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作文范文

2024-07-08

操场上作文范文第1篇

执教:陈艳明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两个偏旁“扌”“足”

3. 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两个偏旁“扌”“足”,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2. 板书课题《 7 操场上 》 二.学习第一部分。

1. 课件出示操场图片,生观察:图上小朋友在做什么? 2. 逐一出示6个表示运动项目的名称,齐读。 3. 多种形式认读。 4. 游戏:演一演,猜一猜。 三.学习第二部分。

1. 课件出示儿歌,学习儿歌。

⑴指名读,及时正音

⑵再读儿歌,读准、读通顺。 ⑶师范读,读出节奏。 ⑷学生想象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心情(欢乐的),带着欢乐的心情读儿歌。

2. 练习:说一说(句型:有的……有的……还有的……) 3. 师小结:

操场上作文范文第2篇

执教:陈艳明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两个偏旁“扌”“足”

3. 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两个偏旁“扌”“足”,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2. 板书课题《 7 操场上 》 二.学习第一部分。

1. 课件出示操场图片,生观察:图上小朋友在做什么? 2. 逐一出示6个表示运动项目的名称,齐读。 3. 多种形式认读。 4. 游戏:演一演,猜一猜。 三.学习第二部分。

1. 课件出示儿歌,学习儿歌。

⑴指名读,及时正音

⑵再读儿歌,读准、读通顺。 ⑶师范读,读出节奏。 ⑷学生想象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心情(欢乐的),带着欢乐的心情读儿歌。

2. 练习:说一说(句型:有的……有的……还有的……) 3. 师小结:

操场上作文范文第3篇

课题:

1、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处的第三个颜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 教学准备:

学生:颜色、纸、笔等

教师:塑料杯、颜色、实物投影等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间色并指导色彩的出处。

2、理解三原色及间色的概念。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听老师讲故事,加入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怎样?并请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 活动二:

1、说说你知道的颜色有哪些?

2、你知道这些颜色都是怎样来的吗?

3、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

4、老师讲两个有红和黄色的瓶子的颜色分别到入一个空瓶子中。看产生了什么变化?

5、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活动三:

1、请学生也来变变看。用红和蓝、蓝和黄交朋友。看看变成什么颜色?

2、产生的这些颜色在生活中那里存在?

3、在倒颜色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倒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颜色的深浅。)

4、请学生再做练习。 活动四:

小结:橙=红+黄

绿=蓝+黄

紫=蓝+红 活动五:

1、考一考:请学生来做小老师考考大家。

2、总结出原色与间色的概念。 活动六:

1、调—调、画—画

创造一幅美丽的画。 染一染、吹一吹、印一印

感受魔幻的色彩。 请学生用以上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一幅画。

2、作品展示 活动七:

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来进行交流。教师小结。

教学小结: 课题:

2、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

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

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

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

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设计 : 第一课时: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教后小结: 课题:

2、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

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

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

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

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学生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现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 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教后反思: 课题:

3、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学生思考:

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

活动四: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五:

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教后小结: 课题:

3、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活动二:

作品交流展示。教师从构图及色彩方面进行总结。

活动三: 游戏:

大人和小人: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人剪下来,随意找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是大人还是小人,再找另一位同学的进行比较,看看又变成大人还是小人了? 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后小结: 课题:

4、前前后后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

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

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

能否用“近大远小” 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2.

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

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

1.

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活动二: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 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升国旗时前面的旗台和升旗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添画两队升旗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

活动三:

小组讨论,选定一个主题,以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评价与总结: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布置下节课带剪贴工具。

教后小结: 课题:

4、前前后后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

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

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

能否用“近大远小” 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2.

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出示几件粘贴作品,请同学们比较:哪件运用了近大远小的规律,用了的和没有用的有什么不同效果。如果画面中的物品大小都一样,又没有前后遮挡关系,这样的画面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把这些作品发到各小组,请学生们仔细看看:在剪制各物品时哪里的应该大些,哪里的应该小些。粘贴的时候先粘前面的还是先粘后面的? 总结: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就会产生在后面的感觉。

只有先贴后面的,再贴前面的才能正确的表现出前后遮挡以及近大远小的规律。

活动二:

小组讨论,从“风景、”“静物”“场景”中任选一个主题,小组集体进行剪贴创作。 提示:除了大小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颜色带给我们的远近感觉。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指导。请学生随手将剪下来的纸屑放进自备的塑料袋中,这样课后收拾比较方便。

活动三:

“前前后后”粘贴作品展,请同学们以参观画展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是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课后拓展:寻找、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操场上作文范文第4篇

春天,美丽的春姑娘来到校园,她一来杨树便抽出新的枝条,十几棵杨树快乐的成长。我发现杨树上已经长满了一个个竹笋似的小豆子,在树枝上密密麻麻的,就好像长出了一个个巧克力豆。过了几天,呀!小豆子长成了小松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真可爱。又过了几天,小松鼠都随着春风落了下来,满操场都是“小虫子”,春风把小树的一套“毛毛虫衣”给吹掉了。

炎热的夏天到来了,杨树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在暖风的吹拂下,杨树扭动着自己的身体,跳着夏天的舞蹈,挥舞着它那绿色的小手告诉大地,夏天已经来到。火热的太阳把我们毒晒,真想找一处阴凉的地方,操场上的杨树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我们不顾火热地向前奔跑,跑到大树的的阴凉处,好像跳进了冰箱,大树见了我们,连忙举起那把绿色的大伞,为我们遮挡炎热。

金色的秋天来了,树叶纷纷落下,好像一只只蝴蝶在跳着舞蹈,真美丽呀!

