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的启示范文

2024-07-16

蝴蝶效应的启示范文第1篇

沙丁鱼不爱动,被捕上来不久就会死。于是渔民将一条鲶鱼装进了装沙丁鱼的鱼舱,沙丁鱼要想躲过被吃的恶运,就必须在鱼槽内拼命不停地游动。这就是管理学界有名的鲶鱼效应,用来比喻在企业中通过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增加内部人才竞争程度,从而促进企业内部血液循环的良性发展,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如果鲶鱼代表团队中一员,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一个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加盟,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员工,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高绩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注重团队建设、致力团队沟通的今天,适当地吸引一些鲶鱼加入团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鲶鱼效应 - 具备特质

1、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组织停滞不前的病症所在,并能够快刀斩乱麻,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说话算话、强势作风: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3、倡导创新、结果导向:提倡创新,塑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从业务流程、工作设计、人员招聘与配臵、薪酬设计和考核等方面体现创新思想,体现创新的利。

4、成就需求、前瞻视野:有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能够预见组织发展的方向以及现存人力资源与未来的差距,能够有效地辨别未来人才,裁减掉不适合组织发展的拖后腿人员。

5、系统视角、敢于变革:能够从系统内外观察组织系统结构的变化和功能,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领导者,能够带动员工队伍打开局面、打破常规,取得良好效益。

丛飞的故事

丛飞(1969.10.29~2006.04.20)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去世前捐献角膜:爱心大使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履行他最后的爱心之举,为活着的人留下光明。在去世的10天前,丛飞和父亲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丛飞说:“我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他还提出,去世后捐出眼角膜。丛飞捐献的眼角膜使5名眼疾患者受益。

去世前捐献角膜:爱心大使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履行他最后的爱心之举,为活着的人留下光明。在去世的10天前,丛飞和父亲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丛飞说:“我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他还提出,去世后捐出眼角膜。丛飞捐献的眼角膜使5名眼疾患者受益。

用人之长

用人之长有三大要点:见人之长,识人之异,育人之才。

用人之长的第一个要点,是“见人之长”:用人不要看他有什么缺点,而是看他能做什么。德鲁克说,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的唯一目的。

用人之长的第二个要点是“识人之异”:每个人的长处各有不同,经理人对员工要区别对待,在用人上,包括激励、奖励、提拔等,要量身定做。

要做到用人之长,先要知道组织中都是些什么人。根据德鲁克的说法,组织中没有“完人”,没有“牛人”,都是些“常人”。

第一,组织中没有“完人”。所谓的完人,即使不是无能之辈,也是平庸之辈。优点突出的人,缺点也会很突出,就像有高峰,就必定会有深谷一样。

第二,组织中没有“牛人”,只有“某一方面牛”的人。没有人能够各方面都强。人往往只能在一个领域取得杰出成果,最多也不过几个领域而已。

第三,组织中都是“常人”。德鲁克说:“特别能干的人,其实不需要组织,也不想要组织。单干对他们更合适。”

然而,组织的目的,就是发挥这些“常人”的长处,让他们的短处变得无关紧要。一句话,组织就是让一群常人可以做出非常之事。比如,一个不善于抛头露面的会计师,如果自己独立执业大概无法维护客户关系,但是如果他在一个组织中工作,大可以躲在办公室中,专心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会计。

用人之长的心态

要做到用人之长,管理者不仅要知道自己创造业绩的,不是雇来愉悦自己的。因此,自面对的是“常人”,而非“完人”或者“牛人”,己该问的问题不是“他跟我相处得如何”,而是还要排除以下的心态。这些心态许多管理者都“他能贡献什么”。

