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2023-10-14

财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中职财经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 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了一些实践性教学, 但教学形式单一, 主要着重于教师的演示, 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学生的实践活动也主要集中于会计核算阶段, 没有注重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全面性。不能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谈一谈自己的教学看法。

1 实践性教学要有系统性

要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确定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什么实践技能。在学生开始学习本专业时就要有一个通盘的规划, 要根据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合理安排, 将实践性教学融于各门专业课之中,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重庆市中职财经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为例加以说明。

《基础会计》安排在高一上期学习, 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 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 我们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解决学生入门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及学生怎样从不懂会计到能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基本操作, 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 如:怎样审核会计凭证, 如何编凭证, 如何登记账簿, 怎样对帐、结帐, 怎样编制会计报表等。为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注意以下方面。

1.1 基础部分包括

(1) 会计分录实训, 即根据资料运用借贷记账法, 对工业企业筹集资金以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账物处理, 编制会计分录。 (2) 会计凭证的实训, 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 会计账簿实训包括会计账簿的启用。以及根据会计凭证及有关资料登记会计账簿。掌握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各种明细账和总帐的登记方法, 以及错账的更正方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4) 成本计算实训, 根据资料, 运用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编制简单的材料采购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和成本计算单。 (5) 会计报表实训, 根据资料初步掌握简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2 综合实训, 根据资料分别采用记账凭证

程序和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程序, 进一步练习会计凭证填制审核、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 进而熟练掌握这两种会计核算程序。

2 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全面性。

实践性教学作为财会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必须贯穿于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 从而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具有整体性的财会实践活动。不能只在会计核算环节注重实践, 而在其他教学环节中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同时在实践教学的形式上也要全面, 注意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并用。目前我们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如下六种:见习、演示教学、案例教学、阶段练习、模拟实习、校外生产实习。现分述如下: (1) 见习:见习是实践教学的首要环节, 该环节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参观见习,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学习兴趣。 (2) 演示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各种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3) 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 提出解决方案, 并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4) 阶段练习:这是一种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5) 校内模拟: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 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 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6) 校外生产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3 实践性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 还取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

俗话说“师高弟子强”一般情况下, 教师的动手能力强, 带出来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不会弱, 在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一般都是该专业领域的专家, 在我国由于体制的限制, 大多数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实践经验都不多, 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限, 这也是严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 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 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提高动手能力。

4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 要自始至终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 而轻视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这种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看不出对学生的危害, 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接触的问题都是理想化、规范化的, 但在目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而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情况下, 就再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学生好像一张白纸, 他们在实践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加之目前会计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在此情况下, 如不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将会给学生的发展埋下隐患。

5 改革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

财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 在创新创业教育日趋“精准化”的背景下,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专业为依托, 又要考虑到教育成本投入与创业成果的平衡, 理工类专业因其实践性强、易出成果等原因往往受到青睐, 而财经类专业因其难以实现短期的成果呈现转化,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往往被忽视, 这为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发展课题。财经类专业由于其专业的限制性, 立足于专利发明类的创业成果往往很难达成, 这就需要通过针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系统开发来弥补短板, 实现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突破。

一、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

通过对当前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梳理可以看出, 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矛盾:

(一) 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缺乏连贯性, 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的认知片段化

学生获取创新创业实践知识的途径往往是通过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创新创业讲座。但在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中, 学生学习到的创新创业知识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 例如开设创新创业基础概论课、创新创业政策分析课, 缺少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案例课程的开设, 这就造成了学生难以获取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的知识;而相关的创新创业讲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的内容, 但这类讲座往往缺乏系统性、连贯性, 造成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认知的片段化, 难以形成对自身创新创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认知体系。

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中, 实践课程更多地只能依托于一些大赛的开展, 以此来间接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但各类大赛虽然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 但也面临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二) 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内容僵化, 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

目前在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中, 存在的一个重要矛盾是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内容缺乏与专业内容的匹配, 缺乏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课堂内容的开发, 具体表现在创新创业课堂所讲授的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知识, 没有拓展到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内容, 在专业课课堂中对于创新创业内容涉及到的少之又少, 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内容。难以根据教学情况和市场变化规律, 解决民办高校的财经类专业创业实践课程整体构架调整问题。

