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弊审计范文

2023-09-19

舞弊审计范文第1篇

【摘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准确的财务数据作为依靠,如果财务报表不能如实说明现实市场状况就会严重影响市场秩序。财务报表舞弊问题作为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一旦发生,将会使得会计信息相当不准确,并且对于利益相关方也会产生恶劣影响,导致整个社会信誉危机。在以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为远景的前提下,文章通过对财务报表舞弊的相关分析,简要概述了对于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审计的相关对策。从而最大限度减少财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财务报表舞弊 审计 对策

放眼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大集团公司中的财务报表却并不能如预期准确如实的反应实际情况。为了投资、利益回报,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屡见不鲜。财务报表舞弊会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持续的恶化势必会造成社会信誉危机。在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财务舞弊的审计工作应当被提起重视,重视审计对策,加强审计力度,以期实现相对健康的财务状况表现。针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相关问题,需要我们对于财务报表舞弊出现的原因以及表现做出介绍,从而对症下药,找到相应有利的审计对策。

一、财务报表舞弊出现的原因以及产生的恶性影响

任何一个企业或者说会计主体,为了运营的需要必须向外界提供反映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的财务报表,专业的财务报表需要包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者是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1]。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就是主观的对于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欺骗性或者是错误的修改,以期实现欺骗报表使用者。在诸多的财务报表舞弊现象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夸大自身资产和收入,在对于自身负债上主观减少虚报等等。

(一)财务报表舞弊出现的原因

首先财务报表体现出的盈利状况不仅能够在资本市场效率方面体现出一个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且有时这个财务报表的情况还与领导层面的股权分红相关联,很多高级领导职位的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会通过财务报表的虚报,增加个人利益。在实际的财务报表中,如果公司主观有一种战略就是要去满足或者超过预期的盈利状况,这就在无形中会迫使管理人员去虚报财务状况,甚至会得到某种程度上的鼓励去进行舞弊行为。

其次现在上市公司为了在股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资金,会导致出现肆意编造财务信息的情况。像这种超额的经济利益驱使也是财务报表舞弊发生的诱因之一,通过财务报表的虚报可以获得更加长期的融资和额外的资本投资;进行股票价值的维持或增加;即便是不好的财务绩效也要通过虚假信息进行舞弊,从表面上解决财务困难[1]。

再次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不管怎么说,财务报表是直接出自财务人员之手,出现舞弊现象,财务会计人员是直接的参与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总是不注重自身职业道德,再加上企业不去制定统一的会计职业准则,就会在法律意识薄弱的前提下为了迎合公司利益需求做出违法乱纪的舞弊现象。当然在此其中,也不缺少个人利益的趋势,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舞弊。

(二)财务报表舞弊造成的恶性影响

财务报表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企业管理的决策层是依据财务报表来把握企业过程的成就与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财务报表的数据预测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因此财务报表舞弊的话,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进行财务报表舞弊操作,从长远来看会使得相关决策没有理论依据,并且严重弱化了财务报表本身所具有的职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管理当局决策失真。长此以往,企业基础管理与内控机制就会受到威胁,严重制约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除此之外,财务报表还影响三大相关方的决策。如果舞弊失实,就会对于很多相关的决策造成颠覆性的危害。相关方包含潜在的投资者,还有企业员工和政府调控部门。潜在的投资者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的表现决定是否要投资该企业,公司内部员工也是通过企业财务报表看到自己的应有权益是否得以实现并据此与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对比,决定是否符合自己预期目标,而政府部门根据财务报表的情况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把握,从而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2]。如果财务报表舞弊,三方就会做出错误甚至截然相反的决定,这样一来就会五行中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环境,对于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背道而驰。

再有就是一种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财务报表舞弊必然不利于诚信体系建设。在会计行业中,参与者的诚信是本行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假的财务信息或者说财务报表舞弊的行为会严重的破坏经济效率和效益,造成市场秩序破坏,出现诚信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极大的阻碍。

二、对于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审计的相关有力对策

针对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对于审计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程序需要规范

首先要求审计人员要加强舞弊迹象的识别。要加强审计参与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够准确识别出潜在或者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迹象。其次要能够准确科学的对于财务报表进行评价,对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风险要及时纠正,因为相关数据之间与公司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关系,影响着决策的准确性。再次对于审计的实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有一个特定的小组,小组的参与人员必须是经验丰富或者是技能出众的人员。审计中的相关程序和不当之处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调整,以适应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2]。最后审计一定要实施才能得到效果,尤其是进行风险再评估及修改审计计划,针对于此必须要对审计的范围进行扩大,甚至修改审计的程序,并且还要对于审计意见与结论进行合理保证。除此之外,要着重强调对于审计方法的优化,要通过专业的辨识进行合理审计。

(二)在进行审计的同时最终要的一点是需要了解所需要审计客户的经营状况

审计的目的就是对于企业运行状况提出意见和问题,因为要对客户的经济情况做好深入地剖析和探究,参与人员要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客户信息。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所存在外在竞争情况和经济发展程度,而且还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和实际的财务结构。只有深入地对企业进行了解,才能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于财务报表的舞弊迹象进行准确把握。使得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能在实施工作当中了解到所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便提前找到应对策略,从而进一步加强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质量和水平[1]。

(三)在实际的操作中还需要做好实地调查,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多邀请业界经验丰富的专家

审计参与人员在进行拓宽范围同时能够提高发现财务报表舞弊的概率。在进行调查工作的时候,审计人员要做好外部和内部的双重调查。作为外部的要加强企业生产现场的调查,对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作为内部的审计调查,要加强与内部工作人员的调查询问,以此来获得企业详尽并且准确的信息。

三、小结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我们需要认清的是中国经济尚处于市场经济初期,对于财务报表舞弊现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同时也是更深层次道德信念的凸显。因此,对于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的相关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问题,需要企业以及投资者还有政府三方做好三位一体的监督和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我们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加强舞弊现象的缩减,才能使市场经济秩序恢复平稳,使中国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季君.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对策[J].商.会计审计.

[2]吴东芳.目前关于财务报表舞弊及其审计问题的思考[J].时代金融.

作者简介:普丽萍(1980-),女,云南昆明人,云南财经大学本科生,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

舞弊审计范文第2篇

摘  要:基于近期揭露的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运用GONE理论从四个方面去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再结合正中珠江对康美药业审计的实际情况,发现审计失败的原因有独立性缺失,缺少职业怀疑态度与应有的关注,未充分的比较分析等。因此,应遏制贪婪之心并减少舞弊机会,完善上市制度,推进注册制,以防范财务舞弊;提高审计独立性并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充分利用分析性复核并提高会计师的素质等,以防范审计失败。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舞弊 ;审计失败;康美药业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存在很多不足,有一部分上市公司总是怀有一种侥幸的心理去通过财务舞弊的方法来牟取不正当利益。著名的安然舞弊事件和银广夏舞弊事件都是典型财务舞弊的代表。他们都一度把财务舞弊引入到了人们的视线中,成了资本市场上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各方面都在快速的发展,财务舞弊不仅对上市公司的信用有极其恶劣的影响,还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经济快速增长都有极大的阻碍作用。所以,对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的研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一、案例描述

(一)案例公司简介

康美药业是在2001年上市的,股票代码为600518。康美药业在中国的医药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主要生产和销售医药方面的产品,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国际认证。除了医药相关的业务外,康美药业还涉及房地产和建材相关的业务。

(二)舞弊行为

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声称自己的299亿元现金不翼而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监管部门的调查。证监会在2019年5月17日公布了对康美药业调查的相关进展,通报了康美药业在2016年至2018年存在的重大造假行为。一是康美药业伪造银行单据来虚假增加银行存款。二是康美药业使用虚假凭证来增加收入。三是康美药业通过关联方用自己的资金来购买自己的股票,操纵股价。

二、案例分析

(一)舞弊动因分析

1.贪婪因子

第一,康美药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屡次通过行贿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业绩上

为了讨好投资者造假之外,“行贿门”事件更能体现康美药业的贪婪之心。通过中国文书网可以查到康美药业涉及的一系列行贿案的判决书。最近的是2019年3月为了在四川阆中市进行投资而贿赂了20万元港币给当地市委书记。相关媒体报道称这是康美药业被爆出的第五次行贿案件了。在过去的15年中,康美药业向证监会和药监局等监管机构都有不同金额的行贿行为。为了谋求利益满足自己的贪婪之心,毫无道德底线可言。这样的企业怎么能做到不财务舞弊呢?