会有,只有经常提醒自己,才有可能成功地把第三,不要误解“严格”。不要把严格理解它们消除。 为吹毛求疵、大挑毛病。真正严格的上司,是

第一,不要自己心虚。如果一个管理者看在问“这个下属能做什么”之后,要求他必须人首先是看这个人不能做什么,而不是他能够做到。

做什么,这很可能是自己内心虚弱的表现:把第四,不要误解“职位”和“人”的关系。别人的长处看成威胁。 一方面,不要削足适履,让人去适应职位。另

第二,不要误解下属的角色:下属是雇来一方面,不能因人设岗。

用人之短

我们一贯倡导“用其所长”,这固然值得发扬,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还倡导一种理念,就是“善用人短”,这更值得我们摸索。有人说,容人之长、用人之长不易,容人之短、用人之短更难。如果管理者能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善于发现和挖掘潜藏于短处的优势,大胆取他人之“短”,用他人之“短”,就会收到化短为长、点石成金的奇效。

其一,要辩证地看待长与短。人的长处和短处是相对的,变化着的,没有静止不变的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短。在一定的条件下,长与短都有可能相互转化,长的可以变短,短的可以变长。高明的领导者,就在于辩证地看待长与短,善于知长识短、短中见长,从而做到人尽其才。

其二,善用人短,点石成金。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缺点,都有短处。但如果你把一个人的“短处”用对了地方,用得恰到好处,就可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现代企业中善用人短的大有人在,例如: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柯达公司管理层接受了这一建议,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结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还给公司增加了可观的利润。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胜过正常人,真可谓善用人短,化短为长。

这给我们以启发,“善用人者无废人,善用物者无弃物”。领导者在实践中若能巧妙而合理地利用人的某些短处安排工作,比如,让爱钻牛角尖、喜欢较真的人,从事技术攻关工作;让能言善辩、善于交际的人,做公关与营销工作;让爱挑剔、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做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让说话直率、好提意见的人,做行风监督工作;让谨小慎微、敏感多虑的人,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让斤斤计较、爱盘算的人,做财务管理工作;让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的人,担任突击队队长……凡此种种,以人的短处来定岗,反而能把短处变成优势,把缺点化作优点。这样,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蝴蝶效应的启示范文第2篇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生物实验,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的就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的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而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

面对这样一个实验,我想到了我教学中曾经出现的一些偏差。

那一个个跳高冠军跳蚤就好比我们那些本来资质都不错的学生。以前我遇上不听话的学生还有不写作业的,我一律一棍子打死的方式:全部罚蹲马步。但后来发现我越是处罚那些学生越不上进,我的一次次处罚就仿佛变成了加在学生们头上的玻璃罩,让孩子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觉得自己就是不行,就是差生。他们的情绪日渐低落,上课更是走神,每每这时,我的批评也更多,学生从心底里由烦生厌,从而自暴自弃。

面对那些本来还天真烂漫的孩子越来越消沉,越来越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我心里也很着急。后来在一次坐车旅行中,偶遇一位良师,在与她的交谈中,我发现我工作上的不足。首先体罚就是不可行的,这已经是在触犯法律了。无论理由是什么,这样做都是犯法。其二,一次次的体罚就是一次次的降低的玻璃罩。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但老师一次次过高的要求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于是,每当学生进步了一点点的时候,我都会及时的表扬,有的同学从来没有举手回答问题,当第一次举手,答对了我的提问的时候,我看到他眼里饱含的是兴奋的光芒,而当我一句真诚的表扬说出的时候,我看到了他通红的脸蛋和那一直强忍的笑意。

蝴蝶效应的启示范文第3篇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生物实验,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的就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的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而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

面对这样一个实验,我想到了我教学中曾经出现的一些偏差。

那一个个跳高冠军跳蚤就好比我们那些本来资质都不错的学生。以前我遇上不听话的学生还有不写作业的,我一律一棍子打死的方式:全部罚蹲马步。但后来发现我越是处罚那些学生越不上进,我的一次次处罚就仿佛变成了加在学生们头上的玻璃罩,让孩子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觉得自己就是不行,就是差生。他们的情绪日渐低落,上课更是走神,每每这时,我的批评也更多,学生从心底里由烦生厌,从而自暴自弃。

