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前沿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着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迫切。

关键词:科学素养;现状;态度;调查

小学科学以前的学名叫自然,这个新名字如果说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知道的人也会把它忽略,认为它并不重要,在他们的心目中,语文、数学、外语才是正规的课程。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很薄弱。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来说,小学科学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对于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体育来说,它可能还要薄弱些,科学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所以,学生的兴趣就不大,我们教会学生的可能就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比

如,锅里的米饭烧开的时候冒白烟,在他们的记忆里那就是水蒸气,通过上科学课让学生知道,它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而不是我们说的水蒸气,虽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所改变,但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恢复原有的记忆。认为冒的白气就是水蒸气,可见我们的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各国对科学素养的态度

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启动国家级的科学教育推进计划,把科学课程设置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定期进行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美国认为:“美国的未来越来越取决于能否向全体美国儿童提供有质量并具有本国特色的科学教育。”并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韩国把培养儿童的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基本措施来抓,制定了有关科技教育法规;英国在教育改革中采取了鲜明的科技取向策略,要求通过学校课程来强化小学科学教育;日本小学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程,使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得以有效地衔接和延续,建议“发展教育体系,在提倡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过程中确保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促使有才能的年轻人从事工程技术职业……”可见,科学教育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小学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反观我们国家,虽然提倡了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是主流,在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分数还是最主要的,毕竟现在的教育语文,数学,外语占了主流,素质教育只是浮于表面,如果让你随机地抽取学生,就能发现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多差,有些学生连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都不清楚,让人实在无话可说。

三、教师与学生的科学素养调查

1.教师的科学素养

我们对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城乡教师科学素养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市区学校整个教师队伍中科学教师基本上是专职的,科学素养状况良好,科学课的资源投入力度较大,同时课堂教学形式也活泼多样。乡村学校相对不太重视,学校往往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课,轻视或忽视科学等“副科”,导致乡村学校教师兼职者明显偏多,专职教师稀少,从而导致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过关,再加上课程资源短缺和授课时间不足,其学生科学素养势必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

2.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科学活动则是带有实践性质的科学行为。调查发现小学生的科学兴趣是非常浓厚的;虽然他们的科学活动频率大大超过了大人。但是,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活动频率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对学生目前所能参与的科学实践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小学生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巨大潜力,他们拥有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把科学兴趣转化为科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科学所能赋予他们的力量以及科学所能带给他们的欢乐。要不断强化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行动。农村学校在一些硬件设施方面比不上城市学校,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活动,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田野里进行种植,这个对于城市里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在很多学生连西瓜长哪都不知道,这是件令人多么悲哀的事情!

学校教育要提高科学教育的地位,让科学教育成为学校主流的教学学科,提高学校里科学教师的地位,让教师对科学教育产生兴趣,愿意去教授科学教育,这样学校里就会有更多的专职科学教师,专业的科学教师团队,这样我们的科学教师队伍就能长足地发展。有了专业素养比较高的科学教师团队,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就能更加专业化,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有了强有力的

保证。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前沿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核心素养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注重小学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科教兴国”的口号之后,小学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本文借助小学科学科目,谈一谈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提供最有利的理论“敲门砖”。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制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年龄小,好奇心重,正是爱问爱探究的年岁,如果在这一阶段,教师加以引导,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着巨大的作用。而这一点恰好是高效课堂所提倡的,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对学习有持续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那么如何构建核心素养中高效课堂呢?本文借助小学科学科目,谈一谈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提供最有利的理论“敲门砖”。

一、 核心素养与高效课堂

所谓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发展思路和教育策略。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是在素养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和发展的相关内容。这一内容更加的凝练,而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现阶段学生的教育的难点,成为一个发展策略和关注点,对现阶段各个科目的教学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作为小学科学科目而言,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探究观察实验,并通过实验操作或者观察实验现象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进而来提升和发展自身的科学素养。