(三) 专业性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力度相对薄弱

在当前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中, 专业性的创新创业导师相对比较匮乏, 这其中有此类专业的专业特性限制问题, 同时也是由于没有有效的利用校企产学研用合作所带来的资源。目前的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模式随着相关实践的不断推进, 运作模式已较为成熟, 但实际功效往往还是倾向于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方面, 企业人才资源没有系统性的运用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是具体到专业的, 同时企业人才也具有此类行业的实践经验, 这对于专业性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建设是极具促进作用的。

二、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构架

通过对当前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梳理, 可以看出, 要想解决这些矛盾, 需要从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探索符合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的路径几个方面来搭建其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一) 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能够进一步加深民办高校的财经类专业课程构架, 丰富、健全学生专业知识体系, 为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综合能力是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而需要结合当下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及院校自身的教育资源, 进一步完善课程的整体构架,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引入相关学科的课程, 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课程交叉,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 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例, 可以通过在专业课中引入《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课程, 让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市场动态、市场发展规律。与此同时, 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 引导学生将新引入的拓展性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积极地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 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范围, 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的认识范围, 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与此同时, 这也将有助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实现学生与教师“教学相长”共同提升的目的。

(二)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视角

在具体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学生的力量,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拓展学生的创业视角。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中通过采用实际问题导向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能够高度参与的方法, 灵活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 开设诸如《创业案例研究》等课程, 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发挥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根据财经类专业的特性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点由技术性创新转移至商业模式、商业发展前景、财经类理论革新等方面, 拓展学生的视角。

构建起课堂教学交互反馈评价KPI体系, 这一体系的构建主要围绕着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 通过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课堂内容的反馈, 调整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 以实现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指导。

(三) 以院校、专业为基点, 探索符合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的路径

民办高校的财经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途径, 可归结为“5+3”模式, 具体可归结为校内通过专业实训课堂, 举办专业化、个性化的大赛, 构建“一对二”创新创业指导模式体系构建———两个老师指导一个学生, 借鉴创业周模式, 组织学生参与本专业创新创业市场调研等五项措施的联动, 构建校内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体系。校外通过“创新创业企业课堂+校外实训”模式, 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高水平的技能大赛以及创新创业大赛, 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性的创新创业项目及课题等3项措施, 构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体系, 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通过专业实训课堂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的在实践过程中扎实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进一步在实践中巩固自身的只是构架。通过举办校内的专业化、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大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赛促学, 同时这些大赛本身所具有的实践特性也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构建“一对二”创新创业指导模式主要是解决部分学校专业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外聘创新创业教师缺少专业知识缺乏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认知这一问题, 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能够构架起具有专业性的创新创业实践认知体系。通过创业周模式, 可以系统化的开展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性讲座, 通过有计划的邀请政府及行企专家, 集中而系统性的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避免了零散性的创新创业实践讲座所带来的体系不完整、片段化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本专业创新创业市场调研活动, 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本专业在创新创业市场中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 进一步认清本专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针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可以强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力度, 结合当前的学分制改革, 适当予以倾斜, 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活力。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学生社团建设也是解决学生参与度不高的一个有效的方式, 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已经出现了创新创业学生社团, 但也存在缺少专业性的问题, 因而可以通过建设以财经类专业为主导的创新创业社团来解决这一问题, 社团指导教师的组成以财经类专业教师及相关行企的外聘创新创业导师为主, 引领学生参与相关的大赛及项目。除此之外对相关的创新创业大赛赛事需要进一步的宣传, 扩大宣传的覆盖面, 结合学生的切身利益进行宣传。

(四) 构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这里所指的“专业化”除创新创业技能型的专业化外, 还包含有对于当前财经业、金融业等财经专业相关行业领域认知的专业化, 依托专业教研室、校企合作企业及专业老师的人脉资源, 组建由学科专业教师、校外行业专家、企业特聘导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以实现“三个结合”+“一个服务”, 即“校内外结合”、“专职兼职结合”、“理论实践结合”、“课堂内外结合”, 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作用不仅在于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 同时还应该参与到“创新创业构想到实践到成果转化的服务”中去, 进一步发挥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能量, 真正让导师团队参与到创业实践课程实践指导的全过程。

