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7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我们呼吁“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掌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

二、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小奠定音乐教育基础

《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于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中国音乐教育》副主编吴斌说:“中小学音乐教育既不仅仅是通过音乐来进行教育,也不仅仅是通过教育来学习音乐;既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今天的享受而学音乐,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而学音乐,放眼世界,很多中外科学家都有深厚的音乐功底,对他们而言,音乐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基石,是音乐给他们灵感,是音乐给他们启发,是音乐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也是音乐给他们创造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音乐家两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纵观历史,古往今来有不少科学家都十分爱好音乐,并且富有很好的音乐修养,甚至在科学和音乐两方面才能都十分出众,他们都是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音乐基础。

三、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音乐教育能丰富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同时让小学生接触各种题材、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包括历史歌曲、革命歌曲、民歌、少儿优秀歌曲),这些作品多半是各个时期、不同地方优秀思想的精华,通过这些能够使小学生扩大视野,从中获得知识,也使小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认识客观世界,从中得到精神的升华,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音乐教育使智育更加趋于完善。从不同类的歌曲中,我们能够获得更多广泛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文化与生活风貌等)。在音乐教育中,小学生的听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音乐教育在许多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毅力、耐力、自制力、自信心、专注力、协调感等)的培养中还有着其独特的功能。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各种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功能。当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必须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要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首要的是学会理解音乐,从音乐作品中发掘出优秀的思想。列宁说:”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音乐教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它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

五、音乐教育在实施美育方面有重要作用

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点组成部分。对美的正确感受和创造,是他们思想意识、情感、文化修养的表现。小学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它是通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对小学生开展形象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小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展现出来的崇高理想,形成高尚的、美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音乐审美活动能够使小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育的确在实施美育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12月17日,以“大数据应用与创新”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季星星,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等嘉宾出席。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辦,中国科普研究所协办,新华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委会承办。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主持。

王春法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有效凝聚了全国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量,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新时代,科技新闻传播者肩负着重要使命,王春法指出,科技传播要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宣传导向;坚持勇于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科技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发挥民间科技交流渠道作用,密切与世界科技记者联盟的联系;加强理论研究;加强交流合作和品牌建设,提升学会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环节,2017年“新华杯”科技传播奖同期颁出,该奖项自2015年设立,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旨在鼓励我国科技新闻工作者不断创作出优质的科技新闻作品,不断提高科技新闻作品的传播力,推动我国科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今年,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等4个团队获优秀团体奖,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黄堃等6人获优秀个人奖。黄堃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仪式上表达了十年来从事科技新闻传播工作的感想。他说:“中国科研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科技新闻行业的发展为科技新闻从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我会将这个荣誉作为未来继续努力的新起点。”

颁奖结束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分别作了题为《数字丝路:大数据驱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探索》的主旨报告。

中国科协调宣部王挺副部长,腾讯网龙兵华副总编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徐九武、周建强、郝建新、刘志军及常务理事、理事,科研院校等单位的领导,媒体记者等220余人参会。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制药工程学科前沿;线上教育;翻转课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式。2020年,在第36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提出“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新要求[1]。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高校教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研究讨论,探索创新,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打造精品课程,为社会输送创新人才。

高品质药物研发与制造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是未来药物生产、研发和制造的主力军,但多数制药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基础有余而创新性不足,教学内容以教材理论为主、前沿知识不及时,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性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衔接不良,创新意识不足。因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和社会需求构建和优化教学内容,引入制药工程学科前沿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典型案例、热点问题和最新发展动态等,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与实施,对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专业发展问题,培养学生作为医药人的责任感和济世情怀尤为重要,也是实现制药专业“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改革需要创新课程注入新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2]。在科技兴国、大力发展中国智造产业的政策指引下,我国本科生数量逐年攀升,科学研究实力逐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90后”“00后”网络新人成为本科生的主流群体,这些本科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习惯网络生活,并熟悉从网络平台寻找各类信息。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教学效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亟须结合社会需求和药学本科生的培养特点,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教育创新之路、课程改革之法。

制药工程学科前沿课程是面向全体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本科生开设的学位必修课,是以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病理和药理学、药剂学为理论基础,以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为技术手段,与中药资源产业开发保护和人工仿生药物合成策略紧密结合的一门复合型课程。課程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特征,强调学习医药前沿知识基础理论及现代生物信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对医药行业生产前沿和发展趋势的了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药学相关的药材甄别与种质资源保藏、旧药改良和新药研发以及进一步学历深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提高医药产业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素质、促进中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心新相应,为发展计”——创新教学的理念及思路

制药工程学科前沿按照教育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3],由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创新一线经验的年轻博士组成教学团队。他们熟悉制药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丰富的国家新药开发、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和新药研发策略等一线科研经验,能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这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保持不忘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并逐渐改变老师作为主角的教学组织模式,以学生所求和社会所需为目标,持续更新教学内容,通过课前给出教学提纲和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课后通过QQ群、微信群、雨课堂等分享影音和文献资料,拓展和强化学生对专题知识的理解的“三段式”新教学模式,做好学生的倾听者、引路人和陪练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效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环节引入新时代医药人如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等的先进事迹,树立行业偶像,激发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理想信念积极、基础理论扎实、业务能力精湛、道德情操崇高的“四有”优秀药人;通过创新课程教学,为专业培养储备人才,以发展人才促进行业和社会发展,最终实现课程、人和社会共同发展。