第二,康美药业的老板马兴田喜欢投机赚取暴利。投机的行为是高风险的,如果出现不可控因素,那么投入的资金就会血本无归。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直都是一个暴利行业。康美药业看中了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在2012就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汇润地产正是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妻子名下的公司,该公司投资开发了很多楼盘。康美药业在被调查之前声称2019年要在地产行业投入165.5亿元。这无疑是一笔庞大的资金,想要得到这一部分资金就需要有好看的报表数据。康美药业这种不脚踏实地、喜欢投机的行为下面隐藏着一颗贪婪的心。

2.需要因子

第一,康美药业一直存在存款和贷款都很高的问题,虽然账上有300亿元的资金,但是2019年2月份20亿元的债务都没办法偿还。这可以看出康美药业的300亿现金的质量是不高的。上市以来,康美药业数次融资,股权融资金额大概为160亿元,债券融资更是达到了526.5亿元,借款融资也有123.95亿元。此外,康美药业的前十大股东的股权几乎全部都质押出去了。这些情况都可以说明康美药业是特别需要钱的,在巨大的资金需求下,康美

药业有舞弊的动机。

第二,避免强制退市。核准制度下,“壳资源”显得特别的重要。对上市公司的审核严格导致上市公司把壳看成了无价之宝。想要得到上市公司的这个壳,企業会付出非常大的成本。所以,为了保住这个壳,企业往往会不择手段。经过研究发现,康美药业最近四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连扣非净利润的一半都不到,毛利率比同行业的同仁堂和中国中药高得多。这意味着公司赚了很多纸面财富,涉嫌利润虚增。虚增利润就可以帮助康美药业继续保壳,康美药业可能认为只要留着青山,其他的东西都是会有的。

3.机会因子

康美药业的内部控制是无效的。根据康美药业披露的信息可以发现,康美药业2018年的内控审计报告是否定意见。这就说明康美的内控是存在很大问题的。此外,有专家爆出,在他去康美药业调研的时候,发现康美药业的股东大会根本没有交流,就是一个走过场的会议。全公司的员工和管理层的言行都没有一点大公司的样子,让人感到很失望。马兴田自己也承认康美药业的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的问题,管理层和实际控制人完全在内部控制之上,所以导致财务舞弊也不足为奇。

4.暴露因子

第一,财务舞弊暴露可能性低。[1]康美药业为自身的舞弊行为披上了“合理化”的外衣。舞弊的手段虽然说不怎么高深,但是由于康美药业的公司治理、内控存在很多缺陷,实际控制人的权利完全左右了内部控制,再加之外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够,审査监管不到位和审计机构的固有缺陷,例如审计的时间、成本和效益、合理保证等固有缺陷都会让舞弊更难被发现。因此,康美药业舞弊成本是很低的。

第二,财务舞弊暴露后处罚较轻。 在此案例中,300亿元的存款和企业所受的处罚完全是没有可比性的。我国对舞弊的处罚一直都太轻。这就导致规规矩矩做实业的企业赚不到大钱,而那些走舞弊这条邪道的企业却一夜暴富。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很难安心去做实业,反而容易走上舞弊的道路。因为财富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然而暴露后的处罚却显得不痛不痒。

(二)审计失败分析

1.独立性缺失

独立性是审计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审计机构失去了独立性,那么审计报告是不可信的。自从康美药业上市以后,正中珠江一直在给他进行年报审计。该事务所是康美药业IPO时合作的中介机构,双方有19年的合作时间了。在这19年的合作期间里,外界不断对康美药业存款和贷款双高的问题发出质疑,甚至还有人去证监局举报,可是正中珠江一直都假装不知道,在2017年之前一直出具的是标准审计意见。康美药业在2017年发生的重大会计错误也没有被正中珠江发现。这很可能是利益使事务所把职业道德放在了一边。从康美药业每年的审计费用的记录可以看出,正中珠江这19年的相伴换来了康美药业3235万元的回报。试想,要是康美药业这300亿元没有消失,那么正中珠江还会为了这块每年接近200万元的肥肉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吧。

2.缺少职业怀疑态度与应有的关注

正中珠江在2017年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让人对审计师是否执行函证感到疑问。虽然说康美药业账上有存款300亿元,但是这如果是康美药业伪造的,那么审计师通过银行第三方机构取得函证信息,一下就能辨别真伪。还有审计师对于存货是否产生过怀疑,是否进行过监盘。审计师如果保持了应该有的怀疑态度,那么应该采用有效的方法去监盘,而不只是完全委托所谓的专家去做。货币资金一直都是重点审计的对象。出现这么大的问题说明审计师严重的失职。其连最基本的怀疑态度都没有。

3.未充分的比较分析

存货和销售收入等钩稽关系以及存货的减值准备和周转率都没有被考虑。康美药业这次更正的内容中,主营业务收入调减了88.98亿,主营业务成本调减了76.62亿元,以此估算所调整业务的毛利率为13.9%。纵观康美近几年的财务数据,除了销售额较小的食品和中药材贸易外,没有哪个业务板块毛利率低于过20%,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大幅调整显然不是单一业务计算误差所致。无论涉及多少业务板块,这些板块的高毛利率面纱就要被揭开。

4.审计员素質较低

我国审计相关的从业人员的构成不是很合理,存在一些素质不高的审计人员,事务所缺乏经过高标准训练的职业人才。我国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低水平的事务所。这些小所会产生不正当的竞争。他们往往是追求利益而不讲求质量。这就会对整个市场秩序产生影响。此外,审计工作强度特别大,而且还要随时出差,员工离职率特别高。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聘请非专业的实习生来做相关的审计工作,这也大大地降低了审计员的平均素质,也会给事务所带来很大的风险 。

三、相关对策

(一)防范财务舞弊

1.遏制贪婪之心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帮助公司上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公司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根本,从根源上切除贪婪之心。预防企业高管贪婪之心的关键在于心理预防,在于通过教育来提升企业高管的素质。在这个新时期,我们应该建立更多的方法和媒介,积极地培训和发展这种高标准的价值观,从根源上减少企业高管的贪婪心理。贪婪心理与错误的价值观念有非常重要的关联。要通过相关的学习和教育让企业高层自觉去树立这种正确却不动摇的价值观念。引导企业高层人员主动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合理地对待物质上的需求,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的素质上来。引导企业高层人员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道德修养目标,建立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增强对不良诱惑的抵抗力。让企业高管远离享乐主义和不好的生活方式,从思想上建立拒贪防线。康美药业应该创建学习诚信文化的风气,加强企业员工的道德建设。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财务人员能力的培养。由于会计知识每年都有变化,公司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训,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评价和考核。