面对那些本来还天真烂漫的孩子越来越消沉,越来越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我心里也很着急。后来在一次坐车旅行中,偶遇一位良师,在与她的交谈中,我发现我工作上的不足。首先体罚就是不可行的,这已经是在触犯法律了。无论理由是什么,这样做都是犯法。其二,一次次的体罚就是一次次的降低的玻璃罩。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但老师一次次过高的要求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于是,每当学生进步了一点点的时候,我都会及时的表扬,有的同学从来没有举手回答问题,当第一次举手,答对了我的提问的时候,我看到他眼里饱含的是兴奋的光芒,而当我一句真诚的表扬说出的时候,我看到了他通红的脸蛋和那一直强忍的笑意。

蝴蝶效应的启示范文第4篇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生物实验,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的就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的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而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

面对这样一个实验,我想到了我教学中曾经出现的一些偏差。

那一个个跳高冠军跳蚤就好比我们那些本来资质都不错的学生。以前我遇上不听话的学生还有不写作业的,我一律一棍子打死的方式:全部罚蹲马步。但后来发现我越是处罚那些学生越不上进,我的一次次处罚就仿佛变成了加在学生们头上的玻璃罩,让孩子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觉得自己就是不行,就是差生。他们的情绪日渐低落,上课更是走神,每每这时,我的批评也更多,学生从心底里由烦生厌,从而自暴自弃。

面对那些本来还天真烂漫的孩子越来越消沉,越来越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我心里也很着急。后来在一次坐车旅行中,偶遇一位良师,在与她的交谈中,我发现我工作上的不足。首先体罚就是不可行的,这已经是在触犯法律了。无论理由是什么,这样做都是犯法。其二,一次次的体罚就是一次次的降低的玻璃罩。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但老师一次次过高的要求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于是,每当学生进步了一点点的时候,我都会及时的表扬,有的同学从来没有举手回答问题,当第一次举手,答对了我的提问的时候,我看到他眼里饱含的是兴奋的光芒,而当我一句真诚的表扬说出的时候,我看到了他通红的脸蛋和那一直强忍的笑意。

蝴蝶效应的启示范文第5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而在布局经济体制改革时,首先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还特别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党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5年来的实践经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新的探索,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源于国有企业改革,源于寻找国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公司制,而规范的现代公司制是股权多元化的,除了原有的国有资本外,还要吸收其他非国有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司公开上市还会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和股民持有公司股票。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可以实现国有制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使国有制找到了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在对原有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允许体制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增量改革。在经济改革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经济迅速起飞,不仅国有资本成倍大幅度增长,各种民间资本和居民储蓄存款也大量增加。2012年,我国的私营企业已达上千万户,注册资金30多万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5万亿元)的比例达到61.3%;而到2013年8月,居民储蓄余额已达44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额超过27万亿元。大量民间资本要求拓宽投资渠道,从而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了现实条件。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尽快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并在推进结构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特征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宏观层面上,使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种所有制经济相互并存、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在企业层面上,促使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股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逐步成长壮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成为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实现形式。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主体多元化、运行社会化的财产制度。

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了财产主体的多元化、运作社会化,实现了对生产资料实物形态的“共同占有”和价值形态的“个人所有”相统一。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者在产权形式上的联合(劳动力在某种意义上是劳动者自己的财产权),使不同所有制形式及不同所有者主体得以融合,从而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和分散化;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占有和使用,真正实现了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实现了生产资料实物的“共同占有”和价值形态的“个人占有”,既承认主体的利益又能使资本使用社会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产权清晰,以此界定的责、权、利关系明确,相应的股权设置合理,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运行规范、高效。