三、“与时俱进,聚焦前沿”——持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制药工程学科前沿是建立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制剂和免疫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学科前沿课程。教师以制药工程前沿相关专题抓手,如大数据与制药、抗肿瘤药物、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和未来等为单元,让学生了解制药专业前沿发展动态。

(一)教学内容实时更新,紧扣学科前沿

随着4G、5G网络的普及,各专业领域的信息交流愈发频繁,教学资源传播愈加广泛。制药工程学科前沿可以江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同类学校的教学资料为参考,利用国内外MOOC平台的教学资源,如“Coursera”“Udacity”“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参考最新发表的Nature biotechnology、Journal medicinal chemistry、Natural products等药学相关科研文献,紧扣最新国际药物研究前沿领域热点,始终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坚持实时淘汰过期知识,搜集教学素材、制备课程视频和课件,与学生共同探讨人工化合药物、天然产物、生物制品、新型制剂及器械等专业前沿发展动态。例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课程可增加抗病毒感染专题,着重介绍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尤其是病毒的RT-PCR、全基因组重测序、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等病毒常用的检测方法,让学生学习疫苗毒株及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原则、了解疫苗的生产工艺及全球疫苗研发进展,探讨未来病毒检测和防治可能的发展方向[4],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可培养学生追踪专业热点的习惯。

(二)专题式教学,聚焦专业前沿热点

药学研究热点广泛,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团队通过不断优化和凝练,整合了制药新机械、大数据与制药、中药的现代化、抗肿瘤药物和药用新材料等8个不同的热点专题,一方面通过QQ群、超星学习平台、腾讯会议等推送最新的专题文章、视频或PPT,督促学生在线自主预习,了解专题的背景知识,节约课堂介绍背景知识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共同讨论该专题涉及的基本科研思路、设计方法,锻炼学生利用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介绍大数据与制药——新药研发的策略与技巧专题时,教师首先组织学生线上预习观看Living Proof大电影,让学生对新药研发首先有一个感性认识,随后引入NCBI Database、TCGA、中国天然产物数据库等数据库及分子模拟软件简介[5],并介绍筛选靶点、检索先导化合物以及药物结构修饰等新药研发的策略与技巧,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使学生更能够深刻地理解制药的原则及程序,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并为其建立未来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四、知识共享,不断实践丰富多元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室为主场,教材为基础,教师为主导,讲授为手段,冗长的说教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制药工程学科前沿课程以前沿文献为媒介,利用网络媒体和多种信息交流和教学平台分享专业信息和知识,并采用“专题+问题”式教学、翻转课堂、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多元的教学模式,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线上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推进了“互联网+”课堂革命,各类线上教学平台、虚拟仿真技术不断涌现。制药工程学科前沿以日常教学、科研、实践及国内外最新发表的药学期刊或会议资料、图片、视频、案例等多种素材为基础,整合凝练成不同专题,制作并不断优化教学课件,利用学校录播教室录课,形成每学期的教学素材库,随后通过QQ、微信、超星学习通、腾讯课程群、雨课堂等平台实现教辅教参资料、教学视频、案例库、习题库共享,逐步完善课堂信息化建设,通过线上教学资料推送、分组讨论、课后答疑等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二)翻转课堂多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制药工程学科前沿积极推广板书与多媒体、线上与线下、引导与互动、顺序与翻转等多元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维持学生对课程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授药物检测方法和原理时,教师可以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将原来抽象、复杂的过程直观、生动真实地表现出来,随后板书总结要点,使学生理解更深刻,从老师讲学生听转为学生讨论老师指导,从先上课后学习转为先预习讨论后重点答疑解惑,从固定教室教学翻转为实验室、药厂处处皆为课堂以及从在校大学生线下课堂翻转为每位课程群群友随时分享课程信息,实现课堂的角色翻转、时间翻转、空间翻转和受众翻转[6],推动了“启发思维”和“互动教学”的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式。

五、加强阅读与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并重

(一)阅读与案例分析,加强课内实践思维训练

课程从医药研究新方向和社会舆论热点出发,在每次专题前推送一些实时论文和案例资料,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中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课前课后查阅文献、检索数据库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生物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诱导学生深入了解大数据与药物创新研发的关系,认识制药工程的新途径、新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诱导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并引发学生深刻思考現行研究方法的利弊、舆论观点的正误。在此实践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强调将最新的科研实践、科研成果与基础理论相结合,从而发挥学科前沿课程理论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的三大优势。

(二)参与科研和实习,加强课外实践思维训练

课程在学生基本掌握医药各知识模块内容的基础上,开拓了课堂教学以外的实践思维训练模块:利用学院和学校开放实验平台,开展药学研究生的生物信息平台信息检索、分子模拟软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PCR等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药物研发的研究方向,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相关科研工作,学习论文或专利撰写等科研训练;利用实习基地参观、假期社会实践、药企专家讲座等进一步缩短课堂理论与生产应用间的距离,使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药物研发、生产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就业创业积累实践经验,实现知行合一教学、培养创新实用新型人才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业就业竞争力。