2.减少舞弊机会

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监管部门要对康美药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并定期评价制度的执行情况。此外,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要更加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估公司的风险。[2]针对康美药业舞弊案,首先,应制定公司在出现管理层舞弊时的“应急反应”机制。比如,如果出现公司总经理兼任董事长舞弊的情况时,公司可以启动内部审计部门避开总经理和董事长,直接向内部审计委员会和股东大会上报的程序,并及时与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法律顾问进行沟通。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应面向全公司开展反舞弊培训,开通舞弊举报渠道,设立奖励制度,使公司各部门职工树立揭发舞弊的责任意识。同时,内审人员应运用风险管理的审计方法应对管理层的舞弊。最后,内部审计部门应顺应内部审计环境的变化,搭建体系化的大数据审计实务框架、设计以职能研究驱动风险管理的审计全流程作业平台,同时运用便捷的审计分析工具快速定位公司在审计、经营等方面的风险,识别业务、内部控制等流程的缺陷,从而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审计监控体系,为预防和发现管理层舞弊提供可能。

3.完善上市制度,推进注册制

第一,实行注册制。在注册制下,发行方发行股票的限制条件被降低。若是上市成功,竞争遵循的是市场化原则,能力强的公司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能力差的公司则被市场淘汰。当证券市场撕开了退市出口之后,加上注册制的推行,上市公司将不再具有“壳资源”这种属性。企业自身的价值是由自身的运营管理决定。企业经营管理得当,市场的反应会很好,市价就会相应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不当,就会被市场淘汰、被投资者摒弃,垃圾股永远是垃圾股,不会再借助“壳资源”的属性翻身了。这预示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是朝着市场化发展的,这也是 A股市场向市场化改革的一大进步。

第二,完善退市机制。企业上市以后的地位就几乎稳定。康美药业这一类的财务造假公司正是考虑到一旦东窗事发,很大可能面临的只是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上市公司地位却能保住。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上市公司一旦没有了价值就可以顺利地实现退市,那么资本市场资源将会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4.加强监管、加重处罚

第一,证监会应加大监管力度。证监会应该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点检查,有效防范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证监会应该坚持问题导向、风险导向,有针对性地把有限的监管资源用到突出的问题上。

第二,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构建企业信用档案。在全社会跨部门建立全方位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将曾经因为造假受到过证监会处罚的企业和事务所作为证监会重点检查和监督的对象。同时,重视上市公司同行业、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开辟专门的渠道,使真实有效的举报和监督信息能更好地反映至监管部门,从而有效防范上市公司舞弊。

(二)防范审计失败相关对策

1. 提高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就是灵魂,没有了灵魂审计的质量是没有保障的。[3]现在还存在很多像康美药业一样19年都没有换过事务所的企业。企业应该在合作一定的时间之后就更换合作的事务所。如果长期不换事务所,就算审计师发现该企业有舞弊问题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为了改善现在审计独立性日渐下降的趋势,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措施来禁止事务所和企业之间有损独立性的联系。

第一,改变审计的委托模式。现有的委托模式对审计的独立性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涉及很多利益的关系没法完全做到客观和公正。可以委托管理者和股东的“第三方”来进行审计。例如,可以选择审计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来担任审计受托方这个角色。另外从审计费用的角度来说,可以考虑通过保险公司来担任付款的那一方,让保险公司对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付款额,最后的风险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这样一来,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就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了,并且保险公司的利益就和社会公众、审计报告的质量是一致的。

第二,将鉴证业务与非鉴证业务分开。为了避免非鉴证服务影响鉴证业务的独立性,该两项业务不应该由同一个事务所来承接。第一,事务所可以分别设立从事两个方面的独立部门。第二,事务所可以把非鉴证服务独立出去,创立一个完全独立的中介机构。但是要想切实地把这两个业务分离开,还是需要在有相关法律的前提下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第三,要经常更换主审会计师。[4]审计的独立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主任会计师决定的如果被审计单位长期不换主任会计师,很容易产生固有的思维。这对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问题是不利的。

2.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

在整个审计期间,审计师都应该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5]审计师应该对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保持怀疑,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审计证据也要保持怀疑,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审计师对审计的资料保持怀疑,可以很快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的效率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在与客户交谈时,要对客户的诚信保持怀疑并进行分析。如果客户的诚信存在问题,那么就解除合作,这样才能减少事务所承受的风险。

3.充分利用分析性复核

审计工作虽然说审计质量是第一位,但是也要考虑投入成本的多少,因为审计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事务所想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获得丰厚的利润,只有通过充分地利用审计资源来降低成本获得利润。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审计的效率,合理地分配审计资源,达到质量和收益的平衡。

4.提高会计师的素质

第一,提高会计师的专业技能。首先,要提高选拔人才的标准,完善会计师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增加更多相关知识的考试科目。其次,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后续教育和培训的相关制度,把现有会计师的年龄大、学历低的问题给解决了,可以每年给会计师进行年鉴考核。如果通过不了就把证书给取消了。我相信有这种制度的存在,会计师提升自己能力的主动性会特别的高。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防止其在其位不谋其事。对审计人员的入职进行严格的挑选,同时建立相应的培训、考核和评价体系。企业对事务所的更换应该严格地按照规定来进行,让碌碌无为的事务所下台,让具有胜任能力的事务所来为公司做贡献。此外,监管部门应该强化对事务所的监督,对违法和违规的事务所提出整改建议和做出处罚。

第二,加强会计师的道德建设。职業道德与会计师的独立性有很大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内在动力。会计师只有具备了高标准的职业道德才能抵抗得了利益的诱惑,才能受到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审计界的会计师都应该把荣誉放在首位。职业道德就是获得荣誉的保证。所以,应该建立会计师的道德建设体系,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会对我国会计师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5.进行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站在了企业战略的高度对企业进行审计,比传统的方法更能有效地发现企业的问题。风险导向审计是在对企业有一个透彻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企业的风险。这种新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已经得到了实践证实。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对这种审计方法大力地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炳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财务舞弊识别模型构建[J].财会通讯,2019(5):93-97.

[2]崔东颖,胡明霞.“雅百特”财务舞弊案例研究——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9(4):6-9.

[3]陈蓁.基于审计失败案例的注册会计师函证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9(3):26-28.

[4]田宁.舞弊公司审计师变更及治理研究——以欣泰电气为例[J].财会通讯,2019(4):99-103.

[5]魏明丽,刘鑫.注册会计师保持职业怀疑的重要性——以立信对大智慧审计失败为例[J].河北企业,2019(1):33-34.

