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通知书范文

2023-09-20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1篇

你正在浏览的求 职 信是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解析大学生常见择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原来属于劳动力市场上强势群体的青年人,如今已普遍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以往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正普遍遭遇求职难。随着年底的临近,校园招聘的红火,应届大学生也纷纷走出象牙塔,寻找毕业出路。近期,向阳生涯接到了大量大学生朋友的咨询、求助电话,很多毕业生前来向阳生涯求助。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特别邀请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对毕业生在咨询中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针对六大焦点问题进行了解答,希望对毕业生择业求职有所启发。

焦点问题1:我不知道自己毕业后究竟该选择什么职业,万一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怎么办?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专业对口早已不是大部分毕业生的选择,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毕业生未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当然,假如你的专业正好是你的职业兴趣所在,那是最佳状态。

毕业后究竟该选择什么职业,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所谓“该选择什么职业”,评价的标准是这份职业是否适合你,能否取得长远发展。这当中,恰当的评估自己是正确择业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择业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爱好、特长,以及性格、气质等情况,全面审视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认知和定位,看看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其次,认识自己必须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择业标准,才能避免择业时的盲从。择业期望不能太高,要实际一点,客观一些,有时为了满足主要标准,要勇于放弃一些次要条件。

焦点问题2:到底应该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毕业生首先要清楚就业和择业之间的关系。就业,简而言之,指的是寻找到一份工作,获得物质上的报酬,从而解决自己的生活经济来源问题;而择业,不光是找到工作,而是要在众多的就业机会里选择某个适合自己的、长远来看能够获得更好的成功的职业,总而言之,它意在选择,是主动的、自主的就业,而非被动的就业。它应该是有“远见”的。

目前我们常听到的声音最多的就是“先就业,再择业”,但我们认为,只有让“择业”与“就业”保持同步才是上上之举,具体的说,择业好了才能去就业。因为,先就业,后择业,很可能导致盲目地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找工作,缺乏理性的选择和思考,更谈不上长远的规划,这样做的后果很有可能是人职不匹配的情况,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频繁换工作,三五年后仍业绩平平,结果耽误了职业发展的宝贵时间。

我们特别提醒,尽管竞争激烈,大学生还是应该树立先择业的意识,出校门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人们职业的持续发展。

典型问题3:我的文凭不够硬,该怎么办?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刚刚踏上社会的新人,总是对未知的将来有些莫名的恐惧。特别那些文凭不是很过硬的大学生朋友更是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学历固然是很多岗位的应聘门槛,但其实,现在许多单位不光看重你的文凭,“唯学历”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用人单位更看中的是实力。所以,非名牌大学、或是大专、中专等学历出身的毕业生只要有能力,综合素质好,一样有竞争力。

不同单位有不同的理念和用人标准,具体到每个岗位的门槛高低又有所不同。建议在择业时,不妨事先了解某个岗位的具体职责、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只要确信你的能力能够满足岗位的要求,完全可以自信的去应聘。这个时候,自信才是你应聘成功的关键。

焦点问题4:我不知道找工作的时候开多少薪水合适?我很担心自己对薪资预计是否过高?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据一份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求的“理想月薪”有明显的差异。大专生以1000-2000元和2000-3000元两个等级为主要的理想月薪水平,其比例分别为:44.8%和40.9%。有56.1%的本科生以2000-3000元为理想月薪水平,而1000-2000元的理想月薪水平只有13.3%。硕士研究生的理想月薪集中在4000-6000元水平上,其中占46.2%.这反映了大学生的理想月薪和自身受教育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因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个人投资就越大,他们所要求的回报就越高。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基本上,新人刚进入一个行业时,基本上处于学习的阶段,单位不会支付较高的薪水。所以,毕业生首先要做的,是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当你还没有为单位做出任何贡献,还没有体现出个人价值的时候,不要对高薪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至于具体到个人的薪资预计是否会高?这就引人而异了。每个人的条件和背景都不同,同时,还要看应聘的单位如何,是私企还是外企,是朝阳企业还是有萎缩的迹象,行业处于上升势头还是下降势头,等等,影响的因素很多。你可以从很多地方来收集信息,比如从校友那,从报纸那以及等等。只有对市场比较熟悉,才能准确的预期自己的薪水。

焦点问题5:现在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强调工作经验,面对毕业生的职位很少,或者几乎不招,该怎么办?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的确,现在很多单位在招聘中都有这样的倾向,尤其是中小规模的企业,总是喜欢招有经验的,来了马上就能干活。对于这些企业,毕业生也不必过于苛责,毕竟,现在的毕业生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必须直面用人单位的挑选;同时,我们认为毕业生碰到这种情况也不必转身就走,上文中说过,企业只想招到满足岗位要求的人,毕业生身上固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自身能力能够满足要求,也可大胆去试,并在应聘过程中注意扬长避短。

向阳生涯提醒:

上述五大问题是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在大学生职业咨询中最为集中的焦点问题,相信也是每个毕业生在择业时都会碰到的问题。不知道通过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的开解后,你解开择业中的心结了吗?我们衷心祝愿每一位大学生朋友都能抓住机会,用慎重、真诚和勇敢的态度面对职业中的第一次选择,成功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焦点问题6:为何大学生求职问题多多?