六、多维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也应该破除“唯成绩论”。该课程采取多维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即过程评价,通过多平台与学生交流,从“课前预习和讨论——课上听讲和参与度——课后深耕和实践”多时间维度,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讨论参与度、实践操作、知识拓展”多角度给予评价细则,能从方面联合刺激学生的积极性,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不断总结经验,有效地进行课程的持续改进,打造“金课”,使更多学生获益。

经过连续2年的教学实践和创新改革,制药工程学科前沿课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专题,将药学研发前沿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典型案例、热点问题、最新发展动态等相结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与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科研兴趣,深化学生对制药学科专业领域的认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创新探索意识,引领学生对未来学业及职业进行深入思考、认识与科学规划。当然,在制药工程学科前沿教学和改革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教学团队也将不断总结、改进、完善和提高,为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共赢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2015-05-13). 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 王洪才,等. 大学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后现代大学来临及其回应[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 (2018-10-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4] 谭玉靓,唐标. 2019新型冠状病毒 S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分析[J]. 微生物学杂志,2020,40(03):41-50.

[5] Abdeen,S.K.,Aqeilan,R.. Decoding the Link between WWOX and p53 in Aggressive Breast Cancer[J]. Cell Cycle,2019,18(11):1177-1186.

[6] 向晓寒,王霞. 基于微课的动物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9):304-305.

(责任编辑:淳洁)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为了促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基于线上线下(020)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两方面的设计入手,探讨《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相关问题,以期为会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手机、新媒体、互联网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90后、00后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以单纯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会出现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只顾玩手机而不认真听课等情况。为了改善高校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顺应信息化的大环境,很多高校开展信息化课程建设,线上线下(O2O)教学模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因为内容较为枯燥、知识点较密集,目前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基于线上线下(O2O)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探讨《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线上线下(020)教学模式概述

线上线下(O2O)即Online To Offline,源于美国,是将线下商业贸易和互联网平台对接,让互联网平台成为线下商业贸易的往来终端。2012年,MOOC理论基础得以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始出现。美国多所顶尖大学相继设立并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给学生们进行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Coursera、Udacity、edX这三大课程的提供商都是创建网络学习平台的先行者。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运动(OCW)开始,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 ED(TED 的教育频道)视频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线上线下(020)教学的发展。线上线下(020)教学模式的出现就是“互联网+教育”的具体表现之一。

2012 年以来,MOOC 热潮在国内高等教育界引起极大关注。为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国际趋势,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支持我国高校将一些线下课程搬到线上运行。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已经积极开展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020教学新模式”建设。

国内对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成果不多。一类是关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主要有郭春才,金义富(2015)、丁云华(2016)、尚岩(2016)、刘海军(2018)、张策(2018)等学者主要集中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定义、优缺点及与MOOC、翻转课堂的比较融合等方面。另一类是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某种课程或某一专业的应用介绍。如刘雅巍、杨丽丽(2015)着重探讨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龚苑媛(2016)以思政课为例提出了020教学模式三层交叉混合结构;井靖(2016)探讨“020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原则等。总之,从文献资料看我国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是介绍多于研究,以及理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教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线上线下教学是从借助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的有机融合入手,力图从根本上变革课堂教学结构,顺应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需求,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好的尝试。

二、基于O2O教学模式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

《会计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两大部分:线上(网络)课堂和线下(实体)课堂。如何将二者设计合理、紧密结合、互为补充,是《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课程线上线下涉及的各个部分进行精心设计。

(一)设计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库

为了建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会计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设计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库是线上(网络)课堂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1. 设计适当的自主学习任务单

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服务于《会计学》线上线下教学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意见建议三个部分。

首先,学习指南应包括各单元的名称、预期达成的目标、每章对应的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其次,学习任务主要是学生应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任务。教师根据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将会计学教学的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即细化为会计基础知识、设置账簿、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若干课程单元。针对每个课程单元的内容,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具体教学任务。具体教学任务应适应学生的自学水平,不能过于难懂。最后,意见建议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

2. 设计录制精短的微课视频

作为配套学习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微课制作的质量对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O2O教学模式下应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视频化,即制作成精准的小视频,供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来观看使用。一节优秀的《会计学》在线微课视频,应满足内容精炼、形式精致、講授精彩的要求。为了满足录制微课的需要,《会计学》课程要重新划分课程结构,整体设计、梳理出所有重点、难点的知识点。一般,微课教学设计时要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学术性。

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来体现。比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的内容,可以结合介绍古代票据、账簿等视频资料加以展示,更加形象生动。而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六要素的讲解,就是适合结合现实中的具体案例,最好是一个企业的详细案例内容,以课件加讲解的形式体现出来,避免过于定义化。而会计的定义等内容,就需要讲解、点评不同的学术观点,体现一定的学术性。总之,针对不同部分、不同要求的《会计学》课程内容,在线微课视频的录制要选择最适合的表现形式,需要教师花费很大的心力去准备、设计、录制,是线上课程资源库中最核心也是最耗心力的一环。