舞弊审计范文第3篇

时代不断发展,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繁荣, 但在繁荣发展的背后, 也存在大量的问题。现阶段, 我国财务舞弊案层出不穷, 其案件数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一方面, 受财务舞弊影响, 导致当前的注册会计师承受巨大的信任危机与诉讼压力, 另一方面, 导致我国证券市场信用受到质疑, 造成不良影响。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概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 相关的审计人员对被审计的企业单位存存在的风险计进行合理的分析, 并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判别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控制, 促使其明确剩余风险, 将剩余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满足实际的需求。

3 在财务舞弊审计中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

现阶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主要强调企业自身的宏观经济环境, 并以此为基础, 合理的开展审计工作, 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从某种意义分析,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改变了传统的审计模式, 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促使其逐渐向高层次转化, 进而对被审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进行合理的财务舞弊风险评估, 保证审计过程的合理性与全面性, 达到最终的审计目的。与此同时, 审计方法也逐渐变得多样化, 进而满足当前实际的需求, 例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可以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估, 验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 并利用多种手段对现阶段企业进行综合性评估, 如利用财务信息、风险评估以及绩效评估等, 保证实际的审计过程的精确性, 提升实际的审计质量, 从根本上降低财务舞弊情况。

4 推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识别财务舞弊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对于企业来说, 其实际的生产经营目标是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 而部分企业为获取高额的利润而不惜采用不法的手段进行, 进而导致财务舞弊的情况发生, 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 灵活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是解决财务舞弊情况的有效措施, 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合理的利用。

4.1 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审计水平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风险导向审计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应合理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 从整体上提升其技术应用水平, 以此来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达到实际的应用目的。例如,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被普遍应用, 自身优点较多, 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 合理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如, 计算机软件功能技术, 利用软件自身的特点, 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数据整理等, 从整体上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 进而为后续的风险评估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 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还有计算机分析技术、计算机审计风险评估技术、抽样调查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等, 可以从根本上促使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 相关工作人员或律师事务所等应进行完善合理的数据库建立, 将数据库内包含的信息资源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并保证其可以及时更新, 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风险评估数据与内容, 促使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提升工作效率。

4.2 合理进行审计理念更新

实际上,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的审计存在明显的差别, 无论是在审计的理念、程序上还是在方法、方式上均存在较大的不同, 尤其是在理念方面, 因此, 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进行合理的审计理念更新, 以满足当前实际的需求。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实施与开展过程中, 应以现阶段的控制实际的审计风险, 并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为实际的目标, 同时保证对重大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 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从客观上分析, 审计风险是一个过程, 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与克服风险。基于此,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重点突出实际的审计问题导向, 结合被审计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与管理层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进行标准的审计, 按照标准的流程, 将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重点内容, 满足实际的需求, 促使其审计顺利进行, 并保证审计结果的精确性。

4.3 改变传统的审计模式提升管理舞弊风险技术

当前, 在进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中, 通常采用假设的方式假设“企业管理层不可信任”, 并以此为基础, 进行合理的审计, 相对来说, 就是在审计过程中, 无论设计的客户说什么与承诺什么, 都不可以因此对管理层进行信任, 进而减少实际的审计范围, 导致实际的审计证据不足, 进而影响审计结果。因此,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相关工作人员应保证自身具备良好严谨的工作态度, 尤其是应对实际的审计过程中舞弊行为保持谨慎态度, 以怀疑的态度进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 以实际的证据进行分析, 而不是以感觉进行判断, 以此来保证审计的结果。与此同时, 应不断提升管理舞弊风险技术, 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 部分舞弊人员自身的反审计能力也不断提升, 因此, 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 以此来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识别财务舞弊中的应用, 可以有效地辨别企业财务信息的真伪, 并利用合理的技术手段, 对被审计的企业进行合理的判断与综合评价, 保证设计过程顺利进行, 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创新, 以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是现阶段的一种新型审计方式, 对于财务舞弊审计来说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进而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部分, 影响应用效果。基于此,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验, 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识别财务舞弊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财务舞弊

参考文献

[1] 王杨鑫.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经贸实践, 2016 (17) .

舞弊审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类型;违法手段;审计对策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财务舞弊,是舞弊者为实现自身不正当利益实施的有预谋有计划的故意行为。既然是故意而为之,则舞弊者必然会为了粉饰这一行为精心筹划,审计师就充当了资本市场的侦探这一重要角色,抽丝剥茧,还原真相,在与舞弊者的持续博弈中,不断提高审计技能、寻求舞弊审计最优对策,防范潜在的欺诈行为频繁发生,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一、财务舞弊概念界定及舞弊类型梳理

对于财务舞弊概念,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表述及界定,但均认同财务舞弊是为了欺骗财务报告预期使用者、获取不正当利益,对财务报告中所列示数字及报表附注的披露进行有意的篡改或隐瞒等不当行为,致使报表使用者对舞弊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错判。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对多家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其中不乏涉及财务舞弊的企业,因此我们梳理了2011年-2017年被证监会处罚企业的违法事实、违法手段及处罚情况,汇总整理出了我国公开受罚上市公司的主要舞弊类型如下表1,舞弊类型并发性如下表2: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具有财务舞弊行为的被罚企业涉及的舞弊类型往往不只一种,具备两种及三种舞弊行为的企业占比较高,其中有大量涉嫌违规披露和不正当关联交易的舞弊公司。例如:2011年被罚的五粮液投资有限公司涉及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和多记主营业务收入100000万元等;由于不正当的关联交易,2012年被罚的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构成虚增收入和利润1,798,458.48万元;2013年引起轰动的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及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均通过多种手段虚增了巨额利润并进行了违规披露等违法事项;2014年被罚舞弊企业不乏南方股份、宝硕股份、华塑控股、康达新材、北生药业、海联讯通等知名上市公司的身影;2015年华锐风电有限公司受到处罚,因2011年虚增营业收入2,431,739,125.66元,多预提运费31,350,686.83元,多计提坏账118,610,423.77元,虚增利润总额277,861,363.60元;2016年被罚企业参仙源2013年少计成本55,382,210元,通过不公允的价格关联交易虚增收入从而虚增利润73,729,327元;2017年被罚企业振隆特产2012年-2014年IPO期间虚增销售单价、虚增存货形成虚假记载。

这些舞弊事件均对证券市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劣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财务舞弊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舞弊行为持续频发,舞弊风险也从未真正远去。

二、财务舞弊主要手段

1.违规披露。违规披露事项既包含虚假记载又包括延迟披露,其中,延迟披露指的是财务信息报告得不及时,造成信息不对称,影响投资者决策效率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害。虚假记载主要包括不实记载和隐瞒事项等致使财务信息报告得不完整不公允,并且通常与其他舞弊手段一起实施,性质更加恶劣,后果更加严重。在统计中我们发现往往被违规披露的信息有:未决诉讼、对外担保、关联方交易信息、委托理财、银行借款、其他业务收入、生产成本等等。

2.利用关联方进行不正当交易。作为最常见的舞弊手段之一,舞弊者通常选择隐瞒或虚构关联方信息,利用关联方编造虚假购销流程,粉饰经营业绩,或是采用受托经营方式将不良资产转移给关联方收取高额回报、通过资金拆借实现资金往来舞弊、将费用转移给关联方分担等等实现按需操纵利润的非法目的。

3.其他非会计舞弊手段。例如:资产重组并购舞弊、利用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舞弊、选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等。

4.会计舞弊手段。它贯穿在各个企业的舞弊进程之中,大体可以分为虚增资产、隐匿负债、虚增收入及少计成本费用等。其中,资产类每个科目都存在舞弊的可能性,例如:应收账款收回不结转、存货数量不实、固定资产改变其折旧方法虚增价值等,负债类通过隐瞒欠款影响其完整性,收入类可以采用改变收入确认时点、虚构经济业务实质、篡改营业范围等手段虚增利润,成本费用类不按实际结转成本、跨期列示费用、不恰当资本化等。通过这些会计手段,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列示金额被伪造,发布虚假财务报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三、财务舞弊审计对策

1.提高舞弊风险规避意识。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应要求,审计师应该在初步业务活动、风险评估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保持客观性和独立性和职业审慎,甚至在承接审计业务之前就将高风险的业务拒之门外,保证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该加强风险、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防范重点领域的审计风险,合理优化审计资源,实现审计目标。

2.明确舞弊审计思维。舞弊手法千变万化,事后总结固然重要,事前防范也必不可少。审计师应保持职业审慎、多换位思考、掌握自顶而下的思考方式,深入了解客户的实际经营状况,从舞弊者动机为切入点,分析实施舞弊的可能路径,站在舞弊者立场思考舞弊利弊的权衡,将舞弊与风险管控体系结合从根源上堵塞漏洞。