对于小学科目而言,所谓的高效课堂则是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观察生活中自然现象,并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或者制作相关的实验等,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理解、运用科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二、 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追求高效课堂,特别是小学阶段,科學知识含量少,学生思维活跃,正是提高课堂效率、构建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时刻,很多教师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地锤炼个人专业技术,更是用尽浑身解数,钻研教材,研究课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然而纵观当前的小学课堂,我们却发现,当前小学科学课堂并没有想象那样高效,很多科学课堂不是让语文、数学那样的主课教师占有,就是将其当做公共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即便是上课,教师也很少去激发学生兴趣,有的科学教师很少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动物或者某个自然现象,特别是低年级科学课堂。据调查,小学一二年级80%科学课堂都是空有虚设,没有科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到三年级以上才有科学教师,但是即便有科学教师上课也是念念课本,很少有教师主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开发教材中素材,来全面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再者,小学科学课堂效率低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的对小学科学学科不重视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学生科学素养构建的关键时刻,可是很多小学学校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绩效,提高社会知名度,往往将重点侧重于语文、数学学科,忽视科学学科,对于科学教师的培养也仅仅限于能上课即可,更别专业性可言了。据调查,我们学校以及周边学校的科学教师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代替的,别说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能能保证学生上科学课都是一件难事。因而,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低下,构建高效课堂的能力更是“出乎人的想象”。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策略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思维比较活跃,很多孩子在课堂上都喜欢“问什么”,但是这些问题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差很远,因而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活跃度”,让课堂“活”起来。譬如教科版《谁轻谁重》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制作一段的“跷跷板”,用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将自己的心思转移到课堂上,这时候教师趁热打铁的询问:“大家知道小熊为什么不能和小兔玩跷跷板呢?”学生很容易就给出答案:“小熊太重了”,这时教师立马就询问“教师出示两个物体,你能分辨出谁轻谁重呢?”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巧设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会运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现象,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譬如:教科版《动物体》的时候,教师为大家准备各种动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物种、分类等,进而来体验生活多样性的特点。当然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巧设探究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方式和形式。如这一节课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动物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一种动物,并观察载体(活体、标本、图片)书本动物的选择隐含着“类别”的概念,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生活需求等),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动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构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变得“活”起来。当然,教师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最终目的并不是丰富自己课堂,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如果教师的观念停留在播放课件、图片、视频的用途,让自己课堂变得“花哨”一些,那么教师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巧设探究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三) 巧用现代技术,拓展学生知识面

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面很窄,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什么问题都想知道为什么,因而作为学生心中的“百科全书”的老师,就需要面对学生很多“没有探究价值”问题。因而教师要学会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科学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譬如:学生在观察《动物》中鱼的生活方式时,很多学生就会好奇的询问:“小鱼为什么不停地喝水,它不怕撑死吗?”“鱼是靠什么运动的呢”等等问题,科学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一下鱼的“鳍”、鱼的“腮”等各种器官,让学生了解鱼的生活习性,提高学生见识,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模仿鳍的运动、鱼的游动,并将其录制成视频,发到家长群或者班级群,让大家一起观看学生课堂上表现,以此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让课堂变得“丰富”起来。

(四) 巧用现代手段,布置课下科学探究

我们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手机、WiFi,平板电脑、App的普及,使得当前很多小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方式也变得灵活多样,这种作业的方式既灵活又方便。毕竟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很多学生都觉得意犹未尽,为了保持学生持久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设置现代手段来为学生布置家庭实践活动。譬如:教科版《动物》一课时,教师设计的拓展问题是:在家长的协助下,饲养动物的任务,让学生观察与记录动物的具体生活情况(形式:照片、小报、观察日记等),加强学生对动物有更多的认识,培养学生亲近和喜爱动物的感情等,像这种课后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科学课堂,就像“家常便饭”,因而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和生活中素材是分不开的,这样的实践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还为学生亲自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让科学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因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布置课下科学探究,促进家校共育的和谐发展

(五) 家校和谐共育,共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培育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很多家长和孩子被手机、电脑包围,每天不是抖音就是游戏,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少之又少,和学校的联系也很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很少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活动,也很少参与孩子的实践活动,而科学课堂,很多都是发生在孩子的身边,是孩子可以每天观察到,触摸到的,譬如,观察植物、动物成长过程,都可以在自己家中或者院子里接触到的。但是很多孩子的贪玩心理较重,家长也不支持,就会导致孩子的兴趣在父母的不轻易之间消失殆尽,譬如孩子想尝试一下,饲养小鸡或者小鸭子的过程,而父母会因为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不支持孩子,导致很多孩子看到动植物都基本上来源于电视或者图片,实际生活中去很少接触到。对于这种只能看,只能靠自己想象中的科学知识,学生印象何以深刻,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学生知识面窄、实践经验少,哪里来的科学思想、科学探究精神呢?因而,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科学客厅,既能促进家校共育,又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努力吸收课内外教学资源,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科学课堂变成学生乐学的天堂,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自然想,能多問几个为什么?能够根据自己的设想来进行实验设计,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学习新知识,进而让小学科学课堂变得更“活”、更“丰富”,进而打造新时期下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小海.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2019.

[2]黄芳.浅谈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2018.

[3]刘敏.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8).

[4]庄国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9).

[5]曾庆杰.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6]姚静华.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英语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7.