3.设计丰富的配套网上学习资源

在“線上学习”环节,教师不仅需要将课件、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发布在网络学习平台,还需要必要的测试部分和拓展学习资源部分。具体来说,每段视频均应配有一定数量的随堂测验题,每个单元都配有相应的单元作业,应该有课程试题库、案例库,或专题讲座库等配套网上学习资源。学生根据任务自行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对课下学习进行跟进和引导。

拓展学习资源部分的内容更多关注于以基本理论为基础的会计知识的拓展,可以是经典会计、管理或经济类书籍的推荐和研读,也可以是案例研究或热点政策解读等的链接,这些内容应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现实性,尽量能够拓展学生视野、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设计有效的线下课程教学

如前所述,在线上教学环节中,微课视频部分的内容必须简而精,需体现学生需要反复理解消化的知识要点,因此,在线下课程教学中,该部分内容就不必再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而应深入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剖析难点重点和解析学术前沿。在线下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反馈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一步精讲单元重点学习内容、设置师生研讨的单元深度学习问题、听取学生汇报展示团队学习成果等多种形式来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环节将主要以讨论为主,以测试和问答为辅,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一言堂。比如对于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汇总后,课堂上可以先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尽量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如果是由于学习进度和支撑材料不足等原因导致学生难以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集中讲解或个别辅导答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在线学习成果及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可以据此了解各组的任务实施过程,包括小组的分工协作情况。最终,教师在将任务的完成情况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活动,结合学生整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布置后续的任务,力求将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O2O教学模式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理念

建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会计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非常关键。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的教学关注点应从过去关注教师自身应该教什么(教学内容)和如何教(教学方法)等方面,转变为关注学生希望怎么学及学习效果上来,因此,在教学任务设计方面更多应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即如何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和助力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值得探究的关键问题。

(二)持续动态改进

目前,关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高校会计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很少,可借鉴的资料极其有限。因此,《会计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持续动态改进显得格外必要。线上线下教学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都应启动对教师、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项目,了解和把握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各阶段遇到的问题及困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也可以在线上线下教学实践中,将实施线上线下教学的班级,与其他部分实施或未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平行班级进行对比研究,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经验数据。

(三)优化考评机制

为了保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会计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必须全方位优化考评机制。一方面,利用线上平台的记录功能追踪学情,根据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留言等情况综合考虑线上课堂的成绩。另一方面,在线下课堂的评分,也应是综合考虑小组表现、课堂提问、测验成绩、研讨参与度等各方面情况,力求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为了促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必要采用线上线下(020)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由于该模式在我国高校目前属于探索阶段,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商学院)

课题:本文是聊城大学2014实验技术研项目“基于ERP的经管类专业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研究”、聊城大学2016成人教育科研项目(ldcj201620)、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项目(201432)阶段性成果。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学科前沿;研究主题;学科馆员;文献

创新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必由之路,而关注图书馆学科的前沿则是推进图书馆创新的重要条件之一。一门学科在一定时期研究的前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需求,二是由学科本身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价值目标。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我国图书馆学科前沿研究的主题分布情况的统计与整理,探寻我国图书馆学科前沿研究的重点及热点,以期抛砖引玉之目的。

1、从专业学术期刊刊发论文看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分布

图书馆专业学术期刊是我国广大图书馆学术界和理论界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其刊发的文章无疑代表着我国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水平和大致趋势,比较全面地反映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轨迹、现状和发展方向。笔者对我国13个图书馆学术专业核心期刊近五年刊发的“图书馆学、情报与文献学”部分的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并列出出现比率达到和超过10%的17个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比较(见表1)。

通过上表1可以发现,我国图书馆专业学术期刊刊发论文的研究主题在呈现多样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重点,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和图书馆评估。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集中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图书馆评估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这些方面也同时体现图书馆学研究的学科前沿。

同时,笔者采用人工切取题名关键词方法,利用通用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获得2008年13种CSSCI图书馆学来源期刊共4256篇论文题名,人工切取题名中具有实意的上位关键词840个,列出词频排在前50位的关键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图书馆、信息、高校、服务、知识、资源、网络、管理、数字、情报、系统、评估、文献是2008年图书馆学研究重点和热点。

2、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看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分布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是我国人文社科类研究课题的最高档次,基本上代表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是各学科科研立项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从宏观上反映各学科研究的轨迹、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科研人员在研究选题方面提供导向,为学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2]。从1994年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设立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类,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研究水平。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类中,除去情报学、文献学和档案学内容外,涉及图书馆学内容的共计87项,应用对策研究主题25项。由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是关系紧密的相关学科,其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因此,在统计的过程中,相应的部分也列入图书馆学研究范围。笔者统计了2004—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部分的研究主题,并做了相关分析[3]。

通过下表3,我们不难可以看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所提供的研究主题多倾向宏观层面,立足图书馆事业发展高度,以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则集中在图书馆事业发展及相关问题研究,信息资源管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等,研究主题突出体现着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和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特征。

3、从高校图书馆情报学专业学生开设课程看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分布

高校图书馆情报学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无疑代表着我国图书馆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截止2008年,我国已有35所大学举办图书馆情报学院(大多称呼称为信息管理学院或情报管理学院)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或专业(又称信息管理学系或专业)[4]。笔者对我国35所图书馆学情报学学院或系(专业)开设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课程分别统计。