3.加强对财务舞弊的识别力度。多角度、全方位的建立财务舞弊预警标志,主要可以从以下几部分入手:(1)组织结构。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监督机制欠缺,缺乏高效运转的内控制度,董事会、管理层高度集权、专制,审计委员会不存在或失效,繁杂的机构设置和频繁的人事调动,绩效薪酬制度受股价变动等因素影响,内部审计收效甚微,外部审计机构不断更迭等。(2)财务状况。非常规的盈收状况、营运资金匮乏、生产能力弱化、负债较大、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重大诉讼、重大投资损失、不寻常的经营事项及存在短期盈利和实现高股价的迫切需要等。(3)企业经营。被证监会警告或处罚、在股票交易所停牌或退市、审计结果显示需要调整分录众多、关联交易发生频繁重大等。(4)外部行业环境。行业疲软或整体发展态势不佳、技术变革需求大、不利的经济竞争环境、企业本身经营成果违背行业规律等。

4.丰富舞弊侦测方法。无论是从发现舞弊迹象的线索收集还是对舞弊行为的取证过程,都需要与时俱进、拓宽渠道方法,寻求专业技术帮助、多现场调研,以求尽早发现控制舞弊苗头。与此同时,应该善于运用最新研究成果如cscore回归模型及其他综合方法来预测舞弊发生的可能性,重视分析性复核中全局视角行业分析和前景分析在审计中的实际应用,积极开发计算机审计技术等现代审计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

5.关注特殊事项及重点科目。特殊事项如关联方交易,首先要确定关联方的范围,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防止舞弊企业不履行关联方披露义务。其次多学习借鉴往年利用关联方舞弊案例,增强对关联方舞弊的感知力,遇到异常交易时多问为什么,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点科目如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常常充当“垃圾桶”或上市公司的“利润调节器”,一些长期挂账的应收款、非当期的费用等利用该科目隐身其真正性质,这时需要审计师刨根追底、对函证结果不可尽信,互相勾稽核实,透过经济业务现象窥探其本质,以防暗藏玄机。

参考文献:

[1]王敏.財务报表舞弊审计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 160-161.

[2]米妍驰.浅析企业内部舞弊审计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7(12): 173-174.

[3]刘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手段-基于2008- 2013年证监会处罚公告[J].财会月刊,2015(28):16-19.

[4]钱苹,罗玫.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预测模型[J].会计研究,2015(7): 18-25.

舞弊审计范文第5篇

企业在长期的存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类问题:如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造成应收账款的坏账;同时,有一部分供应商在供货之后,当年催要货款无果,以后由于该单位解散或业务员更换等原因,未及时催要货款或催要后债务人未付款,造成应付账款的长期挂账。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如果债权人在应收账款的权利时效内进行函证或书面催款并有相关书面证据的情况下,该笔应付账款应继续挂账;如不符合前述条件,则属于“长期挂账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一、“长期挂账无法支付”核销缘由

“长期挂账无法支付”应付账款一般是指超过三年以上尚未支付且无法支付及不须支付的应付账款。“长期挂账无法支付”应付账款应进行财务核销,理由如下:

一是税务要求。税务稽查对公司的“应付账款”是必须要重点检查的项目(特别是长期有余额且金额较大的)。检查方法是抽取其中大金额的款项,弄清来龙去脉,看是否存在将应计入销售收入或营业外收入的款项,挂在应付账款。

二是审计要求。应付账款的审计实质性程序中也要求检查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关注其是否可能因债权单位撤销或其他原因无法支付;关注账龄超过3年的大额应付账款,是否已作披露,并检查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偿还。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作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并注意其是否可能无需支付。对确实无需支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

二、“长期挂账无法支付”应付账款转销核算依据

(1)所得税法。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

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另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

(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1项至第8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人、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作为其他收入,并入企业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2)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的规定: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人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另外从实务处理的角度出发以及比照其他相关的准则如债务重组所得计入“营业外收入一债务重组利得”,以及制定新的会计准则尽量应与现行税法趋同,减少纳税调整事项的角度出发,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计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科目,作为企业的利得计人当期利润。

三、“长期挂账无法支付”应付账款转销账务处理

“长期挂账无法支付”应付账款转销时,借记“应付账款”,贷记“营业外收入——无法支付的款项”。

由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列入其他收入的应付款项为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所以须取得确实无法支付的各项证明。债权人符合下列条件且债务人取得债权人符合下述条件的相关依据时,即可推断为为因债权人缘故

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首先,就明确债权人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条件。根据财税[2009]5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企业除贷款类债权外的应收、预付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款项,在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具有法定资质的专业机构的技术鉴定证明下,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1)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3)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4)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5)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6)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其次,债权人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应提供相关依据。根据《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相关规定:企业应收、预付账款发生符合坏账损失条件的,申请坏账损失税前扣除,应提供下列相关依据:(1)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2)法院的败诉判决书、裁决书,或者胜诉但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3)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4)政府部门有关撤销、责令关闭的行政决定文件;(5)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死亡、失踪证明;(6)逾期三年以上及已无力清偿债务的确凿证明;(7)与债务人的债务重组协议及其相关证明;(8)其他相关证明。

另外,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中,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的,由企

业作出专项说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

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三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三年以上的,并能认定三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可以认定为损失。

以此类推,当债务人取得债权人符合上述六种情况的相关证明时,即可推断为为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同时提交税务局相关证明进行审查、备案,审查通过后可列入营业外收入。

四、“长期挂账无法支付”应付账款涉税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作为其他收入,并入企业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在以后支付时准予在税前扣除。

各地对此也有延续以前政策的处理规定,如:《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明确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大国税函[2009]37号)第七条关于应付账款、坏账损失的确认问题规定,企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超过三年以上),应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已经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的应付账款在以后支付的,可在支付税前扣除。超过三年是指合同到期后的下一起的连续三年。

再如,《宁波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2008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问题的通知》(甬地税一[2009]20号)第十一条关于长期挂账未付的应付账款核销的有关问题规定,企业已申报扣除的财产损失又获得价值恢复或补偿,应在价值恢复或实际取得补偿并入应纳税所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包括超过三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账款,如果债权人已按本办法规定确认损失并在税前扣除的,应并入当期应纳税所

舞弊审计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和形成机制,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框架效应和锚定心理等行为特质,分析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决策过程,并从行为主体心理视角探讨会计舞弊行为的管控策略,基于行为主体自身、企业制度安排和会计监管机构的监督等方面构建会计舞弊监管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硬”机制和“软”约束,更好地发挥会计舞弊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会计舞弊;行为经济学;行为主体;认知偏差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披露及时的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发展和运作的前提。近年来,绿大地、胜景山河、东方电子、欣泰电气、万福生科和方正集团等上市公司不断被曝光,会计舞弊(Accounting Fraud)案件层出不穷,案件扑朔迷离,舞弊手段多样,会计舞弊再次受到广泛关注。自从2002年开始,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Fraud Examiners , ACFE)就一直跟踪调查会计舞弊数据,在ACFE统计的会计舞弊案例中,仅有16%的案例基本全额追讨回舞弊损失,49%的案例未能追讨回任何损失。仅2016年,中国证监会就对证券市场违规上市公司下达行政处罚公告次数达到139起。

会计舞弊是一种经济犯罪行为,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管理层、治理层和个别关键员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背离商业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违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舞弊行为。如何预防会计舞弊案件发生,监管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就成为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关注的重要领域。