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很强的所有权兼容力。所有制形式是所有权运行的制度安排,所有权从根本上看,是一种利益载体。公有权和私有权的对立就是利益的对立,是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对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就是承认私有财产权与公有财产权一样具有合法性,那么保护和发展这种所有权对于所有者来说就是保护他们的利益,从而更能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财产权的联合,因此,在一种更宽广的范围内实现了私有权和公有权的融合,实现了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统一。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更开放,更具兼容力的所有权运行的制度安排,对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联系。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商品交换是不同利益主体的交换,从本质上看是不同所有权的交换。公有制经济内部,所有权单一,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交换,不能产生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这也是所有制改革的出发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引进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从而构建不同所有权主体、不同交换主体和不同的利益主体,而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众多市场参与者的存在是广泛的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

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了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了投资者和劳动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即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标准,马克思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说明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允许员工持股,以“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它对于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以往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的认识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资矛盾、劳资关系来看待这一问题,比较突出地强调了其对立性、对抗性的一面。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可以摆脱、或者说我们可以挣脱以往利益对立乃至对抗的传统框架,积极探索构建劳资伙伴关系,力争形成劳资利益共同体的制度框架和利益关系格局。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确立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调动了投资者和劳动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效应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本组织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推动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优化资本配置,使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依托多元产权架构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提高国有经济或公有经济效益;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更多领域,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影响。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要途径。所有制改革不仅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且要改革公有制实现形式,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从混合所有制财产的实际支配权看,多元产权的资产属于企业共同支配,共同使用,采取社会化的运作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天然的联系,与市场经济的亲和力强,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要途径。

混合所有制是所有制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有意义和最大的突破在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要求产权主体多元化。在市场经济中,交换应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生产要素的让渡与转移。没有多元的产权主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换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市场。单一的公有制内部的产权分离和调整,无法塑造出市场必要的产权基础。非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存在天然的联系,能够提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家掌握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保持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克服市场失灵所必要的。而非国有经济则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领域。因此,各种所有制成分之间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相互之间无法完全替代。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国有资本对自己承担的公共建设项目,积极引进社会资本一同建设,可以直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而且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改善公司治理,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有资料显示,20

10、20

11、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为4.9%、5.4%、4.6%,股份制企业分别为6.6%、8.4%、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7.6%,说明混合所有制经济效益较高。今后,要适当减持国有股份占比很高的股份公司的国有股,让更多的非国有资本参股,尤其要尽可能吸收新的战略投资者;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以便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可能导致的养老基金缺口。与此同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蝴蝶效应的启示范文第6篇

摘  要:在自媒体环境中产生的新闻时常会触碰到伦理与道德的底线,尤其在公共危机背景下,时常表现为一系列新的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为案例,描述了公共危机背景下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并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通过政府部门、自媒体平台、自媒体用户三方有效协同并形成合力,用以调整和完善自媒体新闻传播的伦理规范,进而营造良好的自媒体生态。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伦理失范;公共危机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化已渗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在产业升级、智慧城市、新闻传播、文化交流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这加速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结构化转型。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好数字赋能,进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1]互联网技术和服务的广泛应用,逐渐构建出数字社会的新形态,以短视频、网络直播为主要展现方式的自媒体平台正在成为全民新的信息搜索和获取渠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在改变传统新闻业的生产供给机制、引导和重塑新闻业的价值观念、促进新闻业的更新与升級的同时,为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蓄势赋能,也为未来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自媒体的发展在给新闻业带来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因其在一些社会性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缺乏客观性与全面性,引起了不良的社会效应,这让自媒体新闻伦理问题产生了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现象表征。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给处于变革中的新闻媒体带来了一次大考,要清晰地看到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正在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在自媒体传播的场域中,人人都可能成为直接参与者。一方面,战“疫”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全力以赴,不顾个人安危,及时报道疫情的最新动态,积极传播有关疫情的科普知识,传递全社会抗击疫情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在核裂变式增长的自媒体新闻平台上,作为主动传播者的公众,由于媒介专业危机信息利用能力不足导致对信息的制作、传播存在偏差。[2]

