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心理范文

2023-09-20

择业心理范文第1篇

一、积极参与竞争的心理准备

虽然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能够找到满意的职位,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好了竞争的准备。这就好像人们希望拥有成功, 但是并不一定做好了为成功付出努力的心理准备。做好心理准备包括很多方面, 充分的了解市场、了解形势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充分了解之后将会增强信心, 有了信心就有助于心理准备的建设。大学生应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 哪些行业比较有前景并且适合自己。同时还要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 比如:毕业生就业范围, 定向、委培生如何就业, 少数民族、支边子女等在就业方面有什么规定。大学生要判断、筛选自己是否有这些条件, 属于其中之一。

竞争是残酷的, 面对竞争首先需要的是勇气和胆量。可能在竞争中遇到的对手是大学的同学、学长等, 可能会觉得别人的条件比自己好, 产生胆怯、消极的心理。作为面对择业的大学生, 不能因为害怕, 就不去竞争, 放弃机会。在机会面前人人均等, 不失时机的做出选择和努力是择业应有的状态。

二、主动选择职业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择业通常都是在一些学校内的大型招聘会、人才市场招聘会找工作, 有时某个行业或地区的用人单位比较多, 录取的学生也都带有一定的共性。没有录取的学生不能气馁, 盲目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找不到好工作。大学生不能被一时的形式所惑, 择业时要善于分析, 有全局观, 分析社会发展的方向, 摆正自己的心态, 淡化眼前利益, 接受社会磨砺, 降低就职期望, 主动选择职业。大学生要积极主动投递简历, 与招聘人员介绍自己。在大型招聘会中, 每个求职者都要主动求职, 因为用人单位是被动接受和挑选人才的, 再优秀的人才, 不迈出步伐主动投递简历、自我展示也是不可能被发掘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 大学生要想有一番事业也必须从小事做起, 从底层做起。有些大学生认为太过简单底层的工作埋没了他的才华, 所学非所用。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因为从底层做起慢慢做到高层的人对行业对企业、公司有更深刻的了解, 这样的人一旦站在高处能够做出适合企业、公司发展的策略。在择业前, 大学生要充分了解所选行业的性质、状况, 了解该行业、单位的具体情况, 如果所选单位和行业比较有前景, 适合自己, 那么即便刚进单位时的职位不那么理想也可以就职。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有远大的理想也要有宽广的心胸, 积极思考, 从自身的条件和发展的前景出发, 带着社会责任感和个人理想认真选择。

三、客观评价自我的心理准备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 有长处也有短处, 大学生在找工作前要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在择业时有些用人单位会比较直接指出应聘人员的优点和不足, 很多大学生在接受别人评价时往往不能接受批评的意见, 一旦有人指出不足, 心理承受不了, 择业受挫后难以积极面对接下来的应聘。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在择业前, 大学生应该冷静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真实的面对自己, 做到有自知之明。当面对心仪的用人单位时尽早的准备好所有材料, 尤其是自荐材料。恰如其分的介绍自己, 既不卑躬屈膝, 又不趾高气昂, 让用人单位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诚意, 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虚心的态度和成长的空间。其实用人单位也清楚不可能找到完美的人, 但是他们一定希望所招收的人才是诚实、虚心的, 这样即便是不够完美的人才也能慢慢改善。

四、保持良好的心态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择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在择业时大学生承担了一定的压力。比如:应聘面试时的紧张, 同学之间的竞争, 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而自己还没有找到等等。这些都可能形成择业压力。择业压力之下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失落感、危机感、迷茫、焦虑、烦恼、困惑、紧张。有些大学生社会交际实践比较少, 容易为一些小的问题耿耿于怀, 为尚未面对的问题担心不已, 每天诚惶诚恐, 惴惴不安。