作者简介:

蒲继东,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回民小学。

前沿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素质教育已经深入国民心中,其教学理念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时,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大意义,多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 教学运用

科学探究即学生用来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理解科学家如何研究自然界的各种活动[1]。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学提倡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应用到小学科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运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用科学探究架起知识和学生理解之间的桥梁,确保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科学探究观念,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应用小学科学教学,科学探究教学法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再好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发挥实效,更不用提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了。小学科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现教学生活实例,亲近教学自然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例如,在开展《遗传与变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生活常见的动物——猫,来开展教学。教师在PPT教学课件上,展示一窝小猫,猫妈妈是白色的,五只小猫中两只是白色的,剩下的三只都是橘黄色的花猫,那么猫爸爸是什么颜色?通过小猫的颜色,依据动物的遗传规律,推断出猫爸爸应该是橘黄色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适当的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遗传与变异》教学时,也可以采用实地参观动物园中老虎一家、豹子一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遗传”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小学科学教学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大胆的质疑,帮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小学生年龄小,见识不足,他们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疑问,同时,在学习中,学生也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养提供思想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在教授学生“生物伙伴是如何相互合作的?”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生活的观察:哪些昆虫可以帮助传播花粉。学生一般都会得出蝴蝶、蜜蜂的答案,但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苍蝇也会帮助传播花粉。课堂教学时,学生听到他的观察结果,哄堂大笑。笔者立即打断教学过程,鼓励该学生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让其它学生思考“苍蝇”真的能帮助花粉传播吗?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一小节教学视频,里面包含蝶类、蜂类、蛾类、蝇类等昆虫传播花粉的过程,学生认识到“蝇类”确实可以帮助花粉传播。这位学生受到笔者的鼓励,在以后的教学中,观察事物就更仔细、认真,其他同学受到他的激励,也更喜欢从多方面观察事物。

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法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回答学生质疑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3.借助有效的實验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又一重大内容,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制定问题解决的计划,实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结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再也没有比实验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的教学内容了。

例如,在开展“水滴里的生物”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实验:将收集好的一些实验用水放置在课桌上,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些水滴里有没有其他东西呢?学生看着干净的水,一般都会认为什么都没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设计教学假设——水滴里是没有生物存在的。根据这一假设,教师设计如下实验环节:“我们肉眼观察到水滴里是没有生物的,通过前面的教学我们知道肉眼观察是有局限的,今天我们就借用科学的手段——显微镜来观察水滴里的世界吧。”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水滴里有很多微生物,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得出与假设不符的教学结果——水滴里有生物存在。在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教学法的最好土壤。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实践性,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成长发展。

总而言之,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广泛,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在运用科学探究法的时候,一定要借助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借助有效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进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明辉.科学探究的内涵及其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科学研究.2011.07:59.

前沿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科学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学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在教学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生物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重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品德。科学素质的发展以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积累为基础。本文通过阐述中学生科学素质及其教育目标,结合中学生物教学的实际,应用教育技术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中学生物教学 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 教育技术应用

 科学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学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在教学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生物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重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品德。这就指出了 在中学生物教学的正确方向,同时又简明的概括了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重视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科学素质。

根据对科学素质含义的理解,科学素质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及思维的方法,发展科学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我国中学理科教育中的科学素质培养教育是比较薄弱的。我国长达几十年的应试偏重繁琐的死记硬背,忽视科学方法的理解,了解的知识面狭窄,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因此,如何在理科教育中运用教育技术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教育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现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的作用,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2、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具等,激发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则标志着教育的现代化。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兴趣容易转移。而直观教学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有较强的吸引力。我们将多种教具有机结合起来辅助生物学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直观教学分为①直接直观:是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活的实物、标本和实验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标本包括生物的浸制标本、剥制标本和腊叶标本。要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创造条件在校内建立标本室,由教师组织学生。②间接直观:是指教师利用人工制作的挂图、模型、示教板、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电影和微机等“媒体”进行生物课堂教学。应用微机辅助生物课堂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生物教学应用微机势在必行。例如,我用张培宏老师设计的软盘,将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规律性变化以及染色体的分离和随机组合的变化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得极为生动形象、清晰易懂。③语言直观: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语言、语调、手势和教态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教师的语言要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富于启发。