结语

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是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 要想实现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民办高校进一步转变教育思维和定位, 将财经类学生的培养目标由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财经类人才, 这样将有助于民办高校在新常态、新业态下的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有助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化服务。在专创融合背景下具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教学发展改革构架, 只有如此才能指引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专创融合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并以此为实践基础, 推动其他相同处境的专业的专创融合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完善, 经历了一个由“粗狂式”教育到“精准式”教育的发展历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日趋“精细”化, 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 部分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殊性, 在具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遭遇了瓶颈, 财经类专业便是其中的一例, 尤其是在民办高校的财经类专业, 本文意在通过对对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专创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行梳理, 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针对于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建设体系, 为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经类专业,专创融合,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邓晓开.“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 (01) :9-10.

[2] 孙月发, 吕炳君, 王炳章.“创教融合”模式在高校的应用研究[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19 (03) :18-19.

[3] 周昊俊.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福建茶叶, 2019, 41 (01) :199-200.

财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湖南XX学院办学至今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抓手, 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自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面向企业一线会计岗位, 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为构建具有企业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会计文化而努力。

2 会计文化组成与定位

会计文化由会计精神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物质文化构成。会计精神文化在三种文化中起到主导作用, 在会计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为会计文化的建设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指明了会计文化建设的方向与重点。因此, 职业院校对会计精神文化的建设力度能决定其自身会计文化的地位与高度, 同时更能体现其所依托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核心价值观。

3 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会计文化和企业文化渗透融合的实质。财经类职业院校的目标是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财经类优秀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会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教育文化。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在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由此可见, 这两种文化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所以两者需要相互融合与渗透, 让两者通过不同方面对在校学生进行熏陶、教育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4 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方式

财经类职业院校建设会计文化是为了培养适应于社会企业一线会计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一目的就决定了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要形成良好的对接, 使两种文化相互渗透融合, 校园会计文化的建设必须走进社会, 走进企业, 企业文化必须融进校园。当落实构建会计文化这一行动时, 遇到的许多实际情况需要考虑, 例如: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如何建设校企共需的会计文化;如何使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真正做到相互渗透融合。因此, 需要从这些方面去探索分析如何使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

4.1 会计精神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会计精神文化在三种文化中起到主导作用, 在会计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与重点。因此, 首先是会计精神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如何依靠校企合作这一平台, 使企业文化所遵循的经营理念与哲学融入会计文化的建设中去是会计精神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关键。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无不把“诚实守信, 团队合作”作为自身的经营理念和职业操守, 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也是企业的“立命之本, 生命之源”。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应在校园会计精神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认同和接纳企业文化所遵循的经营理念与哲学, 以更好地适应于今后的会计工作。具体做法是:

(1) 在构建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时, 严格遵守“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原则, 使企业文化与会计文化相互渗透融合, 将企业文化融入会计实践教学中去。同时, 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聘请企业会计岗位的专家们定期地来校开展企业文化专题讲座, 使学生对于会计精神文化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认知。

(2)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 在制定好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素质要求的同时, 更要突出职业道德素质与操守的培养, 德行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会计职业操守。

4.2 会计物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会计物质文化是会计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 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实验实训场所、学生宿舍、富含专业氛围的校园雕塑等都是学校发展会计文化的物质基础。职业院校在校园的教学和生活场所中, 加入企业文化的时代特色, 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工作与文化氛围。其具体做法是:

(1) 在校园的会计专业教学楼长廊、班级教室门口等场所的墙壁显眼位置上张贴体现出会计文化的标识, 例如:包含会计岗位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名言警句、宣传班级特色的会计文化的标识牌匾等。特别对于标识牌匾的设计可以加入会计特色, 以一些会计票据的形式呈现出来, 班主任寄语内容格式可以通过文字或者会计图表以及会计“丁字形”账户的形式等来体现。职业院校对于会计物质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是校园专业的理论教育与企业的实践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2) 可以将会计实训教学楼和会计系教学楼主通道建设成企业文化长廊。将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优秀企业家、会计名人等名人名言制成宣传图片, 同时, 将校企合作标识也制成宣传图片,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3) 对于会计实训教学楼, 以企业一线岗位的要求为条件来对实训场所进行布置, 力求给人一种干净整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感觉。将会计票据、会计报表、会计核算流程图等与会计工作息息相关的一些会计档案粘贴在会计实训教学楼的内部显要位置。将校企合作的优秀企业家、财务主管、总会计师的照片与事迹介绍以及国家与省会计技能大赛获奖的参赛学生的照片制作成图片粘贴在会计实训教学楼的外墙走廊。同时, 也将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因违反国家法律而造成的经济犯罪典型案例制作成图片, 起到警示作用。

(4) 争取与企业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同时, 共同建设专业的实训室和实验室, 将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渗透融合。

4.3 会计制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介于会计精神文化与会计物质文化之间的就是会计制度文化, 其主要涵盖着规范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师生的规章制度, 是会计规章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会计人员行为准则的总和。同时, 会计制度文化也包含了教师教学工作行为规范、课堂行为规范、学籍管理制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专业课程标准等各项管理制度与规范。

(1) 在编制教学管理制度方面, 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相结合, 实训场所的管理制度对实习实训场所的要求必须是模拟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清晰明了、合乎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实训场所设备设施的维护和学生的日常操作行为都起到了规范作用。

(2) 在教师教学工作行为规范和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 可以借鉴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管理的基本要求, 规范教师工作时的行为规范与学生实训时的会计职业操守, 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制度与制度所规范的行为操守。

(3) 在会计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方面, 结合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实际流程来进行, 使专业课程目标与企业会计岗位要求相契合,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体现“理论够用, 突出实用与技能”的企业一线岗位要求。

(4)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出真知, 对企业一线会计岗位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明确企业一线会计岗位的要求标准和能力要求, 最终分析整合成专业课程体系, 使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企业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融合。

5 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 职业院校的会计文化属于校园文化之一, 也是因会计专业而存在的新型文化, 因此, 对该文化的理论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并没有深刻认识会计文化的内涵, 同时, 财经类院校的会计文化没有得到政府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

(2) 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融合, 然而, 当今的现状是财经类职业院校并没有与企业实现密切的合作关系, 因此, 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平台来满足会计文化建设的需要, 会计文化的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3) 会计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到显著成效。这一过程也使得会计文化的建设无法受到全校上下领导与师生的足够重视, 同时缺少政府教育部门的保驾护航, 在建设的实施过程中难免缺乏助推力, 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4) 在会计文化建设过程中, 各大财经类职业院校初步建立了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建设发展的理论, 然而该理论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摘要:会计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和形成的一种以管理为实质的精神文化。对于财经类职业院校来说, 要想提升院校会计专业内涵, 使专业的建设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致力于院校会计文化的建设。然而, 企业文化与会计文化的渗透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职业院校会计文化的建设, 因此, 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融合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湖南XX学院会计文化建设为例, 探索在职业院校中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会计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实践,途径

参考文献

[1] 葛杰.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职教论坛, 2011 (8) .

[2] 赵宗尹, 杨泉良.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4 (3) .

财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包括两大部分五个章节, 第一章为“会计法律制度”, 主要讲述会计法律制度构成、管理体制、会计的主要职能、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及其违反会计法律制度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二章为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主要讲述支付结算下的现金、银行、票据结算方式;第三章为税收法律制度, 主要讲述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税种的计算和征收管理;第四章为财政法律制度, 主要讲述预算、政府采购、国库等内容;第五章为会计职业道德, 主要讲述会计道德规范等内容。

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2.1 思维导图教学法

思维导图教学法首先是由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引申出与其相关的知识点, 再次一层接一层地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剥离和结合, 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知识地图。其中最重要的技巧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方式, 从基本概念到相关相互隶属的知识点通过层次图显现出来。