其实, 大学生在择业时感受到压力是很正常的, 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时要及时自我疏导、排解。毕竟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择业时遇到困难、遭到拒绝, 一个人最终也只能应聘成功一个全职职务。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提供了很多种就业可能, 经过市场的筛选, 必然有很多可能会被否定。应聘过程中的失败和被拒绝都是正常现象, 大学生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 让自己乐观、积极, 因为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让大学生在应聘时发挥的更好, 一展风采, 这样用人单位才能感受到应聘者的魅力, 留下好印象, 从而增加获胜的可能性。

总之, 大学生择业问题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事件, 是一场人生挑战。做好万全的心理准备是大学生面对人生挑战的第一步, 笑迎一切困难, 最终将会获得收获。

摘要: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通常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 也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学生在择业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首先要做好积极参与竞争的心理准备;其次, 做好主动选择职业的心理准备;接着要做好客观评价自我的心理准备;最后, 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 周文生, 唐磊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2] 张潮, 杨晓荣主编, 方平总主编.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高专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3] 李世强.人际交往心理学[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1年

择业心理范文第2篇

适应社会、正确择业是做人的一个基准点,更是中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现在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心理准备,他们常常用学校的习惯来要求自己,难于适应社会需求。为此,在推荐就业工作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适应、正确择业。

一、适应社会需求,找准人生目标

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企业对聘用制度认识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理性地把握人才的录用标准,对中等专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做人能力等,选用标准越来越完善,对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中职毕业生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把自身准确地定位在服务经济建设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上,并以此确定自己的就业定位,从职业的角度加深对自身、对行业、对社会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找准人生目标。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融为一体,把个人的进步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明确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只有通过职业活动才能实现职业理想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的一生如大海行舟,方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确定了人生目标,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驱力。不切实际的理想是空想、幻想,它会导致好高鹜远。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认识不到这一点。比如很多学生看不起单调的一线服务工作,错过了许多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白白丢失寻找职业的良好机会,更谈不上在这份职业中

去寻求发展。人生目标不能仅凭爱好或兴趣,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讲奉献、讲务实,树立服务于社会一线,适应社会需求的观念,也只有形成了这样的人生目标才能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分析个人条件,进一家好企业

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企业,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决策。中职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在未来工作中能否做好本职工作,其基本在于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客观分析个人条件,正确认识自已的职业能力则是进一家好企业的前提。因此要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自我评价,清楚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强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能积极地发扬,对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较合理地决定自己职业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或是自己喜欢的企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机会只会降临有准备头脑的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机会的垂青外,更需要周密的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对人的未来职业发展很关键,所以每一个即将踏入职场的人都应未雨绸缪。首先,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区域,尽可能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而且激烈的竞争更能够激发个人潜能,更容易达到更高的职业高度。其次,选择到规模较大、制度规范的企业,这样在一个规范的体制下面学到的东西应该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实用,而且接触先进管理理念的机会较多。再者,要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良好发展前景的前提保证。在了解了上述思路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

找一些适合自己行业中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这样可以提高应聘成功率,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在降低招聘成本的同时招到合适的人才,实现双赢。

三.从基层做起,珍惜第一份职业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基层开始的。人生的第一份职业很重要,它对一个人的工作方法、做人风格、职业习惯、甚至语言特征形成都有相当的影响。从基层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积累工作能力,学习如何与别人的沟通和合作,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成熟度,积累社会经验。刚毕业的学生去寻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公司会认为你没有工作经验。其主要原因就是刚踏出校门的学生,在处理工作和日常生活方面都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教,刚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后思想容易波动,遇到小小挫折不懂得自我开解,容易流动,因而很多公司不愿意聘请刚毕业的中职生。因此,有了第一份工作要好好珍惜,要知道在一家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样在第二家公司可能也会遇到,关键的是自己学会如何对待和处理。我的建议是: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珍惜第一份职业,从基层做起,把第一份职业当作是积累人生经验的舞台,为自己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树立工作责任感,协调人际关系