3、点拨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科技前沿知识由于具有新和奇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兴趣。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对学生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如果教师把社会责任适时地加进去,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兴趣。如在讲到生物繁殖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一些有关克隆技术的最新成果。并且适当的布置课后问题,让学生自主运用信息发达的网络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道路可走的。因为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研究者们不断的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生物学家们要经过长期地辛勤劳作,刻苦努力,方能达到目标。观看影片教育资源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童第周谢绝了专家和同学们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他为祖国科学事业的振兴,实践了他的誓言:“愿效老牛,为国捐躯!”还有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可以用“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 作为他一生的缩影的故事。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也要摆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位置,切不可以认为每一节课都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都要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有时这样会渲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被弄得眼花撩乱,不知所措,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不能代替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不能影响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该在常规媒体无法展现的教学内容中大显身手。

所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这种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而且这一精神要始终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中。

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目前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实验、思维能力。生物科学方法是指揭开生物世界奥秘的各种途径、手段。在生物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有观察法、实验法、科学思维法等。结合生物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科学方法。

五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

因为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应当把对学生实事求是品质的培养渗透到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进行:① 、尊重事实、尊重科学 ;②、 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③、热爱科学、不畏劳苦;④ 、谦虚谨慎、善于协作;⑤、 追求新知、勇于创新;⑥、 关心社会、关心环境。这种态度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的社会效果,关心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关心如何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等。 要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生产具有二重性,有利也有弊。所以说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应当把对学生实事求是品质的培养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怀疑、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谦逊的品格,合作的精神,大胆的想象,严谨的方法和奇妙的灵感等。

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是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而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自然学科,因此,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创新合作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启蒙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裘伯川《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科教育2000.2

[2]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四集)《美国2061计划》人民教育出版1992

[3]  戢守志释《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4]  杜鑫静 刘植义 《美英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素质教育及启示学科教育》 1999.6

[5] 朱正威《生物科学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 生物学通报1996.8

[6] 郑春和《素质教育与生物教学》生物学通报1998.10

[7]  魏冰 《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比较教育研究》1999.3

前沿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在进行小学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科学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学生从小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的魅力,不但是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为学生以后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进行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提高自身素养,從而把科学知识渗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科学;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把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放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小学教师作为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路者,他们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致影响到整个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提高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才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保证。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科学已经成为人类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几乎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现实的影响。公众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熟悉也对个人、社会和政治决定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作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而言,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学课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力等也成为了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

二、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片面化。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所在。现阶段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教育观念仍然比较薄弱,科学教学中明显偏向的是传授科学知识,很少触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领域,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教师过分注重自身专业的发展,忽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没有采用科学和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忽视知识、技能、方法的协调发展,不能充分认识到科学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资源匮乏。现代教育科学信息资源广泛,但许多小学教师仍只注重教科书的使用,认为通过书本、计算机、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已经足够了,缺乏学术交流。现在有很多教师常年没有学术交流机会,也缺少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的教师不愿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样是无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

(三)知识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学科课程过深、过剩、过专,但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于狭窄、陈旧,缺乏人文科学基础。重学科课程,轻教育理论课程。而且许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理解。

三、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提升具体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养基础。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基础,就是学科知识。试问连小学科学基本学科知识都不夯实的教师,其教师素养自然不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科学学科内在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的掌握,为教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立足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以探究实践的视角去审视课程;其二,适当的将当前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不断实现自身学科知识体系的动态化完善;其三,处理好课程内部各个知识板块之间的关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学科学知识网络体系,以此去开展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科学课强调学生探究,自主建构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教师需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适度地帮助、指导学生,由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自信,学会交流与合作。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要以自然界和社会为大课堂,重视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灵活设计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场地,引导学生学习与解决身边的自然科学问题,使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教师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是一种手段,是一种途径,更是一种能力,在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兴趣都需要的一种途径,更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同样,对于科学教师来说,探究既是自身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一种途径,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所以,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运用已有的观察实验材料准确而迅速地完成观察实验操作,更要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去设计和加工实验,提出更多的效果优异的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这本身就是科学教师探究能力的体现。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且以知识经济趋于主导地位为特征的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作为小学教师要了解科学知识的进步,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所以小学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自觉学习来获取和更新知识。小学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接受培训,定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这些都是提高个人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且这些素质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需要教师长期地学习、研究、实践、探索,才能逐步形成。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形成,必将能够促使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能够适应新时代科学教育的需求,必将能够开创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戴丽敏. 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刍议[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33-136.