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目前大学生在求职问题上呈现出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趋势。大体原因有几下几个方面:

首先,其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缺失。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考了多高的分数、上了什么样的学校,至于为什么选某专业,选了这个专业后就业情况会如何等等问题多很少考虑。所以我们很容易见到教育与就业脱轨的情况。而至于自己适合什么职业、选择的职业该如何发展等等关系每个人一生职业发展的问题,知道得更是少得可怜。所以学生就业时像该做什么工作等这些基本的问题都显得很难处理。

第二,激烈的职场竞争、激增的应届大学生、严重的区域性就业失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等问题,让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人们都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而这些地区正是就业竞争较大的地区!

第三,高校职业发展老师/职业指导老师力量严重不足。

虽然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职业指导部门,但多注重政策层面的指导,多关注“就业”本身的问题,至于就业质量的高底,则很难顾及。

很多高校也陆续都安排相关老师来进行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辅导,但就我们所调查的情况,真正具备专业能力的老师很少。一些老师接受了相关的培训,但针对高校老师的培训则多偏理论,案例也是只针对学生,离真正的职场情况还有一定距离。究竟做了多少实质性的、有用的工作,恐怕也只有快毕业的学生及高校自己知道。从职业发展方面的师资的配备上看也显得严重不足。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2篇

摘 要:大学生遭遇挫折后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直接影响着其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正确认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其主要表现,帮助他们掌握正确应对挫折的科学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心理;应对策略

所谓挫折,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预定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大学生在受挫后,通常会产生焦虑、痛苦、内疚、沮丧等消极情绪状态,从而形成紧张不安、焦虑失望等复杂而消极的心理,甚至产生愤怒、冷漠、固执、逆反、攻击等不良行为。

一、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原因

1. 客观因素

(1)人际关系紧张、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望交往、渴望理解、渴望尊重、渴望得到他人和社会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然而由于学生个人的修养水平、个性品质、兴趣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使他们在交往中产生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2)不当的学习。大学的学习与中学阶段有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大学生在学习上要自觉和主动。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原因,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有明显的不适应。不当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而引发失望、自卑心理;当面对不及格的考试成绩时,他们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有自暴自弃的想法。此外,有些学生贪多求全,选修的课程较多,结果什么都没学好;当得知大学的奖学金、评优评先、考研等方面都与学习成绩挂钩时,他们就觉得失望、伤心、痛苦,产生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挫折心理体验。

(3)就业压力。大学的普遍扩招和就业形势的巨大压力,使得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毕业之时就是他们失业之时”的失望、苦闷、焦虑等挫折心理。有的学生因生理上的“缺陷”,自卑感极强,担心就业时遭遇不公正的对待;有的出于对自己专业的担忧,怕将来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怕将来难以处世,不能胜任工作,存在着对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恐惧和担忧。甚至有的感到前途渺茫,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产生悲观、压抑、痛苦的情绪。

(4)家庭的贫困。大学的收费制度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尽管国家实行了奖、助学金制度以及贷款制度,为大学生完成学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但他们在面对物价偏高的现状时仍然需要节衣缩食。有的则在同龄群体的压力或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不甘于过朴素的生活,看不得别人消费享受,在现实和期望的矛盾中产生极度的心理失衡,必然会演变成“挫折心理”。

2. 个人原因

(1)期望值和个人能力不符。人贵有自知之明,目标追求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大学时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有待于成熟和完善,还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估自己,不能客观地制定合理的期望和抱负水平。有些大学生自我评价不当,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好高骛远;有些则过度自卑、畏缩不前。尤其是“80后”“90初”的大学生,不少人在进大学前过着养尊处优的舒适生活,缺乏挫折体验和应对的知识;当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限制,自身的理想目标不能实现时,由于缺乏估计和正确的认识,极易引发各种心理挫折。

(2)挫折耐受低,个性品质较差。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社会责任感差,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和开拓创新等人格品质缺失。不少学生性格孤僻、懦弱、心胸狭窄,一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所措,产生各种挫折心理。

(3)对挫折不客观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强烈挫折感的与其说是挫折、冲突,不如说是受挫者对所受挫折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态度。有一些大学生遇到一点小的小挫折就惊慌失措,把后果想得非常可怕,给自己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学生思考问题片面,遇到挫折就全盘否认一切,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他人故意刁难,导致自责自怨、抑郁焦虑;有些学生抱着“绝对”“必须”“应当”等绝对化的不合理的观念,一旦事与愿违,自尊心便受到极大伤害,觉得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二、矫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对策

1. 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事情。挫折是追求的伙伴。人们不仅要在顺境中工作和学习,还要善于在逆境中奋斗生存。其次,要引导大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挫折也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于弱者,它则是绊脚石,摔倒之后便一蹶不振。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智地看待挫折,找到造成挫折的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想方设法排除阻力,化阻力为动力,转败为胜。

2. 指导大学生学会用理智战胜挫折的自我调节方法

当人在遭遇挫折时,出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机体会自发地运用压抑、否认、合理化、投射、反向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防卫,以减少焦虑情绪。心理防卫机制的作用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一面是能够在心理失去平衡时,给人以某种理由和方法,消除内心的不安,从而暂时恢复心理上的稳定;但经常使用虽能暂时缓解内心冲突,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使人逃避成长,不去正视失败和错误,甚至还会埋下心理疾病的种子。 因此,大学生在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暂时缓解消极的情绪之后,还需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用理智战胜挫折的自我调节方法。同时,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耐挫力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利用“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进行学习方法、择业、就业心理的指导,通过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使大学生掌握一些自我调适、摆脱挫折危机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创设一定挫折情境,增强大学生的挫折耐受力