一、公共危机下自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的表征

著名传播学家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Adams Innis,1951)指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3]。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是互联网技术和新信息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社会公众借助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自由地参与到信息的传递中,这既创新和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模式,又拓宽了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在技术嵌入和赋能条件下,自媒体不仅成为社会公众获取资讯信息的新渠道,更成为舆论动员和公共对话的新平台。但与此同时,在自媒体新闻的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制造谣言、“带风向”等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搅动了社会舆论,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

(一)信息发布的随意性较强

在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每一位社会公众都可能是新闻事件的发布者,网络用户只需要结合自己的需求与兴趣进行新闻事件的转发、关注与评论,就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因为缺乏必要的过滤和审查,自媒体平台未能全面、正确、恰当地报道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事实,这使得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而互联网传播本身就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自媒体的用户数量庞大且构成相对较为复杂,并且不同用户的文化素养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发布的随机性。在自媒体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对其获得的疫情信息进行独立判断,继而自行对信息进行评论或传播,但难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对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有效过滤,因此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引起社会恐慌,影响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主观舆论容易带偏节奏

自媒体复杂的群体环境使人极易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强烈的“从众心理”,使群体意见产生“一边倒”的趋势。[4]与此同时,流量和眼球经济是互联网经济追逐利润的表现方式,该方式冲击着自媒体平台上新闻生产的标准和底线。著名传播学家恩特曼(R.M.Entman,1993)认为,如果受众对某事件或议题缺乏丰富的直接经验,那么他们对该事件的了解就极大程度地依赖于新闻媒体,依赖于新闻叙述的性质。[5]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过程中,部分自媒体在对疫情进行新闻传播时掺杂有主观情绪和认知偏差,易对社会公众造成认知偏离,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舆论导向。脱离实际的新闻传播严重扰乱了疫情防控的正常秩序,甚至片面刺激社会情绪。例如,2020年12月8日,成都再增3例新冠确诊病例,其中一名确诊患者赵某为7日确诊的两位患者的孙女,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官方公布了赵某的活动轨迹牵涉酒吧等多个人员密集场所,且活动区域较大。随即赵某遭到了“人肉搜索”,并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和发酵,使赵某招致了网上的谩骂和诽谤,对其及家人造成了精神伤害。针对涉地域的负面新闻,一旦被非理性、缺乏客观性的舆论带偏,很容易诱发地域间的相互攻击性行为;针对病毒感染个体的负面报道,一旦被带有负面情绪的网络言论带偏,也极易导致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

(三)网络传播存在过度渲染

在主体多元、复杂多变、开放的舆论环境中,某一问题刚开始或许只是一件微末小事,但随着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传播,小事后来可能会成为大的舆论事件。自媒体平台及时客观报道新闻事件,可以增强和扩大新闻事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但部分自媒体通过运用推测式、臆想式的手段生产新闻,对某一公共危机事件进行过度渲染,在增加公众对事件关注度的同时,不仅会让社会公众陷入恐慌状态,更会加剧社会公众的不安全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网络舆论的“核裂变”反应,使该类新闻事件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例如,自2021年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出现疫情后,在短短10多天时间里,新冠疫情由南京向湖南、四川、北京、重庆、浙江、安徽和湖北等省市扩散。随着抗“疫”形势的日益紧张,部分自媒体平台开始持续声讨南京疫情防控部门存在的失职行为,最后声讨演变成对南京的恶意抹黑,让南京从疫情的“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自媒体平台对个别地方防控失职行为的过度渲染,不仅会造成公众的认知偏差,降低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还会给相关职能部门带来一定的舆论压力,影响正常防控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二、公共危机下自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的归因

在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新媒体时代,对公共危机信息的抓取和传播是各大媒体争夺话语权的焦点。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易变性和复杂性,导致自媒体平台在面对突然发生的危机事件和骤然升温的社会舆论时,往往因无法作出有效回应而在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伦理失范的现象。具体而言,自媒体无法作出有效回应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原因。

