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2

我国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管理意识薄弱

在石油企业里, 许多员工意识到要加强设备管理, 但是对设备的前期管理和日常维护没有重视, 造成后期对设备进行大量维修和更换,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但是取得的整体效果较差, 企业成本加重。如果当时就发现设备在制造时出现问题, 就需要当即停止对设备的使用, 可见前期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不仅可以提早发现设备问题, 还可以及时对设备加以维修和培养, 真正提高设备运作的高效率。

1.2 设备维护人员有待提高

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大多依赖管理人员, 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设备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在现阶段, 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较低, 同时对设备的管理意识较弱, 导致整个设备管理工作不能有序进行, 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 会造成企业的生产运营受到影响, 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不利于石油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3 设备经济管理不充足

在我国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许多企业在经济上对设备管理不予支持, 特别是设备维修资金的预算很不合理, 在设备管理中统一使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没有结合设备的实际使用状态, 导致很多设备已提足折旧, 但仍可使用, 其他设备未提满折旧, 但设备却逐渐老化, 甚至丧失使用价值。同时, 对设备的经济管理中严重缺乏维修保养和日常调试工作, 或者过于注重设备卫生, 却没有严格按照清理要求, 导致设备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2 加强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设备管理机制

对石油企业设备的管理工作离不开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 确保每个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 石油企业一定要建立高效原则, 选择那些具备先进管理理念和高素质管理人才, 更好的完成设备管理。其次石油企业还需要建立一项完善的管理机制, 专门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法, 结合石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当前形势发展特点,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真正提高设备管理的使用价值。同时, 在管理机制中要明确好对设备的使用说明, 保养流程和行为规范等内容。对设备的管理办法, 需要石油企业管理人员走出去, 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管理经验, 积极的将这些方法引进国内, 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 定期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 防患于未然。

2.2 提高设备人员素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石油企业的设备系统逐渐趋向复杂, 对设备的管理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在设备管理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参与者, 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设备管理工作成果的好坏, 因此,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设备人员的素质, 根据每位人员的特点分配相应的设备管理工作, 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让管理人员多方面熟悉设备管理流程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真正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 企业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 定期开展设备管理知识的讲座, 为管理人员普及知识和技术培训, 进而真正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 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知识, 真正理解和吃透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 成为该行业的技术顶尖人物, 促进企业的设备管理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提升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2.3 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伴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石油企业在设备管理工作时可以使用统一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在计算机管理的基础上, 结合本企业的特点, 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 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便捷方式来监测设备信息, 真正优化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同时, 需要公司加大资金投入,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组织相应技术人员, 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要求, 选用适合企业的设备管理系统, 全面加以推广和使用, 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

3 结语

总之, 我国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仅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出谋划策, 还需要技术部门的不断创新, 特别是对设备维护和保养方法不断更新, 真正提高设备利用率,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推动我国石油行业设备管理的快速发展。

摘要:高效的设备管理工作是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决定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只有将价值较高的设备有序管理起来, 定期加以维修,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真正提高设备的单位产量。本文通过分析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蓓.从延长石油的培训发展看我国石油企业培训中的难点和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 (37) .

[2] 徐凯, 许薇.浅谈我国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 (19) .

我国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 政治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很大一部分投资都是在北非、拉美国家, 其中很多国家时局不稳, 社会动荡, 不确定政治因素较多。

(1) 战争内乱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发生突发性战争、民族宗教矛盾等造成的内乱、社会不稳定而给海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风险。2011年利比亚内乱中, 中石油在利比亚的员工有392名, 13个作业点。在撤回后, 中石油在利比亚在建及投资专案潜在损失约为12亿元。一旦发生战争内乱, 投资基本上血本无归, 因此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时应该格外关注政治风险。