挫折耐受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时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它是个体对挫折的适应、抵御和应对能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挫折的耐受性是可以经过学习和锻炼而提高的。通过为学生创设挫折情境,可使学生不断克服挫折,在心理上对挫折产生一种无形的抗体,从而提高学生的挫折免疫力。

首先,挫折情境的程度要适中。既不能过高,让挫折根本无法克服,使大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过低,使大学生没有经过努力就可以轻易地克服。挫折情境必须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等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使学生能通过努力战胜困难和挫折,提高对挫折的感受和应对知识与经验。

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遭到挫折时,别人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挫折的忍受和适应。同情、理解、关心、支持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抚慰学生受挫的心灵,增强战胜挫折的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鼓励大学生主动与人交往,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鼓励他们多与亲人、朋友交谈、倾诉,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对挫折进行反思,进而达到“认准目标,坚持不懈;调整目标,继续奋斗;战胜逆境,奋起升华”的挫折应对态度和策略。

最后,在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实践证明,性格开朗、乐观、坚强、自信的人,挫折承受力强;孤僻、内向、心胸狭窄的人,挫折承受力较低。学生的良好的意志是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通过创设和开展有一定挑战性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中、在与困难与挫折的斗争和磨砺中,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和战胜困难和挫折,且不可退缩和畏惧。这个过程是锻炼意志、发展意志品质的过程,也是提高大学生耐挫折力的过程。

实践证明,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他们掌握处理挫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会他们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大学生的挫折耐受力,才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不良的挫折心理反应,提高他们应对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3篇

近年来, 中职毕业生作为新生代技能型人才, 颇受社会欢迎。面对职业选择, 目标明确的学生, 择业时会按照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快速作出抉择;但举棋不定的学生, 难免会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和表现, 甚至陷入某种心理误区, 贻误择业时机。中职教育的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 就是说目前的中职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程要求都较低。这种宽进的录取方式决定了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 学习主动性不强, 也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 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到两年, 各中职学校设备参差不齐, 离行业要求, 单位要求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是很高。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因此, 中职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

分析中职生的择业心态, 帮助中职毕业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择业心态,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学生的择业和学校的就业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职生常见的择业心态

中职生的择业心态表现出的问题很多, 如从众心理、依赖心理、急于求成心理、好高骛远心理等等。现将常见的择业心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定位不准, 对职位和待遇期望值过高, 出现择业观偏差

学生在上岗之前对工作的期望值往往会远远高于现实情况, 从而表现出盲目的乐观, 忽视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 期望过高的心理为学生日后出现的问题埋下了隐患。

1) 没有摆正位置, 没有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 就业初期从事的职业应该是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 所做工作必须是从基层做起。比如有些同学因为没有摆正自身位置, 在就业后总是嫌单位不好, 频繁跳槽, 始终在试用期徘徊。

2) 对自己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特点了解不够, 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模具、数控专业都是技术工种, 其特点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 技能水平就越高, 待遇也就越好。但刚出校门的中职生在择业时只看到了这点, 而忽视了自己专业技能有限, 实践经验不足。总认为外面的钱很容易赚, 遍地是黄金, 出去随便找个工作都能拿四、五千, 一旦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薪资, 心理上就出现落差, 开始抱怨, 也影响了就业的稳定。

3) 对自己估计过高, 择业好高骛远。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际和职业要求出发, 过于自信。有的学生为自己设定较高的职业目标, 以幻想代替现实。如果未能如愿, 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 从而产生烦躁、抑郁、空虚等心理现象。比如酒店专业的学生, 就有这样一种心理, 我们出去了, 就是要搞管理、做文员, 就一定要专业对口, 要高待遇, 不愿当服务生。这种想法虽然不错, 但我们必须结合实际, 任何一个人都是从基层普通员工做起的。

1.2 抗挫折能力差, 容易产生情绪障碍

现在的中职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 在父母呵护中长大, 没有经历过风雨,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娇气重。以前是城镇学生表现较为严重, 现在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 城镇和农村学生都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的同学在短期实习中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表现得焦虑、烦躁不安、退缩, 从而产生情绪障碍, 轻易背离自己择业时的意愿。

1.3 年龄偏小, 心理不成熟

中职毕业生年龄大多在17岁左右, 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都很有限。在择业时心理紧张、患得患失, 高不成低不就。常常在以下几个问题中纠结、徘徊。比如能否找到一个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的单位, 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 选择的单位是否是最佳选择, 万一后面还有更好的单位来招聘怎么办等等。在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世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往,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 在企业中稍有不如意就离开, 根本不考虑后果如何。

总之, 中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态不容忽视, 需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途径予以引导、解决。

2 中职生择业心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中职生存在的择业心态问题, 受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具体如下。