以往多数文献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来研究会计舞弊行为,假定行为主体都是遵循贝叶斯法则(Bayes Theorem),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者,行为主体决策都是完全理性(Perfect Rationality)的,这种假设忽视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假设中行为主体决策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美国决策专家Hastie[1]认为行为主体决策是根据自己的效用和信念选择行动的过程。行为经济学表明,行为主体具有的个体特质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由于受到认知能力局限性的影响,行为主体有时所产生的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会使得成本收益偏离完全理性下的结果。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假设出发,运用行为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探究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和形成机制,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框架效应和锚定心理等行为特质,分析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决策过程,为政府部門及相关机构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二、会计舞弊成因的理论述评

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会计舞弊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四种:精神病动机,为了舞弊而舞弊;利己性动机,为了追求地位和声望;思想性动机,为了报复他人;经济性动机,为了钱财资产。

Albrecht等[2]首次将舞弊三角理论(Fraud Triangle)中关于舞弊预防、舞弊检查和舞弊调查等方法引入到会计学领域。该理论认为,会计舞弊发生需要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被感知的经济社会压力(Pressure);二是舞弊存在合适的机会(Opportunity);三是舞弊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借口。他还指出舞弊有两种情形:偶然舞弊者和掠夺者。偶然舞弊者比较保守,只有当经济社会压力、存在合适的机会和合理化借口三个要素同时满足时,才会产生舞弊行为;掠夺者过于激进,一旦存在舞弊机会,就会实施舞弊行为。

Bologna等[3]提出GONE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由贪婪(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四个因子组成。根据组织行为学的观点,贪婪(Greed)对会计舞弊行为主体而言是一种心理特征因素,需要(Need)实际上构成了行为主体会计舞弊的动机,不良的行为动机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下会产生不正当的会计舞弊行为,上述四个因子实质上构成了滋生舞弊的四个条件。

Bologna和Lindquist [4]在GONE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风险因子由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两个方面组成:个别风险因子包括会计舞弊动机(压力)、情绪情感、道德品质;一般风险因子包括会计舞弊的机会、会计舞弊被发现的概率、会计舞弊发现后舞弊者被惩罚的性质和程度。

Bologna和Lindquist[5]提出了冰山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好比大海中的一座冰山,在这座冰山中,分表象特征和根本特征。表象特征指的是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部分,包括组织目标、效率衡量、等级制度、技术状况和财务资源,是舞弊结构考虑的基本因素;根本特征指的是隐藏在海平面以下未露出水面的冰山部分,包括认知道德、情绪情感、文化价值、观点态度和思想素质,这是会计舞弊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从实质上看,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应由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方面因素组成。

舞弊三角理论、GONE理论、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以及冰山理论等有关会计舞弊的动因理论虽各具特征,但多是“因素—结果”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即以完全理性来分析会计舞弊行为主体发生舞弊的行为决策过程。然而,行为主体往往很难做到完全理性,有时会表现出有限理性行为,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也是行为主体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经济行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变以及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日趋形成,行为主体认知能力也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以程式化特征为代表的会计舞弊成因理论在解释会计舞弊成因方面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三、会计舞弊的行为经济学分析及决策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的创新之处是依据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综合经济学、行为分析理论、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进行广泛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及行为实验的方法,搜集一手研究数据,侧重于研究个体行为认知及其行为决策,据此分析和解释经济运行规律。贺京同和汪丁丁[6]认为,行为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历史顺承和逻辑体系演进,主要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来思考问题。

近年来,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来研究会计舞弊问题,通过运用心理实验测试、调查问卷以及数量检验等方法,将行为经济学理论与会计舞弊问题结合起来,深究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本质。主流观点认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风险偏好(Risk Appetite)和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等心理因素是行为主体具体行为发生的内因,对行为主体的决策产生路径依赖和重要影响。Shiller [7]认为,行为主体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等行为特质会使得他们过于夸大自己的才华,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产生控制幻觉。Foster等[8]也认为行为主体过度自信膨胀的自我概念使其往往倾向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权力欲和成就动机的强烈驱使下,其行为决策具有明显的风险寻求倾向。Dennis和Chen[9]提出文化、道德和人情关系等因素对于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具有影响,上市公司管理层或关键财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同流合污客观上对会计舞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onald和Phyllis[10]提出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指出企业是高层管理者团队特征的反映,公司的道德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管的行为。行为主体的认知风格和人格类型与发生会计舞弊有一定的关联性,行为主体认知偏差是行为偏差的根本内因。陈艳和田文静[11]运用前景理论和心理賬户理论,从程序理性的角度,强调行为主体行为过程的存在,探究了行为主体会计舞弊的判断、识别和选择过程。孔晨和于洪鉴 [12]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检验了行为主体时间偏好程度、过度自信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与会计舞弊倾向的相关关系及影响程度。人们的行为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在决策时常常伴随着启发式问题导向,行为主体对信息掌握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带来一定的判断认知偏差,这是一种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判断。另外,行为主体的选择行为也不是传统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理性:一种无差异曲线,而是一种不确定情况下的选择。事实上,人们的行为偏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跨期决策中面临多种选择时容易出现“短视”(Short-Sighted)认知偏差,行为主体往往追求眼前效用的最大化,忽视长期利益。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行为分析,从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假设出发,基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从行为主体自身个体特质和心理因素去探寻会计舞弊行为发生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开展情景模拟实验或调查问卷等方式,探讨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其行为个体决策过程,回归现实思考和理性决策,为会计舞弊行为问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维,丰富了会计舞弊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四、会计舞弊的行为心理学分析及决策

行为心理学(Physical Psychology)主要研究行为主体的社会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现象,通过分析行为主体的行为思想、情感怎样受社会他人影响的过程,揭示行为主体所表现出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会计舞弊的行为心理学分析,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理论出发,将会计舞弊行为的产生与自我人格特征、心理特质以及独特文化背景、人口统计特征等因素结合起来,解释会计舞弊行为产生的动因。虽然会计舞弊行为可以用经济学理论与模型来支撑,但毕竟实施会计舞弊的主体是人,而研究人的会计舞弊行为离不开其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念以及人的心理特质等方面。文化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惰性力量,在特定条件下传统文化会影响会计舞弊的发生强度,有时会纵容、强化会计舞弊行为的动机及经济后果。Dennis和Chen[9]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对美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会计舞弊行为成因进行深刻剖析,提出了人际关系这个核心变量在会计舞弊过程中的影响,同时指出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到行为主体会计舞弊行为的产生。张玉明和陈前前[13]研究认为,良好的会计价值观、行为观和道德观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绩效。行为主体心理活动会对会计舞弊产生影响,动机不良的心理行为活动会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陈艳和田文静[11]从人性的复杂性出发,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会计信息舞弊的动机和形成机理,认为能否获得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满足是行为主体进行会计舞弊的直接动机。Beasley[14]也实证检验了消极的心理动机是诱发会计舞弊的直接因素,提出防范和治理会计舞弊行为应当从消除消极的心理动机入手。此外,对风险预期的不同心理反应,也会影响到会计舞弊发生的程度,行为主体的性格是喜欢冒险型,还是风险中立型、逃避风险型,导致产生会计舞弊的强度不同。高层梯队理论指出,行为主体的人口统计特征可以有效预测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会计舞弊的合理化过程。Zahra等[15]发现上市公司CEO的年龄、学历学位、工作经验和处世风格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行为主体会计舞弊合理化过程的产生。Davis和Pesch[16]发现CEO任期、工作职务经历和阅历影响着会计舞弊行为,经历、阅历越丰富的CEO考虑问题会比较充分,合理化其会计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另外,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也指出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受到群体一致性行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羊群行为可分为“真羊群行为”(Intentional Herding)和“伪羊群行为”(Spurious Herding),但由于行为主体的行为决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研究中往往难以真正区分。行为主体容易受到群体情绪情感的影响,往往放弃自己的信念与偏好,产生与群体相同或相近的行为。