通过下表4可以看出,我国35所图书馆学情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系(专业)大都开设了文献检索、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和信息技术与管理课程,这也充分体现了信息化社会和网络化时代对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4、从研究生培养方向看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分布

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是图书馆学教育的高级阶段,可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代表着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和发展前沿。笔者统计了当前我国6个博士点[5]和全部29个硕士点[6]的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并按照研究主题出现的频次分别给予统计(见表5和表6)。

通过表5和表6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呈现内容广泛又相对集中的明显特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管理和文献资源建设等问题是研究比较集中的热点问题。

5、结语

图书馆学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科学,及时、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我国图书馆学科前沿研究热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图书馆学的研究脉动,明确其发展趋势,凝炼研究方向,抓住学科前沿,优选科研课题,指导工作实践。面对21世纪前半叶图书馆事业的各种问题,图书馆前沿问题无疑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图书馆前沿问题的探讨、分析、研究与梳理,是当前我国图书馆教育界、理论界,乃至图书馆本身的最大的前沿问题。我们每一个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同志应以一名图书馆人的热情,为已经取得的进步欢欣鼓舞,进而呼唤图书馆精神,将图书馆事业推向前进;以一名图书馆学专业研究者的眼光,冷静地对待成绩和问题,领引前沿,寻找对策,加强合作,共同研究,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光辉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永福.21世纪初图书馆学研究方向与重点[J].图书馆,2003(1):22-27.

[2]刘孝文.试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及走向[J].情报资料工作,2007(1):

30-33.

[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历年课题指南[DB/OL]. 2006-07-21.http://www.npopss-cn.gov.cn./lshzl-more.htm.

[4]傅文奇.1998年以来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研究热点评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47-52.

[5]2008年博士招生目录查询系统[DB/OL].2008-07-21.http://www.chsi.com.cn./prog/bszs/index.jsp

[6]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DB/OL].2008-07-21.http://kmex.chinayz.com.cn/zsml/zyfx-search.jsp.

[7]王关锁.关注21世纪中国图书馆科学的前沿性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3).

[8]王世伟.当代全球图书馆事业面临的难题与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13-15.

作者简介:卫鲜萍(1968-),女,山西稷山人,现供职于山西运城学院图书馆。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会计学; 科学知识图谱; 关键词聚类; 引文分析

一、引言

目前会计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卷帙浩繁,对这些文献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聚类研究,有利于了解会计学领域的发展演变和理论框架,从文献中析出研究热点和学科前沿,预测未来会计学领域的发展方向。一般对会计文献的研究有三种不同的角度。第一种是以期刊作为出发点,研究一些期刊收录文献来总结会计学领域研究成果,或者确定某种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如:Boner等选择“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以及“The Accounting Review”五种期刊,研究它们总体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以及与各种专业会计领域相关文章比例存在的差异[ 1 ];Linnenluecke等对“Abacus”“Accounting and Finance”“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以及“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四种期刊的文献进行研究,将这些期刊的主要研究内容确定为会计准则、环境会计、盈余管理、披露、保守主义、审计、减值、资本成本和公司治理,批判性地审查每个研究流,确定新兴研究趋势和未来会计研究的内容[ 2 ];Prather和Rueschhoff选择1980—1993 年间“Accounting Review”和”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23种国际期刊,分析现有国际会计学研究,预测未来会计学领域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Phene和Guisinger通过统计“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1—1991年发表的文章被其他期刊在1981—1995年引用的数量,确定1981—1991年11年期间JIBS的声望[ 4 ];Kim等采用引文分析,通过衡量JIBS对其他期刊之间的交流影响程度和JIBS整合的知识来源的多样性,考察了JIBS跨学科联系的结构,理解JIBS跨学科外展的性质[ 5 ]。第二种是以研究主题为出发点。如:Chenhall和Smith回顾了以管理会计为主题的文献,对澳大利亚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未来管理会计发展方向[ 6 ];Chabowski等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商业相关研究中的120篇全球品牌文献进行检索,以发现全球品牌文献中的知识基础,识别全球品牌研究形成中的重要主题影响[ 7 ]。第三种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学文献分析。人工智能(AI)的兴起对会计专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8 ],大量文献报道了重要数据挖掘范式在会计中的特定用途,但缺乏对这些用途进行整体观察的研究[ 9-10 ]。在快速变化、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要变得具有竞争力,就要采用或实施各种创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先进的信息技术[ 11 ],Amani和Fadlalla不仅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而且提出了这些应用的组织框架[ 12 ]。