2.1 社会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唯利是图思想充斥着很大一部分人的头脑, “富二代”“官二代”成为少数学生羡慕的对象。社会大环境以及不良风气使得少数学生在择业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希望“天上掉馅饼”, 期待能找到一步到位的理想职业。如有个别的毕业生因受高薪利诱身陷传销组织, 后悔莫及。所以, 不应该仅以金钱为择业出发点, 而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2.2 家庭环境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家庭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中职生家长认为稳定的工作或打理家族生意是子女的最佳选择;爱子心切, 怕子女吃苦、受人欺负;也不鼓励子女自主创业。导致学生“傍老族”逐渐增多,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子女进入中职后学习目标的确立, 造成这些学生遇到挫折无法承受, 渐渐对于择业和人生发展失去方向。

2.3 学生自身因素

中职生对社会及职业了解甚少, 对职业信息的获取也主要是通过间接途径, 中职生缺乏职业实践, 对职业没有深刻理解, 导致职业意识淡薄。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够, 盲目认为毕业后就总会找到工作, 缺乏竞争意识。这样, 由于认识不够, 加上动力不足, 在择业时遇到挫折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和情绪障碍。中职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实效性”等价值观。在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 少数中职学生过于看重个人利益, 缺乏奉献精神。他们没有艰苦奋斗的意识, 缺乏社会理想, 同时好高鹜远, 只看到成功人士成功的一面, 没有看到创业艰苦的一面。价值观缺失导致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择业观偏差。

3 中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调整期望值

择业观体现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中职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 通过测验分析, 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 用客观的角度分析自我, 才有可能在择业时扬长避短,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3.2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客观认识自我和职业环境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长处与不足, 发掘自我潜能, 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在正确择业观的指导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避免出现自负和自卑情绪。学校通过组织模拟面试、教学实习、参观学习、顶岗实习等方式, 让学生亲身体验, 积累经验, 从而客观认识职业环境, 提高择业成功率。

综上所述,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中职生择业心态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作为中职毕业生, 应保持乐观的择业心态, 树立“立足基层、服务社会”的职业理念, 择业受挫后, 能够正视现实, 找出差距, 主动提高和完善自我, 积极迎接挑战。作为家庭和学校教育工作者, 面对中职毕业生出现的择业心态问题应该通过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 帮助其客观、冷静地面对现实, 采用合适的方法消除心理障碍。这样, 中职毕业生的职业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摘要: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 中职毕业生的择业、就业问题关系着学生的前途, 也是评价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杠杆, 是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有的学生由于陷入心理误区而影响职业选择, 导致职业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分析和把握中职生的择业心态对中职学校、老师和中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择业,心态

参考文献

[1] 余红杨.关注中职生就业心理, 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J].就业与保障, 2009 (09) .

[2] 李斌.中职生常见择业心理障碍及干预[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 2010 (01) .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4篇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了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结合客观环境,随机抽取了50名云南财经大学大学生填写问卷,其中45省内,5人为省外,另外,22人为男性,28人为女性。

一、调研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的择业心态:

关于“大学生是否有考虑过自身的择业问题”的调查问题中显示:有39%的大学生认真考虑过自身的择业问题,而有53%的大学生偶尔会想想,很少考虑或选择到时候再考虑的分别占4%。由此看来,超过90%的大学生考虑过自己的择业问题,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现今的就业形势关注度较高以及对自身的就业机会是十分重视的。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客观上造成了就业竞争激烈,这也就造成了广大毕业生对自身的择业问题的重视度有所提高。

接受调查“大学生们在考虑自己的择业问题”时, 有4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以后择业会有关联的,同时也有34%的大学生认为可能有,但关联不大,甚至有20%的认为有很大关联,只有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关联。从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比较喜欢自己专业的,并希望以后能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但是,由于他们认识到就业竞争的压力,他们会因此作出比较理性的选择。也就是他们并不会只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会选择其他与本专业有少许关联,甚至是其他范畴的工作。如果日后他们遇到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或择业不满意时,多达58%的大学生愿意先干着,以后待机再向专业方向发展,同时没有人是不愿意从事这种工作的。

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们都会偏向先找到工作,赶上就业的列车这一方。另一方面,现在的企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会注重应聘者的非专业能力,这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开始形成选择非本专业工作的心态。总而言之,现今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的人认为并不是只能选择专业范围内的工作,而是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其他范畴的工作,以获得更多的择业机会。然而,当面对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或择业不满意时,只有4%的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缺乏了一种创业思维,他们普遍追求稳定的工作而忽视具有风险投资的创业道路。在当前,“人多职少”的就业现象的影响下,自主创业的道路是大学生迈上就业的又一新途径,然而调查结果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缺乏了一种自主开拓,克服艰难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如此重视以后的就业呢? 48%的大学生较赞同“毕业就是失业”的说法,并感到就业形势较严峻,在金融危机后造成的影响下,有部分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他们感到就业压力大并因此而对未来失去自信心,大学生这种消极的择业心态是不利于自身的发展的,更甚者还会形成一种自我堕落,没有进取心的态度,这是不利于大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现今的一部分大学生缺少了挑战困难的毅力。让他们重 拾信心,拥有进取奋斗的精神是社会不容忽视的大事。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普遍有一定的关注度,并且对形势感到消极的人群有增加的趋势。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大学生们希望能够拓宽就业渠道,接触其他范畴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增加就业的机会。政府与相关部门应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引,让广大大学生重拾就业信心