(2) 国有化风险:东道主国家依据其本国法律将原属于外国投资者的财产企业采取征用或者有偿征用的措施, 使其转移到本国政府手中的强制性行为。2006年, 厄瓜多尔通过一项石油改革法案, 规定外国公司因为石油价格上涨而超过合同规定的收益的50%上交。中海油在尼日利亚的巨额石油投资也被尼日利亚反对党虎视眈眈。由于尼日利亚政府国有化意识非常强烈, 政策易变, 国有化风险很大, 我们应对此保持极大关注, 避免损失。

(二) 经济市场风险

(1) 外汇风险:主要是由于汇率较大幅度波动而影响在外投资情况。当交易、折算时汇率发生大幅变动, 那么现金流会发生很大变化, 成本收益因此都会改变。以中石油为例, 在海外40多个国家都有相应投资, 业务范围广, 交易涉及多种货币。汇兑损益也成为了影响中石油收益的一个很大因素。

(2) 经济危机 (周期) 风险:主要是指国家或者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影响或者经济周期的对于海外投资的影响。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额巨大, 但是在面临经济危机之后, 国外很多资产缩水严重, 股价暴跌, 给我国石油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在对外投资时, 要审时度势, 避免高买低卖。

(三) 经营管理风险

这主要是指交易完成之后, 对当地的项目、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运营所面临的风险。石油企业生产过程复杂, 企业项目运营过程繁琐, 涉及面广, 能否在国外探索出适合当地的一套运营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四) 法律政策风险

这项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东道国法律政策变化而引起的对外国投资者投资经营不利、东道国法律不完善而引起投资不便、与投资者来源国法律相冲突等情况。

在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事件中, 美国通过能源法案新增条款, 要求政府在120天内对中国的能源状况进行研究, 阻挠中海油收购, 导致中海油在此次收购中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最终失去时机只能主动退出收购。在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 要对东道国的相关法律知识有充足的了解, 才能在收购中避免错误, 也能在日后的经营中坚守住自己的利益。

(五) 资源及操作风险

这一风险是指在石油行业中主要是指在取得项目之后, 能否开采出石油资源, 以及在开采过程中的操作问题带来的风险, 例如石油管道泄漏等。

2012年中海油斥资150亿收购了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却在收购后发现开采量极少, 很多项目产量极低。2015年, 该公司还发生了石油管道泄露事件, 给中海油带来了很多麻烦。由此事件可以看出, 在石油企业收购之前, 应该多了解资源勘探方面的数据, 了解该项目未来的资源收益。同时, 严格监管操作过程, 一旦发生石油泄露等安全问题后续面临的问题将不计其数。

二、风险防范及规避建议

(一) 政治风险规避

加强投资国政治环境评估:在进行投资时, 应该对东道国的政治环境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通过风险收益来衡量是否进行投资。

加强与东道国政府交往:通过与东道国的政府、党派的友好交往, 增进互信和信息交流。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营造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有效降低政治风险。

(二) 经济市场风险规避

(1) 建立预算止损机制:在海外项目开展时, 当预计利润无法满足成本时, 要适时放弃项目, 而不是一条路走到底。运用财务预算管理, 帮助我国石油企业更理智地作出投资决策。

(2) 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机制:面对外汇风险, 可以通过期货合约、外汇对冲等方式降低风险。

(3) 多样化投资方式:我国对外投资的方式比较局限, 在未来, 可以结合项目公司特点, 选择更适合的投资方式。例如增加股票债券基金类投资, 成立合资公司等。

(三) 经营管理风险避免

改革管理体制, 增加企业灵活性。增加监督管理系统和评估系统, 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受到公正的监督和评估。让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中产生整体的协调效应。

(四) 法律政策风险避免

加强法律意识, 引进专业法律人才。使得我国石油企业在进入一国投资前, 对该国的相关法律有清楚的了解, 避免因为法律问题失去投资机会。在投资后, 法律知识的了解也可以让我们在问题出现时, 可以更加顺畅地解决问题。