[2]张阿媛. 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学科学课程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亓英丽. 科学的文化属性与当代科学课程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李水霞. 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前沿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文明的转型需要科学技术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也呈现加剧趋势,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则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二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别,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考察这两种理解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如果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能够通过工业文明的改良而解决,那就不需要提出生态文明了。可以说,生态文明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不对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就不可能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文明的转型。

文明的转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转变。对于科学技术,就是要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反思传统科学观的基础上,形成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

二、环境问题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无关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正确的知识体系,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是技术的不完善或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粗一看,上述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技术造成环境问题与科学密切相关

诚然,科学是求知的,技术是求利的;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改造,环境问题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必须清楚,现代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不仅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系统,是一种人类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而且还是人类把科学认识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进而将科学认识原理现实化的系统体系;没有科学,很多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可能性空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在很多时候就不知道产品生产的途径(方式)、类型和用途。

这样一来,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离不开科学的,它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就与科学紧密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核物理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原子弹的诞生,又怎么会有所谓“核冬天”的威胁?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化学工业的诞生。又怎么会有化学污染的出现?如果没有纳米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纳米材料的应用,又怎么会有纳米科学技术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如果没有生物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又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潜在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一句话,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与科学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就相应地不会有科学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正是科学使得种种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可能,而技术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两者缺一不可。那种认为“科学没有过错,环境问题只是由技术产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好的归科学,坏的归技术”,这种看法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既是对技术的不公平,也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2.环境问题并非人们单纯滥用科学的结果

不可否认,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做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会发现,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如臭氧空洞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当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就会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氯原子,引发破坏臭氧的循环反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这一例子表明,利用科学原理合成出来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即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如此,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吗?

有人认为,目前的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之点在于科学还不够发达,科学所获得的认识还不多,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必将能够获得对自然的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依据这样的认识去改造自然,必将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产生更少的环境问题。

考察上述观点,不难发现,他们持有的看法是,对于科学,不需要改变其发展方向而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只要推进科学进步,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不能说这种看法没有一点道理,进步了的科学及其应用确实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确实能够发现更多的环境问题并更多地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人类能够完全、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科学在本质上存在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那么,任何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和应用科学都不能彻底、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多和更大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科学是否存在本质性的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呢?关于此点,西方有关科学非自然的相关论述给我们以启发。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验对象有很多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界原有的。实验现象是科学家利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实验对象施加特定的操作“制造”出来的,如此,使得实验知识具有非自然性;理论和模型是直接面向物质世界的,描述着它的状态和性质,但是,它们最多只是对自己意图表象的实在世界的理想化或抽象。这样一来,科学在很多时候就不是对自然对象或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对实验室或科学理论中所构建出来的人工对象的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当将这样的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时,就很可能与自然规律不符合,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这也启发我们,原来我们认为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与科学研究实践的现实不相符合。“自然科学非自然”,“自然科学不自然”。正是这种“非自然”、“不自然”的科学,才是造成其应用破坏环境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科学确实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那么应用这样的科学就是贯彻自然规律,应该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而不会造成环境问题,而现在,科学应用有多少没有造成环境问题呢?可以说,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非自然”的科学应用产生了许许多多人工物的结果。这些人工物虽然能够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以及消耗后的环境释放过程中,会成为自然界的“异质性”的存在,从而破坏自然。科学应用的环境破坏是科学“非自然性”的本质特征使然。

这样一来,要根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应用破坏环境的局面,就不能只推进科学的进步,对科学进行局部的改良,而应该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概括起来就是: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让科学应用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通过科学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来检验科学的正确性,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四、发展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吗?

有人对科学持乐观态度,认为进步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解决上的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第一,科学应用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兴科学如基因科学、纳米科学等的应用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就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局限性的,这包括: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限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艰难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

第三,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的,这包括: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艰巨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不确定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成本巨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纯依靠科学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五、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公众参与科学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深奥的、专业性的,只能由科学家来进行,公众是外行,不能参与,这点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需要而且必须公众参与。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人类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人类的存在和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第二,公众是科学应用的实践者、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往往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生产生活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公众的影响,应该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而公众在这方向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虽然这样的知识往往是直观的、朴素的和经验的,甚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第三,鉴于目前科学应用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风险,而且科学对许多风险如转基因风险等的认识又具有不确定性,公众应该作为科学的“陪审团”,采取恰当的形式如公众听证会、地方协商会等参与决策,展现公众的环境诉求,形成压力集团,以更多地“形塑”科学,影响科学的发展方向,推动环保科学的形成,阻止破坏环境的科学的盲目应用。

六、主要结论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需要传统科学观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革命性转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1.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科学不可分离;科学应用产生环境问题,并非只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本身紧密相关。

2.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科学的“非自然性”,要改变科学应用造成广泛的、越来越大的环境问题的局面,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使科学真正地面向自然、回归自然。

3.如果不进行科学革命,而依靠现有范式的科学的进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是有限度的,在这方面,“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4.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单纯依靠科学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的。

需要说明的是,面向生态文明的科学观形成以及科学革命的进行,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科技创新,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以此促进中国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转型,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上一篇:法学学年论文范文下一篇:护理中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