2、 大学生的择业要求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要求与现今形势不相适应。在我们100份问卷中,关于“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的问题中,调研结果如下:

大学生在择业时,有23%的人会首先考虑薪水待遇,有11%的人会首先考虑工作环境,这部分人较追求工作的稳定和福利待遇,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一部分人是会选择随遇而安的;但是有27%的大学生会选择提升的空间,有21%的大学生会选择积累经验,这部分人较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并会适应招聘单位的要求,从基层做起以获得提升的机会;另外,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社会需求的只有8%,这反映出大学生择业时偏向寻找自己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而选择兴趣的有11%,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们会按实际利益需要而放弃自己有兴趣的工作,同时也说明了现在的大学生在面对择业时都会比较理性化的。

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的要求,职位要求,行业要求等。

从分析问卷的数据可得大学生择业的地域集中于城市,63%的人认为“沿海开放城市”是首要选择,此外,选择“内地的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的达到了10%和11%,而“国家急需人才的边缘或农村地区”的只有1%,对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可以说是无人问津的。这反映出,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向往较发达的地区,而忽略了一些偏远及有待开发的地区,这反映了大学生追随大众的心态,并显得目光短浅。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人才的“扎堆”现象,增加自身的就业难度,还会使偏远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放缓,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外,以上数据突出了大学生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出现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表明了大学生择业观与社会需要的错位。因此,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就业素质,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工作观,职业观。基于此,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另一方面,问卷中以“工作性质和内容择业”的问题,突出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不足,缺乏培养自己掌握多专业知识的观念。分析问卷数据得出:喜欢“管理型工作”的高达41%,“教育培训型工作”的只有9%,“技术型工作”,“营销型工作”,“服务型工作”分别是25%,10%和15%。大学生择业时要求工作尽量与专业对口。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到高校举行双选会时,考试的内容涉及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有时事,社会知识,礼仪,经济,管理等非专业知识,且占的比重很大,可见社会对大学生非专业的重视,而大学生就业要求的偏颇导致择业观的错误倾向。

大学生的就业要求与自身素质不相适应,问卷中涉及到“喜欢哪种类型的职业”时,除了突出“稳定,高薪,发展”的标准外,还表明了大学生对自己缺少挑战

风险和困难的能力的要求;“忙碌的而报酬丰富的”和“福利待遇齐全”的达到了27%和40%,而“风险大但高薪水的”只有8%。具体数据如下:

然而问及“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时,数据的显示有:(1)工作岗位太少占11%;(2)对薪水要求太高占36%;(3)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有25%;

(4)缺乏必要素质达12%;(5)信息严重不足是5%;(6)缺乏社会关系11%。分析得出:一,大学生的择业要求与自身素质不相适应,是因为大学生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实际能力的锻炼;二,是学校组织的实践锻炼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结合不紧密;三,是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狭窄,依托于家庭背景,不能有意识地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等,另外大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不高,大学生的依赖性强和创造力弱。

3、大学生对企业需求的了解

近年来,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不够,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一厢情愿的谋求高薪高酬的职位,从而导致就业屡屡碰壁。因此,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是十分重要的。在调查“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那些条件”的问题时,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社会经验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最首要的要求,此 外,潜力,技能,品德等条件所占比例较大。

这说明用人单位比较重视求职者的个人素质,用人单位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挖掘人才。但学历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占了46%,可见用人单位依然普遍存在着唯学历论的思想。而对求职者的性别,所学专业以及毕业学校则少有要求,说明用人单位信奉为贤是用的原则,摒弃性别歧视,只要有才就能给予机会。

二、建议与对策

由以上调研分析可得: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已经对就业前景感到不容乐观了。但是,普遍的大学生仍不能根据社会变化,正确的摆正择业心态。对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

第一,要知己知彼。不仅要正确的估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还要全面准确的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朝着这些需求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素质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应拓宽知识面,锻炼较快投入工作的动手能力和提高自我文化素质。平时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如:提高自己挑战风险及困难的能力,改变畏首畏尾的缺点。

另外,大学生要放低姿态,到基层就业,择业时应眼光向下并脚踏实地的干,同时还要降低“稳定,高薪,发展”的就业标准。应认识到在边远或农村地区也会有美好的前程。降低期望值,努力培养自己优良的就业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二,要加强社会实践。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空有满腹才华却不知如何运用到实际中去,那也是枉然。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其中的原因就包括了他们实践能力较差。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更应该抓住机会,让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有所施展。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时事,关注热点,并可进行思想后的感想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应该注意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要敢于竞争,扬长避短,从实际出发。对自己的能力结构和专业特长,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要敏锐的捕捉就业信息,适时调整就业方向。

第四,大学生应注重在学习和工作中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构建自己良好的关系脉络。在学习及工作中要积极的独立完成每件事情,不能形成依赖性。同时,更应有意识地培养团队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努力使自己融入集体中。

第五,应注重培养创业思维。现今大学生主要面临着“僧多粥少”的情况,而自主创业不仅能为自己带来就业,同时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大学生应该捉住时代信息,注重培养创业思维。