CiteSpace作为文献计量的一种实用技术软件,Chen教授认为,这种软件可以用数据库中检索的书目记录生成和分析共同引用参考文献的网络[ 13 ]。国内外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会计学研究领域进行研究的文献有很多,王伟对国际三大会计学期刊(TAR、JAE和JAR)在1994—2014年间发表的2 239篇文献利用CiteSpace进行机构和引文分析[ 14 ];王璇和沈思从Web of Science 和 CNKI 数据库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期刊2010—2015年间的研究文献,借助 CiteSpace 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 15 ];刘颖等针对环境会计学问题研究的现状,以中文数据库CSSCI和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中外文献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借助科学计量学研究方法,运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中外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 16 ]。但由于会计学研究领域随着时间的变化,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也在变化,且样本数量不一致、覆盖范围较窄等会影响到分析结论的客观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将西方会计学研究有关的23本期刊在2008—2017年间发表的7 636篇文章,利用CiteSpace进行分析,时间范围广且时效性高,样本数量较大,准确性较高。除了对关键词和被引文献进行聚类分析之外,还对被引文献的属性进行归类,找出会计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确定了研究前沿。23个会计学国际期刊信息如表1所示。

三、西方会计学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一)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前10大发文机构及其发文数量如图1所示。利用CiteSpace软件调整阈值,绘制西方会计学文献机构合作网络,如图2所示。节点大小表示发文数量,悉尼大学在文献机构合作網络中的节点最大,是在西方会计学23种期刊发文最多的机构。除了悉尼大学还有伊利诺伊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高校成了推动西方会计学研究进程的中坚力量。墨尔本大学在文献机构合作网络图中的中心性(0.57)最高,伊利诺伊大学中心性(0.45)次之,说明墨尔本和伊利诺伊大学对机构合作网络来说具有支撑性作用,掌握着大多数研究资源。此外也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在西方会计学领域发文数量并不多,一方面是由于中西方在会计制度等方面存在某些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国对会计学的创新和发展与西方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前10大作者发文数量见图3。同时图4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会计学进行研究的学者数量很多,且一部分学者通过不断合作和交流已经形成了学术团体,例如Christensen、Watts和Rajgopal等在作者合作网络图中形成了规模最大的学术团体。但是也有作者如Jones和Shevlin等,他们在合作网络图中形成的学术团体并不明显,倾向于与同一作者保持合作关系。Evans、Gendron、Zhang并没有明显的合作作者,但发文数量排名前三位。因此一方面可以看出发文数量与合作作者数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推断出他们在近几年会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亟需努力加强学术实力。

四、研究热点分析

(一)作者关键词的聚类

根据李杰等[ 17 ]对CiteSpace众多功能的说明,Modularity是评价一个网络聚类程度的指标,Q值在区间[0,1]内,一般情况下Q>0.3时意味着得到的网络社团结构是显著的,S值=0.7时聚类结果是具有高可信度的,S>0.5时聚类是合理的。图5关键词聚类标签视图的Q=0.3026,证明結构显著;S=0.4684,证明聚类比较合理。

通过图5可以看到,西方会计学近10年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五大聚类,通过S值对五个聚类强度进行检测,0—3四个聚类的S值都超过0.5,说明该聚类有一定的可信度,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聚类0代表的研究领域为股票回报,聚类0中按照出现频次,即图按1中的节点大小依次为信息、市场、信息披露质量及风险等;聚类1代表的研究领域为公司治理,包括盈余管理、公司、公司治理、激励、决定因素等,其中有紫色外圈的节点是盈余管理,公司和治理意味着他们是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节点,中心度分别为0.11、0.11和0.12;聚类2代表的领域是组织,包括绩效、管理、模型、影响、组织等,有紫色外圈的点是绩效与管理,中心度分别为0.21和0.21;聚类3代表的研究领域是收入,包括收益、成本、公平、价值相关性、保守主义等,有一个紫色外圈的节点是收益,中心度为0.13;聚类4是控制系统,S值为0,不具有可信度,因此不做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统计出7 636篇文献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前10个关键词,如图6所示。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是“信息”,词频数为1 063,这是因为会计信息是会计研究的基础;“绩效”出现的次数仅次于信息,词频数为994;“盈余管理”作为关键词出现837次;“公司”出现817次;“市场”出现767次;“公司治理”出现727次;“披露”出现699次;“管理”出现691次;“质量”出现653次;“收益”出现595次。

(二)参考文献聚类分析

利用CiteSpace对西方23个会计学期刊2008—2017年间发表的7 636篇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被引文献聚类标签视图中Q= 0.6906>0.3,S=0.5834>0.5,此图结构显著且聚类是合理的。图中节点大小表示被引文献的数量,节点越大文献被引频次越高,如Petersen MA(2009)是图中节点最大的标签,其被引频次为579,位列第一;带有紫色外圈的节点表示中心度较高,其紫色外圈的厚度代表中心度大小,如Kothari SP(2005)代表的节点紫色外圈最厚,中心度为0.33,Petersen MA(2009)次之,中心度为0.2,具体重要的标志性被引文献分析将在第三部分介绍。