(五) 资源及操作风险避免

(1) 加强项目评估:通过多方面的历史信息收集, 了解项目区域周围的资源状况。同时引进石油勘探类专家来对项目的资源状况作出评估说明, 减少投资风险。

(2) 增强创新能力, 提高技术:通过创新提高技术, 改进生产过程, 来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增强我国石油企业的竞争优势。

(3) 建立特殊情况预警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 可以让企业在问题危机产生后, 更加快速、高效地整合出一只专业的队伍来解决问题, 避免后续更大的损失, 减少企业的风险。

摘要:石油类资源投资额巨大, 跨国投资风险较高, 这些都加大了我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的难度。本文将重点研究我国石油企业跨国投资的各种风险, 希望能为我国石油企业规避相应的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石油,跨国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我国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石油企业资金结算和集中控制的概况,之后阐述了石油企业资金结算和集中控制新系统的构建方法,以期提升油田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水平。

[关键词]石油企业;资金结算;集中控制;新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资金结算和集中控制是企业集权模式中首要选择的模式,因为它们对资源进行了高效的监控及配置,使其受到国内外众多企业的青睐。然而对于企业来说,不论是资金结算还是集中控制都不是十分简单的事情,其和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流程、控制制度和外部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具有较大的联系,所以在运行中资金结算和集中控制同时拥有的模式会使很多企业的控制目标和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1 石油企业的资金结算和集中控制概述

在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当中,以往很多时候所实施的都是单独结算、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资金流、票据流及信息流之间出现了脱节的问题。资金的滞留和短缺同时存在,让资金在流转与结算上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使业务流程出现重复的问题,从而使资金周转效率受到较大的影响。一些二级单位或子公司出现很多资金拖欠的问题,贷款数量较多,然而其他一些二级单位或子公司则由于资金长时间的滞留而出现较多的机会成本。因此,在企业集权的体制管理下,资金集中控制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助于出资者利用对资金的控制真正实现其控制权。这是石油企业对过去管理系统进行改变的出路,然而因为石化产业具有地域比较分散、资金投入较大、所需技术较高等特征,无法把所有资金都全部纳入企业的财务当中进行统一的结算,而是根据区域对财务设置分支机构,在分支机构和各个子公司之间开展日常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

内部资金结算极大的石油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制度的确立,推动大部分的石油公司和地县级石油公司两者间构建了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石油企业,尤其是省市级石油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机制的健全,加大了对资金进行统筹管理的力度,并极大地改善了石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机制。这不但有助于贷款资金的快速回笼,并能够从根本上优化石油和石化资源配置,推动原油和成品油市场有序发展,使企业之间不良竞争造成的成品油和原油混乱市场局面得以避免,从而提升石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石油企业资金结算和集中控制新系统的构建

2.1 石油企业资金结算与集中控制新系统构建的总体思想

石油企业资金阶段和集中控制新系统的构建要结合《原油、成品油内部转账结算实施细则》,根据企业当前业务开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当前手工业务操作的现实模式,达到结算中心总部和各个分支机构之间的数据传输、上报以及报表汇总的目的,通过计算机全面处理和完成财务公司总部和各个分支机构的结算基本业务,并完成各个结算分支机构报表的汇总、生成,以及传输和打印等, 从而渐渐完成资金结算业务电算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2.2 石油企业资金结算和集中管理新系统构建的措施

2.2.1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下属公司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首先,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集中管理,在第一个步骤当中,要选择比较先进,但缺少重要银行信贷关系的子公司进行信贷、结算及现金集中管理。对于已经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的公司要让其所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到结算中心所已经明确指定的银行进行操作,并通过对资金强化预算、预测及监控来实现对资金的管理,通过结算中心实现对闲置资金的调配。其次,要确保主体资金的集中管理。在本步骤当中,企业一定要在财务公司统一开户,集中管理信贷与资金,如果没有进行集中管理的企业可以根据之前的管理方式进行操作,然而一定要将其资金的运营状况随时上报给集团总部。最后,要做到集中管理全部资金。到了这个步骤,所有分公司的资金要全部进行统一调配和集中管理,统一进行信贷,实时监控日常的现金活动,使资金结算中心、信贷及监控中心的功能得以完全实现。