进入企业以后,往往会发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与学校教育有较大差别,企业的责任是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进而实现赢利。一个企业对社会是否负责任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看综合效益,具体是看能否

挣钱。只要赢利,效益好,才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才能对股东提供优厚的回报,才能对员工给予很好的奖励,才能够有资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而作为企业的一分子,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工作责任感,对个人所从事的工作负责,努力学习技术,能在工作中相互协作,团结同事,只有每一位员工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企业经营目标才能得以达成,个人的价值才能实现。

现代企业是由许多成员构成的团队,每个人所从事的仅是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很多工作需要大家互相配合、协调、沟通共同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与自己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你的主管,配合同事工作,平时与人为善,才能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刚参加工作的同学,有的基于个人面子,怕别人说自己不行,有问题也不问,一意孤行去完成某件事,有的不会主动沟通,当上司问到有无什么不明的问题时,才提出一大堆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如果上司不过问,这些人永远会让问题“沉淀”,永远不会处理,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不主动听取同事、上司的意见,结果可想而知,把事情做砸了。因此,要注重团队精神,协调人际关系。

五.坚持终身学习,加快知识更新

“终身学习”是当今最为流行的口号,也是时代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个以现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支撑的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也正在对全球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

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高科技的综合发展表现在对人才的要求上,而且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也对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专业知识需要提升,管理知识需要加强,信息应用需要掌握,避免落后于时代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养成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认识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坚持终身学习,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而,在每个人的思想上构筑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个人生存的先决条件和终身需求,并且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会自我调控,自我提升,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择业心理范文第3篇

调查说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既包括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状况、择业偏好、就业准备等个体的内在因素,也涉及到家庭、地区、生活环境、流行观念、就业政策、择业机会等外部因素。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然而,教育界关于大学生职业选择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系统性研究。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主持了大学生职业选择实证研究课题,目的在于探索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普遍规律,给大学生择业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科学建议。

课题组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2000届本科毕业生,作为这次大学生职业选择问卷调查的对象。调查基本上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共抽取1200个样本。实际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6份,有效回收率为74.67%,取置信度为95%。

职业理想何时形成?

半数以上学生职业理想在大学成型

从调查结果看,针对限单选的问题项“您理想中的职业何时比较明确地确定”,回答“大学期间”的482人,占53.9%;“尚未形成”的179人,占20%;“高中期间”的157人,占17.6%;“初中期间”的45人,占5%;“小学期间”的31人,占3.5%。过半数的毕业生

的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然而五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这从侧面反映了教育系统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同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协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

影响职业理想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舆论

针对限单选的问题项“您在确定理想中的职业时,受外界哪方面的影响最大”,回答“社会舆论”、“家庭”、“学校”和“地区”的比例依次为40.1%、26.9%、18.5%和14.5%。总体上,社会舆论对于职业的评价在学生形成职业理想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庭和学校次之。

收入成为职业理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针对不定项选择问题项“您理想中的职业,其相关因素包括什么”,依据选择人数的多少依次为:“收入”697人,占77.8%;“就业地区”499人,占55.7%;“发展阶段”488人,占54.5%;“职务”306人,占34.2%;“声望”269人,占30%;“权力”164人,占18.3%。收入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职业理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就业地区和发展阶段位居其次;而在以往居于主导地位的权力因素已退居最末。

对就业状况满不满意?