2.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法

“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可以简单表述为把企业实际会计工作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元素和所需要专业知识转化为课程要求, 由此安排不同的课程进行教学, 以便满足学生以后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知识储备。那么, 对于财经法规课程而言,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下的教学工作, 如何开展?现以财经法规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为例, 本章主要是讲授现金、银行、票据等结算方式。笔者认为, 可以根据本章的内容知识, 模拟某一企业在往来款项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经济业务开展教学, 重点突出并带出了往来款项中的现金、银行、票据的结算方式的相关财经法规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基于工作过程化的教学设计,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模拟实际会计工作中, 身临其境地摆脱课程内容的枯燥和法律形式的条文框架, 通过形象性思维进行理解、记忆学习;另一方面基于模拟会计工作过程再结合实训教学法, 通过填写一些支票、银行转账票据等方式, 再配套相关知识点题目的练习, 作答, 模拟考试, 单元测验等实训教学, 这相比传统的教师讲授, 学生听讲的教学方法效果更加明显。

2.3 利用公共知识储备下的教学法

财经法规课程的第四章为财政法律制度, 主要是“国家预算”“政府采购”“国库”等内容。这一章节, 相比较以上三个章节的学习内容, 学生学习较为吃力, 甚至会干脆放弃对本章节内容知识的学习, 根据笔者多年教学所知, 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本章节内容与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联系性不强;二是本章节的专业术语和知识内容抽象与学生所接触或所感知的生活气息相距较大, 学习起来无从下手。那么, 在实践教学中, 如何让本章节的知识内容复杂变为简单,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 案例教学法

笔者在财经法规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尤其是对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教学, 效果更加明显。一是由于本章节的内容特质, 是“会计职业道德”, 利用社会经济中实际发生的“职业道德”案例, 在讲解过程中, 很大程度可以降低学生对法律规定的陌生感, 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课堂的讨论、辩论程度, 共鸣而更能引人入胜;二是案例教学法能够把所学知识通过直观、简单、形象的形式显现, 对于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而言, 是最直接的方式;三是在具体教学中, 案例只是载体, 而是要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 通过案例的方式, 有的放矢地贯穿结合突出本章节的知识要点,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理解、记忆, 最后真正掌握到学习内容。

最后, 基于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等现实条件, 根据财经法规课程各章节不同性质内容, 一方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多读教材, 精读教材, 学会总结归纳, 再辅助一定量练习题,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那么, 笔者认为是足以有效提高该门课程的考证及格率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

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三门必考的课程之一。据笔者从事该门课程教学实践工作所知, 此课程相对于其他两门课程 (基础会计、电算化) 而言, 合格率最低、最枯燥、学生普遍反映最难掌握。基于以上现实情况, 结合应用型课程建设导向, 如何保证教学效果, 提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掌握程度, 笔者就该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受众进行简单分析, 并在实践中探索使用何种教学方法最为合适。

财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整合资源, 打造中南智库

(一)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从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为进一步推进中南智库建设, 有效促进资源整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院, 积极打造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的创新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各智库中心既有明确的分工, 也有高效的合作。原来分散在各个学院、学科的研究力量被整合在社科院的各个智库平台之上, 由“各自为战”转变为“联合攻关”, 这既对研究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保障作用, 也对发挥学校经、法、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 该校也注重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 加强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智库研究信息化平台。

(二) 突出重点, 彰显特色

为彰显社会服务特色, 该校坚持将社会服务方向聚焦在财政改革、司法改革、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 做精做深, 通过坚持不懈地研究, 在与财政部、教育部、司法部、人社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研究中心等良性互动的过程中, 产出了一流的决策咨询成果。例如: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 近几年来, 该校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其他课题200余项, 提交咨政报告70多份, 参与《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 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十二五”规划》《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十三五”规划》《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研究》等多项战略研究以及一些省市地区、行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制定工作。

二、深化改革, 提升创新能力

(一) 评价体系改革

为进一步增强科研工作者从事决策咨询研究的内生动力, 积极推进科研评价体系创新, 该校探索对各类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制度, 将各智库中心承担的研究项目、成果与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对接, 与研究人员的职称与职务晋升挂钩与联动, 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到智库工作中来。同时, 对优秀的社会服务成果进行奖励, 根据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的程度、层次, 确定相应的奖励标准。现已形成决策咨询类成果认定与奖励办法的建议稿。