2.2.2 通过等级管理制度实现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

不论是过去的存货管理ABC法,还是近年来财税部门所实施的会计信用、纳税信用等级管理方法,这些与成本-效益原则相符合的等级管理思想越来越受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石油企业在对分公司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等级管理制度引入其中,即根据石油企业总公司所确定的原则,评定分公司的等级,进而进行不同的资金管理。如果分公司的等级较高,集团财务可以对其资金管理适度地放宽要求,对其审批的权限适当增加;如果分公司的等级较低,就要加强资金管理和监控,使其审批的权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在对分公司进行等级评定时,可以结合分公司的实际状况,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评定,例如:其审计的结果如何,财务操作上是否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如何、财务资料是否及时和完整、财务信息系统是否完善,是否对总部的管理要求和制度具有较高的配合度,等等。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这个评定要定期进行调整,而不是终身的体制,此外,还要结合随时调整后的等级相应地采取资金管理措施,促进等级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束嘉.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研究——以中海油集团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冯俊刚.DQ油田资金结算中心资金集中管理与结算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我国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石油企业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系统风险,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会有很大的监督的风险与法律上的风险,石油企业应该根据这些风险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企业在订立合同时与履行合同时规避风险的能力。减少企业因合同风险而造成的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签订;履行;规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整体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持续提高。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石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合同管理的支持,合同作为现代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合同风险管理作为公司治理与防范法律风险的三个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也越来越被关注,因此,在针对此方面的研究也具有极大的现实的意义。

1 石油企业合同管理方面的风险

1.1 石油合同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风险

石油合同管理系统风险是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极为常见的一种风险类别,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石油企业在签订正式合同的过程中,受到市场波动、石油价格的变化、政治因素等多方面内容的影响,最终导致石油合同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风险问题并不是石油自身所导致的,而是市场所带来了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风险,也就是常说的系统风险,再加上合同管理系统存在漏洞,这就造成整个石油企业合同签订流程处于异常的混乱状态,最后导致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难度与规避风险难度有所上升。

1.2 在进行合同监督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

在企业的合同签订后,由于对合同没有进行及时的管理与监督,石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较大的经济和管理风险性,加上石油企业在对自身进行管理时如果没有从很大程度上履行相应的合同规定的职责,致使企业面临违约的风险。另外,在对合同进行管理时,企业还会由于对自身的管理不到位而导致企业没有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石油企业很难得到稳步的发展。

1.3 在合同的签订与管理上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

石油企业在签订合同时或者对合同进行管理时,会由于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或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条款,使得石油企业的合同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风险,石油企业由于法律上的风险而导致石油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石油企业加强对这方面的风险的规避尤为重要。在针对合同纠纷问题的处理时,企业经常会由于经验不足,而在对纠纷问题的解决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2 如何控制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

2.1 对系统风险进行有效的回避

石油企业应该在签订合同时注重分析市场条件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从市场的角度将风险理论与企业的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注重对签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企业在进行合同的签订时应该注意把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与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注重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竞争力的提高,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注重分析每一个环节潜在的风险,对风险性做出及时的评估并形成一定的预警方案,这样不仅能够对签订合同中的系统风险进行规避,还能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这样一来,企业的和合同管理的风险性控制水平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对企业的合同进行管理上,企业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实现合同管理的科学化、有效化,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明确合同管理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使合同的管理有序有效的进行下去。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针对合同签订、履行的整个过程都要有明确的记录与管理。在对相关人员的合同管理能力的提升上,应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使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提升的同时管理技能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管理上还应该采用激励的机制,促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得以提升,使管理人员在对企业合同的管理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2.2 注重对合同的履行展开有效的监督