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行为分析,结合了社会心理学理论、行为分析理论,将会计舞弊行为与之有机融合,促进了会计舞弊行为的研究,从另一个崭新视角来分析会计舞弊问题。

五、会计舞弊行为的管控策略

基于行为经济学分析,

行为主体在进行会计舞弊行为决策时,不仅会受到宏观环境因素、政策及市场因素、信息获取因素、会计舞弊成本和会计舞弊收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心理决策权重的影响。在特定的环境下,行为主体具有的一些个人特征如过度自信、风险偏好、时间偏好、政策依赖、锚定心理和框架效应等因素会其使产生扭曲的认知偏差,从而影响到行为主体会计舞弊的行为决策。

(一)基于行为主体自身的管控策略

1.掌握行为主体自身的会计舞弊心理倾向

行为主体在判断信息时往往出现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和自恋(Narcissism)偏差,会高估自己所拥有知识的精确性而低估外在信息的精确性、低估相关的风险、高估自己掌握情况的能力,从而导致信息的不确定性。借鉴Pulford和Colman [17]的做法,我们可以测量行为主体过度自信的程度,即Overconfidence=S-R。其中,S表示主观正确率,R表示客观正确率。

行为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会影响到会计舞弊行为的心理倾向,行为主体通过了解自身的会计舞弊心理倾向从而更加控制自己,避免做出不理智或放纵自我的行为。如果会计舞弊监管机制失衡,行为主体极易将会计舞弊动机转化为会计舞弊行为,获得的短期收益将会影响到内外部锁定(Fixation)功能,激发会计行为主体“短视”认知偏差心理,从而偏好采取会计舞弊行为。如果行为主体具有明显的风险偏好,那么他在实施会计舞弊行为决策时应当综合考虑预期收益与成本,权衡利弊得失,思考一下自己的会计舞弊心理倾向。如果行为主体具有冲动的会计舞弊心理倾向,在他自身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身边的人可以适时进行必要的、善意的提醒,尽可能地避免不正常行为的发生。

2.提高行为主体自身的认知能力

会计行为是多方博弈综合的结果,会计舞弊行为更是如此。因此,不应该把会计舞弊行为完全归因于行为主体本身,而是需要努力提高行为主体自身的认知能力,代表性偏误(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框架相依(Framing Dependence)和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等带来的影响,减少自身的主观认知偏差和短视心理行为。行为主体之所以会出现会计舞弊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存在短期认知偏差。因此,需要不断矫正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让会计舞弊行为被非程序性力量阻止,从根源上弱化会计舞弊动机。

加强对有关人员的认知风格和人格类型心理测试,关注并监督有问题的特殊群体,正确地权衡会计舞弊行为的利弊得失,可以降低和抑制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提高由于非理性的心理行为和人的本性所形成的认知能力,不仅对行为主体会计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产生影响,而且会降低由于锚定效应所带来的认知偏差,除了依靠自身经验的积累外,还可以通过后续学习、实践等方式来实现,如多关注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网站,从而引导个人做出更正确的行为决策。

3.消除行为主体自身存在的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每个行为主体都具有的一种心态,往往是一种对事情良好发展的心理预期。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下,这种心理预期可能会给行为主体带来乐观态度。有学者认为,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主要由于行为主体心存侥幸心理。侥幸心理的存在降低了会计舞弊行为的预期成本以及被发现的概率,提高了会计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和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了会计舞弊监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行为主体应当极力消除自身存在的侥幸心理,增强风险意识,不要把个别现象当成是普遍真理,不能按照心理预期去进行会计舞弊的决策,不要存有偶尔一次的会计舞弊行为是不会被发现的错误心理,通过建立内部锁定措施来破解会计舞弊行为主体的侥幸心理,增强会计监管的有效性。

(二)基于企业的管控策略

1.营造优秀的组织文化,增强内部锁定的管控功能

文化是一种伦理约束,也是一种合约安排。Farber[18]提出文化差异会影响到会计行为偏好,要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会计文化,发挥文化在会计准则制定权、会计制度执行权以及會计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约束功能。组织文化与行为主体道德品质塑造密切相关,特别是企业高管的目标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影响到组织的文化形成。

据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者50%以上都对会计舞弊行为习以为常,每家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会计舞弊行为。改善组织文化,制定道德行为规范,重建企业道德形象,这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遏制会计舞弊行为非常重要。因此,营造开放民主、风清气正的组织文化和会计文化有利于约束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内部锁定技术防线。Tirole[19]认为锁定技术包括外部锁定(政策法规、经济合约和组织纪律等)以及内部锁定(理想、信仰、目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两种。政策的锁定技术主要指政策法规中包含了许多让会计行为主体感到受到约束的规定,让其回归理性,就像被“捆绑”起来一样,无形地约束不良会计行为发生,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会计监管中去,使其不敢舞弊、不想舞弊,这样会大大降低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概率。

2.提高员工商业伦理道德,积极消除负面的锚定效应

在实施行为决策的过程中,行为主体往往以初始的锚定值(Anchoring Value,信息数据)作为参考点(Reference Point,参考系数)来估计事件的发生,往往忽略新信息、新数据的影响,难以接受新事物,不能遵循贝叶斯法则及时修正自己的信念,过于保守,由此引发认知偏差。因此,会计舞弊行为主体在决策行为过程中难免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但是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是非系统性的,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有效纠正和规避此种偏差。因此,应营造优秀的企业组织文化及氛围,提升员工的商业伦理道德,建立企业文化以及员工道德规范手册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积极向上、作风端正,运用锚定效应避免消极心态、从众心理和短视行为的发生,转变保守主义和反应不足。同时,员工道德规范手册和职业道德教育起到良好的束缚和锚定效应,引导员工积极端正工作作风,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3.预测行为主体框架效应,制定奖惩、举报和激励制度

一般来讲,发现舞弊的手段主要有内外部举报、管理层审查和内外部审计。据一项调查显示,43.3%的会计舞弊案件都是公众举报发现的,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众举报制度,进行有效激勵可以提高发现上市公司发生会计舞弊的概率。所以,应在发挥专业机构、人员作用的同时,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和完善群众举报制度,对于举报属实者应给予重奖,积极补偿其举报的风险损失,并给予完全保密。同时还应增强群众的举报意识和动力,增强群众监督的主动性,使会计舞弊者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中,不敢轻举妄动。奖惩制度的合理与否影响到员工对工作任务的认识及积极心理,负面的奖惩制度则使员工产生消极心理,在制定奖惩制度时,充分考虑降低认知主体框架效应所产生的决策差异影响,更多地从积极的一面来表述一项奖惩制度,由于管理者比普通员工对奖惩制度更具有敏感性,对管理者的奖惩制度应当更注重表述的态度与方式。

4.构建商业伦理道德评价体系,提高组织自身的免疫力

对于企业来说,构建会计商业伦理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长效机制,应当建立会计诚信等级评价系统,并向全社会公开,供社会人员查询使用。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曝光率,提高会计舞弊的成本和失信成本,增强会计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通过构建一套反会计舞弊免疫系统来提高会计舞弊行为的免疫力。同时,建立一套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发挥企业内外部监督职能,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内容完整。另外,强化会计舞弊监管中的德治方面,建立和完善商业伦理职业道德标准,将商业伦理职业道德与行为主体价值观、个人行为观融合为一体。