图7将被引文献分为10类。聚类0是盈余管理,如真实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股票市场、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盈余管理研究、盈余基准检验等。聚类1是信息风险,如经济后果、盈利质量、应计质量、库存政策、自愿披露、股权资本、美国咨询委员会等。聚类2是会计稳健性,包括债务融资、保守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债务市场、平等市场、商誉会计、公司年度具体措施、现金流不对称等。聚类3是财务重述,如财务重述、跨国家证据、中介作用、法律制度、股权定价、董事会效应、外部董事、因果推断、债务发行等。聚类4是管理收益预测,如自愿披露激励、股票价格、联合效应、公司披露决定、股价反应异常等。聚类5是强制执行,如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公司报告规则、股权估值、安全投资者、会计准则、公司层面的治理等。聚类6是长期审计师,如客户关系、非审计费用、非审计服务费、坚定的特征、最佳实践会员指南、审计委员会激励报酬、代理冲突、会计重述、报告等。聚类7是避税参与,如收购溢价、避税、股价暴跌风险、公司税收侵略性、税收侵略性、审计师提供的税务服务、内部控制薄弱、所得税、衡量所得税的应计质量、企业税务筹划等。聚类8是内部控制,如外债融资约束、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金融承包、公允价值披露、潜在利益、内部控制监测技术、对冲基金、软信息等。聚类9是管理控制,如企业间的关系、未来方向、管理控制系统、治理设计、企业间关系、伙伴选择、协作联盟、交易特征、启动阶段、绩效测量、最高管理层采用。聚类的详细信息如表3。

参考文献的时间线图(图略)是根据图7衍生出来的,因此对节点的分析相同,但时间线视图可以直观地分析被引文献的时间分布。其纵轴代表节点所属聚类,横轴代表发表的时间,同一聚类的节点按照时间顺序被排布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观察时间线视图能够分析某一聚类的首篇参考文献,也就是聚类开始年份、聚类成果增多年份、聚类关注度降低趋冷年份[ 18 ]。例如聚类0盈余管理中,首篇参考文献出现在2001年,2005—2012年间研究成果增加;聚类3财务重报和聚类4管理收益预测首篇参考文献出现较晚,但此领域的研究关注度一直持续。

五、标志性高引文献研究

表4列出了前10大被引最多的文献。根据期刊分类,J Account Econ 有6篇,J Account Res有2篇,Account Rev 、Rev Financ Stud各有1篇。根据各期刊文献的被引频次分析可以侧面反映出期刊相对声望的大小。根据聚类号分类,聚类0盈余管理有4篇,聚类1信息风险有3篇,聚类3财务重述、聚类4管理层盈利预测、聚类5强制执行各1篇,即前10大被引最多的文献主要研究了这五大领域。这些文献引用次数很高,因此是会计学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基石,阅读这些文献可以厘清会计学研究框架,为前沿分析做好理论准备。

表5列出了前10大高突现值引文。突发引文是指引用量突然变化的节点。这类节点通常代表某一研究的转变,能够指明新兴的研究领域。根据文献被引来源分类,J Account Econ有4篇,Account Rev有3篇,J Financ Econ、Account Horiz、J Financ各1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期刊对活跃研究领域论文的偏好程度。从聚类上看,这些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6类:聚类0盈余管理有3篇;聚类1信息风险有2篇;聚类5强制执行有2篇;聚类2会计保守主义、聚类3财务重述、聚类6长期审计各1篇。

表6是前10大中心度最高的论文。高中心度论文意味着在结构上占据重要位置的论文,也就是说它们在连接其他节点或者几个不同的聚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期刊分类,J Account Econ有4篇,J Accounting Res 、J Financ Econ各有2篇,Rev Financ Stud、Account Rev各1篇,反映了不同期刊在网络结构中的作用。根据聚类号可以将研究内容主要分为5类:聚类0盈余管理5篇;聚类1信息风险有2篇;聚类5强制执行,聚类2会计保守主義和聚类7目标避税参与各1篇。

从表4、表5、表6可以看出Graham[ 19 ]和Kothari[ 20 ]是兼备高被引、高突现和高中介三种属性的论文,是非常重要的文献。Graham等研究了企业财务报告对经济学的影响,报告了财务主管对盈余管理和自愿披露的看法与动机;Kothari等研究了绩效、资产回报率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因此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未来也是会计学领域众多学者的关注点。

Petersen[ 21 ]、Dechow[ 22 ]、Francis[ 23 ]、Lambert[ 24 ]是高被引和高中介性文献。Petersen研究企业融资和资产定价实证研究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并解释何时不同方法产生相同(和正确)的标准误差以及它们何时出现差异,为研究人员提供使用指导。Dechow等使用各种衡量指标作为“收益质量”的指标,包括持续性、应计利润、平稳性、及时性、避免损失、投资者响应能力以及重述和SEC执行释放等外部指标,了解收入质量、审查代理人、他们的决定因素及其后果。Francis等调查投资者是否定价应计质量,应计质量(AQ)作为与当前应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相关的回归残差标准差,发现较差的AQ与较高的债务和权益成本相关。Lambert等建立了一个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致的模型,研究了有关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以及如何在其资本成本中体现出来,证明会计信息的质量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直接影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现金流分配的看法,并间接影响改变未来现金流分布的实际决策。

Leuz等[ 25 ]和Ball等[ 26 ]是兼备高突现和高中介性文章。Leuz等探讨了31个国家的盈余管理系统差异,提出对这些差异的解释,即内部人员为了保护他们的私人控制利益,使用盈余管理来隐瞒外界的企业绩效,预计盈余管理将减少投资者保护,相对分散、投资者保护力强和股票市场规模较大的外部经济体的盈余管理水平低于相对集中、投资者保护薄弱和股票市场欠发达的内部国家。Ball等选择东亚国家和地区研究不同会计标准对经理和审计师激励措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努力实现更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国家而言,改变经理和审计师激励措施比强制执行外国会计标准更为重要。