对石油企业合同的履行展开有效的监督,这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而且对于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控制也是十分关键的,因此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在运转过程中,积极对合同规定的情况约定的内容进行切实的履行和总结,从而加强对企业合同风险性的控制。一般来说,合同的履行管理囊括了合同变更管理、违约责任管理等多个过程,如若可以在此类过程中加强监督力度,相信对于风险的控制和规避都是极为有效的。基于此种情况,企业内部可以尝试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重视研究企业合同,尤为关注并整理出合同中模棱两可、尚存漏洞的条款,针对这些条款开展监督审查,争取将合同条款改进到无漏可寻的状态。另外在企业进行合同监督时,还应该注重加强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在企业内部形成管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使监督人员能够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及时规避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此外,还应实行激励制度,激发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3 应该增强企业对于合同签订中涉及的相关法律的重视

企业在进行合同的签订时应该注重研究合同中涉及的内容是否与我国的现行法律规范法规相违背,应充分发挥企业法律顾问的作用,加强对合同订立、履行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并对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应构建以事先防范、过程控制为主,事后救济为辅的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通过企业法律顾问识别、分析、控制、监控、处理法律风险,并制定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按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将合同法律风险降到最低。加强企业法律知识培训,增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法律意识,提升企业应对合同方面有关于法律的问题的能力。石油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储备,才能够在对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对对方企业的违约行为,采用有效的法律手段进行处理,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行业尤其是石油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石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增强自身在合同方面的风险规避意识,增加合同风险方面的知识储备,增强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过程的风险意识,使我国石油企业的整体的竞争水平得到提高。在针对合同的管理方面应该有明确的机制,石油企业在对于合同的管理时应该注重关注合同的每一个环节,对合同中的有关细节有充分的了解和有效地科学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水平,推动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得更快更稳。

参考文献:

[1]沈尚超.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范问题[J].山东化工,2012(05).

[2]杨苗芳.企业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

[3]钱颖.浅谈企业合同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4]汤天章.浅谈企业合同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1(07).

[5]罗玉军,吴雷,张清波.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防范企业法律风险[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03).

[6]智春兰.新建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03).

我国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企业内控管理是企业内各部门全体工作人员所行使的科学、高效地内部控制与管理体系,是由系统地控制政策以及科学的管理体系所组成的系统化工程。其主要的目的是保障企业决策信息准确、及时,确保内部工作高效率进行,有效地规避各种经营风险以及有计划地实现企业的长久稳定经营。本文主要从集团化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加强性措施来综合性的论述集团化企业内控管理。

关键词:集团化企业;内控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及国际间竞争日趋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如何实现长期稳定的经营与发展,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经济学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人本理念下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正在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化管理体系里面的重要内容,对其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无疑是提高其水平最有力的措施。鉴于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细分与探讨。

一、目前集团化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集团化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团体,对其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从问题的根源来制定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方案和措施。

1.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不够高,在其理解上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内部控制体制是贯穿企业每一个环节,涉及到所有工作人员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政策,在对其实施管理的时候需要从整体出发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与改善。而在当前不少的企业中由于高水平管理人员的缺乏以及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培养不力等等因素,往往致使企业内的全体员工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不够高,即使有个别人员具有比较高的意识,也往往难以付诸具体的行动,从而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比较低下。此外,不少企业的员工在内部控制管理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比如说经常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就是领导的审核和批复,还有的认为那是管理阶层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等等。这与内部控制管理贯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以及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方方面面的性质是大相违背地。