(二) 人事制度改革

智库研究人员既需要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和学术基础, 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1]。通过学习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智库建设经验, 该校建立了智库人员流动的“旋转门”机制。为了使研究人员更了解实务、更接“地气”, 该校积极推动青年教师赴财政部、教育部、省委政研室、市财政局等各级政府部门挂职交流, 近年来累计已经达四十多人次。在“走出去”的同时, 该校也注重“引进来”, 近年来, 该校聘任多位来自最高法、最高检、中国法学会、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担任智库专家。

(三) 科研组织形式改革

在传统的科研组织形式中, 高校科研的基本单元是课题组, 组织形式是首席专家负责制, 这种单一固化的组织形式容易形成学科、学院与智库之间的壁垒。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科研发展的需要, 该校积极推行“矩阵制”和“项目制”的科研组织形式, 以问题为导向, 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团队, 对重点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例如, 2016年4月, 该校与财政部联合研究课题“会计法修订”正式立项。经过两年研究, 该项目已经顺利结项, 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财政部会计司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修订我国<会计法>的建议》, 于2017年7月10日被国务院办公厅《专报》采用;课题组两篇阶段性成果论文分别刊登于《会计研究》2017年第9期和2018年第8期。

(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 如果没有对培养人才的追求, 大学就会脱离其本源[2]。该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结合, 吸纳具有良好学术潜质的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智库研究, 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例如, 该校成立的“文澜学院”定位为财政金融高端人才的顶级培养基地。学院实行双导师制度, 聘请财政部专家学者担任学生导师, 对教学内容、培养计划、学业指导、科研项目、论文选题、论文答辩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指导, 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工作。文澜学院同时鼓励并推荐优秀学生参与相关智库研究, 促进学生的短期学习、长期职业发展和财政部门的实际需求相契合。

三、顶天立地, 服务国家战略

智库研究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 就是站位要高、视野要宽。坚持服务国家战略, 树立全球思维, 更多地从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中思考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立地”, 就是紧密接触地气, 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防止盲目照搬照抄理论概念, 多到基层一线, 把调查研究做得更深、更细、更实, 努力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操作性[3]。

在“顶天”方面, 智库研究要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的重大战略发展需求, 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 着力提升决策咨询影响力。该校智库成果《关于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细化为行动计划的建议》《关于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建议》《中国高铁“走出去”应专利先行》等先后被国家级领导参阅批示, 《抢抓国家战略新机遇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湖北加快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策研究》获湖北省委决策支持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策略》被湖北省省长批示。

在“立地”方面, 智库研究要接地气, 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 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切实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操作性[4]。2016年, 该校作为教育部部属院校, 参与滇西边境山区专项扶贫工作, 对口帮扶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该校成立滇西金融研究院落地开展相关工作, 通过对当地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展调研论证, 针对当地企业家、政府官员的实际需求提供专题培训等方式为滇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滇西金融研究院多次组织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等学院的专家教授深入云南边疆地区开展实地调研, 在绿色金融、扶贫金融、民族金融等方面进行探索, 为支持云南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揽子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并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金融工具支撑。

为贯彻落实国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治理战略, 探索“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国家战略的微观实现机制, 该校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与宜昌市合作, 探索开展全国首个生态治理试验。半年的时间里, 中心主任赵曼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扎根宜昌, 全程跟进, 设计“一点一策”试验方案7套;讲解、辅导试验29场次;策划、筹建试验基地7个;编写完成并呈报生态公民手册 (10万字) 、生态导读读本 (3万字) 两份试验支撑文本;开发完成市级层面制度文件10份、县区层面制度文件20余份;组建“宜昌试验”智库联盟、高校联盟、社会组织 (NGO) 联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权威主流媒体都对“宜昌试验”进行了深度报道。2019年3月, “宜昌试验”入选教育部“改革开放40年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 并进入“创新成就人气排行榜”前十。