渐渐地,渐渐地,天凉了,心心的善良但脾气暴躁的冬爷爷来到了操场,他吹出凛冽的寒风,洒下漫天的大雪,把操场装扮得晶莹洁白。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棉被,杨树也要盖上被子入睡了,我招招手说:“明年春天我们再来玩吧!”

我相信将来我们的操场一定会更加美丽,那十几棵高大的杨树一定会越长越高,它的周围将会长满花花草草,到那时就让我们围着花草树木,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嬉戏,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操场上作文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认识足字旁,口字旁,言字旁,单人旁4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会写“

八、入”两个字。 4.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

2、认识新偏旁。

3、正确写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生活中认识了很多字,现在都能替老师发作业本了。老师这儿有一些我们班的同学的名字,看谁能喊出他们的名字?

2、老师这里还有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我会读),请同学们齐声读,既然你们都会读,那就试着读读黑板上的课题吧。(操场上)

3、小朋友们,你们平时体育课在操场上都参加哪些体育运动呢?或者你在操场上看过其它的哥哥姐姐们做过什么体育活动呢?

二、学习图上的9个生字

1、老师这里有一幅小朋友们下课以后在操场上锻炼身体的图画,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吗?(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图,认识体育活动,只要学生能够自己回答出来的,老师就不要重复,然后送卡片给回答出来的孩子。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出示课件(词组)。请同学认读,看看能不能完全读出来。齐读、开火车读。

4、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进行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真不错,有的小朋友可能有点着急,我有的字还不认识呢,怎么办呢?谁能出出主意,怎么才能把这些生字娃娃全都认识,和它们作好朋友呢?

小组合作学习这9个生字。(请小朋友帮你学习,学习的好的你要夸夸她,有的小朋友你也要帮帮他。)

三、交流学习情况

1.和同桌比赛,看谁读词的时间速度快。

2.请手中有词语的小朋友把词语放到黑板上,没有规律的,请小朋友们观察,能不能发现秘密,把提手旁的放在一起,把足字旁的放在一起。引出这两个偏旁。让学生了解这些字都和手(足)的动作有关系,并且让学生站起来试着做一做。在运动中学字认字,组词。(扩展:你还知道哪些字和手足有关呢?)

3.组词,词语的扩展,老师随机引导。

四、课间活动:“你猜我演”的游戏

师在幻灯片上出示学过的几组词语,如打球、跳高、拍皮球、跑步等,学生来表演,老师根据动作来猜词语。最后一个词语设计为“快坐好”,保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

五、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颜色”

六、指导书写“八”字

1、让学生观察“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八”笔顺和笔画名称。

2、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八”字,学生仔细观察。

3、老师带领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书写“八”字

七、指导书写“入”字

1、先让学生观察“入”与“八”的区别,写“入”时一撇一捺要挨紧。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操场上》教学反思

《操场上》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识字

(一)的第4课。这篇课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一类,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较感兴趣。现对于我讲授的第一课时作如下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及教学效果的反思

根据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9个生字,认识“足字旁”、“提手旁”2个偏旁,会写“

八、入”两个字。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

3、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根据教材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将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看图说、看图贴,还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识记九个生字,也认识了足字旁和提手旁。但与我的教学设计相比,实际的教学过程缺少很多亮点,原因在于对教材挖掘得不够深入,对教学过程的操作不熟练。此外,作为新教师,还是经验少,掌控课堂的能力也远远不够。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导入部分设问“你喜欢哪些体育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哪里做的?”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操场上》。

接下来便是看图识字了。在此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看图说、看图贴以及多种形式反复学习,内容上,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读,有读生字、读词语;形式上,有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有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有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对读等。在本课教学识字过程中,我比较注重识字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记。指导学生归类识字,做做“打”“拍”“拔”等动作,让学生自己发现表示手的动作的字都有提手旁,做做“跳”“跑”“踢”等动作,学生又发现表示脚的动作的字都有足字旁,还让学生猜字谜认记生字以及鼓励学生用

自己的方式(加一加、减一减等)认记生字;在教学“身”字时通过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认记。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根据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你演我猜”的游戏环节,即让孩子们做动作表现词语的意思,我来猜词语,从而达到巩固新学生字的目的。学生们显得很兴奋,课堂气氛较活跃,最后一个词语设计为“快坐好”很快调整好了课堂秩序,这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

操场上作文范文第6篇

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新疆的哈密瓜、葡萄,内蒙古的牛奶,江苏的银杏奶茶……,祖国不仅物产丰富,风景也很优美。我们江苏省的花果山玉女峰突兀挺拔,岩石秀润光洁,峰顶草木簇生,犹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雄伟的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还有圆明园、南沙群岛、庐山、古城西安……,祖国向世界人民展现国一幅美丽的画卷。

祖国,我爱你,你是我们的骄傲。

祖国在我心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台上,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心情十分激动。作为一名中国少年,我感到无比自豪。同学们,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有着相同的感受,每天早晨,当你背上书包快快乐乐地上学时,你是否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你是否想过,这幸福的生活从何而来?是的,这一切都是祖国给予我们的。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怎么能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呢!

大家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祖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顽强拼搏,第一面五星红旗才得以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一个自强、自立、文明、民主的中国站在了世界人民的面前! 多么令人骄傲啊! 2003年10月15日,太空中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天。所有这一切,足以证明我们的祖国是一条腾飞的巨龙!

同学们,今天,我们以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而骄傲;明天,祖国一定会因我们而自豪!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虽然我们不需要经受战火的考验,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积极进取,为祖国的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腾飞吧,巨龙!你那波澜壮阔的历程,你那沧海桑田的巨变,你为中国的明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读书心得1范文下一篇:雅思作文范文