2.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构不完善

高水平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也需要科学的组织结构来确保其实施,而我国集团化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结构多是对国外企业的模仿与借鉴,其中还有不少企业的管理结构尚且不够完善。比如说施行董事会管理制度的集团化企业,其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位置往往是重叠的,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职权划分和责任划分,而董事会的权利过大也是我国集团化企业目前存在比较重大的问题,这就致使股东大会以及监事会形同虚设,根本难以履行其监督和制约董事会的责任。究其根本性的原因还在于我国集团企业的内部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并没有做到执行和监督相互独立的地步,致使内部控制管理缺少必要的执行体制。

3.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人本理念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主导思想的影响之下,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探索正在成为提高企业运营能力最有效地措施之一。就其根本性的原因来讲,人类作为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主体,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自然决定着经营、管理活动实施水平的高低。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比较滞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和能力还比较低以及我国大部分的基础劳动者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等等原因,致使国内众多的集团化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平均水平并不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这也是内部控制管理执行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内部控制中对于风险的预测和管控能力不足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资本运转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收益,但是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却会因为内部条件的变迁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收益,在严重的情况下这些变动因素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受损或者出现财务危机、甚至是倒闭。而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通过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制定有效地措施进行合理的规避或者是有效降低其带来的损失。而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往往由于企业运营信息失真致使经营决策失误,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财务风险、税务风险、市场经营风险等等,它们关系着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但是内部控制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由于受到人力因素、制度政策、组织结构的影响,致使其对于风险的控制存在很大的滞后性,面对风险不能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而对于风险发生后的处理也存在控制能力不足的现象,这也是需要我重点加强的环节。

二、集团化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有针对性的来制定一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从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能力。

1.提高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思想是所有行动的指挥者和支配者,只有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行动才能达到相应的高度。鉴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所以就要从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入手来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中的执行能力和运行水平。具体的措施主要:首先,定期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对内部控制管理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了解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激励机制以及奖励机制,吸引工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来。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内部控制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推动性的作用,反过来讲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能推动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毕竟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有着更多的共同点和共同的目的存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给公司全体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共同地奋斗目标和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企业文化良好的实施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有着重大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能力。

3.建立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作为经营决策的基础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以及经营决策中有着根本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企业实施经营管理的先决条件以及决定企业经营发展方向的根本所在。鉴于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可以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来科学实施信息的收集、储存以及运用。具体的措施主要有:首先,建立企业的信息网络平台和有效信息数据库。建立企业的信息网络平台有利于企业员工以及各部门之间快速的交流与沟通,能够使的信息在第一时间进行传递,这对于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有着快速决策从而抓住机遇的作用。其次,建立企业信息管理制度。良好的制度是保障行为安全、规范实施的科学工具,建立企业信息管理制度可以针对不同的部门进行信息工作的细分。比如说,以财务报表、工资报表、生产计划、广告策划书等等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规范和储存、使用规范等等。最后,建立信息审查机制。只有正确、有效的信息才能作为企业经营科学决策的基础,这就需要对各部门以及市场提供给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审查,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储存与使用,对于错误的信息则将其淘汰。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才是确保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科学、快速、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1)健全企业内部各管理监督部门,并明确责任、权限划分。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责任权限进行划分,使得管理与监督之间互不统属,从而相互制约、相互发展。(2)制定内部控制管理的流程,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细分。可以根据企业的管理结构以及组织结构对内部控制管理进行细分,比如说根据企业的各部门结构将其细分为生产内部控制管理、销售内部控制管理以及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等等,并据此制定相关的方案。(3)定期对内部控制管理实施客观地评价。企业主要领导或者是部门领导人定期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有助于不断提高和改善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

三、结束语

关于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论述,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具体的问题和策略还需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切实的需要来分析与实施。以期与更多的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以便于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长久经营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文菁:对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 2010(08).

[2]高 强 戚长武:企业内控管理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8).

[3]李鹏宁 李多顺 杜书宏 朱剑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内控体系建设中的流程架构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2011(03).