本次调查将就业准备赋值定为0至10,0代表极不满意,10代表很满意。调查结果显示:选“8”的247人,占28.3%;选“9”的123人,占14.1%;选“10”的36人,占4.1%。调查表明:大学生总体上的就业满意度较高。

与此相对,本次调查概括出了职业选择过程中遭遇的6类苦恼:想去的单位不要我,要我的单位不想去,获得的有用信息较少,开始择业时对面试考官的问题和用意毫无准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尚未作长期规划,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调查显示:选择“想去的单位不要我”的431人,占48.1%;选择“要我的单位不想去”的341人,占38.1%;选择“获得的有用信息较少”的407选择“开始择业时对面试考官的问题和用意毫无准备”的210人,占23.4%;选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尚未作长期规划”的380人,占42.4%;选择“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的371人,占41.5%。 人,占45.4%;

本次调查运用了就业准备程度量表——李克特量表,包含的问题为:“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突变使我难以适应”,“我不知道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大学期间对工作的准备很少”,“我选择的工作与我的性格很适应”,“我对将来自己如何一步一步晋升、发展有明确的设计”,“大学期间我已经为工作锻炼了必要、充分的能力”,“未来的事情很难预测,走一步算一步”,“自己的升迁掌握在别人手中,职业设计毫无意义”8项,就业准备程度一般以上的289人,占32.4%,较高就业准备程度的111人,仅占12.5%。

什么影响了职业选择?

选择职业过程中的外在影响

本次调查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筛选、综合为4类:受父母期望的影响、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受社会舆论对职业评价的影响和受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的影响。调查显示:受父母期望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29.8%和6.9%;受生活环境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43%和9.4%;受社会舆论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38.2%和7.5%;受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22.5%和6.8%。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总体上受生活环境这一较客观的因素影响较大,而社会舆论对职业评价的影响不仅左右了职业理想的形成,还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职业的现实选择。父母的期望和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的影响随着大学生个体独立意识的回归正逐步减弱,但在目前状况下仍有生存空间。

个人状况与职业的符合程度

调查将个人状况分为4类: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以及职业生涯的明确程度。调查显示:对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51.9%和29.3%;对于个人的性格、气质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58.1%和24.7%;对于个人的能力、素质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57.4%和20.1%;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较了解和很了解的仅占39.4%和13.4%,其中说不清的占32.2%。调查表明: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对个人状况说不清,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概念,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予以重视。

其次,选择的职业与个人的兴趣、爱好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52.1%和9.8%;与个人的性格、气质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54.1%和8.8%;与个人的能力、素质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56.8%和9.3%;与个人的专业方向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42.2%和24.2%。调查表明:60%左右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个人状况的结合方面较为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爱一行、干一行”;仍有40%左右的大学生没有找到两者较好的结合点,这一状况的改善有待于大学生个人、教育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考虑最多的是“符合个人的兴趣”

本次调查,将大学生择业时考虑较多的因素总结为10项,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单位和职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专业对口;第二位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专业对口,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第三位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待遇高,能发挥个人特长,能解决户口或住房,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地点在大城市。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关注两类条件: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

从毕业生工作的单位性质来看,按选择人数的多少依次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小学校,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国防军工单位及其他。

能力、机遇和社会关系因素

本次调查将当前大学生必需的多种能力筛选概括为以下8种:A专业技能或特长;B计算机、外语水平;C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D对社会的适应能力;E创新意识、勇气;F合作意识、奉献精神;G竞争意识、挑战意识;H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I机遇、时机;J社会关系(亲戚、老师、朋友等)。对于这10项分别赋值为0至10。0代表完全没有或很糟,10代表完全胜任或很好。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表明:在上述10项中,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的是合作意识、奉献精神,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自我评价较低的是计算机、外语水平和社会关系。

地区差异与职业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地区差异而对职业选择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职业理想所注重的内容不同

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职业理想方面有4项明显差异,按差异大小排序依次为:职务、就业地区、权力和收入;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倾向于职务和权力因素,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则更偏重于就业地区和收入因素。

2.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的符合程度不同

北京地区学校毕业生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基本符合的403人,占67.2%,很符合的64人,占10.8%;而非北京地区学校毕业生基本符合的350人,占60.1%,很符合的46人,占7.9%。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的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的符合程度更高些。

3.择业过程中受父母期望影响的程度不同

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受父母期望影响较小的182人,占30.4%,很大的32人,占5.3%;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中受影响较小的160人,占27%,很大的60人,占10.1%。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受父母期望的影响比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更大。