三、总结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凸显, 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文章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社会环境、学生自身、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就业现状分析。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概念的实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在我国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高校逐步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以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逐渐习惯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寻找彼此适合的对方,以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什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很多人都会把竞争力和职业能力混淆,实际上,就业竞争力要比职业能力的范围广,它包含多项综合技能。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 F E E)(1998)把就业竞争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即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即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相对于其他高校学生而言在寻找、保持、变换和胜任工作能力上的一种竞争优势。具体可以理解为高校毕业生竞争力在就业市场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

具体地讲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沟通协调、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的“硬能力”,也包含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适应能力等“软能力”。竞争力是一种由多方面技能所构成的综合素质,其中大部分能力将由就业者先前所处的教育环境所决定。它不仅是高校培养的“特殊产品”外部的市场表现,更是高校内部的支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任。对于高等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学校同样面临着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

2 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来看,一方面,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由此决定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精简分流,事业单位压缩编制,社会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有所下降。而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力资本的数量,增强了国力。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急增,也对就业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基本处于“买方市场”,这也是引发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2.2 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2.2.1 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够

实践证明,社会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特长突出、操作技能出色的学生,同时也必须是全面素质较高的学生。他们既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要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思想道德,特別是职业道德,较好的组织协调、团结协作能力,较强的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与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高职毕业生虽然经过了几年系统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有的学生文化素质欠佳,缺乏人文精神,知识储备不充分,进而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及业务实践能力等方面也有许多不足。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差,因缺乏专业基础训练,求职时缺乏自信,有的毕业生生活自理能力弱,心理不成熟,应变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失去了许多良好的机遇。

2.2.2 毕业生就业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

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使其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就业工作也已经由统一分配转为就业指导,毕业生需要面对全新的劳动力市场。但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保守、落后、不务实,行为上存在一定偏差。一是择业期望值过高,盲目崇拜大城市,重在考虑单位性质、工作条件、收入待遇等,脱离市场实际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攀比、从众、盲目崇拜大城市、外资企业等心态,造成毕业生就业中地区流向和单位流向的失衡,不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择业行为浮躁,缺乏“诚信”的自我约束,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与心理准备。有些毕业生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以“专业不对口,不能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或薪酬待遇不能满足个人要求”为由选择了放弃,或在签约的同时还在另觅他求,或以签约单位为跳板,一旦有更合意的单位录用,便毫无顾忌地“毁约”在先。

2.3 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

2.3.1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面大而空泛,缺乏针对性,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有雷同之处,在职业岗位群中的定位不够准确,缺乏特色;使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供求错位,这不适应目前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小批量、专业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2.3.2 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实际相脱离,增大了就业难度

课程设置拘泥于传统,教学内容陈旧,与职业岗位实际要求不符;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处理上,仍有过分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地位等现象;在教学组织上和教学过程中,未能从根本上转变本科学科化教育倾向,高职教育所要求的实践性和技能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课程建设缺乏有实用性、针对性、职业性和直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3 面向市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

3.1 准确定位,突出高职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较大的区别。高职毕业生的主要任务是将成熟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应用于生产和管理之中。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地说,高职生比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更新、实践能力更强、素质要求更全、人才规格更高。高等职业教育因为在培养目标上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 特别是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并据此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只有面向市场办学,才能符合社会需要,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

3.2 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本科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科性和系统性,而高职教育要求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开设的专业要有实用性和前瞻性。因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减少专业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训课课时,大力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出发,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实

习基地既是高职生熟练掌握专项技能和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的实践训练场所,又是高职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操作地。它在高职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为此,首先学校内部要加大投入,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其次借助社会力量办好校外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该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积极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培训,技术改革等;同时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3.3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一般来讲,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些素质会综合体现在学生求职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有信心,有了信心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在强化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如开设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以及艺术等方面的课程, 使学生开阔视野,汲取广博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同時还应开设如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经济学等课程,使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时的自信心。

3.4 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切实为学生提供有效、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是加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帮助高职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对他们进行就业思想上的指导。如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就业心理和期望,指导高职生在求职前做好各种准备,如职业道德、知识技能、思想心理、求职材料,等等。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爱好学习相关知识,以提高思想境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学校应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建设,为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

总之,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更应该从自身的角色和地位出发面向市场,以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新型劳动者人才, 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良堤.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90.

[2]游富相.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4(10):34.

[3]韩包海.明确高职生特点 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49.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6篇

摘 要 “课程劳育”是指通过主动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采取融入、渗透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熏陶和引导,是一种隐性灌输的教育活动。从课程本质维度看,“课程劳育”是指任何课程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劳动教育的功能;从课程内容维度看,“课程劳育”则是指任何课程都包含了具体、生动的劳动教育元素。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亦是确保劳动教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战场。高职院校有效推进“课程劳育”的路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全员参与的“课程劳育”;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渗透的“课程劳育”;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实现内容全覆盖的“课程劳育”;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实现全过程保障的“课程劳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劳育”;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实施路径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阐明基本内涵、明确总体目标、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规定劳动教育基本内容、强化劳动教育评价、强调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多样化等6个方面,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同时强调“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笔者将其概括为“课程劳动教育”(简称“课程劳育”)。高职院校是国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劳动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劳动教育的职责,每一门课程均具有劳动教育的功能。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其实践探索的步伐也在加快,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较于早前提出的“课程思政”而言,“课程劳育”还是刚出现的一种新提法,属于全新的认识和实践。高职院校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做好“课程思政”这篇大文章的同时,抓好“课程劳育”,换句话说,如何做到“课程思政”与“课程劳育”有机结合,首先需要真正理解“课程劳育”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课程劳育”的价值意蕴,深入探讨“课程劳育”实施的具体路径。