通过上述措施, 该校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智库平台与专家团队。近年来, 该校有110多项咨政报告被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领导采纳批示。其中, 被中央领导采纳批示的有10多项。而且, 这些措施有力促进了该校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016年12月, 南京大学、光明日报联合发布中国智库索引 (CTTI) , CTTI同时发布了“211”高校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序, 该校以100分荣获第一名。2018年1月, 光明日报发布《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发展报告 (2017) 》, 该校入选大学智库指数Top50高校, 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位列高校智库第二、社会政策领域智库第一。2018年12月, 该校社科院平台下的五家智库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 同时, 该校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关于<“两院”组织法 (修订草案) >修改建议的研究》入选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

下一步, 该校将进一步加强新型智库建设, 提升创新能力, 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智库建设是高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也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撑的有效举措。近年来, 高校智库在国家与地方决策咨询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正在进一步加大, 各个高校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建设新型智库。本文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智库建设实践, 从整合资源、突出重点两个维度, 对该校“中南智库”的初期建设进行了简要梳理, 对其评价体系、人事制度、科研组织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就如何通过“顶天立地”的发展模式来服务国家战略, 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智库,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国家战略

参考文献

[1] 新型智库建设也需要“旋转门”机制[EB/OL].求是, 2015-01-21.http://www.qstheory.cn/international/2015-01/21/c_1114073515.htm.

[2] 程孝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模式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 (11) :69-75.

[3] 陈巧玲.新时代高校智库定位与发展策略[J].教育评论, 2018 (6) :8-12.

财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截止2018年, 全国有近880所高校设有艺术类专业, 且办学规模正在逐年扩大, 但是这其中的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只有92所 (本科44所, 专科48所, 不包括15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院校) 。面对大部分高校的“特殊”学科, 高校在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上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通过思政课与非艺术生一起进行无差别教育, 然而教育成果却达不到一样的收效。究其原因有很多, 包括艺术生的成长学习 (艺考) 经历, 培养方式方案, 专业素质要求等等在内的这些因素都使艺术生这一学生群体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现有的思政教育教学方式不够接地气, 缺乏针对性, 难以满足艺术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需要。“稳中求进”的思政教育工作亟需一条“求进”的新路径。

一、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群体特征

(一) 个性意识鲜明, 组织意识偏弱

艺术专业的学生个性意识通常比较强, 这里所说的个性并不是指他们个性张扬, 而是相对于非艺术生来说, 他们的成长学习经历没有那么多的约束框架, 更善于表现自我。高考需要学生按照考纲条条框框进行复习, 不需要太多的个性表达, 而艺考则需要学生树立独立意识, 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和个性表达。这种经历的差异在塑造艺术生个性意识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组织意识, 个性的强化会令集体观念薄弱[1], 当面对“我不太喜欢但是我可以这么做”和“我不太喜欢所以我不做”两个选项时, 不习惯于约束的艺术学生通常会选后者。所以, 如果思政教育不接地气, 在艺术学生身上必定收效甚微。

(二) 创新思维活跃, 实践能力欠缺

2017年底, 一则“用银杏叶堆出小猪佩奇”的新闻走红网络, 被人民网官方微博、新华社视点官方微博等多家主流媒体转载报道, 还一度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话题榜。这实际上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摄影系老师指导摄影专业学生完成的一次思维与创意训练课课程作业。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就地取材, 用一堆不起眼的银杏落叶进行艺术创作, 迸发了无穷的创意。艺术创作需要灵感与创新, 这就要求艺术生先天具备较活跃思维, 并且在后天不断提升思维的活跃度。但是相比活跃的创新意识, 艺术生的实践能力是有所欠缺的。笔者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带队过程中发现, 艺术学院的学生有较好的创意以及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但是需要他们把想法和技能转化为实践成果时结果却不太理想, 尤其是实践过程中的规划能力、执行能力, 普遍弱于非艺术生。

(三) 注重专业技能提升, 对人文课无感

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十分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比如设计类的学生在选课时倾向于各种设计软件课程, 有些学生甚至额外自费购买设计网课, 摄影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也偏爱专业实训课。但是大部分艺术学生对包括思政课在内的各种人文课没有学习兴趣, 不少学生甚至觉得美术史这类专业人文课也如同鸡肋。

二、基于“艺创”文化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作为一所财经类高校的二级学院,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创”文化, 在此基础上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政教育思路, 于2015年成立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 (简称“艺创”中心) , 开启了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

