干部的不信任,形成信任危机,这是阻碍乡镇政府与村民及村民委员会和谐关系的不利因素。

掌握资源的不对称。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乡镇政府掌握着相对丰富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而村民则缺乏参与自治的必要的资源。在此情况下,村民委员会也无法有效动员、组织村民参与村级民主治理。村民自治的过程本该是村民的自发组织过程,村民组织要求村民处于村级公共权力的核心,而实际上,村民却处于自治权力的边缘,单个的村民也缺乏与政府谈判的平等地位和实际能力。制度资源的不对称也容易使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间的平衡点发生倾斜。

构建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和谐关系的对策

完善相关法律。由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的界定太笼统,在实践操作中容易引起冲突,建议相关法律应做具体的细化规定。例如,可以就乡镇政府在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作出明确规定。从而让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还可以明确规定乡镇政府以宣传的方式来指导村民委员会正确理解和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等。

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的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中,重要一环是化解冲突,确保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能得到农村社会的认可、使乡镇政府得到村民信赖。要达到这一效果,就要重塑乡镇政府的服务形象。乡镇政府要围绕农村农民关心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实现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良性互动、资源共享。

乡镇政府提供给农村的公共产品包括经济性公共产品和社会性公共产品。经济性公共产品包括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如提供水利灌溉设施),完善农业生产相关信息(如提供农产品的销售信息等)。社会性的公共产品包括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纠纷调解等。比如,当征地补偿分配不均产生纠纷时,乡镇政府可适时介入,妥善处置。

乡镇干部要更新管理理念。面对农村基层的乡镇干部一定要调整管理心态,改进工作态度,深化服务意识,尊重农民意愿。部分乡镇干部还要克服官本位的思想,不能利用工作之便和村民抢利益。

改革村委会职能,健全监督制度。强化村委会能力建设,建立民主选举与竞争上岗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机制,增强村民自治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基础上,要强化民主监督环节。从制度和实践层面来看,当前村民自治内部自身的监督主体主要是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而这两个小组均是在村民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难以独立的对村民委员会职能进行监督,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在实际操作中权利过大的可能性。因此,在村民委员会职能改革中,当务之急是建立独立的监督制度,让村民独立行使监督权,与村民委员会的行政权分立。

强化村干部能力建设。针对当前农村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处理农村事务能力不强的现象,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村干部中,了解村民委员会职能与职责的方式是:通过阅读相关法律法规的占11.2%,通过请教往届村干部的占40%,通过请教乡镇政府的占13.3%,通过阅读村干部考核办法的占22%,通过教育培训的占13.5%。由此可见,需要在实践中对村干部进行培训,以便村干部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杜绝越权现象,构建村干部与乡镇干部的和谐关系。

总之,健全法律法规,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这是构建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和谐关系的制度基础。在此前提下,要着力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转变村民委员会职能,转变乡镇干部的管理理念,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建立健全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联系制度、听取意见制度和监督反馈制度。还要发挥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作用,要体现村民委员会对乡镇政府的协助作用,这样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才会统一在为村民服务中构建起和谐关系。

【作者分别为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本文系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基于村民自治视角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R1122】

【注释】

①杨成:“论乡政与村治之间的冲突与调适—以实现乡政与村治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为视角”,《求索》,2010年第11期。

②蒋明敏:“乡政村治格局中乡村关系的失调与调试”,《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③高青莲,贾海薇:“农村基础自治与基层政府治理的互动路径与机制调适”,《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8期。

④迟树清:“实现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理论前沿》,2009年第14期。

责编/张蕾

中日关系发展范文第6篇

摘  要:在新公共管理环境下,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进一步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性刺激,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方向之一。本研究集中于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以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上,分析了政府、企业、学校在二者的发展关系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应该发挥的作用,以期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域经济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部分地区未能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作用未能真正得到体现。因此,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转变观念,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管理服务,使其整个发展过程更具方向性,助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新公共管理下高职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作用

(一)增强劳动者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势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优质人才。企业在地方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从原本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逐渐转变为中高级技术人才需求型企业[1]。高职院校应与就业形势紧密结合,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和要求培养专门的优势性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二)形成地区专业特色,增加企业投资可能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除了生产竞争之外,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2]。伴随着校企之间的合作逐渐深入,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形成自身特点,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形成本校甚至本地的优势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集群效应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址过程中除了成本考量之外,人才因素逐渐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二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二、新公共管理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策略

(一)以政府为中心,强化统筹作用

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高职教育本身未能积极抓住市场发展前景,导致在专业设计上存在结构不合理、前瞻性不足、市场契合度较差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本身过分重视发展盈利而忽视了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高职教育开展目标,从而导致发展滞后。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政府疏于统一规划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在经济发展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领导统筹作用,引导各大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并在各自的影响范围内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为吸纳生源提供助力,扩大对口专业招生规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相应的高级人才。

除此之外,政府還应积极转变自身职能,发挥服务作用,成为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系纽带,促进三方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企业自身的人才需求,使人才供应更具针对性,避免部分热门专业人才大量供应造成供过于求或人才稀缺导致供求失衡的极端情况出现,更加科学合理地布局专业,为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优势助力[3]。

(二)强化经费投入,协助举办相关活动

为了帮助高职教育更快发展,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经费扶持问题[4]。首先需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监督和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扩大院校知名度。在资金投入过程中,政府应在财政投入方面做好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平衡,建立较为公平和完善的教育投入机制。例如在职教学校中设立发展基金和奖励金,扶持职校优秀学生的发展,给予活动资金支持,扶持高职院校举办相应活动,如职业技能比武、自主创业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院校知名度,为其招生提供良好基础;也可以对当时市场需求较为迫切的热门专业投入资金扶持,给予报考相关专业的学生一定的资金支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三)提供政策扶持,为校企合作提供助力