我国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關键词】石油安全;风险管理;问题;措施

1 引言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几年随着石油需求量的逐渐增加,国际上关于石油资源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于石油行业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石油工程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石油资源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石油资源的利用率,以有效缓解当前的供需矛盾。

2 石油安全的基本内涵

所谓石油安全主要就是指能够长期、稳定并持续的以当前的石油价格供应石油,并满足国家各项建设的需求。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各项资源的储量也十分丰富,但是我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石油安全对于我国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其是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我国成立之初,由于经济技术落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多数的石油产品都是依靠进口来实现的。随着后期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开始积极开发自己的油田,其中大庆油田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可观的。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石油产量一直处于平缓发展的阶段。但是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石油资源很多还是依靠进口,石油供需矛盾更加严峻,这严重制约了石油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再加上我国科技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石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低,这使得石油行业的负担更重。基于石油安全的石油工程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

3 石油工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机制不完善

石油安全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就我国的石油工程风险管理来说,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机制,其管理没有站在石油安全的角度进行思考,导致整体的管理效率比较低,管理中的问题也比较多。石油工程风险管理是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手段,其管理机制的建立也必须要在石油安全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并能够灵活应对石油工程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但是就目前而言,其风险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风险管理模式以及风险调解机制的有效性不足。另外,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管理以及决策的过程中,尚有很多问题存在。所以说,就目前的石油安全管理来说,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是影响石油工程风险管理的关键性问题。

3.2 工程技术落后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田的确定以及石油资源的探测都是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的,石油工程技术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行业综合水平的关键因素[1]。而且近些年来,国际形势变化迅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工程技术作为支撑,石油行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是有一定困难的。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石油行业来说,其资源的利用率一直不是很高,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以及漏洞,这也是现阶段石油工程行业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对于石油工程来说,要想控制好石油风险问题,不断优化工程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3.3 风险应对能力不足

石油工程的风险应对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事前预防工作,二是事后的强化措施,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最大化的降低风险。因此,这就要求石油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既要不断学习专业技能,还要强化自身石油风险预防管控能力,以进一步减少石油风险问题。石油风险的产生是与政治经济息息相关的,因此,有关石油方面的外部法律法规环境的建立也是有效降低石油行业风险的重要条件,因此,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配合审查,使石油企业的内部风险管理程序更加规范化。但是就目前来看,石油行业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工作人员风险管控意识不足以及法律法规等建立的不健全都是影响石油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石油行业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不足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

4 基于石油安全的石油工程风险管理措施

4.1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石油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3],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分析各项影响因素,不断完善石油工程的风险管理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落实专人专职责任制度。在开展石油工程风险管理工作时,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要严格按照制定的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在易于出现问题或者是有风险隐患的环节安排专职或者是专人负责,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并做出有效处理,以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第二,建立奖惩措施。奖惩措施制定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保证风险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比如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对有突出表现的员工或者是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是精神奖励,这样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其在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针对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石油工程的实際情况,对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应急预案,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损失。

4.2 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要想做好石油工程的风险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石油行业本身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行业,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在培训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以及调节和控制能力。工作人员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3 增强员工的风险识别力

风险识别是风险工作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风险点,进而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2],保证石油工程的顺利进行。

4.4 应用科学的风险管理办法

风险管理办法的科学性是影响风险管控效果的直接因素,同时也是保证石油工程风险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科学的风险管理办法的实施是建立在一定的风险分析预测基础上的,相关人员必须要针对具体的风险情况,制定出适宜的风险管控措施,以提高石油工程风险应对能力。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过程中也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比如可以应用概率分析法、模糊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并对风险系数进行量化,以此来保证风险管理的科学有效。

5 结语

总而言之,石油工程行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石油安全的石油风险管理是降低石油工程风险,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以及管理水平,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建桥.基于石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研究[J].化工管理,2017(06):176.

【2】张培军.石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化工管理,2017(06):180.

【3】钟健平,王宝玉.探讨石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2):43.

上一篇:海洋环境公共产品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资产安全财务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