4.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不同

在选择单位和职业时,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首先看重待遇、单位的名气和能否解决户口或住房;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更看重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行业是否有保障和晋升机会是否很多。

5.某些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存在不同

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总体上对于某些能力的自我评价更高一些,按差异大小依次为:计算机、外语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勇气,对社会的适应程度,专业技能或特长。

6.择业中精神压力和获取的有用信息不同

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认为获取有用信息较少的310人,占52.4%,而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为252人,占42%。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认为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的226人,占37.7%,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达290人,占49%。

当然,学校所在地区不同的毕业生,在择业上也显出一些相同的方面。首先,职业理想的形成期普遍较晚。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形成的324人,占54.1%,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316人,占53.6%,两地无明显差异。其次,对职业理想中的发展阶段都比较看重,而对于声望因素又都不重视。第三,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无显著差异。这反映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整体的统筹规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就业准备与职业选择

就业准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包括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工作能力的培养、个性与职业的调和、职业设计与职业规划等为选择和胜任职业而作的准备。

就业准备与满意度成正比

就业准备与就业满意度呈较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355。这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上,大学生群体较充分的就业准备程度将产生较高的就业满意度。此外,充分的就业准备既有利于提高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的符合 程度,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和能力、素质与职业的符合程度。

哪些因素影响就业准备

统计结果显示,以下3个方面对就业准备有较大的影响。

1.对自身的了解程度。

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包括对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了解。调查表明:在上述4种因素中,对个人能力、素质的了解程度对就业准备的影响最大,其他依次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明确程度,对个人兴趣、爱好的了解程度和对个人性格、气质的了解程度。

2.个人能力的差异。

在各项能力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就业准备的影响最大,接下来依次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创新意识、勇气;对社会的适应程度;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专业技能或特长;计算机、外语水平。

3.与就业准备直接有关的因素。

调查显示,对将来的晋升和发展是否有较明确的规划对就业准备影响最大,其他依次为:较好的职业设计能力,大学期间为工作培养必要的能力,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程度。

影响就业满意度的因素

除就业准备因素以外,选择的职业与个人状况的符合程度和各项能力对就业满意度有较大的影响。

(1)在个人状况与职业选择的符合情况中,对就业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个人性格、气质与职业的符合程度。其他依次是: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的符合程度,个人能力、素质与职业的符合程度,个人的专业方向与职业的符合程度。这说明单纯的专业对口已经不是与就业满意最相关的因素了,而个人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素质与职业的符合状况在就业满意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在各项能力中,对就业满意影响最大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他依次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创新意识、勇气,计算机、外语水平,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专业技能或特长。这充分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大学期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越来越被广泛重视;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日益突出;创新意识、勇气,计算机、外语水平,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和专业技能或特长等能力已经成为择业的基本条件。

能力对就业的影响

能力因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选择中的就业准备和就业满意度,对与就业准备直接有关的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

(1)对于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的8项能力中,最有帮助的能力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较大的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意识、勇气;接下来是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和专业技能或特长。

(2)对于职业与性格的符合程度8项能力中最有帮助的能力仍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较大的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创新意识、勇气,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是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专业技能或特长和计算机、外语水平。

(3)对于将来晋升和发展的规划最有帮助的能力是创新意识、勇气;帮助较大的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于大学期间为工作培养的必要能力,最有作用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创新意识、勇气,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技能或特长,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以及计算机、外语水平。

择业心理范文第4篇

2、当前大学生择业心理浅析及引导途径探索

3、95后女大学生择业观调查研究

4、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与分析

5、构建服务型的大学生择业观引导机制

6、电子竞技行业对“0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7、医学类大学生择业时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8、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9、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择业观现状

11、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2、高职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调查研究