(一)对平台的监管存在难度

进入自媒体平台的门槛较低,且平台的运营模式灵活,使得自媒体平台上的网络媒体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获得高点击率便成为自媒体平台运营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监管的难度。政府部门对自媒体平台生产新闻的监管往往缺位或滞后,这不仅会加剧公共危机事件不实新闻信息的传播,引发网络舆情,更会降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的公信力会因此受到影响。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自媒体平台上曾散播“板蓝根”“熏醋”“盐水漱口”等方式能有效预防感染的信息,而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及时监管和审查此类信息,出现了多地市民连夜排队购买“板蓝根”等的场景。与此同时,自媒体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元素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监管的难度,由于自媒体独特的性质造成其媒体信息传播的完全个性化,传播信息种类多元化,受众在这个平台上既可以关注公共事件,也可以利用其进行营销活动,亦可以传播娱乐信息。[6]这增加了政府相关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监管的不可控性。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自媒体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运用“跪求体”“哭晕体”“标题党”的现象较为普遍,无形中引发了负面舆论,政府相关部门对此现象的回应和整治稍显滞后。

(二)平台间存在着非理性竞争

为了追求所谓的“热点”和“流量”,部分自媒体平台社会责任感缺失,价值观导向出现了偏离。尤其在公共危机状态下,自媒体新闻的失真问题更加突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自媒体一味强调发布量和点击率,而忽视了对公共危机事件真实性的尊重,缺失了必要的人文关怀,为了追求新闻事件的噱头而让伦理道德价值缺位。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短视频、直播等在线传播迎来逆势增长,直播带货成为新的营销方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在此刺激下,一些自媒体平台为了博眼球,盲目追求关注度,丢弃掉本该有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制造和传播一些明显有悖于疫情防控的“事实”,或者将原本严肃的疫情防控工作娱乐化;加之从业者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自媒体新闻不能形成客观、中立、公正以及新闻品质、社会责任的自主判断,造成新闻伦理的主体性缺失以及主流价值观念的偏离。[7]

(三)自媒体用户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在自媒体平台上,只要是参与网络交流与发布的人都可以成为媒介人,但是跟传统媒体的媒介人相比,自媒体的媒介人不受媒介人自律公约、媒介组织的限制和制约,可以充分享受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社会权利。[8]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自媒体新闻传播能够实现受众的及时交流与沟通,能够自由地发表对事件的不同看法,但是会受到不同人群文化差异水平的限制,公众在信息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使得信息碎片化的现象比较严重。[9]因此,在自媒体语境下,在更为开放的媒介面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自媒体用户在对疫情信息进行选择和解读时,难以对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作出准确判断,往往倾向于受到群体性潜意识的暗示,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在针对疫情的相关新闻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自媒体用户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难以与疫情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相匹配,一方面,在有关疫情新闻的传播中,自媒体用户的认知往往会受主观判断和刻板印象的影响,偏向于相信那些更为负面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下,新闻信息传播具有更强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使自媒体用户对疫情信息的认知、判断和选择的难度加大,进而直接导致自媒体新闻报道的伦理失范。

三、公共危机下自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的规制思路

自媒体新闻生产、传播的标准和尺度较难把握,导致公共危机背景下自媒体新闻的伦理失范问题更易出现,自媒体平台面临较大的信任危机。这就需要政府、自媒体平台和自媒体用户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增强自媒体的公共价值,发挥内容生产的法治边界、垂直领域的行业联盟、平台和公众的双重监督等三种外部制约力量的作用[10],构建客观、公正、健康的自媒体新闻报道机制和环境。