(一) 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平台建设和队伍基础

“艺创”中心整合了学生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活动, 立体化推进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实践。中心以“初创”为主题举办了三届学生作品展卖会, 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签订“馆校共建”协议, 并在联络校友企业, 推动校企合作, 成功孵化申报专利项目等方面成果丰硕。同时, 中心在杭州市以及周边县市建立了两个正式的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和两个长期实践服务基地, 还依靠学院的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和本科生“三项调查”制度, 把专任教师、思政辅导员、行政教师都吸纳到了指导学生实践的队伍中来, 实践育人工作实现了全方位渗透和全员参与, 队伍基础十分夯实。

(二) 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

1. 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 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 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艺创”中心积极与博物馆和各类实践基地签订共建协议, 明确了两者在学生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实践作品展, 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互动,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为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搭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形成了社会提供实践资源, 学生实践成果反馈社会的这样一个良性互动。

2. 专任教师与思政辅导员“协同育人”

专业老师与思政辅导员的协同合作, 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类“艺创”展览活动中, 专任教师负责提供技术指导与作品质量把关, 由辅导员负责协调学生做好整个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在社会实践方面, 专任教师能够与辅导员合作带队, 完成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专任教师与思政辅导员的“协同育人”, 促成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双剑合璧”。

三、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价值

(一) 创新价值

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优点在于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束缚, 由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逐渐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 更加关心学生的实践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实践过程中, 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学会在实践中思考, 形成正确的三观。

通过搭建实践平台, 为学生拓宽实践途径, 有机会深入到社区、乡镇、美术馆博物馆甚至是国家大型活动中去参与实践, 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 突破纯理论教学和教室实践的局限, 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 增强他们对于有关理论知识的深入感受, 满足学生学习的自由性和灵活性, 让学生从实践中汲取更多正能量。在此基础上, 思政工作的开展也就能借实践育人的东风事半功倍。

(二) 育人价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艺术类专业是偏实践的专业, 但受客观因素影响, 很多专业知识无法在教室里、课堂上得到实践检验, 譬如策展、布展、设计。通过第二课堂实践育人, 使学生体验活动内涵, 感受思想教育的熏陶, 认同为什么学[2]显得至关重要。借助“艺创”文化, 通过“艺创”中心的诸多实践平台, 学生可以将课堂内所获学以致用, 化抽象为具体, 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专业知识, 掌握专业技能。获得感是评价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只有全力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获得感, 才能让思政教育更“走心”[3]。在“初创”展卖会活动中, 创作与策展得以有效衔接,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专业和文化的认同感, 很多学生在展卖会上第一次售出了自己的艺术作品, 有学生感言这种被人肯定的感觉是一种正能量, 激励自己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不忘初心。有的学生以此为契机, 积极报名参加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志愿活动, 将专业技能运用到志愿服务中, 既检验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也增加了社会责任感。

(三) 社会价值

在探索和践行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过程中, 在促进“艺创”文化的发展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推动学生不断“走出去”的过程中, 强大的溢出效应也在不断地创造着社会价值。浙江财经大学摄影专业的学生在暑期支教实践时为支教地的儿童和敬老院的老人们拍摄个人肖像照, 投身教育关爱公益活动;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海宁市河道治理方案设计和龙泉市岩樟乡“党建+环保”主题公园设计建造, 帮助实践地解决污水治理和废弃玻璃瓶回收处理等棘手难题, 后者现已成为当地的党建活动“网红”公园。而在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动物园科教处等科教机构的实践合作过程中, 学生实践作品的直接受众是广大青少年, 内化在作品中的思政理念和正能量, 又以新的形式得到了更广、更深远的传播。

摘要:近年来,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取得了诸多成效, 但是新时代的环境变化和学生多样的个性特征对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促使高校不断推陈出新, 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本文以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艺创”文化为例, 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群体特征, 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探讨其价值, 助力艺术专业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为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艺术专业

参考文献

[1] 吾东.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 2017 (1) :163-164.

[2] 陈开池.基于元认知理论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思政教育模式[J].艺术教育, 2018 (16) :167-168.

上一篇:初二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下一篇: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