13、关于大学生择业难问题的几点思考

14、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试

15、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影响的对策研究

16、大学生择业偏好的经济学分析及可行性建议

17、浅议如何当好大学生择业的参谋

18、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思考

19、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及对策

20、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调适

21、“考证热”现象背后的大学生择业取向研究

22、浅谈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23、90后大学生择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24、浅谈大学生择业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25、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调试策略

26、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综述

27、对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及就业指导的探讨

28、当代大学生择业策略的研究

29、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就业对比分析

30、从“微商热”现象看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择业观

31、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与调适

32、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

33、公务员考试热视角的大学生择业观偏差与调适对策

34、无意识教育渗透下高校大学生择业观的确立

35、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36、大学生择业攻略之保险业探析

37、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教育

38、大学生择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

39、酒店业发展现状及大学生择业观浅谈

40、关于大学生择业意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41、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大学生择业思考分析

42、时代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择业观

43、当代汽车专业大学生择业、就业与创业

44、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45、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干涉

46、大学生择业特点与就业全程指导研究

47、大学生择业需要层次实证分析

48、中美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取向对比的实证性研究

49、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思考

择业心理范文第5篇

近年来, 中职毕业生作为新生代技能型人才, 颇受社会欢迎。面对职业选择, 目标明确的学生, 择业时会按照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快速作出抉择;但举棋不定的学生, 难免会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和表现, 甚至陷入某种心理误区, 贻误择业时机。中职教育的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 就是说目前的中职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程要求都较低。这种宽进的录取方式决定了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 学习主动性不强, 也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 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到两年, 各中职学校设备参差不齐, 离行业要求, 单位要求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是很高。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因此, 中职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

分析中职生的择业心态, 帮助中职毕业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择业心态,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学生的择业和学校的就业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职生常见的择业心态

中职生的择业心态表现出的问题很多, 如从众心理、依赖心理、急于求成心理、好高骛远心理等等。现将常见的择业心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定位不准, 对职位和待遇期望值过高, 出现择业观偏差

学生在上岗之前对工作的期望值往往会远远高于现实情况, 从而表现出盲目的乐观, 忽视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 期望过高的心理为学生日后出现的问题埋下了隐患。

1) 没有摆正位置, 没有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 就业初期从事的职业应该是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 所做工作必须是从基层做起。比如有些同学因为没有摆正自身位置, 在就业后总是嫌单位不好, 频繁跳槽, 始终在试用期徘徊。

2) 对自己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特点了解不够, 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模具、数控专业都是技术工种, 其特点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 技能水平就越高, 待遇也就越好。但刚出校门的中职生在择业时只看到了这点, 而忽视了自己专业技能有限, 实践经验不足。总认为外面的钱很容易赚, 遍地是黄金, 出去随便找个工作都能拿四、五千, 一旦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薪资, 心理上就出现落差, 开始抱怨, 也影响了就业的稳定。

3) 对自己估计过高, 择业好高骛远。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际和职业要求出发, 过于自信。有的学生为自己设定较高的职业目标, 以幻想代替现实。如果未能如愿, 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 从而产生烦躁、抑郁、空虚等心理现象。比如酒店专业的学生, 就有这样一种心理, 我们出去了, 就是要搞管理、做文员, 就一定要专业对口, 要高待遇, 不愿当服务生。这种想法虽然不错, 但我们必须结合实际, 任何一个人都是从基层普通员工做起的。

1.2 抗挫折能力差, 容易产生情绪障碍

现在的中职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 在父母呵护中长大, 没有经历过风雨,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娇气重。以前是城镇学生表现较为严重, 现在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 城镇和农村学生都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的同学在短期实习中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表现得焦虑、烦躁不安、退缩, 从而产生情绪障碍, 轻易背离自己择业时的意愿。