在政府提供政策扶持的过程中,主要扶持对象应包括企业与高职院校。主要原因是二者看似相互分离但在实际活动中却相互联系、互相依存。政府为高职院校提供政策扶持,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院校不断发展、扩大规模,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使其在今后更加适应实际工作环境。而给予企业政策扶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虽然政府以及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充满热忱,但企业本身对校企合作带来的投入和效益持保守态度,合作欲望较低。因此,政府除了强制立法之外,还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的方式,让校企合作真正得以实施和展开。

政府可以设置校企合作专项资金以及减税政策,鼓励交换,让各个专业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工作各个岗位上进行了解和体验,职业院校也可以定期聘请企业退休人员到学校中担任教职;在实习方面的物料使用上,学校可以与企业实施统一订购,在增加订单量降低进货价格的同时,实现多余物资的循环利用,例如将学生实习的废料和剩料免费提供给企业使用,增加资源利用率,在降低物品消耗的同时避免浪费问题。为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还可以通过经营入股的方式,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办学,在发展过程中以参股入股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经营过程中,企业可以将一部分淘汰的设施提供给高职院校,降低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损耗。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除了政策扶持之外,还需要以立法的方式确立校企合作中双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拉动就业和入学人数,为新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保证[5]。

(四)强化企业作用,参与专业管理

为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使专业设置真正从利润导向变为人才导向,需要企业参与到学校教育和专业管理进程之中,根据市场发展方向对未来人才发展需求进行规划,提供专业人才。企业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派出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当前学校的专业设置现状、专业覆盖范围等方面进行考察和指导,使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企业可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技能掌握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情况了解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并根据成绩情况安排应聘计划,使教学与就职真正结合在一起,在保证了就业率的同时,积极挖掘可用人才,使高职院校的积极作用真正体现出来,对于校园风气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将整个地区的优势教学资源集合起来,为深耕教学、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质量出众的学校提供发展机遇,实现职业教育市场的优胜劣汰[6]。

三、强化学校作用,改革教学体系

(一)改革教学方法,以就业为导向展开教学

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不匹配、就业困难、上升空间较为有限等特点,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职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职观念,与企业积极进行沟通,为学生争取更加优越的劳动保障和劳动条件,让双方满意[7]。

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校企双方的具体需求出发,一方面为企业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可用性人才,增加岗位留存率,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实际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让他们在正式参加工作之前对于所从事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今后的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学校可以与企业积极协作,建立工作实训基地,模拟各个专业的生产环境和工作岗位,在训练的过程中了解实际工作情况,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提供基础。学校也可以在专业课程中加入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对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发展方向、个人的自我提升方式做出规划,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为自我提升需求较为强烈的个体提供发展机会,鼓励学生成长。

除此之外,在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学校还要考虑到对困难学生的帮扶。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基础条件较差导致求学过程中的经济负担较重,为降低这部分学生的经济负担,吸引生源,学校可以与本地的所有高中进行联系,在联系过程中大力宣传入学相关优惠政策,减免学费的同时还能提供工作机会,真正做到学习与工作并行,减轻经济压力,给予充分的劳动保障,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为区域就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打造特色专业

不同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特点,如东北地区的汽车生产与制造专业、机械化工专业、内蒙古、新疆等地的矿产研究专业、四川的玉石专业等,学校在经营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当地的独特优势与特色产业,打造本校独有的特色专业,以特色专业为核心设置一批辅助类专业,实现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学校应与企业接轨,源源不断地将专业前沿的知识技能输送到学校中,统筹当地优势资源,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教育结构,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校内教师长期接触本专业的理论知识,长期与生产一线脱离,导致其理论能力往往强于动手实践能力,即便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加強自我锻炼和学习,但是实际水平与一线工作人员相比仍然有所差距。而企业人员更多的是从事生产与技术工作,专业能力较强,但缺乏教学经验,高职院校由于其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在组建教学团队的过程中应用双师理论,将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混编在一起,在实践课的操作过程中由企业技术人才进行实技指导,由骨干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和工作要点总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迅速抓住操作重点。学校与企业要加强联合,举行技术研讨会,在研讨过程中增强教师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丰富其实践经历和技能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四)强化师生合作,加强科技研发合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企业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他们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将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科研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以活动的方式发布,并为每项问题设置相应的物质奖励,激发教职工与学生的参与和钻研兴趣,群策群力,共同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教师和学生可以联合参与活动,在实践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尝试使用先进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解决相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公共管理思想指导下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必须从三方面出发,形成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合力的局面,增强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教育资源的投入,让高职院校的社会适应力得到充分展现,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向杰. 河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6):13-16.

[2] 张洪强,于国莉,张雪娜. 基于稳定互惠原则深化产教融合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22):56-57+60.

[3] 薛文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对接效果评价[J]. 中国产经,2020(22):93-94.

[4] 吴旻,黄义晏. 产业转移背景下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现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1):81-82.

[5] 罗凌,陈鑫,祝艳,等. 川东北地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初探[J]. 教育观察,2020,9(42):1-3+9.

[6] 曾志平. 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J]. 中国产经,2020(21):49-50.

[7] 程桂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探析[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87-89.

(荐稿人:陈鑫源,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上一篇:抓落实强执行范文下一篇:作文想象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