一、“课程劳育”的内涵:“课程劳育”是什么

“课程劳育”的概念是依据《意见》提出的对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課程的本质与现实作用总结、概括和提炼的一个新“概念”。“课程劳育”是与劳动教育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劳动教育课是指劳动教育必修课,是学校专门开设的为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显性课程;而“课程劳育”是指通过主动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采取融入、渗透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熏陶和引导,是一种隐性灌输的教育活动,旨在实现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课程本质维度的“课程劳育”

关于课程本质,教育史上众说纷纭。既有“知识论”“经验论”的说法,亦有“计划论”“目标论”的阐释,但无论何种表述,都揭示或反映出课程价值取向渐渐由“物性”向“人性”转变,并实现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过渡,强调任何课程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指向受教育者有益经验的获得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1]。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或经验,同时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从最初形成的角度看,课程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知识组合,而是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而逐步演变和进化的[2]。课程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其起点与归宿都应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劳育”的主旨是在强调各门课程知识性的同时,充分凸显其将知识传授与劳动价值观引领相结合,从而实现劳动教育与各门课程协调同步、相向而行。各门课程实施“课程劳育”,其根本目的是要让课程本身的内容与劳动教育发生化学反应,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演绎或彰显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简称“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劳动价值观的引领,促使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在专业知识的思考和实践中倡导“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这就是“课程劳育”本质的重要体现。

(二)课程内容维度的“课程劳育”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劳动教育的重点要围绕创新创业,积累职业经验来进行,更需要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的目的,并非要将所有课程都变成劳动教育课本身,而是要把包括专业课程在内的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文化和价值范式)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把学科知识资源、课程文化技术资源转化为劳动教育资源,强化课程的劳动价值观引领作用,从根本上实现知识传授和劳动价值观引领的有机融合,让广大学生在获得“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有效履行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因此,从课程内容的维度审视,任何一门课程,不论其属于哪一个学科或归属于哪一个专业范围,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内容,均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点,提炼出所蕴含的具体、生动的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文化和价值范式),并伴随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将精神层面的劳动价值观传递给广大学生。

二、“课程劳育”的价值意蕴:“课程劳育”之为什么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劳育”在新时代应运而生,其所肩负的职责亦被不断强化。《意见》明确指出,“课程劳育”的主要作用是与劳育课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劳育”概念的提出,表明任何课程都不再是普通、纯粹的课程,而是课程与劳动教育的凝聚统一。从根本上讲,“课程劳育”概念从微观层面反映出其在新时代育人体系中所蕴含的重要的价值。

(一)“课程劳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渠道

“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走什么样的办学道路”,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作为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高职院校要认真履行其所肩负的职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要做到上述这些,就必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所具有的综合育人价值。作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劳育”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育人为本的价值引领方向。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文化和价值范式),能切实把劳动教育的职责落到实处,确保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实现。

(二)“课程劳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

“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高等学校面临的根本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3]。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属于“00”后,独生子女比例大,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下长大,平时很少从事家庭和社会劳动,受社会上存在的“轻视劳动,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的不良倾向”影响,他们劳动意识淡薄,鄙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亦有一定的市场,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亦在有的家庭或学校教育中被淡化、弱化。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精神和奋斗精神具有极强的挑战性和现实针对性,特别需要高职院校所有教师在其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利用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文化和价值范式)做好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引领工作,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立志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础,而课程是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要服从和服务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只有通过实施“课程劳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動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才能确保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三)“课程劳育”是确保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战场

“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最终要通过“如何培养”来实现。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其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需要全员、全程和全方位发力。《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长期以来,受重智轻德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影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劳动教育并未形成合力,劳动教育资源亦未得到有效整合,“三全育人”理念未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劳动教育角度看,当前高职院校亟需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所有课程及不同专业的所有教师参与到学生劳动教育中来,促进劳动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确保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根据新时期党对劳动教育新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在抓好职业技能培育的同时,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让学生增强职业荣誉感,感受和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只有将所有课程纳入劳动教育实施体系,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锤炼劳动品质的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劳动价值观引领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三、“课程劳育”的实施路径:“课程劳育”之做什么

高职院校“课程劳育”的实施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要实施“课程劳育”,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全员参与的“课程劳育”

教师是推进“课程劳育”实施的关键因素。“课程劳育”的实施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实施劳动教育意识的强弱和劳动教育能力的高低。实施“课程劳育”,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努力。

第一,要切实增强实施“课程劳育”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要求是一致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5]每位教师都要强化自己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时时处处想到自己所肩负的劳动教育职责,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劳动价值观引领融入到所教的课程之中,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劳动品质的“引路人”。第二,要切实提升实施“课程劳育”的能力。“课程劳育”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知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育人能力。在课程内容上,要能够较好地从文化素质教育、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专业课程教育等不同视角,将课程内容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尤其要做好“课程劳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课程劳育”和“课程思政”虽各有侧重,但相得益彰、互相补充。每一位教师要结合自身所教课程的特点,在二者的结合上下功夫,实现“课程劳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在课程实施技巧和方法上,要能充分解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主动考察和探究新时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做到润物细无声,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化于无形,不贴标签、不生搬硬套,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如其分、自然呈现。增强“课程劳育”的亲和力,让学生充满对劳动教育的获得感。