1.3 年龄偏小, 心理不成熟

中职毕业生年龄大多在17岁左右, 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都很有限。在择业时心理紧张、患得患失, 高不成低不就。常常在以下几个问题中纠结、徘徊。比如能否找到一个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的单位, 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 选择的单位是否是最佳选择, 万一后面还有更好的单位来招聘怎么办等等。在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世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往,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 在企业中稍有不如意就离开, 根本不考虑后果如何。

总之, 中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态不容忽视, 需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途径予以引导、解决。

2 中职生择业心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中职生存在的择业心态问题, 受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具体如下。

2.1 社会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唯利是图思想充斥着很大一部分人的头脑, “富二代”“官二代”成为少数学生羡慕的对象。社会大环境以及不良风气使得少数学生在择业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希望“天上掉馅饼”, 期待能找到一步到位的理想职业。如有个别的毕业生因受高薪利诱身陷传销组织, 后悔莫及。所以, 不应该仅以金钱为择业出发点, 而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2.2 家庭环境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家庭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中职生家长认为稳定的工作或打理家族生意是子女的最佳选择;爱子心切, 怕子女吃苦、受人欺负;也不鼓励子女自主创业。导致学生“傍老族”逐渐增多,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子女进入中职后学习目标的确立, 造成这些学生遇到挫折无法承受, 渐渐对于择业和人生发展失去方向。

2.3 学生自身因素

中职生对社会及职业了解甚少, 对职业信息的获取也主要是通过间接途径, 中职生缺乏职业实践, 对职业没有深刻理解, 导致职业意识淡薄。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够, 盲目认为毕业后就总会找到工作, 缺乏竞争意识。这样, 由于认识不够, 加上动力不足, 在择业时遇到挫折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和情绪障碍。中职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实效性”等价值观。在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 少数中职学生过于看重个人利益, 缺乏奉献精神。他们没有艰苦奋斗的意识, 缺乏社会理想, 同时好高鹜远, 只看到成功人士成功的一面, 没有看到创业艰苦的一面。价值观缺失导致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择业观偏差。

3 中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调整期望值

择业观体现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中职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 通过测验分析, 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 用客观的角度分析自我, 才有可能在择业时扬长避短,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3.2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客观认识自我和职业环境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长处与不足, 发掘自我潜能, 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在正确择业观的指导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避免出现自负和自卑情绪。学校通过组织模拟面试、教学实习、参观学习、顶岗实习等方式, 让学生亲身体验, 积累经验, 从而客观认识职业环境, 提高择业成功率。

综上所述,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中职生择业心态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作为中职毕业生, 应保持乐观的择业心态, 树立“立足基层、服务社会”的职业理念, 择业受挫后, 能够正视现实, 找出差距, 主动提高和完善自我, 积极迎接挑战。作为家庭和学校教育工作者, 面对中职毕业生出现的择业心态问题应该通过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 帮助其客观、冷静地面对现实, 采用合适的方法消除心理障碍。这样, 中职毕业生的职业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摘要: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 中职毕业生的择业、就业问题关系着学生的前途, 也是评价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杠杆, 是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有的学生由于陷入心理误区而影响职业选择, 导致职业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分析和把握中职生的择业心态对中职学校、老师和中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择业,心态

参考文献

[1] 余红杨.关注中职生就业心理, 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J].就业与保障, 2009 (09) .

[2] 李斌.中职生常见择业心理障碍及干预[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 2010 (01) .

择业心理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凸显, 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文章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社会环境、学生自身、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就业现状分析。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概念的实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在我国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高校逐步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以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逐渐习惯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寻找彼此适合的对方,以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什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很多人都会把竞争力和职业能力混淆,实际上,就业竞争力要比职业能力的范围广,它包含多项综合技能。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 F E E)(1998)把就业竞争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即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即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相对于其他高校学生而言在寻找、保持、变换和胜任工作能力上的一种竞争优势。具体可以理解为高校毕业生竞争力在就业市场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