(三)基于会计监管机构的管控策略

1.构建会计监管政策法规,降低会计舞弊需求值的锚定效应

我国资本市场的政策法规、监管制度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都会影响到会计行为主体的心理预期,在决策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偏差、锚定心理和框架效应的影响,行为主体的完全理性发生了扭曲,行为主体往往以目标收益为锚定值,将会计舞弊预期收益看做是自己拥有的价值,在“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作用下,会计舞弊产生的预期收益对于行为主体的心理效用大于其实际效用,这也导致行为主体对会计舞弊预期收益赋予较高的权重系数。多数会计舞弊行为主体在做出行为决策时往往过度自信、过度乐观和过度自恋,从而诱发会计舞弊动机。

由于会计舞弊监管最终以上市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数据为依据,因此,会计信息数据成为会计行为主体是否进行会计舞弊判断预期收益或损失的参考值。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有关上市企业暂停上市和退市的制度,政府及监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应当考虑行为主体可能产生的锚定效应。因为人们可能仅仅为了满足指标的要求,而做出违背政策法规的行为,监管部门在对指标进行考察时,更多地关注企业实际的绩效考评,所以,需要降低政策法规的锚定效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

2.增强政策法规的外部锁定技术,实施有效“捆绑”

会计舞弊行为的成本与收益以及被发现的概率决定了会计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因此,可以通过降低收益、提高成本和提高被发现的概率来降低会计舞弊行为预期效用。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增强政策的外部锁定技术,改变行为主体的心理预期和判断,提高会计舞弊行为的潜在成本,加大力度提高会计舞弊行为被曝光的概率。

第一,提高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主要是通过降低被认定为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界限,增大行为主体会计舞弊的预期成本和舞弊行为被曝光惩罚的概率。第二,增强上市企业人员(尤其是高管)的责任感。主要是通过道德宣誓的方式,使得会计舞弊成本前置,提高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成本。第三,设立签字制度。签字制度使得会计舞弊责任更容易追溯,强化了对行为主体的外部锁定,有效破除会计舞弊的侥幸心理。《萨班斯法案》(SOX法案)第3类措施要求企业高管人员实施签字宣誓制度。我国政府部门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偏轻,会计监管机构应当借鉴SOX法案中的相关规定,完善证券监管政策,完善对会计舞弊的民事、刑事处罚制度,制定和完善严格的企业上市和违规退市的政策,增加会计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加强政府管制,增强政策法规中的外部锁定效应。同时,加大对涉案注册会计师行为的监管,创新监管机构监管行政问责管理体制,建立全面的内外部行政问责生态系统,信息及时公开,填补政府会计机构职能空白。

3.强化反会计舞弊宣传教育,提高会计舞弊成本

舞弊三角理论考虑了行为主体实施会计舞弊行为的成本和收益,会计舞弊决策中认知偏差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使行为主体低估会计舞弊的识别率,同时也低估了会计舞弊的惩罚后果和发生会计舞弊惩罚带来的声誉成本。因此,要对认知偏差进行合理的纠正或改善,应当从会计舞弊的识别与惩罚力度入手,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减轻会计舞弊决策过程中认知偏差的影响,减轻行为主体决策过程中认知偏差和过度自信所做出的错误判断。

根据Kahneman 和Tversky[20]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和“成本—收益”模型(Cost-Benefit Model),在认知偏差的作用下,会计行为主体选择是否实施会计舞弊存在以下函数关系:假设会计行为主体选择实施会计舞弊后获得的期望收益值xi的概率为αi,同时带来的预期成本yi的概率为βi,会计行为主体实施会计舞弊的条件是会计舞弊获得的期望收益值减去会计舞弊所发生的预期成本大于零,即:∑∏(αi)∨(Δxi)-∑∏(βi)∨(Δyi)>0(其中,Δxi=xi-x0,表示期望收益值xi相对于参考值x0的变化差值;Δyi=yi-y0,表示预期成本yi相对于参考值y0的变化差值),则行为主体将会做出实施会计舞弊的行为决策。

监管机构可通过推进反舞弊宣传教育的方式改变舞弊行为预期效用,反舞弊宣传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提高会计舞弊信息公开的透明度,通过网络、现场培训等途径加强反舞弊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的正面效应。二是持续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代理问题的不良影响,强调“软控制”,进一步实施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措施,提高其违规的预期成本。

除此之外,企业咨询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也不可或缺。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是遏制会计舞弊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其自身也容易受到认知偏差的消极影响。因此,降低注册会计师的认知偏差也非常重要。应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经济警察”的独特功能和外部锁定技术效应,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多维度、立体化的会计舞弊监管机制。另外,会计信息是否透明可靠是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应加大制定对会计舞弊行为的信息披露机制,使行为主体因提供不真实、不可靠的会计信息而受到的惩罚超过其会计舞弊成本和舞弊收益。同时,加快我国法务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制定和完善有关会计舞弊监管的专门法律,为确定会计舞弊以及会计舞弊监管的法律责任提供充分的依据和证据,建立健全会计舞弊监管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Hastie,R. Content Effects on Decision Making[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1, 85(2): 336-359.

[2] Albrecht,W.S., Wernz,G.W., Williams,T.L. Fraud: Bring the Light to the Dark Side of Business[M]. New York: Irwin Inc.,1995.

[3] Bologna,G.J., Lindquist,R.J., Wells,J.T. The Accountants Handbook of Fraud and Commercial Crime[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93.

[4] Bologna,G.J., Lindquist,R.J. Fraud Auditing and Forensic Accounting: New Tools and Techniques[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95.

[5] Bologna,G.J., Lindquist,R.J.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Consideration of Industry Trai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J].Accounting Horizons, 1999,68(4):237-255.

[6] 贺京同,汪丁丁.实验方法:经济学家入门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 Shiller,R.J.Measuring Bubble Expectations and Investor Confidence [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Financial Markets,2000, 1(1):49-60.

[8] Foster,J.D., Reidy,D.E., Misra,T.A. Narcissism and Stock Market Investing: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cksure Investing[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1, 50(6):816-821.

[9] Dennis,H., Chen,Y. Guanxi and Business Ethics in Confucian Society Today: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9, 89(2):235-250.

[10] Donald,C.H., Phyllis,A.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 9(2):193-206.

[11] 陈艳,田文静.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会计舞弊行为研究[J].会计师,2011,(6):4-9.

[12] 孔晨,于洪鉴.会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视角及未来展望[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5,(1):18-25.

[13] 张玉明,陈前前.会计文化与中小上市公司成长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5,(3):20-25.

[14] Beasley, M.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71(4):443-465.

[15] Zahra,S.A., Priem,R.L., Rasheed,A.A.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op Management Fraud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5, 31(6):803-828.

[16] Davis, J.S., Pesch,H.L. Fraud Dynamics and Controls in Organization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13 ,38 (7):469-483.

[17] Pulford,B.D.,Colman,A.M. Overconfidence,Base Rates and Outcome Positivity/Negativity of Predicted Events[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6, 87(3):431-445.

[18] Farber, D. B. Restoring Trust After Fraud: Does Corporate Governance Matter?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 80(2):539-561.

[19] Tirole, J. Rational Irrational: Some Economics of Self-Managemen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2, 46(2):633-655.

[20] Kahneman,D.,Tversky,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 1979, 47(2):263-292.

[21] 馮巧根.论管理会计范式的形成规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1):15-23.

上一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美容美发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