(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渗透的“课程劳育”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育才与育人目标相统一的关键一环,“课程劳育”格局形成的基础无疑在“课程”。《意见》明确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遵循专业知识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又要遵从劳动教育的规律。要按照整体谋划、分层递进、系统推进的原则,做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首先,要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系统的劳动教育,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制度予以固化,真正夯实劳动教育课的地位。其次,劳动教育进课程,形成劳动教育课程群。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明确其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并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特点,梳理其与劳动教育存在内在联系的关键点和侧重点,系统设定劳动教育的重点和目标,逐步形成“课程劳育”的基本体系架构。第三,做好各类课程实施“课程劳育”的有效衔接,突出“课程劳育”的系统性、整体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在“课程劳育”的体系架构中,还应根据《意见》要求以及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将“课程劳育”循序渐进地融入到不同阶段的学习中,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推进“课程劳育”的实施,实现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第四,突出“课程劳育”实施的重点课程。在做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时,尤其要突出实习实训课的主导地位,要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推动“课程劳育”向纵深发展。只有形成覆盖内容全面、课程类型丰富、顺序层次递进、相互协同支撑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渗透劳动教育,才能解决好各类课程与劳动教育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劳动教育的功能,实现各类课程与劳动教育必修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实现内容全覆盖的“课程劳育”

高职院校的各类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每一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知识体系或技术特点,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专业知识和技能本身亦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其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事、物等,也不同程度体现着劳动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等劳动教育内容。因此,所有课程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实施“课程劳育”是针对所有课程而言的,因此,承担课程教学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入研究和挖掘自己所教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元素),实现劳动教育内容的全覆盖。当前,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要与“金课”建设、教學资源库建设和专业建设相结合,深入挖掘课程劳动教育资源,专业劳动教育资源,建立课程或专业劳动教育资源共同体。教师对所教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不仅体现在挖掘的数量上,更体现在挖掘的质量上。劳动教育元素因课程而异,就像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一样。不仅不同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蕴含量不同,而且不同课程劳动教育元素的内容及重点也存在差异。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要特别注意在“融入”上下功夫,即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将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各类课程之中。

第一,内容融入要注重通识性。要善于将一般的知识原理与劳动价值意蕴实现有机契合,使教学内容与劳动价值观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有效回应学生的普遍关切。第二,内容融入要保持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防止为劳育而劳育的现象发生。第三,内容融入的方法要灵活。不能生搬硬套或过于机械化,要善于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明晰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从而引发学生的广泛共鸣。第四,内容融入要根据学科特点各有侧重。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要特别注重将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融入其中;自然科学类课程要挖掘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重点强化对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应用技术和技能类课程,则可以通过整合校企实践教育资源,探讨有效的实践活动形式来挖掘或融入劳动教育元素,重点强化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只有通过不同类型课程资源的挖掘,并将其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发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掌握劳动本领,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四)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实现全过程保障的“课程劳育”

高职院校要汇聚全员劳动教育合力,实现“课程劳育”的全过程贯通和全方位参与,需要建立健全“课程劳育”的联动机制。

第一,要建立实施“课程劳育”的领导机制。各学校要建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劳动教育组织领导,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好督促落实。第二,要健全实施“课程劳育”的责任落实机制。高职院校应根据《意见》要求,将劳动教育的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层级,不给责任留空当;细化“课程劳育”实施所涉及的部门和教学单位的具体职责,并将其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形成校内各育人主体聚焦“劳动育人”多维发力的立体空间。具体来说,党政主要领导要深入“课程劳育”前沿阵地,带头授课听课,指导或实施“课程劳育”,形成示范和表率[6]。学校教务部门要统筹制订“课程劳育”教学指南(或标准),明确“课程劳育”的内涵与基本要素,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等明确环节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推进“课程劳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提高“课程劳育”的实施质量;按照分类管理、分批推进的原则,重点加强“课程劳育”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和培育课程的建设。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部门要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教学督导办法,强化督导检查。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积极宣传开展劳动教育(实施“课程劳育”)的先进典型,推广“课程劳育”的典型经验,营造“课程劳育”实施的良好环境。第三,要健全主体协调机制。将劳动教育(重点是“课程劳育”)的责任、要求与成效纳入各项工作的制度设计,通过定期研判讨论、情况通报、专题研究等制度,形成各单位之间多向联动、多维协调的劳动教育大格局。第四,健全教师队伍评价机制。学校人事部门要制订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出台量化教师“课程劳育”考评的指导性意见,将师德水平和“劳动教育”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将劳动教育成果纳入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课程劳育”在师资培养、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 考 文 献

[1]刘万海.从知识到经验:课程本质的现代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20-23,28.

[2]李硕豪,魏昌廷.本体论视角下的高等学校课程本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84-86.

[3]李月新.“三全”育人格局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8):111-113.

[4]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5]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01).

[6]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urse labor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value; implementation pathways

Author  Lei Shiping, professor of Air Force Aviation Maintenance Technical Institute(Changsha 410019); Le Le,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ir Force Aviation Maintenance Technical Institute

上一篇:心碎的句子范文下一篇:野炊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