具体地讲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沟通协调、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的“硬能力”,也包含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适应能力等“软能力”。竞争力是一种由多方面技能所构成的综合素质,其中大部分能力将由就业者先前所处的教育环境所决定。它不仅是高校培养的“特殊产品”外部的市场表现,更是高校内部的支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任。对于高等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学校同样面临着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

2 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来看,一方面,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由此决定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精简分流,事业单位压缩编制,社会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有所下降。而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力资本的数量,增强了国力。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急增,也对就业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基本处于“买方市场”,这也是引发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2.2 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2.2.1 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够

实践证明,社会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特长突出、操作技能出色的学生,同时也必须是全面素质较高的学生。他们既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要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思想道德,特別是职业道德,较好的组织协调、团结协作能力,较强的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与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高职毕业生虽然经过了几年系统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有的学生文化素质欠佳,缺乏人文精神,知识储备不充分,进而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及业务实践能力等方面也有许多不足。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差,因缺乏专业基础训练,求职时缺乏自信,有的毕业生生活自理能力弱,心理不成熟,应变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失去了许多良好的机遇。

2.2.2 毕业生就业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

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使其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就业工作也已经由统一分配转为就业指导,毕业生需要面对全新的劳动力市场。但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保守、落后、不务实,行为上存在一定偏差。一是择业期望值过高,盲目崇拜大城市,重在考虑单位性质、工作条件、收入待遇等,脱离市场实际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攀比、从众、盲目崇拜大城市、外资企业等心态,造成毕业生就业中地区流向和单位流向的失衡,不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择业行为浮躁,缺乏“诚信”的自我约束,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与心理准备。有些毕业生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以“专业不对口,不能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或薪酬待遇不能满足个人要求”为由选择了放弃,或在签约的同时还在另觅他求,或以签约单位为跳板,一旦有更合意的单位录用,便毫无顾忌地“毁约”在先。

2.3 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

2.3.1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面大而空泛,缺乏针对性,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有雷同之处,在职业岗位群中的定位不够准确,缺乏特色;使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供求错位,这不适应目前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小批量、专业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2.3.2 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实际相脱离,增大了就业难度

课程设置拘泥于传统,教学内容陈旧,与职业岗位实际要求不符;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处理上,仍有过分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地位等现象;在教学组织上和教学过程中,未能从根本上转变本科学科化教育倾向,高职教育所要求的实践性和技能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课程建设缺乏有实用性、针对性、职业性和直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3 面向市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

3.1 准确定位,突出高职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较大的区别。高职毕业生的主要任务是将成熟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应用于生产和管理之中。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地说,高职生比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更新、实践能力更强、素质要求更全、人才规格更高。高等职业教育因为在培养目标上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 特别是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并据此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只有面向市场办学,才能符合社会需要,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

3.2 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本科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科性和系统性,而高职教育要求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开设的专业要有实用性和前瞻性。因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减少专业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训课课时,大力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出发,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实

习基地既是高职生熟练掌握专项技能和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的实践训练场所,又是高职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操作地。它在高职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为此,首先学校内部要加大投入,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其次借助社会力量办好校外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该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积极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培训,技术改革等;同时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3.3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一般来讲,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些素质会综合体现在学生求职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有信心,有了信心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在强化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如开设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以及艺术等方面的课程, 使学生开阔视野,汲取广博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同時还应开设如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经济学等课程,使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时的自信心。

3.4 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切实为学生提供有效、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是加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帮助高职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对他们进行就业思想上的指导。如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就业心理和期望,指导高职生在求职前做好各种准备,如职业道德、知识技能、思想心理、求职材料,等等。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爱好学习相关知识,以提高思想境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学校应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建设,为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

总之,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更应该从自身的角色和地位出发面向市场,以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新型劳动者人才, 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良堤.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90.

[2]游富相.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4(10):34.

[3]韩包海.明确高职生特点 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49.

上一篇:婚前协议电视剧范文下一篇:开学鼓励孩子的一句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