六、结论

西方会计学研究领域近10年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最主要机构是各大高校,分别以墨尔本和伊利诺伊大学为中介,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高校机构是西方会计学机构合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文献作者的研究表明,西方会计学学者具有一定的团体合作意识,但有些独立作者仍然可以凭借对会计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使得自己的文章得到权威认同。西方会计学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股票回报、公司治理、组织、盈利等方面,而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绩效、管理、收益等是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节点,对连接其他聚类有重要作用。信息、绩效、盈余管理、公司、市场、公司治理、披露、管理、质量、收益等作为出现较多的关键词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方会计学领域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通过对被引文献高被引、高突现和高中介性的分析,识别出了重要文献,并根据文献内容判断出盈余管理是西方会计学研究的重点,因此关注文中标注的重要文献对国内会计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通过对西方会计学领域高质量文献的研究,笔者对国内会计学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高校是推动会计学发展的主要机构,我国会计学领域不仅要加强国内各大高校之间的交流,而且要不断促成与国际会计领域的合作,尤其是与墨尔本、伊利诺伊大学、悉尼大学等的交流合作,这样才能把握前沿的会计学理论,提高我国会计学领域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其次,尽管存在一部分作者可以独立突破传统会计瓶颈提出新的思想和见解,但是对于大多数学者来说,文章作者合作已经成为主流,这是因为合作可以让知识得到共享,因此国内会计学学者积极进行沟通与合作将会使有限的知识发挥更大的价值。最后,西方会计学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盈余管理、收入质量、资产定价等方面,我国会计学在研究内容方面应当借鉴西方会计学前沿知识,并结合我国会计特色,不断建立、完善我国会计学框架和体系。

【参考文献】

[1] BONNER, SARAH E, JAMES W,et al. The most influential journals in academic accounting [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6,31(7):663-85.

[2] LINNENLUECKE M K, BIRT J,CHEN X Y,et al. Accounting research in Abacus, A&F, AAR, AJM from 2008—2015: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 Abacus A Journal of Accounting Finance & Business Studies,2016,53(3):159-179.

[3] PRATHER-KINSEY J J,RUESCHHOFF N G. An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 in U.S.-and non-U.S.-based academic accounting journal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1996,3(1):63-81.

[4] PHENE A,GUISINGER S.The stature of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8,29(3):621-631.

[5] KIM E H, MORSE A, ZINGALES L. Are elite universities losing their competitive edg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9,93(3):353-381.

[6] CHENHALL R H, SMITH D. A review of Australian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80—2009[J].Accounting & Finance,2014,51(1):173-206.

[7] CHABOWSKI B R, SAMIEE S, HULT G T M.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randing literature and a research agenda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3,44(6):622-634.

[8] ELLIOTT, ROBERT K. The third wave breaks on the shores of accounting[J].Accounting Horizons,1992,6(2):61.

[9] CALDERON T G, CHEH J J.A roadmap for future neural networks research in auditing and risk assess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02,3(4):203-36.

[10] COAKLEY J R,BROWN C 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accounting and finance: modeling iss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 Finance and Management,2000,9(2):119-144.

[11] DORSCH J J,YASIN M M. A framework for benchmark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1998,11(2/3):91-115.

[12] AMANI F A, FADLALLA A M. Data mining applications in account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organizing framewor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17,24:32-58.

[13] CHEN C M,HU Z G,LIU S B,et al. Emerging trend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in CiteSpace[J].Expert Opinion on Biolegical Therapy,2012,12(5):593-608.

[14] 王偉. 西方会计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基于国际三大会计学期刊的数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7):62-70.

[15] 王璇,沈思.基于知识图谱的学科发展脉络与前沿热点分析:以会计学研究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7,2(7):64-70.

[16] 刘颖,陈良华,朱兆珍.中西方环境会计问题研究的比较、透视与展望[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66.

[17] 李杰.SCI2中文指南[EB/OL].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4179-1066981.html

[18] 王伟,孟焰.西方审计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审计研究,2016(3):32-39.

[19] GRAHAM J R, HARVEY C R,RAJGOPAL S.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4,40(1):3-73.

[20] KOTHARI S P,LEONE A J,WASLEY C E. Performance matched discretionary accrual measur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5,39(1):163-197.

[21] PETERSEN M A. 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 sets: comparing, approache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22(1):435-480.

[22] DECHOW P,GE W,SCHRAND C. Understanding earnings quality:a review of the proxies, their determina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10,50(23):344-401.

[23] FRANCIS J, LAFOND R, OLSSON P, et al. The market pricing of accruals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5,39(2):295-327.

[24] LAMBERT R, LEUZ C, VERRECCHIA R 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 cost of capital[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7,45(2):385-420.

[25] LEUZ C, NANDA D, WYSOCKI P D.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69(3):505-527.

[26] BALL R, ROBIN A,WU J S. Incentives versus standards: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 Asi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3,36(1):235-270.

上一篇:信托融资论文范文下一篇:品牌战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