(一)实现政府的有效监管

为了有效规避公共危机背景下自媒体新闻有可能出现的伦理失范问题,政府部门需要积极作为,主动协同各方主体,形成共同监管、共同治理的新格局。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统筹、协调和引导自媒体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参与主体,激发各主体参与意识,构建多元协同共治的自媒体新闻监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应对负面舆情和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回应制度、问责制度等,制定在一定时限内公布切实可信信息的相关规定,确保政府回应的时效性。[11]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建设,加快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秩序,推进自媒体平台监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加强平台的自我规范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發展,自媒体在社会大众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要充分了解自媒体用户表达的诉求。[12]新媒体因缺乏传统媒体所积累的专业经验和职业规范,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失范问题,传统媒体的“守护人”角色在自媒体平台上出现了相对“缺位”。因此,自媒体平台需要以理性的反思、公正诚实且自律的思考,将质疑态度和反思机制灌注在信息传播和接收的全过程中[13],在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转变运营理念,培育受众的“智媒”素养,提高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感,注重新闻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和伦理法治意识的增强。与此同时,需要提高自媒体平台的技术构造,通过人机协同推进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交融[14],并通过设置相应的技术壁垒,对自媒体平台生产的新闻进行监控筛选和有效性屏蔽。

(三)引导自媒体用户的健康参与

由于自媒体用户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自媒体用户缺乏对问题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存在盲从、盲信、忙传有待证实新闻言论的失范行为,進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科学性信息的理性情绪可以引导网络舆论,实现个体非理性对待向群体理性信念的转变[15],可以有效避免自媒体用户从众行为的发生。因此,加强和提升自媒体用户的责任意识及道德水平,提升自媒体用户的辨识能力和判断理性,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通过重塑新闻伦理价值观、构建舆论和谐生态环境、强化社会公信力建设等举措,来引导自媒体用户健康有序地运用自媒体平台,维系自媒体舆论环境的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自媒体新闻传播环境。

四、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公共伦理问题,对自媒体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公共伦理要求。面对新的问题和要求,要构建能有效回应公共危机事件的公共伦理体系,以维系和巩固健康的公共伦理秩序。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协同各方,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监管;自媒体平台要通过加强自身伦理建设,创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网络舆论环境,培育良好的媒介素养,提高新闻内容生产的透明度;在提升自媒体用户参与自媒体的广度和效度的同时,要增强自媒体作为参与主体的道德建设与责任意识,以此来改善和规范自媒体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网络行为,在平等开放、相互支持的环境下,建立良性循环的自媒体生态系统,以此保障自媒体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2-02-25)[2022-04-0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202/t20220225_71727.htm.

[2] 付丹宇.泛媒体时代公共危机传播下的媒介素养问题浅析[J].新闻世界,2014(08):130-132.

[3] 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2.

[4] 胡雨晗.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新闻传播的“蝴蝶效应”[J].新闻论坛,2019(01):88-91.

[5] Robert M. Entman.Framing: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3):51-58.

[6] 孙晓晨,李沁,刘振业,等.自媒体发展给政府监管带来的挑战[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06):38-40.

[7] 顾理平.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面向与进路[J].传媒观察,2019(09):5-10.

[8] 宋全成.论自媒体的特征、挑战及其综合管制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5(3):112-120.

[9] 时笑婉.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J].新闻传播,2017(16):108-109.

[10] 张志安,陈子亮.自媒体的叙事特征、社会功能及公共价值[J].新闻与写作,2018(09):72-79.

[11] 刘红波,高新珉.负面舆情、政府回应与话语权重构——基于1711个社交媒体案例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1(05):130-137.

[12] Elizabeth. J,Avery. Melissa.W, Graham. Sejin Park.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local government criss communications[J].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15:89.

[13] 黎秋玲.论自媒体平台的网络伦理操守[J].网络传播,2018(06):89-91.

[14] 许向东.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4):60-66.

[15] 倪炜伦,薛可.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参与动机与行为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东南传播,2021(05):108-112.

The Representation,Attribution and Regulation of We-Media News Ethical Anomie in the Background of Public Crisis

Zhou Bin Zheng Shuang

(1.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ichuan,Chengdu,610500;2.Financial and Economic Program Center of China Media Group,Beijing,100859)

上一篇:工作总结造价员范文下一篇:河北外国语学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